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生药学全套电子教案

2017-2018学年生药学全套电子教案
2017-2018学年生药学全套电子教案

生药学电子教案

《生药学》为药学专业的专业课,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校的安排,课堂讲课36学时,实验36学时,共72学时。在讲课的36学时中,生药学总论部分讲课7次,14学时,重点讲述7个重点问题;各论部分讲课11次,22学时,共讲述44种重点生药。现将每次讲课的目的要求、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学难点、教具和复习题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次讲课生药学的概念、发展和任务、生药的分类、记载大纲及生药命名

目的要求:

1、掌握生药、生药学的概念,目前生药学的主要任务,及主要本草著作的作者、成书年代、记载药物数量及主要特点。

2、熟悉生药与中药的区别,生药的常见分类方法及其特点。

3、了解生药拉丁名的命名方法及国外生药学的发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具:山大生药学研究所研制的《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教学课件》

教学难点:生药学的概念及任务。

复习题:

1 生药与中药有何不同?现阶段生药学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2 古代主要代表本草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记载药物、主要特点及意义是什么?

3 生药的分类方法及其特点是什么?

4 生药一般记载哪些内容?生药拉丁名包括哪方面的内容?

一、生药学的概念、发展和主要任务

1生药学的概念:

化学药品(西药)

药物?

中药?中成药

中药材?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药材--→生药

药物: 凡是具有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物质称为药物。

中药:指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传统药物。包括:中药材(植物、动物及矿物的个子、饮片和炮制品)、中成药(成方制剂如膏、丹、丸、散、片、等)。

中药材:一是指切制成的饮片,二是指供中药厂生产中药成方制剂或制药工业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的原料药。

草药:指草医用于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中草药:中药和草药的统称。

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药材。相当于中药材。另外直接用于医疗保健或作为医药用原料、辅料的天然药物,也列入生药的范畴。如植物中制取的淀粉、粘液质、挥发油;自植物和动物中制取的油质、蜡类,以及某些医用敷料如石棉、滑石粉、白陶土等。

生药学:(Pharmakognosie Pharmacognosy )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生药学的概念也在变化:

简单讲: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生药进行综合研究的一门科学。

详言之:生药学是利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来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品质评价、细胞组织培养、医疗用途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学。

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是生药的名称、来源、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品质评价、医疗用途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内容。

附我国的生药资源:由中药专家和技术人员4万余人历时10年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于1995.3.25日在北京通过验收,目前共有中药材12807种, 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 药用矿物80种。300种重点药材蕴藏量800万吨, 以新疆、黑龙江、内蒙古、野生资源最丰富,四川、陕西、甘肃种植面积和药材产量最大,以云南、广西、和贵州种类最多。

附国外生药学的发展:1815年,德国药物学家Seydler首次应用Pharmakognosie 一词, 意为药物的知识, 所谓药物,当时指生药而言。1825年, 德国学者Martius在大学课程中设立了“Pharmakognosie”的科目,从而产生了一个新学科。1880年日本学者大井玄洞将Pharmakognosie 译成"生药学"。我国学者赵黄1905年留学日本, 回国后于1935年与徐伯筠合编《现代本草生药学》。

2生药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⑴传统本草学时期:从古代到19世纪初。对于生药的认识主要靠感官和实践经验,本草所记载的内容以医疗效用为主,兼及生药的名称、产地、形态和感官鉴别特征。在此时期,我国的本草学处于领先地位,主要有以下代表著作:

①神农本草经:汉代,著者不详,为汉代以前的本草知识总结,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 养命以应天,多服无毒,可延年益寿如人参;中品120种,养性以应人,无毒或有毒,能治病补虚,如白芷;下品125种,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如乌头、附子。

②本草经集注:南北朝粱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增加了汉魏以后名医所用药物365种,共载药730种,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此书是《神农本草经》以后有确切著作年代和作者的重要本草文献。

③新修本草:唐显庆4年(公元659年),由苏敬等22人,受政府指派编写而成。为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比欧美各国认为最早的纽伦堡药典(公元1542年)早883年,且流传国外。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

④证类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北宋后期元佑间,唐慎微,是将《嘉佑补注本草》(宋嘉佑5年,公元1060年,掌禹锡等著,载药1082种)和《图经本草》(宋嘉佑6年,公元1061年, 苏颂等著, 原书遗失)合并,增药500余种,并收集许多单方、验方和大量药物资料,编写而成,曾由政府派人修订三次,加上“大观”“政和”“绍兴”的年号,作为官书刊行。共载药1746种。

⑤本草纲目:明万历24年(公元1596年), 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历经三十年,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而成,分16纲,60类,载药1892种, 附方11000余个, 图1110幅。是我国本草学上最伟大的著作,也是我国科学史上辉煌的成就,17世纪就流传海外,曾多次被刻印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医药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⑥本草纲目拾遗:清乾隆30年(公元1765年),赵学敏,对本草纲目作了一些正误和补充,共载716种。

⑦《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清道光年间,吴其睿编写,前者记载药物1714种, 后者描述植物838种, 记述了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和产地。附精细插图,尤其着重植物的药用价值与同名异物的考证,虽非药物学专著,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⑵近代商品生药学时期:1915-1930年,生药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当时主要的内容是研究商品生药的来源,鉴定商品生药的真伪优劣。在此期间,显微方法开始用于生药的鉴定,同时化学定性和定量方法也应用于生药鉴定中。

⑶现代生药学新时期:1930年-至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生药有效成分研究进一步深入。

②生药鉴定方面应用了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法观察和研究生药组织的超微结构,免疫电泳法用于种子生药的鉴别,利用各种生药的紫外或红外光谱建立生药的指纹鉴别数据库的研究正在发展之中。

③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涉及到遗传育种和突变品系等多方面的研究,利用细胞和组织培养方法来生成药用植物的有效物质,已获得进展。

④分类学研究的发展,通过生药化学成分的研究,作为分类学特征。

⑤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重视海洋药用生物的研究,并出现海洋生药学。有关生化药效、药效药理评价的临床生药学也已产生。

附:有的学者提出:从20世纪末已进入了生药学发展的第四个时期,即:自然生药学时期,本时期的最大特点是数理化科学原理与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生药的研究中,使人们从宏观和微观来还原和揭示生药的自然属性。日本学者朝比奈泰彦的话“药学的研究从生药开始,最终又将回到生药的研究”,预示了生药学新时期的到来。

3生药学的任务:重点在于努力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现阶段的具体任务是

[1]研究开发现代中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进行系统化研究,提高现代中药研制的创新能力,提高其临床疗效、产品质量和规范化水平,开发出能够合法进入欧美国际市场的现代中药产品,争取在2-3个五年计划内,使中药在世界天然药物中的市场份额从目前的3%提高到15%左右。

[2]制订中药研制的标准、规范,争取成为传统药物研究开发的国际标准。为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奠定基础。

[3]开展中药应用基础研究,阐明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探讨中药理论的现代化基础。包括药材资源、生产加工、有效成分、复方研究、制剂、生物利用度、药代动力学及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研究。

[4]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传统中药研制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包括生物技术的应用,如细胞、组织培养。应重点开展短缺品种的研究,探索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过程和提高含量

的途径,提供实验室培养的最佳条件,达到工业化生产的目的。

总之,作为一门药学专业课,生药学的教学内容重点介绍现代生药学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围绕着生药品种鉴定、生药及其制剂的品质标准和资源开发进行讲授。主要包括:国家药典规定的生药标准规格及品质评价方法;生药的活性成分与生药品质的关系;常用重点生药的来源、原植物(动物)形态、采制、活性成分、鉴定特征(包括性状、显微和理化方面)、品质标志、药理作用及功效;生药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实验操作技术和方法。

二、生药的分类、记载大纲及生药的命名

1 生药的分类: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生药的分类一般有:

⑴按生药中文名首字的笔划顺序编排分类:如中国药典(一部)、中药大辞典、中药志等。此种分类方法简单,易于查找,但各生药之间缺乏联系,生药学教材都不采用此种分类方法。

⑵按药用部分分类:即先把生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三类,然后再把植物类生药安照药用部位的异同分为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藻菌类及其它类。如第三版生药学、中药鉴定学、专科生药学等教材即采用此种分类方法。此法有利于生药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比较,有利于同学对生药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的学习及掌握。

⑶按化学成分分类:即根据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的类别进行分类。如第一、第二版生药学即把生药分为糖类、苷类、木质素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鞣质及多元酚类、甾体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类、有机酸类、无机化合物类、脂类、其他类等12类生药。国外的生药学一般也多采用此种分类方法。此种分类方法有利于研究和学习生药的有效成分及与功效间的关系,利于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化学分类的研究,但目前对生药化学成分的研究还不全面和深入,一种生药中常有多种成分或多种生药含有一种成分,难以进行严格的分类;同时,同类生药中的生药性状及内部结构关系较少,不利于对生药进行全面的鉴定。

⑷按功效分类:一是安照传统的中药功效进行分类,如把中药分为解表类、清热类、祛风湿类、利水渗湿类、温里类、理气类、止咳平喘类、活血化瘀类、消食类、祛虫类、补益类、止血类、镇痉息风类等;一是安照现代的药理作用进行分类,如分为解热药、活血化瘀药、强心药、抗菌药、或作用于胃肠道药、神经系统药、循环系统药等。此种方法有利于生药功效的学习及掌握。一般的中药学多采用此种分类方法。

⑸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即安照原植物(动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依照门、纲、目、科分类排列。此种分类方法的优点在于亲缘关系较近的生药在形态、内部构造、化学成分和功效方面常有相似之处,便于学习及掌握,同时也利于生药资源的开发。

2、生药的记载大纲:

⑴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拉丁名、英文名、日文名。如人参Ren shen Radix Ginseng (英) Ginseng (日)ニンジン

⑵来源或称基源: 包括生物来源和地理来源,生物来源包括原植物(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拉丁学名及药用部位。如人参的来源是: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干燥根。地理来源指生药的主产地。

(3)植物动物形态:主要描述原植物(动物)的外观形态特征、产地、生长习性及其自然分布。

(4)药用植物(动物)的栽培及养殖。教科书中对某些重点品种作了介绍。

(5)采制:简述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干燥、贮藏和炮制的要点和注意点。

(6)产地:简述生药的主产区。

(7)性状:描述生药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断面特征、质地、气、味、等方面的外观性状特征。

(8)显微鉴定:描述生药的组织(一般为横切面或表皮)、粉末的主要特征,一般附有生药显微特征图。在生药学教学中,生药的显微观察、显微特征的描述及绘图技术是重要的基本技能。

(9)化学成分:记载所含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的类别、含量、结构式、理化性质及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及积累动态,作为理化分析的依据。

(10)理化鉴定:记载生药理化鉴别的方法及结果,现在常用的是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理化鉴别是生药品质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11)药理作用:重点记述生药及其化学成分的现代药理实验结果。

(12)功效:包括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剂量等。既要记述生药传统的用药经验,又要记述现代医学方面的内容。

(13)附注:一般记载该种生药的不同品种、相似品、混淆品、地方习惯用药和伪品的主要特征,以供鉴别、应用和研究时参考。

本教材对重点生药依来源、形态、采制、产销、性状、显微鉴别、药理作用、功效等方面作较全面的记述,对一般生药则简述其来源、性状、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

3 生药的拉丁名: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药用部位的名称,用第一格来表示:常见的有:根Radix,根茎Rhizoma 茎Caulis,木材Lignum,枝Ramulus,树皮Cortex,叶Folium,花Flos,花粉Pollem,果实Fructus,果皮Pericarpium,种子Semen,全草Herba ,树脂Resina,分泌物Venenum ,等。

第二部分:有多种形式:

(1)原植物(动物)的属名(第二格):如黄芩Radix Scutellariae (原植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牛黄Calculus Bovis ( 原动物Bos taurus domesticus)。

(2)原植物(动物)的种名(第二格):如颠茄Herba Belladonnae (原植物)Atropa belladonna)。

(3)兼用原植物(动物)的属名和种名(第二格):如青蒿Herba Artemisiae Annuae ,茵陈蒿Herba Artemisiae Scoporiae ,羚羊角Cornu Saigae Tataricae (4)原植物(第二格)和其他附加词:以说明具体的性质或状态,如:熟地黄Radix Rehmanniae Preparata ,鹿茸Cornu Cervi Pantotrichum 。

(5)有些没有用药用部位的名称,直接用原植物动物的属名或种名,如:

a 某些藻、菌类生药:海藻Sargassum(属名),茯苓Poria (属名)。

b 由完整动物制成的生药:斑蝥Mylabras(属名),蛤蚧Gecko(种名)。

c 动植物的干燥分泌物等无组织的生药:如麝香Moschus(属名),芦荟Aloe

(属名)。

(6) 矿物类生药的拉丁名,一般采用原矿物的拉丁名,如朱砂Cinnabaris,雄黄Realgar。

目前,有些国家的药典中,生药拉丁名的药用部位名称放在属、种名之后,这样同一来源的不同生药可以排列在一起,便于比较,如:颠茄叶Belladonnae Folium,颠茄根Belladonnae Radix。

第二次讲课生药学总论中化学成分(一)糖、苷

目的要求:1掌握糖、苷、氰苷、蒽苷、黄酮苷、皂苷和强心苷的概念,糖的分类及

检查方法,常见5种苷的主要性质及检查方法。

2 熟悉多糖所包含的种类,苷的通性及常见苷的代表生药。

3 了解5种苷的基本结构,2种皂苷的区别,强心苷的构效关系。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难点:常见苷类的基本结构和检查方法。

教具:《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教学课件》

复习题:

1糖分哪几类?如何检查?

2如何检查氰苷、蒽苷、黄酮苷、皂苷、强心苷?

3氰苷、蒽苷、黄酮苷、皂苷、强心苷的基本结构有何特点?

4氰苷、蒽苷、黄酮苷、皂苷、强心苷的代表生药是什么?

重点内容:

三、生药主要的化学成分

(一)、简述代谢、初生代谢、次生代谢,有效成分、辅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基本概念:

有效成分(active substances):有显著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成分。包括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等。

辅成分(adjuvant substances):具有次要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的成分,有的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的能促进有效成分的吸收,增强疗效。如洋地黄皂苷能促进洋地黄强心苷的吸收;槟榔中的鞣质可保护槟榔碱在胃中不溶解,而到肠中才游离出来发挥疗效;大黄中的鞣质可使在泻下的同时,兼有收敛作用。

无效成分(inactive substances):指无生理活性,在临床上无医疗作用的成分。如纤维、木栓、角质、黏液、色素、树脂等。

上述成分不是绝对的和固定不变的,如鞣质在地榆和五倍子中为有效成分,在大黄中为辅成分,在肉桂中为无效成分;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原来的“无效成分”变成了有效成分,如天花粉蛋白质有引产、抗癌作用;蘑菇多糖有抑制肿瘤作用;叶绿素能促使肉芽生长。

(二)糖类(Sugars Saccharrides) 又称碳水化合物,广布于自然界。

1概念:具有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结构的化合物。

2分类:⑴单糖:Monosaccharides 概念:为多羟基的醛(如葡萄糖、鼠李糖为六碳糖,木糖、阿拉伯糖为五碳糖)或酮(如果糖为五碳糖)。化学通式:(CH2O)n。天然存在的单糖n=3-8。仅有葡萄糖和果糖等少数糖在植物体内游离存在,大部分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性质:有甜味的结晶;易溶于水,可溶于醇,不溶于醚或其它有机溶剂;具有旋光性和还原性。

⑵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

概念:由2-9个单糖分子聚合而成的糖。存在:目前仅发现2-5单糖分子组成的低聚糖。如双糖(蔗糖水解后为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乳糖水解后

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三糖(如龙胆三糖水解后为果糖和2分子葡萄糖,鼠李三糖水解后为半乳糖和2分子鼠李糖);四糖(如水苏糖水解后为葡萄糖、果糖和2分子葡萄糖)。

性质:结晶性,部分有甜味;易溶于水,难溶或不溶于有机溶剂;易被水解成放糖;有的具有还原性(结构中有游离的羟基或酮基如麦芽糖、乳糖),有的无还原性(结构中无游离的羟基或酮基如蔗糖、龙胆三糖)。

⑶多聚糖(多糖):Polysaccharides

概念:由10个以上单糖分子聚合而成的糖。通式为(CnH2n -2On- 1)x , X可至数千。

性质:大多为无定形化合物; 无甜味; 难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无还原性。

应用: 昆布多糖、肝素抗凝血;硫酸软骨素防止血管硬化;香菇、银耳、刺五加、黄芪、灵芝、黄精、猪苓、茯苓、刺参粘性多糖等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和抗癌作用。

植物性多糖有:淀粉:starch 由20%的糖淀粉(直链淀粉,由300个D 葡萄吡喃糖以α- 1,4连接而成的葡聚糖,分子量约1万至5万, 溶于热水, 遇碘液呈深蓝色.)和80%的胶淀粉(支链淀粉,由1000个以上的葡萄糖聚合而成, α-1,4连接外, 尚有α-1,6连接, 分子量约5万至10万, 在热水中膨胀成粘胶状, 遇碘液显红色或红紫色.)组成。

检查:①遇碘液显蓝紫色,加热后颜色消失,放冷后颜色复现。

②可在显微镜下观察。

菊糖:inulin 由35个D-果糖以β-2,1结合的果聚糖。溶于热水,微溶或不溶于冷水和有机溶剂;遇碘液不显色。乙醇处理后显球形结晶析出。

树胶:gum 由多种糖类连接而成,具有分支结构。在水中可膨胀成胶体溶液, 不溶于有机溶剂, 与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溶液产生沉淀。常见阿拉伯胶、西黄芪胶、杏胶、桃胶等。多作制剂的赋形剂、混悬剂、乳化剂和粘合剂。

粘液质:mucilage 在热水中可溶解成胶体溶液,冷后成冻状。不溶于有机溶剂,与醋酸铅溶液产生沉淀。车前子粘液用于慢性便秘和肥胖病,白及粘液用于止血。一般用作润滑剂、稳定剂和混悬剂。琼脂为红藻类植物石花菜的黏液质,常用于培养基。

动物性多糖有:单一多糖如肝糖、甲壳质;酸性粘多糖如硫酸软骨素、肝素等。

肝糖元:是动物的贮存养料其结构与胶淀粉相似,遇碘液显红褐色。

甲壳质(素):是甲壳类昆虫外壳的多糖,其结构与纤维素类似,不溶与水,对稀酸和碱稳定,其水解产物葡萄糖胺是重要的合成原料。

肝素:为高度硫酸酯化的右旋多糖,有很强的抗凝血作用。

硫酸软骨素:能保持组织的水分和弹性,是软骨的主要成分,与肝素类似,在动物体内与蛋白质结合存在,具降低血脂活性。

透明脂酸:为酸性黏多糖,存在于眼球玻璃体、关节液皮肤等组织中作为润滑剂,并能阻止微生物的入侵。

3检查方法:

⑴Fehling试验:如产生红色氧化亚铜沉淀,示有还原糖存在。非还原性低聚糖和多糖类需水解后才显正反应。

⑵Molisch试验:所有糖类均呈正反应。

⑶成脎试验:视结晶的不同形状而鉴定某些糖类。

⑷层析试验: 生药浸出液(多糖需水解),纸层析,正丁醇-乙酸-水(4:1:5上层液)展开,新配置的氨化硝酸银溶液业显色,结果还原糖成黑色斑点。

⑸灼烧试验。

4以糖类为主要成分的生药:

茯苓、猪苓、黄芪、枸杞子、党参、昆布、海藻、黄精、玉竹、白及、蜂蜜、阿拉

伯胶、西黄芪胶

(三)苷Glycosides 又称配糖体或杂糖体heteroside

1概念:由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化合物以苷键方式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即:糖+苷元(非糖部分)→苷

2分类:

根据苷健原子的不同可分为:氧苷、硫苷、氮苷和碳苷,生药中的苷多为氧苷。

3 苷类的通性:

(1)性状:多为无色、无臭、有苦味的结晶。亦有例外,如皂苷多呈无定形,黄酮苷蒽苷多为黄色,甘草甜素具有甜味。

(2)酸碱性:多呈中性,当含葡萄糖醛酸及酚羟基时为酸性,苷类生物碱为碱性。

(3)溶解度:苷有一定的水溶性,若含去氧糖或甲基氧糖,则亲脂性增强;苷元易溶于有机溶剂。

(4)水解:除碳苷外,苷类均能被稀酸或酶水解,生成糖和苷元或次生苷。(5)旋光性与还原性:苷类无还原性,多呈左旋光性,当苷类水解产生β-葡萄糖,其溶液由左旋转为右旋,并有强旋光性。

(6)颜色反应:Molisch反应呈阳性,苷类水解后能还原Fehling溶液。(7)沉淀反应:多数苷能与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产生沉淀。

4 常见苷类:

⑴氰苷:概念: 苷元含有氰基的苷。分布: 蔷薇科、豆科等植物中,如苦杏仁苷,是杏仁腈与龙胆双糖形成的苷,易被与其共存的苦杏仁苷酶和樱叶酶水解,生成苷元杏仁腈,杏仁腈不稳定,易分解生成具镇咳作用的氢氰酸和苯甲醛。垂盆草苷为r 羟腈苷,能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 但水解后不能生成氢氰酸。

检查: ①用苦味酸钠试纸反应检出。

②普鲁士蓝试验。

⑵蒽苷:概念: 苷元含有蒽的衍生物(如蒽酮、蒽醌、蒽酚)的苷。分布: 存在于被子植物中,尤以蓼科、豆科、茜草科、鼠李科、百合科植物中最多。在某些真菌和地衣中亦有分布,但苔藓、蕨类与裸子植物中尚未发现。如大黄、何首乌、紫草、虎杖、番泻叶、决明子、茜草、芦荟。

性质:①常为黄色或橙红色的结晶。

②游离的蒽醌具有升华性,能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蒽苷易溶于水和稀醇、可溶于乙醇和甲醇,难溶于苯、乙醚、氯仿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③蒽醌常具酸性,强度与酚羟基的数目和结合的位置有关,苯环上带有α-位酚羟基,酸性很弱,能溶于氢氧化钠液中,β-位酚羟基酸性较强,能溶于碳酸钠溶液中。

④蒽醌、蒽酚类物多具荧光。

⑤具有α-酚羟基的蒽醌衍生物可于铅、镁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检出: ①微量升华。

②碱性试验(Borntrager反应): 生药粉末, 加1%氢氧化钠溶液1滴,显红色、橙红色、紫红色,加盐酸酸化后恢复原色,再加碱又显红色。

③醋酸镁反应:生药粉末0.1克,加乙醇2-3毫升温浸片刻, 滤液滴于滤纸上, 干后喷0.5%醋酸镁甲醇试液,加热片刻即显红色或紫红色。

⑶黄酮苷:概念:苷元为黄酮类化合物的苷。(两个苯环通过中央三碳链成C6-C3-C6

联结的一系列化合物).。分布:在植物界中从藻类到高等植物广泛存在,特别在豆科、芸香科、唇形科、菊科等植物中较多,如黄芩、葛根、银杏叶、槐花、甘草、野菊花、水飞蓟、扁蓄、淫羊藿。生理活性: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抗菌、抗炎、扩张冠状动脉、降压、降血脂、保肝、抗衰老、抗癌、增强肾上腺素、增强维生素C的功能。

性质:①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

②黄酮苷类均有旋光性,多为左旋。

③多呈类黄色:黄酮醇有游离的羟基时显淡黄色,色泽随羟基的增多而加深;查耳酮常为橙黄色;双氢黄酮、双氢黄酮醇和异黄酮无色;花色苷及苷元因PH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④黄酮苷易溶于热水,能溶于水、甲醇、乙醇、醋酸乙酯、吡啶等溶剂,难溶于乙醚、氯仿、苯等极性小的溶剂;游离的黄酮类一般难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醋酸乙酯、乙醚等,易溶于稀碱液。

⑤某些黄酮类在紫外灯下呈荧光,以氨气或碳酸钠溶液处理后荧光更加明显。

⑥多数黄酮类与铝盐、镁盐、铅盐生成具色泽的络合物。

检出:①盐酸-镁粉反应:生药粉末0.2克,加乙醇5毫升温浸数分钟,滤液加少许镁粉, 振摇后滴加浓盐酸数滴。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显红色;黄酮类显橙色;异黄酮类、查耳酮类、花色素类及部分橙酮不显色。

②盐酸一锌粉反应:以锌粉代替镁粉进行还原实验,双氢黄酮醇及黄酮醇 3 0 糖苷显红至紫红色。

③金属盐类络合反应:常用的试剂有三氯化铝、醋酸铅、醋酸镁、二氯氧锆试剂。

⑷皂苷:概念:其水溶液振摇后产生肥皂样泡沫的苷类。

分类:①三萜皂苷(苷元有30个碳原子, 为三萜类衍生物,有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两类,亦称为酸性皂苷),尤以豆科、五加科、伞形科、石竹科、毛茛科、菊科、茜草科、葫芦科和远志科中。如人参、三七、柴胡、甘草、桔梗。

②甾体皂苷(苷元有27个碳原子,基本骨架为螺旋甾烷), 常见于单子叶植物的薯蓣科、百合科;在双子叶的玄参科、豆科、茄科等植物中也有分布,如穿山龙、知母、麦冬。

性质:①多为白色无定形粉末,味苦而辛辣,能刺激鼻黏膜而打喷嚏。

②易溶于水、稀醇,特别是热水和热醇中,在丁醇和戊醇中溶解度较好,常用来提取皂苷。难溶或不溶于苯、乙醚、氯仿、丙酮等溶剂中。

③其水溶液常被重金属盐如铅盐、钡盐、铜盐等沉淀,酸性皂苷水溶液中加入醋酸铅等中性盐类即可产生沉淀,中性皂苷水溶液则需加入碱式醋酸铅等碱性盐类或氢氧化钡才能生成沉淀,甾体皂苷在乙醇溶液中能与胆甾醇产生复合物而沉淀,此性质可用于皂苷的提取和分离。

④皂苷水溶液能产生溶血现象,一般三萜皂苷溶血作用最强,甾体皂苷较弱,溶血的最低浓度称为溶血指数,如薯蓣皂苷为1:400000,洋拔葜皂苷为1:125000。但有些皂苷有抗溶血作用,如人参皂苷Rg2。

检出:①泡沫试验:十分之一水煎液激烈振摇后能产生持久性泡沫,一般15分钟内不消失。中性皂苷的水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可形成较稳定的泡沫,借此可与酸性皂苷相区别。

②溶血试验:

③沉淀反应:与醋酸铅试液产生黄白色沉淀。

④显色反应:生药粉末1克,加10毫升70%乙醇水浴回流提取,滤有液做:

Libermann 反应:滤液2毫升,水浴蒸干,加醋酐1毫升溶解残渣,移入小试管,沿管壁加浓硫酸1毫升,两液的交界处出现紫红色环。

滤液2毫升,水浴蒸干,加浓硫酸1-2滴,出现由黄→红→紫色或绿褐色的颜色变化。Frobde反应:滤液2毫升,水浴蒸干,加Frobde试剂(5毫克钼酸钠或钼酸溶于1毫升硫酸),现桔红或紫黑色。

浸出液蒸干,加高氯酸2滴,常温下生成黄色,30分钟内稳定。

⑸强心苷概念:对心脏有明显兴奋作用的苷。分布:仅存在于被子植物中,多集中在玄参科、夹竹桃科、萝摩科、桑科、十字花科、百合科等植物中,如洋地黄、毛花洋地黄、黄花夹竹桃、杠柳、铃兰、万年青。动物中尚未发现强心苷,以前称为强心苷的蟾蜍毒类成分,为强心苷元的衍生物,而非强心苷。

分类:①强心甾型:具23个碳原子,C17位上连有一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如洋地黄毒苷、毒毛旋花子苷。

②海葱甾型:具24个碳原子,C17位上连一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如海葱苷。

构效:①C17位上的侧链为β型,并连不饱和内酯环。

②C3和C14的羟基(或-H)均为β型。

③A/B环多为顺式,B/C环为反式,C/D环为顺式结构。

④以苷的方式存在。如水解成苷元会使强心作用减弱或丧失。

⑤强心苷的糖多连在C3羟基上, 构成强心苷的糖除有α-羟基糖外,尚有一类特殊的2,6-二去氧糖(α-去氧糖)。

性质:①多为味苦、中性的无色结晶,有的为无定形粉末,一般左旋。

②能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难溶于苯、乙醚等极性小的溶剂。

③易被霉水解掉一部分糖和被无机酸水解成苷元。

检出:①Keller-Kiliani (K-K)反应:此反应主要检α-去氧糖。

②Kedde反应:检查苷元的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第三次讲课化学成分(二)生物碱、挥发油、鞣质

目的要求:

1 掌握生物碱、挥发油、鞣质的概念、主要性质及其检查方法。

2 熟悉挥发油的品质评价和提取方法,两种鞣质的区别。

3 了解挥发油和鞣质的代表生药。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难点:生物碱的分类及检查。

教具:《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教学课件》

复习题:

1生物碱的概念、主要性质和检查方法是什么?

2挥发油的主要性质和品质评价方法是什么?

3如何鉴别两种鞣质?

重点内容:

(三)生物碱Alkaloids

1 概念:存在于生物体内一类含氮的有机碱性化合物。

2分布:分布于100余科中, 以双子叶植物为多, 其次为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真菌中也有发现。较集中存在于毛茛科、木兰科、小檗科、防己科、马兜铃科、罂粟科、豆科、马钱科、芸香科、龙胆科、夹竹桃科、茜草科、茄科、紫草科、菊科;百合科、石蒜科、百部科;裸子植物中的红豆杉属、松属、云杉属、油杉属、麻黄属、三尖杉属及少数蕨类植

物中。如麻黄、川乌、黄连、防己、元胡、黄柏、马钱子、洋金花、钩藤、贝母、苦参、北豆根、益母草、百部等。

3分类:根据生生碱的结构,可分60类,主要有12类:

⑴有机胺类:麻黄碱、益母草碱、秋水仙碱。

⑵吡咯烷类:千里光碱、野百合碱、娃儿藤碱。

⑶吡碇类:菸碱、槟榔碱、半边莲碱、苦参碱。

⑷喹啉类:奎宁、喜树碱。

⑸异奎啉类:小檗碱、吗啡、粉防己碱、石蒜碱、可待因。

⑹喹唑酮类:常山碱。

⑺吲哚类:利血平、长春新碱、麦角新碱、士的宁。

⑻莨菪烷类:莨菪碱、东莨菪碱、古柯碱。

⑼亚硝唑类:毛果芸香碱。

⑽嘌呤类:咖啡碱、茶碱、虫草碱、香菇嘌呤。

⑾甾体类:茄碱、贝母碱、澳洲茄碱、藜芦碱。

⑿萜类:猕猴桃碱、石斛碱、乌头碱、飞燕草碱、黄羊生物碱。

4性质:⑴多为无色、味苦、具左旋的结晶,(少数为液体如烟碱、槟榔碱小檗碱黄色,胡椒碱、原托品碱无旋光性。)

⑵多数具碱性,一般能与无机酸(盐酸、硫酸)或有机酸(酒石酸、枸橼酸)结合成盐。碱性一般是季胺碱>叔胺碱>仲胺碱,如氮原子成酰胺状态,则碱性极弱或丧失,有的生物碱具酚羟基或羧基,因而具有酸碱两性,如槟榔次碱、吗啡。

⑶多不溶或难溶与水,溶于乙醇、甲醇、氯仿、乙醚、苯等有机溶剂;生物碱盐则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难溶于或不溶于有机溶剂。但亦有例外,如麻黄碱可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小檗碱可溶于水,其盐类在冷水中反而难溶。

(4)沉淀反应:多和某些沉淀试剂、蛋白质、鞣质、胺类等发生沉淀。

5 检出:⑴沉淀反应:一般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碘化汞钾:生成白色或淡黄色沉淀,此沉淀可溶于过量的试剂。

碘化铋钾:生成桔黄色或红棕色沉淀。

碘碘化钾:生成棕色或棕褐色沉淀。

磷钼酸:生成淡黄色或橙黄色沉淀。

硅钨酸:生成白色、淡黄色或黄棕色沉淀,加热可增加反应灵敏度。

苦味酸:生成结晶或非晶形沉淀。

雷氏胺盐溶液:在稀硫酸溶液中,与生物碱生成淡红色沉淀(可利用此方法测定生物碱的含量)。

⑵显色反应:

1%矾酸铵-浓硫酸(Mandelin试剂): 为1%矾酸铵的浓硫酸溶液:遇阿托品显红色,可待因显蓝色,士的宁显紫色。

1%钼酸铵-浓硫酸(Frobde试剂):遇乌头碱呈黄棕色,小檗碱显棕绿色,阿托品与士的宁不显色。

甲醛-浓硫酸试剂(Marquis试剂):为30%甲醛0.2毫升与10毫升浓硫酸的混合液, 遇吗啡显橙色至紫色,可待因显红色至黄棕色,咖啡碱不显色。

浓硫酸:遇乌头碱显紫色,小檗显绿色,阿托品不显色。

浓硝酸:小檗碱显棕红色,秋水仙碱显蓝色,乌头碱显红棕色,咖啡碱不显色。

⑶薄层色谱:为常用的鉴别方法之一。

(四)挥发油Volatile oils

1概念:是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汽蒸馏的油状液体。气特异,多芳香。

2分布:在我国有56科135属300余种芳香植物,主要分布于松科、柏科、木兰科、樟科、芸香科、伞形科、唇形科、败酱科、菊科、姜科等植物中。如松节、松节油;侧柏叶;厚朴、辛夷;肉桂;陈皮、香元;当归、川芎、小茴香、白芷;薄荷、藿香、紫苏、荆芥;颉草、甘松;木香、白术、苍术、茵陈;姜、砂仁、豆蔻、姜黄、莪术等。

3组成:⑴萜类:单萜类:链状单萜烃,如罗勒烯、香叶烯。

单环单萜烃,如柠檬烯、薄荷二烯、水芹烯。双环单萜烃,如蒎烯、莰烯。

倍半萜:链状倍半萜,如β-金合欢烯。单环倍半萜,如姜烯。双环倍半萜,如杜松烯、芹子烯。三环倍半萜,如古芸烯、α-檀香烯。

二萜、三萜、多萜类化合物:

⑵萜烃的含氧衍生物:如芳樟醇、松油醇、龙脑、薄荷酮、樟脑。

⑶芳烃的含氧衍生物:丁香酚、麝香草酚、桂皮醛、茴香醚。

⑷脂肪族化合物:如玫瑰油中的庚烷、柠檬油中的辛烯。

4性质:⑴多为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油状液体。但桂皮油黄棕色,洋甘菊油蓝色。

⑵多具香气,在常温下可挥发,不留持久性油痕,能随水蒸汽蒸馏出来。

⑶多无确定的沸点和凝点。

⑷多数比水轻,少数比水重,如丁香油、桂皮油。

⑸难溶于水,易溶于无水乙醇、乙醚、石油醚、氯仿、油脂。

⑹均有光学活性,折光率在1.430--1.610之间, 比旋度在+97---117度之间。

(7)易氧化聚合:在空气中久置或光线照射易氧化聚合,形成熟知样物质。

5品质评价:首先鉴定挥发油的颜色、气味,测定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再测定折光率,如发生变化,则其他物理常数测定意义不大。

继之,相对密度、比旋度、凝点、沸程、熔点等物理常数。

最后测定酸值、酯值和乙酰化后的酯值,可判断挥发油中的游离酸、酯类和游离醇的含量。对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常用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气-质联用的方法。

6 提取方法: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吸收法、压榨法。

(五)鞣质Tannins

1概念:是广布于植物界的多元酚类化合物。

2分类:⑴水解鞣质:具有酯键或苷键,一般为没食子酸或异没食子酸或他们的衍生物于葡萄糖或多元醇缩合而成。此类鞣质在稀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相应的简单的物质,从而失去鞣质的性质。如五倍子、没食子、诃子、石榴皮。

⑵缩合鞣质:由儿茶素或其衍生物倍儿茶素等以碳-碳键聚合而成。不能水解,但遇酸或碱加热或久置可进一步聚合成不溶于水的高分子化合物鞣酐(或称鞣红),如儿茶、茶叶、虎杖、钩藤、槟榔、桂皮、绵马贯众。

3性质:⑴多为味涩、具收敛性、易潮解的无定形固体,少数为晶体。

⑵多能溶于水、甲醇和乙醇,成为胶体溶液;可溶于醋酸乙酯、丙酮,不溶于

氯仿、苯、无水乙醚及石油醚。

⑶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尤其在碱形条件下,易被氧化而颜色变深。

⑷遇三氯化铁试剂产生蓝或绿色沉淀,与蛋白质、生物碱盐、石灰水、重金属盐类,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均可产生沉淀,但沉淀的颜色和现象不同,可供区别。

4鉴别:两种鞣质的鉴别

━━━━━━━━━━━━━━━━━━━━━━━━━━━━━━━━━━━━

试剂名称可水解鞣质缩合鞣质

━───────────────────────────────────

三氯化铁试剂蓝→蓝黑色,有时沉淀绿→绿黑色,有时沉淀

饱和溴水/ / 黄棕色沉淀

醋酸铅试剂沉淀,但不溶于稀醋酸沉淀,溶于稀醋酸

石灰水青灰色沉淀红棕色沉淀

加甲醛,盐酸加热无沉淀全部沉淀

5%硫酸,加热水解,产生没食子酸,葡萄糖不水解,生成鞣红沉淀

━━━━━━━━━━━━━━━━━━━━━━━━━━━━━━━━━━

第四次讲课生药的采收和加工炮制

目的要求:

1、掌握生药采收的一般原则及中药炮制的目的。

2、了解中药常见的炮制方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难点:生药适宜采收期的确立。

教具:《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教学课件》

复习题: 1 如何确立生药的适宜采收期?生药的一般采收原则是什么?

2掌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哪些?

3中药炮制对化学成分有何影响?

重点内容:

四中药的采收和炮制

4生药最佳采收期的确定:主要根据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药用部分产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具体讲有下列情况:

(1)有效成分有显著高峰期,而药用部分产量变化不显著时,则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

(2)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药用部分产量不一致时,有效成分的总含量最高时,即为适宜采收期。即有效成分的的总量=单产量*有效成分%含量

(3)对有多种因素影响生药质量情况,要综合多种指标确定最佳采收期。

(4)在确定适宜采收期的时候,要注意有毒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尽量做到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而有毒成分含量最低的时候采收。

2 生药采收的一般原则:

(1) 根和根茎类一般宜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春季发芽前采集。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柴胡、明党参在春天采较好,孩儿参、人参则夏季采较好,延胡索立夏后地上部分枯萎,不易寻找,故多在谷雨和立夏之间采挖。

(2) 叶类和全草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时或在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但桑叶需经霜后采收,批把叶须落地后收集。

(3)树皮和根皮树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易于剥离。根皮多在秋季采收。因为树皮、根皮的采收,容易损害植物的生长,应注意采收方法。有些干皮的采收可结合林木采伐来进行。

(4) 花类一般在花开放时采收。有些则于花蕾期采收,如槐米、金银花、丁香等。但除虫菊宜在花蕾半开放时采收;红花则在花冠由黄变橙红时采收。

(5) 果实和种于应在已成熟和将成熟时采收;少数用未成熟的果实,如枳实等。种子多应在完全成熟后采收。

(6) 菌、藻、孢粉类各自情况不一。如麦角在寄主(黑麦等)收割前采收,生物碱含量较高;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马勃应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则孢子飞散。

(7) 动物类昆虫类生药,必须掌握其孵化发育活动季节。以卵鞘入药的,如桑螵蛸,则在三月收集,过时虫卵孵化成虫影响药效。以成虫入药的,均应在活动期捕捉;有翅昆虫,在清晨露水未干时便于捕捉;两栖动物如蛤士蟆,则于秋末当其进入“冬眠期”时捕捉;鹿茸须在清明后适时采收,过时则角化。

在生药采收中要注意保护野生药源,计划采药,合理采挖。

3 中药的炮制

概念:炮制是指中药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医疗要求所采取的多种加工方法的总称。

(一) 炮制的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川乌草乌附子毒性很大,炮制后可降低其毒性;半夏经生姜、明矾或甘草炮制后,可减轻对喉咙的刺激。

2提高疗效:如醋制元胡能增强止痛作用,蜜制百部、冬花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羊脂制淫羊藿能增强治疗阳萎的作用。

3改变药性:如地黄生用性寒能清热凉血,制熟后则性微温而补血;麻黄生用发汗解表作用较强,蜜制后发散作用缓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蒲黄生用活血化瘀,炒后则可止血;稀签草辛苦而性寒,能化湿清热,酒蒸后则性味转为甘温,祛风湿兼补肝肾。

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或趋向:如大黄本为下焦药,酒制后则可清上焦火邪;柴胡、香附醋制后可引药入肝,更有效的治疗肝经疾病。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荃》中就之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止痛…”说明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炮制的作用。

5 便于调剂和制剂:如矿物类和贝壳类药物,多坚硬难碎,其成分也难煎出,多炮制应用或制剂如自然铜磁石穿山甲等。

6 便于保存:如有些药物采集后须烘焙或蒸制,如桑螵蛸,有些药物须加热以破坏其中的酶,利于保存或减少成分的分解。

6 利于服用:动物类中药多具特殊臭味,须经漂洗、醋制、酒制或炒制矫味后,利于服用。

(二)、炮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

1对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

生物碱一般难溶于水,能溶于醇及有机溶剂,而其盐则相反。炮制辅料常用醋、黄酒或白酒,一般能增加此类成分的溶出量。根据生物碱的性质,有的须较长时间加热,如乌头类中的乌头碱,在受热后能水解成毒性很小的乌头胺类,所以炮制是须经较长时间的加热。有的生物碱受热后被破坏,影响疗效,所以尽量生用,如石榴皮、龙胆草山豆根等。对水溶性的生物碱,在切片浸泡过程中应尽量缩短与水接触的时间,如槟榔、苦参等。

2对甙类影响

一般甙能溶于水和醇,故水制时应尽量少泡多润,以免成分过多丧失,如甘草、秦皮、大黄。

含甙类的中药常同时含有相应的专一的分解酶,如槐花中的酶可分解芦丁,花类中药中的花涩甙也因酶的作用而脱瓣,所以常用烘、晒、炒的方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以保证

药物的疗效。

甙在酸性情况下易水解,除医疗上专门要求外,含甙的中药一般不用醋制。

3对含挥发油类的影响

挥发油易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油中,难溶于水。水制时不宜久浸泡,宜“抢水洗”,火制时应少加热,以防成分散失。有实验表明:炒炭减少挥发油80%,炒焦减少40%,土炒减少20%,醋制、酒制、盐制、等减少10-15%。

4对鞣质的影响

鞣质经高热后,一般变化不大。如大黄酒炒或酒蒸后,蒽甙减少,而鞣质变化不大,故酒大黄致泻作用减少,收敛作用相对增强。高温后有时也影响疗效,如地榆炒炭后,若温度过高,则抑菌作用大大降低,因此在炮制是应适当掌握火候。

(三)、常用的炮制方法

1修制:⑴纯净处理:挑、拣、簸、筛、刷。

⑵粉碎处理:捣、碾、镑、挫

⑶切制处理:切、铡。

2水制:⑴洗

⑵润:有淋润、洗润、泡润等。

⑶漂:如昆布、海藻漂去盐味紫河车漂去腥味。

⑷水飞:如朱砂、炉甘石滑石。

(5)泡:用于坚硬的药材。

(6)淋:用于不宜浸泡的药材。

3火制:

⑴炒:目的:①宜于煎出成分,矫味易服。②部分炭化,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③降低或缓和毒性,改变药性。④便于制剂个保存。

清炒:炒黄:牛蒡子、莱菔子、紫苏子、王不留行、酸枣仁

炒焦:山楂、川楝子、栀子、槟榔

炒炭:大蓟、干姜、地榆、侧柏叶、槐角、荆芥、藕节

辅料共炒:麸炒:目的:增加补脾作用,如白术、山药;缓和药性,如枳实,缓和破

气作用,麸炒苍术能缓和辛燥之性

砂炒:目的:利用煎出和粉碎,如穿山甲、鳖甲、龟板;降低毒性,如马

钱子;矫味,如、鸡内金。

米炒:目的:增强健脾止泻作用,如党参;降低毒性、矫正不良气味,如

红娘子、斑蟊

土炒:目的:能增强固脾止泻的作用,如山药、白术

蛤粉炒:目的:降低药物粘滞之性,使药物松脆,增加清热化痰功效,如

阿胶

滑石粉炒:目的:使药物松脆,降低毒性分矫味,如象皮、刺猬皮、水蛭(2)炙:蜜炙:目的:增强润肺止咳作用,如蜜炙紫菀、百部、枇把叶、冬花;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如蜜炙黄芪、甘草;缓和药性,如蜜炙麻黄能缓和其发

汗之力,并增强止咳平喘的功效;具矫味功效。

酒炙:目的: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如黄连大黄;增加活血通络作用,如当归、川芎;矫臭,如乌梢蛇、蕲蛇等

醋炙:目的: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如乳香、没药、三棱、莪术;增强疏肝止痛作用,如柴胡、香附、青皮、元胡;降低毒性,如大戟、芫

花、甘遂;矫味,如五灵脂、乳香、没药。

盐炙:目的:引药下行,增强疗效,如一般补肾药如巴戟天、杜仲、补骨脂盐制后能增强补肾作用;小茴香、桔核等盐制后能增强疗疝止痛作用;车

前子盐制后能增强利尿作用;知母、黄柏盐炙后能滋阴降火,清热凉血

的功效。

(3)煅:明煅:白矾、龙骨、龙齿、石膏、石决明、牡蛎、钟乳石

扣锅煅:血余炭、棕榈、灯心、荷叶、露蜂房

(4)煨:肉豆蔻、诃子、木香、葛根

(5)烘焙:芒虫、蜈蚣

4水火共制:

⑴煮:目的:降低毒性,如川乌;改善药性增强疗效,如远志;清洁药物,如珍珠。

清水煮:川乌、草乌;豆腐煮:藤黄、硫磺;甘草水煮:吴茱萸;醋煮

⑵蒸:目的:改变药性,如地黄、何首乌;减少副作用,如黄精、大黄;利于保存,如

黄芩、桑螵蛸;便于切片,如木瓜。

清蒸:桑螵蛸、黄精。酒蒸:女贞子、地黄、黄精、肉苁蓉、山茱萸、五味子

醋蒸:五味子

⑶淬:自然铜、赭石、炉甘石、磁石

⑷(水烫):苦杏仁、桃仁

5其它制法:

⑴制: 姜制: 目的:制其寒性,并增强和胃止呕作用,如姜制黄连、竹茹;缓和附作

用增强疗效,如姜制厚朴可缓和刺激性,并增强温中化湿之功。

胆汁制: 南星法制: 半夏

⑵发酵: 六神曲、半夏曲、淡豆豉

⑶制霜: 巴豆、千金子、柏子仁、西瓜霜

⑷发芽:麦芽、谷芽

第五次讲课生药学总论生药的鉴定(一)

目的要求:

1、掌握生药鉴定的目的,鉴定的标准,鉴定的一般程序,基原鉴定和性状鉴定的概念和一般步骤。

2、熟悉性状和基原鉴定的主要特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难点:生药鉴定的标准和一般程序。

教具:《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教学课件》

复习题:1 掌握生药鉴定的目的意义、标准和一般程序是什么?

2基原鉴定和性状鉴定的概念、一般步骤是什么?

3 基原鉴定及性状鉴定的特点是什么?

重点内容:

五、生药鉴定的目的、标准、一般程序、常用方法及主要特点

(一)生药鉴定的目的意义:

1 发掘中医药学遗产,整理中药品种。尽量做到一药一名,互不混淆,保证生药品种的真实性、疗效和用药安全。

2 制订生药质量标准,促进生药标准化。

3 寻找和利用新药资源,发展中药事业。

(二)生药鉴定标准:

1国家药典标准:具有法律约束力,是我国药品生产和经营的一级标准。

1953年版药典: 共收载531种, 其中植物药和油脂类65种, 动物类13种。

1963年版药典: 一部载中药材446种, 中成药197种, 共643种。

1977年版药典: 一部载中药材、油脂等882种, 成方制剂270种, 共1152种。

1985年版药典: 一部载中药材、油脂等506种, 成方制剂207种,共713种。

1990年版药典: 一部载中药材、油脂等509种, 成方制剂275种,共784种。

1995年版药典: 一部载中药材、油脂等522种, 成方制剂398种,共920种。

2000年版药典:一部载中药材、油脂等533种,成方制剂459种,共992种。

附:药典所载单味药材内容一般包括:

名称:中文名、汉语拼音、拉丁学名。

来源:原植物(动物)的科名、植物(动物)名、学名、药用部位(矿物药注明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采收、产地加工。

性状:记载生药形状、大小、表面特征、颜色、断面特征、质地、气、味等方面的性状特征。

鉴别:记载经验鉴别、显微鉴别(包括组织、粉末、显微化学反应)、理化鉴别(化学试验、薄层色谱等)的方法及鉴别特征。

检查:有效性、纯度、安全性,包括:杂质、水分、灰分、浸出物、重金属、农药残留量等。

含量测定:某种成分的测定方法及含量标志。

炮制:净制、切制、炮炙、炮制品。

性味与归经:四气五味,有无毒性,归经。

功能与主治:记载作用及医疗应用。

用法与用量:用法一般指水煎内服,用量指成人一日常用剂量。

注意:主要禁忌及副作用。

贮藏:贮藏最佳场所及应注意的问题。

药典附录Ⅰ:制剂通则

附录Ⅱ:药材取样法、药材检定通则、药材及成方制剂显微鉴别法、药材炮制通则

附录Ⅲ:成方制剂中本药典未收载的药材及炮制品

附录Ⅳ:一般鉴别试验

附录Ⅴ:分光光度法

附录Ⅵ:色谱法

附录Ⅶ:相对密度测定法、溜程测定法、熔点测定法、凝点测定法、旋光度测定法、折光率测定法、PH值测定法、

附录Ⅷ:电位滴定法、非水溶液滴定法

附录Ⅸ:杂质检查法、灰硝检查法、氯化物检查法、铁盐检查法、重金属检查法、砷盐检查法、干燥失重测定法、水分测定法、炽灼残渣检查法、灰分测定法、氮测定法、乙醇含量测定法、脂肪与脂肪油检验法、膨胀度测定法、酸败度检查法

附录Ⅹ:浸出物测定法、鞣质含量测定法、桉油精含量测定法、挥发油测定法

附录Ⅺ:溶液颜色检查法

附录Ⅻ:崩解时限检查法、融变时限检查法、最低容量检查法

附录ⅩⅢ:热原检查法、无菌检查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附录ⅩⅣ:洋地黄生物检定法

附录ⅩⅤ:试液、试纸、缓冲液、指示剂、滴定液、对照品与对照药材

附录ⅩⅥ:老幼剂量折算表、原子量表、中文索引、汉语拼音索引、拉丁名索引、拉丁学名索引

2部颁标准:对药典尚未收载的常用而有一定疗效的药品,由药典委员会编写,卫生部批准执行,作为药典的补充。亦有药典的性质,具有法律约束力。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196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进口药材标准(1986)》等。

3地方标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审批的药品标准。具有地区性约束力。地方标准不能同《药典》或部颁标准相抵触,但在保证执行此两种标准的原则下,报经上级同意科根据具体需要补充制定某些规定。

市场上经销的药材必须经各省、市、县药检所鉴定才有效,因各级药检所是法定的药品检验机关,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市场管理部门只有监督权,而无鉴定权,各地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只能帮助鉴定,也无决定权。

(三)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1检品登记:记载名称、送检单位或取样地点、日期、样品数量、包装形式、有无水浸、霉变、散落等异常情况。

2按规定取样:按药典规定进行:在100件以下的,取5件; 100--1000件的,按5%取样;超过1000件的,按1%取样;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贵重药材不论件数多少,均逐件取样。

每一件至少在不同部位抽取2-3份样品。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生药100-500克, 粉末状生药25克, 贵重生药5-10克。所取总样品经混合、反复对半递减后,一般所得样品不得少于做一次全面检查用量的3倍,即一份作鉴定用,一份作复核用,另一份保存,保存期至少一年。

3杂质检查:有机杂质包括来源相同,但为非药用部分;无机杂质包括泥沙等。所用方法一般为直接观察、或用方大镜观察,挑检或筛除;宜可通过测定生药的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来决定生药杂质的含量。

4品种鉴定: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以鉴定生药的真实性,决定生药的来源,即确定生药科名、学名及药用部分。

5品质鉴定:确定生药的优劣,一般通过水分测定、灰分测定、浸出物测定、挥发油测定、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来综合判断检品的优劣。

6写出鉴定报告:根据实验结果做出检品“合格或不合格”、“符合或不符合”药典规定、及“能否供药用”的结论。经部门主管审核后签发报告书。药品检验部门签发的报告书具有法律效力。

(四)生药鉴定的常用方法:

1基原鉴定(分类学鉴定):

概念:利用分类学的知识,对生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学名和药用部分

步骤:⑴实地调查和采集标本

⑵观察、记录植物形态

⑶核对文献进行鉴定: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中国经济植物志、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药志、中药大辞典、新华本草、植物分类学报等。

⑷核对标本:对有疑问的生药进行最后鉴定

特点:是生药鉴定和一切研究工作(生药生产、资源开发、新药研制)的基础,鉴定比较准确,但采集标本较难。

2性状鉴定:

概念:利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对生药的外观性状进行鉴定,确定生药真伪优劣的方法。

内容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水试、火试。党参的“狮子盘头”,松贝的“怀中抱月”,马的“马头蛇尾瓦愣身”,野山参的“雁脖芦,圆肩膀,枣核丁,铁线纹,珍珠须”,何首乌的“云锦纹”,黄芪断面的“菊花心”,苍术断面的“朱砂点”。

特点:简便易行,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但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同时难以对粉末类生药及中成药进行鉴定。

第六次讲课生药的鉴定(二)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

目的要求:

1、掌握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概念,显微鉴定的一般步骤及其特点。

2、熟悉理化鉴定的常用6类鉴定方法。

3了解目前生药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难点:显微观察结果的判断及理化鉴定原理。

教具:《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教学课件和教学投影片》

复习题:1 如何进行生药的显微鉴定?

2 常用的理化鉴定方法有哪些?

重点内容:

3显微鉴定:

概念:通过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生药内部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细胞后含物的特征,来鉴定生药真伪优劣的方法。

步骤:⑴制片:临时制片:徒手切片、表片装片、粉末制片、解离组织片;永久制片:主为石蜡切片:有横切片和纵切片。

⑵观察、测量。(注意及时记录)

⑶绘图、照相。

⑷核对有关标准和资料。

⑸写出鉴定报告。

特点:适用于粉末类生药、外观性状相似内部构造有区别的生药及仍保持原来生药特点的某些中成药的鉴定。但制片较繁琐,且需要一定的设备。

4理化鉴定:

概念: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对生药及其制剂中所含的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来鉴定生药真伪优劣的方法。

常用方法:

⑴显微化学反应

①生药切片或粉末置载玻片上,加试剂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晶、沉淀或颜色:黄连粉末滴加30%的硝酸或稀盐酸可见针簇壮小檗碱结晶。

直立百部切片加氯化金试液,细胞中有微黄色玫瑰花状结晶。

肉桂粉末加氯仿2-3滴,速加2%盐酸苯肼1滴,可见黄色针状或杆状结晶。

②生药提取液滴加试剂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反应:槟榔酸水提取液,加碘化铋钾试液,可见石榴红色球形或方形结晶。

③生药切片或粉末,滴加试液后直接观察颜色:马钱子胚乳切片加1%钒酸铵1滴,显紫色(番木鳖碱),另取薄片加发烟硝酸1滴显橙红色(马钱子碱)。

④显微化学定位反应:北柴胡横切片加1滴无水乙醇-浓硫酸(1:1)液,在显微镜下可见木栓层、栓内层和皮层显黄绿色——蓝绿色,示有柴胡皂苷存在与上述部位。

⑵微量升华

⑶荧光分析

⑷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色法)

⑸色谱法(薄层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

⑹物理常数测定(相对密度、旋光度、硬度、粘稠度、沸点、溶点等。)

⑺一般化学反应。

特点:技术先进、数据可靠、说服力强,但仪器设备复杂,且费用较高。

第七次讲课中药新药的研制开发

目的要求

1、掌握新药的概念,中药新药的分类,质量标准的特性及制定的前提。

2、熟悉中药药材质量标准的内容要求。

3、了解药材申报资料的要求及目前我国中药研究开发概况。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难点:中药新药研制开发的程序。

教具:《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教学课件》

复习题:

1 中药新药如何进行分类?

2 中药质量标准制订的前提、及其特性是什么?

3 中药新药质量标准所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重点内容:

六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一)、中药新药的研制

1 新药的定义:包括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和已生产而又增加新的适应证、改变给药途径、

改变剂型的药品。

2新药的分类:

第一类:1 中药材的人工制成品

2 新发现的中药材及其制剂.

3 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4 复方提取的有效成分.

第二类: 1 中药注射剂.

2 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3 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4 中药材以人工方法在动物体内的制取物及其制剂.

5 复方提取的有效部位群.

第三类: 1 新的中药复方制剂.

2 以中药疗效为主的中药和化学药品的复方制剂.

3 从国外引种或引进养殖的习一进口药材及其制剂.

第四类: 1 改变剂型或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常见中草药—全草类

大蓟 Herba Cirsii Japonici (英)Japanese Thistle Herb [别名]将军草、牛口刺、马刺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DC.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O.5—1m。根簇生,圆锥形,肉质,表面棕褐色。茎直立,有细纵纹,基部有白色丝状毛。基生叶丛生,有柄,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5—30cm,羽状深裂,边缘齿状,齿端具针刺,上面疏生白色丝状毛,下面脉上有长毛;茎生叶互生,基部心形抱茎。头状花序顶生;总苞钟状,外被蛛丝状毛;总苞片4—6层,披针形,外层较短;花两性,管状,紫色;花药顶端有附片,基部有尾。瘦果长椭圆形,冠毛多层,羽状,暗灰色。花期5—8月,果期6—8月。 生于山野、路旁、荒地。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采制]夏、秋季剖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份]含挥发油、生物碱;鲜叶含柳穿鱼甙(pectolinarin)。 [性味]性凉,味甘、苦。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用量9—15g。 [附注]根亦入药,功效同地上部分。

千里光 Herba Senecionis Scandentis (英)Climbing Groundsel Herb [别名]九里明、黄花母、九龙光、九岭光。 [来源]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有攀援状木质茎,高1—5m,有微毛,后脱落。叶互生,卵状三角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 4--12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状齿裂或微波状或近全缘,两面疏被细毛。头状花序顶生,排成伞房状;总苞筒形,总苞片1层;花黄色,舌状花雌性,管状花两性。瘦果圆柱形,有纵沟,被短毛,冠毛白色。花果期秋冬季至次年春。 生于山坡、疏林下、林边、路旁、沟边草丛中。产于江苏、浙江、广西、四川。 [采制]夏、秋季枝叶茂盛、花将开放时采割,晒干。 [性状]茎藤常斜切或横切成厚O.3—1.5cm的块片。栓皮灰棕色,脱落处现红棕色。切面中央有偏心性髓部;木质部宽广,淡黄棕色,导管孔明显;韧皮部呈2—6个红棕色至暗棕色环带,与木质部相同排列,其最内一圈为圆环,其余为同心半圆环。质坚硬。气微,味涩。 [化学成份]含毛茛黄素(flavoxanthin)、菊黄素(chrysanthemaxanthin)、黄酮、鞣质、生物碱等。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用量15—30g。

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整理)

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指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对机体不利的反应。 2、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3、毒性反应:主要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药物在体蓄积过多引起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 4、首关消除:有些口服的药物,首次通过肝脏时即发生灭活,使进入体循环有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 为首关消除。 5、反跳现象:指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时所出现的症状,使病情加重的现象。 6、药酶诱导剂:能加速药酶的合成或增强药酶活性的药物。 7、药物半衰期: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8、耐受性:有少数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低,必须应用较大剂量,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 9、生物利用度:是指给药后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的量度。 10、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1、治疗指数:指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此值愈大,药物的安全性愈大。 12、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中,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又被重吸 收进入血液经肝门静脉再次进入肝脏,称为肝肠循环。 13、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亦称为过敏反应。 14、安全围:是指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围,此围越大,药物的毒性越小,安全性越大。 15、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二、填空 1、药理学研究的容;一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称为药效动力学。二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称为药代动力 学 2、药物的体过程包括_吸收、_分布、代和排泄_四个基本过程。 3、药物慢性毒性的三致反应是:致癌、致畸胎、致突变。 4、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_ 副作用_,_毒性反应_,_变态反应,_继发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类型。 5、肾上腺素激动α1受体使皮肤、粘膜和脏血管收缩,激动β2受体使骨骼肌血管舒。 6、写出下列药物的拮抗剂: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异丙肾上腺素心得安、阿托品毛果芸香碱。 7、癫痫小发作首选_乙琥胺_,大发作首选_苯妥英钠,精神运动性发作以_卡马西平_疗效最佳 8、巴比妥类药物随剂量的增大依次可出现镇静__、_催眠_、抗惊厥和_麻醉_等作用。 9、传出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 10、兰中毒致快速型心律失常时首选苯妥英钠,致心动过缓时首选阿托品。 11、冬眠合剂是: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12、可致低血钾的利尿药有高效能利尿药和中效能利尿药两类。 13、阿司匹林的解热阵痛抗炎主要机制是:抑制体环氧酶,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 14、可致高血钾的利尿药有螺酯和氨苯喋啶等两种。 15、硝酸甘油抗急性心绞痛的给药途径为:口腔黏膜吸收和皮肤吸收;作用特点:1.扩周围血管,降低心肌耗氧 量、2.舒冠状血管,增加缺血区血流量、3.重新分配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膜血液供应、4.保护心肌细胞,减轻缺血的损伤。 16、可待因可用于_镇咳_其主要不良反应是_成瘾性_。 17、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特点为:增加心肌收缩效能、降低衰竭心脏的耗氧量、增加衰竭心脏的输出量。 18、地西泮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和镇静催眠作用以及较强的抗惊厥作用和抗癫痫作用。另外它还有中枢 性肌松作用。 19、普萘洛尔为β受体阻断药,可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和高血压等。 20、 一酰胺抗生素的作用原理是_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_是_繁殖期_杀菌剂。

中药材全草类炮制规范

七、全草类 千层塔 Qiancengta HERBA HUPERZIAE 【来源】本品为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 (Thunb.) Trev.的干燥全草。 【采收与加工】夏末、秋初采收全草,除去杂质、泥土,干燥。7~8月间采收孢子,干燥。 【炮制】千层塔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千层塔为不规则的段,根、茎、叶混合。根须状。茎一至数回两叉分支,顶端常具生殖芽。完整叶片披针形,长1~3cm,宽2~4mm,锐尖头,边缘有不规则的尖锯齿,基部渐狭,楔形,仅有主脉1条,纸质。孢子叶和营养叶同形,绿色。气微,微略苦、辛。 【性味与归经】苦、辛,平;有小毒。归心经。 【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止痛,除湿,清热解毒。用于跌打损伤,劳伤吐血,尿血,痔疮下血,白带,肿毒,溃疡久不收口,烫火伤。 【用法与用量】5~15g,煎汤或捣汁;外用适量,水洗、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孕妇禁服。 【处方应付】写千层塔、蛇足草均付千层塔。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伸筋草 Shenjincao HERBA LYCOPODII 【来源】本品为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的干燥全草。 【采收与加工】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炮制】伸筋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伸筋草为不规则的段,茎、叶混合。茎细圆柱形,略弯曲, 315

表面淡黄绿色;质柔软,切断面皮部浅黄色,木部类白色。叶密生茎上,螺旋状排列,皱缩弯曲,线形或针形,黄绿色至淡黄棕色,无毛,先端芒状,全缘,易碎断。无臭,味淡。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5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伸筋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Ⅷ)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4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与归经】微苦、辛,温。归肝、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用法与用量】3~12g。 【处方应付】写伸筋草、石松均付伸筋草。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地柏枝 Dibaizhi HERBA SELAGINELLAE MOELLENDORFII 【来源】本品为卷柏科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ii Hieron.的干燥全草。 【采收与加工】7月采收,除去杂质、泥土,干燥。 【炮制】地柏枝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地柏枝为不规则的段,根、茎、叶混合。根纤细,具根毛。茎禾秆色或基部稍带红色,钻状三角形叶疏生,多扭曲皱缩,上表面淡绿色,下表面灰绿色;枝上两侧的叶为卵状披针形,大小近于茎上叶;贴生小枝中央的叶,较小,卵圆形,先端尖。茎质柔韧,不易折断;叶质脆,易碎。气微,味淡。 【性味与归经】辛、甘,平。归肝、肺经。 【功能与主治】止血,清热,利湿。用于肺热咯血,吐血,衄血,便血,痔疮出血,外伤出血,发热,小儿惊风,湿热黄疸,淋病,水肿,火烫伤。 【用法与用量】15~30g,大剂量可用到60g;外用适量,研末敷,或鲜品 316

生药学-20107答案.

浙江省2010年生药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正品——指沿用至今,为全国医药界所公认,并得到普遍地应用,现已被载入到国家药 典的中药材。 2.毛货——指三七采收后,去掉须根,晒干,称为“毛货”。 3.蝴蝶片——川芎饮片边缘不整齐,形似蝴蝶,习称蝴蝶片。 4.如意朴——指厚朴的干皮经加工后卷成双卷筒状,形似如意,故又称为如意卷厚朴或如 意朴 5.铁线纹——指山参主根上端较粗的部分具细密,深的黑色横环纹,习称铁线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杏仁、桃仁等药材表面出现油样光泽,称为__走油_______;薄荷、紫苏等药材挥发油散失而香气减弱,称为___跑味___。 2.人参是_________科植物,主要有效成分是_________,它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因素的非特异性抵抗力,有抗疲劳、抗应激和抗突变作用,即称之为_________作用。 3.冬虫夏草虫体有足_________对,其中以_________对最明显。 4.菊花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亳菊、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是_________类化合物,因此将黄芩醇提液加醋酸铅试液,可生成_________色沉淀,或者将黄芩醇提液加镁粉与盐酸,可显_________色。 6.茎类生药大多为_________植物的干燥木质茎;木类生药是_________植物的木材部分,包括_________以内的各部分。 7.乳香是卡氏乳香树等树干皮部切伤后渗出的_________;芦荟的采收时间是_________。 8.半夏是_________科植物,气微,味_________,特征性成分是_________。 9.珍珠粉末在365nm紫外光下观察,_________珍珠显浅蓝紫色荧光,_________珍珠显亮黄绿色荧光。 10.生晒参顶端的短小根茎,习称_________;上有茎痕数个,习称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浙江省2010年7月自学考试生药学试题

全草类中药

第九章全草类中药 学习目标 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仝草类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理化鉴定等内容,会鉴定常用仝草类; 中药,为学习中药制剂技术、中药炮制技术等专业课程奠啶基础。 知识要求 掌握全草类中药的性状、显微鉴定等内容;熟悉全草类中药的来源、理化鉴定、; 主产地等;了解仝草类中药的采收加工、化学成分、功效等。 能力要求 能运用中药鉴定的依据、方法,对仝草类中药进行鉴定,能够较准确地描述全1 草类中药性状及绘显微特征囵。 第一节全草类中药概述 全草类(He’ba)中药是指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地上部分,如广藿香、益母草;有的带有花和果实,如荆芥、香薷;少数为带根的全草,如蒲公英、金钱草;或小灌木草质茎的枝梢,如麻黄,均列入全草类药材。 一、性状鉴定 全草类药材的性状鉴定,应接它所包含的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分别进行鉴别。这些器官的鉴别方法,已在前面各章中分别进行了讲述,不再重复。但对于草本 茎尚需注意以下几点。 1.形状及粗细茎通常为圆柱形或方柱形,如益母草、薄荷等。 2.颜色新鲜的茎通常为绿色,但也有带紫色或其他颜色的,如荆芥茎表面淡紫红色,但日久大多变为黄色。 3.表面除色泽外,茎的表面特征也因植物种类而不同,有的光滑无毛,如淫羊藿;有的被毛,如仙鹤草;有的表面有纵棱线和沟纹,如麻黄、石斛。 4.叶序多为互生或对生。 五,花序注意花在花枝或花轴上的排列方式,如荆芥顶生穗状轮伞花序;薄荷腋生轮伞花序。 6.横断面木部多不发达,髓通常疏松,有时形成空洞,如薄荷。 二、显微鉴定 草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由外向内分别为: 1.表皮草本茎多无周皮,最外方为表皮,可见角质层、毛茸和气孔等,有的有绿皮层。 2.皮层外层有时分化成厚角组织或厚壁组织,内层为薄壁组织。 3.中柱鞘为1列或数列细胞组成,常为厚壁组织,且成不连续的环。 4.维管束排列成环,大多数双子叶植物为外韧维管束,韧皮部由筛管、伴胞及韧皮薄壁细胞及韧皮纤维组成;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可见射线,形成层成环或不成环。 5.髓位于茎的中央,多由薄壁细胞组成,占较大部分,有时破碎成,为空洞。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教案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教案 导论 一、材料科学的重要地位 生产力发展水平,时代发展的标志 二、各种材料概况 金属材料 陶瓷材料 高分子材料 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和超导材料 三、材料性能与内部结构的关系 原子结构、结合键、原子的排列方式、显微组织 四、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工艺对性能的影响 五、材料科学的意义

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1-1 原子结构 一、原子的电子排列 泡利不相容原理 最低能量原理 二、元素周期表及性能的周期性变化 §1-2 原子结合键 一、一次键 1.离子键 2.共价键 3.金属键 二、二次键 1.范德瓦尔斯键 2.氢键 三、混合键 四、结合键的本质及原子间距 双原子模型 五、结合键与性能 §1-3 原子排列方式

一、晶体与非晶体 二、原子排列的研究方法 §1-4 晶体材料的组织 一、组织的显示与观察 二、单相组织 等轴晶、柱状晶 三、多相组织 §1-5 材料的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稳态结构 亚稳态结构 阿累尼乌斯方程

第二章材料中的晶体结构 §2-1 晶体学基础 一、空间点阵和晶胞 空间点阵,阵点(结点) 晶格、晶胞 坐标系 二、晶系和布拉菲点阵 7个晶系 14个布拉菲点阵 表2-1 三、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1.晶向指数 确定方法,指数含义,负方向,晶向族2.晶面指数 确定方法,指数含义,负方向,晶向族3.六方晶系的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确定方法,换算 4.晶面间距 密排面间距大 5.晶带 相交和平行于某一晶向直线的所有晶面的组合 晶带定律:hu+kv+lw=0

●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确定练习,例题 §2-2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典型金属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bcc 面心立方fcc 密排六方hcp 1.原子的堆垛方式 面心立方:ABCABCABC—— 密排六方:ABABAB—— 2.点阵常数 3.晶胞中的原子数 4.配位数和致密度 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邻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数晶体结构中原子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 5.晶体结构中的间隙 四面体间隙,八面体间隙 二、多晶型性 α-Fe, γ-Fe, δ-Fe 例: 碳在γ-Fe 中比在α-Fe中溶解度大

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的试卷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试卷题型: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注意:后面也有08级的辅导习题,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可见这门课要记的东西很多,虽然老师已经给我们画出重点,但是大家还是要多花心思去复习,书本内容还是很重要滴!而且老师强调:“要结合理解来记忆”! 广东医学院《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考试试卷D卷 (09复习辅导题) 学号:_____________班别: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本草纲目》共收载药物() A、1982种 B、1892种 C、365种 D、844种 2、不属于表皮附属物的是() A、腺毛 B、非腺毛 C、气孔 D、皮孔 3、原生木质部的导管类型主要为() A、网纹、孔纹 B、螺纹、梯纹 C、梯纹、孔纹 D、螺纹、环纹 4、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细胞后含物() A、贮藏蛋白质 B、酶 C、淀粉 D、草酸钙结晶 5、人们常吃的红薯是植物体的() A、块根 B、圆球根 C、块茎 D、球茎 6、油松的木材主要是由()组成的 A、导管与纤维 B、管胞与纤维 C、管胞 D、导管与管胞 7、二强雄蕊的雄蕊数目是() A、2个 B、4个 C、5个 D、6个

8、由五心皮合生形成的复雌蕊,具有五个子房室,其胎座类型为() A边缘胎座B、中轴胎座C、特立中央胎座D、侧膜胎座 9、典型的风媒花应该是() A、颜色鲜艳的 B、气味芬芳的 C、花被简化的 D、两侧对称 10、下列植物中具有无胚乳种子的是() A、小麦 B、玉米 C、花生 D、蓖麻 11、单子叶植物不具有的特征是() A、平行叶脉 B、有限纤维束 C、周皮 D、须根系 12、下列()是子房下位的科 A、桑科 B、菊科 C、唇形科 D、玄参科 13、下列()一般具对生叶 A、唇形科 B、木兰科 C、蓼科 D、天南星科 14、下列()都具两侧对称花 A、Ranunculaceae B、Umbelliferae C、Araliacae D、Orchidaceae 15、下列()的果实具有宿存萼 A、毛茛科 B、百合科 C、茄科 D、豆科 16、有佛焰苞的科是() A、毛茛科 B、麻黄科 C、伞形科 D、天南星科 17、蕨类植物的繁殖特征是() A、种子繁殖 B、营养繁殖 C、孢子繁殖 D、断裂繁殖 18、生药取样时,每一个包件的取样量一般规定,一般生药100-500克,粉末()、贵重药材5-10克 A、10g B、15g C、20g D、25g 19、下列除哪种均属于药材的变质现象() A、断裂 B、虫蛀 C、发霉 D、变色 20、测定中药灰分的温度应控制在() A、500-600℃ B、250-350℃ C、300-400℃ D、100-105℃ 21、关于我国道地药材描述不正确的是() A、品质优而产量较小 B、炮制考究 C、疗效突出 D、带有地域性特点

中国医科大学成人教育生药学18春大专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说明:作业共有20道选择题,每题1分,满分20分。 单选题 1.党参长圆柱形,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 A.蚯蚓头 B.芦头 C.疙瘩丁 D.狮子盘头 2.银杏叶特有的化学成分为() A.黄酮类; B.双黄酮类; C.二萜类; D.蒽醌类; E.生物碱类 3.下列生药中具有“异型维管束”的是() A.知母 B.当归 C.柴胡 D.牛膝 E.黄柏 4.在某味生药粉末上加1%NaOH溶液显红色,再加10%的HCL溶液后恢复原色,说明其中含有()类化学成分。 A.鞣质类 B.蒽醌苷类 C.香豆精类 D.强心苷类 E.皂苷类 5.燃烧时有大蒜样臭气的是()。 A.信石 B.赭石 C.石膏 D.硫磺 6.泡沫试验可鉴别()成分。

A.糖类 B.蒽醌苷类 C.黄酮苷类 D.皂苷类 E.挥发油 7.何首乌“云锦状花纹”的存在部位为:() A.栓内层 B.皮部 C.木质部 D.韧皮部 8.藻、菌类一般采收应在() A.全年均可 B.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 C.采收情况不一 D.应药材的种类不同而异 E.果实已成熟和将成熟时 9.青蒿叶表面最主要鉴别特征是:() A.气孔,直轴式或不定式 B.腺毛,单头,单柄 C.腺鳞,头部8个细胞 D.非腺毛多列式 E.非腺毛呈“T”字形 10.手触之易染成棕黄色的矿物类中药是()。 A.雄黄 B.赭石 C.磁石 D.朱砂 11.苍术的横切面特征有:() A.木栓层为10~40层木栓细胞,其内侧常夹有石细胞环带 B.根的中心为四原型初生木质部,薄壁细胞中有大型油室散在 C.木柱层为数列细胞,其外侧有石细胞,单个或成群 D.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性,其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薄壁组织中散在油细胞 E.木柱甚小,中柱鞘部位为1~2列薄壁细胞,辐射性维管束,韧皮部束16~22个,位于木质部弧角处,木质部由木化组织连接成环

生药学试题及答案(三)

生药学试题及答案 生药学多采用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其优点为何? 答:按天然属性及要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 何为生药的鉴定? 答:生药的鉴定是综合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检测手段,依据国家药典、有关政策法规及有关专著、资料等对生药进行真实性、纯度及品质优良度的评价,最终达到确保生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开展生药鉴定的中药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开展生药的鉴定,在判断生药的真伪、评价生药质量的优劣、发掘新药源、保证生药的可持续利用以及药品应用的安全、有效等方面,都具有十分中药的意义。 何谓生药的原植物鉴定? 答:生药的原植物鉴定,是利用植物分类学的基础只是与方法,对生药的基源进行鉴定,确定物种,写出原植物正确的学名。 简述根和根茎类生药的采收原则 答:一般宜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春季发芽前采集。 简述生药产地加工的目的 答:生药产地加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有效成分的含量,保证药材的品

质,达到医疗用药的目的,并且便于包装、运输和贮藏。 简述药材干燥的目的 答:药材干燥是为了及时除去新鲜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蛀及有效成分的分解与破坏,保证药材质量,利于贮藏、运输。 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答:中药炮制的目的有:提高净度,增强药物疗效,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矫味矫臭,便于调剂制剂,利于贮运。 试述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 答:影响生药质量的自然因素包括生药的品种、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遗传与变异、植物的环境因素等,经常是多种因素在综合地起作用。 简述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 答: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通常有:以发展药材和原料为主的初级开发、以发展中药制剂和其他天然副产物位置的二级开发、以发展天然化学药品为主的深开发和包括利用废弃物开发出其他有用药物和产品的综合开发等。 简述生药资源开发的途径 答:生药资源开发的途径有:利用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从历

生药学试题及答案_修改(1)

生药学 试 题 ( 专业(类) 日 午考)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沉香的药用部分是( )。 A. 根及根茎 B. 未开放的花 C. 含树脂心材 D. 干燥柱头 2、K —K 反应可用于检查( )。 A.生物碱类 B.黄酮类 C.氨基酸类 D.强心苷 E.糖类 3、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是(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经史证类备急药方》 D.《本草纲目》 E.《本草经集注》 4、何首乌的“云锦纹”,为异型维管束,位于( )。 A.髓部 B.形成层外方 C.维管柱 D.木栓层 5、生物碱类成分多分布于( )中。 A.双子叶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真菌 6、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 A.生物碱类 B.黄酮类 C.蒽醌类 D.醇苷类 E.酚苷类 7、下列除哪些项外,均是甘草特征( )。 A.石细胞尖圆形、壁厚、木化,可见纹状及层纹 B.可见具缘纹孔导管 C.木栓细胞 D.晶纤维 8、下列生药中,来源于毛茛科的是( )。 A. 川乌 B. 葛根 C. 马钱子 D. 当归 9、以下哪一项不是当归的性状特征( )。 A.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 B.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 C. 形成层环黄棕色 D. 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 10、大黄粉末在日光或紫外光灯下显( )。 A.金黄色荧光 B.橙红色荧光 C.天蓝色荧光 D.乳白色荧光 E.深棕色荧光 11、冬虫夏草的主产地为( )。 A. 青海 B. 广东 C. 吉林 D. 上海 12、生药厚朴来源于( )。 A. 蓼科 B. 豆科 C. 樟科 D. 木兰科 13、野山参的经验鉴别术语“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中“丁”和“须”分别指人参的( ) A. 根茎部位 B. 支根和须根 C. 根茎上的不定根和须根 D. 主根和支根 14、麻黄粉末镜检可见气孔特异,其保卫细胞呈( )。 A. 念珠状 B. 球形 C. 多面体 D. 哑铃状 E. 椭圆状 15、朱砂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其平喘的成分为( )。 A. 麻黄碱 B. 伪麻黄碱 C. 四甲基吡嗪 D. 槲皮素 E 、去甲基伪麻黄碱 16、生药薄荷叶的下表面气孔多见,气孔类型为( )。 A. 不定式 B. 不等式 C. 直轴式 D. 平轴式 E. 环式 17、《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本草著作,其中收藏药物( )。 A. 730种 B. 1082种 C. 1892种 D. 365种 E. 12092种 18、黄连的饮片在紫外灯下显( )。 A. 天蓝色荧光 B. 紫色荧光 C. 亮黄色荧光 D. 乳白色荧光 E. 棕色荧光 19、白芍的药用部分是( )。 A. 根 B. 根及根茎 C. 茎 D. 根茎 E. 块根 20、当归的香气成分是( )。 A. 正丁烯酜内酯 B. 阿魏酸 C. 藁本内酯 D. 邻羟基苯正戊酮 21、天麻的药用部位为( )。 A. 块茎 B. 根 C. 侧根 D. 种子 E. 寄生根 22、有一种人参的伪品,其断面具棕色同心环纹,有毒。此伪品是哪种植物的根加工而成的( )。 A. 商陆 B. 野缸豆 C. 山莴苣 D. 华山参 E. 桔梗 23、大黄的泻下成分是( )。 A. 大黄酸 B. 大黄酚 C. 大黄素 D. 大黄酸葡萄糖苷 24、为保证生药的品质,常进行生药的限量检查,其中包括( )的测定。 A. 灰分含量 B. 水分含量 C. 浸出物 D. 挥发油含量 E. 以上均对 25、挥发油的组成常包括( ) A. 黄酮、脂肪烃 B. 苯丙基及含氯衍生物 C. 单萜及萜烃含氧衍生物 D. 蒽醌、香豆精 26、药材断面显油润表示( ) A. 含淀粉多 B. 含油多 C. 含纤维多 D. 含粘液质多 27、经验证明含水分过少的药材易吸潮,水分过多又易变霉,通常认为最安全的含水量为( ) A. 12—14% B. 4—6% C. 8—11% D. 2—3% E. 6—7% 28、花鹿茸的主产地是( ) A. 四川、湖北 B. 山西、山东 C. 吉林、辽宁 D. 北京、河北 E. 甘肃、青海 29、生药拉丁名称通常是指( ) A. 属名+种加词 B.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C. 药用部位(主格) +药名(属名) D. 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 E. 药名( 属名)+药用部位 (主格) 30、有一根类生药粉末,黄白色,纤维成束或散离,表面有纵裂纹,两端常断裂成须状;具缘纹孔导管无色或橙黄色,具缘纹孔排列紧密,此生药是( ) A. 人参 B. 当归 C. 黄芪 D. 甘草 E. 大黄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外不要写姓名、学号、工作单位,违者试卷作0分处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套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全

第一单元学习目标 一、单元简析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这四篇课文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等,体现了识字的多样性。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的内容。 课题内容简说 春夏秋冬本课为看图识字,课文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插图以扇形图画呈现,文字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 姓氏歌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琅琅上口的儿歌之中。 小青蛙本课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字识字,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 猜字谜本课是字谜识字,由两则字谜组成,一幅图画描绘了小朋友猜灯谜的情景。两则谜语语言通俗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读起来生动 有趣,同时可以感受到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二、学习目标 1.认识51个生字和8个偏旁,会写28个字和1个笔画;学习表示天气的词语。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3.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 4.朗读课文。背诵《姓氏歌》。 5.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6.能认真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能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7.学习音序表,为学习音序查字法打好基础。 8.读诗歌《祖国多么广大》,感受同一季节祖国南北方的不同景色,从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地域广大。 9.朗读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 三、课时安排

《春夏秋冬》——2课时 《姓氏歌》——2课时 《小青蛙》——2课时 《猜字谜》——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语文园地一——1课时 快乐读书吧——1课时 四、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既发挥汉语拼音的识字功能,又在识字过程中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教学时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要结合课文插图,多看多思考,读朗读,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 1 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重点难点】 重点: 1.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南开大学]20秋学期[1709-2009]《生药学》在线作业答案

[南开大学]20秋学期《生药学》在线作业特别提醒:本试卷为南开课程辅导资料,请确认是否是您需要的资料在下载!!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近年来中药材贮藏保管所采用的新技术是( )。 [A.]低温贮藏 [B.]应用有效杀虫剂 [C.]气调养护 [D.]溴甲烷熏蒸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C 2.某生药粉末水溶液可使指甲黄染,并经久不褪,该生药是( )。 [A.]蟾酥 [B.]阿胶 [C.]牛黄 [D.]斑蝥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C 3.三七较粗的支根在药材上称( )。 [A.]剪口 [B.]三七头子 [C.]绒根 [D.]筋条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D 4.下列关于生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药材,统称为生药 [B.]生药经过提取、分离、精制后得到的纯化合物不是生药 [C.]粗提物均不属于生药的范畴 [D.]生药中大部分是植物药,其次是动物药,矿物药很少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C 5.被称为世界第一部药典的是( )。 [A.]明代《本草纲目》 [B.]汉代《神农本草经》 [C.]宋代《图经本草》 [D.]唐代《新修本草》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D

6.生药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高峰期不一致时,其适宜采收期为( )。 [A.]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 [B.]产量高峰期 [C.]有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时期 [D.]杂质含量最低时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C 7.青黛成分中具有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作用的是( )。 [A.]靛玉红 [B.]靛蓝 [C.]色氨酮 [D.]靛棕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A 8.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 [A.]变脆 [B.]霉变 [C.]风化 [D.]泛油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A 9.“三七头子”指的是三七的( )。 [A.]根茎 [B.]主根 [C.]支根 [D.]根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B 10.“四大怀药”是( )。 [A.]牛膝、地黄、山药、菊花 [B.]牛膝、地黄、山药、红花 [C.]牛膝、地黄、山药、芫花 [D.]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A 11.三年生人参的原植物习惯上称( )。 [A.]二甲子 [B.]巴掌 [C.]三花

生药学重点复习题后附答案

《生药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生药理化鉴定不包括哪一项() A.微量升华式 B.性状鉴定 C.荧光分析 D.显微化学反应 2.鉴别生药中黄酮类类成分的常用试验是() A Feling试验 B Molish反应 C Kedde反应 D 盐酸镁粉反应 3.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由官方颁布的第一部药典() 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 《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4.根头部有“蚯蚓头”的药材是() A. 白芷 B. 川芎 C. 防风 D. 独活 5.炒制大黄属于()的炮制方法 A 水制 B 火制 C水火共制 D 烫法炮制 6.生药本身经灰化遗留的不挥发性物质称() A 总灰分 B 酸不溶性灰分 C杂质 D 有效成分 7.生晒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 B二氢黄酮 C木兰花碱 D挥发油 8.香加皮来源于() A桑科桑的根皮 B五加科细柱五加的根皮

C萝摩科杠柳的根皮D茄科枸杞的根皮 9.北五味子的有效成分为( ) A.有机酸类B.木脂素类C.挥发油类D.生物碱类 10.下列哪一项不是天然药物的范畴() A.中药材 B.中草药 C.原生药 D.生物制品 11.下列哪组不包括“四大怀药”而是“浙八味”中的部一分 ( ) A.地黄、山药、牛膝、菊花 B. 山药、红花、牛膝、地黄 C.山药、牛膝、地黄、芫花 D.延胡索、玄参、郁金、白术 12.非异型维管束所形成的性状特征是() A.车轮纹 B.同心环纹 C.星点 D.云绵花纹 13.折断时有细密银白丝相连的药材是( ) A.杜仲B.地骨皮C.肉桂D.桑白皮 14.常用生药柴胡属哪种植物的根和根茎有毒,不能供药用() A春柴胡 B. 大叶柴胡 C.柴胡 D.南柴胡 15.下列药材中不是来源于百合科植物的是() A川贝母 B.百合 C.浙贝母 D. 天麻 16.含草酸钙簇晶的生药是() A. 大黄 B. 麦冬 C.川芎 D. 甘草 17.根具有“铜皮,铁骨,狮子头”的药材是()

全草类生药

全草类生药 1、全草类生药:多为草本或小灌木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 2、麻黄根来源: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性状鉴别:1.草麻黄:①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②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③节上有膜质鳞叶,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④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黄绿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⑤气微香,味涩、微苦。 2.中麻黄:①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②节间长2~6cm,膜质鳞叶裂片3(稀2),先端锐尖,不反曲。③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3.木贼麻黄:①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 ②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裂片2(稀3),先端多不反曲。 显微鉴别: 1.草麻黄:茎横切面:类圆形而稍扁,边缘有棱线而呈波状凸凹。①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两棱线间有下陷气孔。②下皮纤维束位于棱线处,非木化。③皮层较宽,纤维成束散在。④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⑤维管束外韧型,8~10个。⑥形成层环类圆形。⑦木质部呈三角状。⑧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偶有环髓纤维。⑨表皮细胞外壁、皮层薄壁细胞及纤维均有多数微小草酸钙砂晶或方晶。 2.中麻黄:①维管束12~15个。②形成层环类三角形。③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 3.木贼麻黄:①维管束8~10个。②形成层环类圆形。③无环髓纤维。粉末:草麻黄:①表皮组织碎片甚多,细胞呈长方形,含颗粒状晶体;气孔特异,内陷,保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 ②角质层极厚,呈脊状突起,常破碎呈不规则条块状。③纤维多而壁厚,木化或非木化,狭长,附有细小众多的砂晶和方晶。④皮层薄壁细胞含多数细小颗粒状结晶。⑤髓部薄壁细胞壁增厚,内含红棕色物,多散出。 化学成分:麻黄生物碱 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3、薄荷来源: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状鉴别:茎方柱形,有对生分枝,长15-40cm,直径0.2-0.4cm;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2-5cm;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披针形、卵状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至椭圆形,长2-7cm,宽1-3cm,边缘在基部以上疏生粗大的牙齿状锯齿,侧脉5-6对;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有柔毛,下表面在扩大镜下可见凹点状腺鳞。茎上部常有腋生的轮伞花序,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萼齿狭三角状钻形,微被柔毛;花冠多数存在,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残香气,味辛、凉。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齿疣,有时具毛。四角有明显的棱脊,向有十数列厚角细胞,内缘为数列薄壁细胞,细胞间隙大。内皮层细胞1列,恺氏点清晰可见。维管束于四角处较发达,于相邻两角间具数个小维管束。韧皮部狭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于四角处较发达,由导管、木薄壁细胞及木纤维等组成。髓部由薄壁细胞组成,中内常有空洞。茎的各部细胞内有时含有针簇状或扇形橙皮甙结晶。粉末:淡黄绿色。(1)鳞头部顶面观呈圆形,侧面观呈扁球形,8细胞,直径61-99μm,常皱缩,内含淡黄以分泌物;柄单细胞,极短,基部四周表皮细胞10余个,放射状排列。(2)小腺毛头部椭圆形,单细胞,直径15-26μm,内含淡黄色分泌物;柄部1-2细胞。(3)非腺毛多碎断,完整者1-8细胞,稍弯曲,壁厚2-7μm,疣状突起较细密。(4)检皮甙结晶存在于茎、叶表皮细胞及薄壁细胞中,淡黄色,略呈扇形或不规则形。(5)叶片上表皮细胞表面观不规则形,壁略弯曲;下表皮细胞壁弯曲,细胞含淡黄色橙皮甙结晶。气孔较多,为直轴式。 化学成分:挥发油(薄荷醇,薄荷酮)

生药学 习题及答案

生药学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是( B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经史证类备急药方》 D.《本草纲目》 2、生药拉丁名称通常是指( C ) A. 属名+种加词 B.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C. 药用部位(主格) +药名(属名) D. 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 3、鉴别术语“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是指以下那种人参的鉴别特征?(B) A.红参 B.野山参 C.生晒参 D.西洋参 4、有一种人参的伪品,其断面具棕色同心环纹,有毒。此伪品是哪种植物的根加工而成的( A )。 A. 商陆 B. 野缸豆 C. 山莴苣 D. 华山参 5、以干燥管状花入药的是(A) A.红花 B.款冬花 C.金银花 D.番红花 6、花鹿茸的主产地是( C ) A. 四川、湖北 B. 山西、山东 C. 吉林、辽宁 D. 北京、河北 7、生物碱类成分多分布于( A )中。 A.双子叶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真菌 8、何首乌的“云锦纹”,为异型维管束,位于( B )。 A.髓部 B.形成层外方 C.维管柱 D.木栓层 9、野山参的经验鉴别术语“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中“丁”和“须”分别指人参的( C )。 A. 根茎部位 B. 支根和须根 C. 根茎上的不定根和须根 D. 主根和支根 10、人参粉末不含有下列那种显微特征(D)。 A.树脂道 B.簇晶 C.淀粉粒 D.石细胞 11、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D )。 A.黄酮类 B.蒽醌类 C.醇苷类 D.酚苷类 12、有一根类生药粉末,黄白色,纤维成束或散离,表面有纵裂纹,两端常断裂成须状;具缘纹孔导管无色或橙黄色,具缘纹孔排列紧密,此生药是( C )。 A. 人参 B. 当归 C. 黄芪 D. 甘草 13、动物药麝香的主要活性成分是(D)。 A.麝香甙 B.麝香碱 C.麝香醇 D.麝香酮 二、填空题 1、目前我国生药质量控制的标准分三级,即一级为国家药典标准;二级为 部局颁标准;三级为地方标准。上述三个标准,以药典为准。 2、川乌和附子中水溶性强心成分是去甲乌药碱。 3、含多糖成分且具有抗癌作用的药材有茯苓、猪苓、灵芝;有毒且具有抗癌作用的药材有

电子工艺材料授课教案

第1讲 实践教学目标 1、了解手工焊接的目的及意义; 2、掌握手工焊接的相关理论; 3、了解焊接的材料及工具; 4、掌握手工焊接的方法及技巧; 5、利用铜线焊制六面体及工艺品。 实践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焊结概念 焊接是电子工业中应用最普遍的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电工、电子实践操作应掌握的技能之一。 焊接是金属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离的工件,按一定的形式和位置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工艺过程。焊接的实质,是利用加热或其它方法,使焊料与被焊金属原子之间互相吸引、互相渗透,依靠原子之间的内聚力使两种金属达到永久、牢固地结合。 2、焊接特点 (1)焊料熔点低于焊件,焊接时将焊件与焊料共同加热到最佳焊接温度,焊料熔化而焊件不熔化,一般加热温度较低,对母材组织和性能影响小,变形小。 (2)锡焊连接的形式是由熔化的焊料润湿焊件的焊接面产生冶金、化学反应形成结合层而实现的,只需要简单的加热工具和材料即可加工,投资少。 (3)焊点有好的电气性能,适合于金属及半导体等电子材料的连接。 (4)焊接接头平整光滑,外形美观;焊接过程可逆,易于拆焊。 3、焊接原理 对于锡焊操作来说最基本的就是润湿、扩散和结合层这三点。 (1)润湿 润湿就是焊料对焊件的浸润。熔融焊料在金属表面形成均匀、平滑、连续并附着牢固的焊料层就称为润湿,它是发生在固体表面和液体之间的一种物理现象。只有焊料能润湿焊件,才能进行焊接。金属表面被熔融焊料润湿的特性叫可焊性。 (2)扩散 锡焊的本质就是焊料与焊件在其界面上的扩散。正是扩散作用,形成了焊料和焊件之间的牢固结合,实现了焊接。 (3)结合层 将表面清洁的焊件与焊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焊料熔化并润湿焊件表面,由于焊料和焊件金属彼此扩散,所以在两者交界面形成一种新的金属合金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结合层。结合层的作用就是将焊料和焊件结合成一个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