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第七课 神圣的宪法第一课时

7.1 第七课 神圣的宪法第一课时
7.1 第七课 神圣的宪法第一课时

编号:04 31 13 01 班级:姓名:组_______号教师评价:

第七课神圣的宪法(第1课时)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学习目标】

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国家的总、宪法

探究问题二:四中263班同学在讨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时,有同学认为,既然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那么,宪法=《环境保护法》+《民法通则》+《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探究问题三:某校法制宣传小组同学开展了一次“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活动,同学们经过一天的问卷调查收集了部分资料,设计了一份调查分析表,请你帮助完成:

1、我国法律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是()

A、《刑法》

B、《宪法》

C、《民法》

D、《义务教育法》

2、在我国,任何一部普通法律,均应以宪法为准。这是因为()

①宪法规定的内容比普通法律更全面、更具体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④宪法是其它一切法律的总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十八大报告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说明宪法()

A、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是最高行为准则

C、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D、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4、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 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就业促进法》,根据宪法原则和精神设立了“反对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专门条款。这说明( )

①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③公平就业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④全国人大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2006年9月1日,新的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新义务教育法和其他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这表明( )

A、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都是子法

B、宪法是由新义务教育法和其他法律组成的

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D、宪法包括新义务教育法和其他法律的内容

【课后反思】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法治时代 第七课 神圣的宪法公民 第3框 基本权利的保障书教案 人民版

课题第七课神圣的宪法 第三框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书 课时安排1 授课教 师 教学目标知识 理解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能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及基本义 务,能用宪法维护自身权利,并能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自制能力。 情感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的态度,明确学习的目的。 教学重点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难点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与设计自我创新 一、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先学部分) 学生依据问题,自行学习,找出答案,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注。 问题1:阅读课本,归纳: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具有哪些基本权利? 问题2:查找资料,归纳: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具有哪些基本义务? 问题3:结合以上内容,说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问题4:结合课本上的案例,分析: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并解惑 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间产生的问题。 要求: 1、能找出所给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相应位置进行标注。 2、如果出现问题,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探求答案。 3、不能完成的部分做好标记,听老师释疑。 三、知识拓展:(老师归纳总结拓展部分,学生回答,老师点拨重点、难点 和易错点) 问题1:阅读课本,归纳: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具有哪些基本权利? 总结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有: (1)言论经、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 (3)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4)受教育的权利。 问题2:查找资料,归纳: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具有哪些基本义务? 总结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 (1)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 (2)保守国家机密的义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导学案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学习目标: ①、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 ②、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③、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抓住文章重点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 首先自读课文,感知这封信的内容,思考:这个孩子是谁?他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声?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然后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再通过感情朗读、思考、交流等手段感受作者悲痛、缅怀、渴望和平的情感。 课前准备: ①、课下搜集关于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通过充分自读课文,争取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且很好的完成下列任务:①、我能把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并组词。 zh k k w m 卓.越蓝盔.,凯.旋手腕.弥.漫 11

x zh 威胁.驻.军●对()个,错()个 ②、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 (xīshēng) (kǎi xuán)(zhēng fú) (ā yí) (jīng jì (gòng xiàn) (shén shèng)(zuìè)(jiàn kāng) (yǒng zhù rén jiān) (zhí xíng) ③、我理解并批注了这些词语的意思如:“蓝盔、征衣、军事观察员……”这些词我通过上网查找理解的,有 ;向老师请教的,有;查字典的,有 2、我会听写“牺牲、罪恶、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经济、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健康、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3、通过自读课文,我知道这篇文章是写给的一封信。信的正文首先写了,接着写了 ,最后呼吁 。让我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我还知道了是在呼吁,他发出呼吁,他因为 呼吁。 4、我把疑问批注在课文的空白处准备课堂交流: 5、我要记住课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22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小杨同学在复习备考时,整理归纳出以下一些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B、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我国国家性质的确认,也是对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确认 C、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有了宪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就不会被侵犯了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 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A、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C、明确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D、完全实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3、下列选项能体现“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观点的是() ①社会上不再存在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③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④广大人民通过人民 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下列能为漫画《宪法承诺》提供有力证据的是() 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②宪法规定公民广泛的基本权利 ③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宪法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对此很多群众积极参与并向政府等相关部门提议:增设垃圾分类宣传,使人们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这样才能落实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

第七课神圣的宪法教案

第七《神圣的宪法》教案 教学内容题名称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科政治总时数版本名称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年级九年级册 次全册单元章节名称第七第一框页 码第80——82 页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是九年级思品(全一册)第三单元“法治时代”中第七“神圣的宪法”中的第一个内容。本介绍宪法的相关知识理论性较强,相对枯燥,学生理解宪法的神圣性有一定困难。而学生只有准确认识和充分理解宪法的神圣性,才能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才能严格遵守宪法,勇于维护宪法的尊严。教学目标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能够从宪法的效力方面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树立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的观念,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宪法的愿望,增强宪法至上的观念。教学重点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学难点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补充材料教学流程第 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执教者个性化调整一、新导入二、讲授新三、小 结四、堂练习通过拟人化的法律家族聚会活动,引出宪

法与普通法律关系的讨论,引起学生对宪法神圣性的关注。 1、列举《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中违反宪法的有关规定,指出该《办法》必须进行修改。 2、向学生显示宪法的部分内容,学生回答相关的法律有哪些。采用各小组竞赛的形式来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在“法律文库”中呈现一些法律知识 4、绘图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来制定,并只能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将被修改或宣布无效。 1、做教材P82页填表,说明普通法律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 2、请你用一句话或一副图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活跃堂气氛。学生对书后的思考题进行讨论或辩论。学生前分小组查阅资料。学生根据法律知识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学生绘图说明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学生看书归纳学生讨论,每组抽一代表说出本组的观点可以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首要地位,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主要意图是检查学生对“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的能力。检验学生本框内容的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宪法权威性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

第十五课《神圣的宪法》复习教案(苏教版初二下)

第十五课《神圣的宪法》复习教案(苏教版初二下) 拓展分析 1.宪法是国家的全然大法。 (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它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全然的咨询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表现在宪法是制定一般法律的依据和基础,一般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 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全然活动肺那么。 (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与公民生活有着专门紧密的联系,每个公民要进一步增强先法观念,自觉地遵守宪法,爱护宪法的威严。 2.我国公民的差不多权益。 (1)公民的差不多权益与义务是指由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要紧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益和义务,也叫宪法权益与宪法义务。由宪法加以规定的公民的权益和义务是最差不多、最重要的,是构成其他一切权益和义务的基础。公民的权益和义务是一致的,权益和义务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2)我国公民享有的差不多权益:政治权益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批判、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益;文化教育权益;婚姻、家庭、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爱护的权益;爱护华侨和归侨以及侨眷的权益等等。 (3)政治权益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和结社自由;公民的经济权益,指的是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益,它关于提高公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保证公民其他权益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人身自由权益是公民最差不多的权益,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益的先决条件。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益。文化教育权益包括受教育权和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及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实现这项权益,关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3.我同公民的差不多义务。 (1)公民的差不多义务是社会和国家对公民的最差不多的要求。义务具有强制性。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爱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有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隐秘,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有爱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有保卫祖国、抗击入侵,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例题分析 材料一:为进一步加强宪法的宣传教育,每年12月4日为全国法制宣传日。2001年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的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2002年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的主题是〝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2003年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的主题是〝依法治国。执政为民〞;2004年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2005年〝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2006年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的主题是〝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历年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的共同特点是加强宪法的宣传教育。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1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一)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宪法是()。 A.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规定公民权利的法律 C.规定公民义务的法律 D.规定普通法律怎样指定的法律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指()。 A.普通法律与宪法相抵触则无效 B.宪法指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C.宪法规定挂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D.宪法可以代替普通法律 3.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色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为根本的过动准则。 A.纪律B宪法 C.党的政策D国务院制定的政策 (二)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1.关于宪法的表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利 C.宪法是“母法”,是法律的法律 D.宪法可以代替所有普通法律 2.说“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因为() A.宪法是法制的标志,没有宪法,就没有法治 B.没有“宪法至上,”“法律至上”就难以实现 C.没有宪法,民族的事实就无法得到法律的确认 D.没有宪法,各项民主制度的建立就无法实现 3.维护宪法的尊严,需要() A.立法部门要在宪法的框架下制定法律 B.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 C.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捍卫司法工作 D.每个公民要学习宪法,与违法宪法的行为做斗争 (三)理解说明 1.2007年12月20日,某学校04级法律系女生姜某看到某银行在本校招收职员的启示后,品学兼优但身高只有1.58的她,却发现《招聘启事》中有一项条件——“女性要求身高在1.60米以上“。她认为:该《招聘启事》中的这一规定侵犯了公民的平等就业的权利。于是她于2008年1月17日向某市基层人民法院递交行政诉讼状,要求维护自己的品等权。(1)姜某的主张为什么能够得到法院的支持? (2)结合上列,说明我国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某职业学校为了严肃校纪,杜绝在校住宿的学生夜不归宿的违纪现象,于是做出了硬性的规定:凡查出在校住宿的学生夜不归宿,第一次罚款50元,第二次罚款100元。 (1)该校的这条校纪合理吗?为什么? (2)遵守宪法与遵守校纪是怎样的关系? 答案: (一)单项选择1.A 2.A 3. B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单元法治时代第7课神圣的宪法更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教案人民版

更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课题名称神圣的宪法学科思想品德总课时数4/4 版本名称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 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年级九年级册次全册 单元章节名称第七课第四框更严格的制定 和修改程序 页码第 87 页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本环节是对前一环节内容的补充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它是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这个角度说明宪法的神圣。并且是通过比较宪 法和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程序的三个不同之处,突出宪法的神圣性的。 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确的认识到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以及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原因; 2、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使学生对宪法是神圣的观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树立宪法观 念。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确的认识到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以及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原因 教学难点使学生对宪法是神圣的观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树立宪法观念。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补充材料 宪法的部分内容材料;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材料(补充)。 教学流程 第 4 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执教者个

预设预设性化调整 一、新课导入 二、讲授新课1、提出问题: 为什么说宪法 是我国的根本 大法? 2、明确告诉学 生:“宪法是我 国根本大法的 还有一个重要 的原因,就是它 的制定和修改 的程序比普通 法律更为严格” 1、向学生出示 “宪法的部分 内容材料内 容”,要求学生 把P87面的表 格填写完整。 2、在学生填写 时进行巡视。 3、从宪法的制 定和修改的主 1、先独自思考, 然后可以和同桌 进行讨论,将前3 节的知识回顾起 来。 2、学生从思维上 将本节内容和前 面所学的知识衔 接起来。 1、认真学习“宪 法的部分内容”, 然后填写表格 2、学生填写表 格。 3、学生对照自 1、引导学生 对前面学习 的内容的回 顾和巩固。为 本节教学做 好知识方面 的准备。 2、使学生从 思维上将本 节内容提前 纳入到前面 所学的知识 结构之中。从 而导入新课。 1、锻炼学生 自主学习的 能力; 2、了解学生 的填写情况, 同时给予必 要的引导。

江苏省无锡地区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15课 神圣的宪法练习题(无答案) 苏教版

神圣的宪法 一、判断题 ( )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 2.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 ) 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 ( ) 4.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由国家规定的。 ( ) 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 ) 6.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 ) 7.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 ) 8.义务具有强制性,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 ) 9.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 )10.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同每个公民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息息相关的。 二、选择题 ()1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下列由宪法规定的有 ①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③犯罪的罪名和应受的刑罚 ④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说明了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 C.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D.宪法包含了普通法律 ()13.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该 ①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力②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一切规定 ③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尊严④保障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我国法律有“母法”“子法”之分,下列选项中两部法律是“母法”“子法”关系的是 A.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 B.刑法和治安管理条例 C.宪法和物权法 D.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 ()15.在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大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16.下列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①受教育权②劳动权③选举权④被选举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 A.政治权利 B.经济权利 C.文化教育权利 D.人身自由权利 ()18.星期天,小红、小丽两位同学到某超市购物,在他们付完钱,准备离开的时候,超市保安怀疑他们偷东西,并强行对他们搜身,结果一无所获。超市保安的行为侵犯了两位同学的 A.人身自由权 B.肖像权 C.政治权利 D.经济权利 ()19.一位人大代表通过调查发现,一些企业通过变动工作岗位,让女职工待岗、内部退养等方式变相迫使女职工提前离岗,用人单位侵害“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特殊劳动权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1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3)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 宪法确认的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P3)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P4)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哪几类?(P5) 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5.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P6)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6.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P6)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7. 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P7)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8. 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7—P8) (1)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9.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P11) 10.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P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归纳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总章程。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4.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5、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6.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7、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8、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9、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10、我们怎样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 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XX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3、中国的人权的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 4.人权的主体: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5、人权的内容: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①立法方面②执法方面 ③司法方面④宣传方面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维护宪法的权威说课稿DOCX 文档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 我抽取到的课题为《维护宪法的权威》。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七部分展开维护宪法权威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高教社《职业道德与法律》。是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是中职学生进入职场前在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自我约束以及保护方面的知识储备,对中职学生顺利进入职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选自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从这个单元开始,主要学习法律的相关内容。本单元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对的主体是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在校生。她们处于应试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过渡期,对她们来说最大考验是适应中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就是说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填鸭式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学会分析,学会应用。 另外她们在初中阶段文化基础差,对于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比较难以接受,对枯燥的理论性知识没有兴趣。 2、学习基础与态度:学生通过一个学期中职学校学习的适应过程,有了一定职业认知,采取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主融入课堂,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兴趣,提高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我将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在行动中努力做到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能力目标 在学习与生活实践中,能将尊宪意识落实在行动上,主动按照宪法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3、情感目标 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进而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增强宪法至上的法治意识,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自觉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难点: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五、教学策略 找到适合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合理的教学方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用为根本立体式教学模式。 教为主导体现为: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适度调控,为学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学习氛围,彻底改变一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望。 2、展开事例,以浅显化,通俗方式讲授,即启发式教学。

第十五课 神圣的宪法

15-1神圣的宪法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⑴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⑵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⑶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 2、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内容有哪些? 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国家标志等。 3、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哪里? ⑴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⑵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⑶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5、为什么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要如此严格? 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原则。⑵这种严格的规定,保证了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6、这对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青少年要增强法制观念,首先要增强宪法观念,自觉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15-2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也叫宪法权利与宪法义务。由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是构成其他一切权利和义务的基础。 2、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①政治权利与自由;②宗教信仰自由;③人身自由权利;④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⑤文化教育的权利;⑥婚姻、家庭、子女、老人、儿童受国家保护的权利;⑦保护华侨和归侨以及侨眷的权利 3、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和结社自由 4、经济权利的含义、意义、内容 含义: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意义:提高公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保障公民其他权利的实现有重大意义。内容: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获得物质保障权。 5、人身自由权的重要性 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公民只有具备人身自由,才能进行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才有可能参与国家管理,享受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6、我国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7、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内容和意义 内容: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和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及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意义:实现这项权利,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8、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权利和义务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9、公民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自觉承担自己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自觉维护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③公民要用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程序进行维权活动。 15-3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①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社会和国家对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②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义务,也叫宪法义务。③义务主要表现为法律要求必须做的事和法律规定不能做的事。 2、义务具有什么特点? 义务具有强制性,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5)依法纳税的义务: (6)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以及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7)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德。 4、为什么公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权利和义务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2)义务具有强制性,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公民在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的同时,还必须履行各项法定的义务,这既是公民切身利益的需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 5、为什么我们应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人民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事业必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6、公民该如何履行义务? 法律鼓励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事情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事情坚决不做。

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设计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目标 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案例及材料;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查找相干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那么,为什么说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我们如何理解宪法的权威?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宪法的权威?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请看材料。 【教学过程】 展示材料: 材料一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义务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刑法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材料二宪法修正案里一个逗号的删改 中国青年报消息:(2004年3月)对照6天前提交大会审议的草案,今天经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最后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涉及对土地和私有财产征收、征用及补偿问题的条文,删除了一个小小的逗号。为了删改这个逗号,大会主席团向代表们提交了长达450余字的解释和说明。

材料三教材第75页:链接“孙志刚事件” 引导学生思考: 1.材料一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有何共同的地方?它说明了什么? 2.阅读材料二后,同学们有何感悟呢? 3.“孙志刚事件”说明了什么? 教师点拨: 1.材料一中的三部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说明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宪法修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材料: 展示材料: 宪法与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程序的对比表 制定宪法: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 修改 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绝对多数)通过才能生效。 普通法律:全国人大主席团、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就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过半数(相对多数)通过即可。 教师点拨:“孙志刚事件”说明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 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教师归纳:显然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其他法律的母法。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地位和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种组织、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板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师讲解: 宪法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宪法的作用,必须认真贯彻实施宪法,切实维护宪法的权威。但是,社会上还存在着对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权威作用尊重不够的消极想象,如有人认为宪法可有可无,可遵守可不遵守,那是极其错误的。 引导学生思考: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不是离我们普通人太遥远,和我们毫不相干?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案例分析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案例分析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点 宪法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法律的最高表现形式,这主要是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大法。 (一)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 1.宪法内容具有根本性。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问题。 提问:你认为对于一个国家哪些制度和问题是根本的? 2.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 提问:效力最高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的严格性。 提问: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是怎样的? 全国人大对一般法律的修改,一个代表团或三十名以上人大代表联名就可以提出,由全国人大代表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大代表联名才能提出,并需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齐玉苓案与违宪审查。 (三)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 二、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是一个宪法性文件,在当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此后,先后制定颁布的宪法分别是: 1954 年宪法、 1975 年宪法、 1978 年宪法和现行的 1982 年宪法。现行宪法于 1982 年 12 月 4 日通过。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需要,全国人大先后于 1988 年 4月、 1993 年 3 月、1999 年 3 月、 2004 年 3 月通过四次宪法修正案,从而使这部宪法更加完善。 (二)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 我国现行宪法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第七课《神圣的宪法》教案

第七课《神圣的宪法》教案 教学内容课题名称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科政治总课时数版本名称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年级九年级册 次全册单元章节名称第七课第一框页 码第80——82 页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思品(全一册)第三单元“法治时代”中第七课“神圣的宪法”中的第一个内容。本课介绍宪法的相关知识理论性较强,相对枯燥,学生理解宪法的神圣性有一定困难。而学生只有准确认识和充分理解宪法的神圣性,才能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才能严格遵守宪法,勇于维护宪法的尊严。教学目标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能够从宪法的效力方面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树立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的观念,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宪法的愿望,增强宪法至上的观念。教学重点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学难点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补充材料教学流程第 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执教者个性化调整一、新课导入二、讲授新课三、小结四、课堂练习通过拟人化的法律家族聚会活动,引出

宪法与普通法律关系的讨论,引起学生对宪法神圣性的关注。 1、列举《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中违反宪法的有关规定,指出该《办法》必须进行修改。 2、向学生显示宪法的部分内容,学生回答相关的法律有哪些。采用各小组竞赛的形式来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在“法律文库”中呈现一些法律知识 4、绘图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来制定,并只能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将被修改或宣布无效。 1、做教材P82页填表,说明普通法律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 2、请你用一句话或一副图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对书后的思考题进行讨论或辩论。学生课前分小组查阅资料。学生根据法律知识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学生绘图说明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学生看书归纳学生讨论,每组抽一代表说出本组的观点可以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首要地位,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主要意图是检查学生对“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的能力。检验学生本框内容的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宪法权威性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

(完整word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第一课时)

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法治观念,对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理解和认识,感受宪法具有的最大权威,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进而涵养公民爱国情感,增强宪法至上的法治意识,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自觉性。 3.运用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清醒地意识到依宪治国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积极主动地宣传宪法和法律;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能将尊宪意识落实在行动上,主动按宪法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勇于同违宪行为做斗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进而形成崇尚民主、公正、平等思想,初步培养承担依法治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从理论观点上说,我们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以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目的都是为了树立和增强“宪法至上”的意识和理念;从实践意义上说,只有树立和增强了“宪法至上”的意识,才能自觉地遵守宪法,自觉地维护宪法的权威,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首先,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决定了该内容在本章的重要作用,从知识架构的角度来说,理解了该部分内容对于后面法律知识的学习意义重大。其次,从理论理解的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存在违反宪法和违反具体法律比较难以区分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从理论上把握宪法。最后,从学生“自觉维护宪法”的行为养成角度来看,宪法观念的树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这是教学难点。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维护宪法的权威”。教材从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入手,阐明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进而揭示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在社会生活中,每个公民都必须认真学习宪法,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三、学情分析 青少年由于年龄的原因,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需要增强;在实践中青少年往往缺乏依法维权的经历,法制观念,特别是宪法意识更迫切需要提高。总之,无论从理论理解的角度还是维护宪法的实践角度,青少年的宪法意识都亟待提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宪法意识,在行动中努力做到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材料对比法、讲解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材料1:胡锦涛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民服务、为国尽力,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教师充分利用课件材料中包含的宪法元素,根据材料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仔细观察课件图片,引发学生回忆、思考学过的宪法知识,激发学生对宪法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入宪法主题,以此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复习要点训练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是治国安邦的。 规范,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P2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P3 3.宪法确认我国的,明确的地位。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领导的、以为基础的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P3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P4 5.广大人民通过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将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 7.我国宪法是如何体现和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基本原则的?P3-5 ①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_和。③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④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它的任务是,,,的和平劳动,参加事业,努力为服务。 8.我们中学生如何珍惜当家作主的权利?P5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 9.公民的基本权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5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P6 2.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P7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也包括,不仅保护,也保护。 4.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和、,也包括、、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5.各级国家机关是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P6-P8 6.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 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 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P11-13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单元法治时代第七课神圣的宪法第1_2框第四框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

第七课神圣的宪法第12框第四框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规定了 课题第七课神圣的宪法 第一框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第二框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 根本的问题 第四框更严格的制定与修改 程序 安排 1 授课教 师 教学目标知识 1、了解宪法的神圣之处在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普通法的立法 依据。 2、了解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自制能力。 情感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的态度,明确学习的目的。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难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与设计自我创新 一、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先学部分) 学生依据问题,自行学习,找出答案,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注。 问题1:阅读课本第一框的内容,说明:宪法为什么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问题2:阅读课本第二框,具体说明:宪法规定的内容有哪些? 问题3:查阅资料,填写第四框的表格,说明: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比普 通法律更为严格。 问题4:通过以上内容,总结: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并解惑 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间产生的问题。 要求: 1、能找出所给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相应位置进行标注。 2、如果出现问题,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探求答案。 3、不能完成的部分做好标记,听老师释疑。 三、知识拓展:(老师归纳总结拓展部分,学生回答,老师点拨重点、难 点和易错点) 问题1:阅读课本第一框的内容,说明:宪法为什么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总结1: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法律地 位。表现为 (1)普通法律依据宪法制度,只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