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反映的是某公司当年的净利润的分配情况和年

末分配利润的情况。该表的编制是从公司净利润额开始的。

其科目分析如下:

可分配的利润

在公司的净利润中扣除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再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后即得可分配的利润总额。用公式表示为:可分配利润=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中外合资企业提取职

工福利及奖励基金

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

在可分配的利润中扣除按规定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法

定公益金后即是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用公式表示为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可分配的利润—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

其中法定公积金是指按照公司法规定,公司必须根据当年税后利润减去弥补亏损后所剩余额的10%强制计提的公积金;法定公益金是指公司按照公司法规定,按5%一7%的比例从当年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用于职工福利设施支出的

基金。

未分配的利润

未分配的利润指的是在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中扣除已

分配优先股股利、任意公积金和已分配普通股股利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

未分配利润=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已分配优先股股利—任意公积—已分配普通股股利

式中,已分配优先股股利是根据股东大会决议派发给优先股股东的利润额;任意公积金是指根据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而从可分配利润中自由计提的公积金,其目的是为了应付经营的风险和不测;已分配普通股股利是根据股东大会决议而派发给普通股股东的利润。

未分配利润额权益归公司投资者所有。

利润分配表一般根据“利润分配”科目有

关明细账的发生额进行编制。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表的具体编制方法如下: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报表各栏目的填列方法

报表中的“本年实际”栏,根据当年

“利润”及“利润分配”科目及其所属各明细账的记录分析填列。

“上年实际”栏根据上年度的利润分配表

填列。如果上年度利润分配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本年度利

润分配表不相一致,则应对上年度报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报表的“上年实际

”栏内。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报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

1.“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全年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则以“一”号填列。本项目的数字应与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的

“本年累计数”一致。

2.“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企业上年年末的未分配利润;如为未弥补的亏损,则以“一”号填列。本项目的数字应与上年利润分配表中

“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本年实际

”数一致。

3.“其他转入”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等转入的数额。

4.“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项目和“提取法定公益金”项目,分别反映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

5.“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项目,反映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6.“提取储备基金”项目和“提取

企业发展基金”项目,分别反映外商投资企业按照规

定提取的储备基金和企业发展基金。

7.“利润归还投资”项目,反映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规定在合作期间以利润归还投资者的投资。

8.“应付优先股股利”项目,反映企业应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现金股利。

9.“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项目,反映企业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

lO.“应付普通股股利”项目,反映企业应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现金股利。企业应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也在本项目反映。

11.“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项目,反

映企业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股票股利。企业以利润转增的资本,也在本项目反映。

12.“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年末

尚未分配的利润。如为未弥补的亏损,则以“一

”号填列。

企业如因以收购本企业股票方式减少注册资本而相应

减少的未分配利润,可在利润分配表的“年初未分配

利润”项目下增设“减:减少注册资本减少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国有工业企业按规定补充的流

动资本,可在利润分配表的“利润归还投资”

项目下增设“补充流动资本”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以利润归还借款、单项留用的利润等,可在“补充流动资本”项目下单列项目反映。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73,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营业费用4,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管理费用21,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财务费用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万元,增长%;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元,增长%;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万元,增长%;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万元。 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73,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营业费用4,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管理费用21,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财务费用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万元,增长%;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元,增长%;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万元,增长%;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万元。 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企业利润及利润表分析

企业利润及利润表分析 1、企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2、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利润表中分别列示。 3、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递延法和债务法)。(1)应付税款法:指企业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当期所得税费用二当期应交的所得税 (2)纳税影响会计法: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A、递延法: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但是,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应当按原所得税税率计算转回。 本期所得税费用二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 注: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二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 间性差异X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二本期发生的可抵减时 间性差异X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二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即前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X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税率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二本期转回的增加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即当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X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率 B、债务法: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应当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所得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500.4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93%,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16.84%,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028.87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73,023.62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73.00%;营业费用4,349.52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4.35%;管理费用21,382.38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21.38%;财务费用-313.34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 -0.31%。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158.28万元,增长28.46%;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755.04万元,增长15.42%;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70.50万元,

增长1.65%;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912.28万元,增长125.79%;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78.44万元,增长20.02%。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131.1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100.78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755.04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70.50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912.28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78.44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34.89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3.96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85.82万元。????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57.76%,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45.97%,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4.经营成果总体评价 ????(1)?产品综合获利能力评价 ????本期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为39.90%,综合净利率为13.49%,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2.56%。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了9.12%、2.01%、4.19%,平均提高5.11%,说明公司获利能力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本期公司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方面,以及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公司获利能力在本期获得稳定提高,提请分析者予以关注,因为获利能力的稳定提高为公司将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迅速发展壮大

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舞弊的形式及其审计

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舞弊的形式及其审计【摘要】本文对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舞弊形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审计方法。 【关键词】利润表;利润分配表;舞弊;审计 一、引言 为了进一步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要定期地将日常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归类、整理、计算和汇总,编制成各种会计报表。这是因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可以利用会计报表全面、系统、概括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投资者可以利用会计报表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债权人可以利用会计报表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合理的决策;银行可以利用会计报表了解企业对借款的使用情况和保证程度,以监督企业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按期归还本息;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相关监督部门可以利用会计报表了解企业对有关财经纪律和法规的遵守情况,以便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等的监督管理;国家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可以利用会计报表了解到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所需要的资料,并结合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平衡,调整和制定经济计划,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不同性质的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不同,其会计报表的种类也不尽相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因为种种原因,会计报表编制者经常会

虚计收益等手段伪造会计报表、粉饰经营状况,对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进行舞弊。

二、利润表舞弊的形式与审计 利润表,亦称损益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年度、季度或月份)内利润(或亏损)形成情况的会计报表。它反映了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税收情况,揭示了企业利润的构成和实现过程,是企业内外部相关利益者了解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窗口。通过利润表可以了解企业某一期间实现净利润或发生亏损情况,分析企业利润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利润增减变化的原因,评价企业经济效益高低,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未来的盈利趋势。利润表的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单步式利润表是指将所有收入汇总合计,将所有费用支出汇总合计,然后两者相减计算得出本期利润。因为只有一个相减的步骤,故称为单步式。其优点是简明易懂,但所提供信息较少,不便于分析收益的构成等情况。多步式利润表将不同收入与费用项目分别加以归类,按企业损益构成的内容列示,分步反映净收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利润表采用“四步式”。第一步,计算主营业务利润。即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第二步,计算营业利润。即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 +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第三步,计算利润总额。即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十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第四步,计算净利润。即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多步式利润

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 关系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三者之间的钩稽关系有: (1)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 (2)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之差=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净增加 (3)利润表中的净销货额-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票据)增加额+预收账款增加额=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4)资产负债表中除现金及其等价物之外的其他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增加(减少)额=现金流量表中各相关项目的减少(增加)额。 一、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 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分别与其附表、附注、补充资料等相互勾稽等。在会计报表基本勾稽关系中,前三项勾稽关系,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一般没有问题。但是从调查程序上还是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二、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勾稽关系。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结合生产设备的增减情况和开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否存在产能和能源消耗支撑。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初数。 三、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与期初差额,与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勾稽关系是否合理。一般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包括的内容大多与“货币资金”口径一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1+17%)+

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 表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SANYUA16

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一、会计分录

具体计算: 第24:短期借款本金1800000元,利息:1800000*6%/12=9000元/月,每季度:9000*3=27000元 长期借款本金:4000000元,利息:4000000*8%=320000元/年 第26: 领用材料:448000+15000=463000,材料成本差异期初:(31200)。材料成本差异率=(-31200-25000)/(525000+880000)=-0.04 发出材料计划成本:448000和15000,材料成本差异=-0.04*448000=-17920(节约差);-0.04*15000=-600(节约差)

第30:应收账款余额:125000+912600=2162600,坏账准备期初余额:120000,2162600*15%=324390,应提:324390-120000=204390 第34:本期消费税=300000,营业税=59900,增值税=销项税(552500)-进项税(292400)=260100 应交城建税=7%*(300000+59900+260100)=43400;应交教育费附加=3%*620000=18600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906800*25%=226700,净利润=906800-226700=680100 提取盈余公积=680100*10%=68010,剩余利润=680100-68010=612090,分派现金股利=612090*40%=244836 试算平衡表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资产的质量以及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利润分配能力等。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综合收益的会计报表。企业编制利润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实现的收入、发生的费用以及应当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综合收益等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分析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其构成与质量。二者有如下关系: 1、两者反映的对象相同。两表反映的都是资金运动。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资金的静态表现。反映某一时点资金的状况,利润表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反映其一时期的经营状况。 2、两表都是总性报告。都是月报,都是经济业务的综合反映。 3、两表的作用相互补充,相辅为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发生损益后的结果,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构;损益表说明损益的形成过程及损益数。 4、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与“利润表附表”中的“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利润总额-利润分配数)相等。 5、两表的关系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两个方程式内在联系的反映。即本期损益发生

后,资产负债表中的等量关系实为将上述个会计方程式合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这一等式为综合会计方程式,其中“资产”里面包含利润,因为利润的表现形式是资产。 现以A公司2009年12月31日财务报表为例,具体说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联动关系。(报表附后) 从资产负债表中可以看出,2009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77,111.39元,同时利润表显示,2009年度A公司净利润(本案例不考虑提取盈余公积和公益金等利润分配情况,视同净利润等于未分配利润)为78,321.78元,也就是说,2009年收入—费用+应计入当期的利得(或减应计入当期的损失)—所得税,形成了本期净利润,即78,321.78元,这一数字反映了A公司2009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综合收益,是当期资金运动的结果。这一数字直接影响了资产负债表第60行期末未分配利润的余额,即:177,111.39+78321.78=255,433.17,它反映了2009年12月31日这一时点A公司的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静态表现。由此可以看出,利润表中每一个项目的变动,都会引起资产负债表余额的变化,即经营成果的变化影响着财务状况的变化,二者具有密切的联动关系。

第三章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分析

第三章: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分析 本章重点:利润表分析 利润表的基本格式 经理人怎样阅读利润表 关注人为因素对利润的影响 利润分配表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利润分配表的基本内容 利润表分析 什么是利润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例如,反映1月1日至12月31 日经营成果的利润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 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 利润表 利润表是总括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月年度)利润或亏的实现情况的会计报表,是 将“收入一费用=利润”的公式用一目了然的表格形式表现出来。 利润表实际上是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所做的一段录像,这段录像有起点和终点,而利润表 所要描述的就是从起点到终点的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记录的并不是所有的内容,要记录的是这一期间发生_了多少收入和多少费用,这段时间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如果企业的收入大于费用,余额就是净利润,企业就能赚钱。如果收入小于费用,余额就是净亏损,企业就赔钱。这是利润表所要讲述的基本内容。, 插入图表115 利润表能告诉我们什么配图115 企业财务会计向企业外部有关人士提供财务信息。 如果从企业费用、成本、收入及利润这个角度来看,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利润这个能代表企业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了。因为利润不仅反映了企业生广:经营的最终结果,而且也反 映了企业赚取收入和控制费用成本的经营管理水平,是企业外部有关人士据以做出各种经济 决策主要的依据。所以,企业必须提供这个经济指标。利润指标通常都是通过编制“利润表” 进行报告的。思考 您如何理解利润表在实际动作中的作用? 企业利润表给企业所提供的信息是动态信息,换句话说,利润表给企业做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录像。而在这个录像中专门记录一定时期有多少收入,多少费用,有多少利润,它的 作用可以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综合题

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综合题

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编制综合题 1.北方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8年11 科目名称借方余额贷方余额科目名称借方余额贷方余额银行存款27000 短期借款17500 800 应付账款10000 交易性金融资 产 应收账款20000 预收账款25600 坏账准备80 应交税费2500 预付账款3500 应付利息3920 原材料10000 实收资本120000 库存商品45000 资本公积9000 27000 盈余公积2200 持有至到期投 资 固定资产64000 利润分配4950 累计折旧13000 本年利润10000 在建工程16450 合计213750 13080 合计2500 203170 (1)本月销售商品共计售价25000元,增值税额4250元,款项尚未收到。商品成本为21000元(不考虑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借:应收账款29250 贷:主营业务收入25000 应交税费——增——销项4250 借:主营业务成本21000 贷:库存商品21000 假定:该企业库存商品采用售价金额法核算,月末商品进销差价率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25000 贷:库存商品25000 25000*20%=5000 实际成本=25000-5000=20000 借:商品进销差价5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5000 (2)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的坏账4800元。 借:应收账款4800 贷:坏账准备4800 借:银行存款4800 贷:应收账款4800 (3)向承包商预付工程款6500元。 借:预付账款6500 贷:银行存款6500

如何看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如何看懂会计报表(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 利润表主要说明税后利润产生的过程,而利润分配表主要说明税后利润的分配过程及未分配利润的计算过程。与资产负债表是个时点报表相对应,利润表是一个时期报表,也就是说,在多长一个时期之内,产生了多少的利润或亏损,时期长短不一样,利润或亏损(既损益)是不一样的,所以,拿到这张表的第一反应,就是看一看,这张表说的是哪段时期的利润。从利润表的结构来看,表的项目分为五个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来看这张报表,一个是从上向下看,通过计算主营业务收入到得出净利润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这个净利润产生的过程;如果从下向上看,即先看净利润,最后看主营业务收入,可以得出净利润产生的原因。从分析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从下向上看,我个人也习惯从下向上看,首先看最后的结果,是赚了还是亏了,然后再看,是如何赚的,如何亏的。 好的,那我们就从下向上来看这张利润表吧。 利润表的最后一项,就是净利润,注意,我在这里强调一下,是净利润,而不是未分配利润,我看到太多的人,把利润表的最后一项当做是未分配利润,记住,不是未分配利润,而是净利润,未分配利润是利润分配表的最后一项,是利润分配表要说明的问题,而利润表只是说明净利润是如何来的,至于净利润如何通过分配过程,最后如何到未分配利润,是利润分配表的事。 好了,我们知道了净利润是多少了,那它是如何来的呢?净利润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交了所得税之后,企业最后得到的钱,因此,我们可以向上看,可以看到,利润总额是多少,所谓利润总额,就是企业经过一段时间后,总共得到了多少钱。在得到利润总额后,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所得税的形式交给国家,余下的部分就留给企业了,这就是净利润。 这里,可能大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所得税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涉及到国家的税法了,总的计算方式是把利润总额去乘以一个比率,这个比率就是我们常说的税率,得出的这个数就是要交的所得税了,说起来简单,但具体到某一个企业、行业、地区等,就比较复杂了,因为,国家为了从总体上调控产业结构和地区平衡,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其所得税税率是不一样的,同时,还出台很多相关的优惠措施,这些相关细节写在相关的税法或规章制度里,也不是我们一下子可以搞得清楚的,有时候还真的模棱两可,一时半会还真难搞清楚,如果真能一下子搞清楚,那些税务师可能就没饭吃了,那些税务机关的大爷们可能就没有私底下收钱理由了,收入少了一大半,他们也不会干。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再提关于税务方面的细节,我们只要知道这么几点,一是一般的国内企业的所得税都是33%,二是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所得税减半,三是如果你是外资企业,还有更多的优惠等着你。 好了,我们再看一看利润总额这个是如何来的,我们刚才也说了,利润总额就是企业经过一段时间后,总共得到了多少钱,大家注意,我在这里只是说经过一段时间得到的钱,而没有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而得到的钱,这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有,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得到的钱,除了通过经营得到的利润,即营业利润以外,还有营业外利润,什么是营业外利润呢?说简单一点,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俗话说,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就是说的这个营业外收入,当然,如果一个企业主要是靠营业外收入赚钱,那就很有问题了,所以,我们在看上市公司的报表时,不要只看最后公司赚了多少钱,更要看一看,这个钱是不是通过自己的真本事赚来的,还是发的意外之财,目前有很多上市公司都是通过调节利润表的营业外收入,来修饰报表的净利润,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73,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营业费用4,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管理费用21,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财务费用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万元,增长%;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元,增长%;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万元,增长%;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万元。 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4.经营成果总体评价 (1)产品综合获利能力评价 本期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为%,综合净利率为%,成本费用利润率为%。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了%、%、%,平均提高%,说明公司获利能力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本期公司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方面,以及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公司获利能力在本期获得稳定提高,提请分析者予以关注,因为获利能力的稳定提高为公司将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迅速发展壮大提供了条件。本期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综合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说明公司获利能力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产品与服务竞争力稍弱。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数据分析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数 据分析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关于xx销售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对比分析 (截止2016年8月) 根据xx销售公司本年度8月份报表、15年同期、期终数据反映的经营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分析: 资产负债综合状况分析(合并报表) 1、资产:从资产结构层面分析,本年度8月流动资产占比47%,企业非流动资产周转相对较缓;同期比较,总资产同比减少143万元(下降7%),其中货币同比增加19万元,应收款同比减少185万元,存货同比增加18万元,应收款去向须进一步明确。

2、负债:从负债率方面比较分析,本年度8月负债率为21%,与去年同期持平,企业经营较为保守,发展活力偏弱(市场一般比例为40%-60%左右为宜)。同期比较,负债总额同比减少36万元(下降8%),其中应付账款同比减少49万元,其他应付款同比增加15万元。 3、所有者权益:权益总计同比减少107万元(下降7%),未分配利润也相应同比减少107万元,主要影响因素为应收账款的减少导致资产总量的降低。 4、存货周转率: 16年8月存货周转率为1,与同期持平。 5、流动比率:15年8月比率为;16年8月比率为。 6、速动比率:15年8月比率为;16年8月比率为,同期比较下降,从速动比分析,短期偿债能力下降,原因仍为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的减少。 利润状况分析(合并报表)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减少55万元(下降23%),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09万元(下降21%);毛利同比减少53万元(下降20%)。 2、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同比减少31万元。 3、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同比减少49万元,本年度投资收益48万元未入账但存在营业外收入30万元。 4、净利润:净利润同比减少45万元(下降88%)。 5、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同比减少106万元(下降55%),原因同上。 综上:一是主营业务收入下滑程度加剧;二是须了解应收账款(185万元)同比减少的原因或者去向;三是非流动资产比重相对较大,影响变现能力;四是存货量维持在570万以上,存在减值的风险。

利润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解读(doc 46页)

利润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解读 (doc 46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第四章利润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解读 第一节利润表的解读与分析 一、利润表分析概述 要点1、利润表的格式与结构 【利润表编制依据】利润=收入-费用 【利润表的格式】根据利润表的编制依据,在编制利润表时有两种方式:一是以企业一定时期的全部收入总和减去全部费用支出总和,一步到位计算出净利润,相应产生了单步式利润表格式。二是根据企业收入和费用的性质类别,尽可能将收入和费用相互配比,然后再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相应的产生了多步式利润表格式。我国企业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格式。 【多步式利润表】P77 采用上下加减的报告式结构,净利润的计算是通过多个步骤得到,它能清晰地反映企业净利润的形成,准确揭示利润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能提供一些重要的中间信息,便于报表使用者进行企业盈利分析,评价企业的盈利状况。P78表4-1 【多步式利润表编制步骤】 P77 第一步,计算营业利润。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投资损失)。 第二步,计算利润总额。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 第三步,计算净利润。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 【多步式利润表中各项目之间的联系】利润表中各项目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公式来表示。

其他综合收益净利润综合收益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总额净利润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营业收入营业利润+==+=+±=-------- 要点2、利润表分析作用 【利润表分析内涵】 利润表分析是指以利润表为依据,对利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评价企业业绩、发现问题和向企业相关利益者提供真实业绩信息为目的的分析活动。 【利润表分析作用】 P76-77 一是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 二是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 三是为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四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管理者的绩效。 二、利润表分析的步骤 利润表分析一般遵循以下基本步骤: 第一步,进行利润表的比较分析;比较分析包括利润表的水平分析、利润表的结构分析等。 第二步,进行收益项目关系分析; 第三步,进行收入、费用项目的真实性、完整性分析。 三、利润表水平分析 要点1、利润表水平分析含义

合并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抵销处理理论探讨(doc 7页)

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是以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个别利润表和个别利润分配表为基础编制的。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作为以单个企业为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结果,它从母公司本身或子公司本身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形成及分配情况。在以其个别利润表及个别利润分配表为基础计算的收益和费用等项目的加总数额中,也必然包含有重复计算的因素。在编制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时,也需要这些重复的因素予以扣除。 编制合并利润报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项目,主要有如下项目:(1)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项目(2)内部投资项目,包括内部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项目、内部权益性资本投资收益项目(3)管理费用项目,即管理费用中的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帐准备等(4)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 连续编制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由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其上期末分配利润就是本期利润分配表期初末分配利润。本期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本期母公司和子公司当期的个别会计报表编制的,随着上期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内部末实现损益的抵销,以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加总得出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与上一会计期间合并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数额之间则将发生差额。为此,编制合并利润分配表时,必须将加总得出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中因内部交易包含的未实现损益抵销,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数额。 现在会计理论连续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一般按以下思路处理,(1)抵销上期编制合并报表中内部交易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借(贷)期初未分配利润,贷(借)相关科目(坏帐准备、固定资产原价)(2)抵销本期内部交易对本期利润影响,即依据上期期末影响数,对本期内部交易的影响增加或减少数作调整,借(贷)费用类科目等,贷(借)与之对应科目(坏帐准备、固定资产原价等) 以内部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的处理为例予以说明 在连续编制合并会计利润报表时,首先应将上期管理费用中抵销的内部应收账款提的坏账准备对本期期初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即按上期管理费用项目中抵销的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数额,借记“坏帐准备”项目,贷记“期初未分配利润”项目,其次,对本期内部应收账款在个别会计报表中补提或冲销的坏帐准备数额(内部应收账款增减计提的坏账准备)也应予以抵销,即按本期期末内部应收账款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补提的坏帐准备数额,借记“坏账准备”项目,贷记“管理费用”项目(或按照本期期末内部应收账款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冲销的坏账准备数额,借记“管理费用”项目,贷记“坏账准备”项目。 例1.某母公第一期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50000元,全部为内部应收帐款,其内部应收账款按5%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数额为250元,第二期资产负债表对子公司内部应收账款为66000元,坏账准备数额为330元,内部应账款补提坏账准备80元,第三期资产负债表对子公司内部应收账款为32000元,冲销内部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70元。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抵销分录如下:(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抵销分录略) 第一期:将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予以抵销 借:坏账准备:250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 .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500.4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32.93%,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16.84%,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028.87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73,023.62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73.00% ;营业费用4,349.52万元,占成本费 用总额4.35% ;管理费用21,382.38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21.38% ;财务费用

-313.34 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0.31% (2) 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158.28 万元,增长28.46% ; 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755.04 万元,增长15.42% ;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70.50 万元,增长 1.65% ;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912.28 万元,增长125.79% ;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78.44 万元,增长20.02% 。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131.10 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100.78 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755.04 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70.50 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912.28 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78.44 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34.89 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3.96 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85.82 万元。 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57.76% ,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45.97% ,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4.经营成果总体评价 (1) 产品综合获利能力评价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h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h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发表时间:2003-11-7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发表时间,2003-11-7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是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利润或亏损信息的会计报表。反映 企业截止报告期末利润分 配和未分配利润结余情况。利润表列报的数据均为时期数,即报告会计期间发 生的数据。 格式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标准格式如下: W上市公司“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2001年度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2001年度项目注释合并公司一、主营业务收入 32 4,455,064,776.93 减:主营业务成本 32 3,434,439,752.26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3 179,511,205.51 二.主营业务利润 841,113,819.16 加:其他业务利润 34 1,064,530.85 (33,873.17) 减:营业费用 273,634,648.34 管理费用 273,123,916.21 64,918,017.02 财务费用 35 (3,278,580.17) (22,524,031.60) 三.营业利润 296,569,303.93 (42,427,858.59) 加:投资收益 36 198,305,490.51 441,211,148.85 营业外收入 37 18,476,084.14 721,695.55

减:营业外支出 38 11,498,662.75 331,143.80 四.利润总额 501,852,215.83 399,173,842.01 减:所得税 119,882,931.48 25,426,624.28 少数股东损益 8,222,066.62 五.净利润 373,747,217.73 373,747,217.73 年初未分配利润调整数 31 (32,755,679.02) (32,755,679.02)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 11,518,859.92 11,518,859.92 其他转入数 31 3,076,539.11 3,076,539.11 六.可分配利润355,586,937.74 355,586,937.74 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7,374,721.77 37,374,721.77 提取法定公益金 18,687,360.89 18,687,360.89 七.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 299,524,855.08 299,524,855.08 减: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168,713,328.88 168,713,328.88 应付普通股股利 126,194,388.20 126,194,388.20 八.未分配利润 31 4,617,138.00 4,617,138.00 注:一些上市公司将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单列,上表系将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连续列示。 主要项目 收益 收益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其形式表现为因资产流入、资产增值或负债减少而增加 的股东权益,但不包括因股东出资而增加的权益。 如果经济利益的增加与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相关,并且能够可靠地计量,就应当在利润表内确认为收益。 收益的分类 利润表内确认的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如下图: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以及利润分配表的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以及利润分配表的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与利润分配余额的合计数一般等于未分配利润年初数+利润表中净利润本年累计数。如果本年进行了利润分配、调整了未分配利润就不能用未分配利润年初数+利润表中净利润本年累计数,应该为利润分配账户期末余额+本年利润账户期末余额。 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反映的是某公司当年的净利润的分配情况和年末分配利润的情况。该表的编制是从公司净利润额开始的。 其科目分析如下: 可分配的利润 在公司的净利润中扣除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再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后即得可分配的利润总额。用公式表示为:可分配利润=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中外合资企业提取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 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 在可分配的利润中扣除按规定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后即是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用公式表示为 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可分配的利润—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 其中法定公积金是指按照公司法规定,公司必须根据当年税后利润减去弥补亏损后所剩余额的10%强制计提的公积金;法定公益金是指公司按照公司法规定,按5%一7%的比例从当年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用于职工福利设施支出的基金。 未分配的利润 未分配的利润指的是在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中扣除已分配优先股股利、任意公积金和已分配普通股股利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 未分配利润=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已分配优先股股利—任意公积—已分配普通股股利 式中,已分配优先股股利是根据股东大会决议派发给优先股股东的利润额;任意公积金是指根据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而从可分配利润中自由计提的公积金,其目的是为了应付经营的风险和不测;已分配普通股股利是根据股东大会决议而派发给普通股股东的利润。 未分配利润额权益归公司投资者所有。 利润分配表一般根据“利润分配”科目有关明细账的发生额进行编制。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表的具体编制方法如下: (一)报表各栏目的填列方法 报表中的“本年实际”栏,根据当年“利润”及“利润分配”科目及其所属各明细账的记录分析填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