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新版)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新版)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新版)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 7.1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试样白醋酸果

稀盐

纯碱溶

肥皂

石灰

氨水

食盐

蔗糖

滴加紫色

石蕊试液

变红变红变红变蓝变蓝变蓝变蓝紫色紫色滴加无色

酚酞试液

无色无色无色变红变红变红变红无色无色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中性

结论: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

(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

..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

2SO

4

==2H++SO

4

2-;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

..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

2

==Ca2++2OH-;

(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NH

4NO

3

等。

NaCl==Na++Cl-;NH

4NO

3

==NH

4

++NO

3

-;

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pH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且

pH越大,碱性越强。

3.pH试纸的使用方法:

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试液滴(或涂)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标准比色卡上相同颜色的pH即为该溶液的pH。

注意:

(1)不能直接把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以免带入杂质,同时这种操作可能泡掉pH试纸上一部分指示剂,以致比色发生较大的误差;

(2)不能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再进行测试,因为水润湿后的pH试纸将测定的是稀释后溶液的pH。

(3)我们实验室一样使用的pH试纸是广泛pH试纸,测出的pH值是1~14的整数。

(4)为了比较精确的测定溶液的pH,我们可以用精密pH试纸和酸度计(又称pH计)来测量。

三、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1.人的体液有一定的酸碱度。血液、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的酸碱度都接近于中性,而且变化极小;

2.胃液的pH在0.9~1.5之间,在这样的环境中铁屑都可被溶解,但胃本身却能安然无恙。因为胃里有一层“粘液屏障”,它是由粘液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出的一种胶冻状粘液,在胃粘膜表

面构成一个保护膜,用来保护胃,防止胃酸对其本身的腐蚀及胃蛋白酶对胃本身的消化,还能防止粗糙的食物对胃的机械性损伤。

3.大多数的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pH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在改良酸性土壤时,我们一般是使用熟石灰来调节其酸碱度。

4.雨水一般呈略酸性(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中),人们一般把pH小于5.6 的雨水称为酸雨。

§ 7.2 常见的酸和碱

一、常见的酸

1.生活中常用的酸:胃液中含有的盐酸(HCl),蓄电池中含有硫酸(H

2SO

4

),酸雨中含有的硫

酸及硝酸(HNO

3),食醋中含有的醋酸(CH

3

COOH或HAc);饮料中可能含有的碳酸、柠檬酸等。

2.酸的分类:无氧酸(如HCl)、含氧酸(HNO

3、H

2

SO

4

)等。

3.浓硫酸、浓盐酸和浓硝酸的物理性质

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

溶质的化学式H

2SO

4

HCl HNO

3

颜色无色无色无色

状态粘稠、油状液体液体液体

气味无味刺激性气味刺激性气味

浓度98% 36%~37% 70% 密度(与水比较) 1.84g/mL 1.17g/mL 1.42g/mL 敞开试剂瓶口发生的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白雾产生白雾是否具有挥发性不易挥发有挥发性有挥发性与水混合放出大量的热无明显放热无明显放热露置在空气中后的溶液质量变大变小变小

露置在空气中后的溶质质量不变变小变小

露置在空气中后的溶剂质量变大不变不变

露置在空气中后的质量分数变小变小变小

注意:浓硫酸具有一定的特性:

(1)吸水性(物理性质)用于气体干燥,但除NH

3等碱性气体除外[2NH

3

+ H

2

SO

4

== (NH

4

)

2

SO

4

]

(2)脱水性(化学性质)——黑面包实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使之炭化。)

(3)强氧化性,腐蚀性——与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不生成氢气而是二氧化硫。

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如Cu)反应,如:

Cu+2H

2SO

4

(浓)△==CuSO

4

+SO

2

↑+H

2

O

又如,冷的浓硫酸与铁或铝反应后,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4)浓硫酸的稀释:酸入水,沿器壁,不断搅拌。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水,足以使水分沸腾,并且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就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致使水沸腾而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而造成事故。

(5)安全事故的处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后,首先迅速用抹布将其擦拭,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3%~5%的NaHCO

3

涂敷。

稀硫酸溅到皮肤上后,应该马上冲洗,因为随着稀硫酸中溶剂的蒸发,也会变成浓硫酸。4.酸的化学性质

(1)实验: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化学性质的比较

实验内容

现象与结论

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

将镁条、锌粒、铜片分别放入酸溶液中镁条、锌粒表面出现大

量气泡,并且放镁条的

试管底部明显发烫。

铜片表面没有明显变

化。

现象与稀硫酸相似

注意:硝酸(包括浓

硝酸和稀硝酸)与金

属反应都不能产生

氢气,因为其都具有

强氧化性。

酸溶液分别于生锈的铁钉反应铁锈逐渐消失,溶液逐

渐变黄。过量的酸与铁

钉反应,可能会有大量

的气泡

现象与稀硫酸相似

酸溶液与石灰石作用石灰石表面有大量的

气泡,一会儿就马上停

石灰石表面有大量

的气泡冒出现象同稀盐酸相似

总结:酸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因此酸溶液会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酸的五大通性):

(1)酸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A .紫色石蕊试液或蓝色石蕊试纸遇到酸溶液变红色;

B .无色酚酞试剂遇到酸溶液不变色。

提醒:紫色石蕊试剂变色情况为:“酸红碱蓝”;是指示剂变色,而非待测溶液本身变色。 (2)酸溶液与某些金属反应

酸溶液 + (氢前)金属 → 盐溶液 + 氢气 注意:

A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

B .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越前面的金属,反应现象越剧烈,速度越快,如Mg 反应有明显放 热现象;

C .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后,不能生成氢气,而是生成水。如浓硫酸、硝酸等强氧化性酸;

D .该类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如:Zn + 2HCl == ZnCl 2 + H 2↑; Fe + H 2SO 4 == FeSO4 + H 2↑ (3)酸溶液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金属氧化物又称碱性氧化物) 酸溶液 + 金属氧化物 → 盐溶液 + 水

注意:该反应过程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不变,酸中的原子团不变

如:CuO + 2HCl == CuCl 2 + H 2O ; Fe 2O 3 + 3H 2SO 4 == Fe 2(SO 4)3 + 3H 2O ZnO + 2HNO 3 == Zn(NO 3)2+H 2O

(4)酸溶液与碱的反应(又称为中和反应) 酸 + 碱→ 盐 +

(5)酸溶液与某些盐反应 酸溶液 + 盐 新酸 + 新盐 → 注

意:A .我们通

常遇到的盐是碳酸盐,因此绝大部分反应是: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定义

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

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

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所有碱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

化学性质

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CO 2+H 2O==H 2CO 3 SO 2+H 2O==H 2SO 3 SO 3+H 2O==H 2SO 4

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Na 2O+H 2O==2NaOH K 2O+H 2O==2KOH BaO+H 2O==Ba(OH)2 CaO+H 2O==Ca(OH)2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CO 2+Ca(OH)2==CaCO 3↓+H 2O (不是复分解反应)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Fe 2O 3+6HCl==2FeCl 3+3H 2O

(是复分解反应)

酸 + 碳酸盐 → 新盐 + 水 + 二氧化碳

如: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Na 2CO 3 + H 2SO 4 == Na 2SO 4 + H 2O + CO 2↑; K 2CO 3 + 2HNO 3 == 2KNO 3 + H 2O + CO 2↑;

MgCO 3 + CH 3COOH == (CH 3COO)2Mg + H 2O + CO 2↑; B .某些特殊的盐能与酸反应,生成特殊的沉淀

如:HCl + AgNO 3 == AgCl ↓+ HNO 3 ;BaCl 2 + H 2SO 4 == BaSO 4↓+ 2HCl 补充: Cl -及SO 42-的检验

A .向待测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入稀硝酸溶液后,沉淀不消失,

则溶液中含有Cl -,如果没有沉淀或者沉淀消失,则不含有Cl -。

B .向待测溶液中加入Ba(NO 3)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入稀硝酸溶液后,沉淀不消失,

则溶液中含有SO 42-,如果没有沉淀或者沉淀消失,则不含有SO 42-。

二.常见的碱

1.有关碱的一些性质比较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 物理性质的比较

名称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氨水 化学式 NaOH Ca(OH)2 NH 3?H 2O 颜色

白色

白色

无色 状态 片状固体 粉末状固体 液体 气味 无味 无味 有氨臭气味 溶解性 易溶 微溶 易溶 俗称

烧碱、火碱 苛性钠

熟石灰 消石灰

——

氢氧化钠、氨水

露置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

固体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表面出现潮湿,这个

现象称为潮解。同时氢氧化钠也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质变,生成碳酸钠。

氨水露置在空气中,会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烧碱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放出大量的热,水溶液具有滑腻感。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 出现蓝色沉淀CuSO 4+Ca(OH)2==Cu(OH)2↓+CaSO 4↓

烧碱具有强腐蚀性,氢氧化钙和氨水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头发、鸡蛋清、植物油等发生化学反应,溶解其中的蛋白质。2.碱的共同性质

由于碱电离后都能生成OH-,因此也具有相同的性质(碱的四大通性):

如:NaOH == Na+ + OH-;NH

3?H

2

O == NH

4

++OH-;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A.紫色石蕊试剂或红色石蕊试纸遇到碱溶液变蓝;

B.无色酚酞遇到碱溶液变红。

(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非金属氧化物又称酸性氧化物)碱溶液 + 非金属氧化物→盐 + 水

如:2NaOH + CO

2 == Na

2

CO

3

+ H

2

O;Ca(OH)

2

+ SO

2

== CaSO

3

↓ + H

2

O;

(3)与酸溶液的反应

碱 + 酸→盐 + 水

(4)能与某些盐反应

碱溶液 + 盐溶液→新盐 + 新碱

如:CuSO

4 + 2NaOH == Na

2

SO

4

+ Cu(OH)

2

↓ Ca(OH)

2

+Na

2

CO

3

==2NaOH+CaCO

3

3.复分解反应: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可以用:AB + CD == AD + CB 表示。

特点:(1)反应物、生成物均只有两种化合物;

(2)发生反应的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

(3)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不改变。

注: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 7.3 几种重要的盐

一、盐

1.盐的分类:依据组成盐的阳离子和酸根的种类进行分类

根据阳离子的不同,盐可以分为钠盐、钾盐、镁盐、铁盐、铵盐等。(氯化钠为钠盐)

根据酸根的不同,盐可以分为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盐酸盐等。(氯化钠为盐酸盐)

2.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①酸都溶;②溶碱有五位:钾、钠、铵、钙、钡;③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④盐

酸盐只有氯化银不可溶;⑤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可溶;⑥碳酸盐只溶钾、钠、铵,剩下都不溶。注意:AgCl、BaSO

4

不仅不溶于水,而且不溶于稀硝酸。

七种常见沉淀:AgCl↓BaSO

4↓Cu(OH)

2

↓F e(OH)

3

↓Mg(OH)

2

↓BaCO

3

↓CaCO

3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 + 金属→新盐 + 新金属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除非常活泼的金属外,排在前面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

Zn + CuSO

4 == ZnSO

4

+ Cu Cu + 2AgNO

3

== 2Ag + Cu(NO

3

)

2

(2)某些盐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酸或碱发生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CuSO

4 + Ca(OH)

2

=== Cu(OH)

2

↓ + CaSO

4

Na

2CO

3

+2HCl == 2NaCl+H

2

O+CO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a.有沉淀生成;

b.有气体放出;

c.有水生成;

d.如果是没有酸参加的反应,则两种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

二、几种常见的盐

1.氯化钠(NaCl)

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泛,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

2.碳酸钠(Na

2CO

3

(1)俗名:纯碱、苏打(2)纯碱不是碱,是盐(水溶液显碱性)(3)用途: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4)Na

2CO

3

+ 2HCl === 2NaCl + CO

2

↑+ H

2

O

3.碳酸氢钠(NaHCO

3

(1)俗名:小苏打(2)用途:焙制糕点、治疗胃酸过多

(3)NaHCO

3+ HCl === NaCl + CO

2

↑+ H

2

O

4.碳酸钙(CaCO

3

(1)大理石、石灰石、钟乳石、贝壳、珍珠、蛋壳、锅炉和水壶的水垢的主要成分

(2)用途:建筑材料、补钙剂(3)CaCO

3+2HCl===CaCl

2

+ CO

2

↑+ H

2

O

补充:碳酸盐(CO

32-、HCO

3

-)的检验:

A.向待测溶液中加入稀HCl后有气泡生成,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则溶液中含有CO

32-;若澄清石灰水无变化,则溶液中不含有CO

3

2-。

B.向待测溶液中加入BaCl

2

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入稀HCl后,沉淀消失且有气泡生

成,则溶液中含有CO

3

2-。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

O + CO

2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

O + CO

2

NaHCO

3 + HCl == NaCl + H

2

O + CO

2

三、化学肥料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N、P、K等营养元素。含有这些元素的某些物质可以作为肥料。通过化学加工生产的肥料,称作化学肥料。

1、常用的肥料:

化学肥料:氨气(NH

3·H

2

O)、碳酸氢铵(NH

4

HCO

3

)、硫酸钾(K

2

SO

4

)、磷矿粉[主要成分磷酸钙

Ca

3(PO

4

)

2

]、硫酸铵[(NH

4

)

2

SO

4

]、尿素[CO(NH

2

)

2

]、硝酸钾(KNO

3

)、磷酸二氢铵(NH

4

H

2

PO

4

)。

农家肥料:如厩肥、人粪尿、绿肥等。

2、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缺氮:叶黄

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缺钾:叶尖发黄,易倒伏

磷肥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

低,根系不发达

4、铵态氮肥与碱混合加热,都有氨气放出:

(NH

4)

2

SO

4

+ 2NaOH △== Na

2

SO

4

+ 2NH

3

↑+ 2H

2

O

NH

4NO

3

+NaOH △== NaNO

3

+NH

3

↑+H

2

O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这些可用于铵态氮肥的检验。NH4+的检验:

试剂:碱(NaOH、Ca(OH)2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1.锌和稀硫酸Zn+H

2SO

4

=ZnSO

4

+H

2

↑(最常用)

(实验室制H

2用的金属有Zn,Fe,Mg,Al,酸有稀H

2

SO

4

和稀HCl)

(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

4=FeSO

4

+Cu

3.铝和硝酸银溶液反应:Al+3AgNO

3=Al(NO

3

)

3

+3Ag

(3)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4.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

2O

3

+3H

2

SO

4

=Fe

2

(SO

4

)

3

+3H

2

O

5.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2HCl=CaCl

2+H

2

O

(4)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6.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

2=Na

2

CO

3

+H

2

O

7.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

2+CO

2

=CaCO

3

↓+H

2

O

(5)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8.盐酸和烧碱反应:HCl+NaOH=NaCl+H

2

O

9.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

2=CaCl

2

+2H

2

O

10.氢氧钠和硫酸反应:2NaOH + H

2SO

4

==Na

2

SO

4

+2H

2

O

(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1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

3+2HCl=CaCl

2

+H

2

O+C O

2

↑(实验室制CO

2

)

1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

2CO

3

+2HCl=2NaCl+H

2

O+CO

2

13.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

2SO

4

+BaCl2=BaSO

4

↓+2HCl

(7)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14.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

2+Na

2

CO

3

=CaCO

3

↓+2NaOH

15.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CuSO

4+Ba(OH)

2

=BaSO

4

↓+Cu(OH)

2

(8)盐+盐---两种新盐

16.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AgNO

3=AgCl↓+NaNO

3

17.硫酸钠和氯化钡:Na

2SO

4

+BaCl

2

=BaSO

4

↓+2NaCl

复分解反应必须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才能发生,且生成物的元素化合价不变。+1价:HClO;NaClO;Ca(ClO)

2

.

+5价:HClO

3;KClO

3

.

+7价:HClO

4;KClO

4

.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 二、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1.单质: 1)金属: 2)非金属 + 氧气 → 氧化物 2.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 3)水: 3.酸: 4.碱: 5.盐: 三、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 ⑴单质+单质→化合物 Mg + O 2 —— P + O 2—— ⑵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C + CO 2 —— ⑶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 CaO + H 2O —— CuSO 4 + H 2O —— 2)分解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 ⑴氧化物分解 H 2O —— HgO —— ⑵酸分解 H 2CO 3 —— ⑶盐分解 KMnO 4 —— KClO 3 —— CaCO 3 —— CuSO 4·5H 2O —— 3)置换反应:(化合价一定改变) ⑴金属+酸→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Fe + HCl — Al + H 2SO 4 — ⑵金属+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Fe + CuSO 4 — Cu + AgNO 3 — ⑶金属氧化物+H 2(或C)→金属+水(或CO 2) CuO + H 2 — C + Fe 2O 3 —— 4)复分解反应:(化合价一定不变) ⑴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 2O 3 + HCl — CuO + H 2SO 4 — ⑵酸+碱→盐+水 NaOH + H 2SO 4 — Fe(OH)3 + HCl — ⑶酸+盐→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 H 2SO 4 + BaCl 2 — HCl + CaCO 3 — ⑷碱+盐→碱+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Ca(OH)2 + Na 2CO 3 — NaOH + FeCl 3 — ⑸盐+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CaCl 2 + K 2CO 3 — Ba(NO 3)2 + Na 2SO 4 — ※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⑴金属氧化物+CO →金属+CO 2 Fe 2O 3 + CO —— 0 +2 Fe → Fe 氧气→氧化物 金属+ 酸→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酸性氧化物+ 水→酸 碱→盐+水(可溶性碱) 碱性氧化物+水→碱(可溶性碱) 酸→盐+水 酸性氧化物→酸 水+ 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 CuSO 4→CuSO 4·5H 2O 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 金属→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酸+ 碱性氧化物→盐+水 碱→盐+水 盐→酸+盐(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 石蕊变蓝;酚酞变红(可溶性碱) 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 酸→盐+水 盐→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碱+ 金属→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酸→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 碱→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盐+ 金 属:Fe 、Cu 、Mg 、Al 单 质 稀有气体:He 、Ne 、Ar 非金属 纯净物 酸性氧化物:CO 2、SO 2、 SO 3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其它氧化物:H 2O 、CO 、Fe 3O 4 化合物 酸 物质 碱 盐 混合物:空气、水煤气、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 可溶盐:K +、Na +、NH 4+、NO 3-、SO 42-(除BaSO 4)、Cl - (除AgCl) 难溶盐:AgCl 、BaSO 4、CaCO 3、BaCO 3、Ag 2CO 3 可溶碱:NaOH 、KOH 、Ba(OH)2、Ca(OH)2 难溶碱:Cu(OH)2、Fe(OH)3、Mg(OH)2 无氧酸:HCl 、H 2S 含氧酸:H 2SO 4、HNO 3、H 2CO 3、H 3PO 4 可溶:K 2O 、Na 2O 、BaO 、CaO 难溶:CuO 、Fe 2O 3、MgO 固态非金属:C 、S 、P 气态非金属:H 2、O 2、Cl 2、N 2 金属 碱性 氧化物 碱 盐 非金属 酸性 氧化物 酸 盐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全)

初中化学重难点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有机物 其他:氨气NH3常见物质的俗名

碳酸钠苏打、纯碱Na2CO3氧化钙生石灰CaO 碳酸钠晶体天然碱、石碱、口碱Na2CO3·10H2O固体二氧化碳干冰CO2 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CO和H2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CuSO4·5H2O 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甲烷沼气CH4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4P+5O22P2O5 白磷自燃:4P+5O2=2P2O5 木炭充分燃烧:C+O2CO2 木炭不充分燃烧:2C+O22CO 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S+O2SO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2Al2O3 铝不易生锈的原因:4Al+3O2=2Al2O3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2H2O 将CO2变成CO:C+CO22CO 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CO2+H2O=H2CO3 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CaO+H2O=Ca(OH)2 一氧化碳燃烧:2CO+O22CO2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变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CaCO3+CO2+H2O=Ca(HCO3)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 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2NaCl 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2Mg3N2(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点燃2MgO+C 上面三个化学方程式给我们的启示是: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中考酸碱盐知识总结与专题练习(有答案)

酸碱盐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 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1、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盐 + 水 (4)碱 + 酸→盐 + 水 (5)盐 + 酸→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3)酸+碱→盐+水 (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2O 2Fe(OH)3 ΔFe2O3+3H2O 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中考演练: 一、选择题 1.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2 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A.稀硫酸 B.盐酸 C.石灰水 D.硝酸银溶液 2.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A.发明黑火药 B.创造湿法冶金 C. 改进纯碱的生产 D.发现了新元素 3.现有①Ba(NO3)2溶液、②KCl溶液、③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4.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A.1种 B.2种 C 3种 D 4种 5.CuCI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Zn B.Cu C.Zn和Cu D.Cu和Mg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并不同意这一种说法,第一,按照当时项羽和刘邦两军兵力对比.项羽在解赵国之围后,收编了其他诸侯国的军队,兵力达到40万,而刘邦虽然占据了咸阳城,但是兵力只有10万,而且由刘邦军队把守着的函谷关已经被项羽攻破,可以讲,项羽消灭刘邦是指日可待.所以,鸿门宴,并不是唯一一次消灭刘邦的机会.第二,鸿门宴的出现的原因.由于当时项羽来到鸿门后,听到刘邦一个下属讲刘邦准备据关中为王,一怒之下便决定对刘邦发动一场军事行动,其实就是打击报复刘邦.但是由于项羽集团里面,一个人的出现,项伯.他和张良是老朋友.所以当他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时,连夜偷偷地跑到张良那里(当时张良跟随在刘邦的身边),叫张良快跑.而张良,则和刘邦在项伯面前演了一出戏,让刘邦在项伯面前诉冤,并告诉项伯,刘邦很希望化解这段误会,自己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赔罪.而项伯这个糊涂虫,回去后把刘邦的”冤“告诉了项羽,项羽一听心软了,居然取消了第二天对刘邦的军事行动,从而催生了鸿门宴.第三,鸿门宴上的刺杀行动.此次刺杀行动的主谋,便是项羽手下谋士范增,此事还得到项羽的默许.当刘邦一见到项羽时,便对项羽大拍马屁,让项羽的虚荣心和骄傲得到最大的满足,此时的项羽居然还对刘邦有一点点悔意,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刺杀刘邦.在宴席上,范增频频发出暗号示意项羽杀死刘邦,但是项羽却“不忍心”杀掉刘邦,而在项伯和樊哙的掩护下,项羽对刘邦的“悔意”越加严重.最后刘邦丢下张良和二百多随从,只带着四员大将,在陈平的协助下偷偷地逃出项羽的军营,回到自己的驻地灞上,从而结束了鸿门宴.所以,鸿门宴对于刘邦集团而言,是化解项羽对他的一场迫在眉睫的军事行动,而采取的一种妥协的行为,在项伯,张良和樊哙的精彩演出下,这场戏演的非常成功.而对项羽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09996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 O3) 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 ·H2O) H 3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二、酸 1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酸→盐+氢气 Fe+ H2SO4== FeSO4+ H2↑ Mg +2HCl == MgCl2+H2↑ (3)金属氧化物+酸→盐+ 水 CuO + H2SO4==CuSO4+H2O Fe O3+6HCl==2FeCl3+3H2O 2 (4)碱+酸→盐+ 水 2NaOH+H2SO4==Na2SO4+2H2O(无现象,借助于指示剂) Ca(OH)2+2HCl==CaCl2+2H2O (5)盐+ 酸→另一种盐+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三、碱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

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水 CO2 +Ca(OH )2== CaC O3↓+H 2O(检验CO2) CO 2 +2NaOH== N a2CO3+H2O (吸收CO2) (3)酸+碱 →盐+水 H2SO 4+2NaOH== Na 2SO 4 +2H 2O 2HCl+Ca(OH)2== C aC l2 +2H 2O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2NaO H+CuS O4== Cu(OH)2↓+Na 2SO 4 3C a(OH )2+2FeC l3== 2Fe(OH)3↓+3CaC l2 四、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 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 14 碱性增强 (2)p 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 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不能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试纸不能事先用水湿润。 (3)酸雨:正常雨水的p H约为5.6(因为溶有CO 2) pH<5.6的雨水为酸雨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 一、常见的盐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 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中考化学重难点: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与分析

中考化学难点: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一)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盐 + 氢气 ( 3)碱性氧化物 + 酸→盐 + 水 ( 4)碱 + 酸→盐 + 水 ( 5)盐 + 酸→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 2)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 3)酸+碱 → 盐+水 (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 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 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 Cu(OH)2 ΔCuO +H2O 2Fe(OH)3 ΔFe2O3+3H2O ② 常见沉淀:AgCl ↓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 ③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 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五、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 (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 2)处理工厂的废水 ( 3)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 1) ( 2)pH 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pH 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 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 3)酸雨: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因为溶有 CO2) pH<5.6 的雨水为酸雨 中考化学难点: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二) 酸碱盐性质之酸的通性 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酸的PH<7 (3)跟(H)前的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 酸+ 金属==盐+ 氢气 例:2HCl+Fe=FeCl2+H2↑ (4)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酸+ 碱性(金属)氧化物—→盐+水 例:3H2SO4+Fe2O3=Fe2(SO4)3+3H2O (5)跟某些盐反应 酸+碳酸盐==盐+水

人教版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复习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 “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 特性 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腐蚀性 用途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 酸→盐 + 氢气 (3)大部分金属氧化物 + 酸→盐 + 水 (4)碱 + 酸→盐 + 水 (5)盐 + 酸→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试剂 Cl-AgNO3 及HNO3 SO42-①Ba(NO3)2及HNO3②过量HCl 及BaCl2 CO32-HCl 及石灰水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熟石灰、消石灰制法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 +H2O== Ca(OH)2 用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CO例外) (3)酸+碱→盐+水 (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2O 2Fe(OH)3 ΔFe2O3+3H2O 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初三化学知识点整理

初三化学知识点整理

初三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一、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知道概念 2.本质区别:在变化前后,是否产生新的物 质。 物理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中产生了新的物质。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物理变化中,构成 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 间隔发生了变化;而化学变化中,构成物 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的分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反应前后,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 子。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 目都没有改变。) 3.会正确判断常见的典型的变化(举例如 下) (1)化学变化:铁制品生锈、物质燃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火药爆炸、食品 腐败、石灰水变质、水电解…… (2)物理变化: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物质(汽油、酒精、浓盐酸)挥发、物 质三态之间转化、物质形态(状)的改 变、矿石粉碎、活性炭吸附、用自来水 制蒸馏水、轮胎和高压锅爆炸……4.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几种反应物→一种生成物 (多变一) ②分解反应:一种生成物→几种反应物 (一变多) ③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 物’ (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的反应。 从得氧失氧角度分 得氧的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常见还原剂:一氧化碳、单质碳、氢气、金属单质】 失氧的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5.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6.会用符号表达式表达各类反应。掌握根据 描述的情景书写符号表达式的方法。 二、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概念 2.性质的判断 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氧化 性、酸性、碱性、稳定性、腐蚀性……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硬度、密度、导电导热性、吸水性、吸附性、延展性、传热性、着火 点…… 3.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变化是描述正在 进行或已经进行的过程。 性质决定变化和用途,化学性质要在化学变 化中才能体现出来。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它决定 了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否种变化;而 物质的变化,是物质的运动形式,是物质的 性质的具体表现。] 三、化学用语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 纳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1 / 2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 2SO 4)、盐酸(HCl )、硝酸(HNO 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 3·H 2O )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 2O 2Fe(OH)3 ΔFe 2O 3+3H 2O ②常见沉淀:AgCl ↓ BaSO 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 3↓ CaCO 3↓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四、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 (2)pH 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 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 (读数为整数)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 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 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 7.1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试样白醋 酸果 汁稀盐 酸 纯碱溶 液 肥皂 水 石灰 水 氨水 食盐 水 蔗糖 水 滴加紫色 石蕊试液 变红变红变红变蓝变蓝变蓝变蓝紫色紫色滴加无色 酚酞试液 无色无色无色变红变红变红变红无色无色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中性 结论: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 (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 ..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 ..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2==Ca2++2OH-; (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NH4NO3等。 NaCl==Na++Cl-;NH4NO3==NH4++NO3-; 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pH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且 pH越大,碱性越强。 3.pH试纸的使用方法: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 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 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 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 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 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 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 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装点移—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 b.意义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d.分类 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 C.H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 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性显负电性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用阳离子符号表示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Mg+O22MgO2Mg+O22MgO注:MgO:白色固体 4Al+3O22Al2O34Al+3O22Al2O3注:Al2O3:白色固体 3Fe+2O2Fe3O42Cu+O22CuO注:CuO:黑色固体 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酸→盐+H2↑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H2SO4+MgMgSO4+H2↑2HCl+MgMgCl2+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3H2SO4+2AlAl2(SO4)3+3H2↑6HCl+2Al2AlCl3+3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ZnZnSO4+H2↑2HCl+ZnZnCl2+H2↑ 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FeFeSO4+H2↑2HCl+FeFeCl2+H2↑ 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当一定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或硫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 ×M(金属) 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价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法: M(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置换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 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Al+3CuSO4Al2(SO4)3+3Cu 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无色 Cu+2AgNO3Cu(NO3)2+2Ag 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注意:①CuSO4溶液:蓝色FeSO4、FeCl2溶液:浅绿色 ②Fe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 考点二、置换反应 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两种;物质种类是单质与化合物 考点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一、常见的酸和碱 注: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属于混合物。 (1)浓盐酸的挥发性: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挥发性越强。 雾是小液滴,烟是固体小颗粒,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HCl)气体与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不是白烟。 (2 (3)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物)、腐蚀性(化)、脱水性(化,是腐蚀性的一种) (4)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绝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里。因为浓硫酸密度比水大,而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浮在浓硫酸之上,造成局部沸腾。 (5)其他常见的酸:硝酸(HNO3)、醋酸(CH3COOH) 2.酸的化学性质(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H+) +

(1)用石灰石、水、纯碱为原料制熟石灰、烧碱: ①石灰石→生石灰:↑+23 CO CaO CaCO 高温 ②生石灰→熟石灰:CaO + H 2O = Ca(OH)2,放出大量的热 ③纯碱→烧碱:Na 2CO 3 + Ca(OH)2 = CaCO 3↓ + 2NaOH (2)其他常见的碱:氢氧化钾(KOH )、氨水(NH 3·H 2O ) 4.碱的化学性质(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OH -) -注:并不是所有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如H 2O 、CO 。

5.浓硫酸、氢氧化钠事故的处理: (1)浓硫酸: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氢氧化钠:用较多的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溶液。 6.常见的干燥剂: (1)浓硫酸:因能与NH 3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干燥NH 3 (2)氢氧化钠固体:因能与CO 2、SO 2等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干燥CO 2、SO 2 (3)生石灰:吸收水分,食品的干燥剂,CaO + H 2O = Ca(OH)2 (4)铁粉:吸收氧气、水蒸气,抗氧化剂,食品的保鲜剂 7.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1)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 (2)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8.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1)NaOH + HCl = NaCl + H 2O 该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了便于观察,在NaOH 溶液中滴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红色逐渐消失,证明NaOH 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2)中和反应关键是“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以上反应虽然有盐和水生成,但都不是中和反应。 所以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9.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 (3)水: 二、酸碱性和酸碱度 1.酸碱性:酸性、碱性、中性。注意:呈酸性不等于一定是酸、呈碱性不等于一定是碱。如纯碱不是碱,但其水溶液呈碱性,pH>7。 2.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pH 表示,范围:0~14。 (1)pH = 7 时,溶液呈中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2)pH < 7 时,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越接近7,酸性越弱;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3)pH > 7 时,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越接近7,碱性越弱;滴入紫色石蕊试 酸性氧化物 + 水→酸 碱→盐+水(可溶性碱) 碱性氧化物+ 水→碱(可溶性碱) 酸→盐+水 酸性氧化物→酸 水+ 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 CuSO 4→CuSO 4·5H 2O

中考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填空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4、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最明亮)、(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结论: (3)检验产物 H2O: CO2: (4)熄灭后:有白烟(为),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烧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垫—受热均匀) 不可加热的仪器——、、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瓶中,液体药品放在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液体以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或直接用(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或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