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工法实例

省级工法实例
省级工法实例

省级工法文本范例

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施工工法

×××××××××有限公司

××× ×××

关键词:××× ××× ××× ××× ××× ××× ××× ××× ×××(9个)

1.前言

在城市修建地铁,不可避免地要在地面建(构)筑物附近穿过,为了争取最好的线路运营方案,也需选择从地面建筑物附近穿过,这不仅需要保证隧道工程本体施工的安全,还须妥善地解决隧道工程对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问题。

******城铁13号线14标区间为下穿高层楼房的浅埋隧道,需防止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下沉,防止地表及周边既有建筑物发生过量变形与破坏是一具有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

******集团联合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取得了“导洞——隔离桩墙防护技术”这一国内领先、国际首创的新成果,于2002年通过******建设委员会鉴定,获得了2003年******科学技术二等奖。同时,形成了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新颖的施工工法。由于在处理地层与结构、隧道施工与既有建筑物相互作用方面效果明显,技术先进,故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工法特点

2.1 利用地下导洞施作钻孔隔离桩,并将隔离桩与导洞衬砌连接在一起,能有效地保护邻近既有建筑物,使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对它的影响非常之小。

2.2 采用新的“地下基坑”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用简单的代数运算即可预测地层沉降和水平位移值,与实测值相比在同一数量级上。

2.3 将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技术应用于施工,利用监控量测指导施工,动态修正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快速。

2.4 将地表作业转入地下,使施工对城市地面、路面的占用和交通影响极小,能满足城市地下施工的高环保要求。

3.适用范围

临近建(构)筑物、地面条件限制、地层构造复杂、富水条件下的暗挖地下工程施工。

4.工艺原理

采用“地下基坑”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在主体隧道两侧与贴近既有建筑结构基础的地下各设计施作一导洞,在导洞内施作钻孔灌注桩,桩顶与导洞格栅连接,将

各根钻孔桩连接成为一道整体性较好的桩墙,而导洞之间的未被开挖掉的土体则成为两道桩墙间的横撑,从而成一个稳定可靠的“地下基坑”的围护结构,承受因开挖双连拱隧道(犹如基坑内挖土)而产生的土体的侧向压力,并限制桩墙外土体的竖向变形(沉降)。

同时,对富水地层进行洞内水平降水。在导洞-隔离桩墙防护下,区间隧道施工以新奥法为依托,采取加密超前管棚、加强超前注浆、初支背后注浆加固、增设临时仰拱等支护方法,控制地表下沉,通过全过程的施工监控量测,监视土体及结构的稳定,随时调整支护参数,使主体结构能安全顺利地建成。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导洞施工→隔离桩墙施工→ 洞内水平降水施工→隧道开挖及初支→隧道结构施工。

5.2操作要点

5.2.1 导洞施工

导洞断面大小由施工工艺、围岩条件、采用设备等因素确定,可为拱形直墙或曲墙。视情况可采用全断面或上下台阶法施工(导洞施工工艺流程参见图5.2.1-1,导洞-隔离桩墙断面结构示意参见图5.2.1-2),施工中的具体要求有如下几点:

图5.2.1-2 导洞剖面示意图

1、严格控制导洞线路精度,确保导洞与结构关系。

2、喷混凝土封闭后开挖前排设超前管棚,间隔一个作为超前注浆管,于开挖前超前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3、严格控制开挖进度,每次开挖一榀,并留核心土,严禁多榀一次开挖。

4、遇到导洞上方存在人工杂填土,开挖过程出现不良地质情况及时对开挖面进行网喷封闭,进行加固处理后再施工。

5、严格控制钢支撑间距,网构钢架应精确定位,注意“标高、中线、前倾后仰、左高右低、左前右后”等各个方位的位置偏差,钢支撑保护层临土侧50mm,背土侧30mm。安装允许误差见表5.2.1。

表5.2.1 网构钢架安装允许误差

6、按设计施工双层满铺钢筋网,将纵向联接筋、钢筋网与网构钢架连接牢固。

7、滞后掌子面5m回填注浆一次,浆液为纯水泥浆,在楼房段注意控制注浆压力,避免破坏楼房地下室。

8、导洞施工过程中,加强量测频率,及时反馈量测结果,以便根据量测结果及时修正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5.2.2 隔离桩墙施工

依据测量控制桩点及设计图纸定出桩孔平面位置,选择满足地下导洞狭小空间和钻孔深度要求的钻机。钻孔灌注桩采取1、4、7跳格法施工,成桩后将桩顶与导洞支护结构结为整体。隔离桩墙施工工艺流见图5.2.2。

图5.2.2 隔离桩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5.2.3 水平降水

先在已施工隧道底板施工作水平降水基坑,在水平降水

基坑内用水平钻机成孔,埋设水平降水管,超前将隧道施工范围内地下水降至隧道底部仰拱以下1.0m左右,保证后续开挖初支在无水条件下施工。

1、施工方法

根据水平抽水钻机工作空间确定工作坑尺寸,施工后安置水平钻机。采用Ф89mm钻头打孔清水钻进,Ф89mm套管跟进。将套管打到预定长度后,停止钻进冲孔。从套管中放进Ф60mm/Ф50mm螺旋打眼缠丝PVC滤水管,拔出Ф89mm 套管,将PVC滤水管留在土层中,封孔口使地下水从PVC滤水管中自动流出。

2、降水要求

采用坡度降水,控制成孔时的砂土流失和水量(抽水含砂量<1/200000,水位保持至设计标高),避免抽水过度引起地表下沉。

5.2.4 隧道施工工艺的改进

1、增设临时仰拱,及时封闭,步步成环

大跨度隧道分台阶开挖,从拱部开挖至底部仰拱封闭历时较长,不利于掌子面的稳定,易造成拱顶及地表沉降。遵循浅埋暗挖及时封闭步步成环的原则,增设上半断面临时仰拱,使上半断面及时封闭。同时,利用临时仰拱形成上部施工通道,避免上下施工干扰,缩短施工循环时间。

2、仰拱基底换填碎石和注浆

受降水时间限制,仰拱部位有滞留地下水,基底粉细砂层在水浸泡和人工扰动后液化软弱。为控制沉降,增加基底承载力,在仰拱基底换填一层碎石,喷混凝土封闭后及时注纯水泥液浆加固。

3、加密拱部超前管棚、增设边墙超前管棚及锁脚锚杆

进行地面、地下降水后,开挖后掌子面自稳性差,围岩可注性差。为有效控制掌子面土体稳定和地层沉降,环向和纵向加密拱部超前管棚,增设锁脚锚杆。

4、加强超前注浆和背后回填注浆

1)施工方法

拱部开挖前将超前管棚间隔一个作为注浆管超前注入水泥浆,滞后掌子面几米在初支背后进行回填注浆,以有效地保证自稳性差的开挖面及周围地层的稳定。

2)超前注浆参数

注浆管:Ф42,L=2m@300,每榀布置

外插角:10°~20°,围岩可注性差时取小值

布置范围:拱墙

浆液: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浆液配比:水泥浆∶水玻璃:1∶0.5

水泥浆水灰比:1∶1,水玻璃为35Be′注浆压力:0.4~1.0MPa,可注性差时取大值

注浆结束标准:达到设计注浆量或达到设计压力保持

20min。

3)背后回填注浆

喷混凝土完毕后进行拱墙、底部背后注浆,以起到充填空隙、加固地层的作用,使隧道结构与周边土体密实,有效控制地表沉陷。背后注浆滞后初支封闭成环后3~5m进行,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

5、及时稳定开挖面

分部开挖工序多,完成一循环时开挖面暴露时间较长。除采取留核心土外,还需及时挂网并初喷较厚的一层混凝土,才能保证及时稳定开挖面。

5.2.5监测技术与分析

确保工程建设安全的关键是全过程监测隧道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化情况,及时测量各主要工序施工阶段引起的动态沉降数值,并与分析计算值比较,及时反馈指导设计和施工。主要的监测内容参见表5.2.5。

表5.2.5 监测项目汇总表

5.3劳动力组织(见表5.3)。表5.3 劳动力组织情况表

6.材料与设备

本工法无需特别说明的材料,采用的机具设备见表6。

表6 机具设备表

7.质量控制

7.1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7.1.1导洞施工质量执行《铁路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导洞允许偏差按表7.1.1执行。

表7.1.1 导洞允许偏差表

7.1.2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执行《城市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隔离桩允许偏差见表7.1.2。

表7.1.2钻孔桩成桩允许偏差

7.2质量保证措施

7.2.1导洞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支护结构,断面不得欠挖,严禁一次开挖进尺超过设计值。

7.2.2应根据现场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如初喷混凝土等)防止塌方。对意外出现的超挖或塌方应采用喷混凝土回填密实,并及时进行回填注浆。

7.2.3成环后在滞后掌子面几米处及时进行回填注浆。

7.2.4隔离桩钻孔时,必须严密注意地层地质变化,及时调整钻杆速度和钻压。严格控制护壁泥浆的比重、含砂率和pH值。

7.2.5隔离桩成孔后必须进行孔径、孔深、孔斜率及沉碴厚度的检测,下钢筋笼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复测沉碴厚度,确保满足规范要求。

7.2.6下钢筋笼应缓慢进行,防止刮碰孔壁,水下混凝土应一次灌注成桩。

7.2.7隔离桩施工必须按隐蔽工程要求做好施工记录。

8.安全措施

8.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条例,结合施工单位实际情况和工程的具体特点,组成专职安全员和班组兼职安全员以及工地安全用电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抓好工程的安全生产。

8.2施工现场按符合防火、防风、防雷、防洪、防触电等安全规定及安全施工要求进行布置,并完善布置各种安全标识。

8.3各类房屋、库房、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做到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堆放易燃品;严格做到不在木工加工场、料库等处吸烟;随时清除现场的易燃杂物;不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生产物资。

8.4氧气瓶与乙炔瓶隔离存放,严格保证氧气瓶不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

8.5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8.6电缆线路应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场内架设的电力线路其悬挂高度和线间距除按安全规定要求进行外,将其布置在专用电杆上。

8.7施工现场使用的手持照明灯使用36V的安全电压。

8.8室内配电柜、配电箱前要有绝缘垫,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8.9对将要较长时间停工的开挖作业面,不论地层好坏均应作网喷混凝土封闭。

8.10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加强施工作业中的安全检查,确保作业标准化、规范化。

9.环保措施

9.1成立对应的施工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对施工燃油、工程材料、设备、废水、生产生活垃圾、弃渣的控制和治理,遵守有防火及废弃物处理的规章制度,做好交通环境疏导,充分满足便民要求,认真接受城市交通管理,随时接受相关单位的监督检查。

9.2将施工场地和作业限制在工程建设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布置、规范围挡,做到标牌清楚、齐全,各种标识醒目,施工场地整洁文明。

9.3对施工中可能影响到的各种公共设施制定可靠的防止损坏和移位的实施措施,加强实施中的监测、应对和验证。同时,将相关方案和要求向全体施工人员详细交底。

9.4设立专用排浆沟、集浆坑,对废浆、污水进行集中,认真做好无害化处理,从根本上防止施工废浆乱流。

9.5定期清运沉淀泥砂,做好泥砂、弃渣及其它工程材料运输过程中的防散落与沿途污染措施,废水除按环境卫生指标进行处理达标外,并按当地环保要求的指定地点排放。弃渣及其它工程废弃物按工程建设指定的地点和方案进行合理堆放和处治。

9.6优先选用先进的环保机械。采取设立隔音墙、隔音罩等消音措施降低施工噪音到允许值以下,同时尽可能避免夜间施工。

9.7对施工场地道路进行硬化,并在晴天经常对施工通行道路进行洒水,防止尘土飞扬,污染周围环境。

10.效益分析

10.1本工法将工程施工由地面转入地下,避免了地面施工产生的大量场地占用,消除了对城市交通的严重影响,施工产生的振动、噪音、粉尘等公害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建设时,周围的居民及企事业单位能正常生活及工作。超近距离安全穿越高层居民楼房的成功,为以后城市地下工程在类似情况下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指标,新颖的工法技术将促进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进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

10.2本工法与同类地下工程的工法相比,由于工程的地面部分小,场地易于布置、工程进度快、干扰因素少、有利于文明施工、各种资源能较好地利用,能确保周围既有设施

完好无损,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避免线路绕行和居民临时迁移,节约了大量工程拆迁、地面场地占用等费用。即使因居民的担心造成3个月的停工也未影响到工程总工期,形成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1.应用实例

****城铁13号线14标段暗挖区间隧道

11.1工程概况

工程结构为双跨连拱隧道,采用浅埋暗挖中洞法施工。典型断面开挖宽度为12.05m,开挖高度为7.397m,支护形式为复合式衬砌。区间隧道在里程K39+505~K39+585之间,从两栋Y型高层居民楼中间下穿,在K39+618处(居民楼以南33m)设1号施工竖井承担该段隧道施工。两座高层楼房地面以上22层(66米高),地下两层,楼房基础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基础(无桩基),箱型基础持力层为2.7米厚的换填级配砂石,暗挖隧道外轮廓线距楼房基础水平距离最小为1.6m。楼房与暗挖隧道的位置关系如图11.1-1所示。

图11.1 楼房与区间隧道平面位置关系示意图

该段的地层情况由上到下依次为:8.40m厚的人工填土层、1m厚的粉细砂层、3.8m厚湿~饱和状的硬塑粘质粉土与粉质粘土层、2.9m厚稍密~中密状的饱和粉细砂层及下层粘土。

地下上层滞水水位埋深4.0m左右;潜水水位埋深在地面下7.5m,高出隧道开挖拱顶;承压水水位埋深18.8m,对隧道施工无影响。

区间隧道在粘质粉土和粉细砂地层中穿过,上层滞水和潜水已进入隧道断面。

11.2施工情况

暗挖隧道开挖跨度达12m,覆土仅为1倍洞径左右(7~12m),围岩难以形成承载拱,上覆土柱荷载较大,采用中洞法施工,工况要求中隔墙形成承载能力后才进行侧洞开挖,

最后施作侧洞衬砌形成双连拱结构。

工程施工时,在K39+618(居民楼以南33m处)设施工竖井一座。过楼房段(K39+505~K39+585)采用导洞-隔离桩墙的防护结构,先施工防护结构,后施工隧道。隧道施工时,充分利用了地下土体的受力与平衡作用。采用仰拱底水平降水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施工降水问题。通过对隧道周围土体的换填、超前支护和注浆加固,有效地控制住了地层变形。隧道与导洞的立面关系见图5.2-2。

该段于2001年4月6日开工,2002年7月28日竣工。

11.3工程监测与结果评介

采用“导洞-隔离桩墙”工法防护后,为保证施工过程楼房的安全稳定,并及时监测各主要工序施工阶段引起的沉降动态数值,北京市房屋鉴定总站和施工单位监测组对过楼房施工进行了全过程监控量测。

地表沉降监测结果显示,地表最大沉降量为-45.2mm,发生在隧道中线位置,中洞施工引起沉降占总沉降量的46%,较侧洞稍大。整个沉降槽断面较窄,宽20m左右,基本位于隔离桩之内,说明隔离桩隔离作用明显,改进的暗挖双连拱隧道施工工艺有效控制了沉降。

地中水平位移观测结果显示,最大值为2.4mm,大多发生在隧道拱腰以上位置。中洞引起地中水平位移最大为1.8mm,侧洞施工和中洞初支拆除引起地中水平位移较小。

楼房基础沉降监测结果显示,最大沉降值为18.9mm,平均沉降为12.7mm,中洞施工引起楼房基础沉降最大,占总沉降量的50%。

施工全过程处于安全、稳定、快速、优质的可控状态,楼房倾斜率不到0.3‰~0.4‰,化解了居民因担忧而干扰施工的矛盾,双连拱隧道中洞、侧洞平均施工进度为45m/月,3个月的停工也未影响到工程总工期。工程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得到了各方的好评。

建筑省级工法实例1

省级工法文本范例 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施工工法 ×××××××××有限公司 ××× ××× 关键词:××× ××× ××× ××× ××× ××× ××× ××× ×××(9个) 1.前言 在城市修建地铁,不可避免地要在地面建(构)筑物附近穿过,为了争取最好的线路运营方案,也需选择从地面建筑物附近穿过,这不仅需要保证隧道工程本体施工的安全,还须妥善地解决隧道工程对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问题。 ******城铁13号线14标区间为下穿高层楼房的浅埋隧道,需防止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下沉,防止地表及周边既有建筑物发生过量变形与破坏是一具有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 ******集团联合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取得了“导洞——隔离桩墙防护技术”这一国内领先、国际首创的新成果,于2002年通过******建设委员会鉴定,获得了2003年******科学技术二等奖。同时,形成了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新颖的施工工法。由于在处理地层与结构、隧道施工与既有建筑物相互作用方面效果明显,技术先进,故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工法特点

2.1 利用地下导洞施作钻孔隔离桩,并将隔离桩与导洞衬砌连接在一起,能有效地保护邻近既有建筑物,使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对它的影响非常之小。 2.2 采用新的“地下基坑”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用简单的代数运算即可预测地层沉降和水平位移值,与实测值相比在同一数量级上。 2.3 将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技术应用于施工,利用监控量测指导施工,动态修正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快速。 2.4 将地表作业转入地下,使施工对城市地面、路面的占用和交通影响极小,能满足城市地下施工的高环保要求。 3.适用范围 临近建(构)筑物、地面条件限制、地层构造复杂、富水条件下的暗挖地下工程施工。 4.工艺原理 采用“地下基坑”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在主体隧道两侧与贴近既有建筑结构基础的地下各设计施作一导洞,在导洞内施作钻孔灌注桩,桩顶与导洞格栅连接,将各根钻孔桩连接成为一道整体性较好的桩墙,而导洞之间的未被开挖掉的土体则成为两道桩墙间的横撑,从而成一个稳定可靠的“地下基坑”的围护结构,承受因开挖双连拱隧道(犹如基坑内挖土)而产生的土体的侧向压力,并限制桩墙外

工法的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要求1

工法的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要求 第一条工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11部分。 其中,工法特点、工艺原理是编写的关键,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等是编写的重点。 各部分编写的主要内容为: (一)前言:概括工法的立项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1、立项原因:结合工程,解决工程的技术难题; 2、工法形成过程:立项过程、科研课题研究过程等; 3、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单位及研究评审结果; 4、应用情况。 (二)工法特点: 1、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 2、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三)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2、工程特点; 3、周边环境及环保要求方面。

(四)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1、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 2、关键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 (五)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1、整个工艺流程图,按工艺流程图对各工序进行介绍,必要时各工序也要用工艺流程图去介绍。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2、在介绍工艺流程时,对关键技术进行较详细介绍;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所交代。 3、施工组织及施工管理的介绍。 (六)材料与设备:说明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对新型材料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1、与普通工法不同的材料列表介绍; 2、与普通工法不同的设备列表介绍。 (七)质量控制: 1、必须遵照的国家现行规范、地方(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名称和检验方法;

工法文本范例word版本

国家级工法文本范例 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施工工法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马锁柱王先堂 1.前言 在城市修建地铁,不可避免地要在地面建(构)筑物附近穿过,为了争取最好的线路运营方案,也需选择从地面建筑物附近穿过,这不仅需要保证隧道工程本体施工的安全,还须妥善地解决隧道工程对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问题。 北京城铁13号线14标区间为下穿高层楼房的浅埋隧道,需防止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下沉,防止地表及周边既有建筑物发生过量变形与破坏是一具有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 中铁隧道集团联合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取得了“导洞——隔离桩墙防护技术”这一国内领先、国际首创的新成果,于2002年通过北京市建设委员会鉴定,获得了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同时,形成了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新颖的施工工法。由于在处理地层与结构、隧道施工与既有建筑物相互作用方面效果明显,技术先进,故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工法特点 2.1 利用地下导洞施作钻孔隔离桩,并将隔离桩与导洞衬砌连接在一起,能有效地保护邻近既有建筑物,使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对它的影响非常之小。 2.2 采用新的“地下基坑”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用简单的代数运算即可预测地层沉降和水平位移值,与实测值相比在同一数量级上。 2.3 将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技术应用于施工,利用监控量测指导施工,动态修正施工方

法和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快速。 2.4 将地表作业转入地下,使施工对城市地面、路面的占用和交通影响极小,能满足城市地下施工的高环保要求。 3.适用范围 临近建(构)筑物、地面条件限制、地层构造复杂、富水条件下的暗挖地下工程施工。 4.工艺原理 采用“地下基坑”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在主体隧道两侧与贴近既有建筑结构基础的地下各设计施作一导洞,在导洞内施作钻孔灌注桩,桩顶与导洞格栅连接,将各根钻孔桩连接成为一道整体性较好的桩墙,而导洞之间的未被开挖掉的土体则成为两道桩墙间的横撑,从而成一个稳定可靠的“地下基坑”的围护结构,承受因开挖双连拱隧道(犹如基坑内挖土)而产生的土体的侧向压力,并限制桩墙外土体的竖向变形(沉降)。 同时,对富水地层进行洞内水平降水。在导洞-隔离桩墙防护下,区间隧道施工以新奥法为依托,采取加密超前管棚、加强超前注浆、初支背后注浆加固、增设临时仰拱等支护方法,控制地表下沉,通过全过程的施工监控量测,监视土体及结构的稳定,随时调整支护参数,使主体结构能安全顺利地建成。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导洞施工→隔离桩墙施工→ 洞内水平降水施工→隧道开挖及初支→隧道结构施工。 5.2操作要点 5.2.1 导洞施工 导洞断面大小由施工工艺、围岩条件、采用设备等因素确定,可为拱形直墙或曲墙。视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为指导建筑业企业编写国家级工法,规范国家级工法的编制内容和申报程序,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制定本指南。 一、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原则 建筑业企业在编写国家级工法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2.国家级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3.工法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编写。 工法的编写顺序是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二、国家级工法的选题分类 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2.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

施工方法。 3.对类似现有的国家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三、国家级工法编写内容 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11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 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 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 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工法文本编制格式

第一部分工法编写主要内容 一、工法编写的主要内容 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11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施工方法或使用功能上的创新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2)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工艺流程最好采用流程图来描述。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所交代。 6.材料与设备:说明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对新型材料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7.质量控制:说明工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名称,并列出工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并要列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要求,以及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8.安全措施:说明工法实施过程中,根据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安全的法规,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和安全预警事项。 9.环保措施:指出工法实施过程中,遵照执行的国家和地方(行业)有关环境保护法规中所要求的环保指标,以及必要的环保监测、环保措施和在文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国家级施工工法编制要求

附录1: 国家级工法申报要求 一、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原则 建筑业企业在编写国家级工法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2.国家级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3.工法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编写。 工法的编写顺序是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二、国家级工法的选题分类 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2.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3.对类似现有的国家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三、国家级工法编写内容 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11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 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 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 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107

国家级工法文本范例

附件:国家级工法文本例 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施工工法 中铁隧道集团 马锁柱王先堂 1.前言 在城市修建地铁,不可避免地要在地面建(构)筑物附近穿过,为了争取最好的线路运营方案,也需选择从地面建筑物附近穿过,这不仅需要保证隧道工程本体施工的安全,还须妥善地解决隧道工程对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问题。 城铁13号线14标区间为下穿高层楼房的浅埋隧道,需防止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下沉,防止地表及周边既有建筑物发生过量变形与破坏是一具有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 中铁隧道集团联合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取得了“导洞——隔离桩墙防护技术”这一国领先、国际首创的新成果,于2002年通过市建设委员会鉴定,获得了2003年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同时,形成了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新颖的施工工法。由于在处理地层与结构、隧道施工与既有建筑物相互作用方面效果明显,技术先进,故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工法特点 2.1 利用地下导洞施作钻孔隔离桩,并将隔离桩与导洞衬砌连接在一起,能有效地保护邻近既有建筑物,使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对它的影响非常之小。 2.2 采用新的“地下基坑”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用简单的代数运算即可预测

地层沉降和水平位移值,与实测值相比在同一数量级上。 2.3 将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技术应用于施工,利用监控量测指导施工,动态修正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快速。 2.4 将地表作业转入地下,使施工对城市地面、路面的占用和交通影响极小,能满足城市地下施工的高环保要求。 3.适用围 临近建(构)筑物、地面条件限制、地层构造复杂、富水条件下的暗挖地下工程施工。 4.工艺原理 采用“地下基坑”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在主体隧道两侧与贴近既有建筑结构基础的地下各设计施作一导洞,在导洞施作钻孔灌注桩,桩顶与导洞格栅连接,将各根钻孔桩连接成为一道整体性较好的桩墙,而导洞之间的未被开挖掉的土体则成为两道桩墙间的横撑,从而成一个稳定可靠的“地下基坑”的围护结构,承受因开挖双连拱隧道(犹如基坑挖土)而产生的土体的侧向压力,并限制桩墙外土体的竖向变形(沉降)。 同时,对富水地层进行洞水平降水。在导洞-隔离桩墙防护下,区间隧道施工以新奥法为依托,采取加密超前管棚、加强超前注浆、初支背后注浆加固、增设临时仰拱等支护方法,控制地表下沉,通过全过程的施工监控量测,监视土体及结构的稳定,随时调整支护参数,使主体结构能安全顺利地建成。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工法样板实施方案

工法样板实施方案

工法样板实施方案 施工单位:北京中关村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14年7月24日 工法样板实施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现行国家技术规范 2、合同文件中技术类要求 3、施工图纸 4、世茂集团推荐工艺 二、编制目的 为了优质高效完成世茂融城A区05地块一标段项目施工任务,最大限度规避质量风险,结合我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本项目土建工程施工工艺样板指引施工方案。 1、通过工序样板引路的实施,为结构施工和装修房大面积施工的工程品质提供重要保障; 2、发挥工程管理平台作用,使本公司质量管理管理工作系统化、标准化,加强工程的工序节点管理,加强设计节点交底、装修标准示范、采购产品性能的把控; 3、明确交付标准,通过识别高质量风险节点和落实风险管理措施,规避质量隐患; 4、通过工序样板让操作人员完全掌握此工序的关键点、流程和质量验收标准,

让样板成为施工交底的一个实例体现 三、适用范围 本工程所包含的所有在建分部分项工程 四、工程介绍 本标段位于旅顺口区五一路,建筑面积86840.36㎡,含6栋24层框剪结构高层,及1个10817㎡的框架结构车库。 楼号层数功能面积(㎡)2-2# 24 住宅27236.60 2-3# 24 住宅9742.95 2-4# 24 住宅9742.95 2-5# 24 住宅9742.95 2-6# 24 住宅9816.67 2-7# 24 住宅9742.95 地下车库-1 地下车库10816.45 合计86840.36㎡ 五、工序要求 1、主体混凝土结构部分

主体混凝土结构部分工艺样板设计占地面积约15㎡,包括一个3*3米的剪力墙、柱、窗洞口及楼板的混凝土结构工艺样板和一个楼梯的工艺样板,包含工艺有混凝土分项的楼板施工缝处的凿毛;钢筋分项的柱子竖向钢筋的搭接、箍筋的绑扎,剪力墙竖向钢筋的搭接,竖向,水平钢筋的绑扎,拉钩的绑扎,梁上下位置的钢筋及箍筋的绑扎,楼板底板钢筋及负弯矩钢筋的绑扎,楼梯钢筋的绑扎;模板分项的柱子、剪力墙的模板安装加固,楼板承重架的搭设,梁、屋面板模板的安装加固,楼梯的模板安装加固。 混凝土分项 用錾子将柱子、剪力墙处的施工缝位置进行凿毛处理,混凝土凿毛时,严格按照施工员放出的剪力墙、柱子边线进行剔凿,将施工缝处的表面混凝土浮浆剔除后,用水冲洗干净。 钢筋分项 Ⅰ柱子钢筋 1)工艺流程:

工法的编写方法

工法编写内容提要 一、编写内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 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 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 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2)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工艺流程最好采用流程图来描述。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所交代。 6. 材料与设备:说明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对新型材料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7. 质量控制:说明工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名称和检验方法,并指出工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并要列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要求,以及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 8. 安全措施:说明工法实施过程中,根据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安全的法规,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安全预警事项。 9. 环保措施:指出工法实施过程中,遵照执行的国家和地方(行业)有关

工法示例

工法编制基本要求 一、国家级工法编写内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 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 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 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2)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工艺流程最好采用流程图来描述。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所交代。 6. 材料与设备:说明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

能耗及数量。对新型材料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7. 质量控制:说明工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名称和检验方法,并指出工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并要列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要求,以及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 8. 安全措施:说明工法实施过程中,根据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安全的法规,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安全预警事项。 9. 环保措施:指出工法实施过程中,遵照执行的国家和地方(行业)有关环境保护法规中所要求的环保指标,以及必要的环保监测、环保措施和在文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10. 效益分析:从工程实际效果(消耗的物料、工时、造价等)以及文明施工中,综合分析应用本工法所产生的经济、环保、节能和社会效益(可与国内外类似施工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对比)。 另外,对工法内容是否符合满足国家关于建筑节能工程的有关要求,是否有利于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结合配套技术研发、集成和规模化应用方面也应有所交代。 11. 应用实例:说明应用工法的工程项目名称、地点、结构形式、开竣工日期、实物工作量、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并能证明该工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一项成熟的工法,一般应有三个工程实例(已成为成熟的先进工法,因特殊情况未能及时推广的可适当放宽)。 二、国家级工法文本要求 1.工法内容要完整,工法名称应当与内容贴切,直观反映出工

工法样板制作流程

工法样板展示要素(土建、装修、安装) 工法样板的制作流程: 1、选择一间清水样板房,选择结构简单,面积偏大,具有各种创意优势的户型。 2、重点要结合目标客户购房的关注点,整理提炼出需要展示的工法。 3、通查可供展示的工法有:夕卜墙、屋顶、内墙、窗体、隔层、卫生间等等,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凸显产品优势卖点。 4、将这些工法,结合样板房进行展示。有些工法可以直接利用样板房的实体展示,如内墙、防盗门、窗体、隔层等;有的无法利用样板房实体展示的,可制作1辽的实物模型在样板房内独立设置展示。 5、展示方式:利用样板房实体展示,只需将实物根据工法一层层解剖,并有文字详细说明即可;1 : 1实物模型展示也是同理进行说明。部分客户关注但是又很复杂的工法,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解说方式,让客户更容易理解。 6、完成以上工作后,将样板房内进行简要的布置,完善客户观赏通道、室内布局划分的指示等等。 1、结构柱展示 重点展示姜素:

1、钢筋构造形状及长度; 2、主筋的竖向定位措施及施工工艺; 3、箍筋绑扎间距及施工工艺; 4、钢筋保护层施工工艺; 5、主次梁相交处的施工工艺;2、瓦屋面样板展示重点展示姜素: 1、屋面剖切自然且有艺术感; 2、屋面个功能层做法明了; 3、各功能层清洁无污染 4、展台设置美观大方,牢固使用; 3、外墙面石材样板展示 重点展示姜素: 1、夕卜墙面个功能层的厚度及做法要求; 2、外墙个功能层的防水构造措施; 3、夕卜墙各功能层及面层选材规格及质量要求; 4、夕卜墙砖施工工艺。 4、平屋面样板展示 重点展示要素: 1、屋面剖切自然且有艺术感;

2、屋面个功能层做法明了;

国家级工法汇编要求及样本

出版《工法汇编》编写要求及文本范例 一、出版《工法汇编》编写要求 1.工法题目层次要求: (1)工法名称;(2)完成单位名称;(3)主要完成人。 每个层次要换行,位置要居中。 2.工法文本格式采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的格式进行编排。 (1)工法的叙述层次按照章、节、条、款、项五个层次依次排列。“章”是工法的主要单元,“章”的编号后是“章”的题目,“章”的题目是工法所含的11部分,题目位置要居中;“条”是工法的基本单元。编号示例说明如下: 章节条款项 (2)工法中的表格、插图应有名称,图、表的使用要与文字描述相互呼应,图、表的编号以条文的编号为基础。如一个条文中有多个图或表时,可以在条号后加图、表的顺序号,例如图

1.1.1-1,图1.1.1-2…。插图要符合制图标准。 (3)工法中的公式编号与图、表的编号方法一致,以条为基础,公式要居中。格式举例如下: A=Q/B×100% (1.1.1-1) 式中A—安全事故频率; B—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 Q—报告期发生安全事故人数。 3.工法文稿中的单位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统一用符号表示,如m 、m 2、m 3、kg、d、h等。专业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如使用专用术语应加注解。 4. 文稿统一使用A4纸打印,稿面整洁,图字清晰,无错字、漏字。

二、工法文本范例 工法编号(仿宋_GB2312,三号) 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施工工法(仿宋_GB2312小二)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仿宋_GB2312 五号) 马锁柱王先堂(仿宋_GB2312 五号) 1.前言(仿宋_GB2312 四号) (正文+ 仿宋_GB2312, (符号) 宋体)(仿宋_GB2312 五号)在城市修建地铁,不可避免地要在地面建(构)筑物附近穿过,为了争取最好的线路运营方案,也需选择从地面建筑物附近穿过,这不仅需要保证隧道工程本体施工的安全,还须妥善地解决隧道工程对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问题。 北京城铁13号线14标区间为下穿高层楼房的浅埋隧道,需防止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层移动

工法样板施工方案

工法样板施工方案 (方案编号:) 编制: 审核: 审批: x x二〇一五年七月十三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3.施工部署 (4) 4.实物样板施工 (4) 5.展示区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26) 6.工序验收及人员 (31) 7.安全体验馆施工 (31) 8.安全保证措施 (35) 9.文明施工 (35)

1.编制依据 《地面与楼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9-8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BJ3-2010)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规范》(JGJ59-2011)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手册》、《标准化手册》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双流万达施工图纸 2.工程概况 2.1项目概况 2.2样板规划设计概况 为保证施工质量,本着样板引路的宗旨,我部结合本工程的施工重点难点,计划设置样板展示区域,主要包括实物样板,文字及图片展示。实物样板包括独立框架柱样板、剪力墙样板、楼梯样板、砌体样板、门窗样板、抹灰样板、防水样板、屋面样板;文字及图片展示,重难点施工工艺。为更好的展示出样板区域中各单元的施工要点,我部对样板区域中各部分的施工程度进行了规划,对部分构件不进行浇注,展示的施工工艺主要有模板支设、各部位钢筋安装、砌体及构造柱施工、线管埋设、安装、屋面结构的施工。

国家级工法文本样式规范

附件:国家级工法文本范例 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施工工法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马锁柱王先堂 1. 前言 在城市修建地铁,不可避免地要在地面建(构)筑物附近穿过,为了争取最好的线路运营 方案,也需选择从地面建筑物附近穿过,这不仅需要保证隧道工程本体施工的安全,还须妥善地解决隧道工程对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问题。 北京城铁13 号线14 标区间为下穿高层楼房的浅埋隧道,需防止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下沉,防止地表及周边既有建筑物发生过量变形与破坏是一具有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 中铁隧道集团联合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取得了“导洞——隔离桩墙防护技术”这一国内领先、国际首创的新成果,于2002 年通过北京市建设委员会鉴定,获得了2003 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同时,形成了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新颖的施工工法。由于在处理地层与结构、隧道施工与既有建筑物相互作用方面效果明显,技术先进,故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工法特点 2.1 利用地下导洞施作钻孔隔离桩,并将隔离桩与导洞衬砌连接在一起,能有效地保护邻近既有建筑物,使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对它的影响非常之小。 2.2 采用新的“地下基坑” 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用简单的代数运算即可预测地层沉降和水平位移值,与实测值相比在同一数量级上。

2.3 将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技术应用于施工,利用监控量测指导施工,动态修正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快速。 2.4 将地表作业转入地下,使施工对城市地面、路面的占用和交通影响极小,能满足城市地下施工的高环保要求。 3. 适用范围 临近建(构)筑物、地面条件限制、地层构造复杂、富水条件下的暗挖地下工程施工。 4. 工艺原理 采用“地下基坑” 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在主体隧道两侧与贴近既有建筑结构基础的地下各设计施作一导洞,在导洞内施作钻孔灌注桩,桩顶与导洞格栅连接,将各根钻孔桩连接成为一道整体性较好的桩墙,而导洞之间的未被开挖掉的土体则成为两道桩墙间的横撑,从而成一个稳定可靠的“地下基坑”的围护结构,承受因开挖双连拱隧道(犹如基坑内挖土)而产生的土体的侧向压力,并限制桩墙外土体的竖向变形(沉降)。 同时,对富水地层进行洞内水平降水。在导洞-隔离桩墙防护下,区间隧道施工以新奥法为依托,采取加密超前管棚、加强超前注浆、初支背后注浆加固、增设临时仰拱等支护方法,控制地表下沉,通过全过程的施工监控量测,监视土体及结构的稳定,随时调整支护参数,使主体结构能安全顺利地建成。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工法相关格式及要求内容

https://www.360docs.net/doc/f22377654.html,/notice/8.html 附件一: 部级工法申报书 工法名称: 申报单位: 申报时间: 中国冶金建设协会制

注:1、表讯地址和联系人为第一完成单位;2、主要完成人员最多不超过5人; 3、表格空间不够的可附页(含所有表格)。

网上申报系统登陆: 1、在协会上直接点击“信息系统”进入申报系统; 2、专家系统初始用户名为企业编码,初始密码为12,登录后可自行修改; 3、用户第一次输入用户名密码进入系统时,请填写用户的联系信息,填写完成点击“修改”保存用户信息后点击“进入”,进入申报系统; 4、使用说明可以在系统“申报表格模板下载”中下载。 5、技术支持联系:6;联系人:艳芳

附件四:中国冶金建设协会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为指导建筑业企业编写国家级工法,规国家级工法的编制容和申报程序,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制定本指南。 一、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原则 建筑业企业在编写国家级工法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畴。 2.国家级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3.工法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容和顺序进行编写。 工法的编写顺序是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二、国家级工法的选题分类 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应达到国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工法样板方案

嘉兴孔雀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孔雀城十四期工程 工法样板施工方案 编制人:职务:职称: 审核人:职务:职称: 批准人:职务:职称:

目录 一、工程总体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1.2建筑概况 (1) 1.3编制目的 (1) 二、编制依据 (2) 三、施工组织框架图 (2) 四、施工安排 (2) 五、施工准备与资源配备计划 (3) 六、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4) 6.1基础结构 (4) 6.2主体结构 (5) 6.3地下室防水 (7) 6.4三小间防水 (8) 6.5砌筑 (9) 6.6屋面 (10) 6.7装饰 (11) 6.8安装工程 (12)

孔雀城十四期 工法样板方案 一、工程总体概况 1.1工程概况 1.2建筑概况 1.3编制目的 为提高在建项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提升产品品质和展示形象,特制

定样板实施专项方案。本方案中的施工样板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办公区的集中展示样板;第二部分为施工现场示范样板。施工样板用于对工人进行实物施工技术交底,并作为施工单位自检和甲方、监理单位进行施工质量验收的依据。 二、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 2、相关技术规程、规范 3、本工程有关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 三、施工组织框架图 四、施工安排 4.1、总体实施流程 编制施工样板实施专项方案→项目部审批→样板施工实施→验收 4.2、样板展示区布置 样板展示区位于办公区,详见平面布置图。 4.3、样板区包含内容: 1)基础结构 2)主体结构 3)地下室防水 4)三小间防水 5)砌筑

6)屋面 7)装饰 8)安装工程 五、施工准备与资源配备计划 5.1图纸学习 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班组长和预算员认真学习、熟悉图纸,详细了解工程情况、结构形式、工程坐标、标高、细部构造、相关尺寸、所需主要材料和特殊材料以及做法、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工地现场实际情况等,列出设计图纸中的相关问题,并就设计图纸中相关问题与设计、建设、监理单位沟通。 5.2施工准备 1、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和质量控制的需求,编制本工程的项目实物样板技术交底工作计划,明确拟定实施实物样板交底的分项工程项目实施的时间和责任人。 2、每幢楼均设置实物样板间,无法长时间保存实物样板的,拍摄工艺过程和实物样板的照片或影像资料,以制作成幻灯片文件等对操作班组进行实物交底。 5.3资源配备计划 1、材料的实施 材料组织、采购和设备组织安排计划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进度,为保证本工程物资自身质量,我们特制定了以下管理措施。 材料均从公司集采平台选择合格的供方,材料均符合合同的约定,并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材料进场由质检员会同材料员、保管员进行验证,外观检查和核对物资数量、规格型号、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项目预算员根据进度计划要求,编制主要施工材料、周转设备用料,成品、半成品和维修材料计划。 2、劳动力的实施 对现场的施工队伍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施工班组必须配备兼职质量员,随作随清。 未经项目部质量、安全培训的操作人员不允许上岗。

施工技术工法写作文本模板

二级工法文本模板(黑体小二居中) 单位(宋体小四,单倍行距,段前0.5行) 撰写人(楷体四号,单倍行距,段后0.5行) 1 前言(黑体四号,顶格,行距28磅,数字编号后空一格) 工法正文……(宋体小四,空四格,两端对齐,1.5倍行距) 2 工法特点(黑体四号,顶格,数字编号后空一格,行距28磅,段前0.5行) 工法正文……(宋体小四,空四格,两端对齐,1.5倍行距) 3 适用范围(黑体四号,顶格,数字编号后空一格,行距28磅,段前0.5行) 工法正文……(宋体小四,空四格,两端对齐,1.5倍行距) 4 工艺原理(黑体四号,顶格,数字编号后空一格,行距28磅,段前0.5行) 工法正文……(宋体小四,空四格,两端对齐,1.5倍行距) 4.1 二级目录(宋体小四,与正文对齐,1.5倍行距) 正文…… 4.2 二级目录(宋体小四,与正文对齐,1.5倍行距) 正文…… 5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黑体四号,顶格,数字编号后空一格,行距28磅,段前0.5行) 工法正文……(宋体小四,空四格,两端对齐,1.5倍行距) 5.1 二级目录(宋体小四,与正文对齐,1.5倍行距) 正文……

5.2 二级目录(宋体小四,与正文对齐,1.5倍行距) 正文…… 6 材料与设备(黑体四号,顶格,数字编号后空一格,行距28磅,段前0.5行) 工法正文……(宋体小四,空四格,两端对齐,1.5倍行距) 表格内采用宋体小四表格两端与正文对齐 表 6-1 表格名称(宋体五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1行,段后1行) 7 质量控制(黑体四号,顶格,数字编号后空一格,行距28磅,段前0.5行) 工法正文……(宋体小四,空四格,两端对齐,1.5倍行距) 8 安全措施(黑体四号,顶格,数字编号后空一格,行距28磅,段前0.5行) 工法正文……(宋体小四,空四格,两端对齐,1.5倍行距) 9 环保措施(黑体四号,顶格,数字编号后空一格,行距28磅,段前0.5行) 工法正文……(宋体小四,空四格,两端对齐,1.5倍行距) 10 效益分析(黑体四号,顶格,数字编号后空一格,行距28磅,段前0.5行) 工法正文……(宋体小四,空四格,两端对齐,1.5倍行距) 11 应用实例(黑体四号,顶格,数字编号后空一格,行距28磅,段

施工工法

施工工法 1 问:什么是工法? 答:工法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验证,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2 问:工法分几个类别? 答:工法分为房屋建筑、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三个类别。 3 问:工法的意义是什么? 答:工法是指导工程施工与管理作用的一种规范化的技术文件,是对先进的施工方法的提炼与总结提高,是企业技术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问:工法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工法必须符合国家、省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必须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适用性,保证工程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特点。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于工法的范畴。 5 问:工法分几个级别? 答:工法分为三个等级,即国家级、省(部)级、企业级。 6问:工法分级标准根据是什么? 答:工法的分级标准主要根据工法的关键技术所达到先进程度和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小确定。 7问:企业级工法评审依据是什么? 答:各部门编写的工法由工法评审委员会评审,对其关键技术达到本企业先进水平,有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评为企业级工法。

8 问:省级工法如何申报? 答:省级工法由企业自愿申报,经企业所属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工法评审后,推荐到省建设厅,由省建设厅负责审定和公布。 9 问:国家级工法如何申报? 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从审定和公布的省级工法中择优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荐,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审定和公布的为国家级工法。 10 问:省级工法的申报条件是什么? 答:(1)已公布为企业级的工法,并经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推荐; (2)工法的关键性技术经过专门鉴定,属于省内领先水平; (3)工法经过工程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4)工法的整体技术立足于省内,必须是申报单位自行研制开发或会同其它单位联合研制开发; (5)工法编写内容齐全完整、图文并茂,能指导施工,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11 问:工法编写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哪些? 答: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节能措施、效益分析、应用实例。 12 问:一项工法的形成要有几个实例? 答:一项工法的形成,一般须有三个应用实例。 13 问:对于工法的编写有什么要求?

施工工法文本国家级

公路工程大孔径管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涵洞(通道)施工工法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侯帅韦秀刚艾思平叶明林吴先锋 1前言 当前,公路建设中涵洞(通道)施工大多采用现场浇筑砼方式,其弊端较多,如占用模板、支架 等周转材料周期长,施工质量不易控制,施工进度受地质条件、气候影响大等。为此,我公司工 程技术人员相继开展了涵洞(通道)装配化的相关研究。2006年以来,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 公司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发了大孔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型涵洞(通道)施工技术,并在北沿江 高速公路马鞍山至巢湖段等大量工程中进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符合工程建设 领域向标准化、装配化、工厂化、机械化施工方向发展的趋势。 我公司经总结、提炼,形成了大孔径管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涵洞(通道)施工工法,获得2011 年度安徽省级工法,工法编号AHGF27-11。本工法应用混凝土构件的固定方法及专用紧固件和 大孔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涵洞构件申请了国家专利,其中大孔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涵洞构件已得 到国家专利局授权,专利授权号为:ZL 2013 2 0283683.7;混凝土构件的固定方法及专用紧固件 正处于实审阶段,发明专利专利受理号为:201310152181.5,实用新型专利受理号为:201320223047.5;大孔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涵洞定型钢模板正处于实审阶段,专利受理号为:201320225188.0。工法关键技术于2013年2月6日通过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科技鉴 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工法特点 2.0.1采用工厂化现场集中预制构件、现场安装方式替代了传统的现场浇筑工艺,生产过程、构 件质量易于控制,显著提高构件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 2.0.2在施工现场采用汽车吊等机械作业,提高了机械化施工程度,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 了劳动力。 2.0.3装配式管型涵洞(通道)施工受气候影响较小,减少对路基施工的干扰,加快了整体施工 进度。 2.0.4各预制构件间采用规格M25、强度等级为5.8级的专用紧固件进行环向和纵向连接,结 构的整体性、牢固性得以加强。.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1.5m≤跨径≤8.0m、净高4.0m以内、涵顶填土高度小于11.0m的三构件组合涵洞, 包括人机通道、过水涵洞、地下管道、地下通道。在公路、城市交通和地下工程建设中具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 4工艺原理 装配式管型涵洞(通道)采用三构件组合形式,采用统一规格的钢筋混凝土标准节段,通过工厂 集中预制、养护,运至现场进行安装,各预制构件间采用规格M25、强度等级为5.8级的专用紧 固件进行环向和纵向连接,涵洞(通道)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使预制构件与底板连接成整体。现浇底板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涵洞(通道)两侧台背填土及顶部填土,从而形成埋置于路堤 或地下的通行、过水的管状构造物。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型通道示意图如图4.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