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研究

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研究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英国作为产业发达的国家,为了培养高度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其教育发展开始向工业化和专业化方向转化。19世纪初期,英国的教育改革论述

表现出了一个新的趋势,即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这种思想理念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性技能和素质,强调教育的功利以及有效性。

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离不开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的推动。当时,英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高效率、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而教育也应当在满足这一需求上做出贡献。在政治方面,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符合自由主义政治经济理念,即能力和功利主义的自由主义理念。在文化发展方面,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

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教育体系的发展也开始建立起来。尤为重要的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兴起也推动了教育体制的转变和不断完善。功利主义者强调技术和实用性技能的培养,而这也对教育体制创设了新的方向。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英国教育的确实施了改革,学校内外实行职业技术教育以及教学科目的基础和功能性的提高。

除了制度体制的改革之外,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影响了教育理论方面的发展。功利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人类行为的目的和动机是快乐,而快乐的根源在于避免痛苦,在寻找和获得愉悦的过程中增加个人的福祉。学习便成为了人们以

此获得快乐和功能增强的途径。因此,功利主义提倡通过学习来提高实用技能和专业知识,强化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这种教育理论在许多方面都可以带来重要的益处。

然而,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其忽视了个人的创造力和发展的潜力,其所强调的技能和知识在面临不同的社会变革时也不可能总是对受益者有用,有时其教育体系也会让人们感到缺乏灵感和启示。

总而言之,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在当时的英国和其他发展中的国家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使得教育的实证性加强、有效性加大。同时,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也在对教育在实践方面的贡献之外,引发很多理论上的讨论和争议。由此可见,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是必须面对的。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不但需要技能、知识、人文素养和创造力等多个维度的发展,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发展状况不断优化教育体制以及拓宽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只有在教育不断创新和实践的推动下,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和技能需求的变化,并以此推动社会进步、创新和繁荣。

中西传统功利主义思想之比较

中西传统功利主义思想之比较 中西传统功利主义思想的相同之处是利益,是道德的基础,把追求整个社会的幸福作为道德的最高理想,肯定了个体追求功利的合理性,对人性积极地思考;它们的理论差异是前者主张人我两利、集体功利主义,强调志功合一、义利双行的功利主义思想;后者主张合理利己主义、个人功利主义,强调效果论、重利轻义的功利主义思想。 标签:中西传统功利主义;义利观;功利 要研究中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异同,必然追溯中西方功利主义发展的历程以及中西方功利主义各自的理论渊源。西方传统功利主义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经过文艺复兴,直到19世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国古代的功利主义的思想,有先秦时期的儒家、墨家、法家分别提出自己的观点,后经过两汉、宋朝的传承,到明清时期逐步完善。 一、中西方传统功利主义思想的相同之处 虽然中西方传统功利主义的发展所处的环境不同,但是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生活的智慧结晶,因此中西方传统功利主义理论必然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都主张以利来规定义,德行为功利服务,把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视为道德的最高理想,肯定了个体追求功利的合理性,对人性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1.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儒家理想主义者孟子,提倡实行王道。孟子认为圣王实行王道,自然竭尽所能来促进人民大众的福利,这就意味着国家必须建立在一个健全的经济基础之上。孟子曰:“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认为,只有百姓吃饱穿暖,衣食无忧,国家有雄厚的经济基础,百姓才会去自愿地接受教育,王道才能实现。因此,孟子认为利益是使人遵循道德的基础。不仅中国的传统功利主义思想特别强调利益是道德的基础,而且也是西方传统功利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古典功利主义创始人边沁指出:唯一能使人们清楚地看到自己所追求的行为的性质的方法,就是向他们指出这些行为的功利或祸害[1]。边沁指出凡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行为在道德上就是善,让人痛苦的行为在道德上就是恶,即当人们的利益获得满足进而产生幸福,在道德上就是善,反之为恶。中西方传统功利主义者都把利益的获得作为道德的基础,都认为利益的满足能促进人们道德的提升。 2.利他主义 先秦时期的墨子在《兼爱》的下篇中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家所说的利并不是极端的利己行为或者损人利己的自私自利,而是始终强调利他利整个国家。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爱”,他认为爱是相互的,

对功利主义发展的研究

对功利主义发展的研究 关键词:功利主义; 贡献; 最大幸福原则;边沁 摘要:功利主义,又称最大幸福主义,是在西方乃至全球影响巨大的一支伦理学流派,而它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古希腊。边沁是18世纪后半叶英国功利主义伦理理论框架的确立者和声势浩大的功利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 一、功利思想的古代先驱:伊壁鸠鲁及其学派 边沁曾经说过,“在所有古代作家中,只有伊壁鸠鲁令人敬佩地认识到道德的真正来源”。1伊壁鸠鲁的功利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1、他认为快乐就是善,并且旗帜鲜明地将这一点坚持到底。这可以视为对享乐主义学派基本原则的继承。他说,“快乐就是有福的生活的开端与归宿”,又说,“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推源于此”。2 2、审慎的快乐。尽管伊壁鸠鲁把快乐当做至善,但是他要的是满足和安宁的持久心情,而非暂时、激烈的单纯肉体享受。他说,“一切之中最大的善就是审慎”,3这其实是对享乐主义内核的一个改造。在实践上,这种审慎体现为两方面。其一,他追求一种平静的快乐,或者说是一种无痛苦的静止状态,没有一切欲望的状态。其二,在实践上,他主张有智慧的人应当把没有痛苦,而不是把有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 3、一切社会联合形式最终都归结于个人功利的考虑。伊壁鸠鲁主义系统地贯彻了智者学派已经发挥过的,关于政治社团起源于成员们对自身利益的慎重考虑的学说。国家不是自然结构,而是人们反复思考的结果,是为了从它那里得到期望的利益而形成的。因此,法律在任何具体情形下都是来自有关共同利益的公约。法律的确认和有效性与法律的起源和内容完全一致,法律用以防止痛苦,法律用以导致快乐,而此痛苦和快乐的总和便是唯一的标准。 二、边沁功利思想的近代先驱 (一)霍布斯的功利思想 他说到,“人们所欲求的东西也称为他们所爱的东西,而厌恶的东西则称为他们所憎的东西”,“任何人的欲望的对象就他本人来说,他都称为善,而憎恶或厌恶的对象则称为恶;轻视的对象则称为无价值和无足轻重。因为善、恶和可轻视状况等词语的用法从来就是和使用者相关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单纯地、绝对地是这样。也不可能从对象本身的本质之中得出任何善恶的共同准则”。4 (二)洛克的功利思想 “善和恶只是快乐或痛苦,或是能致快乐或痛苦的东西。因此,所谓道德上的善恶,就是指我们的自愿行动是否契合于某种能致苦乐的法律而言。它们如果契合于这些法律,则这个法律可以借立法者的意志和权力使我们得到好事,反之则得到恶报。这种善或恶,乐或苦是看我们遵守法则与否,由立法者的命令所给我们的,因为我们便叫它们为奖赏同刑罚”。5(三)休谟的功利思想 在伦理学方面,休谟最早提出功利(utility)的概念,并对边沁把功利主义作为自己法学理论研究的基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休谟认为:“人类心灵的主要动力或推动原则就是快乐或痛苦,”6认为美的;休谟将这种可以实质地使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的东西称为“效用(utility)”。7当然,我们也必须指出,休谟的功利思想尽管曾经对边沁产生巨大影响,但相对于边沁,休谟对功利的表达还有不少模糊之处,两人也有相当的不同。8 (四)哈特莱的联想原理和普雷斯特里的功利思想

十九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教育哲学研究

十九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教育哲学研究 本文以功利教育为视角,围绕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从理论与实践、普遍与特殊的角度,分析十九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分别从功 利主义教育的社会背景、理论前提、理论的实践中研究功利主义教育内核的合理性和功利泛化的局限性,探寻功利教育的合理限度,为我 国的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从理论上,研究功利主义教育的价值。 功利主义教育使十九世纪英国的教育从非实用性的教会教育和绅士 教育转变到具有实用性的功利教育上来。功利主义教育既提倡自由, 又尊重权威,个人自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社会权威是个人价值获得 主要渠道,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功利主义教育给予人的是一种 注重现实、把握现实的理论思维方式。它不但要求认识世界,而且赞 同通过改革的方式去改造世界,它尊重权威又能够打破权威,实现自 己所要追求的自由,这需要把自由和权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从实践上,研究功利教育与社会整体发展的关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 来说,功利主义教育顺应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潮流,为社会发展提供了 智力支持,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让民主政治向前 迈进了一大步。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功利主义者提倡普及教育、 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这为民众提供了更 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了民众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了民众的政 治权利意识,使个人的自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十九世纪英国的社会 现状是功利主义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这是功利主义教育产生的社会 背景。工业革命呼唤功利主义教育,功利主义者从实际出发,看到了社

会发展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教育理论,并主张对教育进行改革;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功利主义教育;教育改革与教育思潮是功利主义教育产生的教育背景,公学改革、导生制以及国家进行干预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古典人文主义教育、科学教育、空想社会主义教育三大思潮与功利主义思潮之间的对话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经验主义传统为功利主义教育提供了经验哲学的土壤;联想主义心理学传统是功利主义教育心理学产生的理论基础。功利主义教育理论有其自身的理论前提。人性论是功利主义教育的逻辑起点,人性是多样的, 具有自私自利、趋乐避苦、非恒定性、自我完善性等特点,这证明人具有可教性,能够传承知识和文明;经验主义为功利主义教育提供了哲学基础,作为经验主义的功利主义能够从经验出发,注重现实,易于打破权威,实现人的自由;幸福是功利主义教育的价值诉求,快乐和自由是幸福的核心,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有机结合是通往幸福的有效突途径;功利是评价功利主义教育的主要标准;联想主义心理学是功利主义教育认识论的心理学基础。功利主义教育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功利主义者主张环境是影响和形成人的性格的主要因素。边沁探讨了环境对人的气质的影响,詹姆斯·密尔坚持环境决定论,约翰·密尔则主张温和的决定论;他们从经验出发,认为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并坚决反对教育中的宗派主义,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国家对教育的干预要适度,其干预的范围主要限于人们无能力办学的领域,其原则是不干涉个人自由;大学应当是追求真、善、美的地方,博雅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是其教学原则;个性是社会进步、

西方哲学史 功利主义

于功利主义法学试析功利主义 摘要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边沁和密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本文通过从功利主义的滥觞到功利主义法学的分析得出功利主义的原理,以此试析功利主义。 关键词:功利主义效用快乐幸福痛苦最大化 一、功利主义的滥觞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的早期,主要包括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思想,功利理论。其中伊壁鳩鲁的快乐主义主张快乐是一种善,快乐也是人生的追求目标,讲述了快乐是属于人的善;在功利理论里,英国的经验主义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性的经验和事实的基础,人的感官的快乐就是人追求和现实能够感觉到的东西。㈠功利主义学说系统化的主要学者主要有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John Stuart Mill)、杰瑞米·边沁(Jeremy Bentham)等。功利主义又可以译作最大效用主义,其伦理原则是:人的本性是避苦求乐的,人的行为是受功利原则支配的,追求功利就是追求幸福,个人要追求其自身的最大幸福;而对于社会或政府及其措施来说就是应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也所谓:“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㈡如果想深入了解功利主义,必先要了解功利主义的创始人杰瑞米·边沁。 边沁1748年出生在伦敦东城区的斯皮塔佛德的一个保守党律师家庭。他自小被视为神童,因为他还是一个初学走路的孩子时便已在父亲的书桌边阅读起卷帙浩瀚的英格兰历史,并且在3岁开始学习拉丁文。1760年也就是他12岁的时候就已经入读牛津大学的女王学院并在1763年和1766年先后取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他修读法律并于1769年获得律师资格,但他很快就认为英国法律缺乏理性基础而厌倦了。他认为英国法律主观武断,他希望法律的指导原则能从科学中汲取营养,而不是像18世纪那样为纯粹的特权、自私和迷信所支配。而后他的学说不断完善,他本人也是一个激进的政治家,他的学说也慢慢开始流行与英国学界并且产生巨大影响,在政治、经济和法律领域都得到了普遍的运用。㈢迄今,功利主义仍然是英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在立法和公共政策领域的基本原则。 回顾边沁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功利主义是边沁从法学领域最先开始研究并发展出来的,功利主义法学是功利主义流派最大的成就,并且在功利主义流派中直到John Stuart Mill仍然坚持功利主义的

穆勒——功利主义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1806年5月20日—1873年5月8日),也译作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他支持边沁的功利主义。 边沁的功利主义对穆勒的思想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边沁同穆勒之父是知交,穆勒从小就常常拜访边沁,逐渐接受了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这对穆勒的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穆勒从法国返回后,其父曾打算让他学习法律,以便日后从事律师工作,一方面指导他学习罗马法,一方面让他阅读介绍边沁学说的书籍。这使他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变化,据穆勒自己说,边沁的功利主义立法原理将此前的道德立法理论完全推翻了。在穆勒看来,边沁功利主义关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原理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既表明了人类道德行为的动力不是个人的自私利益,而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也表明道德伦理的是非标准应是效果,而不是动机,这效果就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功利主义的这些原理成为穆勒观察问题的根本观念和哲学思想。1823年穆勒发起组织了一个研讨边沁功利主义的学会。 约翰.穆勒(1806——1873),他倒是个非常务实的人,在他的作品中大多是以经验主义立场来论述他的功利主义思想,我们看不出他有任何形而上的困惑,只求行之有效,所以他本身的这种特性让他的学说在近代产生了无比重要的影响,使得功利主义学说有力地渗透到各个领域,我在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奠定他近代功利主义创始人之一的伦理学名著《功利主义》中的部分重要思想。 他立论的根据是“最大幸福原理”即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数量和质量上尽可能多的满足大多数人的幸福(难怪尼采要不厌其烦的骂他)。他的所有论述都是根据这一原理展开的。 可以想到,他本人并不承认道德原则是先验自明的,“一切第一原理,我们知识的第一前提以及我们行为的第一前提,都是无法得到推理证明。”(*第四章论功利原则能够得到何种证明)他所注重的是道德的社会功用,并且强调个人要在什么样情况下考虑自己或他人的利益,“任何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只有在例外时,才有能力大规模地增加幸福,换言之,才有能力成为一个公众的施主;唯有在这样的时刻,才能要求他考虑公众的功利;而在任何其他的情况下,他必须加以考虑的只是私人的功利,只是少数几个人的利益或幸福。”(*第二章功利主义的含义) 他认为,我们要证明一个东西是否值得追求,唯一的证据是人们实际上在欲求它。因为他认为,唯一让每个人感到具有义务性的道德是被教育和舆论神圣化了的习俗性道德,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无法找到自明的道德原则。穆勒所证明的就是这种习俗性道德在社会中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并且他一再为功利主义的原则辩解。他很聪明的利用了人性的一个弱点,“人类总是倾向于相信,任何主观的感情如果没有别的解释,那就是对客观实在的一种揭示了。”(*第五章论功利与正义的联系)也许有人会问:要是这样,那么一个人行为的动机就是不纯粹的,穆勒的回答是:“动机虽然和行为者的品格有很大关系,却与行为的道德性无关。”(*第二章功利主义的含义) 另外一点他本人在此书中并没有论述,而是我自己感觉的一个隐藏观点,那就是人类的本性无所谓善恶,但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去同情他人,这是后天环境影响的结果,正是这种影响能够使得我们在做出一件事情时可以考虑他人的感受。 最后我认为不得不提的是在本书中穆勒谈到意志和欲望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意志是从欲望中生长出来的,在意志成熟的时候会脱离欲望的管教,而只受制于人的习惯 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1773~1836) ——英国著名庸俗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 ——自称最早提出并使用了―功利主义‖ 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6 April 1773 – 23 June 1836)英国庸俗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其子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5.20.—1873.5.8)也是英国经济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 在经济学史上占据显著地位。通常称其为―老穆勒‖,其子为―小穆勒‖。 詹姆斯·穆勒是苏格兰人(当时苏格兰人地位微贱),在童年就因聪敏好学得到苏格兰财务署理事官约翰·斯图尔特爵士的器重,随后被送入爱丁堡大学读书,费用由约翰·斯图尔特的夫人简和另外几位夫人创办的为苏格兰教会培养青年的基金会供给。他念完大学普通课程,得到传教士证书,但是从未担任过教会职务,并以能不信这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提倡追求“最大幸福”(Maximum Happiness)。主要哲学家有约翰·史都华·米尔(John Stuart Mill)、杰瑞米·边沁(Jeremy Bentham)等。 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边沁和米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 边沁和米尔提出。其基本原则是:一种行为如有助于增进幸福,则为正确的;若导致产生和幸福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幸福不仅涉及行为的当事人,也涉及受该行为影响的每一个人。 边沁的功利主义 边沁的功利原理有两个出发点和前提:①功利原理或最大幸福原理;②自利选择原理。关于功利原理,边沁认为,人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取决于是增进幸福抑或减少幸福的倾向。不仅私人行为受这一原理支配,政府的一切措施也要据此行事。按照边沁的看法,社会是由各个人构成的团体,其中每个人可以看作是组成社会的一分子。社会全体的幸福是由组成此社会的个人的幸福的总和。社会的幸福是以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来衡量的。如果增加社会的利益即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的倾向比减少的倾向大,这就适合于功利原理。边沁把功利原理应用于经济学,各种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恰当与否以功利原理作为权衡标准。 所谓自利选择原理,按边沁的说法是: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痛苦,每个人自己知道最清楚,所以什么是幸福也是各个人所知道的。各个人在原则上是他自身幸福的最好判断者。同时,各个人追求一己的最大幸福,是具有理性的一切人的目的。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自利的选择占着支配地位。当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时候,凡是对自己的最大幸福能有最高的贡献,不管对自己以外的全体幸福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他都会全力追求,这是人性的一种必然倾向。 边沁以所谓功利原理和自利选择原理为依据,在经济方面鼓吹自由放任主义。他认为,在经济活动中应以个人的活动自由为原则,国家应为之事,只限于保护个人活动的自由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安全,除此之外,不应作任何干涉。按照边沁的解释,在经济上实行自由放任,生产上将会得到最大量,分配上将越趋于平等,从而使幸福也达到最大量。如果安全与平等不能两立,就必须放弃平等,而维护私有财产的安全。 19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学中出现的边际效用学派仍以边沁功利主义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英国边际效用学派代表杰文斯认为经济学的目的是求以最小痛苦的代价来购买快乐,而使幸福增至最高度;要求对快乐和痛苦进行计算,因而把经济学叫作“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 功利主义基于这样一种伦理原则:人的本性是避苦求乐的,人的行为是受功利支配的,追求功利就是追求幸福;而对于社会或政府来说,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基本职能。功利主义法学的最基本特点就是强调追求“最大幸福”的功利主义原则是立法的宗旨、评判法律优秀的标准和法律实务欧洲大陆,对政治学、法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边沁功利主义思想

边沁功利主义思想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法律思想家,毕生致力于英国的法律改革事业,是英国法律改革运动的先驱和领袖。 一、“功利”内涵 在西方,功利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其渊源可追溯到晚期希腊哲学的伊壁鸠鲁派和斯多噶派。到了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爱尔维修发展了功利主义思想。但这些对现实社会都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直到19世纪,英国的边沁和密尔全面阐释了功利主义及其道德理想,并渗透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构成了19世纪以来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立法和政治改革的道德依据;更为重要的是,自19世纪后期以来,功利主义构成了现代西方社会的一种生活观、一种社会的整体价值取向、一种社会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所以,人们通常谈论功利主义都是指19世纪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思想,并把边沁称之为功利主义学说的创始人。边沁和他的功利主义思想,在我国一直是批判的对象。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一谈西方便紧张,一说功利主义就视为洪水猛兽。在我们的习惯性思维里,认为功利就是个人的世俗利益,它往往与自私自利联系在一起。其实,这是对西方现代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的误解,也是对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的误解。要客观理解西方现代社会的功利主义生活观,得先客观理解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思想家们的思想;而要客观理解功利主义思想家们的思想,就得先理解边沁对“功利”概念的内涵界定。什么叫“功利”?边沁认为,能够

给利益攸关的当事人带来快乐(或幸福、利益、好处、善良)或防止痛苦(或危害、邪恶、不幸福等)的事物特性叫做功利。简言之,所谓功利就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功利主义的“功利”,至少包含了以下内容: 第一、功利就是避苦求乐。强调和宣扬功利,就是唤醒人们对本性的意识回归与强化。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也不管我们身处什么地位、环境,担当什么样的社会角色,都会避免痛苦追求快乐。即使那种刻意避乐求苦的行为,究其因也是为了避免更多的人生痛苦,追求更大的人生快乐和幸福。 第二、功利主义讲的“功利”是“快乐”和“幸福”的代名词,也是“利益的代名词。也就是说,功利就是利益,追求功利就是追求利益。但这里所说的“利益”并不是单指对物质利益有追逐、获得、享受与满足,还包括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心灵上的利益追求、获得与满足。第三、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是以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也就落空了。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在对边沁功利主义思想也就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担心一旦提倡功利主义,就会把人引向利己主义的道路,社会利益也就无从得到保障;另一种倾向则担心如此提倡功利主义,可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原因在于边沁的功利主义同样在宣扬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探悉

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探悉 功利主义是关注幸福的学说。它以追求幸福的最大化为目标。我们认为,功利主义的教育观极大的解放了个性,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它对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的融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它同时兼具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现代社会对功利主义教育观的误读,造成我们实践和思想的不统一。文章论述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标签:功利功利主义斯宾塞个人主义 现代社会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人们却似乎羞言功利。反应在教育理论的探索上,一味的认为教育是神圣和崇高的职业,功利这个充满了铜臭味的名词应尽快地从教育的词典里剔出;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领域,却极为相信教育改变人命运的能力,把教育当成改变贫穷、改变地位、带来收入的工具,紧紧着眼于教育的改变个人经济地位的价值,着眼于教育所带来的物质利益。我们认为,这种理论与现实的“脱节”,不是实践逃脱了理论的预见,而是理论本省有一定的问题。我们认为是一般的教育从业者对功利主义教育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的。在这里,笔者期望通过对斯宾塞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论述,来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什么是功利?什么是功利主义? 最早使用功利主义一词的是英国哲学家边沁。他认为,道德就是追求快乐,而快乐的根源则在于利益的满足,利益、功利是人们行为的唯一目的和标准,是人类幸福的基础。[1]所以,功利在边沁那里,功利并不是功名利禄,功利主义并不是追求功名利禄的最大化。而是基以他对人本性的认识,认为人们做事情的出发点和原始动机。 在此之后,密尔对边沁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他认为:所谓功利,是指一种外物给当事者求福避祸的那种特性。由于这种特性,该外物就趋于产生福祉、利益、快乐、善或幸福。如果当事者是个人,那么就以个人幸福为标准;如果当事者是政府,则以社会幸福为标准。社会利益就是组成社会单个成员的利益之总和。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最高的功利原则。 在这之后,贝莱特在1959年又对行动功利主义和准则功利主义进行了区分。他认为,行为功利主义就是仅仅追求最后的社会福利。在当代新古典经济学语境里,表达为社会效用的最大化。而准则功利主义必须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寻求在各种社会环境下都能导向有道德的结果的行为准则。第二阶段再是定义在这个行为准则下个体正当的社会行为[2]。 由此可见,功利主义是一个比较规范的哲学体系,现代人对这些概念的认识不清,直接导致了在教育理论中对它的排斥,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研究

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研究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英国作为产业发达的国家,为了培养高度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其教育发展开始向工业化和专业化方向转化。19世纪初期,英国的教育改革论述 表现出了一个新的趋势,即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这种思想理念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性技能和素质,强调教育的功利以及有效性。 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离不开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的推动。当时,英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高效率、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而教育也应当在满足这一需求上做出贡献。在政治方面,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符合自由主义政治经济理念,即能力和功利主义的自由主义理念。在文化发展方面,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 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教育体系的发展也开始建立起来。尤为重要的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兴起也推动了教育体制的转变和不断完善。功利主义者强调技术和实用性技能的培养,而这也对教育体制创设了新的方向。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英国教育的确实施了改革,学校内外实行职业技术教育以及教学科目的基础和功能性的提高。 除了制度体制的改革之外,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影响了教育理论方面的发展。功利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人类行为的目的和动机是快乐,而快乐的根源在于避免痛苦,在寻找和获得愉悦的过程中增加个人的福祉。学习便成为了人们以

此获得快乐和功能增强的途径。因此,功利主义提倡通过学习来提高实用技能和专业知识,强化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这种教育理论在许多方面都可以带来重要的益处。 然而,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其忽视了个人的创造力和发展的潜力,其所强调的技能和知识在面临不同的社会变革时也不可能总是对受益者有用,有时其教育体系也会让人们感到缺乏灵感和启示。 总而言之,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在当时的英国和其他发展中的国家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使得教育的实证性加强、有效性加大。同时,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也在对教育在实践方面的贡献之外,引发很多理论上的讨论和争议。由此可见,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是必须面对的。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不但需要技能、知识、人文素养和创造力等多个维度的发展,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发展状况不断优化教育体制以及拓宽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只有在教育不断创新和实践的推动下,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和技能需求的变化,并以此推动社会进步、创新和繁荣。

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

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 在人类社会中,我们经常听到两个比较常见的概念: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理念分别指代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两者虽然并不矛盾,但是在实践中常常引发争议。本文将从定义、发展历程、特征、影响等方面探讨这两种不同的主义。 一、定义 1. 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最初由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提出。功利主义也称为效益主义,强调理性和实用性,认为只有对于增进人类的总体福利才有价值,并通过以做最大的利益为准则的实用主义原则来指导行动和决策。 2.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一种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性的理念。它开始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并在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19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强调人类的尊严、多元性和个性化,以及对于人类本质和价值的理解。 二、发展历程 1. 功利主义的发展历程:早在古代中国,荀子就提出“以谋万物之利而治天下”的思想,但成为哲学流派是在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将功利主义作为哲学体系正式建立。在十九世纪,英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和工业革命背景下,功利主义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人文主义始于文艺复兴时期,是一种反对中世纪神权主义的思想。在欧洲中世纪,学术界和文化界受到教会的影响被压抑,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理念得到了发展。在十九世纪,人文主义成为了一种反对唯物主义和工业化的运动,强调人的本质和价值。 三、特征

1. 功利主义的特征:功利主义强调实用性和效果,对于过程不重视,以最大化 利益为目标。它追求结果,通过实事求是的方法来做决策和判断,最终要求通过理性和实证的分析来提高效益。 2. 人文主义的特征:人文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和尊严,强调个人的能力和独立性。人文主义者相信人类具有独特的能力,强调修辞、诗歌和艺术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对于历史、文化和自然的关注。 四、影响 1. 功利主义的影响:功利主义强调实用性和效益导向,影响了经济学、政治学 和心理学等学科。在现代社会,功利主义的理念是非常普遍使用的,它对于决策和管理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人文主义的影响:人文主义强调对于个体的尊严和价值的理解,也强调人的 独立思考和创造性。人文主义影响了哲学、文学和艺术等领域,被认为是一种深刻的反思。 在总体上来说,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虽然它们 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实践中两者并不矛盾,甚至有时可以相互补充。无论如何,理解这两种思想和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并更好地做出决策。

斯宾塞功利主义原则

斯宾塞功利主义原则 斯宾塞功利主义原则,是功利主义思想的代表性观点之一,由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斯宾塞提出的功利主义理论是建立在以人类幸福为最高价值原则上的,他认为行为的伦理 价值与其产生的后果直接相关,即行为的好坏应该以其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和幸福指数为衡 量标准,他倡导一种以个人自由为核心的社会组织形式。那么,斯宾塞功利主义原则的具 体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斯宾塞的功利主义理论的核心原则是追求人类幸福。他认为人类幸福是一切伦理行为 的目标和标准。幸福是指人类全面而持久的快乐感,是人类对生命的全部感受和体验的总和。斯宾塞认为,个人的幸福与整个社会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每个人都应该在追求自身 幸福的同时,为整个社会的利益而做出贡献。 斯宾塞认为,行为的伦理价值应该以其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和幸福指数为衡量标准,人 们的行为应该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快乐和幸福为根据,对社会有利的行为是正确的,对社会 有害的行为是错误的。 斯宾塞认为,人类的幸福和快乐与自由密切相关。他主张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相结合,认为只有自由能够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因此,他提出了另一个著名的原则——“最大自由原则”。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除非这种行动妨 碍了别人的自由和幸福。因此,在保障自由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 任。 斯宾塞主张科学地研究社会世界和人类行为,以此指导人们的行为。他认为,通过科 学研究可以找到最适合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这种科学方法论使斯宾塞的功利主义理论不 仅是一个伦理学理论,也是一个社会变革的工具。 斯宾塞功利主义原则的另一个关键概念是“最大化幸福原则”。这个原则认为,在任 何情况下,人们的行为都应该最大化人类的幸福。在斯宾塞看来,最大化幸福原则是一种 绝对的伦理原则,它可以被应用到所有的行为和决策中。对于某些行为,有时可能需要权 衡不同的选择,但无论如何,最大化幸福原则必须是首要的。 斯宾塞的功利主义理论还主张,个人所拥有的财产和资源,应该为了最大化社会的幸 福而调配。他认为,财富和资源的合理分配是一个社会公正的问题,如果社会能够实现资 源的合理调配,就能最大化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 总的来说,斯宾塞功利主义原则是一种以人类幸福为最高价值原则的理论,主张以促 进社会快乐和幸福为衡量标准。其最大自由原则和最大化幸福原则是斯宾塞理论的两个重 要组成部分。斯宾塞的功利主义理论强调科学研究对人类行为的指导作用,旨在找到最适

浅谈洛克道德教育思想

浅谈洛克道德教育思想 摘要:从古至今,道德教育一直是人们提及的话题。从柏拉图的提倡道德熏陶到现代学校教育中对德育的不断重视,从学校教育中一直进行的道德教育到现代社会道德底线的不断下滑,更体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17世纪的英国,作为资产阶级教育家的约翰·洛克同样重视道德教育,他的德育思想对当代仍有很大的意义,尤其是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道德教育。 关健词:洛克;道德教育;德育方法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理论以绅士教育为代表。在他看来,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学生能够精通某一门学科,而是要开启他们的心智,因此提出要培养体、智、德全面发展的绅士。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漫话》一书中,全书二分之一的篇幅都在论述他关于道德教育的看法,这足以看出洛克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他的德育理念对当时英国社会和整个西方的近代教育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在当代,他的德育思想仍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有很大启示。 一、洛克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一)宗教因素 洛克出生于一个律师家庭,从小接受英国传统贵族教育。他的父母都是清教徒,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洛克对不同的宗教观点都保有自己的看法,后来由于他对许多非国教的教派行径感到反感,使他成为英国国教的支持者。但他对基督教义仍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教会是教徒纯自由也自愿的团体,大家共同在教堂礼拜神,根据自己的灵光来了解上帝,透过说服而非逼迫的方式入教。”洛克在他的另一本著作《基督教的合理性》中提出基督徒的基本任务是,相信基督,并根据上帝启示于基督的道德行为来生活。这里就体现了洛克道德教育思想是从宗教信仰中汲取出米的。 另外,在他的《教育论从》中也能体会到他虔诚教育的思想。“洛克说及品德时,明白地指出就是信基督,也行基督。‘任何一位绅士,如果在意其子的教育,除了留给他遗产之外,还应赐他品德、智能、养育及读书。我置品德于首位,把品德当成一个人或一个绅士所最应具备的条件,也是他最受别人尊敬或喜爱的绝对条件,更是他本人能否被接受或容纳的要素。无德,则我想他既不幸于此世,也当不幸与来生。’”这里洛克更是把道德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上就是洛克德育思想形成的宗教背景。 (二)经验主义 洛克所处的时代“天赋观念论”特别盛行,他认为那是不可靠的学说,他继承了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严厉批判唯心主义的天赋观念论,充分肯定后天教育的作用,提出了心灵“白板”说。他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在《教育漫话》的开篇,洛克就提出他对教育作用的见解:“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教育思想很大一部分都属于道德教育,因而其德育思想也是建立在经验主义的思想之上。 (三)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是指追求“最大幸福”,在教育理论上,是指教育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洛克接受的是传统的英国贵族教育,他的教育理念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为资产阶级贵族服务。对于劳动人民,洛克则为他们设置了与绅士教育完全不同的劳动教育,即为他们开设劳动学校。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其绅士教育带有的功利色彩。 三、德育的内容 洛克提出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放这四个方面的道德品质。 培养理智,就是克制欲望,能够运用理智来支配自己的行为,顺从理性。培养礼仪,就是要让儿童能够学习礼貌,懂得尊重他人,能够因人、因时、因地作出不同的行为。培养智慧,就是要让儿童能够有远见,促进其能力的发展。培养勇敢,是让儿童能够学会坚韧,做到刚毅果断。 四、洛克德育的方法

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

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 杰里米·边沁是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他是一个政治上的激进分子,亦是英国法律改革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并以功利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一位动物权利的宣扬者及自然权利的反对者而闻名于世。他还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功利主义,又称最大幸福主义,是在西方乃至全球影响巨大的一支伦理学流派,而它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和伊璧鸠鲁的快乐主义学说。边沁是18世纪后半叶英国功利主义伦理理论框架的确立者和声势浩大的功利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边沁的功利主义融伦理思想、社会制度、法律制度为一体,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最高原则,对十八、十九世纪英国社会改革起了重要作用,成功地引领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辉煌,使功利主义思想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并内化为“不列颠的民族精神”。 在边沁的一生之中,他曾先后提出或支持过以下的观点: (1)个人以及经济的自由 (2)国教分离 (3)言论自由 (4)女性的平等权利 (5)废除奴隶制度和体罚(包括儿童) (6)离婚权 (7)自由贸易 (8)爱高利贷 (9)同性恋的合法化。 由边沁发展出来功利主义学派有着一些重要的追随者,他们是:詹姆士·穆勒、其子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包括罗伯特·欧文(社会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在内的一些社会改革者。边沁的伟大梦想就是:建立一种完善、全面的法律体系,一种“万全法”。力图让普遍、完善的法律之眼洞察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并要澄清英国法中“普遍性的不准确与紊乱之处”。而边沁对英国法的澄清工作的核心,就是将普通法“去神秘化”。他大力鞭笞自然法和普通法,因为在他眼中,自然法与普通法的许多逻辑虚构,不过是神话而已,必须借助彻底的法律改革,才能建设真正理性的法律秩序。但边沁不仅仅提议了很多法律和社会改革,更阐明了这些法律所基于的潜在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就是“功利主义”,在《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一书中给出了功利主义的概念:他按照看来势必增大或减小利益有关者的幸福的倾向,亦即促进或妨碍这种幸福的倾向,来赞成或非难任何一项行动。任何法律的功利,都应由其促进相关者的愉快、善与幸福的程度来衡量的。 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是受了贝卡里亚的思想的直接影响,边沁曾这样说过:“我记得非常清楚,最初我是从贝卡里亚论犯罪与惩罚那篇小论文中得到这一原理(计算快乐与幸福的原理)的第一个提示的。由于这个原理,数学计算的精确性、清晰性何肯定性才第一次引入道德领域。这一领域,就其自身性质来说,一

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

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 摘要边沁是功利主义的创始人,分析法学的先驱。在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功利主义的思想,功利主义的原则,做了详细的介绍和阐述。 关键词边沁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原则功利主义思想 边沁(1748—1832)是功利主义的创始人,分析法学的先驱。先后攻读于牛津皇家学院和林肯学院,毕业后一度从事律师职业,但当时他的兴趣却在法理学的研究和在英国法律制度的改革。其主要的著作有《政府片论》《道德与立法原理》和《法律概要》等。 边沁认为,就像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一样,人类也有自己的规律,他认为,人类受制于苦和乐的统治,只有这两个主宰才能该我们指出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这两个主宰是人的本性,因而人类的基本规律主要是“避苦求乐”即功利主义原则。正是“避苦求乐”的人的本能支配着人的一切行为,成为人生的目的。他认为应该根据行为本身引起的苦与乐的大小程度来衡量该行为的善与恶。从人性出发,凡是能够减轻痛苦增加快乐的在道德上就是善良,在政治上就是优越,在法律上就是权利。功利就是一种外物给当事者求福避祸的那种特性。如果该当事人是个人,那么功利原理就是用来增进他的幸福的,如果该当事人是个社会,那么功利原理就是关注社会的幸福度的。边沁认为,政府的职责就是通过避苦求乐来增进社会的幸福,大多数人的最大的幸福就是判断是非的标注。如果组成社会的个人是幸福和美满的,那么整个国家就是幸福和昌盛的。 边沁功利主义思想深受快乐主义、哲学经验论、英国情感论和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影响,是西方哲学、伦理学传统的沿袭。它所具有的基本要素几乎都能在此前的伦理思想中找到渊源。 快乐主义学说的影响。功利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列举几个,比如:德谟克利特说:“快乐与不适构成了‘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事的标准”,“快乐与不适决定了有利与有害之间的界限。”在这里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后来的功利主义的基本命题。苏格拉底的思想中同样包含着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他认为,善不是别的,就是快乐;恶不是别的,就是痛苦。这实际上也是把快乐与痛苦看成是衡量人的行为的依据。正是上述快乐主义学说构成了边沁的功利主义的人性论基础。 经验论传统的承袭。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继承了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到近代英国经验论传统,尤其是把霍布斯、洛克以来的感性经验论作为其哲学基础。哲学经验论主张,个人的一切知识都来自于自己的经验,经验的最终来源是人的心灵所得到的感官印象。边沁功利主义明确将作为道德标准的体验归结为快乐和痛苦,并进一步指出,判断行为是否合于道德,通过检视行为的后果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人的快乐或是减少痛苦来实现。 从基本结构上看,边沁的功利主义由苦乐原理、效果论和功利原则三个理论基点所构成。 1、苦乐原理。边沁继承英国经验论的传统,主张从人的感性经验出发,将作为道德标准的体验归结为快乐和痛苦,同时充分发挥经验主义伦理学家关于个人的趋乐避苦的描述,以“ 苦乐原理”作为其功利主义的根据和基石。追求快乐或是避免痛苦就成为人类行为的最深层动机和最终目的。在这里,边沁的苦乐原理达到了一种哲学的概括。 2、效果论。在边沁看来,动机在一般意义上是中性的,“不存在绝对好或绝

论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的教育理念

论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的教育理念 作者:胡舒琪郭海霞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04期 内容摘要:19世纪民众教育思想、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想和古典教育思想在英国流行,受其影响,夏洛蒂·勃朗特对教育形成了自己见解和看法。她在《简·爱》中探讨19世纪英国社会的教育状况,认为教育是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关键,并倡导富有爱心和同情心以及循序渐进,从具体、简单的事物着手等教育理念。 关键词:夏洛蒂·勃朗特《简·爱》教育理念 一.引言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觕)1816年4月21日出生于英国北部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在家中6个孩子中排名第三。夏洛蒂·勃朗特的童年很不幸,生活贫困清苦,母亲在她5岁时因病去世。父亲在约克郡一个偏僻小镇上当牧师,收入微薄。1824年,夏洛蒂和她的两个姐姐与一个妹妹被先后送进了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学校条件极为恶劣,“饥饿,寒冷,繁重乏味的宗教祈祷和粗暴冷酷的教养方式,很快就摧毁了孩子们的健康”(吴钧燮 2017 前言2)。勃朗特的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染上肺结核后不久就去世了,父亲只好把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接回家。1831至1832年夏洛蒂进入伍勒小姐在罗海德办的学校念书,1835至1838年,她又回到这所学校教书。1839年和1841年夏洛蒂分别当过两次家庭教师,但每次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人们对这份职业的歧视、孩子们粗鲁的揶揄和捉弄让她饱尝家庭教师的辛酸与艰苦。很显然,勃朗特将自己的经历写进了《简·爱》这部小说,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萨克雷称赞它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评论季刊》认为,在当时的社会《简·爱》与《名利场》“受到同样广泛的欢迎”(吴钧燮 2017 前言4)。 从国内外多年来所发表的论文看,有关《简·爱》的研究多围绕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翻译策略和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探究。吴娟(2010)、余宁(2010)、王瑛(2007)和欧阳美和(2006)等从女性意识和女性独立人格等分析了小说主题;刘燕、刘晓(2004)和马东(2007)等对小说的人物进行了研究;巫莉(2002)评析了祝庆英译的《简·爱》和盛兴庆、翟士钊译的《简·爱》在翻译语言和翻译风格上的差异。陈钰、陈琳(2005)和袁榕(2010)此类研究的延伸和发展,他们通过比较《简·爱》的不同中译本探讨翻译策略。20世纪90年代至今,比较文学的视野更加开阔,出现了有简·爱与鲁迅《伤逝》中的子君的比较、简·爱与《雷雨》中的蘩漪的比较、简·爱与林黛玉的比较,但主要还是《简·爱》与外国文学作品的比较,如与《傲慢与偏见》、《藻海无边》、《呼啸山庄》等。综上所述,目前对于小说中的教育问题关注和研究尚不多见,然而这是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