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的认识路线 ——从认知科学谈起

论佛教的认识路线 ——从认知科学谈起
论佛教的认识路线 ——从认知科学谈起

论佛教的认识路线——从认知科学谈起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杨新宇1认知科学

11认识的本质——黑箱建模

如果把外部环境及其变化称做外部世界,那么可以把人的意识活动称做内部世界。内部世界的活动本来是独立于外部世界的,而且不受任何规则的束缚(例如普通人的梦境和精神病人的幻觉,二者都是和外部世界无关并且自由发展不受规则束缚的),但那种不能正确反映外部世界变化的意识活动对人的生存没有意义,为了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人必须使自己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相统一,这样就可以把内部世界作为外部世界的一个模型,通过观察内部世界就可以预见和把握外部世界的变化,从而使人能更为主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这种使自己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相统一的过程就是认识过程。

怎样使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相统一呢?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之间的唯一联系是感觉通道,人只能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通道提供的信息来了解外部世界,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信息。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可以把外部世界看做是内部世界中的一个黑箱(图1),黑箱是不能打开的,相当于人们没有办法通过感觉以外的其它渠道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黑箱通过输出端口传出信息,外部世界则通过感觉通道向内部世界传出信息。如果说外部世界和一般的黑箱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这个黑箱不仅有输出端口,而且还有输入端口,人的行为相当于是对外部世界黑箱的输入,人通过行为改变世界相当于通过输入端口对黑箱输入影响黑箱的内部结构。这种有输入的黑箱当然比只有输出的黑箱要更为复杂,但并不会带来本质性的变化。把外部世

界看作是内部世界中的一个黑箱,可以很清晰的显示出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本质上是根据黑箱的输出建构一个黑箱内部结构模型的过程。

12认识的基本路线——假设检验

怎样建构黑箱模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回答什么是黑箱模型。对于一个只能通过输出通道对外部输出而永远不能打开的黑箱来说,永远不能直接比较它的一个模型是否和黑箱内部的真实情况一致,故不能在绝对的意义上讨论模型是否正确,只能把正确的标准放低。怎样判断一个黑箱模型是否正确呢?唯一的依据就是比较模型的输出和黑箱的输出是否一致,所以黑箱模型的正确是在输出相同意义上的正确,而不能要求黑箱模型和黑箱内部结构绝对一致,一个正确的黑箱模型就是模型的输出和黑箱的输出相同的模型。

所以,一个黑箱模型必须包含一个输出端口,模型运行过程中输出端口产生输出,建构过程就是要通过调整模型的结构使得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一致。要建构这样一个模型,建模过程自然应该包括建构模型和比较检验两个环节,建构环节产生一个模型,检验环节检查模型输出是否和黑箱输出相同,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相同时就接受这个模型,反之就放弃这个模型重新建构;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相差很大时,就把模型完全推倒重新建构;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比较接近时,可以在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建构和检验交替进行,直到得到正确的模型。

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本质上是一个黑箱建模过程,必然也遵循同样的建模路线。认识过程使使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相统一,其实所统一的就是模型输出和感觉信息;所谓能够正确反映外部世界的认识,就是一个输出和感觉信息相同的内部模型。当建成这样一个模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感到能够理解和把握这个事物了。

13认识的复杂性——多建模系统

比起简单黑箱的建模过程,认识过程所面对的对象要复杂的多,所以认识的建模过程也非常复杂。认识过程不是用单一模型来模拟外部世界的,而是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模型协作完成建模任务。有的模型可以非常快速的建成,并可以准确地把握当前的感觉信息,但预见能力弱;有的模型预见能力强,但建构慢,失真严重。有的模型适合模拟随时间快速变化的信息,但精度不高;而有的模型适合精确模拟变化较慢的信息,但跟不上快速变化。为了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必须同时协调使用多种不同特点的模型。

一个模型也可以把它建模的结果输出给另一个模型,第二个模型在第一个模型的基础上建构模型的模型。其中感觉是认识的出发点,直接面对感觉信息输入的模型处于认识的最初一级,以后的高级的认识模型可以不直接面对感觉输入,而把低级模型建模的结果作为自己的输入,在这个基础上建构更高级的模型。由于低级模型已经对原始信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概括,高级模型可以面对较小的信息量和较有规律的信息,有条件从中提取出更深一层的规律性,所以,模型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可以形成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14举例分析

141知觉——最初级的外部世界模型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最初加工,形成最初级的外部世界模型,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步,也是以后建构各种高级模型的基础。知觉是过程自动完成的,人在主观上不能直接的觉察到建模过程,但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建模过程的存在。我们看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立体视觉。把手指在眼前从远到近再从近到远的慢慢运动,可以发现,当手指靠近眼睛时,由于两眼视差大,无法融合成立体图象,看到的是两个手指;手指向远处移动,视差逐渐变小,到一定距离时发生图象融合,捕捉到一幅立体图象,变成一个立体的手指。可见,人双眼所看到的本来是两幅图象,但经过立体视觉过程的重建,形成了一幅立体图象,一幅立体图象是一个独立的知觉单元,是一幅附有深度信息的图象,深度信息是由两幅图象中的视差信息转化来的。双眼图象比较接近外部世界黑箱的原始输出,而立体图象则经过加工,用它可以解释双眼的两幅图象,它既不是感觉信息也不是外部世界本身,而是一个外部世界黑箱的模型。有的时候双眼图象也会错误匹配而形成错误的黑箱模型,这时人会产生错误的立体视觉。再看一个关于运动知觉的例子。可以做一个实验,两幅图象上各有一个大小相同的黑点,第一幅图中在A点,第二幅图中在B点。当两幅图象以较慢的速度先后呈现在人的面前时,人主观上知觉到的是两幅图象,分别在不同位置有一个黑点;当同样两幅图象以较快的速度呈现时,人主观知觉到的是一个点从A点运动到B点。可见,在这两种情况下,知觉过程把相续的感觉信息按不同方式进行了加工,当运动速度较慢时加工成两幅图象,当运动速度较快时,加工成一幅运动图象,运动图象是由图象和运动信息构成的。电影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人们感觉到一个点运动到另一个点时,图象和运动信息是作为一个整体被知觉到的,是一个完整的知觉单元,而看到两幅图象分别呈现时,两幅图象是作为两个知觉单元。所以,象立体知觉一样,运动知觉是综合了连续的感觉信息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知觉图象,它也是对感觉信息重新建构的结果,本质上是一个外部世界的模型。有些魔术表演中利用了人的运动知觉,魔术师在看似连续的动作中插入一个非常快速的动作,只要它足够快,并且迅速恢复到原来的运动轨迹,就可以骗过观众的眼睛,让人视而不见。

142科学理论——高级的世界模型

科学理论是内部模型的外化,是把内部世界中的模型用语言、公式、图表等形式表达出来产生的。理论的作用第一是可以帮助人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交流直接把别人用假设检验法得到的模型复制到自己的内部世界,这比直接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建模要快得多。

科学研究是在低级模型的基础上建构高级模型的过程,它研究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感觉信息间的联系,其出发点是事物而不是感觉信息。事物和运动是对感觉信息间的联系进行概括产生的,这一步是在知觉过程中完成的,包括科学研究在内的高级认识过程都继承了知觉模型的结果,不再直接考虑感觉信息的问题,而是面对事物和运动等模型结构。

由于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尝试检验式的建模过程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并逐步由不自觉上升为自觉,最终形成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和“证伪原则”这样精练的概括。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用尝试检验方法修改世界模型的过程,自然科学的每个进步都是对这个模型系统的一次改进或增补。小的改进不论,就是涉及模型基本结构的修改也已经发生了两次。

世界模型的基本结构最初来自对人的知觉经验的总结,其理论形式就是牛顿力学的时空观。人的知觉把感觉信息概括为“物体在空间中运动”这样的基本模式,将这种模式理论化就是牛顿力学时空观。在牛顿力学中,时间、空间和物体是相互独立的,时空是绝对不变的,只有物质运动。

第一次对世界模型基本框架的修改是相对论,在相对论中,时间、空间和物质不再是相互独立的,物质运动直接影响到相关的时空结构。从人的知觉经验开始被分离开的时间、空间和物质被重新结合起来。这也第一次深刻地证明,人的知觉不仅经常发生一些明显的错觉性的错误,而且还会在基本框架方面发生根本性的错误。这种错误是系统性的,普遍发生在每个人的思想

中,即使已经在理论上认识到这个错误,人也仍然没有能力直接在自己的知觉经验中发现这个错误。

第二次对外部世界根本框架的修改是量子力学的出现。作者在《量子力学与唯了别学》一文中指出,量子力学直接对一切实体观念提出了挑战,要畅达的理解量子力学必须放弃“物质和运动”这种基本模型结构(在现有量子力学诠释中表现为粒子和波),而用事件和事件之间的联系来解释各种物理现象,对世界模型的基本构架进行一次彻底的修改。这一次的修改比相对论更为彻底。相对论只是把从知觉经验开始分离开的时间、空间和物质重新联系起来,而这一次则要把它们同时扬弃,用一套可以同时熔三者于一炉的模型框架代替之。这个修改太大,新的框架与常人的经验相差太远,以至于时至今日还少有人意识到。

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还存在着矛盾,这预示着理论物理学还需要继续发展。根据科学发展史上的经验,基础理论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往往是在彻底地考察原有理论的基本假设的基础上,重组理论基础而产生的。用事件和事件间的联系可以构成一幅新的物理图景,这是一个根本不同于以物质和运动为基础的物理图景,而且将比以物质和运动为基础的物理图景更有潜力。因为,时间、空间和物质等概念本质上是对感觉信息中的某些规律性的概括,方便但不够基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这样做,但在解决物理学的基础问题时就可能带进隐藏的错误。而事件和事件间关系的物理图景则更为基本,当然建构起来也更为复杂。虽然现在这个图景还只是一个框架,要实际建成一个理论体系还要解决大量的问题,但由于这个框架具有先天的灵活性,作者认为,当它完善之日,将有条件解决现代物理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些难题。

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隐参量理论和超弦理论在学术方向上仍然想把物理学拉回到经典的世界模型框架中来,作者认为,从世界模型基本框架的发展方向看,这些努力最终必然是无法成功的。

2哲学

21外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模型

人们所知觉到的“外部世界”实际上并不是真实的外部世界,而是根据感觉信息建构的一个外部世界的模型,感觉之外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引起感觉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是无法回答的。常人认为存在一个如知觉模型般的外部世界,这其实只是一个猜想,其正确性是没有保障的。以上论述本来是一个明显的事实,但却很少被意识到。原因在于,只有在知觉过程中内部世界才直接面对外部世界黑箱的输出建构模型,高级认识过程则不再面对感觉信息而是面对知觉所建构的“外部世界”;知觉是自动完成的,建模过程不能直接觉察到,而高级认识过程中,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别处,不再考虑知觉模型的可靠性问题,以至这样一个明显事实就这样隐藏在人们的眼皮底下,反而成了认识的一个最大秘密。

普通人由于没有把外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模型区分开,而在不经意间产生了很多错误认识。比如,关于外部世界在内部世界之外的印象就是如此产生的。人的身体和感觉器官也是“外部世界”的一部分。在“外部世界”中只有一部分模型对内部世界向外输出的行为指令作出反应,其它部分不产生反应。于是可以很自然的根据能否对内部世界的指令作出反应把“外部世界”模型分为主体和客体两部分,能对内部世界指令作出反应的是主体部分,也就是我们的身体;而其它不能对

内部指令作出反应的部分则是客体部分,即模型中的环境。由于身体在环境之内,所以想当然的认为内部世界也在外部世界之内。这个推理背后其实隐藏了两个前提,第一,认为外部世界就是“外部世界”模型的这个样子;第二,认为内部世界就在“外部世界”模型中的身体中。其实,这两个前提都是有问题的,身体和环境只是内部世界中的一个外部世界模型,并不是真实的外部世界;内部世界当然也不在模型中的身体内,外部世界中是否有模型中这样的环境和身体也是一个问题。

真实的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之间其实只有通过感觉通道的联系,没有任何空间上的关系。从这一点上看,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提法其实是不准确的,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提法也有问题,它默认了客观世界是不受主观世界支配的,而这一点其实也是在建构“外部世界”模型时引入的一个假设,其依据是在人的感觉经验中,内部世界除了对身体有有限的支配能力外,外部世界的其它部分都是不受内部指令支配的。将这一假设绝对化就形成了不受主观支配的“外部世界”模型,将外部世界等同于“外部世界”模型,才会产生外部世界也不受主观支配的认识。

再比如,一般认为感觉是由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环境刺激产生,这种看法也有问题。从认识过程来看,感觉是直接体验到的,而感觉器官只是外部世界模型的一部分,所以,感觉是比感觉器官更基本的,用感官来解释感觉实际是在用次生的东西解释更基本的东西,显然是不合理的。认为感觉是由感觉器官受到刺激引起,只是在外部世界模型中对模型化了的感觉进行的一种解释,和实际情况可能相差很远。可能有人会奇怪,如果感觉不是由感官受到刺激引起,那怎么解释眼疾会造成失明,眼镜可以提高视力等现象呢?其实很简单,正确的“外部世界”模型必须和感觉信息很好的相符,而以上所举只是外部世界模型和感觉信息相符的具体例子,也是“外部世界”模型的实用价值的体现。

22对认识模型的认识

一般的思考黑箱建模问题,可以有一些明显的结论。

1模型只是模型,不能把模型当作黑箱内部结构本身。

2不管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符合的多好,黑箱模型都只是在与黑箱输出相同的意义上是正确的,永远不能说模型完全反应了黑箱内部的真实结构。也就是说黑箱模型是不可能被证明的,黑箱模型只有相对意义上的正确,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正确。

3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不相同时,则可以肯定这个模型不同于黑箱内部的真实结构,所以,黑箱模型永远不能被证明但可以被证伪。

4旧的模型被证伪后可以建构一个新模型来解释新发现的现象,但新模型只是一个相对来说更好的模型,在绝对的意义上不会有丝毫进步。

5相对意义上的正确已经足以使得黑箱模型具有实用价值。

6可能被证伪乃至已经被证伪并不会影响模型的实用价值,只要模型的输出和黑箱输出在一定精度下相符,就可以根据模型预测黑箱未来的输出,并根据这种预测利用黑箱。

比如一个含有电子线路的黑箱,电路的两个端点作为黑箱的输出。

1如果经过测量发现黑箱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1欧姆的电阻,则1欧姆电阻就是黑箱内部结构的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当然不是黑箱内部结构本身。

2只要不打开黑箱,就永远不能肯定黑箱内部的电路是否真的只是由一个1欧姆电阻构成,还是由别的什么更复杂的电路结构组成,即模型永远不可能被证明。

3反之,如果更精确的测量发现黑箱的某些输出不能用1欧姆电阻来解释,那么倒可以肯定黑箱中的电路不是由一个电阻构成,而否定前面的模型。

4此时我们可以画出一个更复杂的电路来解释新发现的现象,这就是一个新的模型。新模型虽然能解释更多的现象,但仍然可能被下一批发现否定,仍然只是相对的正确,不是绝对正确。

5在以后需要一个1欧姆电阻的时候,可以把这个黑箱整体连接到电路中做为一个电阻来使用,而不用管它内部到底由怎样复杂的电路组成,即根据模型利用黑箱。这体现了模型的实用价值。

6即便是新的测量发现黑箱内部不能完全等价于一个1欧姆电阻,在精度要求允许的场合仍然可以把黑箱装上去当1欧姆电阻使用,即被证伪的模型仍然可以有实用价值。

认识过程也是如此。

1常人的认识过程本质上是在根据感觉信息建构的一个外部世界的模型,知觉是这一过程的出发点。人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知觉模型当作了外部世界本身,以为我们知觉到的就是外部世界,其实我们知觉到的只是根据感觉信息建构的外部世界模型,人没有任何办法接触外部世界本身,感觉之外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并不清楚。

2我们永远不能证明我们所建构的外部世界模型是正确的,不论是知觉所建立的外部世界模型,还是科学理论中的理论化的世界模型都是如此。比如,我们永远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只是一台巨型计算机所创造的虚拟现实,我们的一切感觉输入都是这台计

算机产生的信号,我们所理解的外部世界中的一切规律只是反映了编程者所编制的一些程序,本质上只有信息的传输,根本没有我们以为实有的时间、空间、物质、能量等等。

3人的认识也是不断被证伪的。随着科学的发展旧的科学理论经常被否定。小的修改不论,根本性的证伪事件也有迈克耳逊干涉实验对以太说和经典时空观的证伪,黑体辐射实验对连续性物质观的证伪等。这些实验都触及了来自知觉经验的世界模型基本框架,所以,现在已经可以肯定的说知觉模型不是外部世界的真实状态。

4每一次对旧模型的证伪之后都会出现一个新模型取代旧模型,但新模型本身仍然不是绝对正确的,随时可能被更新的模型所代替,科学就这样在否定和建立中向前发展。比如,在实验证伪牛顿力学之后很快出现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很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相信,科学将会永远发展下去;从理论上讲,其根本原因在于假设检验方法本身不能保证所建构的模型是绝对正确的,模型中永远可能存在着错误,因而永远存在变化发展的可能。即使有一天科学发展出现长期停滞,也不能说科学将不再发展。

5认识模型的实用性是显然的。如人的所有行为都离不开对周围环境的知觉,这就是在利用知觉模型。最突出的体现了认识模型实用价值的是自然科学,由于自然科学模型的概括范围广泛而准确,所以在人们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威力,以至现代人类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渗透着自然科学的影响。

6认识模型并不会因为被证伪就失去其实用价值。比如虽然出现了相对论,但牛顿力学在宏观低速条件下的应用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用的更多的还是牛顿力学而不是相对论。

23真实的认识

231关于真实的认识的哲学分析

认识是对感觉经验的一种把握。常人的认识是用假设检验建构的模型来解释感觉经验,是在用假设的存在来解释真实的经验,其正确性是没有保证的,不能说是真实的认识。只有用真实的存在来解释真实的经验,认识中不包含任何假设和假设的存在,才能达到真实的认识。

什么是真实的存在呢?感觉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其真实性是无可怀疑的,因为感觉到一个感觉,这件事本身就是对这一感觉的存在性的直接证明。除此之外,思维过程也是真实的,因为思维本身也是对其自身存在的直接证明。感觉和思维可以概括为经验,感觉是外部经验,思维是内部经验。

所以,用经验解释经验是一种真实认识。

除了经验之外,其它一切都没有如此直接和绝对的证明,其真实性都是可怀疑的,所以,不能肯定它们是真实的存在。

那是否意味着除了经验之外没有其它真实的存在了呢?不能。因为用经验解释经验的办法显然不能解释一切经验,所以在经验之外必然还有其它存在。

但我们只能如此推知还有其它真实的存在,而不能说具体有哪些真实存在。因为说一个非经验的事物存在,其本质是建构出一个模型,说有一个象这个模型一样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但这个模型和那个实际的存在之间是完全可能有差距的,所以,象这个模型一样的东西可能并不真实存在,说它存在只不过是一种猜测和假设,对其正确性是没有把握的。所以,我们只能抽象的说肯定还有其它真实的存在,而不能具体的说还有什么真实存在。

仅仅推知肯定还有其它真实的存在对真实的认识来说是不够的,因为,这种推知其有的真实存在,除了存在性之外,没有其它任何具体的性质,无法用来解释具体的经验。

唯有经验是具体的而又得到证明的真实的存在,所以,唯有用经验解释经验是真实的认识。232真实的认识

经验包括感觉经验和心念活动。如果我们不去猜测外部世界如何如何,而是专注于观察我们自己的心念活动,那么是可以对我们的内部世界获得真实的认识的。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每一次快乐和痛苦是由哪一个思想或感觉引起的,也可以知道每一个念头是由以前的哪一个念头引起的。这种对内心世界的认识,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真实的,是彻底的用真实解释真实,是真实的认识。

233扩展真实的认识

普通人对内部世界的认识是不圆满的。内部世界中可以如实了知的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内容隐藏在觉知不到的暗处。理论上讲,内部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可以直接经验的,但由于内在的障碍,对深细的心念我们并不能觉察到。这是一种内部世界中的黑暗,它使人不能如实认识自己的内部世界,不能对自己的心念活动有真实的认识。如果采用假设检验的办法来填补黑暗的部分,就象用外部世界模型填补外部世界黑箱一样,则所得到的认识中将包含假设的成分,不再是真实的认识。现代心理学属于这种理论。

要想真实的认识内部世界,必须放弃猜测和假设的方法,通过内省的训练,直接扩展觉知的范围,冲破这些内部世界中的黑暗,觉悟到那些深细的心念。如果不做这种内省,那么这些深细的心念将象外部世界黑箱一样,永远处于如实了知的范围之外。

234圆满真实的认识

通过内省可以冲破内部世界中的黑暗,获得对内部世界的真实的认识。但内部世界显然不是全部真实存在,因为内部世界的经验不能解释感觉,所以,必然还有其它存在作为引起感觉的原因。

按照常人的理解,内部世界的一切是可以通过内省认识到的,但引起感觉的原因则不可能直接的经验到,只能用存在外部世界来解释。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真实的认识注定将永远封闭在内部世界之中,通过艰苦的内省获得它也并无太大意义。

如果情况并非象人们认为的这样呢?从真实的角度看,存在于内部世界中的黑暗和感觉之外的黑暗是相似的,它们都是障碍了某些真实的存在,使得我们不能在真实的意义上解释某些经验。由这些不能解释的直接经验,我们可以认识到肯定还有其它真实的存在,但由于障碍无法直接的经验到它们。

是否可能遮蔽着外部世界的黑暗和遮蔽着内部世界的黑暗其实并没有质的区别,只是前者障蔽的更深一些而已呢?如果是这样,那么只要用更深刻的内省冲破这些黑暗,就可以直接经验到引起感觉的原因。也就是说,通过内省将不仅能如实的认识内部世界,还能够如实的认识外部世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真实认识。如果真是如此,那无疑将是激动人心的。

佛教对此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佛教的圣者们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可以达到对外部世界的真实认识。不仅如此,佛还告诉我们,通过修行觉悟的范围可以遍及一切,达到对一切的如实了知;不存在黑暗,也不需要任何假设的存在,一切真实的经验都可以用真实的经验解释,真实的认识达到圆满。

在佛教中将没有间隔的直接经验称作亲证或实证,将一切事物称作法,将事物的真实状态称作实相,佛教修行的目的是亲证诸法实相,即通过修行以直接经验的方式如实了知一切事物的真实状态。使人不能如实了知的障碍称为无明,通过修行冲破无明扩展亲证的范围称作觉悟,修行的最高境界是破尽无明达到对一切的如实了知,称为为佛,觉者。

24真实的认识模型

241真实的认识模型

根据真实的认识可以安立真实的认识模型。它不是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建构的,而是对真实认识的直接描绘和表达。表面上看,真实安立的模型和假设检验建构的模型是相似的,都是用模型代替不能直接经验到的东西,并以此对经验做出解释。但假设检验模型中的东西都是假设的建构,而真实模型中的一切是根据真实安立的。假设检验模型只能达到相对的正确,随时可能被新的发现证伪;而真实模型中的一切都代表了通过修行可以直接亲证到的东西,是得到绝对的证明的。所以,二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比如,将对自心的真实认识用语言进行描绘,就是一种真实的认识模型,它是对内部世界的直接描绘,不存在任何假设和猜想,可以达到绝对意义上的正确。再如,佛教是佛根据其实证安立的教法,是佛对其实证境界的直接描述,是一种真实的认识模型。佛教理论所使用的概念都有真实的意义,可以通过修行直接的经验到,所以佛教理论是可以被绝对的证明的。

佛教与世间其它宗教和学问都完全不同,它只陈述真实的认识,所以有些地方在普通人看来会显得很奇怪。比如,佛教中虽然有时也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时间、世界之类的词,但对诸如宇宙有限无限,世界有边无边,时间有始无始之类的问题则不与讨论,并把这些称为戏论。常人可能觉得难以理解,但如果从认识真实的角度看,则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宇宙、世界、时间都

是假设的存在,有时出于表达的需要不得不使用这些语言,但要专门讨论这些则决不应该了,因为所讨论的对象本身已属虚妄,再问其有边无边之类的问题不更是迷上加迷了吗?

242真实的认识模型的真实性

真实的认识模型能准确的反映真实的认识吗?这涉及到模型的表达形式的问题。比如,用语言来表达。语言本质上是一种用来表达思想的模型系统,为了起到交流作用,语言必须有固定的含义,但固定化又会反过来使语言变得僵死,限制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所以,用语言来表达可能注定了不能准确的表达真实的认识。那么是否可以严格的说明这一点呢?

逻辑学上著名的哥德尔定理揭示出,一切复杂的形式系统都是不完备的。这似乎暗示了一切形式系统都不可能准确的表达真实的认识,但怎样审详的说明这一点还没有做到。

即使理论研究最终严格证明,一切模型都不可能准确表达真实的认识,也还是应该对两种本质上不同的模型做出区分。因为造成真实模型不准确的原因与造成假设检验模型不真实的原因是不同的。

3佛学

佛教的认识路线是实证真实的路线,佛是实践这条路线达到圆满觉悟的人。佛学是佛根据其实证所安立的理论,是一种真实的理论。佛学理论大至可分为三部分:关于真实的理论、修行的方法和次第、修行成果的描述,佛教概括为“境、行、果”或“体、道、果”。今只讨论理论和方法。

31关于真实的理论

311有宗

有宗亦称唯识宗。唯识二字的含义在本宗之内也是有分歧的,作者认为,识是了别义,唯识就是唯了别。

3111唯了别

佛通过修行破除了一切无明,圆满的觉悟了一切真实。佛的觉悟向我们证明,一切真实都是可觉悟的,不存在不可觉悟的真实,常人不能觉悟到并不影响其可觉悟性,只是表明常人存在无明障碍而已。对佛来说,一切真实是实际觉悟到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真实存在;对众生来说,一切真实都是可能觉悟到的,除此之外也没有其它真实存在。所以,真实只有一种,就是可以觉悟到的那一种,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真实的存在。

什么是可以觉悟到的真实呢?只有经验本身是可以被觉悟到的,只不过有些经验是实际觉悟到的,而有些由于没有注意而未被觉悟到,还有些过于深细不能被觉悟到。所以一切真实都是可以觉悟的,亦可说为一切真实唯有经验本身。

经验本身与佛学中了别一词的含义相当。经验的本意为主体与外界接触产生感觉,经验本身指这一事件本身而不是它的结果;了别的本意是心第一念知觉所对的境,还没有加任何的语言去称呼它。可见二者的含义是相似的,只是经验偏重于身体的经验,而了别是心的了别,可以说,经验是身体的了别,而了别是心的经验。把一切可觉悟的真实表达为经验或了别,是把经验或了别一词的含义进行了引申,将常人不能觉悟到的经验或了别也包含进去,它们的性质与经验或了别是相同的。

所以,一切真实都是可觉悟的,亦可说为一切真实唯有了别。

根据了别的具体形式可以对了别进行分类。在常人可觉悟的范围内亦可分为感觉、和心念活动两类,心念活动又可细分为感受、想象、思考、判断等。佛教中亦有类似的分类,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八识等。应该注意的是这些概念只是对真实存在的分类,其总相并不是真实的存在,举一个哲学上常见的比喻,苹果是存在的,而水果是不存在的。

3112五蕴论

如果我们对内部世界的经验进行精细划分,则可以分为感觉、知觉和各种思想活动等几类。佛教对内部经验有一个类似的划分,这就是五蕴论。

世亲菩萨《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云何四大种。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云何地界。谓坚强性。云何水界。谓流湿性。云何火界。谓温燥性。云何风界。谓轻等动性。云何四大种所造诸色。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所触一分无表色等。云何眼根。谓色为境清净色。云何耳根。谓声为境清净色。云何鼻根。谓香为境清净色。云何舌根。谓味为境清净色。云何身根。谓所触为境清净色。云何为色。谓眼境界。显色、形色、及表色等。云何为声。谓耳境界。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云何为香。谓鼻境界。好香、恶香、及所馀香。云何为味。谓舌境界。甘味、酢昧、咸味、辛味、苦味、淡味。云何为所触一分。谓身境界。除四大种馀所造触。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云何名为无表色等。谓有表业及三摩地所生色等无见无对。”“云何受蕴。谓三领纳。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乐谓灭时有和合欲。苦谓生时有乖离欲。不苦不乐谓无二欲。”

“云何想蕴。谓于境界取种种相。”

“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馀心法及心不相应行。云何名为诸馀心法。谓彼诸法与心相应。彼复云何。谓触、作意、受、想、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无贪善根、无嗔善根、无痴善根、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贪、嗔、慢、无明、见、疑、忿、恨、覆、恼、嫉、悭、诳、谄、骄、害、无惭、无愧、昏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不正知、恶作、睡眠、寻、伺。是诸心法。五是遍行。五是别境。十一是善。六是烦恼。馀是随烦恼。四是不决定。……”

“云何识蕴。谓于所缘境了别为性。亦名心意。由采集故。意所摄故。最胜心者谓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中诸行种子皆采集故。又此行缘不可分别。前後一类相续随转。又由此故。从灭尽等至无想等至无想所有起者。了别境名转识还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转故。又令生死流转旋还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故。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即此亦名阿陀那识。能执持身故。最胜意者。谓缘阿赖耶识为境。恒与我痴我见我慢及我爱等相应之识。前後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果及与圣道灭尽等至现在前位。”

五蕴中,色蕴包括了感觉、根据感觉所建构的知觉模型和部分自内产生的形象。其中特别强调了属于触觉的四大种的作用,它们是其它造色生起的重要辅助条件,故称四大种及所造诸色。普通人经常把色蕴误解为物质,这是错误的,因为色蕴的讨论中不包含存在外部物质的假定。受是伴随感觉而起的苦乐感受。

想蕴是于境界取种种相。应该注意,想蕴所指的并不是于境界所取之相,而是指取相的这种心念活动,因为所取之相并不是真实的,只有取相的心念活动才是真实的。比如,我们想象一张桌子,想象的桌子当然不是真实存在的,存在的是构成桌子的那些心念活动,这属于色蕴。

桌子是对这些心念活动所取之相,是不存在的;但取桌子相的那种心念活动是存在的,这就是想。类似的,构成知觉的心念活动属于色蕴;知觉到的外部世界是所取之相,其真实性是永远得不到绝对证明的;根据知觉取外部世界之相的那种心念活动是想蕴。

行蕴是除受想之外的各种心所,这些心所与外境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是内部的思想活动,总摄为一蕴。

识蕴是更为深细的心念活动,包含三种,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五蕴的顺序,色蕴排在第一;受是伴随感觉而起的苦乐感受,由外因引生,带有一定的“客观性”,排在第二;想是于境界取相,排在第三;其它心理活动为行蕴,排在第四;最深细的部分都作为识蕴。可见,五蕴是围绕外境从外到内从显到隐展开的,其中与外境有关的部分做了详细的展开,而其它更丰富但深细的部分则概括在行识两蕴中。外境是不真实的,但对普通人来说,它是最容易理解和最明显的,所以,以此为中心解释真实最容易被人理解。

3113十二处和十八界

《大乘五蕴论》中说,“复有十二处。谓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眼等五处及色声香味处。如前已释。言触处者。谓四大种及前所说所触一分。言意处者。即是识蕴。言法处者。谓受想行蕴无表色等及与无为。”

“复有十八界。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眼等诸界及色等诸界。如处中说。六识界者。谓依眼等根缘色等境。了别为性。言意界者。谓即彼无间灭等。为欲显示第六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因果与佛教中的因果有什么异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因果与佛教中的因果有什么异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原因和结果 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然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历史的因果联系主要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同果异因、互为因果、系列因果等六种类型。第一,一因多果:一因多果即是由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从中国角度看,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由此引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客观上促使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从日本角度看,促进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从远东国际关系看,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日俄矛盾尖锐。第二,一果多因: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如明清时期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专制主义空前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八股取土与文字狱;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等。第三,同因异果:同因异果即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如北美与拉美同样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掀起了要求摆脱欧洲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最终北美独立后成为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拉美未形成统一的国家。第四,同果异因:同果异因即同样的结果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如阻碍英、美、日、德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外国的殖民统治、幕府封建统治、国家的分裂。原因虽不同,但最终都导致了革命或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第五,互为因果;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于历史整体中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向联系中。如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工农运动的高涨,又

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第六,系列因果:系列因果即历史因果的系列化和连续化。它在历史纵向发展中大量存在,是一种内在关系和必然联系。如唐朝中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引起土地高度集中,使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导致政府财政困难。 佛教中的因果循环律 “五蕴皆空”和“缘起性空”的道理,是说明一切法现象和本质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一切法是空的,空是一切法的所依。从现象上说,一切法的现象是桃红柳绿,生机盎然(水中月,镜中花),所以佛从“空”来看待一切事物,又不废一法;从“有”来看待一切事物,又不立一法。就一切法的缘起方面说,可以归纳成因果循环律。 因果一说,我国最早见于《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其次《道德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善恶因果转化思想。我国的儒道二家都是一世因果论者,只讲今世因果。西方的一神教,亦谈因果。主张有一独立个灵,由今生到后世,或落地狱,或升天堂。这是二世因果论者,只讲今世和来世的因果。 佛教是三世因果论者,主张一切众生的生命,是无限延续的,宛如大河流水,滔滔不尽,激起层层浪花。众生的生与死,不过是生命之流中浪花的泛起与消散而已。它既不同于一世论者的“一死了之”,又不同于二世论者的“上帝造人”说。生命之流的水,是身口意三业的业水,有什么业即感什么果,如影之随形。在感果时又继续造业,导致未来新的果报,如此循环,无有穷尽。

_醒世姻缘传_因果报应观内涵浅析

大 众 文 艺大150 摘要:因果报应是《醒世姻缘传》所阐发的主要观点之一,小 说通过两世姻缘的前前后后因果报应的书写,凸现了“三世因果”的佛教报应观。然而作者所要阐发的意义远不止停留于此,渗透于小说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却是通过因果报应来达到劝诫众人止恶修善之目的。这深层含义的阐述便使得小说的社会现实意义更加的深刻,也得以使小说本身得到更多人的青睐与更深层次的解读。关键词:醒世姻缘传;因果报应;内涵 因果报应论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有“三世因果”说, 即人的前世,现世和后世都是互动的,互为因果。其认为现世人们的穷富祸福,是前世所做诸业的“果”。今生的善恶行为,则是导致来世祸福报应的诱因,即“因”。这些理论强调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和合而成,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造因、自己造果的;强调事事都处于因果关系中,并且有因就必有果。东晋慧远大师《三报论》中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 受。” 任何产生“因”的行为,都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果”,即使不会出现在今世,也会出现在二生、三生等等的来世。 在悠久的中国文化中,佛教与文学是紧密相联的,佛教中最普及的因果论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文学作品中,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在各朝各代涉及到因果报应的作品有很多,但其目的是不同的,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些作品纯粹只是为了宣传佛教的教义;有些作品对因果报应进行夸大从而达到麻痹人民思想的目的;当然也有许多作品只是把因果报应作为一个引子,其中还有更深层的意义。《醒世姻缘传》就属于第三种,作者把“因果报应”说作为小说线索,牵引故事发展,把主人公的前世今生连接起来,使全书的故事情节更加合理,结构更加紧凑。在这合理的情节、紧凑的结构中蕴含的作者深层的目的便是借“因果报 应”说来劝诫众人止恶修善。 作者首先以果报轮回为线索贯穿两世姻缘,把看似割裂的两个部分,紧密连接在一起。作品前二十二回是写一个叫晁源的人,二十三回以后写一个叫狄希陈的人。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人被作者用因果报应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与他们相关的人与事也被很好的整合起来,整个作品也就成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前世的晁源在围场打猎时射杀一只仙狐,又因父亲钻营成功而暴富,花八百两银子买娼妓珍哥为妾,纵情声色,宠妾虐妻,导致嫡妻计氏悲愤自杀,埋下祸根。由于计氏父兄告状,珍哥入狱。在这期间,晁源又与皮匠之妻偷情,结果被皮匠发现并被皮匠杀死。 后世晁源转生为绣江县狄姓富户之子,名希陈,娶仙狐转生的薛素姐为妻,自然要受到前世的报复,薛素姐对他棒打箭射,百般折磨,甚至还去官府诬告其谋反。狄希陈不堪忍受,停妻再娶,在京城娶计氏托生的童寄姐为妻。寄姐同样对他百般折磨,且逼死了珍哥转世的丫头珍珠。后来狄希陈经高人指点,在颂读了万遍《金刚经》后才解除宿孽。 作者又用两世姻缘来诠释因果报应。凡事有因必有果,前世晁源种下“因”,后世的狄希陈就必须来忍受这个“果”。晁源的死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他宠爱珍哥,使计氏自杀,他坑害好友,并与他人之妻偷情,更为严重的是他还射杀了一只仙狐。这只仙狐的鬼魂一直报复他,把他从马上推下,烧他房屋,直至最后化作小鸦儿之妻的模样引领小鸦儿杀了晁源。然而这一切并未随着晁源的死而结束,后世三个人各自投胎。计氏托生为薛素 姐,仙狐托生为童寄姐,她们两个开始了疯狂的报复。整个故事都围着因果报应展开,作者在叙述他们四个人的恩恩怨怨的同时 也穿插着其他的故事。作者在叙述因果报应的同时也在警醒世人,希望他们能够从中学到一些道理,使他们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努力做到去恶从善。 “劝善惩恶”是很多作家的追求,这种追求往往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实现。东岭学道人在《醒世姻缘传?序》中就阐明了该书的这一功能:“原书本名‘恶姻缘’,盖谓人前世既已造业,后世必有果报,既生恶心,便成恶境,生生世世,业果相因,无非从一念中流出若无解释,将何底止,其实可悲可悯……余愿世人从此开悟,遂使恶念不生,众善奉行。”《醒世姻缘传》寓劝善 惩恶于因果报应,由因果报应体现劝善惩恶,二者密切相联,体现在具体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绘中。 在作者笔下那些贪赃枉法、忘恩负义、爱占便宜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在审理计氏自缢一案时,知县接受晁源的贿赂而屈罚计家,伍小川、邵次湖助纣为虐要对计家赶尽杀绝。结果,知县肠穿肚烂而死,伍小川、邵次湖也死于押解途中。麻从吾夫妇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恩之心,甚至恩将仇报,使得养父母陷入绝境,客死他乡,结果被冤魂索命而亡;汪为露更是枉为人师,误人子弟,强占他人土地,为了钱财不惜毁掉学生的前途,为了争学生竟然殴打其他老师,结果患怪病而亡,并且尸体也被暴雷震烂。 佛家有“五戒”即:一、杀生戒;二、偷盗戒;三、邪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佛家把杀生戒排在首位,它强调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天地间最重要的就是生命。晁源纵妾虐妻,妄图休妻,扶正宠妾,计氏蒙冤,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自缢身亡。她的死纯属个人行为,但杀害她的原凶却是晁源、珍哥。对这两个杀人凶手,作者并未心慈手软,而是给了他们可悲的下场。晁源落得被人杀头的恶果,珍哥也被活活打死。虽然二人都死了作者还是又感慨了一番:“可见为人切忌不可娶那娼妇,不止丧了家私,还要污了名节,遗害无穷!”作者的这番话虽是有些一棒子打死的意味,但着实也把作者的立场表现了出来。作者通过这两个人的遭遇来警戒众生:伤害别人就是在变相的伤害自己,勿动杀机,否则就会得到更为可悲的下场。 中国人讲究“仁义”,对于那些昧着良心、企图霸占别人财产的人,向来被人们所鄙视。晁源父子相继死后,晁族族人以晁思才、晁无晏为首纷纷到晁源家抢夺财产,欺侮孤儿寡母,全无半点人情味。甚至在晁夫人分田睦族后,两人仍贪得无厌,肆无忌惮地继续抢夺别人财产。他死后,他的妻子就卷走了所有家当。他不遗余力地抢夺来的家产,随着他一命呜呼,消失得无影无踪。晁思才结局则更悲惨,他死后,尸首臭街烂巷,也没人替他料理,小老婆也趁着人乱,卷了衣服、钱财跑了。“大家男男女女,都蜂拥一般赶去,将他家中的衣裳器皿,分抢一空,只剩了停他的一叶门板,一个六十多的老婆。” 作者在描述“恶”的同时也给人们树立了“善”的榜样,纵观全文晁夫人无疑是一个“善”的典型。当她得知儿子又娶了珍哥时,她同情计氏,让家人捎首饰、银两给计氏让她维持生计;当她得知儿子对胡旦和梁生的所作所为时,她偷偷替儿子把银两还给他们,以后又经常接济他们。闹饥荒时,她毫不吝啬,分粥救济灾民;当晁思才这个曾经带头来她家抢东西,后来又给她惹 了许多麻烦的人死后暴尸街头时,她以德报怨,掏钱埋葬他。她以她的善举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报:晁源父子做尽坏事本该断子绝孙,可因为她的善举上天赐给了她一个儿子,以延续香火;当族人强行进入她加抢夺家产、殴打家人时,又很巧合的被地方官发现,救了他们一家;梁生为报她的恩惠托生为晁梁对她孝顺至极;她活到一百零五岁,死后位列仙班,当地百姓感谢她的恩德还为其修建了祠堂。 作者在小说中对至孝之人也给予了褒扬。在作品中,他不止一次地张扬孝道,写两个媳妇如何孝敬公婆,又如何为婆婆割股救治,最后又如何受到褒奖。他笔下的晁梁更是个“孝”的典型。晁梁是由戏子出身的和尚梁片云为报晁夫人知遇之恩而坐化、转世投胎而来的。在他身上所体现的孝道,就更加的厚重。 当晁夫人感染风寒甚是严重时他想到割股救亲。知道母亲将不久《醒世姻缘传》因果报应观内涵浅析 刘盈 (江苏省 苏州大学文学院 215123) 文史哲

深入经藏:一切皆是“缘生” 故一切法不离“因果”

深入经藏:一切皆是“缘生”故一切法不离“因果” 2011年01月30日 09:29 来源:摘自《弘化》2002年第5期作者:守真 一切都是“缘生” 故一切法不离“因果”(图片来源:资料图) 因果论的理论重点是四缘说。佛教各派对于缘的解释颇不一致,部派佛教时期说一切有部有见于南方的《法聚论》讲二十四缘,北方的《舍利弗毗昙》讲十缘,理论纷繁,于是加以简化,只列举南北两论中的前四种: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合之为“四缘”。并突出因缘为四缘中的重点,认为因缘是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可视为因中之因。四缘后被小乘和大乘认为是一切有造作事物所借以生起的四类条件概括了一切因缘。《中论,观因缘品》:“一切所有缘,皆摄在四缘,以是四缘,万物得生”。大乘中观学派强调缘起性空,因缘相对于“果”来说才有意义。 一切法莫非缘生,“缘”通名“原因或条件”,共分四种: 一、因缘:佛教通常将因和缘加以区别。从产生的结果来说,亲生是因,疏助是缘。这里所讲的因缘是说因即是缘,名为因缘。因缘就是起主要作用的因,是所谓“亲因”或“真因”,通常把引生结果之主要条件叫做“因”,次要条件叫做”缘”。因也是众生条件之一故名“因缘”。如竹器以竹为主要条件,竹就是竹器的因缘。唯识家也把“因”叫做种子,把“果”叫做“现行”,“种子”能生“现行”叫做“种生现”,如树之种子能生树,“现行”亦能变更“种子”,叫做“现零种”,如现在之树能生新种,因为水土日光空气等条件的变化,或茂盛或不茂盛,其所生新种或优或劣,必与旧种有所不同,这说明种子受了现行的熏习而发生变化,故名“现熏种”。又如人们对于某一种事物有个想法,根据这个想法(因或种子)发生一种行为(果或现行)——这也是种子生现行或因生果,随后在行为的过程中,又接触了些新的事物,得了些新的经验,于是改变了以前的想法,这便是“现熏种”或是果又成因,另生新果。

佛教的命运观

佛教的命运观 紫虚居士著 摘要 壹、前言 贰、佛教的因果律 参、佛教的业报论 肆、缘生论 伍、意志力──行 陆、命运 柒、宿命论与命定论之探讨 捌、结论 摘要: 本文以佛教的观点来探讨命运的问题,命运就是一个人一生所出现各个果报的总和。命运与佛教所说的因果论、业报论及缘生论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自心的‘行’也决定命运之好坏。命运组成的要素为因、缘、行、果四者。本文皆有详述。本文中也探讨命定论不能成立的理由,以及学佛之人对命运应有的看法。 壹、前言 命运就是一个人的遭遇与状况。每个人一生的情况从出生就不一样,有人出生就在有权有势、生活优裕的家庭,有人却出生在濒临死亡边缘的地方(如今日非洲一些地区)。有人生来就身心健康五官美好,有人却是体弱多病四肢不全。有人一生常遇贵人,诸事风顺,有人却到处碰壁一生潦倒。有人是多子多孙寿终正寝,而有人却是孤苦无依客死异乡。每个人的生命旅程确是大不相同,这是命中注定或别有原因?我想很多人都希望知道。现在报纸广告上登载的命相专家、术士及各种数法神算可以说多如牛毛,有紫微斗数,有刘伯温、诸葛等神算,还有易经、八卦、占星术等等,有本土的也有外来的,洋洋大观,美不胜收。很多神坛、庙宇也用鬼神之神通,替人预卜吉凶、解因果改命运,真是热闹非凡,对这些命理、风水之说佛教徒要怎么对待?这是学佛的人应该知道的。我个人所研读之佛经不多,尚未看到佛经中有详细谈论风水、命理之事,只知道释尊是不赞成佛弟子从事星相、占卜风水等行业,但好像也没有特别排斥他们。我个人认为风水、命理虽然并不完全正确,学佛的人不要相信这些,但也有一些道理。佛教中的因果论、业报论、缘起论等与‘命运’之说似乎有相当的关连。 我个人要在我们的通讯上谈命运这种事情,不是想要大家去了解社会上这些五花八门的命理神算到底是怎么回事:主要原因是‘命运观’对人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若抱持著「宿命论’或‘命定论’,认为今生今世一切发生的事都已‘命定’,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不会发生的再努力也不会发生,这种人的生活

佛教的业报论

佛教的“业报论”“三世轮回论”是科学不是迷信 ——细读董群《佛教轮回观的道德形上学意义》 轮回论是佛教道德形上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这种观点认为,人的生命不是一期生死,而是循环无穷,轮回的直接原因在于业,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无明,在业报的基础上,生命在三世的时间中从过去走向将来,又在六道的不同生命类型中升沉,灵魂或我是轮回的主体,对此轮回主体,佛教则有不同的看法。轮回表示了人生的不完善状态,被视为苦的表现,超越轮回而解脱成佛则是佛教伦理追求的目标。在佛教伦理的体系中,轮回具有警世和希望的意义,佛教基于人们欣上厌下的心理,以三恶道之苦警示人们如何避免落入其中,以三善道告诉人们趋向善的方法,以超越六道的四圣道向人们提供更高的追求目标。基于轮回的佛教伦理学,既是现世的伦理学,也是希望的伦理学。 一、道德因果律之业报 佛教的轮回论首先是通过业报论来说明的,是业报的具体体现。在业感缘起的理论中,佛教认为,世间包括身和境在内的一切现象都是由有情众生造业之力招感的结果。业是根本的原因,业的作用律被称为佛教伦理学中的自然律。 业(梵karman)虽然不是佛教的专有概念(因为印度古代思想中广泛使用这一概念),但在佛教中是一个基础性概念,可以说是佛教伦理中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一般意义的理解就是指有情众生的行为,“造作名业。造作是行为的表现。” 业基本分为二类,“一者思业,二思已业。”两者的差别表现,“谓前加行起思惟思,我当应为如是如是所应作事名为思业。既思惟已起作事思,随前所思作所作事,动身发语名思已业。”思业为心中所起思惟,或称意业,指思量,思虑量度,相当于意志,实际上是自由意志的活动,思已业是意的作用之业,思惟之后体现于语言和外在的行为。因此一般区分业为身、口、意三业,身体的造作、语言的造作和意的造作。从动机和效果的角度看,三业实际上可以说是动机论和

浅析《源氏物语》中的佛学思想

浅析《源氏物语》中的佛学思想 每个国家都有优秀的作品流传于世, 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 值得我们研究探讨和珍惜。《源氏物语》是日本优秀文学作品的代表,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长篇小说之一, 其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非常高,其不朽之意义在于为后代读者展开了一幅幅卷帙浩繁的关于平安朝贵族的生活画面,不仅使我们从其优美的篇章中得到美的享受,而且为后人更好的了解平安朝贵族宫廷生活及政治、经济等诸方面的情况提供了许多史书所不能提供的详实的依据。此外,作品还浸润着浓厚的佛教色彩, 是当时宫廷生活的写照, 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方式、道德伦理和作者的理想。无论从词汇、还是情节内容, 或人物的思想来看, 都烙上了强烈的佛教思想的烙印。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初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共54回,共分为两大部分,前44回主要描写源氏公子极享荣华又感情纠葛的一生,后10回为源氏之子—薰的感情故事。作者紫式部是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她一生笃信佛教,并精通佛典,佛学思想全面具体地体现在《源氏物语》一书中。 一、佛教思想在日本的发展 佛教起源于印度, 传入中国后再传入日本。佛教不承认常识的评价, 总的精神是出世, 抛弃现世的快乐、荣誉等, 而追求现世以外的所谓涅盘境界。其中的禅宗教义, 对世人影响最大的就是因果报应说。它把人间现实的苦难和罪孽移到永远无法证实的天堂和来世去寻求补赎; 还有出世思想, 推重少思寡欲,清静无为, 借以回避解脱生活的烦恼和矛盾, 或取得禅悦。 佛教进入日本是在六世纪中叶的奈良时代。经苏我氏、圣德太子的推动, 加上天武天皇也把佛教作为巩固政权、稳定人心的御用宗教思想, 所以佛教在日本盛行一时。平安时代, 新的宗教势力开始摈弃世俗化的奈良佛教, 最澄、空海创立了天台宗和真言宗, 日本佛教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天台宗是一个富于哲理的宗教, 与旧的佛教根本对立; 而空海创建的真言宗, 是源于密宗的宗教,与旧的宗教达成一定妥协, 反而形成更大规模的宗教集团。密宗则是以镇护国家, 祈求个人现世幸福为宗旨, 在贵族中深得推崇。 一方面是佛教开始兴盛, 另一方面, 当时女性原本享有的较高社会地位这时也开始日益下降,加上平安末期, 王朝贵族从兴盛走向衰亡, 平素沉溺于荣华的上层贵族产生了失落感, 深感人世之无常; 至于 平素就不满于现状的中下层贵族更加厌世, 于是接受了“厌离秽土, 欣求净土”的出世思想, 这些都更进一步促进了佛教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佛教思想的这种民众性, 必然会体现在日本文学作品当中。日本人敏锐的季节感, 加上佛教思想的浸淫使得他们能更深刻体会到现实与理想世界的反差, 对于“哀”的感触和体验更强烈, 所以他们很容易对那种追求与自然融合、心物一体的精神, 及老庄享受现世的逍遥观念和佛家追求来世的解脱思想引起深深的共鸣。紫式部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就强烈地表现出这种思想。 “物语”是日本最早的小说模式。诞生于平安王朝盛极而衰的转折时期的《源氏物语》深受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佛教宣扬的无常、出家、困果报应等思想成为书中主人公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深地影响着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同时, 佛教的观念与思维方式更深刻地影响到文学素材的选择、人物的塑造、情节构思与安排以及作品的基调。 二、宿命论思想的体现 佛教的宿命思想是基于三世因果的教义, 即前世的因和现世、来世的果。妄执情识是迷昧之源。源氏的妄执情识、恋母情结, 给多少美丽女性造成困惑甚至悲剧, 而反观这些女性, 其实都隐射着源氏的宿命人生, 比如藤壶皇后。源氏对母爱的执迷, 却用找替身的方式来实现享有母爱的梦想。他先把和母亲长相很相似的藤壶皇后作为母亲的替身, 爱上她。这不伦之恋让藤壶皇后一生痛苦不已。藤壶皇后比公子大5岁, 酷像源氏公子的母亲桐壶。在公子的追求下, 终与公子犯下乱伦之罪, 还诞下皇子。藤壶皇后在此后的日子中痛苦万分, 出家为尼。在她37岁时, 将幼帝托付给亲生父亲源氏, 带着对源氏的思念和感激, 安然而哀怨地撒手人间。权势显赫的皇后也有着自己无法排遣和逃避的悲哀。源氏公子也同样在不伦之恋中痛苦了一生,并在紫夫人去世后出家, 孤寂而亡。 紫夫人的宿命其实也隐射着源氏的宿命。紫夫人是源氏最亲近最喜爱的人, 幼年丧母, 天真浪漫的年纪被源氏带回家中, 悉心培养, 成人后容貌艳丽, 气质优雅, 艺压群芳, 性格婉约, 通情达理,她是源氏

张天布 精神分析与佛法

张天布:精神分析与佛学——相关的一些概念(2013-09-13 18:23:06) 转载▼ 张天布

一、《精神分析与佛学》的翻译 各位法师、各位同道,下午好。非常感谢西园寺的戒幢论坛给我安排这个交流机会。 我想先谈谈手头正在翻译(英译汉)的一本书:《精神分析与佛学》。 这本书的书名原文是《The Psychoanalysis And Buddhism》。翻译书名时,我们斟酌再三,把它译成了《精神分析与佛学》,而没有把Buddhism这个词译成“佛教”或者“佛法”。因为以我个人的浅见,如果说是“精神分析与佛教”或“精神分析与佛法”,这是一件很庄严的事情。译成“精神分析与佛学”则代表一种态度,也就是我对佛家的思想、对精神分析领域都抱着学习的态度。佛教是讲证悟的,我不是出家人,也不曾有过多年的认真修行,我不敢说自己有证悟。对于这本书的翻译包含着我的一种理解,我把相关内容当作学问来看待,也愿意听听在座诸位的观点。 这本书的翻译过程已经长达四年,真不好意思,拖了这么久,让发起人和出版社为难了。起初徐钧老师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时候,我简单翻看了一下英语原文,顿时心生狂喜——这是我“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东西,却蓦然发现就在手中啊!徐钧问:“你要不要把它翻译出来?”我的“二百五”劲儿就上来了,我回答:“那好,我来翻。” 把书拿到手上开始翻译,我才发现这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然后自己掉进了坑里。翻译这本书真的非常难。读起来好像都能读懂,但是想要把它转译出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翻译,首先要对别人的著作有所理解,然后把它转成另一种语言系统进行复述,对于这本书的内容来说,复述出来很困难。精神分析是外国的学问,我们中国人通过阅读外语著作去学习它,本身就有难度。我们学习佛教的理论也不轻松,即使直接在中文语境下学习,想把佛家思想弄懂也费劲,更别说是看外语了。 翻译过程中,曾经有过很多参与者,简直是“前仆后继”,好几个人翻译到半路,没有坚持下来。我自己也有好几次想放弃,但我又一想:“不行,我不能没种!”好歹我也得咬着牙撑下来!可喜的是现在基本上快要翻译完了,就剩下最后一点点了。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翔实,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各个章节的题目。首先是题为“精神分析与佛学”的绪论。第一章是“有我和无我”,这一章的篇幅相当大。第二章是“藏传佛教和神秘主义的精神分析”。第三章是“自我消融的消融”。第四章是“一个分析师的皈依”。第五章是“真实的瞬间和瞬间的真实”。第六章是“平常心”。第七章是“佛学和精神分析中的移情和转化”。第八章是“以指示月,禅修和拉康派精神分析实践”。第九章是“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一种整合的态度。从这些题目中,可以初步了解这本书的大致内容。 《精神分析与佛学》的结构非常好:先由第一个人讲述,然后第二个人对第一个人讲的内容进行评述,评述之后原作者再出来给

佛教的济世情怀

何新:佛教的济世情怀 记者:佛教的目标何在?人们说学佛的目的是要进入西方极乐世界。这种极乐世界存在吗? 何新:学佛的目的,是追求对人生与世界达到彻悟(觉醒)的境界。小乘极力渲染和宣讲极乐世界。但大乘主张诸法无常,诸法无我,一切境由心造,“境”只是主体、本体自身所设定的虚幻意识,是缘起性空的变动之流,既然如此又哪有什么永住不迁的极乐世界? 佛学的涵摄性极广,其流派亦繁多。般若的基本原理是主张“性空”。般若学中的“缘起性空”论,指诸法(法即现象)的自性空,本旨正是反对小乘部执名相为实有的虚妄。 因此,真正的般若智慧,是了悟于“他性空”及“自性空”的。研求之要探索“中观正见”,决非念佛即可得佛。 所以,所谓“极乐世界”,只是佛教面对俗世的一种象征的说法。实际上,何来极乐世界,哪有仙山琼阁? 记者:那么学佛的目的又何在呢? 何新:在于追求和实现一种超越自我,进而普济众生的济世情怀。这正是大乘佛教修持的目标。最重要的一点是,大乘理性佛学认为佛陀并不是神。佛陀被看作只是人生的导师、引路者。

佛学认为,众生平等。人与佛也是平等的。自然万物和人,没有一息不与全宇宙呼吸相通。一手指可以搅动五洲六洋的海水,一呼吸可以变换全宇宙的空气。 大乘佛教最基本的修行就是发“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其中慈就是爱;悲就是同情;喜就是超越憎恨、畏惧与痛苦,永远保持一种宁静、穆乐的心理状态;舍就是舍弃,对人生的一切拿得起,舍得下,不执着。达到这种境界就是所谓“看破红尘”。也就是达到了了悟。 由量而达到精神上的一种澄明之境。一物多相,诸法无常。法相俱空,空亦非空。其来勿喜,其去勿悲。 研究佛学的最高境界是追求精神的这种了悟,实现人生境界的提升。不迷,不执,不妄,不滞。由这种精神的彻悟中方能领略到“极乐”,实际这恰恰也是无乐。 所谓不悲不喜、不嗔不怒,从而随境而安,缘起性空,获得精神的自我解放——大解脱。 记者:佛教的真正宗旨实际是要追求一种精神境界。 何新:精神的解放、解脱。这是一种至明至哲的精神境界。精神愈痛苦,就愈需要追求这种境界。宋代的两大名士王安石、苏东坡,①在

因果论

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做一个“强者”,可曾想过“强”是什么? 钢铁强,但是烈火可以熔化它。 猛火强,但是大水可以熄灭它。 洪水强,但是太阳可以蒸发它。 太阳强,但是云层可以遮蔽它。 乌云强,但是狂风可以吹散它。 暴风强,但是高山可以抵挡它。 高山强,但是登山者能征服它。 征服强,但是死亡永远威胁它。 死亡强,但是修行者能克服它。 所以,有信仰的人是强者,他可以凭着信心,越过困难,打到挫折,踏遍荆棘,走向未来,连死亡都不怕。 有智慧的人是强者,他明白事理,辨别是非,凡事深入了解,理性决断,自助助人。 谦虚柔和的人是强者,他能不招灾厄,逆来顺受,韧力十足,以柔克刚。 强,没有绝对的,因为强中自有强中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对人而言,慈悲最大,因果最强。 一遇到逆境挫折,就想用“请假”来逃避,是一种不负责任、懒惰的行为。天下是要自己去争取的,成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不要用自己的情绪去判别事物,要有是非观念,凡事不要只看“果”,要去追查“因”。 人因为经常互相比较、计较,觉得别人待我不公平,因此惹出许多的是非烦恼。 人都希望别人以公平待我,然而“理上虽然佛性平等”,“事上却有因果差别”,世间法因为受到个人主观、情感等因素影响,很难有绝对的公平…甚至法律也常因为受到客观因素所左右,而难以获致绝对的公平。 世间真正的公平,就是“因果”;无论达官贵人或贩夫走卒,无一能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定律下获得宽贷或殊遇。 不必气恼人间功利充斥,缺乏正义,更无须悲壮社会没有法理,不讲公平。因果之前,人人平等。 “因果”二字,人人会说;但是“因果”二字的意义,不见得人人能懂。 凡人只能认识“果”,不能认识“因”;正是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人,在制造种种恶“因”的时候,不知道严重;一旦“果”报来临了,才知道大事不妙,却是悔之晚矣。 一般人在遭遇失败的时候,怨天尤人,恨你恨他;他不知道“以果推因”,必定是“因”的不正,才会招致如此结“果”。社会上一般人看事,也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例如,有的人责怪父母不慈的“结果”,但却不知道父母不慈是缘于儿女顽劣的“原因”;有的人责怪儿女不孝的“结果”,但就不知道“因为”父母失徳,才会造成儿女的不孝。所以,凡事不去“推果寻因”又何能知道事实的真相,又何能还给事实一个公平、公道呢? 更有一些不明因果者,经常误解因果。例如素食诵经、慈悲行善的人,为什么遭遇不幸?公正的“因果”何在呢?殊不知此人在因果银行里的欠债未还,不能因为现在是好人,行好事,就可以不必偿还债务。 相同的,有人作恶多端,杀盗淫妄,可是却享尽荣华富贵,因果何在呢?其实,他在因果银行里拥有存款,不能因为他现在作恶,就不准他使用当初的存款。所以,“因果”者,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循环的关系。 当我们看到植物开花结果时,就想到必然有人播种造因;当我们看到有人慈悲为善,就想到将来必然会有美好的结果。 真正因果的内涵,实乃宇宙世间善恶好坏的定律啊! 凶吉谁定?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五逆——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僧、出佛身血;又如毁谤三宝、杀人越货、纵火决堤、强暴妇女等重大的犯罪行为,都是不可变转的罪业。因为这些行为不仅造成他人生命的丧失,并长久影响社会的安定,所以必须受报。 古来已有“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的谚语。杀生太多,不免引起战争,而相互的残杀与斗争,则会招致兵荒马乱、十室九空、哀鸿遍野等劫难。 “劫”是时间或时限的意思。恶因若累积到某种程度,便会发生某种灾难,有的是区域性的,有的则是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但看造业人数的多寡和所造之业的轻重而定。今生造业不一定今生受报;但在过去世中,于不同的地方,各人造了某类的恶业之因,就会在未来世中的某个时代的同一环境中,受到相同的恶报。 “数”不是佛学名词。屈原于《楚辞》的〈卜居〉内有云:“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此数是指占卜之术数;《书经》的〈大禹谟〉则云:“天之历数在汝躬”,以及收录于《文选》应璩所撰之〈与曹长思书〉一文内又云:“春生者繁荣,秋荣者零悴,自然之数,岂有恨哉!”这些都是讲天理、命运或气运之说。而将之与佛教的“劫”字配合,便产生“劫数”之说了。 佛教所讲的“劫”,是梵语“劫波”(kalpa)的音译,指非常长的时间过程,其有大、中、小劫。所谓小劫,若用比例来说,如果人类寿命最长可达八万四千岁,最短仅得十岁,那么,从八万四千岁起每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只剩十岁,再从十岁起,每一百年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如此一减一加的历程,总称为一小劫;二十个小劫为一中劫。众生所居住的世间分为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每一阶段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成一循环,是为一大劫。 据佛经所说,只有“住”的阶段有众生活动,其他三个阶段,众生应是迁到他方世界去。而在还没有迁出之前,遇到“坏”的阶段开始时,会有大火、大水或大风等的灾变发生,称为“劫难”,能把物质世界以至禅定世界全部摧毁。尚未脱离这个世界的众生,就是在劫难逃。劫难之后,如果业报未了,业识——生命的主体,即转生他方世界继续受报;如果业报已了,不待劫难到来便生佛国净土,从此超出三界,永远不再遭受劫难的摧迫,称为“出离苦海”。当然,若不修行佛法,要想脱离这样的劫难是不可能的。 民间传说的在劫在数,虽和佛法相关,却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无法逃避而不知如何超脱。所以民间每经一段承平时代,便丧失忧患意识而形成歌舞升平、生活糜烂、道德堕落和思想腐败等现象,某些预言就会因此传出而呼告大众:将有天灾人祸、战乱等发生,会有多少人死亡等等;甚至危言耸听,说死里逃生的人少如漏网之鱼。其中有些预言说这是无可挽回的事情,但也有若干预言呼吁社会大众及时端正人心,劝恶向善,回头是岸,以挽救劫难于临头。这些预言大致是出于民间信仰的有心之士,也有的是出于佛教徒的化世方便。 有些人士基于在劫在数的观念,以为那些杀人魔王的出世似乎也有道理,即不是他们要杀人,而是被杀的人需要他们来处理,否则善恶因果报应之说就无法完成。这种说法必

[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研究

因果关系研究 摘要:因果关系是研究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重要方面,研究因果关系的意义在于进一 步认知事物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更好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因果关系不仅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概念,也具有浓厚的现实色彩。因果关系并非孤立、单一、单向,而具有循环性和关联性,并与事物的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因果关系;必然性;偶然性;现实性;可能性 1 因果的意义 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一般而言,每一种现象均是由另一种现象引起的,同时也引起与之相关的另外一些现象。在这种联系中,引起它的现象被称为该现象的原因,该现象被称为引起它的现象的结果。与此同时,对于被该现象引起的其他现象,该现象又被称为原因,被引起的现象称为该现象的结果。 恩格斯指出:“由于人的活动,就建立了因果的基础。”早期希腊哲学家提出了“数”、“逻各斯”、“理念”等概念,试图找出对所有事物通用的标准和概念。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也是西方早期哲学对因果关系的分析和界定。斯宾诺莎和发法国唯物主义者们建立了机械唯物主义因果关和决定论。认为任何事情都是无限的因果链条上的一个部分,原因是主动者,结果是被动者,原因是决定者,结果是被决定者。中国早期佛教理论中也有对因果关系的相关解释。《涅经?遗教品一》中提出:“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是宗教中最为原始朴素的因果观念。 在因果论体系并未完善且系统地建立之前,因果关系表现为各种有着时间顺序性和空间顺序性的直观现象,通过盖然偏向性体现,并作为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理论基础。 早期人们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并不能正确判断事物之间抽象的因果关系,判断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多根据事物出现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关系,如同在一块绿色的背景板上放置一条中段被涂成背景板同色的蛇,观察者只看见蛇头蛇尾时间空间上的相关运动,却不能发现中间隐藏着的联系。 康德关于因果关系的观点是先验主义,认为人的心智形成和发展具有自主性,或是经验伴随时间的变化,并将因果关系抽象化,放置于一个纯理性的环境中进行研究。 2 因果的循环性和关联性 一般而言,研究因果关系使是将因果关系提取到一个单向的、有限的时间段中进行孤立研究,即采用形而上学的方法研究因果关系。黑格尔将机械唯物主义理解的因果关系称为形式的因果关系,将辩证范围内的因果关系称为规定的因果关系。人物为原因不仅是结果的原因,还是结果的结果。结果不仅是原因的结果,还是结果的结果。造成结果的原因是多

佛教中的因果律

论业报轮回实现过程和形式 关键词佛教十二因缘六道轮回 15级法律硕士英语7班邵东杰 20152212005 业报轮回思想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基础,佛教传入前中国就有浓厚的报应思想,如《周易》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人们面对做恶的人常说“善恶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改变了人们以前的报应观。佛教中的报应的力量源于自己,报应承担的主体也是自己。①佛教成功的解释了现实生活中坏人常常得好报的现象。按照佛教的教义,业报轮回是必然的规律,分来的早于迟,有现世报或后世报的区别。魏晋时期慧远大师提出三世论学说,他说业报有三:一是现报、一是生报、一是后报。他的学说被广泛接受,信众较多。②业报是如何实现的?其实现过程和实现方式如何?这是业报学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一)对因果报应的实现及其过程 佛教是在缘起论和业力论的基础上用十二因缘来进行哲理说明的。“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起”,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部分。十二因缘构成了因果相生的循环链条。每两支之间按顺序成为一对因果关系,再配合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又可形成两重因果。其中,无明与行作为过去因,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支则成为现在果;爱、取、有三项为现在之因,生与老死则是未来之界。因此又可以称“三世两重因果”。 “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它是释加牟尼佛参悟人生的大道,不仅向我们说明了人生皆苦,还为我们找到一条消灭苦的道路。释加牟尼看到苦是由人本身的“业”造成的。业指泛指人的一切活动。佛教认为业能够转化为产生不同结果的力量。它是实现因果报应的动力。业有多种,从表现形式来看,分为身业、语业、意业。 (二)因果报应实现主要表现为“六道轮回”的形式。“六道轮回”本来是印度婆罗门教主要教义之一,认为四大种姓以及“贱民”在轮回中是生生世世永袭不可改变的。佛教沿袭轮回论而加以发展,注入了自己的教义。佛教认为一切

十不善业和因果业力

十不善业和因果业力 十不善业分为身、口、意三大类,身就是行为,身恶业有三种:杀生、偷盗和邪淫。口就是语言,语言所造作的语恶业四种:妄语(胡说八道谎话连篇)、离间语(竭尽挑破离间之能事)、恶口(说尽狠毒伤害之语)和绮语(虚头巴脑满嘴废话)。意就是心念,由意所造作的意恶业三种:贪心、瞋恨心和邪见(邪见即无因果论、断见及常见,就是不信因果、执着偏见、不信来生、无法无天的意思)。 行十不善业有什么样的果报呢?每一种罪业都有四种果报:1、异熟果;2、等流果;3、增上果;4、士用果。 什么是异熟果呢?所谓「异熟」,是指「异世而熟」或「异时而熟」;今生造业,果报会在下一世或隔世成熟,这就称为异熟果。 等流果,就是相等或类似的果报一直延续,像是没有间断的河流一样。等流果又分为「所作等流果」和「感受等流果」。所作等流果,是指前生的业力习气,带到今生而承受的果报,也就是前世造的业,虽然已受到异熟果而付出很多代价,但是投胎到人世间或旁生道时,还是喜欢做这些事。感受等流果,是指前世造作过什么业力,今世会感受类似的果报。譬如前世杀生过多,今生就特别多疾病; 前世常说妄语的人,今生会被别人毁谤或欺骗。有些人没什么过失,但是常常受到别人的毁谤;事实上没有犯罪,但却会受到诬陷。 挑拨离间的等流果,是眷属不合,亲友之间互相争斗,彼此怨恨,周围的人无法和谐相处。很多人无法解决人事问题,经常和别人起纷争或闹不愉快,这是前世两舌,讲了太多他人是非,今生才会常有是非跟随,所做的任何事情也经常被别人否定。很多人辛勤努力地做事,但经常有旁人不满意、挑剔,自己的奉献别人看不见,反而老挑剔一些小事。像有个佛家弟子人很好,但是在公司就是没办法跟人相处,他从来不得罪人、不挑剔别人,但所有人就是对他不满意,看他不顺眼,这就是业力的成熟。最后他持诵缘起咒,别人才慢慢看见他的优点。 前世挑拨离间,也会让今生好端端的家庭,虽然什么都不缺,但家人彼此就是看不顺眼,天天吵架,要分开也分不了,这也是挑拨是非的等流果。 恶语的等流果,会常常听到不悦耳的声音;自己无心说的话,也会成为争吵的起源。 绮语的等流果,是讲话没人相信或听从,或讲了真话,可是别人以为是谎言或严肃的认为只是随便说说而已。有些人讲一句话就被牢牢记住,周边的人对他的话都能认同感受,这是前世没有闲聊是非的业力,或是今生不爱聊是非,这种人言语方面的福报就很大。另外,对大众讲话会有恐惧症,也是前世绮语的业果。这些业力都可以透过忏悔来清净。 贪心的果报,是想得到的永远得不到,不想得到的却反而来临,经常遇到不如意的人或事。 瞋恨的等流果报,是今生所受的伤害特别多,所想的事情都无法如意,经常怀有恐惧。就像有些人想做生意,还没开始之前,就想了好多不如意的

浅析佛教因果论

浅析佛教因果论 1450005 闻贡源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无数圣贤哲士对命运这一主题进行过思考,创立了许多关于命运的学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是说命运掌握在神祗手中,要改变命运只有依靠神灵;另一种则认为,人的命运早已前定,无可更改,人只有听从命运的摆布。 实则不然。佛教的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善恶因果贯通了三世渐次受报,业力的大小轻重也决定了受报的先后等次。今生的作善作恶,即生未必受报;今生的遭遇多半由于往世业力的果报,今生的所为多半尚待到后世感报。佛教认为:人的命运遵循着因果的规律,种下什么样的因,就收获什么样的果,所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是我们推定人生三世因果并驾驭自己命运的最简单的原理。 同样地,佛教所说的因果律,也并非一般人所误解的宿命论或定命论。唯有重大的业力不能转变而被成为“定业”之外,人是可以凭借后天的努力来改善先天的业因的。可见即便是因果定律,也不离缘生法则。放下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对待命运唯一积极的态度。命运就是我们自己,要转变命运,只有转变自己。现世的努力与懈怠、修善与作恶,通过转迷失为觉悟,转凡夫成觉着,使命运最终操之于手。 星云大师,从因果中悟到了人应该乐观进取,虽然宿世的恶业形成今世的障碍,但只要肯耐心培养当下的善缘,改善过去的恶因,未来必定有无限的希望。懂得因果,可以让我们勇于面对挫败,勇于面对自我。只要我们自己不负“因果”,“因果”必定也不会辜负我们。《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招纡曲。”若大家心中都有“因果”观念,则任何时候都会融融恰恰,相安无事。 佛教用十二因缘来描述一个人的生命过程: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过去世一切烦恼,通是无明,以过去未有智慧光明故,则一切烦恼得起故,是以过去烦恼悉是无明也。从无明生业,业即是行,以善不善业,能作世界果故,故名为行也。从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犊子,识母自相识,故名识,即是父母交会初,欲托胎时之名。从识生非色四阴及所任色阴,是名名色,即是歌罗逻时之名也。从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从五疱初开已来,即是六入名也。由入对尘情尘识合,是名为触,以六尘触六根故,即有六识生,故名情尘识合也。从触生受,故名为受,即是因六触,触六根即领受六尘,为六受也。从受中心著,名之为爱,谓于所领受六尘中,心生渴爱也。从渴爱因缘求,是名为取,谓求取所爱之尘也。从取则后世业因成,是名为有,因能有果,故名为有。从有还受后世五众之身,是名生,所谓四生六道中受生也。从生五众身熟坏,是为老死,老死则生忧悲哭泣,种种愁苦,众恼合集。若正观诸法实相清净,则无明尽。无明尽故行尽,乃至众苦和合皆尽。若能如是,正观三世十二因缘,发真无漏,成辟支佛。 世间一切成败得失、成住坏空,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因果”法则。我们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以不信因果。

佛教中的轮回观念

佛教中的轮回观念 刘颖 摘要:“轮回”是佛教中涉及内容极为广泛的一个观念。它与佛教的关于事物本质观念、事物变化观念、伦理道德观念、修行观念、解脱观念等密切相关。佛教轮回观念的形成于印度,和早于佛教产生的婆罗门教等宗教中的轮回观念有重要关联。这一观念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也有重要影响,并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现代人们的观念。以下仅就这一观念在印度的形成、发展,和在中国的影响及对现代人们行为思想的影响方面作一粗略考察。 关键词:佛教轮回;产生及发展;影响 一佛教轮回观念的思想渊源 在现代人的观念中轮回就特指佛教轮回,这或许和中国古代时大部分朝代的崇佛政策有关。但其实在印度宗教中,有轮回观念的不仅佛教一家,且并非佛教首先提出。早在印度早期的宗教文献吠陀和奥义书中就有轮回观念的提出。所以要追溯佛教轮回观念的产生,就要回顾先前印度宗教中的轮回观念。 早期轮回观念的出现与一部分哲人思考自己死后的去处有关,早期吠陀文献——《梨俱吠陀》中,就论及了人死后的去处,提到了“阎摩”。认为阎摩是人们死后的所去之所。还提到了最高之天,认为做好事的回报就是死后升入最高之天。 吠陀时期的此类思想表明,当时印度一部分人就认为,人的精神是永恒不灭的,不随肉体的腐败而消失,人死后精神会升天并以另一种形态继续存在。但这里需特别强调的是:早期佛教所讲的“精神”并不是人生前对文化等的贡献,而是可以等同于魂魄。此时人们并未区别阎摩和神,没有对死后去阎摩表现出恐惧,即阎摩在早期印度人眼里不是我们所述的地狱,并认为阎摩是人死后的必经之所。这和后世印度人对轮回的看法有很大差别。 后世印度宗教(如佛教)则强调死后轮回的次数与所受苦难和人生前的行为密切相关。总体来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奥义书时期印度的宗教思想有重要发展,轮回观念也渐成体系。这一时期的轮回观念与解脱观念密切相关,与伦理观也联系的更为紧密。再奥义书中已有对轮回观念好坏的区分,有了明确的业报轮回观念。提出了轮回的主体。 但在此时,所谓行善就是严格遵守婆罗门教的种种教义,尽各种姓应尽的义务。行恶就是与之相反。 早期印度宗教中关于轮回的阐释不尽完善,比如:吠陀中只有简单的轮回观念,并无轮回好坏和生前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奥义书中业报轮回的标准也只是依照婆罗门教教义,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