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终极版

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终极版
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终极版

1、离子总量:天然水中各离子总量之和,常用S T表示,单位为mg/L或mmol/L。4种阳离子(钙离子、

镁离子、钠离子、钾离子)4种阴离子(碳酸氢根、碳酸根、硫酸根、氯)

2、矿化度:以一定量过滤水样在105-110℃烘干称重的方法测定其可溶性总固体物质的量,包括水中溶

解的非挥发性有机物

3、氯度:沉淀0.3285234Kg海水中全部卤素离子所需纯标准银的克数,在数值上即为海水的氯度,用符号Cl表示,单位为1×10-3

4、盐度:当海水中的溴和碘被相当量的氯所取代、碳酸盐全部变为氧化物、有机物完全氧化时,海水中所含全部固体物的质量与海水质量之比

3、天然水的依数性:稀溶液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冰点下降值都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

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4、透明度:光线进入水中的程度,适宜透明度为20~40cm

5、真光层:光照充足,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水层

6、营养生成层;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有机物的净合成大于零的水

层。光照不足,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水层为营养分解层。

7、补偿深度:有机物的分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的水层深度,大约为透明度的2~2.5倍

8、离子活度:离子的有效浓度。

9、水体流转混合的两个因素:风力引起的涡动混合,密度差引起的对流混合

10、温跃层:水温在垂直方向出现急剧变化的水层。

北方鱼类在室外越冬时,要注意防风处理,避免池水对流使池底水温变化,影响鱼类生长,室外海水越冬池底保温关键:添加低盐度的海水或者淡水。

常量>50mmol/L 50umol/L<微量<50mmol/L 恒量<50umol/L

通过水面进入水中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被水中的溶存物质吸收,一部分被散射,一部分继续向深处穿透。几种淡水鱼耐盐能力:草鱼>团头鲂>鲢鱼

盐度与温度的线性关系,在(24.9 -1.35)处达到最大的密度

11、水体的温度分布规律

一、湖泊(水库)四季典型温度分布

(1)冬季的逆分层期水温随着深度的增加而缓慢升高,到底层水温可以达到或小于密度最大时的温度(2)春季全同温期水温在密度最大的温度以下时,温度的升高会使密度增大,表面温度较高的水就会下沉,下面较低的水就会上升,形成密度流。密度流使上下水对流交换,直到上下水温都是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为止。

(3)夏季正分层期(停滞期)出现温跃层,上下水体无法相互混合,上层水温较高,下层水温较低(4)秋季的全同温期气温转凉,温度低于水温,表层水温要下降,密度增大,表层以下水温较高,密度较小,此时发生密度环流

二、越冬池的水温平均值的变化反映了温度变化趋势——整个越冬期底层水温先下降后回升,这与气温的变化有关。修建室外越冬池时要注意防风处理。

12、天然水中化学成分的形成:

大气淋溶、从岩石土壤中淋溶、生物作用、次级反应与交换吸收作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与农业退水

环境化学: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来源、存在形态、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控制和治理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天然水质系的复杂性:

1、水中含有的物质种类繁多,含量相差悬殊

2、水中溶存物质的分散程度复杂

3、存在各种生物

1、硬度;水中二价及多价金属离子含量的总和,单位是mmol/L。按阳离子种类可分为钙硬度和镁硬度。按阴离子可分为永久硬度和暂时硬度;碳酸盐硬度是指水中与碳酸氢根、碳酸根所对应的硬度。这种硬度在在水加热煮沸后,绝大部分以碳酸钙沉淀而除去,故又称“暂时硬度”。非碳酸盐的硬度是对应于硫酸盐和氯化物的硬度,即由Ca2+、Mg2+构成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的硬度,它虽经煮沸但仍不能除去,故又名“永久硬度”。

常用单位有三种:

(a)mmol/L:以1L水中各种形成硬度的离子总量表示。

(b)德国度(o H G):每升水含10mg氧化钙为1 o H G。

(c)毫克CaCO3/升:用每升水所含形成硬度的离子所相当的碳酸钙的毫克数。

上述三种单位的换算:1mmol/L=2.804 o H G=50.05mgCaCO3/L

2、碱度:指水中所含的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的总量,亦即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总量。

新开挖的水池养鱼时,需要经常换水,以调节降低水中的硬度,防止鱼类死亡

3、钙、镁离子在水产养殖中的意义

(1)钙、镁是生物生命过程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它们不仅是生物体液及骨骼的组成成分。还参与体液新陈代谢的调节。

(2)钙离子可以降低重金属离子和一价金属离子的毒性。

(3)钙、镁离子可以增加水的缓冲性,即具有很好的保持PH的能力。

(4)水中钙镁离子比例,对鱼、虾、贝的存活有重要影响。

4、碱度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1)降低重金属的毒性

(2)调节二氧化碳的产耗关系、稳定水的PH

(3)碱度过高对养殖生物的毒害作用(适宜1~3mmol/L,最大临界值10mmol/L)

5、硫在水中的转化

1、蛋白质的分解作用

2、氧化作用

3、还原作用硫酸盐还原条件:缺乏溶氧、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有微生物参与、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4、沉淀与吸附作用水质恶化时,有硫化氢时,可以泼洒含铁药剂起到解毒的作用

5、同化作用

6、为什么天然水中的钾离子含量远比钠离子低?

1、钾离子比较容易被土壤胶粒吸附,移动性不如钠离子;

2、钾离子被植物的吸收利用

第三章、溶解气体

1、影响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除了气体本身的性质以外)

(1)温度在较低温条件下的温度变化对气体的溶解度影响显著,且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含盐量当温度、压力一定时,水中含盐量增加,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在相同温度和分压力下,气体在海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淡水中小得多。氧气在大洋海水中溶解度大约是在淡水中的80~82%。淡水来说含盐的变化幅度很小,对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影响不大,一般不考虑含盐量的影响,而近似地釆用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值。

(3)气体的分压力在温度与含盐量一定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气体分压的增加而增加-享利定律c= K H ×P

道尔顿分压定律由几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组分B的分压力PB等于混合气体的总压力PT乘以气体B 的分压系数φB。P B=P T×φB

2、气体溶解速率中得双模理论

(1)靠湍流从气体主体内部到达气膜;

(2)靠扩散穿过气膜到达气—液界面,并溶于液相;

(3)靠扩散穿过液膜;

(4)靠湍流离开液膜进入液相内部。

当气体分子在气相主体与液相主体中迁移时,靠的是湍流,运动速度快,混合均匀,可认为在气相主体与液相主体中都不存在浓度梯度。而气膜和液膜内只存在层流,气体分子只能靠扩散通过

假定气体到达界面后瞬间即能达到溶解平衡,并符合亨利定律关系。

3、池塘水体溶解氧的来源与消耗

水中氧气的来源:空气的溶解、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补水

水中氧气的消耗:①鱼、虾等养殖生物呼吸②水中微型生物耗氧-―水‖呼吸(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细菌呼吸)③底质的耗氧-―泥‖呼吸④逸出。

4、溶解氧的变化特点

(1)与大洋海水存在一定的差异

(2)更多的是受温度、盐度、压力、水生生物生命活动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质的分解、光照等的影响,且影响较大,使水体溶解氧呈昼夜变化

5、溶解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水的单位体积表面积扰动状况气体的不饱和度

6、池塘水体溶解氧的变化规律

溶解氧的垂直变化

白天: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光照强度的增大,表层水体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水体溶解氧的含量逐渐增大,至下午15: 00-16: 00时表层水体溶解氧含量达最大值;而下层水体由于光照强度较弱,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低于表层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夜间:上层水温随气温的下降而下降,密度变大,形成密度流,下层水中的溶解氧得到补充,而上层水中溶解氧逐渐下降,至清晨04:00-05:00左右,上层水中溶解氧降到最低值。此时,上下水层溶解氧差基本消失,整个池水溶解氧条件最差,鱼虾的浮头多出现在这个时刻。

溶解氧水平分布的特征:不均一性

白天:下风处浮游植物产氧量和从空气中溶入的氧量比上风处多。

夜间:溶解氧水平分布与白天相反,上风处溶解氧大于下风处,这与集中在下风处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较多,夜间耗氧量大有关。风力越大,上下风处的溶解氧含量差别就越大。影响水平分布的因素:风力、风向及生物。

7、改善水体溶解氧状况的措施

降低水体耗氧速率及数量清淤合理施肥投饵明矾、黄泥浆凝聚沉淀水中有机物微生态制剂使

加强增氧作用,提高水中溶氧浓度生物增氧—保持水体具有适宜的浮游植物生物量

人工增氧—机械增氧和化学增氧(过氧化钙、活性沸石、过氧化氢(H2O2))

1、有一养鱼池,面积为1.00 hm2,水深平均为1.5m。池水pH=9.5,A T=2.00mmol/L,现拟用浓度为12mol/L的浓盐酸将池水pH中和到9.0,问需用多少升的浓盐酸?(pH = 9.0时α = 0.959;pH = 9.5时α = 0.886)(5分)

解:水量V =1.00×104m2×1.5m=1.5×104m3,(1分)C T= α A T; (1分)

A T‘= C T/ α‘= A Tα / α‘ =2 mmol/L×0.886/0.959= 1.85 mmol/L (1分)

ΔA T = A T - A T‘ = ( 2.00 – 1.85 ) mmol/L = 0.15 mmol/L (1分)

V HCl=ΔA T×V / C HCl = 0.15mmol/m3×1.5×104m3 / 12 mol/L = 188 L (1分)需要浓盐酸188 L

2、某对虾池水的Cl‰ = 19.00,pH = 9.00,总铵氮NH3-N t =1.60mmol/L,γH+= 0.693,

K a'= 4.47×10-10 ,求该对虾池中分子态氨氮UIA为多少mmol/L?分子态氨氮在总氨氮中所占的比例UIA%为多少?(5分)

解:C NH3 =a NH3 C T = K a'/(a H+/γH+ + K a') C T = 0.378mmol/L (3分)

UIA% =0.378/1.60×100% = 23.6% (2分)

第四章天然水的PH和酸碱平衡

酸度 :指每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略去水体中含量极少的H2PO4-、HPO42-和有机酸根据测定时使用的指示剂不同,分为总碱度(用酚酞作指示剂,PH8.3)和无机酸(又

称强酸酸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pH 3.7)

天然水按pH值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如下五类:

强酸性PH<5.0 弱酸性PH5.0~6.5 强碱性PH8.0~10.0 强碱性PH>10.0 中性PH6.5~8.0 大多数天然水为中性到弱碱性,pH在6.0-9.0之间。淡水的pH值多在6.5-8.5,部分苏打型湖泊水的pH值可达9.0-9.5,有的可能更高。海水的pH值一般在8.0-8.4。

地下水由于溶有较多的CO2,pH一般较低,呈弱酸性。某些铁矿矿坑积水,由于FeS2的氧化、水解,水的pH可能成强酸性,有的pH甚至可低至2-3,这当然是很特殊的情况

某些铁矿矿坑积水,由于FeS2的氧化、水解,水的PH可能成强酸性

天然水的缓冲性

天然水都有一定的维持本身的PH能力,即具有一定的缓冲性。其原因存在以下3个调节PH的平衡系统

1、碳酸的一级与二级电离平衡

2、碳酸钙的溶解和沉淀平衡水中钙离子含量足够大时,可以限制碳酸离子钙含量增加,也限制了PH

的升高。

3、离子交换缓冲系统

二氧化碳平衡体系在水中有4种化合态:、CO2 H2CO3、HCO3-和CO32-,其中H2CO3 CO2 合称游离二氧化碳C T,CO2=【H2CO3*】+【HCO3-】+【CO32-】

1、有水温为20℃、碱度A T=3.6mmol/L、pH为6.6的地下淡水,今需加入NaOH使其pH=7.5,问1m3水需用NaOH固体多少克?假定加入NaOH后没有沉淀生成。

解题思路:酸碱中和可视为封闭体系。加NaOH前后的C T ,CO2不变。由pH求f ,然后求C T ,CO2,再求

中和后应达到的A T,前后A T之差即为碱的用量。

pH = 6.6, f =1.60 ;pH=7.5 f‘= 1.07

C T ,CO2=A T×f=3.6×1.60=5.76(mmol/L)

即需加NaOH 1.8mol/m3,相当于固体NaOH 72g/m3

2、pH为9.1的鱼池水,A T’=2.5mmol/L,补入pH=6.5,A T=4.0mmol/L井水20%体积。问:混合水的pH是多少?设气相CO2分压P CO2(g)=0.00030×101.325kPa

解题思路:不能采用pH加权平均方式求解,而应采用c T ,CO2与A T加权平均后求f值,再从表中查出pH。解:1)查表4-6 得:pH=6.5, f = 1.76 ;pH=9.1 , f '= 0.954

2)求混合前c T ,CO2:

c T ,CO2(1)=A T×f =4.0×10-3×1.76=7.04×10-3 (mol/L)

c T ,CO2(2)=A T‘×f‘ = 2.5×10-3×0.954=2.38×10-3 (mol/L)

3)求混合后c T ,CO2(混)及A T(混)

S V V K V S m max

max 1+=

pH=7.2 3

解、(1) 根据公式S‰=1.80655Cl‰ 水体的氯度Cl‰=20/1.80655=11.0708

经查表得出:水温20 ℃,Cl‰=11的水体 KB?=1.64×10-9

(2) 根据pH=8.5, αH+=10-8.5 (3)硼酸盐碱度=

2.2×10-2×1.64×10-9×11.0708/(1.64×

10-9+10-8.5)=8.3×10-2(mmol/L) 第五章 天然水中的生物营养元素

必需元素:某种元素被证明至少是某种生物所必需的,且直接参与生物的营养,其功能不能被别的元素替代,生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常量必需元素(N 、P 、S 、K 、Ca 、Mg 、C 、H 、O )微量必需元素(Fe 、Mn 、Zn 、Cu 、B 、Mo 、Cl )

固氮作用:天然水和沉积物中的一些藻类(蓝、绿藻)及细菌,它们具有特殊的酶系统,能把一般生物不能利用的单质N2,转变为生物能够利用的化合物形式,这一过程称为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天然水中,经硝化细菌的作用,氨可进一步被氧化为NO3-,这一过程称为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被还原为一氧化二氮(N2O )或氮气(N2)的过程。 氨化作用: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释放氨态氮的过程。同化作用:水生植物通过吸收利用天然水中的NH4+、NO2-、NO3-等合成自身的物质,这一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常见的方法是把米氏方程换成如下形式:

Km 为米氏常数,若S=Km 时,V=1/2V max 一般认为,为了得到藻类的正常繁殖速率,水体的限制性营养元素浓度[S]应维持在3K m(此时吸收速率V=0.75V max)以上。若[S]不足时,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将直接受到限制。 天然水中氮的来源1、大气降水下落过程中从大气中的淋溶2、地下径流从岩石土壤中的溶解

3、水体中水生生物的代谢

4、水体中生物的固氮作用

5、工农业生产活动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6、沉积物中氮的释放

NH3毒性强的原因:NH3不带电荷,有较强的脂溶性,易透过细胞膜,对水生生物有很强毒性

一、天然水中氮元素的存在形态

1、溶解游离态氮气

2、无机氮化合物 铵(氨)态氮(TNH4-N)、硝酸态氮(NO3--N)、亚硝酸态氮(NO2--N)

3、 有机氮化物 尿素、氨基酸、蛋白质、腐殖酸等

二、天然水中氮的转化 固氮作用、氨化作用、 同化作用、 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脱氮作用)

三、天然水中的无机氮与养殖生产的关系

双重作用:一方面, 水体中的NH 4+、NO 3-是藻类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氮的形态,在适宜浓度范围内,增加其含量,可提高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提高天然饵料基础,促进养殖生产。另一方面,当水体中无机态氮含量过高时,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养殖生物产生有害的影响。

四、天然水中磷的存在形态

水体中的磷 :溶解态磷(无机磷a.无机正磷酸盐 PO43-、HPO42-、H2PO4-、H3PO4 b.无机缩聚磷酸盐如P2O74-、P3O105-等,它们是某些洗涤剂、去污粉的主要添加成分。)有机磷:天然水中可溶性有机磷包括生物体中存在的氨基磷酸与磷核苷酸类化合物、颗粒态磷

五、参入天然水中磷循环的因素

1、生物有机残体的分解矿化

在天然水中水生生物的残体以及衰老或受损的细胞,由于自溶作用而释放出磷酸盐。 ● 因悬浮于温跃层和深水层暗处受微生物的作用而迅速再生的无机磷酸盐,构成了水体中有效磷的重要

来源。

2、水生生物的分泌与排泄 3.水生植物的吸收利用藻类在吸收利用有效氮和有效磷时一般也按P/N=1:16(或15) 的比例进行。4、沉积物的释放5、若干非生物学过程

六、含大量铁的地下水(主要为Fe2+)大量注入鱼池,会使水质状况发生一系列变化:

首先:Fe2+被氧化成Fe(OH)3,减少水中的溶解氧,水变混浊,pH值降低;

生成的Fe(OH)3絮凝时会将水中的藻类及悬浮物一并混凝、下沉,使水又逐渐变清。过几天浮游植物又会繁生,水色又渐渐变深,pH回升;水中生成的大量Fe(OH)3微粒会堵塞鱼鳃。

所以我国北方鱼类越冬池不可直接大量补注含铁高的水。(要求含Fe 1mg/L)

铁的去除方法曝气絮凝过滤或静置

第七章水环境中的胶体与界面作用

1、胶体粒径在1~100nm之间,20世纪初,人们把胶体分成两类:亲液胶体(蛋白质、明胶等容易与水形成胶体的溶液)、憎液胶体(金溶胶等本质上不溶于介质,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形成胶体溶液)

2、胶体的结构:【胶核| n 表面离子+(n-x)反离子】x+反离子+

胶团=胶粒+扩散层反离子胶粒=胶核+吸附层

3、胶体粒子表面电荷的来源:电离、离子吸附、晶格取代

4、ζ-电位:这种当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做相对运动时,吸附层和扩散层之间存在的电位差称为电动电位。

5、胶体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ζ-电位的大小:ζ-电位越大,胶粒电荷越多,胶粒间电性斥力越大,胶体越稳定。

溶剂化作用:水化薄膜层阻止了胶粒的互相碰撞而引起的合并,使溶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5、水环境中胶体的种类

无机胶体:黏土矿物胶体、水合氧化物胶体有机胶体:各种可溶性和不溶性腐殖质无机有机复合体胶体无机胶体来源:化学平衡产物、河流输入物、生物死亡后的残物;有机胶体来源:生物的代谢产物、生物细胞的分解产物、有机颗粒物的降解产物。

6、粘土矿物分三类:

高岭石类:一层硅氧片和一层水铝片,称1:1型晶格,化学式Al4(Si4O10)(OH)8

蒙脱石类:两层硅氧片和一层水铝片,称2:1型晶格,化学式Al4(Si4O10)2(OH)4.nH2O

伊利石类:两层硅氧片和一层水铝片,称2:1型晶格,化学式Al4Si8O20(OH)4

7、水环境中腐殖质主要为富里酸和胡敏酸

8、表面张力:在气液界面上由于液相的表面层与本水体在微观结构和性质上有许多明显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处于液体表面上的分子受力是很不平衡的,他们总是受到向液体内部的一定张力,即表面张力。

气提作用:由于气泡的形成及在其气——液界面上的吸附作用,水体中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种类繁多的有机物具有两相基团)连同可与其结合的其他各种形态物质一起被选择性地富集于液相表面膜中,这种现象称为气提作用或泡沫浮选作用

泡沫:由难溶性气体以气泡形式分散在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系,称泡沫。其稳定性主要决定于气液界面的吸附作用。泡沫的破坏主要起因于液膜排液变薄和泡内气体的扩散。

凝结:胶体粒子相互碰撞,终于相互聚集成沉淀析出的过程成为凝结。由于所得的沉淀常为絮状物,所以又称“絮凝作用”。在胶粒及黏土微粒絮凝沉淀时,总是把水中共存的一些可沉降或非沉降性的物质结合一起沉出,故又称“混凝作用”。如果降低或消除胶体稳定剂的作用,分散微粒则可通过碰撞结合成聚集体而沉淀,这叫聚沉或凝聚。

9、我国用量最大的无机絮凝剂主要有:硫酸铝、聚氯化铝、氯化铁、硫酸亚铁

10、影响凝聚作用的因素

1、电解质的作用如前所述,加入电解质可以压缩扩散层,降低胶粒的ξ-电位,导致凝聚作用的发生。

2、电性相反溶胶,可以相互凝结一般认为,疏液溶胶相互凝结,主要通过静电引力;疏液溶胶与

亲液溶胶相互凝结则主要依靠吸附及桥连作用;亲液溶胶相互凝结则与所谓乳粒积并作用有关。

3、助凝剂混凝剂的加入可以扩散层,降低胶粒的ξ-电位甚至使之接近于零,使胶体发生聚集作用。助凝剂的作用在于加速混凝过程,加大絮凝颗粒的密度和重量,使其迅速沉淀;并通过粘结和架桥作用的加强,使絮凝颗粒粗大且有更大表面,可以充分发挥吸附卷带作用,提高澄清效果。

4、非电解质的作用非电解质对于溶胶所表现出来的聚沉效应,可因非电解质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有许多能在水中形成分子分散的非电解质物质,都能引起胶体的聚沉,例如乙醇、丙酮、糖等,当然这些物质需要较高的浓度才有聚沉效应。

5、其它如改变pH、加热、剧烈搅拌等,都可加速絮凝。

第八章污染物的毒性与毒性试验

一、毒物: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的浓度(或剂量)就能引起生物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或剂量虽微,但易于在生物体内积累,积累到一定的量,就能干扰或破坏生物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病理变化的、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②毒性:一定量的毒物接触或进入生物机体后,对生物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毒物对生物引起这种损害的能力称为毒物的毒性。效应:毒物作用于生物体引起生物个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被称为效应。反应:毒物作用于生物群体后产生某种效应的生物个体数量在生物群体中所占的比率,被称为反应。

致死浓度(LC):指在一定时间内以生物机体死亡为标准而确定的水中外来化合物的浓度。

绝对致死浓度(LC100):指能在一定时间内引起所观察生物个体全部死亡的水中化合物的最低浓度。半数致死浓度(LC50):在一定时间内能引起试验生物群体中50%生物个体死亡的水中化合物的浓度。耐受限度(TL):以存活比率为观察指标,既可以用于毒物的作用,也可以用于非毒物的作用,比如温度、射线等物理因素的作用,适用范围更广。

有效浓度(EC):以通过测定或观察生物对毒物的某种特定的效应,如动物失去平衡能力、产生畸形、酶活力变化等,或者生长受抑制程度等,一般用―有效浓度‖来反映毒物对试验生物的毒性。

最大允许毒物浓度(MA TC):对受试生物没有明显影响的毒物浓度。要得到毒物的最大允许浓度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慢性生物毒性试验

生物富集系数(BCF)f BC =C b/C e平衡时生物体内读物浓度与环境中该毒物的浓度之比

生物富集: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积累化学物质的现象,则称为生物富集,也称生物浓缩;

生物放大:生物通过食物链积累化学物质、毒物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增大的现象,则称为生物放大。

应用系数(AF):最大允许毒物浓度与起始“LC50”的比值。

毒性试验:为了测试化学物质对生物是否会引起损伤作用而进行的一系列试验。根据中毒发生的速度,可分为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急性毒性试验:指在短时间内生物接触高浓度有毒物质时,被测试化学物质引起试验生物群体产生一特定百分数有害影响的试验。慢性毒性试验:经常按等差数列设置试验浓度联合毒性: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同时或相继对生物体发生作用所产生的毒性。联合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同时或相继对生物体所产生的综合生物学效应。包括: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独立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毒化学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后,由于各自的作用方式、途径、受体、部位等的不同,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相互无影响,仅表现为各自毒性效应的毒物联合作用。相加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毒化学物质同时或相继作用于生物体后,对生物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强度等于它们分别单独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强度之和的毒物联合作用。亦称为加和作用。协同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毒化学物质同时或相继作用于生物体后,对生物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强度大于它们分别单独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强度的毒物联合作用。颉抗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毒化学物质同时或相继作用于生物体后,对生物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强度小于它们分别单独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强度的毒物联合作用。

二、毒性试验分类

1、静水式试验指试验生物所在的试验容器内的试验溶液处于不流动或静止状态,试验期间不更换试验溶液的毒性试验。静水式试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只适用于那些在试验期间稳定且耗氧不高的化学物质的生物毒性试验。

2、半流水式试验:指定期更新试验溶液的毒性试验,有时亦称为换水式毒性试验,或换水式生物测试。一种简便且又可在一定要求下达到满意效果的试验方式,大多数生物毒性试验采用这一试验方式。

3、流水式试验指试验溶液连续地或间歇地流经试验容器的毒性试验。流水式试验装置仅在测试易挥发、不稳定的化学物质的生物毒性时使用。

三、毒性试验的一般程序

1.试验设计

选择受试生物、设置毒物浓度、试验持续时间、受试生物的数量及分配、确定观测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2、试验溶液的配制试验溶液的配制方法主要有两种:

①根据试验毒物浓度和试验溶液体积按所需量直接将测试化合物加入水中;

②将被测试化合物先配制成浓度较高的贮备液,然后按设置的试验毒物浓度和溶液体积稀释而成。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建议:10L水中所加贮备液的体积不得超过100mL。

选择有机溶剂或乳化剂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能有效地溶解或乳化被测试化合物②对受试生物无毒或基本无毒③易于与水混合④与被测试化合物不发生化学反应⑤与被测试化合物混合后不产生生物效应⑥在水中能够稳定存在

3、预备试验

3~5个间隔较大的浓度范围、少量(3~5尾)的受试生物、观察24~96h,求得100%死亡浓度(LC100)和0%死亡浓度(LC0)、在LC0和LC100之间选择5~7个试验浓度进行正式试验

4、试验浓度的选择

急性毒性试验:一般按照等对数间距确定试验溶液中待测试有毒物质浓度lg ci+1 - lg ci = 常数

慢性毒性试验:经常按等差数列设置试验浓度ci+1 - ci = 常数

5、试验负荷: 指单位体积试验溶液中投放受试生物的重量。一般按照下列原则设置试验负荷:

(1)受试生物对毒物的吸收、吸附不得引起试验溶液中溶解氧和毒物浓度的明显下降;

(2)受试生物代谢产物的积累不超过允许水平;(3)受试生物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6、试验期间的施肥和投饵

1、急性毒性试验不投喂饵料

2、慢性毒性试验至少每天定时投喂一次。还要观察生物对食物的

摄食情况,并清除残饵。3、藻类毒性实验在不影响试验毒物浓度的前提下施用氮、磷、维生素等营养性物质,以保证藻类生长不受营养性物质的限制。

四、受试生物选择的一般原则:

1、受试生物的选择范围:水中的初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2、受试生物选择的一般条件:

对试验毒物或因子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和足够的能量,并在全年中容易获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价值、在实验室内容易培养和繁殖、具有丰富的生物学背景资料、对试验毒物或因子的反应能够被测定,并有一套标准的测定方法和技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或观赏价值,应考虑到人类食物链的联系。

五、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1、求出被测试化合物对一种或几种受试生物的LC50或某种效应的EC50,初步估测该化合物的危险性。

2、阐明被测试化合物急性毒性的浓度——反应关系与生物中毒特征

3、为进一步进行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以及其他特殊毒性试验提供依据。

六、半致死浓度的计算方法—概率单位法

第九章、水中的有机物

一、基本概念

1、生化需氧量(BOD):好氧条件下,单位体积水中需氧物质生化分解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BOD5:20℃时,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五天内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

2. 化学需氧量(COD):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3.总需氧量(TOD): 水体中能被氧化的有机和无机物质燃烧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

4.总有机碳(TOC) :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它能较全面地反映出水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

5、耗氧有机物:主要是指水体中能被溶解氧所氧化的各种有机物,主要包括动、植物残体和生活污水及某些工业废水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易分解的有机物。这类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需要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质恶化。因此,统称为耗氧有机物。

6、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降解缓慢、在水环境中滞留时间长,可通过生物放大和食物链的富集输送作用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构成直接威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种类1.农药 2. 多氯联苯(PCBs) 3. 多环芳烃(PAHs) 4. 卤代烃类

5. 酚类

6. 苯胺类和硝基苯类

7.油类。

三、化学需氧量(COD)

1、所用的氧化剂主要有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2、高锰酸钾氧化法获得的化学需氧量在环境保护领域又称为高锰酸盐指数,以CODMn表示,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

3、在碱性介质中,高锰酸钾法的氧化能力减弱,约为酸法的2/3。

4、而重铬酸钾氧化法只在强酸性条件下使用,高锰酸钾氧化法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进行。

5、国际上倾向于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法适用轻度污染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测定。

四、耗氧有机物的来源天然有机物及其分解产物、生物活动产物、人类生活废物和各种工业废物等按水体中有机物的产生方式可分为内源和外源

内源:指水体中水生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

外源:指来源于水体之外,以各种途径和方式进入水体的所有有机物。

外源既有人为源又有天然源人为污染源①工业废水②生活污水③农业退水④水产养殖废水

五、腐殖质是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分解转化和再合成形成的。它的的化学成分: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

第十一章、水环境中的配位解离平衡

水环境中常见的配位体

无机配位体:H2O、OH-、X-、CN-、NH3、CO3-、HCO3-、SO42-、H2PO4-

有机配位体:腐殖酸、糖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

一般水体中配合物常见配位数为6

螯合物大致分为2类:易变性螯合物(EDTA与各种金属形成的螯合物)、非易变形螯合物(细胞色素、叶绿素、维生素B12、铁色素等)

一般配合物的稳定性决定于配位体的性质、金属离子的电荷和半径、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养殖生物重金属中毒首选无机物为EDTA

第十三章几种主要类型天然水的水质

一、大气降水化学成分与性质特点:

1、气体含量近于饱和

2、PH呈近中性或弱酸性

3、含有营养盐等物质

二、酸雨:PH低于5.6的降水。工厂排放的硫和氮的氧化物等在大气转化为SO

2-及NO3-等,然后被

4

雨雾吸收而酸化了降水,以至形成酸雨。

三、地下水的水质特点:

(一)含盐量

地下水含盐量较高且差别很大。同一地区不同深藏深度的地下水,含盐量可能不同。

(二)主要离子

含盐量低的地下水离子组成多以HCO3-与Ca2+为主,有石膏地层的地下水含有丰富的SO42-离子。含盐量高的地下水以Cl-和Na+为主

(三)溶解气体

地下水溶有氮、氧、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甲烷等气体。

(四)营养元素及有机物质

地下水营养盐含量不高。有些地下水含有较丰富的氨气、NO3-及磷酸盐

(五)PH

地下水的PH变化范围很大,为1~11.5

(六)微量元素与放射性元素

(七)地下水的温度与矿泉水

第十四章水质标准与水质评价

水质指标:反映水体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特征以及状态的参数。

水环境基准:是对水体中的污染物或危害因素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对人体健康、生态平衡以及社会财富等的危害进行综合研究基础上,所获得的污染物浓度(剂量)与效应的相关性的系统资料,是科学研究的结果,它未考虑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

水环境标准:是以水质基准为基本科学依据,并考虑实现标准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由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颁发的,具有法律效力。水环境基准是制定水质标准的科学依据,基准数值决定了水质标准的基本水平。

《渔业水质标准》(GBll607-89)

于1989年8月12日由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1990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适用于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水产增养殖区等海、淡水的渔业水域,对保护我国有限的水资源,防止和控制渔业水域水质污染,保证鱼、虾、贝、藻类正常生长、繁殖和水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3项渔业水质标准中,物理性指标3项:色臭味、漂浮物质、悬浮物质;化学指标29项:PH、溶氧、生化需氧量、汞、铅等等;生化指标包括总大肠菌群1项。

渔业水质标准制定的一般原则

1、能保护经济鱼类、养殖对象、饵料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对主要生物无毒

2、不影响水产品品质,不能使渔业水域生产的水产品带有异色、异味和毒性,危害人

体健康

3、不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

4、对积累性毒物从严要求

水质标准的作用是:

1、制定水环境规划和计划的定量化依据

2、进行水质评价的准绳

3、进行水质管理的技术基础

4、提高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水质标准的制定一般包括:水质基准的确定、费用——效益分析、标准的拟定、修正和颁发实施等过程。

2015春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水产养殖学本科●养殖水环境化学》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考试 养殖水环境化学试卷 (课程代码222213)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淡水中的主要阴离子成分有HCO3-, CO3 2-, SO4, Cl。 2、某水中的优势阴离子为Cl -优势阳离子为Mg2+,[ CO32- ]= 0,[HCO3-] =0,该类型水用符号表示为C1MgIV 。 3、海水盐度为24.7‰时,最大密度时的温度等于冰点温度。 4、海水的盐度原来是用氯度来表示,现在不用氯度的原因是现在用电导率来测盐度。 5、天然水的依数性表现在蒸汽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 6、在天然水正常pH条件下,淡水的总碱度可简化为ALK =C HCO3- + C1/2CO32-。 7、晴天时,养殖池水白天的硬度比夜晚的硬度低。 8、水中溶氧的主要来源有:大气中氧的溶解、光合作用、水体补给。 9、海水溶氧最小层通常出现在密度跃层,再往深处,溶氧浓度又开始回升,其回升原因是大洋下面潜流着极区下沉而来的寒冷富氧的巨大水团所造成的。 10、在淡水中,pH<6.4时,CO2占优势;pH>10.4时,CO32-,占优势。 11、水的溶氧升高,硫化氢的毒性,减小分子氨的毒性,减小。 12、水中加入1mol/L的碳酸氢钠后,水体的碳酸总量增大 1 mol/L,碱度增大1 mol/L。 13、反映水中有机物污染指标有,COD ,BOD ,TOD ,TOC 。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水体自净:天然水体对排入其中的某些物质有一定的容纳程度,在这个范围内,天然水体能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作用过程,使排入的物质浓度自然降低,不致引起危害。 2、水呼吸:水中浮游生物、微生物呼吸以及有机物氧化分解等物质化学反应所消耗的溶解氧。

养殖水环境化学习题

各章复习思考题及综合性模拟题 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水质:水及其中杂质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特征。 2、水质系:水和其中杂质所组成的一切复杂体系。 二、问答题(答题要点) 1、为什么说天然水是包含各种杂质的溶液或浊液? 答:天然水中溶解了多种盐类、气体和有机物,而且还含有泥沙、粘土颗粒、浮游生物、有机碎片等悬浮物质,所以说天然水是包括各种杂质的溶液和浊液。 2、水生生物与水、水质有何密切关系?(可问老师) 答:主要从水生生物生长、繁殖等与水、水质的关系及养殖生产的产量、质量与水、水质的关系这两个方面另以阐述。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硬度:单位水体中所含二价和二价以金属离子的总量为水的硬度。 2、暂时硬度:水中的钙、镁的碳酸氢盐在煮沸后即分解成碳酸盐沉淀析出,故相应的硬度又称暂时硬度。 3、永久硬度: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用一般的煮沸方法不能把它们从水中除去,所以又称永久硬度。 4、电导率:在相距1cm用惰性金属制成的平行电极间,电解质溶液有1cm2面上所具有的电导,称为电导率。P32 5、离子活度:离子的有效浓度。P30 6、水的透明度:把透明度板沉入水中,至恰好看不见板面上的白色,此时水的深度即为水的透明度。 7、温跃层:温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的水层。 8、水温的正分层:指夏季的上层温度高,下层温度低的分层情况。 9、水温的逆分层:指冬季的上层温度低,下层温度高的分层情况。 10、水温的全同温:指春秋季的上下层温度几乎相同的情况。 二、问答题(答题要点) 1、水的硬度如何分类? 答:单位水体中所含Ca2+、Mg2+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按照造成硬度的阳离子的不同,硬度又可分为钙硬度和镁硬度。考虑阴离子组成,硬度可分为碳酸盐硬度(其中钙、镁的碳酸氢盐标定的硬度又称暂时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又称永久硬度)。 2、硬度的常用单位有哪三种?这些单位之间如何相互换算? 答:常用单位有:mmol(1/2 Ca2+,1/2 Mg2+)·L-1;德国度(0H G)和mg(CaCO3)·L-1三种。 换算关系:1 mmol(1/2 Ca2+,1/2 Mg2+)·L-1=2.804 0H G=50.05 mg(CaCO3)·L-1。 3、鱼池水硬度变化与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何关系? 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会引起鱼池水硬度变化:光合作用使硬度减小,呼吸作用使硬度增大。 4、盐度小于24.9的海水,密度最大时的温度比冰点高,在冰下可以保持高于冰点温度的水层;在盐度为24.9的海水中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与冰点相同:(24.9‰、-1.350C),纯水在3.980C时密度最大。 5、何谓硫酸盐的还原作用?发生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P56 答:在缺氧环境中,各种硫酸盐还原菌可把SO42-还原成硫化物,这一过程称为硫酸盐的还原作用的,其发生的条件是:(1)缺乏溶氧;(2)有丰富的有机物;(3)SO42-的含量(4)有微生物的参与。 6、硫元素在水体中有哪些转化作用? 答:硫元素在水体中的转化作用有:氧化作用、还原作用、化学沉淀或吸附沉淀和同化作用及蛋白质分解作用。 7、硫化氢在总硫化物中占的比例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pH值降低的毒性增强?P56 答:H2S在总硫化物中占的比例主要与水温、pH值等有关,在硫化物的三种存在形式中,H2S毒性最强,pH下降,硫化氢在总硫化物中占的比例增加,毒性也随之增强。 8、养殖生产中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硫化氢的生成及其毒害作用?P57 答:主要措施有:(1)促进水体垂直流转混合,打破其分层停滞状态,避免底泥、底层水发展为厌气状态。(2)尽可能保持底质、底层水层中性、微碱性(pH值8左右),极力避免底质、底层水呈酸性。(3)施用铁剂,提高底质、底层水中铁含量。(4)避免大量SO42-进入养殖水体。 9、为什么Fe2+、Fe3+、石灰水、黄泥水均可降低水中硫化物的毒性?P57 答:Fe2+、Fe3+可使硫化物转化为硫和硫化亚铁沉淀,黄泥含铁离子也具有此作用,而石灰水会增大水的pH值,降低硫化氢

2017高二化学会考复习资料整理知识点总结

2017高二化学会考复习资料整理知识点总结 篇一: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汇总2017 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汇总(必记)1. 氯气(Cl2)的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密度比空气大。泄露时人往高处跑,吸收多余的氯气用NaOH溶液吸收。Cl2 +2OH氯气(Cl2)的用途:自来水消毒,制取漂白液[ Cl2 +2OH 分是————4.焰色反应:含有钠元素的物质火焰显黄色,含K 元素物质火焰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颜色反应: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显黄色显色反应:Fe3+遇到KSCN溶液显示红色5. 6.共价键、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形成离子键只要含有离子键(不管是否含共价键),该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7.电子式的书写原则:非金属原子(H除外)周围都有4对“:”(8个“·”);H原子周围有1对“:”(2个“·”)离子化合物:有正负号和中括号阳离子的电子式只写离子符号即可,如钠离子的电子式:Na+, 阴离子的电子式有[ ],中括号外面要标上负电荷数,且非金属周围还要有4对“:”(即8个“·”)如氯离子的电子式:8.钝化现象:常温下,铝或者铁遇到浓硫酸或者浓硝酸会发生钝化现象(即不再发生反应)9.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0 ②各组分物质的量浓度都不变10.依

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记忆金属冶炼方法:K、Ca、Na、Mg、Al—电解法Zn、Fe、Sn、Pb、Cu—热还原法Hg、Ag—热分解法Pt、Au—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11.原电池:两个电极中较活泼的金属做负极,负氧正还,失电子(负、氧、失),电子从负极(锌)流向正极(铜),负极是锌发生反应,正极是氢离子发生反应。12.非污染气体:干燥清洁空气中的原有成分(氮气N2、氧气O2、二氧化碳CO2、稀有气体)13.能水解的物质: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二糖(蔗糖、麦芽糖)→水解生成单糖多糖(淀粉、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制肥皂,有的还可以发生氢化= Cl ————+ClO ———— +H2O = Cl+ClO+H2O]有效成NaClO ],制取漂白粉[ 2Cl2 +2Ca(OH )2= CaCl2+Ca(ClO)2+2H2O,有效成分是Ca(ClO)2 ] 氨气(NH3)的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如果泄露人往低处跑,易液化,液氨可以做制冷剂。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做喷泉实验,其水溶液呈碱性。氨气(NH3)的实验室制法:Ca(OH)2+2NH4Cl CaCl2+2 NH3↑+2H2O NO: 无色气体,难溶于水,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原因:NO极易和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2NO+ O2=2NO2)。NO2:红棕色气体,造成光化学烟雾、酸雨。SO2: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漂白不彻底,把褪色的品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养殖13级 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 1、名词解释 (1)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海水的总含盐量或盐度是可变的,但常量成分浓度之间的比值几乎保持恒定。“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又称为“主要成分恒比关系原理”、“海水组成的恒定性原理”、“Marcet原理”和“Dittmar定律”。 (2)离子总量:离子总量是指天然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之和。单位:mg/L 、mmol/L或g/kg、mmol/kg。 (3)矿化度:用蒸干称重法得到的无机矿物成分的总量,标准温度:105~110℃,反映淡水水体含盐量的多少。 (4)天然水的依数性:指稀溶液蒸气压下降(Δp),沸点上升(Δt ),冰点下降(Δt f)值都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b)成正比,而b 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5)电导率:为在相距1m(或1cm),面积为1m2(或1cm2)的两平行电极之间充满电解质溶液时两电极间具有的电导。测定的标准温度为25℃。(6)补偿深度:有机物的分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的水层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7)离子强度:是指电解质溶液中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离子的有效浓度。离子活度(a)和浓度(c)之间存在定量的关系,其表达式为:a=γ ·c。 c

(8)离子活度:衡量溶液中存在离子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量度。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粒子与它的离子氛之间的作用越强,离子强度越大。 (9) 水体自净:在自然条件下,一方面由于生物代谢废物等异物的侵入、积累导致水体经常遭受污染;另一方面,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又可将这些有害异物分解转化,降低以至消除其毒性,使受到污染的水体恢复正常机能,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2、天然水中的常量元素。 海水与淡水中都有的常量元素:阳离子:K +、Na +、Ca 2+、Mg 2+ 阴离子:HCO -、SO 42-、Cl - 淡水中有CO 32-,海水中有H 4BO 4-、Br 、Sr 。 3、哪些参数能反映天然水的含盐量相互间的关系 §常用的有离子总量、矿化度、氯度还有盐度。其中矿化度是用来反映淡水水体含盐量多少的,氯度和盐度是反映海水含盐量多少的。对于海水离子总量、矿化度和盐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总含盐量>离子总量>盐度>矿化度。 4、海水盐度、氯度是怎样定义的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答:(1)氯度的原始定义:将1000g 海水中的溴和碘以等当量的氯取代后,海水中所含氯的总克数。用Cl ‰符号表示。 氯度的新定义:海水样品的氯度相当于沉淀海水样品中全部卤族元素所需纯标准银(原子量银)的质量与该海水样品质量之比的倍,用10-3作单位。用Cl 符号表示。

养殖水化学

《养殖水化学》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 参考教材 养殖水环境化学,雷衍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 试卷结构(题型)及比例(总计100分) 1)填空(30%) 2)问答题(50%) 3)计算题(20%) 二、考试大纲 1. 考试大纲的性质 养殖水化学是水产养殖、水族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报考水产养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为硕士学位考生参加养殖水化学课程考试,明确复习的主要内容和范围,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2.考试主要内容 绪论 什么是水质? 水质是由水与其中所含的物质共同呈现的水体特征,其实质是水体中物理、化学、生物诸多复杂过程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 常见水质指标有哪些? 水质指标是指水样中除去水分子外所含杂质的种类和数量,它是描述水质状况的一系列标准。 水质指标大致可分为:(1)物理指标(嗅味、温度、浑浊度、透明度、颜色等) (2)化学指标[(a)非专一性指标:电导率、pH值、硬度、碱度、无机酸度等;(b)无机物指标:有毒金属、有毒准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c)非专一性有机物指标:总耗氧量、化学耗氧量、生化耗氧量、总有机碳、高锰酸钾指数、酚类等;(d)溶解性气体:氧气、二氧化碳等] (3)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藻类等) (4)放射性指标(总α射线、总β射线、铀、镭、钍等)

有些指标用某一物理参数或某一物质的浓度来表示,是单项指标,如温度、pH值、溶解氧等;而有些指标则是根据某一类物质的共同特性来表明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水质状况,称为综合指标,比如生化耗氧量表示水中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污染状况,总硬度表示水中含钙、镁等无机盐类的多少。 国内常见的水质标准有哪些? 水质标准是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水中污染物或污染因子所做的限制性规定。是一定时期内衡量水质状况优劣的尺度和进行水环境规划、评价和管理的依据。 ①《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②《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③《渔业水质标准》 ④《农业灌溉水质标准》 ⑤《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 天然水的化学组成;表示天然水中离子含量的指标有哪些?天然水的化学分类法;什么是天然水的依数性?天然水的透光性;水的流转混合作用与水体的温度分布。 第二章天然水的主要离子 硬度的概念、单位及其生态学意义;碱度的组成、单位及其生态学意义;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 第三章溶解气体 水中溶解氧的来源与消耗;天然水中溶解氧的分布变化规律;溶解氧的测定原理及饱和含量、饱和度的计算;溶解氧在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水中二氧化碳系统的组成;水的pH 及缓冲性;二氧化碳系统的重要性;水中硫化氢的产生及其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第四章营养元素 营养盐与藻类的关系;米氏方程;氮元素的存在形态;氮的来源和转化;有毒氮元素的形式有哪些?非离子氨的求算;磷元素的存在形态;磷的迁移转化规律;硅及其他微量营养元素的存在形态、在水中的含量及其与水生生物的关系;富营养化的概念、成因与解决办法。 第五章有机物质 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反映有机物含量的水质指标有哪些?耗氧有机物的种类、来源及其在水中的变化;腐殖质;持久性有机物的种类、来源、危害、生物富集;有机物与水生生

完整沪教版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已标注重点.docx

科学复习资料 能与能源 【生活实例】汽车靠动能在公路上奔驰;电风扇靠电能运转;轻轨火车靠动能前进;我们之所以要进食,是因为我们要把食物内储有的化学能转换为内能,为我们补充能量。 能以不同形式存在,如光、热、声音等。 光能:电灯、手电筒、电视机等都会放出光能。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发光体,它向外释 放出大量的光能。 热能:电炉、电热器、燃气灶等器具工作时会放出热能。热能可使受热物体温度升高。 电能:电能从发电站通过电缆输送到用户。工厂里的机器、办公室中的设备及家庭中的器具大多数使用电能。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能了。 声能:被敲击的钟或鼓会放出声能。声音越大,放出的声能越多。 动能:飞驰中的快艇、跑动中的动物等都具有动能。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 势能:打桩机的汽锤升得越高,具有的势能越大。此外,物体受压或被拉长时(例如弹簧),也储存着势能。 化学能:树木、煤、石油等物质都储存着大量的化学能。当它们燃烧时,化学能就会转化 成其他形式的能,例如光能和热能。 能的存在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中包括光能、热能、电能、声能、动能、势能和化学能 等。 能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如:储存在酒精内的化学能→光能+热能;快速搓动双手,动能→热能 +声能;动能(摇动罐子)→声能;势能(钩码升高)→动能(钩码运动)→势能;化学能(酒精)→光能+热能(火焰释放)→动能;动能(上紧发条)→势能(储在发条内)→动能等。 利用某些装置把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这些装置称为能的转化器。 利用能的转化器可以把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不同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而同一形式的能可以发生转移,比如热能。 热可以从高温的地方传到低温的地方。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当气体中的粒子受热时,它们的运动速度加快,同时粒子间的距离会增大。气体受热膨胀后,它的密度相对地比四周气体的密度小。 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而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向下移动,于是便形成对流。 当水受热时,粒子间的距离增大,热水因而膨胀,同时密度变得比冷水小。密度较小的热水向上升,而密度较小的冷水向下流回补充,形成对流。 在液体中,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固体中的粒子是有秩序地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它们只能在固定的位置附近振动。 热在固体中能从高温的一端传递到低温的一端,这种热传递的方式称为传导。 固体受热时,固体粒子会振动得更剧烈,它们通过碰撞,影响相邻的粒子,使它们振动加剧,受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热也逐渐传至低温的地方。 热的传导和对流都需要在介质中进行。 没有实物粒子存在的环境称为真空。 热的传导是通过粒子的振动而传递的;热的对流是通过粒子的自由移动而传递的。 在空气中热能也可以通过辐射传递,例如当我们围着篝火取暖时,篝火放出的热主要就是通过辐射传给我们的身体。 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不同。

水环境化学复习题

水环境化学复习题 7. 腐殖质分为哪些种类,通过哪些途径对水质产生影响? 8. 简述生物富集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并说明生物富集的生态环境意义。9. 说明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概念和作用。 10. 亨利常数的表达方式有哪些?怎样计算亨利常数?11. 葡萄糖的氧化反应式为:C6H12O6 + 6O2 =6CO2 + H2O 计算100 mg/L的葡萄糖完全氧化的理论耗氧量。 12. 某废水的BOD5为250 mg/L,其最终BOD为380 mg/L,试求其降解速率常数。 13 .某河段流量为Q = 2 160 000 m3/d, 流速为46 km/d,T=13.5℃,耗氧系数k1=1.14 d-1,复氧系数k2=1.85d-1,起始断面排污口排放的废水量为8×104 m3/d,废水含BOD5为500 mg/L, DO为0,上游河水BOD5为0,DO为8.95 mg/L。求排污口下游10 km处河水的BOD5和氧亏值以及极限溶解氧出现的距离。 14 .某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分子量为19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5 mg/L,试估算其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及在鱼体中的生物富集系数(logBCF)。 15 .某种鱼对水中的持久性污染物X的吸收速率常数ka为14.5h-1,鱼体消除X的速率常数ke为2.5×10-3h-1;若X在鱼体中的起始浓度为0,在水中的浓度保持不变,且实验期间鱼体体重保持不变。计算X在鱼体内的富集系数及其浓度达到稳态浓度95%时所需要的时间。

16 .已知二氯乙烷(CH2ClCH2Cl)在25℃时的饱和蒸汽压为82 mmHg,在水中的溶解度为8700 mg/L,计算在该温度下四氯化碳从6.5 cm厚水层中挥发的半衰期。十、水中的重金属 1. 天然水体中的重金属大约有几种存在形态? 2. 影响水中重金属存在形态的因素有哪些? 3. 影响水中重金属毒性的因素有哪些?它们都如何影响重金属的毒性? 4. 何谓金属元素在水环境中的迁移?有哪些迁移基本类型? 5. 元素在地表环境中迁移的特点有哪些? 6. 影响元素在地表环境中迁移的因素是什么? 7. 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向上覆水中释放? 8. 沉积物中的金属有哪些存在形态?9. 如何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十一、配位解离平衡 1、决定络合物稳定性的因素在哪几方面? 2、水环境中常见无机配位体和有机配位体有哪些? 3、水环境中的金属离子与配位体络合的一般规律如何? 4、Cl-对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有何特点? 5、OH-对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有何特点? 6、腐植质对对重金属离子迁移转化有何影响? 7、举例说明EDTA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十二、溶解与沉淀 1.天然水体中的溶解和沉淀平衡的复杂性表现在哪里? 2.难溶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与pH的关系如何? 3.解释图12—2中的3条直线与一条曲线各表示什么意思? 4.如何绘制氢氧化亚铁与碳酸亚铁溶解度与pH的关系图?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试题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水环境化学(绪论) 2、含盐量: 3、离子总量 4、矿化度 5、盐度 6、依数性 7、透明度 8、补偿深度 9、硬度 10、碳酸盐硬度 11、非碳酸盐硬度 12、碱度 13、同化性硫酸盐还原作用 14、脱硫作用(desulfuration) 15、硫化作用 16、异化性硫酸盐还原作用 17、异化性硫还原作用 18、Marcet原理 19、气体的溶解度: 20、道尔顿分压定律: 21、饱和含量 22、气体饱和度 23、“水呼吸”耗氧 24、日较差 25、氧盈: 26、氧债 27、酸度 28、pH 29、缓冲作用 30、必需元素 31、氨(铵)态氮 32、氨化作用 33、硝化作用 34、脱氮作用 35、活性磷酸盐 36、有效磷 37、稳定剂 38、总电位差: 39、气液界面的吸附作用 40、气提作用(泡沫浮选作用): 41、气浮分离法: 42、凝聚 43、混凝剂或凝聚剂

44、污染物 45、毒物 46、剂量(dose) 47、绝对致死浓度(absolutely lethal concentration ,LC100) 48、半致死浓度 49、有效浓度(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 50、耐受限度(tolerance limit,TL) 51、生物放大 52、急性毒性试验: 53、化学需氧量 54、生化需氧量 55、总需氧量 56、腐殖质 57、水质 判断题: 1、离子总量是指天然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之和。 2、根据阿列金分类法,在碳酸盐类水中不可能有Ⅳ型水,在硫酸盐与氯化物类的钙组和镁 组中也不可能有Ⅰ型水,而硫酸盐与氯化物类的钠组一般没有Ⅳ型水。( 3、淡水中阳离子通常以Ca2+为主,咸水中阳离子则以Na+为主。 4、藻类细胞对营养盐的吸收,在任何时候都遵从米氏方程 5、米氏常数Km可用于比较不同浮游植物吸收营养盐能力的大小。在光照、水温及其他条 件适宜而营养盐含量较低时,Km值越小的浮游植物越容易发展成为优势种,Km值大的浮游植物则会因为缺乏营养盐而生长受到限制。 6、大洋水缓冲能力大于淡水。 7、总含盐量>离子总量>盐度>矿化度。 8、天然水中悬浮颗粒物一般指可以被0.54μm微孔滤膜阻留的物质。( 9、饱和度可以反映气体在水中溶解时所达到的饱和程度,判断气体是否达到溶解平衡及溶 解趋向. 10、细菌呼吸耗氧是水呼吸耗氧的主要组成部分。 11、底泥——在池塘养鱼中有培养底栖生物和调节水质的作用。 12、池塘中,水呼吸耗氧占总耗氧量的比例最大 13、养殖水碱度的适宜量为1~3mmol/L较好。 14、当温度、压力一定时,水中含盐量增加,会使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 15、水温升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且温度在低温条件下变化对气体的溶解度影 响显著。 16、在温度与含盐量一定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气体的分压增加而增加。 17、光合作用是水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18、日较差的大小可反映水体产氧与耗氧的相对强度. 19、当产氧和耗氧都较多时日较差才较大.日较差大,说明水中浮游植物较多,浮游动物 和有机物质适中,也即饵料生物较为丰富,这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20、酸度是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即水中能够给出质子(H+) 或经过水解能产生的H+的物质总量。pH:水体中呈离子状态的H+离子的数量,也称为称为离子酸度。

热力发电厂复习知识点

1、热力发电厂的分类(主要瞧按能源利用情况、原动机类型、承担负荷) a、按能源利用情况:化石燃料发电厂、原子能发电厂(核能)、新能源发电厂(地热、太阳能) b、按原动机类型:汽轮机发电厂、燃气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 c、按承担负荷:基本负荷、中间负荷、调峰发电厂 2、热电厂热经济性的评价方法及主要内容 a、热量法: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以热效率或热损失率的大小来衡量电厂或热力设备的热经济性 b.熵方法(做功能力法):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着重研究各种动力过程中做工能力的变化,实际的动力过程都就是不可逆的,必然引起系统的熵增,引起做功能力损失,熵方法就就是通过熵产的计算来确定做功能力损失,并以此作为评价电厂热力设备的热经济性指标 3、锅炉设备的热损失、做功能力损失 锅炉设备的热损失:排烟损失(最大占40%-50%)、散热损失、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排热污损失 做功能力热损失:散热引起的做功能力损失、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引起的、工质温差传热引起的 3、设备的热效率定义及目前实际效率(公式自己写) 锅炉效率:锅炉设备输出热负荷与燃料输入热量之比 管道效率:汽轮机热耗量与锅炉输出热负荷之比 机械效率:发电机轴端功率与汽轮机内功率之比 汽轮机绝对内效率:汽轮机实际内功率与汽轮机热好之比 发电机效率:发电机输出功率与轴端功率之比 实际效率:各项设备效率之积 4、典型不可逆损失 温差换热、工质节流、工质膨胀 5、凝汽式发电厂的主要热经济性指标 能耗量(汽耗量、热耗量、煤耗量),能耗率(汽耗率、热耗率、煤耗率)各项解释 6、给水回热加热的意义、回热分配方法及其含义 意义:a。回热使汽轮机进入凝汽器的凝汽量减少了,汽轮机冷源损失降低了、b。回热提高了锅炉给水温度,使工质在锅炉的平均吸热温度提高,使锅炉传热温差降低。 分配方法:焓降分配法:将每一级加热器的焓升取做等于前一级至本级的蒸汽在及群里中的焓降 平均分配法:没一级加热器内水的焓升相等 等焓降分配法:将每一级加热器的焓升取做等于汽轮机各级组的焓降 几何级数分配法:加热器的绝对温度按几何级数进行分配 7、提高初参数(初温、初压)对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影响 A.初温提高,汽轮机的排汽湿度减小,湿气损失降低;同时,初温的提高使进入汽轮机的容积流量增加,

水环境化学练习题(整理好)

1写出天然水体的八大离子 2从环境化学角度综合分析我国酸雨的地域分布和形成过程。 15、说明酸雨形成的原因。(1) 大气中的SO2和NOx经氧化后,溶于水形成H2SO4、HNO3和HNO2等酸性物质;其它气态或固态物质进入大气,对降水的pH也有影响。(2) 酸雨中,H2SO4约占60~65%,它主要来源于火山爆发的大量硫化物和悬浮物、自然水域表面释放的酸性化合物,以及人为燃烧产生的硫氧化合物。(3) 酸雨中,HNO3和HNO2约占30%,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和人为燃烧产生的NOx,以及大气中的N2经过雷电而转化成的NOx,此外土壤中的NO3-通过还原等作用也可生成NOx。(4)酸雨中,盐酸约占5%,主要来源于一些化工厂和焚烧垃圾,以及矿物燃料燃烧而产生的HCl气体。(5)酸雨中,有机酸约占2%,主要来源于人为燃烧产生的碳氧化合物,以及天然源的一些植物和森林排放等。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4简述酸雨的来源、形成制约因素与危害 5含镉废水通入H2S达到饱和并调整pH值为8.0,请算出水中剩余镉离子的浓度。(已知CdS的溶度积为7.9*10-27,饱和水溶液中H2S浓度保持在0.1mol/L,H2S离解常数K1=8.9*10-8,K2=1.3*10-15) 6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光解过程可分为___直接光解____、___敏化光解____、__氧化过程_____三类。 7组成水中酸度的三类物质为__强酸_____、__弱酸_____、__强酸弱碱盐_____。 8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的吸附作用可分为___表面吸附____、__离子交换吸附_____、__专属吸附_____。 9水中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是什么?并分别加以说明。 答: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繁多、组成复杂,现代分析技术难以分别测定它们的含量。因此,只能利用它们共同的特点,用一些指标间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常见的指标有: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 10试述有机配体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1)影响颗粒物对重金属吸附能力; (2)影响重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 11天然水中的总碱度= 12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分配、挥发、水解、光解、生物富集和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13正常水体中其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溶解氧_;厌氧水体中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有机物。 14_ TP _、_ TS __和_ DO _常作为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 15达分配平衡时,Kow 称为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 16请简述诱发重金属从水体悬浮物或沉积物中重新释放的主要因素。 17

新能源材料复习资料-13材化

新能源材料复习资料-13材化

新能源材料(华东理工出版社) 第一部分前言、概述和锂离子电池 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枯竭(特别是化石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新能源材料是指支撑新能源发展,具有能量储存和转换功能的功能材料或结构的功能一体化材料。 能源按其形成方式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包括以下三大类: 1)来自地球以外天体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能; 2)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海洋和陆地内储存的燃 料、地球的热能等; 3)地球与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能源按照其循环方式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氢能、化学能源);按照使用性质可分为含能体能能源(煤炭、石油等)和过程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按环境保护要求可分为清洁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潮汐能等)和非清洁能源;按现阶段的成熟程度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主要的八种新能源:太阳能、氢能、核能、生物质能、化学能源、风能、地热能、海洋能。 对应的八种新能源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氢能利用技术;核电技术;化学电能技术;生物质能应用技术;风能,海洋能与地热能应用技术;潮流能利用技术;地热能技术。 新能源材料作用: 1)新材料把原来习用已久的能源变成新能源; 2)新材料可提高储能和能量转化效果; 3)新材料决定了新能源的性能和安全性能;

4)材料的组成、结构、制作和加工工艺决定着新 能源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新能源材料的任务和面临的课题: 1)研究新材料、新结构、新效应从提高能量的利 用效率; 2)资源的合理应用; 3)安全与环境保护; 4)材料规模生产的制作与加工工艺;(要求大量 生产,大成品率,高劳动生产率,材料及部件的质量参数异质、可靠性、环保及劳动保护,低成本。) 5)延长材料使用寿命;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养殖13级 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 1、名词解释 (1)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海水的总含盐量或盐度是可变的,但常量成分浓度之间的比值几乎保持恒定。“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又称为“主要成分恒比关系原理”、“海水组成的恒定性原理”、“Marcet原理”和“Dittmar定律”。 (2)离子总量:离子总量是指天然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之和。单位:mg/L 、mmol/L或g/kg、mmol/kg。 (3)矿化度:用蒸干称重法得到的无机矿物成分的总量,标准温度:105~110℃,反映淡水水体含盐量的多少。 (4)天然水的依数性:指稀溶液蒸气压下降(Δp),沸点上升(Δt b),冰点下降(Δt f)值都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b)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5)电导率:为在相距1m(或1cm),面积为1m2(或1cm2)的两平行电极之间充满电解质溶液时两电极间具有的电导。测定的标准温度为25℃。 (6)补偿深度:有机物的分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的水层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7)离子强度:是指电解质溶液中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离子的有效浓度。离子活度(a)和浓度(c)之间存在定量的关系,其表达式为:a=γc·c。 (8)离子活度:衡量溶液中存在离子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量度。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粒子与它的离子氛之间的作用越强,离子强度越大。 (9)水体自净:在自然条件下,一方面由于生物代谢废物等异物的侵入、积累导致水体经常遭受污染;另一方面,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又可将这些有害异物分解转化,降低以至消除其毒性,使受到污染的水体恢复正常机能,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2、天然水中的常量元素。 海水与淡水中都有的常量元素:阳离子:K+、Na+、Ca2+、Mg2+ 阴离子:HCO-、SO42-、Cl- 淡水中有CO32-,海水中有H4BO4-、Br、Sr。 3、哪些参数能反映天然水的含盐量?相互间的关系? §常用的有离子总量、矿化度、氯度还有盐度。其中矿化度是用来反映淡水水体含盐量多少的,氯度和盐度是反映海水含盐量多少的。对于海水离子总量、矿化度和盐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总含盐量>离子总量>盐度>矿化度。 4、海水盐度、氯度是怎样定义的?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答:(1)氯度的原始定义:将1000g海水中的溴和碘以等当量的氯取代后,海水中所含氯的总克数。用Cl‰符号表示。 氯度的新定义:海水样品的氯度相当于沉淀海水样品中全部卤族元素所需纯标准银(原子量银)的质量与该海水样品质量之比的0.3285234倍,用10-3作单位。用Cl 符号表示。 (2)盐度的原始定义:当海水中的溴和碘被相当量的氯所取代,碳酸盐全部变为氧化物,有机物完全氧化时,海水中所含全部固体物的质量与海水质量之比,称为盐度。以10-3或‰为单位,用符号S‰表示。与氯度的关系:S‰=0.030+1.8050Cl ‰ 1966年提出的经验公式为:S‰=1.80655Cl ‰ 1978年实用盐度,电导盐度计出现,由电导率测盐度。 5、阿列金分类法如何对天然水分类?为什么硫酸盐与氯化物类的钙组和镁组中没有Ⅰ型水?

科技哲学复习资料

科技哲学复习资料 一、定义和概念 科学的定义: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是探索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是一种只是形态的生产力。 DNA的定义:生命遗传信息的物质载体。 高技术的定义:1.基本原理主要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的技术。2.“尖端”的、“前沿”的、“先进”的技术。3.从经济角度对一类产品企业或产业的评价术语,凡是技术所占比重超过一定标准或比例时就可以称为高技术产品、企业或产业。 温室效应的定义: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合物、氟氯烃等气体含量不断增加,这些气体对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导致地球表面和底成大气温度升高,这就造成了“温室效应”。 酸雨现象的定义: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包括雨、雾、露、霜等,是由大气中的硫酸、硝酸和云层的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的。 基因的定义: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基本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复制,在生物反演过程中传递遗传信息;另一方面,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遗传信息得以表达,从而使子代表现出与亲代相近的性状。 技术的自然和社会属性的定义: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创造技术、运用技术来变革和控制自然的过程,必须遵从自然规律;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技术发展方向、速度和水平要收到各种社会因素和社会规律的影响和制约。 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将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期间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并和人类生活、生产联系起来,认识现状和过去,预见未来。 生态学的概念: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规律的科学。生命系统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环境系统则主要包括光、温、水、营养物等理化因素。 新能源技术的概念:主要指对各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二、内容和意义 哥白尼日心说的内容和意义:1.地球是球形的。2.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3. 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在太阳系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虽然今天看来哥白尼的日心说还有很多错误的地方,但其发表仍旧是近代科学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使得天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有了牢靠的基础,成为近代天文学诞生的标志,激发了物理学理论和实践的革命,推动了力学的发展,从而成为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更重要的是,日心说动摇了神学的宇宙观,从而成为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宣言书。 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的发展的意义:被认为是子牛顿力学之后的第二次科学大综合。能量守恒定律的确立,不仅是物理学中的大事件,而且也是整个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能量守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试题总结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试题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水环境化学(绪论) 2、含盐量: 3、离子总量 4、矿化度 5、盐度 6、依数性 7、透明度 8、补偿深度 9、硬度 10、碳酸盐硬度 11、非碳酸盐硬度 12、碱度 13、同化性硫酸盐还原作用 14、脱硫作用(desulfuration) 15、硫化作用 16、异化性硫酸盐还原作用 17、异化性硫还原作用 18、Marcet原理 19、气体的溶解度: 20、道尔顿分压定律: 21、饱和含量 22、气体饱和度 23、“水呼吸”耗氧 24、日较差 25、氧盈: 26、氧债 27、酸度 28、pH 29、缓冲作用 30、必需元素 31、氨(铵)态氮 32、氨化作用 33、硝化作用 34、脱氮作用 35、活性磷酸盐 36、有效磷 37、稳定剂 38、总电位差: 39、气液界面的吸附作用 40、气提作用(泡沫浮选作用): 41、气浮分离法: 42、凝聚

43、混凝剂或凝聚剂 44、污染物 45、毒物 46、剂量(dose) 47、绝对致死浓度(absolutely lethal concentration ,LC100) 48、半致死浓度 49、有效浓度(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 50、耐受限度(tolerance limit,TL) 51、生物放大 52、急性毒性试验: 53、化学需氧量 54、生化需氧量 55、总需氧量 56、腐殖质 57、水质 判断题: 1、离子总量是指天然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之和。 2、根据阿列金分类法,在碳酸盐类水中不可能有Ⅳ型水,在硫酸盐与氯化物类的钙组和镁组中也不可能有Ⅰ型水,而硫酸盐与氯化物类的钠组一般没有Ⅳ型水。( 3、淡水中阳离子通常以Ca2+为主,咸水中阳离子则以Na+为主。 4、藻类细胞对营养盐的吸收,在任何时候都遵从米氏方程 5、米氏常数Km可用于比较不同浮游植物吸收营养盐能力的大小。在光照、水温及其他条件适宜而营养盐含量较低时,Km值越小的浮

水环境化学复习题一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自净系数:是大气复氧动力学系数k2与有机物好氧条件下的耗氧衰减动力学系数k1之比,即f=k2/k1。自净系数与水体自净能力有关,其它因素确定后,f 越大,自净能力越强。 剪切流扩散(离散、弥散):由于断面流速和浓度分布不均匀带来的物质输送作用,使浓度由不均匀向均匀趋势变化的现象称为弥散作用。 温跃层:许多湖泊水体在一年的特定时期温度是分层的,垂向的温度梯度有效地阻碍了水体的混合,在每层中是完全混合的,而在这两层之间由于密度的差异而阻止了它们的完全混合,形成一个过渡层,称温跃层。 非点源污染:污染源没有确定的位置、并具有时空不确定性等。 水环境背景值:在相对没有受到人为污染影响条件下水体的水质指标的量值。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环境目标下,某一水域所能承担的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下分解和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使水体中有机污染浓度降低,称为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水中氮有机物耗氧过程:在有氧条件下,含氮有机物生化降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碳化阶段(CBOD氧化分解),然后硝化阶段(NBOD氧化分解),后者一般较前者滞后10天左右。 河流氧垂曲线氧垂曲线:污水排入水体后水体中的DO随流经距离的变化曲线先下降后上升呈悬索状下垂,故称氧垂曲线。 水质迁移转化基本方程:水质迁移转化基本方程是由水流连续性原理、能量守恒原理、物质转化与平衡原理针对微元水体建立的微分方程式,它是建立水质模型最基本的方程。 何谓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两种污染源各有何特点? 点源污染是具有确定位置的排污口和污染物排放地点的污染源引起的污染。 非点源污染是没有集中的排污口,污染物来源的位置高度分散的非点污染源造成的污染。点源污染空间范围小,各类污染物、污水量和浓度相对稳定,较便于治理。非点源污染的特点是:随机性、广泛性、时空延滞性、机理复杂性、不确定性、隐蔽性、难监测、难治理性等。 水体污染与水文循环有何联系?试从水文循环的各个环节上给以说明。 在水文循环中,水与各种各样的物质接触,使那些物质混入或溶入其中,并经历着不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变化过程。因此,自然界的水体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可能使水体污染的不同物质,称之为污染物。当某些物质超过一定限度,危害人类生存和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水的用途时,称该水体受到了污染。水体的污染可以发生在水文循环的各个环节上,在降水形成中,若空气中NO、SO溶入过22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2--使pH值低于SO5.6,NO,则导致酸雨,即降水受到了污染;沿河多降水中的34流有大量的工厂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入,可能形成局部或整条河流的污染;挟带过多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素的农田径流进入湖泊和水库,长期富集时,可能出现富营养化污染;地面污水大量渗入地下,可能使地下水污染。 从性质上说水体的自净可分为哪三个方面?各自有何特点?各举例说明。 水体自净是水体中的污染物随水体的运动不停地发生变化,自然地减少、消失或

养殖水环境化学试卷

水环境化学 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水产养殖学专业2006级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一、填空(25 分,每个填空1分) 1 2、某水中的优势阴离子为SO42- ,优势阳离子为Ca2+,不含CO32-或HCO 3 -离子,该类型 水用符号表示为S Ca IV。 3、按照阿列金分类法,海水一般是型水,淡水一般是 4、海水盐度为时,最大密度时的温度等于冰点温度。 5、天然水的盐度增大会使蒸汽压 6、在陆地水水质调查中,K+与Na+含量的测定方法是计算阴离子量与 7、海水总碱度可简化为ALK = 8、 9、贫营养型湖泊,夏季形成温跃层,上层水温高、氧气溶解度,下层水温低、氧气溶 10、淡水中, 度增大,二氧化碳系统各分量与pH的关系曲线向左移动。 11、水的溶氧升高,硫化氢的毒性 12、水中加入1mol/L的碳酸钠后,水体的碳酸总量增大。 13、若米氏常数K M平均为1 umol/L , 14、一般情况下,若天然水或养殖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左右时,可认为该水体处于良好的氧化状态。 三、名词解释( 10分,每题2分) 1、天然水体的Eh 值:在一个氧化-还原系统中,由于电子得失,产生的可被测量的电位,称为氧化还原电位。反映水的氧化还原状况,了解水质的状态,并可作为水体氧化还原能力的度量。 2、活性磷化合物:能与酸性钼酸盐反应的,包括磷酸盐,部分溶解状态的有机磷,吸附在悬浮物表面的磷酸盐以及一部分在酸性中可以溶解的颗粒态无机磷等。 3、泛池:集约化养殖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和施肥量较多,加之浮游生物的突然大量死亡,可分解耗氧导致水体的严重缺氧,鱼类浮头,甚至窒息死亡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