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112248524.html,

质疑—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作者:黄明觉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02期

【内容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打开思维的大门。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没有质疑就不会引发思考。质疑可以促使学生深度思索,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核心有效质疑,以引起学生认知和心理上的矛盾与冲突,使其思维向更深处发展。

【关键词】质疑思维思维深处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质疑是创新教育的一门教学艺术,它被运用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成为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使学生带着疑惑、带着问题积极思考、辩证思维,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有助于我们检验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我们合理调整预设与生成。

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在学生观察问题情境写出不同的比例并初步感知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之后,我并没有急于引导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而是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片段一:

师:是不是在所有的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都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呢?你能找一个比例且内项之积不等于外项之积的吗?(比例、且、不等于的语气重些。)

(学生积极寻找,不停地写着,试着,约两分钟后。)

生:3∶6=4∶8

师:4×6=?3×8=?

生:是比例,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不符合要求。

生:9∶3=3∶6

师:3×3确实不等于9×6

生:9∶3和3∶6之间不能画等号,比值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也不符合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