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灌南高级中学2014高中语文 踏莎行(雾失楼台)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江苏灌南高级中学2014高中语文 踏莎行(雾失楼台)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江苏灌南高级中学2014高中语文 踏莎行(雾失楼台)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江苏灌南高级中学2014高中语文踏莎行(雾失楼台)导学案苏教

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学习目标:

1. 感悟秦观词的婉约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2. 鉴赏情景交融的意境,学习虚实结合的写法。

3. 通过赏析炼字,进一步学习诗词鉴赏技巧。

学习重难点:

1. 鉴赏情景交融的意境,学习虚实结合的写法。

2.通过赏析炼字,进一步学习诗词鉴赏技巧。

一、自主学习

1. 请分别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

明确:上片写景,描写登高怅望所见和谪居环境,景中有情。下片抒情,写谪居生活中的无限哀愁,情中带景。

2. 上片前两句写的是眼前实景,还是意想之景?楼台、津渡、桃源分别象征什么?(结合背景)从中可以读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前两句写的是意想之景。“楼台”、“津渡”喻指词人心中的理想与希望。“桃源”是理想的寄托,心中的乐土。(作者苦苦追寻,多方探寻,却“望断无寻处”)表现了一个屡遭贬谪的失意者的怅惘之情和对前途的渺茫之感。

3. 词的上片中词人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明确:①对仗:“雾失楼台,月迷津渡。”②用典:“桃源望断无寻处。”③虚实结合:楼台、津渡、桃源为虚景,孤馆、斜阳、杜鹃为实景。④情景交融:由于屡遭贬谪、理想破灭,心中凄苦幽怨,想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又由心中之景转向现实之景,情景交融。

二、疑难探究

1. 词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两句为千古传颂的名句,请分析其精妙之处。

明确:这两句正面实写词人羁旅郴州客馆不胜其悲的现实生活。“馆”字,暗示羁旅之愁。“孤馆”更点明客舍的寂寞和客子的孤单。而“孤馆”又紧闭于春寒之中,置身其间的词人心情之凄苦可想而知。此时此刻,又传来杜鹃的阵阵悲鸣;那惨淡的夕阳正徐徐西下,这景象益发逗引起词人无穷的愁绪。杜鹃鸣声,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游子归思的意象。以少游一个羁旅之身,所居是寂寞孤馆,所感是料峭春寒,所听是杜鹃啼血,所见是日暮斜阳,此情此境,只能以“可堪”道之。诗人运用“孤馆”“春寒”“杜鹃声”“斜阳暮”等多种感情色

彩强烈的意向,从视觉、听觉、心理感觉等多个角度渲染,营造出孤苦凄迷的意境氛围,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2. 此词下片“砌成此恨无重数”,一“砌”字最见功力。(吴世昌《词林新话》)请你体会“砌”字的妙处。

明确:“砌”字在这里是“堆叠”之意。(第一步,释义)因为离别,那一封封书信仿佛成了一块块砖石,层层垒起,以至于达到“无重数”的极限。(第二步,描述景象)这种写法,不仅把抽象的微妙的感情形象化,而且也可使人想象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沉重坚实而又无法消解。(第三步,表达作用以及表现感情)

3. “此恨无重数”,此乃少游心中之语。请结合全词说一说“恨”有哪几重。

明确:恨可概括为如下几重:孤身飘零之恨;贬谪不遇之恨;思乡怀人之恨。

4. 怎样理解“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潇湘去”?

明确:①“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胡云翼《宋词选》)

②“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唐宋词鉴赏辞典》)

③“在深重坚实之苦恨中,面对无情之天地,发出的无理问天之语。”(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三、达标检测

1.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词中有何作用?

明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连用两则有关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借典抒情,(寄梅传素,远方的亲友送来安慰的信息,按理应该欣喜为是,但身为贬谪之词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藉此反衬诗人的凄凉处境和黯恶心情,为下句“砌成此恨无重数”做铺垫。

2.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请联系写作背景,谈谈这首词是怎样运用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的。

明确:这首词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梦中的“春风花月”是虚,“游上苑”时“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生活是虚,现实中作者的悲伤之情为实。词人通过繁华生活的梦境,有力地表现了现实中的亡国之痛。?

四、知识链接

1. 作者介绍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秦观是北宋

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风调凄迷幽婉,清丽曲雅,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有《鹊桥仙》等。

2. 诗文赏析

关于这首词,古代曾有人认为是作者馈赠长沙义倡的。其实,与南宋洪迈《夷坚志》及清代赵翼《陔余丛考》的有关记载和引述不同,这首词的内容与义倡事无涉,主要是表达作者的贬谪羁旅之苦。我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受,读秦观的这首词,不禁联想到屈灵均、曹子建、陶渊明、李义山等。屈原带着忧国忧民的孤愤跳进了汨罗江;曹植把他被猜忌被迫害的心灵托付给洛水女神;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往“桃花源”;而李商隐在党争中无辜受牵连的怨愤,也曾在西溪、瑶池中寻求寄托。如果把末二句,说成是单纯为了一个女子,与词意不符。此时此刻,由于难以排遣的孤独和苦闷,作者可能思念或怀恋某一使他得到过安慰的女子,但他更加苦苦追求的是前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事业。只不过作为婉约词人的秦观,不能把这种心思直言不讳地写到词里。其实他的苦闷正在这里。因为对秦观来说,要追求一个女子,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并不难。他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值得人们同情的苦恼。这首词绝不能牵强附会地说成什么赠妓词。

这首著名的词是秦观在北宋绍圣四年(1097)作于郴州贬所的。此时的秦观,如“牛李党争”中的李商隐类似,受到翻来复去的北宋新旧党争的波及和株连。哲宗赵煦绍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不仅作为旧党的苏轼弟兄遭到贬谪,“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也未能幸免,先后由京师被贬到杭州、处州,继而又遭到谒告,被削秩,再贬郴州。他面对接踵而来的政治迫害,感到无路可走。词的开头,是说云雾遮住了楼台,在朦胧的月光下,看不清渡口。人说秦词深婉,擅表心曲。首二句,不仅是工整的对句,也不只是状景,而是少有的情景交融的佳句。其中“失”字和“迷”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景物的模糊轮廓,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

第三句的“桃源”,是指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世外桃源。其地在武陵(今湖南常德),离郴州(今湖南郴州市)不远。武陵是避乱之地。“桃源望断无寻处”,是说作者因找不到这样的避乱之地而痛苦。秦观正是在被现实压迫得无法逃匿的情况下,才急于找到这个避难的“桃源”的。他的《点绛唇·桃源》里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写的当是同样的心情。

然而,“桃源”找不到,又住在远离京师的郴州旅舍里,本来就容易产生客舍似家家似寄的思乡之情,更何况这是一个偏远的贬所。四、五二句正是着意渲染这个处所的冷峭和凄凉。王国维认为秦观的词能以境胜,把自己的心情移到景物上去,创造“有我之境”,并说:“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人间词话》)还有人称“杜鹃声里斜阳暮”为“尤堪肠断”句。关于这一句,词史上有一段趣话:《诗眼》云:后诵淮海小词云:“杜鹃声里斜阳暮。”公(黄庭坚)曰:“此词高绝。但既云‘斜阳’,又云‘暮’,则重出也。”欲改“斜阳”作“帘栊”。余曰:“既言‘孤馆闭春寒’,似无帘栊。”公曰:“停传虽未必有帘栊,有亦无害。”余曰:“此词本模写牢落之状,若曰帘

栊,恐损初意。”先生曰:“极难得好字,当徐思之。”然余因此晓句法不当重叠。——《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句法重叠当然不好,问题是“斜阳暮”三字不但不重复,还可以从中想见明晰的时间顺序和丰富的内涵——作者由于心事重重.月夜不眠,想到在现实中欲归无路,理想中的仙境又无处寻找.感到“孤馆”格外冷落。白天无所事事,又担心夜晚来临。眼看太阳从偏西到没落,难熬的月夜又将周而复始。正在作者为即将降临的夜晚发愁时,耳边又响起杜鹃“不如归去”的凄厉之声。试想这是多么难堪的境况,正与一个被贬谪的诗人的心境相吻合。在《点绛唇·桃源》里,有“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句。同一个“斜阳暮”,在同一个作者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可见对其有爱之不舍的心情。《野客丛书》(卷二十)的作者王梆说得好:“《诗眼》载,前辈有病少游‘杜鹃声里斜阳暮’之句,谓‘斜阳暮’似觉意重。仆谓不然,此句读之,于理无碍。谢庄诗曰:‘夕天际晚气,轻霞澄暮阴。’一联之中,三见晚意,尤为重叠。梁元帝诗:‘斜景落高舂’。既言‘斜景’,复言‘高舂’,岂不为赘?古人为诗,正不如是之泥。”这种解释很有说服力。

过片以下二句原是常见的典故,表示亲友间的寄赠和慰藉。前者见《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者是说鱼能传递书信,典出《玉台新咏》题名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诗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两句是说作者在郴州旅舍,不断收到亲友的寄赠。

词中接下去的“砌成”句,一方面是说得到亲友的寄赠,增加了离恨;另一方面又联想到事业和前程在无休止的党争漩涡中渐渐地被淹没,便无限怨恨。“砌成”,言恨之层层叠叠,犹如恨山怨墙厚重难量。

作者身闭“孤馆”,极端愁苦,亲友的寄赠没能使他得到安慰,反倒更勾起被贬谪的怨恨。这一腔怨恨到哪里倾吐呢?词尾的二名句,当是这种心情曲折委婉地发泄。此二句或从唐戴叙伦《湘南即事》诗:“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变化而来,都是埋怨江水无情地抛开自己而流去。这种如痴如呆的怨绝语,说明作者真是一个走投无路的“伤心人”,《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引《冷斋夜话》说:“东坡绝爱其尾两句,自书于扇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当然,这首词的好处,不仅在末二句。整首词都是咀嚼无滓,回味无穷,“借眼前之景,而含万里不尽之情”。(《跋米元覃书秦少游词》)关于秦观的词,黄庭坚说:“语意极似刘梦得楚、蜀间语。”周辉又说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语尽而意小尽,意尽而情不尽,何酷似少游也?”(《清波杂志》卷九)《瞿髯论词绝句》则云:“秦郎淮海领宗风,小阕苏门亦代雄。等是百身难赎语,郴江北去大江东。”这些评论,对我们阅读秦观的这首词很有启发。

(《文史知识》1986年第11期作者:陈祖美)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硫及其化合物的“功”与“过”》知识点总结学案

一、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与防治 (一)酸雨 正常的雨水pH 约为5.6(这是由于溶解了CO 2的缘故).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通常可分为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两类。 1.形成 主要有两种形式 2.危害 ① 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② 破坏农作物和树木生长 ③ 腐蚀建筑物、雕塑、机器 ④ 危害人体健康等 3.防治 ① 研究开发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氢能、太阳能、核能等) ② 利用化学脱硫处理或尾气回收,如烟道气中SO 2回收的两种方法(变废为宝) SO 2+Ca(OH)2=CaSO 3+H 2O 石灰石-石膏法 2CaSO 3+O 2=2CaSO 4 (CaSO 4·2H 2O 为石膏) SO 2+2NH 3+H 2O=(NH 4)2SO 3 氨水法 SO 2+NH 3+H 2O=NH 4HSO 3 2(NH 4)2SO 3+O 2=2(NH 4)2SO 4 (一种肥料) (二)二氧化硫 ②还原性 H 2O 2+SO 2= H 2SO 4 SO 2+Br 2+2H 2O=2HBr+ H 2SO 4 此外,SO 2还能使氯水、酸性KMnO 4溶液等褪色。 ③氧化性 SO 2+2H 2S=3S+2H 2O (SO 2、、H 2S 气体不能大量共存) ④漂白性 SO 2能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如能漂白品红、纸浆、草编织品等;但其漂白性有一定的局限,如不能使酸碱指示剂褪色等。

二、硫酸和硫酸盐 (一)硫酸的工业制法 1.反应原理 ①造气S+O2SO2(或4FeS2+11O22Fe2O3+8SO2) ②接触氧化2SO2+O2 2SO3 ③SO3的吸收SO3+H2O=H2SO4 2.流程图(见课本P84 图4-4) (二)硫酸 一种无色粘稠状液体,难挥发、沸点高,比水重,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1.化学性质 ①酸性:H2SO4=2H++SO42- 稀H2SO4具有H+的性质(酸的通性)及SO42-的特性。 ●热点链接 如何稀释浓H2SO4在稀释浓H2SO4时,,应将浓H2SO4沿玻璃棒缓缓地倒入烧杯的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若将水倒入浓H2SO4中,浓H2SO4密度比水大,溶解时的放热作用使水沸腾而使H2SO4溅出)。 ②难挥发性: NaCl+ H2SO4 (浓)NaHSO4+HCl↑(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 ③吸水性: 浓H2SO4能跟水分子强烈结合成水合物.如浓H2SO4吸收水蒸汽在科学实验中作干燥剂;浓H2SO4能夺取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等。 ④脱水性: 浓H2SO4按水的组成比夺取某些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氧元素,形成水分子.如: C12H22O1112C+11H2O 该反应放热使水蒸气蒸发,使生成碳呈疏松多孔状。过量的浓H2SO4这时还能继续氧化碳而产生SO2气体。 ⑤强氧化性: 利用浓H2SO4的强氧化性,Al 、Fe常温下遇浓H2SO4可发生钝化(实际中有什么应用?);浓H2SO4能与绝大部分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能与一些非金属反应。如: Cu+2 H2SO4 (浓) CuSO4+SO2↑+2H2O C+2 H2SO4 (浓)CO2↑+SO2↑+2H2O 浓H2SO4的还原产物通常为SO2。正是由于浓H2SO4的氧化性,所以浓H2SO4与金属反 催化剂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2《离骚》预习案 苏教版必修3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秋水》导学案苏教版必修3 【学法目标】 1、查找资料书,了解作者屈原的生平事迹及主要作品,了解《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的丰富内涵,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活用现象、通假字及特殊的文言句式等。然后做到正确朗读。 3.了解“骚体诗”的主要特点,理解《离骚》中对比、象征手法的作用,背诵部分章节内容。 【学习过程】 一、文学常识 (一)关于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创作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哥白尼、莎士比亚、但丁、屈原)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二)关于“楚辞” 楚辞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精品教学案:四单元写作导学案( Word版含答案)

一、单元文本素材运用 1.点击素材——《孔孟两章》 孔子和孟子的仁爱思想博大精深,虽穿越千年的时空,但仍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彪炳史册,影响后世。他们的那一句句至理名言,振聋发聩,催人警醒。 【运用方向】传承仁政爱民儒家思想传统文化走近文化名人 【运用示例】 孔子历经沧桑,饱尝忧患,却始终坚持对清平政治的追求,对苛政暴君的批判,对传统美德的固守。他弘毅坚韧的品格,“仁者爱人”的胸怀,好学不倦的品质,见贤思齐的襟怀,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言必信、行必果的处事原则,堪称我们学习的典范。 孔子生活的时代,战争频仍,社会矛盾尖锐,诚信受到挑战。在那个世事变幻莫测的时代,有的人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有的人佯狂避世,明哲保身;孔子却以罕见的担当精神,周游列国,广收门徒,大力宣扬“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施政原则、“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仁爱思想。尽管他的思想中有理想的成分,但他不懈追求大同世界的一生,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渴望正义与公平、向往和谐社会的体现。 2.点击素材——《劝学(节选)》 荀子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明;“知明而行无过矣”,认为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不思者则不明。所

以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还要用行动来检验我们的所学,也就是要达到“学”与“行”的统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因为学习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需要不断培养与提高。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专一,有恒心。 【运用方向】恒心积累专一学与思求学上进学习方法 【运用示例】 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具备持之以恒的品质。正如荀子所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德国大诗人歌德耗费了60年的心血,才完成了《浮士德》;明代李时珍花了整整27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药学上的不朽之作——《本草纲目》。每个人都拥有决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坚持恒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坚持不懈才会最终拥有一片广阔的天地。 3.点击素材——《过秦论》 举起反秦大旗的陈涉,是一个被判苦役的人。他出身低微,缺乏名望,也没有雄厚的财力。他的士兵,都是“疲弊之卒”,他的武器,也不过是些截断的木棒。但当他“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时,却应者云集,广大人民“赢粮而景从”,轻而易举地击破强于“九国之师”的秦国军队。强大的秦国却败给这些因有罪而被征发的“谪戍之众”,令人深思。“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强大统一的秦国对人民施行的暴虐统治使它从强盛的峰巅,瞬间跌入灭亡的谷底,强大之势与败亡之速形成强烈的对比。 【运用方向】仁义治国民心向背前车之鉴

短歌行导学案(优秀导学案)

《短歌行》学案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读懂诗意,读出诗韵。 2、品味语言,鉴赏本诗的艺术手法。 3、揣摩诗歌情感,感受诗人的志向与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鉴赏写作手法,揣摩诗人的情感。 三、【资料补充】 1、解题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从文题就可看出本文属歌行体,本诗共三十二句,每四句为一章,每两章为一节,共分八章四节。《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有“短歌微吟不能长”,傅玄《艳歌行》有“咄来长歌续短歌”,一般都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长歌比较热烈奔放,慷慨激昂;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微吟低徊,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短歌行》既有短歌的微吟低徊的特色,又有曹操独自的“慷慨悲凉”的风格。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本词属第一首。 2、背景补充 史实背景:据考证,这首诗作于曹操的晚年,即东汉末年的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以后。当时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文学背景:《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操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歌辞就是上面这首《短歌行》。 3、曹操其人 曹操( 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州人),是三国时候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年二十举孝廉,以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后起兵伐董卓,复击灭袁术、袁绍。他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措施,终于统一了北方。位至大将军、丞相。封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 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和顽强的进取精神。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他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风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启示。有《魏武帝集》传世。 曹操形象的不同内涵:文学、民间、历史上的不同形象 A政治家(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恢复生产网罗人才统一北方 二十岁举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升为济南相。后来起兵讨伐董卓,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掌握了朝廷的大权,官至丞相及大将军,封魏王。曹操死后,曹丕即位,呈递,以魏代汉,曹操被追尊为“武帝”。 B军事家(统帅):讨董卓,灭袁绍,统一北方 他削平群雄,击灭袁术、袁绍,统一北方,形成与吴、蜀鼎立的局面。指挥了官

凝心聚力抓质量,精细管理促提升,----县第四中学落实县初三教学工作会议方案

凝心聚力抓质量,精细管理促提升,----县第四中学落 实县初三教学工作会议方案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县初三工作会议精神,科学高效的落实学校的管理意图,整合激发初三教师个体和团队的智慧与潜能,使周密的计划落地生根,使学校美好的设想变为现实,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紧紧依靠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团结和带领各位初三老师,围绕县初三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市、县中考要求,把提高初三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力争今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二、具体措施 1.准备阶段 (1)建立初三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冷一帆(校长) 副组长:袁春金(副校长)、刘洪义(副校长) 成员:常源川、王洪超、刘军、初三各科备课组长 (2)建立初三年级质量管理机制,由袁春金副校长直管,年级主任王洪超负责具体工作。 (3)加强班主任管理,调整部分师资力量,让年富力强你和有丰富经验的老师任教,确保初三师资最优化。 2.动员阶段 (1)召开初三教师动员会,传达县局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分析2020中考各项数据,分析现状,排查摸底,定出目标,找出差距,采取措施,将初三管理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3)2021年中考目标初定:市级排名力争由去年的46名上升到42名,灌南高级中学统招上线数110名左右,低分率、优秀率、合格率达到要求。 3.措施落实阶段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鼓励教师用多媒体上课,提倡相互听课,吸取他人长处,提高教学质量,布置作业科学适量,批改规范及时。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集体备课质量,要求初三年级各个备课组每周至少备课一次,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要及时把最新、最优的教学理念和信息传达给每位教师,使他们能及时得到教学上的指导和帮助。 (3)抓好课堂教学,加强随堂听课检查力度,学校领导不定期深入课堂,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每周狠抓单元过关,注重单元过关质量,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采取合适的办法,亡羊补牢,确保人人过关。 (5)制定2021年中考激励方案,激发初三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潜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为初三教师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他们一心一意投入到工作中。 (6)做好提优辅差工作。要求老师每节课都要面对全体学生教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适当加深梯度,适当加深教学难度,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大的提高。 (7)经常召开优生和后进生会议,给他们鼓劲加油,增加其学习的信心和力量,不断提高对他们的要求,争取能每天有进步,每次考试有提升,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希望。 (8)每学期聘请教学专家和优秀教师来校指导,开展讲座,为初三教师排忧解难,指点迷津,开拓教学视野。 (9)不定期派出教师外出学习,学习其他学校先进教学经验,汲取别人长处,补自己短板,不断提高自己。 (10)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初三学生压力大,学业负担中,重视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8课《拿来主义》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4

《拿来主义》 【使用说明】 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填写在【我的疑问】栏。仍不明确的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 3.本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预习案】 一、基础知识 (一)知识链接 1、鲁迅先生的创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2、本文的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 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短歌行学案(符春盈)

《短歌行》学案(2010.10) 主备人:符春盈审批: 一、【文学常识】 《短歌行》属《相和歌?平调曲》,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分为“长歌行”和“短歌行”。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二、【路径点拨】 (一)整体感知 诗眼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词或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1.思考:通读全诗,请找出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诗人的情感,并划出相关诗句。 2.曹操在诗中如何抒发这种情绪? : (二)艺术手法鉴赏 ⑴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⑶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⑸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4.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两题。 岁暮①[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5.思考讨论(二选一) (1)谈谈曹操在本诗中流露的对人生的情感态度,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示? (2)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众说纷纭,他曾讨董卓为汉除奸;他曾挟天子以令诸侯,叱咤风云;他曾广聚贤才,横槊赋诗。他是奸是忠,是善是恶,你是如何看待历史人物曹操的? 6.拓展阅读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20岁举孝廉而入仕途,十数年间,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征服乌桓,统一北方。建安二十一年封魏王。谥号魏武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作此歌。 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三国演义》 这首诗作于曹操的晚年,即东汉末年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以后。当时53岁的曹操年岁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实现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饱受苦闷煎熬,但并不灰心丧气,仍以一统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招揽人才,以建功立业。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感叹时光易逝,去日苦多,功业未成的苦闷和要求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情怀。 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市)人。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苏幕遮 碧云天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苏幕遮碧云天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欣赏》 学习目标: 1.了解范仲淹生平及其词的创作风格。 2.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3.准确默写全词,并赏析本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学习重点: 1.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2.总结本词的写作手法。 学习难点: 把握本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一、知识链接 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 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二、整体感知 1.初读本词,说说本词主要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从词中哪些词语可以体现? 明确:(1)主题为思乡以及思念亲人。 (2)下片较多,如乡魂、旅思、相思等。 2.再读本词,概括本词上片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清澈剔透、色彩绚丽而又广阔无际的秋色图。 3.三读本词,如何理解“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所表达的感情。 明确:“休独倚”表达了词人夜里因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于是想登楼远眺,排遣愁怀;但空中的圆月更反衬出了词人的忧愁寂寞。不由得端起酒杯来想一舒愁苦的百转回肠,谁知酒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的眼泪,反而使自己的愁思更加悲苦。 三、疑难探究 1.《苏幕遮》中“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三句是怎样层层推进的呢?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傍晚,夕阳映照着远处的山峦,碧色的遥天连接着秋水绿波,萋萋芳草,一直向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照映不到的天边。这三句进一步将天、地、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自从《楚辞·招隐士》写出了“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以后,在诗词中,芳草就往往与乡思别情相联系。这里的芳草,同样是乡思离情的触媒。它遥接天涯,远连故园,更在斜阳之外,使瞩目望乡的客子难以为情,而它却不管人的情绪,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阿Q正传(节选)》学案

阿Q 正传》学案 【教学目标】 1. 理清小说的情节内容 2. 赏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3. 领悟课文主旨,分析评论阿Q 精神。 【教学重点】 人物、语言、主题 【教学难点】 对阿Q 精神的认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自学自测】 1.创作背景 《阿Q正传》创作于1921—1922 年。它为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现实,一个病态的社会和病态社会下的畸形的中国人,这部不朽著作的诞生,有着其深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领导这次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没有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一起参加革命,并且没有从根本上震动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只是形式上的胜利。鲁迅先生以锐利的、深邃的眼光,深刻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对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总结了其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2. 阅读文本和批注理清小说的情节内容要点。 第一章序—— 第二章优胜记略—— 第三章续优胜记略——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

第五章生计问题—— 第六章 从中兴到末路—— 第七章 革命—— 第八章不准革命—— 第九章大团圆—— 【自研自悟】 1.有人说,鲁迅的白描可以用一个字一个词,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请从文中找出两三个例子来证明这种观点。 2.概括阿Q 是个怎样的人?

自练自提】 试结合文本分析《阿Q 正传》中的找老太爷父子和假洋鬼子形象 第二课时 【自学自测】 根据第7、8 章概括阿Q对革命的态度变化的思想规迹 自研自悟】

自练自提】 1.有人说《阿 Q 正传》的一大艺术特色是“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 说 法?1.我们应如何看待阿 Q 的革命? 2.阿 Q 的悲惨结局说明了什么 ? ,你怎样看待这一

《短歌行》学案(教师用)

《短歌行》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曹操基本情况及创作背景,感悟诗人在暮年时分仍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知人论世) 2、能抓住诗眼,读懂诗歌的感情。 3、能鉴赏诗中的比喻、用典的艺术手法, 4、背诵并默写全诗。 【自主学习】 1. 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譬(pì)如子衿(jīn )呦呦(yōu )鹿鸣鼓瑟吹笙(shēng )何时可掇(duō)阡(qiān )陌(mò)契(qì)阔谈讌(yàn ) 绕树三匝(zā)周公吐哺(bǔ) 2. 词义辨识(重点解释加点字): 几何 ..:多少。 去日苦多 ....:(可悲的是)失去的日子太多了。 慨当以慷 ....:即“慷慨”,指宴会上的歌声激越不平,当以,没有实义。 何以解忧 ....:倒装句,“以何解忧”,用什么来解除忧愁呢。 青青子.衿:语出诗经,原写姑娘思念情人,本文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 忧从中.来:忧愁从这里来的。 乌鹊南.飞:乌鹊向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绕树三匝 ..:绕着树废了三圈。三,概数。 山不厌.高:山不会满足于它的高度。厌,满足。 3、知识链接: (1)、“短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分为短歌,长歌,因音节节奏长短区分。例如《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长歌比较热烈奔放,慷慨激昂;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微吟低徊,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短歌行》既有短歌的微吟低徊的特色,又有曹操独自的“慷慨悲凉”的风格。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本词属第一首。 4、资料补充: (1)、曹操其人: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

【全国校级联考】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灌南高级中学、海头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又叫重组DNA技术 B.重组DNA是在体外进行的 C.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必须是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 D.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答案】C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名师点睛】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1)原理:基因重组; (2)工具: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3)操作步骤: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4)应用:提高生物的品质,用工程菌制备疫苗等. 2.下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A.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解旋酶 B.限制性内切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C.解旋酶、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D.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答案】C 3.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 B.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C.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来实现的 D.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 【答案】B 【解析】由概念可知: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现有蛋白质的基因分子进行操作,改造基因即改造蛋白质,而且可以遗传,故A错误;由概念可知: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故B正确;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现有蛋白质的基因来实现的,故C错误;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不完全相同的,故D错误. 【考点定位】蛋白质工程 【名师点睛】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蛋白质工程能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而基因工程原则上能生产自然界原有的蛋白质.4.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C.质粒只有在导入宿主细胞后才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短歌行》《迢迢牵牛星》《归园田居》导学案

汉魏晋诗三首《迢迢牵牛星》《短歌行》《归园田居》教案2 汉魏晋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曹操的四言诗、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2、学生能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境、分析修辞格、体会情景交融、分析诗歌语言特征等。 3、品位《迢迢牵牛星》中的爱情美,《短歌行》中曹操的慷慨之气,《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 迢迢牵牛星 【导入语】 在前一课《孔》中,我们感受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妇孺皆知的关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请一个同学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后来发展成一个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在“乞巧节”这一天,未婚的姑娘们要在庭院里摆上茶品水果拜祭七姐,并且要举行缝纫比赛活动,还要唱“乞巧歌”。乞巧,就是向七姐乞求灵巧、智慧的意思,所有的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的。其实,纪念牛郎织女的方式是很多的,除了用节日活动的方式外,还有用诗词歌赋的形式来赞美他们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诗《迢迢牵牛星》,看看作者是怎样纪念他们的。 【《古诗十九首》介绍】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首诗选自于哪里呢?﹙《古诗十九首》﹚那么,《古诗十九首》是谁写的呢?写了哪些内容呢?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无名氏文人创作的五言诗,从思想内容上可分为游子诗和思妇诗。游子诗中常常流露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感慨,这是失意士人在社会大动乱前夕内心苦闷的表现。思妇诗则是东汉末年文士游宦他乡漂泊异地的写照。常用的艺术手法有融情于景或运用比兴。《古诗十九首》标志着五言诗歌形式从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疏通字词、翻译】﹙见课本﹚ 【赏析】 诗句描写内 容赏析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物理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2018-2019年最新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 物理模拟精品试卷 (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大黄鸭”来到中国,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 A B C D 2.关于四季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春雨是汽化现象 B.夏露是液化现象 C.秋霜是凝固现象 D.冬雪是升华现象3.自行车是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它运用了许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车轮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用力蹬脚踏板,自行车前进是因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C.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自行车不用踩也会前进是因为自行车的惯性 D.上坡前用力猛踩几下是为了增大自行车的惯性 4.关于电磁波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磁波普中频率最高的电磁波是γ射线 B.手机信号所使用的电磁波频率为900Hz,其波长大约为3.3m C.电视信号利用了电磁波的能量特征 D. X射线断层扫描照像(CT)是利用了电磁波的能量特征 5.关于光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凿大山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道理 B.当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时,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渔民叉鱼时,将鱼叉对准看到的“鱼”叉去可以叉到鱼 D.太阳光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6.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满屋子的香味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内活塞向下压缩气体,气体分子间引力做正功 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内燃机压缩冲程,汽缸内燃气温度上升,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7.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通过实验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如图所示,实验时要在通电直导线下方放一个小磁针,通过小磁针的偏转来判断电流是否在其周围空间激发磁场及激发的磁场的方向.为使实验效果尽量明显,下列有关直导线AB放置方向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导线AB应该东西方向水平放置 B.直导线AB应该南北方向水平放置 C.直导线AB应该东南方向水平放置 D.直导线AB应该东北方向水平放置 8.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2s~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D.5s~7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为零 9.某测量仪器及其控制电路如图所示.仪器的等效内阻为90 Ω,正常工作电流范围为100~300 mA之间,控制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0V.控制电路由两个滑动变阻器R1和R2串联组成,为了在不同环境下快速而准确地调节仪器以达到正常工作电流,应选用哪一组变阻器?( )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三语文《议论文语言的美容》复习学案 苏教版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三语文《议论文语言的美容》复习学案苏教版 一、语言锤炼的方法 请从语言运用角度评析下面语段: 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情拿起笔杆子,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谁?曾经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寻那一片光明;是谁?曾经伤逝,为的是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为革命多做一件事。是您,鲁迅先生!沧海横流,你是识时务之俊杰;刀光剑影,你是永远不倒的猛士!壮哉,您是千千万万人民心中的巨人。 特点: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特点: 1、“诚信是石,敲出星星之火;诚信是火,照亮夜行之路;诚信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3、“诚信是什么?活泼好动的孩子说诚信是两根纤小的手指,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说诚信是一张精致的信用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耄耋之年的老人说诚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 4、“它(文化小人)一方面愿意播扬和轰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 5、“时钟一下一下走过,每一步都有齿轮的转动,每一步都写下长与短的补合。爱因斯坦这科学之坛的巨匠,在太长的生命路途中,写下波尔的名字。也许是面红耳赤的唇枪舌战,也许是互不相让的据理力争。竞争中,两位科学家的长长短短补出了伟大的友谊,补出了人类世界的科学,补出了永远闪烁明光的智慧。双赢是合作的双手种下的果实,这果实属于双方,这果实又岂限于双方?” 特点: 6、“凡是有生命的东西,和时间较量的结果都是失败。有的败得辉煌,有的败得悲壮,有的败得美丽,有的虽败犹胜,有的败得合理,有的败得凄惨,有的败得龌龊。” 7、"谁至聪至慧地说过音乐是'上帝'的语言呢?音乐,岂止是'上帝'的语言,简直是'上帝'的抚爱!她顷刻间抚平了人心灵上的皱折,顷刻间让一个人心灵的泉水流入另一颗心灵。音乐,让人善良,让人豁达,让人慈祥,让人高尚,让一个浪迹在外的穷小子有了安身的雀巢了!"作者先作一个设问,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用整句回答问题,这样写的好处是:加强抒情性,突出抒情点。

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学案:第1课时评两篇 含答案

◆1 时评两篇 新闻时评,又称时事评论,简称时评,是一种新闻体裁。它是传播者借助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刚刚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这种文章往往有很强的时效性、思想性,它能真实地反映现实,引导我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和思考现实生活,扣紧时代脉搏而抒发真情实感。 论取舍 人要有所取,必须有所舍。 “取”固费力,“舍”亦太难。 人不能只取不舍。 要有收获,必有付出。付出便是舍。 对无法得到的东西,忍痛放弃,那是一种豁达,但也是一种割舍。必须割舍而不肯割舍,则是疑虑与执迷,对自己有害无益。能在必须割舍时,毅然地割舍,乃是坚强与洒脱。 不要以为只有能“取得”的人才是大智大勇,那些能毅然“割舍”的人,实在具有更高的智慧与更大的勇气。 苦恼的来源是患得患失。所谓患得患失,也就是对取舍的犹疑不决。 这“舍”有时是有形的,如买东西,置产业,你需付钱。有时是无形的,如要专心争取事业上的成功,必须舍去许多个人的享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最大的取舍是对成功与荣誉的取舍。人们追求成功犹如爬山。一个又一个山头的征服过程虽艰苦,但成功在望的鼓励使你提起勇气继续攀登,这是“取”的过程。但当你到达峰顶,

备享殊荣之时,也就是你准备功成身退之日。这一番“舍”更需智慧与勇气。 另一种“舍”是对求之不得的事物的舍。尽力而为是“取”的最高原则。发觉此事与己无缘,能潇潇洒洒地挥手而去,另辟发展之道,这也是一种“舍”。 微感言: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2.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歌德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6.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 一、审美视窗 呐喊,就要不同凡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近年来,时评作为一种新闻样式正风靡媒体。 大至国家大事,小至凡人琐事,时评,以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作为评论对象,有感而发,作出评论。它既有对先进的新生事物的赞颂、褒扬,也有对落后丑恶现象的批评、鞭挞,还可以就某一社会问题进行分析,阐发某种具有现实意义的道理。 有专家曾说过: 一流媒体站在生活前沿,引导生活。 二流媒体站在生活之中,推动生活。 三流媒体站在生活之后,指责生活。 思想是引导生活的源泉,要办有思想的媒体,要写有思想的时评。 【注】本文两篇时评的作者分别是:①徐勤,著名媒体从业者,善写时评类文章,在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苏武传》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苏武传》 学习目标 1、了解《汉书》及本文历史背景。 2、积累文言实虚词,在语境中体会文言、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 3、了解并体会苏武的形象,学习苏武视国家利益重于生命的爱国节操。 重点难点 1、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学法指导 诵读法、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简析: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 二、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2、《汉书》简介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 三、自主学习 1、字音字形 栘(yí)中数(shuò)通使且鞮(jūdī)侯丈人行(háng) 遗(wèi)单于缑(gōu)王昆邪(hún yé)王浞(zhuó)野侯 阏氏(yān zhī) 左伊秩訾(zǐ) 煴(yūn)火膏(gào)草野

2021届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及解析

2021届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祝考试顺利★ (解析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 1.如图为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和转运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抗体、神经递质都属于分泌蛋白 B. 图中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结构有①②③④⑤ C. 若②合成的是丙酮酸脱氢酶,则该酶在⑥中发挥作用 D. 若②合成的是染色体蛋白,则该蛋白会运送到①⑤⑥中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和转运的过程和有关细胞器的功能以及转录、翻译过程,难度较大。考查学生的识记、识图和理解与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分泌蛋白是指在细胞内合成而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的蛋白质,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解答】 A.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抗体都是分泌蛋白,而神经递质是小分子物质不属于分泌蛋白,A错误; B.胰岛素是分泌蛋白,图中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结构有②核糖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线粒体四个细胞器,除了细胞器外,还有①细胞核参与,在细胞核内完成转录过程形成合成蛋白质的模

板mRNA,B正确; C.若②合成的是丙酮酸脱氢酶,则该酶在⑥线粒体中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挥作用,C错误; D.细胞中的染色体只存在于细胞核中,而⑤线粒体和⑥叶绿体无染色体,D错误。 故选B。 2.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 染色体、核糖体、线粒体、酶等结构或物质的组分中肯定不含核糖的是酶 B. 诺如病毒的遗传物质只含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 C. 性激素、细胞膜、淀粉共有的化学元素只有C、H、O D. 糖蛋白、抗体、R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特异性的物质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 A.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另外还有少数RNA也具有催化功能,RNA起酶的作用时,酶有核糖参与,A错误; B.诺如病毒的遗传物质只含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B正确; C.性激素属于脂质,含有C、H、O元素,细胞膜(含有C、H、O、N、P)、淀粉(含有C、H、O)共有的化学元素只有C、H、O,C正确; D.糖蛋白、抗体、R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特异性的物质,D正确。 故选A。如下图为细胞中化合物A与化合物B生成化合物D的过程示意图,C为化学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A为甘油、B为脂肪酸,则D中含有元素P B. 若A为葡萄糖、B为果糖,则D为麦芽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