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物

可燃物
可燃物

可燃物

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还有许多物质如肼、臭氧等在高温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热。

燃烧可以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如:C+O2===CO2为完全燃烧;2C+ O2===2CO 则为不完全燃烧)

可燃物种类繁多,不胜枚举。根据化学结构不同,可燃物可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无机可燃物中的无机单质有:钾、钠、钙、镁、磷、硫、硅、氢等;无机化合物有:一氧化碳、氨、硫化氢、磷化氢、二硫化碳、联氨、氢氰酸等。有机可燃物可分成低分子的和高分子的,又可分成天然的和合成的。有机物中除了多卤代烃如四氯化碳、二氟-氯一溴甲烷(1211)等不燃且可作灭火剂之外,其它绝大部分有机物都是可燃物。有机可燃物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原油、酒精、豆油、煤、木材、棉、麻、纸以及三大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根据可燃物的物态和火灾危险特性的不同,参照危险货物的分类方法,取其中有燃烧爆炸危险性的种类,再加上一般的可燃物(不属于危险货物的可燃物),可将可燃物分成六大类,即爆炸性物质;自燃性物质;遇水燃烧物质;可燃气体;易燃与可燃液体;易燃、可燃和难燃固体等六大类。危险货物分类中能够燃烧的毒害品、放射性物品及腐蚀品根据物态和性质分属于上述六大类可燃物。应指出,氧化剂中的有机过氧化物等,因其自身能够分解并含碳氢元素,所以它们也是可燃的物质。另外,爆炸性物质一类中某些爆炸性化合物如硝化甘油等分子结构中含有氧元素,某些爆炸性混合物如黑火药等药剂中含有氧化剂,这些物质在没有氧气存在下也能够燃烧或爆炸,对此应予以注意。

上述六大类可燃物每一类举例如下:

第一类爆炸性物质

点火器材有:导火索、点火绳、点火棒等;

起爆器材有:导爆索、雷管等; 炸药及爆炸性药品:环三次甲基三硝胺(黑索金)、四硝化戊四醇(泰安)、硝基胍、硝铵炸药(铵梯炸药)、硝化甘油混合炸药(胶质炸药)、硝化纤维素或硝化棉(含氮量在12.5%以上)、高氯酸(浓度超过72%)、黑火药、三硝基甲苯(梯恩梯)、三硝基苯酚(苦味酸)、迭氮钠、重氮甲烷、四硝基甲烷等;

其它爆炸品有:小口径子弹、猎枪子弹、信号弹、礼花弹、演习用纸壳手榴弹、焰火、爆竹等。

第二类自燃性物质

一级自燃物质(在空气中易氧化或分解、发热引起自燃)有:黄磷、硝化纤维胶片、铝铁熔剂、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乙基硼、三乙基锑、二乙基锌、651除氧催化剂、铝导线焊接药包等;

二级自燃物质(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发热引起自燃)有:油纸及其制品、油布及其制品、桐油漆布及其制品、油绸及其制品、植物油浸渍的棉、麻、毛、发、丝及野生纤维、粉片柔软云母等。

第三类遇水燃烧物质(亦称遇湿易燃物品)

一级遇水燃烧物质(与水或酸反应极快,产生可燃气体,发热,极易引起自行燃烧)有:

钾、钠、锂、氢化锂、氢化钠、四氢化锂铝、氢化铝钠、磷化钙、碳化钙(电石)、碳化铝、钾汞齐、钠汞齐、钾钠合金、镁铝粉、十硼氢、五硼氢等;

二级遇水燃烧物质(与水或酸反应较慢,产生可燃气体,发热,不易引起自行燃烧)有:石灰氮(氰氨化钙)、保险粉(低亚硫酸钠)、金属钙、锌粉、氢化铝、氢化钡、硼氢化钾、硼氢化钠等。

第四类可燃气体

甲类可燃气体(爆炸浓度下限<10%=有:氢气、硫化氢、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乙炔、氯乙烯、甲醛、甲胺、环氧乙烷、炼焦煤气、水煤气、天然气、油田伴生气、液化石油气等;

乙类可燃气体(爆炸浓度下限≥10%)有:氨、一氧化碳、硫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

第五类易燃和可燃液体

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能够燃烧的液体分成甲类液体、乙类液体、丙类液体三类。比照危险货物的分类方法,可将上述甲类和乙类液体划入易燃液体类,把丙类液体划入可燃液体类。甲、乙、丙类液体按闭杯闪点划分。

甲类液体(闪点<28℃=有:二硫化碳、氰化氢、正戊烷、正已烷、正庚烷、正辛烷、1-已烯、2-戊烯、1-已炔、环已烷、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氯丁烷、甲醇、乙醇、50度以上的白酒、正丙醇、乙醚、乙醛、丙酮、甲酸甲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乙腈、丙烯腈、呋喃、吡啶、汽油、石油醚等;

乙类液体(28℃≤闪点<60℃=有:正壬烷、正癸烷、二乙苯、正丙苯、苯乙烯、正丁醇、福尔马林、乙酸、乙二胺、硝基甲烷、吡咯、煤油、松节油、芥籽油、松香水等;

丙类液体(闪点≥60℃)有:正十二烷、正十四烷、二联苯、溴苯、环已醇、乙二醇、丙三醇(甘油)、苯酚、苯甲醛、正丁酸、氯乙酸、苯甲酸乙酯、硫酸二甲酯、苯胺、硝基苯、糠醇、机械油、航空润滑油、锭子油、猪油、牛油、鲸油、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桐油、蓖麻油、棉籽油、葵花籽油、亚麻仁油等。

第六类易燃、可燃与难燃固体

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能够燃烧的固体分成甲、乙、丙、丁四类,比照危险货物的分类方法,可将甲类、乙类固体划入易燃固体,丙类固体划入可燃固体,丁类固体划归入难燃固体。

甲类固体(燃点与自燃点低,易燃,燃烧速度快,燃烧产物毒性大)有:红磷、三硫化磷、五硫化磷、闪光粉、氨基化钠、硝化纤维素(含氮量>12.5%)、重氮氨基苯、二硝基苯、二硝基苯肼、二硝基萘、对亚硝基酚、2,4-二硝基间苯二酚、2,4-二硝基苯甲醚、2,4-二硝基甲苯、可发性聚苯乙烯珠体等;

乙类固体(燃烧性能比甲类固体差,燃烧产物毒性也稍小)有:安全火柴、硫磺、镁粉(镁带、镁卷、镁屑)、铝粉、锰粉、钛粉、氨基化锂、氨基化钙、萘、卫生球、2 -甲基萘、十八烷基乙酰胺、苯磺酰肼(发泡剂BSH)、偶氮二异丁腈(发泡剂N)、樟脑、生松香、三聚甲醛、聚甲醛(低分子量,聚合度8~100)、火补胶(含松香、硫磺、铝粉等)、硝化纤维漆布、硝化纤维胶片、硝化纤维漆纸、赛璐珞板或片等;

丙类固体(燃点>300℃的高熔点固体及燃点<300℃的天然纤维,燃烧性能比甲、乙类固体差的有:石蜡、沥青、木材、木炭、煤、聚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聚苯乙烯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塑料(ABS)、天然橡胶、顺丁橡胶、聚氨酯泡沫塑料、粘胶纤维、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纤维)、尼龙-66(聚已二酰已二胺树脂纤维)、腈纶(聚丙烯腈树脂纤维)、丙纶(聚丙烯树脂纤维)、羊毛、蚕丝、棉、麻、竹、谷物、面粉、纸张、杂草及贮存的鱼和肉等;

丁类固体(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有自熄性)有:沥青混凝土、经防火处理的木材及纤维织物、水泥刨花板、酚醛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脲甲醛塑料、三聚氰胺塑料等

干细胞标志物

干细胞标志物 胚胎干细胞的标志物 Oct-4: Oct-4(也叫Oct-3或Oct3/4)属POU转录因子一员,最初鉴定为DNA结合蛋白,可通过顺式元件活化基因转录。它在全能胚胎干细胞(ES)和生殖细胞表达。该表达对于维持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能性是必要的。4 ES的分化导致Oct-4的下调。5 Oct-4不仅是细胞系多能分化的主要调节因子,而且也是首要的作为鉴定全能ES细胞的标志物。 SSEAs: SSEAs 最初是用来鉴定识别糖脂表位的三个单抗。SSEA-1表达在前移植期的鼠胚表面(如八细胞期)并且也发现存在于畸胎瘤干细胞表面,但不存在分化的衍生细胞中。输卵管上皮、子宫内膜、附睾, 成年鼠脑和肾小管区域也发现和SSEA-1抗体反应。SSEA-3和4在卵子发生时合成,在卵母细胞、受精卵和早期卵裂球细胞膜上存在。这些与糖链相关的分子的生物学功能被认为是调控发育期的细胞膜间的相互作用。未分化的灵长类ES细胞,人的EC和ES细胞表达SSEA-3和SSEA-4,但不表达SSEA-1。未分化的小鼠ES细胞表达SSEA-1,但不表达SSEA-3或SSEA-4. 造血干细胞的标志物 CD34(细胞表面的唾液粘蛋白):CD34自从被发现存在于少量人骨髓细胞以来就是兴趣的焦点。从骨髓和外周血来源的CD34阳性富集的细胞群体显出大部分的造血活性。CD34被认为是造血干细胞(HSCs). 的标志物。CD34在原始细胞分化为成熟细胞后表达下降.这点也发现在克隆的祖细胞和一些细胞系的干细胞。尽管CD34功能未知,但现在认为它参与早期造血CD34是HSCs的标志物的理论近年受到挑战。Osawa等人首先证明小鼠HSCs可以是CD34阴性。并且,人的CD34阴性细胞也有低水平的嫁接和造血能力。移植研究表明胎绵羊CD34阴性细胞有重新繁殖的能力。并且也表明人和鼠的CD34阳性细胞可能来源于CD34阴性细胞。总的说来,这些报告提示,HSCs可能是CD34+或CD34-。只选择表达CD34的细胞可能导致将更原始的干细胞排除在外。然而几乎所有的临床和实验流程包括体外培养、基因疗法和HSC抑制,目前都设计成收集富含CD34+的细胞。 CD133: CD133, 是120kDa糖基化蛋白,包括5个跨膜结构域,最初是通过AC133单抗鉴定的,它能识别人HSCs的CD34+亚类29,30。一种CD133异构体AC133-2, 最近已经被克隆并鉴定为可被AC133抗体识别的原始表面抗原。CD133可以作为用CD34筛选HSC和体外扩增的补充。CD133+富集的亚类可以以同CD34+ 富集的亚类扩增的方式扩增,从而可保留多系增殖的能力。最近的研究为CD133的表达不限于原始血细胞提供了证据,同时也确定了非造血组织中一类独特的细胞群体。来源于外周血的CD133+ 可被体外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并且,can be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endothelial cells in vitro.并且,人的神经干细胞用抗CD133抗体可被直接分离。 ABCG2: ABCG2 (A 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 2) 广泛存在于各种干细胞上,并决定了SP细胞的Hoechst 阴性染色表型。ABCG2是ABC转运体家族的成员,并首先定位在乳腺癌细胞系上。ABCG2在CD34阴性细胞上出现的几率最大,但细胞表达CD34后,ABCG2下调。ABCG2的下调也表现在很多造血祖细胞上。因此在原始HSC分离鉴定上,ABCG2比CD34更有希望。ABCG2特异性的表达决定了猴骨髓细胞、小鼠骨骼肌细胞和ES细胞中的Hoechst SP表型。对心肌和骨骼肌细胞可以从移植的骨髓来源的SP细胞再生证明了SP细胞的潜在可塑性. ABCG2在SP细胞上的专一表达提示ABCG2可能成为是成体多能干细胞阳性筛选的潜在标志物。ABCG2在干细胞发育生物学里也扮演着一定的功能上的角色。 Sca-1: Sca-1 (stem cell antigen 1, Ly-6A/E), 是18kDa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属Ly-6抗原家族成员。43 Sca-1被广泛认为和Ly-6 半抗原一起,是小鼠HSC标志分子,它在多能HSCs上表达。一种抗Sca-1抗体经常和一些细胞表面标志分子表达的阴性选择一起用来鉴定和分离

6有机物

老师 姓名 学生姓名教材版本浙教版学科 名称 科学年级八上课时间 课题 名称 有机物 教学重点1、常见有机物的用途 2、了解对生命活动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糖类、蛋白质、脂肪 3、知道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教学过程一、一些简单的有机物 1.有机物的概念。 (1)通常将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跟有机物相对应的是无机物,它包括单质和无机化合物。 (2)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虽是含碳的化合物,但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性质上都跟无机化合物相似,所以,通常将它们归到无机物中。 (3)有机物大多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 2.甲烷 (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它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 稻草及动物粪便经过发酵也会产生大量的沼气,农村里常作燃料供热。 (2)沼气、天然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火星的大气层也发现有很多的甲烷 [实验]:甲烷的可燃性 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使用前需要验纯。家庭在使用沼气或天然气体作燃料时要注意安全。 3.除甲烷外 (1) 打火机中液体的主要成分---丁烷(C4H10),易被液化、具有可燃性 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乙炔C2H2,具有可燃性,燃烧时能产生3000度以上的高温,可以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

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从细胞增殖、分化、自我更新及寿命等多个角度来看,HSC是一个具有异质性特征的细胞群体。HSC异质性的存在增加了我们了解HSC功能及其在疾病中作用的难度。因此,本文讲述HSC异质性的特征、检测方法与技术、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和在治疗中的应用。 一、HSC异质性 1.HSC表型异质性:HSC表型异质性主要表现在其纯化方案的局限性与非特异性。自20世纪50年代FORD等发现移植的供体骨髓在致死剂量照射的受体上具有重要的造血重建作用起,骨髓HSC的活性和功能开始受到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Spangrude等根据细胞表面标志表达,利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技术,首次从小鼠骨髓中富集得到HSC(Thy-1loLin-Sca-l+)。此后,其他实验室也开始用不同的表面标志组合对HSC的纯化方法进行改良和优化。Okada 等于1992年提出经典的c-Kit+Sca-1+Lin-(KSL)富集HSC的方案,KSL细胞约占全骨髓有核细胞的0.1%。至此,HSC已可被相对富集。但通过移植实验发现,在该群体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长周期HSC(LT-HSC)仅占20%,仍是一个非常异质性的群体,其中包括多能祖细胞(multipotent progenitor,MPP)、短周期HSC(ST-HSC)和LT-HSC。因此,研究人员不断增添一些附加标志以排除分化的祖细胞,降低HSC异质性。Morrison和Weissman于1994年在KSL的基础上附加Thy1.1阴性表达,该标志在B6背景小鼠品系骨髓HSC上多不表达,即用KSL Thy1.1-(KTSL)组合纯化小鼠HSC。接着,Krause等提出附加CD34-表达纯化小鼠HSC,即KSL CD34-;2001年Christensen和Weissman又在之前的组合上附加了Flk-2-表 达,即KSL Thy1.1loFlk-2-。CD34和Flk-2标志通常与KSL联用,分选LT-HSC (CD34-Flk-2-KSL)、ST-HSC(CD34+Flk-2-KSL)和MPP(CD34+Flk-2+KSL)。ST-HSC和LT-HSC是对HSC分型最经典的认识。ST-HSC和LT-HSC不仅可以从表型区分,也可从维持重建受体的时间分型。传统对ST-HSC的定义是维持重建受体时间在6周左右的HSC,LT-HSC为超过16周的HSC。而Ema等建议根据粒细胞重建状态对HSC重新分类,ST-HSC定义为可以维持重建6个月的HSC, LT-HSC为超过12个月的HSC。 另外,新的HSC表面标志也被不断发现,如Tie-2和Endoglin (CD105)。此外,Morrison及其同事用SLAM家族,即CD150+CD244-CD48-可以将HSC富集率提高到接近50%。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品系和发育不同阶段小鼠表面标志的表达也有变化。人类HSC的表面标志与小鼠的也不太相同,例如,CD34表达于人的HSC上而不表达于小鼠的HSC上。除了表面标志,还有其他纯化方案。1996年,Goodell等在小鼠骨髓中发现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SP),

有机化学第5版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 第一章 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1) CH 3CH=CHCH 3 答:碳碳双键 (2) CH 3CH 2Cl 答:卤素(氯) (3) CH 3CHCH 3 OH 答:羟基 (4) CH 3CH 2 C=O 答:羰基 (醛基) H (5) CH 3CCH 3 答:羰基 (酮基) (6) CH 3CH 2COOH 答:羧基 (7) NH 2 答:氨基 (8) CH 3-C ≡C-CH 3 答:碳碳叁键 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原子。 答: 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1)Br 2 (2) CH 2Cl 2 (3)HI (4) CHCl 3 (5)CH 3OH (6)CH 3OCH 3 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均有偶极矩 (2) H 2C Cl ( 3)I (4 ) Cl 3 (5)H 3C OH (6)H 3C CH 3 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的碳[Ar (C )=]和16的氢[Ar (H )=],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 (1)CH 4O (2)C 6H 14O 2 (3)C 7H 16 (4)C 6H 10 (5)C 14H 22

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和(2); 在化合物(3)、(4)、(5)中根据碳、氢的比例计算(计算略)可判断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第二章 习题解答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3)3,4,4,6-四甲基辛烷 (5)3,3,6,7-四甲基癸烷 (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 5H 12 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CH 3CH 2CH 2CH 2CH 3; 键线式为; 命名:戊烷。 3、写出下令化合物的构造简式 (2)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 (4)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 答: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 7H 16。由此可以推测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的构造式为(CH 3)3CCH(CH 3)2 (6) 2,2,5-trimethyl-4-propylnonane (2,2,5-三甲基-4-丙基壬烷) CH 3CH 2CH 2CH 2CHCHCH 2CCH 3 CH 3 CH 3CH 3 nC 3H 7 8、将下列烷烃按其沸点由高至低排列成序。

肿瘤相关循环内皮细胞的分类标志物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2009年第36卷第6期中国肿瘤临床?353? ?综述。肿瘤相关循环内皮细胞的分类标志物及其功能研究进展:l: 摘要经典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主要包括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和血管发生(vaseulogenesis)、均依赖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CECs)的增殖、迁移、黏附而形成管腔。CECs不仅与血管新生和肿瘤生长、播散有关,还可能作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靶点和反映疗效的标志物。循环内皮细胞膜上可表达多种表面分子,在从幼稚到成熟及活化过程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而不同阶段细胞表达的表面分子有所不同。各表面分子在肿瘤血管新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监测可靠的分子标志物量化CECs尤其是活化血管内皮细胞(activatedcirculatingvascularendothelialcells。aCECs),来判定肿瘤新生血管和血管靶向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且已成为临床上的迫切需要。 本文就肿瘤相关循环内皮细胞的分类、标志物及其功能做一综述。 关键词血管生成血管发生循环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 doi:10.3969/j.issn.1000-8179.2009.06.014 RecentProgressinClassification.MarkersandFunctionofTumor-related 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 XUWenjing,LIKai Correspondingauthor:LIKai,E-mail:likai5@medmail.com.cn DepartmentofThoracicOncology,CancerInstituteandHospitalofTianjinMedicalUniversity,Tianjin300060,China Grantsupport:WUJieping’sFoundationSpecialforClinicalResearch(No.04101002) AbstractTwomajorprocessesbywhichtumorbloodvesselsaredevelopedandremodeledarebasedontheproliferation,migration,andadhesionofcirculatingendothelialcalls(CECs).CECsthereforecontributetotumorneovasculogenesisandpossiblytotheprogressionandmetastasisoftumors.CECsarepossibletar-gets forantiangiogenictherapyandpredictorsoftreatmentefficacy.Inthisreview。wediscusstheclassifica-tion.markersandfunctionoftumor-relatedCECs. KeywordsAngiogenesis;Vasculogenesis;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CECs); Endothelialprogenitorcalls(EPCs) 外周血巾的血管内皮细胞称为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CECs),包括源于现有血管壁的成熟内皮细胞和源于骨髓的内皮祖细胞或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成熟CECs由正常组织血管的内皮细胞经肿瘤分泌的促血管生成凶子激活后进入循环中形成,转变为“活化内皮细胞”(activatedcirculatingvascularendotheliMcells,aCECs),脱落到皿中并迁移到肿瘤部位,参与形成新生血管。另一部分CECs从EPCs分化而来,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活化的不同阶段,表达不同标志。aCECs是形成新生血管的主要成分,在肿瘤生长中起重要作用。故了解其特异标志,以监测血管内皮细胞水平可能有助于反映新生血管生成状态及预测抗血管生成疗效,已成为临床之亟需。 1成熟CECs标志物 ‘成熟CECs呈CD45、CD3、CD4、CDl4、CDllh、CDll7、CDl33等阴性表达和CDl46、CDl05、CD31、CD34、CDl44、CD54、CDl06、vWF、CD62E、VEG--FR一2等阳性表达¨-s]。其中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aCECs)呈CD45一、CDl46+、CD54+、CD62E+、CDl05+或CDl06+等表达¨’4】。 1.1共有标志 1.1.1CDl46又名P1H12、S—Endo一1,是粘附分子,表达于所有【ffL管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脐血前体细胞和内皮细胞、活化的T淋巴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等f5J】。尽管其无特异性,但可与CD31等阳性表达及泛白细胞标志物、造血干细胞标志物等阴性 ?本文课题受吴阶平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基金资助(编号:04101002)通讯作者:李凯likai5@medmail.corn.cn

有机物性质总结

有机物性质总结 一、脂肪烃 1、烷烃 (1)物理性质: ①状态:在室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气体;常温下,含有5~8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液体;含有8~16个碳原子的烷烃可以为固体,也可以为液体;含有17个碳原子以上的正烷烃为固体。 ②密度:烷烃的密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这也是分子间相互 作用力的结果,密度增加到一定数值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密度变化很小。且均小于水的密度。 ③熔点、沸点:同类烃中,碳原子个数越多,熔点和沸点越高;碳原子个数相同时,支链越多,熔点和沸点就越低。 ④溶解性:可溶于非极性溶剂如四氯化碳、烃类化合物中,不溶于极性溶剂,如水中。 (2)化学性质:(以甲烷为例) ①氧化反应:CH4+2O2→CO2+2H2O(燃烧) ②取代反应:CH4+Cl2→(光照)CH3Cl(气体)+HCl CH3Cl+Cl2→(光照)CH2Cl2(油状物)+HCl CH2Cl2+Cl2→(光照)CHCl3(油状物)+HCl CHCl3+Cl2→(光照)CCl4(油状物)+HCl 2、烯烃 (1)物理性质:C2~C4烯烃为气体;C5~C18为易挥发液体;C19以上固 体。 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沸点和密度升高。相同碳原子个数的烷烃和烯烃,烯烃沸点比烷烃高 (2)化学性质:(以乙烯为例)

①氧化反应:1、CH2═CH2+3O2→2CO2+2H2O(燃烧)2、使酸性高猛酸钾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常温下使溴水褪色) CH2═CH2+HCl—催化剂、加热→CH3—CH2Cl(制氯乙烷) CH2═CH2+H2O—催化剂、170℃→CH3CH2OH(制酒精) ③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 (制聚乙烯) 3、炔烃 (1)物理性质:炔烃的熔沸点低、密度小、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一般也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发生递变。 (2)化学性质:(以乙炔为例) ①氧化反应:1、2C?H?+5O?→4CO?+2H?O(条件:点燃)2、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CH≡CH+H?→ CH?=CH? CH≡CH+HCl →CH?=CHCl氯乙烯用于制聚氯乙烯 ③加聚反应:n CH≡CH→-[ CH═CH]-n (3)制备:CaC?(电石)+2H-OH→Ca(OH)?+CH≡CH↑ 二、芳香烃(烃分子中含有一个或者多个苯环的化合物) 1、苯 (1)物理性质: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其密度小于水,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难溶于水,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笔记

1.6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一、一些简单的有机物 1.有机物的概念。 (1)通常将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跟有机物相对应的是无机物,它包括单质和无机化合物。 (2)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虽是含碳的化合物,但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性质上都跟无机化合物相似,所以,通常将它们归到无机物中。 (3)有机物大多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 2.甲烷 (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它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 稻草及动物粪便经过发酵也会产生大量的沼气,农村里常作燃料供热。 (2)沼气、天然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火星的大气层也发现有很多的甲烷 [实验]:甲烷的可燃性 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 产生蓝色火焰,同时石灰水变浑浊 点燃 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 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使用前需要验纯。家庭在使用沼气或天然气体作燃料时要注意安全。 3.除甲烷外, (1) 打火机中液体的主要成分---丁烷(C4H10),易被液化、具有可燃性 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4H10 + 13O2 === 8CO2 + 10H2O (2) 乙炔C2H2,具有可燃性,燃烧时能产生3000度以上的高温,可以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 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2H2 + 5O2 === 4CO2 + 2H2O 4.有机物的特性。 (1)大部分有机物熔点较低,易挥发,不易导电,易燃烧等。 (2)许多有机物,如酒精、乙醚、苯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 5.有机物的用途。 (1)甲烷是常见的清洁燃料。 (2)乙炔燃烧火焰用来割断或焊接金属。 (3)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4)酒精用于消毒和作燃料。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和应用知识点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和应用知识点 一、烃的定义:仅含______ 和_____________ 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二、烃的代表物-甲烷、乙烯、苯的结构及用途 甲烷乙烯苯 结构分子式 电子式不做要求结构式 结构简式 空间构型 主要用途 三、烃的代表物-甲烷、乙烯、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燃烧: (2)能否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思考:①如何区别乙烷和乙烯?(用二种方法) ②如何除去混在乙烷中的乙烯 2.取代反应:有机物的某种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甲烷的取代反应: 苯的取代反应: 3.加成反应:有机物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原子团)结合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乙烯的加成反应 4.加聚反应: 四、乙醇和乙酸1.结构 2.性质: 乙醇:(1)与钠反应 (2)与氧气反应 思考:①钠与乙醇反应比与水反应要缓慢得多说明了什么? ②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铜的作用是什么? 乙酸:(1)酸性(一元弱酸,比碳酸酸性_______________) 与钠反应: 与氢氧化钠反应: 与碳酸钠反应: (2)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即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与乙醇反应: 反应现象: 注意:①浓硫酸的作用: ②导管末端不能伸入到饱和Na2CO3溶液下面的原因是: ③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 五、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1.葡萄糖的特征反应: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淀粉的特征反应: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________________。应用:可用碘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碘的存在。 3.蛋白质的特征反应⑴遇浓硝酸_______ ⑵灼烧__________________ 4.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糖类(二糖和多糖)的水解反应 单糖:葡萄糖果糖C6H12O6 互为____________ 二糖:蔗糖麦芽糖C12H22O11 互为____________ 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 由于n不同,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单糖是糖类水解的最终产物,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糖类在实验室中水解常用H2SO4作催化剂,在动物体内水解则是酶作催化剂。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____。(2)油脂的水解反应: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常用此反应制取_________________。 (3)蛋白质的水解反应:蛋白质的水解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现象甲烷 乙烯 苯 乙醇乙酸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肝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研究进展综述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13期 75 一肝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研究进展综述 李民举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河南郑州450000 )摘一要:肝癌是世界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近年来,对肝癌干细胞的研究逐渐深入.在肝癌干细胞起源的问题 上,目前各项研究的意见尚不统一.在肝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方面,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希望能够为肝癌的临床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的提高提供新的思路.就近几年来对肝癌干细胞的起源以及表面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对肝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应用前景加以展望. 关键词:肝癌;肝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综述 中图分类号:F 24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一一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9.13.040一一肝细胞癌( 以下简称肝癌)即肝脏恶性肿瘤,是世界五大常见癌症之一.在我国,因肝癌致死的人数位列恶性肿瘤致死人数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给我国民众带来了较大的健康威胁和经济负担. 肝癌可分为原发性肝癌(P r i m a r y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和继发性肝癌(S e c o n d a r y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两大类,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而原发性肝癌又主要包括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等.原发性肝癌凭借其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肝癌发病隐匿,不易被人们察觉.多数患者在医院检查出身患肝癌时已处于中期或晚期.再加上脂肪肝二肝硬化等以肝疾病为首的各种致病因素,即使是肝癌根治性切除疗法,其术后也有极高的复发率,使得患者术后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保障 . 图1一肝癌的分型 近年来,随着对癌症的深入讨论和不断研究,人们提出了 肿瘤干细胞 (C a n c e rS t e m C e l l ,C S C s )这一概念:C S C s 是一群存在于某些肿瘤组织中的干细胞样细胞.因此,C S C s 同样具有无限增殖二转移及强耐药的能力.迄今为止,人们对肝癌的治疗方法仍限于以肝部分切除为主,以放疗二化疗配合相关药物治疗为辅助手段,但效果并不理想.在肝癌患者术后高复发率的现象的启示下,研究推测并证实了肝癌中同样存在着肝癌干细胞,且其在肝肿瘤组织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能研究清楚肝癌干细胞在肝癌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以及存在着何种机制,就会为肝癌的研究二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本文从肝癌干细胞的起源和肝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两方面对近些年来肝癌干细胞 的主要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1一肝癌干细胞的来源 肝脏是人体内具有极强的恢复二再生能力的器官,由此可知其细胞必定具有强大的克隆能力.按照肝细胞的来源,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种,一种称之为肝源性干细胞,而另一种称之为非肝源性干细胞.第一种细胞是由肝脏内部未分化的卵圆细胞形成而来,另一种则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因此可推断:肝干细胞的来源是多元的.只是目前肝癌干细胞由何而来的问题在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议.其中,主要分为成熟肝细胞来源与肝干细胞来源两种观点.前者在实验基础上认为,成熟的肝细胞在去分化的作用下可获得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变为肝癌干细胞;有部分实验报告表明,变异的卵圆细胞可以形成肝癌,例如,人们在病毒性肝炎二酒精性肝炎等类似肝疾病中均可观察到卵圆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后者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当肝干细胞在成熟过程中受到阻碍时,也会变异形成肝癌干细胞.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肝癌及其与肝干细胞间的关系研究得越发清楚,再加上大量的实验结果,越 来越多的人推测:肝干细胞成熟过程受碍极有可能是形成肝癌干细胞的最主要因素. 2一肝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 肝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L i v e rC a n c e rS t e m C e l l S u r f a c eM a r k e r ),即在肝癌干细胞表面存在的高表达的特异分子.对肝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研究有利于人们对肝癌细胞进行甄别二选择二分离,同时,在现实的临床应用方面,如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均起到重要的作用.2.1一C D 133 C D 133是具有5个跨膜结构域, 且在细胞膜外有两个较大环的糖蛋白.2009年,张荣生等研究发现:C D 133+细胞在体外具有极强的增殖分化能力, 与人们研究的肿瘤干细胞的特性相似.另外,张宝芹也在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讲义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知识要点】 一些简单的有机物 1.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以外),大多含有C、H、O、N等元素. 2.沼气的产生及成分 (1)沼气的产生:稻草及动物粪便经过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沼气 (2)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 思考:根据你所了解的沼气和它的用途,你能推测沼气的化学性质吗? 3.简单的有机物 (1)甲烷 实验: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对象: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丁烷 除了甲烷气体外,打火机内液体的主要成分丁烷也是一种简单有机物,其化学式为C4H10(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也是丁烷气体,气态的丁烷经压缩后变成液态,灌装在容器中贮存,使用时经减压,使液态丁烷气化成气体). (3)乙炔 乙炔气体(C2H2)也是一种简单有机物,它在氧气中燃烧可产生3000℃以上的高温,生产中可利用这个反应进行金属的焊接和切割. 思考:你能写出丁烷气体和乙块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吗? 4.常见有机物的用途 注意:由于大部分有机物易挥发,易燃烧,保存时一定要密封,做实验时一定要远离明火,防止着火或爆炸. 二、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 1.糖类

糖类是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合成人体的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原料. 思考:你知道哪些糖类物质? 有白砂糖、红糖、冰糖、巧克力等. 2.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相 对分子质量约在1.2万至100万之间. 3.脂肪 脂肪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储存能量,它从外界进入体内,经过酶的作用,一部分通过 氧化转化为生命活动所需同的能量,另外一部分被人体吸收后又转化为脂肪贮存在皮下,随 时供人体代谢的需要. 4.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基本途径是:自然界中各种无机物通过被植物吸收,从自然环境进 入生物圈,变成有机物;再通过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进行转移,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 物转化为无机物,通过生物的排泄物和尸体的分解使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回到自然环境中去.自然界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就是这样通过生物的生命活动不断地变化和相互转化着的 【经典例题】 例1.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的是() A.石灰石 B.干冰 C.天然气 D.木炭粉 例2.液化石油气中所含的可燃性物质是在加压不高的条件下即转变为液态,而便于储存 在瓶中,当打开钢瓶阀门(减压)时又容易变成气态碳氢化合物,下列所给的物质中,符合 这一要求的是() A B C D 化学式CH4(甲烷)C2H6(乙烷)C4H10(丁烷)C6H14(已烷)沸点/℃-164 -88 -0.5 69 例3.某气体可能由CO、H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该气体的组成,将气体点 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把烧杯迅速倒传过来,并注入 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例4.在全球减肥热潮中,脂肪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每况愈下,甚至“谈脂色变”,

专题_6_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归纳

(一)有机物的概念与特点 1、有机物:一般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化物、金属氰化物及硫氰化物等少数含碳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与性质跟无机物一致,故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2、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均呈四价;碳原子与其他原子均形成共价键;碳原子之间可通过单键、双键、叁键或碳环相互结合。在固态时,有机物一般形成分子晶体。 3、有机物的性质特点:一般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低、不易导电;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反应比较复杂、比较缓慢(大多需要加热或催化剂)、常伴有副反应。 4、官能团:决定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卤原子 —x 羟基 —OH(有醇羟基和酚羟基之分) 5、表示有机物的化学式(以乙烯为例) 分子式C 2H 4最简式(实验式)CH 2 (二)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1、同系物的概念及其判断要点 (1)同系物: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 (2)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NH 2O C 酰胺基C C 碳碳双键C C 碳碳叁键结构式电子式H C H H H .×.×.×.×H C C H H H CH 2 CH 2结构简式

一差(分子组成至少相差一个CH2原子团;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或14的整数倍) 二(相)似(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 三相同(即组成元素相同,官能团种类、个数与连接方式相同,分子组成通式相同)如: CH3 OH 与HO—CH2—CH2—OH(乙二醇)、CH2==CH2 与CH2==CH—CH==CH2都不互为同系物。 【注意事项】 (1)同系物通式一定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同系物必须是同类有机物。 (3)同系物是结构相似,不是相同 (4)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关系。 (5)同系物的物理性质具有规律性的变化;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 2、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其书写规律: (1)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分子式而分子结构不同的物质。 【注意】 ①同分异构体之间分子式相同,其式量也一定相等,但式量相等的物质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如式量为44的化合物有:CO2、C3H8、C2H4O、N2O;式量为28的化合物有CO、N2、C2H4;式量为114的化合物有C8H18、C7H14O、C7H16N等,但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 ②同分异构体之间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最简式)均相同。但化合物之间各元素质量分数(最简式)均相同的物质不一定为同分异构体。如符合最简式为CH2O的有:HCHO、CH3COOH、HCOOCH3、HOCH2CHO、C6H12O6等。 ③同分异构体不一定是同类物质,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可能相似,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异(如酸和酯这样的类别异构)。 ④同分异构体不仅存在于有机物之间,还存在于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如尿素CO(NH)2与氰酸铵NH4CNO]、无机物和无机物之间。 (2)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最新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三)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三)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化合物,它们属于无机化合物。 一、烃 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1.氧化反应 I .燃烧 点燃 C 2H 4+3O 2 2CO 2+2H 2O (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II .能被酸性 KMnO 4溶液氧化为 CO 2,使酸性 KMnO 4 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CH 2=CH 2+Br 2 CH 2Br -CH 2Br (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 H 2、Cl 2、HCl 、H 2O 等发生加成反应 催化剂 CH 2= CH 2+H 2 △ CH 3CH 3 催化剂 CH 2=CH 2+HCl △ CH 3CH 2Cl (氯乙烷 :一氯乙烷的简称) 4、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概念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 乙烯 CH 2= CH 2+H 2O 催化剂 高温高压 CH 3CH 2OH (工业制乙醇) 3.加聚反应 nCH 2= CH 2 催化剂 (聚乙烯) 注意:①乙烯能使酸性 KMnO 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 鉴别烷烃 和烯烃,如鉴别甲烷和乙烯。②常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来 除去 烷烃中的烯烃,但是不 能用酸性 KMnO 4 溶液,因为会有二氧化碳生成引入新的杂质。 1.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也不能是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褪色, 说明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 定。 但可以通过萃取作用使溴水颜色变浅,液体分层,上层呈 橙红色 。 2.氧化反应(燃烧) 2C 6H 6+ 15O 2 点燃 12CO 2+6H 2O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 浓烟,说明含碳量高) 3.取代反应 (1)苯的溴 代 苯 难氧化 易取代 难加成 + Br 2 FeBr 3 (溴苯) +HBr (只发生单取代反应,取代一个 H ) ①反应条件:液溴(纯溴) ;FeBr 3、FeCl 3 或铁单质做催化剂 ②反应物必须是液溴,不能是溴水。 (溴水则萃取,不发生化学反应) ③溴苯是一种 无 色 油 状液体,密度比水 大 , 难 溶于水 ④溴苯中溶解了溴时显褐色,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溴,操作方法为 分液 。 2)苯的硝化: 浓H 2 SO 4 - NO + HO -NO 2 5 浓 5H ℃2~S 6O 04℃ -NO 2 + H2O ①反应条件:加热(水浴加热)、浓硫酸(作用: 催化剂、吸水剂) 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浓硝酸中,边加边搅拌 ③硝基苯是一种 无 色 油 状液体,有 苦杏仁 气味, 有 毒,密度比水 大 ,难 溶于水。 ④硝基苯中溶解了硝酸时显黄色,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硝酸,操作方法为 分液 。 3)加成反应 (苯具有不饱和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一个苯环,加成消耗 3个 H 2,生成环己烷)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有机化学(华东理工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多选题】(2分) 有机物的主要天然资源有()。 A. 石油 B. 煤 C. 天然气 D. 生物体 2 【多选题】(2分) 十九世纪末的物理学的三大发现是()。 A. 放射性 B. X射线 C. 电子的发现 3

有机碳的化合价是()。 A. 四价 B. 二价 C. 一价 D. 三价 4 【单选题】(2分) 共振结构式中共价键越多,能量越();电荷分布越符合电负性规律的能量越()。①高;②低 A. ①② B. ②① C. ①① D. ②② 5

比较常见卤素的静态电负性大小()。 A. F>Cl>Br>I B. F

A. C,D;B B. C,D;A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复杂取代基如何编号()。 A. 从与主链相连的碳原子开始编号 B. 类似主链,离取代基近的一头编号 2 【单选题】(2分)

1,2-二氯乙烷的构象-能量变化曲线与()类似。 A. 丁烷 B. 乙烷 3 【单选题】(2分) 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A. 正戊烷 B. 正己烷 C. 异戊烷 D. 新戊烷 4 【单选题】(2分) 比较卤素与烷烃的卤代反应速度()。 A. F>Cl>Br>I B.

F 5 【单选题】(2分) 下列化合物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 A. 1,1-二甲基环丁烷 B. 2,3-二甲基丁烷 C. 2,2-二甲基丁烷 D. 1,2-二甲基环丁烷 6 【单选题】(2分) 肖莱马是哪国化学家及主要研究方向()。 A. 德国研究烃类 B. 法国研究烃类 C. 英国研究羧酸

有机化学课后答案

有机化学课后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第一章 绪论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 1.2 CH 4 及CCl 4各1mol 混在一起,与CHCl 3及CH 3Cl 各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 NaCl 与KBr 各1mol 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 , K + , Br - , Cl - 离子各1mol 。 由于CH 4 与CCl 4及CHCl 3与CH 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 甲烷(CH 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 C 2H 2 b. CH 3Cl c. NH 3 d. H 2S e. HNO 3 f. HCHO g. H 3PO 4 h. C 2H 6 i. C 2H 2 j. H 2SO 4 答案: 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a. I 2 b. CH 2Cl 2 3 e. CH 3OH f. CH 3OCH 3 答案: 1.6 根据S 与O 的电负性差别,H 2O 与H 2S 相比,哪个有较强的偶极-偶极作用力或氢键 答案: 电负性 O > S , H 2O 与H 2S 相比,H 2O 有较强的偶极作用及氢键。 第二章 饱和脂肪烃 2.2 用系统命名法(如果可能的话,同时用普通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并指出(c)和(d) 中各碳原子的级数。 a.CH 3(CH 2)3CH(CH 2)3CH 3C(CH 3)2 2CH(CH 3)2 b.C H C H C H H C H H C H H C H H H c.CH 322CH 3)2CH 23 d.CH 3CH 2CH CH 2CH 3CH CH 2CH 2CH 3CH 3CH 3 e.C CH 3 H 3C 3 H f.(CH 3)4C g.CH 3CHCH 2CH 3C 2H 5h.(CH 3)2CHCH 2CH 2CH(C 2H 5)2 1。答案: a. 2,4,4-三甲基-5-正丁基壬烷 5-butyl -2,4,4-trimethylnonane b. 正己 烷 hexane c. 3,3-二乙基戊烷 3,3-diethylpentane d. 3-甲基-5-异丙基辛烷 5-isopropyl -3-methyloctane e. 2-甲基丙烷(异丁烷)2-methylpropane (iso-butane) f. 2,2-二甲基丙烷(新戊烷) 2,2-dimethylpropane (neopentane) g. 3-甲基戊烷 3-methylpentane h. 2-甲基-5-乙基庚烷 5-ethyl -2-methylheptane 下列各结构式共代表几种化合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答案: a = b = d = e 为2,3,5-三甲基己烷 c = f 为2,3,4,5-四甲基己烷 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假如某个名称违反系统命名原则,予以更正。 a. 3,3-二甲基丁烷 b. 2,4-二甲基-5-异丙基壬烷 c. 2,4,5,5-四甲基-4-乙基庚烷 d. 3,4-二甲基-5 -乙基癸烷 e. 2,2,3-三甲基戊烷 f. 2,3-二甲基-2-乙基丁烷 g. 2-异丙基-4-甲基己烷 h. 4-乙基-5,5- 二甲基辛烷 答案: 2.5 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由高到低排列(不要查表)。 a. 3,3-二甲基戊烷 b. 正庚烷 c. 2-甲基庚烷 d. 正戊烷 e. 2-甲基己烷 答案: c > b > e > a > d 写出2,2,4-三甲基戊烷进行氯代反应可能得到的一氯代产物的结构式。 答案: 2.12 列哪一对化合物是等同的(假定碳-碳单键可以自由旋转。) 答案: a 是共同的 用纽曼投影式画出1,2-二溴乙烷的几个有代表性的构象。下列势能图中的A,B,C,D 各代表哪一种构象的内能 分子式为C 8H 18的烷烃与氯在紫外光照射下反应,产物中的一氯代烷只有一种,写出这个烷烃的结构。 答案: 将下列游离基按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列: 答案: 稳定性 c > a >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