银行支行经济金融形势分析

银行支行经济金融形势分析
银行支行经济金融形势分析

银行支行经济金融形势分析

ⅩⅩ年,ⅩⅩ支行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全旗信贷总量的合理适度增长。

一、本地区经济运行情况(统计局月报数据未出,暂缺)

二、金融运行情况——全旗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平稳增长

截止3月31日,全旗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73724万元,较年初增加15756万元,增长4.4%。各项贷款余额234120万元,比年初增加44869万元,增长23.7%;存贷差为139634万元,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2.65%,在稳健货币政策持续跟进环境下,宏观调控持续加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规模限额控制,剔除季节性资金需求因素,贷款额不会放量增加。

(一)各项存款持续增长,增速放缓。

全旗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73724万元,较年初增加15756万元,增长4.4%。

其中:工行存款余额89017万元,比年初增加12435万元,增长16.23%,总量居全旗第二、增量居全旗第一;农行存款余额45711万元,比年初增长4700万元,增长11.44%;建行存款余额38094万元,比年初增加6705万元,增加21.36%;农发行存款余额14988万元,比年初增加427万元,增加2.93%。农村信用联社各项存款余额89391万元,比年初下降5081万元,下降5.37%,总量居全旗第一;邮政储蓄银行存款余额52350万元,比年初增加9872万元,增长23.24%,总量居全旗第三;包商村镇银行存款余额3276万元,比年初下降4101万元,下降55.59%;总

体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个人存款小幅增长。截止3月31日,全旗个人存款余额250217万元,较年初增加34730万元,增长16.11%。其中:工商银行个人存款余额51628万元,比年初增加9658万元,增长23.01%,增幅排全旗第一;农行个人存款余额40301万元,比年初增加6362万元,增长18.74%;建行个人存款余额26980万元,比年初增加2864万元,增长11.87%;农村信用联社个人存款余额76463万元,比年初增加7248万元,增长10.47%;邮政储蓄银行个人存款余额52350万元,比年初增加9872万元,增长23.24%;包商村镇银行个人存款余额2496万元,比年初下降1274万元,下降33.79%。

二是单位存款比年初略有下降,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截止3月31日,全旗单位存款余额8266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711万元,增长14.88%,较年初下降9766万元,下降10.56%。其中,工行单位存款余额37383万元,较同期下降9897万元,下降20.93%,总量占全旗45.22%,较年初增加2783万元,增长8.04%;农行单位存款余额5470万元,较同期增加1997万元,增加57.5%,总量占全旗6.61%,较年初下降1662万元,下降23.30%;建行单位存款余额11114万元,较同期增长4906万元,增长79.02%,总量占全旗13.44%,较年初增加3841万元,增加52.81%;农发行单位存款余额14988万元,较同期增长10675万元,增长247.5%,总量占全旗18.13%,较年初增加427万元,增加2.93%;农村信用联社单位存款余额12928万元,较同期增加4751万元,增长58.51%,总量占全旗15.63%,较年初下降12329万元,下降48.81%。;包商村镇银行单位存款余额780万元,较同期下降1720万元,下降68.8%,总量占全旗0.94%,较年初下降2827

万元,下降78.37%。;

三是财政性存款下降明显

截止3月31日,全旗财政性存款余额40839万元,比年初下降9202万元,下降18.38%。全旗代理财政性存款主要集中于人民银行、ⅩⅩ农村信用联社、农业发展银行。其中,人民银行财政存款40402万元,占全旗98.92%;农业发展银行代理财政性存款384万元,占全旗0.94%;农村信用联社银行代理财政性存款53万元,占全旗0.12%。

(二)贷款适度增长期限结构合理。

截止3月31日,各项贷款余额234120万元,比年初增加44869万元,增长23.7%;贷款投放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金融机构贷款整体增加。截止3月31日,农村信用联社贷款余额94824万元,比年初增加31707万元,增长50.23%,总量、增量均排全旗第一;工行贷款余额18518万元,比年初增加2425万元,增长15.06%;村镇银行贷款余额13885万元,比年初增加5420万元,增加64.02%。村镇银行贷款增加较多,主要因为年内该行新申请了央行支农再贷款。以上三家银行共计增加贷款39552万元。

二是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均衡增长。截止3月31日,全旗中长期贷款余额33349万元,比年初增加8877万元,增长36.27%;短期贷款余额200772万元,比年初增加35992万元,增长21.84%。(三)央行支农再贷款使用情况

近年来,人民银行ⅩⅩ支行一直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充分运用支农再贷款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强化信用环境建设,搭建地方政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农户三者对接平台,自1999年以来,累计投放支农再贷款12.91亿元,通过支农再贷款的投放、收回、再

投放的信贷循环,促进了农业健康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截止2013年1月末,ⅩⅩ农村信用联社已经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2.5亿元,莫力达瓦包商村镇银行投放央行支农再贷款0.8亿元,3.3亿元支农再贷款的投放,有效满足了农户生产资金需求,为实现“三农”经济良性发展、信用环境改善、农民增收“多赢”打下坚实基础。

三、经济金融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当前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迟缓

近年来部分地区把发展农区畜牧业作为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突破口,并提出了靠种植业解决温饱,靠养殖业增加收入的发展思路,但由于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流通滞后,跟不上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在农业生产上仍然存在盲目性和趋同性。受ⅩⅩ年农业丰收,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2013年仍有85%以上的农户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业,这加大了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

(二)农村信用社资金紧张,难以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需求

农村信用社作为支持“三农”发展的主力军,承担着大量农业生产投入的任务,特别是岭东三旗市农业备春耕生产的信贷资金投入几乎全部由农村信用社解决。由于资金规模有限,加之连年自然灾害,大量信贷资金沉淀,每年春耕只能解决农户种子、化肥的资金需求,而农业银行近年基层网点大量收缩,乡镇以下支农业务难以延伸,加上地方财政紧张,导致农业结构调整所需资金无法得到满足。

(三)农区畜牧业发展起步晚,层次低

目前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只占大农业的33%左右,粮食和农作物秸秆转化率不到30%,牲畜头数与广阔的资源和巨大的农区发展空间极不相称,农区牧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25.4%,畜牧业发展缓慢。此外,农区畜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也尚未健全,缺乏统一规划,只注重数量忽视质量,由于农户养殖经验不足,引进牲畜品种杂,饲养粗放,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具有特色的养殖规模;同时科学养畜的技术培训跟不上,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检疫、防疫体系建设滞后,导致部分农户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受挫。

(四)社会信用环境差,制约了订单农业的发展

由于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变化,导致企业和农户双方利益出现矛盾。一方面,当农产品供大于求,市场价格低于订单价格时,收购企业往往以各种理由,如人为降低农产品质量等级、提高杂质扣除率等来压低收购价格;另一方面,当农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高于订单价格时,农户又以追求高利润为目标,谁的收购价格高就出售给谁,导致订单企业开工不足。因此不守信用是制约订单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五)龙头企业建设滞后,农产品销售不畅

部分农区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只注重产品的基地建设,忽视龙头企业建设,缺少标准化、规模化的龙头企业,导致农产品销售难。如ⅩⅩ近年来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生畜存栏头数达到40.9万头只,其中牛羊头数占50%,年产鲜牛奶1.2万吨,然而由于没有乳制品加工企业,牛奶销售困难,价格下跌到0.5元/斤,较周边地区牛奶价格低50%左右,影响了农民养奶牛的积极性。

(六)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制约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成为商品生产者,他们根据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调整生产决策,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日趋增多和多样化。

这就要求农民必须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以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需求。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主要依据市场信息,没有市场信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级化就没有了方向。这里指的市场信息,不仅包括国内市场信息而且还包括国际市场信息。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市场已经成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农民活动范围有限,自身素质不高,以及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使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不可能收集到大量的市场信息。因此,需要政府机构不断的为农民及时提供可靠的市场供求信息,帮助农民选准市场,搞好规划,研究对策。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虽然各级政府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以市场为导向”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而只是停留在口号式的宣传上。由于市场信息滞后,一些地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同性倾向比较突出。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的对策

(一)加快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要按照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合理配置水资源;在抓好水库、枢纽等重点水源工程及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大力发展;要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和新技术措施相结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现有大中型灌区要加快节水改造,今后新开发的水浇地要全部实行节水灌溉;旱作丘陵地区要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采取集雨节水、秋雨春用、座水点种等办法解决水源问题。牧区要因地制宜的开发各种水源,发展灌溉饲草料地和人工半人工草地。

加强农村牧区交通、通讯、电力、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公益事业,为农牧民生活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大力推进农牧业科技进

步,结构调整是实施科技兴农的过程,农牧业科技必须面向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高效益转化科研成果的技术推广体系和显著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教育培训体系。要继续深化农牧林业科研与推广体制的改革,转变内部运行机制,鼓励科技创新,增加适用技术储备。制定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承包的优惠政策,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进程,促进科技与生产、市场的结合。要继续加强和完善科技推广体系,保证科技推广经费,稳定科技推广队伍,抓好农牧业科技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农牧业适用技术的普及率和入户率。

(二)调整粮、经、饲种植比例

积极引导农民加大结构调整,按“减粮、扩经、增饲、种草、种药、种蔬菜瓜果”的结构调整原则,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比例由ⅩⅩ年的77:21:2调整到68:22:10,其中,扎兰屯市调整到40:40:20;阿荣旗调整到60:30:10;ⅩⅩ调整到78:12:10。通过调整,一是扩大和推广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种植面积,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二是增加市场价格空间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三是按“为养而种、为加而种”的原则,扩大饲草饲料种植面积。在品种结构上大力推广高油大豆、双低油菜、专用小麦、高淀粉马铃薯、无公害蔬菜等优质农产品的种植面积。

(三)发展特色农业,增加科技含量

按照“面向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走“特色+规模+效益”的路子。一是大力发展创汇农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充分利用毗邻俄罗斯及东欧各国的地缘优势,发展外向型农业应成为呼伦贝尔市农业发展的优先选

择,特别是中、俄、蒙三国三角经济区合作的可实现性,为发展具有特色的出口创汇农业提供了良好契机。二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呼伦贝尔市目前拥有多家油脂、淀粉、制糖、制药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而大豆、马铃薯、甜菜、中药材等是本地区传统优势农产品,具有多年的种植实践和经验,具备发展订单农业的优势,围绕龙头企业,按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要求,培育种植基地,拉长产业链条,通过与农户签订单,预付定金、出台保护价等措施加强基地建设,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