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

4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词,领会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歌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 jié(碣)石 sǒng zhì(竦峙)

水何dàn dàn(澹澹) xiāo sè(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耸。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点。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4.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

“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袁术,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壮。

5.背景链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下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高耸陡立。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就用歌唱来畅抒心中的情怀吧!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交流点拨】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交流点拨】这首诗写出了3层意思。

第1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2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第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交流点拨】(1)“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将北征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三)深层探究

1.如何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

【交流点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3.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助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交流点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水:澹澹

观山岛:竦峙(壮丽气势) 实景——借景抒情

沧树木:丛生

海百草:丰茂(向荣姿态)

日月:运行—出其中虚景 (奇特想象) 博大

星汉:灿烂—出其里 (宏伟意境) 胸襟

五、拓展延伸

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志趣”的诗句。

【交流】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第二课时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新课导入

(师生一起朗诵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歌,如《静夜诗》《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通过这些诗歌,我们了解到李白是一个热情奔放、想象丰富、重情重义的人。今天,我们将走进他的另一首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又具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2.诗歌大意

这首诗中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杨花、子规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3.背景链接

王昌龄早年家贫,不惑之年才中进士,开始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任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后来因事贬至岭南,一生遭遇坎坷。王昌龄天宝年间被贬到龙标尉,与其交情深厚的李白当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慰藉远方的友人。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交流点拨】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一路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亮的月亮,希望它陪着您一直到夜郎以西。

(二)整体感知

1.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描写了“杨花”和“子规”。写“落尽的杨花”,点明了时令是“暮春”。“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又因为“杨花”是漂泊无定的,表现了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2.该诗中哪一句点明了主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3.“每一首诗中必定会有的那个人,就是诗人自己。”在这首诗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写诗人此时的形象。

【交流点拨】李白正独自站在窗前,抬头仰望着遥远天边那一轮明月,心中牵挂着远方的友人,这个月明之夜啊,又将彻夜难眠!

4.这首诗很能打动人心,得益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请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联系诗歌内容略作分析。

【交流点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把明月人格化,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还含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三)熟读成诵

理解背诵全诗。

四、板书设计

景:杨花落尽子规啼鸣——哀切、凄惨情景

情:寄情明月随君相伴——同情、关切交融

五、拓展延伸

请查找资料写出李白借月抒怀的诗歌。

【交流】①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

②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秋浦歌(十三)》)

③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

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关山月》)

第三课时次北固山下

一、新课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次:停留

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风正:风顺。

悬:挂。

残夜:夜将尽未尽。

2.作者简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

3.背景链接

《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据说,宰相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

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在青山之外旅行,在绿水之中行舟。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思念故乡的家书要传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交流点拨】首联:点题。“青山”指北固山。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途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陈陈相因,浑然一体。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交流点拨】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深层探究

1.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交流点拨】“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认为该如何理解呢?

【交流点拨】作者从炼字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道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首联: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恢弘阔大之景借景抒情

颈联: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尾联:思乡之情

五、拓展延伸

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歌。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歌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在你所积累的诗歌中,哪些诗句抒写了乡愁?

【交流】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②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③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④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⑤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⑥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⑦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第四课时天净沙·秋思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文体知识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

2.作者简介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3.背景链接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一生都几乎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因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节奏、重音。

【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

【交流点拨】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二)整体感知

1.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的悲苦。寒风飕飕,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已不难想象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

三句十八个字,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连缀,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和谐地构成一幅以“昏鸦”“人家”“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图画,羁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

2.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

【交流点拨】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3.“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前三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

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无限的愁闷。

4.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的人的凄苦愁楚之情。

(三)深层探究

1.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面,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2.《天净沙·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景小桥流水人家悲怆愁苦

古道西风瘦马思乡之情

情——夕阳断肠人

五、拓展延伸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交流】夕阳已渐西下,只在山顶留下半张无精打采的脸,无奈地看着这无精打采的人间。

一抹余晖暗淡地斜洒在枝桠斑驳的老树的枝头。枯藤缠绕着老树,树上的乌鸦,发出几声凄凉的哀鸣,划破黄昏的寂寥,斜阳为乌鸦黑亮的羽翼镀上一层金黄。

潺潺的流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还映出几处人家。一座小石桥静静地站在流水上,像一个老态龙钟的百岁老人,再也经不起岁月的践踏了。

古道漫漫,西风凛冽。路,看不到尽头。在这荒凉古道上,我骑着马,缓缓地行进。几年来,与我朝夕相处的那匹马,经过岁月无情的洗礼,早已骨瘦如柴。经过多年的流浪,它和我都已疲惫不堪。

此时,夕阳正西沉,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我,却仍在外漂泊未归,独自一人浪迹天涯海角,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悲凉。

部编版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4、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观沧海》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2)作品简介 题目《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眺望”,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3.整体感知课文 ①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补充内容: 水何澹.澹(dàn ):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 cāng ):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 ..( sǒng zhì):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 sè):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高考语文诗歌阅读:高中语文经典古代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诗歌阅读:高中语文经典古代诗词鉴赏 1 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评析】这是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抒发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2 八阵图[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评析】: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3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评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4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评析】: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全诗描写了边塞征战将士们纵情饮宴的热烈场面,并抒发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豪放气概。全诗语言浅白,色彩浓郁,节奏明快,声情壮烈,是唐代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5 闺怨[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评析】: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6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4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词,领会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歌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 jié(碣)石 sǒng zhì(竦峙) 水何dàn dàn(澹澹) xiāo sè(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耸。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点。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4.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袁术,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案例 南漳高级中学徐红菊 20XX/11/6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总体思路: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旨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诗词与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坚持在课堂上实践“自问自探这种教学模式”,来完成本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及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小品,是“序”的体裁。文字表现形式为文言文。学生要必修二的教材曾接触过一篇“序”(《兰亭集序》),所以对于文体有一定的了解,而作者李白,也是耳熟能闻。因此,重点应放在文言字、词、句的学习与整理上,放在对文本内容记叙的情境的描绘与欣赏上,放在对李白洋溢在文中的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等的人生观与精神气质的赏析上。 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于文言文这一版块的内容,通过一年的系统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区域与学生本人知识能力的限制,依需老师的引导与校正,才能较好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3、比较阅读《兰亭集序》,理解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与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白的性格与才气。 教学重点: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同类文章,领悟李白独特的文情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解题 1.导入 师:李白在《将进酒》中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饮宴赋诗,自古以来是文人们的一大乐事,何况是在月光也能醉人的“春夜”,何况又是在桃花盛开的园子里,更何况是与自已聪敏多才的“从弟”,这是一场怎样的视觉与精神的盛宴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解题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位堂弟)、事件(聚宴)。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二.细读:整理文言字词句并翻译全文 通假字“序”同“叙” 重点字词逆良坐花醉月 古今异义大块文章 词类活用歌惭幽咏诗 特殊句式 1.会于桃花之芳园 2.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及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读思结合,体会诗歌的意境、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观沧海》 一、导入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倍受后人称赞的《观沧海》吧! 二、解题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三、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读准生字的字音,并弄懂字义。 2.选择其中两句写景诗句想象其描绘的画面。 四、感悟诗人开阔的胸怀 1.曹操的诗风一贯是豪气开阔的,这种豪气在《观沧海》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吞吐日月、想要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其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可见一斑。 2.以写作背景来佐证这份豪情与大气。 明确: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五、拓展延伸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的风格。《观沧海》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也体现了曹诗的“慷慨悲壮”之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戴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借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高洁无辜。李白在听到王昌龄的遭遇以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整体感知 1.文题解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的消息时,写的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闻,听说。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是作者的朋友。左迁,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洪江西。此寄,这首诗篇。 2.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仙”,有《李太白集》。他的《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3.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三、细读品味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赏析: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杨花飘落,子规啼叫,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次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写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已现,流露出诗人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赏析:这两句抒情。人隔两地,心意难达,明月在天,千里可共。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赴远方。明月寄愁,饱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 四、合作探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代诗歌四首

4古代诗歌四首 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能力目标,体味各首诗歌中作者所创设的意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目标,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领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 第1课时 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3.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是哪种文学体裁取得的成就最高?(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观沧海》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2.写作背景。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限时:60分钟总分:63分 一、(2019四川成都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9分) 送杨山人归嵩阳 高适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注]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注] 传说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歌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老人所唱的歌,后人称《击壤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近十年未到嵩阳,人事变迁,老友难相见,诗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B.第五、六句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景象凄凉残败,使诗人不由得泪下沾衣。 C.诗歌中说的“不我招”,体现出诗人对杨山人自在超然的田园隐居生活的欣羡。 D.本诗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祝友人前路顺利,并深切地表达了别后相忆之情。 2.直抒胸臆是高适诗歌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本诗还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B “景象凄凉残败”错,从全诗来看,此处描写的是初春之景,并无“凄凉残败”之感。 2.答案①对比:第三、四句故人“不复见”与三十六峰“犹眼前”形成对比。诗人慨叹青山依旧,故人难见,传达出物是人非之感。②以乐景抒哀情(反衬):第五、六句描写二月新柳、飞莺报春的迷人景色,却触动诗人的离情,更显悲哀。③用典:第七、八句化用《击壤歌》,表现朋友杨山人“凿井耕田”的恬淡,赞叹其超然世外的隐居生活。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2课时) 教学目标 1.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注意节奏和韵律;结合朗读展开联想,感受诗歌情境(重点) 2. 感受诗歌中寄寓的情感,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重点) 3. 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师:经过前几天的学习,我们通过朗读学习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独特的春景,也跟随着老舍先生领略了济南的冬天那一份满满的温情。那么今天,我们又迎来了几位诗人眼中那不一样的山河远阔。 二、初诵诗歌,整体感知 师:首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试着读一读曹操的诗歌《观沧海》。 师:我们说朗读时要注意语速和语调,那么这位同学的处理到底适不适合这首诗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一下这首诗歌,希望在之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能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我们在课堂的最后再来对这个同学的朗读做一个点评。 三、诵读运用,细品词句 1. 这是一首古体诗,请同学们结合课后注释自行疏通诗歌大意。思考:作者笔下的沧海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我认为观赏到的沧海是辽阔的,我从“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句句子中感受到。这里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河中的山石耸立,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 师:这里描绘了水和石,想象一下,水波荡漾的动态,山石耸立的静态,一静一动,呈现在你眼前的画面。 师:那你觉得在朗诵这句话时应该怎么读?你能为我们读一读吗? 生:“澹澹”、“竦峙”要重读,“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生范读) 师:读的不错,很有感情,把这种磅礴的气势读出来了。(生齐读) 预设:我认为观赏到的沧海是浩大、磅礴的。我从“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句句子中感受到。大海在秋风萧瑟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极富动态,从水波荡漾到波涛汹涌,气势更显磅礴。 师:你能为我们朗读一下这句话吗?这里的气势应该比之前更加强烈。(生1-2范读) 师:前四联作者描绘了很多景物,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样一副浩大广阔的景象,我们连起来一起朗读一下,读出这种一动一静中的气势。 2. 同学们读的非常好,前四句我们通过具体的景物来感受到了这种浩大的场面,那么后面几句在写什么呢?我们继续交流。 预设:日月、星汉(银河) 师:它为什么从观沧海写到了天上的星辰日月,你有什么理解? 生: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好像都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它们也都好像是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 师:通过同学的理解,同学们在脑海中想象一下这幅画面,这也是作者的一种想象,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若。 师:在这里就是一种虚写,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前面四句是实

4、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4《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澹澹、竦峙、萧瑟、归雁"等文言词汇。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2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2.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设想: 1.要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 2.培养学生再造想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一.《观沧海》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遗著有《魏武帝集》,已佚,明人有辑本。又有今人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2.《观沧海》 写作背景《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3.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碣石(jié)澹(dàn)竦峙(sǒng zhì)萧瑟(sè) 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4 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背诵诗歌,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熟练背诵,积累诗句。 2.品味语言,体会诗词意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观沧海 一、初读诗歌疏通诗意 自学提示及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节奏的把握。 2.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话疏通这首诗歌的意思。 【明确】 1.诗歌朗读节奏指导: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本诗共7句,每句意思大致如下: ①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②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③树木一丛一丛到处都是,各种草儿长得很繁茂。 ④树木被风吹动发出飒飒的声响,海上翻涌起巨大的波涛。 ⑤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⑥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⑦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二、精读诗歌深入探究 1.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一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汇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酒楼秋望 华岳【注】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8.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6分) 9.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题华清宫 杜常 东别家山十六程,晓来和月到华清。 朝元阁①上西风急,都入长杨②作雨声! [注释] ①朝元阁:唐代著名楼阁,在华清宫内。②长杨:汉代宫殿。 8.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一路行程怎样的情形?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是如何表达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水① 杜甫 三月桃花浪②,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③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注〕①此诗系杜甫安史之乱客居成都时作。②桃花浪:桃花汛。③连筒:用竹筒汲水的水车。8.此诗写景状物运用了什么突出的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9.首句“三月桃花浪”中“浪”能不能用“汛”替换?请简要概括理由。(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菩萨蛮 【宋】谢逸 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苹烟低。青山啼子规。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8.这首词上阕写景很有特色,是如何描绘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5分)

9.这是一首春闺怨词,女主人公的情绪有一个变化过程,请具体分析。(6分) (五)(2014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六)(2015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历县.在今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份)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份)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15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第一课时 导入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学习《古代诗歌四首》。在正式讲课之前,老师要交给大家一个学习古诗的方法。那就是我们要做到“情景交融”,也就是说当你在诗中明白了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景来承载什么样的情感的时候,你就可以说你充分的理解了这首诗的内容,读懂了作者的心灵。下面我们就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曹操的《观沧海》来看。看看这两位作者怎样在作品中做到情景交融。 齐读导语,分析导语要求 《钱塘湖春行》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1、齐读注释 2、补充 曾任翰林学士等职,后因上书言事被贬,任杭州、苏州刺史。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创作最多的一个。代表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二、学生练读后齐读 三、探究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色? 2、选取一个景物谈谈它的特点? 3、作者除了在这首诗的景色描写过程中,抓住了每个景物的特点的同时,他还采取了一种 写作手法,是什么写作手法? 4、哪些是静景?哪些是动景? 5、作者通过哪个字或者哪个词表现了西湖生机勃勃的动态特点?——为什么选用这两个 词? 6、作者通过描绘西湖唯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能不能用诗中的两个字来表述

一下? 四、小结 《观沧海》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观沧海》。 一、作者作品简介 1、齐读注释 2、补充: ①曹操性格:有抱负《三国演义》 ②《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打破盘踞在我国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他经过碣石山,触景生情,写下了这诗。 ③关于汉乐府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二、学生练读 要求:注意节奏停顿,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感情 指导: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三、学生质疑→老师补充 1、澹澹 2、竦峙 3、若 4、碣石 四、老师提问 1、哪些句子是写看到的景色? 2、试选取一个景物说说这个景物的特点? ——动静结合 3、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这个虚写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 高考命题规律 .从选材上看,所选诗歌以唐宋诗词为主。名家非名篇作品成为考查热点,有时也会涉及非名家的名篇作品。 2.从题材上看,赠别诗、写景抒情诗、羁旅思乡诗等诗歌成为命题首选和考查重点。 3.从考点上看,重点考查语言、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形象的考查还是隐含在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考题中,较少直接设题考查。 4.从题型上看,2017年为一道5选2的客观题,5分;一道主观题,6分。2018年变为一道4选1的客观题,3分;一道主观题,6分。 命题角度1鉴赏形象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一、(2018全国Ⅱ·14~1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D项,“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错。诗的第五句中,“端溪石池”指端砚,五、六句的意思是在砚台中研好了浓墨,在烛光映射中挥毫。这是诗人以书中疾笔喻战中拼杀。本诗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无奈失落。诗人以贴切生动的比喻,奇特丰富的想象,把万里胡尘的战斗场面与纯熟精湛的草书艺术高度完美地结合起来。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酒”字,在诗中的位置不同,“复把”时情感已经发生了变化。第一个“酒”如同进军的旗鼓,勇士气吞万里的声势在这里重现;第二个“酒”展现了凯旋庆功的场面,复饮反映了战 争胜利、狼烟尽扫后的自豪。 二、(2017全国Ⅱ·14~15·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苏辙在当时的名位很高,诗人引用唐代李揆的典故,用李揆指子由,是想借此告诫子由,出使契丹,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联系当时辽国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可知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用李揆的典故,又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B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属曲解文意。D项,“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理解偏颇。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题干要求回答“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所以应具体赏析首联。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十次有关知识;反复诵读,积累诗文词句;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词;品味语言,体会诗词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赏析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体验课文情境,激发情感,发挥联想和想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词, 2.理解大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探究学习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朗读、背诵并默写《钱塘湖春行》和《观沧海》;理解这两首诗歌的大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1.导入 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今天我们就随这些作者一起,来感受古代诗歌的意境。 2.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剧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成为魏王朝的实际创建者。 可是袁绍的儿子与强盛的乌桓互相勾结,于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九月胜利会师,途经碣石山。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他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借《步出夏门行》这一旧题,写下了历代传诵的壮丽的诗篇。 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一般无标题,而结尾一句有时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多大的联系。《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上去的。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形式主义。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4 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3.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是哪种文学体裁取得的成就最高?(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观沧海》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2.写作背景。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明确:“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目标导学二: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2.写作背景。 诗人王昌龄于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理解大意。 (学生概述,老师补充指正)杨树花已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三)合作探究 1.诗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哪两句? 明确: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明确: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鸣声异常凄切动人,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三、板书设计 观沧海 观海地点:东临碣石 海的宏伟海水:水何澹澹 山岛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4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4《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反复吟诵、品味诗歌,领略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了解古代诗歌中律诗、乐府诗的一些常识,培养欣赏古诗 的能力。 3、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每首诗歌的主 题。培养博大的胸怀和热爱故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把握诗歌的主题。培养博大的胸怀和热爱故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领略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授课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乐府诗《观沧海》。 一、导入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诗的世界。这节课我们要来学第一

首诗《观沧海》。 二、题目解说 沧海,大海。文题交代事件“观沧海”。此诗描写的是曹操站在碣石山上所观看到的沧海的壮丽景色。 《观沧海》是曹操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三、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等。 四、写作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歌。 五、朗读诗歌 1、读准字音。 碣石(jié)澹澹(dàn)竦峙(sǒng zhì)萧瑟(s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4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4 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四首诗。 2.了解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和本课的四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重点难点】 1.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2.品味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观沧海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写作背景】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尚和袁熙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文体知识】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锁甲的套语,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读准下面加点字词的注音。 澹.(dàn) 碣.石(jié) 萧瑟.(sè) 竦峙 ..(sǒng zhì) 2.节奏。 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释义。 何:多么。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幸,幸运。至,达到极点。 (二)问题探究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在写景方面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请具体分析。 明确:写景的前六句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惊人的力量;接下来的四句虚写,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暗含诗人要像大海容纳百川万物一样统一天下的胸襟。虚实相间,表现了诗人乐观的情怀和远大的抱负。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形象的? 明确: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反映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与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4.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苍凉慷慨。 5.本诗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明确:借景抒情。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