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搬迁管理办法

村庄搬迁管理办法
村庄搬迁管理办法

村庄搬迁管理办法

晋城煤业集团压煤村庄搬迁管理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压煤村庄搬迁,是指为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和劳动效率将井田区域内影响生产矿井采掘衔接的压占煤量的村庄实施整体或部分搬迁的行为。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各煤炭生产子、分公司。资源整合矿井由二级资源整合主体参照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三条为了对压煤村庄搬迁工作实行规范化、程序化的统一管理,集团公司成立压煤村庄搬迁领导组。

领导组组长: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领导组成员:由资源环境管理局、生产处、机电处、财务中心、发展与建设局、审计部、法律事务部、监察处、纪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及五个工作组,办公室设在资源环境管理局。

第四条集团公司压煤村庄搬迁领导组的职责

1、落实国家有关村庄搬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制定和完善集团公司压煤村庄搬迁管理办法。

3、研究解决集团公司压煤村庄搬迁工作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压煤村庄搬迁的日常工作,牵头组织协调、处理相关事宜,指导、监督、检查集团公司压煤村庄搬迁工作。

五个工作组为:技术业务组、预算审核组、资金审批组、搬迁实施组、监督监察组。

②村庄压占煤量详细的地质资料,包括压占煤层、煤量、煤层厚度、工作面布置情况等。

③环境影响分析(包括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水源井、道路、管道、线路等影响搬迁的其它设施)。

④实施搬迁工作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计算、分析。

⑤搬迁实施建议及要求:包括搬迁选址意向、实施步骤建议及时间要求、搬迁费用预估,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⑥结论意见。

第七条压煤村庄搬迁计划及资金预算管理

1、各生产矿井根据3~5年采掘衔接汇报编制压煤村庄搬迁计划,于每年11月份前上报集团公司领导组办公室。

2、领导组办公室根据各矿上报的压煤村庄下年度搬迁计划汇总、编制集团公司压煤村庄下年度搬迁计划。

3、领导组办公室汇编年度搬迁预算,报送财务中心纳入全面预算管理。

4、未列入年度搬迁计划的压煤村庄搬迁项目,不考虑当年搬迁。

第八条压煤村庄搬迁工作流程

1、各矿根据采掘衔接安排和本矿的村庄搬迁计划,行文上报压煤村庄搬迁申请报告。

2、领导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对申请报告进行讨论研究,下发批复文件。

3、生产矿井按照批复文件要求编制搬迁实施方案(包括总体设计、

村级土地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

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 s Vol.26No.1Jan.,2012 第26卷第1期2012年1月收稿日期:2011-08-20 修稿日期:2011-12-22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村镇住宅土地利用分区管制技术研究”(2008BAJ08B03)。第一作者:徐保根(1963-),男,河南焦作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E-mail:xubaogen@zufe.edu.cn Feasibility Assessment on th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Use Types in the Land Use Planning at Village-level XUBao-gen,ZHAOJian-qiang,XUEJi-bin,GUHui-na,FANGAi-jun,DONGChuan-de(InstituteofRealEstate,Zhejiang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Hangzhou310018,China) Abstract:Thepurposeofthispaperistoassessthefeasibilityofruralresidentiallanduseinordertoprovidesufficientreferencesforlanduseplanningatvillagelevelandruralresidentiallandreconsolidation.Methodsusedincludedliteraturereview,expertconsultation,comparativeanalysis,andsumofweights.Theresultsindicatedthatruralresidentiallandusetypesinnewresettlementareascouldbedividedintothreebasicones,i.e.,urban-type,town-typeandcentral-villagetype.Themaininfluencingfactorswerethestructureoffarmers’employment,theeconomiccapacitiesoffarmers,villagecollectivesandthetownandcitythevillagelocates,etc.HuoyutangVillageandXichengVillageinYiwuweretheurban-type;HenggangvillageandBailianVillageinHaiyanwerethetown-typeruralresidentialareas.Itwasconcludedthattheindexsystemandmethodforthesuitabilityassessmentofruralresidentialareashadcertainvalueofapplicationandcouldguidetheruralresidentiallandreconsolidationandlanduseplanningatvillagelevel. Key words:landadminstration;ruralresidentialland;usetypes;suitabilityassessment 村级土地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 徐保根,赵建强,薛继斌,顾慧娜,方爱军,董传德 (浙江财经学院不动产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研究目的: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土地整治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对比分析、权重和法。研究结果:新安置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可分为城镇型、集镇型、中心村型三种基本类型,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农民就业结构、农民经济实力、村集体经济实力、村所在乡镇和县市的经济实力等;义乌市活鱼塘村和西澄村可建成城镇型农村居民点,海盐县横港村和百联村可建成集镇型农村居民点。研究结论:建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及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土地管理;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类型;适宜性评价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58(2012)01-0027-05

村庄搬迁管理办法

村庄搬迁管理办法

晋城煤业集团压煤村庄搬迁管理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压煤村庄搬迁,是指为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和劳动效率将井田区域内影响生产矿井采掘衔接的压占煤量的村庄实施整体或部分搬迁的行为。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各煤炭生产子、分公司。资源整合矿井由二级资源整合主体参照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三条为了对压煤村庄搬迁工作实行规范化、程序化的统一管理,集团公司成立压煤村庄搬迁领导组。 领导组组长: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领导组成员:由资源环境管理局、生产处、机电处、财务中心、发展与建设局、审计部、法律事务部、监察处、纪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及五个工作组,办公室设在资源环境管理局。 第四条集团公司压煤村庄搬迁领导组的职责 1、落实国家有关村庄搬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制定和完善集团公司压煤村庄搬迁管理办法。 3、研究解决集团公司压煤村庄搬迁工作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压煤村庄搬迁的日常工作,牵头组织协调、处理相关事宜,指导、监督、检查集团公司压煤村庄搬迁工作。 五个工作组为:技术业务组、预算审核组、资金审批组、搬迁实施组、监督监察组。

技术业务组:由资源环境管理局牵头,生产处、机电处配合,具体负责各矿上报的压煤村庄搬迁项目的技术资料和压占煤量、采出煤量、效益的审核。 预算审核组:由发展与建设局牵头,审计部配合,具体负责压煤村庄搬迁项目的预算审核。 资金审批组:由财务中心牵头,审计部配合,具体负责压煤村庄搬迁项目的资金审批。 搬迁实施组:由生产矿井牵头,宏圣公司配合,具体负责压煤村庄搬迁项目的组织实施。 监督监察组:由纪委、监察处、法律事务部组成,具体负责对压煤村庄搬迁过程、重点环节及结果实施监督监察。 第六条各矿要明确一名副矿级领导负责压煤村庄搬迁工作,并成立压煤村庄搬迁管理机构,其职责如下: 1、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村庄搬迁的政策及法律、法规。 2、按照采掘衔接计划,编制上报3~5年压煤村庄搬迁计划。 3、提前2~3年上报压煤村庄搬迁申请报告。 4、负责组织实施批复的压煤村庄搬迁。 5、负责搬迁项目的所有资料的整理、归档及保存。 6、做好压煤村庄搬迁过程中的其它工作。 申请报告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地面村庄分布及占地面积、户数、人口数,房屋以及地面上相关附着物的概况。

电大农村行政管理专科《土地利用规划》形考作业答案

电大农村行政管理专科《土地利用规划》形考作业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作业1参考答案 1.土地资源具有哪些特性?并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土地资源的特性:(1)面积的有限性;(2)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3)整体性;(4)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5)多用途性;(6)社会性。 2.为什么要保护土地资源? 参考答案:是因为人口快速增长已形成对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为了满足食物需求,人类将林地、草地、湿地等开垦为农田,在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相当多的开垦耕地已成为不毛之地,人口的增加对居住、交通、文化娱乐等用地的要求也增加,大量肥沃良田正在转变为非农业用地;土地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盐渍化、酸化、贫瘠化、污染等造成土地生物生产潜力降低或生物产品质量降低,大面积的耕地、林地、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高化肥、农药的投入,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同时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全球食物的98%是陆地生产的,海洋和陆地水域生产不到2%,植物性食品占人类膳食的92%,而只占8%的动物性产品大部分也间接来自于植物性产品,这些决定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3.什么是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有哪些特性? 参考答案: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技术措施。 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是因为土地资源的特性决定的。 首先是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人口增加对土地造成的压力; 其次是土地资源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使用要因地制宜; 第三,土地资源各组成要素有整体性,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完整的土地生态系统; 第四,土地资源有多用途性; 最后,是土地资源的社会性。 由于这些原因,决定了要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就需要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划。 4.土地利用规划的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土地利用规划依据其范围或层次可以分为:(1)包括区域全部土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区域内各类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2)耕地、草地、林

2压煤村庄搬迁方案编制说明及要求

压煤村庄搬迁方案编制提纲及要求 为规范煤矿《压煤村庄搬迁方案》的编制与审批工作,依照鲁政办发〔2010〕40号《关于做好全省煤矿矿区农村住房建设和压煤村庄搬迁工作的意见(试行)》、鲁煤搬迁[2009]148文件《加强建筑物下压煤开采管理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05]27号文件《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控制标准》、鲁政发(1999)24号文件,《山东省搬迁压煤建筑物暂行规定》、《建筑物、铁路、水体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煤矿测量规程》等有关规定及标准的要求,制订了《压煤村庄搬迁方案编制提纲》,并提出有关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的压煤村庄搬迁方案的编制工作。 二、基本要求 1.应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和单位编制《压煤村庄搬迁方案》。 2.压煤村庄的搬迁必须贯彻生产上需要、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充分开发矿产资源的原则。 3.《压煤村庄搬迁方案》的编制应遵循搬迁新址不压煤、不二次搬迁的原则,要考虑邻近矿井的关系。搬迁新址要有利于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出行交通便利。 4、《压煤村庄搬迁方案》内容应客观、真实、准确和全面,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5.《压煤村庄搬迁方案》应统一使用现行法定计量单位。

三、《压煤村庄搬迁方案》编写具体要求 (一)封面 1.报告名称统一为:煤矿名称+村庄名称+搬迁方案,其中煤矿名称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的名称一致。 2.报告编制单位:有资质的机构和单位。 3.报告编制时间:报告最终提交时间。 (二)封二 按报告名称、技术负责人、报告编写人、编制单位与部门名称、提交报告日期的次序编排。正式报告的封二须加盖编制单位或部门的印章(资质章)。

村庄搬迁合作协议

村庄搬迁合作协议 甲方:办事处(简称甲方) 乙方:(简称乙方) ×××办事处一队老村庄,占地约××亩(以实测为准),现有住户××户,所有房屋均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建农场初期,建筑标准低,且多已破败不堪,有的已濒临倒塌。为配合××(农场)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垦区职工危旧房改造步伐,支持农户拆旧建新,经甲乙双方平等协商,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合作的总体办法: 1.甲方协调,乙方出资,将甲方所居的一队老村庄现有住户,整体搬迁至甲方选定的新宅基地,按新规划重新建设。 2.老村庄搬迁后,复垦的土地租给乙方××年,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收费标准与农场经营田同步。 二、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1.甲方的权利和责任 (1)协议签订后,甲方即按相关程序选择申报新村规划建设地址,办理相关用地手续,为新村庄建设铺平道路。 (2)成立工作专班,扶持乙方批定搬迁补偿方案,并做好搬迁户的思想工作,以便顺利搬迁。 (3)为搬迁户争取垦区危旧房改造每户××万元补贴政策和户均××××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政策逐步到位,并督促上述专项资金用于新村的建设。 (4)积极申报土地整理“双挂钩”项目,整合项目资金,支持该合同项目的实施。 (5)分年按约定收取复垦土地的年租金,为支持乙方开展项目,

正式交地的第一年,作为土地培肥期和水利设施建设期,急收土地租金,第二、三年按正常年地租的××%收取,第四年起按正常地租标准收取。 (6)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乙方与相关拆迁户的纠纷,维护治安,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2.乙方的权利和责任 (1)还建点的建设规划由乙方出资设计 (2)在双挂钩项目落实前,由乙方先行垫付拆迁补偿款到户,且补偿标准不得低于“双挂钩”项目的补偿标准;“双挂钩”项目拆迁补偿到位后,再还给乙方,不足部分由乙方承担。 (3)建房协议由乙方与拆迁户直接洽谈。 (4)参与还建配套工程、土地平整工程的竞标,取得工程施工权。 (5)通过项目的合作,取得一队老村庄搬迁后复垦土地的生产经营权,按约定及时缴纳土地租金。 三、违约责任 本协议一经签定,双方应当严格遵守。如有违约,违约方足额赔偿对方损失。 四、其他事项: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及时协商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和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保留一份,××、公证处各保留一份。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二○一四年××月××日

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工作实施方案

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降实科学进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开辟式扶贫方针,积极妥帖实行移民扶贫,对别具备生产日子条件的贫困村庄群众实行搬迁安置,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帮助搬迁群众改善进展环境,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进展”的目标。 (二)工作原则:一是政府引导、村民自愿。政府积极引导,充分尊重村民意见,做到成熟一具村搬迁一具村,别搞袭击行动,别搞强迫搬迁。二是整村搬迁、稳步推进。搬迁的村庄需全部农户搬迁,但能够分期分批进行。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照当地实际和农户意愿,实行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农村安置和城镇安置相结合,建房安置和买房安置相结合,具体安置形式由农户自行确定。鼓舞农户到城镇安置,原则上别搞跨县(市、区)安置。四是规划先行、说求实效。集中建新村安置的,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并切实搞好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民住所原则上由农户按规划自行组织建设,别搞统包建房。 二、扶持范围 离村委会或大村6公里以上、200人以下,且解决“五难”咨询题成本过大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石灰岩地区等贫困地区的边远分散村庄,以及存在严峻地质灾难的村庄,列入扶持范围,逐年帮助其搬迁安置。 三、补助标准及要求 (一)补助标准:搬迁建房以农户自筹资金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省财政赋予搬迁农户每户补助1万元,地级市和县级财政依照当地实际赋予补助。 四、有关政策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搬迁农户在原村承包集体的耕地、林地等农用地的经营权别变,并有权自行决定依法流转。原享有公益林补助的,补助仍归承包农户。原则上在安置地别给搬迁户配置耕地,但有条件配置耕地、林地等农用地的,应依法办理承包经营手续;在安置地承租土地进行种植、养殖的,应签订书面协议,并经当地村委会鉴证;与安置地村民或集体置换耕地、林地等农用地的,双方应签订置换协议,经乡镇国土所鉴证,并划出置换地的红线图。 (二)宅基地。搬迁农户在本行政村内安置的,其宅基地由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协商解决;搬到本乡镇其他行政村安置的,由乡镇政府与接收安置方协商安排;与安置地农户置换宅基地的,双方应签订置换协议,并经乡镇国土所认可。搬迁农户的宅基地应符合乡镇、村庄规划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利用荒坡地和空暇地,面积别得超过省规定标准。涉及占用农用地、未利用地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治理法》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涉及使用林地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规定另行办理使用林地审批手续。搬迁农户办理用地手续后,相关部门应及时发给集体土地使用证,已开展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的地点,应及时发给房屋所有权证,并免除建房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只收取集体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的工本费。 (三)户籍和行政治理。搬迁农户原则上应将户口迁入安置地。安置地公安机关按属地治理原则,及时办理搬迁农户的迁移降户手续。搬迁农户入户后实行属地化治理,涉及打算生育、合作医疗、子女入学、社会保障、民主权利、社会治安、就业培训等方面均由安置地政府治理,享受与当地群众同等的待遇。 (四)其他扶持政策。搬迁农户从事个体经营、兴办工商企业的,当地有关部门赋予扶持,优先发给经营证照。搬迁村中的农民工回乡创办各类企业或者设立个体工商户的,享受

土地利用规划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土地(Land):地球表层的陆地部分及其以上、以下一定幅度空间范围内的全部环境要素,以及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作用于空间的某些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壤一般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3、国土是指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领陆、领空、领海等的总称。 4、土地利用的基本概念:是人们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殊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 5、土地的合理利用:对土地进行充分的使其发挥最佳功能的利用。合理利用的标志:利用的有效性和永续性 6、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失控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技术措施。 第三章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各类用地的规模、各类用地的布局。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性质: (1)整体性:规划区域内的全部土地资源 (2)长期性:表现在规划的时限具有长期性,规划期限一般在10年或10年以上。 (3)战略性:主要在研究问题具有战略意义,对土地利用的战略调节控制,以及其宏观指导性。 (4)控制性:纵向: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指导和控制(上下级规划)横向:总体规划对区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的宏观控制(各部门用地)。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摸清家底,规划基础 (2)土地供给量预测,明确土地利用潜力 (3)土地需求量的预测,土地利用调整的依据 (4)明确规划目标和任务,规划的方向 (5)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规划的核心内容 (6)土地利用分区,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 (7)确定实施规划的措施,规划实施的保障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 规划层次:全国——省级——地(市)级——县(市)级。 编制工作:

2018-2019-村庄搬迁安置方案-优秀word范文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 村庄搬迁安置方案 村庄搬迁安置方案【1】 为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进一步改善农村社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及生活环境,根据管委(区政府)及街道村庄改造有关规定,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八里庄)社区由政府部门统一审批以及社区统一批地,在社区集体建设用 地上建设的平房。 二、正房附房搬迁安置补偿标准 (一)旧房搬迁安置 1、社区根据居民原住宅正房的合法间数(不论面积大小、新旧)给予楼房置换安置,每间正房无偿置换26平方米(指建筑面积,下同)楼房、按优惠价购买14平方米楼房(优惠价为10Q0元/平方米),每间正房合计应安置40平方米楼房。 2、每处平房在拆迁安置时,无偿分配安置楼地下车库一处。 3、居民选择户型搭配面积之和不得超过应安置面积5平方米,若因户型 搭配原因超出或不足应安置面积部分按分配楼房时的市场评估价格由被搬迁入 与社区居委会两相找差;因设计、建设原因,超出或不足应安置面积部分由被搬迁入与社区居委会按综合成本价格两相找差。 (二)旧厉搬迁补偿费

1、正房搬迁补偿费,原合法正房面积(以具有资质的测绘机构所测绘的面 积为准),按800元/平方米给予补偿。 2、院内所有附房(含耳房、厢房、南屋、地下室和一次性建设后外接部分,下同)及其它所有设施的补偿,按对应的合法正房问数8000元/间给予补偿。 不愿采取上述附房补偿方式的被搬迁入,可向社区提出对附房的评估偿书 面申请,由社区选择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对院内附房及其它设施进行建造成本(不含装修)评估,评估手续费和评估风险由被搬迁入承担,不论附房建造成本的评估值高低,一律按评估值给予补偿。院外附属物一律不予补偿。 20**年3月1日后建设的院内所有附房及其它设施不予评估补偿。 正房、院内所有附房及其它设施的搬迁补偿费不直接发放到户,计入被搬 迁入账户,主要用于按优惠价购买楼房的费用,待最终结算时与社区居委会两 相找差,期间不计利息。 三、速签、速拆(迁)等奖励及过渡租房费标准 (一)速签、速拆(迁)等奖励 1、速签奖励。被搬迁入在社区规定期限内,签订安置补偿协议的,按原合法正房每间201X元或按原合法正房面积100元/平方米给予速签奖励。 2、速拆(迁)奖励。被搬迁入在社区规定期限内,按时完成拆除旧房(指正房、附房及其它所有设施)且经社区验收合格的,按原合法正房每间3000元或按原合法正房面积160元/平方米给予速拆(迁)奖励。 被搬迁入在超出社区规定期限一个月内,拆除旧房(指正房、附房及其它所有设施)旦经社区验收合格的,速签、速拆(迁)奖励按上述标准减半发放;被搬迁入超出社区规定期限一个月后拆除旧房的,不享受速签、速拆(迁)奖励。 3、鼓励奖。为鼓励居民尽快搬迁腾房,调动搬迁居民的积极性,按照合法正房间数每问1500元设定鼓励奖,在社区规定期限内第一天完成旧房(指正房、附房及其它所有设施,拆除且经社区验收合格的,发放金额鼓励奖;在社区规定期限内其他时间完成旧房拆除的,每晚拆一天按照正房间数每间减发50元鼓 励奖。

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要点

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要点 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要点 ----湖北仙桃市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布署,为有效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提高村庄生产水平、加快农村地区全面发展,特制定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要点: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二十字方针;发挥国土资源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二、规划原则 (一)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的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 (二)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居民点布局,保持传统村庄建设风格;尊重农耕习惯和农业生产条件;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节约用地,贯彻落实土地管理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 (四)公众参与。发挥民主,公众参与,充分体现当地群众愿望。 (五)便于操作,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将规划工作做实做细,更好地指导实施。 (六)分步实施,分年度有计划实施规划,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三、规划依据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村镇建设规划; (四)、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五)、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四、编制程序及相关要求 (一)规划期限及范围 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15年,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一致。规划期限内,重点作好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以行政村为单位。 (二)编制程序 1、准备工作 2、调查研究 3、确定规划目标 4、编制供选方案 5、规划协调 6、确定规划方案 7、上报审批 (三)编制单位和人员要求 1、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应在县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编制。 2、承担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单位和人员,应符合国家有关土地规划机构资质和人员资格认定的规定。 五、规划步骤与方法 (一)准备工作 1、组织准备 (1)县(市)人民政府成立由县(市)主要领导及有关负责人参加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负责组建规划队伍,确定工作方案,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审查规划方案,筹措编制经费等。 (2)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专班,负责规划编制的具体工作。 2、技术准备 (1)组织技术培训,明确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 (2)准备技术工具,包括外业测绘、面积量算、制图等设备。

国土资源部关于有序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规范性文件

国土资源部关于有序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等重大决策,并明确要求“加快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需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安排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管理不断加强,各地通过编制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用途管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不断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维护了农民权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仍然面临建设布局散乱、用地粗放低效、公共设施缺乏、乡村风貌退化等问题。正在开展的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也对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当前,迫切需要通过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细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排,统筹合理安排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要求。 各地区要充分认识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统一部署安排,积极研究探索,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农村土地利用供给的精细化管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为农村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做好服务和保障。 二、扎实有效做好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一)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具体组织编制,引导村民委员会全程参与。 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整治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保护的地方,应当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其他地方要明确推进时间表,结合实际有序开展。 (二)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要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布局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考虑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等相关规划的用地需求,合理安排农村经济发展、耕地保护、村庄建设、环境整治、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等各项用地;落实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明确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具体地块;加强对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和时序的管控,优先保障农村公益性设施用地、宅基地,合理控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提升农村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科学指导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遵循“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理念,整体推进山水林田湖村路综合整治,发挥综合效益;强化对自然保护区、人文历史景观、地质遗迹、水源涵养地等的保护,加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村土地利用规划是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村域内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规划期限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规划范围可结合当地实际,以一个村或数个村进行编制。规划基数以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和控制,进行补充调查确定。规划编制应当执行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充分运用遥感影像、信息化、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切实提高成果水平。鼓励大中专院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方面的青年志愿者,为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提供

山东省郓城县南赵楼乡压煤村庄搬迁具体实施方案.doc

郓城南赵楼乡镇府组织压煤村搬迁宣传材料 尊敬的各压煤村村民: 目前,赵楼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已推进到压煤搬迁村附近,并且马上进入雨季,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塌陷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原村落大多数房屋年久失修,居住紧张,生活不便。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和法权益,尽快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经多方征求意见,充分酝酿协商,制定了相关指导性意见。为让广大群众享有知情权,增加透明度。确保搬迁工作在广大群众认可和监督下,公开,公正,公平,有序地稳步推进。现将有关事项公示如下: 一. 新房类型及成本价 A鄄巨公路两侧三层商住楼 1,311平方;225214.5元 2。:246.5平方;178219.5元 3:242.9平方;175616.7元 4:270平方;195860,7元 5,364平方;263425.1元 B,北街两侧二层商住楼 C两层楼独院;101693.8元 D;高楼1~4层83072元 二. 补偿资金 1. 丈量房屋政策内补偿:按实际丈量面积和房屋类别补偿已印发到户。 2. 按2006年房屋丈量面积每平方米补200元,厂棚面积每平方米补20元。 3. 搬迁资金分配人员人均补偿金额;人口核实后不低于16000元根据各村人口核实程度,金额略有差异。 4. 按期搬迁奖励:2012年5月20日之前,签订户型确定书,并与5月30日前完成搬迁的,户型奖励每人2000元;搬迁奖励每人3000元;2012年5月25日之前,签订户型确定书,并与6月10日前完成搬迁的,户型奖励每人1000元;搬迁奖励每人2000元;2012年5月30 日前,签订户型确定书,6月10日前完成搬迁的,户型奖励每人500元;搬迁奖励每人1000元;如2012年5月30日前不签订户型确定书,6月10日前不搬迁的,视为自动放弃奖励资金。 5. 旧院拆除奖励;2012年六月20日之前自行拆除或委托拆除旧院后,每院奖励7000元;2012年6月25日之前自行拆除或委托拆除旧院落后,没院奖励5000元:2012年6月30日之前自行拆除或委托拆除旧院后,每院奖励3000元。 三;资金调剂;各户分配资金,双方同意可相互拆借。 1;接入:: 2;借出 四,最终结算金额; 1,余款,2,欠款 2012年5月3日 附件1 六合苑新村新房安排指导意见 一,60岁以上的老年户本村无子女的,原则上安排老年公寓:有子女的原则上安排老年宅。二,60岁以下的单身户,安排一处楼房 三,纯女户(身边有未出嫁女儿)安排一处标准院落,或一处楼房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问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问题 提要本文在深入分析巢湖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规模、布局现状及其历史变化情况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居民点用地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从规划、融资、政策等方面,提出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巢湖市;农村居民点;措施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全国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相挂钩的理念,农村居民点用地是否合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巢湖市农村居民点现状 1、农村居民点数量与用地规模。2005年末,巢湖市土地总面积939,367.47公顷,全市有1,518个农村居民点,平均密度16个/百km2。全市乡村户数101.24万户,乡村人口312.60万人,农村居民点平均人口规模为667户/个和2,059人/个。 2、农村居民点用地区域差异。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72,363.1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70%,占建设用地比重的66.34%。户均用地714.7m2,人均用地231.5m2。全市四县一区农村居民点用地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庐江县>无为县>居巢区>和县>含山县。 对全市5个地域单元的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状况进行分析,从含山县的196.7m2/人到庐江县的253.8m2/人不等,大部分县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在200~250m2/人之间。总体上巢湖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较大,人均用地较多。 3、农村居民点动态变化情况。1996~2005年巢湖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总体上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1998~1999年由于两次行政区划调整,农村居民点面积有所减少,1999~2003年逐年增加,2003年达到最高值为72,673.30公顷,2003以后逐年减少;2003~200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从72,673.30公顷减少到了72,363.16公顷。 二、巢湖市农村居民点用地中的问题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对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论文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对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思考摘要: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的现状,剖析了其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时通过调查徐州市棉布村的土地规划利用对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土地合理规划与利用对村庄发展的意义。认为当前农村只有通过合理征地有偿搬迁、建设集约化住宅区、特色田园区、养殖区和乡镇企业工业园等方式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规划,整顿村容村貌,才能真正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the increasing declination of rural land resources, and the investigation about impacts of land management in mianbu village in xuzhou city in the aspect of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villagers’ life, the essay analyzes the cause of this phenomenon and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overall planning of rural land u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ordin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only through reasonable land acquisition, paid relocation, and constructing intensive residential district, characteristic rural area, culture zone and industrial park of township enterprises, can land use be planned comprehensively, village appearance be restored, and then to optimiz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n rural area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ocialist

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工作实施方案doc

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工作实施方案 对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村庄实施搬迁安置,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对于加快全省扶贫开发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做好此类村庄搬迁安置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积极稳妥实行移民扶贫,对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村庄群众实行搬迁安置,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帮助搬迁群众改善发展环境,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目标。 工作原则:一是政府引导、村民自愿。政府积极引导,充分尊重村民意见,做到成熟一个村搬迁一个村,不搞突击行动,不搞强迫搬迁。二是整村搬迁、稳步推进。搬迁的村庄需全部农户搬迁,但可以分期分批进行。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当地实际和农户意愿,实行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农村安置和城镇安置相结合,建房安置和买房安置相结合,具体安置形式由农户自行确定。鼓励农户到城

镇安置,原则上不搞跨县安置。四是规划先行、讲求实效。集中建新村安置的,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并切实搞好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民住宅原则上由农户按规划自行组织建设,不搞统包建房。 二、扶持范围 离村委会或大村6公里以上、200人以下,且解决“五难”问题成本过大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石灰岩地区等贫困地区的边远分散村庄,以及存在严重地质灾害的村庄,列入扶持范围,逐年帮助其搬迁安置。 三、补助标准及要求 补助标准:搬迁建房以农户自筹资金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省财政给予搬迁农户每户补助1万元,地级市XX县级财政根据当地实际给予补助。 有关要求:1、原则上以一个家庭为一户,一个家庭有多个儿子的,未结婚的与父母共作一户;已结婚的单独作一户;全都结婚的,父母跟随其中一个儿子作一户。2、在上报年度搬迁计划前已自发搬迁离村,并且已建或购买楼房的农户不列入补助范围;靠租房或建泥砖房居住的农户可列入补助范围。3、搬迁户数和户主名单经核定后在村内张榜公布,无异议后上报,凡多报户数的一律取消补助。县级扶贫办应设立举报电话进行监督。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技术路线探讨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技术路线探讨 发表时间:2019-07-30T09:40:13.8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韦小周 [导读]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科学进行农村土地利用,是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目标,增加对乡村土地合理化利用调控是保障农村兴旺发展的一个平台。 来宾市兴宾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广西来宾546100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科学进行农村土地利用,是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目标,增加对乡村土地合理化利用调控是保障农村兴旺发展的一个平台。城乡发展严重不对接的、农业进步的速度缓慢、种植机械化不够全面等难题阻碍着农村振兴的途径。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土地利用推向技术路线方向发展是政府及社会应给与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土地利用;技术路线 依据农村土地使用规划科学线路的经济浪潮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其中包括加快乡村耕地制度革新提升乡村活跃能力,积极开展集合农业园区、集体型农业、扩大了农业发展途径,节省了集体共有的土地资源,使种植养殖相互交融,增加农村产业兴旺发达的基准;另一个方面是构建城市乡村互帮互助的渠道,做到城市乡村的资源互相流通,在这些流通的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承载能力,为乡村发展提供可以飞跃的空间;最后,乡村区域的整合涵盖了单方面的驱动推手,对于激发国内全部乡村区域的活跃程度还是相当困难的,只有进行乡村振兴的挑战目的明确,才能根据此种情况进行推进工作。但在全部链条不能正确运行的状况下,精准当下农村经济的进步方向也是村土地使用计划的一条技术线路。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出现的问题 乡村土地利用方向有以下几种,比如种田所用土地、农村住宅所用土地、养殖所用土地等三种土地利用类型是乡村集体化经济收入源头的主要影响元素,此种利用土地的方式本来可以支援乡村振兴建设,使农民的收入提高,在全力实现脱贫目标中扮演根基类角色;但是当下大部分年青人选择去大城市打工,并且留在城市的愿望特别迫切,这就导致城市与乡村的距离越来越远,城市和乡村链条式发展就更加任重而道远,并且在精准扶贫,助力乡村发展刚开始的时间段里,没有实际助力的方向,使当下大部分乡村土地仍然面临着很多不能科学化使用的难题。 1.1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越来越陌生 土地是农民获得财富的源泉,农民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可以获得资金收入。当下乡村产业链条中,种植、养殖仍旧主导着农村收入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情况下农村土地种植对于农民来说其不再是资金收入的唯一渠道,但因为与土地长久相处而得到的感情又使其不能将土地抛弃,土地渐渐在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里不再那么重要了。农民对种植农作物的激情已经不再热烈。种植农作物在农民心中的位置不在是第一名了,并且伴随着种植业的成本越来越高而粮食价格却有着向低发展的趋势,种植粮食的资金得到特别少远远低于其在外务工的工资,产生了农村居民把田地废弃全家去城市打工的现象,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下让更多的新型农民获得了知识,其文化程度得到了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与老一辈农民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不再只想靠较低的种地收入来维持生活,大量的涌入了城市工厂,乡村和种地离他们越来越遥远。 1.2农村周转制度不够完善是当下土地利用面临的重要挑战 去城市打工的农民因为家还在农村使其还存在着对土地的情感,在打工和种地兼得的情况下,他们倾向与去种一些不太耗费时间的农作物,比如玉米、水稻、小麦等产品,更有甚者为了农忙时候不回家收割,选择在田地里种植树木,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土地利用不合理,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从而国内出现了粮食产量持续处于中低水平的情况。并且据统计中低产量的田地占据国内农村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从另一个方面上看,农民对自身所生活的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土地在很久以来都被认为是生存的根基,虽然当下种地得到的资金收入已经远不如打工得到的工资,农民虽然排斥种地,但因为城市高昂的房价让农民还把土地作为自身生存的主要基地,尤其是受教育不多的老一辈农民在传统思想的引导下更倾向于在晚年通过种地来实现自己精神和生活需要,并且因当下国内实行的农村土地周转制度不够完善而且城市乡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等元素作用下,乡村农民担心自身将所有田地转到他人手里之后,如果在城市生活不下去再回到乡村就会出现无地可中的风险,不愿尽心尽力种地也不愿意把自身所有的土地转出去让别人耕种,导致出现乡村振兴战略下土地科学性规划举步维艰的情况。总而言之,乡村种植土地已经成为农民生活中不愿意放弃也不愿意经营的东西,在相当多一部分农民种地积极性普遍缺乏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价值,助跑乡村振兴成为政府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技术路线对策探讨 开展农村土地使用规整和计划,给乡村土地使用注入精准细分的理念,优化农村用地构造和整体布局,对乡村振兴有力推进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精细化规整村级土地使用计划是乡村振兴实现途径重要的步骤。村土地使用计划将根据乡村振兴发展的战略性目标作为工作的开端,以全区域农业种植方向的改变和创新种植农业村民的观念为推手,科学化管控乡村土地利用的各种种植农作物类型,保证在乡村振兴土地战略背景下满足农民生活需求,从而走出农村土地技术化利用的道路。 2.1实现产业融合,提升农民收入 村土地利用技术路线全区域化实施,需要全力统筹相关农业职能部门的技术性规划,通过扶贫工作使村土地利用规划技术路线实际运用起来,满足住房用地、种植用地、产业用地等土地利用需要。将乡村土地利用精细化分成不同的情况。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带来的优越地理条件,实现特色农业发展,大力推行以高产化种植田地为目的、提高土地区域利用率、打造农村产业园区。以当代特色农村产业构造和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为抓手,以空间规划为指导,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开展新型农业,通过特色的新型农业给农民种植土地带来较多的金钱收入。 2.2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培养新型农民和新式农业 村土地利用全区域类型规划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农民,要全力以农村群众为着力点,了解农民的基本需要,以激发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为基础规整计划所要求的措施,必须通过全体村民集思广益才能开展。村土地使用规整计划需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形成村民都可以接受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严格按照规划进行用地安排,节约集体用地资源,提高土地产量和利用率、对村民拥有的土地进行分置培养其包产到户、科学流转的积极性。改变新型农民的意识通过包产到户,新型种植、新型养殖等新型农业的发展,激发新型农民利用土地工作的激情,为其找到高收入的土地种植模式,从而使新型农民的工作渠道不再是局限于去城市打工,并且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高农村居住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