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形式._现代建筑_日本住宅_日本街区_商业区_藤本壮介_西泽立卫_平田晃久

建筑新形式._现代建筑_日本住宅_日本街区_商业区_藤本壮介_西泽立卫_平田晃久
建筑新形式._现代建筑_日本住宅_日本街区_商业区_藤本壮介_西泽立卫_平田晃久

本科论文

题目:建筑新形式—生活方式·自然环境

姓名:

学院:

系:建筑系

专业:建筑学专业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校内):职称:

2013年03月29日

建筑新形势——生活方式·自然环境摘要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的方式也越来越对精神层面有更多的追求。对于建筑界来说,也是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表现形式。本文将列举一些,在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上巧妙结合的实例,来展现当代建筑的风采,并且从这些案例中总结概括了当代建筑的发展形势,希望新一代的建筑师能从中找到可借鉴的地方,取其精华,使得今后的建筑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当代建筑,新形势,生活方式,建筑发展

目录

第1章引言 .......................................................................................................................... I 第2章城市中的新生活方式 (2)

2.1 GARDEN & HOUSE——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 (2)

2.2 日本NA住宅——藤本壮介SOU FUJIMOTO (3)

2.3 SARUGAKU猿乐SHOPPING CENTER——平田晃久AKIHISA HIRATA (4)

第3章总结 (5)

第1章引言

从二战前的现代主义建筑兴起,到二战后的后现代主义逐步发展,而后至今,已经有百十来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世界上的建筑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当代建筑界,后现代主义又延伸以及分支除了很多主义和派别,如解构主义,高技派,新现代主义,新都市主义,地方主义,生态建筑,新理性主义等等。因此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建筑的形式越来越多,人们在设计建筑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思想,融入周围的环境以及城市文化,融入对某些事物的看法等,使得建筑已经不仅仅是人们居住的遮蔽物,而是逐步成为了艺术品。

在这两年多学习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有很多建筑令我耳目一新并且印象深刻。其中,我认为住宅是最能体现出建筑师的特点以及思想的。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建筑大师们创造出了很多经典之作都属住宅范畴:瓦托的玛丽亚别墅;密斯的范斯沃斯住宅;柯布的萨伏伊别墅;赖特的流水别墅;文丘里的母亲住宅……或许正是因为住宅是最能和人们的各种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同时具有私密性和开放性,而且建筑面积不是很大,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多,所以它便成了建筑师要表达什么的首选对象。然而在日益拥挤的城市中,想要建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住宅着实不易。因此,在本文的正文中,我将以住宅为主来介绍一些案例来进一步说明当代建筑的新形势。

第2章城市中的新生活方式

2.1 Garden & House——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

在日本,居住于城市的工作狂们总是注定生

活在封闭的公寓里,而披星戴月的忙碌生活充斥着

整个城市。而东京则是这样一个繁忙的地区。

在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东京物语》曾这样描绘:

“一对老年夫妇坐在客厅里的榻榻米上。外面的街

上,一个邻居停了下来。打开滑动门,与邻居随意

的聊天。当谈话结束,老年夫妇再次陷入安静融合

的环境之中。”然而这种怀旧的日本邻里生活几乎消

失在东京街头。因此,西泽立卫识图捕捉下这些元

素,在一条3米宽的窄巷中设计了一个8×4米的花

园宅子,并将那些元素融入。于是这样一栋闹中取

静的城市绿洲,便在狭窄的街道中生长起来。

一楼是客厅、厨房以及小书房,

二楼是浴室,三四楼是主人和租户的卧

室,屋顶上还有一个混凝土箱子作为冬

季储存。面对周围高耸的公寓和写字

楼,建筑四周没有墙壁的围合,仅仅是

一个骨架结构,内部有螺旋楼梯上下相

连,形成了丰富的对比空间。而地板表

面部分覆盖着土壤,植物充满了建筑的

外立面,给人以自然清新的感觉。

西泽立卫强调并且鼓励新的生活方式,而这栋建筑则是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自我意识的生活方式,将自然和绿色注入其中,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乏对自然的接触。正是这样的住宅,使得浮躁的城市中别具色彩,充满活力。

2.2 日本NA住宅——藤本壮介Sou Fujimoto

藤本壮介的HOUSE N曾给我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结构作为装饰,没有过多

的渲染,建筑立面上的一个个取景框让建

筑别具一格。而藤本壮介的HOUSE NA和

西泽立卫的Garden & House似乎有一种

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也是在东京的独立住

宅。建筑形态就像一摞堆叠在一起的方盒

子,相互错落的外部框架形在立面的各个

不同高度上形成了丰富的内部空间。每个

带阳台的小房间都与室内爬梯相连,让居

住者能自由的在住宅中活动。

这栋住宅似乎比Garden & House还要更

开放一些,因为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的遮挡,阳

光很容易地就直射进来使得建筑内部非常明亮。

同时,建筑的内部空间又多变而且丰富,形成不

同的光影效果;而不同比例、大小的长方形窗洞

让住户能远眺周边的景色,同时上层空间没有设

置固定的隔墙,这样一来,室内的视线交流也更

加自由。这也使得住在建筑内的人们的生活方式

更加丰富。他们可以坐在阳台上看书或者注意街

道上的动态,这样同时也增加了和外接的交流。

夜晚,窗帘会成为临时隔墙,让室内与外

部空间暂时隔离,保证住户的私密性。

另外,在MOT-东京现代美术馆举办的“明天的建筑环境——建筑与艺术的空间实践”展览上,藤本壮介展出了这个设计的1-5比例模型。在这个展览会上,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3位建筑师和艺术家他们用模型、图纸、图片、雕塑、摄影和多媒体装置等形式展示了自己的设计作品。由此可见,实体模型仍然是表达建筑师设计的经典途径之一。

2.3SARUGAKU猿乐SHOPPING CENTER——平田晃久Akihisa Hirata

平田晃久是被伊东丰雄建筑师喻

为日本最有爆发力年轻建筑师。而这座充

满活力的商务租赁大楼——猿乐——则

是他在东京的魅力之作。

平田晃久一直以来相信最贴近也

最令人自在的空间就是大自然,因此在此

作品中的基本设计概念里,他利用山形之

美的形体来作为此设计的基本原形,将建

筑物的形体融入地理环境。

尊敬大自然的原貌,在城市中

也使各个形体与大自然产生互动关

系,这也是平田晃久的建筑特色。

在空间连结上,每层有大致相同

的出租空间,但这些均质的空间中却

有着微妙的不均质特色,六栋看似分

开的独立建筑体其实相互连通,给人

以奇特的空间感。

在流线上,由于空间的丰富多

变,多层次,多元化,使得消费者无形中感觉此商场如同大型商场一般

有趣味性。这种流线形式显然也是

设计者功力的体现。

另外在视线的处理方面,平田

在个墙上开了一些看似无序的窗,

可正是因为这些窗,所以使得消费

者在各处可以窥视入商店内的商

品,并引发好奇心,而这种交流和

呼应,也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第3章总结

由以上三个实例可见,我们的建筑已经逐渐的脱离了方盒子的时代,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建筑师们也开始思考更多,在现在的基础上探索更全新的生活方式,并且在大都市中,寻找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舒适空间,使得建筑不再只是围合,而是我们精神的容器,生活的享受。

因此,我相信必然还会有更多的建筑新形式发展起来,来优化我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未来的建筑发展形势将会日新月异。

致谢语

感谢老师为我们辛苦准备课件,给我们传授建筑方面的相关知识。作为新一代的建筑设计师,我们也一定不甘落后,勇往直前!

日本当代建筑的启示

天津大学 《日本当代建筑思潮及作品分析》课程报告 题目日本当代建筑的启示 姓名江明 学号 2513206070 学院建筑学院 指导教师刘彤彤 2013年9月6日

日本当代建筑的启示 ——以丹下健三建筑思想来理解对中国的启示 江明 摘要:通过对建筑师丹下健三这一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的相关性的探讨,分析了丹下健三与柯布西埃、安藤忠雄等建筑师思想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及其成因,并试图以此为切入点找到分析丹下健三建筑思想的线索,由丹下健三的建筑思想来分析日本建筑对中国建筑师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当代建筑;丹下健三;思想;理解;中国;启示 引言 丹下健三(1913年—2005年),1938年从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1949年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地点原址建造和平中心的设计比赛中胜出,并由此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其重要作品有原爆和平中心、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山梨县文化会馆、圣玛丽亚大教堂、东京都新市政厅、东京草月会馆新馆等,另有部分位于北非和中东的建筑作品,如约旦哈西姆皇宫工程、阿尔及尔国际机场等。丹下健三的建筑创作生涯长达60余载,在建筑教育方面也有卓著贡献。1987年,丹下健三在74岁时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日本建筑师,也是第一位亚洲得奖人。对于日本近现代建筑发展来说,丹下健三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文中试图关注作为建筑师的丹下健三这一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的相关性,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对其建筑思想进行探讨,来分析日本建筑思潮对中国建筑师的启示。 1、丹下与柯布 丹下建筑思想中的现代性受到了柯布西埃的很大影响,他自建筑生涯伊始就拜倒在了柯布西埃的魅力之下,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柯布西埃的影踪:带有压迫感的大尺度、对混凝土的崇拜性的运用、强烈的立面韵律感和分割、底部架空以及显而易见的蓬勃生机。“我为各种(过去的遗产)所感动。伊势神宫、桂离宫让人感动,另外希腊、罗马、文艺复兴的建筑也大大地让人感动。与此相匹敌的现代建筑只有柯布西埃。我曾为他的马赛公寓和里昂的修道院所感动,而对其他的现代建筑师和这些人的作品则全然不为所动[1]。”丹下带着一种对柯布的热情从事着在日本的土地上建造“现代主义建筑”的工作。 然而,与其他一些同时代的建筑人不同,丹下对柯布西埃的学习并不止步在对其创造的新形式的学习上,而是指向了柯布西埃这么做的原因以及其中蕴藏着的含义。“在观察柯布西埃时,作为他的思想、他的概念虽是抛弃了样式主义,还是赤裸裸的,但他具有现代的样式,穿上了现代的衣服……可以说是把建筑的价值加以综合,所以这让人们感动。”丹下认为柯布西埃建筑的动人之处来自于他冲破传统样式的束缚,但并不反对最根本的美的准则,他在强调去除多余满足功能的同时,建立了自己的新“样式”,而且赋予了它们一种工业时代的新精神。丹下灵敏地发现了这一点,并且将之贯彻到了自己的建筑工作中。也正因为如此,丹下作为一个现代主义的推崇者,却并没有站在传统的对立面,而是一直力图在自己的作品中注入令人感动的元素。对于丹下来说,这种元素最直接的来源就是日本的传统文化。 2、丹下与丹下 正如没有人能够从他(她)的生长背景中剥离开来一样,作为建筑师的丹下同样无法和作为日本人的丹下剥离开来。 早在二战期间,丹下还是一个东京大学学生时,就曾以其含有日本传统意向的竞赛方案连续三年获奖。1954年前后,日本建筑界展开了关于传统问题的热烈讨论。如果说丹下在战间的建筑探索是在日本的传统中注意现代建筑的话,此时的丹下已经转向了把传统融合在现代建筑之中。“……体现当代日本人对于自然和现实认识上的消极性以及逃避现实的软弱、

建筑的可能性——日本建筑师西泽立卫访谈录

建筑的可能性——日本建筑师西泽立卫访谈录 (李江:以下简称李,西泽立卫:以下简称西泽)2010年普列茨克建筑奖获得者之一,另一位为妹导和世 李:我对日本建筑界有两个很深的印象。一是建筑师队伍积累雄厚。在各个年代层都拥有几位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建筑师,这在其他国家是少见的。二是建筑师分代比较明确。年轻一代无论是真正拥有自己的思想,还是为反抗而反抗,都有意识地与上一辈建筑师保持距离。西泽先生出生于1960年代中期,是日本新生代建筑师的代表。你在大学学习建筑的1980年代正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盛行的时期,当时你是如何看待这些潮流的呢? 西泽:1980年代前期流行后现代主义,当时我还不是大学生,所以后现代主义对我来说是后来的追加体验。研究生时期我读了罗伯特·文丘里的书,觉得非常有意思。他对学生时期的我影响很大。 李:你是指文丘里的理论,不是作品? 西泽:对,主要是理论。他也有一些好的作品。文丘里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工作。首先他无视“历史”。例如他对罗马风建筑、巴洛克建筑、柯布西耶和赖特的现代建筑是等同看待的,完全打破了当时的历史观。另一方面他很重视“历史”。他的理论论及了西方建筑历史中几乎所有的东西,视野之宽阔,令人惊讶。另外,他研讨美国建筑、欧洲传统建筑,对建筑的“表皮”进行了分析,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新的视点。

李:1960年代正是“现代主义”最盛行的时候,大家对功能、空间、结构等建筑内部的东西很重视,奉若神明。 西泽:对,文丘里发现了不同于一般人考虑的、全新的建筑体系。他用“表皮”来分析建筑。本来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建筑一定是有外皮的。可当时只有文丘里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他的想法很有个性。 李:他的代表作品“母亲的住宅”立面就很有新意。 西泽:对。但从根本上来讲他主要还是理论上的贡献。文丘里非常喜爱建筑。他评价建筑时,不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判断这个建筑是否重要,而是强调这个建筑对自己是否重要。用这种自己建立起来的体系对历史上的建筑进行评价,完全不用“历史”的审美体系,因此,可以说文丘里是完全无视“历史”的。这给我很大的启发。 李:1980年代后期,解构主义的影响力非常大,特别是1988年在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的“解构主义建筑”的展览。 西泽:1980年代后期解构主义刚开始流行的时候,我正在大学学习。当时可以说解构主义来势凶猛。但我对解构主义没有一点儿兴趣。1988年解构主义的那个建筑展览,屈米、里勃斯金德、埃森曼、盖里、OMA都参加了。我只对OMA感兴趣。当时OMA被归类到解构派里,可我认为OMA的建筑和其他解构主义建筑师有根本的不同。我完全倾向OMA。实际上,在1980年代后期的日本,你很难不受到雷姆·库哈斯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谈论库哈斯。

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的至上主义情结

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的至上主义情结 收稿日期:2009209204 作者简介:路艳红(19822),女,助教,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山西榆次 030600 路艳红 摘 要:通过分析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的经典作品,阐释了其设计理念、表现手法与马列维奇至上主义作品 的联系,解读了何谓“无物象的创造”,表达出二者设计过程中的至上主义情结。通过研究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的建筑作品,并对我国的建筑设计具有启发意义。关键词:无物象,至上主义,设计理念,空间中图分类号:TU 286文献标识码:A 1 至上主义绘画 至上主义绘画的创始人公认为俄罗斯的卡西米尔?塞维里诺 维奇?马列维奇(K asim ir Severionovich Malevich ,1878年~1935年)的第一件至上主义绘画是《黑色正方形》。这是在一张白纸上用直尺画上的一个正方形,再用铅笔将之均匀涂黑。这一极其简单的几何抽象画,引起极大轰动,人们纷纷叹息“我们所钟爱的一切都失去了……我们面前,除了一个白底上的黑方块以外一无所有”。马列维奇却认为:“它提供了最纯粹的感情表现,同时又取消了习惯上接收的对象。对象本身对他而言就是无意义的,而意识的观念也是无价值的,真正的决定因素是感情”。 1918年,马列维奇的著名作品《白底上的白色方块》问世,这一作品标志着至上主义的终极作品。他彻底抛弃了色彩的要素,白色成为光的化身,那个白底上的白方块,微弱到难以辨认的程度。所有的时间、空间、物质在这里都变得毫无意义,这是一种难以用肉眼看见,难以用心灵体察,难以用感觉品味的境地,是至上主义精神的最高表达,是对无物象创造的声明。 自1919年~1926年,马列维奇完成了他的三部重要理论著作,分别是《论艺术的新体系》《上帝没有被推倒》和《非具象世界》。在这三部著作中,马列维奇阐明了至上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正如他在《非具象世界》中这样写道:“对于至上主义者来说,客观世界中的一切视觉现象本身都是无意义的,只有感觉才是具有意义的”“感觉是决定因素……于是艺术发展到非常客观物象的表现———至上主义”“至上主义重新恢复了纯艺术。纯艺术在时间的进程中,曾被一堆‘物质的东西’弄得面目皆非,晦涩难懂[1]”。毫无疑问,当时的马列维奇坚信自己不仅超越了绘画的传统,而且超越了传统绘画赖以存在的整个物质世界。在《论艺术的新体系》中马列维奇骄傲地宣称:“我已冲破蓝色局限的乌黑而进入白色……我已征服和摧毁了太空的界限,我做了一个口袋,把色彩都装进袋里,还在袋口扎了结,往前飞!在我们的面前是白色和畅通无阻的太空,是没有终极的世界[2]”。 2 妹岛与西泽的至上主义 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都是伊东丰雄的弟子,1995年他们合伙 成立了共同的事务所SANAA 。对于解读SANAA 的作品,我们通常会感到十分的困难。他们的建筑令人有些忐忑不安,但并不是因为复杂,恰恰相反,其建筑剥去了深层次的修饰夸张,是如此的简单直接又令人难以理解。当你试图走进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的世界时,令你惊奇的是无需任何努力,你已经走进了他们的世界,以至于探究的过程似乎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建筑的幻想就这样出乎意料地消失,什么也不曾留下。 或许我们可以听听奥斯本斯基在谈论《老子》时所说的话:“道是一个无角的巨大方形,伟大的形象是没有造型的[3]”。所有的至上主义造型基本上都是源自于方形:长方形是方形的延伸,圆形是方形的自转,十字形是方形的垂直与水平相交。马列维奇 以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纯粹的几何形体和单纯的黑白,将传统的绘画创作还原到了绘画本身;妹岛与西泽也努力将建筑设计的传统演绎回溯至其最初的无形。二者在此似乎产生了共鸣。我无法证明妹岛与西泽的设计思想就是受到了马列维奇的影响,但是妹岛与西泽对正方形、圆形这些几何形体的偏爱是显而易见的。从“李子林住宅”“金泽21世纪美术馆”“周末度假屋”“公园咖啡厅”“阿尔?梅勒剧院”“卢米埃公园咖啡厅”“托莱多艺术博物馆玻璃亭”“巴伦西亚近代美术馆”到“矿业同盟区管理与设计学校”“直岛町客运站”都离不开方形、圆形的身影,这些单纯的方、圆,让人感觉到建筑从未有过的直白。 至上主义绘画在艺术史上第一次向我们传达了纯粹的和完整的精神体验,画面中没有任何迷惑和欺骗人的东西。在妹岛和西泽设计的建筑作品中,我们也感受到了这种纯粹。他们在设计过程中轻松、无意识地将简约和精准联系在了一起———这种精准正产生于建筑的真实性。建筑空间为人所用,不同的人会赋予建筑不同的功能,如果“将房屋的形式简化,只留下其作为房屋的一些基本功能,人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去塑造居住空 间,个体内部的多样性就会呈现出来”[4] 。那么建筑也就剔除了哗众取宠的矫揉造作,真正做到忠实于自己。 3 无物象的创造 在SANAA 设计的建筑中,到处都渗透着这种“纯粹”的理念。这种“纯粹”让在其中的人和物以及一切活动变得更加容易。在他们的作品中,空间延伸表现出的深度洞察力与文化行为的承载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的建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区域,其表现出的中庸的特征使得它们的用途很明了,同时又可以有很多的用途。他们的建筑由于没有与其用途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也就具有一种抽象的物质特征。这种设计倾向在妹岛和世早期的成名作“再春馆制药女子公寓”中就可以找到。巨大的矩形盒状空间内,马桶、盥洗盆、全身镜和厨房设施被零散随意的放置,看起来像自然界中的小岛。 在SANAA 设计的“森山住宅”(2002年~2005年)中我们找到了更为有趣的现象,如果把“森山住宅”的平面图加以提炼之 后,我们可以发现它和布林奇?帕勒莫的绘画《无题,8个红色方块的组合》是惊人的相似。而帕勒莫的作品明显是受到了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的影响。2006年,紧随其后的设计作品“矿业同盟区管理

日本近现代建筑

《日本近现代建筑》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日本近现代建筑(36学时,0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日本自19世纪中叶以来的建筑发展过程,强化社会背景下对建筑发展的多方面演变过程分析,包括重要建筑事件、技术的发展过程、个人作用的历史价值等,意图展示一个经过整理的,比较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当代状态。对于近代部分,将中日发展过程进行比较,探讨日本近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的启示(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现状);对于当代部分,将日本DESIGN 纳入西方建筑界的背景分析其重要人物、重要作品和重要思想流派的内在原因。 二、课程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在现代建筑部分注重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选择部分学生按小组进行比较深入的案例分析,并在课堂正式发言,要求TEAMWORK和中间过程与教师讨论一至两次,强调发表内容的形成过程。要求适当阅读推荐参考资料,要求提交的课程论文在中间过程与任课教师有至少一次研究思路沟通,确保课程论文的深度。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带*为机动的内容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沙永杰,“西化”的历程——中日近代建筑发展过程比较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1(本书用作近代部分的代用教材,现代部分尚无正式出版物可用作教材)

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1.童寯,日本近现代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吴耀东,日本现代建筑,天津科技出版社,1997 3.武云霞,日本建筑之道——民族性与时代性共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7 4.[日]山口广,近代建筑史(建筑学大系5),彰国社,1992 5.[日]村松贞次郎,日本近代建筑の历史,放送出版会,1977 6.相关重要杂志:《新建筑》(日本),《GA Japan》

居住原理——西泽立卫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行为之下——西泽立卫 行为之下——西泽立卫 摘要:西泽立卫的建筑思想,及作品——森山公寓:受东京超级碎片城市结构的启发,西

泽立卫的新型综合住宅区的设计与以往传统公寓住宅区的结构截然不同,他设计了一个崭 新的住宅机体,使每一套房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关键词:西泽立卫森山公寓公共性空间 西泽立卫是一批富有才气和创新能力的激进青年建筑师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在80-90 年代浮出水面,之后迅速窜红而一跃成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 西泽作品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地方在于建筑师对待空间的态度和考察空间的 方式。日本建筑评论家五十岚太郎说,西泽考察空间的方式是很具独创性,他仿 佛站在一架变焦相机的背后,不断调整变焦,不断改变放大缩小的倍数,从而观 察到别样的,丰富多彩的空间状态。西泽说虽然建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空间以 外可能还有更多的东西,但空间对他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很明确的。 西泽喜欢的空间是一种开放的,有公共性的空间,与许多人进进出出,有公 共性的,交流的空间,比如咖啡馆,露天茶室,人们可以自由的进出是一个公共 的空间,同时,又有私密性的一面,人们聚在一起,同时也在做自己的事情。有看书的有等朋友的人,也有谈话的人,各种各样的私密性同时存在,而整体又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的空间, 他关注的正是这种状态,而不是空间形态,比如解构主义建筑空间,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可 是与功能,状态,私密性.等没有关系,是一种装饰性的形态,这是西泽不喜欢的。 西泽他自己说大学期间比较喜欢文丘里和库哈斯。首先,文丘里无视历史,同等的看待罗马风建筑,巴罗克建筑,柯布西野和赖特的现代建筑,完全打破了当时的历史。虽然他很重视“历史”。他评价建筑不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判断一个建筑是否重要,而是强调这个建筑对自己是否重要,用自己建立的体统对历史上的建筑进行评价,完全不用“历史”的审美体系,也就是完全无视“历史”。这给他很大的启发。 80年代后期他在大学学习,解构主义刚开始流行,来势汹汹,但他对其没有一点兴趣。1988年解构主义的那个展览,屈米,盖里,艾森曼,OMA,都参加了。他完全倾向于OMA,认为OMA和解构主义有根本的不同。他通过库哈斯感受到了建筑的乐趣,从库哈斯那里重新学习了历史,它认为库哈斯复苏了历史上的建筑运动,库哈斯的实践如“拉维莱特公园落 选方案”“法国国家图书馆方案”设计方法论上也给他巨大的冲击。 研究生一年的暑假,他到伊东丰雄事务所联系作临时工,他说当时对伊东也没有特别深入的了解,可能是为伊东立足于考虑“现在”的设计姿态所吸引。伊东从不仿效历史上的已形成的建筑,是一种完全面向现在的姿态,伊东是他第一个面对面接触的建筑师,以前对建筑师的理解都是从杂志,书本得到的,从这个意义上伊东对他的影响非常重要。 伊东用自己的视点去判断东西地好坏,有独立的历史观和独立的人格,伊东通过建筑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世界,这是他给西泽的启发,伊东对已经形成的历史从不去跟从,当然也有跟从的时候,但是那要通过自己的判断,非常的个人主义。 在伊东事物所的时候,他认识了妹岛和世。那时妹岛刚从伊东事务所独立出来。有时偶尔去看看。那时妹岛没有什么设计工作。西泽觉得妹岛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在伊东事务所休息的时候,他又去妹岛的事务所打临时工,这样他同时在两个事务所工作,后来在妹岛事务所工作了五年后,即1995年他们合伙成立了共同的事物所SANAA,1997年西泽同时也成

从螺旋形空间看藤本壮介的设计策略

122世界建筑2013/03 1 引言 藤本壮介(Sou Fujimoto)是近年来在建筑界冉冉 升起的一位新星,他在设计实践和理论思考中都赋有独 到的创见。面对日益走向困境的当代建筑,藤本继承了 前代日本建筑师对于信息时代特点的清醒认知,在实验 性的设计实践中不断反思,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设计 策略。在开业至今的12年间,他以自己对空间的独到 理解,颠覆了传统的功能设计和空间组织方式。 藤本壮介一贯反对以功能为先导的传统空间设计 方法,而是强调人与空间的互动以及人在空间中的体 验。2007年以来,由他主持设计的螺旋宅、武藏野美 术大学图书馆扩建项目、“鄂尔多斯100”第9号项目 以及丹麦达拉那大学媒体馆,都采用螺旋形作为设计 概念和平面布局方式。然而,藤本的设计并没有因循 传统螺旋形空间设计对于历时性的强调,而是探讨了 空间共时性的可能,在强势的空间形态下为使用者提 供更多的“可选性”。在这4件作品的发展脉络中,螺 旋形空间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弱化”趋势,而这种“弱 化”集中体现了藤本关于“弱建筑”的理论思考。 2 螺旋形空间的特征 2.1 旋转性与历时性 螺旋线是围绕一个固定的点(极点)向外逐圈旋 绕而形成的曲线,这种由旋转形成的视觉形象是其最 突出的特征。建筑师自古以来就将螺旋形视为理想的 空间原型,这种青睐一方面来自于螺旋线其严谨的数 理逻辑所形成的优美曲线形态,一方面也来自于其沿 极点展开的旋转性所带来的历时性特征。以螺旋形为 空间构型的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圣经》中记述的 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这座西方传说中的建 筑被想像成沿外墙盘旋而上的螺旋形形态,直达天际 (图1)。现存的伊拉克萨迈拉大清真寺宣礼塔(Spiral Minaret in Samarra,848-852)具有与之相似的设 计初衷。对于宗教空间而言,引入螺旋形来架构空间, 极大地延长了朝圣者的参观流线,为朝圣者的礼拜活 动做好充分的心理铺垫(图2)。崔愷设计的安阳殷墟 甲骨文博物馆也利用了螺旋形的这种特点,延长了入 口处引导坡道的长度,人为拉长了参观者进入馆内的 时间,使这段坡道颇具时间隧道的意味(图3)。 严谨的数理逻辑还为螺旋形提供了“无限生长” 的可能性,使其同时具有了向未来延展的历时性特征。 如何将螺旋形“无限生长”的特性表达出来,是柯布 西耶研究持续30余年的议题。1931年,柯布西耶以 “20世纪的博物馆”为题,提出了“无限生长的博物馆” 的概念。在他所描绘的建筑特征中,“博物馆可随意扩 展,其平面呈螺旋形——真正和谐而规则地生长”[1]。 柯布西耶选取方形作为空间的基本形,以适应他所追 求的构建标准化的需要,建筑屋顶的螺旋形与预留用 地上道路与绿化形态的螺旋形相互呼应,暗示了建筑 体“生长”的趋势。艾哈迈达巴德文化中心(Ahmadabad Cultural Centre,1957)正是基于这一概念的建成作品, 虽然,柯布西耶意识到“无限生长”或许只存在于概 念中的可能,但他依然为近2 500m2(49m×49m)的 馆体提供了拓展至7 000m2(84m×84m)的可能性。 2.1 放射性与共时性 螺旋线的绘制过程使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它与圆 之间所存在着的某种关联,螺旋形也因而具有圆的部 分几何特征,例如圆的中心放射性。用九宫格来简化 螺旋形空间中旋转性与放射性的时间性,我们可以看 到以下两幅图解(图4)。在旋转性的图示中,时间沿 着螺旋线的方向线性发展,形成从1-9的级数发展 趋势,具有典型的历时性特征。而在放射性的图示中, 空间中心点与相邻任意一点是0与1的对立关系,即 除该点外的其他空间是均质的,呈现无先后关系的“静 止”状态,空间具有共时性的特点。 相对于历时性,关于螺旋形空间共时性体验的探 索是相对较少的。早在1929年,柯布西耶就曾经展示被“弱化”的螺旋——从螺旋形空间看藤本壮介的设计策略 The "Weaken" SpiRal: DeSign STRaTegy Of SpiRal SpaCe by SOu fujimOTO 邹颖,刘骞/ZOU Ying,LIU Qian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收稿日期:2013-01-15 摘要:在当代的建筑理论与实践探索中,藤本壮介无疑是 一位引人瞩目的先锋人物。他对于空间与人体行为之间的 关系有着敏锐而独到的创见。本文选取了他在2007年以后 设计的4座螺旋形建筑,着重探讨了藤本在面对螺旋形这样 的强势空间形态时,所采取的“弱化”设计策略。对于功 能为先导的传统空间设计方法,藤本一直持批判态度,而 这种批判正是他“弱建筑”理论的基础。 Abstract: Sou Fujimoto is definitely an eye-catching pioneer both in the field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theory and practice. His unique theory roots in his sensitivity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ce and human behavior. This artiche gives a survey of four spiral architecture which are designed and built after 2007, focusing on the "Weaken" design strategy of Fujimoto when he handling such a strong form. Fujimoto is always adopting a critical attitude towards the orthodox design method which emphasis on function. This attitude forms his "Weak Architecture" theory that can be found from these works. 关键词:藤本壮介,螺旋形空间,时间性,“弱建筑” Key words: Sou Fujimoto, Spiral space, Temporality, "Weak Architecture" 1 5 4 3 2 1 巴别塔(图片来源:pieter Bruegel de Oude(1526/1530-1569)绘) 2 萨迈拉大清真寺宣礼塔(图片来源:Jim Gordon摄) 3 安阳殷墟甲骨文博物馆(图片来源:《本土设计》) 4 关于螺旋形空间旋转性与放射性的时间图解(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5 20世纪博物馆概念模型(图片来源:《勒·柯布西耶全集》)

日本现代建筑

用心于简单之中 —日本现代建筑课程回顾与收获 日本建筑在我国的建筑学教育尤其是建筑史教育中常常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就我的求学经历而言,在建筑历史课程中日本古建筑一般作为中国古建筑的补充和对照来讲解,而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又常因对欧美建筑的关注而相应忽略和淡忘了。日本现代建筑课程的开设无疑给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全面而系统的了解日本建筑发展的机会,回顾一学期对日本建筑的学习,我不仅收获了有关日本建筑风格和特点方面的知识,更对如何尊重和传承民族建筑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台湾建筑学者汉宝德先生十分强调建筑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我深服其言。不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就难以了解其建筑,不了解一个国家的建筑也难以全面的欣赏其文化。无论是探讨古代建筑,抑或是现代建筑,其实都与一个国家或地区当时当地的文化息息相关。“用心于简单之中”,这是我通过课程学习对日本建筑文化的一个感触。在“简单”中发现美,寻找简单的美,这是我对日本传统建筑做法乃至整个日本艺术的看法。这种于简单中见精致,于朴素中见真情的执着追求集中表现在选料、住宅布置、结构和细部设计等方面。 先从选料说起。中国古代官式建筑中的金柱总会在表面涂油刷漆,一眼看去并不知道它的原材料是什么。如今的仿古建筑正是得益于这一特点,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和较低的工艺要求的基础上用钢筋水泥现浇出一座仿古木建筑来。我们进入内部,欲依偎歇息时一股冰凉从背后传来,这才提示我们建造它的真实材料。注重色彩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特点,但在达到“美”的这一境界的过程中多走了一步。相反,日本建筑乐于展现材料自身的美。一直以来,日本传统文化习惯把来源于自然的材料看作“第一自然”,而把对天然材料的选择和再设计加工看作“第二自然”,正如我们在伊势神宫这样的神邸到普通百姓的传统茶室所见到的,无论是磨光磨平或是保留原样,日本人对待材料的态度是乐观积极的,他们不试图改变它、掩饰它,因而体现出材料自身的美感,是一种简单的美,也是一种真实的美。

森山住宅——集合的房屋碎片

森山住宅——集合的房屋碎片 2008-11-14 01:19:14 来自: Alan 这是一篇转载自西泽小组overlap前辈转载自domous中文版2006年7月01期上的一篇由侯静娴翻译的铃木明的文章。 1.被一所所外观完全相同的白色灰泥外墙的公寓包围其中,整个住宅区变成了一个浅灰色的迷宫。随处可见的窗户意味着有人生活在那些小小的,从外面看没什么特色的房间里。但是从街上看去,每一个窗户上都挂着窗帘,挡住路人窥探的目光,让人觉得似乎里面没有什么生命的迹象。任何不熟悉地形的人到这里都会迷路,送快递的卡车时而经过,让人忍不住好奇,它们是怎样顺利的穿过这里狭窄的街道呢? 东京就是被这些不规则分布的郊区住宅环绕在中间,大量的单身男女以及夫妇们住在这种独立的、彼此没有什么联系的小公寓中。他们的内部空间完全没有特色,整个城市都被这些以脆弱的木框架覆以灰泥而制成的薄墙阻挡在这片独立的天地之外。西泽立卫(Ruye Nishiziwa)的森山公寓,坐落在东京市郊住宅区的正中央,由一套套木框架结构的出租公寓构成。并且,他们的计划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对于生成该住宅区的过程的“闪回”。我听说,关于这片错综复杂的住宅区中,这些由一到两个房间组成的木质架构的小公寓产生的原因是,这片地皮的前任主人想要重建住宅,并把他们拥有的土地重新分配,

从而避免交付遗产税。这也是造成日本更大范围的城市无计划发展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森山公寓以一种戏剧化的加速的步伐重复了这个过程,尽管我承认,我对这些事物带有讽刺性的观点)。 西泽明确表示不会建造居民自有产权的独栋公寓大楼,因为这样做会破坏周围环境的整体比例。他“并不只想要对房屋内部进行规划,而是从社区的整体感觉汲取灵感,就像老人们看到他们房屋周围的常绿植物,或者间或出现的裂缝时的感受一样。”这就是他想为这里重新营造的感觉。这种想法促使他“把公寓和院落放在一起”。换句话说,就是一栋栋独立的公寓,以住房与空地棋盘般交错的基本规则点缀于院落之间。作为一项附加条件,设计中尽量避免各户的窗户彼此正对。当然,想要在东京设计这样的外形不会雷同的小公寓,无可避免的会使每栋公寓,甚至每个房间,变得更加窄小,这也是之所以许多公寓的面积都缩到最小的原因。由于西泽将每栋住宅细分为不同的次单元(起居室一间,浴室在另一间),其中的一些房间,例如主人的洗澡间,则被浓缩到像电话亭般大小!自然,从这些细分出来的房间中节省出来的空间将被作为户主的私人花园以及各栋公寓之间的过道。 每栋“住宅”的内部设计都不一样,甚至连高度和水平面都不一样。一些被设计得低至地面以下,而另外一些则高出地面。这些相互掩映的房间,再加上它们之间空隙的相互作用,构成了音乐般的和谐的美感。然而仅仅强调公寓构成的精妙技巧,根本不足以详细阐述它的独特

日本现代建筑特点

总结的日本现代建筑特点 2010-01-31 01:00 1.没有很明确室内外空间的分界,环境与建筑物互动,人类与自然界共存。 体现: 1)缘侧(中国的门廊,西方的灰空间),一旦下雨这种构建也能为人遮风避雨,也使建筑与大自然紧密连接 2)伊东丰雄的建筑 建筑师关注都市人的游牧文化,即现代家庭已经不再以家庭为中心除了家庭以外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空间,他希望创造公共空间给这些自由的个体。他运用管子将日光引进,镜子追随日光,从最高层将光线反射到一楼,继续延续户外空间。 3)安藤宗雄的建筑 光之教堂:光线是大自然的象征信徒在光的笼罩下与自然合二为一 2.呈现局部,并非面面俱到 有点像半木,取半为满的意思。 3.弹性 体现: 茶室,人们没有固定的位子,可以根据需要想做哪里坐那里,不像北欧那般硬性,在特定地方放置一把椅子,规定了人的活动空间。 4.禅意 1)不规则的设计符合日本的传统 比较欧洲巴洛克庭院,植物都修建成了集合圆形,因为欧洲人没办法向日本人一样随性,因为他们的文化中没有禅意。 日本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日本的自然条件,日本远离大陆,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海洋性气候明显,经常有突发的台风、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即使再美的事物也会因自然灾害的降临而瞬间消逝。这自然助长了日本人的无常感跟宿命感。他们知道再美的事物也只是一瞬的存在,都只是昙花一现。日本人爱樱花,但樱花的的花期只有七天,短暂易落,它的美是一种让人心醉更是心碎的凄凉的美。伤感的日本人,总是把它与人生苦短、世事无常联系起来。同时,大量的自然灾害使日本人感到生命的压抑、自身的渺小。台风、火山、地震这些自然灾害也因其不可征服而让日本人更加崇拜自然。这种无常感和孤寂感渗入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中,使人产生一种解脱和超越的渴望,正是在这里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与禅宗美学相逢了。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有着浓厚的自然本位的思想。禅宗也追求自然,让自然成为悟道的媒介,这也是禅宗容易被日本人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禅宗和神道教的融合嫁接使“日本的审美更趋向于禅的空寂与枯淡”(见叶渭渠《日本文明》)。“空寂”日语语义为幽闭,孤寂,贫困。这种禅宗影响下产生的空寂的审美倾向,对日本文化艺术各个领域影响深远,在诗歌领域表现为“余情”?在绘画领域表现为“留白”,在园林艺术领域表现为“空相”,在茶道表现为彻底的“无”。 枯山水 日本的园林艺术也深受禅宗影响。入宋、入元的日本禅僧以禅宗崇尚自然,喜爱山水的灵性,对园林浓缩天地的艺术形式有着特殊的情感。回国后,在禅寺庭院模仿杭州、苏州名园,陶冶性情,体会“物我一如”的禅境。梦窗疏石著《梦中的问答》中说“把庭院和修道分开的人不能称为真正的修道者。”室町时代开始,日本社会上有文化的阶层—朝廷贵族、禅宗僧侣,他们热爱造庭,认为山水庭院有助于参禅。在质朴、空灵、通透的庭院里吟咏禅诗,观赏园景。禅僧们大都擅长园林设计,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枯山水”造景艺术。 造园艺术的“枯山水”是在室町时代禅宗精神广为传播之后,从禅宗冥想的精神中构思出来,在禅的“空

文化的冲突与选择-日本建筑杂谈(新版)

文化的冲突与选择-日本建筑 杂谈(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42

文化的冲突与选择-日本建筑杂谈(新版) 在世界建筑发展大潮中,日本建筑无疑是令人瞩目的。作为经济、文化、科技三者结合的产物,日本当代建筑创造了建筑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日本的当代文学、美术、音乐似乎还没有日本当代建筑这样高的成就。中国建筑界一直关注日本建筑界的发展动向,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马国馨院士的《日本建筑论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就是这方面的重要著作。 《日本建筑论稿》包括《日本建筑文化浅析——吸收与创造》和《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这些很有分量的长篇论文,还有关于丹下健三、黑川纪章及日本女建筑师的专题研究,还涉及日本的野外博物馆、日本桂离宫及其大修、日本的村山水、赖特和日本等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显示了作者的渊博学识。本书最吸引人

的当然是作者对日本建筑近现代步伐和新时代新发展的精彩论述。马国馨认为:日本有着与众不同的强烈的传统文化,有着固有的独特的建筑观,同时又存在着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在创作方法上,日本存在着多种理论和流派,比如老一辈建筑家村野藤吾就始终和现代建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丹下健三则一直致力于日本的的现代建筑运动,使之逐渐在日本建筑界占统治地位;矶崎新使用的视觉语言,是在世界的文脉中找出他认为适当的语言;黑川纪章则要在东洋的思想中表现现代日本的主题;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最简洁的质感体现了低技——高手工技术。这些建筑家各有不同的立场和方法,主要观点有三:其一是努力研究和提炼日本的特点,然后用现代的手法来加以实现。其二是追求“无形”的普遍性,也就是如何把日本的精神用一种暧昧的形式来加以表现。其三是一种新的和洋折中的方法,但有时一看就完全是日本的风格,又都只是表层的内容。在实际创作中,日本的建筑家常常在这些观点之间摇摆、彷徨,从中努力寻找新的结合点,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本书论述的“日本建筑国际化”亦是读者感兴趣的问题。80年

日本现代建筑风格

日本现代建筑风格 说起日本的建筑风格,最为有名的就是江户城、大阪城、名古屋城、熊本城等日本标志性建筑。日本建筑拥有十分久远的历史。最早大量受到中国建筑的影响,但随后也渐渐发展出属于日本的独特风格。那么现代日本建筑又有怎么样的建筑风格呢?具体内如下: 现代建筑基本简介: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筑开始仿效西欧,由原先的木结构逐渐转变为砖木混合或砖石结构的”洋风建筑”。当时的重要作品有筑地旅馆(清水喜助设计,1868)、赤坂离宫(片山东熊设计,1909)等。从20世纪初开始,日本在西方建筑思潮影响下也出现了一些相应流派,兴建了东京歌舞伎座(冈田信一郎设计,1924)、国会大厦(大藏省营缮局设计,1936)等现代建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建筑的发展大体分三个时期。 现代建筑基本特点: 50年代末以前,这是是战后经济恢复阶段。 这一时期主要是房荒严重,缺房户达430万。应急建造起30万户简易住宅。1953年开始,住宅建设有很大发展,1955年成立了”住宅公团”,专门从事全国住宅建设工作。 战后30年,日本全国共建住宅1000余万户。战后初期,日本建筑界以较多的精力研究住宅、公共建筑和城市规划,拟订了大量探索性方案,为后来的大规模建设奠定基础。

现代建筑建筑风格: 70年代以来,日本的工业、经济和科学技术已居世界前列;但因能源危机影响,1973年以后建筑发展步伐减慢。1975年以后,大建筑公司设计施工的建筑物占了主要地位。建筑风格从单纯学习西方转向东西方之间的融合转变,不少建筑师在运用新材料、继承传统、创造新形式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建筑师的创作活动日益活跃。 现代建筑代表建筑:(相关推荐:日本建筑) 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东京中银舱体楼(1972),黑川纪章根据”新陈代谢”理论设计的装配式公寓,中央竖向管井为垂直交通线,舱体式的住宅单元均以悬挑方式固定在竖井周围;东京草月会馆新馆(1974~1977),丹下健三设计,建筑物挺拔简洁,线条分明,蓝色镜面玻璃外墙,建筑两翼互成直角,转角处有很深的凹缝,出现两个45°尖角;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1970~1974),矶崎新设计,外观像堆放在地面上的立方体框格,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1977),黑川纪章按他的”灰调子建筑”理论设计的作品,面砖、不锈钢、安哥拉石等装修材料都是灰色,该馆也是直线和曲线、内部和外部、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等成对概念相结合的尝试;东京赤坂王子饭店(1982),丹下健三设计,主体呈晶体状,采用镜面玻璃和铝板外墙面,整个建筑单纯、宁静。

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共同呈现

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共同呈现——圆的秩序与解构 方振宁文图 事实证明,城市对建筑家的选择非常重要,他对提升这座城市的形象,以及城市的持续性发展有着关键作用。2004年10月竣工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所在地金泽市位于日本西侧,以宁静的园林和古寺而闻名,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取名的“六兼园”,是日本三大名园之一,金泽市有“小京都”之美誉。然而在离日本的现代文化中心东京有一个多小时飞机行程那么远的地方,决定建一座能够吸引世界目光的当代美术馆,需要有非凡的勇气,特别是在当今日本经济萧条,所有美术馆都进入严冬时代的今天,是让人不寒而懔的话题。然而山田市长同意在金泽市最显要的位置划出了一块地,即以金泽大学原来附属小学所属的基地建造一座当代美术馆,简直是一个巨大的冒险。 有秩序的解构 美术馆是一个非常低矮的圆形建筑,像一个UFO落在金泽市的中心地带,建设共花了4年时间,自从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SANAA中选这个项目,就一直是人们关注和议论的话题,其建筑模型已经多次参加日本和海外国际性展览。 这个在美术馆建筑历史上史无前例的造型,外观是一个直径为112.5米的正圆,而在一个巨大的圆盘上安置有大小、高低不同的立方体和圆柱体,显然是有意识控制整体建筑的高度,对于那些初到者好象遇到一个迷宫,因为面对的不是一个有着美术馆正门,等待来者的通常美术馆建筑,正是这个表里不分,展览室分散结构,所有的面都可以被认为是正面的美术馆,才引来众多的议论和聚集了无数好奇的眼光。

它从本质上解构了我们概念中的美术馆建筑,为了强调超级扁平和超薄的视觉效果,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把在功能上承重;而在视觉上成为障碍的柱子打散,将柱子变成森林。我把这种有秩序的解构称作日本式解构,这是相对于西方解构主义而言。 其实妹岛已经在古河综合公园的饮食设施这个建筑中,成功地首次实验了“柱之森”,在那之后的芝加哥伊利诺理工大学学生中心方案又延续了“柱之森”的美学,金泽21世纪美术馆是这一美学的延长线。圆形美术馆的外壁,是连续的玻璃幕墙,这种极限表皮取消正面的手法,是建筑的全新样式。 圆中方步 由于美术馆位于市中心,建筑家把它设计成像一个公园那样可以自由通过的建筑,所以在东西南北方向设计了四个进出口。建筑家认为,通过建筑把普通观众和现代美术加以链接非常重要,从而把美术馆设计成这个独特的圆形,它的亲和感吸引了众多的来访者,这足以证明金泽市找对了建筑家。 即使进入馆内,由于360度透明开放的玻璃幕墙,室外风景自然融入室内,有着强烈的开放感觉,建筑体的存在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然而这些是为了让人们更多的感受艺术和城市的关联。从平面上可以清楚的看到,都是大小正方形的布局,只有中间一个圆形展示空间起到聚心的视觉效果,然而有趣的是它是一个偏心的圆。由于展示空间都是由大小正方形构成,所以参观者在美术馆中移动时,并感受不到圆空间的实态,好象圆中行方步。 19个立方体的箱子林立在一个巨大的圆形空间中,像一个巨大的聚落,当观众穿梭在每个相互独立的展示空间中,出现在比通常的美术馆走廊更长和各连结口时,就像一个剧场在走场。初次体验在圆中方步,

藤本壮介

本文译自el croquis 151,自英文粗粗译出,个别地方参照西班牙文。仅供网友学习参考,请勿转载,万勿商用,谢谢。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告知。图版请参阅原文。 【巢还是洞?】 巢和洞都是原始的建筑形式,但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是对立的。巢是为了居住的人(或动物)而安排周到的“功能性的场所”。相反,洞脱离人类自主存在,它是作为自然现象而出现的场所,与是否便利居于其中者无关。然而,当质疑洞穴的非适居性时,会发现这样的臆断是不真实的。在一个洞穴里,有各种半凹半凸的表面,预料不到的扩展和收缩。进入洞穴,人类可以从那些地貌特征中重新发现生活方式。逐渐地,他们开始使自己的生活适应这种地貌,诸如:这些压低处似乎适合睡觉;这儿的高度适宜进餐;或者,这些凹处可以作为小的私人空间。换句话说,洞穴不是功能性的而是启发性的。它作为场所的姿态是激发各种各样的活动并使之变得容易,而非专制的功能主义。在那里,人们将在生活常态中发现新的用途。 如此,巢和洞也许显得相像但实际上却是完全相对的概念。一个是为人而建的功能性场所,另一个则比人类出现得还早,对人来说是“别的”场所。然而,正因为它是一个客观物,意外发现的可能性弥漫在整个场所。进而,它不必为了被称为洞穴而显得像一个洞穴。我们反而能想象一个可被称为透明洞穴的洞穴,在那里洞穴的特性展现在一个纯形式里。 建筑的未来,我相信,必定是类似于洞而不是巢。我认为这更加丰富。然而,问题是洞穴本身是自然形成的地貌,作为人类的外在物有被发现的希望。在“人造建筑”中“人工洞穴”是否可获得?这是个很大的谜,它关乎我们主动地去创造缺乏甚至超越意向性(intentionality)的东西的能力。只有人工的和透明的洞穴才是明天的建筑的可能形式。

从普利兹克奖谈谈日本现代建筑

从普利兹克奖谈谈日本现代建筑 迄今为止,日本已有7位建筑师荣获普利兹克奖,且日式建筑这个词已得到世界上广大人民的认可,本文对日本建筑的发展史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日本现代建筑的获得巨大成功的缘由,与日本民族特点的关系,以及对中国今后建筑发展的启示。 标签:日本;现代建筑;普利兹克奖 1、日本建筑师被建筑界广泛认可的原因 1.1社会环境 就日本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建筑师获得建筑界的认可这个问题,记者曾采访过一位日本建筑师佐藤尊浩,佐藤尊浩的回答是,普利兹克奖是对一个建筑师整体作品的评价,一方面,日本的建筑师会把他们的建筑作品当成自己的骄傲而用心去琢磨,故而日本的建筑的设计、作品品质、建筑细节、施工技艺等水平都完整地表现出来了。另一方面是日本的甲方对建筑设计艺术的理解和尊重,他们尊重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也愿意给建筑师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不会进行过多的干预。这在中国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發展的阶段,这是一个机会很多的国家,对于建筑也是越快越好,建筑质量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就甲方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这栋建筑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效益,对于设计他们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并且把这些想法强加在建筑师身上,留给建筑师自己发挥的空间就很小了。 1.2教育方式 在教育方面,日本对传统的建造技术的传承很重视,早在1300多年前,日本就开始对传统古建筑进行“造替”,每隔一段时间就在临近的场地进行一次更换,而每次可以有三代人同时进行操作,通过这种方式,传统技艺就传承了下去。老师也会倾力将自己的思维方式、设计理论等传授给学生,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 由此可见,日本建筑师获普利兹克建筑奖比较多这种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 2、日本建筑的发展与日本民族特点的必然联系 纵观历史,日本建筑的发展可分为如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阶段 1859年,日本江户幕府为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对西方五个国家开放了通商口岸,开始了现代化。在西方建筑刚进入日本的时候,无论是从建筑技术还是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