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史

河南历史
河南历史

河南历史

重要的古文化遗址

1、南召猿人:发现于河南南阳南召县的古猿人化石,证明在大约五六十万年以前,河南就有人类居住。

2、许昌人:距今约1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于2007年在河南许昌被发现。它的发现,通过与其它遗址配合,为中国人不是起源于非洲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3、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左右,位于河南舞阳,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类似文字的契刻符号等几项世界最早的文明成果,轰动世界,被认为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第一个门槛”。

4、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0年左右,因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5、太昊陵:距今约7000年,位于河南周口淮阳县,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华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于春秋,扩建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历代帝王51次御祭。淮阳古称“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长眠之地,也是神农氏定都之地,被认为是中华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是华夏族和东夷族共同的圣地。

6、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年至7000年,因发现于河南三门峡仰韶村而得名。这是同时期影响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古文化,仰韶村的考古发掘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端。

7、黄帝故里:河南新郑是国内史学家公认的位居五帝之首的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定都之地。中国人从春秋起开始在新郑轩辕丘祭拜人文始祖黄帝,一直延续至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因全世界华人的广泛认同而成为中华第一大典,在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8、二里头文化:距今约4000年,因发现于洛阳偃师二里头而得名,被学界认为是夏朝的都城。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

9、郑州商城:位于今天郑州市区,是商朝早期比较重要的都城。这是郑州成为古都的原因之一。10、安阳殷墟:因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和甲骨文而轰动世界,堪称20世纪人类10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也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甲骨文是一种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文字。“十一五”期间,我们国家要在安阳建设世界上唯一的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11、白马寺:位于洛阳,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12、龙门石窟:位于洛阳,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它既是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

龙门石窟

产物。尤其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它那“东方的微笑”将神性与人性、阳刚与阴柔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龙门石窟也因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少林寺

13、少林寺:位于登封,是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14、中岳庙:位于嵩山,是五岳名山中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共有古建筑514间。中岳庙始建于秦,后来,汉武帝、武则天和唐玄宗等帝王仿照皇宫对其进行扩建。现存的中岳庙为乾隆皇帝仿照北京故宫所建,因酷似故宫,故有“深山故宫”之称。五岳名山为道教所封,而中岳庙是五岳名山中最大的道教建筑,所以中岳庙被认为是嵩山地位的象征。15、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嵩山,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范仲淹、程颐、程颢、司马光等大儒曾在这里讲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一部分就是在这里写的。这里在洛阳附近,二程在这一带将儒释道三者相融合,初步创立了以后影响中国800年的理学。16、应天书院:位于商丘(北宋时称应天府)睢阳区,是宋代四大书院之首。“学子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说的就是应天书院。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曾求学于此,在商丘落户,并担任应天书院掌学主教。17、登封观星台:位于登封,建于元代,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学遗址。大天文学家郭守敬在这里取得了领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学成就,由此制定的“授时历”被中国、朝鲜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18、袁家山:又称小蓬莱、吕祖庙,在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睢县城,是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形建筑群,

袁家山望月台

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兵部尚书袁可立建。体势取山东蓬莱阁之险,数百年不减雄伟壮美之色。19、红旗渠:位于河南林州,是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和“世界第八大奇迹”。为了修建这条渠,10万林州人在崇山峻岭中干了10年。工人们以顽强的毅力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上百座隧道,最终将河水引入干涸的土地。红旗渠的总渠长超过4000公里,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杰作。

定都在河南的朝代

1、燧人氏:燧人氏位居三皇之首,在中国第一位人工取火,定都在商丘。

2、神农氏:神农氏是另一位重要的古代帝王,他也定都在淮阳。

3、轩辕氏:轩辕氏即黄帝,位居五帝之首,他出生、创业和定都于新郑。

4、夏:夏朝是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曾多次迁都,主要国都有三个:洛阳偃师二里头,阳城(今郑州登封,也在洛阳附近),阳翟(今许昌禹州)。

5、商:商朝曾多次迁都,第一商都是商丘,还有四个:安阳殷墟、洛阳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和朝歌(在河南鹤壁淇县)。

6、西周:西周的国都有两个,一个是镐京(在今陕西),另一个是洛阳。

7、东周:东周定都洛邑(今洛阳),持续时间达数百年。

8、西汉:西汉的主要国都是长安(今西安),但早期也曾

短期定都洛阳。9、东汉:东汉定都洛阳。东汉末年董卓把汉献帝挟持到长安几年。

10、曹魏:曹魏早期定都许昌,后来曹丕定都洛阳。11、西晋:西晋定都洛阳。西晋末年皇帝被挟持到长安几年。12、北魏:北魏早期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来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3、隋:隋文帝定都长安,隋炀帝迁都洛阳。14、唐:唐的主要国都是长安,洛阳为东都。晚唐时朱温把唐朝皇帝挟持到洛阳,定都洛阳。15、武周:武则天篡夺李唐王位,建立武周,定都洛阳,称洛阳为神都洛阳。16、后梁:后梁定都开封,后迁洛阳。17、后唐:后唐定都洛阳。18、后晋:后晋定都开封,曾短期迁都洛阳。19、后汉:后汉定都开封。20、后周:后周定都开封。21、北宋:北宋定都开封。22、金:金曾迁都中都(北京),后期迁都南京(开封)。23、楚:楚国始都在古丹阳(河南)淅川,后迁都陈郢(河南淮阳)。

河南与“中国”的得名

河南不仅被称为“中原”和“中州”,在历史上还曾被称为“中国”和“中土”。今天的“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但历史上最早的“中国”却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一带,这是史学界的共识。“中国”一词,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3000多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在洛阳附近)用土圭测度日影(今登封嵩山有周公测影台遗址),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并在附近营建了成周洛邑。洛阳也因此被历代文人认为“居天下之中”。大量的文献也可以证明“中国”一词源于河南。“中国”一词,曾见于.《诗经·民劳》中:“中国,京师也”,而当时的“京师”正是东周国都洛邑(今洛阳)。另见于《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也见于《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另由出土文物来看,“中国”一词,最早见于1965年陕西省宝鸡县所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其文曰:“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文王,肆文王受兹因(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ㄨ民。”可以看出,这里的“中国”,即指周王朝疆域的中心地区,即成周,也即今洛阳一带。《史记?刘敬传》说:“成王即位,周公之属傅相焉,乃营成周雒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因雒邑成周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土”或“土中”,这应该也是后来河南地区被称“中州”和“中原”的原因。事实上,中国一词,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今天河南一带)。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由于河南不仅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而且数千年都是这片广阔土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以“中国”一词渐渐成了正统国家的代称。历史上无论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失掉中原的汉族政权,都自称“中国”而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