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常见的听力学检查结果(一)

如何看懂常见的听力学检查结果(一)
如何看懂常见的听力学检查结果(一)

小伙伴们是不是经常会碰到客户拿着从医院做完的听力检查报告单来问你:“结果是什么意思呀?怎么看这个图呢?”

这个时候,要是你看不懂,

那还怎么混?!

敲黑板敲黑板

接下去将会不定期推送

《如何看懂常见的听力学检查结果》

话不多说,今天先为大家科普如何看懂

鼓室图

鼓室图是属于声导抗测试中的一种,目的是为了提供中耳和咽鼓管功能的相关信息。

传统上主要是采用Liden-Jerger的分型标准,包括A型、Ad型、As型、C型和B型。那么鼓室曲线图是如何分型的,以及这些分型能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呢?

临床上常用的声导抗测试的探测音为226Hz的低频和1000Hz的高频探测音,1997年美国言语-语言听力协会的听力筛查指南中指出:

●对于大于7个月及以上的婴幼儿童及成人,一般可采用226Hz的探测音进行鼓室导抗测试,主要测量反应的是鼓室的劲度声导抗部分;

●而对于小于7个月的婴儿,需要采用1000Hz频率的探测音,测试了解患儿中耳的质量声导抗成分。

226Hz探测音:主要是按照Liden-Jerger的分型标准,根据TPP(峰压点)及Ytm(补偿静态声顺值)。下图是采用的低频226Hz探测音测试所得的鼓室图的分型及其所对应的常见耳科疾病。

A型

◆峰压值:0daPa左右(-100~50daPa);

◆峰补偿静态声导纳:0.3~ 1.6mmho;

◆见于正常耳

Ad型

◆峰压值:0daPa左右(-100~50daPa);

◆峰补偿静态声导纳:>1.6mmho;

◆多见于鼓膜、听骨链活动度过大,如鼓膜愈合性穿孔、听骨链中断等。As型

◆峰压值:0daPa左右(-100~50daPa);

◆峰补偿静态声导纳:<0.3mmho;

◆多见于鼓膜、听骨链活动度过小,如中耳积液、镫骨固定等。

C型

◆峰压值:<-100daPa;

◆峰补偿静态声导纳:0.3~ 1.6mmho;

◆多见于中耳负压的情况,如咽鼓管功能障碍、早期分泌性中耳炎等。

B型

◆峰压值:无峰;

◆峰补偿静态声导纳:无峰;

◆见于鼓室积液、鼓膜大穿孔、耵聍栓塞或者探头被外耳道壁封堵。

1000Hz探测音:参照Liden-Jerger分型法,根据鼓室导抗图峰的有无、个数等指标对鼓室图进行分型,分为单峰型,双峰型、平坦型和其他型。

在新生儿1000Hz探测音鼓室图中,单峰型为惟一被公认为代表了正常中耳功能的图形,而其他类型尚不能认为是正常的。

听力调查报告

如何培养和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听力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1、为了更好地使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进行英语听力教学,目的是为了解决并提高我们在英语听力问题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我们的听力水平,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态度和习惯。 二、调查对象: 米脂县桃镇中学四---九年级学生。 三、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四、调查过程 学生问卷 同学们好!这是一份调查问卷,目的是为了解决并提高我们在英语听力问题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我们的听力水平。请你积极支持配合。请你仔细阅读,逐题回答,如果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可以选择一个接近的答案。谢谢合作!中小学生英语听力焦虑问卷调查表 1. 当我一听到英语听力材料时就会紧张。() ①完全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无意见④同意⑤完全同意 2. 听英语时我总是希望听懂每一个单词。() ①完全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无意见④同意⑤完全同意 3. 如果一个单词出现多次都没有听懂,我会很着急。()

4. 听英语时我能够很快抓住内容的中心思想。() ①完全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无意见④同意⑤完全同意 5. 我会很顺畅地根据说话者所说的内容推测下面的内容。()①完全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无意见④同意⑤完全同意 6. 我不会对听不懂的每一个细节内容在意。() ①完全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无意见④同意⑤完全同意 7. 当听力难度超出我的现有水平时,我很焦虑。() ①完全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无意见④同意⑤完全同意 8. 听英语听力材料时我会想一些和听力学习内容无关的事。() ①完全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无意见④同意⑤完全同意 9. 听英语时很紧张,以致知道的东西都忘了。() ①完全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无意见④同意⑤完全同意 10. 上英语听力课时,我担心课堂学习失败。() ①完全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无意见④同意⑤完全同意 11. 当我听不懂老师用英语纠正我的错误时,我会感到不安。() ①完全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无意见④同意⑤完全同意 12. 总是会想到其他同学的听力比我好。() ①完全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无意见④同意⑤完全同意 13. 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上听力课。() ①完全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无意见④同意⑤完全同意 14. 我希望老师不要在课堂进行随堂听力测试。()

幕墙立柱的几种常见力学计算模型

幕墙立柱的几种常见力学计算模型 幕墙立柱根据实际支撑条件一般可以按以下几种力学模型设计。 简支梁 简支梁力学模型是《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中推荐的立柱计算模型。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其简化图形如图1.1。 图1.1 x ql x q M 222+-= 进而可解得:当2/l x =时,有弯矩最大 值:2max 125.0ql M =。 简支梁的变形可以按梁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1]: )22(22qx x ql dx y d EI --= 经过两次积分可得简支梁的挠度方程为: ) 242412(1343x ql qx qlx EI y ---= 由于梁上外力及边界条件对于梁跨中点都是对称的,因此梁的挠曲线也是对称的,则最大挠 度截面发生在梁的中点位置。即:当2/l x =时,代入上式有: EI l q f k 38454 max = 此种力学模型是目前我国幕墙行业使用的较广泛的形式,但由于没有考虑上下层立柱间的荷载的传递,因而计算结果偏于保守。 2、连续梁 在理想状态下,认为立柱上下接头处可以完全传递弯矩和减力,其最大弯矩和变形可查《建筑结构静力手册》中相关的内力表。 在工程实际中,上下层立柱间采用插芯连接,若让插芯起到传递弯矩的作用,需要插芯有相当长的嵌入长度和足够的刚度。即立柱接头要作为连续,能传递弯矩,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I) 芯柱插入上、下柱的长度不小于2hc, hc 为立柱截面高度; (II) 芯柱的惯性矩不小于立柱的惯性矩[4]。 计算时连续梁的跨数,可按3跨考虑。同时考虑由于施工误差等原因造成活动接头的不完全 连续,从设计安全角度考虑,按连续梁设计时,推荐采用的弯矩值为:2 )101 ~121(ql M =[2]。 在工程实际中,我们不提倡采用这种连续梁算法。主要原因是由于铝合金型材模具误差等不 可避免的因素,造成立柱接头处只能少部分甚至无法传递弯矩,根本无法形成连续梁的受力模型。 3、双跨梁(一次超静定) 在简支梁的计算中,由于挠度和弯矩偏大,为了提高梁的刚度和强度,就必须加大立柱截面,这样用料较大,在经济上也不太合算。在简支梁中间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支撑,就形成了“双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高三物理复习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力、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考点:1。力是物体间的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Ⅱ)2.重力是物体在地面表面附近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Ⅱ) 3.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Ⅱ) 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Ⅰ) 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公式。(Ⅱ) 知识内容: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力的基本特征: ①力的物质性:任一个力都有受力者和施力者,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②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③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 ④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在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符号为; (3)力的测量工具是。 (4)力的三要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力的图示:在图中必须明确:①作用点;②大小;③方向;④大小标度。 2、力学中力的分类(按力的性质分) (1)重力: ①重力的定义:重力是由于地球对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②重力的大小:G =____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③重力的作用点:_______。质量分布均匀、外形有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_________中 心,一些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一些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之外。 ④万有引力: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称为万有引力,它的大小和物体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 间的距离有关,物体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_________,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__________。 (2)弹力: ①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形变,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②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方向:和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___或和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压 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__________指向被____________和被_________物体;绳子拉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弹簧的弹力遵守胡克定律,胡克定律的条件是弹簧发生_______形变;胡克定律的内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______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取决于弹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摩擦力: 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和相对运动的方 向_________;大小f滑=__________;动摩擦因数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③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和相对 运动的趋势方向____________;大小跟沿接触面切线方向的外力大小有关(一般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例题:【例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当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重力大,当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

高一物理力学受力分析专题(精选)

受力分析练习: 1.画出静止物体A 受到的弹力:(并指出弹力的施力物) 2.画出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并写出施力物:(表面不光滑) B A A 静止不动 A 向右匀速 A 沿着斜面向上运动 A 相对斜面静止 A 沿着斜面向下运动 A 匀速下滑

3:对下面物体受力分析: 1)重新对1、2两题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图的右侧画)2)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并写出各力的施力物) 3)对水平面上物体A和B进行受力分析,并写出施力物(水平面粗糙) 4)分析A和B物体受的力分析A和C受力(并写出施力物) A沿着水平面向左运动A沿着墙向上运动A 沿着水平面向右运动 A、B相对地面静止 A与皮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A、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 A、B相对地面静止 木块A沿斜面匀速上滑 A、B相对地面静止A、 B、C一起向右加速运动 A、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 物体静止不动 A 在水平力F作用下A、B沿桌面匀速运动,

思路点拨 1、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 的物体在水平力F=80N 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上,物体与墙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用二力平衡知识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弹力大小为________N 。(g=10N/kg ) 2、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 ,物体与水平面间1.0=μ,在运动过程中,物体还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F =10N 的拉力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方向_______。(g=10N/kg ) 3、如图,A 和B 在水平力F 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试分析A 、B 物体 所受的力,并指出B 所受的每一力的反作用力。 基础训练 1、如图所示的物体A ,放在粗糙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试画出A 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标出个力的名称。 2、重G =5N 的木块在水平压力F 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则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f = N ;若木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则当压力F N = N 时木块可沿墙面匀速下滑。 3、如图(1)人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不计滑轮质量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保持系统静止 时,求人对绳子的拉力T 2=? 4、如图所示,物体A 沿倾角为θ 的斜面匀速下滑.求摩擦力及动摩擦因数。 5、如图所示,重G 1=600N 的人,站在重G 2=200N 的吊篮中,吊篮用一根不计质量的软绳悬挂,绳绕过不计质量和摩擦的定滑轮,一端拉于人的手中。当人用力拉绳,使吊篮匀速上升时,绳的拉力T 及人对吊篮底部的压力N ’多大? 6、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沿河岸拉一条小船前进,两个大人的拉力分别为F 1=400N 和F 2=320N ,它们的方向如图所示.要使船在河流中间行驶,求小孩对船施加的最小的力。 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外力F 的作用下物体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与平面间的摩擦力系数。 F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中常见模型

╰ α 高中物理知识归纳 ----------------------------力学模 型及方法 1.连接体模型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是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 隔离法是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2斜面模型(搞清物体对斜面压力为零的临界条件) 斜面固定:物体在斜面上情况由倾角和摩擦因素决定 μ=tgθ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或静止μ> tgθ物体静止于斜面 μ< tgθ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a=g(sinθ一μcosθ) 3.轻绳、杆模型 绳只能受拉力,杆能沿杆方向的拉、压、横向及任意方向的力。 杆对球的作用力由运动情况决定 只有θ=arctg(g a)时才沿杆方向 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最低点时的速度?,杆的拉力? 若小球带电呢? 假设单B下摆,最低点的速度V B=R 2g?mgR=2 2 1 B mv E m L · m2 m1 F B A F1 F2 B A F

整体下摆2mgR=mg 2R +'2 B '2A mv 2 1mv 21+ ' A ' B V 2V = ? 'A V = gR 53 ; ' A ' B V 2V ==gR 25 6> V B =R 2g 所以AB 杆对B 做正功,AB 杆对A 做负功

F m 若V0

体检报告模板

体检报告模板 篇一:医院体检报告范本 彭州市新兴镇公立卫生院 体检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单位:总检日期:体检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率心律心音肺脏腹 肝触诊脾触诊胆囊触诊肾触诊神经反射肠鸣音其它项目名称头面部外周血管皮肤四肢关节脊柱甲状腺 次/分 检查结果 浅表淋巴结乳房生殖器肛门直肠疝气其他 其它眼睑角膜结膜视力左视力右建议: / / 听力左听力右鼻中隔鼻道鼻咽部口咽部其它 口腔粘膜唇牙齿舌腮腺牙周鄂 颌下腺 颞下颌关节项目名称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腰围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平均体积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 检查结果

/ 单位 cm Kg mmHg mmHg cm 参考范围 < 140 < 90 60-90 提示 10E12/L L/L f1 pg g/L 10E9/L f1 L/F 4-5.5 42-49 82-95 27-33 320-360 100-300 6-14 0.108-0.282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 淋巴细胞相对百分比粒细胞相对百分比单核细胞相对百分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沉血型尿蛋白,PRO, 尿糖,GLU, 尿胆红素,BLL, 尿胆原,URO, 尿潜血,BLO, 尿酮体,KET, 亚硝酸盐,NIT, 尿白细胞,LEU, 尿比重,, 尿酸碱值镜检红细胞镜检白细胞上皮细胞结晶管型 % g/l 10E9/L 10E9/L 10E9/L 10E9/L % % % % 15-17 120-160 4-10 0.8-4 2-7 0.1-0.9 20-40 50-75 3-9 10.6-15 0-15 umol/L 阴性阴性阴性 3.2 阴性阴性阴性阴性 1-1.03 4.5-8 0-3 0-5 未见未见未见 项目名称便常规隐血检查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阴性

力学中的三种力

目录 第一讲:力学中的三种力 第二讲: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第三讲:力矩、定轴转动物体的平衡条件、重心 第四讲:一般物体的平衡、稳度 第五讲: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六讲:相对运动与相关速度 第七讲: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八讲:抛物的运动 第一讲: 力学中的三种力 【知识要点】 (一)重力 重力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一般来说,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静止在地球表面的物体,其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充当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但向心力极小。 (二)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其内部产生的反抗外力作用而企图恢复形变的力叫弹力。胡克弹力的大小由F=k △x 确定。 (三)摩擦力 1、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且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由公式f=μN 计算。 3、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变化的,无特定计算式,一般根据物体运动性质和受力情况分析求解。其大小范围在0<f≤f m 之间,式中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其值为f m =μs N ,这里μs 为最大静摩擦因数,一般情况下μs 略大于μ,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可以认为μs =μ。 4、摩擦角 将摩擦力f 和接触面对物体的正压力N 合成一个力F ,合力F 称为全反力。在滑动摩擦情况下定义tgφ=μ=f/N ,则角φ为滑动摩擦角;在静摩擦力达到临界状态时,定义tgφ0=μs =f m /N ,则称φ0为静摩擦角。由于静摩擦力f 0属于范围0< f≤f m ,故接触面作用于物体的全反力F '同接触面法线的夹角?? ? ??=-N f tg 01α≤φ0, 这就是判断物体不发生滑动的条件。换句话说,只要全反力F '的作用线落在(0,φ0)范围时,无穷大的力也不能推动木块,这种现象称为自锁。 本节主要内容是力学中常见三种力的性质。在竞赛中以弹力和摩擦力尤为重要,且易出错。弹力和摩擦力都是被动力,其大小和方向是不确定的,总是随物体运动性质变化而变化。弹力中特别注意轻绳、轻杆及胡克弹力特点;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关于摩擦角的概念,及由摩擦角表述的物体平衡条件在竞赛中应用很多,充分利用摩擦角及几何知识的关系是处理有摩擦力存在平衡问题的 f

高中物理力学模型及方法1

╰ α 高中物理力学模型及方法 1.连接体模型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是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 隔离法是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2斜面模型(搞清物体对斜面压力为零的临界条件) 斜面固定:物体在斜面上情况由倾角和摩擦因素决定 μ=tgθ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或静止μ> tgθ物体静止于斜面 μ< tgθ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a=g(sinθ一μcosθ) 3.轻绳、杆模型 绳只能受拉力,杆能沿杆方向的拉、压、横向及任意方向的力。 杆对球的作用力由运动情况决定 只有θ=arctg( g a)时才沿杆方向 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最低点时的速度?,杆的拉力? 若小球带电呢? 假设单B下摆,最低点的速度 ?mgR=2 2 1 B mv V B=R 2g 整体下摆 2mgR=mg 2 R +'2 B '2 A mv 2 1 mv 2 1 + ' A ' B V 2 V=?' A V=gR 5 3 ;' A ' B V 2 V==gR 2 5 6 > V B=R 2g 所以AB杆对B做正功,AB杆对A做负功 若V0

F m 求水平初速及最低点时绳的拉力? 换为绳时:先自由落体,在绳瞬间拉紧(沿绳方向的速度消失)有能量损失(即v1突然消失),再v2下摆机械能守恒 例:摆球的质量为m,从偏离水平方向30°的位置由静释放,设绳子为理想轻绳,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A时绳子受到的拉力是多少? 4.超重失重模型 系统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或此方向的分量a y) 向上超重(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F=m(g+a);向下失重(加速向下或减速上升)F=m(g-a) 难点:一个物体的运动导致系统重心的运动 1到2到3过程中(1、3除外)超重状态 绳剪断后台称示数 系统重心向下加速 斜面对地面的压力? 地面对斜面摩擦力? 导致系统重心如何运动? 铁木球的运动 用同体积的水去补充 5.碰撞模型:特点,①动量守恒;②碰后的动能不可能比碰前大; ③对追及碰撞,碰后后面物体的速度不可能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 ◆弹性碰撞:m1v1+m2v2=' 2 2 ' 1 1 v m v m+(1) '2 2 2' 1 2 2 2 1 mv 2 1 mv 2 1 mv 2 1 mv 2 1 + = +(2 ) ◆一动一静且二球质量相等的弹性正碰:速度交换 大碰小一起向前;质量相等,速度交换;小碰大,向后返。 ◆一动一静的完全非弹性碰撞(子弹打击木块模型) mv0+0=(m+M)'v20 mv 2 1 ='2 M)v m ( 2 1 ++E损 E损=2 mv 2 1 一'2 M)v (m 2 1 += 2 2 0E m M M m 2 1 m) (M M M) 2(m mM k v v + = + = + E损可用于克服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做功转化为内能E损=fd相=μmg·d相=20 mv 2 1 一'2 M)v (m 2 1 + “碰撞过程”中四个有用推论 弹性碰撞除了遵从动量守恒定律外,还具备:碰前、碰后系统的总动能相等的特征, 设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速度分别为υ1、υ2,碰撞后速度分别为u1、u2,即有:m1υ1+m2υ2=m1u1+m1u2 2 1 m1υ12+ 2 1 m2υ22= 2 1 m1u12+ 2 1 m1u22 a θ v0 A B A B v0 v s M v L 1 2 A v0

常见的几种力受力分析

初中物理物体受力分析中如何突破 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能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而学生在分析时常出现多力、少力或力的大小判断不准确。 一般来说,先确立研究对象,既受力物体;第二,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开来;第三,分析研究对象受到那些力的作用,并作出这些力的示意图(先重力、后弹力、再摩擦力);第四,结合研究对象所处的平衡状态,运用二力平衡知识列式解题。 例1:某同学用20牛的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重40牛的物体A,物体A没有被推动,问物体对A的摩擦力是: A、0牛 B、20牛 C、40牛 D、60牛 分析:⑴由于摩擦力作用在A物体上,A为研究对象; ⑵将物体A与地面隔离开来; ⑶分析A受哪些力的作用(顺序是:先重力,后弹力,再考虑摩擦力): 重力,地面对A的支持力,向前的推力,向后的摩擦力; ⑷由于A物体静止:竖直方向上G与N平衡;水平方向上,F与f平衡,故有f=F=20牛。答案B 一、要深刻理解力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这句话主要包含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意思: 如果找不到施力物,那么这个力就不可能存在 一个力的产生必须具有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可能产生力。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力的存在就一定存在施力物和受力物,如果找不到施力物,那么这个力就不可能存在。 例2:对空中飞行的足球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进行受力分析,有的学生会认为足球除受重力外还要受向前的推力,这个推力是存不存在呢,我们先假设它存在,那么这个推力的施力物是谁呢?这个施力物是找不到的,所以这个力是不存在的。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会有力。 两个物体间要发生相互作用,发生作用是一是指物体发生形变;二是指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改变的趋势,所以有时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会有力。、 二、受力分析时注意点 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分方向进行 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分方向进行,切记全面开花,在对某一个方向分析时,对其他方向不去考虑。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对力的个数和大小判断不准确的现象出现。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是力 对于惯性的理解要准确,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是力,这一点学生由于对生活经验没有清楚的认知,会认为物体的运动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比如往往会认为空中飞行的子弹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应用二力平衡来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解读力学中三种基本的力

解读力学中三种基本的力 一、重力 1、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计算公式为:G=mg;方向竖直向下。 2、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物体衷心的位置与物体的的形状以及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且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其几何中心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可以在物体之外,比如圆环的重心就在圆环之外。 3、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但重力并不等同于该力,它仅仅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因此,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处的重力大小是不同的,虽然它们的差别很小。 二、弹力 1、产生的条件: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产生弹性形变。 2、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具体情形有 (1):轻绳只能产生拉力,方向沿着绳子且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2):轻杆产生的弹力,既可以产生压力,也可以产生拉力,而且方向不一定沿着杆子;(3):弹簧产生的压力或者拉力的方向沿着轴线的方向; (4):压力和支持力方向总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 (1):弹簧的弹力根据虎克定律F=kx来计算; (2):一般物体受到的非弹簧类弹力的大小,应该根据其具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者动力学规律进行解答。 4、弹力的判断 对于两个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存在着弹力作用的判断,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对于那些微小形变的情形,所以分析弹力是否产生时要注意两个条件:接触而且要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当难以直接进行判断时,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法,即先假设弹力存在,再结合物体的具体运动状态看假设的前提是否和物体当前的状态相符合;或者我们可以采用隔离法进行分析,即将与研究对象相接触的物体一一拿走,看所研究的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例1、如图1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均匀圆球A,紧贴着挡板MN,这时圆球是否受到挡板的弹力作用? 解析1、假设法。假设挡板对球的弹力为N/,方向斜向上,同时球还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作用,在水平方向N/的分力向右,会产生向右的加速度,但事实上,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挡板对球没有弹力的作用。 解析2、隔离法。把挡板MN拿走,球的状态没有改变,所以挡板对球没有弹力的作用。 例2、如图2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平衡状态,则小球受

三种常见的力(重力_弹力_摩擦力)

三种常见的力(重力_弹力_摩擦力)

m

300 【例12】如图所示,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的小球的球心在O ,重心在P ,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试画出小球所受弹力。 【例13】如图所示,重力不可忽略的均匀杆被细绳拉住而静止,试画出杆所受的弹力。 【例14】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为2N 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 A .大小为2N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 .大小为1N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 .大小为2N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 .大小为2N ,方向竖直向上 类型题: 弹力大小的确定 【例15】.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绳重力不计,不计一切摩擦,物体重G =10N ,弹簧秤A 和B 的读数分别为( ) A .10N ,0N B .10N ,20N C .10N ,10N D .20N ,10N 【例16】.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 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 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 与弹簧的形变量x 作出F-x 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例17】.如图6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 和弹力F 大小的关系图像,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原长;(2)弹簧的劲度系数;(3)弹簧长为0.20 m 时弹力的大小 A B

【例18】.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中的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 A.6cm B.3cm C.1.5cm D.0.75cm 【例19】.如图所示,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 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 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 为 A.m 1g/k 1 B.m 2 g/k 1 C.m 1 g/k 2 D.m 2 g/k 2 类型题:对摩擦力的正确认识 【例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静止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两物体间如果有了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D.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例2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 B.静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阻力,而滑动摩擦力只能作为阻力 C.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应的弹力方向垂直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例22】.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并且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静摩擦力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μN直接计算 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个限度 【例23】.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D.两物体的材料一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仅决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类型题:摩擦力有无的确定 【例24】物体与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的质量为M。当物体沿着墙壁自由下落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 【例25】水平的皮带传输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轻轻地放在A端皮带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后滑动停止,随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B端,在传输过程中,该物体受摩擦力情况是[ ]

听力报告单

新生儿听力筛查(复查)报告单 检查单位:合肥市城建医院编号:床号: 家长姓名: 新生儿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时分 初查日期:年月日时 复查日期:年月日时 检查方法:1、耳声发射(TEOAE、DPOAE) 2、快速脑干诱发电位(AABR) 检查结果:左耳(1)通过(2)未通过 右耳(1)通过(2)未通过 意见: 1、通过 2、未通过,请于婴儿出生后42天到所在区域妇幼保健机构复查。 3、42天复查未通过,请于婴儿出生后3个月到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听力检测中心,进行诊断性检查。 4、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筛查也应在所在区域妇幼保健机构,运用听性行为观察法,每半年随访一次,连续随访三年。 检查者签名: 报告时间:年月日 备注: 1、“通过”说明您的孩子目前外周听觉器官功能正常,但在儿童发育过程中,听力会受各种因素影响,如疾病、噪音等。请您继续关注孩子的听力与语言发育,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2、“未通过”说明在您孩子外耳道未记录到耳声发射反应,可能是孩子的听力有问题,也可能是由于测试环境噪音过大或婴儿耳道内分泌物堵塞等因素引起,因此需要复查,请按时前来,谢谢! 3、请保留报告单,一份随《合肥市孕产妇保健手册》转至所在区域的妇幼保健机构,另一份自己保存。

合肥市城建医院 新生儿听力筛查补筛通知单 尊敬的家长: 您的宝宝在出生未到第四天既已出院,或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未能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请您在产后42—56天左右,带着孩子到您所在区域的保健站进行补筛。如您未及时补筛,出现相关问题,后果自负。 家长签字日期 合肥市城建医院 新生儿听力筛查补筛通知单 尊敬的家长: 您的宝宝在出生未到第四天既已出院,或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未能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请您在产后42—56天左右,带着孩子到您所在区域的保健站进行补筛。如您未及时补筛,出现相关问题,后果自负。 家长签字日期

专题3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导学案

高二物理复习必修一导学案 编号: 班级: 姓名: 组别: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专题三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导学案 : 【重点难点】 1. 滑动摩擦、静摩擦、动摩擦因数 2.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使用说明和方法指导】 1.认真研读教材,准确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和条件,学会判断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方法,为后面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奠定基础。 2.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用红笔标注疑问。有★标记的题目BC 层选作。 【自主学习】 1. 梳理高中物理我们所学过的力,按性质分可分为哪几类?按力的作用效果又可分为哪几类呢? 2. 请你分别阐述常见的三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大小和方向(必要时可以作图表示) 【预习自测】 1. 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心就是物体最重的一点 B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 .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D .均匀木球的重心在球心,挖去球心部分后木球就没有重心了 2.如图所示,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0kg 的物体向右运动,同时还有一水平向左的力F 作用于物体上,其大小为10N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 ____,方向为____ ___,合力的大小为 方向为 (g 取10N/kg) 【合作探究】 探究一、重力 问题1.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由于地球上的物体要随地球自转,导致重力并不一定等于万有引力,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和图像,分析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针对训练1.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重力 B.只有在空中运动的物体才受重力 C.绕地球转动的人造卫星不受重力 D.重力跟物体所处的地理纬度和高度有关,跟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E.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或垂直地面 针对训练2. 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个小孔,当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 A.一直下降 C.先升高后降低 B.一直上升 D.先降低后升高 探究二、弹力 情景:下面各图中,静止的小球m 分别与两个物体(或面)接触,设各接触面光滑,画出各小球的受力分析图。 问题2.请根据上述情景,归纳弹力的产生原因及方向的特点。 针对训练 3. 如图所示,物体M 静止于水平放置的木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M 对木板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物体M 对木板的压力与木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M 对木板的压力是由于木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A B C D

高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doc

高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 力学是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学生在学习力学内容时,要掌握力学公式。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高中物理力学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运动和力公式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注: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总结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Fy=Fsin(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Fy/Fx)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高中物理常见的力公式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 6.67×10-11N 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 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

如何看懂常见的听力学检查结果 一

小伙伴们是不是经常会碰到客户拿着从医院做完的听力检查报告单来问你:“结果是什么意思呀?怎么看这个图呢?” 这个时候,要是你看不懂, 那还怎么混?! 敲黑板敲黑板 接下去将会不定期推送 《如何看懂常见的听力学检查结果》 话不多说,今天先为大家科普如何看懂 鼓室图 鼓室图是属于声导抗测试中的一种,目的是为了提供中耳和咽鼓管功能的相关信息。 传统上主要是采用Liden-Jerger的分型标准,包括A型、Ad型、As型、C型和B型。那么鼓室曲线图是如何分型的,以及这些分型能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呢? 临床上常用的声导抗测试的探测音为226Hz的低频和1000Hz的高频探测音,1997年美国言语-语言听力协会的听力筛查指南中指出: ●对于大于7个月及以上的婴幼儿童及成人,一般可采用226Hz的探测音进行鼓室导抗测试,主要测量反应的是鼓室的劲度声导抗部分; ●而对于小于7个月的婴儿,需要采用1000Hz频率的探测音,测试了解患儿中耳的质量声导抗成分。 226Hz探测音:主要是按照Liden-Jerger的分型标准,根据TPP(峰压点)及Ytm(补偿静态声顺值)。下图是采用的低频226Hz探测音测试所得的鼓室图的分型及其所对应的常见耳科疾病。 A型

◆峰压值:0daPa左右(-100~50daPa); ◆峰补偿静态声导纳:0.3~ 1.6mmho; ◆见于正常耳 Ad型 ◆峰压值:0daPa左右(-100~50daPa); ◆峰补偿静态声导纳:>1.6mmho; ◆多见于鼓膜、听骨链活动度过大,如鼓膜愈合性穿孔、听骨链中断等。As型 ◆峰压值:0daPa左右(-100~50daPa); ◆峰补偿静态声导纳:<0.3mmho; ◆多见于鼓膜、听骨链活动度过小,如中耳积液、镫骨固定等。

听力检查报告解析

听力检查报告解析 医院去过吧,从医院出来,如同走趟鬼屋。刺激不?惊悚不?不说你病情有多严重,也不说医生话里有话,单单看了那些化验单、检查报告,就得让我头痛。没有医生的解读,你是不明白你的病到底如何。可是看着忙碌的医生,你想多了解一下,又被下一个的喊声,请出门来。 想了解各种检查报告,只好上百度查啊。不麻烦医生,也自己也看的明白。对呀,如果你去做个听力检查,看了这篇小文章,也明白自己的听力是什么问题了,那么多好啊!这就是我今天写此文的目的。 不管是医院还是各助听器店,听力检查都有一套自己的软件,报告单也不尽相同。但是数据显示大同小异,一般专业人士都看得懂。我今天以惠耳听力的“听力检查报告及助听器验配报告单”为例,教大家如何看明听力图。三分钟也让你成专家。

听力图样本(右下角符号国际通用) 首先来了解下听力损失等级,正常人的听力范围在0-20分贝;四级:听力损失程度41-60分贝;三级:听力损失程度61-80分贝;二级:听力损失程度81-90分贝;一级:听力损失程度≥91分贝。图中阴影部分就是正常听力范围。知道了四个等级,接下来看看耳

聋有哪几种类型。耳朵不同部位的病变,会造成不同类型的听力损失。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传导性耳聋。 2.感音神经性耳聋。 3.混合性耳聋。 4.药物性耳聋。 5.老年性耳聋。 6.遗传性耳聋等。各类之间其实界线也不是很分明的,之间也会发生转变的。早期是传导性耳聋,时间久了,耳内的毒素会进入内耳损害听神经细胞,就成了混合性耳聋。 重点讲述前三类常见的耳聋。传导型耳聋病变在中耳,包括鼓膜、听骨链、鼓室等,常见引起传导性耳聋的疾病有耵聍栓塞、外耳道肿瘤、各种中耳炎、中耳肿瘤、耳硬化症等,在听力图上表现出,骨导正常,气导异常,气骨导差于10分贝,听力损失一般不超过60分贝。

力学常见模型归纳

、力学常见模型归纳 一.斜面问题 在每年各地的高考卷中几乎都有关于斜面模型的试题.在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对这一模型的例举和训练也比较多,遇到这类问题时,以下结论可以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理清解题思路和选择解题方法.1.自由释放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匀速下滑时,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gtan θ. 2.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 (1)静止或匀速下滑时,斜面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 (2)加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3)减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3.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乙所示)匀速下滑时,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这一过程中再在m上加上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在m停止前)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依然为零(见一轮书中的方法概述).

4.悬挂有物体的小车在斜面上滑行(如图9-2所示): (1)向下的加速度a =g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垂直于斜面; (2)向下的加速度a >g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上; (3)向下的加速度a <gsin θ时,悬绳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下. 5.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以速度v0平抛一小球(如图9-3所示): (1)落到斜面上的时间t =2v0tan θg ; (2)落到斜面上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恒定,且tan α=2tan θ,与初速度无关;

(3)经过tc=v0tan θ g 小球距斜面最远,最大距离d= (v0sin θ)2 2gcos θ . 6.如图9-4所示,当整体有向右的加速度a=gtan θ时,m能在斜面上保持相对静止. 7.在如图9-5所示的物理模型中,当回路的总 电阻恒定、导轨光滑时,ab棒所能达到的稳定速度vm=mgRsin θ B2L2 . 8.如图9-6所示,当各接触面均光滑时,在小球从斜面顶端滑下的 过程中,斜面后退的位移s=m m+M L. ●例1 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