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网络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计算机通信网络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计算机通信网络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计算机通信网络期末考

试复习提纲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通信工程本科课程

计算机通信网络

复习提纲与测试

编写:

2019-05-22

(*此文档采用大字体,建议使用电脑观看*)

ChapterⅠ·概述

一、章节体系结构与要点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对“自主”的理解)*P1

2、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资源共享、信息交流……P2~4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从传输技术:广播式、点到点式P12~13

从覆盖范围: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P14~17

4、什么是协议、协议的作用*P23

5、什么是协议体系*P23

垂直分层P23、协议栈P24、封装P25、解封P25、接口P23、服务访问点(教案)、实体P23

6、服务方式:面向连接服务、无连接服务,服务质量P27(主要是

特点和对比)

7、服务与协议的关系*P30

8、OSI模型*

七层结构和各层功能P32~33

互连设备:中继器P231、桥P267、路由器P290(工作层次教案)

9、OSI模型与TCP/IP模型*

TCP/IP模型结构和各层功能P35~36

OSI与TCP/IP模型的关系P37~41(教案有很好的总结)

10、计算类型:数据传输速率、与距离有关的(传播)延迟、位长、封装

的开销等有关的计算。

二、术语和定义

1.计算机网络(ComputerNetwork):自主计算机的互联集合。

·自主(Autonomous):对等的行为模式(非主从式)。

·基本功能: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2.主机(Host):网络上实现网络应用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信源和信宿)

节点(Node):实现通信功能的计算机或网络设备,实现寻路和转发功能

信道(Channel):物理层数据传输经过的线路

链路(Link):数据链路层数据传输经过的线路

站点(Station):网络上的主机和节点

3.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逻辑分类:资源子网、通信子网

按传输距离分类:个域网(PAN)、局域网(LAN)、家庭网(HNET)、城域

网(MAN)、广域网(W AN)、互联网(Internet)、无线网。

·广播通信:由电台到用户的通信

·广播式通信:局域网、无线网和总线型网络等一类计算机网络通信

模式,由多台主机共享一条信道

4.异步传输(AsynchronousTransmission):一次传输一个字符,每个字符之

间有不确定的延时,用于网络状况较差的环境

同步传输(SynchronousTransmission):一次传输一个数据块,用于信道质量较好的环境

5.多路复用技术

·频分多路(FDM)·时分多路(TDM)

·波分多路(WDM)(光纤)·码分多址(CDMA)(无线)

6.无线网络(fixedwireless):表示接入网络无需网线

移动计算(mobilewireless):表示可以随处使用网络(例如酒店网线),而不是固定在某处

7.协议(Protocol):对等实体共同遵守的一组规则集,协议的三要素是

·语法:表达方式(PDU格式)如:手机号码为3+8格式

·语义:表达含义(符号含义)如:3表示区号,铃声是指提示

·时序同步:完成过程如:网络时序图

协议约定了对等实体之间如何进行通信。

8.协议体系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

·协议栈(ProtocolStack):一个特定系统所使用的一组协议、利用各层SAP产生协议间的关联组合称为协议栈。通过SAP,在协议栈中形成了多个功能序列,为上层应用提供了多种可选通信方法。

·封装(encapsulation):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公开接口

·解封装:去掉传输过程中额外的添加信息

·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Unit):对等实体之间交换数据形成,由头部(Header,本层实体的控制信息)和数据(Data)构成。填充时从后往前填充,避免数据搬移。

注:PDU(N)=SDU(N-1);SDU(N)=PDU(N+1);SDU+Head=PDU

本层的PDU为下层的SDU

·实体(Entity):执行协议和完成本层功能,可由硬件、软件实现,对等实体是指不同系统同层存在通信关系的实体。

注:不同系统同层之间的实体如果不同心则不构成对等实体。

实体之间的通信模式:有连接和无连接两种。

·服务(Service):某层向其上层提供的功能集合,下层为服务提供者(ServiceProvider),上层为服务用户(ServiceUser)。

服务数据单元(SDU)构成PDU的数据字段,最终传递给对等实体

·接口(Interface):上下层实体边界(交流地点)

·服务访问点(SAP):n层SAP是n+1层可以访问n层服务的地方(上层访问下层)。每个实体对自己提供的SAP进行编号以区分不同对应关系,实体通过SAP联系上层(无需知道上层是谁)

地址是同层实体之间用于区分网络设备的标示,注意区分地址和SAP 的区别

·服务原语(ServicePrimitive):定义上层实体与下层实体的接口模型,提供上层实体使用下层服务

Req:Request,请求

Ind:Indication,指示

Resp:Response,响应

Conf:Confirm,证实

·有证实服务:要求确认

无证实服务:不确认

·面向连接的服务

建立连接->通信->拆除连接,可靠(不丢失不重复按序到达)·无连接服务

直接发送报文,不事先通知

·实通信与虚通信

实通信:数据在线路上的传输过程(垂直过程)

虚通信:对等层通信,数据经由下层转交(水平过程)·服务(Service):下层提供给上层的功能集合(垂直)

协议(Protocol):对等实体之间通信共同遵守的规则集(水平)

9.OSI七层模型

各层概述:

10.O SI/RM网络互联

模型:“端系统(7)-中继系统(3)-端系统(7)”

中继系统:

·物理层采用中继器(RPRepeater)实现信号的再生与放大·数据链路层采用桥(Bridge)实现不同媒体的访问

·网络层采用路由器(Router)实现不同网络的互联

11.T CP/IP模型

OSI与TCP/IP的对比:

·特点

OSI:OSI更容易进行协议替换、OSI先有模型再有协议、OSI更倾向

面向连接、通用性强,但是协议复杂,且忽视无连接服务和协议及计

算机软件工作方式

TCP/IP:先有协议、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实用性强,但通用性差、替

换协议时产生影响较大

三、测试

1.系统具有X层结构,从最底层传出Y字节数据。假设除了最底层外,

每层需要封装M字节的Header,请计算开销比例(开销占总量的比

例)。

2.假设一个报文分为10帧传输,误帧率为。分别对以下两种重传策略,

计算平均传输的帧数量。

(1)接收方对每一帧进行确认,并请求重传错误帧;

(2)接收方接收完全部帧以后确认,并请求全部重发。

3.一个人的速度假设为18km/h,他身上有24GB的信息。请问在什么距

离范围内,人的数据传输速率能够超过150Mbps的WiFi网络

4.假设某组网采用广播式,共有n台主机,每台主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

内访问信道的概率为p。求因冲突被浪费的时间占比。

5.一幅图像的分辨率为1024×768,每个像素3Bytes。通过56kbps的调制

解调器传输这张图像需要多长时间通过10Mbps的以太网呢

6.请解释互联网和互连网的区别。

7.写出以下协议对应的网络类型。

Chapter2·物理层

一、章节体系结构与要点

1、物理层功能*P76

2、傅立叶级数与数据传输速率的限制(不要求傅立叶级数公式及推

导)P72~73教案

3、奈奎斯特定理和香农公式(要求公式和计算)*P75

4、传输介质:分类、特点(带宽、距离、应用特点等)*P75

5、电话系统:

结构:(本地回路、交换局、干线)P100

干线上的多路复用技术(分类:FDM、TDM、SDH等)P115~117

6、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原理、特点、对比)*P123~126

7、物理层接口的基本类型及四大特性(教案)

8、计算类型:与采样、编码有关的波特率、采样速率、数据传输速

率。与复用技术有关数据传输速率,与交换技术有关的延迟等。

二、术语和定义

1.物理层(Physical)

·服务:提供BitStream传输

·协议:物理接口四大特性①机械②电器③功能④规程特性

2.数据传输速率的傅立叶级数分析:

3.奈奎斯特(Nyquist)定律(无噪声信道):

(单位:bit/s)

其中,B为带宽,V为信号电平级数量(如果是二进制信号,则V=2,

log2V表示一个信号变化可以表示多少位数据的变化)。

可以通过提高编码效率,在有限的带宽中多传数据,以提高数据传输

速率。

4.香农(Shannon)定理(随机噪声信道)

(单位:bit/s)

其中,S/N为SNR(信噪比)。

要提高信道速率,在无噪声信道中不能无限制增加信号数量(接收方

难以区别细微差别信号),在有噪声信道中不能无限制增加带宽(噪

声能量与信道带宽成正比)。

由上可以得到数据在信道的传输速率受

·带宽

·编码效率

·SNR

的影响。

5.物理层参数:

·BitRate(比特速率)

·TransmissionTime(传输时间):从开始发送到发送完毕的时间。(将N bit送上信道所需的时间)

设传输速率为R,则传输时间:

·TransmissionDelay(传播延迟):从开始发送到开始接收的时间。信号在信道上的传输时间

设信道长D,信号传播速度为V,则

从开始传输到接收完毕所花的时间为

图解法示意如下:

·BitErrorRate(误比特率BER):bit出错的概率

6.传输介质

·双绞线:一股四对八根,一对线单向信道,两对线双向传输,分为UTP和STP(屏蔽双绞线,外加金属抗干扰),特征抗阻100Ω,传输距离<100m,成本低且安装维护简单,多用于星型组网。

典型带宽与传输速率:

1类STP:10M/100M以太网;3类UTP:10Mbps;

5类UTP:10M/100Mbps

·同轴电缆:成本低,安装维护难

基带同轴电缆:50Ω,典型带宽:10Mbps,传输距离500m~2km

宽带同轴电缆:75Ω,典型带宽:几十Mbps,传输距离几十km

·光纤(单向):单模光纤速率高、传播远(10Gbps,100km)

多模光纤速率低、传播近(100Mbps,2km)

注:光纤传输速率受光电转换频率的限制。

光纤常用于骨干网或无源星型

·无线传输:可移动、低成本

7.传输体制(TransmissionScheme)

·全双工(FullDuplex)、半双工(HalfDuplex)、单工(Simplex)

·同步传输(SynchronousTransmission):Bit数据以均匀时间间隔T传播,持续不断,特点:高速、稳定传播,需要独立时钟保持收发同步,多用于传输系统、PSTN(电话系统)、SDH(同步数字体系)。

·异步传输(AsynchronousTransmission):字节为单位传输,字节间隔长度可变,特点:不需要专门的时钟电路、低速,多用于计算机直连、外设连接、低速短距传输

·块传输(BlockTransmission):以数据块为单位传输,块长度不定,相当于增强型异步传输,传输速率高。多用于以太网信道。

8.电话系统(PSTN)

·传输特点:误码率高

·本地回路:从用户到交换端局之间。

传输损害:衰减、噪声、延时变形、回声(回声抑制[半双工]和回声消除[全双工]);

电话信道:带宽300Hz~3400Hz,数据传输通过调制解调,传输速率56k/

调制解调:数模转换器接口RS-232-C(20kbps,15m),RS-449-A

(2Mbps,60m)

用户数字线ADSL:将数据信号与语音信号分离,调制技术采用DMT (离散多音频调制技术),将信道划分为32kHz宽度的很多子信道。

频谱划分:0~4kHz语音信号,25kHz~140kHz上行信号和

140kHz~1140kHz下行信号。ADSL特点:数话同传、上下行不对称、速率可调、速率较高

·干线(多路复用技术)

·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交换机

SONET(同步光纤网络)多路复用

SDH(同步数字系列)线路复用

(*其余详细内容格式不便移植,查看PPT59~81页*)

9.接口规范:

·接口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

RJ45:10Mbps~10Gbps、100m、全双工块传输

:、15m、全双工

:、、全双工

Fiber:单模-10Gbps、100km、全双工同步传输

多模-100Mbps、2km、全双工同步传输

三、测试

1.

(1)电视信道带宽6MHz。如果使用4级数字信号,每秒可以发送几个bit 假设电视信号没有噪声

(2)假设在一条3kHz的信道上发送一个二进制信号,该信道的信噪比为20dB,最大传输速率是多大

2.有10个信号,每个需要4000Hz带宽,现在用FDM将它们复用在一条信道

上。求该信道的最小带宽。假设保护带宽为400Hz。

3.比较在一个电路交换网络和一个负载较轻的包交换网络中,沿着k跳路径发

送一个x位长度的消息延迟。假设电路建立时间为s秒,每一跳的传播延迟为d,数据包的大小为p位,数据传输率为b bps。在什么条件下数据包网络延迟较小

4.一个有线电视公司决定为一个有5000住户的小区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该

公司使用一根同轴电缆,它的频谱分配方案允许每根电缆有100Mbps的下行带宽。为吸引客户,公司决定在任何时候都保证每个用户至少有2Mbps的下

行宽带。如何实现

5.从协议的要素出发,对应物理层规范的四大特性。

6.设无线信道误码率为5×10-5,信道速率为54Mbps,出现比特错误的平均时间

间隔为多少

7.以太网标准中,典型数传速率为100Mbps,使用块传输(同步传输),一次

连续传输一块数据,一块数据最大为1500字节,最小为64字节,块与块之间的间隔最小为传输960bit的时间,那么这个信道上的最大有效传输速率是多少,最大帧速率是多少(每秒钟最多的块数)

Chapter3·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一、章节体系结构与要点

1、介质访问子层的功能*

广播式信道P208

广播信道的分配:静态分配、动态分配P208~209

2、竞争式协议的原理和特点P212~218

3、竞争协议、无冲突协议、有限竞争协议

竞争协议和无冲突协议的比较(高负载、低负载)P220

有限竞争协议的思想P220

4、桥、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术语与定义

1.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ediaAccessControl)是数据链路层的底层,功能

是控制广播信道分配,指定数据收发规则。

2.静态分配(多路复用技术):将广播信道分为多个信道,并将这些

信道分配给多个用户。静态分配存在较大延迟和较多的资源浪费,且多路访问困难。

·FDMBand{f_1,f_2,…,f_N},子频段速率r=R/N,全时工作

·TDMT{T_1,T_2,…,T_N},时隙平均速率r=R/N,分时工作

静态分配的三个巨大问题:

·传输性能:传输利用率低

·延迟:设信道容量为C,帧到达率为λ,帧长为1/μ位(服务率为μC),则平均延时为

而划分N个子信道后,延迟为原来的N倍:

·多路访问难以实现(不能指定接收目的)

3.动态分配:假设站点流量独立(IndependentTraffic,即一次发送一帧

直至发送结束)、单信道(SingleChannel)、冲突可检测

(ObservableCollision,所有站都能检测信道信号是否冲突)、时间连续或分槽(ContinuousorSlottedTime)、载波侦听或不听

(CarrierSenseorNoCarrierSense,站点可以检查信道状态),动态分配可以利用广播共享信道的特点:一发多收,无需频道转换,且对猝发性适应力强,但是需要解决冲突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竞争信道(无序抢占,允许冲突)

·有序访问(有序使用)

·有限竞争(轻负载-无序,重负载-有序)

4.多路访问信道协议——竞争访问信道协议

·PUREALOHA

规程

发送:任何时刻有数据时立刻发送数据、启动定时、等待确认(否则重发或丢弃报文)

接收:接收方接收到报文,校验并返回确认

问题:冲突严重(发送随意、不监听信道)

性能:按照PPT21页的说明,PUREALOHA的吞吐率为

其中,G~λt为负载,即在时间T内需要传输的总帧数。

·SlottedALOHA

规程

将信道的使用分为离散的时槽,发送帧只能在时槽起始处进行,冲突要么不发生,要么重叠。

性能:

·CMS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在发送帧前检查信道状态。如果线路空闲则立即发送,如果线路忙则等待。CMSA使冲突的概率明显下降。假设数据传输速率为

10Mbps,平均帧长为12kb,距离为1km,则冲突时间

(注:CMSA的冲突延时为传播延时)

①1-坚持CMSA:监听信道,一旦空闲立即发送,如果多个信道则必然

发生冲突;

②P-坚持CMSA:监听信道,信道空闲时以p的概率发送或以(1-p)的概

率随机延时后发送;

③0-坚持CMSA:监听信道,信道空闲后进行随机延时后发送;

几种协议的效率如下:

·CMSA/CD:CMSA协议冲突发生后会继续发送。CMSA/CD一旦发生冲突,立即停止发送,以避免信道浪费。(CD:CollisionDetect)检测方法:冲突时,信号电平因叠加变高(电平检测),或集线器上有两个以上端口活动(逻辑检测)。若传输延迟为t,则发送经过2t 后不必再进行冲突检测。

5.多路访问协议——无冲突协议

设:数据长度为d,每一帧额外开销为N

·预订协议:先申请信道,然后按序访问(基本位图法)

信道利用率:

·自定协议:利用站点自带信息决定使用信道的顺序(二进制地址倒计数法)

信道利用率:

·特定信息指挥:由监控站指定站发送令牌,有令牌才能发送,令牌沿环传递

6.多路访问协议——有限竞争协议

轻负载时,竞争协议具有低延迟的优点,而重负载时,无竞争协议具有较高的信道利用率,于是产生了有限竞争协议:给分组,组间采用竞争协议,组内采用无冲突协议,轻载时增加组成员数量,重载时增加组数量

7.共享式以太网:采用集线器(Hub,物理层设备),一个集线器连接所

有站点,采用共享电缆,多个站点同时发送就会产生冲突

8.交换式以太网:采用交换机(Switch,数据链路层设备),交换机仅仅

把数据放至目的站所在的端口,提供独享信道,多站同时发送时,只要目的不同就不会冲突

共享式和交换式以太网可以结合使用。

9.网桥:用于局域网之间的互连,工作于数据链路层,采用存储转发

技术,接收局域网上的所有帧,并按地址转发。不同LAN之间可能会进行协议转换。

核心技术:

·存储转发,便于速率匹配、协议或信号转换

·按址转发,只转发跨LAN数据,实现网间隔离,允许多端口同时收发,而集线器不允许多个端口同时转发,且一个端口收到数据要向所有端口发送

·协议转换

常用的网桥技术:透明网桥(TransparentBridge):收集所有数据帧,根据MAC地址查表转发。地址表维护方式有逆向学习法、生成树算法。逆向学习法通过接收帧掌握站点信息,生成树法在反向地址学习中形成环路时裁剪分支破坏环路。

注意:

网桥接收所有的数据--透明性

用户站点并不知道网桥的存在,因此以为目的站是直接相连的。

网桥对未知目的地数据采用扩散方式,一定要送到目的。

对于广播帧,网桥要将其转发到各个端口

(注意与路由器相比)

网桥隔离了冲突域

存储转发的机制使桥两端可以同时有数据在线

(注意与集线器相对比)

无论如何,网桥在数据链路层互连,其结果就是实现所有的站点

“直接相连”。其互连规模有限,隔离性也有限

10.交换机:全硬件实现网桥的功能(生成树除外),交换机在相同类

型的LAN下交换数据,交换机采用部分存储转发形式,只存储目

的地址后即开始转发。

三、测试

1.写出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的主要功能。

2.求经典10Mbps以太网的波特率。

3.N个站共享一个56kbps的纯ALOHA信道,每个站平均每100秒输

出一个1000位长的帧,既是前面的帧还没有被发送出去。求N的

最大值。

4.一群ALOHA用户每秒钟产生50个请求,包括原始请求和重传请

求。时间槽单位为40ms。求:

(1)第一次发送成功的机会

(2)恰好k次冲突后发送成功的概率

(3)传输次数的期望

计算机通信网期末试题

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计算机通信网》考试试题 课程号:67119305 考试方式:闭卷 使用专业、年级:通信11、电信11 任课老师:高丽丽 考试时间:备注: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各项中,不是数据报操作特点的是() A.每个分组自身携带有足够的信息,它的传送是单独处理的 B.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不再建立虚电路 C.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 D.网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做出路由选择 2、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B.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 C.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D.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3、下述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IPv6具有高效IP包头 B.IPv6增强了安全性 C.IPv6地址采用64位 D.IPv6采用主机地址自动配置 4、ISO关于开放互连系统模型的英文缩写为,,它把通信服务分成层。() A.OSI/EM ,5 B.OSI/RM ,5 C.OSI/EM ,7 D.OSI/RM ,7 5、网络上唯一标识一个进程需要用一个() A.一元组(服务端口号) B.二元组(主机IP地址,服务端口号) C.三元组(主机IP地址,服务端口号,协议) D.五元组(主机IP地址,本地服务端口号,协议,远程主机IP地址,远程服务端口号) 6.路由器的缺点是() A.不能进行局域网联接 B.成为网络瓶颈

C.无法隔离广播 D.无法进行流量控制 7、如要将138.10.0.0网络分为6个子网,则子网掩码应设为() A.255.0.0.0 B.255.255.0.0 C.255.255.128.0 D.255.255.224.0 8、用集线器链接的工作站集合() A.同属一个冲突域,也同属一个广播域 B.不属一个冲突域,但同属一个广播域 C.不属一个冲突域,也不属一个广播域 D.同属一个冲突域,但不属一个广播域 9、下面哪些设备不能隔离冲突域() A.中继器 B.网桥 C.交换机 D.路由器 10、对地址转换协议(ARP)描述正确的是() A.ARP封装在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 B.ARP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的 C.ARP是用于IP地址到域名的转换 D.发送ARP包需要知道对方的MAC地址 11、在802.3以太网中,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帧的长度可以小于64Bytes B.冲突只可能在一帧的前64字节内发生 C.帧长度小于64字节时,在发送过程中将无法检测出冲突 D.长度小于64字节的帧(碎片帧)都是无效帧 12、对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描述不正确的有() A.ICMP封装在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 B.ICMP是属于应用层的协议 C.ICMP是IP协议的必需的一个部分 D.ICMP可用来进行拥塞控制 13、下面有关网络互连设备说法不正确的有() A.在物理层实现网络互连的主要设备有HUB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试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试题 一、判断题 1、WWW使用非线性网型结构来组织信息和浏览。它使用超文本和超媒体等技术,能将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和视频综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文档,提供多媒体服务。( 正确 ) 2、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正确 ) 3、计算机软件结构设计中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保持模块相对独立性,并以些原则优化初始的软件结构。(正确) 4、双绞线是目前广域网上最常用的传输介质,目前使用的双绞线是五类或超五类线,它由4对线组成,其中每对由两根带绝缘层的导线以螺旋形绞合在一起,这两条线使用时作一条通信线路。( 错误 ) 5、当一台客户机需要另一台主机的IP地址时,一般它首先查询自己所在的DNS服务器,前提是这台服务器列在搜索次序的首位。( 正确) 6、计算机软件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两大部分之一,是能够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数据及与程序和数据相关的各种文档的统称。(正确) 7、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机制中加密是提供数据保密的基本方法,用加密方法和认证机制相结合,可提供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正确) 8、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鉴别交换是在通信进程中,以双方互换约定信息方式确认实体身份机制。(正确) 9、在FTP客户连接服务器的整个过程中,数据传输通道是一直保持连接的,而控制信道是临时建立的。( 错误 ) 10、SMTP协议是Internet上基于TCP/IP应用层协议,适用于主机之间电子邮件交换。(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2、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 A、PAN B、LAN C、MAN D、WAN 3、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C) A、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B、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 C、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D、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4、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C)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5、采用专用线路通信时,可以省去的通信阶段是(B ) A、建立通信线路 B、建立数据传输链路 C、传送通信控制信号和数据 D、双方确认通信结束 6、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B ) A、终端、电缆、计算机 B、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 C、信源、通信媒体、信宿 D、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 7、以下不正确的是(D )。 A.TCP/IP传输层协议有TCP和UDP B.IP协议位于TCP/IP网际层 C.UDP协议提供的是不可靠传输 D.IP协议提供的是可靠传输 10、当IEEE802.3MAC帧中的目的地址字段为全“1”时,表示( A) A.单个地址 B.组地址 C.广播地址 D.局部地址 11、“截获”是一种网络安全攻击形式,所攻击的目标是信息的(B ) A.可用性 B.保密性 C.完整性 D.安全性 12、ADSL标准允许达到的最大下行数据传输速率为( D) A.1Mbps B.2Mbps C.4Mbps D.8Mbps

2015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A及答案-最终

北京交通大学考试试题(A卷)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学年学期:2015—2016学年第1学期课程编号:90L124Q 开课学院:电气工程出题教师:网络课程组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 学生学院:班级: 注意:请将所有试题都答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在局域网中,交换机与计算机使用()互联 A.直通线B.反转线C.交叉线D.以上均错 2.一个有n层协议的网络系统,应用层生成长度为x字节的报文,在每一层都加上 长为h字节的报头,那么,网络带宽中因传输各层报头而浪费的比例为()。 A.h/(h+x)B.x/(h+x) C.nh/(nh+x) D.x/(nh+x) 3.某信道如果采用 16元振幅调制则可以获得最高的数据率为16000 bps,根据奈 氏准则的限制,该信道的最高码元速率为()码元/秒。 A.1000 B.2000 C.4000 D.8000 4.下列媒体共享技术中,以太网采用的是() A.静态划分信道 B.随机接入 C.受控接入D.以上均可 5.有ABCD四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码片序列如下, A.(-1-1-1+1+1-1+1+1)B.(-1-1+1-1+1+1+1-1) C.(-1+1-1+1+1+1-1-1)D.(-1+1-1-1-1-1+1-1) 现收到码片序列为(-1+3-3+1-1-1-1-1),则发送0的站是:() 6.xDSL宽带接入技术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 )进行改造。 A.模拟电话用户线 B.有线电视网 C.光纤网络D.以上都不是 7.网络适配器从网络中每收到一个数据帧就会先硬件检查() A.目的MAC地址B.源MAC地址 C.目的IP地址D.源IP地址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期末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期末试题(08级电子信息工程120分钟)A卷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 1.下列哪一项最好地描述了模拟信号 A.用图表示像是一个正弦波 B.有两个不同的状态 C.以每秒周期数计量 D. A 和C E. A和C 2.下列哪一种传输方式被用于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 A.串行 B.并行 C.同步 D.异步 3.在串行传输中,所有的数据字符的比特 A.在多根导线上同时传输 B.在同一根导线上同时传输 C.在传输介质上一次传输一位 D. 以一组16位的形式在传输介质上传输 4.波特率等于 A.每秒传输的比特 B.每秒钟可能发生的信号变化的次数 C.每秒传输的周期数 D. 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5.假定一条线路每1/16s采样一次,每个可能的信号变化都运载3bit的信息。问传输速率是每秒多少个比特 s s s D. 48b/s 6.半双工支持哪一种类型的数据流 A.一个方向 B.同时在两个方向上 C.两个方向,但每一时刻仅可以在一个方向上有数据流 7.在下列传输介质中,哪一种错误率最低 A.同轴电缆 B.光缆 C.微波 D. 双绞线 .多路复用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8. A.执行数/模传换 B.减少主机的通信处理负荷 C.结合来自两条或更多条线路的传输

D. 执行串行/并行转换 9.在下列功能中,哪一个最好地描述了O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A.保证数据正确的顺序、无错和完整 B.处理信号通过介质的传输 C.提供用户与网络的接口 D. 控制报文通过网络的路由选择 10.OSI模型的物理层负责下列哪一种功能 A.格式化报文 B.为数据选择通过网络的路由 C.定义连接到介质的特征 D.提供远程文件访问能力 11.在不同网络结点的对等层之间的通信需要下列哪一项 A.模块接口 B.对等层协议 C.电信号 D.传输介质 12.下列各网络设备属于通信子网的是()。 A.客户机 B.接口信息处理机 C.终端 D.服务器 13.若对一个最大频率为35 kHz的声音信号进行采样,则最适合的采样频率为()。 kHz kHz kHz kHz )。14.实际上提供虚电路服务的通信子网内部的实际操作( B.既可以用虚电路也可以用数据报 A.只可以是虚电路方式 D.既不是虚电路也不是数据报 C.只可以是数据报方式 )。的传输速率是(ISDN接口标准中,信令信道(D信道)定义的kbps kpbs kbps kpbs 。)的信元头及信元的长度为(字节字节和48 字节和50字节 字节字节和53 字节和52字节 。)17.下列设备属于资源子网的是( D.交换机集中器 C.路由器 A.打印机 B.)。通信双方之间只有一条数据通道,则双方不可以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是(18.串行通信 D. C.全双工传输 A.单工传输 B.并行通信 。)如果对某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后,有19.256个量化级别,则( 1个字节来表示结果 B.用 A.用位7 bit来表示结果位二进制数来表示D.用128 位二进制数来表示结果C.用256)1,接受窗口>时,相当于(。20.从滑动窗口的观点看,当窗口尺寸为:发送窗口>1对等重发D. 选择重发C. N -back-RQ 空闲A. 21.局域网的特点不包括()。 A.地理范围分布较小 B.数据传输速率较低 C.误码率较低 D.协议简单 第二大题问答题(每题4分,共40分) 1. 如何实现比特填充 2.为什么TCP连接的建立过程需要三次握手(或三次联络) 3.什么是防火墙什么是内连网两者有何关联 4.服务的四个原语是什么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试卷-2005B

南京邮电学院2004 / 05学年第 2 学期 期末《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试题B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30分) 1. 计算机网络是由子网和子网所组成。 2. Hub在网中的物理拓扑结构为,而逻辑上则是结构,为双绞线提供的接口为。 3.IEEE 802.3 的MAC 帧格式与Ethernet 的MAC 帧格式不同处是两字节定义不同,其中IEEE 802.3 定为,而Ethernet 定为。 4. 计算机网络的流量控制技术的分层次实施,可分为:间的流量控制、间的流量控制、端-网间的流量控制、主机-主机间的流量控制。 5. X.25建议定义了终端以方式接入分组交换网的接口标准。 6. IBM使用对称密钥密码技术的组合式的加密方法:,列为美国联邦信息标准,后又被ISO定为国际标准;非对称密钥密码技术有把密钥,称之为密钥算法。 7. 网络交换机实现OSI的层功能,实现局域网域的划分。 8. 在FTP应用中,需要建立两个连接:连接和连接。 9. 电子邮件使用的传输协议是。 10. 在以太网中,假如两站最大传播延迟为1,则一站点发送信号后需继续监听的时间最多为。设曼彻斯特编码所编码的数字数据速率为10Mbit/s,则要求发送时钟频率为MHz。 11. PING应用程序是使用协议中回送请求和响应报文实现的。 12. 帧中继网的帧格式中采用和ATM网的信元格式中采用来标识虚电路连接。 13.13.带宽为4kHz的信道,信噪比为30db。按Shanneon定理最大限制的数据速率是为Kbit/s。 14.IPv6的地址为字节。ATM承载IP业务的解决方案分类:模型和模型。 15.TCP的慢启动算法中,阻塞窗口以规律增加,拥塞避免算法中,阻塞窗口以规律增加。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20 分,在下列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082122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总课时数:32 学分:2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1.本课程是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必须课。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网络的构成、拓扑结构、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几个重要的协议、着重了解TCP/IP协议和以太网(Ethernet) 及IEEE 802标准,是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和使用方法。 2.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本课程需要先学习微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计算机网路与通信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网路应用设计的基础课程。 3.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路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和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对局域网和广域网要有所了解,对几种高速局域网如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FDDI,ATM等有所了解。对常见的网络互联技术和设备,如集线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等也有所了解。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最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纲要 1.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概念较多,因此要强调基本概念,而不是过多的讲述具体的计算机网路中所使用的专用设备。本课程工程性较强,教学中应使理论联系实际和重视实验环节。熟悉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很热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网络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2.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难点 第一章.绪论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路的产生和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组成,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重点: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计算机网路的功能和组成。 难点:(无)。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对网络体系结构达到理解层次,开发系统互联参考模型要求达到认识层次,OSI各层概述要求达到认识层次,TCP/IP体系结构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重点: 1.网络体系结构 2.开发系统互联参考模式 3.OSI各层概述 4.TCP/IP体系结构 难点:OSI各层概述、TCP/IP体系结构。 第三章.物理层中的数据传输 基本要求: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期末试卷

期Array A. 网卡 B. 网桥 C. 中继器 D. 路由器 7. 在Internet上浏览时,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 A. IP B. HTTP C. FTP D. Telnet 8. 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和MAC 地址 B. 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动MAC 地址

C. 必须改变它的MAC 地址,但不需改动IP 地址 D. MAC 地址、IP 地址都不需改动 9. 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A. 终端、电缆、计算机 B. 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 C. 信源、通信媒体、信宿 D. 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 10. 下面提供FTP 服务的默认TCP 端口号是( ) A. 21 B. 25 C. 23 D. 80 11.在以下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 ) A.双绞线 B.无线信道 C.同轴电缆 D.光纤 12. 对于带宽为6MHz 的信道,若用8种不同的状态来表示数据,在不考虑热噪声的情况下,该信道每秒 最多能传送的位数为( ) A. 36×106 B. 18×106 C. 48×106 D. 96×106 13. 网卡负责完成( ) 的功能。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物理和数据链路层 D. 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14. TCP/IP 层的网络接口层对应OSI 的 ( )。 A. 物理层 B. 链路层 C.网络层 D.物理层和链路层 15.随着电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所谓“三网融合”的趋势,下列不属于三网之一的是( ) A. 传统电信网 B .计算机互联网 C .有线电视网 D.卫星通信网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试题空白线上。 1. _____类IP 地址。 2. 通信系统中,称调制前的电信号为__________信号,调制后的信号为调制信号。 3. 通信线路的通信方式有三种基本形式: 、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 4.令牌访问技术可用于 和 两种拓扑结构网络。 5.在 TCP/IP 层次模型的网络层中包括的协议主要有 IP 、 、 ARP 和RARP 。 6.按照网络的分布地理范围,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 三种。 7. 计算机网络常用的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 和 。 8. 计算机内传输的信号是 ,而公用电话系统的只能传输 。 9. 多路复用技术又分为 和 两种。 10. 差错控制常采用冗余编码方案,常用的两种校验码是 和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找出下列不能分配给主机的IP 地址,并说明原因。 A . 256 2.简述TCP/IP 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及各层的功能。(5分) 3.简述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及其含义。 4简述CSMA/CD 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域名服务器上存放有internet主机的 ( B )。 A.IP地址 B.域名和IP地址 C.域名 D.E-mail地址2.以太网的MAC地址长度为(A ) A.48位 B.32位 C.64位 D.128位3.用于WWW传输控制的协议是(C)。 A.URL B.SMTP C.HTTP D.HTML 4.以下不正确的是(D)。 A.TCP/IP传输层协议有TCP和UDP B.IP协议位于TCP/IP网际层 C.UDP协议提供的是不可靠传输 D.IP协议提供的是可靠传输 5. 在常用的传输媒体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传输媒体是(B)。 A. 双绞线 B. 无线信道 C. 同轴电缆 D. 光纤 6.下列哪种交换方法实时性最好?( B ) A. 报文交换 B. 分组交换 C. 电路交换 D. 各种方法都一样 7.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类IP地址,需要连接2个分公司,最大的一个分公司有60台主机,如果每个分公司需要使用一个网段,则子网掩码应设置为(D)。 A. B. .255.128 C. D. 8. 下列哪种协议的目的是从已知的IP地址获得相应的MAC地址() A. TELNET B. ARP C. RARP D. ICMP 9. 现在经常提到的TCP/IP,下面不正确的描述是( A )。 A. 指TCP和IP两个具体协议。 B. 指Internet网所使用的体系结构。 C. 指整个TCP/IP协议簇(protocol suite)。 D. 指TCP/IP协议栈,因为几个层次的协议画在一起像一个栈(stack)结构。 10.下列哪个设备可以隔离广播域:() A. hub B. switch C. repeater D. router 11. TCP/IP通信过程中,数据从应用层到网络接口层所经历的变化序列是()数据链路帧>数据报——>IP——PDU运输层>应用层数据—— A. B. 应用层数据——> IP数据报运输层PDU——>运输层PDU——>数据链路帧 C. IP数据报——>应用层数据——>运输层PDU——>数据链路帧 D. IP数据报——>应用层数据——>数据链路帧——>运输层PDU 12. 内部私有IP地址到对外合法IP地址之间的转换是用() A. ICMP B. NAT C. ARP D. RARP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网卡的基本功能() A. 数据转换 B. 路由选择 C. 网路存取控制 D. 数据缓存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试卷-2006A

南京邮电大学 2005/2006 学年第 2 学期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和用户资源子网所组成。 2.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通信接口包括4个基本特性,分别是: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 3.Hub组建的局域网中的物理拓扑结构为星型,而逻辑上则是总线结构,为双绞线提供的接口为RJ-45 水晶头。 4.以OSI参考模型做参照,HUB工作在物理层,普通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5.因特网中网络服务器的工作方式有循环方式和并发方式。 6.PING应用程序是使用ICMP 协议的回送请求和响应报文实现的。 7.在FTP应用中,需要建立两个连接: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 8.在ISO/IEC7498-4文件中定义了网络管理的5个基本功能,分别是: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 二、选择(20分,每题1分) 1-5 B C A B D 6-10 D B B B B 11-15 C B D A A 16-20 C D C C C 三、判断(10分,每题1分, 正确的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

二、选择(20分,每题1分) 1.用户A与用户B通过卫星链路通信时,假设传播延迟为200ms,数据速率是50Kb/s,帧长5000bit,若采用停止-等待流量控制协议通信(不计帧头、帧尾和响应帧的开销),则最大链路利用率为。 A. 0.25 B. 0.2 C. 0.333 D. 0.5 2.若采用连续ARQ协议通信,采用3位比特对窗口编码,则最大发送窗口可以达到。 A. 3 B. 4 C. 7 D. 8 3.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是一种协议。 A.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控制 B.面向字节数的异步链路控制 C.面向字符的同步链路控制 D.面向比特的异步链路控制 4.运输层要实现可靠的数据通信,应采用的协议是。 A. UDP B. TCP C. SMTP D. FTP 5.关于RIP路由协议的描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 B.是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C.只适合小型互联网D.是一种外部网关协议 6.关于路由协议RIP和OSPF的描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OSPF协议中,和相邻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中完整的路由表 B.RIP协议中,和相邻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邻接状态C.OSPF和相邻路由器交换的信息的方式是洪泛法,路由器信息放在UDP中传送D.RIP协议规定一条端到端路径上路由器的最大个数为15 7.一个总线式以太网中两个站之间的最长距离为1公里,传播速度为2×105km/s,最不利的站点需要经过多长时间才检测到冲突。 A. 5 us B.10 us C.20 us D.任意 8.设以太网发送数据的速率为10Mbps,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时,时钟频率为MHz。 A.10 B.20 C.30 D.可变的 9.因特网中路由器内路由选择表的大小仅取决于。 A. 因特网中主机数目 B. 因特网中网络数目 C. 因特网中B类网的数目 D. 因特网中C类网中的主机数目 10.给定的IP地址为192.55.12.120,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40,那么子网号和主机号分别是。 A.0.0.0.112,0.0.12.8 B.0.0.0.112,0.0.0.8 C.0.0.12.120 ,0.0.0.120 D.0.0.12.0,0.0.0.127 11.如果主机地址的头十位用于子网,那么184.231.138.239的子网屏蔽码是。 A.255.255.192.0 B.255.255.224.0 C.255.255.255.192D.255.255.255.224 12.如果子网屏蔽码是255.255.192.0,那么下面主机必须通过路由器才能与主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考试题卷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考试题卷 一、选择题 1、分组交换的特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因特网核心部分采用网状拓扑结构;分组 交换网有交换节点。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一个互联的自主的计算机集合。 3、自主是指计算机之间没有主从关系,所有计算机都是平等的。自主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扩大共享资源的地域范围、提高可靠性、促进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提供各种通信服务、提高可扩充性 5、通信消息可归纳成连续消息和离散消息。连续消息是指状态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消息,离散消息是指状态可数或离散的消息。 6、信号的两种基本形式是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指该信号的波形可以表示为时间的连续函数,数字信号是指幅度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只能取有限个离散值。 7、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的定义:层次结构和协议的集合构成网络的体系结构。它的两个两个概念是:协议、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或协议体系结构。 8、协议可定义为统管两个实体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组规则、标或约定。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计时。 9、协议体系结构就是不把整个通信任务只交给一个模块去承担,而是交给采用结构化方式构成的一组模块去完成的结构。 10、层次分解(分层)的优点: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兼容性好、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11、数据通信研究的内容分为:数据传输、数据编码、数据交换。 12、为何要对数据进行编码?一是为了适合传输媒体特性,便于远距离传输;二是为了去掉数据的冗余信息,提高数据输出的信息率;三是为了保证通信系统传输的可靠性,提高系统的抗扰能力。 13、数字传输具有以下优点:(1)数字技术的优势;(2)数据完整性;3)带宽的有效利 用;(4)安全性与保密性;(5)统一性。 14、请分析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的优缺点?异步传输:控制简单,但效率低、速度慢;同步 传输:效率高、开销小、适合大数据块的传输,但控制比较复杂,如果传输出错,则需要重 新传送整个数据块。 15、设计数据传输系统时,考虑的关键的内容是那两个?传输速率、传输距离。数据传输速 率越高,传输距离越远,传输效果就越好。 16、与传输媒质和决定数据传输速率的关键因素是那三个?带宽、传输损耗、干扰。 17、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波形传输速率C=2WlbM(baud)) 18、信噪比(S/N)dB=10log(信号平均功率S/噪声平均功率N) 19、接收器接收信号的成功率主要由那三个因素决定?信噪比S/N、数据率、带宽。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提纲及试题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新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特点、设计技巧和方法;对常用计算机网络(如Ethernet、Internet)会进行基本的配置和使用。 二、课程教学组织 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基本遵循分层模型,但不拘泥于分层结构模型;以Internet技术与高速网络技术为主线,加入网络发展的最新内容。 三、课程教学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新名词、术语及设计思路和方法技巧,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处理计算机网络问题的基本方法;掌握一种网络的安装、使用和简单维护,且面对不断变化的网络技术,具有跟踪、继续学习的基础与能力。 1. 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解答与网络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 2. 了解: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和复习要求 第 1 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定义、协议、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应用。 复习要求: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协议;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体系结构。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及计算。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及在我国的应用。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方法。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的基本概念。 ?掌握:计算机网络拓扑构型的定义、分类与特点。 ?了解:典型的计算机网络。 ?掌握:协议、层次、接口与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考卷6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F 课程所属部门: 通信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考试方式: 闭卷 使用班级: 命题人: 陈瑞 教研室主任审核: 主管领导批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网桥的功能是( )。 A 、网络分段 B 、隔离广播 C 、LAN 之间的互连 D 、路径选择 2.IEEE802为局域网规定的标准只对应于OSI 参考模型的( )。 A 、第二层 B 、第二层 C 、第一层和第二层 D 、第二层和第三层 3.理论上,加密能够在OSI 模型的任何一层上实现,但是实际上最适合实现加密的有三层,它们是( )。 A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B 、物理层、运输层、表示层 C 、物理层、网络层、表示层 D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运输层 4.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或目标是( )。 A 、数据通信 B 、电子邮件 C 、资源共享 D 、Internet 5.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 )。 A 、计算机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 B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集合 C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D 、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组成 6.互联网中所有端系统和路由器都必须实现( )协议。 A 、SNMP B 、SMTP C 、TCP D 、IP 7.在以太网中,集线器的级联( )。 A 、必须使用直通UTP 电缆 B 、必须使用交叉UTP 电缆 C 、必须使用同一种速率的集线器 D 、可以使用不同速率的集线器 8.下面不是网络层的功能的是( )。 A 、路由选择 B 、流量控制 C 、建立连接 D 、分组和重组 本题 得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班级 学号 姓名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课程教学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Technologies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时数:32学分:2 执笔者:胡小刚编写日期:2002.5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公共基础课。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系统结构、协议标准和详尽实现方法,使学生具有用微机组网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工业计算机控制网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2学时) 本章是计算机网络的综述,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系统结构等。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系统结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4学时) 本章内容是介绍数据通信的相关知识,内容涉及传输方式、编码技术、系统传输介质、多路复用技术、调制技术、交换技术、差错控制技术。 重点: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理解编码技术、多路复用技术、调制技术、交换技术、差错控制技术,理解各种传输介质的特点和性质。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4学时) 本章介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OSI参考模型和其它网络体系结构。 重点:掌握网络协议、OSI参考模型、服务原语、服务参数和层交互作用。 第四章通信子网及协议(4学时) 本章首先介绍通信子网的结构,然后介绍OSI七层模型中下三层,主要内容是物理层技术和典型标准、数据链路层控制及常用协议、网络层构造和协议。 重点:掌握通信子层的构成、RS-232标准、RS-485标准、异步传输和异步通信中的六控制面向字符的传输控制规程BSC、面向位的协议HDLC网络层的路由算法和X25协议。.第五章运输层协议(2学时) 本章介绍运输层的模型与功能、运输层服务的实现和运输层协议。 重点:掌握运输层的协议数据单元、运输层服务的实现和TCP协议。 第六章高三层的功能及协议(2学时) 本章介绍OSI高三层功能及协议,介绍会话层服务及协议,在表示层中介绍表示层服务原语、数据压缩和数据的加密与解密技术,在应用层介绍应用服务元素、特定应用服务元素。 重点:掌握OSI会话协议,远端过程调用,数据压缩,数据加密和解密,应用层特定服务元素。 第七章计算机局域网(3学时) 本章介绍局域网的类型、总线型局域网及CSMA/CD协议、环型网及 IEEE802.4和802.5协议,宽带局域网、ISDN、CBX,光纤网和FDDI,ATM。 重点:掌握IEEE802标准,CSMA/CD协议,FDDI,ATM。 第八章网络互连(2学时)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 1、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基本数据单元是()。 (A)分组(B)报文(C)帧(D)比特流 2、网络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给全世界的因特网用户发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传递可由下面的()协议完成。 (A)POP3和ISP (B)POP3和ICP (C)POP3和SMTP (D)POP3和TCP / IP 3、在互联网络中,()是在物理层实现网络互联的设备。 (A)网关(B)网桥(C)中继器(D)路由器 4、我们将文件从FTP服务器传输到客户机的过程称为()。 (A)浏览(B)下载(C)上传(D)通信 5、一座建筑物内的几个办公室要实现连网,应该选择方案是() (A)PAN (B)LAN (C)MAN (D)W AN 6、IPv4地址的表达方式通常是() (A)32位二进制(B)点分十进制(C)16进制(D)128位二进制 7、Internet网络的主要协议是()。 (A)TCP/IP (B)ISO11801 (C)IEEE802 (D)RFC2281 8、当前因特网IP协议的主要版本是() (A)IPv2 (B)IPv6 (C)IPv4 (D)IGMP 9、在一个C类网中,最多可管理()台主机。 (A)256 (B)255 (C)128 (D)254 10、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是()。(A)双绞线(B)光纤(C)同轴电缆(D)电话线 11、在以太网络上,双绞线的连接口采用()。 (A)RJ-11 (B)ST头(C)RJ-45 (D)2312 12、以数据帧的形成是在OSI的()层。 (A)物理(B)网络(C)数据链路(D)传输 13、计算机网络共享的资源主要是指() (A)主机、程序、通信信道和数据(B)主机、外设、通信信道和数据 (C)软件、外设和数据(D)软件、硬件、数据和通信信道 14、无线局域网的标准是()。 (A)IEEE802.2 (B)IEEE802.3 (C)IEEE802.11 (D)IEEE802.5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计算机网络按其覆盖范围来分,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和。 2、电话系统由、和三个部件组成。 3、网络互连的类型有、、和等四种。 4、局域网的基本拓朴结构有、和。 5、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为17110581,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形式为,它属于类地址。 6、如果将一个C类网络划分为30个子网,那么它最多可管理个主机。 7、IP地址中,如果32位全为0,则表示 8、数据交换的三种方式有、和。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技术在部队的广泛应用,随着业务拓展以及与社会宣传需要,政府单位在网络方面的应用越来越重要,网络管理也凸显其重要地位。本文从网管技术网管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技术在部队的广泛应用。随着业务拓展以及与社会宣 传需要,消防部队在网络方面的应用越来越重要,网络管理也凸显其重要地位。下面,我就网络管理技术进行一些表述和探讨。 网络的作用在于实现信息的传播与共享。为了确保正确、高效和安全的通信,我们必须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这里就提出了网络管理的概念。 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其能够有效、可靠、安全、经济地提供服务。网络管理包含两个任务,一是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二是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当前状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瓶颈和潜在的危机;通过控制可以对网络状态进行合理调节或配置,提高性能,保证服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的发展,企业和政府部门开始大规模的建立网络来推动电子商务和政务的发展,伴随着网络的业务和应用的丰富,对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也就变得至关重要。人们普遍认为,网络管理是计算机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尤其在大型计算机网络中更是如此。网络管理就是指监督、组织和控制网络通信服务以及信息处理所必需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其目标是确保计算机网络的持续正常运行,并在计算机网络运行出现异常时能及时响应和排除故障。 在网络管理中,一般采用管理者-代理的管理模型,在网管工作站上的管理者(也称为管理系统)向位于被管理设备内部的代理发送管理操作的指令,代理收到后,将发来的命令或信息请求转换为该设备的内部指令,完成管理操作,并返回结果信息。同时,代理也可以主动向管理系统发送通知信息,将被管理设备上的事件信息或故障信息告诉管理者。一个管理者可以域多个代理相连进行通信;而一个代理也可以接受多个管理者发来的管理操作,但必须协调好多个操作。 一、网络管理的发展趋势 网络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满足运营商及用户对网络的有效性、可靠性、开放性、综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随着网络互连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管理技术自身也在不断发展。目前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管理集成化:允许用户从单一平台管理各种协议的多种网络,通过一个操作平台实现对多个互连的异构网络的管理。 (二)网络管理的智能化: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动维护、诊断、排除故障以及维持网络运行在最佳状态,如处理不确定问题、协同工作、适应系统变化并能通过解释和推理对网络实施管理和控制。 (三)网络管理的实时性:提供实时的动态资源管理和控制。 (四)分布式网络管理是网络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二、网管系统的发展趋势(一)网络管理WEB化。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式融合了WEB功能和网络管理技术,允许网络管理人员通过与WWW同样形式去监视网络系统,通过使用WEB浏览器,管理人员在网络的任何节点上都可以方便配置、控制及访问网络,这种新的网络管理模式同时还可以解决异构平台产生的互操作问题。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提供比传统网管界面更直接,更易于使用的界面,降低了对网络管理操作和维护人员的要求。 (二)网络管理层次化。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SNMP管理机制的弱点被充分暴露出来。SNMP是一种平面型网管架构,管理者容易成为瓶颈。传输大量的原始数据既浪费带宽,又消耗管理者大量的CPU时间,使网管效率降低。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管理者与代理之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A及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 2011-2012学年 第一学期考试试题 注意:请将所有试题都答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在计算机原理体系结构中,运输层的功能是 。 A 两个主机之间的通信 B 两个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 C 两个相邻结点之间传送数据 D 透明传送比特流 2. xDSL 宽带接入技术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 进行改造。 A 模拟电话用户线 B 有线电视网 C 光纤网络 D 以上都不是 3. 时分复用所有用户是在 占用 。 A 不同的时间 同样的频带宽度 B 相同的时间 不同的频带宽度 C 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频带宽度 D 相同的时间 同样的频带宽度 4. 某信道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码元/秒,如果采用16元调制则可以获得最高的数据率为 。 A 18000bps B 16000bps C 8000bps D 6000bps 5.数据链路层解决的基本问题不包括 。 A .封装成帧 B .透明传输 C .差错校验 D .路由选择 6.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使用网桥,用网桥可连接 。 A 不同物理层的以太网 B 不同 MAC 子层的以太网 C 不同速率的以太网 D 以上都可以 7.在计算机网络中收发电子邮件时,一定不涉及的应用层协议为 。 A SNMP B SMTP C HTTP D POP3 8.网络中路由器D 的路由表中已存有路由信息的目的网络、跳数、下一跳路由器分别为N 2、2、X ,新收到从X 发来的路由信息中目的网络、跳数、下一跳路由器分别为N 2、5、Y ,则路由表D 中更新后关于N 2的路由信息为 。 A N 2、2、X B N 2、5、X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装 -------------------------------------------------------------------订--------------------------------------线-----------------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6章习题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6章习题

3. 一个有50个路由器的网络,采用基于矢量距离算法的路由选择算法,路由 表的每个表项长度为6字节,每个路由器都有3个邻接路由器,每秒与每个邻接路由器交换1次路由表。则每条链路上由于路由器更新路由信息而耗费的带宽是多少? 解答: 在该网络上共有50个路由器,因此每个路由器的路由表的大小为6*8*50=2400b。在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选择算法中,每个路由器都定期地与所有相邻的路由器交换整个路由表,并以此更新自己的路由表项。由于每个路由器每秒与自己的每个邻接路由器交换1次路由表,一条链路连接两个路由器,因此,每秒在一条链路上交换的数据为2*2400=4800b,即由于更新路由信息而耗费的带宽为4800b/s。 4. 假设有一个IP数据报,头部长度为20B,数据部分长度为2000B。现该分组 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需要经过两个网络,这两个网络所允许的最大传输单元MTU为1500B和576B。请问该数据报如何进行分片? 解答: 头部长为20B,数据部分长为2000B的IP数据报在经过MTU为1500B的第一个网络时进行分片,分为2个分片,分片1携带1480B的数据,而分片2携带520B的数据。在经过MTU为576B的第二个网络时,分片1仍然需要进一步分片,分为3个分片,分片3和分片4都携带556B的数据,分片5携带368B的数据。因此,目的主机将收到4个分片,即分片2、分片3、分片4、分片5。

5. 假设主机A要向主机B传输一个长度为512KB的报文,数据传输速率为 50Mb/s,途中需要经过8个路由器。每条链路长度为1000km,信号在链路中的传播速度为200000km/s,并且链路是可靠的。假定对于报文与分组,每个路由器的排队延迟时间为1ms,数据传输速率也为50Mb/s。那么,在下列情况下,该报文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主机B? (1)采用报文交换方式,报文头部长为32B; (2)采用分组交换方式,每个分组携带的数据为2KB,头部长为32KB。 解答: (1)如果采用报文交换方式,由于报文头部长为32B,报文携带的数据为 512KB,整个报文长为(32+512*1024)*8=4194560(b)。已知数据传输速率为50Mb/s,则发送该报文所需的传输延时为4194560/50(us)≈84(ms)。 另外,报文经过每个路由器的排队时延为1ms,在每条链路上的传播时延为1000/200000=0.005(s)=5(ms)> 因此,该报文从主机A到主机B所需的总时间=9*传输时延+9*传播时延+8* (2)如果采用分组交换方式,由于分组头部长为32B,每个分组携带的数据为2KB,每个分组的总长度为(32+2*1024)*8=16640(b),分组的个数N为512/2=256。已知数据传输速率为50Mb/s,则发送该一个分组所需的传输时延为16640/50(us) ≈0.33(ms)。 另外,每个分组经过每个路由器的排队时延为1ms,在每条链路上的传播时延为1000/200000=0.005(s)=5(ms)。 因此,从主机A到主机B发送所有分组所需的总时间为主机A发送(N-1)个分组的传输时延加上最后一个分组从主机A到主机B的总时间,即等于(N-1)*传输时延+9*传播时延+8*排队时延=(256-1)*0.33+9*0.33+9*5+8*1≈140(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