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教材(张文)

绩效考核标准制定六大要点

绩效考核标准制定六大要点 数量和时间一般不做为单独的考核标准,考核的内容一定要是自己可控的,形容词不做量化考核的标准,考核标准要遵循三个定量原则,考核标准要应用逆推法,上级一定要和员工达成一致。 “绩效考核往往流于形式,考核量化有难度?其原因很可能是在制定考核标准是进入了误区,没掌握好要点。 ”近日,培华企业管理培训集团邀请原蒙牛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张文老师来到浙江杭州,为广大浙商讲授培华实战MINI-EMBA之《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课程。 张文指出,绩效考核标志的制定要注意六大要点。 数量和时间一般不做为单独的考核标准在非量化的指标中,数量和时间一般不做为单独的考核标准。 所谓非量化是指追求的工作质量,而非数量,比如一个打字员,其工作标准为60个字每分钟、错误率在1%,在中个情况下员工就很可能把打字速度提高到120个字没分钟,但是错误率到了5%,像这样的打字只追求速度,而忽视了更重要的质量了。 很多人在做绩效考核的时候常用“某某项目在某月底完成”,其实这个是错误的绩效考核表填写方法的。 这会导致员工只求完成工作的速度,而容易忽视完成工作的效果,如准确率、返工率等都是很好的衡量标准。 考核的内容一定要是自己可控的很多质量检测部门,质量监控部门会在绩效考核表中写到保证质量合格率在多少以上,其实这个是错误写法,因为你所监管的部门的质量不是你所能控制的,你只能做到检验产品合格率的准确度达到误差在多少范围内。 要记住,质量不是能控制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检测知识为生产提供督导、参考的。 形容词不做量化考核的标准在员工填写绩效考核表是,常有出现这样的字样“完善制度”“及时传达”。 带有这些字眼的考核标准都是很难量化的。 什么程度下才是算完善?什么情况下算是及时?作为一个办公室主任,考核是应这样些,普通文档8小时内送到,加急文档3小时内送到,这样量化了后才能很好评判办公室主任工作到底是不是及时。 考核标准要遵循三个定量原则考核内容是定下来了,但标准应该怎样确定呢?考核标准要遵循三个定量原则,上级期望、历史数据、同行数据。 上级期望是指,上级期望你百分百完成,你就要百分百完成。 历史数据是指,一般情况下,本月所做的标准不能低于上月,至少要和上月齐平。 同行数据就是根据同行的标准,来制定自己的标准。 考核标准要应用逆推法任何的考核标准的制定都可以根据数量、质量、成本、时间期限、客户(上级)的评价五个部分组成。 例如你要制定一份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从数量上来说,可以是一份,也可以规定多少字,也可以规定有多少分册等。 从质量上来说,可以是,某某办公会议通过,或是上级签字,或是上级修改几次。 从成本上来说,可以说控制在多少钱以内。

对联相关书录

对联相关书录 1.《分类字锦》,清·康熙玄烨审定 2.《文章游戏·杭州俗语对·杂类集对》,清·缪艮著 3.《天和阁联语》,佚名,北平《晨报》1932年4月30日起连载 4.《中国春联集解》,日本·下永宽次编著,日本昭和八年东京小林又七发行 5.《古今楹联汇刻》,清·吴石潜编,光绪庚子八月石印本 6.《古今楹联汇刻小传》,清·吴隐辑,光绪三十二年丙午西冷印社刊本 7.《古今楹联类纂》,云后编著,上海会文堂书局1921年2月版 8.《古今巧对大观》,王有珩编,上海大东书局1926年版 9.《古今集联》,清·双鱼罂斋辑,光绪四年北京刻本 10.《(增补)古今集联》,清·莫友芝辑,光绪二十九年宏道堂刻本 11.《古今滑稽联话大观》,丁楚孙编,上海文明书局1921年版 12.《(精选)古今巧对汇钞》清·张竹泉辑,道光癸已年炳蔚堂刻本 13.《古今联语汇选初辑》,胡君复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 14.《古今联语汇选二辑》,胡君复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 15.《古今联语汇选三辑》,胡君复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 16.《古今联语汇选四辑》,胡君复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 17.《古今联语汇选补编》,胡君复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 18.《古今联语汇选再补》,(即《楹联别话》,附载于《荩箧集》),彭作桢辑,北京撷华印书局1933年4月版 19.《古今名人楹联汇编》,谢华编,山东临清枣花村书画社1980年春影印 20. 《古今巧对》,明·崔大★qi辑 21.《四书对话》,清·吴梅村等辑 22.《四书对语》,清·缪逢仙(艮)辑 23.《四书对语》,清·汤春生辑 24.《巧对录》,清·梁章钜辑,道光已酉瓯城文华堂刻本 25.《巧对续录》,清·梁恭辰,上海会文堂石印本 26.《对联汇海》,清·邱同★(此字为左右结构,左边“音”,右边“工”)编,同治六年福德堂刊本 27.《对偶佳句》,清·董儒龙辑,清·残抄本 28.《(新纂)对联集锦》(又名《对联集成》),佚名,天津善文魁1918年刊本 29.《对联大观》,邹汝忠辑,上海广益书局1921年石印本 30.《对联话》,吴恭亨编,1921年铅印本 31.《对联选集》,魏忠秀编,1964年油印本 32.《正草隶篆名人楹联大观》,上海扫叶山房1962年影印

高考语文山东卷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山东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指定位置填涂自己的姓名、考号、准考证号。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栏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考试结束后,本试卷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梅西哦啊体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完成1-3题。 1.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灾害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地位系统 2.表1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的统计表。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印度、日本、中国、泰国 B.印度、泰国、中国、日本 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D.中国、日本、印度、泰国 图1为我国北方某地区地貌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②乙出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及淤泥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4.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Ⅰ、Ⅱ B. Ⅲ、Ⅳ C. Ⅰ、Ⅲ D. Ⅱ、Ⅳ 示意图。在一艘前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中某处看到了海上景观,此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绩效考核实务培训讲义

第一章 绩效考核:系统化和流程化 第二节积极备战,全面布局:绩效考核的流程及关键环节 一、绩效考核从流程着手 图1-3 绩效考核流程 二、绩效考核中的关键环节

表1-5绩效反馈沟通的内容 表1-6 效沟通各阶段工作要点及方式

小提示 沟通的两种方法 一般来说,沟通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第一种,正式沟通方法。正式沟通方法就是事先计划和安排好的,如定期的书面报告、面谈、有经理参加的 定期的小组或团队会等。 (1)定期的书面报告。员工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向上司报告工作进展、反映发现的问题,主要有:周报、月报、季报、年报。当员工与上司不在同一地点办公或经常在外地工作,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报告。书面报告可培养员工理性、系统地考虑问题,提高逻辑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但应注意采用简化书面报告的文字,只保留必 要的报告内容,避免烦琐。 (2)一对一正式面谈。正式面谈对于及早发现问题,找到和推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它可以使管理者和员工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可以讨论不易公开的观点,使员工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有利于建立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融洽关系。但面谈的重点应放在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标准上,鼓励员工多谈自己的想法,以一种开放、 坦诚的方式进行谈话和交流。 (3)定期的会议沟通。会议沟通可以满足团队交流的需要,使定期参加会议的人员相互之间能掌握工作进展情况。通过会议沟通,员工往往能从上司口中获取公司战略或价值导向的信息。但应注意明确会议重点,注意 会议的频率,避免召开不必要的会议。 第二种,非正式沟通方法。非正式沟通是未经计划的,通过组织内的各种社会关系作为其沟通途径。其形式有非正式的会议、闲聊、走动式交谈、吃饭时进行的交谈等。 非正式沟通的好处是形式多样、灵活,不需要刻意准备;沟通及时,当问题发生后,马上就可以进行简短的交谈,从而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容易拉近主管与员工之间的距离。 表1-7 评估中常犯的错误及改善方法

绩效考核课程讲义

第一讲绩效考核的弊端及问题分析 每到岁末年初, 大家都在忙着做一件事情, 就是要总结年度目标达成的情况, 制定明年企业的目标, 因为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习惯, 我们喜欢以春节作为一个年度的重要标志。很多单位到年终都发年终奖, 发完年终奖, 过完春节后, 有一部分员工会满怀着高兴的心情, 重新回到公司上班, 可能有一些员工就因为年终奖的问题, 过了春节以后就会重新寻找新的工作岗位。因此, 绩效考核——”想说爱你不容易。” 企业的绩效考核, 要不要跟奖金挂钩? 到年终的时候, 大家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如同打麻将是为了娱乐, 可是如果不用钱就娱乐不好一样, 其实企业的绩效考核不是为了发奖金, 可是如果不跟奖金挂钩, 这个考核就失去了意义。这样一来, 绩效考核就会有人欢喜有人忧。那究竟绩效考核应该怎么做? 我们到底怎么跟奖金挂钩? 在这个过程之中, 企业到底要不要考核, 应该怎么去考? 企业的目标究竟应该怎么制定? 本课程就是探讨这样一个话题的。 一、都是绩效考核惹的祸 1.评估好的就高兴吗 企业每次进行绩效考核时候, 只要跟奖金挂钩, 最终的结果都是有人欢乐有人愁, 绩效考核就像捅了一个马蜂窝, 每次公司的绩效评估之后, 公司里的人总是人心慌慌的, 说什么的都有, 评估差的不高兴, 说领导不公平, 给小鞋穿, 可是评估好的就高兴吗? 事实上评估好的也不高兴。 【案例】 有四个员工, 有一个员工获得年薪奖5万块钱, 有一个员工拿到3万块钱, 有一个员工2万块钱, 另有一个员工1万块钱。拿1万块钱的人跟拿5万钱的人比, 觉得很不平衡? 难道她今做的贡献比我多四五倍吗? 我们在一个办公室, 我看她上班也没有怎么样, 也没比我特殊到哪里? 因此拿1万的这个人不满意, 拿2万

绩效考核管理培训(精髓讲义)

绩效管理培训 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是人的管理,而人的管理中,最重要的是绩效考核,它起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绩效考核涉及下属的切身利益,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引起下属的抱怨,挫伤下属的积极性,甚至在下属之间造成矛盾。因而为了让大家正确理解考核工作并把握考核主导思想,让绩效考核思想深入大家心中,消除和澄清对绩效考核的错误及模糊认识,让公司的绩效考核真正操作到位,我觉得有必要对大家就绩效考核与管理的知识进行交流一下。 一、绩效考核的定义 绩效是相对一个人所担当的工作而言的,即按照其工作性质,职工完成工作的结果或履行职务的结果。绩效考核是现代企业广泛运用的一种开发人力潜能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模式,首先它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下属所规定的职责履行程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公正的评定;其次将评定结果与分配、晋级、人力选拔直接挂钩;再次通过指导企业培训计划和下一步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它虽是按行政职能结构形成的一种纵向延伸的考核体系,但它也应是一种双向的交互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工作沟通,通过沟通,考核者把工作要项、目标以及工作价值观传递给被考核者,双方达成共识与承诺。 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和具有弹性的流程,这一流程包括主管们和他们一起工作的下属或伙伴,在一个架构下就如何更好地一起工作以实现企业的目标的过程,它侧重对未来绩效的规划和改善,而不是仅仅对过去的绩效作出评估。 二、绩效考核的目的 绩效考核不是主管对下属挥舞的“大棒”,也不应成为“无原则”“和稀泥”式的每人都好。考核也不是为了制造下属的差距,而是实事求是地发现下属工作的长处、短处,以扬长避短,有所改进、提高,它的目的主要有:

闯关东的原因

闯关东”的原因主要是自身贫困逃生的。向东北移民的原因,固然有上述中央和地方政府实行移民实边政策,积极招垦,以及东北自然经济所带来的引力。但是,更大的驱动力是华北自然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和社会动荡不安,把破产的农民、难民推到东北谋生。首先,华北地区地少人多是向东北移民的前提。清代以后,山东、河南和直隶省人口猛增,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数,甚至一度成为密度最高的省份。1840、1898和1936年全国每平方公里平均有43.63、41.29和48.88人,而山东省该三年分别为207.1人、246.24人、256.40人,其密度从在全国居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二位;河南省该三年分别为147.80人、157.07人、192.52人,由居全国第七位上升到第四位;河北省该三年分别为97.39人、111.33人、139.35人,由居全国第十位上升到第八位。(注:据章有义:《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的再估计》计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随之而至的是,人均占有土地的数量逐年减少。据统计,华北冀鲁豫咸丰元年(1851)人均耕地4.46亩,1912年前后下降至3.66亩,1928年以后又下降到2.93亩。(注:转引自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第4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耕地与人口的失调对华北农村压力极大,促使人们移民到人烟稀少,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其二,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是华北难民离乡背井去东北的直接原因。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殃及鲁、豫、直省,山东省灾情在六分以上的村庄即达7161个,灾民逾700万人。(注:袁长极等:《清代山东水旱自然灾难》,《山东史志资料》,1982年第2辑。)从该年到1912年清朝覆灭的56年中,山东省仅因黄河决口成灾的竟有52年之多,共决口263次,成灾966县次。(注:《申报》,光绪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咸丰四年(1854)直隶省连续5年遭受蝗灾,京津、直隶东北部和南部最甚,飞蝗蔽野,田地到达了春无麦,食五谷茎俱尽的程度。光绪元年(1876)后连续四年的华北特大旱灾,遍及东北五省,受灾难民达2000万人以上,饿殍就达1000万人以上。山东难民农村皆“扶老携幼,结队成群,相率逃荒于奉锦各属,以觅宗族亲友而就食”。(注: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1,第25页:畿辅旱灾请速筹荒政折,光绪五年八月。)光绪三年(1979)直隶旱灾,灾区甚广,“大率一村十家其经年不见谷食者,十室而五;流亡转徙者,十室而三”。(注:《各地农民状况调查——山东省》,《东方杂志》第24卷第16号;转引自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第613页。)1920年华北五省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的严重旱荒,灾区面积约271.27万方里,受灾共340个县,灾民达3000万人左右,死亡50万人。1928年至1930年华北、西北又遭受了旱、水、雹、虫、疫并发的巨灾,遍及甘、晋、绥、冀、鲁、察、热、豫等9省,饿殍遍野,万里赤地。面对持续不断的自然灾害,不甘困守待毙的灾民不得不远离家乡,四处逃亡,沿着前辈的脚步走西口和“闯关东”,一时间成为向东北移民的主流。其三,军阀混战等战争频仍,严重地摧残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加深了农村自然经济破产的程度,迫使农民辗转流徙,移民东北。近代中国对外对内战争和兵灾匪祸频繁,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太平天国北伐军、捻军、黑旗军,以及义和团等都曾横扫华北诸省,直接间接予当地农民以莫大损失。尤其1915年以后,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国民革命军北伐等新旧军阀的混战年年不断,战祸波及华北各省。如山东“军队号称二十万,连年战争”,致使“作战区域(津浦线)十室九空,其苟全性命者,亦无法生活,纷纷抛弃田地家宅,而赴东三省求生”。1930年蒋介石同冯、阎、李之间的新军阀大战,双方投入兵力100万以上,所耗战费2亿元,战区“闾里为墟,居民流散”,赤地千里。在兵祸践踏的同时,

绩效考核课程学习笔记

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和考核体系 张文的绩效考核课程学习笔记 前言 学习目的 1、理解岗位责任考核系统实施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实施岗位责任考核系统相关的技能; 3、熟悉岗位责任考核系统实施的基本程序; 4、知晓岗位责任考核系统的监控实施要点; 第一章:理解岗位责任考核系统实施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节概念 一、基本关系 问题:目标管理、业绩计划、目标设定、员工指导、业绩反馈、业绩指导、业绩管理、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岗位责任制的关系?

答案:首先是目标管理(业绩计划、目标设定);其次是设定好目标后,进行员工指导(业绩反馈、业绩指导),就是整个过程中我们的管理者要对员工进行指导和反馈;然后进行绩效考核(业绩评价、业绩报偿),当考核后同时制定下一个目标。所以说目标、反馈、绩效考核是一个循环的兄弟关系,这三块加起来就是绩效管理又称业绩管理。而岗位责任制是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不包含员工指 导和反馈)。 二、说明 上述概念主要是由于美式管理和日式管理之间的区别,美式管理更注重绩效考核,更注重结果,也叫结果管理;日式管理注重过程,严格进行指导,认为成功是必然的,也叫过程管理。目前我国对管理的概念和理念较多,日式管理更适合我们。原因有三(略),但也不是所有公司都适合日式管理。 第二节实施岗位责任考核系统的目的及实施原则 一、绩效文化: 以绩效管理为纲,纲举目张! 二、目的: 为了追求企业的效益的最大化,激励尽可能多的员工的积极性。 三、二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二个前提) (1)、凡是能激励尽可能多的员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不能激励尽可能多的员工的方法不是好方法; (2)、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尽可能的员工的积极性。 四、如何做到激励尽可能多的员工的积极性? 1、原则方针 用公平公正、合理和谐八字方针。公平公正是用量化指标一视同仁(就事认事)方式、合理和谐是用绩效面谈方式。 合理性:用适度的量化指标方式,避免一味的量化指标而过犹不及(激励50%以上); 和谐性:用绩效面谈方式,可达到绩效和谐性的效果(激励30%以上)

汉字在日本的传播与受容

汉字在日本的传播与受容 人文学院06级历史系王成虎 摘要:几千年来,中国与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生了十分广泛的联系,特别是在文化方面,由于日本与中国大陆同属于东亚世界中的一员,因为当时中国在各方面均处于世界前列,所以,古代大量的中国文化元素传播到了日本,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多层次的持续的深刻影响。当然日本也有传播到中国的内容,但相对其接受的中国文化要素则略显过少。现以汉字在日本的传播与受容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对中日文化交流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汉字,日本,传播,受容,文化圈 一、东亚汉字文化圈 研究汉字的传播首先必须要了解什么是汉字文化圈,所谓汉字文化圈,就是指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东亚国家的汉字文化因素。日本西岐定生氏在其所著《东亚世界的形成--总说》中认为汉字的文化因素包括有汉字、儒学、律令和中国化的佛教。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形成,是中国文化在上述东亚邻国传播的结果。而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与上述国家的文化交流,则开始了东亚汉字文化圈形成的历史进程。从当时东亚邻国的情况看,朝鲜半岛虽处于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三国的分裂时期,但三个政权与中国诸政权的交往却很频繁,并且他们的国王受到中国东晋及南北朝政权的册封,使互相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的频繁,日本这一时期也开始从分散到大和朝廷的统一过程,并通过与朝鲜半岛和中国的往来积极地吸收汉文化。 二、汉字在日本传播的开始 日本古代虽然拥有自己的语言,但并未创制出自己的文字,所以严重阻碍其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随着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不断强化,严重刺激了日本国内倾于国家发展的有识之士。据《日本书纪》所载,神功皇后征伐新罗时把大量书籍带回日本,而这些书籍基本上全是由内地传播至朝鲜半岛的儒家经典。(注一)由此可见日本对学习汉字及其他汉文化要素的迫切心之强,同时也体现出文字对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汉字在三世纪前半叶时,已成 为东亚地区通用的国际性文字,尤其是送给中国的政府的国书,更是必须用汉字。一世纪日本北九州的奴国与东汉往来,可能用汉字表达语义。三世纪邪马台过时代,日本已有懂汉字,甚至能写表文了。(注二) 三世纪以前的东亚,由于日本不象朝鲜和越南一样毗邻中国,故汉字传入日本的时间相对朝鲜和越南则稍晚。从日本北九州到畿内一带的弥生时代的遗迹中发现的新朝王莽时代的“货泉”、“货布”,这种货币在韩国济州市山地港,庆尚南道金海会岘里贝冢也有发现,这些文物说明汉字文化早已由朝鲜半岛间接传入了日本。当然,仅以这些文物是不足以说明公元前三、四世纪或公元前后的日本已有认识或运用汉字的能力。随后在日本志贺岛出土的“汉委奴国王”金印是稍晚于王莽时代“货泉” 传入日本的汉字证物。据《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倭传载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并云:“光武赐以印绶”。又据张楚金《翰苑》倭国条云:“中元之际,紫绶之荣。” 由此可知汉光武帝赐予倭奴国王之印为金印紫绶,而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规则,金印紫绶一般是授予外臣之王的,倭奴国王接受此金印紫绶,正说明倭奴国已参加了中国古代的天下秩序体系。那么此后倭奴国送给中国政府的国书就都必须用汉字来书写,并加盖此金印。而奏文的书写对认识汉字的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一、二世纪倭奴国社会对认识并使用汉字已是迫切需要的事。但正式把汉字传到日本的则是朝鲜三国时期百济的王仁。 三、汉字在日本的地位正式确立 魏晋南北朝以后,随着汉字以及儒学和佛教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后,日本对于这些汉字文化要素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隋唐开明的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使中国与东亚邻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内容也更加丰富。笔者认为,把大化革新可以作为汉字成为日本正式官方语言的标志性事件,把大化革新作为汉字在日本传播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并非是因为这一事件后日本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是因为日本在大化革新过程中大量吸收并应用了当时中国的先进制度,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是参照隋唐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而制定的,性质大体一致,都是国家土地所有制下的土地分配

张之洞《劝学篇》

张之洞《劝学篇》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晚年号抱冰老人,清朝直隶(河北)南皮人。张之洞出身于中国清朝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其父辈以上三世为州县官。他在27岁时中进士,以殿试一甲第三名的资历授职翰林院编修。同治六年(1867)年充任浙江乡试副考官,不久离京到湖北任学政。同治十二年(1873)典试四川,就任学政。光绪七年(1882)初出任山西巡抚。三年后升为两广总督。光绪十五年(1889)调任湖广总督,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离任,在此十七年间曾在1895至1896年临时代理两江总督,并在1902至1903年入京参加清末“新政”从事厘定新学制。1907年调任朝中任军机大臣,主管学部,总揽全国教育大权。1909年病卒,谥文襄。张之洞的仕宦生涯长达40余年,而且大部分时间为地方官,是清朝末期最有影响的封疆大吏,尤在湖广任内,大办洋务,兴实业,办工厂,主张工业救国,成为清末杰出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同时,他在任地方官和主管学部期间,大力创办新学堂,改革旧书院,倡导留学教育,而且亲自参与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的制定工作,从而使得他成为中国近代最有实际影响的教育改革家。然而,真正使得他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还不仅仅是因为这些,而是他在长期的政治和教育实践基础上,迎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需要,在中西文化大冲突

和大融合的特殊历史的环境与氛围中,全面地总结了洋务派和清王朝统治集团开明人士的政教思想,以新儒家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调和论为思想基础,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系统的教育主张,这一教育主张深远地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改革方向及文化发展趋向,亦成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家。 张之洞一生著述颇丰,后人编有《张文襄公全集》共229卷,包括他一生撰述的各种奏议、公牍、文集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轩语》、《书目答问》、《抱冰堂弟子记》和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劝学篇》。 《劝学篇》,张之洞著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并于同年发表。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1901年初,清政府实行“新政”,把“中体西用”作为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要求学堂“教法当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以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1903年,张之洞主持厘订癸卯学制,明确提出以“中体西用”为“立学宗旨”,强调“以忠孝为敷教之本,以礼法为训俗之方,以练习技能为致用治生之具”。1906年,学部正式宣布中体西用的教育宗旨,规定:“中国政教之所固有,而亟宜发明以拒异说者;”“中国民质之所最缺”的是“西学”,“而亟宜针砭以图振起者”。同年,发布上渝,强调“学堂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劝学篇》不仅受清廷的重视,而且也受外国传教士的赏识,

2019年张之洞《劝学篇》word版本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张之洞《劝学篇》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晚年号抱冰老人,清朝直 隶(河北)南皮人。张之洞出身于中国清朝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其父辈以上三 世为州县官。他在27岁时中进士,以殿试一甲第三名的资历授职翰林院编修。同治六年(1867)年充任浙江乡试副考官,不久离京到湖北任学政。同治十二年(1873)典试四川,就任学政。光绪七年(1882)初出任山西巡抚。三年后升为两 广总督。光绪十五年(1889)调任湖广总督,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离任,在 此十七年间曾在1895至1896年临时代理两江总督,并在1902至1903年入京 参加清末“新政”从事厘定新学制。1907年调任朝中任军机大臣,主管学部, 总揽全国教育大权。1909年病卒,谥文襄。张之洞的仕宦生涯长达40余年, 而且大部分时间为地方官,是清朝末期最有影响的封疆大吏,尤在湖广任内, 大办洋务,兴实业,办工厂,主张工业救国,成为清末杰出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同时,他在任地方官和主管学部期间,大力创办新学堂,改革旧书院,倡导留 学教育,而且亲自参与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的制定工作,从而使得他成为中 国近代最有实际影响的教育改革家。然而,真正使得他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的,还不仅仅是因为这些,而是他在长期的政治和教育实践基础上,迎 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需要,在中西文化大冲突和大融 合的特殊历史的环境与氛围中,全面地总结了洋务派和清王朝统治集团开明人 士的政教思想,以新儒家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调和论为思想基础,提出了“中 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系统的教育主张,这一教育主张深远地影响了中国近现 代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改革方向及文化发展趋向,亦成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 教育思想家。 张之洞一生著述颇丰,后人编有《张文襄公全集》共229卷,包括他一生撰述 的各种奏议、公牍、文集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轩语》、《书目答问》、 《抱冰堂弟子记》和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劝学篇》。 《劝学篇》,张之洞著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并于同年发表。该书系统地阐 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1901年初,清政府实行“新政”,把“中体西用” 作为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要求学堂“教法当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以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1903年,张之洞主持厘订癸卯学制,明确提 出以“中体西用”为“立学宗旨”,强调“以忠孝为敷教之本,以礼法为训俗 之方,以练习技能为致用治生之具”。1906年,学部正式宣布中体西用的教育 宗旨,规定:“中国政教之所固有,而亟宜发明以拒异说者;”“中国民质之 所最缺”的是“西学”,“而亟宜针砭以图振起者”。同年,发布上渝,强调“学堂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劝学篇》不仅受清廷的重视,而且也受外

2011高考文综山东卷(word高清重绘带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第I 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完成1~3题。 1.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 .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2.表1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 .印度、日本、中国、泰国 B .印度、泰国、中国、日本 C .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D .中国、日本、印度、泰国 图1为我国北方谋取与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4.图中I 、II 、III 、IV 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 I 、II B . III 、IV C . I 、III D .II 、IV 图2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5~6题。 图1

30° 图2 5.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A B C D (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表示①处位置)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该船逆水航行B.②处风平浪静 C.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D.④地森林密布 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7~8题。 200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M N 3060 距市中心距离(km) 常 住 人 口 密 度 ( 人 / k m 2 ) 年 1990年 1982年 楼高 200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年 1990年 1982年 楼高 常 住 人 口 密 度 ( 人 / k m 2 ) P Q 51015 距市中心距离(km) 甲城市乙城市 图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沧州名人事迹

家乡所在地著名人物,著名事迹,著名事件调查报告 摘要: 在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市人民的艰苦创业,沧州市国民经济已具相当基础,整体实力大大加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环渤海经济开放城市。沧州正在逐步成为河北乃至环渤海地区具有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沧州名人植物园,狮城公园和新体育馆游泳馆的建成更是为沧州增添了亮丽的风景线。武术节,省运会的举办更是为沧州画上浓重的一笔文化色彩。祝愿家乡建设的越来越美丽! 沧州市,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河北省的东部,北依天津,南依山东,与北京、石家庄两大都市等距相望。是国务院确定的经济开放区,辖3区、4市,10县。京津一小时交通圈内区域城市。我的家乡就在沧州市沧县。沧县是中国的“金丝小枣之乡”、“武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曲艺之乡”,是河北省目前唯一一个国字头曲艺之乡。身为土生土长的沧州人,好多年轻人都不清楚家乡的历史名人和著名事迹。2014年的暑假,我以走访的方式调查了几位熟知沧州历史的老人,对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沧州名人 走访中,我们首先来到了张维玉爷爷家,面对“您知道哪些沧州名人事迹”的问题,老爷爷给我们讲了许多沧州有名人物的故事。 1·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观弈道人。又因其北京虎坊桥寓所有一巨大太湖石,故又称孤石老人。清直隶献县(今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人。其高祖纪坤,字厚斋,系明末人。能文,著有《花王阁剩稿》。其父纪容舒,字迟叟,清康熙五十二年思科进士,曾供职刑部和户部,做过云南姚安知府,和故称姚安公。鞒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晓岚

绩效考核指标难量化

绩效考核指标难量化 “往往流于形式,考核量化有难度?其原因很可能是在制定考核标准是进入了误区,没掌握好要点。”近日,培华企业集团邀请原蒙牛副总裁兼资源总监张文老师来到浙江杭州,为广大浙商讲授培华实战MINI-EMBA之《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课程。张文指出,绩效考核标志的制定要注意六大要点。 数量和时间一般不做为单独的考核标准 在非量化的指标中,数量和时间一般不做为单独的考核标准。所谓非量化是指追求的工作质量,而非数量,比如一个打字员,其工作标准为60个字每分钟、错误率在1%,在中个情况下就很可能把打字速度提高到120个字没分钟,但是错误率到了5%,像这样的打字只追求速度,而忽视了更重要的质量了。和多人在做绩效考核的时候常用“某某项目在某月底完成”,其实这个是错误的绩效考核表填写方法的。这会导致员工只求完成工作的速度,而容易忽视完成工作的效果,如准确率、返工率等都是很好的衡量标准。 考核的内容一定要是自己可控的 很多质量检测部门,质量监控部门会在绩效考核表中写到保证质量合格率在多少以上,其实这个是错误写法,因为你所监管的部门的

质量不是你所能控制的,你只能做到检验产品合格率的准确度达到误差在多少范围内。要记住,质量不是能控制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检测知识为生产提供督导、参考的。 形容词不做量化考核的标准 在员工填写绩效考核表是,常有出现这样的字样“完善”“及时传达”。带有这些字眼的考核标准都是很难量化的。什么程度下才是算完善?什么情况下算是及时?作为一个办公室主任,考核是应这样些,普通文档8小时内送到,加急文档3小时内送到,这样量化了后才能很好评判办公室主任工作到底是不是及时。 考核标准要遵循三个定量原则 考核内容是定下来了,但标准应该怎样确定呢?考核标准要遵循三个定量原则,上级期望、历史数据、同行数据。上级期望是指,上级期望你百分百完成,你就要百分百完成。历史数据是指,一般情况下,本月所做的标准不能低于上月,至少要和上月齐平。同行数据就是根据同行的标准,来制定自己的标准。 考核标准要应用逆推法

中国历史上公认的20大才子

中国历史上公认的20大才子 1、全能天才者——苏轼 历史上公认的20大才子排行榜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2、不朽诗仙——李白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3、文学巨匠——曹雪芹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4、史家绝唱——司马迁 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史记》全书完成。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5、诗歌之父——屈原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

简论张之洞在山西的功绩及其影响

简论张之洞在山西的功绩及其影响 内容摘要:张之洞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实业家。他做官四十多年,其中在山西任职二年有余,对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交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山西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本文试图从张之洞入晋前的社会背景为切入视角,来分析张之洞的抚晋功绩,并对他对当时山西的影响略作阐述。 关键词:张之洞入晋抚晋功绩影响 张之洞(1839~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直隶(河北)南皮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的人生跨度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他的生命历程同中国近代史大体相同。他在山西任职从清光绪七年十一月十四日(1882年1月3日)到光绪十年三月,虽然时间不长,但张之洞治理山西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山西的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这也是他成为封疆大吏的第一个阶段。 一、张之洞入晋 (一)入晋之前的社会背景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挟舰船礼炮打开中国的大门,由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开始受西方不同程度的奴役。各个地方也受西方列强不同程度的入侵,山西也不例外,再加上山西地处内陆,封建贫瘠,使得山西更加落后。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管道混乱,军队废弛。山西也同样如此,吏治腐败,贿赂公行,民生凋敝,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堂堂晋阳一派阴惨败落气象,有如鬼国”。① 张之洞上任山西巡抚前,山西刚刚经历过了“丁戊奇荒”,因此,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也是受命于危难之际,虽然他在山西担任巡抚期间没有发生过什么样的大自然灾害,但他却一直在为山西收拾残局。由此着眼,“丁戊奇荒”也应该作为张之洞在山西任内的重要灾情加以描述。 “丁戊奇荒”起于光绪(1876年丙子),到光绪四年(1878年戊寅),这场大灾荒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灾荒之一,影响非常严重,对当时的晚清社会和中国历史都造成了十分深刻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仅山西、河南、直隶、山东四省,1876年就有181个县受灾,1877年为274个县,1878年达285个县”。②就山西而言,灾情更加严重,灾区一片凄惨景象。1877年,山西的灾害更加严重,当时在任的山西巡抚曾国荃向清政府奏报:“晋省迭遭荒旱,赤地千由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口之多”,“树皮草更之可食者,莫不饭如殆尽。且多据观音白泥以充饥者,苟延一息之残喘,不数日间,泥性发胀,腹破肠摧,同归于尽”。“询之父老,成谓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灾”。③“仅山西一省一千六百万居民中,就死亡五百万人,还有几百万人口逃荒或被贬卖到外地”。④清政府派往山西的赈济官员阎敬敏在报告中也说:“奉命周历灾区,往来二三千里,目之所见,皆系鹄面鸠形;耳之所闻,无非男啼女哭。骷骸赛途,绕车而过,残喘呼救,望地而僵。统计一省之内,每日饿毙者何止千人。”⑤“据1878年10月12日上谕,山西是年被旱地方包括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县、徐沟、交城、文水、长治、托 ①《张文襄公全集》,北京文华斋刻本,1928年版,卷二百十四,书札一,与张幼樵 ②李文治:《中国近代史农业资料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34 ③李文治:《中国近代史农业资料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42页 ④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2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340页

【文房】历代名砚欣赏(二)

【文房】历代名砚欣赏(二) 陈子奋铭平板端砚 铭文:1. _毛主席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主席沁园春·雪,一九六六年十月榕华同志属,陈子奋敬刻。印文:奋翁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毛主席长沙诗句,陈子奋敬琢于榕城,时年六十又九。子奋。 3. _气爽秋高九月天,光芒万丈读鸿篇。此心永永遵方向,雪比明来石比坚。读毛主席书永迈方向当与雨花共逸之,子奋又识。 收藏印:雨花藏石(仿小松法,子奋记)端溪妙品 说明:_榕华旧藏,由其家属提供。清·冯继龄铭圭池端砚铭文:_宋严精华治平后,五百年来所未有也。藏以适君子之用,岭南冯继龄识。印文:臣龄江长 说明:_此端砚体大方正,作圭形砚面,圭顶部有翡翠斑,刻以星辰,若隐若现,美不胜收。背面作日月形砚面,角上饰梅花朵朵,姿态丰富,精美别致。配红木天地盖。清·卢云

乔铭门字形端砚 铭文:_水墨青花漾碎冻,洞石精腴第壹种。卢云乔文房无上神品。印文:云乔珍赏 说明:_水墨青花,碎冻荡漾,洞石精腴,被主人奉为无上神品,可见宝贵。砚作门字形,简洁明快,典雅大方。侧作隶书铭文,浑朴古穆,气韵生动。配楠木砚盒。清·丁斋铭井田老坑端砚 铭文:_砚有铭,则章第,画法丑,镌手拙,玷佳石,又不知虚左以待矣。丁斋主。 说明:_此砚石为清初熊坑石,即熊文璨任两广总督时开采老坑之石。作井田式砚面,背面覆手内石品尽显,白中有晕,向两遍晕开,似水非水,似线非线,与砚台完全融合。侧刻铭文,书法隽秀。配瘿木砚盒。清·计氏白蕉砚 铭文:1.计氏白蕉研之一品。石公。 2.六六十蒙叟自写小象,钝厂刻。 砚盒题字:_端溪白蕉研,癸亥夏观并题签。竹垞铭。印文:竹垞 说明:_计氏应为计芬,计芬喜砚,收藏颇丰。端石,长方形,淌池,墨池处刻鹅一对,背刻蒙叟自写小像。神情生动,栩栩如生。配鸡翅木天盖及红木嵌瘿木面砚盒。清·麻子坑平板端砚 说明:_麻子坑平板端砚,色艶丽,质温润。有青花、火捺、

梁启超之“尚武精神”

梁启超之“尚武精神” 体育文化导刊…一一——__.————一一 摘要:通过民族史学,体育史学, 体育理论等多种学科原理,结合文献资 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法等,对梁启超 尚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内容以及 梁启超对中国尚武精神流失原因的分 析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甲午 惨败成了士人开始新觉醒的一个转机, 整军经武,尚武爱国成为时代强音;2. 梁氏所言之"尚武",其要旨是在文化精 神层面;3."国势之一统","儒教之流 失","霸者之摧荡","习俗之濡染"是梁 氏对中国尚武精神流失的四大总结. 关键词:梁启超;尚武精神;历史背 景;内容;流失 19世纪末,世道困厄,人心激荡,中国 人在寻求致强致富的途径中,各种社会思 潮纷呈迭起,它们意在探究中国积贫积弱 的根源,承载"救亡"与"新民"的使命.人 们认识到求强致富的根本在于改善国民 之素质,重铸民族之国魂.而力主学习"斯 巴达",风行军国民教育,以养成军人之体 质,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领,强种进而强 国.其中的梁启超尚武思想颇具特色,它 与当时的民族主义思潮和改造国民性思 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清末年问及以

后的较长时期内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试图通过民族史学,体育史学, 体育理论等多种学科原理,结合文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法等,对梁启超尚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内容以及梁启超对中国尚武精神流失原因的分析加以探讨,以求证于方家. 一 ,梁启超尚武思想产生的历史 背景 中国古代教育模式大体经历了重武 轻文——文武并重——重文轻武的历史演变②.古代中国尤其是秦汉以前,文治与武功不仅为统治者同等看待,就是在一般黎民百姓中也对文武兼备心怀理想.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 种"贱武右文"的普遍的社会心理,尚武 精神逐渐在国民意识和社会舆论中淡化, 缺失了.到了近代,中华民族不断遭受外来侵略和扩张,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积淀在民族深层传统文化结构中的尚武意识又应运而勃兴了.特别是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 更是令国人震惊和警醒.甲午战前,朝野充满着盲目乐观的气氛,"方倭事初期,中外论者皆轻视东洋小国,以为不足深忧" @ .甲午战败给予国人的刺激是多方面的, 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