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十大穴位

图解十大穴位
图解十大穴位

¤.图解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绝对值的收藏)

简介

我们可从十大人体穴位图与(眼、头、面、手、脚、胸、耳、背、足及全身)对应图上找到你所需要的穴位并按摩保健。如眼睛不好,可从面、眼、手、足、耳穴位图(有详细说明)中找到相应穴位,并实施按摩祛病强身美容瘦身。

1、按摩穴位治感冒

2、眼疲劳指按保健法

3、眼部按摩美容(见前图)

4、眼部不适——眼睛痛与头痛

5、按摩使头脑清晰

6、头面部按摩

7、瘦脸十大穴位

8、健鼻养生巧防病

9、過敏性鼻炎

10、按摩减肥

11、按摩催眠

12、按摩太阳穴治白内障

13、贫血

14、消除腿部浮肿

15、按摩腿部穴位

16、按摩腿肚

17、减轻小腿浮肿

18、点穴减肥

19、摩腹养生补泻

20、按压合谷助排便

21、揉摩耳廓益健康

22、夹鼻梁治牙痛

23、按摩治疗老年斑

24、活动脚趾健胃法

25、前列腺肥大按摩法

26、涌泉穴的主治疾病

27、指压“丘墟、昆仑”治疗脚部淤血

28、按摩治尿不净

29、中药敷脐(穴位)可治病

30、向老年朋友推荐三个最常用的穴位

31、治疗脚部淤血

32、用“足三里”打击法清晰头脑

33、涌泉穴的主治疾病为

34、精神差(十分疲倦,哈欠连天)

35、保健八段锦

十大人体穴位图与特效保健按摩法

1、按摩穴位治感冒

选穴太阳、迎香、头维、风池;大椎;合谷、鱼际、尺泽、曲池等穴:

1)啄法用剑指啄击大椎穴(见人体背部穴位图);

2)揉按法(一般经2—3次治疗后即可痊愈。如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配合抗生素治疗):

(1)用两手拇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风池、头维穴(见下图)。

(2)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尺泽、曲池、鱼际、合谷穴(见人体穴位全图中图)。先左侧后右侧。

(3)用两手示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太阳、迎香穴(见下图)。

3)注:注意保暖,勿使再受寒邪、不要过度疲劳;多饮开水,少吃油腻食物。

2、眼疲劳指按保健法

1)轻闭双目,用中指按住上眼皮向上轻提,做5次;

2)用中指将下眼窝(承)向下轻按5次。做完上述动作后再用左右手的中指,从左右外眼角向太阳穴推按,至太阳穴后再向耳边按去,反复做3-5次;

3)闭上双眼,用中指肚按在眼球上,轻轻按10分钟即可。

这时你会感到眼睛的疲劳立刻消除,此法对眼睛也有一定保健作用。

3、眼部按摩美容(见前图)

面部皮肤都是有一定纹理的,正确的按摩手法则可促进肌肤对精油/眼霜的吸收,从而预防和减少皱纹。首先在眼睛四周点上薄薄的一层精油,然后按内眼角、上眼皮、眼尾、内眼角的顺序轻轻按摩,直至肌肤完全吸收。在按摩过程中,轻压眼尾、下眼眶、眼球,你会感到格外舒服。对眼部皮肤进行适当地按摩。同时配合按压眼周的穴位如攒竹、晴明、丝竹空、瞳子骸等。眼部按摩时必须注意

手法要轻柔和缓,按照眼部肌肉的分布在眼周作圆弧状滑动,以促进眼部皮肤的血液循环。

4、眼部不适——眼睛痛与头痛

1)天柱:后颈部中央发际线上5分旁开1寸5分,两侧粗大肌肉的近旁处。主治病征: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五十肩、高血压、目眩、头痛、缓解眼睛疲劳等。该穴道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神经类疾病的重要首选穴之一,本站有关此穴道的指压法列举如下:按摩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治疗疼痛、麻痹等后遗症、治疗宿醉、穴道指压法治疗忧郁症等。以不会感到疼痛的力度,用大拇指使力按压此穴,同时大口吐气。重复此动作5次;

2)风池(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见下图),使用与天柱穴同样的方法刺激该穴位。眼睛感到疲倦时,可指压太阳穴。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3)太阳(眉梢和外眼角的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主治病症: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将食指的指尖固定于该穴位上,用画圆圈的方式,以不会感到疼痛的力度,稍加用力按压,连续按压10秒钟后,再放松10秒钟。重复3次;

5、按摩使头脑清晰

脑部功能迟钝,工作效率降低,是由于脚部活动不足而产生血液循环停滞。如脚冷或运动不足而使脚部肌肉硬化,则会头晕眼花。当我们考虑问题时也会不知不觉的在屋中踱来踱去,有利于清醒头脑。

1)指压“踏青竹”(位于脚心不着地处)和“踏青竹”十分钟, 可使头脑清醒,并对消肿非常有用。

2)用“足三里”打击法清晰头脑:先深吸一口气,用手刀击打的同时将气吐尽,如此重复10次。

6、头面部按摩

(常按摩以下穴位可直接改善脸部血液循环、红润亮泽肌肤):

1)百会(位于两耳尖联机的中点,头顶中央)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头晕、失眠,及中风、脱肛等病症。

2)治疗头痛、头昏、健忘、秃发:按摩四神聪(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个穴位),有健脑、延缓衰老的功能。

3)头维额角发际上一小指。头痛、偏头痛、头晕、中风、三叉神经痛、视疲劳等。

4)下关颧骨弓下缘凹陷处,张口则凹陷消失,闭口则出现,此穴治理三叉神经痛、牙痛、中风、面瘫、口角歪斜。

5)颧髎:眼睛外角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牙痛、面瘫、面肌痉挛、黄褐斑、中风、口眼歪斜、视力减退。

6)颊车:下颔角骨前方凹陷中,咬牙时有肉隆起处。牙痛、面瘫、口角歪斜、流口水。

7)睛明眼睛内角旁开0.1分;视力减退、视疲劳、近视、白内障、青光眼等各种眼疾。及黑眼圈、鱼尾纹、眼袋。

8)攒行眉头尽处;

9)竹丝空眉尾尽处;

10)瞳子髎眼睛外角旁开0.1分;

11)阳白眉正中直上一横指;

12)四白:直视,瞳孔直下一横指;

13)迎香鼻翼旁开一小指(感冒鼻塞、流鼻涕、鼻炎、鼻过敏、嗅觉失灵等鼻子疾病);

14)人中人中上三分之一处:急救穴,用于昏迷、晕厥、中风、神志不清等,及腰扭伤。

15)地仓(左上图)口角旁开一小指:牙痛、口角歪斜、流口水。

16)承浆嘴唇下方中央凹陷处:牙痛、口角歪斜、流口水,落枕。

17)消除面部浮肿:按摩嘴角两边腮的凹陷位及喉节的上方,每天持续以左右手同时按压这些穴位,每次2至3次;

7、瘦脸十大穴位

有承泣穴、攒竹穴、百会穴、太阳穴、迎香穴、颊车穴、地仓穴、承浆穴、球后穴、天突穴,见我的“共享资料”中“神奇瘦脸的十大穴位”;

8、健鼻养生巧防病

特别推荐冷水浴鼻,尤其是在早晨洗脸时,用冷水多洗几次鼻子,可改善鼻粘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鼻子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预防感冒及各种呼吸道疾病。

1)鼻外按摩

此法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与食指,夹住鼻根两侧并用力向下拉,由上至下连拉12次。这样拉动鼻部,可促进鼻粘膜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正常分泌鼻粘液。

2)鼻内按摩

将拇指和食指分别伸入左右鼻腔内,夹住鼻中隔软骨轻轻向下拉若干次。此法既可增加鼻粘膜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鼻炎,又能使鼻腔湿润,保持粘膜正常。在冬春季,能有效地减轻冷空气对肺部的刺激,减少咳嗽之类疾病的发生,增加耐寒能力,拉动鼻中隔软骨,还有利于防治萎缩性鼻炎。

3)“迎香”穴位按摩(在鼻翼旁的鼻唇沟凹陷处)

以左右手的中指或食指点按“迎香”穴若干次。因为在“迎香”穴位有面部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的分支,是面部神经和眼眶下神经的吻合处。按摩此穴即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治鼻病、还防治面部神经麻痹症。

4)“印堂”穴按摩(在两眉中间)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点按“印堂”穴12次,也可用两手中指,一左一右交替按摩“印堂”穴。此法可增强鼻粘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并能刺激嗅觉细胞,使嗅觉灵敏。还能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气功健鼻

5)《内功图说》中有三步锻炼健鼻功法,两手拇指擦热,指擦鼻关36次;然后静心意守,排除杂念,二目注视鼻端,默数呼吸次数3~5分钟。晚上睡觉前,俯卧于床上,暂去枕头,两膝部弯曲,两足心向上,用鼻深呼吸清气4次,呼气4次,最后恢复正常呼吸;

9、過敏性鼻炎主要症狀為發作性噴嚏、流鼻水、鼻塞等。過敏性鼻炎又可分為季節性和長年性兩種,季節性和花粉有關,長年性是由於對環境過敏源產生反應,少部份人對蛋、牛奶等食物亦會過敏。按摩相關穴道亦可以達到改善過敏體質的效果,舒緩過敏性鼻炎症狀。主穴位風池、合谷、迎香、鼻通按摩步驟與方法

1)風池(穴位找法先往耳後部位尋找,就會碰到骨頭凸出的部位,越過此凸出的部位,大約是在靠近髮際凹陷處的下方,按壓時頭部二側會有些微酸疼痛感,左右各一)。手法反掌往後,以食、中指指腹按壓。

2)合谷(穴位找法大拇指與食指虎口處,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約當第二掌骨之中點,左右各一)手法可以另一手的大拇指尖按壓,但須注意因合谷穴的經絡是通往對側鼻翼的,故左鼻塞要指壓右合谷,右鼻塞要按壓左合谷。

3)迎香(穴位找法迎香位在鼻翼的兩側凹陷處,鼻翼底部正側方、法令紋附近的穴道,左右邊各有一個)按壓時是以食指指腹施行。

4)鼻通(穴位找法鼻通位於鼻唇溝與鼻翼的交會點,左右各一)以食指指腹稍微用力按壓,並按摩穴位四周的肌肉,約30—60秒,左右手都做。

10、按摩减肥

1)脸部用手拄着面颊,再加上“上廉泉”的穴位按摩,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瘦脸效果。食指和中指夹住脸部曲线,用拇指按住“上廉泉”,然后从下颚至耳朵下面轻轻摩擦。同时注意用手指刺激“颊车”(见上右图)。

2)手掌(见下图)用手指按压手掌上的“胃、脾、大肠区”(“胃、脾、大肠区”位于手掌上的食指正下方,是沿生命线的部分),左、右手各进行2-3分钟。力道要稍大些(如果太轻柔,反而会促进食欲)。

3)揉耳廓根据中医理论,人的耳廓上有不少穴位是与大脑控制食欲的中心直接相连的,刺激那些穴位,就能减少食欲,达到减肥的效果。食指压右耳的饥饿点一分钟,换左耳做同样动作详见我的“共享资料”中的“按摩耳穴瘦脸、减肥”。

4)“逆腹式呼吸法”(可提高内脏各器官的功能,帮助燃烧多余的脂肪和水分)

A、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双手重合扣于“丹田”的位置。慢慢用鼻子吸气,同时缩紧腹部,达到极限后,完全吐出空气(用鼻子或嘴都可),然后再放松腹部。可以遵循此法在饭前5-10分钟重复多次。

B、逆腹式呼吸法,取站、坐姿均可。慢慢用鼻腔吸气,同时腹部内收,胸部上提,横隔膜下移,肺部吸满了空气之后再徐缓吐气,呼气时腹部慢慢鼓起,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每吸呼一次约需7-9秒,每次练习5-8分钟。

C、两腿自然开立,两臂伸直向上举起后摆,挺胸塌腰,深吸一口气,使肩、背、腰部肌肉拉长,静止状态坚持3-5秒,然后上体慢慢直立再呼气。身体感到疲劳时,离开座椅,伸展几次,顿觉身体轻松、舒展。

丹田穴在肚脐之下3-5cm处,在进行“逆腹式呼吸法”时,要始终将意念停在这个穴位上。

11、按摩催眠

1)鸣天鼓操作仰卧位,两手掌紧贴两耳中间,三指轻叩击后脑枕骨20次,两手骤然离开耳孔,再反复做两次,共轻击枕骨60次。功能健耳去头晕,清脑镇静,催眠。

2)撸耳垂操作大拇指在后,两手同时动作,轻轻拉拽耳垂50次。功能心宁气爽、镇静、催眠。

3)搓手腕操作可两手内腕互搓或用一手搓另一手内腕。两手互搓各搓

100-200下。功能手腕部位分布神门、内关等十几个穴位,可防治心悸焦虑、失眠、多梦,催眠效果明显。

4)搓三阴交操作取侧卧位,靠床一脚不动,用另一只脚搓摩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踝骨上方三寸)再换侧位搓摩另一只脚的三阴交穴位,各搓摩48次。功能预防失眠相当有效,为入睡做准备。

5)搓脚心操作用手掌或手指搓脚心或全掌,两脚掌各100次。功能此法有催眠和镇静作用。

深呼吸操作深深用鼻吸气,鼓肚,然后用口慢慢从牙缝呼出肺气(也称腹式呼吸),做5-10次。功能“吐故纳新”,宁神镇静,催眠。

12、按摩太阳穴治白内障

清晨和晚睡前,站立在空气流通处,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双手提到胸前合拢,手掌相搓36次有生热感,马上把双手按在左右太阳穴上,双目微微闭合,顺时针轻缓地按摩36转,稍顷,在逆时针按摩36转。少停片刻,双手举向头顶,手指弯曲,用十指的指腹由前向后梳理头发36次,手法宜稳而重。然后放眼远眺,遥望天空,均衡地眨眼36次,最后再作洗脸状双手按摩面部,先由上而下,后由下而上反复按摩十余下,脸面、胸部都会产生轻松舒适感。此法简便易行,无副作用,很适宜轻症的初患白内障者。

13、贫血

A、血海膝盖骨头的上端内侧起向上2寸的地方。主治病征血海穴的主治病征为生理不顺、膝盖疼痛、更年期障碍(更年期综合症)、生理痛等。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更年期障碍。

B、风池使用与血海穴相同的方式加以刺激。

14、消除腿部浮肿

点“飞扬”(顺着跟腱外侧的骨头向上摸,摸到小腿肚肌肉的边缘时,可找到飞杨穴位)长时间站、坐或步行,都会引起腿部疲劳甚至肿胀,刺激飞扬穴能够缓解症状。而且当你腰痛、上火、流鼻水、鼻塞时,刺激这个穴法,也能感到舒服一些。要点稍稍将膝盖向内倾斜,会比较容易找到这个穴位。按压的时候不用使太大的力气,力度觉得舒服就可,也可用笔杆来刺激穴位。

15、按摩腿部穴位

(可调整女性荷尔蒙)

1)涌泉穴(弯曲脚趾,脚掌上就会出现凹陷,涌泉穴就在凹陷附近)用大拇指按摩可缓解腿部疲劳。

点“涌泉”缓肿胀肿胀性体质的人,往往水分代谢不畅,应该加强对泌尿系统穴位的按摩,一边活动足部,一边揉捏穴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坐在地板上,伸直双腿,将一只腿抬起,使膝盖弯曲并伸直小腿,用两只手的中指按压脚上的“涌泉”,两腿交换,各做30次。

2)血海穴(在膝盖内侧上方三根手指的位置,用一只手或双手的大拇指慢慢充分加以刺激)可促进血液循环。

3)三阴交穴——(距脚踝上方4根手指的位置。按压该穴位,对妇科疾病用辅助治疗作用。

16、按摩腿肚

顺畅血液循环,可促进血液循环

1)脸朝上,早晨在床上竖起膝盖,将另一条腿的腿肚放在膝盖上,以挤压的方式加以刺激。

2)坐在椅子上进行:将一条腿的腿肚放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上下活动上面那条腿加以刺激。在办公休息时进行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17、减轻小腿浮肿

1)双手交替抚摩:将双手的手掌全部贴在跟腱周围,双手交替动作向上抚摩。双手共做10次。

2)用双手扭动揉搓:双手的手掌紧贴包住腿肚肌肉,双手扭动进行揉搓,一直持续到腿肚全部变热为止。

3)从下向上拍打:五指紧扣呈中空状态,从脚踝开始向膝盖的背面用双手有节奏地拍打。右腿结束后,左腿也用同样的方式进行。

18、点穴减肥

1)肚脐周围的穴位有气海、大巨、关元、天枢等,每个穴位通过10~20

次按压,可以促进新陈代谢、降低食欲,调节内分泌等,可以达到改善腹胀、水肿、预防小腹突出等问题。

2)通过按摩手臂位置上的穴位,肱中等穴位可以紧实上臂,消除坠肉,对手臂酸麻也很有效。

3)通过按摩头部的下关、颊车等穴位,可以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还有紧实脸部肌肤的功效。

4)按压腿部及足部的足三里、三阴焦等穴位,可以有加速腿部血液循环、增加胃肠蠕动、消除腿部赘肉,还可以缓解上班族及经常开车人的腿部酸麻等症状。

5)通过穴位或部位刺激,抑制旺盛的食欲,从根本上减肥。

抑制食欲的穴位和部位有很多,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手背和手掌等比较容易刺激的部位。

一个是手背中央,直径为3厘米左右的“胸腹区”部位。还有一个在手掌一侧,食指正下方至大拇指指根的“胃脾、大肠区”部位。每顿饭前用力捏压这两个部位,会使肠胃功能减弱,食欲自然被抑制。

注:如果刺激的力度不够大不够疼则毫无效果。轻揉或按摩这些部位,反而会促进胃肠功能,导致食欲旺盛。

19、摩腹养生补泻

摩腹可给腹部的穴位以良性刺激,激发腹部诸穴之经气,推动气血运行,以滋养脏腑,调节阴阳,可治疗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腹泻、便秘、阳痿、遗精、水肿、小便不利、痛经、月经不调等症。还可使腹部肌肉强健,促进血液及淋巴液循环,增强胃肠蠕动和加强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防止习惯性便秘和慢性胃肠炎,并可辅助治疗失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了解和掌握摩腹的补、泻方法很重要,左手按逆时针方向绕脐摩腹为补;右手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摩腹为泻。

1)一般养生“一逆一顺”或“一顺一逆”各绕脐摩腹100圈为平补、平泻法。

2)年老体虚、胃肠疾患、大便溏泻者,应采用“两逆加一顺”的补法;即先用左手按逆时针方向绕脐摩腹100圈,再用右手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摩腹100圈,最后仍用左手按逆时针方向绕脐摩腹100圈。

3)身体肥胖,口干舌燥,大便硬结,应采用…两顺加一逆?的泻法,即先按顺时针方向再按逆时针方向,最后顺时针方向,各绕脐摩腹100圈。还应指出,摩腹以仰卧、袒腹,使手直接触及皮肤效果最佳,于起床前和入睡前施行最为适宜。

20、按压合谷助排便

(当你难便或感觉未尽时,只要按压合谷便有助排便):

用左右手交替按压合谷穴位若干次,当感觉肛门处有微动的反应时,大便即容易排出。

21、揉摩耳廓益健康

耳廓正面有300多个穴位,背面有50多个穴位,常用手掌或手指揉搓耳廓,能收到很好的保健效果。按摩耳廓,没有严格的要求,闲暇时可随时做,有条件

者最好分早、中、晚或更多次揉搓,每次约5-10分钟,以发热为度。

1)使头发不白:可每天早晨起床后及晚上临睡前,用右手过头顶轻轻牵拉左耳20余次,再以左手过头顶牵拉右耳20余次,如此反复两次,持之以恒,必见成效。

2)防、治感冒:每晚坚持用热毛巾上下搓耳,双耳各搓40次。毛巾凉了时,可放入热水中浸泡后再搓。

22、夹鼻梁治牙痛

用拇指和食指加该部位。鼻梁根部是心穴,稍上处两眉中为肺穴,此两穴可镇痛,故可止牙痛。

23、按摩治疗老年斑

坚持每日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紧斑点皮肤,上下左右移动,次数不限,不损坏皮肤为原则,通过局部反复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黑斑复活疏通后,可逐渐减轻或消除。还可用冷热水交替洗涤刺激黑斑除1-2周后也可逐渐消除。

禁忌:患者在按摩期内,严禁饮酒和吃辛辣食物。再按摩前首先剪指甲,以防损伤面部批复。可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吃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及五谷杂粮,可满足肌体维生素、微量元素供应,促使老人面部红润,愉快度过晚年。

24、活动脚趾健胃法

胃经络始于第二趾第三趾之间,经迎面骨再经过胃向上循行,且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据此理论,胃肠功能较弱的人,每天可利用10分钟,练

人体保健的十大要穴

人体保健的十大要穴 1、合谷:位于虎口,在手背第1、第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 骨中点处,和手心的劳宫相对。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古人的针灸歌诀总结出合谷和列缺、委中、足三里这四个重要穴位的主治病症。肠胃肚腹的疾病取足三里,腰背疼痛取委中,头侧颈项的病症取列缺,头面部的病症取合谷。 合谷能补能泻,是治病保健的重要穴位。它可以祛风散寒,疏通经络,开窍醒神,对感冒发烧、各种头痛、鼻炎、牙痛、中风不语、口眼歪斜、神昏嗜睡都有很好的效果。合谷穴还有补气的作用,能够治疗气虚、脱证。 合谷配合足三里能够补益中气,相当于补中益气汤的效果;合谷配合关元可以补气回阳,相当于参附汤的急救效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合谷穴配合三阴交有催产的作用,可以治疗滞产。妇女生产时气虚乏力,宫口难开,这时候针刺合谷用补法,三阴交用泻法,有确切的催产功效。因此孕妇是禁用合谷穴的。在扎针几分钟之后就顺产而下,立竿见影,避免了难产和剖腹产之苦。但可惜的是,这种简便、安全、疗效确切的催产方法在医院里几乎已经没人使用了,因此造成的剖腹产也越来越多。 2、内关: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之处,在两根肌腱的中间,和腕横纹外侧的外关相对。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一穴多用,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心包是心脏的包膜,它可以疏通经络,改善心脏供血,治疗

各种各样的心脏疾患,比如心悸、胸痛、胸闷等;它可以降胃气,配合足三里治疗胃痛、呃逆、呕吐、打嗝;它可以镇静安神、滋阴降火,配合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烦躁、内热、掌心发热、出汗等病症。经常揉按内关对于各种各样的心脑血管疾病、肠胃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晕车常常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这是脾胃虚弱、胃气上逆的缘故,重按两个手腕内侧的内关可以有效防治晕车。 3、风池:在双耳后、枕骨下,发际边缘的凹陷处。 “风为百病之长”,风池对于抵御和排出风寒外邪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可以祛风散寒、疏通经络,治疗各种感冒、头痛、鼻塞等感受外邪引起的疾病,容易感冒的人经常揉按风池是预防感冒简便易行的好方法。经常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容易患颈椎病,按揉风池可以宣畅经气、舒筋活络,对颈椎病、颈项强直、疼痛等病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风池可以醒脑开窍、改善大脑供血,是治疗脑血管病昏迷、痴呆、失语的特效穴位,这时可以配合风府、哑门等穴位使用。风池、哑门的深部为大脑延髓,扎针时要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否则容易出意外,按揉风池,以指代针,就避免了这样的风险。风池配合太阳还可以缓解疲劳。 4、神阙:神阙就是肚脐眼,位于腹部中央,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 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线,上连心肺、中经脾胃、下通肝肾,脐为任脉经气的汇聚之处,奇经八脉的任、带、冲脉都从脐部循行而过,五脏六腑的心肺、脾胃、大小肠、膀胱、子宫等都和它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小腹居于下焦的阴寒之地,为“阴中至阴”,如果饮食生冷或者腹部受凉,就会引起胃痛、胃胀、便秘、腹泻、手足发凉、小便清频、月经不调、痛经和闭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2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我们可从十大人体穴位图与(眼、头、面、手、脚、胸、耳、背、足及全身)对应图上找到你所需要的穴位并按摩保健。如眼睛不好,可从面、眼、手、足、耳穴位图(有详细说明)中找到相应穴位,并实施按摩祛病强身美容瘦身。 ■1、按摩穴位治感冒 ■2、眼疲劳指按保健法 ■3、眼部按摩美容(见前图) ■4、眼部不适——眼睛痛与头痛 ■5、按摩使头脑清晰■ 6、头面部按摩 ■7、瘦脸十大穴位■8、健鼻养生巧防病 ■9、過敏性鼻炎■10、按摩减肥 ■11、按摩催眠■12、按摩太阳穴治白内障 ■13、贫血■14、消除腿部浮肿 ■15、按摩腿部穴位■16、按摩腿肚 ■17、减轻小腿浮肿■18、点穴减肥 ■19、摩腹养生补泻■ 20、按压合谷助排便 ■21、揉摩耳廓益健康■22、夹鼻梁治牙痛 ■23、按摩治疗老年斑■24、活动脚趾健胃法 ■25、前列腺肥大按摩法■26、涌泉穴的主治疾病 ■27、指压“丘墟、昆仑”治疗脚部淤血■28、按摩治尿不净 ■29、中药敷脐(穴位)可治病■30、向老年朋友推荐三个最常用的穴位 ■31、治疗脚部淤血■32、用“足三里”打击法清晰头脑 ■33、涌泉穴的主治疾病为■ 34、精神差(十分疲倦,哈欠连天) ■35、保健八段锦 十大人体穴位图与特效保健按摩法

1、按摩穴位治感冒 选穴太阳、迎香、头维、风池;大椎;合谷、鱼际、尺泽、曲池等穴: 1)啄法用剑指啄击大椎穴(见人体背部穴位图); 2)揉按法(一般经2—3次治疗后即可痊愈。如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配合抗生素治疗): (1)用两手拇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风池、头维穴(见下图)。 (2)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尺泽、曲池、鱼际、合谷穴(见人体穴位全图中图)。先左侧后右侧。 (3)用两手示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太阳、迎香穴(见下图)。 3)注:注意保暖,勿使再受寒邪、不要过度疲劳;多饮开水,少吃油腻食物。

人体穴位大全(有空自己捏捏)

特效穴位:

1. 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 ,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 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 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 含量。 2. 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 有明显增强作用。 3. 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 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 效率。 4. 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 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 人迎: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7. 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 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 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 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 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 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 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 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 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 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 ,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 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 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 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 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 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 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14. 神门:治心脏病,精神病之要穴,可使心率减慢,对神经垂体

人体个穴位详解

人体个穴位详解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人体362个穴位详解 1.经脉循行: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少泽),沿手背外侧至腕部直上沿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于大椎(督脉)向下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食管过膈达胃,属于小肠。 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交于足太阳膀胱经。取穴方法:少泽穴位于人体的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少泽穴(小吉穴,少吉穴)解析: 1)少泽。少,阴也,浊也。泽,沼泽也。该穴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本穴因有地部孔隙连通小肠经体内经脉,穴内物质为小肠经体内经脉外输的经水,经水出体表后气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如热带沼泽气化之气一般,故名。 2)小吉、少吉。孝少,阴也、浊也。吉,吉祥也。小吉、少吉名意指本穴中的气化之气为无火的炎上特性的水湿之气。本穴物质虽为小肠经体内经脉的外输湿热水气,但因其从体内出体表后水液气化散去了较多热量,成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后其温度并不算高,无火的炎上特性,因而对于天部中的金性之气来说是吉祥之事,故名小吉、少吉。 3)小肠经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属井,是因本穴有地部孔隙直通地之地部,故为小肠经井穴。 4)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的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小肠经体内经脉外输体表的水湿之气,其运行变化为散热冷疑缩合,表现出肺金的秋凉特性,故其属金。 附注:手太阳经所出为“井”。 少泽穴意义:小肠经体内经脉的高热水气由此外输体表。

十大补血穴位

十大补血穴位 胡维勤《胖补气,瘦补血》书中十大补血穴位 十大补血穴位,大多在脾经胃经肝经之上,都是多气多血之穴。 一、血海穴 补血找血海;补气找气海。 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脾经所生之血聚集之处,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还有引血归经,治疗血症之功效,刺破血海穴,可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并促生新血。 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对妇女痛经和经血过多或过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阴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痛经

伴有呕吐,按摩此穴同时按足三里穴可立刻缓解症状。 每天上午9-11点拍打(每次10秒,连续3-5次)或按摩(轻柔每侧3分钟)血海穴,晚上21-23点再艾灸此穴,对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因气血瘀滞引起的肥胖、关节痛等症有效。 二、天枢穴 常按天枢穴(足阳明胃经之穴),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 胃经气血充盈,则消化功能增强,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最基础的动力;大肠经气血充盈,则可保证循、环排泄机能正常,即止泻又通便,保持肠道清洁,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扰。

双手拇指下压(力度适中)左右两边此穴,由外向内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补血又排毒。 三、关元穴 足三里、关元、气海是人体三大强壮要穴。古有“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之说。关元穴是(任脉之穴,也是小肠的募穴)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统治足三阴经及小肠、任脉疾病。 按摩关元穴,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每一轮轻轻按压8次,每次8轮,补血、消除小楠肚。 四、足三里穴

刺激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之穴),补益气血,培补元气,滋养脑髓。是保证肝血充足的首选。 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神经衰弱及胃动力不足的人、胃气虚的人、因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而伤肝的人经常拍、按摩、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婴儿灸身柱,促发育;十七八岁灸风门,预防感冒;二十四五岁灸三阴交,促生殖健康;三十岁以后灸足三里,促长寿;老年之时灸曲池,促耳聪明目”---- 日本流传语。 灸足三里,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宜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 胃酸过多、空腹烧心的人不宜灸足三里,可选阳陵泉穴有良效。 五、三阴交穴

脚底十大保健穴位及按摩方法

脚底十大保健穴位及按摩方法 我们的脚部是穴位密集的地方,脚的穴位达到33个,经常按摩脚底可以养生保健,想要按摩脚底,首先要知道脚底的穴位都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脚底十大保健穴位及按摩方法。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人老脚先老”。脚位于人体位置的最低处,承载着全身的重量,步履轻快,精神充沛,是人体气足神旺的表现,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精神百倍的感觉。而当人感到精神疲惫的时候,往往最先感到腿脚发沉无力。可见脚的健康状况关系到整个人体的健康状况。脚部保健则是养生延缓衰老的好方法。 十大脚上穴位按摩保健法 1、太溪穴:补养肾脏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是肾经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头,生命的原动力。每天只要坚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够调动起生命的原动力,气血才会上达于面,下行于足。揉按太溪穴最佳时间是在每晚上9点,一次按30下。在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用手指按揉,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每天坚持按太溪穴能够防治因冬季气候所引起的常见病症。 2、照海穴:缓解咽喉干燥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照,意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顾名思义,指肾经的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具有吸热的作用,按压此穴能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按压时,感到酸、麻、胀就可以了;按压时间不宜太长,5~10分钟即可。 3、内庭穴:祛胃火 在第二趾与第三趾的分叉处,对手脚发冷,体虚多汗,脸部神经比如牙疼有显着缓解效果。内庭穴最显着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祛胃火,可以说是胃火的克星。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内庭穴。按摩内庭穴祛热、祛胃火效果非常好。平时也可多用指端按压此穴,按压时,以一侧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压,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每天坚持按摩。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 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人体12个最重要的穴位图29998

人体12个最重要的穴位图 1.合谷穴的取穴: 用另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

分钟30次左右。 2、少商穴: 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后1分许。用手指甲点压有痛感处。属于手太阴肺经。用于辅助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还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等。按摩手法:用手指甲切压1-2分钟。 3、神门穴:

位于掌小指侧腕横纹尺端稍上方凹陷处,属于手少阴心经。 功能:安心宁神,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慌心跳等症。可用“贴膏法”:一般活血止痛膏均可,剪成一元硬币大小,晚餐后贴于净后神 门穴处,次晨取下,可辅助治疗失眠症。 4、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5.后溪穴: 位于手掌上横纹(手掌最上面一条横纹)尽头处,即小指弯与手掌成90度时,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用拇指端在该处向指骨方向压,有酸痛感觉处。可用于辅助治疗腰痛,还常用于胸胁痛、肋间神经痛、头顶痛等 ...... 可用于辅助治疗腰痛,还常用于胸胁痛、肋间神经痛、头顶痛等症。按摩后溪穴治疗腰痛的方法:用拇指按

人体十大保健穴位

人体十大保健穴位 1、合谷:位于虎口,在手背第1、第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和手心的劳宫相对。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古人的针灸歌诀总结出合谷和列缺、委中、足三里这四个重要穴位的主治病症。肠胃肚腹的疾病取足三里,腰背疼痛取委中,头侧颈项的病症取列缺,头面部的病症取合谷。 合谷能补能泻,是治病保健的重要穴位。它可以祛风散寒,疏通经络,开窍醒神,对感冒发烧、各种头痛、鼻炎、牙痛、中风不语、口眼歪斜、神昏嗜睡都有很好的效果。合谷穴还有补气的作用,能够治疗气虚、脱证。合谷配合足三里能够补益中气,相当于补中益气汤的效果;合谷配合关元可以补气回阳,相当于参附汤的急救效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合谷穴配合三阴交有催产的作用,可以治疗滞产。妇女生产时气虚乏力,宫口难开,这时候针刺合谷用补法,三阴交用泻法,有确切的催产功效。因此孕妇是禁用合谷穴的。我爱人两次生产时都用了这种古老的催产方法,在扎针几分钟之后就顺产而下,立竿见影,避免了难产和剖腹产之苦。但可惜的是,这种简便、安全、疗效确切的催产方法在医院里几乎已经没人使用了,因此造成的剖腹产也越来越多。 2、内关: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之处,在两根肌腱的中间,和腕横纹外侧的外关相对。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一穴多用,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心包是心脏的包膜,它可以疏通经络,改善心脏供血,治疗各种各样的心脏疾患,比如心悸、胸痛、胸闷等;它可以降胃气,配合足三里治疗胃痛、呃逆、呕吐、打嗝;它可以镇静安神、滋阴降火,配合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烦躁、内热、掌心发热、出汗等病症。经常揉按内关对于各种各样的心脑血管疾病、肠胃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晕车常常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这是脾胃虚弱、胃气上逆的缘故,重按两个手腕内侧的内关可以有效防治晕车。 3、风池:在双耳后、枕骨下,发际边缘的凹陷处。 “风为百病之长”,风池对于抵御和排出风寒外邪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可以祛风散寒、疏通经络,治疗各种感冒、头痛、鼻塞等感受外邪引起的疾病,容易感冒的人经常揉按风池是预防感冒简便易行的好方法。经常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容易患颈椎病,按揉风池可以宣畅经气、舒筋活络,对颈椎病、颈项强直、疼痛等病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风池可以醒脑开窍、改善大脑供血,是治疗脑血管病昏迷、痴呆、失语的特效穴位,这时可以配合风府、哑门等穴位使用。风池、哑门的深部为大脑延髓,扎针时要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否则容易出意外,按揉风池,以指代针,就避免了这样的风险。风池配合太阳还可以缓解疲劳。 4、神阙:神阙就是肚脐眼,位于腹部中央,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线,上连心肺、中经脾胃、下通肝肾,脐为任脉经气的汇聚之处,奇经八脉的任、带、冲脉都从脐部循行而过,五脏六腑的心肺、脾胃、大小肠、膀胱、子宫等都和它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小腹居于下焦的阴寒之地,为“阴中至阴”,如果饮食生冷或者腹部受凉,就会引起胃痛、胃胀、便秘、腹泻、手足发凉、小便清频、月经不调、痛经和闭经等多种病症,因此神阙保健是防病养生的重中之重。

女性养生10大穴位

头痛、肩膀痛、胃痛、腰痛……现代职业女性往往伴随着亚健康,只要你学着点一点一些特定的穴位,就可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使一些小毛病远离你的身体,下面介绍一下女性养生十穴位。 首先了解一下按压穴位注意要点 找准穴位:穴位通常位于关节的凹陷处、骨头与骨头的连接处和肌肉的边缘,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穴位的位置也会有一些小小的差异,你可以按照我们的讲述试着按一按,如果有一种令人舒服的微痛,或者摸到小小的突起,或者有发热的感觉,就说明找到穴位了,人体的穴位基本上是左右对称的,找到一个就很容易找到另一侧对应的穴 位。 点穴技巧:没有特别说明的话,这些穴位按压3~5秒,用按、松、按、松……的节奏慢慢重复进行,一边按压穴位,一边缓慢地保持呼吸,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放点轻柔的音乐听。点穴后可能会由于血液循环的加快而出汗,这时最好能喝点水。对于有些位置,可以借助笔杆、网球等来帮助按压,而用吹风机对着穴位吹着加热,也是比较有 效的方法。 症状一:整个头部疼痛选穴:合谷穴 如果你的整个头部都一跳一跳地疼痛,那么按摩合谷穴能帮助你。而且由于头痛与肩部血流不畅有关,所以配合肩井穴的按摩,效 果会更好。 位置:合谷穴在手背上,手指张开的时候,拇指和食指之间褶皱

靠近拇指一侧,拇指轴关节手指一方。 要点:将拇指的指肚放在另一只手的合谷穴上,沿着拇指的骨头边缘按压,你会觉得很舒服,但又稍微觉得有点疼,没关系,你可以 再加点力气按压。 症状二:后脑勺疼痛或偏头痛选穴:风池穴 风池穴能促进头部血流通畅,从而缓解后脑勺的疼痛,对偏头痛 也有效。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脑勺下方颈窝的左右两侧,沿颈窝下缘向外 大约两个拇指的地方。 要点:用拇指向斜上方按压,并慢慢抬头,寻找最佳的刺激角度,然后一边按压一边前后活动头部。也可以将毛巾绕在脖子的后方,用手握住毛巾两端,头向后仰,也有类似的效果。 症状三:肩部僵硬选穴:肩井穴 久坐的时候不注意肩部运动,会导致肌肉劳损,按压肩井穴能解 决这个问题。 位置:颈部后面最突起的骨头与肩头连线的正中。 要点:用中指按住对侧的肩井穴,并转动与肩井穴同侧的胳膊,按压力度以感觉到“舒服的微痛”为最佳。如果在办公室备一个小吹风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转载于2010年03月22日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 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人体十大保健穴(多种流传汇总)

人体十大保健穴(多种流传汇总) 1、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小腿的前外侧。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有很强的补气作用,是人体保健的要穴。足三里配合相应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它疏通经络,治疗下肢麻木、疼痛、水肿等局部病症,可以配合阳陵泉、绝骨等穴;它促进肠胃蠕动,治疗胃痛、腹胀、肠鸣、泄泻等各种各样的肠胃疾病,可以配合内关、中脘、上巨虚和下巨虚等穴。配合合谷可以升提中气,配合神阙可以回阳救逆,配合三阴交可以气阴同补,配合血海可以气血同调。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营养的来源,经常揉按足三里可以补脾健胃,增强抗病能力,使你保持旺盛的精力,延年益寿,因此说“常常拍打足三里,胜过食用老母鸡”。足三里也是保健艾灸的常用部位,“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常灸足三里可以增强免疫功能、益寿强身,对肠胃、心血管系统等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发病后及早艾灸可以使瘫痪肢体迅速恢复功能。 2、内关: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之处,在两根肌腱的中间,和腕横纹外侧的外关相对。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一穴多用,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心包是心脏的包膜,它可以疏通经络,改善心脏供血,治疗各种各样的心脏疾患,比如心悸、胸痛、胸闷等;它可以降胃气,配合足三里治疗胃痛、呃逆、呕吐、打嗝;它可以镇静安神、滋阴降火,配合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烦躁、内热、掌心发热、出汗等病症。 经常揉按内关对于各种各样的心脑血管疾病、肠胃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晕车常常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这是脾胃虚弱、胃气上逆的缘故,重按两个手腕内侧的内关可以有效防治晕车。 3、神阙:神阙就是肚脐眼,位于腹部中央,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 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线,上连心肺、中经脾胃、下通肝肾,脐为任脉经气的汇聚之处,奇经八脉的任、带、冲脉都从脐部循行而过,五脏六腑的心肺、脾胃、大小肠、膀胱、子宫等都和它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小腹居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中找到相应穴位,并实施按摩祛病强身美容瘦身。1、按摩穴位治感冒 选穴太阳、迎香、头维、风池;大椎;合谷、鱼际、尺泽、曲池等穴: 1)啄法用剑指啄击大椎穴(见人体背部穴位图);2)揉按法(一般经2—3次治疗后即可痊愈。如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配合抗生素治疗): (1)用两手拇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风池、头维穴(见下图)。 (2)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尺泽、曲池、鱼际、合谷穴(见人体穴位全图中图)。先左侧后右侧。(3)用两手示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太阳、迎香穴(见下图)。 3)注:注重保暖,勿使再受寒邪、不要过度疲劳;多饮开水,少吃油腻食物。 2、眼疲劳指按保健法 1)轻闭双目,用中指按住上眼皮向上轻提,做5次;2)用中指将下眼窝(承)向下轻按5次。做完上述动作后再用左右手的中指,从左右外眼角向太阳穴推按,至太阳穴后再向耳边按去,反复做3-5次;

3)闭上双眼,用中指肚按在眼球上,轻轻按10分钟即可。 这时你会感到眼睛的疲劳连忙消除,此法对眼睛也有一定保健作用。 3、眼部按摩美容(见前图) 面部皮肤都是有一定纹理的,准确的按摩手法则可促进肌肤对精油/眼霜的吸收,从而防备和减少皱纹。首先在眼睛四面点上薄薄的一层精油,然后按内眼角、上眼皮、眼尾、内眼角的顺序轻轻按摩,直至肌肤完全吸收。在按摩过程中,轻压眼尾、下眼眶、眼球,你会感到格外惬意。对眼部皮肤进行适当地按摩。同时配合按压眼周的穴位如攒竹、晴明、丝竹空、瞳子骸等。眼部按摩时必须留意手法要轻柔和缓,按照眼部肌肉的分布在眼周作圆弧状滑动,以促进眼部皮肤的血液循环。 4、眼部不适——眼睛痛与头痛 1)天柱:后颈部中央发际线上5分旁开1寸5分,两侧粗大肌肉的近旁处。主治病征: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五十肩、高血压、目眩、头痛、缓解眼睛疲劳等。该穴道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神经类疾病的重要首选穴之一,本站有关此穴道的指压法列举如下:按摩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治疗

10大重要穴位的功能

中医认为: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2.艾蓬轩和大家分享中医里10大重要穴位的功能 1.足三里 功能: 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 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主治: 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 2.关元穴 功能: 一是培根固元。 二是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三是补虚固本。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主治: 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功能: 一是能调脾胃; 二是能降逆化滞。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主治: 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4.内关穴 功能: 一是能理气活血;二是能安神定志 主治: 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

人体的穴位图及功能 讲解的很细致

人体的穴位图及功能讲解的很细致一:身体9要穴功效详解 1 少商 1.咽喉肿痛:三棱针点刺放血。方法:消毒穴位,医者用拇指由患者的大鱼际向指端推3~5次,最后一次停在指关节处,捏紧拇指,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快速刺入,针孔要大,挤出血10~15滴,使血由暗红变淡为宜。 2.外感身疼无汗:用0.5寸针刺该穴,捻转使局部刺痛。 3.中风急救:配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双手均刺,强刺激,或点刺放血。 2 合谷

1.冷嗽:受寒后咳嗽日久不愈,胸闷憋气,咽喉不爽,针之用补法:即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操作5分钟,可迅速理气宽胸。 配穴:三阴交用泻法,效佳。 2.牙痛:强刺激止痛好。 3.止汗,发汗:配复溜,汗多可止,无汗可发,合谷、复溜双侧均针,以出现针感为度。 3 手三里

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后遗感。 方法:弹拨,如弹拨患者右侧之手三里时,医者与患者对面而立,用右手握住患者右手,使肘屈成90°,用左手的拇指弹拨患者右侧手三里穴处的肱桡肌,同时让患者活动不适之处,当即缓解或消失。 4 曲池

1.降血压(1、2期效果较好):直刺,得气后提插捻转数次,患者当即头脑清爽出针。 2.上肢要穴,可治半身不遂,肩周炎:直刺,得气后提插捻转、留针30分钟,每过5分钟行针1次;或针曲池穴得气后起针,叫患者活动。 3.丘疹及面部痤疮:直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5分钟行针1次,常配合谷,血海、三阴交,效更佳。 5 内迎香

治红眼病。取穴:在鼻孔内上方的鼻中隔处。针法:清洁鼻孔,用三棱针由鼻孔的外下方向内上方刺入,有阻力时即出针,血即流出。 6 液门穴 液门穴是一个消炎的药库,如果我们能善用它,很多疾病能当下见效。 液门,顾名思义:液体之门,有降浊升清的作用。液体在人身经络之中循经而行。有时人体表现的上火,并不完全是人体火多了,或者说水少了,很多时候是液体循行的道路不通畅了,有堵塞了,表现在堵塞的局部有病痛了,这时要想办法疏通液体循行的道路,液门穴当仁不让,我们可以用艾灸、按压治疗都会有效的,不少上火的症状当下能完全消失。

十大补气穴位

十大补气穴位第一脾腧穴:低头,颈后最高的骨头就 是大椎骨,再往下数11个椎骨,下方的凹 陷旁开1.5寸,就是脾俞穴,左右各一个。 “脾腧穴”是专门负责外散脾脏湿热之气 的。 第二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 四横指、胫骨边缘。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 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 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乳头连线之中点。膻中穴的主治病症为: 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 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 咳喘病等。 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 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 之一处。主治疾病:神经衰弱、精力减退、 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 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 障碍、怕冷症、肾脏病、下肢瘫痪、头顶痛、 咽喉痛、失音、舌干、小儿惊风、癫痫、神 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病、精神分裂症等。穴 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治 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第五关元穴:取法: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主治疾病为: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 疗效。此穴为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第六 气海穴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主治疾病: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脏气虚惫,形体羸瘦,四肢乏力。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 第七 太溪穴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太溪穴的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手脚冰冷、穴道刺激疗法治疗掉发等。 第八 百会穴 :百会穴,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百会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理气疏肝十大穴位

理气疏肝“十大穴位” 我们知道,人在情绪异常的时候,容易影响肝的生理功能,使人体各部气的活动异常,出现气机不畅、郁结、逆乱等病理变化,进一步加重情绪障碍,甚至影响脾胃功能,出现情绪抑郁、肝区不适、胁肋胀痛、胃脘不舒、消化不良等症状。中医认为肝具有疏泄功能,即能够调畅全身气的运行状态,促进各脏腑功能活动,推动全身气血津液运行,从而增强脾胃的消化和传输功能。 工作繁忙的你,身体不舒服时,懒得去医院,又常常忘记带药,这个时候不妨试试中医的按摩手法。经常施行疏肝理气的保健按摩,有助于调畅气机、改善气血的运行状态,从而有效舒缓压力。 每个人都有脾气大的时候,然而脾气大易伤肝,不利于养生保健。中医认为,脾气大易引起肝气郁结,按摩身上的10大养生穴位,即能缓解情绪波动,又能达到舒肝养肝的养生保健作用。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由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引起的,可表现为脾气大,脸部长斑,黑眼圈等症状。其中情绪问题大多来自工作和生活。要想保健养生,必须改掉脾气大的毛病,以避免伤肝,此外,常按10大养生穴也可理气疏肝。 1.太冲穴 太冲穴最适合那些爱生闷气、郁闷、焦虑、忧愁难解的人。 头晕脑胀时,太冲穴让人神清气爽;有气无力时,太冲穴能 帮助补足气血;心烦意乱时,太冲穴可志定神安;怒气冲天 时,太冲穴使人心平气和。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骨的骨缝之间,向后约3横指宽处有一个凹陷,太冲穴就位于这个凹陷中。使用指头压迫,会感到脉动。应用此穴时,在双侧穴位上用拇指指端用力按揉,使局部产生较强的酸胀感为宜次一般按揉3~5分钟。 2.角孙穴 位于人体的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 际处。正坐或侧伏,以耳翼向前方折曲,当耳翼尖 所指之发际处。若以手按着使口能合,其处牵动者

图片讲解版本-常用穴位按摩方法-图片讲解

常用穴位按摩方法(动画图解)----五脏相对五行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这是从网上找到的,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我询问过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1.扁桃腺疼痛 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 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由于此处能刺激大肠,使大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指压时先深吸一口气,一面强压一面吐气,6秒钟后将离开,恢复自然呼吸,如此重复5-10次(请人代劳时,采用同样的呼吸法)。 3.治疗出汗的穴位与指压法 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支配。所以,称为“阴谷”即在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与称为“肾俞”即在第2腰椎左右2厘米处的穴位,对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阴谷能够缓和冲击肉体性、精神性的变化,更是有助于回复的穴位,肾俞穴是对因泌尿系统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的穴道。 4.治疗低血压的穴位与指压法 在感到头重、头昏脑胀时,稍微强力的指压叫“百会”的穴位。“百会”在头的最上部之中心,将两手的中指置于其上,缓缓吐气,强力按压6秒钟,如此反复5次,血液循环会变为良好。 另外,当全身慵懒、手脚冰泠、目眩、站着时头发晕时,在脚踝附近有两个穴位,可以达到效果。 此穴位是在脚踝的正后面。用大拇指及食指抓住这两个点,以与前面同样的要领强力按压6秒钟,反复做20次。 5.治疗风湿疼痛的穴位及指压法

十大补气穴位

十大补气穴位 第一节脾腧穴 第二节足三里穴 第三节膻中穴 第四节涌泉穴 第五节关元穴 第六节气海穴 第七节太溪穴 第八节百会穴 第九节肺腧穴 第十节悬钟穴 ?补气最简单的方法 拍手是一种至刚至阳的养生方法,其主要功能就是补气。手是阳气的大本营,脚是阴气的大本营。手穴共有39个,拍手可以震动阳气,推动全身气的运行。 ? 第一节最简单 的补气法:清晨拍手 第二节基本拍 手补气法

第三节高级拍 手补气法 第四节站桩补 气法(1) 第四节站桩补 气法(2) 十大补气食物 “万物同源,天人一体”,人与动植物之间存在着物性相宜、物类同感的共同规律。因此,我们的先人在最初发现某些食物的药性时,依据的就是“同气相求”的原则。 ?第一节土豆 ?第二节山药 ?第三节红薯 ?第四节香菇 ?第五节牛肉 ?第六节泥鳅 ?第七节兔肉 ?第八节糯米 ?第九节韭菜 ?第十节蜂蜜

人体有“四虚” 一:体虚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 1、气虚:气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虚热,自汗,脱肛,子宫下垂,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等,为功能减退,不一定有病,气虚者需补气,补气的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等。 ?补气虚食品: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气虚忌食物品:山楂、佛手柑、槟榔、大蒜、苤蓝、萝卜缨、芫荽(香菜)、芜菁(大头菜)、胡椒、荜拨、中指、紫苏叶、薄荷、荷叶; ?忌食或少食:荞麦、柚子、柑、金橘、金橘饼、橙子、荸荠、生萝卜、地骷髅、芥菜、薤白、君达菜、砂仁、菊花、茶叶及烟酒。相应膳食:怀山百合莲子汤;参药煨乳鸽;五香牛肉;花生米大枣烧猪蹄; 2、血虚:血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唇爪淡白, 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妇女经水愆期、量少色淡、舌质淡、苔滑少津,脉细弱等:进补宜采用补血、

十大人体穴位图与及特效保健按1

十大人体穴位图与及保健按摩图解1 我们可从十大人体穴位图与(眼、头、面、手、脚、胸、耳、背、足及全身)对应图上找到你所需要的穴位并按摩保健。如眼睛不好,可从面、眼、手、足、耳穴位图(有详细说明)中找到相应穴位,并实施按摩祛病强身美容瘦身。 1、按摩穴位治感冒:选穴太阳、迎香、头维、风池;大椎;合谷、鱼际、尺泽、曲池等穴: 1)啄法用剑指啄击大椎穴(见人体背部穴位图); 2)揉按法(一般经2—3次治疗后即可痊愈。如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配合抗生素治疗): (1)用两手拇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风池、头维穴(见下图)。 (2)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尺泽、曲池、鱼际、合谷穴(见人体穴位全图中图)。先左侧后右侧。 (3)用两手示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太阳、迎香穴(见下图)。 3)注:注意保暖,勿使再受寒邪、不要过度疲劳;多饮开水,少吃油腻食物。 2、眼疲劳指按保健法: 1)轻闭双目,用中指按住上眼皮向上轻提,做5次; 2)用中指将下眼窝(承)向下轻按5次。做完上述动作后再用左右手的中指,从左右外眼角向太阳穴推按,至太阳穴后再向耳边按去,反复做3-5次; 3)闭上双眼,用中指肚按在眼球上,轻轻按10分钟即可。 这时你会感到眼睛的疲劳立刻消除,此法对眼睛也有一定保健作用。 3、眼部按摩美容(见右上图): 面部皮肤都是有一定纹理的,正确的按摩手法则可促进肌肤对精油/眼霜的吸收,从而预防和减少皱纹。首先在眼睛四周点上薄薄的一层精油,然后按内眼角、上眼皮、眼尾、内眼角的顺序轻轻按摩,直至肌肤完全吸收。在按摩过程中,轻压眼尾、下眼眶、眼球,你会感到格外舒服。对眼部皮肤进行适当地按摩。同时配合按压眼周的穴位如攒竹、晴明、丝竹空、瞳子骸等。眼部按摩时必须注意手法要轻柔和缓,按照眼部肌肉的分布在眼周作圆弧状滑动,以促进眼部皮肤的血液循环。 4、眼部不适——眼睛痛与头痛 1)天柱:后颈部中央发际线上5分旁开1寸5分,两侧粗大肌肉的近旁处。主治病征: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五十肩、高血压、目眩、头痛、缓解眼睛疲劳等。该穴道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神经类疾病的重要首选穴之一,本站有关此穴道的指压法列举如下:按摩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治疗疼痛、麻痹等后遗症、治疗宿醉、穴道指压法治疗忧郁症等。以不会感到疼痛的力度,用大拇指使力按压此穴,同时大口吐气。重复此动作5次; 2)风池(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见下图),使用与天柱穴同样的方法刺激该穴位。眼睛感到疲倦时,可指压太阳穴。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3)太阳(眉梢和外眼角的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主治病症: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将食指的指尖固定于该穴位上,用画圆圈的方式,以不会感到疼痛的力度,稍加用力按压,连续按压10秒钟后,再放松10秒钟。重复3次; 5、按摩使头脑清晰:脑部功能迟钝,工作效率降低,是由于脚部活动不足而产生血液循环停滞。如脚冷或运动不足 而使脚部肌肉硬化,则会头晕眼花。当我们考虑问题时也会不知不觉的在屋中踱来踱去,有利于清醒头脑。 1)指压“踏青竹”(位于脚心不着地处)和“踏青竹”十分钟,可使头脑清醒,并对消肿非常有用。 2)用“足三里”打击法清晰头脑:先深吸一口气,用手刀击打的同时将气吐尽,如此重复10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