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信用制度的缺失与建设

浅析中国信用制度的缺失与建设
浅析中国信用制度的缺失与建设

浅析中国信用制度的缺失与建设

【摘要】诚信,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社会只有讲信用,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契约和精神信仰,而这种良好的社会契约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但在今天,诚信,这个千百年来一向被信奉的传统道德就像一条千疮百孔、备受侵蚀而岌岌可危的大堤,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在中国当前社会,不诚信的现象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广泛存在,强烈地预示着我们已濒临诚信严重缺失的社会信用危机中。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只有找准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医治”。行之有效的“诚信建设”对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信用制度信用经济道德文化信用体系

言不信者,行不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众所周知,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之一,亦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古老优良传统。诚信,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社会只有讲信用,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契约和精神信仰,而这种良好的社会契约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所谓信用,是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牛津法律大辞典》的解释是:“信用(Credit),指在得到或提供货物或服务后并不立即而是允诺在将来付给报酬的做法。”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信用关系形成和深化的过程。

但在今天,诚信,这个千百年来一向被信奉的传统道德就像一条千疮百孔、备受侵蚀而岌岌可危的大堤,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改革开放以来的数十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许多违背诚信道德的不良现象。不良事件的严重性甚至不断由道德层面向法律层面发展。诚信缺失和信用危机在社会生活的方方

面面表现出来,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时,层出不穷严重的诚信缺失行为,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影响到我国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破坏着整个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冲击着我们的诚信大堤。

在这样严峻的现实情况下,中国信用制度的建设变得尤为迫切和至关重要。为了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依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指定出适合中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制度建设体制。

一、中国信用制度缺失的现状概述

在中国当前社会,不诚信的现象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广泛存在,强烈地预示着我们已濒临诚信严重缺失的社会信用危机中。

(一)经济生活中不诚信现象最为突出,有种种恶劣的表现,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朝着良好健康方向发展

1、在产品信用方面:表面上虚假的广告宣传、产品的说明介绍、质量保证的承诺让人眼花缭乱,屡屡上当。实际上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各种制假售假手法花样百出。“三鹿奶粉事件”、“毒大米”、“毒瓜子”,泔水油、农药蔬菜,“黑心月饼”,“毒狗肉”和“瘦肉精”……这些信用缺失行为侵犯的就不仅仅是消费者的正当权益,甚至直接威胁到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2、在商业信用方面,这些年各种商品流通过程中、经济交易行为发生过程中,坑蒙拐骗行为屡禁不止。我国票据市场的失信和欺诈已经使票据成为资金风险的承载体和聚焦点,而利用合同进行诈骗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一大毒瘤,还有各种企业之间的三角债、经营者之间的拖欠赖账、偷税漏税、走私骗汇等。

3、在金融信用方面,对企业没有信用纪录,对银行没有信用考评、信用纪录,对担保没有信用评估系统,对政府没有失信惩罚规范,以至出现许多银行呆坏账、信用卡欺骗;而在证券市场上,各种形式的造假也是层出不穷,编造报表、虚增利润、隐瞒重大事项、伪造银行对账单等各种形式的财务造假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除此之外一些服务性中介机构如会计审计、法律服务、评估监理、技术咨询、

房地产中介等领域除了服务质量低下以外,还常常违反独立、公正诚实的基本职业道德,这些现象已造成经济领域的混乱,严重扰乱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

(二)在政治生活领域的诚信缺失,既表现在领导决策及其执行过程中,也体现在党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思想、作风上

具体体现在社会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政府行为上,一些党政机关还存在随意性、缺乏程序规范和严格的法治意识,以至发生诸多失信于民的现象。政治生活领域信用缺失另一个更为明显的表现是工作中耍花架子、搞形式主义、浮夸虚报搞欺骗和弄虚作假。诸如“政绩工程”、“升迁工程”和类似“数字出官”和“官出数字”屡见不鲜。值得指出的是,政治生活领域的这种不诚信现象常常与官僚主义、腐败现象如影随形。

(三)在民生方面,不诚信现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相应的表现

特别是在职业生活领域,敬业精神与诚实劳动在相当部分人中失去以往的崇高价值,像日前炒得沸沸扬扬的足球“黑哨”现象即是典型一例;在个人生活领域,许多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急功近利,言而无信,还有各种形形色色的假机构、假警察、假工商等假公务人员,甚至假新闻、假婚姻、假文凭、假考、假招聘、假唱等等,这些不诚信社会现象的空前泛滥,使得社会信用正面临严峻的危机考验。此外,社会生活中各种失信现象的泛滥客观上导致社会风气的毒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将使人们陷入怀疑一切的境地。当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因为怀疑、戒备而使得真诚、友善荡然无存,这不能不说是最大的悲哀!

二、中国信用制度缺失的原因分析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极大地影响了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增长。由于历史原因和特殊国情,中国的社会发展程度低,信用体系不健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缺乏市场交易各种有效的限制,造成了一些障碍在信用证或信用缺失等问题。具体说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表面看,诚信缺失是

由道德滑坡造成的,但从更深层次分析,既有经济转型、市场缺陷、机制不完善和诚信道德教育缺失的影响,也有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

(一)是源于我国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基础建设的薄弱,社会规范、制度安排的不成熟、不合理

以往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稀缺经济资源由政府直接通过行政命令在所属的各单位之间配置,信用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辅助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基础建设落后,必然导致信用关系混乱、各种失信行为广泛发生。从实际情况看,长期以来,我们没有认真研究信用问题,没有完善的管理信用立法,没有有效的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没有信用管理中介服务机构,更没有开展有关信用管理的全民教育,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这使得我们的社会信用基础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显得相当脆弱。

(二)是源于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诚信教育的薄弱欠缺和社会舆论媒介的引导和监督的乏力偏失

我们正处在经济建设关键时期,社会呈现出日新月异变化,新形势使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跟不上物质文明建设的步法。特别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许多人往往比较看重的是物质效益、经济效益,而精神效益、社会效益被摆在第二位,社会责任意识、道德要求常常是被忽略的。包括“诚实守信”在内的许多道德原则在很多时候、很多领域被忽视、淡忘甚至被抛弃。同时,诚信的维系离不开舆论媒介的引导和监督。这几年,舆论媒介对激励先进、倡导诚信、鞭挞落后、揭露黑假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我们应该看到,在有些地方、有些时候由于出于错误的思想指导(特别是地方保护主义)、出于利益的考量,舆论媒介此时常常不能及时有力揭露制止虚假不实现象。

(三)社会诚信缺失不仅有现实原因,也有历史的根源,落后的传统思想文化的消极影响扭曲了诚信意识

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没有真实也就没有了诚信。然而,中国长时期的封建专制,民众的命运随时会因为当权者一时的喜怒哀乐而改变,说谎献媚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好处,真诚信实却常常吃亏遭殃,

因此造就了许多人不能坚持实事求是。这种消极落后的思想意识,在我们当前各种民主制度还不健全、社会民主风气还不浓厚的条件下,仍有其存在的土壤,这是社会(特别是在思想政治领域)诚信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

(四)社会诚信缺失现象的产生也包含着各种主观因素

这其中既包括一些人出于急功近利的心理,也包括一些行为者出于私利的因素,使许多人变得短视功利、心态浮躁,失却长远的理想精神追求,做出不守信用、不负责任之举。

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用制度

综上所述,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只有找准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医治”。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加强制度性

硬约束。成熟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建立一套既能保障权益人的合法权利,又能对违约行为进行惩罚的制约机制。为此,首先要在立法上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加强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建设,使市场法制明确、完备,制定公开信用信息的法律制度,为中介机构依法进行信息的搜集、处理以及服务提供法律依据;其次要在执法上强调公正的司法体系。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审判力度、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使失信者不仅受到应有的行政或司法处罚,还要使他们在经济上受到惩罚,直到无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立足;二是大力加强执行力度,维护法律的权威,使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切实受到法律的保护,使违法违约侵犯他人权益者受到法律制裁,使失信企业付出高昂的代价,守信企业有一个稳定的收益预期。

(二)以道德文化建设为支撑, 增强全民信用意识。

法律和道德都是约束人行为的,社会道德的约束是法律约束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只有具有道德约束的品质修养,才能自觉遵守法律的约束。在经济发达、法制健全的社会,个人信用在银行的地位甚至比其他抵押物更加重要,就如同一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因此,要深入开展以诚实守信为重要内容的道德文化教育,唤起全民的信用意识,逐步形成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必须建立和完善对失信的惩罚制度

首先,要列出失信企业和个人的黑名单,并以合法的形式向合法信用机构和用户传播其交易的不良信用记录,使失信者名誉扫地,并为之付出经济代价,从而达到防范与震慑的双重效果;其次,要对失信者进行直接的经济处罚和间接的道德谴责,要使其失信的成本远远高于其收益;另外,还要强化政府和各相关机构对信用的监督和惩治力度,使得缺乏信用记录或信用记录历史很差的企业很难在业界生存和发展,使信用记录差的个人在信用消费、求职等诸多方面受到很大的制约。

(四)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体系

一是要加快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和以行业自律为基础的行业信用

管理体系建设;二是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和以信用管理技术为基础的内部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三是加快以信用中介为主体和以个人资信管理体系的建设;四是要加快以信用中介为主体和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的社会商业服务信用体系的建设。

总而言之,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伦理思想,我们应该弘扬其中积极的诚信观念,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我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学者的著述中不乏有诚信观点。如《周易》中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在《论语》中,孔子讲:“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些关于诚信的观点,今天仍有基本的适用价值,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和承继。中国信用建设的进程在继续着,也坚信中国信用建设的会有一个光辉前景,它引导着人们一步步攀登现代社会诚信的高峰。这也说明,建设诚信社会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有理由相信,行之有效的“诚信建设”对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泅清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J] 社会学研究,1999,(2)

[2]郭铁民信用制度的缺失与构建[N] 光明日报,2002,4,16,BZ 版

[3]童士清社会信任结构论[J] 财经科学,1999,(4)

[4]陈国庆道德修养的基石—信[J] 华夏文化,1994,(5)

[5]宫敬才诚信的经济规律性质[J] 求是,2002,(15)

[6]王向前道德诚信与法律诚信[N] 光明日报,2002,10,BZ版

[7]曾康霖信用论[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

[8]邱兆祥马克思的货币、信用和银行理论[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

[9]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0]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M] 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11]李新庚中国信用制度建设干部培训读本[M] 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2]林有权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

关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报告

关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报告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搞好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从我国信用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谈谈以下看法。 一、我国信用体系现状分析及其存在的问题 1.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比较困难的原因 (1)信用法律法规缺失。信用如果没有法律作为保障就很难有效实现,法律法规的确立和健全(金融有关立法非金融有关立法失信惩罚机制)是社会信用制度及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保障。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社会征信体系方面的法律框架和系列法规,对信用信息征集、使用和管理的权利与义务没有作出法律规定,这使得整个征信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监管部门责任不明确,领导不统一,协调不一致,建设不到位。 (2)信用管理部门分散。目前,全国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没有制订一套全国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缺乏对各领域,各地区信用信息整合的统一指导、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没有形成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对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信息整合的合力,存在着多头建设的问题。 (3)信用标准规范模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对各地的信用评级的统一化本身就带有不公平性,怎样把握才能恰到好处,这更增加了统一标准的难度。 (4)信息发布共享障碍。政府信用信息封闭,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客观上要求微观经济主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我国征信行业没有建立行业协会组织,行业内普遍缺乏自律机制,各个行业各行其是,行业自律程度松紧不一,中介业务标准程度不一。此外,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等等原因都导致了信息共享的障碍。 (5)失信惩戒机制薄弱。支撑社会信用体系正常运作的经济政策法规得不到严格的执行,失信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2.信用体系缺乏会导致各个方面出现问题 (1)从企业来说,信用缺失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利益。企业与企业间诚信水平低甚至诚信失常,会使交易过程中契约的有效性时刻面临挑战,让快捷现代化的交易手段和交易方式

中国人的“道德观念”竟然沦为世界最差

因为我们只要有了权力就完全没有道德 文/汪华斌 这几天与一些外国朋友在一起,我们谈了从中国腐败分子的道德败坏到奶粉事件的责任缺失的问题;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最差,这不仅因为官员有了权就会腐败和腐化;而且就是普通的老百姓有了权,也是私利当先。正因为如此全社会如此,所以才有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缺失;假冒伪劣泛滥成灾。这不是那一个群体的问题,而是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出了问题;所以才会出现全社会的道德观念是世界最差。 首先我们每个人都能目睹到的城管追赶小贩的案例,因为我们见到的小贩当见到城管时如同“老鼠见到猫”;不仅诚惶诚恐,而且是“打不还手”。而“手中有权”的城管,竟然见到小贩时就能自动产生暴力的狂热;因为城管执法中没有道德的约束,所以才能产生暴力执法的狂热。虽然从法律关系上讲,城管的确应该管小贩;但为什么城管有了权力后,却缺少道德呢;因为我们的执法只追求结果,而过程由执法者自己掌握;这种凭个人道德心办事的过程造就了违法乱纪的事发生。为什么中国人只要有了“权力”就会缺少道德,对过程的失控是我们社会的本质性问题。 我当初在国有企业当红的时候,有一些年轻的校友分配我带;结果他们全部相当谦虚,而且对我也相当尊敬。在那年轻化的年代,在我的推荐下的年轻人快速地得到了提拔;结果有两个年轻的农村大学生二十多岁就提拔到了处级干部,而且是一把手。这时我发现他们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竟然养情妇,而且吃喝玩乐兴趣特大;不仅对事业不闻不问,而且别人的成果还都是他们的。在权力的光环下,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竟然能破格为教授;结果他们趾高气扬了,除了他们的上级领导外;其它的根本是目空一切。就连我这当初培养过他们的老师,竟然也成为他们的眼中钉;因为我的正直与事业心,会影响他们自己制造光环的亮度;于是我这亲自培养出年轻领导的人,竟然把我作为第一个下岗试点的人。在这运用权力的过程中,我们年轻的领导是那么冷漠;不要说中国传统的美德,就是社会公德心也完全失去了。 我们中国的领导最口头禅就是,“端我的碗,就要服我管”;“谁砸我的锅,我就砸谁的碗”。在这些口头禅中,说明有“权”是多么高高在上;想砸谁的碗就能砸谁的碗,这就是权力的效应。这是我们管老百姓的领导,他们在运用权力时是没有任何公德之心的。然而我们社会的服务人员也是“有权就缺德”,如我在武汉市付家坡长途汽车站排队买票,结果车站的工作人员竟然能目中无人地在我面前插队签票买票;我说了她们一下,竟然动员近百人对我围攻几个小时。为什么武汉市付家坡长途汽车站的员工能在自己违反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情况下,竟然敢围攻指责她们的人呢。因为这已经不是职业道德的沉沦,而是社会道德的缺失。这服务的权力,竟然也能使道德缺少;这就是人性的本质。因为私心使社会道德不仅无法高尚起来,反而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使道德更进一步地沉沦。也就是说,权力

浅谈中国人

中国人的民族性:浅谈中国人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统一和多样正是中国民族性的两个方面。 1987年10月?熏人类学家费孝通代表中国接受美国学者的采访时曾坦白地说:“我要努力去了解中国,为的是想解决中国的问题。但是直到现在,我尚未真正认识清楚显示于中国社会之中的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形成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的中国精神实质。” 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以“五千年文明古国”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然而,中国人往往不大深究自身是什么样子,不大想自己究竟是什么。 在中国,很少有人像日本人那样去研究和理解自身的民族性,但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掀起了三场反省和改造自身民族性的热潮。第一次是19世纪末到20 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学者对中国民族性弱点的解剖;第二次是五四运动对中国民族性的批判;第三次是80年代文化反思热对中国人自身的全面反省。 关于中国人民族性的著作共有500余本。先来看一下中国人自己解剖的民族性。 被称为“中国革命之父”的孙中山在1890年到1924年通过各种论文和演讲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做了如下概括: (1)没有排外意识 (2)勤劳、和平、守法 (3)守旧法,无变通 (4)崇拜鬼神 (5)犹豫不决 (6)知识水平低 (7)缺乏主人翁意识 (8)像一盘散沙 (9)夜郎自大 (10)停滞不前 (11)不崇尚自由 (12)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智慧 (13)家族主义和宗教主义 (14)世界主义 (15)重视道德 (16)民权主义 (17)极端主义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1904年出版的《饮冰室文集》中,对中国人的民族性进行了如下概括:

浅谈当代中国道德现状及原因

浅谈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现状及原因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关键时期,这些需求都为中国社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广大人民群众迫切期望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迫切期望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由此可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然而近几年来,网络上层出不穷的爆出各种令人发指的噩耗,不同渠道都揭露了各种黑心实践。从“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黑心棉”、“毒大米”等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到“天价药费”、“假医假药”等医疗事件;到“小悦悦”事件、老人倒地无人敢扶、车祸现场无人敢帮等道德问题;到网络上各种自我炒作“多重门”、“潜规则”、“凤姐们”等拜金主义的炒作;再到最近贪污腐败程度令人对国家深感失望,各地高官落马,情妇举报,“枪打黑老虎”等各种政治腐败事件。一件又一件,当前一事件的余温还未来得及散去,更大更令人惊悚的事件又曝光。 这些事件的发生无一不表明中国当代社会正处于道德滑坡的态势。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政策的决定上将文化强国重点提出,可是为什么这些道德问题还是屡见不鲜呢? 今早看网易新闻,新闻上又曝光了某一工厂简单过滤地下水,摇身一变变成了一瓶瓶名牌矿泉水,虽然这个窝点被端了,可是这肯定只是很多非法窝点中的一个,只是再次从侧面反映出了道德的沦丧。拜金主义,假冒伪劣,全然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近几个月来,网络上女大学生失踪、被强奸遭奸杀,亦或是被关起来当性奴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当某一女大学生失踪一月还未音讯时,又一女大学生遭奸杀,事件此起彼伏,为何这些行凶者残忍的将矛头对准了还是校园里的花朵?为何这样的事件此起彼伏?为何人性已经沦丧至此? 这些惨绝人寰的事件的发生让我们越来越渴望回到毛泽东时代,那个民风淳朴的时代,渴望回到过去那个人性美好,互帮互助,邻里和谐的时代。可是这些也只是渴望和幻想,社会是发展着的,不可能越过越回去,历史的选择是让我们直面现实的道德滑坡,找到原因。 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愈来愈趋商业化,为了各种名声利益,人民不择手段,似乎除了利益,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只停留在利益层面上,很难诚心诚意地相待。科技、经济迅猛发展,使道德教育相对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原则与道德原则出现价值矛盾。而社会的贫富差距的拉大又使得人们心里的不平衡被放大,虽然人们生活普遍有所改善,但对社会的不满足情绪还是存在的,一些人难以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很容易就做出了一些超越道德底线的事情。同时,虚拟网络高科技的应用减少了人们亲密接触的机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的淡漠,对人性的理解以及个人思想品德的健全发展都有不良影响。 除了经济发展与教育的不匹配以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之外,国民素质普遍不高也是一个原因。对于道德觉悟不高的群众来说,社会舆论是一个道德风向标,他们很容易跟随舆论的方向走。社会舆论可以领导主旋律文化,但是一些消极舆论氛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一些对社会良知好人好事的无端质疑,经过一些媒体的聚焦放大后,客观上对社会舆论起着不利于道德善良普及消极作用。那些盲目跟随舆论的民众就容易走向错误的方向。 多元文化的冲击也是其中一原因之一。开放的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外来文化与已有的传统文化的冲击。传统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和道德价值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多义性、多变性和多元性。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很容易就使得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意识,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迷失在文化多元的社会里,找不到道德边界。

中国人信仰的根源辨析

中国人信仰的根源辨析 信仰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在思想多元化的冲击下产生了关于中国人有无信仰的争论。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命”为起源,以身处社会之中的“人”为信仰主体,以道德信仰作为核心内容,以“天人合一”为终极价值关怀,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信仰体系。当代中国信仰重构应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统领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应反身向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力量,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标签:信仰;中国传统文化;探源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因而也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全球化的冲击,使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随之而出现了信仰的危机。信仰作为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内容也必须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建设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信仰的重构还应反身向后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寻求精神力量。 一、关于中国人信仰有无的争论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物质财富的增加也随之而产生许多社会问题。在分析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思想领域,一场关于中国人到底有没有信仰的争论由此展开。 1、多数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 美国最负盛名的决策咨询机构兰德公司撰文并预言: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穷的国家。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文章认为:中国人在心理上受无神论思想的影响,排斥宗教信仰并将其视为迷信;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泛神论,拜鬼敬神的现象非常普遍。当在精神领域中无法形成社会普遍认可的信仰时,便丧失了敬畏之心,导致个人的自我意识被无限夸大,人们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意志确定各自行为。当人们心中没有罪恶感时,人性中的残忍和冷漠便暴露出来。也正因为没有信仰,所以“纵观中国整个历史,最残忍的争斗和屠杀都来自于他们内部自己。”[1]信仰的缺失使中国人将对金钱与权力的追求视为人生的终极价值目标,在行动上就表现为自私自利和缺乏同情心,而这样的国家是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信任与尊重的。 以上事实反应了国际社会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国人信仰观的普遍看法。虽然这是基于对中国的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但由于西方人不能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因而未免过于夸大和片面、有失公允。 2、一些国内学者也认为中国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信仰

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和发展的需要,是现代社会对公民提出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美德要求。但是近几年却屡次发现公共精神缺失的现象:随意踩踏草坪、在为公众提供休息的椅子上睡觉、任意攀爬树木、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手乱丢果皮纸屑、在旅游胜地刻字留念等,频频触动国人神经,引发社会广泛议论。公共精神缺失不但会影响到公民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秩序,也会严重阻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必须要主动涵养公共精神,不断提升国民素质,从而构建和谐、文明的现代社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国民富裕了,但为什么国民的文明程度却没有相应提高,反而出现种种公共精神缺失现象呢?归结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受儒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思想的影响,束缚了国民关心公共生活、承担社会责任与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也有现实原因,如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导致人们在私欲的驱使下追求最大的个体效用,舍弃道德而追求个人利益,遇事只逞一己之愿,不求反躬自身,强调个人而忽略他人、强调自己而忽略社会。公共精神是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应具备的基本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当前,国民的种种不文明行为提醒我们,涵养我国国民的公共精神已经刻不容缓。 涵养公共精神,需要加强教育。教育是培养公共精神的第一步,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重成绩而轻素质。我们的应试教育,没有充分的对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导致很多人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我行我素的行为风格。必须将涵养公共精神纳入素质教育体系,要从娃娃教起,真正将公共精神根植于我们每个人心中。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多管齐下,协调统一,形成有效的公共精神教育的社会机制。既重视培养公民独立的人格精神,也重视培育以权利、责任为核心的公民意识。 涵养公共精神,需要加强社会宣传。涵养公共精神不仅仅是个别不文明人的事情,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必须要长期开展全民思想教育活动,宣传教导人们处世待人要讲求礼貌。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多报道正面的文明行为,多宣传公德意识,在全社会营造涵养公共精神的舆论氛围。同时,也可以借助民间组织的力量,如非盈利组织向准备出国的企业员工、管理者和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以此来提高国民文明素质。涵养公共精神,需要法治的保障与呵护。一方面,坚持依法治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最根本的公共文明。对公民如此,对社会也如此,对政府更是如此。因为,法律是公共利益的载体,是公共责任的依据。另一方面,法律在倡导、鼓励和保护公共文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有违公共文明的行为按名责实,将其法律责任落在实处。唯其如此,政府官员才会把夙夜在公、忧国奉公作为最基本的公共文明,普通公民才会践行奉公守法、克己为公的公共精神,全社会才会形成天下为公、和衷共济的公共精神。 鲁迅先生曾言:“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其中的“立人”之要即在于涵养公共精神,因为公共精神对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文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从教育、宣传、法治方面采取措施,树立“自律”和“他律”思维,才能共同建设和维护我们的美好生活,共建文明社会。

浅谈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定式(一)

浅谈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定式(一) 论文关键词:思维定式传统民俗 论文摘要:中国人在传统社会里,通过长期的民俗的传承,形成独特的思维定式。主要表现有家族本位、差序格局、平均主义等。寻找这些思维定式的源头,就成为理解中国人的一把钥匙。 心理定式,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的心理出发点。由民间传统到心理定式,实在是因为在历史的长河里,民俗对人们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民众在无意识地“履行”着民俗活动的同,在其心理上、思维上打下了深深的传统的烙印。这样的烙印使得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会下意识地运用某种心理去采取相对固定的方式和手段。这些表现主要有家族本位、差序格局、平均主义等。现借讲授民俗学之机,整理思路,草成此文,就传统民俗在人们心理上的几种表现略抒拙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家族本位 传统社会中的中国人,自出生就处于一个家族(宗族)的包围之中。诞生礼、成人礼、婚礼、葬礼,人一生的四个阶段,处处展现著作为地域小社会成员的位置。而作为更重要家庭(家族)的一员,他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作为整个家庭(家族)整体利益中的一环而存在。 先以家庭(家族)中的婚姻为例。在我们的传统社会中,历来是以两家结“秦晋之好”来代指这种婚姻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家结成了“亲家”。而这词的本意却是指秦国和晋国结成了政治联盟,它是以秦国国君用自己的女儿嫁给晋国国君为代价的。国君女儿实际上就成为政治的牺牲品。纵观历史的长河,两汉以下,历朝历代未尝不以这种方式作为政治手段来使用的。不管是求得和平,抑或是出于笼络人心,都是将女子作为政治利益的交换来使用的。对于这样的女子来说,又如何说不是悲哀的,这样的事情说明,婚姻,在我国传统社会里,不再是两个人简单的结婚,而是代之以更大的利益驱动。 我们传统社会对儿女的婚姻,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把父母的好恶放在第一位,而把儿女的感情放在次要位置。父母往往可以横加干涉儿女的婚姻生活,以至于出现了哀叹千古的“焦仲卿与刘兰芝”、“陆游与唐婉”的凄婉故事。而父母的出发点是想找个“门当户对”的亲家,不考虑子女的意愿。这样的结果.结婚的儿女双方家庭,甚至是家族(或宗族),都随着他们的婚姻结合而成为牢固的联盟。而子女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就被抹杀了自己的个人感情,甚至是个性。家庭、家族(或宗族)的利益,每每放在第一位,而个人的利益被放在次要位置。再者,传统社会中的“门户”观念,亦是造成此种观念的源头之一。“门户”,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宗族一姓中之一支,狭义指中国传统的小家庭。延续“门户”,成为历史上的家庭生育后代的目标和理想。将家族比做树木,而保证树枝的繁茂,防止枝干的断节,就是家族最大的任务。没有子嗣,也要纳妾,甚至是过继一个来承继所谓的“门户”。实在也是古人观念的典型反映。而作为家族中的一员,他负有保护整个家族不受外界侵犯、保证家族延续繁茂的艰巨任务。所以,在困难面前,个人与家族的利益密切相关。因个人是家族中的个人,没有家族也就没有所谓的个人。故为了保全家族,个人牺牲自己生命也在所不惜。北魏末年,杨侃参与了诛杀尔朱荣的谋划。在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带兵人洛阳时,他潜逃关西回家。后来,尔朱兆的堂弟尔朱夭光到关西,派杨侃的亲家招抚他,并立盟誓许诺饶恕他。侃的从兄“恐为家祸,令侃出应,假其食言,不过一人身段,冀全百口。侃往赴之,秋七月,为天光所害。”(魏书》卷58《杨播列传附子侃传》)这样的事例在史书上真的数不胜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盛行“君”、“父”先后的辩论,“君”是指国君,代指朝廷;“父”即指父亲,代指家族。这是关于朝廷和家族利益先后的讨论。 最后还是“父”占了上风。这也就有了为了家族利益而无视南北朝朝代更替的各个世家大族。但是这样的观念对于各个王朝的统治毕竟是有害而无利的,所以在后来,折中为众所周知的

高三作文写人:我眼里中国人的国民素质

高三作文写人:我眼里中国人的国民素质 在学校里,几乎每一天都可以听到老师提到关于素质这个词语,语文老师要培养我们的人文素质,数学老师要培养我们的科学素质,政治老师要培养我们的道德素质,音乐、美术老师培养我们的审美素质,体育老师要培养我们的身体素质。。。。我想这些素质综合起来,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基本国民素质吧。这样看来,我们的老师们可谓用心良苦,他们真正是在;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关于国民素质的内涵和意义 说起;国民素质;,不禁想起那一群围观同胞被日军枪毙的鲁迅同龄人。当然,百年奋争之后,我们不再是任列强蹂躏的民族了。不过,山雨欲来的全球化竞争依然有一种你死我活的味道,谈国民素质总是免不了一种忧患意识。 未来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没有国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国己确立了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能否通过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国民的现代化,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已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

毋庸置疑,国民素质、国民教育、分数、能力这些基本范畴的确是有联系的。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涵盖了所有这些范畴。鲁迅这样描述日本同学歧视华人的心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引自《滕野先生》〉今天,我们已是有着辉煌成就的发展中国家。只是,分数和能力这两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在困绕着我们的教育界,也是我们作为学生终日追求的,它影响到我们的继续进步。 让我们先从素质说起。《管子·水地》里有:“。。。。。。准也者,五量之宗也:素也者,五色之质也:淡也者,五味之中也。是以水者对物之准也,诸生之淡也,非得失之质素也。” 这里,作者以“准”、“素”、“淡”为例,论证水是万物不可或缺、无所不在的基本成份。那么,;素质;指的就是所有颜色的共同基本成份。稍加引申,; 素质教育;指的应当是通过教育提高或增进受教育者的某些;基本东西;。 到底什么是;基本东西;呢? 一方面,相对于无限丰富的实际生活,教育总是有限的,总是针对基本东西的,从这个意义来讲,教育莫不是关于素质的,因而;素质教育;有点同语反复:另一方面,受教育者最;基本;的“质”莫过于他们的先天天赋了,而后天教

材料作文“信仰”写作指导与示例

材料作文“信仰”写作指导与示例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说:“人总要相信些什么,才不会度日时,跌入未知的黑洞里。”信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更是支撑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力量之源。有人说,中国人目前没有信仰,所以速成鸡、毒胶囊、毒生姜才会泛滥;也有说,中国人目前有明确的信仰,民主、公正、法制、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无数人反复践行;也有人说,我们正走在寻找信仰的路上……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请选准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本试题材料的核心词语是信仰,所以考生只需以“信仰”为话题,紧扣材料的三个观点任选其一作辩证分析,立意均属切合题意。如以第一句为切入点,考生可批判当今社会信仰缺失的现状,进而分析其实质与危害,呼唤信仰的回归;如以第二句为切入点,考生可讴歌信仰的力量,呼唤人们要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这个社会,发现生活的美;如以第三句为切入点,考生可采取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信仰的状况,即既没有丧失,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同时,在文体的选择上,考生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 【推荐素材】 认为艺术家的自由在于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是错误的。这是胡作非为者的自由。 ——(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 信仰是精神的劳动,动物是没有信仰的。野蛮人和原始人有的只是恐怖和疑惑,只有高尚的组织体,才能达到信仰。 ——契诃夫 屠呦呦PK黄晓明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其研究成果拯救了、拯救着、还会拯救无数人的生命! 2015年10月9日,演员黄晓明在上海举办结婚仪式。媒体报道,这场盛大婚礼席开了上百桌,来了“大半个娱乐圈”,堵了市中心的半条延安中路。 当电视、广播、APP新闻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的婚礼,铺天盖地的全是他的消息的时候,关于屠呦呦的报道却明显冷清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谁。 于是有网友评论: 当黄晓明婚礼因参加的大牌太多,导致浦东和虹桥两机场几近瘫痪,婚礼现场比诺贝尔颁奖典礼都要隆重的时候。让我不禁以为难道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不是屠,而是黄吗? 当黄晓明挥金如土,婚礼奢华,费用达两亿的时候,而诺奖得主屠呦呦呕心沥血,一生奉献,奖金却只能在北京买半个客厅,所获报酬远比不得baby一季

浅谈当今中国人人际关系

浅谈当今中国人人际关系 摘要:中国悠久的历史为中国人际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多彩的背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华文明,影响的不仅仅是经济,源远流长的还有灿烂的文化。人际关系是文化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被赋予时代的气息,人际关系也随之发生微妙的改变。经历历史的变迁,当今人际关系呈现怎样的趋势,又该有怎样的发展?存在着什么利弊端?可无论再复杂的人际关系仍旧是建立在以儒家传统为核心的文化上。 关键词:人际关系;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儒家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影响因素很多,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铸就了一个了不起的文明国度。 孔子开创先秦原始儒学,其意义不仅在于集上古以来礼乐文化传统之大成,而且更主要的在于其依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赋予这传统以人文主义精神特质,从而为儒学及以之为核心的中国思想文化确定了基本生命路向。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理论 ,已经建立了以“仁”为核心 ,以“礼”为整合手段 ,以宗亲关系为出发点 ,以整体主义为处理人己、群我关系的基本原则等较为完整的人际关系思想体系。在以“礼”为核心的封建社会,“礼”是维系人际关系最基本的纽带,也是维系封建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君臣之礼,父子之礼,夫妻之礼在儒家文化中都有明确的规范,三纲五常更是给当时的百姓系上了缰绳。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普通百姓也遵循着礼的说教,因此程门立雪、孔融让梨一个个著名的故事流传开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时间流逝,”礼”的精髓并没有改变,当今人际关系也遵循着礼。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国,教导他的子民以礼待人。因而引出问题,当今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怎样的呢? 一、走向民主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强调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讲求人人平等。当今社会,传统的等级思想与特权意识逐渐受到批判,当代中国的人际关系开始强调平等,强调尊重他人的隐私———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同事之间都有保留个人秘密的权利。家庭已成为一个较过去不同的和谐和睦的小团体,在这个小团体中,家庭成员拥有人格上的平等,决策权的平等,个人隐私权和个人生活中的决定得到尊重,不同观点、意见和生活方式得到尊重等权利。这是不同于儒家文化的地方,在传统文化中,封建等级制影响平等自由势力的发展,当今人际关系更倡导平等自由,尊重人权。

国民素质低下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不高是其基本原因 经济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绝大多数人民的温饱已逐步解决。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各个方面的建设都需要经济支持,有限的国民收入在许多项支出中仍捉襟见肘。这在很多方面制约了我国国民素质的发展。 其一、它使我国的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保险事业发展缓慢。人民的生活水平状况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素质。国家在这方面投入不足,使城乡相当一部分人仍然处于治病就医难,工作不保险的后顾之忧中。这势必限制了国民素质结构的优化。 其二、它使我国的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一直呈现出不发达状态。教育科学事业需要国家的大笔投资,它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直接受制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低直接决定了我国的教育投资和科学投资的水平低,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速度慢。 在政治上,如今官员腐败成风,与中国的民主和法制与西方相比还很不完善有一定关系。另外民众的法律意识与监督意识不强,并没有充分行使法律所赋予的监督权以及政府内部监督体系不w完善;有的政府部门也没有正确对国民素质进行宣传、规范,没有正确引导文明,友爱的风气在全社会的形成,有的地方政府反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减少在教育文化上的投资,可谓得不偿失。 (二)社会文化心理的消极影响 当前的中国仍然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转型中最巨大的 阻碍是社会文化心理的定势已根深蒂固,难以迅速改变。社会文化心理作为人们思想、 行为背后的深层根源,是任何社会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建设,我国国民素质的重构和优化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文化心理氛围。然而,我国过 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一套心理己经定型,所以当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 候,许多人仍然停留在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之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的思维 方式和行为模式背后存在着传统心理阻抗力的障碍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社会文化心理的惯性和惰性;社会文化心态的失范。 (三)教育事业发展的滞后 从教育上看,中国的教育偏重文化知识,应试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能力和品质的培养,即使少部分地区进行教改,也很难避免形式化,教育改革不彻底,不成功。所以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个人追求只会偏向庸俗,肤浅化。 1.形同虚设的素质教育 “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学“礼”,就没办法在社会中立身。而“学”的前提是教育,是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朝思想家韩愈把为人之道的培养,放在“师者”职责的首位。现实的情况是,中国从孩子的教育开始,就出现了严重问题。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应该说,中国人目前普遍存在的道德问题,和很多家庭忽视道德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大学浓厚的功利思想依然让素质教育无从谈起,没有把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意识放到一个应该放的位置。 2. 不重视公共意识培养 缺少公共意识,是目前国人素质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强调个人修养,但缺

世界各国信用制度建设面面观

世界各国信用制度建设面面观 圣晖 在一个国家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在国外,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儿方而:征信数据及评估,法律和法规的确立和健全,政府和专业脚会的监督和管理。 美国:系统化规模化推进 信用之所以在美国社会中得到普遍使用,被美国百姓和企业所重视,并极大推动美国经济的增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有一个发达完善的信用制度体系。美国为建设该体系大约花了100年时间,正是这一体系为美国个人信贷和商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信用制度建设大致可概括为几个方面:立法,信用服务企业的市场化运营,国家对信用工作的宏观管理。 立法。美国有比较完备的涉及信用管理各方而的法律体系,将信用产品加工、生产、销售、使用的全过程均纳入法律范畴。目前,美国正在实施的与信用相关的立法多达数十项。这些法案的管理目标与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儿个方而:第一,通过立法保证信息公开。信用服务企业在法律规定的框架下,可以合法地获得大量信用信息,并把它制作成信用产品。第二,规定了消费者个人对资信报告的权利并规范了资信调查机构对信用报告的传播。如《公平信用报告法》等。第三对当事人失信及违反信用管理有关法规的情况设定惩罚措施。 信用服务企业的市场化运营。美国信用服务行业经过100多年的市场竞争,现已形成了少数儿个市场化运作主体。目前从事信用服务的企业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为专门对消费者个人信用进行评估的机构,在美国叫信用局,或叫消费信用报告机构,都为专业化的公司。信用局是向需求者提供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报告的供应商。信用局的基本工作是收集消费者个人的信用记录,合法地制作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报告,并向法律规定的合格使用者有偿传播信用报告· 另一类为对国家、企业、机构等进行信用评估的机构。这类信用评估机构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资本市场上的信用评估机构,即对国家、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债券及上市大企业的信用进行评级的公司;另一类为对中小企业资信进行评级的机构。 国家对信用工作的宏观管理。国家信用管理主要是对信用进行宏观管理,建立惩戒机制,为市场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会信用环境,促进信用交易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管理主要内容表现在立法与执法两个方而。发挥这些功能的政府部门和司法机构被称为信用监督或执法机构。 法国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有对企业(包括正而信息和负而信息)和对个人(指有负而的 信息)两个不同的公共信用系统。其企业的公共信用系统于1984年开始运行,它而向 包括租赁公司、融资代理公司在内的法国的全部金融机构,但不报告关于公司集团的数据。不同的是,法国企业公共信用系统要把从信用机构收到的信息与从合法的布告栏、法院、新闻界获得的关于企业及其管理者的信用进行汇总。在1990年,该公司信用歌记系统在案的企业1300万家,管理人员70万人。法兰西银行还拥有个人公共信用歌记系统,它是一个全国性的个人贷款不良行为档案。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必须每月报告分期购买贷款、租赁、私人贷款、贷款额度和透支方而的不良记录。 意大利的公共信用系统建立于1962年。从一定程度上讲,意大利公共信用系统是欧洲该类服务系统中最完善和最精确的。目前这个公共信用系统拥有近700万条记录,每年发布

郑永年:为什么一个道德国度面临道德解体危机

近来中国的媒体在讨论一个在世人看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即“摔倒老人,要不要扶?”对数千年之前的孟子而言,“幼童要掉到井里,要不要拉一把?”这是一个不用提的问题,或者说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人类的很多行为和动作,出自人类的恻隐之心或者本能,根本不用作任何理性的思考。因此,幼童落井要拉一把,老人摔倒要扶一把,都是不需要人类费理性来思考的问题,恻隐之心和本能的驱动足矣!科学家更发现,类似的恻隐之心和本能,甚至存在于动物群体之中。很多动物群体对环境都已经发展出群体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本能,互助互救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本能。 为什么中国社会要讨论这样一个本来根本不用讨论,或者不是问题的问题?原因极其简单,是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在中国社会变得如此复杂,而必须诉诸于人类理性了。这些年来,很多案件的发生,例如南京的“彭宇案”和天津的“许云鹤案”,不管其背后的故事如何,都似乎和人类的本能反应相对立。媒体上充斥着很多匪夷所思的标题,例如“十九岁大学生扶起倒地老人,法院判赔7万多元”、“老人摔破头围观群众无人扶,家属表示理解”、“孩子路见倒地老人上前帮助,被家长嘲讽训斥”、“解放军士兵扶昏倒老人被迫赔三千,部队找证人讨回公道”,等等。 当然,这并不是说,在中国老人倒地就没有人扶了。我们可以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扶倒地老人的。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只能表明这个社会的道德出了大问题。“恻隐之心”是人类道德最本能的方面,连这个都被怀疑,都被摧毁了,这个社会还没有问题吗?因此,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社会怎么了? 这倒是一个需要人们理性思考的问题。中国文明长达数千年不中断。中国历来视自己为一个道德的国度,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是这么看待中国的。但是,现在为什么会演变成一个毫无道德可言的社会呢?如同一个社会道德的形成,有其不同的并且是复杂的原因,社会道德的衰落也如此。就中国文明来说,人们至少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对商业文明负面影响缺免疫力 首先,在商业文明面前,中国传统道德的衰落具有其必然性。中国数千年里一直是农业文明,从来就没有经过商业文明的洗礼。儒家道德可以说是农业文明的精神结晶,表现在社会结构方面就是“士、农、工、商”的等级社会秩序,从商者被排在最后,最不重要。其它方面的制度设计,也是为这个等级秩序服务的。在历史上,尽管不同朝代对商业具有不同的态度,一些朝代敌视和排斥商业,而另一些则比较能够容纳和重视商业,但商人在儒家意识形态中的地位,从来就没有变化过。商业社会对道德的负面影响甚至冲击是必然的,但中国统治者使用的是排斥商业的做法。这种政策在遏制商业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传统文明没有能力容纳和接受商业文明。商业文明一旦来临,传统文明对商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任何免疫力。 这里,如果和西方作一比较会看得比较清楚。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政治秩序,可以说是商业文明的产物。在西方,近代意义上的商业阶层崛起在传统帝国解体之后的废墟上。随着商业文明的崛起,封建价值观很快衰落。商业文明要求对事物具有一种世俗的态度,于是宗教改革成为必要。宗教改革符合商业社会的需要,使得宗教能够容纳商业精神。但同时改革之后的宗教,也为商业社会塑造了一种新的道德价值体系。西方宗教改革和转型,因此和商业文明的兴起分不开。 基督教转型得最为成功。韦伯的着作《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就是论述这种情况的。改革后的宗教,在接受商业行为的同时,也约束着信仰者的商业行为。尽管商业行为、盈利和挣钱都被合理化,但挣钱本身仅仅只是工具,而非目的。商业行为和挣钱的最终目的,还是救渎人本身的灵魂。另外一大宗教伊斯兰教的转型,并不像基督教那样顺利。在很大程度

2015天津公务员《申论》真题及解析(精品推荐)

2015天津公务员《申论》真题及解析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背景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背景材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 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材料 材料1: 1.经典话剧《雷雨》在北京人艺进行新一轮演出时,一场低票价、针对大中学生的公益场遭遇“意外”,学生们的“哄堂大笑贯穿全剧”,出演周朴园一角的着名演员杨立新对此发出感慨,“文学上的精致,人物关系的复杂,台上所有年轻人全部死亡的悲剧结尾,使得《雷雨》毋庸置疑的成为了中国戏剧经典的开山之作。曹禺先生故去多年,《雷雨》仍然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多有演出。但像这样的哄堂大笑贯穿全剧实是少见……”他最后甚至表示,“《雷雨》的‘公益场’真令人失望,这样的‘公益场’不演也罢!” 此事件一出,迅速在网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其中关于青少年传统文化的缺失显得尤为“抢眼”.尽管文化经典早笑场,原因必定是多方面的,而且有些专家剖析出的“文化语境失衡”,“60年不变,表演僵化”,“文化审美的扭曲”等原因确实存在,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年轻观众文化素养的失落和对尊重经典的缺乏已成不争的事实,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今,“娱乐至上”甚至“娱乐至死”已成为了年轻人的信条,对传统文化缺乏敬畏,甚至拿传统文化里的一些元素进行嘲讽,成为一些年轻人彰显“个性”的做法,但娱乐应有边界,面对传统文化要懂得敬畏和传承。某知名学者直言,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娱乐扭曲了意义。 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曾说:“不是因为有了莎士比亚才有了现在的文学英国,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注重文学的国家,所以才有了莎士比亚”.青少年传统文化的缺失直接说明了文化氛围的“稀薄”.北京人艺演出的《雷雨》,无论是对原剧本的挖掘还是人物表演上,并无失当之处,不断地哄笑体现出了年轻观众的艺术修养的缺乏。在一些高雅演出中,即使你不一定非常认可演员的演出,但一定的艺术礼节必不可少,例如古典音乐会中,什么时候该鼓掌,什么时候该起立,包括穿着、表情等,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仪式”,甚至于显得“刻板”,但就是在这样的仪式中,艺术才能够得到最好的尊重与诠释。显然在年轻观众中这方面的知识是缺乏的,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提升青少年的艺术品位和艺术修养也是需要学校和政府努力的方向。 材料2: 1.“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频现。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 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加塞,大庭观众脱鞋脱袜、赤膊坦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近日,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从网上征集的10类“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以上行为全部榜上有名。 对于中国人在境外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务员张利深有体会。除了加塞、随地吐痰等常见“症状”,张利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国人的“扎堆”和“大嗓门”. “中国人出去喜欢集体行动。几十个人浩浩荡荡地走在一起,有说有笑,休息的时候连躺带卧,占一溜长椅。”

浅谈中国人“从众”心理

浅谈中国人“从众”心理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zhlzw.com中华勵志网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而且认为和做完后,没有任何别扭、不舒服或者负罪感。 也许可能是因为历史、文化或者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吧,相比之下,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好像更强一些。其实,以前很多人批评的“围观”、“看热闹”、“不管是否需要,都要去商场进行热门商品的抢购”等等,都是这种从众心理直接或者间接的反映。 事实上,从众与否其实就是群体与个体的心态处理问题,这里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是随着环境不同的不同反应而已。本文没有打算从进行批判或者褒扬从众的角度分析,而是结合当前的社会形态和现状进行几个方面的刨析和思考。 1、从众带来的个性消失。个性这个东西在中国历来就是被棒打的,尤其是那个年代,我们的父辈从小就教导我们要向学习好的同学学习,要争当“三好学

生”,一旦我们有一点“不务正业”,搞个航模或者学习个特长,都被立刻纠正或者叫停,因为那个时候大众的评判标准就是学习好才是好学生,其他一概不管;但是当进入新世纪年以后,现在的家长都开始重视特长了,因为大家都在学,而且大有不学就落伍的感觉,于是乎也不管孩子是否适合或者有天赋,什么英语、足球、跆拳道、围棋......,什么都学,有的孩子甚至在一年内学了6种特长,业余时间被剥夺不说,连正规的文化课都没学好,结果想弄些个性,却什么也不精。这就是这种从众的心理,造成的个性消失,不仅过去发挥作用,现在也在发生作用,估计以后也逃脱不了。 2、从众的心理在群体高度一致性的基础上使个人获得了匿名感,因此个人做事会无所顾忌。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在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时出现。过马路红灯亮时,本来还打算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时走呢,但是发现闯红灯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便有了大家都闯,自己一个人也没什么大事的想法,也就无所顾忌了;大家都在好好的排队买火车票,突然有两个人不自觉的在加塞,当时估计还很气愤内心谴责那两个人呢,但是发现第三个、第四个也加塞了,到第五个时终于绷不住了,也无所顾忌的加入到加塞的行列;还有很多像随地吐痰、贪小便宜、不

中国人的素质

中国人的素质 看过很多文章批评中国人的素质差,在外旅行向地吐痰,丢垃圾,满口脏话,在建筑上乱涂乱画的基本是中国人,此次前往北京可谓是见识一番。 中国首都北京是全中国各城市、各民族的聚集地,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也被归为了特定景观之一,前来观看的人两三点便早早地前来等候,为抢一个视角最好的地方,我四点来到这里时已迟到了,虽然前几排宝地已被占领,踮着脚尖也只是能看到国旗杆一半,人们还是不断地聚拢,身后不知什么时候已来了一群小孩子,二三年级大小,由于前面这一座座高山,他们的视野也只能在一条条脚之间徘徊,但他们好像并不急躁笔直站着,动作一致,爱他们周围有些还系着红领巾。在他们周围有几个穿着同样衣服的年轻人,在议论一件事情,最后得出结论,其中两个领头的人走向前面的人群,与杂乱不堪的人群进行交涉,他说话很大声,但身子微微往下低双手抱拳说:“叔叔阿姨们,这些孩子是从偏僻的山村来的,没见过什么世面,头回来北京,带他们来看看升旗仪式,长长见识,求大家给孩子们让个小道,两排人那么宽就行了,我们这就两组,孩子个头不高,不会挡大家视线的,谢谢大家了, -9- 谢谢大家。”后面的一排人都让开了道前面的几排也相继的一闪让开了一条道,这些孩子在这几个老师的领导下缓慢的前进,前面的两个年轻人连说:“谢谢,”突然队伍又不走了,前面传来那个女领导人和

一个50多岁的人喊叫:“你这人怎么这样啊!不让就不让吧,还挤我们孩子,挤到跌坏怎么办?你这人什么素质啊!”那女人不说话,但明显还在挤,这些孩子只好又慢慢退出去了。虽然是凌晨,但闷热的孩子脸上都挂着汗珠,男老师满脸慈爱,让孩子们自己擦擦“汗”并说:一会升国旗时我们是不是的敬礼,你们会不会敬礼啊?洪亮的一声“会”。 国歌响起,国旗升起,那是很遥远的地方所发生的,而身边最近处几十只小手同时升起。人群中不时没有歌声,但最响亮的是在这里,这里的老师和孩子。我没有看国旗,我极力在人群中找那个老女人,哦,那个女人,大波浪卷头发,小碎花裙,高跟鞋竟然还装模作样地看着国旗但谁知道她塞在耳朵里的耳机,是不是再放流行音乐?我认为她应该让一让的,因为它应该知道,对于看升国旗来说:孩子们和老师们是当做一件庄严严神圣的事,而她是真正当做一个风景,但这风景好像并不是很好看,之所以来,是因为拍下照片与朋友“分享”一下吧!他要不要自拍一下,把那张比灰姑娘继母还要丑的脸照进去发在网上让人点赞。 素质,其实源于一个字“爱”是否随地丢垃圾是素质问题,因爱土地就不会丢,是否折花是素质问题,因爱花便不会折花,同样,这个人也是心中没有对他人、对孩子的爱。 这件事发生在天安门广场,同一天发生在一个小村庄。 公路宽的地方堵车都很严重,公路窄的地方堵车会更严重,几乎是一步都走不了,所以在这里,这个小村庄里的车只要能走一分米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