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高考

历史新高考
历史新高考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拟)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拟)焉,立嫡子不使庶

孽疑(拟)焉。疑(拟)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

表明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君主专制

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2.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词称: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

兹泰山,周览东极。”试分析秦始皇封山的最主要的目的是()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的控制

C.给皇权披上神圣的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D.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

3.如果你是一位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其中一道题是:谈谈你对明朝

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

的是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C.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D.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4.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一个是农业的、尊奉儒教的、落后的、已在

齐腰深的沙子中挣扎的没落王朝,……另一个是工业的、资本主义的、进步的、积极进取的

社会。两种制度相遇,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的失败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对这一材料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认为中英冲突是不可避免的B.认为中国失败不可避免

C.认为英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D.认为英国发动战争是进步的

5.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

规定是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D.实行责任内阁制

6.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

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7.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指出:“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

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

对以上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①中国政府主张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②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维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③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

④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1955年,在印尼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体现出的“万隆精神”是指()A.和平、反帝、进步B.团结、和平、友谊

C.和平、合作、进步D.团结、文明、发展

9.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对“破冰”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

A.美国改变对华敌对态度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C.促进中美经济贸易合作D.相互认可意识形态

10.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创立了许多民主政治的形式。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

主要受下列哪一制度的影响

A.公民大会制度B.陪审法庭制度

C.首席将军制度D.五百人会议制度

11.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

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有创立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12.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共同主张不包括

A.热情讴歌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生产力

B.认为私有制、竞争是导致社会灾难的根源

C.主张对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

D.主张通过革命斗争建立公正的理想国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B.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C.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14.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

①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②商业交通比较发达

③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④秦楚两地商业交往频繁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16.“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的作用:

A.铁路运输B.航运

C.航空D.电报电讯17.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18.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A.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B.民族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C.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

D.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近代民族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19.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葡萄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20.1929-1933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修建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使该地区变成了富庶地区,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当时美国政府修建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是

()

A.该地区水患严重,解决水患问题迫在眉睫

B.解决就业问题,从而扩大消费,刺激生产

C.国家在危机期间也不能放弃大型工程的修建

D.制造繁荣景象以增加美国人民反危机的信心

21.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22.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你觉得最适宜的是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利武器

④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2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研制成“两弹一星”、战略核潜艇、银河系列计算机,长征系列火箭并打入国际航天市场等等。这些自主创新的巨大成就出现的重大意义有()

①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②证明中国科技创新体制完善

③证明中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强国④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24.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A.虔诚信仰上帝B.反对盲目信仰

C.实行三权分立D.妇女解放

25.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常以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思想作为武器攻击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主要说明了

()

A.中国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反封建的

B.中法两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根本不同

C.启蒙思想家们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

D.伏尔泰对儒家思想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26.《鲁滨孙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

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27.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A.日心说B.进化论

C.量子论D.相对论28.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有(

①描绘了一个崭新的宏观宇宙世界和微观世界

②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③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④爱因斯坦和普朗克均因此获诺贝尔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9.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30.下图是20世纪初某国际会议上签订的一份文件(节录),下列各项对图中内容评述正确的是

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给予中国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有力巩固之政府;

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A.使中国获得了独立的主权

B.是对《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重要修正

C.使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D.是对中国人民坚持八年抗日战争的尊重和认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

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材料三 2000年,世界上最富有的20个国家人均收入,比最贫穷的20个国家高出37倍。两者之间的差距比40年前增加了1倍。其中最贫穷的国家是埃塞俄比亚,人均年收入仅有100美元;最富有的国家是瑞士,人均年收入高达3.84万美元。该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有28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几乎占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中又有12亿人的每天生活费还不足1美元。

——摘自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1)材料一、二反映了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哪些因素?(4分)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8分)

(3)“有人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请你评述这观点。(8分)

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向白人世界的移民受到排斥,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100万人口问题,自然要利用满蒙这一新天地。日本人转而关注满蒙,是受周围国际形势所迫。……

满洲事变(即指九一八事变)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满洲铁路由于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陷入危机。……在二十一条问题上,日本虽然得到了在满洲从事农业和商业的土地,并获得和中国人联合开展经营,然而,这些几乎成了白纸空文。正如刚才所说,各种各样的情况促成了满洲事变的爆发。因此,满洲事变……并不是就简单地断定为侵略。”

——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认为的日本侵华的主要原因。(8分)

材料二……1946年德国的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竟不到1938年的1/3。日本经济也出现类似的倒退情况。它在1946年的实际国民收入只相当于1943-1946年间的57%;制造业的实际工资也只相当于这一时期的30%;对于贸易量微乎其微,甚至两年后的出口量只有1 934-1936年的8%,进口量则为18%。日本的海上航运在战争中被破坏殆尽;纱锭数量从12

20万减少到200万支;煤的产量减少了一半,如此等等。德、日作为强国的日子,无论从经济角度看,还是从军事角度看,似乎都结束了。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8分)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决定自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起建立外交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各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摘自1972年《中日两国关于恢复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

材料四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4分)

2015届新高考单科综合调研卷(历史)

参考答案(一)

6.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从政治领域影响到经济领域,因而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主要教训。

7.B 【解题思路】此题为组合题,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包括外交权,因为这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象征,所以中国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不正确,在外交上,只有一个中国,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也是“一国两制”的含义和要求。

8.B 【解题思路】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在这次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与分歧,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后来我们就把这种“团结、和平、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9.A 【解题思路】“冰”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破冰”是指美国改变对华敌视政策,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

10.D 【解题思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是一种议会民主制,分析四个选项,只有五百人会议制度体现了近代某些会议制度的特点,因此选D。

11.D 【解题思路】题干给出的是“君主”与“立宪”的关系,而D项体现的是君主和宰相的关系,不符合题干要求。

12.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空想社会主义者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现象提出了改造社会的方案,但大都没有实践,仅是一股思潮。真正提出无产阶级必须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新社会的是马克思、恩格斯。

13.B 【解题思路】A项是美国为了对苏联实行“冷战”而纠集西欧国家成立的军事政治同盟,与法德和解没有直接联系。法德和解的过程与欧洲一体化的过程密切联系。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成立,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联营成立,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而D项是欧洲由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的条约,在1993年正式生效。对比时间,最早应选B项。

14.A 【解题思路】理解题,较难。“朝、暮”表示时间,“秦、楚”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诸侯国,表示地点。早晚能奔走于秦楚之间,②正确;商人愿意往来奔波,是为“逐利”,①正确;意指秦楚之间的商业往来,③④正确。故选A。

15.B 【解题思路】北宋以前的古代“市”有严格的时空限制,B项“市”门内外店铺林立不符合历史事实。

16.D 【解题思路】关键词“铁索路”、“电气”、“音书”,D正确。

17.D 【解题思路】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自来水公司开办,表达的是进步与落后之间的关系问题,故选D。

18.B 【解题思路】中国的民族企业诞生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而“三座大山”中的官僚资本主义指的是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故B不正确。

19.D 【解题思路】1520年显然是在新航路开辟以后的事情,玉米原产美洲,是新航路开辟以后,使世界各大洲之间的丰富了物种。故选D。

20.B 【解题思路】经济大危机使大量工人失业,引起社会局势动荡。以工代赈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最成功的一项措施,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就是其中之一,直接目的就是要解决失业问题,从而扩大消费,刺激生产,摆脱经济危机。故选B。

21.B 【解题思路】材料来自教材,属于容易题。

22.A 【解析】古希腊的智者运动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而中国影响西方历史进程的活字印刷术发明在北宋时期,时间对不上。故排除④选A。

23.B 【解题思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①正确;这些科技成就是中国科技在进步的具体表现,并不能说明科技创新体制是否完善,以及中国已经是科技强国,②③不正确;中国尖端科技的不断发展,使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④正确。故选B。

24.B 【解题思路】在欧洲宗教改革后,《圣经》被看作是信仰的惟一标准;而依据题中信息,可知该思想家的言论是对《圣经》权威的挑战,应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主张,故正确答案为B项。

25.C 【解题思路】伏尔泰的做法说明了东西方文化的互通与交流,启蒙思想家们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作为其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26.C 【解题思路】启蒙思想的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所以《鲁滨孙漂流记》正是反映了启蒙思想。

27.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进化论的思想作用,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对两端材料的理解,应为进化论思想的作用,特别是从严复可作出判断,故B正确,ACD均错误。31.(1)主要因素: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通行为全球化提供流通渠道;(2分)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2分)

(2)反映了世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2分)根源:在全球化进程中,旧的世界经济秩序仍在起决定作用;(2分)发达国家因在贸易、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拥有优势而占主导地位,(2分)发展中国家因工业落后而缺乏竞争力,从而导致了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2分)

(3)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应辩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2分)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2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2分)发展中国家应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之中,努力发展经济,发展中国家间要团结起来,合作互助,并展开南北对话。(2分)(言之成理即可)

32.(1)日本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国利用自己的势力范围排斥他国经济扩张;日本需要解决每年不断增长的人口所带来的问题;满洲铁路陷入危机;二十一条关于日本开发满洲的条文几乎成为空文。(写出其中4点,即得满分8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参战国最多、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战争,使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浩劫。(2分)法西斯国家建立的法西斯恐怖统治,反人道罪行令人发指。(2分)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战争均严重破坏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2分)国际政治格局发

生了根本变化,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取代欧洲主宰世界,形成约半个世纪的“冷战”国际关系。(2分)

(3)反对战争爱好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战争摧残人类文明,和平推动人类文明。各国政府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均以不损害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前提。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只有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才能持久。(其它言之有理也可得分,满分4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