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检验程序

种子检验程序
种子检验程序

第五章种子检验

【前言】种子检验(seed testing)是保证种子质量(种子品质)的重要关键,特别是把种子作为商品流通后,种子检验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所有种子的生产、加工、销售全部过程的质量,都须通过对种子进行检验确定(图版4)。

种子检验的内容

种子检验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农业生产上的种子品质(seed quality)进行细致的检验、分析、鉴定,以判断其品质优劣的一门学科或技术。种子品质是由种子不同特性综合而成的概念;包括品种品质和播种品质两方面内容。品种品质(genetic quality)是指与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即种子内在品质),可用真、纯两个字概括。播种品质(sowing quality)是指种子播种后与田间出苗有关的品质(即种子外在品质),可用净、壮、饱、健、干五个字概括。“真”是指种子真实可靠的程度,可用真实性表示。“纯”是指品种典型一致的程度,可用品种纯度表示。“净”是指种子清洁干净的程度,可用净度表示。“壮”是指种子发芽出苗齐壮的程度,可用发芽力、生活力、活力表示。“饱”是指种子充实饱满的程度,可用千粒重(和容重)表示。“健”是指种子健全完善的程度,通常用病虫感染率表示。“干”是指种子干燥耐藏的程度,可用种子含水百分率表示。

综上所述种子检验的内容包括种子真实性、品种纯度、净度、发芽力(生活力)、活力、千粒重、种子水分和健康状况等。其中,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四项指标为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标准,是种子收购、种子贸易和经营分级定价的依据。

种子检验的方法、步骤和程序

种子检验分为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两部分。

田间检验是在作物生育期间,在采种田的田间取样分析鉴定,主要包括检验种子真实度和品种纯度,病虫感染率,杂草与异作物混杂程度和生育情况。以品种纯度为主要检验项目。室内检验是在种子收获脱粒以后,到现场或仓库直至销售播种前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在种子脱粒、贮藏运输和播种前,由于种种原因都有可能使种子品质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定期对种子品质进行全面检验。检验内容包括种子真实度、品种纯度、净度、发芽力、生活力、千粒重、含水量、病虫害等。种子入库前,要重点检验种子含水量、种子真实度。种子调运,播种前,重点检查发芽力等。

种子检验的主要步骤可分为取样、检验和签证。

(一)取样:按一定规则和手续从大量的种子(或材料)中插取小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作检验品质之用。

(二)检验:采用科学方法和必要的仪器和药品对种子各项品质进行分析鉴定,力求获得正确的检验结果。

(三)签证:将所检各项结果填入种子检验单内,检验合格的种子发给合格证明书,并定出等级,不合格的签发不合格证书并提出处理意见。

种子田间检验与室内检验的内容很多,必须按一定程序进行(如图5-1)。

品种纯度的检验

品种纯度(cultivar purity)和种子真实性(seed genuineness)是鉴定种子质量的首要指标。种子真实性是指一批种子所属种类品种与所附文件的说明是否一致。如不进行种子真实性检验,投

入生产的不是所需种类、品种,往往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如杂交水稻生产中,错把不育系当杂交种播种造成颗粒无收,这样的教训屡见不鲜。在蔬菜生产中,错将弱冬性的甘兰品种当强冬性品种而作春甘兰栽培,就很易发生未熟抽苔,严重的会使整个生产将会损失殆尽。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品种纯度是指品种典型一致的程度,即样品中本品种的种子数(或植株数)占供检样品种子总粒数(或总株数)的百分率。品种纯度高的种子,因保证了群体优良特性的一致性,能充分发挥品种的遗传潜力,得到高产优质的产品;而品种纯度低,则常常表现植株生长不整齐,既减少优质产品的产量又延误农时。

品种纯度检验的方法有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两种。目前,纯度的检验仍以田间为主,室内检验为辅。

一、品种纯度的田间检验

(一)田间检验时期

田间检验(field inspection)应在品种特征特性表现最明显的时期进行,一般一年生作物可分苗期、开花期、果实成熟期三个阶段,二年生作物可分为苗期、食用部分发育初期、食用部分成熟期、抽苔期和开花期五个阶段。绝大多数蔬菜作物的食用部分成熟期是田间检验的关键时期,这些食用部分(器官)的形状、大小、色泽及其他特征特性是鉴别的主要性状。

(二)田间检验的方法

田间检验分取样、检验、签证三个步骤。

1.取样取样前要了解良种繁殖田块面积、耕作制度、种子播前处理,检查品种证明书、种子来源、保管、品质等情况,并检查繁育技术、隔离情况,以及被检验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在当地的表现。然后进行划区设点。凡同一品种、同一来源、同一繁殖世代、同一栽培条件的相连田块为一个检验区。一个检验区的最大面积为500亩。设点取样量主要取决于作物种类、田块面积(表5-1)。

取样点要均匀设置,按田块和面积大小的不同,采用如下方式(图5-2):

A.对角线式取样点分布在一条或两条对角线上,等距设点,适用于方形或长方形地块。

B.梅花形式在田块四角、中心共设5点,适用于较小的方形或长方形地块。

C.棋盘式在田块的纵横每隔一定距离设1点,适用于不规则地块。

D.大垄(畦)取样在垄(畦)作地块,先数总垄数,再按比例每隔一定的垄(畦)上设1点,各垄(畦)的取样点要错开。

2.检验设点取样后,根据鉴定时品种应具备的主要特征特性逐点逐株观察分析鉴定。将本品种、异品种、异作物、有害杂草、感染病虫株数分别记载,然后计算百分率。

本品种株(穗)数

品种纯度(%)= ──────────×100

供检本作物总株(穗)数

异品种株(穗)数

异品种(%)= ───────────×100

供检本作物总株(穗)数

异作物株(穗)数

异作物(%)= ──────────────────×100

供检本作物总株(穗)数+异作物株(穗)数

杂草株(穗)数

杂草(%)= ────────────────×100

供检本作物(穗数)+杂草株(穗)数

杂交制种田,应计算父、母本杂株散粉率及母本散粉株率:

母本散粉株数

母本散粉株(%)= ──────────×100

供检母本总株数

父(母)本散粉杂株数

父(母)本散粉杂株(%)= ───────────×100

供检父(母)本株数)

在检验点外,有零星发生的检疫性杂草,病虫感染株,要单独记载。

3.签证分析鉴定完毕后,将每个检验点的各个检验项目的平均结果,填写在田间检验结果单上(表5-2),并按种子分级标准提出种子的等级。如果是原种或杂种品种的亲本,则应提出建议,表明能繁殖,去杂株后可繁殖以及不能留种三种具体意见。

二、品种纯度的室内检验

品种纯度的室内检验(laboratory test)对保证原种和良种的质量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原种的繁殖过程中,虽然逐株进行了鉴定,保证了原原种植株是高纯度的,但隔离条件收获、脱粒、贮藏等方面,都不易得到绝对的保证。良种虽然直接用于商品生产,不影响下一代,但如果在良种采收或采收后的一系列过程中,发生了生物学和机械混杂而未及时检验出来,同样将会给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传统的鉴定技术

1.种子形态鉴定

种子形态鉴定是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色泽、花纹和种皮表面结构特征(光滑与粗糙,有无突起,脊及多少,有无刺毛及多少等)。鉴定时须有标准品种的样品或标准品种种子彩色图谱及描述作依据。一般可以鉴定至种,少数可以鉴定至变种,个别的也能鉴定至品种。

2.幼苗形态鉴定

各类种子都可利用幼苗形态鉴定法进行品种纯度检验。禾谷类可利用芽鞘颜色等性状;十字花科可利用子叶形态,真叶形状和茸毛以及颜色等性状。鉴定时,随机取100粒种子,2-4次重复进行光下发芽培养,待幼苗出现固有色泽和特征时,鉴定和计算品种纯度。

3.解剖鉴定

各种作物不同种或品种类型的种子,其种皮细胞结构、形态和大小等均有不同。据此可采用解剖法加以鉴别。如豆类种子可从种皮栅状细胞大小鉴别品种;十字花科芸苔属可根据纵切片和横切片细胞形状和大小鉴别不同的种;萝卜可根据第一层表皮细胞形状、大小鉴别品种;葱类可根据表皮细胞外形的波纹鉴定不同的种。据郑成超、张宪曾报道(1989),将小麦品种种被厚度、糊粉层厚度、种被+糊粉层厚度和种被/糊粉层厚度4项指标结合可将各品种分开。

(二)现代鉴定技术

1.化学鉴定

(1)石炭酸(C6H5OH)染色法石炭酸又名苯酚,其染色的原理是单酚、双酚、多

酚在酚酶的作用下氧化成为黑素(C77H98O55N14S),由于每个品种皮壳内酚酶活性不同,在石炭酸作用下呈现深浅不同的颜色。该法主要适用于小麦和水稻。

(2)愈创木酚(C7H8O2)法其原理是豆类种子的种皮内有过氧化物酶,能使过氧化氢分解而放出氧,使愈创木酚氧化而产生红棕色的4-邻甲氧基酚,由于不同品种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不同,溶液颜色也有深浅之分。

(3)碱液(NaOH或KOH)处理可用于十字花科种子真实性鉴定。取试样两份,各100粒,分别放在直径8mm的小试管中,加入10%NaOH或KOH溶液3滴,使种子浸泡在溶液中,然后将试管放在25℃~28℃温度下,经2小时,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根据标准品种的显色情况统计本品种种子数,并计算品种纯度。

2.荧光鉴定

荧光分析法的原理是利用紫外线具有光激发现象,即紫外线照射物体后将不可见的短光波转变为可见的长光波。其发光的持久性有两种类型:一种叫荧光现象,紫外光连续照射后物体能发光,当停止照射时,被激发的光也随着停止。另一种叫磷光现象,当紫外线停止照射后,激发生成的光在或长或短时期内可继续发光。由于不同种类或品种种子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的不同,紫外线照射时发出可见光的颜色和紫外线停止后可见光持续的时间是不同的,可以用此原理来判断种子的品种纯度。

3.电泳鉴定

近年来,电泳法发展较快,应用广,准确度高,已成为种子纯度鉴定的主流,有较强的生命力。电泳法最初采用淀粉凝胶电泳(SGE)。近年来发展到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最近,等电聚焦(IEF)电泳技术又得到迅速发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从种子中提取的醇溶蛋白在PH为3.2条件下进行电泳分析,如小麦、大麦,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分离,产生的蛋白质条带与遗传基因有关,即指纹(fingerprints),由单粒种子所产生的指纹可鉴定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等电聚焦电泳法是用等电聚焦电泳分离种子蛋白的印渍来鉴定品种纯

度的一条新途径。将非变性等电聚焦电泳凝胶分离种子蛋白酶,然后将这些电泳分离出来的种子蛋白吸附在可移动的膜上形成印渍。一次电泳即可进行多种酶的染色分析。

电泳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带电质点在一定电场中迁移速度不同进行分离。凝胶电泳除电荷效应外,还有分子筛效应,使颗粒小、形状为圆球形的分子移动快,而颗粒大、形状不规则的分子不易通过凝胶孔洞则移动缓慢。因此,不同大小形状的分子就固定在支持物(凝胶)的不同部位,形成了一定的谱带。用电泳法鉴定品种纯度的关键是要找到本品种典型的标志谱带(图5-3)。

4.高效液相色谱鉴定

电泳技术在多种作物纯度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那些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之间,如大白菜的一些品种,电泳法较难得到满意效果。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得到理想结果。原理是使具有一定遗传特性的品种组成蛋白质,在色谱上形成了保留时间和大小不同的峰构成的指纹,不同品种间遗传特性差异使其具有不同的图谱,从而把品种区别开来。

5.分子生物学鉴定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发展使种子纯度鉴定进入了基因水平。它以种子的DNA 片段(基因)直接作为检测对象,有很高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其中以RFLP、PCR、RAPD、单克隆抗体等实验技术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法,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其原理是,不同遗传特性植物、DNA不同部位具有多态性,这些专一碱基序可被限制内切酶所识别。RFLP技术同生理生化技术鉴定品种及其纯度相比具有这样一些相似的特点。如共显性,缺乏环境效应和基因多效性对农艺性状的影响。然而,它的特殊优点在于:首先,植株的任何组织在任何发育时期均可用于分析。其次,既能探索品种间细胞核基因方面的差异,又能揭示母体细胞质方面的非孟德尔遗传因子的影响;每一位点存在多型性,遗传稳定。第三,由于探针数目和内切酶种类组合方式理论上不可计数,因而其潜在鉴别能力是不可估量的。第四,分离的DNA在适宜条件下几年内稳定不变,从而有可能从标准对照品种制备大量DNA,以供长期使用。DNA样品储藏期远远长于个体生活史,这对于作追溯性或仲裁性鉴定大有益处。

此法的不足之处是客观存在的。比如缺乏适宜的探针,以“探测”植物染色体组中变异丰富的区域。另外,这种方法比较繁琐,价格昂贵,而且需要较多的设备和技术水平高的分析人员,因此不适于推广应用以及批量商品种子的纯度鉴定。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法,即聚合酶链式反应,又叫特异性DNA倍增技术,由于此法不需要放射性标记(探针),能够从复杂的DNA分子群体中选择性地复制一段特异的序列,使某一DNA片段得到特异性的扩增。这一方法在很大程度是改变了科研中DNA分析的方法,是DNA研究方法的一次革命。近年来,这一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已经成为种子纯度鉴定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扩增后的DNA片段经琼脂糖电泳进行分离,比较来自不同品种的电泳谱带,或

与标准品种进行比较,即能鉴别品种和纯度检测。用PCR技术检测种子纯度与RFLP技术相比,具有快速、简便、廉价(不需放射性标记)、特异性高的优点。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法,是用随机序列的9-10个核苷酸的引物,对基因组的DNA进行PCR扩增,再通过PAGE或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经溴化乙锭(EB)染色来检测扩增产物DNA片段的多态性。RAPD所用的引物序列各不相同,对于任一特定引物,当它在植物DNA的两条链上找到同源区域时,会与之结合并在PCR反应中扩增基因组DNA。由于不同植物DNA 与引物结合的区域以及这些区域间的距离不同,PCR扩增产物的片断大小表现为多态性。提供的信息可作为基因鉴定的客观标记。

与PCR相比,RAPD技术可以在对品种(或植物)没有任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情况下,对其进行DNA多态性扩增。RAPD图谱与RFLP相比也有明显的优点,比如人工合成的随机引物可在实验室间进行交换,这要比克隆DNA片段作为探针要容易和迅速得多;可以免去分子杂交手续;操作可采用自动化,因而RAPD 指纹图谱技术应用范围广,近年来已经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为高精度种子检测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但是,由于种子纯度检测的特殊性──逐粒分析,也使得其和RFLP一样显得繁琐和昂贵(图5-4)。

种子播种品质的检验

一、扦样

扦样(sampling)又称取样或抽样。扦样是种子室内检验的首要环节,扦样的目的是从一批大量的种子中,扦取适当数量的有代表性的送验样品供检验之用。扦样是否正确,样品是否有代表性,直接影响到种子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一)样品的组成

扦取后的样品按其组成不同,可分为初次样品、混合样品、送验样品和试验样品。

初次样品(primary samples)又称小样,是指从一批种子的某个点,用扦样器或徒手每次扦出来的少量种子。

混合样品(composite samples)又称原始样品,是指从一批种子中所扦出来的全部初次样品合并混和而成的样品。

送验样品(submitted sample)又称平均样品,是指从混合样品中分取一部分相当数量作检验用的样品。

试验样品(working sample)简称试样,由送验样品中分出一定量种子,供检验种子品质的个别项目用的样品。

(二)扦样方法

1. 扦样原则:样品必须由检验人员亲自扦取,扦取前必须了解种子来源、产地、品种、运输和保管情况,供分批时参考。

2.种子批和检验单位的划分:所谓“一批”种子,必须是属于同一品种,同年同季收获,同一繁殖世代和同一产地且品质状况基本一致者。一批种子(不再分检验单位的)只扦取一个平均样品。当一批种子数量过大时,则应划分成若干个检验单位。一个检验单位分别扦取一个平均样品。

3. 扦取初次样品:在批和检验单位划分后,根据一批或一个检验单位的种子数量,首先决定应扦取样品的数量,再按种子的存放情况,决定扦样的部位和每一部位扦样点数,最后从各个部位点扦取初次样品。

(1)袋装种子扦样法扦样的袋数(扦样点数)取决于总袋数,如表5-3所示。

在调种数量多,时间紧迫时,可酌情减少扦样袋数,但不能少于总袋数的5%。种子袋堆垛时,各扦样点应均匀地分布在上、中、下各层,一般分布形式如图5-5。

种子袋不是堆垛而是平放时,可间隔一定袋数确定各取样袋。

扦样时,中小粒种子用袋装扦样器从袋口的一角斜插向袋的对角。大粒种子可采用相适应的扦样器或倒包,徒手扦样等方法扦样。徒手扦样时应注意每次用手取种子的数量,以保证各个初次样品的量大致相等。

(2)散装种子扦样法在已划分的检验单位内,按种子堆的大小划分检验区,每区面积不得超过25m2。每区的中心和四角(距边沿50cm)各设一点,共5个扦样点,同一检验单位内的相邻区的角点可以共同,如图5-6。

(三)样品的配制

1.混合样品的配制在各点扦取若干初次样品时,注意观察每次扦取的初次样品在纯度、净度、颜色、气味和水分等方面有无明显差异,如无差异就可将一个检验单位的全部初次样品均匀混合在一起,便组成了混合样品,如发现初次样品间

的品质有差异,则应作为不同的检验单位处理,即分别将有差异的若干初次样品组成不同的混合样品。

2.送验样品的配制各种作物送验样品的规定量不同,并且往往小于混合样品,这就要求从混合样品中分出缩小的样品来。从混合样品中分出一定数量送检验室供各项检验分析用的种子,即送验样品。当混合样品较少而与规定的送检样品数量相符时,就可把此样品作为送验样品。种子批(seed lot)和样品的重量规定见

单克隆抗体法是根据蛋白质与其抗体之间免疫反应专一性来鉴别不同遗传性的种子。基本方法是电泳分离种子蛋白,纯化某一品种的专一的种子蛋白组分。从免疫动物脾脏中分离出

能合成抗体的淋巴细胞分别培养为细胞株。筛选出合成该专一蛋白的细胞株,大量繁殖得到有能量的单克隆抗体,用此单克隆抗体处理硝酸纤维素膜,将待鉴定的种子蛋白液直接点在这种硝酸纤维膜上,经酶标第二抗体处理,酶染色即显示专一蛋白带。此种方法不足之处是,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筛选繁琐,但一经筛选成功,即可快速、方便鉴定种子纯度。

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种子纯度检验方法已经从传统的形态解剖鉴别发展到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经历了一个由表到里、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而精确的过程,检验技术向深入细致和综合技术应用的方向发展。可以这样讲,对于任何一个品种或杂交种,其真实性和纯度都能被鉴定出来。但在一般的种子检验中,有时用一种方法往往难以准确鉴定或把几个品种分开,若选用数种方法组合起来,可能比较容易获得成功。任何方法在应用中都表现出明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关键是选用适当的方法。鉴定品种的方法要求简单、快速、廉价、准确,但并不是同等重要,关键是准确,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各有所侧重。只要是能够准确进行品种鉴定的方法,都是好方法,因此传统的鉴定法并不过时。在种子纯度检验工作中,目前最有推广价值的是种子蛋白质电泳法,对于那些因亲缘关系近用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不能鉴别的品种,可用等电聚焦或双向电泳方法进一步检验。对于经过检验,种子交易双方仍有较大争议,或出现重大种子纯度责任事故而需进行仲裁的,目前既可以通过规范的田间小区种植,也可以通过RAPD技术提供检验依据。

分取送验样品有分样器法和分样板法。分样器有钟鼎式和横格式分样器,前者适用于小粒种子,后者对大小不同的种子均适用。分样板法也叫四分法。无论采用哪种分样方法,目的是既分样均匀有代表性,又达到规定的数量。

每个混合样品分取两份送验样品,一份供检验净度(包括纯度、发芽力、生活力、活力、千粒重等)用,可装入布装或纸袋内;另一份供水分、病虫害测定和保留

样品用,其重量可比净度检验少一半,该份样品应密封包装,并置于防湿的容器内。容器应贴好标签。送验样品连同扦样证明书(表5-5)在24小时内送验。

种子堆高不足2m时,分上下两层;堆高2-3m时,分上、中、下三层。上层距顶部10-20cm,中层在种子堆中部,下层距底部5-10cm。

分层定点后,用散装扦样器由上到下逐层扦取。

二、种子净度分析

种子净度(seed cleanliness)是指样品中除去杂质和其它植物种子后,留下的本作物(种)净种子重量占种子样品总重量的百分率。

种子的净度是种子播种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种子分级的依据。净度分析的目的首先是要了解一批种子的真实重量,为计算种子用价(种子用价=净度×发芽率)提供一项指标。其次是了解一批种子中其它植物种子及无生命杂质的种类和含

量,以便采取适当的清理方法,提高种子批的播种品质。净度分析有关标准见表5-6。

三、种子发芽力、生活力、活力和千粒重检验

种子发芽力(germinability)、生活力(viability)、活力(vigour)均是种子生命状况的表现。干粒重则间接地反应了种子的生命状况。发芽力高、生活力、活力强的种子一般千粒重也高。

(一)种子发芽力检验

种子发芽力是指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植株的能力,通常用发芽势(germinating enery)和发芽率(germinating percentage)表示。发芽势是指发芽试验初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种子发芽率是指发芽试验终期(规定日期内)全部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种子发芽势高,表示种子活力强,发芽整齐,田间出苗一致。种子发芽率高,表示有活力的种子多,播种后出苗率可能高。

发芽试验通常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因为在田间条件下试验受环境影响大,其试验结果重演性差。而在实验室可控制适宜的标准化条件,使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二)种子生活力检验

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一般情况下,种子生活力可以通过发芽力表示。但是由于低温潮湿条件下收获的某些作物(如黄瓜、甜瓜等)往往未达生理成熟,还处于生理休眠状态,某些作物种子的种被或稃壳不透气(如禾本科)和种皮不透水(如小粒豆科种子、棉子等),使得在一般发芽条件下具有生命力的种子也不能及时发芽。因此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测定种子的

生活力,具有实践意义。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方法较多,归纳起来有三类:

1.物理和化学法,包括凡是能够使种子潜在的发芽力发挥出来,促使种子萌发的各项措施,如干热处理、低温处理、温汤浸种、急剧变温处理,剥去稃壳和果种皮、机械损伤种皮,硫酸处理、过氧化氢处理、硝酸和硝酸钾处理、赤霉素(GA3)处理、预先洗涤处理等,均可作为测定种子生活力的预措方式。针对种子不能及时萌发的原因,采用相应的预处理后再于标准的发芽条件下让其萌发,这就可以避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有生命力种子不能萌发的情况。

2.生物化学方法。此法的原理是利用活种子与死种子其细胞的化学成分功能上的差别,以特定的化学药剂处理,从生化反应的结果来间接判别死种子与活种子。生物化学方法主要有四唑染色法和靛红染色法。

(1)四唑法测定的原理是胚的活细胞里含有脱氢酶,具有脱氢还原的作用,被种子吸收的C19H15N4Cl〔2,3,5-氯化三苯四氮唑,简称四唑(TTC或TZ),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粉剂,有微毒,对光敏感,容易被光所分解,故应用棕色瓶装盛,并用黑纸包装〕参与了活细胞的还原作用,被还原成为红色、稳定、不扩散和不溶于水的基甲月替,而无生活力的种子则无此反应而不染色。由此可按胚组织的染色情况区别有生活力和无生活力的种子。

(2)靛红染色法的原理是由于胚的活细胞原生质具有选择透性,靛红

〔C16H8O2N2C(O3Na)2〕,不能渗入活细胞内部而不着色,死细胞原生质则无功能而被染成蓝色,因此可根据染色情况判断种子生活力的有无或强弱。靛红染色法适用于豆类、谷类、棉花、瓜类和林木等大粒种子种类。

3.软X-射线造影法。此法的原理是根据活组织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可阻止重金属(Ba++)渗入,而死伤组织则失去选择透性的能力,重金属(Ba++)能渗入。把这种渗钡状况不同的种子置于软X-射线下照射造影时,在荧光屏上,凡是死伤组织,由于渗入的钡离子吸收了X-射线,而呈现不透明的暗影,活组织则较

透明且较亮。经显影定影后,在底片(负片)上死组织则较为透明,而活组织较为黑暗。在印成相片后,则死伤组织较为黑暗,而活组织较为白亮,借此可以鉴别死活,测定种子生活力。

(三)种子活力检验

种子活力的概念是指种子抵抗不利环境和生长潜力的特性。

种子活力是种子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是种子所有生理特性的总和。由于各种类型种子其单粒重、种皮厚度、发芽速度差异较大,因此,测定方法也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外部形态法(目测法)

根据种子的特点,观察其饱满度、色泽、气味、千粒重等。颗粒饱满、千粒重大、外观色泽光亮、呈现其固有色泽、无任何异味、胚呈乳白色,一般为活力强的种子。

2.逆境试验法

原理是在非最适条件下或逆境条件下,高活力种子表现出较高生命力。Woodstock(1976),Jekrony and Egli(1977)用加速老化法预测种子活力,即在高温高湿(40~45℃、100%RH)条件下将种子处理一定时间后进行发芽试验。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活力高的种子发芽并形成正常幼苗。冷冻试验是模拟早春田间条件,先把种子低温(10℃)下培养一段时间,然后转移到良好条件下发芽,经冷冻处理后,低活力种子受低温抑制作用较敏感而遭冻害,也易受真菌危害,高活力种子抵抗能力强,冷冻处理后仍能出苗。

3.荧光法

种子在老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生化变化,导致种子化学成分在质和量上发生变化。不同活力的种子在紫外线激发下会产生不同荧光反应。紫外荧光法所用的仪器简单,只需一台紫外荧光灯就可以进行,不需试剂,适于检测寿命短、活力差

别较大的种子。

4.软X-射线造影法

此法不仅可检测种子生活力,而且可根据显影后图像的完整度、清晰度来鉴别种子活力的高低。活力高的种子,图像完整、清晰。

5.乙烯含量法

把种子浸泡在密闭容器中,24h后用注射器抽取一定体积的浸泡液,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乙烯含量,含量越高,活性越强。

6.电导法

电导法是一种最快速、简便的测定种子活力的方法,活力不同的种子,细胞膜透性有差异。浸泡一定时间后,由于种子质量不同,内含物渗出量不同。活力低的种子渗出液多,电导率高。活力高的种子,细胞膜控制能力强,外渗液少,电导率低。因为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是种子活力基础,物质交换、能量传递等重要生化现象都在细胞膜上进行,膜结构完整性丧失,必然引起种子电解质渗漏。种子变劣时,细胞膜损伤大,浸泡后析出电解质多,因而测得电导率高,电导率大小与种子活力呈负相关。

7.呼吸强度法

种子吸胀2~4h后,用呼吸计或氧电极测定种子CO2的呼吸量或CO2的放出量,计算呼吸强度,强度越高,活力越高。

8.ATP含量法

种子萌发时呼吸旺盛,因而分解产生ATP多,种子活力越高,ATP产量越大。所以,用荧光光度计测定ATP含量,可以测定种子活力。

9.四唑测定法

四唑法不仅能测定种子生活力,而且可以根据胚部染色部位以及染色程度的不同来判断种子活力的高低,这种四唑染色法称为“四唑定位图形法”(topographic tetrazolium test)。

这种方法简便、准确,还可避开环境的影响,也不受休眠的限制。Moore(1973)认为,四唑染色的所在部位比范围大小更重要。因为在主要部位即使损伤的范围很小,但种子的劣变程度是相当严重的。

在种子活力测定的各种方法中,物理方法简便、快速、对种子损坏轻且用种量少。生理方法中,电导法快速可同时测大量样品。发芽试验法比较直观,指标明确,但需时间长。生化法速度快、准确、精度高,不受时间、季节限制。逆境试验不是一个孤立的方法,处理本身得不到指标而是为了加大种子活力差异,便于测定。可见,不同种子活力测定方法各有特点,在生产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应用。(四)千粒重测定

千粒重是指含有规定水分的1000粒种子的重量,以克为单位。千粒重是种子充实、饱满、大小、均匀度的综合表现。千粒重可用于计算单位重量粒数和播种量等。

1-实测水分%

千粒重(规定水分)(g)=实测千粒重(g)×────────

1-规定水分%

四、种子水分和种子健康测定

种子水分和种子健康测定所用试样均取自于密封好的平均样品。

(一)种子水分测定

种子水分(seed moisture content)又称种子含水量,是指种子样品中所含水分的重量占样品重量的百分率。种子含水量与种子有效贮藏年限有直接的关系,超过安全含水量的种子在贮藏期间,会因呼吸旺盛消耗养分,造成发芽,同时因为发热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种子霉变等。因此必须将种子含水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种子水分的测定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烘干减重法和电子仪器测定法。

质量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质量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确保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的要求,而对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作出具体的规定。 2 范围 适用于最终产品及所需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实物质量的监控过程中符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要求。 3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HZK526《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Q/HZK611《外部供方评定控制管理 Q/HZK504《合同评审和协调程序》 Q/HZK517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 Q/HZK509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Q/HZK527 顾客财产控制 Q/HZK512 检验和试验设备控制 Q/HZK515 检验、测量和试验控制 Q/HZK520 产品防护控制 Q/HZK518 不合格品控制 Q/HZK519 事件、不符合预防措施及改进控制程序 Q/HZK443 外购外协件、原材料检验规定 Q/HZK417 紧急放行追回程序 Q/HZK442 外购外协件、在制品、成品抽样检验规定 Q/HZK428 质量检验记录管理办法 Q/HZK666 改进控制程序 Q/HZK53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4 职责

4.1技术质量管理部(质保部)负责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的要求控制。 4.2综合运行管理部(生产计划部、物资供应部)负责生产制造过程、物资采购过程中按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技术图纸、工艺、原辅材料标准等)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控制。 4.3技术质量管理部(各项目开发室)负责提供产品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及检验(检测)细则(规定)。 4.4技术质量管理部(质保部计量室)负责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的要求控制的检测量具和测量设备,并做到符合周期鉴定要求。 5质量检验(检测)工作的责任和要求 5.1质量检验工序控制把关的正、负都会直接反映在产品(零部件)实物质量上。如何按程序文件标准和技术、质检文件要求控制、把关,我们质检线的管理人员、进(出)厂检验人员都必须认识到这一职能的责任,控制/和把关严不严格看你这个检验员的技能和思想品质,以及对本职工作的认真程度和态度,我们要以预防为主,预先走入到工序过程的严格控制之中,这样才能从工序过程中了解产品生产的质量状态、在生产过程中预防质量问题的产生,切实把质量工作从质量检验(检测)位移到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检验员要做产品质量的检验员,更要做产品质量的宣传员和生产技术的辅导员,真正把产品质量控制好。 5.2我们的质量管理人员和检验员实际上是一个X光的检验医生岗位,是专门检查工序(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岗位,是要按相关程序文件(标准)规定的步骤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实际地走的,决不能跨大步,要仔细仔细再仔细。 5.3产品(零件)实物质量检验过程说句简单的话就是对在制造工序过程中或成型产品中按技术(标准)文件中对产品(零件)质量规定(要求)发现不合格的问题,并提出问题,还要跟踪改进情况,符合标准(技术文件)规定的质量要求后才可放行。 5.4合格、不合格是质量检验员要讲的常用术语,决不能讲可用或不可用的话,对产品(零件)产生的质量问题要提出改进的建议供生产/技术参考。 5.5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有很多质量检验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标准、规定、办法“见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编写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日期: 1.目的: 对检测报告的内容、格式、编制、修改、签发、存档等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为客户

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和客观而有效的检测报告。 2.范围: 适用于本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的管理。 3.权责: 3.1…负责检测数据的记录、汇总、分析和检测报告的编制。 3.2…负责检测报告的审核。 3.3…批准检测报告的签发。 3.4…负责检测报告盖章、发放、副本(或拷贝)存档。 4.定义:无。 5.工作程序: 5.1对完成的每一次或每一系列检测项目要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出具检测报告, 在为内部客户进行检测或与客户有书面协议的情况下,可以简化的方式报告结果,但有关信息可从本检测中心随时调用。 5.2检测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5.2.1检测报告由封面、检测内容、检测结果、检测结论及检验、审核、批准人签名 等组成。报告的格式、内容应满足客户或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要求,适用于所 进行的各种检测类型,尽量减小产生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并且提供足够的 信息,这些信息通常是以下要求的内容: 5.2.1.1标题:检测报告; 5.2.1.2本检测中心的名称和地址; 5.2.1.3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在报告上编制编号和页码、以确保能够识别 证书的唯一性和完整性,并打印“以下空白”作为报告的结束语; 5.2.1.4客户的名称或地址:标明委托方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5.2.1.5所用方法的标识:给出检测所依据的文件名和编号; 5.2.1.6检测样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标识; 5.2.1.7日期:检测日期、有效日期,有必要时,给出抽样日期或委托/接收日 期; 5.2.1.8抽样计划和抽样程序的说明; 5.2.1.9检测结果:应按检测方法的要求给出结果(适用时,带有法定测量单 位); 5.2.1.10检测人、审核人、批准人的姓名、职务、签字或等效标识; 5.2.1.11需要时应注明检测结果仅对样品或批次有效及不得部分复印报告的 声明。 5.2.2当需要对检测结果做出解释时,检测报告中还应包括下列信息: 5.2.2.1对检测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以及特殊检测条件的说明,如环境 条件; 5.2.2.2根据检测方法中规定的技术要求给出符合或不符合的声明;

食品检验工作流程

食品检验工作流程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食化室检验工作流程 一、制备样品 检验员接到样品后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样品制备。 1、在制备样品时,观察该样品是否适于检验、其包装是否完好、样品有无损坏,根据样品流转卡核对样品及样品编号,按照产品标准要求进行制样。 2、将制备好的样品装进干净的样品瓶内,按照样品上的编号对样品瓶进行标记,所作的标记要能识别样品检验的状态。 3、按照样品保存条件对样品瓶内的样品进行保存备用。并在样品编号上做好检验状态标记。 4、茶叶样品在样品制备之前(即开封之前),必须先进行水分项目的检验。 5、其他固体样品在进行制备时,每次每制一个样品时必须保证制样机的清洁,防止样品相互污染。 6、当制样机发热发烫时必须停止制样,等制样机冷却后在继续制样,防止发热后是样品的水分蒸发,影响水分的检项。 二、样品的检验 1、在进行检验前首先对产品标准进行查看:一看项目的单位;二看项目的指标;三看项目的检验方法。 2、按照产品标准要求的检验方法查看检验方法,一看方法适用范围;二看试剂和材料;三看仪器和设备;四看操作步骤:五看结果计算;六看精密度。 3、按照检验方法要求配制试剂,并填写试剂配制记录,若需要使用标准溶液,填写标准溶液领用记录及使用记录, 4、对样品开始进行检验时,依据标准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在样品前处理时,要认真的排除各种可能影响的检验结果的因素。按标准要求配置标准曲线及样品检测溶液。

5、将标准溶液与样品待测液同时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该仪器操作规程,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6、将检测结果带入公式进行计算,完成样品检测原始记录,将检验结果录入电脑数据中,最后一位完成检验的检验员负责编写原始记录页码及将电脑数据提交。

生产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1 目的 规定和明确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的方法和依据,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2范围 适用于工厂所有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 3 职责 3.1 质检部门 归口本程序,对生产过程检验和试验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组织对不合格品分析,提出改善建议和/或制定改进措施,监督、跟踪结果。阵列法 3.2 技术部门 制定过程的有关作业指导书,指导员工规范操作,参与不合格的分析和过程质量之改进工作。 3.3 生产部门 执行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要求,参与对不合格的分析,提出改善建议和/或制定改进措施,有效主动实施改进措施。 4 工作流程与要求 4.1 过程检验和试验的策划 4.1.1人员安排和培训 质检部负责人应安排合适人员进行进料检验和试验,必要时应对相关人员予以培训、考核。 4.1.2检验和试验时间/频次的确定 所有的定单在开始生产时,质检员对生产的前1-2个产品都要进行首件检验和试验。 首件检验和试验通过后,依下列规定进行巡检和试验: ——装配工序 质检员人员对各工序随机进行巡回检查,每次抽取(5-20PCS)进行外观、

结构、功能、颜色等检查; ——特殊情况 如果是新产品刚投产或工艺不稳定或新员工上岗之前,检验和试验频次应高于上述一般要求。 4.2 检验和试验 4.2.1 首件检验和试验 当每个质检员开始生产或中途转换生产岗序后,质检员按照《生产过程巡查检验规范》和样板进行检验确认。 当首件产品确认不合格时,质检员应立即通知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同时按生产过程控制的有关程序处理,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2.2 巡检和试验 质检员按照《生产过程巡查检验规范》等文件对生产线进行检验和试验。 检验和试验完毕,检验员将检验和试验的具体内容填写于相应之《生产过程质量巡查记录表》中,并对检验和试验结果进行合格与不合格判定,交主管审核。 4.2.3 生产线全检 生产部门根据产品工艺安排QC检验工位,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全检,检查结果记录在《生产过程质量巡查记录表》内,当生产发生异常时,作业员及时通知生产现场的主管,按照生产过程控制的有关文件处理。 4.3 不合格品的处置 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实施。 4.4 过程产品的交付 作业员将检查合格的过程产品流入下一工序。 材料的摆放和搬运应遵循产品防护控制管理规定。 5 表格记录 《生产过程质量巡查记录表》 《不合格品返工/返修通知单》

来料检验管理程序精编版

来料检验管理程序精编 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QP—0029/B0 来料检验控制程序 2012年06月09日发布2012年07月01日实施 深圳池航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修订履历※※ 文件修订记录

1目的 为确保来料质量满足生产及顾客的需求,特制定本程序。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原材料及半成品的来料质量验证。 3职责

品保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执行和培训。 负责本程序的执行。 各部门经理负责监督本程序的执行和本部门人员的培训。 采购部负责来料不合格批次的让步申请。 采购部、品保部、生产部、工程部的负责人为MRB成员,负责不合格物料的评审。 负责质量的副总经理(或授权人)负责不合格物料最终处理意见的审批。 4定义 :来料质量验证。 不合格批:未通过IQC的抽检批。 :物料审核委员会(评审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物品)。 让步处理:通过MRB的评审,对不合格批次的物料作出放宽接受条件的处理措施。 5流程图 来料检验流程见附件一。 6程序 采购的物料到公司后,由仓管员点收数量,确认来料同采购订单一致后存放在待检区,并填写好「送检单」提交给IQC。 收到送检单后,首先必须将来料生产厂商与《合格供应商名单》进行核对,对未收录在《合格供应商名单》上的供应商来料,作为不合格批处理。 检验员根据送检单、来料检验记录、AQL表,确定来料的检验类型(正常检验、减量检验、加严检验),并在「来料检验报告」上填写样本数,按《GB/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抽样。 以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为检验依据,对来料进行检验,若物料与样板或承认书(规格书)不一致时,应以书面报告形式及时知会上级。 若来料无样板、承认书(规格书): a)试产物料,IQC转交工程评核。 b)非试产物料,IQC作不合格品处理,并以「来料异常单」的形式通知采购部,要求其 主导该类物料的确认并回复处理方案给品保部。 抽检完毕,将抽检样本及时送回原处,并按原包装方式妥善包装,按检验结果对物料的质量状态进行标识。 将检验内容详细记录在「来料检验报告」上,检验报告必须经品保部主管确认,一式四份,一份自存,其它发送物料仓库、采购、财务。 对有强制性认证要求的关键零部件,必须作定期(每年1次)的确认检验,具体可按以下方式进行: 6.8.1由供应商出具检测报告; 6.8.2由公司内部检测; 6.8.3委托权威检测机构测试。 对于抽检不合格物料,IQC第一时间以「来料异常单」的形式知会采购部、物控部及相关部门,IQC在不合格品上贴红色不合格标识并等待进一步处理。 6.9.1采购部确认不影响生产的不合格批物料,作退货处理。IQC在物料上贴红色不合格标签,由物料仓管员把不合格物料放置于不合格品区,采购部通知供应商退货。

检验科安全管理程序

检验科安全管理程序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检验科安全管理程序 一、目的 医学实验室的安全包括生物安全。化学安全、放射性安全及一般用电。用火安全等、其中生物安全最具专业特点,本程序旨在加强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及检验科的安全管理,防止样品交叉污染,防止疾病传播,医疗检验事故、火灾触电事故等时间,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 二、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所有实验室清洁消毒、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及管理和职业暴露的管理,适合于检验科实验室隔离、防护、试剂及危险品管理、防火灾、安全用电及发生事故后的 处理等活动。 三、职责 (1)科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和负责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发生重大事故时,由科主任决策和组织处理; (2)各专业组组长负责对发生的职业暴露进行评估和确定,并作出处理; (3)各专业组组长指定人员负责本组的特殊消毒工作;负责本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的室施;并配合进行本组内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4)物业中心保洁员负责检验科公共区域清洁,可重复利用机械 第 2 页共 2 页

的回收、清洗、消毒,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处理等工作;物业工作人员负责原始样品收集、运送过程的安全;科室保洁员负责实验室管辖领域内的清洁、卫生、消毒,以及废弃物的收集处理; (5)各岗位工作人员遵守生物安全规定,进行自我保护、监督员负责监督生物安全操作是否符合要求; (6)质量与安全小组成员负责检验科实验室日常安全的监督以及消防器材的管理; (7)值班人员负责值班期间安全用电、防火、防盗等管理; 四、程序、内容和要求 4.1 防护屏障和生物安全等级 4.1.1 检验科具有一级防护屏障,微生物检验配置生物安全柜,工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护装备。检验科成立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由10人组成,小组成员任期三年,任期中出现特殊请情况中心主任可对之罢免。 4.1.2 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根据实验室检验项目的危害等级,实验室确定安全水平为BSL-2级,检验科实验室均为二级生物实验室。 4.2 设施和设备 检验科实验室的设施设备情况如下:每个实验室设洗手池,洗手池设在靠近出口处;有足够的空间便于清洁,地面平整、防滑,工作台面防水、耐热、耐腐蚀;实验室带锁并可自动关闭,门上有可视窗;有足 第 2 页共 2 页

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流程

食品平台流程 1目的 为加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增强质量风险意识,提高工作效率,特制订本公司检测工作流程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食品检测平台。 3工作流程 3.1接样 3.1.1委托:企业送检 3.1.1.1一般项目由客服部与实验室沟通确定是否收样;对于有争议的检测项目客服应先与质量部、实验室沟通确认后,方可收样。并详细填写委托协议书(包括委托单位信息、样品信息、检测项目及检测依据、检测费用、出具报告时间等)。 3.1.1.2客服部拿到具有本部部长签字盖章后的委托协议书方可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交接。实验室样品接收员确认样品是否符合检测规范,符合收样;不符合退回客服部,并由客服与客户解释是否重新送样。 3.1.1.3样品交接完成后,客服根据委托协议书将相关信息录入V-LIMS系统,确认检测科室、检测项目及价格,提交系统。 3.1.1.4对于需要外包的检测项目,客服应在第一时间与客户进行沟通,联系相关检测机构,将样品完好送至外包单位,与外包单位约定好检测结果出具时间。外包项目由客服部直接联系并负责跟踪外检报告出具进度。 3.1.2政府机构委托抽检 根据各食药局下发的抽样任务,由客服部统一安排抽样人员及车辆。到指定地点根据抽样计划抽取样品。 3.1.2.1业务负责人在接到食药局的抽样任务后,将相关信息移交客服部。由客服部下达抽样任务,抽样人员在接到抽样单后,外出抽检样品。 3.1.2.2抽样人员在完成抽样后,及时将抽检样品交接到客服部,由客服部核对抽样单信息、样品信息及样品状态,填写样品移交确认单。 3.1.2.3客服部根据抽检样品确认检测项目,按照抽样单填写V-LIMS系统,划分科室,报价,并确认检测期限。同时对所有抽检样品进行拍照,贴标签,分样,留样。保存相

生产过程和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通过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人、机器、物料、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适当有效的控制,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品质,满足安全玻璃产品质量要求。 2.范围 适用于生产过程各工序及过程检验的控制。 3.职责 3.1 生产部主管需对本程序所属过程的正确有效的运行负责; 3.2 工序组长需对各工序产品质量控制负责,根据上级安排组织生产,完成生产任务; 3.3 质检部对产品检验的有效控制负责; 3.4经营部负责提供合格原材料; 4.运作程序 4.1过程策划 产品在投产前,生产部必须对生产过程所涉及的人员、物料、机器设备、制作工艺、环境等环节进行准备,以确保能具备产品投产的先决条件。 4.2过程控制 4.2.1业务员依据客户订单和合同评审结果负责准备生产所需图纸,填写《生产制作单》发 给生产部; 4.2.2生产部门根据《生产制作单》安排生产加工,生产部主管将生产任务以《生产制作单》 的形式下达各工序班组,必要时生产部主管需事先对操作人员解说产品相关特性及质 量要求。 4.2.3操作人员按照《设备(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2.4生产部各作业组需按客户相关要求、作业指导书等规定的技术要求精心生产,以确保产 品质量; 4.2.5各工序需按实际生产情况认真填写《生产流程卡》,产品加工完成后《生产流程卡》由 生产部主管统一收回,并将产量统计在《生产日报表》上报送行政部,以便于行政部及时了解客户订单完成情况; 4.2.6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培训和鉴定按《培训控制程序》进行; 4.2.7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控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 4.3 过程检验 4.3.1首件检验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修订记录 分发表 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

1.0目的 对来料检验/过程检验/最终产品检验提供依据,确保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或流入下道工序及交付给客户。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来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及试验的控制。 3.0 定义 无 4.0职责 4.1品管部 负责对来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做好标识,记录及存档,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的分析,按相应要求填写检验报告。 4.2仓库 负责库存产品的清点及标识、摆放。 4.3 生产部 负责在生产过程中自检和互检。 5.0:程序 5.1来料检验 5.1.1检验和试验 IQC接到通知后先核对来料的名称、规格、编号等。主要原材料须要求供应商提供有效的检验合格证明,否则不予收货。本公司对以下辅助材料可予免检:A)五金工具类 B)常用包材 C)特殊工艺用料 5.1.2报告和判定 IQC检查员核对检验完毕后,须如实的在《进料检验报告》中记录其检验结果,品质主管对《进料检验报告》签名审批其检验结果。若来料不合格,品管主管审批《进料检验报告》的记录及对不合格样品作出判定。 5.1.3来料处理 依据以上对来料检查的结果, IQC必须对来料的质量状态进行适当的标识, 并由仓库将来料转移至适当的区域, 以免出现混乱;来料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1.4来料紧急放行 因生产停工待料而IQC来不及对来料进行检验,或试验时间长暂无法判定结果

的来料生产又急用。须经副总经理或总经理批准, 并由IQC检查员在来料现品票上粘贴“紧急放行”标识, 注明来料编号/数量/检查日期/紧急物料放行单编号/检验者签印; 通知货仓发料给生产部,生产部在使用时做好自检互检,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必须依标识全数追回或做挑选。 5.2过程检验 5.2.1首件检查 1)可连续生产的设备刚开机、设备运行条件(标准成型条件)不变、生产稳定 后,生产组长会同IPQC检验员对其生产的首件产品进行首件判定并填写《首件检验报告》; 下列条件应进行首件检验: a 正常生产的过程, 刚开始时; b 设备更换、维修后; c 用新工艺或更改工序后; d 用新材料或更换材料后; 2)首件检验合格时,由IPQC检查员在首件样品上标记并通知生产组长或操作员 可继续正常生产,且将确认后的样品放于生产工位以备查对,记录检验结果在《首件检验报告》相应栏目内。 3)首件检验不合格时,IPQC检查员通知生产组长或技术人员并指出不合格部位, 要求改善及改进,直至首件检验合格方可继续正常生产。 4)IPQC检查员须将《首件检验报告》交由品质主管审批,审批后将之归档存放。 5.2.2生产操作员自检/互检 1)生产部操作员在生产过程中应对自己工位生产的部品进行自检并填写《QC 检验日报表》,将不合格品拣选出,不得流入下工序。 2) 生产部操作员应对来料和上道工序的组件及半成品进行互检, 将不合格品 拣选出放置在不良品区域,由当班的管理人员处理。 5.2.3巡检 1)首件检查合格,生产部正常生产时, IPQC检查员每4小时按各工序的检验规范及各工位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各工位进行巡检检查。 2)如巡检检查中发现严重品质问题,则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5.3 成品检验 5.3.1检验和试验 5.3.1.1 FQC依照成品检验规范、参考图纸、客户样品或技术样本等对产品进

感官检验管理程序

感官检验管理程序 1. 目的 规范感官检验项目程序,确保检验准确率。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人员从事感官项目检验工作。 3. 职责 3.1 各室负责人负责提出部门人员培训需求与计划,并对本室内部培训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培训后的表现进行监督。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本实验室从事感官检验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和必要时的再培训准则;负责各类培训实施的总体策划和效果跟踪;负责培训的对外联系;负责对感官检验人员的能力的确认;负责对感官检验设施、环境和方法的确认。 3.3 质量负责人负责拟定感官检验项目人员名单,制定和实施质控计划,定期对感官检验项目进行质量控制。 3.4 主任负责感官检验项目的授权和批准。 3.5 质量控制室负责培训效果评价时所需的考核安排工作(适用时),负责所有培训、再培训、和培训后表现监督记录的归档管理。 4. 工作程序

4.1 人员 4.1.1 感官检测人员的选择和培训包括: (1) 招聘、人员的初筛和开始测试 (2) 感官检测人员应具有基本感官功能,并具备相关的颜色、特殊污点/气 味的检测、描述产品特性的个人能力。在测试过程中综合考虑感官检测员个人特点和习惯可能会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4.1.2 培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 覆盖的范围应包括感官的使用、对检测程序的熟悉程度和了解。 (2) 食品和香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3) 感官检测员应知道与测试有关的产品的类型。感官检测员的安全应给予 特殊考虑。另外,应记录和重视感官检测员的膳食、健康和伦理观念。任何时候,感官检测员应报告其所遭受病痛的影响。 (4) 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感官检测培训计划和制定能力要求;感官检测员经 培训合格,在达到规定的能力级别参加检测。 4.1.3 特殊目的选择 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对感官检测人员的测试能力确认的方法,。包括:改变样品成分的浓度、记录测试的结果,分析复制的样品、或者通过测试一个类型产品的描述分析来实现。

产品过程检验工作程序 - 制度大全

产品过程检验工作程序-制度大全 产品过程检验工作程序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产品过程检验程序⒈目的:对产品零件加工和成品装配的各工序的质量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防止不合格产品的流失,保证产品加工过程中符合标准要求。⒈范围:适用于指导产品零件加工,和... 产品过程检验程序 ⒈目的: 对产品零件加工和成品装配的各工序的质量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防止不合格产品的流失,保证产品加工过程中符合标准要求。 ⒈范围: 适用于指导产品零件加工,和成品装配过程中的工序检验工作。 ⒈职责: 3.1检验组是工序检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工序检验的组织实施工作。 3.2技术部负责工序检验的技术标准等有关文件的编制工作。 3.3生产部及有关产品加工车间负责工序的首检、自检等检验工作的管理。 ⒈工作程序: 4.1.1过程检验的策划: 技术部根据产品工艺流程图及产品质量特性等技术文件的要求,制定产品的工序检验流程,设立适当的工序检验点、站、网络,合理配置资源,生产部检验组按检验规程实施工序检验,以保证产品的工序加工质量。 4.1.2生产车间要按作业指导书和工序检验要求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首检、自检、完工检。工段长应确保工序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工序。 4.2过程检验 4.2.1首检: 操作人员对上班加工的首件或首次产品,以及更换型号、工装、刀具后加工的首件产品,都要进行首检。首检按"作业指导书"的检验要求执行。操作者首检合格后交专职检验员进行确认。确认前,检验员首先核对仪表、标准件,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首检一般查3--5件,有异常时加倍抽样。首检产品质量正常可继续加工,如发现问题则立即通知操作者进行机床、工装调整。出现异常现象时,向有关领导反馈,等候处理,首检记录由操作者负责在《工序质量检查记录表》上填写,检验员在"认可栏"签字确认。 4.2.2巡检: 加工中,检验员按照检验规程要求的频次进行巡检,巡检间隔时间不大于二小时,对重点的工序或机床应当适当的增加巡检次数,巡检抽样一般为3--5件,异常时加倍抽样。巡检中发现异常波动,应立即通知操作者进行分析调整;如发现严重质量问题,按程序规定向有关部门及时反馈,等候处理。对巡检情况检验员要在《工序质量检验记录表》中做好记录。 4.2.3工序间的下转验收: 工段或车间之间的转序检验,按下转产品的各项质量特性和技术条件由检验员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和工段长共同在《工序流转单》中签字后方可后移交到下一道工序。 4.2.4装前检: 为确保成品质量,对加工完毕的零件质量中的容易引起用户投诉的质量特性,在成品装配前

过程检验控制计划

1 目的: 1.1 增加全员对“三检”作用的认识; 1.2 加强操作者和检验员的工作互动,降低检验风险; 1.3 预防和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和质量成本; 1.4 加强产品品质管理,确保过程品质稳定。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的所有生产过程的检验动作。 3职责: 3.1 技质部: 3.1.1负责对生产车间报检的首件产品进行FAI首件检验; 3.1.2在生产线抽样进行IPQC巡回检验; 3.1.3 对生产线半成品按频率进行温度、发热时长等性能的检验; 3.1.4对生产成品进行外观及包装方法的FQC最终检验; 3.1.5当检验不合格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3.2 生产部: 3.2.1生产车间按照首件检查的要求进行首件检验,对于首件检查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及对策制定; 3.2.2生产车间按照自检检查的要求进行自检检验,对于自检检查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及对策制定; 3.2.2对于首检不合格品、自检不合格品、半成品性能检验不合格品、巡回检验不合格品、最终检验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 定义: 4.1 “三检”:指产品实现过程中涉及的首检、自检和巡检; 4.2 首检: FAI(First Article Inspection),对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影响质量的六要素(5M1E)任一条件发生改变时的基本动作; 4.3 首件:一般指5M1E发生改变时,刚生产的前3件; 4.4 自检:指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按频率对产品进行的自我检查,但外观的自检指全数检查; 4.5 巡检: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的检验方式之一,一般采用抽样检验,检查内容分为在规定检验频率下对各工序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检、对各工序的操作人员的作业方式和方法进行检查、对技术要求中的内容进行检查; 4.6 半成品性能检验:指检验员在生产过程中按频率对半成品进行温度、发热时长等性能方面的检验;

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了规范检验检测工作管理过程,明确检验检测工作的流程,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科学、公正、准确、及时,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中心所有固定的及非固定设施场所的检验检测过程的控制: 2.1 确定检验检测业务类别。 2.2 检验检测业务受理、任务分发。 2.3 组织实施检验检测工作流程。 2.4 数据控制。 2.5 编制、审核和签发检验检测报告。 2.6 发送报告和事后处理。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检验检测工作中技术运作管理工作。 3.2质量负责人负责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工作。 3.3经营科负责本中心检验检测市场开拓及客户回访工作,同客户签订检验检测合同并组织合同的评审。 3.4综合科负责办理委托检验检测协议书的签订、检验检测业务的受理及分发、待检和流转期间的样品管理、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检测费用的收取等工作。 3.5检测六科(结构检测科)负责主体结构检验检测业务受理、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检测费用的收取等工作。 3.6检测二科(地基基础检测科)负责地基基础检验检测业务实施、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等工作。 3.7检测三科(建筑机械检测科)负责施工机械检测业务受理、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检测费用的收取等工作。 3.8检验检测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检验检测工作的协调监督管理。 3.9检验检测人员按要求做好检验检测工作,对检验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及时性负责。 3.10审核员负责检验检测记录及报告的审核,对所审核的检验检测记录和报告的正确性、及时性负责。 3.11授权签字人负责签发授权领域的检验检测报告;对报告结论准确性负责。 3.12监督员负责检验检测工作过程中的人员监督和能力监控及风险控制等质量保证工作。 3.13总工办负责检验检测记录和检验检测报告的管理工作。

过程检验和试验程序

过程检验和试验程序 1目的 规定了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职责、控制要求、控制程序及拒检依据。目的在于保证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以便及早发现不合格品,减少人力、物力、财力损失。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军品、民品生产中的过程检验和试验。 3 职责 过程检验和试验工作由检验部门归口管理并负责组织实施。 4 程序 4.1 控制要求 4.1.1 检验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本工序的技术要求,严格按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或相关检验文件进行检验。 4.1.2 严格执行首件三检制,零件首件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 4.1.3 负责巡回检验的人员应按规定的路线、项目、程序、标准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原始记录。 4.1.4 凡设置检验工序的必须对本道工序的产品按规定的检测项目进行检验和试验(工序检验记录按工艺规程规定执行),并按零缺陷接收准则判断合格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的产品按《紧急放行例外放行控制程序》之规定办理。

4.1.5 检验用的量具、检测仪器、试验设备等必须使用方法正确,测试数据可靠,在有效期内并附有合格标志。 4.1.6 检验人员除了进行首检、巡检、工序检验外,还应对生产现场进行监督。 4.1.7 检验员按控制计划要求对关键/重要特性采用控制图进行控制。 4.1.8 产品在特种工艺工序加工的过程中,检验人员应经常在生产现场监督检查工艺的执行情况,并作好相应的原始记录。 4.1.9 如产品超差、生产又急需,检验员应及时通知有关技术人员到现场处理,由生产单位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4.2 控制程序 4.2.1 生产工人对自己加工的产品必须进行自检,并把不合格品做出明显标识后,提交检验。 4.2.2 初期试制产品交验人应向检验人员提供所需的图纸技术资料及必要的质量证明文件。 4.2.3 完工的产品,检验人员先检查所用计量器具是否准确、有效,再按技术文件,有关规定进行质量符合性检验,并及时做出合格与不合格的结论。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办理。 4.2.4 拒检依据 4.2.4.1 产品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或漏工序或未加工完毕的拒检; 4.2.4.2 已判为不合格品,未经有关部门处理又重复交检的拒

成品检验控制程序

成品检验控制程序 1 目的 加强成品质量管理,规范成品出货检验流程,保证出货品的产品品质 2 范围 适用于入库前完成品、外发加工成品检验 3 原则 程序流畅,责任明确,全面细致,真实准确 4 作业控制 4.1 成品检验的内容 4.1.1 包装检验:核查包装内产品、防护措施、包装材料、储运标识等 4.1.2 入库检验:核对待检品,做好检验准备、允收批处理货拒收处理 4.1.3 出货检验:安排出货检验,核对出库单内容、数量等 4.2 检验前作业 4.2.1 生产部门开立“入库单”送交仓库品管 4.2.2 检验前需核对设备器具是否仍在有效校准/检定周期内 4.3 检验作业 4.3.1 检验人员必须接受过专业上岗训练 4.3.2 检验须依照成品检验标准执行 4.3.3 检验结果须填入成品检验报告 4.3.4 检验结果未获得当班班长确认,产品不得流入下一工序 4.4 检验后处理 4.4.1 成品检验合格的入库作业 4.4.1.1 验收合格后,由品管员填《成品检验报告》 4.4.1.2 在“入库单”上确认合格,办理入库作业 4.4.2 成品验退作业 4.4.2.1 验退时,仓库主管依据成品检验报告上的判定将验退原因记载于“入库单”上。检验不合格品,按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4.2.2 送验部门在收到退货通知后两天内,取回处置,并填写“异常处理单” 4.4.2.3 退货批须保持批的完整性,不得混批后送检 4.4.3 成品报废作业 4.4.3.1 进判定为报废品、无使用价值时,由相关部门填写“报废申请单” 4.4.3.2 主管审核同意后,转仓储办理出售或丢弃 4.4.3.3 仓储部寻找合适供应商出售报废或予以丢弃 4.5 来料包装检验 4.5.1 所有来料的外包装应完好无缺,没有受潮、受挤压变形 4.5.2 所有来料的外包装应注明有供应商名称及P/N。对照A VL检查供货商是否在A VL记录中,P/N是否正确,若有不同之处或无法判断供应商及有关内容,则将缺陷记录于MR单4.5.3 若外包装有损坏或受潮,应检查受损部位的物料有无发生破损、变形、受潮等现象。一旦发现问题,报告有关工程师处理 4.6 外观要求 外观要求及缺陷的判定,如下表所示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正文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使各过程(进料、制程、出货)检验活动作业有据可循,确保过程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工序和顾客手中。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整个过程检验活动。 3术语和定义 3.1 过程检验:包括公司的进料检验、制程检验、成品检验和出货检验。 3.2 首件检验:每班上班后加工的第一件产品,当出现影响过程因素(5M1E) 发生变化时,需重新完成首件检验工作。首件检验由作业员独立完成,制程班组长 进行查核和确认有效性。 3.3 自主检验:作业员按《制程检验作业标准书》和控制计划中规定的频次进 行的检验活动。 3.4 巡回检验:由质控部检验人员负责对制程加工的产品按规定的频次实施的 检验活动。 3.5 转序检验:对于产品在一个班组加工完成后需转至下个班组或托外加工时 所实施的检验活动。 3.6 出货检验:产品包装后发运前实施的检验活动。 4职责 本程序由质控部制订,经相关权责人员核准后,各单位照案执行。 5 相关文件 5.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2 《控制计划》 5.3 《进料检验作业标准》 5.4 《制程检验作业标准》 5.5 《成品检验作业标准》 5.6 《出货检验作业标准》 第 1 页共4 页

6 流程说明 第 2 页共4 页

第 3 页共4 页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8 附件 无 6 记录表单 记录一进料检验抽样计划表 记录二出货检验抽样计划表 记录三进料检验记录表 记录四进料检验履历表 记录五首件/自主检验记录表 记录六巡检记录表 记录七、成品检验记录表 记录八、出货检验记录表 第 4 页共4 页

产品检验管理程序

产品检验管理程序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产品检验管理程序 1. 目的 规范产品检验全过程,确保出厂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集团各工厂产品的检验和控制。 3.职责 技术研发部组织编制《产品质量标准》、《抽样作业指导书》和《检验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标准,并督导执行。 生产管理部督导各工厂产品检验管理按本程序要求实施。 各工厂的品管科负责产品的质量检验和送检。 各工厂的生产科负责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对策落实。 各工厂的品管科负责产品退货的原因分析、对策落实。 4.工作过程和方法 检验准备 4.1.1 技术研发部组织编制《产品质量标准》、《质量控 制表》、《抽样作业指导书》和《检验作业指导 书》等技术标准。 4.1.2 各工厂的品管科配备所需的检验设备、合格的检验 人员和检验环境。 4.1.3 品管科应将《质量控制表》、《抽样作业指导 书》、《检验作业指导书》等放置在各工作场所, 且方便员工查阅。

检验实施 4.2.1 各工厂的检验人员根据《抽样作业指导书》抽取 成品样品,抽样必须注意随机和分层原则。 4.2.2 各工厂的检验人员根据《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检验作业指导书》,正确使用仪器进行检验和 计算,并做好记录。 4.2.3 品管科应将新线投产、技术改造、长期停机后生 产的首批产品送到当地质量监督部门检验,以确 认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正常生产时,产品每年送 检一次。 检验判定 4.3.1 各工厂的检验人员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对检验 的产品进行判定,出具《产品检验报告》,明确 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结论。 4.3.2 《产品检验报告》,经品管科长审批后,报送生 产科和生产车间。 4.3.3 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处理。产品质量异常处理 4.4.1 品管科在《产品检验报告》中对不合格的产品提 出处理意见,督促采取改进措施后,重新检验。 4.4.2 生产科对不合格品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纠 正预防措施。

检验科工作流程

医院检验科 检验科工作流程 新项目审批及实施流程 三证齐全 三证不全 核定该项目开展所需仪器、试剂的三证是否齐全 评估开展该检验项目所需人力、设备及空间资源 确认开展 检验科各专业组组长、技术主管提 出开展新项目申请,并说明理由 临床医生根据临床需要,提出开 展新项目申请,并说明理由 根据临床专家反馈意见,评 估新项目开展的意义 暂不开展 检验科主任根据开展新项 目申请,评估是否开展 不开展原因,形成记录文件 技术负责人收集相关的检验 资料,由科主任审核 征求相关临床科室专家意见 相关临床科室专家填写《新 项目专家意见征询表》 暂不开展,形成记录文件 核定该项目的收费情况或在卫 生与物价行政部门备案情况 确定收费价格,试运行新项目 听取临床对新项目设置合理性的意见 根据临床意见改进后,正式实施新项目

实验室安全及相应的标准操作流程 启动相应的 应急预案 安全小组(科主任为安全组长,各专业组长为安全员) 突发安全事故 反馈、整改措施 安全检查(水、电、消防、危化品、 医疗废物处理、防护用品及设施) 安全教育、事故分析 及时报告、迅速处理 详细记录 安全考核

实验室工作流程 门诊标本病区、急诊标本 门诊窗口采集标本、其它标 本专用采集管收集 专业人员使用专用标 本箱定时收集标本 标本预核收并分类 合格标本不合格标本护理人员采集标本、其它标本用专用采集管收集 护理人员使用专用标本 箱收集标本送至检验科 临检室预核收 不合格标本

定期检验标本 特殊结果或疑难结果,报各专业组长 调整各类仪器运行状态 检验分析 编号、处理标本 按要求处理标本、存放 当天检验标本 记录仪器有关参数及质控结果 室内质量控制 实验室技术主管核准质 控及分析结果 运送至各专业组 及时通知门诊窗口 重新采集 通知相关病区 重新采集 血液标本专用离心机离心 各专业组接收各类标本并核对

检验方法验证管理程序

1/4 检验方法验证管理程序 目的:验证或确认分析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信,有效控制产品的内在质量。范围:分析方法的验证、确认及转移。 责任: 1.检验分析方法验证工作小组组长一般由质量部经理担任,负责制定分析方法 验证、确认及转移的项目,报验证领导小组审批,组织成员起草分析方法验证检验操作程序,验证方案、培训、实施及完成分析方法的验证报告工作。 2.验证主管:负责验证实施过程的跟踪、确认、验证方案、报告的审核汇总、 归档等工作。 3.QC:执行实施验证计划,按分析方法验证检验操作程序起草验证方案,报告。程序: 1.方法验证: 1.1.方法验证的一般原则 通常情况下,分析方法需进行方法验证。方法验证的内容应根据检验项 目的要求,结合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特点确定。同一分析方法用于不同的 检验项目会有不同的验证要求。 1.2.当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1.2.1.采用新的检验方法。 1.2.2.检验方法需变更的。 1.2.3.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其它法定标准未收载的检验方法 1.2.4.法规规定的其它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 1.3.需要验证的检验项目: 1.3.1.对于仅需按照实验室日常测定操作步骤即可测定的检验项目不需进 行验证:如外观、密度、重量、PH值、灰分、装量等。 1.3. 2.检验项目是为控制药品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而设定的测试项目。 《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XIX A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 原则中规定了不同的检验项目需验证不同的内容。详见下表 验证内容检验项目 鉴别杂质测定含量测定 定量限度 准确度否是否是 精密度重复性否是否是中间精密度否是* 否是* 专属性** 是是是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