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合成与制备考试题答案

材料合成与制备考试题答案
材料合成与制备考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共沉淀法

沉淀法通常是在溶液状态下将不同化学成分的物质混合,在混合液中加人适当的沉淀剂制备前驱体沉淀物,再将沉淀物进行干燥或锻烧,从而制得相应的粉体颗粒。

共沉淀法是指在溶液中含有两种或多种阳离子,它们以均相存在于溶液中,加入沉淀剂,经沉淀反应后,可得到各种成分的均一的沉淀,它是制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的复合氧化物超细粉体的重要方法。

2水热合成法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在一定温度(100~1000℃)和压力

(1~100MPa)条件下,利用水溶液中物质化学反应所进行的合成。在亚临界和超临界水热条件下,由于反应处于分子水平,反应性提高,因而水热反应可以替代某些高温固相反应。又由于水热反应的均相成核及非均相成核机理与固相反应的扩散机制不同,因而可以创造出其它方法无法制备的新化合物和新材料。它的优点:所的产物纯度高,分散性好、粒

度易控制。

3化学气相沉积

气相沉积:利用气态或蒸气态的物质在气相或气固界面上反应生成固态沉积物的一类技术

1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简称PVD):物理气相沉积是通过蒸发,电离或溅射等过程,产生金属粒子并与反应气体反应形成化合物沉积在工件表面。物理气象沉积方法有真空镀,真空溅射和离子镀三种,目前应用较广的是离子镀。如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镀等

“物理气相沉积” 通常指满足下面三个步骤的一类薄膜生长技术:A所生长的材料以物理的方式由固体转化为气体

B生长材料的蒸汽经过一个低压区域到达衬底

C蒸汽在衬底表明上凝结,形成薄膜

2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CVD)是

反应物质在气态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固态物质沉积在加热的固态基体表面,进而制得固体材料的工艺技术。它本质上属于原子范畴的气态传质过程。(一种或数种反应气体在热、激光、等离子体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析出超微粉的方法)。

4 Ostwald Ripening

Ostwald ripening是一种材料生长的机理,简单点说就是材料从分子阶段开始,首先形成一定尺寸的晶核,然后所有的分子都依附于晶核生长,这个阶段不会再形成新的晶核了,只是晶核生长的越来越大,就是“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首先要成核,然后生长,这个过程叫晶粒的成核长大。晶粒内分子、原子都是有规则地排列的,所以一个晶粒就是单晶”

6 烧结末或压坯粉在低于主要组分熔点温度下加热,使颗粒间产生连接,以提高制品性能的方法。1、宏观定义在高温下(低于熔点),陶瓷生坯固体颗粒的相互键联,晶粒长大,空隙(气孔)和晶界渐趋减少,通过物质的传递,其总体积收缩,密度增加,最后成为具有某种显微结构的致密多晶烧结体,这种现象称为烧结。

2微观定义:固态中分子(或原子)间存在互相吸引,通过加热使质点获得足够的能量进行迁移,使粉末体产生颗粒黏结,产生强度并导致致密化和再结晶的过程称为烧结。

粉体材料成型后,用热、微波等方式将其烧结成固体材料。对陶瓷生坯进行高温焙烧,使之发生质变成为陶瓷产品的过程,也称烧结。目的是去除坯体内所含溶剂、粘结剂、增塑剂等,并减少坯体中的气孔,增强颗粒间的结合强度。

7 Oriented attachment ripening

Banfiled又提出了一种新的晶体生长机制也能形成单晶结构,oriented attachment, 多个取向不一致的单晶纳米颗,通过粒子的旋转,使得晶格取向一致,向后通过定向附着生长(oreinted attachment)使这些小单晶生长成为一个大单晶,当然定向附着的过程出难免会出现一些位错和缺陷,这种生长机理形成的单晶的特点同Ostwald ripening不同,OR形成的单晶大多是规则的,给材料本身晶体结构相关,而OA形成的单晶结构在形貌上则没有限制,任何形状和结构的单晶材料都能通过此机理形成。

9 真空

“真空”是指在指定的空间内压力低于101325Pa的气体状态。“真空度”用来表示真空状态下气体的稀薄程度,通常用压力表示。压力的单位过去一般用“托”(Torr)表示,是为纪念Torricelli 而命名的,现在规定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压力单位,即帕[斯卡](Pa)表示。

10介电常数

或介电常数又叫介质常数,介电系数或电容率,它是表示绝缘能力特性的一个系数,以字母ε表示,单位为法/米(F/m) 定义为电位移D和电场强度E之比,ε=D/Ε。(描述分子被电场极化的能力,也可以认为是样品阻止微波能通过能力的量度)

Langmuir-Blodgett制膜法

Langmuir-Blodgett建立的一种单分子膜制备技术:在水—气界面上将不溶解分子加以紧密有序排列,形成单分子膜,然后再转移到固体表面上的制膜技术。

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是指那些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声学、力学、化学、生物医学功能,特殊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效应,能完成功能相互转化,主要用来制造各种功能元器件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高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材料。

三、 简答题

1. 简述玻璃脱色剂的种类和原理。

脱色剂:用以减弱玻璃因铁化合物等杂质所引起的着色的物质 种类:主要有化学脱色剂和物力脱色剂两种。

化学脱色剂:它主要起氧化作用,使着色作用强烈的FeO(青绿

色)氧化成Fe 2O 3(黄绿色),降低着色程度,增加透明度。

常用的化学脱色剂为硝酸盐,三氧化二砷、三氧化二锑、二氧化铈、氟化物等。

物理脱色剂:它能产生与绿色或黄绿色的互补色,从而起到消色作用。

常用的物理脱色剂有硒和氧化钴、二氧化锰、氧化镍 2. 简述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化学的特点。

①由于反应物反应性能的改变、活性的提高,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法有可能代替固相反应以及难于进行的合成反应,并产生一系列新的合成方法。

②由于中间态、介稳态以及特殊物相易于生成,因此能合成特种介稳结构、特种凝聚态的新合成产物。 ③能够使低熔点化合物、高蒸气压且不能在融体中生成的物质、高温分解相在水热与溶剂热低温条件下晶化生成。

④水热与溶剂热的低温、等压、溶液条件,有利于生长极少缺陷、取向好、完美的晶体,且合成产物结晶度高以及易于控制产物晶体的粒度。

⑤由于易于调节水热与溶剂热条件下的环境气氛,因而有利于低价态、中间价态与特殊价态化合物的生成,并能均匀地进行掺杂。

3. 简述化学气相沉积的特点。

①在中温或高温下,通过气态的初始化合物之间的气相化学反应而沉积固体;

②可以在大气压(常压)或者低于大气压(低压)下进行沉积。一般说低压效果要好一些;

③采用等离子和激光辅助技术可以显著地促进化学反应,使沉积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④镀层的化学成分可以改变,从而获得梯度沉积物或者得到混和镀层;

⑤可以控制镀层的密度和纯度;

⑥绕镀性好,可在复杂形状的基体上以及颗粒材料上镀制; ⑦气流条件通常是层流的,在基体表面形成厚的边界层; ⑧沉积层通常具有柱状晶结构,不耐歪曲。但通过各种技术对化学反应进行气相扰动,可以得到细晶粒的等轴沉积层; ⑨可以形成多种金属、合金、陶瓷和化合物层。

4.什么是塑料薄膜的拉伸取向?简述双轴拉伸聚酯薄膜的生产工艺流。

拉伸取向是对塑料薄膜施以外力,使聚合物松弛的长链沿力的作用方向得到伸长和取向,分子链沿外力场作用方向解缠、拉直、定向、结晶。分子链取向后,聚合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其性能大为改善。双轴拉伸聚酯薄膜的生产工艺流程:

1、厚片制造:挤出树脂,在冷却滚筒上急冷成厚片

2、纵横拉伸:进入纵拉伸机,把厚片纵拉到预定倍数;进入横拉伸机,横拉到预定倍数。

3、 切边收卷:切边、收卷得成品

5. 简述冷冻干燥法制备材料的特点和步骤。 冷冻干燥法的特点:

①盐的水溶液易配制,与沉淀相比,由于不添加沉淀剂,可避免杂质的混入。

②因为冷冻的液滴中仍保存着溶液中的离子混合状态,所以组成不发生分离,可实现原子级的完全混合。

③用冷冻干燥法制备无水盐的工艺简单,此无水盐的热分解温度与其他方法制备的无水盐相比要低得多,还可避免水合盐溶化的问题。 ④用冷冻干燥法能得到多孔质粉体,热分解时气体放出容易,利用流动床煅烧时,气体透过性好。

⑤用该法得到微粒子的大小为0.1~0.5μm 冷冻干燥法的步骤 :

①首先要配制成所要求浓度的盐水溶液。

②用玻璃制喷嘴把配好的盐水溶液喷射到被致冷剂冷却的冷浴中,急速冷冻。

③把冷冻物放入预先冷却的烧瓶中,迅速接入真空系统。边冷冻,边减压排气,随即加热,使冰升华。

④冷冻干燥物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煅烧热分解,即得到所要求的化合物粉末。

6.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生产原料有那些,画出其生产工艺流程图。 生产硅酸盐水泥的原料,主要是石灰质和粘土质两类原料。为了补充铁质及改善煅烧条件,还可加入适量铁粉、萤石等。

7. 建筑陶瓷的基本制造工艺流程图

8. 简述分子束外延制备纳米薄膜的特点 分子束外延基本原理:

在超高真空的条件下利用Kunsen 蒸发器中的蒸发出的分子束或原子束在真空室中不受碰撞直接沉积在衬底表面,沿着原来衬底的晶格方向进行生长的一种方法。

该法生长温度低,能严格控制外延层的层厚组分和掺杂浓度,但系统复杂,生长速度慢,生长面积也受到一定限制。

特点:(1)生长速率极慢,每秒1—10埃,因而可以生长极薄而厚度均匀的外延层,实际上是一种原子级的加工技术;

(2)外延生长的温度低,可以避免衬底与外延层间的杂质在扩散,而获得杂质浓度分布异常陡峭p —n 结,同时又避免通常在高温下产生的热缺陷;

(3)生长是在超高真空中进行的,衬底表面经过处理可成为完全清洁的,在外延过程中可避免沾污,因而能生长出质量极好的外延层。在分子束外延装置中,一般还附有用以检测表面结构、成分和真空残余气体的仪器,可以随时监控外延层的成分和结构的完整性。 9. 简述材料的纳米效应。

纳米效应就是指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奇异或反常的物理、化学特性,这是由于纳米材料具有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

面能高、表面原子所占比例大等特点,以及其特有的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1)小尺寸效应:由于颗粒尺寸变小所引起的宏观物理性质的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在熔点,磁性,热阻,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化学活性和催化性等都较大尺度颗粒发生了变化,产生一系列奇特的性质。

(2)表面与界面效应:随着颗粒的直径的减小,表面积和比表面积都将会显著地增大,表面原子数也将迅速增加。表面原子具有高的活性,且极不稳定,它们很容易与外来的原子相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

(3)量子尺寸效应:当粒子尺寸下降到最低值时 ,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会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纳米微粒的声、光、电、磁、热以及超导性与宏观特性有着显著的不同 ,这被称为量子尺寸效应。

(4)宏观量子隧道效应:隧道效应是指微观粒子具有贯穿势垒的能力 ,人们发现一些宏观量 ,如磁化强度、量子相干器中的磁通量等具有隧道效应 ,称之为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四、论述题

1. 与金属相比,玻璃钢有那些优缺点?

一、优点

(1)轻质高强

玻璃钢的比重只有1.4—2.0,即只有普通钢材的1/4—1/6,比铝还要轻约1/3,而机械强度却能达到或超过普通碳钢的水平。(2)优良的耐化学腐蚀

玻璃钢不导电,在电解质镕液里不会有离子溶解出来。因而对大气、水和一般浓度的酸、碱、盐等介质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特别在强的非氧化性酸和相当广泛的pH值范围内的介质中都有着良好的适应性。

(3)优良的电性能

玻璃钢是一种优良的电绝缘材料,用玻璃钢制造的设备不存在电化学腐蚀和杂散电流腐蚀,可广泛用于制造仪表、电机及电器中的绝缘零部件,以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玻璃钢在高频作用下有着良好的介电性和微波透过性。是制造多种雷达罩等高频绝缘产品的优良材料。

(4)良好的隔热性能

导热系数只有金属的1/100-1/1000,用作良好的隔热材

料和瞬时耐高温材料。

(5)良好的表面性能

玻璃钢一般和化学介质接触时表面很少有腐蚀产物,也很少结垢,因此用玻璃钢管道输送流体,管道内阻力很小,摩擦系数也较低,可有效地节省动力;此外,玻璃钢设备一般不会生成金属离子污染介质。

(6)可设计性好

玻璃钢是一种可以改变其原料的种类、数量比例和排列方式,以适应各种不同要求的复合材料。

(7)良好的施工工艺性

未固化前的热固性树脂和玻璃纤维组成的材料具有改变

形状的能力,通过不同的成型方法和模具,可以方便地加工成所需要的任何形状。

二、缺点

(1) 同金属相比,玻璃钢的弹性模量较低;不适合做轴承

(2)长期耐温性一般在l00℃以下,个别可达到150℃左右,低于金属和无机材料

(3)对溶剂和强氧化性介质的耐蚀性也较差。

3.论述高炉冶炼的特点、炉渣的成分和作用。

高炉冶炼的特点:(1)高炉冶炼是在炉料与煤气流逆向运动过程中完成各种错综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的,炉内主要是还原性气氛。

(2)高炉是密闭的容器,除装料、出铁、出渣及煤气外,操作人员无法直接观察到反应过程的状。只能凭借仪器仪表间接观察炉内状况。(3)高炉是连续的、大规模的高温生产过程,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较高。高炉炉渣的主要成分是Si、Al、Ca、Mg、Mn、Fe的氧化物和CaS等,冶炼特殊矿石时,渣中还含有TiO2、CaF2等。

作用:(1)分离渣铁。有良好流动性,能顺利排出。

(2)具有足够的脱硫能力。

(3)调整生铁成分。

(4

)保护炉衬。有较高熔点的炉渣,易附着于炉衬上,形成“渣皮”,保护炉衬,维持生产。

图示溅射过程的物理模型。它是利用荷能粒子轰击靶材表面,从靶面上溅射出粒子,粒子飞行到对面的衬底上沉积得到薄膜

图示Sol-Gel法制备纳米颗粒的过程。一般是先用金属无机盐或金属醇盐在一定的溶剂中超过慢速水解的方法制备成胶体溶液,再通过浸涂法或旋涂法等在衬底上制备形成薄膜,溶胶法制备薄膜。

简述陶瓷注浆坯料中陈腐的作用。

1.通过毛细管的作用使泥料中水分更加均匀分布。

2.粘土颗粒充分水化和离子交换;一些硅酸盐矿物(如白云母、绿泥石和末风化的长石等)长期与水接触发生水解转变为粘土物质,从而提高可塑性。

3.增加腐植酸物质的含量,改善泥料肋成型性能。4.发生一些氧化与还原反应,使泥料松散而均匀。简述玻璃脱色剂的种类和原理。

用以减弱玻璃因铁化合物等杂质所引起的着色的物质

1 化学脱色剂:它主要起氧化作用,使着色作用强烈的FeO(青绿色)氧化成Fe2O3(黄绿色),降低着色程度,增加透明度。

常用的化学脱色剂为硝酸盐,三氧化二砷、三氧化二锑、二氧化铈、氟化物等。

2 物理脱色剂:它能产生与绿色或黄绿色的互补色,从而起到消色作用。

常用的物理脱色剂有硒和氧化钴、二氧化锰、氧化镍

物理脱色剂的使用必须很谨慎,因为它本身就是着色剂,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

2. 综述一种材料的合成(制备)原理、设备、工艺及应用。要求字数300-600、条理清晰。

干混砂浆是将水泥、砂、矿物掺合料和功能性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在专业生产厂于干燥状态下搅拌均匀,混合成的一种颗粒状或粉状状态的混合物,然后以干粉包装的形式运至工地,按规定比例加水拌合后即可直接使用的干粉砂浆材料。

最基本的均含有胶凝材料、骨料和外加剂。胶凝材料包括无机胶凝材料如水泥、石灰、石膏等,有机胶凝材料如再分散乳胶粉和水溶性聚乙烯醇等。干混砂浆的性能取决于其组成。干混砂浆的无机胶凝材料和有机胶凝材料主要起胶结作用。骨料主要起骨架作用(有时利用其装饰效果),矿物外加剂主要改善砂浆工作性,两者对体积稳定性均有重要作用。化学外加剂主要是改善新拌砂浆的物理性能,但他们对砂浆硬化后的性能也有重要作用。化学外加剂常是一些粉末状的高分子聚合物,包括保水剂、增塑剂、引气剂、消泡剂、调凝剂、憎水剂等。工艺设备

1 干混砂浆生产工艺流程

干混砂浆的生产过程主要有:砂预处理包括采石场破碎、干燥(碾磨)、筛分、储存(河砂则只须干燥、筛分、然后储存),砂仓储,胶结料、填料以及添加剂的仓储,配料计量称重,高效均匀混合,成品料的包装或散装。

塔式工艺布局:将所有预处理好的原料提升到原料筒仓顶部,原材料依靠自身的重力从料仓中流出,经电脑配料、螺旋输送计量、混合再到包装机包装成袋或散装入散装车或入成品仓储存等工序后成为最终产品,全部生产由中央电脑控制系统操作。

1 砂预处理

配置干混砂浆主要成分是砂,而砂的含水率变化范围大,因此必须对原始砂进行含水率测定、干燥、筛分。

1)干砂设备原砂的干燥采用干砂机,目前干砂机主要振动流化床式和机械滚筒式。

2)干砂分级筛分机目前主要有投影式振动筛分机与水平式筛分机。

3)干砂的输送干砂的输送一般采用斗式提升机或皮带运输机。

2 物料的储存和上料水泥、石灰粉等填充料必须储存于密封的筒仓内,一般采用气力输送设备和螺旋排料系统送入筒仓。由控制系统自动按配方要求配料,且保证连续供料。也可以人工称量后,直接投入混合机中使用

3 配料计量配料配料计量可采用精确的电子称和先进的微机控制,并具有落差跟踪、称量误差自动补偿、故障诊断等功能。

4 混合搅拌混合机有无重力双轴桨叶混合机、卧式螺带混合机、犁刀式混合机。混合机性能:高混合均匀度,高混合效率;卸料速度快;无残余卸料;能耗低;更有效地配置高速刀片,高效地混合纤维和颜料

5包装、散装系统成品干混砂浆可用包装机包装,也可放入散装筒仓或专用散装运输罐车。

应用

2.1 普通干混砂浆

1)普通抹灰砂浆。主要用于墙面打底、找平和满足一般饰面要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抹灰层的开裂、空鼓、脱落等。

2)普通砌筑砂浆。主要用于烧结砖、混凝土砌块、石材等块材的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保温砌块等)的专用砂浆。干混砌筑砂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砂浆的砌筑灰缝不饱满、砌体劈剪强度低等。

3)普通地面砂浆。主要用于地面找平处理和满足一般地面装饰要求。

2.2 特种砂浆

1)墙体保温系统专用砂浆(EIFS)。这类砂浆是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用量最大的特种砂浆,其以高聚合物含量为产品配料特点,以高粘结强度、高变形性、低吸水率为性能特点。

2)墙地砖粘结砂浆。主要用于墙面、地面装饰砖的粘结,可分为陶瓷砖粘结砂浆、石材粘结砂浆和彩色填缝砂浆等。

3)界面处理砂浆。主要用于提高抹灰层与基材之间和新旧抹灰层之间的粘结性能,这类砂浆以高聚合物掺量、高粘结性能为主要特点。

4)自流平地坪砂浆。指具有自流平、耐磨、防静电、防滑和耐腐蚀等特殊性能的地面砂浆,

5)刮墙腻子。主要用于涂料装饰前墙面的找平,可分为内墙腻子、外墙腻子、柔性抗裂腻子等几类。以高保水剂掺量为配料特点,以高保水性、高粘结强度、表面光滑细腻为性能特点。

6)装饰砂浆。主要用于墙面最终装饰,可分为彩色砂浆、彩色腻子和艺术砂浆等以粘结强度、耐老化性、抗泛碱性和装饰性为性能特点。

7)修复砂浆。主要用于对既有建筑物进行修复处理。其粘结性突出,结构强度高。

8)防水砂浆

主要用于对墙面、地面和层面等进行防水处理,其抗渗性能突出,粘结强度高。

9)灌浆材料。主要用于混凝土后浇灌浆、设备基础灌浆、加固灌浆等工程,具有微膨胀特性和较高的强度。

10)弹性砂浆。主要用于具有防裂、抗变形要求的工程。其掺加大量聚合物、纤维材料等,具有较高的柔性和良好的形变能力。

11)其他特种砂浆。根据实际使用要求,通过高分子聚合物等外加剂的掺入,可以配制生产出具有特殊性能、满足特殊要求的砂浆

(完整word版)材料合成与制备_复习资料(有答案)

第一章溶胶-凝胶法 名词解释 1. 胶体(Colloid):胶体是一种分散相粒径很小的分散体系,分散相粒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短程作用力。 2. 溶胶:溶胶是具有液体特征的胶体体系,是指微小的固体颗粒悬浮分散在液相中,不停地进行布朗运动的体系。分散粒子是固体或者大分子颗粒,分散粒子的尺寸为1nm-100nm,这些固体颗粒一般由10^3个-10^9个原子组成。 3. 凝胶(Gel):凝胶是具有固体特征的胶体体系,被分散的物质形成连续的网络骨架,骨架孔隙中充满液体或气体,凝胶中分散相含量很低,一般为1%-3%。 4. 多孔材料:是由形成材料本身基本构架的连续固相和形成孔隙的流体所组成。 一、填空题 1.溶胶通常分为亲液型和憎液型型两类。 2.材料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3.化学方法制备材料的优点是可以从分子尺度控制材料的合成。 4.由于界面原子的自由能比内部原子高,因此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 体系,若无其它条件限制,胶粒倾向于自发凝聚,达到低比表面状 态。 5.溶胶稳定机制中增加粒子间能垒通常用的三个基本途径是使胶粒带表面电荷、利用空间位阻效应、利用溶剂化效应。

6.溶胶的凝胶化过程包括脱水凝胶化和碱性凝胶化两类。 7.溶胶-凝胶制备材料工艺的机制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传统胶体型、无机聚合物型、络合物型。 8.搅拌器的种类有电力搅拌器和磁力搅拌器。 9.溶胶凝胶法中固化处理分为干燥和热处理。 10.对于金属无机盐的水溶液,前驱体的水解行为还会受到金属离子半径的大小、电负性和配位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简答题 溶胶-凝胶制备陶瓷粉体材料的优点? 制备工艺简单,无需昂贵的设备;对多元组分体系,溶胶-凝胶法可大大增加其化学均匀性;反应过程易控制,可以调控凝胶的微观结构;材料可掺杂的范围较宽(包括掺杂量及种类),化学计量准确,易于改性;产物纯度高,烧结温度低等。 第二章水热溶剂热法 名词解释 1、水热法:是指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器(高压釜)中,采用水溶液作为反应体系,通过将反应体系加热至临界温度(或接近临界温度),在反应体系中产生高压环境而进行无机合成与材料制备的一种有效方法。 2、溶剂热法:将水热法中的水换成有机溶剂或非水溶媒(如有机胺、醇、氨、四氯化碳或苯等),采用类似于水热法的原理,以制备在水溶液中无法长成、易氧化、易水解或对水敏感的材料。 3、超临界流体:是指温度及压力都处于临界温度或临界压力之上的流

《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教学大纲

《无机材料合成》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无机材料合成 课程编号:0 总学时:36 适用对象:材料化学本科专业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无机材料合成》是材料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单晶材料的制备、薄膜的制备、非晶态材料制备、复合材料的制备、功能陶瓷的合成与制备、结构陶瓷的制备、功能高分子的制备、催化材料制备、低维材料制备等,使学生获得先进材料合成与制备的基础知识,毕业后可适应化工材料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 在全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和爱护公物的教育;简单介绍有效数字和误差理论;介绍正确书写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方法以及基本操作和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无机材料的制备方法、薄膜制备的溶胶-凝胶法、纳米晶的水热合成法、纳米管的气相沉积法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材料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的结果的正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深刻领会课本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一无机材料合成(制备)方法与途径 实验仪器:计算机 实验内容:认识无机材料合成中的各种元素、化学反应;相关中外文摘、期刊的查阅方法。 实验要求:了解无机材料合成的基本方法、途径与制约条件 实验二晶体合成 实验仪器:磁力搅拌器、烧杯 实验内容:晶体的生长 实验要求:了解晶体的基本分类与应用;熟悉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晶体合成的技术与方法。 实验三薄膜制备 实验仪器:压电驱动器、磁力搅拌器、烧杯 实验内容:薄膜材料的制备 实验要求:掌握薄膜材料的分类与应用;薄膜与基材的复合方法、途径以及制约条件; 实验四胶凝材料的制备

材料合成化学-题

材料合成化学-题

一、判断题(对填“T”,错填“F”) 1. 高温超导体是指能在室温以上温度工作的超 导材料。() 2. 制备多元金属氧化物粉体的甘氨酸法比柠檬 酸盐燃烧法的化学反应更加剧烈。()3. 火焰辅助的超声喷雾热解工艺(FAUSP)也是 制备细粉的方法,需要人工点火。()4. 陶瓷粉体的二次粒子尺寸总是大于一次粒子 尺寸。() 5. 溶胶-凝胶法制备气凝胶,必须在真空条件下 进行。() 6. 透明有机玻璃可以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 通过沉淀聚合反应制备。() 7. 利用乙酰丙酮配位高价金属的醇盐,可以提 高醇盐的水解能力。() 8. 微波CVD就是利用微波加热衬底的化学气相 沉积() 9. 静电喷雾沉积(ESD)技术可以被用来生长致 密的外延薄膜() 10.人们可以通过原子操纵技术来大量制备超晶 格材料() 11.高分子聚合反应是一个熵增过程()

12.Schetman获得诺贝尔主要原因是他发现了宏 观材料可以有10次对称轴() 13.溶胶-凝胶法制备气凝胶,必须在真空条件下 () 14.透明有机玻璃可以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 通过沉淀聚合反应制备() 15.利用乙酰丙酮配位高价金属醇盐,可以提高 醇盐的水解能力() 16.MOF就是金属氟氧化物的简称() 17.乳液聚合的乳化剂通常是表面活性剂 () 18.使用模板试剂(硬模板,软模板,牺牲模板) 是制备无机空心球的必要条件() 19科学理论是无可争辩的() 20.制备多元金属氧化物粉体的柠檬酸盐燃烧法 需要人工点火引发反应() 21.人们可以通过原子操纵技术来精细控制反应 () 22.高分子聚合反应是吸热反应() 23.对于面心立方(fcc)晶体,因为晶体形状以 立方体能量最低,所以最易生长出立方形状的单晶体()

材料合成化学 题

一、判断题(对填“T”,错填“F”) 1. 高温超导体是指能在室温以上温度工作的超导材料。() 2. 制备多元金属氧化物粉体的甘氨酸法比柠檬酸盐燃烧法的化学反应更加剧烈。() 3. 火焰辅助的超声喷雾热解工艺(FAUSP)也是制备细粉的方法,需要人工点火。() 4. 陶瓷粉体的二次粒子尺寸总是大于一次粒子尺寸。() 5. 溶胶-凝胶法制备气凝胶,必须在真空条件下进行。() 6. 透明有机玻璃可以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沉淀聚合反应制备。() 7. 利用乙酰丙酮配位高价金属的醇盐,可以提高醇盐的水解能力。() 8. 微波CVD就是利用微波加热衬底的化学气相沉积() 9. 静电喷雾沉积(ESD)技术可以被用来生长致密的外延薄膜() 10.人们可以通过原子操纵技术来大量制备超晶格材料() 11.高分子聚合反应是一个熵增过程() 12.Schetman获得诺贝尔主要原因是他发现了宏观材料可以有10次对称轴() 13.溶胶-凝胶法制备气凝胶,必须在真空条件下() 14.透明有机玻璃可以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沉淀聚合反应制备() 15.利用乙酰丙酮配位高价金属醇盐,可以提高醇盐的水解能力() 16.MOF就是金属氟氧化物的简称() 17.乳液聚合的乳化剂通常是表面活性剂() 18.使用模板试剂(硬模板,软模板,牺牲模板)是制备无机空心球的必要条件()19科学理论是无可争辩的() 20.制备多元金属氧化物粉体的柠檬酸盐燃烧法需要人工点火引发反应() 21.人们可以通过原子操纵技术来精细控制反应() 22.高分子聚合反应是吸热反应() 23.对于面心立方(fcc)晶体,因为晶体形状以立方体能量最低,所以最易生长出立方形状的单晶体() 24.透明有机玻璃可以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均相聚合反应制备() 25.利用螯合剂配位高价金属的醇盐,可以提高醇盐的反应活性() 26.固相反应常用来制备陶瓷块材,但是不能用来制备陶瓷粉体() 27.高分子聚合反应总是放热的() 28.微弧氧化技术主要被用来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粉体() 29.制备薄膜材料的溅射技术属于物理制备工艺() 30.悬浮聚合法的悬浮剂通常都是表面活性剂() 31.伟大的科学理论都是复杂而奥妙无穷的() 32.制备多元金属氧化物粉体的甘氨酸法本质上是一种放热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甘氨酸是氧化剂,硝酸盐是还原剂()

无机材料合成与制备复习纲要

材料合成与制备复习纲要 我们不是抄答案,我们只做知识的搬运工。 ——无机复习提纲编辑协会宣言试卷构成:填空:15 分 选择:7*2=14 分(共7 题,一题2 分) 名词解释:5*3=15 分(共5 题,一题3分) 问答题:8+12*4=56(第一题8 分,其余四道题每题12 分)注:划线知识点为李老师审阅后所加,疑为重点,望各位复习时多加注意第1 章:经典合成方法 1实验室常用的加热炉为:高温电阻炉 2电炉分为:电阻炉,感应炉,电弧炉,电子束炉 3电阻发热材料的最高工作温度:硅碳棒1400C、硅化钼棒1700C、钨丝1700C 真空、 5氧化物发热体:在氧化气氛中,氧化物发热体是最为理想的加热材料。 6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 (1)反应物化学组成与结构,反应物结构状态(2)反应物颗粒尺寸及分布影响。 7化学转移反应:把所需要的沉积物质作为反应源物质,用适当的气体介质与之反应,形成一种气态化合物,这种气态化合物通过载气输运到与源区温度不同的沉积区,再发生逆反应,使反应源物质重新沉积出来,这样的反应过程称为化学转移反应。 8化学转移反应条件源区温度为T2,沉积区温度为T1:如果反应是吸热反应,则 r H m为正,当T2>T1时,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即从左往右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反应容易进行,物质由热端向冷端转移,即源区温度应大于沉积区温度,物质由源区转移至沉积区。如果反应为放热反应,r H m为负,则应控制源区温度T2 小于沉积区温度T1,这样才能实现物质由源区向沉积区得转移。如果r H m近似为0, 则不能用改变温度的方法来进行化学转移。 9低温合成中,低温的控制主要有两种方法:①恒温冷浴②低温恒温器 10高压合成:就是利用外加的高压力,使物质产生多型相转变或发生不同物质间的化合,从而得到新相,新化合物或新材料。 种类:①静态高温高压合成方法②动态高温高压合成方法 第2 章:软化学合成方法 1软化学合成方法: 通过化学反应克服固相反应过程中的反应势垒,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和缓慢的反应进程中,以可控制的步骤逐步地进行化学反应,实现制备新材料的方法。2软化学法分类:溶胶——凝胶法,前驱物法,水热/ 非水溶剂热合成法,沉淀法,支撑接枝工艺法,微乳液法,微波辐射法,超声波法,淬火法,自组装技术,电化 3绿色化学: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 ,即在获取新物质的转换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料中的每个原子,实现化学反应中废物的“零排放” 。因此,既可充分利用资源又不污染环境。 4软化学与绿色化学的关系:两者关系密切,但又有区别。软化学强调的是反应条件的温

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金属篇) 复习总结

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金属篇) 第一章单晶材料的制备 1.单晶体经常表现出电、磁、光、热等方面的优异性能,广泛用于现在工业的诸多领域。 2.固—固生长法即是结晶生长法。其主要优点是,能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生长晶体的形状是预先固定的。缺点是难以控制成核以形成大晶粒。 3.结晶通常是放热过程的证明:对任何过程有△G=△H-T△S,在平衡态时△G=0,即 △H=T△S。这里△H是热焓的变化,△S是熵变,T是绝对温度。由于在晶体生长过程中,产物的有序度要比反应物的有序度要高,所以△S<0,△H<0,故结晶通常是放热过程。 4.应变是自发过程,而退火是非自发过程的证明:对于未应变到应变过程,有△E1-2=W-q,这里W是应变给予材料的功,q是释放的热,且W>q。△H1-2=△E1-2+△(pv),由于△(pv)很小,近似得△H1-2=△E1-2。而△G1-2=△H1-2-T△S=W-q-T△S,在低温下T△S可忽略,故△G1-2=W-q>0。因此使结晶产生应变不是一个自发过程,而退火是自发过程。(在退火过程中提高温度只是为了提高速度) 5.再结晶驱动力:经过=塑性变形后,材料承受了大量的应变,因而储存大量的应变能。在产生应变时,发生的自由能变化近似等于做功减去释放的热量。该热量通常就是应变退火再结晶的主要推动力。应变退火再结晶推动力可以由下式给出:△=W-q+G S+△G0。这里W是产生应变或加工时所做的功,q是作为热而释放的能量,G S是晶粒的表面自由能,△G0是试样中不同晶粒取向之间的自由能差。 6.晶粒长大的过程是:形核—焊接—并吞。其推动力是储存在晶粒间界的过剩自由能的减少,因此晶界间的运动起着缩短晶界的作用,晶界能可以看做晶界之间的一种界面张力,而晶粒的并吞使这种张力减小。 7.若有一个晶粒很细微的强烈的织构包含着几个取向稍微不同的较大的晶体,则有利于二次再结晶。再结晶的驱动力是由应变消除的大小差异和欲生长晶体的取向差异共同提供的。 8.在应变退火中,通常在一系列试样上改变应变量,以便找到退火期间引起一个或多个晶粒生长所必须的最佳应变量或临界应变。一般而言,1%~10%的应变足够满足要求,相应的临界应变控制精度不高于0.25%. 9.均匀形核:形成临界晶核时,液、固相之间的自由能差能供给所需要的表面能的三分之二,另三分之一则需由液体中的能量起伏提供。△G*=1/3A**σ。

材料合成与制备期末复习题

材料合成与制备期末复习题 第零章绪论 1.材料合成:材料合成是指促使原子或分子构成材料的化学或物理过 程; 2.材料制备:材料制备是指研究如何控制原子与分子使其构成有用的 材料,但材料制备还包括在更为宏观的尺度上控制材料的 结构,使其具备所需的性能和使用效能。 3.材料合成与制备的最终目标是:制造高性能、高质量的新材料以满 足各种构件、物品或仪器等物件的日益发展的需求。 4.材料合成与制备的发展方向:材料的高性能化、复合化、功能化、 低维化、低成本化、绿色化; 5.影响热力学过程自发进行方向的因素:(1)能量因素;(2)系统的 混乱度因素; 6.隔离系统总是自发的向着熵值增加的方向进行。 7.论述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可逆反应,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因此,提高反应物浓度是提高产率的一个办法,但如果反应物成本很高,将反应物之一在生成后立即分离出去或转移到另一相中去,也是提高反应产率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于有气相的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反应计量数不等,则增加压力会有利于反应向气体计量数小的方向进行。另外,对于多个反应同时进行的反应,则应按主反应的情况来控制反应物的配比; (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一个可逆反应,正反应吸热,则逆反应就放热;如果正反应放热,则逆反应就吸热,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不利于放热 反应;对于放热反应,用冷水浴或冰浴使其降温的办法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但影响反应速率。实际生产中,要综合考虑单位实际内的产量和转化率同时进行; (3)溶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溶剂在反应中的作用:一是提供反应的场所,二是发生溶剂化效应。溶剂最重要的物理效应即溶剂化作用,化学效应主要有溶剂分子的催化作用和容积分子作为反应物或产物参与了化学反应。若溶剂分子与反应物生成不稳定的溶剂化物,可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加快反应速率;若生成稳定的溶剂化物,则使反应活化能升高,降低反应速率;若生成物与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不论它是否稳定,都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第一章溶胶-凝胶法 1.溶胶(Sol)是具有液体特征的胶体体系,是指微小的固体颗粒悬浮分散在液相中,不停地进行布朗运动的体系。 2.凝胶(Gel)是具有固体特征的胶体体系,被分散的物质形成连续的网状骨架,骨架空隙中充有液体或气体。 3.溶胶,凝胶法:就是用含高化学活性组分的化合物作前驱体,在液相下将这些原料均匀混合,并进行水解、缩合化学反应,通过抑制各种化学反应条件,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透明溶胶体系,溶胶经陈化,胶粒间缓慢聚合,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凝胶,凝胶网络间充满了失去流动性的溶剂,形成凝胶。凝胶经过干燥、烧结固化制备出分子乃至纳米亚结构的材料。 4.粒子间的两个力:(1)颗粒间的范德华力;(2)双电层静电排斥能 5.增加粒子间能垒通常有三个基本途径:(1)使胶粒带表面电荷;(2) 利用空间位阻效应;(3)利用溶剂化效应。 6.由溶胶制备凝胶的具体方法:

材料制备与合成

《材料制备与合成[料]》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2034916 课程名称:材料制备与合成/Preparation and Synthesis of Materials 学分: 2.5 学时:40 (课内实验(践):0 上机:0 课外实践:0 )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建议修读学期:6 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系 课程负责人:方道来 先修课程:材料化学基础、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占80%)与平时考核成绩(占20%)相结合。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材料合成与制备》. 乔英杰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年. 主要参考书目:1. 《新型功能材料制备工艺》, 李垚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 2. 《新型功能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童忠良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 3.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徐如人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 4. 《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 曹茂盛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 内容概述: 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最重要的专业选修课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溶胶-凝胶合成法、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定向凝固技术、低热固相合成法、热压烧结技术、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和等离子体烧结技术等。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材料制备与合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材料制备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理解材料的合成、结构与性能、材料应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将来研发新材料以及材料制备新工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The course of preparation and synthesis of material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pecialized elective courses for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parts: sol-gel method, hydrothermal/solvothermal reaction method, CVD method,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technique, low-heating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 hot-pressing sintering technique,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and SPS technique. Its purpo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and synthesis of materials, and grasp the new techniques, new processes and new equipments, and further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ynthesis, structure, properties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The course can lay a firm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and new processes in the future for students.

2015无机材料合成与制备试卷A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无机材料合成与制备;试卷编号:A 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是非题(1分×23=23分,选全对或全错,计零分) 1 生长驱动力在数值上等于生长单位体积的晶体所引起的吉布斯自由能的降低。( √ ) 2 微波有很强的穿透力,微波加热时能深入到样品内部,其燃烧波首先从样品的表面向内部传播,最终完成微波烧结。( × ) 3 提拉法中旋转籽晶的目的是获得更好的温度和浓度的均匀性。( √ ) 4 热电偶是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可直接与被测物质接触,不受环境介质如烟雾、尘埃、CO 2、水蒸气等影响,准确度较高。( √ ) 5 等离子体在CVD 中的作用是将反应气体激活成活性离子,提高低沉积温度;加速反应物表面的扩散作用,降低成膜速率。( × ) (提高) 6 降低到-150 ℃(123K)称为普通制冷或普冷,降低到-150 ℃至4.2K 之间称为深度冷冻或深冷,降低到4.2K 以下称为极冷。( √ ) 7 相比溅射成膜,蒸发法时,沉积原子的能量很低,一般不易形成形态3型的薄膜组织。( × )(T ) 8 在形态2和形态3型低温薄膜沉积组织的形成过程中,原子的扩散能力不足,因而这两类生长又称为低温抑制型生长。( × )(1和T ) 9 磁控溅射的缺点是靶材的利用率不高,一般低于40%。( √ ) 10 过冷度越大,越容易非均匀成核;凸面杂质形核效率最高,平面次之,凹面最差。( × ) 11直接凝固成型是依靠有机单体交联形成高聚物,温度诱导絮凝成型是依靠分散剂的分散特性。( × ) 12 不具挥发性FeO 和WO 3在HCl 存在时,生成FeCl 2 、WOCl 4、水蒸气,就可以通过相转移反应制得完美的钨酸铁晶体。( ) 13气体的低温分级冷凝就是气体混合物通过不同低温的冷阱而分离,气体通过冷阱后其蒸汽压小于13.33 Pa —冷凝彻底;大于13.33 Pa —认为不能冷凝,穿过了冷阱。 ( × ) 14 流动法比降温法有利于生长大尺寸单晶,蒸发法适合溶解度较大而温度系数很小的物质,凝胶法可在室温下生长一些难溶的或对热敏感而不便使用其他方法的晶体。( √ ) 15用单相共沉淀法制备出单一尺寸的球形氢氧化铝颗粒的关键是通过尿素,在水溶液中缓慢分解释放出OH-,使溶液中碱性均匀地、缓慢地上升,从而使氢氧化物沉淀在整个溶液中同时生成。( × ) 16 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思路是非均匀形核的推迟和均匀形核的避免。( √ ) 17 非晶态材料衍射花样是由较宽的晕和弥散的环组成,没有表征结晶态的任何斑点和条纹,用电镜看不到 学院 专业班 年 姓名 学 装订线(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市政材料土工及土工合成材料考试试题答案

市政材料土工及土工合 成材料考试试题答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2018年《市政材料土工及土工合成材料》考核试题-答案单位:姓名:分数: 1.密度测定求算术平均值时,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未作答)。正确答案:C (A)0.01g/cm3; (B)0.02 g/cm3 ; (C)0.03 g/cm3; (D)0.04 g/cm3。 2.城镇道路上路床(90区)填料要求CBR最小强度值为6%、填料最大粒径为(未作答)。正确答案:D (A)6㎜; (B)8㎜; (C)15㎜; (D)10㎜。 3.土粒比重Gs的定义式为(未作答)。正确答案:C (A)下图A; (B)下图B; (C)下图C; (D)下图D。 4.灌砂法测定土的密度之前,要标定的内容有(未作答)。正确答案:C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5.含石膏的含水率测试时,烘干温度为(未作答)。正确答案:A (A)65℃~70℃; (B)70℃~80℃; (C)105℃~110℃; (D)110℃~120℃。 6.当用各种方法测定土的密度的值不同时,应以(未作答)为准。正确答案:B (A)环刀法; (B)灌砂法; (C)蜡封法; (D)现场试坑法。 7.土工织物进行预调湿,应放置在相对湿度(未作答)、温度不超过50.0℃的大气条件下,使之接近平衡。正确答案:A (A)~%; (B)~%; (C)(80~95)%; (D)90%以上。 8.酒精燃烧法测定含水率需燃烧试样的次数为(未作答)。正确答案:A (A)3次;

材料合成与制备期末复习题

第零章绪论 1.材料合成:材料合成是指促使原子或分子构成材料的化学或物理过 程; 2.材料制备:材料制备是指研究如何控制原子与分子使其构成有用的 材料,但材料制备还包括在更为宏观的尺度上控制材料的 结构,使其具备所需的性能和使用效能。 3.材料合成与制备的最终目标是:制造高性能、高质量的新材料以满 足各种构件、物品或仪器等物件的日益发展的需求。 4.材料合成与制备的发展方向:材料的高性能化、复合化、功能化、 低维化、低成本化、绿色化; 5.影响热力学过程自发进行方向的因素:(1)能量因素;(2)系统的 混乱度因素; 6.隔离系统总是自发的向着熵值增加的方向进行。 7.论述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可逆反应,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因此,提高反应物浓度是提高产率的一个办法,但如果反应物成本很高,将反应物之一在生成后立即分离出去或转移到另一相中去,也是提高反应产率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于有气相的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反应计量数不等,则增加压力会有利于反应向气体计量数小的方向进行。另外,对于多个反应同时进行的反应,则应按主反应的情况来控制反应物的配比; (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一个可逆反应,正反应吸热,则逆反应就放热;如果正反应放热,则逆反应就吸热,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不利于放热

反应;对于放热反应,用冷水浴或冰浴使其降温的办法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但影响反应速率。实际生产中,要综合考虑单位实际内的产量和转化率同时进行; (3)溶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溶剂在反应中的作用:一是提供反应的场所,二是发生溶剂化效应。溶剂最重要的物理效应即溶剂化作用,化学效应主要有溶剂分子的催化作用和容积分子作为反应物或产物参与了化学反应。若溶剂分子与反应物生成不稳定的溶剂化物,可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加快反应速率;若生成稳定的溶剂化物,则使反应活化能升高,降低反应速率;若生成物与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不论它是否稳定,都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第一章溶胶-凝胶法 1.溶胶(Sol)是具有液体特征的胶体体系,是指微小的固体颗粒悬浮分散在液相中,不停地进行布朗运动的体系。 2.凝胶(Gel)是具有固体特征的胶体体系,被分散的物质形成连续的网状骨架,骨架空隙中充有液体或气体。 3.溶胶-凝胶法:就是用含高化学活性组分的化合物作前驱体,在液相下将这些原料均匀混合,并进行水解、缩合化学反应,通过抑制各种化学反应条件,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透明溶胶体系,溶胶经陈化,胶粒间缓慢聚合,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凝胶,凝胶网络间充满了失去流动性的溶剂,形成凝胶。凝胶经过干燥、烧结固化制备出分子乃至纳米亚结构的材料。 4.粒子间的两个力:(1)颗粒间的范德华力;(2)双电层静电排斥能 5.增加粒子间能垒通常有三个基本途径:(1)使胶粒带表面电荷;(2) 利用空间位阻效应;(3)利用溶剂化效应。 6.由溶胶制备凝胶的具体方法:

药物合成模拟试卷1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药物合成反应试卷 一. 选择题(30分,每小题1.5分) 1 在药物合成反应中,下列哪个反应不能用于制备伯胺 ( ) A Hofmann 降解反应 B Beckmann 重排 C Curtius 重排 D Délépine 反应 2下面四个化合物的活性最大的是 ( ) A CH2=CH2 B (CH3)2C=CH2 C (CH3)2C=C(CH3)2 D CH3CH=CH2 3酰化反应中常用的酰化剂为羧酸、酰卤、酸酐、酯、酰胺 等,其酰化能力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 A 羧酸、酯 > 酰卤 > 酸酐 > 酰胺 B 酰卤 > 酸酐 > 羧酸、酯 > 酰胺 C 酰胺 > 羧酸、酯 > 酸酐 > 酰卤 D 酰卤 > 羧酸、酯 > 酸酐 > 酰胺 4下列化合物的酸性最大的是: ( ) NO 2OH NO 2 OH OH NO 2 NO 2 OH A. B. C. D. 5下列化合物最容易进行S N 1反应的是 ( ) A. CH 3CH 2CH 2CH 2Br B. CH 3CHBrCH(CH 3)CH 3 C. CH 3CHBrCH 2CH 3 D. CH 3C(CH 3)BrCH 2CH 3 6在卤化氢对烯烃的加成反应中,以离子对过渡态机理推 断,加成产物应符合下列哪个原则 ( ) A Hoffmann 规则 B Woodward 规则 C 马氏规则 D 反马氏规则 7在F-C 烷基化反应中,下面哪种表述是不正确的 ( ) A 烃基容易发生异构化 B 反应可停留在单烃基化阶段 C 可以使用Lewis 酸和质子酸作催化剂 D 在剧烈的反应条件下,会生成不正常的定位产物 8 下列化合物按其与Lucas 试剂作用最快的是 ( )

材料合成与制备期末复习题.doc

第零章绪论 1 ?材料合成:材料合成是指促使原子或分子构成材料的化学或物理过 程; 2.材料制备:材料制备是指研究如何控制原子与分子使其构成有用的 材料,但材料制备还包括在更为宏观的尺度上控制材料的结构,使其具备所需的性能和使用效能。 3.材料合成与制备的最终目标是:制造高性能、高质量的新材料以满 足各种构件、物品或仪器等物件的H益发展的需求。 4.材料合成与制备的发展方向:材料的高性能化、复合化、功能化、 低维化、低成本化、绿色化; 5?影响热力学过程自发进行方向的因素:(1)能量因素;(2)系统的 混乱度因素; 6 ?隔离系统总是自发的向着炳侑增加的方向进行。 7 ?论述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可逆反应,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因此,提高反应物浓度是提高产率的一个办法,但如果反应物成本很高,将反应物之一在生成后立即分离出去或转移到另一相中去,也是提高反应产率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于有气相的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反应计量数不等,则增加压力会有利于反应向气体计量数小的方向进行。另外,对于多个反应同时进行的反应,则应按主反应的情况来控制反应物的配比; (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一个可逆反应,正反应吸热,则逆反应就放热;如果正反应放热, 则逆反应就吸热,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不利于放热反应;对

于放热反应,用冷水浴或冰浴使其降温的办法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但影响反应速率。实际生产屮,要综合考虑单位实际内的产量和转化率同时进行; (3)溶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溶剂在反应中的作用:一是提供反应的场所,二是发生溶剂化效应。溶剂最重耍的物理效应即溶剂化作用,化学效应主要有溶剂分子的催化作用和容积分子作为反应物或产物参与了化学反应。若溶剂分子与反应物生成不稳定的溶剂化物,可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加快反应速率;若生成稳定的溶剂化物,则使反应活化能升高,降低反应速率;若生成物与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 不论它是否稳定,都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第一章溶胶■凝胶法 1 ?溶胶(Sol)是具有液体特征的胶体体系,是指微小的固体颗粒悬浮分散在液相中,不停地进行布朗运动的体系。 2.凝胶(Gel)是具有固体特征的胶体体系,被分散的物质形成连续的网状骨架,骨架空隙中充有液体或气体。 3.溶胶一凝胶法:就是用含高化学活性组分的化合物作前驱体,在液相下将这些原料均匀混合,并进行水解、缩合化学反应,通过抑制各种化学反应条件,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透明溶胶体系,溶胶经陈化,胶粒间缓慢聚合,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凝胶,凝胶网络间充满了失去流动性的溶剂,形成凝胶。凝胶经过干燥、烧结固化制备出分子乃至纳米亚结构的材料。 4?粒子间的两个力:(1)颗粒间的范德华力;(2)双电层静电排斥能

无机材料合成与制备复习纲要

料合成与制 备复习纲要 我们不是抄答案,我们只做知识的搬运工。 ——无机复习提纲编辑协会宣言 试卷构成: 填空:15 分 选择:7*2=14 分(共7 题,一题2 分)名词解释:5*3=15 分(共5 题,一题3 分)问答题:8+12*4=56(第一题8 分,其余四道题每题12 分)注:划线知识点为李老师审阅后所加,疑为重点,望各位复习时多加注意第1 章:经典合成方法 1实验室常用的加热炉为:高温电阻炉 2电炉分为:电阻炉,感应炉,电弧炉,电子束炉 3电阻发热材料的最高工作温度:硅碳棒1400C、硅化钼棒1700 C、钨丝1700C 真空、 5氧化物发热体:在氧化气氛中,氧化物发热体是最为理想的加热材料。 6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 (1)反应物化学组成与结构,反应物结构状态物颗粒尺 2)反应寸及分布影响。 7化学转移反应:把所需要的沉积物质作为反应源物质,用适当的气体介质与之反应,形成一种气态化合物,这种气态化合物通过载气输运到与源区温度不同的沉积区,再发生逆反应,使反应源物质重新沉积出来,这样的反应过程称为化学转移反应。 8化学转移反应条件源区温度为T2,沉积区温度为T1 :如果反应是吸热反应, 则r H m为正,当T2> T1时,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即从左往右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反应容易进行,物质由热端向冷端转移,即源区温度应大于沉积区温度,物质由源区转移至沉积区。如果反应为放热反应,r H m为负,则应控制源 区温度T2小于沉积区温度T1,这样才能实现物质由源区向沉积区得转移。如果r H m近似为0,则不能用改变温度的方法来进行化学转移。 9低温合成中,低温的控制主要有两种方法:①恒温冷浴②低温恒温器 10高压合成:就是利用外加的高压力,使物质产生多型相转变或发生不同物质间的化合,从而得到新相,新化合物或新材料。 种类:①静态高温高压合成方法②动态高温高压合成方法第2章:软化学合成方法 1软化学合成方法: 通过化学反应克服固相反应过程中的反应势垒,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和缓慢的反应进程中,以可控制的步骤逐步地进行化学反应,实现制备新材料的方法。 2软化学法分类:溶胶——凝胶法,前驱物法,水热/ 非水溶剂热合成法,沉淀

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

第一章 1、1 溶胶凝胶 1、什么是溶胶——凝胶? 答:就是用含高化学活性组分的化合物作前驱体,在液相下将这些原料均匀混合,并进行水解、缩合化学反应,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透明溶胶体系,溶胶经陈化胶粒间缓慢聚合,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凝胶,凝胶网络间充满了失去流动性的溶剂,形成凝胶。 2、基本原理(了解) 3、设备:磁力搅拌器、电力搅拌器 4、优点:该方法制备块体材料具有纯度高、材料成分易控制、成分多元化、均匀性好、材料形状多样化、且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性合成并致密化等 5、工艺过程:自己看 6、工艺参数:自己看 2、1水热与溶剂热合成 1、水热法:是指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器(高压釜)中,采用水溶液作为反应体系,通过对反应体系加热、加压(或自生蒸气压),创造一个相对高温、高压的反应环境。 2、溶剂热法:将水热法中的水换成有机溶剂或非水溶媒(例如:有机胺、醇、氨、四氯化碳或苯等),采用类似于水热法的原理,以制备在水溶液中无法长成,易氧化、易水解或对水敏感的材料。 3、优点:a、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的反应能够有效地抑制产物的氧

化过程或水中氧的污染; b、非水溶剂的采用使得溶剂热法可选择原料范围大大扩大; c、由于有机溶剂的低沸点,在同样的条件下,它们可以达到比水热合成更高的气压,从而有利于产物的结晶; d、由于较低的反应温度,反应物中结构单元可以保留到产物中,且不受破坏。同时,有机溶剂官能团和反应物或产物作用,生成某些新型在催化和储能方面有潜在应用的材料 4、生产设备: 高压釜是进行高温高压水热与溶剂热合成的基本设备;(分类自己看),高压容器一般用特种不锈钢制成, 5、合成工艺:选择反应物核反应介质——确定物料配方——优化配料顺序——装釜、封釜——确定反应温度、压力、时间等试验条件——冷却、开釜——液、固分离——物相分析 6、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存在的问题:1、无法观察晶体生长和材料合成的过程,不直观。2、设备要求高耐高温高压的钢材,耐腐蚀的内衬、技术难度大温压控制严格、成本高。3、安全性差,加热时密闭反应釜中流体体积膨胀,能够产生极大的压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7、水热生长体系中的晶粒形成可分为三种类型: a、“均匀溶液饱和析出”机制 b、“溶解-结晶”机制 c、“原位结晶”机制

有机合成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

有机合成专题训练(2017级) 1.某酯K是一种具有特殊香气的食用香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疗中。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CH2COOH CH3CHCOOH (1)E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2)试剂X是(填化学式);②的反应类型是。 (3)D的电离方程式是。 (4)F的分子式为C6H6O,其结构简式是。 (5)W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1 mol W完全燃烧可产生 mol CO2和 mol H2O,且 W的分子中不含甲基,为链状结构。⑤的化学方程式 是 。 (6)G有多种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 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能与饱和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② 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两种

2.光刻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光敏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和产物略去): 已知: Ⅰ.R 1 C H O R 2CH H CHO R 1CH C R 2 CHO +(R ,R’为烃基或氢) Ⅱ. R 1C O Cl R 2OH R 1C O OR 2 HCl + + (R ,R’为烃基) (1)A 分子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 (2)羧酸X 的电离方程式为 。 (3)C 物质可发生的反应类型为 (填字母序号)。 a .加聚反应 b . 酯化反应 c . 还原反应 d .缩聚反应 (4)B 与Ag(NH 3)2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乙炔和羧酸X 加成生成E ,E 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1,E 能发生水解反应,则E 的结构简式为 。 (6)与C 具有相同官能团且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其结构简式分别为 CH CH 2 COOH 、 CH CH 2 HOOC 、 和 。 ( 7 ) D 和 G 反应生成光刻胶的化学方程式 为 。

材料合成与制备_作业习题

第一章课后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胶体(Colloid):胶体是一种分散相粒径很小的分散体系,分散相粒子的质量可以忽 略不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短程作用力。 2. 溶胶:具有液体特征的胶体体系,是指微小的固体颗粒悬浮分散在液相中,不停地 进行布朗运动的体系。 3. 凝胶(Gel):具有固体特征的胶体体系,被分散的物质形成连续的网络骨架,骨架孔 隙中充满液体或气体,凝胶中分散相含量很低,一般为1%~3%。 4. 溶胶-凝胶法(Sol-gel):用含高化学活性组分的化合物作前驱体,在液相下将这些 原料均匀混合,并进行水解、缩合化学反应,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透明溶胶体系,溶胶经化胶粒间缓慢聚合,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凝胶,凝胶网络间充满了失去流动性的溶剂,形成凝胶。凝胶经过干燥、烧结固化制备出分子乃至纳米亚结构的材料。 5. 水解度R:水和金属醇盐物质的量比,即溶胶—凝胶反应过程中加水的量的多少。 6. 分散系:物质以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的存在形式。 二、填空题 1. 溶胶通常分为亲液型和憎液型两类。 2. 材料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3. 化学方法制备材料的优点是可以从分子尺度控制材料的合成。 4. 由于界面原子的自由能比部原子高,因此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若无其它条 件限制,胶粒倾向于自发凝聚,达到低比表面状态。 5. 计算颗粒间德华力通常用的两种模型为平板粒子模型、球型粒子模型。 6. 溶胶稳定机制中增加粒子间能垒通常用的三个基本途径是使胶粒带表面电荷、 利用空间位阻效应、利用溶剂化效应。 7. 溶胶的凝胶化过程包括脱水凝胶化和碱性凝胶化两类。 8. 溶胶-凝胶制备材料工艺的机制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传统胶体型、无机聚合物 型、络合物型。 9. 搅拌器的种类有采用电机带动搅拌叶片来进行原料混合的搅拌器和磁力搅拌 器。 10. 溶胶凝胶法中固化处理分为干燥和热处理。 11. 对于金属无机盐的水溶液,前驱体的水解行为还会受到金属离子半径的大小、电 负性和配位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说明溶胶-凝胶法的原理及基本步骤。 四、溶胶凝胶法的使用围 五、溶胶-凝胶法制备块体材料的优点 六、什么是浓缩法,什么是分散剂法? 第二章课后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水热法:是指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器(高压釜)中,采用水溶液作为反应体系,通过对反应体系加热、加压(或自生蒸气压),创造一个相对高温、高压的反应环境,使得通常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溶解,并且重结晶而进行无机合成与材料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2、溶剂热法:将水热法中的水换成有机溶剂或非水溶媒(例如:有机胺、醇、氨、四氯化碳或苯等),采用类似于水热法的原理,以制备在水溶液中无法长成,易氧化、易水解或对

材料合成与制备-作业习题

材料合成与制备-作业习题

材料合成与制备-作业习题

第一章课后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胶体(Colloid):胶体是一种分散相粒径很 小的分散体系,分散相粒子的质量可以 忽略不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 短程作用力。 2. 溶胶:具有液体特征的胶体体系,是指 微小的固体颗粒悬浮分散在液相中,不 停地进行布朗运动的体系。 3. 凝胶(Gel):具有固体特征的胶体体系, 被分散的物质形成连续的网络骨架,骨 架孔隙中充满液体或气体,凝胶中分散 相含量很低,一般为1%~3%。 4. 溶胶-凝胶法(Sol-gel):用含高化学活性 组分的化合物作前驱体,在液相下将这 些原料均匀混合,并进行水解、缩合化 学反应,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透明溶胶 体系,溶胶经陈化胶粒间缓慢聚合,形 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凝胶,凝胶网络 间充满了失去流动性的溶剂,形成凝胶。 凝胶经过干燥、烧结固化制备出分子乃 至纳米亚结构的材料。

5. 水解度R:水和金属醇盐物质的量比,即溶胶—凝胶反应过程中加水的量的多少。 6. 分散系:物质以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的存在形式。 二、填空题 1. 溶胶通常分为亲液型和憎液型两 类。 2. 材料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3. 化学方法制备材料的优点是可以从分子尺度控制材料的合成。 4. 由于界面原子的自由能比内部原子高, 因此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若无 其它条件限制,胶粒倾向于自发凝聚, 达到低比表面状态。 5. 计算颗粒间范德华力通常用的两种模型为平板粒子模型、球型粒子模型。 6. 溶胶稳定机制中增加粒子间能垒通常 用的三个基本途径是使胶粒带表面电 荷、利用空间位阻效应、利用溶 剂化效应。 7. 溶胶的凝胶化过程包括脱水凝胶化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