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办法.pdf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办法.pdf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办法.pdf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05年4月15日发布,2011年6月15日第一次修订,2013年6月6日第二次修订,2014年2月10日第三次修订,2015年5月28日第四次修订,2017年5月2日第五次修订,2018年5月2日第六次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奖励在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鼓励电力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电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1999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5号发布,根据2003年12月20日国务院令第396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令第638号《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1999年12月26日科学技术部令第3号发布,根据2006年2月5日科学技术部令第10号《关于修改〈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的有关规定,经国家科技奖励主管部门批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能

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设奖单位(以下简称设奖者),共同设立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其承办机构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为做好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电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鼓励团结协作、联合攻关,鼓励自主创新、攀登科学技术高峰,鼓励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电力生产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营造鼓励创新和有利于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加速电力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三条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属于依法登记设立的社会力量设奖奖项,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科学的评审制度,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四条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每年奖励一次。

第五条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是设奖者对有关单位或个人在促进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重要贡献的表彰。获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六条 设奖者共同设立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负责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的宏观管

理和重大事项决策。

奖励委员会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负责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承办机构负责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奖励委员会下设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设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负责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的日常工作。

第二章 奖励设置与授奖条件

第七条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按如下分类评审:

(一)中国电力技术发明奖

(二)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

1.技术开发项目;

2.新技术集成项目;

3.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项目;

4.社会公益项目;

5.重大工程项目。

(三)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人物奖

1.中国电力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2.中国电力优秀科技工作者奖;

3.中国电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第八条 中国电力技术发明奖和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

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对做出特别重大技术发明的个人,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授予特等奖。

中国电力技术发明奖和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各等级奖励金额为:一等奖6万元,二等奖3万元,三等奖1万元。其中重大工程项目只给予荣誉奖励。特等奖奖励金额为10万元。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人物奖按子奖项评审,不设奖励等级,获奖者只给予荣誉奖励。

第九条 中国电力技术发明奖和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奖励项目总数130项左右,每年的特等奖项目不超过2项。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人物奖每年评选不超过100名获奖者。其中“中国电力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不超过10名,“中国电力优秀科技工作者奖”不超过40名,“中国电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不超过50名。

第十条 中国电力技术发明奖和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如下方面对电力领域技术发明、科学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一)中国电力技术发明奖:授予在电力科学技术研究中,研制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要技术发明的发明者。重要技术发明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前人尚未发明或尚未公开;

2.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

3.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二)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项目、计划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1.技术开发项目:在电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完成具有重大科技创新和重大市场实用价值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和设计的。

2.新技术集成项目:在采用新技术及其系统集成、技术改造中,完成取得重大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型设计以及相应实用化系统集成的。

3.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广中,积极推进做出重要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4.社会公益项目:在电力科学理论研究、标准、计量、科技信息、科技管理、软科学、科学技术普及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以及环境保护、劳动保护、节约能源与资源合理利用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对促进电力科技进步或社会和谐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

其中,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项目的评审范围限于公开出版、发行的中文科普类图书、电子出版物和音像制品等。科普论文、科普报纸和期刊、学历教育教材和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科幻类作品和科普翻译作品等不列入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科普项目的奖励范围。

5.重大工程项目:在完成电力重大基建工程、技术改造工程以及其他重大综合工程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三)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人物奖:奖励为电力领域科学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高校师生。

候选人应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具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诚信、客观公正”的学术道德与学风。

第十一条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的候选项目和候选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国电力技术发明奖

1.前人尚未发明或尚未公开:该项技术发明为国内外首创,或者虽然国内外已有但主要技术内容尚未在国内外各种公开出版物、媒体及其他公众信息渠道发表或者公开,也未曾公开使用过。

2.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该项技术发明与国内外已有同类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构思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性能(性状)、技术经济指标、科学技术水平及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综合优于同类技术。

3.技术发明成熟:该项技术发明成果经实施应用两年以上,并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

1.具有科技创新性:项目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创新,有相当

的技术难度,解决了电力工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水平。

2.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项目经过两年以上相应规模的实施应用,产生了相应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实现了科技创新的市场价值或社会价值,为电力工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3.推动行业科技进步:项目具有相应的成熟程度和科技示范、带动、扩散能力,可提高电力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竞争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对电力工业的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三)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人物奖

1.在中国电力领域科学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取得成绩;

2.长期从事电力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积极参加科学技术普及、教学活动;

3.外籍人员需在中国连续工作5年以上。

第十二条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和候选人的授奖等级根据如下标准进行综合评定:

(一)中国电力技术发明奖:

属国内外首创的重大技术发明,技术思路独特,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可评为一等奖;

属国内外首创的重要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新颖,技术上有较大的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对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可评为二等奖;

属国内首创的重要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比较新颖,技术上有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对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并产生了比较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可评为三等奖。

对原始性创新特别突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显著优于国内外同类技术或者产品,经济或社会效益特别显著的技术发明,可评为特等奖。

(二)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

1.技术开发项目:

关键技术有重大创新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或领先水平,经济效益显著,市场竞争力强,对促进电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可评为一等奖;

关键技术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水平,经济效益明显,市场竞争力强,对促进电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作用的,可评为二等奖;

关键技术有一定创新,有一定难度,技术水平和重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水平,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强,对促进电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作用的,可评为三等奖。

2.新技术集成项目:

采用的新技术和完成的相应系统集成、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其他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或领先水平,实用化程度高,经济效益显著,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对促进电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可评为一等奖;

采用的新技术和完成的相应系统集成、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水平,实用化程度较高,经济效益较大,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对促进电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作用的,可评为二等奖;

采用的新技术和完成的相应系统集成,技术水平和重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水平,满足实用化要求,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对促进电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作用的,可评为三等奖。

3.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项目:

技术水平达到同类技术的先进或领先水平,推广应用过程有较大技术难度,已推广应用面在电力行业占较高比例,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可评为一等奖;

技术水平达到同类技术的先进或领先水平,推广应用过程有一定技术难度,已推广应用面在电力行业占相当的比例,取得较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可评为二等奖;

技术水平达到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推广应用过程有一定技术难度,已推广应用面在电力行业占一定比例,取得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可评为三等奖。

4.社会公益项目:

在技术上有很大突破或实质性创新,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同类技术的先进或领先水平,实用性强,已经在很大范围内应用,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重大,对促进电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可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上有明显突破或创新,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实用性较强,已在较大范围内应用,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明显,对促进电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较大作用的,可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有一定的创新,技术水平接近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已经部分应用。取得或具有较大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对促进电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一定作用的,可评为三等奖;

5.重大工程项目:

在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系统管理等方面有重大创新,工程复杂、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先进或领先水平,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对解决同类工程项

易错题及变式题精选

高三物理学史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他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程序如下: 提出假说: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对时间均匀变化的最简单的变速运动; 数学推理:由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v 的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312222123s s s t t t ===和12 v v =得出12s vt =;再应用v a t =从上式中消去v ,导出212 s at =即2s t ∝。 实验验证:由于自由落体下落的时间太短,直接验证有困难,伽利略用铜球在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滚下,上百次实验表明:312222123s s s t t t ===;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运动,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比值 不变,说明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相同;不断增大斜面倾角,重复上述实验,得出该比值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小球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变大。 合理外推:把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为90°的情况,小球的运动成为自由落体,伽利略认为这时小球仍保持匀变速运动的性质。(用外推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还需经过实验验证) 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回忆理想斜面实验) 2.1683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6.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7.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的周期公式。周期是2s 的单摆叫秒摆。 8.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 增大;相互远离,f 减少)

F1202科学技术哲学概论

科目代码:F1202 科目名称:科学技术哲学概论 一、考试要求 主要考察考生是否较为系统地掌握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理论,对科学技术的一般性质和特征有总体上的认识,是否较为深刻地理解自然观,理解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否能够从逻辑与历史的角度理解科学技术哲学本身的发展进程与趋势。 二、考试内容 1.科学技术哲学(或自然辩证法)的概念,以及其学科性质、地位。科学技术哲学(或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意义。科学技术哲学发展的前沿与趋势。 2.科学技术发展简史。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近代科学革命,近代科学发展的历程及牛顿体系的意义,近代科学思维方式及其局限。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一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19 世纪的自然科学的伟大发现与自然辩证法的创立,第二次技术革命与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3.自然观。理解自然发展的辩证图景如何说明了自然界的辩证发展。生态危机的本质与表现。科学技术与当代全球问题。 4.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科学观察;实验方法的特点;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方法。技术方法的性质和特点;技术方法与科学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5.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的过程与特点。科学技术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防范科学技术的负价值的对策。科技政策研究的主要理论范式。

技术的社会建构论。 6.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基础理论。科学哲学的主要流派:逻辑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历史主义等。技术哲学的工程主义与人文主义传统,现象学技术哲学代表性人物与观点,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主要理论。 三、题型 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简答题占30%,论述题占40%,写作题占30%。 四、参考教材 《科学技术学导论——自然辩证法概论》,易显飞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版次不限

中国电力与能源补充试题

中国电力与能源补充试题 1.一次能源有煤炭、汽油、柴油、太阳能、水力、风力等() 2.全球能源发展日益呈现出六大特征:结构多元化、开发远程化、配置清洁化、消费电气化、系统智能化、资源金融化() 3.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优质化石能源相对不足。() 4.我国已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 5.2012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位。() 6.我国电力生产结构与世界及部分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发电量结构中,气电、核电占有较大比重,我国以煤电为主。按同口径数据计算,我为煤电占全部发电量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近40个百分点。() 7.中国能源面临的重大问题:(一)可持续供应问题、(二)输送和配置问题、(三)发展质量问题() 8.基于大能源观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坚持“五个并举”、突出“一个中心”。() 9.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树立大能源观。大能源观,是指以系统论的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全局的、整体的、历史的、开放的、普遍联系的视角去分析和研究能源问题。() 10.“五个并举”,即:能源开发与能源节约并举、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开发并举、利用国内资源与利用国外资源并举、优化能源布局与优化能源输送方式并举、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这是实现我国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路径。() 11.电力在能源中处于中心地位: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 12.能源战略以电力为中心,可以保障能源供应,缓解能源安全压力;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环境保护压力;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改善民生,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总之,解决能源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电力。()13.“一特四大”战略:即通过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气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分布式发展,实现更大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

附件 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 (2016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升电力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保障投资效益,追求卓越绩效,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电建协)经奖励办批准开展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选活动,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是我国电力建设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每年开展一次评选活动,中电建协负责组织实施,中国电力建设专家委员会负责现场复查工作,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 第三条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本着企业自愿的原则组织申报,按申报材料初审、现场复查、评审委员会评审、中电建协会长会审定等程序进行。 第四条参评工程的各个建设环节和建设理念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要求及所倡导的发展理念,其工程建设质量的综合指标应达到国同期、同类先进水平。 第五条中电建协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从获得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的项目中,推荐具有代表性,且符合级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的工程,申报优质工程奖、中国建设工程班奖及中装工程优质奖。 第六条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含中小型、境外)申报工程的评选,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七条电力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及工程质量应符合法律、法规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八条工程开工前,应根据工程总体质量目标,制定创建优质工程规划和实施细则,并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组织实施。 第九条工程建设期和考核期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责任事故、一般及以上质量责任事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不良社会影响事件。 第十条投产并使用一年及以上且不超过三年的电力工程。 第十一条容量和规模: 1.电压等级500kV(含)以上的输变电工程(线路长度100公里及以上); 2.装机容量49MW(含)以上的风电工程; 3.发电容量50MW(含)以上的光伏发电工程; 4.装机容量600MW(含)以上的水电水利工程(含抽水蓄能); 5.单机容量300MW(含)以上的火电工程; 6.单机容量180MW(含)以上的燃气发电工程; 7.单机容量25MW(含)以上的垃圾及生物质发电工程; 8.单机容量600MW(含)以上的核电工程; 9.以上类型未含,工程造价5亿以上的其他电力工程。 第十二条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中小型)容量和规模: 1.电压等级110kV(含)以上的输变电工程(线路长度50公里及以上); 2.装机容量25MW(含)以上的风电工程; 3.发电容量20MW(含)以上的光伏发电工程; 4.装机容量250MW(含)以上的水电水利工程(含抽水蓄能); 5.单机容量125MW(含)以上的火电工程(含燃机、供热机组);

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评审办法

附件 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含中小型、境外工程) 评审办法(2018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升电力建设工程质量水平,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保障投资效益,规范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评审活动,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电建协”)依据现行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电力优质工程每年开展一次评审活动,中电建协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条中国电力优质工程本着企业自愿的原则组织申报,按网络申报、现场复查、会议评审、审定批准等程序进行。 第四条申报工程应符合国家能源建设发展理念,工程建设质量的综合指标应达到国内同期、同类先进水平。 第五条中电建协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从中国电力优质工程项目中,推荐具有代表性的工程,申报国家级优质工程奖。 第二章基本规定 第六条申报工程应是火力发电(含核电常规岛)、水电水利(含抽水蓄能)、输变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及其他新能源电力工程。 第七条申报工程应投产并使用一年且不超过三年。 第八条申报单位应是建设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或主体施工单位。主体工程由两个及以上单位共同承建的,应明确一个主申报单位牵头申报。申报单位应是电力建设企业且是中电建协会员单位,非电力建设企业可以是主体施工单位之一。 第九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

1.未核准或停建、缓建的工程; 2.存在质量隐患、安全隐患、功能性缺陷的工程; 3.配套环保工程未正常投运的工程; 4.存在有甩项的遗留工程; 5.工程建设全过程发生过一般及以上安全、质量责任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不良社会影响事件的工程。 第十条申报工程容量和规模要求: 1.电压等级500kV及以上的输变电工程(线路长度100km及以上); 2.装机容量49MW及以上的风力发电工程; 3.发电容量50MW及以上的光伏发电工程; 4.装机容量600MW及以上的水电水利工程(含抽水蓄能); 5.单机容量300MW及以上的火电工程; 6.单机容量600MW及以上的核电常规岛工程; 7.单机容量180MW及以上的燃气发电工程; 8.单机容量25MW及以上的垃圾及生物质发电工程; 9.装机容量40MW及以上的分布式能源工程; 10.以上类型未含,工程造价5亿元及以上的其他电力工程。 第十一条中国电力优质工程(中小型)申报工程容量和规模要求: 1.电压等级110kV及以上的输变电工程(线路长度50km及以上); 2.装机容量25MW及以上的风力发电工程; 3.发电容量20MW及以上的光伏发电工程; 4.装机容量250MW及以上的水电水利工程(含抽水蓄能); 5.单机容量125MW及以上的火电工程(含燃机); 6.单机容量15MW及以上的垃圾及生物质发电工程; 7.装机容量20MW及以上的分布式能源工程(含供热机组); 8.以上类型未含,工程造价亿元及以上或建安工作量2000万元及以上

邢台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邢台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 .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看作质点 C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不一定恒定 D .马拉车加速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2.在平静的水面上激起一列水波,使漂浮在水面上相距6.0m 的小树叶a 和b 发生振动,当树叶a 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树叶b 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经过1.0s 后,树叶a 的位移第一次变为零。则该波的波速可能是 A .1.5m/s B .2m/s C .3m/s D .6m/s 3.城市中路灯的供电线路经常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如图所示,为这类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图中硬杆OA 可绕通过A 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钢索和杆的重量都可以忽略。如果静止悬挂物的质量为m ,∠AOC=θ,则关于钢索OC 对O 点的拉力F OC 以及杆OA 对O 点的弹力F OA 的计算结果,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tan OA F mg θ= B .sin OA F mg θ= C .sin OC mg F θ= D .tan OC mg F θ = 4.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h ,如图所示,甲、乙两球分别以v 1、v 2的初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且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 A .同时抛出,且v 1<v 2 B .甲比乙后抛出,且v 1>v 2 C .甲比乙早抛出,且v 1>v 2 D .甲比乙早抛出,且v 1<v 2 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滑块在力F 的作用下沿静止于水平面的质量为3m 的长木板向右匀速运动,滑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则木板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 ) A .μ1 mg B .μ2 mg

科学哲学导论论文

科学导论作业(二) 200921060101陈馨琳 一、你所理解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定义:以美国AECT教育技术94新定义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与教育技术定义比较,该定义强调必须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不但研究学习过程,还要研究教学过程;强调现代教育技术追求的目标是实现教学优化。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该定义的基本思想: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必须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教育思想的体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首先必须考虑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认知主体地位新教育思想。 (2)现代教育技术要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在当前,应用于教育中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模拟与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络通讯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等。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应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加以选择,同时,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档设备而抛弃常规的音像技术,要避免出现高级设备低级使用的现象。(3)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任务,这就要求不仅要研究教与学资源,还还必须重视研究教与学的过程,既对教学模式的研究。 (4)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包括设计(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软件、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开发(开发教学软件、硬件、课程和教学模式)、应用(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评价和管理五个基本环节。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的应用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特点: (1)从教学规律(技术理论与规范)看 现代教育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结构线性的缺陷,具有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络结构的特点,符合现代教育认知规律。第一,从建造和形成认知结构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系统是基于奎林(M.R.Quilian)的语义网络理论。人类的认知是—个层层相连的网状结构,这个结构中有节点、链等。各节点之间通过链的作用而结成一个记忆网络。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结构从最初的知识节点出发,呈网状分在的知识链结构形成一种多层次的知识结构。这是一种以人类思维方法组织教学信息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学习需要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显然,传统教学知识结构的线性化,不仅限制了多层次、多角度地获得知识信息,而且也限制了只能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来完成学习。第二,在认知过程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符合加涅(R.M.Gagne)的认知学习理论,该理论揭示人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阶梯式发展过程: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过程,尤其是理论教学部分,是由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与运用知识几个环节顺序连接的,形成的时间周期长,学生的记忆易于淡化,这是不利于阶梯式发展过程形成的。而现代教育技术则把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合为一体,使得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体主动参与认知结构不断重组的递进式学习过程 (2)从教学模式(技场)看

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现状与发展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大陆,下同)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展现状 (一)电力建设快速发展 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末,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8%、7.9%。发电装机容量继1987年突破1亿千瓦后,到1995年超过了2亿千瓦,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发电量在1995年超过了1万亿千瓦时,到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进入新世纪,我国电力工业进入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投产大中型机组逐年上升,2004年5月随着三峡电站7#机组的投产,我国电源装机达到4亿千瓦,到2004年底发电装机总量达到4.41亿千瓦,其中:水、火、核电分别达10830、32490、701.4万千瓦。2004年发电量达到21870亿千瓦时。2000~2004年,5年净增发电装机容量14150万千瓦,2004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5100万千瓦,超过美国在1979年创造的年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的世界历史最高记录。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000万千瓦,年末装机容量将超过5亿千瓦。 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4年9月,随着青海黄河上游公伯峡水电站首台机组建成投产,我国水电装机超过了1亿千瓦,达到1083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4.6%,目前在建规模约4700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总装机容量达到了870万千瓦。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到2004年底,已投运单机容量60万千瓦及以上的大型火电机组约55台,其容量占火电装机容量的10.7%,在今后4年中将有60台以上的超临界机组建成投产,60万千瓦机组中超临界机组已经占有主导地位,单机容量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开始兴建,到2010年将有10台以上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投产。 关停了一大批耗能高、污染严重的小机组,自2000到2002年,关停的小机组约1000万千瓦。洁净煤发电技术得到应用,采用引进技术自主设计制造的30万千瓦CFB锅炉,正在建设或开展前期工作的有10余台,2004年末约有2000万千瓦脱硫装置投入运行或在建,近几年新建火电机组几乎均同步安装烟气脱硫

电力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

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 (20一五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升电力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保障投资效益,追求卓越绩效,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电建协)经国家奖励办批准开展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选活动,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是我国电力建设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每年开展一次评选活动,中电建协负责组织实施,中国电力建设专家委员会负责现场复查工作,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 第三条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本着企业自愿的原则组织申报,按申报材料预审、现场复查、评审委员会评审、中电建协会长会审定等程序进行。 第四条参评工程的各个建设环节和建设理念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要求及所倡导的发展理念,其工程建设质量的综合指标应达到国内同期、同类先进水平。 第五条中电建协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从获得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的项目中,推荐具有代表性,且符合国家级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的工程,申报国家优质工程奖和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第六条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含中小型、境外)申报工程的评选,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七条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八条工程开工前,应根据工程总体质量目标,制定创建优质工程规划和实施细则,并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组织实施。 第九条工程建设期和考核期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责任事故、一般及以上质量责任事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不良社会影响事件。 第十条投产并使用一年及以上且不超过三年的电力工程。 第十一条容量和规模: 1.电压等级500kV(含)以上的输变电工程(线路长度100公里及以上); 2.装机容量49MW(含)以上的风电工程; 3.发电容量50MW(含)以上的光伏发电工程; 4.装机容量250MW(含)以上的水电水利工程(含抽水蓄能); 5.单机容量300MW(含)以上的火电工程; 6.单机容量一八0MW(含)以上的燃气发电工程; 7.单机容量25MW(含)以上的垃圾及生物质发电工程; 8.单机容量600MW(含)以上的核电工程; 9.以上类型未含,工程造价5亿以上的其他电力工程。 第十二条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中小型)容量和规模: 1.电压等级110kV(含)以上的输变电工程(线路长度50公里及以上); 2.装机容量25MW(含)以上的风电工程; 3.容量为20MW(含)以上的光伏发电工程; 4.装机容量一五0MW(含)以上的水电水利工程(含抽水蓄能); 5.单机容量125MW(含)以上的火电工程(含燃机); 6.以上类型未含,工程造价1.5亿元及以上或建安工作量2000万元及

(完整版)人教版物理学史归纳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作用力即合外力;F=ma)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F=kx);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的,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轨道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1、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二、电磁学:(选修3-1、3-2) 1、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2、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3、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4、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5、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或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

高中物理学史必修一

高中物理学史(必修1) 质点即有质量的点,是高中物理提出的第一个理想的物理模型(抓住事物主要因素比如质量,忽略掉事物的次要因素比如形状或体积)。 物理模型:轻绳轻杆,光滑斜面,点电荷等 质子氦核电子中子电性和质量 匀速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隐含条件 一般需要考虑重力的情况:颗粒微粒质点尘埃小球滑块液滴油滴等等 1、亚历士多德:古希腊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形式逻辑的创始人,首先定义时间。根 据生活经验,提出重的物体下落快,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比(如马拉车车就走马停车就停) 2、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著作《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开科学实验的先 河⑴通过逻辑和实验对落体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建立描述运动所需要的概念:速度、加速度,靠滴水计时、用斜面“冲淡”重力,合理外推到倾角900,x∝t2,得出所有物体自由下落时加速度都是一样的,指出如果完全排除了空气阻力,所有物体下落同样快。提出在科学研究中,懂得忽略什么有时与懂得重视什么同样重要。其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⑵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斜面理想实验),发明了望远镜,科学探究要素:对现象的一般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包括数学)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3、牛顿:英国科学家,动力学奠基人,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创立了微分学。著 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三个定律(牛一惯性定律牛二合外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乘积牛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伽利略和笛卡尔的基础上提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指出:以任何方式改变速度(包括改变速度方向)都需要力,提出万有引力定律。100多年以后,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 惯性系:不受力的物体将保持匀速或静止状态的参考系。 4、笛卡尔:补充并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将永远保持静止或 直线运动状态; 5、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英国亚当斯和法国勒维耶各自独立发现海王星(利用天王星轨 道的偏差)、德国伽勒观测到了海王星、英国哈雷算出哈雷彗星的轨道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 6、法国拉普拉斯提出黑洞理论 7、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1915年提出广义相对论。 德国的迈尔、亥姆霍兹英国的焦尔对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提出贡献最大。 8、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研究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20年,提出开普 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9、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胡克、哈雷都对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进行思考, 10、托勒密:地心宇宙,哥白尼:日心说

科学技术哲学的心得体会

科学技术哲学的心得体会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关于科学技术哲学的心得体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科学技术哲学的心得体会篇一科学技术哲学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学科,目前学界对其研究方兴未艾。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科学技术哲学的产生渊源、学科定位、发展历程、学科板快、当前关注问题、未来趋势以及科学技术哲学发展面临问题的研究情况作一概述。 一、科学技术哲学的产生渊源科学技术哲学并非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科学技术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学术渊源和历史背景,学界从不同视角阐述了科学技术哲学产生的渊源。 如学者任元彪从学术渊源上指出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及其学术传统;(2)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传统;(3)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然哲学传统。 而学者郭贵春、成素梅、邢如萍则认为“科学技术哲学的根源在“自然辩证法,他们比较突出“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的演变关系,认为“科学技术哲学是从传统的“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是对“自然辩证法学科的继承和发展。 关于科学技术哲学的产生渊源,笔者认同郭贵春等人的观点。 科学技术哲学和自然辩证法关系密切,科学技术哲学是“自然辩证法在新时期的时代体现,是对自然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二、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学界对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富

有争议,学者有各自不同的见解。 如学者黄顺基、黄天授和刘大椿在1991年编写的《科学技术哲学引论———科技革命时代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对科学技术哲学作出了明确的定位。 他们把科学技术哲学定位为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提出的新问题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是自然辩证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科技革命条件下的一门新学科。 学者刘大椿在2001 年出版的《科学技术哲学导论》一书中又进一步把科学技术哲学定位为“对科技时代提出的科技及其相关问题、要求和挑战的哲学回应。 而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也曾指出,“自然辩证法是一个科学群或科学部门体系,它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特色和色彩的诸多科学部门的总称,其中包括许多不属于哲学的科学部门。 学者于棋明据此认为,在自然辩证法旗帜下汇集或孕育、成长以至分化出了许多分支学科,其中包括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历史、科学方法论、科学认识论、科学学、科学技术社会学等,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哲学是自然辩证法的分支学科。 学者陈其荣则认为,科学技术哲学是当代自然辩证法的新范式,这意味着自然辩证法的范式在当代发生了改变。 从以上众多学者对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定位的不同见解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要想对科学技术哲学进行学科定位,至少应该考虑这样

中国电力能源分布浅析

中国电力能源分布浅析 一、大型煤电基地分布 (一)山西煤电基地 山西是我国传统煤炭产区,包括晋北、晋中、晋东三个国家规划建设的大型煤炭基地,已探明保有储量2663亿吨。结合煤炭资源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考虑,山西煤炭产区生产规模可达9亿吨/年。 山西水资源总量为123.8亿米3/年,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及省境四周。未来山西煤电基地用水主要通过水利工程、城市中水和坑排水利用等方式满足,原则上不取用地下水。在采取节水、充分利用二次水源等措施后,预计2020年发电可用水量可达到7.10亿米3/年。 综合考虑煤炭和水资源,晋东南、晋中、晋北三个煤电基地可开发电源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在满足本地电力需求的前提下,山西煤电基地外送规模2015年约2620万千瓦,2020年约4100万千瓦。 (二)陕北煤电基地 陕北煤炭产区煤炭储量丰富,煤质量优良,已探明保有储量1291亿吨,包括神东、榆神、榆横、府谷四个矿区,煤炭规划生产规模合计可达到4.55亿吨/年。随着煤炭资源勘探的进一步深入,各矿区生产规模还可进一步加大。 陕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河川径流较小,供水设施缺乏。

综合规划水利工程、城市中水利用、矿井排水利用、黄河干流引水工程等水源供给能力分析,结合各项节能设施,陕北煤炭产区未来水资源供需可以得到平衡。煤炭基地用水近期以区内水源为主,远期通过黄河干流引水工程解决。预计2020年发电可用水量为1.48亿米3/年。 综合考虑煤炭和水资源,陕北煤炭基地可开发电源装机容量约4380万千瓦。在满足本地电力需求的前提下,陕北煤电基地外送规模2015年约1360万千瓦,2020年约2760万千瓦。 (三)宁东煤电基地 宁东煤炭产区煤炭已探明保有储量309亿吨,储量较为丰富,主要矿区煤质优良,开发技术条件较好。根据现有矿区资源条件,宁东煤炭产区规划生产规模达到1.35亿吨/年。 宁东煤炭产区位于银川市黄河以东,取水较为方便,宁东供水工程可以为用水企业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供应。宁东煤炭产区工业项目用水指标主要通过水权转换方式取得。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水权转换规划,引黄灌区向工业可转换水量指标主要用于宁东基地项目,其中配置到电力的转换水量指标可达1.67亿米3/年,煤电基地建设所需水资源可以得到保证。 综合考虑煤炭和水资源,宁东煤电基地可开发电源装机容量约4880万千瓦。在满足本地电力需求的前提下,宁东煤电基地外送规模2015年约1400万千瓦,2020年约1840万千瓦。 (四)准格尔煤电基地

高考物理专题:原子核及物理学史及参考答案

原子核及物理学史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5 11247162N H C He +→+是α衰变方程 B .123112H H He γ+→+是核聚变反应方程 C .238 234492902U Th He →+是核裂变反应方程 D .4273012 13150He Al P n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 2.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发现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 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B .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 C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等现象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D .氢原子从3n =能级跃迁到1n =能级和从2n =能级跃迁到1n =能级,前者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后者的长 3.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X S i P 30143015+→;Y B H Be 105219 4+→+;Z Li He He 734242+→+其中() A .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 B .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 C .X 是中子,Y 是正电子,Z 是质子 D .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 4.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不仅推动了电磁理论的发展,而且推动了电磁技术的发展,引领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下列哪一个器件工作时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 ) A .电视机的显像管 B .回旋加速器 C .指南针 D .电磁炉 5.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创建 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 ( ) A .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B .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即F m ∞的结论 C .根据F m ∞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12∞F m m D .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 的大小 6.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B .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C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D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 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电源的电动势反映了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 B .电源提供的电能越多,电源的电动势越大 C .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通过1库仑的正电荷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D .对于有恒定电流通过的导体,通过导体某个截面的电量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都相等 8.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对于爱因斯坦提 出的质能方程E=mc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E=mc 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中国电力与能源》读书心得范文

《中国电力与能源》读书心得 《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于2012年3月出版,这是我国电力与能源领域的一件大事,同年5月该书作者,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当选2012年度中国能源年度人物。可以说能源年度人物的称号是对该书作者近40年从事我国能源行业工作和对我国能源战略问题深入思考和实践的最佳注解,这也是该书吸引我深入研读的重要缘由之一。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包含电力工业在内的我国能源工业飞速发展,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时至今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电力生产国,火电、水电、风电装机容量均位列全球之首,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此期间能源工业功不可没。然而,在长期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经济增长、能源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我国能源供应如何满足未来较长时间内较快增长的经济增长需求、我国能源发展如何应对全球资源环境容量日益紧张的大趋势、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的总体趋势下如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等。思考破解这些重大问题的出路,对从事电力工作的我来说切身相关,这也是我迫不及待地研读《中国电力与能源》,探寻解决问题思路的原因。

《中国电力与能力》较为全面地回答了以上问题,该书从分析全球和我国能源状况入手,研究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深层次原因,并基于能源问题的复杂性和大能源观,提出了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阐述了能源战略应坚持以电力为中心、电力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实施“一特四大”战略等观点,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能源开发利用、能源输送和配置、能源终端消费、能源市场建设、能源预警与应急、能源科技创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作者思考问题的全局性和宏观性,该书站在战略审视的高度全局性地思考并回答了我国电力与能源领域最为关键的若干重大问题,例如能源的可持续供应问题、能源布局优化问题、能源生产、输送和消费各环节协调发展问题、能源安全体系建设问题等;其次是作者解决问题的系统性,这一方面体现在该书系统地从能源布局、能源开发、能源输送、能源消费等各环节思考我国能源发展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还体现在作者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提出了“六个统筹”、“五个并举”的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思路和转变路径;再次是作者具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的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的大趋势下,我们必须综合利用好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保障我国能源需求,要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增强与主要大国在能源和相关领域的博弈能力,争取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 通过学习本书,我对我国电力行业和能源领域的以下重要问题有

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去水印版

2014电网考试新增知识题目 (一)智能电网发展概况 1.与现有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体现出(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的显著特点。 A.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 B.对用户的服务形式简单、信息单向 C.电源的接入与退出、电能量的传输等更为灵活 D.以上都不是 2.智能电网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耗损,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 A.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 B.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耗损,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 C.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 D.以上都是 3.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会议上正式发布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A.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会议;2010年2月 B.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2010年3月 C.国际大电网会议;2010年4月 D.美国智能电网周(GridWeek)开幕式;2010年5月 4.建设智能电网对我国电网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斜面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6.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7.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8.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9.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并首次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 1016.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发明避雷针。 11.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2.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3.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4.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 15.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16.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并总结出安培定 则( 17.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8.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19.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洛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 20.物理学家纽曼、韦伯提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