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的真实情况

长庆油田的真实情况
长庆油田的真实情况

在长庆油田某采油厂呆了年,对长庆油田情况非常了解.

以下是我对长庆油田地真实感受

一、长庆油田地欺骗性

长庆油田在招生时是充满欺骗性地,很多到学校招生地人是刚毕业没几年地学生(不是人事部门),他们为了自己地业绩(招到优秀人才),故意将长庆油田吹得天花乱缀,说长庆油田西安、银川基地,建设如何如何等等,其实大多数毕业生没有多少能留在基地,基本上都是在基层地作业区.

二、长庆油田地苦

、工作条件:长庆油田地基层作业区地条件差地让人无法想象,周围大都是光秀秀地黄土高原或沙漠地带,缺水,缺基本地生活设施.我刚去那年地冬天,有个月没有洗澡,因为作业区使用地是太阳能,冬天一冷,就洗不成.

长庆油田地基层作业区都远离城市(严肃地说,陕西、甘肃那边地城市也不能叫城市,一个地级市比不上南方一个乡镇地繁荣),从作业区出来买件东西通常很困难,我所在地井区离一个只有两三个商店地小乡大概有分钟地路程,乡很小,只能买点卫生纸,以及年代淘汰地在中国大多数地方目前很难找到地商品,没有象样地饭馆,即使能找到一个饭碗,也基本上都是面馆,很难吃到大米.

、休息:在长庆油田地各单位工作都很累,很难有休息,我刚参加工作地前个月,没有休息一天,双休日包括十一长假都在工作.在长庆油田地基层,普通地男性员工一个月能休息天是很不错地,有地时候半年都休息不了.女员工通常倒小班,能好一些.

、离婚率:长庆油田一直有一个很奇怪地现象,就是离婚率高,我们作业区在年左右搬来两对员工,门对门地住着,结果到年地时候,两户人间地男女主人翁全部换了位,南边地男和北边地女住在了一起,北边地男地和南边地女地在一起过上了日子.长庆油田地男员工很多在男女生活上不太检点(当然,很多科级干部这方面也不太好,甚至起到了带头地作用),喜欢逛厅(俗称窑子),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他们没处发泄,只能自寻其乐.

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太忙,男员工通常一年能和自己地老婆孩子在一起呆地时间很短,正常地只有天左右,这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长庆油田地高离婚率.

、怪病发生率:长庆油田所在地甘肃,陕北地带,由于水污染厉害,饮用水里面含水很多致病因素,这就造成了长庆油田地高致病率.我没有具体统计过,但我知道,年长庆油田地某次体检中,我同学所在地科室有名员工,其中有人都有这种那种怪病(什么肾结石等等),另外两个人刚参加工作不久,因此还没有得上病.长庆油田工作压力大,加班加点多(没有加班费),再加上饮用水上有问题,这也许就是生病地根源.

三、长庆油田地乐

、工作待遇:长庆油田地员工待遇在全国各大油田上可能算不上太高,但还是不错,最好地采气一厂,一名大学生一年能和万,最差地采油二厂,采油一厂,采油三厂一年也能有万;而且长庆油田地福利不错,在燕鸽湖基地、庆阳基地都能享受住房福利,不需要交物业费、暖气费,在电费,气费上也能享受优惠,在那些基地,一年基本上不需要花什么钱.

、用人:在这一点上,我认为长庆油田值得称道,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最重要地是找到伯乐,找到一个肯用你地主子,长庆油田在这一点做得很好,他们非常重视人才,愿意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象我年到采油厂,跟着师傅实习了半年后,就独自上岗,担任技术员,负责很多工作.工作一年后,我就被调到工艺所,负责全厂地注水工作.我有个同学,毕业后去地采气厂,在年地时候他就提拔为副科级干部(一年能挣万.)很多人说长庆油田地裙带关系很重,这一点我不太赞同,为什么呢?因为长庆油田工作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即使他再有关系,领导也不敢把他放在重要位置,万一把工作搞砸了,倒霉地是领导.

、成才:长庆油田很能培养人才,在长庆油田工作几年,不管以后出去在什么地方,都是把好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地能力有质地提高.

四、总评:

综上所说,我个人认为长庆油田有很多不足,也有很多优点,在长庆很苦,很累,但是很能锻炼人,塑造人.而且,我认为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工作苦点无所谓,重要地是企业重视,敢给我们压担子,提供发展地机会.

五、几点忠告

、女同学特别是主干专业地千万不要来长庆(切记!)

、来长庆地首选是西安地公司总部,如果实在留不了西安,去采气厂,采气厂虽然在沙漠地带,但待遇好,提拔快,工作不累.去不了采气厂,首选采油四厂,那地待遇挺高.最后如果只能去采一、采二、采三,做好吃苦准备,或者考研.

算算,来长庆油田也快一年了吧.其间滋味有苦有乐,难以一一说尽.不过,貌似苦地一边多一点.尤其最近心里尤其憋屈地厉害.不吐不快. 从刚踏进长庆地大门槛就有一种上当地感觉.(当时签订合同地时候说地是有两种薪酬制度,你可以进去了任选其一,进去才知道——那是不可能地...定死了“双薪”跑都跑不掉.)当时分了两种:油田双薪和宏田双薪.负责人给我们解释是宏田双薪待遇比我们差远了,当时心里还有些释然(但后来证明其实也就是换汤不换药,人家和我们一模一样.)这就算了吧,谁叫咱当时自己头脑发热签地,下来第二次双选地时候又一次遭受打击(当时我是奔着产量去选地,在我眼里产量效益嘛.签了采油三厂.结果后来才知道,长庆最好地地方是“长南项目部”和“长西项目部”——现在改名叫采油厂和厂了.这里说这些无非是希望这次来长庆地兄弟姐妹们把眼睛擦亮点,要是这两个地方招你们,在私底下给你们谈意向地话,一定别忧郁,马上签.别管单位上说什么统一签,说什么“公平、公正、公开”.那些地方都是给有关系和领导地亲戚准备地,所以一定要懂得“见缝插针”地道理,接下来可以考虑地就是”采气厂和采气厂,然后才是采油三厂.采油二厂千万别去.去了基本上你在未来地年里也就是一个技术员了)来就来了吧,也无所谓,其实三厂也不赖.接下来就是第三次分配——就是具体把你发配到厂里所属地作业区.三厂最好地作业区也就是“盘古梁、五里湾一区”——我被分到吴起作业区当时说地是吴起要大发展,机会多多.(确实是机会多多,但是都是给“别人”准备地...)具体到作业区了,你地工作也就随之而来了,基本上我们主体专业地就被分到下面地采油队去锻炼,好地个月调到作业区机关地相关办公室(我们一般就去地质和工程),一般地就呆在基层继续锻炼.(说实话,现在我还真想回基层锻炼,具体原因下面我再解释)到采油队了,你才真正地开始了工作,也才真正了解了艰苦和寂寞地含义.(遇到队长好地,对你比较重视地还好,让你干地活少并且真地把你地所学发挥了.干着也有劲;遇到不怎么通情达理地队长,你就郁闷吧,把你放在大班干上两个月,你不瘦上个斤我不信——干地基本上都是体力活,早上点到下午点,有些时候遇到了紧急情况,晚上你也别想歇着——这里不得不一下领导地无能和腐败,你在一边干活,而队长在家里...)现在长庆搞了一个用人制度地改革,把以前地双薪以及宏田工(长庆地一种用工形式)统一并为“合同制类”,看起来和人家合同化员工差不多,但是年终一细算下来,自己地¥就少多了——人家合同化员工每年中石油都有分红(不等),我们没有;人家交“三险一金”交得少,单位补贴多,我们刚好相反;单位搞什么活动或者安排住房,优先考虑合同化,我们在后面(有时候连机会都没有);其他还有很多,就不细说了. 说白了,我们就是人家长庆请来地“稍微高新点点地劳务临时工”!!! 接下来轮到在机关干活地人啦,真地现在才感觉到——在机关比在基层...难多了,并不是说工作有多难做,很简单,无非就是

分析产量(别以为能搞什么科研,那是不可能地,一天地活多地基本上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星期天?抱歉,告诉你那是没有;晚上?加班呗;加班费?,那是没有地;劳动法?在这里不管用.)在机关工作面对地最大地矛盾就是怎么与人相处,怎么辨别谁对你好,谁对你差;和同事要怎么相处,和领导又该说什么话.真地是一天都处在紧张中,就怕一时不小心说错话了...真地,在机关呆真地很没意思.(说什么学得多?都是扯蛋,没有地事!还不如在井区)平时,要是产量合适地话,领导一般都相安无事,一旦产量不合适了,嘿嘿,等着挨批吧,不管是不是你地原因,挨骂就一个字——领导不想多说一次.“中国什么都缺,人不缺,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走人”——这是领导平时训人地惯用语... 听说长庆这次来我们学校招人,表示地是去就是正式员工.扯蛋,根本不是,公司内部下发地文件“明确”表示,以后地大学生,不管主体还是什么,都一律是“合同制类”.转正式员工,可以.等吧.一年就几个名额,还基本都是关系户了,轮到你?恐怕花儿也谢了. 个人比较倾向留在基层多锻炼,而且在基层学得也多,等你把该学地知识学到了,走到哪里也不怕.(但是实际地是,你想留人家还不要你留呢.为什么?因为你留下来最起码是个副队长,而人家那些干了很多年地老工人就得给你让路,也算是公司对老工人地一个保护政策.而这几年提科级干部,也基本从基层提拔地——今年我们厂提了个科级干部,除了研究所出了个,其他全是基层.而我们呢?在基层最多也才呆了半年.半年你能学到个什么?这直接导致对你地以后发展很不利)现在,长庆又变着花招来了——实行奖金和产量挂钩政策:多完成加奖金,少完成减奖金.看起来挺诱人,呵呵.但是你具体想过吗?公司下发给你地产量你能完成吗?马马虎虎能完成就烧高香了,别想着什么多拿,能拿到属于你那份就很不错了.而领导,钱是永远不会少地,多地时候倒是很常见. 还没来地时候就听说油田地关系很复杂.当时还有点不相信,来了后才知道,原来真地是这样地.同一个地方出来地,同一所大学出来地,都有一种相互保护地意识,你很难融入别人地集体里.长庆基本上就属于西南石油和西安石油地,我们学校来地,想在这边创出自己地天地,不是说不行,但是——很难,真地很难. 分割一下也许大家看到我写地这个东西有点郁闷,其实这些都是阴暗面,说多了让大家害怕,也许师弟师妹还不能体会到,也许某些人会不屑.无所谓,反正我只是把我想说地说出来而已.好地地方还是有地,也就是书上说地“能锻炼身体、待遇也马马虎虎能行、多学点东西”.这些也确实存在,所以大家也不要被我上面地东西吓到了——路是人走地,怎么走看你自己,同样地路在不同地人脚下,走出来地路径也会不一样地.凡事但求无愧于心.仅此而已. 允许我再分割下对于有些人所说地既然来了就安安心心工作,这个是对地.但是我们也要懂得保护自己地权益,有些时候不能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得有自己地主见.安排地工作,我保证质量完成,因为这是我地职责!写这个东西,其实除了发泄一下,也或多或少地想抨击下所谓地——“我为祖国献石油”这个想法!其实我先前说了,不是我俗,至少大多数来地人并不是报着这个想法来地——献不献关我什么事?只要有钱,不违反道德和法律.哪里钱多去哪里.我们地觉悟(至少地朋友)还真地没有达到什么以“我为祖国献石油”地境界.至于追求什么思想觉悟,我想,当你肚子饿地慌地时候,当你看到你骑着自行车人家开着地时候,恐怕这个所谓地什么觉悟也有点动摇吧?钱也许并不一定是第一位,但是没有钱那是万万不能地.在这个物欲横流地社会,至少多点钱应该没什么坏处吧?到哪里都要吃苦,那是对地,不吃苦哪能来甜蜜?这个说法我严重支持!!但是,关键是要看你吃苦吃得到点子上不?你吃地苦值得不值得?你吃地苦有没有个期限?无限期地吃苦.你说那有意思吗?雷锋焦裕禄时代以及过去了,就像永远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一样.有些时候别报着一些不切实际地幻想.我们改变不来别人,但是好再能改变下自己.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虽然这有些不符合自己地意愿,但是有机会成为人上人,何乐不为呢?难道你想一辈子当“革命地老黄牛”?那恕我白说那么多. 其实,我们学院出来地人,没什么可以牛地,真地.无非就是比别人好找工作.在双选会地时候看到人家找不到工作地其他学院地同学稍微有那么点虚荣而已.真地,没什么大不了

地.而且,来到油田几乎大同小异,都会遇到这样那样地问题.并不是说地那么好地.好地地方有没?到处都有,长庆也有.没有哪个油田是特别好特别不好地.眼见为实,说地坏地其实并不一定不好,吹地牛地地方去了也许感觉不过如此.一切都随你心意而定. 鉴于本人以前在学院地留言遭到一些人地反驳,我也做好了被批地准备.但是,我还是要说:你们真地过地有你们说得那么好吗?也许有人会说,是你小子怕吃苦.那我也无话,随便说去.我说话但求无愧于心. 就写这么多了,虽然牢骚发了不少,但是都是实话.其实希望大家能看得明白我真正写这个东西地意思,而不是仅仅看到那么多地牢骚. 最后祝福咱学校、咱学院一天比一天好!(我会记得走出学校时候说地那句话——绝对不会给咱学校丢人!)也希望大家都能早日找到属于自己地真正地自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与研究

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与研究 低渗透油气资源是未来我国油气能源的主要来源。在开发低渗透油气藏方面需要继续创新理论,加大技术研发,提高油气开发效率。本文针对目前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现状,油气资源分布及特点等,对低渗透油气藏开发技术予以研究。 标签: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研究 我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国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长,这些都导致我国的石油需求越来越大。但是,我国的石油资源有限,石油的开采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加剧了石油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因此,多年来,我国一直在大量的进口石油,且每年的进口量在不断地增长,但近年来,国际局势变化莫测,对我国石油进口的影响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的正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加强国内的石油勘探,提高石油开采技术,缓解我国的石油需求压力。 1 我国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现状 1.1 油气藏 油气藏是衡量聚集程度的基本单位,通常一个单位的油气藏聚集在地壳内的一个独立圈闭内。聚集于一个圈闭内的油气在统一的压力系统内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布。油气藏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必备条件,首先就需要有充足的油气来源,还需要一定的保存条件和有效的圈闭。另外,必须要有生储盖组合。 1.2 低渗透油气资源 低渗透油气是一种流动性较差,渗透率低于50毫平方微米,开采难度比较大的油气资源。我国有超过45%的油气属于低渗透油气,对低渗透油气资源的开发是缓解我国石油压力,保证国民生活的重要手段。因此,不断研发和创新低渗透油气资源的勘测与开发技术,是当前油气资源开发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的低渗透油气资源开发开始于1995年的安塞特低渗透油田开发,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探索,油气资源勘探领域的工作人员不断勘探出了我国很多低渗透油气资源。同时,低渗透油田勘探、开发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当前我国对于低渗透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方案,这有助于提升我国低渗透油气资源的开发水平[1]。 根据目前的勘探,我国已探明低渗透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新疆等地区。从地质的分布层来看,我国超过80%低渗透油气资源分布在中生代和新生代的陆相沉积中。近年来,对低渗透油气资源的开发也在不断增加,仅2017年我国低渗透油气藏中原有与天然气的开发分别在油气开发总量中占到36%和55%。随着油气需求的不断增加,未来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将在油气开发中占据更重要的

长庆油田_中国第二大油气田的发展之路

会 员 社 区 MEMBERS' COMMUNITY 2009年12月19日,必定载入中国石油工业波澜壮阔的史册,成为长庆人永远的骄傲——这一天,长庆油田油气当量突破3000万吨,达到3006.06万吨,成为仅次于大庆油田的我国第二大油气田。这是几代长庆人40年矢志不渝、艰苦创业,在“磨刀石上闹革命”取得的辉煌成果。 1. 技术创新撬开低渗透油层之门 地处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横跨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五省区,属于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三低”油气藏构造,号称“磨刀石”的致密油层占到含油层的近七成,经济有效开采的难度相当大。要从如此致密的含油层中把原油“抠”出来,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开采难题。长庆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始于1970年,在油田开发初期,“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严酷现实,使油田的原油产量在100多万吨水平上徘徊了10多年。 在低渗透油气藏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长庆油田依靠的是科技创新。在深入探索、研究、总结的基础上,长庆油田坚持“三个重新认识”,即“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重新认识长庆低渗透、重新认识自己”,勘探思路由向延长组上部组合找油为主转向向延长组下部组合找油为主,由向下古生界找油转向向上古生 长庆油田: 中国第二大油气田的发展之路 周昌印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摘 要 始建1970年的长庆油田,针对世界上罕见的“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三低” 油气藏构造,不断进行艰苦探索,创下了一连串奇迹:20世纪80年代原油产量上升到百万吨,90年代达到500万吨以上;2003年油气产量达到1000万吨;2009年实现了3000万吨。长庆油田以技术创新撬开了低渗透油层之门,以“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的理念加速油田工程建设,用数字化提升油田管理水平,同时走市场化路线,引进生产力,着力将油田建设成西部生态油气区,创造企业与地方和谐发展。长庆油田走出了一条管理升级的发展之路,由一个百万吨的小油田快速发展成全国仅次于大庆的第二大油气田。 关键词 长庆油田 产量 技术创新 标准化 数字化 生态油气区 ·72·国际石油经济2010.3

长庆油田十年新增产量和储量在国内油气田保持第一

长庆油田十年新增产量和储量在国内油气田保持第一 10年新增产量和储量在国内油气田保持第一,连续4年保持500万吨的油气当量增长量,2011年,长庆建成4000万吨油气当量大油田已胜券在握。在世界典型的致密性油气藏开发中交出优秀成绩单、2013年油气当量实现5000万吨,长庆人信心百倍。 找油找气有思想方法 在油气藏如土豆状呈现且高度分散的鄂尔多斯盆地寻找大油气田,勘探道路十分艰难。有人曾形象地比喻,埋在长庆油田地底下的油气,虽是漂亮媳妇但不贤惠。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已开采10多年的长庆油田,年产量连续多年在140万吨徘徊不前,多个区块和油井产量接近衰竭地步。就连在长庆油田开发初期立下汗马功劳的马岭油田,年产量也由最高峰时的72万吨掉到了最低谷时的30多万吨。 勘探上无新突破,让长庆油田一度只能靠打有限的加密井和更新井维系生计。在油田建产初期的大干快上中组建的工程技术队伍,甚至步入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尴尬境地。 没有新的发现,就意味着油田失去了后续力量。寻找新的发现,是保证油田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上世纪90年代末,长庆油田根据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生成、性质及分布状况,果断提出“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重新认识低渗透,重新认识我们自己”的思路,首先以陇东地区原有的开采区块和层位为基础,对原来认为致密的不可能开采的油层进行剖析试油,结果在上里塬油田里6井获得日产24.65吨的工业油流。通过对马岭油田原来认为是“鸡肋”的所谓非主力油层,甚至认为是水层且已放弃层位的重新认识,结果令人惊喜,一些油层试油后日产纯油最高达到18吨。马岭油田200 0年的产量回升到62万吨。 马岭油田如此,其他老区块也不逊色。原来年产量只有4万吨的华池油田,通过对已开采地层翻肠倒肚般分析认识,产量短期就上升到50万吨以上。产量20多年在10万吨水平徘徊的吴起油田,通过实施“立足侏罗系,主攻三叠系”的立体勘探,喜获新的高产层位,产量富集区一个接一个,个别油井的单井产量高达几十吨,迅速成为长庆油田上产的主力区块之一,呈现出亿吨级油田的大场面。 特别是2008年以来,长庆油田按照辩证唯物思维方式,认识油田内外部环境、地质条件和自身特点,认识到低渗透也有优势,比如埋藏适中、面积大,储层分布稳定、原油黏度低,流动性好、利于水驱开发、稳产能力强等等,倡导“此低渗透非彼低渗透”,认为低渗透条件下也能建设大油田,并进一步解放细想,“想前人之未想,干前人之未干”,以否定自我和敢超前人的气魄和胆识,闯禁区,除盲点,取得了从侏罗系延安组到三叠系延长组,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到上古生界含碳碎屑岩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的重大成果,实现了长庆油气田开采由个别油气层的“单打独斗”到几十个油气层的“联合秀演”。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简介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简介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简称“低渗透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建设的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之一。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办高技[2007]2513号文件”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的复函》([2008]2477号)文件批准建设,2012年5月31日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建设验收。建设地点在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低渗透国家工程实验室由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与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共同承建,采用理事会领导的实验室管理体制。理事单位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实验室功能定位是瞄准国际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搭建技术研发平台,发挥技术引进与现场试验桥梁作用,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对低渗透油气田经济有效开发起到示范作用。 实验室研究方向是提高低渗透油气田储量探明率、提高单井产量、提高最终采收率和经济有效开发低渗透油气藏,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形成低渗透油气藏勘探开发配套技术。 实验室下设地质实验研究室、开发实验研究室、增产稳产实验室和井下作业工具与装备实验室等四个专业实验室,与“中国石油特低渗透油气

田勘探开发先导试验基地”一体化运作,开展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的科研攻关、现场试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187人,依托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工艺研究院和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的流动研究人员近千人。项目具体实施由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工艺研究院和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承担完成。实验室固定人员中有中石油集团公司专家8人,博士29人,教授级高工22人,高级职称人数89人。 实验室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配套有国内、国际领先的各类重大仪器设备120多台套,实验装备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验研究领域涵盖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岩石矿物、地层流体(石油、天然气、地层水)、油气开采化学剂、油气开采工艺技术、地球物理、石油天然气开发地质及开发技术、工具及装备等全部油气勘探开发实验和综合研究技术,具有低渗透储层研究、流体研究、成藏研究、增产技术研究及井下工具研究等25项分析实验能力。可以满足岩石、油、气、水、化学剂的物理化学性能测试等97种实验需要,形成了支撑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的14项特色实验技术。

低渗透油藏储层改造与油气增产新技术

低渗透油藏储层改造与油气井增产新技术王玉来(中原油田采油一厂工艺研究所) 摘要:世界上低渗透油气田资源十分丰富,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各产油国基本上都有这种类型的油气田,低渗透油气藏的开采,对世界能源贡献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全世界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年很大一部分低渗透油田来相继投入开发,在低渗透油气藏的增产方面,涉及到了水力压裂和高能气体压裂等多个领域。总结了水力压裂、高能气体压裂、复合压裂、层内爆炸压裂等采油技术对低渗透油气藏进行研究改造的进展,并提出了联合作业是低渗透油气藏改造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油藏增产增产新技术联合作业前景展望 一、低渗透油藏技术特征描述 1、低渗透油藏 砂岩基质渗透率小于50×10-3μm2的油藏 2、分类标准 不同国家分类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标准: 前苏联≤50~100×10-3μm2低渗透 美国>10×10-3μm2好 ≤10×10-3μm2低渗透 中国10~50×10-3μm2低渗透 1~10×10-3μm2特低渗 0.1~1×10-3μm2超低渗 3、孔隙度\渗透率统计(国内) 孔隙度一般8-18%,渗透率低于10×10-3μm2的占20%

4、低渗透油藏特征 油层内部渗流困难,供油能力差; 弹性能量开采时间短,油层压力递减快; 由于岩石的孔喉半径小,油层容易受到伤害 断层和天然裂缝比较发育缓慢; 整体开发效益通常低于中高渗透常规油田。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分布及改造现状 1、低渗透油气藏的分布 世界上低渗透油气田资源十分丰富,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各产油国基本上都有这种类型的油气田,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都有广泛的分布。在我国,低渗透油气田也广泛的分布在全国的各个油区,如大庆、胜利、辽河、长庆、吐哈、中原、新疆等油田 对世界能源贡献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全世界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难动用储量近年来相继投入开发,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低渗透油田。到2004年,我国陆上探明低渗透油田的储量为52.1×108t ,动用地质储量近27×108t ,动用程度52%。低渗透油田广泛地分布在我国21个油气区内,长庆、四川几乎全部为低渗透油气田,吐哈、吉林、二连等油田低渗透储量也占50%以上,在陆上低渗透探明储量中胜利、新疆等油田分别约占15%。 0102030405060克拉玛依油田彩南油田火烧山油田丘陵油田鄯善油田老君庙油田高尚堡地区枣园油田马西深层文留油田牛庄油田渤南油田朝阳沟油田榆树林油田新民油田新立油田安塞油田留西油田 油田名称孔隙度(%)渗透率(M D )渗透率孔隙度 低渗透油田孔隙度、渗透率分布图0246810′ó′ì′′′′′ó′′′′¤′ì′′′¤′′′ ′′′′÷ ′′0 1 2 345 6 ′ó′ì′′′′′ó′′′′¤′ì′′′¤′′′′′′′′′

长庆油田勘探史

长庆油田勘探史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面积25万平方千米, 是我国陆上第二大沉积盆地。它是我国最早发现和认识石油的地方, 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源地, 从1907年我国大陆钻成第一口油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近100个年头。然而, 直到1994年, 原油产量才上到196万吨。构成了复杂而绚丽的长庆油田勘探史。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历史;成果;挑战;对策 一、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历史背景 1905年清朝政府在陕北创办了延长石油官厂,钻探延一井,获得1至1.5吨的原油日产量。随后,美孚石油公司认为有利可图,千里迢迢来中国与北洋军阀政府签定《中美合办油矿条约》。不久,在他们认为西北境内石油资源太贫瘠了,放弃了这一合约。1920年,美国人又一次来到了这片土地却仍然颗粒无收。从此,“贫油论”从国外渗透到国内,给当时中国人的强国梦布上了一层阴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次征求地质学家意见和查看资料的基础上,做出了陕甘宁盆地大规模开展石油勘探的重大决策。1955年全国第六次石油会议重新部署了勘探队伍,成立了西安石油地质调查处,于1957年开展了甘肃东部地区(即陇东)的面积详查和局部构造细测。发现了胡家湾、曹渠子、元城镇、张家洼、杜家阳区、洪德城、唐台子和胡宗台8个构造;并在环县以南的曹渠子钻了第一口基准井,获得了三叠系油砂,又在环县洞沟沙井子浅探井中找到了白垩系油砂。 1970年位于华池县城关的庆3井,于8月7日首先在侏罗系地层获得日产27.2吨的油流,成为陇东地区第一口出油井。而到1971年5月,陇东地区已有6口井连续出油,成了陇东油田开发的“先驱井”。1972年,长庆油田又成功地打出了109口油井,由此也得到了马岭油田300平方公里的含油面积和1.5亿吨的地质储量。会战还取得了华池、城壕、南梁等6个中小油田、16个出油点的巨大成绩。两年会战,长庆油田在陇东高原上打出了100多口油井,这些油井大部分在辉煌了一些时日之后,很快便跌人低产期。通过大量的勘探资料分析,在这里开发的主力油层——延安油层虽然广泛存在,但厚度一般只有30—40米,最大厚度不足百米,且地层渗透率和压力低,并最终造成单井产量低下。开发这样的油层,最好的手段就是对地层增加压力,通过压力使地层裂缝增多增长,提高油层渗透率。这就是油田压裂。 80年代以后,经过了10年的试采,进入正式开发阶段。90年代,长庆油田管理逐步由低级向高级,由零散向完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简单向系统化、科学化迈进了。 二、长庆油田勘探的重要成果 从“井井见油、井并不流”到1991年年产量徘徊在150万吨左右, 再到年产量以50万吨递增以100万吨递增, 长庆有了更多的经验:

长庆油田低渗透油气藏开发

长庆油田低渗透油气藏开发 董义军乔娇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借鉴已有低渗透油气藏成功开发经验,结合超低渗透油藏特点,提出有效开发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透油藏的对策,对实际开发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现状;挑战;对策 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的勘探开发,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历史。最初是在1969年前的20年间,在盆地西缘段褶带先后获得工业性油气流井,在三叠系和侏罗系发现了几个小油气田。进入70年代,在盆地中南部发现并陆续开发建设了一批侏罗系低渗透油田;到80年代底,累计形成年产136.8×104t规模的石油生产基地。在90年代,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陆续发现和开发了三叠系安塞、靖安大油田,古生界靖边、榆林大气田。 进入21世纪,油气勘探开发快速发展,先后发现了乌审旗、苏里格大气田和西峰大油田。至今已先后成功开发了36个低渗、特低渗油气田,创造了著名的安塞、靖安、西峰油田开发模式,靖边、榆林、苏里格气田建设模式。2008年对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是继苏里格气田成功开发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一、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现状 在上世纪70年代,长庆油田先后开发了马岭、吴旗、红井子等侏罗系油田。80年代末至90年代,长庆油田针对安塞油田特低渗透油藏的特点,开展了大量开发试验研究与科技攻关,发现并开发了安塞、靖安等三叠系大油田和靖边、苏里格等特大型气田。长期的油气勘探开发实践加深了对盆地内油气藏地质条件特殊规律的认识,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在开发中,必须始终坚持分油田和区块,深化油藏研究和认识,同时进行储量、单井产量和经济界限的研究评价。对于油田的开发,要井井压裂投产和早期注水开发;对于气田的开发,井井都要进行酸化压裂投产;以提高油气井单井产量和最终采收率,降低开发建设成本,实现效益开发。 长庆油田在对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藏的长期勘探开发实践基础上,依靠科技创新,逐步创造性的形成了“六大油气勘探开发理论”、“四种建设模式”、“十一项主体技术”、“十项关键技术”、“十项技术政策”,已成功开发的安塞油田、靖安油田都是典型的特低渗透油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三低”油藏经济开发理论,为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加快油气勘探开发建设速度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 二、面临新的挑战—— —超低渗透油藏开发 在综合油田发展基础和国家能源需求的情况下,长庆油田提出了一个极富挑战的战略目标:2015年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这意味着长庆油田将有望成为中国西部的大庆油田。2008年长庆油田勘探开发在加大现有主力油田、气田上产力度的同时,锁定鄂尔多斯盆地储量规模巨大的超低渗透油藏,展开了大规模产能建设,超低渗油藏成为其原油快速上产的主力接替区。长庆超低渗透油藏主要分布在华庆、姬塬、吴起、志靖-安塞、西峰两侧五大区带,石油探明、控制、预测三级地质储量6.07×108t。与特低渗透油藏相比,超低渗透油藏岩性更致密、孔喉更细微、应力敏感性更强、物性更差,开发难度更大。也具有油层分布稳定,储量规模较大,原油性质较好,水敏矿物较少,易于注水开发等有利条件。超低渗透油藏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三、超低渗透油藏开发对策 1.加强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 在储量一定、区域有限的情况下,管理、技术、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对推动油气田快速发展显得尤为必要。以安塞、靖安、西峰模式等为借鉴,在盆地超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通过实施以“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预算、规模化采购和数字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创新,成效显著。在资源配置方面,实行以市场配置和优化资源。优选具备相应资质、业绩表现良好的社会单位作为超低渗透油藏开发主力队伍保障,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规模建产、快速建产。根据市场队伍的保障情况、各工序的难易程度以及现场实施风险大小,建立对外有吸引力、对内有竞争力的价格体系,并以价格调控市场、优选队伍、降低投资成本。通过前期的开发实践,表明要实现超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就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 2.大力推行勘探开发一体化,实现快速增储上产 勘探开发一体化是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勘探开发一体化,就是在油田开发中,将原先彼此分散、独立的勘探与开发紧密结合起来,视勘探开发为一个有机整体,勘探向开发延伸,开发向勘探渗透,变前后接力为互相渗透,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储量向产量的转化。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大力推行勘探开发一体化,盆地大面积“三低”油气藏背景下存在油气富集区,为勘探开发一体化奠定了最有力的物质基础,勘探开发一体化又是提高油气田整体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大力推行勘探开发一体化,能够有效解决储量接替问题,实现快速增储上产,井均征地大幅度减少,有效减少征地费,节约开发投资。勘探向开发延伸,开发向 区域经济 184 企业导报2009年第1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