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

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
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

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鲁迅的生活背景,鲁迅的生活环境

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鲁迅的生活背景,鲁迅的生活环境2006-12-02 09:26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鲁迅的生活背景,鲁迅的生活环境,鲁迅的生活年代背景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展开大规模的论战时,鲁迅站在革命派一边,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取一致步调,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妥协、投降倾向。

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徬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这一时期,鲁迅开始接触马列主义,阅读过《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著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来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教育,彻底放弃了进化论思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认真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学运动的主将。这期间,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国民党反动派御用文人及其他反动文人、反动文学进行不懈的斗争,逐步成为我国文化革命的旗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战士。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后十年的杂文,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地、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这些作品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介绍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中国的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艺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1938年出过《鲁迅全集》(二十卷),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56年,党和人民政府迁移重建了鲁迅墓。毛泽东亲自为鲁迅墓题字,并多次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鲁迅学习。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作者简介之二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七岁入私塾“三味书屋”,读诗书经传,但他更喜欢野史、杂记,同时又喜欢美术和民间文艺。十三岁时,祖父因科场案被捕入狱,父亲又患了重病,家庭由小康而坠入困顿。十六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里“几乎什么也没有了”。家庭经济地位的变化,使鲁迅饱尝了世态炎凉的况味,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封建道德的虚伪。鲁迅幼年及祖父下狱后常住外婆家,使他有机会接触农民的孩子,了解农民的痛苦生活和勤劳朴素的品质。所有这些,对鲁迅后来的思想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1898年5月鲁迅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入江南矿务铁路学堂。在南京四年,鲁迅从维新派变法中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使他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相信“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1901年12月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决定去日本留学。次年1月入东京弘文书院学习。为了表示与满清统治斗争到底、献身祖国解放事业的决心,鲁迅毅然剪掉象征种族压迫的辫子,并存照题诗,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庄严誓言。1904年鲁迅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以为“日本维新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想借此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但严酷的现实使他醒悟到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尤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来唤起民众。1906年6月,鲁迅回到东京,积极参加反清爱国的革命活动,翻译与介绍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外国小说。1907年,他写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文章,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以进化论为主要武器,对形形色色的反动思潮进行猛烈的批判,提出改革中国社会的政治主张。

1909年夏,离日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教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非常兴奋,热情地欢迎、支持这一革命。1912年1月,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请,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部迁往北京,先后任社会教育司科长、佥事。他亲眼看到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丑剧,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他在寂寞和苦闷的心情中抄写碑帖,整理古籍;同时考察中国的历史,思索中国的前途。《唐宋传奇集》和《嵇康集》等大多是这个时期辑录整理的。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正在沉思、探索的鲁迅以强烈的震动,使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从1918年起,鲁迅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这一年四月,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这个社会的号召。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鲁迅“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发表了《孔乙己》、《药》等优秀短篇小说和大量匕首投枪式的杂文,以彻底反封建的思想和犀利冷峻的艺术风格,显示文学革命的实绩。

1920年秋天开始,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教中国古典文学,并坚持文学创作。《中国小说史略》就是根据教课讲义整理成的文学史专著。1921年12月鲁迅写成著名小说《阿Q正传》。作品通过雇农阿Q这个典型,鞭挞封建制度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精神奴役,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这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丰碑。1923年和1926年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展示了辛亥革

命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阔的生活画面。散文诗集《野草》也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1925年,围绕“女师大风潮”,鲁迅同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自由派进行尖锐的斗争。1926年1月,在大革命高潮声中发表著名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出“打落水狗”彻底革命的口号。在“三·一八”惨案中,面对反动军阀的血腥暴行,鲁迅愤慨地指出:“血债必须用同物来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同年八月,因受反动军阀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执教,著有《汉文学史纲要》和优秀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五篇。这些散文笔调优美、含蓄,感情深沉、激宕,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1927年1月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发表了著名文章《庆祝沪宁克服的那一边》,热烈赞颂革命,发出“永远进击”的号召。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鲁迅因营救中山大学学生无效,愤而辞去该校一切职务。血的事实使鲁迅“轰毁”了进化论思想,认识到“青年必胜于老人”的偏颇,向共产主义的思想飞跃。

1927年9月底,鲁迅到上海定居。从此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和文艺运动。在1928年文学论争中,鲁迅比较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刻地进行自我解剖,确信“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长期阶级斗争的磨炼和艰苦的自我教育,使鲁迅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鲁迅最后的十年,在党的领导下,在新文学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他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并先后参加了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他还主编和与人合编过《语丝》、《奔流》、《前哨》等革命刊物,倡导过文艺大众化运动和新兴木刻运动,培养了不少革命作家。他以杂文为武器,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文人进行英勇、坚决的斗争,揭露他们充当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走狗的丑恶嘴脸。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鲁迅怀着极大的喜悦,向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发了贺电,表达了对党和毛主席的崇敬和热爱。

鲁迅为革命为人民鞠躬尽瘁,积劳成疾,但谢绝到国外就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坚持在中国战斗到最后一息。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终年五十六岁。鲁迅的“治丧委员会”由毛泽东、蔡元培、宋庆龄、茅盾等人组成。上海各界敬献的“民族魂”旗帜,覆盖着他的遗体。中共中央从延安发来唁电,谨表哀悼。当鲁迅遗体在虹桥公墓安葬时,成千上万的群众赶来送殡。解放后,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主席亲书“鲁迅先生之墓”六个大字,出版了《鲁迅全集》二十卷,《鲁迅书信集》和《鲁迅日记》各两卷。鲁迅著作已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为传颂,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热爱。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设计理念 真善美是文章追求的最高境界,本文是作者追求这种理想境界的一个具体表现。文章围绕鲁迅以《狂人日记》为开端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作品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为中心,揭示了鲁迅在“《新青年》时代”从原来的不问世事、埋头抄碑,到后来创作《狂人日记》等白话小说、投身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变化及其历史意义。 本文所在单元的标题为“精魂动天”,意在通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感悟人生,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学习本文首先要帮助学生对鲁迅形成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认识,养成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人和事的意识,并让学生体会史料在传记中的作用以及作者求真求实的精神。 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方面都不能忽略。传统的授课方式往往是从知识和能力的角度入手设定目标,所以尽管一些目标看似明确,但由于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变成了生硬的任务,又加之没有合理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乐意接受,目标自然不能实现。根据高中学生对鲁迅已经有了一定了解的情况,本设计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入手,渗透方法指导,推动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 预设目标 1.重新认识鲁迅,形成以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人和事的意识;认识作者求真的态度。 2.掌握通过寻找文章的切入点理解文章的方法。 3.体会作者运用史料真实地反映人物的手法。 切入点 本文节选自曹聚仁《鲁迅评传》第9节,《鲁迅评传》写于1956年,正值国内个人崇拜、英雄崇拜风气盛行。本文的关键在于一个“真”字:一是鲁迅的“真”,即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二是作者的“真”,即作者的求真态度和方法。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一事。言为心声,行为思表,鲁迅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他的思想。我们可以围绕这一点来切入,设计问题,带动全篇的理解。问题设计: 鲁迅是怎样开始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小说的? 围绕这一问题可以衍生出以下子问题: 1.鲁迅开始为什么没有在《新青年》上发表小说?这反映了他当时什么样的心态? 2.鲁迅后来为什么在《新青年》上发表小说了? 3.鲁迅自己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作者又是怎样看待的?作者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4.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这件事? 以上是从鲁迅的“真”入手的,我们也可以从作者的“真”入手,作者的“真”主要体现在作者对鲁迅的评价上。本文的中心事件是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一事,作者对它的评价,实际就是作者求“真”的体现。在文中主要体现在这样一段话上:如许寿裳氏所说的,周树人开始用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写小说,这是鲁迅生活的一个大发展,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章。不过鲁迅自己,在当时只是一种助阵的意思。 抓住这句话,我们前后联系,就可以顺利理解文章。据此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在这之前鲁迅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2.他为什么这样生活?为什么又写起小说来了? 3.为什么说这是鲁迅生活的一个大发展? 4.为什么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章?

鲁迅留日背景及

鲁迅留日背景及《藤野先生》的主题 多年来多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用书都认为,藤野先生的品质是“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有求实精神”、“严谨治学”、“不怀民族偏见”等,《藤野先生》的主题,也就是赞扬他这些精神,同时抒发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抒发爱国主义感情当然是正确的,但以上对藤野先生的品质的概括,我认为不准确,把主题定为赞扬藤野先生这些精神,当然也就不准确了。 藤野先生是鲁迅终生感激和怀念的老师。他不但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表示怀念,还一直在家里挂着他的照片。1934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选哪些篇目,鲁迅表示: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还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藤野先生。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得知没有打听到,于是叹息:“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可见对藤野先生感情之深。他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如此感激,如此高度评价藤野先生呢? 第一:本来,鲁迅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家庭环境。他的祖父周福清出身翰林,在北京担任过内阁中书。但是,从鲁迅13那年开始,他的家庭遭受了两次重大打击。先是祖父因科考舞弊案入狱,从此,家境急剧衰败。第二年,父亲周伯宜突然吐血,重病不起。鲁迅是长子、长孙,从此,他过早地挑起了一部分家庭重担,频繁地出入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不久,父亲病逝,留下寡妻和他们兄妹4人。那一年,他15岁。 因此,他感受到人世间的种种歧视和冷遇。一是当铺、药铺的冷眼和轻蔑;二是路旁闲人的指点和讥笑;三是几个“名医”,其实是庸医医术上的糊弄、药引上的刁难和费用上的狮口大开。更让人生气的是本家亲戚的“变脸”以至欺侮.由于在家乡感受到的是轻蔑、是势利、是冷酷、是欺侮,由于家乡让他憎恶和痛恨,“那么,走罢!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琐记》)于是,鲁迅进了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半年后又到南京矿路学堂。 在南京,他读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了解中国,了解世界,了解满清政府的落后与腐朽,眼界大开,心情也好一点。但这时他又感受到另一种歧视──他爱于课余时间骑马游玩,有一次经过学校附近满族人聚居的旗营,旗营中的满族少年见他一个汉人竟敢高高地骑马经过营门,便投来石块并辱骂他。他大怒,扬鞭追赶那些掷石者,结果摔下马来,跌得头破血流。这种歧视已不同于以前,以前的歧视只是针对他的家庭和个人,现在的歧视则是针对他和他的被统治的民族,这使他意识到自己还是满清的奴隶.毕业后,既然在国内感觉很气闷,鲁迅便选择了国外留学,于1902年3月东渡日本。在日本,他又继续受到比以前更严重的歧视。鲁迅到日本去的时候,日本的国力逐渐强盛,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歼灭了中国的北洋水师,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风气,有的日本报纸就公然宣称:“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实际确乎不得不产生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因此,他们(指中国人)在生理上已失去人类的资格。”……许多留学生,偏偏又那样不争气,非但不从日本人的轻蔑中汲取自我警策的动力,反而以自己的种种乖行,不断地证明那轻蔑的正当。就以与鲁迅同住的留学生来说吧,有整天把地板踏得咚咚作响,尘土飞扬地学跳舞的,也有不遵守客店里新老客户循序洗澡的惯例,抢先钻进洗澡间,把水泼得四溅

1 一鲁迅留日背景及《藤野先生》的主题

1 一鲁迅留日背景及《藤野先生》的主题 导读:一 多年来多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用书都认为,藤野先生的品质是“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有求实精神”、“严谨治学”、“不怀民族偏见”等,《藤野先生》的主题,也就是赞扬他这些精神,同时抒发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抒发爱国主义感情当然是正确的,但以上对藤野先生的品质的概括,我认为不准确,把主题定为赞扬藤野先生这些精神,当然也就不准确了。 藤野先生是鲁迅终生感激和怀念的老师。他不但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表示怀念,还一直在家里挂着他的照片。1934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选哪些篇目,鲁迅表示: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还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藤野先生。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得知没有打听到,于是叹息:“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可见对藤野先生感情之深。他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如此感激,如此高度评价藤野先生呢?我想,仅仅是“认真负责”之类,似乎在鲁迅眼里不能称为“伟大”,也不会令他终生怀念和感激。那么,藤野先生“伟大”的品质究竟是什么,进而《藤野先生》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弄清这个问题,还需要了解

鲁迅留日的背景和他当时的心理。 二 本来,鲁迅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家庭环境。他的祖父周福清出身翰林,在北京担任过内阁中书。但是,从鲁迅13那年开始,他的家庭遭受了两次重大打击。先是祖父因科考舞弊案入狱,从此,家境急剧衰败。第二年,父亲周伯宜突然吐血,重病不起。鲁迅是长子、长孙,从此,他过早地挑起了一部分家庭重担,频繁地出入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不久,父亲病逝,留下寡妻和他们兄妹4人。那一年,他15岁。 因此,他感受到人世间的种种歧视和冷遇。一是当铺、药铺的冷眼和轻蔑;二是路旁闲人的指点和讥笑;三是几个“名医”,其实是庸医医术上的糊弄、药引上的刁难和费用上的狮口大开。更让人生气的是本家亲戚的“变脸”以至欺侮。他和弟弟们到外婆家避难,大舅父家的人竟称他们是“乞食者”。本家各房聚议分家时,竟公然欺负,要将坏房子分给他们。从《琐记》(见《朝花夕拾》)可知,“衍太太”之流对小鲁迅不无恶意的流言,也在院中传播开来。这些,本也是惯常现象,中国向来不乏势利小人,只是少年鲁迅比一般孩子过早地感受了这一点,在他幼小而敏感的心灵上打下了过深的烙印。这使他后来的作品中也多反映对社会阴暗的感受。 由于在家乡感受到的是轻蔑、是势利、是冷酷、是欺侮,由于家乡让他憎恶和痛恨,“那么,走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琐记》)于是,鲁迅进了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半年后又到南京矿路学堂。

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

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鲁迅的生活背景,鲁迅的生活环境 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鲁迅的生活背景,鲁迅的生活环境2006-12-02 09:26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鲁迅的生活背景,鲁迅的生活环境,鲁迅的生活年代背景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展开大规模的论战时,鲁迅站在革命派一边,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取一致步调,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妥协、投降倾向。 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徬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这一时期,鲁迅开始接触马列主义,阅读过《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著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来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教育,彻底放弃了进化论思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认真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学运动的主将。这期间,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国民党反动派御用文人及其他反动文人、反动文学进行不懈的斗争,逐步成为我国文化革命的旗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战士。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后十年的杂文,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地、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这些作品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介绍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中国的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艺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1938年出过《鲁迅全集》(二十卷),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56年,党和人民政府迁移重建了鲁迅墓。毛泽东亲自为鲁迅墓题字,并多次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鲁迅学习。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作者简介之二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参鲁迅留日背景及《藤野先生》的主题_0819文档

2020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参鲁迅留日背景及《藤野先生》的主题_0819 文档

EDUCATION WORD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参鲁迅留日背景及《藤野先生》的主题_0819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一 多年来多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用书都认为,藤野先生 的品质是“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有求实精神”、“严谨治学”、“不怀民族偏见”等,《藤野先生》的主题,也就是赞扬他这些精神,同时抒发作者强 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抒发爱国主义感情当然是正确的,但以上对 藤野先生的品质的概括,我认为不准确,把主题定为赞扬藤野先 生这些精神,当然也就不准确了。 藤野先生是鲁迅终生感激和怀念的老师。他不但写了这篇回 忆性散文表示怀念,还一直在家里挂着他的照片。1934年,日本 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

问选哪些篇目,鲁迅表示: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还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藤野先生。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得知没有打听到,于是叹息:“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可见对藤野先生感情之深。他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如此感激,如此高度评价藤野先生呢?我想,仅仅是“认真负责”之类,似乎在鲁迅眼里不能称为“伟大”,也不会令他终生怀念和感激。那么,藤野先生“伟大”的品质究竟是什么,进而《藤野先生》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弄清这个问题,还需要了解鲁迅留日的背景和他当时的心理。 二 本来,鲁迅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家庭环境。他的祖父周福清出身翰林,在北京担任过内阁中书。但是,从鲁迅13那年开始,他的家庭遭受了两次重大打击。先是祖父因科考舞弊案入狱,从此,家境急剧衰败。第二年,父亲周伯宜突然吐血,重病不起。鲁迅是长子、长孙,从此,他过早地挑起了一部分家庭重担,频繁地出入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不久,父亲病逝,留下寡妻和他们兄妹4人。那一年,他15岁。 因此,他感受到人世间的种种歧视和冷遇。一是当铺、药铺的冷眼和轻蔑;二是路旁闲人的指点和讥笑;三是几个“名医”,其实是庸医医术上的糊弄、药引上的刁难和费用上的狮口大开。

鲁迅写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

鲁迅写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 《朝花夕拾》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29年2月再版。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被纳入初中课本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可见它对教育事业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啊。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经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在北京寓所的东壁下创作的《狗·猫·鼠》《阿长

鲁迅作品年代顺序

鲁迅作品年代顺序: 1898~1908(1902~1909.6留日) 1898(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嘎剑生杂记》短文四则 《莳花杂志》短文二则 1900(1899路矿学堂) 旧体诗《蓬莱人》 1901 旧体诗《庚子送灶即事》 祭书神文 和仲弟送别元韵并跋 1903(1902留日) 斯巴达之魂(译雨果《哀尘》) 说 中国地质略(译《月界旅行》《地底旅行》)《自题小像》 1905 译《造人术》 1907 译《红星佚史》 人之历史 摩罗诗力说 科教史教篇 文化偏至论 1908

译《裴掾飞诗论》 破恶声论 1909(1909年8月回国) 译安德列夫《红笑》 题《<劲草>译本序》 域外小说集(翻译) 1909~1917 1911(促周作人回国、辛亥革命) 怀旧(1911、小说、九岁的“我”,不喜欢夫子,长毛) 1912 《越铎》出世辞 辛亥游录 哭范爱农 1913 儗播布美术意见书 《谢承后汉书》序、《谢沈后汉书》序 翻译上野阳一《艺术玩赏之教育》社会教育与趣味、儿童之好奇心《嵇康集》跋 1914 《云谷杂记》序 《会稽郡故书杂集》序 译岛平三郎《儿童观念界之研究》 《范子计然》序、《魏子》序、《任子》序、《广林》序 1916

教育纲要 1917愤而离职,后回教育部 1918~1925(1926、7赴厦门,1927、1到广州,1927、10回上海)1918 狂人日记1918(周作人欧美文学史) 新诗《梦》、《爱之神》《桃花》 《吕超墓志铭》跋 《吕超墓出土吴郡郑蔓镜考》 我之节烈观 渡河与引路 随感录1918~1919 孔乙己 1919 药1919 明天1919 《自言自语》散文诗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1919(周作人、小路笃实、新村记) 一件小事 重校《青年之梦》1919 1920(北大教授) 风波 译尼采《察拉图斯忒拉的序言》 头发的故事 1921

时代背景对于鲁迅与韩寒文学创作的影响

时代背景对于鲁迅与韩寒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总述 湖北省鲁迅学会副会长、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川鄂说,部分大学生疏远鲁迅,主要是因为时代的隔膜,鲁迅先生所面对的,是一个政治黑暗的时代,他需要同种种黑暗势力作斗争;今天的时代则较为宽松和谐,因此,青年人可能无法体认先生作品中的价值。不过,鲁迅的作品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如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他建议,大学生在阅读鲁迅时,可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沉下心来体味其精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韩寒是一个相当崭新的名字。在1999年全国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是韩寒第一次“浮出海面”,那时韩寒上高一。新概念大赛有一个好处,就是获得一等奖的高三学生能被作为主办方的大学免试提前录取,韩寒的打算就是在高中三年级取得大赛的“三连冠”,这样离他的大学也就不远了。韩寒有这个想法首先是自信,确实他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能力极好,让人不得不信服;再一个就是他自知无法与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相处融洽,除语文和英语外,韩寒有七门功课总是不及格,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成绩单挂红灯七盏,照亮我的前程”。而这些则对他的文学创作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与韩寒二者的语言都很锋利,都在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与丑陋。不过鲁迅说的比较含蓄,而韩寒的语言比较锋利。这当然与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鲁迅的那个时代是社会动荡的年代,而韩寒则生活在舆论自由的年代,这都使得他们的文字有了很大的不同。 二、生活背景及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七岁入私塾“三味书屋”,读诗书经传,但他更喜欢野史、杂记,同时又喜欢美术和民间文艺。十三岁时,祖父因科场案被捕入狱,父亲又患了重病,家庭由小康而坠入困顿。十六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里“几乎什么也没有了”。家庭经济地位的变化,使鲁迅饱尝了世态炎凉的况味,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封建道德的虚伪。鲁迅幼年及祖父下狱后常住外婆家,使他有机会接触农民的孩子,了解农民的痛苦生活和勤劳朴素的品质。所有这些,对鲁迅后来的思想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韩寒,1982年出生于上海金山。中国职业拉力赛及场地赛车手、作家,《独唱团》杂志主编,并涉足音乐创作。2010年4月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很多人愿意称呼他为80后的领军人物,是80后出道最早的代表人物。 三、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鲁迅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企图因此改变国民精神。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

鲁迅留日背景、心态及《藤野先生》的主题

鲁迅留日背景、心态及《藤野先生》的主题最近看到新教材第六册的目录,又有《藤野先生》一课。几个刊物的编辑老师希望我写一点“指要”之类的文章,于是欣然从命。 (一)多年来多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用书”都认为,藤野先生的品质是“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求实精神”、“严谨治学”、“不怀民族偏见”等,《藤野先生》的主题,也就是赞扬他这些精神,同时抒发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抒发爱国主义感情当然是正确的,但以上对藤野先生的品质的概括,我认为不准确,把主题定为赞扬藤野先生这些精神,当然也就不准确了。 藤野先生是鲁迅终生感激和怀念的老师。他不但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表示怀念,还一直在家里挂着他的照片。1934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来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选哪些篇目,鲁迅表示: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还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藤野先生。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得知没有打听到,于是叹息:“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可见对藤野先生感情之深。他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如此感激,如此高度评价藤野先生呢?我想,仅仅是“认真负责”之类,似乎在鲁迅眼里不能称为“伟大”,也不会令他终生怀念和感激。况且,“认真负责”之类的说法也经不起推敲。 ──藤野先生是否对每个学生都如此“认真负责”?不是,只是对鲁迅一人,为此还引起了“爱国青年”的不满和怀疑。 ──虽然日本人在历史上曾多次侵略我国,从民族感情上说有许多让我们讨厌和憎恨的东西,但不可否认,他们的“认真负责”是世界公认的,这已经成为大和民族的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这个民族的人几乎个个是工作狂,比藤野先生更“认真负责”、更“严格要求”、更“严谨治学”的还大有人在。相比之下,藤野先生单就这一点来说决不是最优秀的,可鲁迅为什么不说别人“伟大”却单单这样评价藤野先生呢?其中一定另有原因。 那么,藤野先生“伟大”的品质究竟是什么,进而《藤野先生》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知道,阅读一篇作品,不应当简单地根据其事件、情节来概括人物性格和作品的主题,而应当将人物性格、作品主题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倾向联系起来,全面考虑。所以,

鲁迅先生的时间名言

鲁迅先生的时间名言 1、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2、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鲁迅 3、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 4、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鲁迅 5、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鲁迅 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7、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鲁迅 8、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鲁迅 9、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鲁迅 10、博识家的话多浅,专门家的话多悖。——鲁迅 11、浪费时间等于是慢性**。——鲁迅

12、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鲁迅 13、失掉了现在就等于没有了未来。——鲁迅 14、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鲁迅 15、“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鲁迅 16、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工作的。——鲁迅 17、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鲁迅 18、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鲁迅 19、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20、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鲁迅 21、勇者举刀向强者。——鲁迅 22、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鲁迅

鲁迅所处时代背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1918年5月,

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

谈》、《花边文学》等等,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 欧阳学文 鲁迅18811936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中日关系: 1.19世纪末70年代,日本侵犯台湾,后勒索中国白银50万两作为撤兵条件。 2.1894年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战后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3.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国侵华。 4.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5.1913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从而揭开侵华序

鲁迅

鲁迅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汉族。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中文名: 周树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 别名: 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 出生日 期: 1881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 1936年10月19日 职业: 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革命家 毕业院校: 南京路矿学堂,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主要成就: 深刻影响“五四”后的中国文学 代表作品: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身高: 161厘米 生平 求学时期 早年鲁迅出生在中国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府城内东昌坊口(今属绍兴市越城区)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在北京任官员。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鲁瑞。鲁迅与周恩来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 1892年,11岁的鲁迅就读于家乡绍兴的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1893年(光绪十九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周福清被判“斩监候”,入狱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礼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于是家道开始衰落,同时其父亲周伯宜也重病在床,1896年病故。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童年的生活场景,百草园、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农村等地,都成为后来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要素材来源。 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家乡的三味书屋,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并改名为周树人。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铁路学堂,与陈衡恪结交,1901年毕业,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思想的书,尤其是翻译的小说。 留学日本 鲁迅与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等著名作家都为留学日本派。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2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改制东北大学医学部)学习现代医学。鲁迅选择学习现代医学,是因为父亲的病故造成他对中医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他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也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在仙台给鲁迅影响最大的是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在周作人所著的《鲁迅的青年时代》和许寿裳所著的《亡友鲁迅印象记》两部书中,两人都曾引用过鲁迅的医专同班同学医学博士小林茂

鲁迅写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鲁迅写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 《朝花夕拾》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29年2月再版。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被纳入初中课本如《从百

鲁迅《药》的写作背景

《药》的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之一 鲁迅先生的《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6卷第5号。以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对外勾结帝国主义,投降卖国;对内加强反动统治,残酷镇压革命运动,另一方面又在思想上愚弄和麻痹人民,使人民任其宰割,穷苦大众处于极端的悲苦之中。 到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兴起了,1905年前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光复会”、“同盟会”等相继成立。但是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使广大民众在思想上麻木、愚昧,民主革命的思想得不到响应,革命总是陷于失败。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秋瑾也因此被告发而入狱,7月15日在绍兴就义。1911年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满清皇帝,中国社会并没有发生任何实际变化。继之而来的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中国仍处于异常黑暗的境地。 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十分关心中国的革命问题。在仙台学医时,他看了日本人杀中国人,而另一大群中国人却来“鉴赏”杀人“壮举”的电影以后,深切感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由此他得出结论:革命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秋瑾烈士的被害,他更感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必要。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创作了《药》。 时代背景之二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国,但由于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软弱性,未能完成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仍然统治着中国,中国仍停留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广大劳动人民在沉重的剥削和压迫下陷于穷困落后状态,觉悟低,迷信思想浓厚。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不发动、不组织群众,革命事业不为广大群众所理解。作者以一九○七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党人秋瑾被杀的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现实。 时代背景之三 《药》脱稿于五四运动前夕一九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发表于同年五月《新青年》六卷五号。从作品所处理的题材来看,作品中人物所处的时代是在戊戌政变后,辛亥革命前的期间,也就是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先驱者之一秋瑾烈士一九○七年就义那个时候。秋瑾烈士就义后四年,即一九一一年,爆发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自然是一次很重要的革命,因为它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次革命,它是一次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而且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它的历史任务,即民主革命的任务。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仍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之下,并未实现真正的独立和真正的民主政治,国家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更确切地说,当时中国出现了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等相结合的黑暗统治,人民仍然在严重的剥削和压迫下,处在贫困的愚昧的落后状态。这种情况一直到五四运动后。这就是《药》的时代背景。

中日视野下的鲁迅

2010年 第 2 期 国际学术 动态 中日视野下的鲁迅 王初薇 唐 琰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厦门361005) 1仙台时期的鲁迅 由厦门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北京鲁迅博物馆共 同主办,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中日视野下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9月24~26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日本东北大学(前身为仙台医学专 门学校) 、日本仙台鲁迅研究事务局、日本山形大学、日本福山大学、日本顺天堂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0余位日本的鲁迅研究学者,与我国大陆各高校、研究机构的近60名专家学者一起,在鲁迅曾经工作过的厦门大学,围绕“中日视野下的鲁迅”、“鲁 迅与日本” 、“鲁迅与外国文学”、“鲁迅与中国新文化运动”、“鲁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性别视野下的鲁迅” 等学术议题,通过主题发言的方式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日本驻广州总领馆总领事田尻和宏先生、鲁迅先生的孙子周令飞先生、藤野严九郎先生的孙 子藤野幸弥先生作为嘉宾出席了会议。 研讨会期间,还举办了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家族第三代人的对话、日本东北大学的“鲁迅在仙台”图片展、日本话剧《远火———仙台的鲁迅》选段播映赏析等活动。 “仙台时期”被公认为是鲁迅生命中极其重要的阶段,是鲁迅思想的关键转折点,也历来受到学界重视。早在1937年,日本学者就开始了对鲁迅在仙台活动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多年来陆续发现的鲁迅的学业履历书、入学志愿书、日俄战争的幻灯底片、成绩表等珍贵资料,都在本次的“鲁迅在仙台”图片展 中集中展出。 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之一,是来自日本仙台市的两个鲁迅研究专门机构———仙台鲁迅研究事务局、东北大学鲁迅研究课题组带来了厚重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两个团体以市民和学生志愿者为主 体、以高校为依托组成,长期以来对“仙台时期的鲁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和研究。日本东北大学阿部兼也代表仙台鲁迅研究事务局首先对仙台的鲁迅研究史作了系统回顾。日本东北大学大村泉则代表日本东北大学鲁迅研究课题组介绍了课题组目前的研究动态。课题组成员日本顺天堂大学坂井建雄和 日本东北大学窪俊一负责的是对鲁迅 “解剖学笔记”的研究,坂井建雄从解剖学研究者的角度细致地考察了鲁迅的“解剖学笔记”,他发现部分笔记未提交藤野先生修改,鲁迅明显在幻灯片事件之前就已经失去对医学的热情,并据此推测寒假期间鲁迅在东京的经历可能是他弃医从文的真正动机。窪俊一则指出,将东北大学医学部图书馆保存的当年鲁迅在校时的图书、藤野先生所有的图书,及鲁迅同在仙台医专的同班同学的课堂笔记等资料,与鲁迅的笔记作比较,可以弄清当时鲁迅所接受的医学教育,了解当时鲁迅的学习状况。另一位仙台鲁迅研究事务局的成员渡边襄对《藤野先生》的评注进行了说明,关于“漏题事件”、“幻灯片事件”及赠送“惜别”照片事 件都有翔实的查证。 日本学人一贯的严谨、求实作风在此次研讨会得到了充分展现,受到与会学者的好评。 国内学者对“仙台时期”的观照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切入的,注重鲁迅仙台经历对他整个生命和思想体系的转折性影响,更倾向理论阐发。 北京师范大学林分份探讨了鲁迅仙台叙述的文学伦理学与诗学问 题,认为鲁迅对仙台经历的选择性叙述建构了一种关于启蒙文学者的“理想典型”。绍兴鲁迅纪念馆顾红亚从人生观及日常生活等方面论述了仙台时期对鲁迅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符杰祥从细读鲁迅留日王初薇:博士研究生。 E-mail:wcwphd@https://www.360docs.net/doc/f28423995.html, 23

鲁迅生活年代背景

鲁迅生活年代背景 鲁迅1881—1936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1.中日关系19世纪末70年代,日本侵犯台湾,后勒索中国白银50万两作为撤兵条件。 2.1894年—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战后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3.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国侵华。 4.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5.1913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从而揭开侵华序幕。 6.1932年,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7.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州国傀儡政权,使东三省成为其殖民地。 8.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9.1935年,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 10.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风暴在中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1905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辛亥革命于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首先发动,占领了武汉三镇,组织了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的皇帝年号。 12月2 日,革命军占领南京。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告退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皇帝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中国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家庭背景 鲁迅的家族是浙江绍兴会稽县的一个周氏大家族,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是清朝的官员,周家在周福清时代很好,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是周福清的大儿子,读书至秀才,但考试总是不中。当时清朝的官场******成风,周福清疏通官场,让周伯宜去******,不料被告发,周伯宜在考场被拘留。其时周福清在上海,听说儿子被抓就迅速回到绍兴,主动向回稽县衙自首。为了疏通关节,鲁迅的母亲变卖资产,向官府层层送礼,几经波折,周福清才由死刑变为“监候斩”,也就是说,周福清的命可以暂时保住,但每年行刑的时候他仍有被处斩的危险。于是家里人为保全他的性命,每年都要用大量的钱财去送礼,去贿赂官员。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六七年,周家遂由小康转入了困顿。就在周家元气大伤之际,鲁迅的父亲又卧病不起。这个时候,鲁迅只有十三四岁,他每天都要奔走于药铺与当铺之间。花了无数的钱,父亲的病仍未医好,周伯宜于一八九六年十月离开了人世。家道的衰败使鲁迅认识到了世态炎凉,他决定“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鲁迅的母亲鲁瑞看到鲁迅去意已决,就为儿子筹集了八元川资,送鲁迅进了江南水师学堂,其时鲁迅刚好十八岁。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鲁迅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鲁迅 我自幼爱好文学,青少年时的理想是当作家。而在那个年代中国大陆唯一的作家就是鲁迅,除了鲁迅,那时的教科书上找不到任何其它的可以被称为作家的人。因此鲁迅曾一度成为我崇拜的人。那时的我被灌输的鲁迅形象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魂”。后来,在我读了大量的书之后,我开始怀疑这一切。尤其是近年来网上大量的出现质疑鲁迅的文章,有些不能说没有道理。于是我认真的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写下了这篇文章,目的是想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鲁迅。 一.世态炎凉的童年 鲁迅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周姓,名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三甲第十五名进士,被政府认命为江西金溪知县。原为清廷七品官,家境尚属殷实。然而,鲁迅13岁时,周福清因儿子周用吉(鲁迅和周作人之父)多次乡试未能中举,因而谋图贿赂考官。事发,被捕入狱,判斩监侯,等候处决,开初两年每次秋决之前,周家都要凑一笔钱打点刑部,后几年性命虽可无忧,人事仍少不得的,就这样花光了所有积蓄。后改为“牢固监

侯”(无期徒刑)。鲁迅的父亲周用吉,也被牵连入狱,释放后,大约在牢里受了气,又被革了功名,前途绝望,心绪极坏,竟然抽起鸦片,1894年病倒,初则吐血,复转水肿,1896年去世,寿仅37岁。四年后,周福清逢大赦获释。 周家遭此大变,彻底破落。受到的打击远不止于物质条件,贫穷自然会遭到嫌贫爱富的人的冷眼,犯下杀头大罪也使许多人避之不及,但是,世人的鄙视远非都源自势利眼,科场舞弊之卑鄙无耻,也是清流知识分子所不齿的。因此,鲁迅及家族在社会上从此抬不起头来。鲁迅青少年时期这段经历,对其一生扭曲性格之形成和对社会仇视的心理有重大影响。 其实鲁迅最初还没有想学医。1898年他18岁,1899年旧历12月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矿路学堂只教出鲁迅那一期学生,便遭裁撤。鲁迅以优异成绩毕了业,四顾茫然:“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二.东渡日本 1902年22岁时,鲁迅赴日本留学,乘日轮“大贞”号自南京过上海放洋,4月经横滨抵东京,未被军校性质的成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