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的特征(教案)

七年级:生物的特征(教案)
七年级:生物的特征(教案)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

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七年级生物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生物的特征(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理解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

理解生物和非生物,会比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能力目标:在观察、讨论和分析的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

维、分析综合的能力

德育目标:在了解我国生物资源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逐渐培

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家乡、珍爱生命的情感和

逐渐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重点难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请每名学生说出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不能重复)。

学生回答(专心致志,踊跃参加,气氛活跃,)

2、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特征?你们是怎样区分它们的?

二、导入新课

自然界有生物和非生物,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将不同的生物区分开来?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生物的特征(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1、展示实物:鱼(在鱼缸里)、石头、菊花(带有枯枝)等。

2、提出问题:

观察并区分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你总结出生物所具有的特征吗?

3、设疑自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物?

(2)生物有那些共同特征?

(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怎样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人是生物吗?珊瑚虫是生物吗?菊花的桔枝是生物吗?

拖把、扫帚是生物吗?粉笔是生物吗?

(4)说一说观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观察和分析插图,独立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识图、学会观察、学会联系实际归纳总结。

4、解疑合探

学生独立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最后教师点评总结。

点评要点:

(1)有生命的物质称为生物。

(2)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

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如……;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

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根据某一物体是否需要营养,进行呼吸、排泄、生长和繁殖,对刺激做出反应等特征,来判断其是否是生物。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的方法有:

肉眼观察;

借助显微镜、放大镜等仪器观察;

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观察;

有时还需要测量。

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记录实验结果;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各抒己见,共同学习,开阔视野,共同提高,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结合实际归纳总结能力。

5、质疑再探

文本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对于生物的特征,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生物现象你有疑惑,不能很好的解释,提出来,大家一起探究。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疑惑:

教师为质疑做准备:

如: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物的特征。

(1) 生物是一个物体的集合,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

(2)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非生物

对刺激有明显反应对刺激没有明显反应

能生长不能生长

需要营养不需要营养

能繁殖后代不能繁殖后代

能适应和影响环境不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没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一般由细胞构成没有细胞结构

(3) 生物的特征

1、有共同的物质和结构基础

2、有新陈代谢现象

3、有应激性

4、有生长,发育,生殖的现象

5、有遗传变异的特征

6、能够适应一定环境和改变环境

7、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8、生物能进行呼吸

9、能够排除体内废物

10、对外界刺激有所反应

6、运用拓展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二、拓展题

1.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小猫属于。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四.阅读并分析下列材料:

①一粒桃树种子能发育成一棵很大的桃树,并结出许多桃;一只蝌蚪能发育成一只青蛙。

②将从同一棵向日葵上取下的两粒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都是向日葵,但两棵向日葵总是有一些形态特征不一样。

(1)材料①说明生物的。

(2)材料②说明生物的。

四、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排除身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课本练习参考答案

1.机器人和钟乳石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它们不是生物。

2.(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

(2) 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背景资料

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生物学家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认为生物都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从化学组成上说,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其中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贮存着遗传信息。从结构上说,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生物体时刻不停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即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从而适应周围的环境。

4.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生物在生殖过程中,能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后代个体也会产生各种变异,因此,生物的各个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生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含羞草遇到刺激所作反应的说明

含羞草不仅在夜晚将小叶合拢,叶柄下垂,在白天,当部分小叶受到震动时,也会成对地合拢。如果刺激较强,这种刺激会很快地依次传递到邻近的小叶,乃至整个复叶的小叶,此时复叶叶柄下垂。若刺激强度较大,甚至可使整株植物的小叶合拢,复叶下垂。但过一段时间,又可恢复原状。含羞草对震动的反应很快,受到刺激0.1 s后就开始产生反应,几秒钟内完成。刺激在含羞草中传递很快,可达40~50 cm/s。

含羞草复叶下垂,是由于复叶叶柄基部的叶枕中细胞紧张度的变化引起的。叶枕的上半部与下半部组织中细胞的构造不同,上部的细胞壁较厚而下部的较薄,下部组织的细胞间隙比上部的大。在外界刺激影响下,叶枕下部细胞的透性增大,水分和溶质由液泡中透出,排入细胞间隙,因此,下部组织细胞的紧张度下降,组织疲软;而上半部组织此时仍保持紧张状态,复叶叶柄即下垂。小叶运动的机理与此相同,只是小叶叶枕的上半部和下半部组织中细胞的构造,正好与复叶叶柄基部叶枕的相反,所以当紧张度改变,部分组织疲软时,小叶

即成对地合拢起来。

含羞草这种遇到刺激所作出的反应,是自然选择中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例如,在热带地区经常下暴雨,含羞草对最初的雨滴即作出反应,可以减轻暴雨对植物体的伤害。含羞草的这一特征有利于它的生存。

课后记

1.关于生物能进行呼吸这一特征,教材中举出鲸呼气的例子,其实,鲸呼气只能说明呼吸的表面现象,真正的呼吸发生在细胞内。植物的呼吸也是如此。

2.植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一般不明显,学生不一定清楚,对学生的疑问,可用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等加以说明。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