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选线设计知识点

铁路选线设计知识点

铁路选线设计是指在规划和建设铁路线路时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法,通过考虑各种因素,如地形、地质条件、环境、交通需求等,来确定

最优的铁路线路。本文将介绍铁路选线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

选线设计的重要性、影响选线的因素以及常用的选线设计方法等。

一、铁路选线设计的重要性

铁路选线设计在铁路规划和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合理

的选线设计可以使得铁路线路具有更好的运输能力、更高的安全性以

及更低的运营成本。同时,选线设计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并提高对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影响。

二、影响选线的因素

在进行铁路选线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选线设计有着显著影响。平缓的地形更易

于铺设铁路线路,而复杂的地形如山地、丘陵等则需要更多的工程措

施来保证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岩石性质等。在选线设计中,需要避免或者减少通过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点,以确保线路的安全性。

3. 环境保护:在选线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

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区等,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采取相应

的环保措施。

4. 交通需求:根据不同地区的交通需求,合理确定线路的起始点、

途径点和终点,以满足人们对交通出行的需求,并提高线路的运输效率。

5.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进行选线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的一个重要

因素。通过选择合适的线路,可以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铁路的

经济效益。

三、常用的选线设计方法

在进行铁路选线设计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实地勘察:通过实地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获取准

确的地理信息,为选线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 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常用的选线设计方法,通过对各

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得出最优选线。

3. 数学模型方法:数学模型方法利用数学模型对选线问题进行建模,通过模型求解得出最优选线。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线性规划模型、网

络模型等。

4. GIS技术:GI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可以通过对地理信

息进行空间分析,辅助选线设计过程。

总结:

铁路选线设计是铁路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合

理的选线设计,可以提高铁路线路的运输能力、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在选线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环境保护、交通

需求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并采用实地勘察、综合评价法、数学模型方

法以及GIS技术等方法进行选线设计。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选线设计,才能为铁路规划和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实现铁路的高效运营和可持

续发展。

铁路选线设计概念

铁路选线设计概念 在进行铁路选线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地理因素:包括地貌、水系、地质条件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 线路的走向和规划。例如,如果地形复杂,存在大量的山脉和河流,选线 时就需要寻找最适合的通行路线,避免过度的爬坡和绕道。 2.经济因素:包括交通需求、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选线时需要考 虑铁路的周边区域,是否有足够的交通需求和潜在的经济利益。有时还需 要考虑未来的发展潜力,以确保选线的长期可持续性。 3.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等。选线时需要 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减少对野生动植物和植被的影响。如果有 必要,还可以采取措施来保护环境,例如建设生态通道、加强环境监测等。 4.社会因素:包括居民需求、文化遗产等。选线时需要尊重当地居民 的意见,避免对他们生活和生产造成过大的影响。同时,还需要保护重要 的文化和历史遗产,避免因选线而导致的损失。 在进行铁路选线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通过专业的技术 手段来分析和评估不同线路的优缺点,最终选出最佳的线路方案。 首先,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来对地理和环境因素进行分 析和评估。通过这些技术,可以获取大量的地理和环境数据,帮助选线设 计师更好地了解地区的地理条件和潜在的环境影响。 其次,需要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和经济评估。可以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 进行模型模拟来对未来交通需求进行预测,进而确定合适的线路走向和站

点布局。同时,还需要进行经济评估,比较不同线路对建设和运营成本的 影响,选择经济效益最大的线路。 最后,需要进行社会参与和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公众听证会、问卷调 查等方式,征集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他们提供相关信息。同时,还需要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自然灾害、安全风险等,并采取相 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总而言之,铁路选线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项目,需要考虑到地理、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因素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分析和评估,可以 选择出最佳的铁路线路,实现高效、经济、安全的运输效果。同时还需要 注重社会参与和环保措施,确保选线设计的公正性和可持续性。

铁路选线设计知识点总结

铁路选线设计知识点总结 在铁路选线设计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理条件、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本文将对铁路选线设计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地理条件的考虑 1. 线路的起点和终点:选取适合的起点和终点位置,考虑交通便利 性和未来的发展需求。 2. 地形和地质条件:考虑地形的起伏、地质的稳定性以及经过的山脉、河流等,选择合适的线路走向。 3. 气候条件:考虑气候对线路建设和运行的影响,避免自然灾害对 线路的损害。 4. 水文条件:考虑河流、湖泊等水域对线路建设的影响,确保线路 的安全稳定。 二、土地利用的考虑 1.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了解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以确保 能够合法合规地使用土地资源。 2. 土地规划和用地政策:遵循当地的土地规划和用地政策,合理规 划线路,避免对生态环境和农田的破坏。 3. 土地获取和补偿:进行土地获取和补偿工作,合理安排农民的生 产生活,确保公平合理。

三、环境保护的考虑 1. 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环境:避免经过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野生动 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 大气污染和噪声控制:采取措施减少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大 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保护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3. 水资源保护:注意防止线路建设对地下水和水体的污染,注重水 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四、其他考虑因素 1.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考虑铁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投资回报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 2. 民众意见和参与:听取周边居民和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尽量满足 公众需求,提高决策透明度。 3. 工程技术可行性:考虑选线设计的工程技术可行性,充分利用现 代技术手段,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 结语 铁路选线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地理条件、土地 利用、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本文对铁路选线设计相关的知识点进 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为读者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铁路 选线设计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慎重对待,确保线路的安全、高效运营, 同时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

铁路选线设计重要知识点

铁路选线设计重要知识点 铁路选线设计是指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根据地理、经济、环境等因 素的综合考虑,确定铁路线路的走向、断面和站点位置等问题。它是 铁路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工作,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效益和安全。本 文将介绍铁路选线设计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 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是铁路选线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地理条件等。根据不同地区的 地理特点,选择合适的线路走向和断面,确保铁路线路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 1.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指地表形态和地形特征的总称,是铁路选线设计中必须 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地形地貌的特点直接影响着线路的走向和建设难度。在铁路选线设计中,需要避开陡坡、大弯曲、大曲率等地形地貌 特点,选择平坦、直线的线路走向,以保证铁路的牵引能力和运营速度。 2. 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是指地质构造、地质性质和地层厚度等因素对铁路选线设 计的影响。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地基稳定性、地层强度、地下水位等。

在铁路选线设计中,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评价,选择地质条件 优良的地段作为线路的走向,以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营和持久使用。 3.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指气温、湿度、风力等因素对铁路选线设计的影响。气 候条件对线路的走向、断面和桥梁、隧道的设计都有一定的影响。在 铁路选线设计中,需要考虑气候条件对行车安全和设施设备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线路走向和断面,确保铁路的正常运营。 4. 水文地理条件 水文地理条件是指水系、湿地和地下水等因素对铁路选线设计的影响。水文地理条件对线路的走向、桥梁和涵洞的设计都有一定的影响。在铁路选线设计中,需要避开复杂的水文地理条件,选择水文地理条 件优越的地段作为线路的走向,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营和水利工程的正 常运行。 二、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铁路选线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运输需求和运营成本等。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选择合适的线路走向和站点位置,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和运输需求。 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指铁路选线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社 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铁路的建设规模和运营需求。在铁

铁路选线设计

(一)线路设计资料 1.设计线为Ⅱ级单线铁路,路段设计速度为100Km/h. 2.地形图比例尺1:25000,等高距5m。 3.始点”珠河车站”,中心里程AK125+000,中心设计高程35.0m,该站为会让站; 终点站“后河”车站,为中间车站,站场位置及标高自行选定。 4.运量资料(远期重车方向) 货运量11Mt/a,货运波动系数1.15,通过能力储备系数0.2; 客车2对/d;摘挂2对/d;零担1对/d;快货1对/d。 5.限制坡度12%。 6.机车及牵引种类:电力SS3。 7.到发线有效长650m。 8.最小曲线半径600m。 9.信联闭设备为半自动闭塞。 10.近期货物列车长度计算确定。 11.车辆组成:每辆货车平均数据为;货车自重22.133t ,总重78.998t,净载量56.865t,车辆 长度13.914m,净载系数0.720,每延米质量5.677t/m,守车质量16t,守车长 度8.8m. 12.制动装置资料:空气制动,换算制动率0.28. 13.车站侧向过岔速度允许值为V=45Km/h;直向过岔速度取设计速度。 (二)中间站布置 14.选择车站的布置图形并确定到发线数量。 (1)选择车站的布置图形。 根据本站附近城镇位置、主要货源货流方向,并结合地形确定了站房及货场位置。中间站一般采用横列式,其基本图形如下: 图1 中间站基本图形 (2)确定到发线数量。 本作业采用三股到发线。 15.股道编号并确定线距。

(1)股道编号如图1所示: (2)确定股道线距。 查规范得:Ⅰ道和Ⅱ道之间得线距取5m,Ⅱ道&3道均可通行超限列车,中间有旅客站台,由于中间站台宽度不小于4m,且通行超限货物车站线一侧得站台到线路中心线得距离不小于1.75m,故线距取7.5m,3道和道得线距取5m,货物线与Ⅰ道得间距取15m。 16.道岔编号及道岔号数的选定。 (1)道岔编号如图1所示: (2)道岔号数。 车站侧向过岔速度允许速度为V=45Km/h,本设计第1-15位道岔均使用12号道岔; 第16位道岔式侧向接发货物列车并位于到发线上的单开道岔,故采用9号道岔。 附表2-1 道岔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17.确定警冲标及信号机位置 根据道岔号数、股道线距及连接曲线半径查规范,警冲标和信号机的位置如下表所示。 附表2-2 警冲标、信号机距道岔中心距离(m): (三)中间站平面设计 (1)货场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 图2中间站货场线路平面布置 (2)出站信号灯与警冲标位置的确定 1.下行方向 1道:出站信号机设于1道左侧,第12位道岔前,有轨道电路。布置如图3所示:

铁路选线的注意事项

铁路选线的注意事项 铁路选线是指设计或优化铁路线路的过程,在确定路线时需要考虑一系列的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交通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未来的交通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这包括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货物流量、旅客流量等因素。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可以确定需要连接的城市、地区和主要交通枢纽。 2. 地形地貌:选线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的情况。地形的陡峭程度、地势高低、地下水位等都会对线路的选择产生影响。为了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避免过多的隧道、桥梁和盘山道路等,应选择地势相对平坦,地形相对简单的线路。 3. 自然环境保护:选线时要尽量避免对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造成过多的破坏。优先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线路,减少对水源、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害。必要时可以采取生态修复措施,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4. 社会影响评估:选线过程中要考虑到对周边居民和社会的影响。选择离居民区较远的线路,减少噪音、振动和污染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同时要充分听取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居民和社区的沟通和交流。 5. 土地使用和土地征收:在选线时要考虑到土地使用问题。选择尽量少占用农田和耕地,避免对粮食生产和农业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对于需要占用土地的情况,

应尽可能通过谈判和协商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可,减少土地征收引发的社会矛盾。 6. 经济可行性:选线时还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可行性。评估建设和运营成本,以及项目带来的效益和回报。要做到投资规模合理,经济效益明确,确保项目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7. 工程技术可行性:选线过程需要考虑工程技术可行性。对地质条件、地下水位、软弱地层等进行详细勘察和分析,确定适宜的建设技术和方案。同时,需要考虑线路的设计标准和建设工期,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8. 快速可靠性:铁路的设计目标之一是提供快速、可靠的交通服务。选线时应优先考虑直线段和大曲率半径,以提高列车的行驶速度和安全性。同时,需要避免与其他交通线路的交叉和冲突,在交通互通性上做出充分考虑。 以上是铁路选线的一些注意事项,通过综合考虑交通需求、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社会影响、土地使用、经济可行性、工程技术可行性和快速可靠性等因素,可以选择出最合适的铁路线路。选线过程需要仔细权衡各项因素,并充分沟通和协商,以确保选线方案符合各方的需求和利益。

铁路选线设计 复习资料

第二章 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1 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 铁路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提出质量可靠的设计文件,以保证铁路投资的经济效益。 它的基本任务是: (1)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工农业发展等情况, 规划线路的基本走向,选定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 (2)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村镇、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具体情况,设计线路的 空间位置(平面、立面),并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提高线路质量。 (3)与其他各专业共同研究,布置线路上各种建筑物,使其总体上互相配合,全局上经济合理,为进一 步单项设计提供依据。 2铁路基本建设程序: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验交投产。 后评估。 铁路运量 货运量C 是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应按设计线(或区段)分上、下行分 别由下式计算: C =∑Ci (104t /a ) (2—1) 式中 Ci ——某种货物的年货运量。 运输周转量 货物周转量C HZ 是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所完成的货运工作量,可由单方向一年内各种货运量Ci (104t /a)与相应的运输距离Li (km)按下式计算: C HZ =∑(Ci ×Li ) (104t·km /a ) (2—2) 货运密度 货运密度C M 是设计线(或区段)每km 的平均货物周转量: 式中 L ——设计线(或区段)的长度(km)。 货流比 设计线上、下行方向的货运量不均衡时,应区分为轻车方向和重车方向。货流比λQZ 是轻车方向货运量CQ 与重车方向货运量CZ 的比值,即 3铁路的设计年度划分和作用: 应分为近期、远两期。近期、远期分别为铁路交付运营后第10年和第20年。近、远期运量均采用预测运量。铁路线下基础设施和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按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适应长远发展的要求;对于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宜按近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考虑预留远期发展条件。 4 铁路等级划分 铁路等级是根据铁路在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运量,以及最大轴重和列车速度等条件,对铁路划定的级别,我国根据运输性质的不同,将铁路划分为客运专线铁路、客货共线铁路、货运专线铁路 Z Q QZ C C = λ L C C H Z M =

铁路选线设计重点总结

20 ?简述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答:1)根据国家对设计线在政治、经济及国防诸方面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行 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和工农业发展等情况,规划线路的基本走向,选定设计线主要技术标准;2)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结合村镇、交通、农田、水利等设施具体情况,设计线路空间位置,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提高线路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运营开支。3)与其他专业共同研 究,布置沿线的各种建筑物,如桥、隧、涵、挡土墙等,并确定其类型或大小,使它们和线路在总体上相互协调配合,全局上经济合理。} 21 ?列车运行附加阻力与基本阻力有何区别?它们是否都是阻止列车运行的力?为什么?答:1)列车运行 基本阻力是指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所遇到的阻力。只要列车在运行,就受到此项阻力作用, 它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总是存在的。2)而附加阻力是指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阻力, 曲线阻力,隧道阻力及起动阻力等。附加阻力是有线路状况、气候条件及列车运行条件决定的。3)列车运 行阻力基本上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即阻碍列车运行。而坡道阻力的方向取决于列车是上坡还是下坡。当列车上坡运行时,列车所受到的坡道阻力的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当列车下坡时,列车所受到的坡道阻力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即有助于列车前进。 22. 简述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答:(1)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主要指:不脱 钩、不断钩、不脱轨、不途停、不运缓与旅客乘车舒适等,这些要求反映在《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简称《线规》)规定的技术标准中,设计要遵守《线规》规定。(2)应力争节约资金。即既要力争减少工程数量、 降低工程造价;又要考虑为施工、运营、维修提供有利条件,节约运营支出。从降低工程造价考虑,线路最好顺地面爬行,但因起伏弯曲太大,给运营造成困难,导致运营支出增大;从节约运营支出考虑,线路最好又平又直,但势必增大工程数量,提高工程造价。因此,设计时必须根据设计线的特点,分析设计路段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工程和运营的要求,通过方案比较,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3)既要 满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它们协调配合、总体布置合理。铁路上要修建车站、桥涵、隧道、路基、道口和支挡、防护等大量建筑物,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不但关系到这些建筑物的类型选择和工程数量,并且影响其安全稳定和运营条件。因此,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各类建筑物对线路的技术要求,还要从总体上保证这些建筑物相互协调、布置合理。 23. 铁路定线中车站分布时,最好将车站设在纵断面的什么部位,简要说明理由。答:铁路定线与车站分布最好将车站设在纵断面的凸起顶部。这是因为将车站设在纵断面的凸起顶部时,列车进站为上坡,有利于列车减速,减少列车制动而引起的轮箍和闸瓦的磨耗及相应的运营支出;列车出站为下坡,有利于列车 加速,咳减少能量消耗,也有利于提高列车在区间的平均走行速度。 16.会让站设置在单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和会让,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的车站,称为会让站。17.到发线有效长答:车站到发线的有效长是指可以停放列车而又不影响邻线办理行车进路的长度。 18?第二线与既有线并行等高答:第二线与既有线的线间距不大于 5.0m时,两线修建在共同路基上,且轨 面标高相同,称为并行等高。19?曲线的渐伸线答:曲线OA表示任一曲线,将一条没有伸缩性的细线,一端固定于O点,把细线拉紧使其密贴于曲线OA上,然后把细线另一端点A自曲线OA拉开,使拉开的 直线随时保持与曲线OA相切,A点的移动轨迹即为曲线OA之端点A的渐伸线。20.第二线与既有线的线间距答:第二线与既有线的线间距,是指两线中心线间在既有线法线方向上的距离。 21?既有线纵断面改建设计与新线纵断面设计比较,有哪些主要区别,为什么要有此区别?答:二者的主 要区别在于:1)新线纵断面设计是以路肩标高为准设计的,而既有线纵断面改建设计是以轨面标高为准设计的;2)既有线纵断面改建设计要求比新线设计更细致精确,所以采用放大纵断面图设计,其高程比例尺通常比新线纵断面图放大5-10倍,即1:100-1:200之所以要有此区别,要采用放大纵断面图进行设计,一是为了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物和设备,减少改建工程;二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改建工作与既有线正常运营之间的干扰,也要求尽可能减少改建工作,这两方面的原因,就要求既有线纵断面改建设计比新线纵断面设计更细致,精确,准确。 22. 简述用渐伸线原理计算拨距的前提条件和终点条件。 答:首先,曲线长度应基本保持不变,才能保证必要的计算精度。所以该方法仅适用于将错动的既有曲线拨正为规则线形,以及拨动前后曲线长度不会大 量变化的改建设计。若既有曲线的转角较大,且要增大曲线半径,则改建后线路长度缩短;若采用一般方法计算拨距,就要产生很大误差,需要用特殊方法计算拨距。其次,保证终切线不拨动。首先,要保证既有曲线的转角不变动,以免终切线发生扭转。所以设计时应保证设计曲线和既有曲线的转角相等。最后,还必须使既有曲线测量终点的拨距为零,以免引起终切线的平行移动,所以设计时应使测量终点设计曲线和既有曲线的渐伸线长度相等,即E S E J。 23. 简述既有铁路能力加强中,提高通过能力的措施答:提高通过能力的措施有行车组织措施、改换信联闭装置、增设车站和线路所和增建第二线及其过渡措施。行车组织措施包括缩短控制区间的运行图周期、

铁路选线设计知识点

铁路选线设计知识点 铁路选线设计是指在规划和建设铁路线路时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法,通过考虑各种因素,如地形、地质条件、环境、交通需求等,来确定 最优的铁路线路。本文将介绍铁路选线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 选线设计的重要性、影响选线的因素以及常用的选线设计方法等。 一、铁路选线设计的重要性 铁路选线设计在铁路规划和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合理 的选线设计可以使得铁路线路具有更好的运输能力、更高的安全性以 及更低的运营成本。同时,选线设计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并提高对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影响。 二、影响选线的因素 在进行铁路选线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选线设计有着显著影响。平缓的地形更易 于铺设铁路线路,而复杂的地形如山地、丘陵等则需要更多的工程措 施来保证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岩石性质等。在选线设计中,需要避免或者减少通过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点,以确保线路的安全性。

3. 环境保护:在选线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 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区等,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采取相应 的环保措施。 4. 交通需求:根据不同地区的交通需求,合理确定线路的起始点、 途径点和终点,以满足人们对交通出行的需求,并提高线路的运输效率。 5.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进行选线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的一个重要 因素。通过选择合适的线路,可以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铁路的 经济效益。 三、常用的选线设计方法 在进行铁路选线设计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实地勘察:通过实地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获取准 确的地理信息,为选线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 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常用的选线设计方法,通过对各 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得出最优选线。 3. 数学模型方法:数学模型方法利用数学模型对选线问题进行建模,通过模型求解得出最优选线。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线性规划模型、网 络模型等。 4. GIS技术:GI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可以通过对地理信 息进行空间分析,辅助选线设计过程。

铁路选线工程设计全部知识概念汇总100条(工程科技专业资料)

铁路选线工程设计全部知识概念汇总100条1、直通吸引范围: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按等距离 的原则来划定吸引范围,即在直通吸引范围内的运量,通过设计线要比其他路径运程短。 2、地方吸引范围:在设计线的经行地区内,客货运量要由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 范围。可按运量由设计线运送运价最低的原则来确定。 3、货运量:设计线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 4、货物周转量:是设计线一年内完成的货物工作量,可由单方向一年内各种货运量 与相应的运输距离乘积求得。 5、货运密度:设计线每km的平均货物周转量。 6、货流比:设计线上、下行方向的货运量不均衡时,应区分为轻车方向和重车方向。 货流比是轻车方向货运量与重车方向货运量的比值。 7、货运波动系数: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和全年月平均货运量的比值。 8、零担列车:运送地方零散货物的列车。 9、摘挂列车:运送地方整车货物的列车。 10、机车牵引力(机车轮周牵引力):钢轨作用于动轮轮周上的切向外力之和。 11、机车车钩牵引力:指机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 去机车全部运行阻力。 12、粘着牵引力限制:机车的轮周牵引力不能大于机车所能产生的粘着牵引力。 13、列车(运行)阻力:作用在列车上的阻止列车运行且不能由司机控制的外 力。 14、曲线附加阻力: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比在直线上运行的阻力大,增大的部分 为曲线附加阻力。 15、隧道空气附加阻力: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由于空气受隧道约束,不能向 四周扩散,前面空气压力增大,尾部空气稀薄,空气与列车表面及隧道表面产生摩擦,作用于列车上的空气阻力远比空旷地段大,增加的空气阻力称为隧道空气阻力。 16、曲线、隧道附加阻力换算坡度:将曲线附加阻力和隧道空气附加阻力分别

铁路设计知识点

铁路设计知识点 铁路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划和技术要求,对铁路线路、站场、桥 梁隧道、线路设备等进行综合设计的过程。铁路设计涉及众多的知识点,本文将从路线设计、桥梁隧道设计、线路设备设计以及环境保护 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路线设计 铁路路线设计是铁路工程的基础,主要包括线路选线和线路布局。 线路选线要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质地貌、经济因素等多种因素,以选择最合适的线路。线路布局则需要综合考虑行车安全、技术 经济性、客运需求等,确定线路曲线半径、坡度、站场位置等参数。 在路线设计中,还需要关注地质勘察和地质灾害预防。地质勘察是 为了了解沿线地质情况,确定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土质等信息,以 便设计合理的桥梁和隧道。地质灾害预防则要针对不同地质灾害风险,采取相应的设计和处理措施,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桥梁隧道设计 桥梁和隧道是铁路线路中重要的工程结构,对于跨越河流、山区和 城市等地形有重要作用。桥梁设计要考虑荷载、跨度、支座形式等因素,采用合适的桥梁类型,如简支梁桥、连续梁桥、拱桥等。同时, 还要进行桥梁施工工艺设计,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隧道设计则需要关注地质情况、横断面形式、排水处理等。隧道根 据地质条件的不同,可以采用爆破法、掘进法和钻孔法等施工方法。

同时,隧道内部还需要设计通风、照明和紧急避险通道等设备,以提高施工和运营的安全性。 三、线路设备设计 线路设备包括轨道、电气信号、通信系统等,它们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轨道设计要满足列车的运行稳定性,确保列车在高速行驶时的平稳度和行车安全。电气信号系统和通信系统则要保证列车的运行控制和通信联系。 线路设备设计还包括供电系统设计和防灾设备设计。供电系统要满足列车的电气需求,确保车辆正常供电。防灾设备则要考虑防火、防雷击、防洪等因素,保障线路设备和旅客的安全。 四、环境保护 铁路设计还要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包括噪声治理、空气污染控制、水资源合理利用等。在线路布局和站场设计中,要尽量避免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要采取合适的措施减少噪音和污染的产生,保护生态环境。 总结 铁路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涉及多个知识点。本文从路线设计、桥梁隧道设计、线路设备设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介绍。对于铁路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准确的设计和细致的施工都是确保铁路运营安全和高效的关键。铁路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环境等因素,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出行的需求。

铁路选线设计的知识点

铁路选线设计的知识点 铁路选线设计是指在规划建设铁路线路时,通过对地理环境、地质 条件、交通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适宜的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本文将介绍铁路选线设计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地理条件分析、交 通需求预测、地质勘察与分析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 1. 地理条件分析 地理条件是铁路选线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在选线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潜在线路区域的地形、水文、土壤以及生态环境等地理要素进 行详细研究分析。地形分析可以确定线路的纵断曲线设计,包括最大 坡度、最小曲线半径等技术指标。水文条件分析可确定线路桥梁、排 水设施的设计要求。土壤特性和地质构造则对线路基础工程的施工和 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生态环境评价有助于保护和修复线路沿 线的自然生态系统。 2. 交通需求预测 在选线设计过程中,准确预测交通需求是关键一步。通过分析沿线 城市与乡村的人口分布、产业结构、旅游景点等因素,可以预测未来 的交通需求。此外,还需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货物运输量 的增长速度。这些数据可以为选线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确保选取的线 路满足未来交通需求的要求。 3. 地质勘察与分析

地质条件是铁路选线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通过进行综合地 质勘察,包括地质地貌、岩土工程特性等,可以了解土壤的稳定性、 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等信息。根据勘察结果进行地质分析,可以为选 线设计提供技术指导,选择具备较好地质条件的区域作为线路走向。 4. 环境影响评价 铁路选线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噪音、空气质量、 土壤污染等方面。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对线路布局、隧道、桥 梁以及车站等项目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环境保 护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 经济效益评估 最后,铁路选线设计还需要进行经济效益评估。这是考虑到选线设 计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经济效益评估涉及线路建设投资、运营收入、运营成本等方面,通过计算投资回报率、内部收益率等指标,评估选 线设计方案的经济可行性。 综上所述,铁路选线设计涉及到地理条件分析、交通需求预测、地 质勘察与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经济效益评估等多个方面。只有综 合考虑这些知识点,才能设计出合理、安全、经济、环保的铁路线路,满足人民对现代交通的需求。

铁路选线设计

铁路选线设计 第四章铁路定线 第一节铁路选线的基本原则 铁路定线是在地形图或地面上选定线路的方向,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并布置各种建筑物,是铁路勘测设计中决定全局的重要工作。 一、影响铁路线路的自然条件 二、铁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1. 在铁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线路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 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线路方案。 2. 线路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平顺和舒适度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 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3.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良田,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 作物田或穿过经济园林等。 1.通过名胜、古迹、风景地区的铁路,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其人工构 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2.选线时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察,弄清它们对铁路工程的影响。 3.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铁路修筑,运营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污染。 三、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1.走向选择 2.带状范围选线 3.详细定线 第二节走向选择 一、影响走向选择的因素 1.设计线的意义及与行经地区其他建设的配合 2.设计线的经济效益和运量要求 3.自然条件 4.设计线主要技术标准和施工条件 二、线路走向选择要点 1.经济定线的影响

2.通过重要城镇的选定 3.通过工矿企业点的选定 4.交通走廊选择 5.中间站站址的影响 6.长大复杂桥址选定 7.沿河越岭线位的选定 8.地质条件的影响 第三节接轨方案的选择 接轨点的选择 影响接轨点选择的主要因素: 1.路网规划 2.线路走向 3.主要客货流方向 4.既有区段站的分布及当地的接轨条件 接轨方向的选择: 1)主要客货流方向,应力求减少客货流的折角运输; 2)城市规划与新线引入的条件。 第四节车站分布与选址 铁路车站是完成运输生产兼经营的基层单位,为了保证铁路具有必要的通过能力并进行必要的技术作业,以及办理客货运业务,必须合理的分布车站。 为保证铁路线路有一定的通过能力,沿铁路线划分若干区间,每一区间只允许一列车占用。 车站分布的一般过程: 先结合机车交路的设计分布区段站,然后结合纸上定线,并保证需要的通过能力,分布一般的中间站、会让站或越行站。 总之,要点线结合,才能得到总体上较为理想的线路位置和适当的车站分布。 第五节定线的基本方法 定线的基本方法 1.采用的最大设计坡度大于地面平均自然坡度,线路不受高程障碍的限制。 2.采用的最大坡度小于或等于地面平均自然坡度,则线路不仅受平面障碍的限制,更受高程障碍的控制。

铁路选线设计知识点概括

铁路选线设计知识点概括 铁路选线设计是指在建设或改建铁路线路时,为确保线路的安全、经济和环保等因素,通过对地形、地质、水文、土地利用等进行综合分析,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选择最佳的线路走向和纵断面形态。铁路选线设计对铁路工程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概括铁路选线设计的相关知识点。 一、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铁路选线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最短原则:线路的总长度应尽量缩短,以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2. 最平原则:线路的纵断面应尽量平缓,以保证列车的平稳行驶和节能减排。 3. 最少点共线原则:线路的点共线数量应尽量减少,以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 4. 最少转弯原则:线路的转弯数量应尽量减少,以提高行车速度和运行效率。 5. 避免不良地质条件原则:应避免穿越不良地质区域,以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铁路选线设计的关键步骤 铁路选线设计包括以下关键步骤:

1. 初步选线:根据工程需求和区域特点,进行初步选线,确定可能的走向范围。 2. 综合分析:对选定的线路走向范围进行地形、地质、水文、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评估各项技术和经济指标。 3. 方案比选: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制定出若干选项,并进行方案比选,选出最佳线路方案。 4. 精细设计:对最佳线路方案进行精细设计,确定线路的纵断面形态、桥梁隧道等建筑物布置。 5. 环境评价: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控制和治理措施。 6. 完善设计:根据环境评价的结果和各项要求,对线路设计进行完善和修正。 7. 最终确定:完成设计方案的最终确定,并编制设计报告和图纸。 三、铁路选线设计的影响因素 铁路选线设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形地貌:地形的起伏、曲折程度以及各类地貌特征都会对选线设计产生影响。 2. 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层类型、地下水位等地质因素会对线路的稳定性和隧道等建筑物的施工产生影响。

铁路选线复习资料

铁路选线 1、铁路运量包括货运量和客运量。货运量是指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客运线(或客流密度)是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旅客人数,应按设计线(或区段)分上、下行方向,采用客流量预测方法预测确定。 2、运输周转量:包括货物周转量和客运周转量,是衡量铁路运输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货物周转量是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所完成的货物工作量。客运周转量是设计线或区段计算时间内(一年或者一天)所完成的客运工作量。 3、货运密度:设计线(或区段)每千米的平均货物周转量。 4、货比流:指设计线上下行方向货运量不均衡时,轻车方向货运量与重车方向货运量的比值。 5、货运波动系数:设计线的货运量在一年内各月份不相等时,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和全年月平均货运量的比值。 6、客流波动系数:设计显得客流量在一年内各月份或一月内的各天不同,通常以高峰日最大客流量与平日平均客流量的比值。 7、铁路运输能力用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来表示。 8、通过能力: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双线为每一方向的列车数)称为通过能力。 9、输送能力: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或旅客人数。 10、作用在列车上的力有机车牵引力、列车运行阻力和列车制动力。 11、机车牵引力:钢轨作用于动轮轮周上的切向外力之和,即为机车轮周牵引力,简称机车牵引力。 12、黏着牵引力的限制:机车的轮周牵引力不能大于机车所能产生的黏着牵引力,称为黏着牵引力。 13、列车运行阻力根据阻力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基本阻力、附加阻力、启动阻力。 14、附加阻力仅计算坡道附加阻力、曲线附加阻力、随到空气附加阻力。 15、加算坡度是指线路纵断面上坡段的上坡坡度与该坡道上的曲线、隧道等附加阻力换算坡度之和。 16、内燃和电力机车单位启动阻力:w’q=5;滚动轴承货车单位启动阻力:w’q=3.5。 17、牵引质量计算:(1)按限制坡度上以机车计算速度等速运行为条件;(2)俺列车在平直线道上以最高速度运行并保有一定的加速度余量为条件。 18、列车的制动距离是制动空走距离S k和有效制动距离S c之和。 19、空走距离是指从司机移动闸柄到闸瓦发生作用时为止,列车所走行的距离。 20、有效制动距离是指闸瓦发生作用到列车完全停车时的走行距离。 21根据我国铁路在路网中的作用、性质、主要运输任务、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和近期客货运量划分为7级。 22、高速铁路最高行车速度为250km/h和250km/h以上的客运专线铁路;快速铁路为区域或地区服务且最高设计行车速度不高于250km/h的客运专线列车:快速客运专线铁路以200km/h及200km/h以上速度运行;快速客运干线铁路新建时速200~250km/h客运专线,跨线旅客列车运行速度不应小于160km/h。 23、新建和改建客货共线铁路等级分为Ⅰ、Ⅱ、Ⅲ、Ⅳ。 24、最大坡度是铁路线路纵断面坡度允许采用的最大值。 25、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2)应力争节约资金;(3)既要满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它们协调配合、总体布置合理。

中南大学 铁路选线设计考点

绪论 1、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 (1)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工农业发展等情况,规划线路的基本走向,选定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 (2)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村镇、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具体情况,设计线路的空间位置(平面、立面),并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提高线路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运营支出。 (3)与其他各专业共同研究,布置线路上各种建筑物,并确定其类型或大小,使其总体上互相配合,全局上经济合理,为下一步单项设计提供依据。 2、铁路基本建设程序 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验交投产;后评估。 第一章 1、客货运量的重要意义 设计铁路能力的依据;评价经济效益的基础;影响线路方案取舍的重要因素。 2、直通吸引范围是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设计线运送的有利区域范围。 地方吸引范围是在设计线行经地区内,客货运量由设计线运送的有利区域范围。 3、货运量 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 C=∑C i (104t/a) C i ——某种货物的年货运量 货物周转量 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所完成的货运工作量。 C HZ=∑(C i×L i)(104t-km/a) 客运周转量 设计线(或区段)计算时间内(一年或者一天)所完成的客运工作量。 货运密度 设计线(或区段)每公里的平均货物周转量。 C M= C HZ /L(104t-km/km-a) 货流比 货流比=轻车方向的货运量/重车方向的货运量 λQZ= C Q / C Z 货运波动系数 货运波动系数=一年内最大月货运量/全年月平均货运量 β= 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全年月平均货运量 4、设计年度

铁路选线设计 复习资料

第二章 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1 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 铁路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提出质量可靠的设计文件,以保证铁路投资的经济效益。 它的基本任务是: (1)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工农业发展等情况, 规划线路的基本走向,选定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 (2)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村镇、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具体情况,设计线路的 空间位置(平面、立面),并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提高线路质量。 (3)与其他各专业共同研究,布置线路上各种建筑物,使其总体上互相配合,全局上经济合理,为进一 步单项设计提供依据。 2铁路基本建设程序: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验交投产。 后评估。 铁路运量 货运量C 是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应按设计线(或区段)分上、下行分 别由下式计算: C =∑Ci (104t /a ) (2—1) 式中 Ci ——某种货物的年货运量。 运输周转量 货物周转量C HZ 是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所完成的货运工作量,可由单方向一年内各种货运量Ci (104t /a)与相应的运输距离Li (km)按下式计算: C HZ =∑(Ci ×Li ) (104t·km /a ) (2—2) 货运密度 货运密度C M 是设计线(或区段)每km 的平均货物周转量: 式中 L ——设计线(或区段)的长度(km)。 货流比 设计线上、下行方向的货运量不均衡时,应区分为轻车方向和重车方向。货流比λQZ 是轻车方向货运量CQ 与重车方向货运量CZ 的比值,即 3铁路的设计年度划分和作用: 应分为近期、远两期。近期、远期分别为铁路交付运营后第10年和第20年。近、远期运量均采用预测运量。铁路线下基础设施和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按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适应长远发展的要求;对于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宜按近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考虑预留远期发展条件。 4 铁路等级划分 铁路等级是根据铁路在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运量,以及最大轴重和列车速度等条件,对铁路划定的级别,我国根据运输性质的不同,将铁路划分为客运专线铁路、客货共线铁路、货运专线铁路 Z Q QZ C C = λ L C C H Z M =

铁路选线设计(1)

第一章 铁路基本建设程序: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验交投产,后评估。 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 1.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工农业发展等情况,规划线路的基本走向,选定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 2.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村镇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具体情况,设计线路的空间位置(平面立面),并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提高线路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运营支出。 3.与其它各专业共同研究布置线路上各种建筑物,如车站,桥梁,隧道,涵洞,路基挡墙挡,并确定其类型或大小,是其总体上互相动动,当经济合理,为下一步单项设计提供依据。 铁路设计中应遵循的规范与规程:《铁路线路设计规范》《铁路轨道设计规范》《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等。 铁路发展的方向:西北经济区铁路建设最薄弱.高速化与重载化 第二章 客货运量的确定,首先要划定设计线的吸引范围。直通线范围:路网中货运货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地方吸引范围:可按运量由设计线运送运价最低或运距最短的原则来确定。 铁路选线设计所需要的运量参数:1.铁路运量2.运输周转量3.货运密度4.货流比(货流比是轻车方向货运量与重车方向货运量的比值CQ÷CZ)5.货运波动系数(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全年月平均货运量)6.客流波动系数7.零担列车,摘挂列车,快运货物列车和旅客列车。 设计年度可分为初期(第5年),近期(第10年)远期(第20年)。 铁路运输能力用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来表示。通过能力: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双线为每一方向的列车数)。输送能力: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或旅客人数。 作用于列车上的力:机车牵引力,列车运行阻力,列车制动力。 车运行阻力按阻力的性质可分:1.基本阻力,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遇到的阻力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2.附加阻力,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附加阻力,曲线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等。3.启动阻力,列车启动时的阻力。 列车运行附加阻力与基本阻力有何区别?它们是否都是阻止列车运行的力?为什么? (1)列车运行基本阻力是指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所遇到的阻力。只要列车在运行,就受到此项阻力作用,它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总是存在的。(2)而附加阻力是指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阻力,曲线阻力,隧道阻力及起动阻力等。附加阻力是有线路状况、气候条件及列车运行条件决定的。(3)列车运行阻力基本上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即阻碍列车运行。而坡道阻力的方向取决于列车是上坡还是下坡。当列车上坡运行时,列车所受到的坡道阻力的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当列车下坡时,列车所受到的坡道阻力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即有助于列车前进。。 合力曲线图:机车在各种工况下作用在列车上的单位合力与速度关系的坐标图。 单位合力曲线特性:有加算坡道时的应用,均衡 速度的确定,判断列车运行状况,确定按限速运 行时的机车操作状态。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 曲线半径,到发线有效长度,牵引种类,机车类 型,牵引质量,机车交路和闭塞类型。 最大坡度是铁路线路纵断面坡度允许采用的最大 值。 限制坡度单机牵引地段的最大坡度(列车 列车以机车计算速度在下列坡道上作等速运行为 条件来确定货物列车的牵引质量) 第三章 线路在空间位置是由它的平面和纵断面决定的线 路平面是指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表示线 路在平面上的具体位置。线路纵断面是沿线路中 心线所作的铅锤铅垂剖面在纵向展之后,线路中 心线的立面图,表示线 路的起伏情况,其高程为路肩高程。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满足的基本要求:1.必须 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 2.应力争节约资金3.既要 满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他们协调 配合,总体布置合理。 平面基本线形的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 线。 夹直线:前一曲线终点与后一曲线起点间的直线 (HZ1到ZH2) 最小夹直线满足的要求:1.保证线路养护维修的 要求 2.车辆横向摇摆不致影响行车平顺 3.车辆 震动不致影响旅客舒适。 夹直线长度不满足要求时应:修改线路平面设计, 如减小曲线半径或选用较短的缓和曲线长度,或 改移夹直线的位置,以延长两端点间的直线长度 和减小曲线偏角。当同向曲线间夹直线长度不够 时,可采用一个较长的单曲线代替两个同向曲线 (图)。 曲线超高:曲线外轨抬高后产生的外轨顶面与内 轨顶面的水平高度之差。 曲线超高的设置方法:外轨提高法和线路中心高 度不变法。 最小曲线半径选定的影响因素:设计线的运输性 质,运行安全,设计速度,地形条件。 曲线半径选用应遵循三大原则:因地制宜由大到 小合理选用,结合线路纵断面特点合理选用,慎 用最小曲线半径 曲线半径对工程的影响:增加线路长度,降低黏 着系数,轨道需要加强,增加接触导线的支柱数 量。 曲线半径对运营的影响:增加轮轨磨耗,加大维 修工作量,增高行车费用。 缓和曲线长度计算条件:超高顺坡不致使车轮脱 轨,超高时变率不致使旅客不适,欠超高时变率 不至影响旅客舒适(三个值取最大值)。 线间距离:铁路并行修建第二线第三线时,区间 相邻两线中心线间的距离称为线间距离(简称线 距)。 线间距离加宽原因:车辆的几何偏移量,外轨超 高引起的车辆偏移量。 坡段长度:坡段两端变坡点间的水平距离。 坡度值:该坡段两端变坡点的高差与坡段长度的 比值,以千分数表示。上坡取正值,下坡取负值。 影响限制坡度选择的因素:铁路等级,运输需求 和机车类型,地形条件,邻线的牵引定数,符合 《线规》规定。 设置竖曲线的限制条件:需要设置竖曲线的最小 坡度代数差,竖曲线不应与缓和曲线重叠,竖曲 线不应设在明桥面上,竖曲线不应与,道岔重叠, 竖曲线不易与平面圆曲线重叠1.保证列车不脱钩 2.坚曲线不应与缓和曲线重疊 3.竖曲线不应设在 明桥面上 4.竖曲线不应与道岔重卷 5.坚曲线不 应与平面圆曲线重叠 变坡点处的线路施工高程,应根据变坡点的设计 高程,减去(凸型变坡点)或加上(凹形变坡点) 外矢据的高度。路基填挖高度应根据施工高程计 算。 简述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要 求。 答:(1)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主要指:不 脱钩、不断钩、不脱轨、不途停、不运缓与旅客 乘车舒适等,这些要求反映在《铁路线路设计规 范》(简称《线规》)规定的技术标准中,设计要 遵守《线规》规定。(2应力争节约资金。即既要 力争减少工程数量、降低工程造价;又要考虑为 施工、运营、维修提供有利条件,节约运营支出。 从降低工程造价考虑,线路最好顺地面爬行,但 因起伏弯曲太大,给运营造成困难,导致运营支 出增大;从节约运营支出考虑,线路最好又平又 直,但势必增大工程数量,提高工程造价。因此, 设计时必须根据设计线的特点,分析设计路段的 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工程和运营的要求,通过方 案比较,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3)既要满 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它们协调配 合、总体布置合理。铁路上要修建车站、桥涵、 隧道、路基、道口和支挡、防护等大量建筑物,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不但关系到这些建筑物的 类型选择和工程数量,并且影响其安全稳定和运 营条件。因此,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各类建筑物对 线路的技术要求,还要从总体上保证这些建筑物 相互协调、布置合理。 第四章 铁路定线:在地形图或地面上选定线路的方向, 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布置各种建筑物,确定其 规模。 铁路定线的步骤:走向选择,带状范围选线,详 细定线。 影响线路走向的因素:设计线的意义及与行经地 区其他建设的配合,设计线的经济效益和运量要 求,自然条件,设计线主要技术标准和施工条件。 接轨站的选择:接轨点的选择和接轨方向的选择。 缓坡地段:采用的最大设计坡度大于地面平均自 然坡度,线路不受高程障碍的限制。这时主要矛 盾在平面一方只要注意,绕避平面障碍,按短直 方向定线即可得到合理的线路位置。 紧坡地段:采用的最大坡度小于或等于地面平均 自然坡度,则线路不仅受平面障碍的控制,更要 受高程障碍的控制,这时主要矛盾在纵断面一方, 这就需要根据地形变化情况,选择地面平均自然 坡度与最大坡度基本吻合的地面定线,有意识的 将线路延长,使之能达到预定的高程。 定线原则:用足坡度,适当展线,留有余地,不 设反坡,由难到易。 展线方式:套线(主河谷自然坡度大于最大坡度, 而侧谷又比较开阔),灯泡线(在谷口狭窄的侧谷 内)螺旋线(在地形特别困难的地段,线路可迂 回,360度成环状)。 导向线:既用足最大坡度又在导向线与等高线交 点处填挖为零的一条折线。 河谷线:沿河而行的路线。 沿河谷选线具有下列优点: 1.河谷纵坡为单向坡可避免线路出现逆破,在紧 迫地段,可利用支流侧谷展线骨。 2.多数城镇位于开阔的河谷阶地,铁路通过阶地, 便于在阶地设站,可更好地为地方服务,这样既 可提高铁路的效益,又方便了铁路员工的物质文 化生活。 沿河谷定县要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河谷选择, 岸侧选择,线路位置的选择。 越岭地段定线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越岭垭口选 择,越岭高程选择,越岭引线定线。 第五章 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指标: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 保证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需 遵循以下原则:完成规定的运输任务,不遗漏有 比较价值的方案,各方案应在同等精度的基础上 比较。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反映线路方案的技术特征, 对线路的工程条件和运营条件具有重要的影响。 反映工程条件的技术指标有线路建筑长度,展现 系数,最大坡度,最小半径曲线,地质不良地段 的数目和长度,车站数目,土石方及桥隧工程数 量,劳动力投入,占地数量及建设工期等。 反映运营条件的技术指标有运营长度,控制区间 和权限的往返走行时分,拔起高度,通过能力, 牵引吨数,输送能力,旅行速度,运用机车台数 和车辆数,机车与车辆小时,机车与列车乘务组 小时和能量,燃料消耗等。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分类:按时间因素分静态法动 态法,按评价指标分最小费用评价方案,费用— 收益评价方案。 常用经济评价方法:差额投资偿还期法,年换算 费用法,最小费用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第六章 中间站和区段站的区别是区段站上有机务段。 车站上与运输有关的各项技术:铁路运输的各种 客货作业和各种技术作业。 车站按其技术作业及作业性质的不同:客运专线 铁路可分为越行站,中间站和始发站。客货共线 铁路可分为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区段站和 编组站。 铁路定线与车站分布时,最好将车站设在纵断面 的什么部位。 答:铁路定线与车站分布最好将车站设在纵断面 的凸起顶部。这是因为将车站设在纵断面的凸起 顶部时, 列车进站为上坡,有利于列车减速,减少列车制 动而引起的轮箍和闸瓦的磨耗及相应的运营支 出;列车出站为下坡,有利于列车加速,咳减少 能量消耗,也有利于提高列车在区间的平均走行 速度。 中间站客运设备:旅客站房,旅客站台以及平过 道或跨线设备。 中间站货运设备:一般需设置货场包括仓库,货 物站台,货物堆放场,货物线,装卸机具及货运 办公室等。 货场布置图形根据货物线修成方式有通过式,尽 端式和混合式三类。 第七章 既有线能力加强,应从提高通过能力和牵引吨数 两方面着手。 既有线改造是铁路运输综合扩能的重大措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