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中国环境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张雨田

序言

大家好,今天我讲的是中国环境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有以下主要内容:一是环境质量现状,拟解决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往环境管理中的不足,政府的环保工作重点和决策,环境科技和政策管理趋势,环境管理的支撑体系。

第一章:环境质量现状

下面讲全国的环境质量总况,中国的环境问题,自2000年以来已经上升到一个在国家政治生活以及社会活动中已经突显出一个很重要的地位,环境的事件这些年突发事件每年增加的量很大,环境污染趋势还在一个很严重的过程之中;那么水、气、土壤等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汽车尾气、持续性有机物污染等还在持续增加。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五分之一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的影响,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56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达到174万平方公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天然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2005年全国特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情况。去年国家环保总

局共接到76起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其中特别重大环境事件4起,重大环境事件13起,较大事故18起,一般性事故41起,536人中毒(受伤),与上年相比,事件总数增加了9起。按事件起因分类,安全生产事故滋生的环境事件有26起,交通事故引发的环境事件26起,企业违法排放污染物19起,其它的有5起。按污染类型分类,水污染事件有41起,大气污染事件24起,土壤污染事件13起,固体废弃物污染事件4起,分别占总数的53.9%、31.6%、17.1%,5.3%,全部污染事件均得到了有效的处理。

第一节空气质量情况

下面介绍空气质量情况,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与上年相比有所好转,但部分城市污染仍然严重。05年监测的522个城市中,地级以上的城市319个,县级城市203个,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2个(占4.2%)、二级标准的城市293个(占56.1%),三级标准的城市152个,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55个,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与上年相比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或者优于二级的城市比例比上年增加了12.6个百分点,劣于三级的城市比例比上一年减少了9.9个百分点,城市空气质量略有改善。

这是城市空气质量的级别比例。

环境质量状况,颗粒物仍然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但总体上比上年有所好转,在可比的城市中40.5%的城市,颗粒物超过二级标准,比上年减少12个百分点,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占5.5%,比

上年减少9.4个百分点。颗粒物污染较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山西、宁夏、内蒙、甘肃、四川、河南、陕西、湖南、辽宁、新疆、北京等省市。

二氧化硫总体水平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在可比的城市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占77.4%;超过国家三级标准的城市占6.5%;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甘肃、贵州、云南、广西、湖北、陕西、河南、湖南、四川、辽宁和重庆等省市。

这是二氧化硫浓度分布的分级城市比例图。

两控区二氧化硫污染情况这是可比图。

2005年全国酸雨监测的696个市中出现酸雨的城市有357个(占51.3%)。05年全国696个市降水PH年均范围在3.87-8.35之间的。降水PH小于5.6的城市267个,其中降雨年均PH小于4的城市有江西的贵溪市、湖南的长沙市和浏阳市、湖北的姊归、,广东的佛山顺德等地区。与上年相比,05年华东地区酸雨发生频率总体有所增加,其它区域酸雨发生频率基本保持稳定,全国酸雨区域主要在长江以南,四川和云南以东。

这是不同降水酸度的城市比例。

这是2005年全国降水酸雨分布图。

机动车快速增长,尾气排放成为重要的污染源,特别在城市中,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最近几年汽车污染的排放都成为了一个主要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