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鉴别诊断

儿科常见鉴别诊断
儿科常见鉴别诊断

儿科各种常见病鉴别诊断

热性惊厥:首次发作多在6个月至3岁之间,70﹪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发生在热性疾病初期体温骤然升高时,多数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少数为其他形式。发作后无患儿除原发病外,一切恢复如常,不留任何神经系统体征。

癫痫:是脑部的一种慢性疾病,其特点是大脑神经元反复发作性异常放电引起相应的突发性和一过性脑功能障碍。癫痫发作大多短暂并有自限性,由于异常放电所累及的脑功能区不同,临床可有多种发作表现,包括局灶性或全身性的运动、感觉异常,或是行为认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偏头痛:本病是小儿时期反复头痛发作的主要病因,典型偏头痛主要表现为视觉先兆、偏侧性头痛、呕吐、腹痛和嗜睡等。儿童却以普通型偏头痛多见,无先兆,头痛部位也不固定,患儿常有偏头痛家族史,易伴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本病多发病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高峰年龄为2-6个月,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微小的管腔易由黏液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可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临床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与肺泡间壁的纯粹毛细支气管炎,故认为是特殊类型的肺炎,有人称为喘憋性肺炎。主要由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acytial virus,RSV)感染,副流感病毒,某些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本病。因小婴儿解剖特点气道狭窄又无力咳嗽,故痰液梗阻气道是6个月龄以下小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特点,且抵抗力低下,炎症很容易扩散,机体肺外脏器易出现并发症,危险性较大,故临床治疗时必须高度重视。

毛支治疗:据其特点应把握以下几个重点:①增加空气湿度和雾化吸入化痰药物极为重要,可以有效地稀释痰液便于小儿咳出或吸引器吸出痰液,从而有效解除气道梗阻,改

善通气功能减轻肺气肿肺不张。②体位摆放易抬高头部与胸部,以减轻呼吸困难,改善缺氧状态。③加强护理,开窗通风,使空气清新,保持适宜的空气温度及相对湿度。勤喂白开水,进奶不易过饱以免呛奶误吸,勤换尿布以防尿布炎,勤翻身拍背松动痰液以利于小儿咳出。④应用敏感抗生素以重拳出击,可采用降阶梯治疗,一般有效标准为肺部炎症有所控制,症状明显减轻为宜。⑤合理应用中药制剂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适合婴幼儿应用的制剂。⑥合理应用止咳平喘药物静点及雾化吸入,减轻咳喘症状改善缺氧表现。对重症病例应用激素抗炎平喘,改善病情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⑦有缺氧表现的宜尽早吸氧,烦躁患儿应用镇静剂不易过量,避免咳嗽受抑制反而使痰液不易排出加重肺气肿,肺不张。⑧有肺外脏器损伤如心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时除给予相应治疗外,及时应用丙种球蛋白,以迅速提高小儿被动免疫力,从而有效控制病情。

急性支气管炎: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全身症状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可闻及干湿罗音,多不固定,随咳嗽而改变,X线示肺纹理增多、排列紊乱。若鉴别困难则按肺炎处理。

疱疹性咽峡炎:表现为高热、咽痛、厌食、呕吐等,体检可见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粘膜上可见数个或数十个2-4mm大小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润。此病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剧,病原体多为柯萨奇病毒。

急性肾盂肾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肾粘膜及肾实质引起,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另外还有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及绿脓杆菌,主要有①寒战、畏寒、高热全身不适、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②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及腰痛,会阴部下传的腹痛;轻者可无全身表现。脓尿为其特征性改变,尿培养结果阳性可确诊。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

便次数增多外,无其它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大便检查通常无明显异常。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故曾被称为秋季腹泻。潜伏期1-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数日后呕吐渐停,腹泻减轻,不喂乳类的患儿恢复更快,自然病程约3-8天,少数较长。大便显微镜检查偶有少量白细胞,感染后1-3天即有大量病毒自大便中排出,最长可达6天。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上升。

暑热病:为婴幼儿时期一种特有疾病,一般认为与气温炎热,患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汗腺分泌减少或缺乏所致。临床以入夏后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汗少为特征。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6-8月发病。好发于2-5岁体弱儿童及弱智儿童;发热可持续在39-41℃之间,可持续3-4月之久,当外界气温下降时,可暂时体温下降,秋凉后多能自愈,次年可再发;口渴、多饮、多尿,每天排尿次数可达20次以上,尿液清长,皮肤干灼无汗或少汗,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急性阑尾炎:伴腹痛者应注意与急性阑尾炎鉴别,本病腹痛常先于发热,腹痛部位以右下腹为主,呈持续性,有固定压痛点、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腰大肌试验阳性等体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过敏性鼻炎:某些学龄前或学龄儿童"感冒"症状如流涕、打喷嚏持续超过2周或反复发作,而全身症状较轻,则应考虑过敏性鼻炎的可能,鼻拭子涂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助于诊断。

急性传染病早期:上感常为各种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腥红热等,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等综合分析,并观察病情演变

加以鉴别。

感染中毒性脑病:大多并发于败血症、重症肺炎、细菌性痢疾、百日咳等严重细菌性感染疾病,与感染和细菌毒素导致急性脑水肿有关,通常于原发病极期出现反复惊厥、意识障碍与颅内压增高症状,检查脑脊液除发现压力增高外,常规、生化均正常。

婴幼儿屏气发作:多发生于6-18个月的婴儿,典型表现是当不愉快引起啼哭时,立即出现呼吸停止、青紫和全身肌张力低下,可有短暂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1分钟,再现自主呼吸后随即恢复正常,与癫痫的区别在于本病明显以啼哭为诱因,意识丧失前先有呼吸暂停及青紫,EEG无异常,随年龄增大发作逐渐减少,5岁后不再发作。

颅内感染:如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引起的脑膜炎或脑炎,常表现为反复而严重的惊厥发作,大多出现在疾病初期或初期,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表现,脑脊液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

病毒性肠炎:因各种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其绒毛肿胀,排列紊乱和变短,受累的的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的裸露病变,致使小肠粘膜回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同时,发生病变的肠粘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且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聚在肠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微绒毛破坏亦造成载体减少,上皮细胞钠转运功能障碍,水和电解质进一步丧失。咽结合膜热:为腺病毒感染,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好发于春夏季,散发或发生小流行。表现为高热,咽痛,眼底部刺痛,有时伴消化道症状。体检发现咽部充血,可见白色点状分泌物,周围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伴球结膜出血;颈及耳后淋巴结增大。

尿路感染:大多由大肠杆菌上行性感染引起,婴幼儿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而已发热最突

出,拒食、腹泻、呕吐等全身症状也较明显,局部刺激症状可不明显,可发现排尿时哭闹不安,尿布有臭味和顽固性尿布疹。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尿培养阳性结果可有助于诊断,可资鉴别。

肺结核:一般有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X线示肺部有结核病灶可资鉴别。粟粒性肺结核可有气急和发绀,从而与肺炎及其相似,但肺部罗音不明显。

支气管异物有异物吸入史,突然出现呛咳,可有肺不张和肺气肿,可资鉴别。但有的病程迁延,有继发感染则类似肺炎或合并肺炎,需注意鉴别。

支气管肺炎:是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2岁以内儿童多发,四季均可发病,以细菌和病毒感染为主,病理变化以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为主,由于支气管、肺泡炎症引起通气和换气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诱发症状,起病多数较急,发病前数日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性的中、细湿啰音。外周血检查细菌感染时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有核左移现象,CRP多上升。X线检查早期肺纹理增强,透光度减低,以后两肺下野、中内带出现大小不等的点状或斑片状影,或融合成大片阴影状。伴发脓胸时,早期患者肋膈角变钝,积液多时,可呈反抛物线状阴影,纵膈心脏向健侧移位。并发脓气胸时,可见液平面,肺大泡时可见完整薄壁、无液平面的大泡。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而引起,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营养不良、腹泻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类固醇激素的患儿。可见口腔黏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亦可融合成片,不易擦去。因不痛,不流涎,故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重症患儿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可见白色瓣膜覆盖全部口腔,甚至累及咽、喉、食管、气管、肺等处而危机生命。

疱疹性口腔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常好发于颊粘膜、舌、唇内和唇粘膜及邻近口周

皮肤而形成疱疹,进而破溃形成溃疡,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可表现发热、拒食、流涎、疼痛及附近淋巴结肿大疼痛,病程约1-2周。

麻疹黏膜斑:由人体感染麻疹病毒引起,发生在麻疹前驱期,伴有发热,咳嗽,喷嚏,畏光,流泪、鼻卡他症状,体检早期可见下磨牙相对黏膜处出现灰白色小点,之后迅速增多,累及整个颊粘膜并延伸至口腔黏膜,出疹后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并伴有咽部及结膜充血,眼睑水肿等表现。

咳嗽变异型哮喘:儿童哮喘可无明显喘息发作,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咳嗽,X线示肺纹理增多、排列紊乱和肺气肿,易于本病混淆。患儿具有过敏体质,肺功能检查及激发和舒张试验有助于鉴别。

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急性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有:①前驱感染:大部分患儿有链球菌感染的前驱感染,以呼吸道及皮肤感染为主。在前驱感染后经1~3周无症状的间歇期而急性起病;②典型表现:急性期常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发热、头晕、咳嗽、气急、恶心、呕吐、腹痛及鼻出血。有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尿量减少表现;③严重者可出现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症状。尿道白检测可见+~+++之间,尿镜检可见多少不等的红细胞,可有透明、颗粒或红细胞管型。外周白细胞一般轻度升高或正常,血沉加快。肾病综合症:主要是由原发性肾损害引起,临床主要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明显水肿的四大特点,常伴有尿量减少,颜色变深,无并发症者可无肉眼血尿。尿蛋白定性多在+++,大多可见透明管型、颗粒管型和卵圆脂肪小体。

支原体肺炎:一般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38-39℃左右,伴乏力、头痛、咽痛、全身不适等,也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呼吸道症状①咳嗽:初为干咳,后为顽固剧咳或百日咳样咳嗽,无痰或少量粘液痰,偶有痰带血丝;②喘憋或呼吸困难,婴幼

儿表现为喘憋或呼吸困难;③胸痛:年长儿可诉有胸骨后疼痛;肺外表现:可伴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病变涉及皮肤黏膜,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偶见非特异性肌痛及关节痛,消化道可有呕吐、腹泻和肝功能,血液系统可有溶血性贫血、DIC等,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膜脑炎及小脑损伤;心血管系统病变偶有心肌炎及心包炎;体征:整个病程中肺部可无任何阳性体征,少数病人有局限性干湿啰音,但迅速消失,一般无实变体征,少数有胸腔积液体征。可检查支原体抗体以助明确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对于婴幼儿哮喘其诊断标准为①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②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③支气管舒张剂有显著疗效;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导致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各种疾病:如乳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失氯性腹泻、原发性胆酸吸收不良、过敏性腹泻等,此类疾病无明显感染史,大便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多为水泻,有时伴脱水症状。

坏死性肠炎:中毒症状较严重,腹痛、腹胀、频繁呕吐、高热,大便暗红色糊状,渐出现典型赤豆汤样便,常伴休克。腹部立、卧位X线示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肠壁积气等。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可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但常为双侧,绝大多数伴其他颅神经及肢体对称性瘫痪和脑脊液蛋白分离现象等,本患儿为单侧口角外斜,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暂不考虑。

中枢性面瘫:表现为颜面尚不得肌肉并不出现瘫痪,因此闭眼,扬眉,皱眉均正常,面额纹与对策无异,面下不肌肉出现瘫痪,口开大肌,口轮匝肌等麻痹,故患儿有面部肌肉静止时改厕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颜面不对称明显,查体可及腱反射异常,babinski

sign(+)等体征,而本患病史及体征不符,不予考虑。

胆红素脑病:多于出生后4-7天出现,临床分为4期,①警告期可表现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弱等;②痉挛期可表现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等;

③恢复期患儿吃奶反应好转,抽搐减少,肌张力逐渐恢复;④后遗症期可有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及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原发性腹膜炎:发病多在8岁以下的女孩多见,大多数是因为身体其他部位病灶的细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腹腔,少数患儿也可通过淋巴系统、胃肠道和女性生殖器上行进入腹腔感染而引起。初期主要表现为高热,继之呕吐、腹痛、腹胀,起病急骤。腹痛长较剧烈,遍及全腹,常以下腹为重,呕吐频繁,吐出食物残渣及胆汁。初起时偶有腹泻,以后多发生便秘或不排气。患儿中毒症状严重,面色苍白、精神烦躁或萎靡不振,对外界反应迟钝,体温可达40℃,脉搏增快而细弱,腹胀全腹都有压痛及肌紧张,叩诊呈鼓音并有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该患儿临床表现不符,一般情况尚可,故暂不考虑;

肠套叠:原发性肠套叠多见于健壮的2岁以内的婴幼儿,以4-10月龄最多见,为突发病。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血便、腹部肿物,病程早期,病儿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但面色苍白,精神欠佳。晚期精神萎靡,脉搏快而弱、嗜睡、脱水、发热、腹胀甚至休克,腹膜炎征象。钡餐或气灌肠检查,在X线透视下,可见钡柱或气体在结肠的套入部受阻,出现杯状影。B超横断面呈“同心圆”或“靶状”,纵断面呈“套筒”影。

肠梗阻: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部绞痛、呕吐(呕吐物含胆汁或粪便)和肛门停止排气,亦无排便。早期或高位的机械性肠梗阻腹胀不明显;晚期或低位的机械性肠梗阻及动力性肠梗阻腹胀严重。一般无压痛及腹肌紧张,如原有慢性部分机械性梗阻而转为急性完全性者,其腹壁可见到或扪及到肠型及蠕动波。有些梗阻可触及肿物,听诊时肠鸣音亢

进。动力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少见腹壁肠型。绞窄性肠梗阻处上述症状外,早期即发现严重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白细胞轻度增高,但有肠坏死时,白细胞可很高,血生化表现为低张性脱水。

先天性喉、气管发育异常:患儿出生不久即出现持续性喘鸣,以呼气时更为明显,哭声和发声正常,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该患儿既往无喉喘鸣,故不考虑。

川崎病:呈散发或小流行,四季均可发病。病理变化为全身性血管炎,好发于冠状动脉。临床主要表现有:①发热:大39-40℃,呈稽留热,持续7-14天左右,抗生素治疗无效;

②球结合膜充血;③口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

④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和掌跖红斑,恢复期指、趾端甲下和皮肤交界处出现膜状脱皮,指、趾甲有横沟、重者指、趾甲脱落;⑤可见多形性皮斑和猩红热样皮疹,常在1周出现,肛周皮肤发红、脱皮;⑥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坚硬有触痛。可在发病1-6周出现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率失常,少数有心肌梗死表现。另可有间质性肺炎、无菌性脑膜炎、消化系统症状、关节痛和关节炎。外周血检查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心电图可见S-T段变化,胸片肺纹理增多、模糊和片状阴影。另血清免疫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亦可鉴别。

先天性后喘鸣:因喉部软骨结构发育,声门上会厌松弛,吸气时喉部组织陷入声门,阻塞喉部入口,发生喘鸣及呼吸困难。喉鸣是由于杓会厌皱襞振动而发生。本病生后不久或数天即可出现吸气性喉部喘鸣。该患儿既往无喘鸣史,故暂不考虑。

血管环综合征:由于主动脉或胸腔其它动脉畸形,压迫气管和食管,发生喘鸣、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该患儿病史不相符,暂不考虑,必要时可予以钡餐检查以明确鉴别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该病90%以上是由各种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此外鼻病毒、肠道病毒也可引起上呼吸道

感染。其次为支原体感染。细菌虽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炎症,但多为继发感染,以链球菌最为常见,其它较少见的有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等。以鼻塞,流涕,干咳,咽部不适,发热为主要表现,查体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

纵膈气肿:指非医源性、外伤性引起的一种纵膈内气体聚集的继发型疾病。可根据纵膈内有无张力分为张力性纵膈气肿及非张力性纵膈气肿。多数为非张力性纵膈气肿,症状较轻。严重的张力性纵膈气肿可因大气道破裂、大量气体进入纵膈内导致纵膈气肿压力增高引起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后果。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和)叶酸缺乏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以6月~2岁多见,起病缓慢,多呈虚胖或颜面部轻度浮肿,毛发纤细稀疏、黄色,严重者皮肤有出血点或瘀斑,皮肤常呈现黄色,睑结膜、口唇、指甲等处苍白,偶有轻度黄疸,疲乏无力,常伴有肝、脾大,可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等症状。外周血象呈大细胞贫血,MCV>94fl,MCH>32fl。

猩红热:是由A组p溶血型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引起扁桃体炎、丹毒、风湿热、心内膜炎及局部感染。临床以发热、咽峡炎,杨梅舌、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儿童猩红热容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肾炎,风湿热,故应引起特别的重视。

轮状病毒是小儿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它可以造成严重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临床上,由胃肠炎引起的严重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可以引起惊厥,但是轮状病毒胃肠炎引起的无热惊厥并不伴有脱水、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或低血糖,称之为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CwG)。

败血症:指微生物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产生毒素,并发生SIRS。凡急性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及中心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而无局限于某一系统的急性感染时,都应考

虑败血症可能。凡新近有皮肤感染、外伤,特别是有挤压疮疖史者,或者呼吸道、尿路等感染病灶或局灶感染虽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但体温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且感染中毒症状明显者,应高度怀疑败血症可能。血培养和(或)骨髓培养阳性者为确诊败血症依据,但一次血培养阴性不能否定败血症的诊断。

心源性哮喘:是由左心衰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发作性气喘,其发作时临床表现可与支气管哮喘相似。心源性哮喘既往有高血压或心脏病史,哮喘史伴有频繁咳嗽,咳泡沫样特别是血沫样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心音异常等。该患儿无先天性心脏病史或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不符,故暂不考虑。

细菌性痢疾:夏季发病多,大便含粘液、脓血,里急后重,多伴有高热等感染中毒症状。粪便检查可见成堆脓细胞,细菌培养阳性。此患儿解黄色稀便,无粘液、脓血,暂不考虑。已行大便常规检查予以明确。

脑外伤: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昏迷或嗜睡、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及生命体征紊乱等。

肠结核:儿童少见,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感染,主要表现有①腹痛:多位于右下腹,亦可有上腹或脐周牵涉痛;②腹泻与便秘:一般次数为2~4次,重者可达数十次,不伴里急后重,少有血便,有时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③腹部包块:常位于右下腹,一般比较固定,中等质地,伴有轻度或中度压痛;④全身症状:如长期发热、盗汗、消瘦、贫血等。大便浓缩检查时可见结核分支杆菌,PPD试验(+),X线检查可见钡影跳跃征象。

新生儿溶血病:ABO溶血主要发生在母亲血型为O型而胎儿为A型或者B型,可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大。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及抗体释放试验为确诊试验。该患儿父母均为O型血,暂不考虑ABO溶血。

急性喉支气管炎:该病是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喉部及支气管粘膜感染,以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重者可出现喉梗阻,临床常分为四度:Ⅰ度:患儿仅活动后出现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及心率无改变;Ⅱ度:予安静时亦出现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可闻及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心率加快;Ⅲ度:除上述喉梗阻症状外,患儿因缺氧而出现烦躁不安,口唇及指趾发绀,双目圆睁,惊恐万状,头面部出汗,肺部呼吸音明显降低,心率快,心音低钝;Ⅳ度:患儿渐显衰竭、昏迷状态。由于无力呼吸,三凹征可不明显,面色苍白发灰,肺部呼吸音几乎消失,仅有气管传导音,心律不齐,心音钝、弱。

毛支特点:本病高峰期在呼吸困难发生后48~72小时,病程一般约为1~2周。主要表现为下呼吸道梗阻症状,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伴哮鸣音。呼吸困难可呈阵发性,间歇期呼气性哮鸣消失。严重发作者可见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周及口唇发绀。全身中毒症状轻,可无热、低热、中度发热,少见高热。体格检查发现呼吸浅而快,60~80次/分,甚至100次/分,伴鼻翼扇动及三凹征;心率加快,可达150~200次/分。肺部体征主要为呼气相哮鸣音。肝脾可由于肺气肿而推向肋膈下,因此可触及肝脏和脾脏。重度喘憋者可有PaO2减低,PaCO2升高。

乳汁吸入性肺炎:有乳汁吸入史,少量乳汁吸入时可表现为咳喘、气促,吸入大量时可出现窒息,呼吸停止,肺部啰音多。X线可见因气道痉挛形成的不完全性阻塞所致的肺气肿。该患儿无乳汁呛入史,结合胸片结果故暂不考虑。

轮状病毒肠炎: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1~3天,多发生在6~24月患儿,4岁以上者少见。起病急,常并发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性中毒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感染后

1~3天即有大量病毒自大便中排除,最长可达6天。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轮状病毒感染亦可侵犯多个器官,可产生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等;有的患儿表现出血清心肌酶谱异常,提示心肌受累。本病为自限性,自然病程通常为3~8天。

气管、支气管软化症:为气管支气管软骨发育不良所致,气管支气管塌陷、生后不久即有喘鸣,反复咳嗽和呼吸困难。多数患儿随年龄增长及气道发育完善而病情缓解。该患儿生后一般情况可,此次急性起病,故暂不考虑。

腺病毒肺炎:本病多见于6个月—2岁小儿,冬春季节多发。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高热持续时间长、中毒症状重、啰音出现晚、X线改变较肺部体征出现早,易合并心肌炎和多器官衰竭。目前多数ADV肺炎症状较轻,但易继发细菌感染。此患儿无明显中毒症状,肺部啰音不明显。暂不考虑。

风湿热:表现为心脏炎、游走性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和皮下小结,可反复发作。该患儿虽有发热但暂无上述症状,心肌酶谱+正常,诊断“风湿热”依据不足,须观察病情变化及行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①神经肌肉: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表现为骨骼肌、平滑肌及心肌功能的改变,如肌肉软弱无力,重者可出现呼吸机麻痹或麻痹性肠梗阻、胃扩张;膝反射、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②心血管: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降低,甚至发生心力衰竭;心电图表现为T波低宽、出现U波、QT间期延长,T波倒置及ST段下降等。③肾损害:低钾血症示肾脏浓缩力下降,出现多尿,重者有碱中毒症状;长期低血钾可导致肾单位硬化、间质纤维化。此外,低血钾可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

幼儿急诊:为病毒感染引起。起病急,无前五症状,病初即有高热,体温达39~40℃,持续3~5d而骤降,热退后9~12小时内出疹,为红色斑疹或斑丘疹,主要分散布在躯干、颈部及上肢几小时内皮疹开始消退,一般在2~3天内消失,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水痘:传染性极强,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播。主要病变发生在皮肤和粘膜。典型表现有低热、不适、厌食等前驱症状,次日出现皮疹。皮疹特点:①首发于头、面和躯干,继而扩展到四肢,末端稀少,呈向心性分布;②最初的皮疹为红色斑疹和丘疹,继之变为透明饱满的水疱,24小时后水疱内容物变浑浊中央凹陷,水疱易破裂,2~3天后迅速结痂;③皮疹陆续分批出现,伴明显痒感,在疾病高峰期可见到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④粘膜皮疹海可出现在口腔、眼结膜等处,易破溃形成浅溃疡。轻型水痘一般未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痊愈,全身症状及皮疹较轻,皮疹结痂后一般不留瘢痕。

手足口病:由EV71病毒感染所致,有传染性,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同时出现发热症状,多在38℃左右,在患儿手足口腔黏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患儿常流涎、拒食,皮疹通常会在1周内自行消退,可伴有较严重的合并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爆发性心肌炎等。该患儿手足无皮疹,结合病史暂不考虑。

期前收缩: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小儿,可由疲劳、精神紧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但也可发生于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或。另外,药物如拟交感胺类、洋地黄、奎尼丁中毒及缺氧、酸碱平衡失常、电解质紊乱(低血钾)、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等均引起期前收缩。

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引的面瘫。病变可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如脑桥下部、面神经管、中耳或腮腺等。其病变侧全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等心],可有听觉改变、舌前2/3味觉减退以及唾液分泌障碍等特点,其中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即贝尔麻痹)。

中枢性面瘫:是指病损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质中枢之间,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

损时引起的面瘫。由于面神经核上部的细胞接受两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上的表情肌,而面神经核下部的细胞只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下的表情肌,因此中枢性面瘫时表现为病变对侧眼裂以下的颜面表情肌瘫痪,常有面瘫同侧的肢体瘫痪、无味

觉和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

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可以依靠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1)表情运动:周围性者瘫痪更加明显,而中枢性者哭笑时并不表现瘫痪。(2)掌颏反射:周围性面瘫时无或减弱,中枢性面瘫时有或亢进,但此法不太可靠。(3)将其他体征联系起来判定,则最为可靠。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鉴别:该病为EB病毒感染所致,患儿可出现较长时间的发热、皮疹、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但血象可见白细胞增高,单个核细胞增多为主,占60%以上,异常淋巴细胞增多10%以上,该患儿有发热、咽峡炎,但无皮疹,且血象不支持,故暂不考虑,必要时行EB病毒抗体检查明确。

地中海贫血:本病是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组疾病。其共同特点是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一种或几种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组成成分改变。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重型可在出生后3~12个月开始发病。呈慢性进行性贫血,面色苍白,发育不良,常有轻度黄疸。1岁后颅骨改变明显,表现为头颅变大、额部隆起、两眼距增宽等特殊面容。当并发含铁黄素沉着症时,可并发肝、胰、垂体、心脏等脏器功能损害。轻型患儿可无症状,或轻度贫血,肝不大或稍大,病程经过良好。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单核细胞浸润周围神经组织小血管以及广泛的神经纤维脱髓鞘。在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运动神经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感觉障碍等,该病发展较为迅速,有些患者可在短时间内由于其呼吸肌麻痹而引起生命危险。近年来随着呼吸肌在临床上不断广泛使用,

该病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其恢复期常较长,后遗症较多。患儿症状体征不符,暂不考虑。

外部性脑积水:(1)婴儿期出现头围增大、囟门隆起、呕吐等颅内高压表现;(2)头颅CT表现为对称性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前纵裂增宽,基底池扩大,无中线移位;(3)良性自限性

肾结石:指发生于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位的结石。临床表现个体差异性很大,决定于结石的病因、成分、大小、数目、位置、活动度、有无梗阻感染以及肾实质病理损害的程度。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无尿、肾衰、中毒性休克以及死亡。结石嵌顿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或输尿管内下降时,可出现肾绞痛。有肉眼血尿表现,并发感染示时有尿频、尿痛症状。该患儿无剧烈疼痛表现,故暂不考虑。

脑损伤:指的是由于围生期窒息、缺氧,导致新生儿的大脑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表现为新生儿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异常,此情况下患儿易发生脑性瘫痪和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乃至终生残疾。除营养脑细胞治疗外,高压氧治疗也是重要重要治疗手段,可改善脑组织供氧的弥散作用和弥散距离,此治疗方法是在高于大气压下吸入纯氧,增加氧在机体组织血浆中的溶解度,改善微循环恢复缺氧缺血脑细胞的正常能量代谢,挽救新生儿机体内濒死的细胞。

胆红素脑病:多于出生后4-7天出现,临床分为4期,①警告期可表现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弱等;②痉挛期可表现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等;

③恢复期患儿吃奶反应好转,抽搐减少,肌张力逐渐恢复;④后遗症期可有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及牙釉质发育不良等。结合生后无上述临床表现,不支持。“胃复安”:它通过阻滞多巴胺受体作用于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器,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儿童和老年人大量长期应用容易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可能是因为阻断了多巴胺受

体使胆碱能受体相对亢进,打破了正常状态下多巴胺对新纹状体抑制的动态平衡,即可发生头向后仰、斜颈、肌肉震颤、阵发性双眼向上注视、发音困难、共济失调等锥体外系症状。

川崎病:目前认为由于川崎病的病因与患者免疫系统异常有关,而免疫球蛋白能中和微生物毒素,封闭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血小板或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FC受体,阻断异常的免疫反应,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因此能预防冠状动脉瘤的发生,同时改善临床症状。

内科常见疾病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要点

内科常见疾病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要点 呼吸系统 (一)过敏性鼻炎 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鼻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有突发的连续喷嚏、鼻痒、鼻塞、大量清涕,无发热,咳嗽较少。多由过敏因素如瞒虫、灰尘、动物毛皮、低温等刺激引起。如脱离过敏原,数分钟至小时内症状即消失。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针刺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原。 (二)流行性感冒 为流感病毒引起,可为散发,时有小规模流行,病毒发生变异时可大规模暴发。起病急,鼻咽部症状较轻,但全身症状较重,伴高热、全身酸痛和眼结膜炎症状。取患者鼻洗液中黏膜上皮细胞涂片,免疫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诊断。近来已有快速血清方法检查病毒,可供鉴别。 (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表现为咳嗽咳痰,鼻部症状较轻,血白细胞可升高,线胸片常可见肺纹理增强。 (四)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 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前期表现类似,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肝炎、心肌炎等病。患病初期可有鼻塞,头痛等类似症状,应予重视。如果在上呼吸道症状一周内,呼吸道症状减轻但出现新的症状,需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免误诊。 (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鼻咽部症状明显,咳嗽轻微,一般无痰。肺部无异常体征。胸部线正常。 (六)肺炎 确定肺炎诊断 首先必须把肺炎与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区别开来。呼吸道感染虽然有咳嗽、咳痰和发热等症状,但各有其特点,上、下呼吸道感染无肺实质浸润,胸部线检查可鉴别。其次,应把肺炎与其他类似肺炎的疾病区别开来。肺炎常须与下列疾病鉴别:.肺结核肺结核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失眠、心悸,女性患者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等。线胸片见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匀,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内播散。痰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一般抗菌治疗无效。 .肺癌多无急性感染中毒症状,有时痰中带血丝。血白细胞计数不高,若痰中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肺癌可伴发阻塞性肺炎,经抗菌药物裕疗后炎症消退,肿瘤阴影渐趋明显,或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现肺不张。若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后肺部炎症不消散,或暂时消散后于同一部位再出现肺炎,应密切随访,对有吸烟史及年龄较大的患者,必要时进一步作、、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等检查,以免贻误诊断。 .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链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病程进展,咳出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线显示脓腔及气液平,易与肺炎鉴别。 .肺血栓栓塞症多有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如血栓性静脉炎、心肺疾病、创伤、手术和肿瘤等病史,可发生咯血、晕厥,呼吸困难较明显,颈静脉充盈。线胸片示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减少,有时可见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动脉血气分析常见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二聚体、肺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等检查可帮助鉴别。 .非感染性肺部浸润还需排除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水肿、肺不张、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肺血管炎等。 (二)评估严重程度 如果肺炎的诊断成立,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决定在门诊或人院治疗甚或治疗至关重要。肺炎严重性决定于三个主要因素:局部炎症程度,肺部炎症的播散和全身炎症反应程度。重症肺炎目前还没有普遍认同的诊断标准,如果肺炎患者需要通气支持(急性呼吸衰竭、气

【最新】儿科病历模板

儿科病历书写范文 入院病历 姓名李俊 性别男 年龄9月 籍贯上海市 民族汉 亲属姓名儿母吕一敏 住址上海哈密路1号 入院日期1991—1—6 9: 病史记录日期1991—1—6 9:4 病史陈述者儿母 主诉 咳嗽3天,加重伴发热、气急3天。 现病史 患儿于1月1日起,在着凉后流清涕,鼻阻,继而咳嗽,为阵发性干咳,无痰。天后咳嗽加重,有疾,不易咯出。1月4日起发热,38.5~39.5℃(肛温),同时伴轻度气促,哭闹时口周发绀。病初自服小儿止咳糖浆1月3日因症状加重到地段医院就诊,口服红霉素天,但咳嗽仍未减轻。1月5日来院门诊,予青霉素肌注治疗。今晨因高热39.8℃,咳嗽气急加重急诊入院。病后精神食欲渐差,发热后尿黄量少,大便每天1次,干。无气喘声嘶、也无盗江咯血、尿频、双耳溢脓等症状。无呕吐, 腹泻和抽搐。 个人史 胎儿及围产期情况 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于1991年3月3日生于上海市金星妇幼保健院,娩出时体重3.1kg,pgd评分1分,无畸形及出血。母妊娠期体健,无感染发热史,无药物过敏及外伤等病史。喂养史母乳少,以牛乳、奶粉为主。偶有溢奶、无呕吐,个月后加米汤,5个月后加蒸蛋,6个月时加 喂菜粥及饼干、苹果泥。间断服过钙粉,未加服鱼肝油。 发育史 3个月会抬头,4个月会笑认妈,个月能扶坐、出牙,现能叫爸爸妈妈,能扶站,尚不能迈步。 生活习惯

每晚睡眠1~1小时,白天睡~3小时,易惊醒,大便每天1次,成形,色黄。 过去史 一般健康状况平时易出汗,6个月后患感冒、支气管炎各1次,无气喘病史。传染病史无麻诊、 水痘等传染病史。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等过敏史。 外伤手术史无外伤手术史。 预防接种史生后1周接种卡介苗,6个月时服小儿麻痹糖丸,个月注射百自破三次联疫苗。家族史 父母年龄及健康状况父9岁,母8岁,均为工人,非近亲结婚,身体健康。 家庭成员情况祖母6岁患冠心病,家庭成员中无支气管气喘、结核患者,无遗传病史。家庭环 境经济情况和住房条件一般,患儿由祖母照管。 体格检查 一般测量体温38.9℃(R),脉搏14/in,呼吸38/in,血压9.4/.4kp(/55Hg),体重8.kg,身长4。,坐高4.5,头围45。胸围44n。 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平卧位,神志清楚,精神差。 皮肤皮肤弹性正常,无黄染,无皮疹出血点,无水肿,腹壁皮下脂肪厚1.5。淋巴结全身表 浅淋巴结不肿大。 头部 头颅头颅轻度方形,骨缝闭合,前囟约.×.,平,毛发稀疏、细黄、欠光泽,枕部环形脱发,无皮脂溢出,无疤痕。 眼部双眼窝不下陷,哭有泪。球结膜不充血,无出血,睑结膜不苍白。巩膜无黄染,眼球活动正常,无斜视,无震颤。 耳部两侧耳郭无畸形,外耳道无溢液耳屏无压痛,耳郭无牵拉痛,乳突区无红肿及压痛。鼻部外形正常,轻度鼻翼扇动,鼻前庭无糜烂、无脓性分泌物外溢。 口腔四周轻度发绀,口唇无疮疹,无口角较裂,乳齿,齿龈无红肿,口粘膜无疮疹,无出血及溃疡,无假膜附着,两侧腮腺管开口处无红肿,舌苔白薄。咽充血、悬壅垂居中,咽反射正常,扁桃体不肿大,无声嘶。 颈部颈软,两侧对称,无肿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无异常搏动,颈静脉无明显怒张。 胸部 胸廓呈圆桶形,无鸡胸及漏斗胸,有轻度郝氏沟及肋缘外翻,胸壁无肿块。肺脏视诊:呼吸深快,腹式呼吸为主,右侧呼吸运动较左侧稍浅。 触诊:哭时语颤两侧略增强。 叩诊:两肺上部均呈清音,两肺下部反响较上部低,肺下界在右肩肿下角第9肋间,呼吸移动度约.5。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一.常见的颅脑损伤 (一)头皮损伤 1.头皮血肿 【临床表现】 分为三种类型: ⑴皮下血肿:出血局限在皮下,不易扩散,肿块较硬;有时肿块较大,中心较软,造成颅骨凹陷骨折的假象。 ⑵帽状腱膜下血肿:出血弥散在帽状腱膜下的疏松结缔组织,血肿可迅速扩散,有的甚至使整个头部变形,谓“牛头征”,出血量大时可表现为贫血或休克症状。 ⑶骨膜下血肿:多伴有颅骨骨折,血肿局限在颅骨外膜和各颅骨缝线连接的区域之间,一般不跨越骨缝线,触之可有波动感。 【治疗】 皮下血肿早期应冷敷或加压包扎限制其发展,以后可做热敷促进其吸收消散,一般不做穿刺抽血,较小的血肿可在数日内吸收。帽状腱膜下血肿出血量大时一定要注意全身情况,特别是发生在幼儿时,应及时输血;因其出血量大,一

皮甚至连同额肌、颞肌或骨膜一并撕脱。根据撕脱的程度,又分为完全性撕脱伤和部分撕脱伤。后者斯托的皮瓣尚有部分蒂部与正常组织相连。 【治疗】 头皮撕脱伤的处理原则与头皮裂伤相同。 (二)颅骨骨折根据骨折的部位可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根据骨折形态可分为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1.线性骨折 ⑴颅盖的线性骨折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⑵颅底的线性骨折,根据部位可分为下列三种 类型。 ①颅前窝骨折:骨折线累及额骨的眶板和筛骨,出血可经前鼻孔流出,或流入眶内,后者在眼睑中或球结膜下形成瘀斑,出血多时则在眶周广泛淤血,形成“熊猫眼”征。脑膜破裂时,脑脊液可经额窦或筛窦经前鼻孔流出,称为脑脊液鼻漏。筛板、视神经孔骨折或当骨折累及眶上裂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黄疸 1、败血症:支持点:(羊水Ⅱ°污染)出生3天,皮肤黄染1天。不支持点:无明显感染灶,无精神萎靡,无哭闹,无惊厥,无肝脾肿大表现。结论:待血培养结果回报后排除。 2、生理性黄疸:支持点生后第3天出现皮肤黄染。不支持点:24小时内出现皮肤黄染,黄染程度较重,我科经皮测胆红素:头/胸dl。结论:可以排除。 3. 新生儿ABO溶血病:支持点:患儿母亲血型O型,生后第2-3天皮肤中度黄疸,巩膜黄染,经皮测胆头dl 胸dl高出正常范围,不支持点:患儿血型为O型(不详),无贫血外观,无肝脾肿大。结论:(待溶血三项结果回报后进一步排除)可排除。 4.婴儿肝炎综合征:支持点:生后36天皮肤中度黄疸,巩膜黄染,不支持点:非白陶土样便,肝功能示:ALT L,TBIL L,DBIL L,IBIL L(是指一组于婴儿期((包括新生)起病、伴有黄疸、病理性肝脏体征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增高的临床症候群。以肝内病变为主,病因复杂,预后悬殊。如能查出病因,明确诊断,就不再称婴肝征。) 早产儿 1、早产儿(大于胎龄儿):支持点孕33+5周出生。不支持点出生体重2.0kg,其位于同胎龄平均出生体重第10到90百分位之间。结论:可排除。 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持点,常见于早产儿,不支持点,出生后无呻吟无气促,可进一步观察呼吸系统情况及行胸片检查,进一步临床排除。 肺炎 1、奶汁吸入性肺炎:支持点:鼻塞、喉中痰鸣,摄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强。不支持点:无呛咳史,现患儿呼吸现平稳,节律规则,三凹征(-)。结论:可排除。 2、毛细支气管炎:支持点:咳嗽、鼻塞、喉间痰鸣,双肺可及湿罗音。不支持点:现患儿无发热,无气促、喘憋,三凹征(-),摄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强。结论:可排除。 窒息 1、新生儿羊水吸入性肺炎:窒息史,羊水污染史,三凹征(-),无吐沫,进一步胸片明确。 2、脑损伤:支持点窒息史。不支持点现无神经系统异常表现。结论:动态观察神经系统表现及进一步作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 *患儿有窒息缺氧史,易合并缺氧性各脏器损伤,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呼吸暂停、电解质紊乱、低血糖、NEC等。 羊水Ш度 1、胎粪吸入综合征:支持点羊水Ш度胎粪污染。不支持点患儿呼吸现平稳,节律规则,三凹征(-)。结论:暂不考虑,继续临床观察及胸片等检查进一步排除。 2、咽下综合征:支持点羊水Ш度胎粪污染。不支持点暂未出现呕吐。结论:观患儿进食后胃肠情况待排除。 糖尿病母儿 1、低血糖症:支持点,母为“糖尿病”。不支持点,该患儿无低血糖表现,无反应差,无阵发性紫绀、震颤惊厥、眼球不正常转动、呼吸暂停、嗜睡、不吃等表现。结论:不能排除,进一步做血糖检查可鉴别。

儿科完整病历模板1

入院病历 姓名:李秋水性别:男 年龄:3岁7个月籍贯:广东省 病史陈述者:患儿母亲可靠程度:可靠 家长姓名:暂缺与患儿关系:母子 住址:湛江市遂溪县 入院日期2011-09-19 4:00pm 病史记录日期2011-09-19 4:00pm 主诉:反复低热伴咳嗽20余天 现病史:患儿反复低热伴咳嗽20余天,发热体温多为~℃(腋温),最高达℃,常于凌晨一时至七时体温上升,伴睡眠不佳,无盗汗,近3日来体温均低于℃。咳嗽常为单咳,有痰,不易咯出,偶伴轻度气促,无颜面及口周潮红、发绀。患儿于2011-06-29因首发支气管肺炎入院治疗好转后出院,所就诊医院不详,所用药物不详。后(时间不详)有咳嗽症状,遂于2011-07-28开始服中药治疗,咳嗽症状消失。患儿于20余日前发热伴咳嗽,继续服用中药治疗未见明显效果。9月16日来我院门诊,予青霉素静注治疗3天。9月18日解水样大便10余次,未服止泻药治疗,今晨泻止。现为进一步治疗入院。发病20余日来食欲尚可,9月18日解水样大便后食欲不振。神志清,

精神稍差,自主体位,步态稳。无气喘,声嘶、盗汗、咯血、尿频、双耳溢脓、无呕吐,抽搐。 既往史 2岁前体健,2岁后易患感冒,3岁4个月患支气管炎1次,无气喘病史。否认无麻疹、水痘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等过敏史。否认外伤手术史。 个人史 出生史: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娩出时体重,apgar 评分10分,无窒息发绀,无畸形及出血。母妊娠期体健。 喂养史:未曾进母乳,生后即以牛乳、奶粉喂养,6个月时加喂稀粥。3岁4个月时因患支气管肺炎戒断牛乳及奶粉。 生长发育史:40天时有一次手震,后症状迅速自行消失。4个月会叫妈,一岁15天会走,一岁两个月会发双音。出牙时间不详,现乳牙16个。 预防接种史生后每年按时接受计划免疫。 家族史 父母身体健康。患儿由母亲照管。 体格检查 一般测量:体温℃,脉搏118/min,呼吸(暂缺),血压(暂缺),体重,身长101cm,头围51cm,胸围55cm,腹围49cm。 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神志清楚,精神稍

外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头皮血肿的鉴别诊断 1、头皮肿胀:一般无外伤史,且触痛不明显。 2、凹陷性颅骨骨折:患者有外伤史,CT及X线拍片有明显的骨折线。 颅内血肿(外伤性)的鉴别诊断(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 1、脑挫裂伤:伤后昏迷持续时间长、局灶症状伤后立即出现,CT扫描可见点状出血及血肿带。 2、脑血管病出血:常有脑血管病史或高血压史,局灶性症状较常出现,CT扫描出现较为特殊的脑池内积血和某支供血血管区出血,DSA检查可确诊。 3、脑肿瘤内出血:出血前常有颅内增高症状或局灶症状。CT、MRI扫描动态观察待血肿吸收后,瘤灶仍存在。 脑震荡的鉴别诊断: 1、脑挫裂伤:意识障碍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头伤后昏迷时间多超过半小时,生命体征变化较明显,脉搏和呼吸增快,血压正常或偏高,清醒后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和定向力障碍,偏瘫、失语、偏侧感觉障碍,脑膜刺激症状如颈强直、克氏征阳性等。 2、硬脑膜外血肿:有头伤史,多有头皮损伤和颅骨骨折,头伤后出现短暂性昏迷,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躁动,可出现一侧肢体无力、失语等,再次昏迷并加深,幕上血肿时,血肿侧瞳孔先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呼吸和脉搏减慢,血压升高。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和出现病理性呼吸。 3、脑卒中:多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或青少年有癫痫或头痛病史,无外伤史,而CT和DSA可明确脑出血或脑栓塞部位。 4、脑胶质瘤:有癫痫,进行性加重的头痛病史、无外伤史,CT、MRI检查可明确性质。 脑挫裂伤的鉴别诊断: 1、硬脑膜外血肿:有头伤史,多有头皮损伤和颅骨骨折,头伤后出现短暂性昏

迷,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躁动,可出现一侧肢体无力、失语等,再次昏迷并加深,幕上血肿时,血肿侧瞳孔先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呼吸和脉搏减慢,血压升高。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和出现病理性呼吸。 2、脑卒中:多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或青少年有癫痫或头痛病史,无外伤史,而CT和DSA可明确脑出血或脑栓塞部位。 3、脑胶质瘤:有癫痫病史,进行性加重的头痛病史、无外伤史,CT、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高血压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1、外伤性颅内血肿:即使有头部外伤的体征和病史,也要查明脑外伤和脑出血的发病先后和因果关系。 2、脑内肿瘤出血:中风前已有进行性加重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颅内压增高征和肢体无力、麻木、局限性癫痫等局部脑症状或病史。 3、脑梗死:发病于安静、休息状态中者较多,发病后偏瘫、失语、颅神经麻痹等定位体征明显,而没有或少有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 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1、三叉神经炎:可因流感、下颌窦炎、骨髓炎、糖尿病等引起。头痛呈持续性,压迫神经分支所在处头痛加剧。检查三叉神经区感觉退或过敏,有时可伴有运动支功能障碍。 2、舌咽神经痛:较少见,多见于年轻妇女。头痛部位在舌根、软腭,扁桃体、眼部及外耳道等处,常在进食、吞咽、谈话时发作,扁桃体常有压痛,用4%可卡因或1%丁卡因喷涂于咽部及舌根部即可止痛。 肋骨骨折的鉴别诊断: 1、胸部软组织挫伤:病人胸痛的程度与呼吸深浅、咳嗽的关系不很密切,胸廓挤压试验可为阴性或可疑,X线胸片阴性。 2、肝脾裂伤:通常有明显的失血和上腹部压痛、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阳性,

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最新资料推荐------------------------------------------------------ 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鉴别诊断: 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腰穿: 测压力、脑脊液外观。 常规。 生化。 细菌学检查(培养和涂片)。 血培养或皮肤瘀点涂片。 胸片除外肺炎和结核。 治疗原则: 病原治疗: 尽早应用细菌敏感及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药物,首选大剂量青霉素,并可应用氯霉素及三代头孢菌素。 对症治疗: 甘露醇降颅压及物理降温或用退热药。 2.右上肺占位性病变待查。 鉴别诊断: 肺结核。 1 / 26

肺部炎性肿块。 肺良性肿瘤。 进一步检查: 支气管镜检和/或病灶细针穿刺活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胸部 CT.腹部 B 超,了解有无转移灶。 痰细胞学检查。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 右侧肺切除术。 根据病理类型。 术后化疗。 放疗。 3.左侧肺炎。 鉴别诊断: 其他类型肺炎: 葡萄球菌肺炎,干酪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肺脓肿。 肺癌。 进一步检查: X 线胸片。 痰培养+药敏试验。 4.胃癌。

---------------------------------------------------------------最新资料推荐------------------------------------------------------ 失血性贫血。 鉴别诊断: 消化性溃疡。 胃炎。 进一步检查: 胃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 放射线检查: CT.胸部 X 片。 治疗原则: 胃癌根治术加化疗。 支持疗法,对症治疗。 5.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 IV 级。 高血压病 III 期(2 级,极高危险组)。 肺部感染。 鉴别诊断: 冠心病。 扩张性心肌病。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进一步检查: 心电图。 3 / 26

儿科诊疗常规(全)

儿科诊疗常规 目录 一、呼吸系统疾病 1、感冒 2、咳嗽 3、支气管炎 4、哮喘 5、反复呼吸道感染

二、消化系统疾病 1、呕吐 2、鹅口疮 3、厌食 4、腹泻 三、传染病 1、水痘 2、幼儿急疹 3、流行性腮腺炎 4、手足口病 5、甲型HINI流感

感冒 【概述】 感冒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又称为“伤风”,是由于外邪侵犯卫表所致,临床以恶寒、发热、头痛、流涕、喷涕、咳嗽为主要症状。“感冒”首见于宋代杨仁斋《仁斋直指方》书中。 感冒可分为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一般于四时感受六淫之邪,病情轻,不流行者,称普通感冒或四时感冒。若感受时行疫毒之邪,病情较重,具传染流行性,则称为时行感冒。其主要病机是六淫之邪以风邪为主或时行疫毒之邪侵犯肺卫,使卫阳被遏,肺失宣肃。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等。本篇所述仅限于上呼吸道感染。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 (一)、中医诊断 1.诊断要点 (1)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为主,多兼咳嗽,可伴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 (2)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而发病。 (3)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单核细胞增加。 2.类证鉴别 (1)很多疾病的初期均可见类似感冒的症状,都是由于外邪侵犯肺卫引起的症状,但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如:咳嗽、肺炎及麻疹、风疹等传染病,初期与感冒症状相似,但逐渐出现喘憋痰鸣或见皮疹,仔细观察不难鉴别。

(2)鼻渊:因邪犯鼻窦,窦内湿热蕴积,酿成痰浊所致。以鼻流浊涕、量多、时间久为特征,始终以鼻部的症状比较突出,没有感冒的表症如恶风、发热、肢体疼痛、咽痛等。 (二)西医诊断标准: 1 临床症状 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可有或不明显。局部症状:流涕、喷嚏、鼻塞、有时咳嗽、咽痛、声嘶、流泪。全身症状: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四肢及腰背酸痛。 2 血象:白细胞数多正常或减少。 【辨证】 1风寒感冒证 发热轻,恶寒重,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咽痒咳嗽,少量稀白痰,口不渴,咽不红,精神困倦,年长儿可诉头痛,肢体疼痛,舌淡,苔薄白,指纹深红,脉浮紧。 2风热感冒证 发热重,恶风,有汗或少汗,鼻塞流黄涕,咳嗽痰稠色白或黄,咽红或肿痛或见乳蛾红肿或化脓,口干而渴,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3伤暑感冒证 身热不扬或发热有汗,身重困倦,咳嗽不剧,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呕吐腹泻,或鼻塞流涕,舌质红,苔薄白厚或腻,脉数。 4.体虚感冒证 1气虚感冒证 恶寒发热,鼻塞头痛,咳嗽痰白,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2阴虚感冒证 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微汗或无汗,心烦少寐,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干咳少痰,舌红苔少,脉细。 5.兼夹证 (1)夹痰证 感冒兼见咳嗽较剧,咳声重浊,喉中痰鸣,苔厚腻,脉浮滑。 (2)夹滞证 感冒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口气秽浊,大便酸臭,或腹痛,腹泻,或大便秘结,五心烦热,夜卧不宁,舌苔白或微黄厚腻,脉浮滑。 (3)夹惊证 见惊惕不安,夜眠啼叫或哭闹,舌尖红,脉弦浮滑。 【治疗】

儿科完整病历书写

儿科完整病历 一、儿科完全病历的内容与要求:病史采集必须真实、完整、 系统、条理、规范。体查时应态度和蔼,动作轻柔、举止端庄,取得合作。 [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5天;4月;1岁2个月)、籍贯(省、市、县)、民族、现在住址、父母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住址。入院日期、病历书写日期、病史叙述者、与患儿关系及其可靠性. [主诉]就诊的主要原因和发病时间。(20个字以内) [现病史]围绕主诉详细地记录从起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经过和诊治情况。主要包括: 1、起病的情况:何时、何地、如何起病、起病的缓急、发病的可能原因和诱因。 2、主要症状的发生和发展情况:按主要症状发生的先后详细描述。直至入院时为止。包括症状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的时间、缓慢或加剧的因素以及伴随的症状。对慢性患儿及反复发作的患儿,应详细记录描述第一次发作的情况,以后过程中的变化以及最近发作的情况,直至入院时为止。 3、伴随症状:注意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的相互关系, 伴随症状发生的时间特点和演变情况,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阴 性症状也应记载。

4、诊治经过:曾在何时何地就诊,作过的检查及结果,诊断与治疗情况,效果如何、有无不良反应等。应重点扼要地加以记录。特殊药物(如洋地黄制剂)要记明用法,剂量和时间。 5、患儿病后的一般情况:简要叙述患儿起病以来的食 欲、精神、大小便、睡眠、和体重的变化(未测体重者可用起病后是否长胖”或消瘦来表示)。 6、与现病史有关的病史,虽年代久远但仍属现病史。 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儿的现病史应从风湿热初次发作算起。 [既往史]1.既往健康情况:一向健康还是多病。既往患过何种疾病,患病时的年龄、诱因、症状、病程治疗经过、 有无并发症或后遗症。诊断肯定者可用病名,但应加引号;诊断不肯定者则简述其症状,注意与现患疾病相同或类似的疾病。2.预防接种史及传染病史。3.药物过敏史4.手术外伤史,。 [系统回顾] 大于七岁的患儿则应书写系统查询结果。儿科系统查询内容 要求: 1、呼吸系统:咳嗽、吐痰、气喘、咯血、胸痛、低热、 盗汗、肺炎史等。 2、心血管系统:心慌、气促、胸闷、心悸、发绀、水肿等。 3、消化系统:呕吐、恶心、腹泻、腹痛、腹胀、便秘、黄疸等。 4、泌尿系统:血尿、水肿、尿急、尿频、尿痛、少尿、多尿、遗

发热门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发热门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发热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回顾: 高级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TH) (一)体温调节中枢次级中枢:延髓,脊髓 大脑皮层也参与体温的行为性调节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 0C,达数天或数周之久,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 超过1 0C。可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羌虫病 持张热: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0C或更多。可见于结核病、败血症、局灶 性化脓性感染、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 热、恶性网状细胞病等,也见于伤寒和副伤寒。 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达到39 0C以上,往往伴有恶寒或寒战,历数小时后 又下降至正常,大汗淋漓,经一至数天后又再突然升高,如此反复发 作。是间日疟、三日疟的特点,也可见于化脓性局灶性感染。 (二)常见热型波状热: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 不久又再发热,呈波浪状起伏。可见于布鲁菌病、恶性淋巴瘤、脂膜 炎、周期热等。 再发热:又称回归热,热型特点是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地互 相交替。可见于回归热、鼠咬热等。 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可见于流感、支气管性肺炎、 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恶性疟、风湿热等。 双峰热:体温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高热波峰,形成双峰。可见于黑热病。 恶性疟、大肠埃希菌败血症、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等。 双相热:第一次热程持续数天,然后经一至数天的解热,又突然发生第二次 热程,持续数天而完全解热。此型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脊髓灰质 炎、淋巴细胞脉络从脑膜炎、登革热、麻疹以及病毒性肝炎等。 注意:1.临床上热型由于受很多因素(抗生素、激素、体质等)的影响而不具有典型性。 2.分析热型时还应注意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热型同时存在或先后出现的现象。如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合并脓胸或败血症时,热型可由稽留热转为驰张热,故临床上对此种现象应加以注意。 3.也有学者将波状热与再发热归为反复发热。 4.后发热:此型与双相热较难区分一般是指某些感染性疾病在退热后一至数天后再次出现发热。有学者提出分析后发热与第二次发热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种情况:①其他感染性疾病 经治疗好转,但不彻底,停药复发。②细菌感染疾病抗菌显效,但病原菌并未完全消灭而 转为L型细菌再次发热。③在原发病用药控制退热后,一直未停药,随后再发热应想到药 物热。④反复发热疾病的第二次发热。⑤在原发病已经好转、控制的情况下,并发有关或 无关的新并发症。

儿科完整病历

完整病历 姓名:XXX入院日期:2011-12-06 09:00 性别:女记录日期:2011-12-06 10:00 年龄:3岁7月病史陈述者:患儿母亲 籍贯:广东省罗定市可靠程度:基本可靠 民族:汉族家长姓名:XXX 住址:广东省罗定市联系电话:XXXXXXXXXXX 主诉:反复尿少、泡沫尿20余日,咳嗽、水肿8天。 现病史:患儿2011年11月12日以来尿量减少,每日排尿10余次,每次近100ml,总量小于1000ml。尿液中含较多泡沫,尿色透明,伴发热、咳嗽。无血尿、尿浊,无尿 痛,无寒战,无胸闷、心悸、气促、咯血。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详),予“消 炎、利尿”(具体不详)治疗,治疗后热退,咳嗽好转,未复查胸片及尿常规。11 月28日早上发现双侧上眼睑轻度水肿,午后水肿消退,有尿少、泡沫尿,并有咳 嗽、咳痰、发热,再次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消炎”治疗, 患儿热退,咳嗽、咳痰减轻,但颜面浮肿及泡沫尿加重,并有进食后恶心、呕吐,大便稀烂。11月30日后相继出现腹胀及四肢浮肿。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患儿 起病以来,精神欠佳,睡眠一般,纳差,无消瘦、午后潮热、盗汗,无头痛、抽搐, 无腹痛、腹泻、黑便,无尿痛、排尿困难或肉眼血尿,体重无明显变化。 个人史:第一孕,第一胎,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5kg,出生时无窒息或产伤,Apgar评分不详;生后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无挑食、偏食或吃零食习惯;3个月抬头、会笑,6个月独坐,10个月站立,1岁独走,1.5岁会说话;6个月乳牙萌出,2.5 岁乳齿出齐。 既往史:患儿2009年曾患“红眼病”,无特殊治疗,后好转;三个月前患“感冒”,有咳嗽、咳痰、发热,均治愈。否认肝炎、结核、麻疹、水痘、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流 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已按 计划进行预防接种。 家族史:父母体健,小姑、父亲堂妹均有“急性肾炎”史。否认家族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否认家族中肝炎、结核、麻疹、水痘、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传 染病史,否认地中海贫血、G-6-PD缺乏症、血友病等家族性遗传病史。父母非近 亲结婚。 传染病接触史:否认肝炎、结核、麻疹、水痘、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接触史。 体格检查 T:36.0℃P:92次/分R:28次/分BP:110/70mmHg Wt:15.5kg H:96cm 一般外表: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神志清晰,精神欠佳,检体合作。 皮肤及皮下组织:皮肤粘膜颜色稍苍白,无发红、黄疸、紫绀,无皮疹、瘀点、脱屑、色素沉着;皮肤弹性良好,温暖湿润,颜面、四肢皮肤浮肿,无硬肿、皮下结 节。 淋巴结:耳前、耳后、枕后、颏下、颌下、颈前、颈后及锁骨上窝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头颈部:

外科疾病鉴别诊断

外科常见病鉴别 一、头皮血肿的鉴别诊断 1、头皮肿胀:一般无外伤史,且触痛不明显。 2、凹陷性颅骨骨折:患者有外伤史,CT及X线拍片有明显的骨折线。 二、颅内血肿(外伤性)的鉴别诊断(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 1、脑挫裂伤:伤后昏迷持续时间长、局灶症状伤后立即出现,CT扫描可见点状出血及血肿带。 2、脑血管病出血:常有脑血管病史或高血压史,局灶性症状较常出现,CT扫描出现较为特殊的脑池内积血与某支供血血管区出血,DSA检查可确诊。 3、脑肿瘤内出血:出血前常有颅内增高症状或局灶症状。CT、MRI扫描动态观察待血肿吸收后,瘤灶仍存在。 三、原发性脑损伤 脑震荡的鉴别诊断: 1、脑挫裂伤:意识障碍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头伤后昏迷时间多超过半小时,生命体征变化较明显,脉搏与呼吸增快,血压正常或偏高,清醒后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与定向力障碍,偏瘫、失语、偏侧感觉障碍,脑膜刺激症状如颈强直、克氏征阳性等。 2、硬脑膜外血肿:有头伤史,多有头皮损伤与颅骨骨折,头伤后出现短暂性昏迷,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躁动,可出现一侧肢体无力、失语等,再次昏迷并加深,幕上血肿时,血肿侧瞳孔先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呼吸与脉搏减慢,血压升高。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与出现病理性呼吸。 3、脑卒中:多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或青少年有癫痫或头痛病史,无外伤史,而CT与DSA 可明确脑出血或脑栓塞部位。 4、脑胶质瘤:有癫痫,进行性加重的头痛病史、无外伤史,CT、MRI检查可明确性质。 脑挫裂伤的鉴别诊断: 1、硬脑膜外血肿:有头伤史,多有头皮损伤与颅骨骨折,头伤后出现短暂性昏迷,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躁动,可出现一侧肢体无力、失语等,再次昏迷并加深,幕上血肿时,血肿侧瞳孔先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呼吸与脉搏减慢,血压升高。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与出现病理性呼吸。 2、脑卒中:多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或青少年有癫痫或头痛病史,无外伤史,而CT与DSA 可明确脑出血或脑栓塞部位。 3、脑胶质瘤:有癫痫病史,进行性加重的头痛病史、无外伤史,CT、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四、高血压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1、外伤性颅内血肿:即使有头部外伤的体征与病史,也要查明脑外伤与脑出血的发病先后与因果关系。 2、脑内肿瘤出血:中风前已有进行性加重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颅内压增高征与肢体无

外科疾病鉴别诊断

外科常见病鉴别 一、头皮血肿得鉴别诊断 1、头皮肿胀:一般无外伤史,且触痛不明显。 2、凹陷性颅骨骨折:患者有外伤史,CT及X线拍片有明显得骨折线. 二、颅内血肿(外伤性)得鉴别诊断(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 1、脑挫裂伤:伤后昏迷持续时间长、局灶症状伤后立即出现,CT扫描可见点状出血及血肿带。 2、脑血管病出血:常有脑血管病史或高血压史,局灶性症状较常出现,CT 扫描出现较为特殊得脑池内积血与某支供血血管区出血,DSA检查可确诊。 3、脑肿瘤内出血:出血前常有颅内增高症状或局灶症状。CT、MRI扫描动态观察待血肿吸收后,瘤灶仍存在。 三、原发性脑损伤 脑震荡得鉴别诊断: 1、脑挫裂伤:意识障碍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头伤后昏迷时间多超过半小时,生命体征变化较明显,脉搏与呼吸增快,血压正常或偏高,清醒后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与定向力障碍,偏瘫、失语、偏侧感觉障碍,脑膜刺激症状如颈强直、克氏征阳性等。 2、硬脑膜外血肿:有头伤史,多有头皮损伤与颅骨骨折,头伤后出现短暂性昏迷,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躁动,可出现一侧肢体无力、失语等,再次昏迷并加深,幕上血肿时,血肿侧瞳孔先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呼吸与脉搏减慢,血压升高。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与出现病理性呼吸。 3、脑卒中:多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或青少年有癫痫或头痛病史,无外伤史,而CT与DSA可明确脑出血或脑栓塞部位。 4、脑胶质瘤:有癫痫,进行性加重得头痛病史、无外伤史,CT、MRI检查可明确性质。 脑挫裂伤得鉴别诊断: 1、硬脑膜外血肿:有头伤史,多有头皮损伤与颅骨骨折,头伤后出现短暂性昏迷,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躁动,可出现一侧肢体无力、失语等,再次昏迷并加深,幕上血肿时,血肿侧瞳孔先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呼吸与脉搏减慢,血压升高。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与出现病理性呼吸。 2、脑卒中:多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或青少年有癫痫或头痛病史,无外伤史,而CT与DSA可明确脑出血或脑栓塞部位. 3、脑胶质瘤:有癫痫病史,进行性加重得头痛病史、无外伤史,CT、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局灶性癫痫:癫痫发作常为刺激性症状,如抽搐、发麻症状,常按皮质的功能区扩展。老年患者局灶性癫痫常为症状性,脑内常可查到器质性病灶。过去有癫痫病史或脑电图有明显异常(如癫痫波等),有助鉴别。 2、有先兆的偏头痛:其先兆期易与TIA混淆,但多起病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以偏侧头痛、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为主。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少见。每次发作时间可能较长。 3、内耳眩晕症:常有眩晕、耳鸣、呕吐。除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外,很少有其他神经功能损害的体征和症状。反复发作后常有持久的听力下降,一般起病年龄较轻(如梅尼埃症)。内耳眩晕症还见于良性位置性眩晕。 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 1、脑出血:脑出血常起病于活动时,有高血压病史,起病发展较快,可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脑膜刺激征,脑出血多见,而且出现得较早;头颅CT可见高密度出血灶。 2、脑栓塞:起病急,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但恢复较快,脑脊液检查正常,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资鉴别。 3、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某些硬膜下血肿,脑脓肿,脑肿瘤也可呈卒中样发病,表现偏瘫等局限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时颅内高压症状并不明显,CT/MRI 检查不难鉴别。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1、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多见于青年,常有意识障碍、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可有动眼神经瘫痪,脑脊液压力增高,呈血性,脑血管造影可发现有动脉瘤等,可助诊断。 2、脑栓塞起病急,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但恢复较快,脑脊液检查正常,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资鉴别。 3、脑血栓形成发病较缓慢,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一般发生在休息或睡眠中,起病之初常无意识障碍,脑脊液压力不高、透明,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鉴别。 4、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某些硬膜下血肿,脑脓肿,脑肿瘤也可呈卒中样发病,表现偏瘫等局限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时颅内高压症状并不明显,CT/MRI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呼吸科 1. 肺结核:一般有午后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有咳嗽、咳痰及咯血等症状,病程一般超过 2周以上,影像学提示病灶好发于肺尖、锁骨上下、下肺背段等,有渗出、增殖、空洞、纤维化等多种病变并存。目前本病例无上述特点。但患者既往有类似发作,复查胸片提示病灶吸收不完全,故目前不能完全排除。可完善痰找抗酸杆菌、胸部CT等检查排查。 2. 肺部肿瘤:好发于 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的病人,有咳嗽、咳血丝痰、胸痛等症状,影像学 提示肺部有占位性病变。目前该病例无上述特点,不考虑。必要时可行胸部CT、支气管镜、痰找癌细胞等检查排查。 3. 肺栓塞:一般有长期卧床、近期手术或肿瘤等病史,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咯血、 不明原因的晕厥等症状,可有不对称性的下肢浮肿。D二聚体升高,大于500ug/L,血气分析 提示I型呼吸衰竭。目前患者无上述特征,不考虑。必要时可查肺动脉CT造影排查。 4. 肺炎:患者有咳嗽、咳痰伴发热症状,查体可有肺部湿罗音体征,胸片提示肺片状渗出及 肺实变影像学改变特征,病灶较小或下肺背段时需行胸部CT进一步确诊,待排; 5. 大叶性肺炎:多见于青壮年,有淋雨等受凉病史,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等柱状,可有口周单纯疱疹,有肺实变体征;影像学提示肺实变影像学征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CR限降钙素原等炎性标志物升高。目前该病例无上述特点,不考虑。 6.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有咳嗽、咳痰伴发热症状,查体多无异常,可有非固定湿罗音,胸片及胸部CT 可提示肺纹理增粗亦可无异常,待排。 7. 支气管肺癌:多数有数年吸烟史,顽固性刺激性咳嗽或过去有咳嗽史,近期咳嗽性质发生改变,常有痰中带血。有时表现为反复同一部位的阻塞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未能完全消退。 痰脱落细胞学、胸部CT及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8. 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经过多缓慢,开始仅有咳嗽、咳痰,偶有气短。听诊在胸部下后侧可闻及爆裂音( Velcro 啰音)。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而二氧化碳分压可不升高;高分辨螺旋CT 佥查有助诊断。 9. 肺结核球 . 多见于年轻患者,病灶多见于结核好发部位,如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一般无症状,病灶边界清楚,密度高,可有包膜。有时含钙化点,周围有纤维结节状病灶。目前本病例无上述特点,病理学未见结核性肉芽肿等改变,不考虑。可完善痰找抗酸杆菌等检查排查。 10. 肺错构瘤:影像学提示为“爆米花”征象,患者胸部影像学无相关体征,不考虑。 11. 纵隔淋巴瘤:颇似中央型肺癌,常为双侧性,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但支气管剌激症状不明显,痰脱落细胞检查阴性。目前本病例无上述特点。不考虑。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见于 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肺功能提示不完全可逆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影像学提示肺气肿征象。目前患者无上述特征,不考虑。 13. 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影像学提示双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肺功能提示限 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DLco下降。目前患者无上述特征,不考虑。 14. 肺水肿:有心脏病、过多液体输入等病史,主要表现为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影像学呈蝶翼征。目前患者无上述特征,不考虑。 15. 气胸:一般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伴有患侧胸痛等症状,多有突发用力等病史。双肺呼 吸音不对称,患侧明显减低。胸片或胸部CT可见气胸征象。目前患者无上述特征,不考虑。

儿科完整病历

儿科完整病历

————————————————————————————————作者:————————————————————————————————日期:

儿科完整病历 一、儿科完全病历的内容 二、与要求:病史采集必须真实、完整、系统、条理、规范。体查时应态度和蔼,动作轻柔、举止端庄,取得合作。 [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5天;4月;1岁2个月)、籍贯(省、市、县)、民族、现在住址、父母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住址。入院日期、病历书写日期、病史叙述者、与患儿关系及其可靠性.?[主诉]就诊的主要原因和发病时间。(20个字以内) [现病史]围绕主诉详细地记录从起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经过和诊治情况。主要包括: 1、起病的情况:何时、何地、如何起病、起病的缓急、发病的可能原因和诱因。?2、主要症状的发生和发展情况:按主要症状发生的先后详细描述。直至入院时为止。包括症状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的时间、缓慢或加剧的因素以及伴随的症状。对慢性患儿及反复发作的患儿,应详细记录描述第一次发作的情况,以后过程中的变化以及最近发作的情况,直至入院时为止。?3、伴随症状:注意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的相互关系,伴随症状发生的时间特点和演变情况,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阴性症状也应记载。?4、诊治经过:曾在何时何地就诊,作过的检查及结果,诊断与治疗情况,效果

如何、有无不良反应等。应重点扼要地加以记录。特殊药物 5、患儿病后(如洋地黄制剂)要记明用法,剂量和时间。? 的一般情况:简要叙述患儿起病以来的食欲、精神、大小便、睡眠、和体重的变化(未测体重者可用起病后是否“长胖”或消瘦来表示)。 6、与现病史有关的病史,虽年代久远但仍属现病史。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儿的现病史应从风湿热初次发作算起。?[既往史]1.既往健康情况:一向健康还是多病。既往患过何种疾病,患病时的年龄、诱因、症状、病程治疗经过、有无并发症或后遗症。诊断肯定者可用病名,但应加引号;诊断不肯定者则简述其症状,注意与现患疾病相同或类似的疾病。2.预防接种史及传染病史。3.药物过敏史4.手术外伤史,。 [系统回顾] 大于七岁的患儿则应书写系统查询结果。儿科系统查询内容要求: 1、呼吸系统:咳嗽、吐痰、气喘、咯血、胸痛、低热、盗汗、肺炎史等。 2、心血管系统:心慌、气促、胸闷、心悸、发绀、水肿等。? 3、消化系统:呕吐、恶心、腹泻、腹痛、腹胀、便秘、黄疸等。? 4、泌尿系统:血尿、水肿、尿急、尿频、尿痛、少尿、多尿、遗尿等。? 5、血液系统:头昏、乏力、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 根据上述定义,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 一级医院 轻度CAP,患儿精神反应好,无明显呼吸困难、低热3天以内、胸片仅提示斑片状阴影患儿,可以在一级医院治疗。治疗48h无效,持续高热3天以上、胸片出现单叶病灶融合病变患儿及短期内病变进展患儿必须及时转二级医院治疗。 二级医院 接受及诊治一级医院转诊患儿,如果出现持续高热7d不退或明显呼吸困难表现,以及胸片等影像学证实双侧或多叶受累或肺实变并肺不张、胸腔积液或病情迅速恶化,患儿出现休克、意识障碍、呼吸窘迫或衰竭征象者需转三级医院治疗。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呼吸道畸形、重度贫血、重度营养不良等基础疾病者需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治疗。 三级医院 三级医院根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对患儿进行诊治。需具备内外科综合实力,有经验丰富的小儿呼吸专科、完善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条件,具备纤支镜等特殊检查治疗手段,有呼吸机等重症抢救设备。病情缓解可转二级医院治疗。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气道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哮喘可分为三期: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哮喘急性发作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过程,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其起病缓急和病情轻重不一,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即危及生命,故应对病情作出正确评估,以便给予及时有效的紧急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