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8-2020年高考各地物理模拟试题分类(13)——力学实验

北京市2018-2020年高考各地物理模拟试题分类(13)——力学实验
北京市2018-2020年高考各地物理模拟试题分类(13)——力学实验

2018-2020年北京高考各地模拟试题分类(13)——力学实验一.选择题(共2小题)

1.(2020?房山区一模)实验室用滑轮、小车、打点计时器、砂桶、细线、纸带等实验器材组成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可以完成多个力学实验,利用该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设法消除小车和木板间的摩擦阻力影响

B.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使砂和砂桶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关系”时每次改变小车质量之后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关系”时要调整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细线与木板平行2.(2020?朝阳区模拟)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某同学设想在小球下落的空间中选取三个竖直平面1、2、3,平面与斜槽所在的平面垂直。小球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运动轨迹与平面1、2、3的交点依次为A、B、C.小球由A运动到B,竖直位移为y1,动能的变化量为△E k1,动量的变化量为△p1;小球由B运动到C,竖直位移为y2,动能的变化量为△E k2,动量的变化量为△p2.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若y1=y2,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E k1<△E k2B.△E k1>△E k2C.△p1<△p2D.△p1>△p2二.实验题(共26小题)

3.(2020?朝阳区二模)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重物的

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在纸带上另取连续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测量得到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OA=62.97cm、OB=70.20cm、OC=77.82cm、OD=85.88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到运动C点,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J(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合理的实验结果应当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你觉得本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3)经重复测量确定上述实验数据中有一个出现了错误。已知OA、OB的测量是准确的,你推断测量(选填“OC”或“OD”)时出现了错误。

4.(2020?朝阳区二模)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f,重物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把打下的第一个点记作O,在纸带上测量四个连续的点A、B、C、D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h A、h B、h C、h D,则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计算重力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为△E p=,计算动能增加量的表达式为△E k=。

(2)由实验数据得到的结果应当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动能的增加量(选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

(3)小红利用公式v C=计算重物的速度v c,由此计算重物增加的动能△E k=mv C2,然后计算此过程中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E P,则结果应当是△E P(选填“>”、“<”或“=”)△E k。

5.(2020?北京模拟)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交流电源、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和重物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刻度尺B.秒表C.天平

(2)下列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A.关闭电源,取下纸带

B.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3)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在纸带上依次取O、A、B、C、D……若干个计数点,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打点时小车的速度v。以v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做出如图3所示的v﹣t图象。根据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6.(2020?房山区一模)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利用重物拖着纸带自由下落通过打点计时器并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点迹进行测量,经过数据处理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在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纸带

B.实验时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要在同一竖直线上

C.打点计时器、天平和刻度尺是本实验中必须使用的测量仪器

D.实验中重物的质量大小不影响实验误差

(2)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纸带,如图1所示。图中O点为打点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点,标上A、B、C……测得其中E、F、G点距打点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1、h2、h3.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为验证此实验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计算出从打下O点到打下F点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E p=,动能增加量△E k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利用该装置还可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某同学的做法是以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为横坐标,以各点速度的平方v2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v2﹣h图象,如图2所示。由v2﹣h图象求得的当地重力加速度g=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7.(2020?东城区校级模拟)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

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之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放置砝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下表中给出,其中f4的值从图(b)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

砝码的质量m/kg0.050.100.150.200.25

滑动摩擦力f/N 2.15 2.36 2.55f4 2.93

回答下列问题

(1)f4=N

(2)在图(c)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并绘出f﹣m图线;

(3)f与m、木块质量M、木板和木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及重力加速度大小g之间的关系式f=,f﹣m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k=;

(4)取g=9.80m/s2,由绘出的f﹣m图线求得μ=(保留2位有效数字)8.(2020?睢宁县模拟)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PQ滑下后从Q点飞出,落在水平挡板MN上。由于挡板靠近硬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移动挡板,重新释放钢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

(1)下列实验条件必须满足的有。

A.斜槽轨道光滑

B.斜槽轨道末段水平

C.挡板高度等间距变化

D.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钢球

(2)为定量研究,建立以水平方向为c轴、竖直方向为轴的坐标系。

a.取平抛运动的起始点为坐标原点,将钢球静置于Q点,钢球的(选填“最上端”、“最下端”或者“球心”)对应白纸上的位置即为原点;在确定y轴时(选填“需要“或者“不需要”)y轴与重锤线平行。

b.若遗漏记录平抛轨迹的起始点;也可按下述方法处理数据:如图2所示,在轨迹上取

A、B、C三点,AB和BC的水平间距相等且均为x,测得AB和BC的竖直间距分别是

y1和y2,则(选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可求得钢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结果用上述字母表示)。

(3)为了得到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同学们还提出了以下三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A.从细管水平喷出稳定的细水柱,拍摄照片,即可得到平抛运动轨迹

B.用频闪照相在同一底片上记录平抛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平滑连接各位置,即可得到平抛运动轨迹

C.将铅笔垂直于竖直的白纸板放置,笔尖紧靠白纸板,铅笔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将会在白纸上留下笔尖的平抛运动轨迹

(4)伽利略曾研究过平抛运动,他推断:从同一炮台水平发射的炮弹,如果不受空气阻力,不论它们能射多远,在空中飞行的时间都﹣一样。这实际上揭示了平抛物体。

A.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C.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9.(2019?昌平区二模)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弹簧右端固定,左端与一小球接触但不拴接;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向右推小球,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铺有白纸和复写纸的水平地面上,通过测量和计算,可得到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①为测得小球离开桌面时的动能E k,已知重力加速度g,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球的质量m

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水平距离s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弹簧的压缩量x

②用所选择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 k,E k=。

③如果忽略桌面摩擦阻力的影响,可认为小球离开桌面时的动能E k等于弹簧被压缩后的

弹性势能E p.实验时,测得小球质量m=190.0g,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40.00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40N/m,本地重力加速度g=9.8m/s2。

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弹簧的弹性势能E p与弹簧的压缩量的二次方x2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在E p﹣x2图象中,设图象的斜率为β,由图象可得E p随x2变化的表达式为。根据功与能的关系,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中可能包含x2这个因子;分析实验结果的单位关系,与图线斜率有关的物理量应是。通过寻找这个物理量与β间的数值关系,可得到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E p=。

10.(2019?房山区一模)如图1所示,用半径相同的A、B两球碰撞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让质量为m1的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C由静止开始滚下,进入水平轨道后,从轨道末端水平抛出,落到位于水平地面复写纸上,在下面的白纸上留下痕迹。

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质量为m2的B球放在水平轨道末端,让A球仍从位置C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在白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操作10次。M、P、N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O点是水平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如图2所示。

(1)除了图中实验器材外,完成本实验还必须使用的测量仪器有。

(2)在下列实验操作中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入射球与被碰球最好采用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小球

B.每次入射球必须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C.安装轨道时,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D.实验过程中,白纸可以移动,复写纸不能移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前应该测出斜槽末端距地面的高度

B.用半径尽量小的圆把10个落点圈起来,这个圆的圆心可视为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C.重复操作时发现小球的落点并不重合,说明实验操作中出现了错误

D.仅调节斜槽上固定位置C,它的位置越低,线段OP的长度越大

(4)在某次实验中,测量出A、B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记录的落点平均位置M、N、P和轨道末端O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测量出三个落点位置与O点距离OM、OP、ON的长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用测量的量表示),则可以认为A、B两球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

(5)实验中小球斜槽之间存在摩擦力,这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为什么?。

(6)另一个同学用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导轨上甲、乙两个滑块相等,滑块上挡光片宽度相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同时释放两个滑块,滑块相向运动,电脑记录甲、乙两个滑块碰前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t1、t2,碰撞后甲、乙沿各自相反方向运动,再次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满足(用测量的量表示)则可认为两滑块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守恒。

11.(2019?平谷区一模)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先将小球1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另一小球2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静止,让小球1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且与小球2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A、

B、C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O点是水平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实验中空

气阻力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1)在本实验中斜槽轨道(填选项前的字母)

A.必须光滑B.可以不光滑

(2)实验中应该选择两个合适的小球进行实验。

①两个小球的半径(填“相同”或“不同”)

②应该选择下列哪组小球(填选项前的字母)

A.两个钢球B.一个钢球、一个玻璃球C.两个玻璃球

(3)斜槽末端没有放置被碰小球2时,将小球1从固定点由静止释放。若仅降低斜槽上固定点的位置,那么小球的落地点到O点的距离将(填“改变”或“不变”),若仅增大小球1的质量,小球仍以相同的速度从斜槽末端飞出,那么小球的落地点到O点的距离将(填“改变”或“不变”)。

(4)在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使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水平,小球碰撞前与碰撞后的速度就可以用小球飞出的水平距离来表示,其原因的是

A.小球都是从同一高度飞出,水平位移等于小球飞出时的速度

B.小球都是从同一高度飞出,水平位移与小球飞出时的速度成正比

C.小球在空中的运动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而且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

(5)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

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B.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1、m2

C.小球1的释放位置到斜槽轨道末端的高度h

D.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

(6)斜槽末端没有放置被碰小球2时,小球1的落点为B点,放置被碰小球2后,小球2的落点为C点。假设两小球发生的是弹性碰撞,试论证:当小球1碰后的速度方向未改变时,C点必在B点的前方。

12.(2018?海淀区模拟)如图甲,利用恒速滴液瓶(每隔相同时间从玻璃管口滴下一个液滴)和频闪光源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时,调节频闪光源的频率和恒速液滴的频率,使两者恰好相等,屏幕上就会出现“液滴不动”的影点,设此时频闪光源的频率为f。某次

实验的影点位置如图乙所示,三个影点间的距离分别为h1、h2和h3。

(1)若图乙中最上边一个影点的初速度恰好为零,则h1:h2:h3=,液滴下落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2)图乙中自上而下第二个影点瞬时速度的表达式为v=。

13.(2020?海淀区校级模拟)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碰撞实验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AB是斜槽,BC为水平槽。

(1)实验中通过仅测量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选填“水平位移”或“竖直位移”),可间接得到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关系。

(2)实验时先使入射球m1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S多次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从而确定P点的位置;再把被碰球m2放在水平槽末端,让球m1仍从位置S多次由静止开始滚下,跟球m2碰撞后,两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从而确定M、N点的位置。其中确定P点位置的多次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刻度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则OP=cm。

(3)若采用图4中甲、乙两种实验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小球半径相同、质量均已知,且m A>m B,B、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必须测量OB、OM、OP和ON的距离

B.采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必须测量OB、B'N、B'P和B'M的距离

C.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若m A?ON=m A?OP+m B?OM,则表明此碰撞动量守恒

D.采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若=+,则表明此碰撞机械能也守恒

(4)经测定,m1=45.0g,m2=7.5g,M、N距O点的距离如图3所示。请通过计算说明本次实验中两小球碰撞前后的动量是否守恒。

14.(2020?平谷区二模)两位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斜槽轨道尽量光滑以减小误差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入射球A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D.两球的质量必须相等

(2)测量所得入射球A的质量为m A,被碰撞小球B的质量为m B,图甲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A从斜轨上的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点的位置P,测得平抛射程为OP;再将小球B放置在轨道末端,让入射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B相撞,分别找到球A和球B相撞后的平均落点M、N,测得平抛射程分别为OM和ON.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时,

则说明两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3)另一同学也用上述两球进行实验,但将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装:如图乙所示,将白纸、复写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条上,用来记录实验中球A、球B与木条的撞击点。实验时,首先将木条竖直立在轨道末端右侧并与轨道接触,让入射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撞击点为B';然后将木条平移到图中所示位置,入射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确定其撞击点P;再将入射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与球B相撞,确定球A和球B相撞后的撞击点分别为M’和N’.测得B'与N',P',M'各点的高度差分别为h1、h2、h3若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时,则说明球A和球B碰撞中动量守恒。

15.(2020?大兴区一模)某同学欲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上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O、A、B、C、D、E、F、G为8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该同学计划利用v﹣t图象计算小车的加速度。首先用刻度尺进行相关长度的测量,其中CE的测量情况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CE长为cm,依据此数据

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m/s,同理可计算出A、B、C、E、F 各点小车的速度,描绘出小车的v﹣t图象,由图线可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3)利用控制变量法多次测量,总结得出:当物体质量M不变时,加速度a物体所受合外力F成正比;当。

(4)综合上述实验结论,如何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简述得出过程)。

16.(2020?通州区一模)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1)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可以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B.必须用弹簧秤测物体受力

C.同时研究某个物理量与另外两个物理量的关系,可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2)为了测量(或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同学们还提出了以下三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刻度尺测量其移动的位移x,用秒表测出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由计算出加速度

B.将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连在小车上,通过纸带上打出的点来测量加速度a

C.让两辆相同的小车同时做初速度为零且加速度不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并同时停下,那么它们的位移之比就等于加速度之比,测量(或比较)加速度就转换为测量(或比较)位移了

(3)实验中用图1所示的装置,补偿打点计时器对小车的阻力和其他阻力的具体做法是:将小车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拖动纸带滑木板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匀加速”)。

(4)该实验中“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F等于砂和桶所受的总重力mg”是有“条件”

的。已知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为M、砂和桶的质量为m,不计摩擦阻力与空气的阻

力,请将小车和车上砝码的加速度a M与砂和桶的加速度a m的大小关系、拉力F的表达式以及该“条件”的内容填在表格相应的位置中。

a M与a m的大小关系拉力F的表达式“条件”

(5)在研究a与M的关系时,已经补偿了打点计时器对小车的阻力及其他阻力。理论上也可以以小车加速度的倒数为纵轴、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为横轴,可作出图象。请在图2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图象的示意图并在图中标出截距数值。17.(2020?通州区一模)我们通常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测得:A球的质量m1,B球的质量m2,水平轨道末端距地面的高度H.O点是水平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记录的落点平均位置M、N几乎与OP在同一条直线上,测量出三个落点位置与O点距离OM、OP、ON的长度。

(1)先仅研究A球单独做平抛运动的情况。始终让A球从斜槽的同一位置S处由静止滚下,而多次改变斜槽的倾斜角度,即改变S处的高度h。A球的水平射程OP用x表示。

请在图2中画出x2﹣h图象的示意图,并求出其斜率;(设斜槽及水平轨道光滑)

(2)再研究A球和B球相碰的情况。因为两球的碰撞动量守恒,其表达式为m1×OP =m1×OM+m2×ON。

a.关于该实验,也可以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及加速度的定义,从理论上推导得出碰撞前后两球的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请写出推导过程(推导过程中对所用的物理量做必要的说明)。

b.某同学在做这个实验时,记录下小球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M、P、N,如图3所示。

他发现M和N偏离了OP方向。这位同学猜想两小球碰撞前后在OP方向上依然动量守恒,请你帮他写出验证这个猜想的办法。

18.(2019?朝阳区校级模拟)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2)他用米尺测出摆线长度l,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直径d,则摆长L=.(3)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他用秒表记下了单摆做5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

(4)该同学经测量得到5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丙所示.则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用L A、L B、T A和T B表示).

(5)处理完数据后,该同学发现在计算摆长时误将摆球直径当成半径代入计算,即L=l+d,这样(选填“影响”或“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6)该同学做完实验后,为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他认为:

A.在摆球运动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悬点固定

B.摆线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C.用精度更高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

D.测量周期时应该从摆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其中合理的有.

19.(2018?怀柔区模拟)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把打

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左端。将数字测力计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长木板上。在数字测力计的右侧拴有一细线,细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定滑轮与一重物相连,在重物的牵引下,小车在木板上加速运动,数字测力计可以直接显示细线拉力的大小。

①采用数显测力计测量细线拉力与用重物重力代替拉力的方法相比(填选项前的字母)

A.可以不用平衡摩擦力

B.直接测量小车(包括测力计)所受的拉力,可以减少误差

C.利用此实验装置不用测量重物的质量

D.重物的质量要远远小于小车和数显测力计的总质量

②下图是某同学在此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2.

③保持小车和数字测力计的总质量一定,改变钩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请同学们根据测量数据做出a﹣F图象。

④试分析上图中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

20.(2018?昌平区二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

①下面关于此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图甲,用两支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O点时,两支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

B.再用一支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如图乙),必须保证仍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O点C.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D.拉橡皮条的细线要稍长一些,用以标记细线方向的两点距离要远些

②图丙是某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其中(选填“F”或“F'”)表示的是用一支弹

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的结果。

21.(2018?东城区一模)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①除了图1中所给器材以及交流电源和导线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

是(选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A.秒表

B.天平(含砝码)

C.弹簧测力计

D.刻度尺

②实验前平衡小车与木板间摩擦力的做法是: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先不挂重物,将小车

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垫块把木板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让小车以一定初速度沿木板向下运动,并不断调节木板的倾斜度,直到小车拖动纸带沿木板做运动。

③为使砂桶和砂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拉力,需满足的条件是砂

桶及砂的总质量小车的总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④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3个计数点A、B、

C,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

则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m/s。多测几个点的速度做出v﹣t图象,就可以算出小车的加速度。

⑤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要保证的总质量不变,改变砂桶内砂的质量,重复

做几次实验,通过实验数据来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⑥在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要保证的砂和砂桶的质量不变。若砂和砂桶的质量m

与小车的总质量M间的关系不满足第③问中的条件,由实验数据作出a和的图线,则图线应如图3中的所示(选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22.(2018?东城区二模)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对测量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由g=可知,T一定时,g与l成正比

B.由g=可知,l一定时,g与T2成反比

C.单摆的振动周期T和摆长l可用实验测定,由g=可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②若测量结果得到的g值偏大,可能是因为。(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组装单摆时,选择的摆球质量偏大

B.测量摆长时,将悬线长作为单摆的摆长

C.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认为是(n+1)次全振动

③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处理。

组次123456

摆长l/cm40.0050.0060.0080.00100.00120.00

50次全振动时t/s63.074.077.589.5100.0109.5

周期T/s 1.26 1.48 1.55 1.79 2.19

周期的平方T2/s2 1.59 2.01 2.40 3.20 4.80

请计算第5组实验中的T2=s2。

④将上表数据输入计算机,可得到图2所示的l﹣T2图象,图线经过坐标原点,斜率k

=0.25m/s2.由此求得重力加速度g=m/s2.(π2=9.87,此空答案保留3位有效数字)

23.(2018?石景山区一模)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电场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电场 全国1卷 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 、b 和c ,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 =5 cm ,bc =3 cm ,ca = 4 cm 。小球c 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 、b 的连线。设小球a 、b 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 ,则 A .a 、b 的电荷同号,169k = B .a 、b 的电荷异号,169k = C .a 、b 的电荷同号,6427k = D .a 、b 的电荷异号,6427 k = 【解析】画出c 的受力图如下两种情况:从力的方向可以判断:a 、b 的电荷异号。 设小c 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为c q ,设小球b 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为q ,,则小球a 所带电荷 量的绝对值为kq ,根据库仑定律2 r kQq F = (此式中的k 为静电力恒量,与题设k 不同)有169?=k F F bc ac ,有根据力三角形与边三角形相似,有34=bc ac F F ,解得64 27 k =,D 正确。 【答案】16.D 全国1卷 21.图中虚线a 、b 、c 、d 、f 代表匀强电场内间距相等的一组等势面,已知平面b 上的电势 为2 V 。一电子经过a 时的动能为10 eV ,从a 到d 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为6 e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c 上的电势为零 B .该电子可能到达不了平面f C .该电子经过平面d 时,其电势能为4 eV D .该电子经过平面b 时的速率是经过d 时的2倍 【解析】设相邻两条等势线之间的电势差为U 0,根据从a 到d 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所做的 功为6 eV ,eV U e W 630=?=,所以V U 20=并且电势从a 向f 逐渐降低。已知平面b 上的电势为2 V ,所以平面c 上的电势为零,A 正确; 因为从a 到f ,电势降低V U 840=,所以电势能增大eV 8,动能减少eV 8,可能到达f ;但如果在a 时速度方向在a 平面内,加速度方向向左,就可能到达不了平面f ,所以B 正确。 从上图可以看出,该电子经过平面d 时,其电势能为2eV ,C 错误; 该电子经过平面b 时的动能是经过d 时的2倍,所以速率是2倍。 【答案】21.AB 全国2卷 21.如图,同一平面内的a 、b 、c 、d 四点处于匀强电场中, 电场方向与此平面平行,M 为 a 、c 连线的中点,N 为 b 、d 连线的中点。一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从a 点移动到b 点,其电势能减小W 1:若该粒子从 c 点移动到 d 点,其电势能减小W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真题】2016---2018三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1 直线运动 【2018高考真题】 1.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新课标I卷) 【答案】 B 2.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井的深度约为104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零,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 A. 13s B. 16s C. 21s D. 26s 【来源】浙江新高考2018年4月选考科目物理试题 【答案】 C

【解析】升降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在加速阶段,所需时间 ,通过的位移为,在减速阶段与加速阶段相同,在匀速阶段所需时间为:,总时间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升降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求得总时间。 3.(多选)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来源】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卷) 【答案】 BD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图像的理解及利用图像解题的能力问题

4.(多选)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 A. 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 B. 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 C. 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 D. 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I卷) 为2∶1,选项C正确;加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a1=,加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F1=ma1+mg=m(+g),减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a2=-,减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F2=ma2+mg=m(g -),匀速运动过程的牵引力F 3=mg。第次提升过程做功W1=F1××t0×v0+ F2××t0×v0=mg v0t0;第次提升过 程做功W2=F1××t0×v0+ F3×v0×3t0/2+ F2××t0×v0 =mg v0t0;两次做功相同,选项D错误。

2011-201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10.整体法和隔离法

第10节整体法和隔离法. 1.2013年重庆卷 1.如题1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 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 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A.G B.G sinθ C.G cosθD.G tanθ 答:A 解析:对人,由整体法,据二力平衡知合力大小为G,选A。 2.2013年山东卷 15、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 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 直方向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 之比为() A、4:3 B、3 :4 C、2:1 D、1:2 答案:D。 解析: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的质量为m,设弹簧A的拉力 为F A,弹簧C的拉力为F C,把两球看作一个整体,则有:F A sin300=F C, 即F A=2F C,两弹簧的伸长量之比为2:1,即答案D正确。 3.2012年物理江苏卷 5.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 值是 【答案】A 图1

【解析】整体法m m ma g m M F =+-)(, 隔离法,对木块,m Ma Mg f =-2,解得M M m f F m ) (2+=. 4.2012年物理上海卷 8.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 、B 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 止,A 上表面水平。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 受力的示意图为() 答案:A 解析:将A 、B 做为一个整体,则一起冲上斜面时,受重力及斜面的支持力,合力沿斜面向下,然后再用隔离体法,单独对B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B 受摩擦力一定沿水平方向,且一定水平向左,竖直方向上重力大于支持力,这样才能使合力沿斜面向下,因此A 正确。 5.2011年理综天津卷 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 受到的摩擦力 A .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 .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 .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答:A 【解析】对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若系统内各个物体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应优先选取整体法分析,再采用隔离法求解。 取A 、B 系统整体分析有f 地A =μ(m A +m B )g=(m A +m B )a ,a =μg , B 与A 具有共同的运动状态,取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AB =μm B g=m B am B )a= 常数, (A ) (B ) (C ) (D ) F f F f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电磁感应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电磁感应 全国1卷 17.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心,O为圆心。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OM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转动的金属杆。M端位于PQS上,O M与轨道接触良好。空间存在与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现使OM从OQ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位置并固定(过程Ⅰ);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增加到B'(过程Ⅱ)。在过程Ⅰ、Ⅱ中,流过OM 的电荷量相等,则 B B ' 等于 A. 5 4 B. 3 2 C. 7 4 D.2 【解析】在过程Ⅰ中 R r B R t R E t I q 2 __4 1 π ? = ?Φ = = =,在过程Ⅱ中 2 2 1 ) ' (r B B R q π ? - = ?Φ =二者相等,解得 B B ' = 3 2 。 【答案】17.B 全国1卷 19.如图,两个线圈绕在同一根铁芯上,其中一线圈通过开关与电源连接,另一线圈与远处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在纸面内的直导线连接成回路。将一小磁针悬挂在直导线正上方,开关未闭合时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闭合后的瞬间,小磁针的N极朝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转动 B.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小磁针的N极指向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 C.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小磁针的N极指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

D .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再断开后的瞬间,小磁针的N 极朝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转动 【解析】A .开关闭合后的瞬间,铁芯内磁通量向右并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左线圈感应电流方向在直导线从南向北,其磁场在其上方向里,所以小磁针的N 极朝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转动,A 正确; B 、 C 直导线无电流,小磁针恢复图中方向。 D .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再断开后的瞬间,电流方向与A 相反,小磁针的N 极朝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转动,D 正确。 【答案】19.AD 全国2卷 18.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长导轨,导轨间存在依次相邻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 区域宽度均为l ,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交替向上向下。一边长为 3 2 l 的正方形金属线框在导轨上向左匀速运动,线框中感应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的正确图线可能是 【解析】如图情况下,电流方向为顺时针,当前边在向里的磁场时,电流方向为逆时针,但因为两导体棒之间距离为磁场宽度的 2 3 倍,所以有一段时间两个导体棒都在同一方向的磁场中,感应电流方向相反,总电流为0,所以选D. 【答案】18.D 全国3卷 20.如图(a ),在同一平面内固定有一长直导线PQ 和一导线框R ,R 在PQ 的右侧。导线 PQ 中通有正弦交流电流i ,i 的变化如图(b )所示,规定从Q 到P 为电流的正方向。导线框R 中的感应电动势

2018高考物理真题曲线运动分类汇编

2018年全真高考+名校模拟物理试题分项解析 真题再现 1.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 A. 时刻相同,地点相同 B. 时刻相同,地点不同 C. 时刻不同,地点相同 D. 时刻不同,地点不同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 【答案】 B 点睛:本题以平抛运动为背景考查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及时刻和位置的概念,解题时要注意弹射管沿光滑竖直轨道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弹出时在竖直方向始终具有跟弹射管相同的速度。 2.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上方200m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cm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则小球 A. 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 B. 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 C. 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 D. 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北京卷) 【答案】 D 【解析】AB、上升过程水平方向向西加速,在最高点竖直方向上速度为零,水平方向上有向西的水平速度,且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故AB错; CD、下降过程向西减速,按照对称性落至地面时水平速度为0,整个过程都在向西运动,所以落点在抛出点的西

侧,故C错,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运动可以分解为竖直方向上的匀变速和水平方向上的变加速运动,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来求解。3.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从滑道的A点滑行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AB下滑过程中 A. 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 B. 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C. 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 D. 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同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天津卷) 【答案】 C 【点睛】考查了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动能定理等;知道曲线运动过程中速度时刻变化,合力不为零;在分析物体做圆周运动时,首先要弄清楚合力充当向心力,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基础题,难以程度适中.

北京市2018-2020年高考各地物理模拟试题分类(10)——波粒二象性 原子物理

2018-2020年北京高考各地模拟试题分类(10)——波粒二象性 原子物理 一.选择题(共36小题) 1.(2020?海淀区校级三模)蓝光光碟是利用波长较短(波长约为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的光碟,而传统DVD需要光头发出红色激光(波长约为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目前蓝光是最先进的大容量光碟格式,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如图所示,一束由红、蓝两单色激光组成的复色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并分成a、b两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用a光照射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用b光照射就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B.用b光可在光盘上记录更多的数据信息 C.使用同种装置,用b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得到的条纹比用a光得到的条纹宽 D.b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较a光大 2.(2020?朝阳区二模)已知某种光的频率为γ,水对这种光的折射率为n,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光子进入水中后的波长为 B.这种光子进入水中后的能量为 C.这种光经过同样的小孔发生衍射现象,在水中衍射现象比在空气中明显 D.用该光和频率为2γ的光分别照射同种金属均有电子逸出,两遏止电压之比小于1:2 3.(2020?西城区二模)激光陀螺仪是很多现代导航仪器中的关键部件,广泛应用于民航飞机等交通工具。激光陀螺仪的基本元件是环形激光器,其原理结构比较复杂,我们简化为如图所示模型:由激光器发出的A、B两束激光,经完全对称的两个通道(图中未画出)在光电探测器处相遇,产生干涉条纹。如果整个装置本身具有绕垂直纸面的对称轴

转动的角速度,那么沿两个通道的光的路程差就会发生变化,同时光电探测器能检测出干涉条纹的变化,根据此变化就可以测出整个装置的旋转角速度。某次测试,整个装置从静止开始,绕垂直纸面的对称轴,顺时针方向逐渐加速旋转,最后转速稳定,这个过程中光电探测器的中央位置C处检测出光强经过了强﹣弱﹣强﹣弱﹣强的变化过程。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束激光的频率大于B束激光的频率 B.整个装置加速转动过程中,A束激光到达光电探测器的路程逐渐变大 C.整个装置加速转动过程中,C处始终没有出现干涉明条纹 D.整个装置加速转动过程中,两束激光的路程差变化了2个波长 4.(2020?朝阳区二模)已知某种光的频率为v,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光子的波长为cv B.这种光子的动量为 C.该光与另一束强度相同、频率为2v的光相遇时可以产生光的干涉现象 D.用该光照射逸出功为W的金属有电子逸出,则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v﹣W 5.(2020?丰台区二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分成两束单色光a和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中,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B.在水中,a光的光速大于b光的光速 C.在水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D.若a光照射到某金属上能发生光电效应,则b光照射该金属上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2018年江苏物理高考试题

2018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国高分系列卫星的高分辨对地观察能力不断提高。今年5月9日发射的“高分五号”轨道高度约为705km,之前已运行的“高分四号”轨道高度约为36000km,它们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与“高分四号”相比,下列物理量中“高分五号”较小的是 (A) 周期(B)角速度(C)线速度(D)向心加速度 2.采用220kV高压向远方的城市输电,当输送功率一定时,为使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 1 减小为原来的1,输电电压应变为 4 (A) 55kV (B)110kV (C)440kV (D)880kV 3?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 (A) 时刻相同,地点相同(B)时刻相同,地点不同 (C)时刻不同,地点相同(D)时刻不同,地点不同 4?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忽略空气阻力,该 5?如图所示,水平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带电油滴处于静止状态。现将B板右端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两金属板表面仍均为等势面,则该油滴 (A) 仍然保持静止 (B) 竖直向下运动 (C) 向左下方运动 (D) 向右下方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火车以60m/s的速率转过一段弯道,某乘客发现放在桌面上的指南针在10s内匀速转过了约10°在此10s时间内,火车 (A) 运动路程为600m (B)加速度为零 (C)角速度约为1rad/s (D)转弯半径约为3.4km 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小物块,O点为弹簧在原长时物块的位置。物块由A点静止释放,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最远到达B点。在从A到B 的 过程中,物块 (A)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 经过O点时的速度最大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必修1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必修1 全国2卷 19.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 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 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因为在1t 到2t 之间,两汽车的位移不等,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所以两车在t 1时刻不并排行驶,因为乙甲x x (面积法求位移),所以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A 错误,B 正确; 根据斜率法求加速度,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都先减小后增大,所以C 错误D 正确。 【答案】19.BD 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 两车的位置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 .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 .从t 1到t 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 .从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解析】速度大小等于图象的斜率,A 错误,应该是位置相同;因为初始位置不同,虽然t 1 时刻位置相同,但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不相等,B 错误;起、终位置相同,都是直线运动,所以位移相等,C 正确;当甲的斜率与乙相等时,速度相等,D 正确; 【答案】 18.CD 江苏省卷 3.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 (A )时刻相同,地点相同 (B )时刻相同,地点不同 (C )时刻不同,地点相同 (D )时刻不同,地点不同 【解析】根据2 2 1h gt = ,竖直方向的分运动相同,,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时刻相同,根据vt x =,平抛运动的时间不同,地点不同。 【答案】3.B 海南物理卷 1.一攀岩者以1m/s 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3s 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A. 10m B. 30m C. 50m D. 70m 1.【解析】设石块自由落体的时间为t ,他离地面的高度为h ,则2 2 131gt h =?-(2 /8.9s m g =),3340 =+h t ,解得s t 87.2=,m h 4.43=。选C 【答案】C 北京卷 20.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 上方200m 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cm 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则小球 A .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 B .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 C .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 D .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解析】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零,因为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速度不为零,因为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 因为上升过程向西加速运动,则下落过程向西减速运动,所以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2018年高考物理分类题库(18)

考点十四电学实验 1.(2018·全国卷I ·T23)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在25℃~80℃范围内某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所用器材有:置于温控室(图中虚线区域)中的热敏电阻R T,其标称值(25 ℃时的阻值)为900.0 Ω;电源E(6 V,内阻可忽略);电压表(量程150 mV);定值电阻R0(阻值20.0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 1 000 Ω);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99.9 Ω);单刀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 实验时,先按图甲连接好电路,再将温控室的温度t升至80.0 ℃。将S2与1端接通,闭合S1,调节R1的滑片位置,使电压表读数为某一值U0;保持R1的滑片位置不变,将R2置于最大值,将S2与2端接通,调节R2,使电压表读数仍为U0;断开S1,记下此时R2的读数。逐步降低温控室的温度t,得到相应温度下R2的阻值,直至温度降到25.0 ℃。实验得到的R2-t数据见下表。 t/℃25.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R2/Ω900.0 680.0 500.0 390.0 320.0 270.0 240.0 回答下列问题: (1)在闭合S1前,图甲中R1的滑片应移动到 (填“a”或“b”)端。 (2)在图乙的坐标纸上补齐数据表中所给数据点,并作出R2-t曲线。

(3)由图乙可得到R T在25℃~80℃范围内的温度特性。当t=44.0 ℃时,可得R T= Ω。 (4)将R T握于手心,手心温度下R2的相应读数如图丙所示,该读数为Ω,则手心温度为℃。 【解析】(1)为了保护测量电路,在闭合S1前,图甲中R1的滑片应移动到b端。 (2)在图乙的坐标纸上补齐数据表中所给数据点,做出R2-t曲线如图所示。 (3)由作出的R2-t曲线可知,当t=44.0 ℃时,可得R T=450 Ω。

最新-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3--3精品

2018 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3--3 1.(2018 全国理综). 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个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解析】布朗运动是液体内悬浮粒子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有个成语是“见微而知著” ,对布朗运动而言,是“见著而知微” 。【答案】 BD 2.( 2018 广东卷)、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 A 引力消失,斥力增大 B 斥力消失,引力增大 C 引力、斥力都减小 D 引力、斥力都增大 答案: D 3.( 2018广东卷) .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1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 推杆前端 粘着艾绒。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对同内封闭的气体,再次压缩 过程中 A.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B.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 C.气体对外界做正功,其体内能增加 D.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 答案: B 4.( 2018 山东卷) .(8分)【物理 3-3】 (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 运动 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导热良好、装有适量水银的 U 型管竖直放置右端与大气相通,左端封闭气柱长l 20cm (可视为理想气体) 两管中水银面等高。先将右端与一低压舱(未画出)接通,稳 定后右管水银面高出左管水银面h 10cm (环境温度不变, 大气压强 p0 75cmHg ) ○1 求稳定后低压舱内的压强(用“ cmHg”做单位) ○2 此过程中左管内的气体对外界(填“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 气体将(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 . (1)ab (2)○1 设 U型管横截面积为 S,右端与大气相通时左管中封闭气体压强为p1,右端与一低 压舱接通后左管中封闭气体压强为p2,气柱长度为l2,稳定后低压舱内的压强为 p 。左管中封闭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p1V1 p2V2 ○1 p1 p0 ○2 p2 p p h ○3 V1 l1S ○4 V2 l2 S ○5 由几何关系得 h 2(l2 l1 ) ○6 联立○1○2○3○4 ○5 ○6式,代入数据得 p 50cmHg ○7 ○2 做正功;吸热 5.( 2018 四川卷).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必修1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必修1 全国2卷 19.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 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 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因为在1t 到2t 之间,两汽车的位移不等,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所以两车在t 1时刻不并排行驶,因为乙甲x x (面积法求位移),所以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A 错误,B 正确; 根据斜率法求加速度,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都先减小后增大,所以C 错误D 正确。 【答案】19.BD 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 乙两车的位置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 .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 .从t 1到t 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 .从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解析】速度大小等于图象的斜率,A 错误,应该是位置相同;因为初始位置不同,虽然t 1 时刻位置相同,但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不相等,B 错误;起、终位置相同,都是直线运动,所以位移相等,C 正确;当甲的斜率与乙相等时,速度相等,D 正确; 【答案】 18.CD 江苏省卷 3.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 (A )时刻相同,地点相同 (B )时刻相同,地点不同 (C )时刻不同,地点相同 (D )时刻不同,地点不同 【解析】根据2 2 1h gt = ,竖直方向的分运动相同,,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时刻相同,根据vt x =,平抛运动的时间不同,地点不同。 【答案】3.B 海南物理卷 1.一攀岩者以1m/s 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3s 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A. 10m B. 30m C. 50m D. 70m 1.【解析】设石块自由落体的时间为t ,他离地面的高度为h ,则2 2 131gt h = ?-(2/8.9s m g =),3340 =+ h t ,解得s t 87.2=,m h 4.43=。选C 【答案】C 北京卷 20.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 道上方200m 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cm 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则小球 A .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 B .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 C .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 D .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解析】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零,因为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速度不为零,因为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

2019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7)-万有引力与航天(含详解)

2019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7)-万有引力与航天(含详解) 1〔2018海南卷〕.2017年4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建成以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将包含多可地球同步卫星,这有助于减少我国对GPS 导航系统的依赖,GPS 由运行周期为12小时的卫星群组成,设北斗星的同步卫星和GPS 导航的轨道半径分别为1 R 和 2R ,向心加速度分别为1a 和2a ,那么12:R R _。12:a a =_____4 〔可用根式表 示〕 解析: 122T T =,由2224GMm m R ma R T π==得 :R =,2GM a R =因而 :2 3 1122R T R T ?? == ??? , 2 11224 a R a R -??== ??? 2〔2018广东卷〕.如图6所示,飞船从轨道1变轨至轨道2。假设飞船在两轨道上都做匀速 圆周运动,不考虑质量变化,相对于在轨道1上,飞船在轨道2上的 A.动能大 B.向心加速度大 C.运行周期长 D.角速度小 答案:CD 3〔2018北京高考卷〕、关于环绕地球卫星的运动,以下说法正 确的选项是 A 、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 、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 、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 、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答案:B 4〔2018山东卷〕.2017年11月3日,“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施了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完成后“天宫一号”经变轨升到更高的轨道,等待与“神州九号”交会对接。变轨前和变轨完成后“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对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1、R 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1v 、2 v 。那么12 v v 等于 222 1R R D. 21 R R 答案:B 5〔2018福建卷〕、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 v 假设宇 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 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题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分类汇编

1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 (全国 Ⅰ 卷) 14. (2018·高考全国卷 Ⅰ )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 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15. (2018·高考全国卷 Ⅰ )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在P 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 表示P 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 和x 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16. (2018·高考全国卷 Ⅰ )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 、b 和c ,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 =5 cm,bc =3 cm,ca =4 cm.小球c 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行于a 、b 的连线.设小球a 、b 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 ,则( ) A. a 、b 的电荷同号,k =169 B. a 、b 的电荷异号,k =169 C. a 、b 的电荷同号,k =6427 D. a 、b 的电荷异号,k =6427 17. (2018·高考全国卷 Ⅰ )如图,导体轨道OPQS 固定,其中PQS 是半圆弧,Q 为半圆弧的中点,O 为圆心.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OM 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 转动的金属杆,M 端位于PQS 上,OM 与轨道接触良好.空间存在与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现使OM 从OQ 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 位置并固定(过程 Ⅰ); 再使磁感应强度的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必修1.doc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必修1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必修1 全国2卷 19.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 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 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 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因为在1t 到2 t 之间,两汽车的位移不等,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所以两车在t 1时刻不并排行驶,因为乙甲x x (面积法求位移),所以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A 错误,B 正确; 根据斜率法求加速度,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都先减小后增大,所以C 错误D 正确。 【答案】19.BD

3.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在沿光 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 (A )时刻相同,地点相同 (B )时刻相同,地点不同 (C )时刻不同,地点相同 (D )时刻不同,地点不同 【解析】根据 221h gt =,竖直方向的分运动相同,,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时刻相同,根据vt x =,平抛运动的时间不同,地点不同。 【答案】3.B 海南物理卷 1.一攀岩者以1m/s 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3s 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A. 10m B. 30m C. 50m D. 70m 1.【解析】设石块自由落体的时间为t ,他离地面 的高度为h ,则22131gt h =?-(2 /8.9s m g =),3340=+h t ,解得s t 87.2=,m h 4.43=。选C 【答案】C 北京卷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考点分类汇编8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机械能 1(2018福建卷)如图,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静止状态。剪断轻绳后A下落、B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着地,两物块 A.速率的变化量不同B.机械能的变化量不同 C.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D.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答案:D 2.(2018天津卷).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 m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A.0 – t1时间内F的功率逐渐增大 B.t2时刻物块A的加速度最大 C.t2时刻后物块A做反向运动 D.t3时刻物块A的动能最大 解析:由F与t的关系图像0~t1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块静止F的功率为0,A错误;在t1~t2阶段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块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在t2~t3阶段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在t2时刻加速度最大,B正确,C错误;在t1~t3物块一直做加速运动,在t3~t4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块开始减速,在时刻速度最大,动能最大,D正确。答案BD。 3.(2018上海卷).质量相等的均质柔软细绳A、B平放于水平地面,绳A较长。分别捏住两绳中点缓慢提起,直到全部离开地面,两绳中点被提升的高度分别为h A、h B,上述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分别为W A、W B。若() (A)h A=h B,则一定有W A=W B(B)h A>h B,则可能有W A<W B (C)h A<h B,则可能有W A=W B(D)h A>h B,则一定有W A>W B 答案:B 4.(2018上海卷).如图,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细软轻线连接,跨过固 定在地面上半径为R有光滑圆柱,A的质量为B的两倍。当B位于地面时,A恰与圆柱轴心等高。将A由静止释放,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A)2R(B)5R/3 (C)4R/3 (D)2R /3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选修3-3专题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3--3 1.(2018全国理综).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C .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个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解析】布朗运动是液体内悬浮粒子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有个成语是“见微而知著”,对布朗运动而言,是“见著而知微”。 【答案】BD 2.(2018广东卷)、 清晨 ,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 ,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 A 引力消失 ,斥力增大 B 斥力消失,引力增大 C 引力、斥力都减小 D 引力、斥力都增大 答案:D 3.(2018广东卷).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1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艾绒。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对同内封闭的气体,再 次压缩过程中 A.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B.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 C.气体对外界做正功,其体内能增加 D.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 答案:B 4.(2018山东卷).(8分)【物理3-3】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c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 d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导热良好、装有适量水银的U 型管竖直放置,右端与大气相 通,左端封闭气柱长20l cm =(可视为理想气体),两管中水银面 等高。先将右端与一低压舱(未画出)接通,稳定后右管水银面高 出左管水银面10h cm =(环境温度不变,大气压强075p cmHg =) ○ 1求稳定后低压舱内的压强(用“cmHg ”做单位) ○ 2此过程中左管内的气体对外界 (填“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气体将 (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1)ab

2016-2018三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2016-2018三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目录 专题01 直线运动 (1) 专题02相互作用 (8) 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 (18) 专题04 曲线运动 (26) 专题05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 (37) 专题06 功和能 (50) 专题07 动量 (67) 专题08 静电场 (79) 专题09 稳恒电流 (98) 专题10 磁场 (102) 专题11 电磁感应 (115) 专题12 交流电 (132) 专题13 原子结构、原子核和波粒二象性 (142) 专题14 选修3-3 (155) 专题15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183) 专题16 光学电磁波相对论 (198) 专题17 力学实验 (222) 专题18 电学实验 (251) 专题19 力学计算题 (280) 专题20 电学计算题 (305)

专题01 直线运动 【2018高考真题】 1.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新课标I卷) 【答案】 B 2.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井的深度约为104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零,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 A. 13s B. 16s C. 21s D. 26s 【来源】浙江新高考2018年4月选考科目物理试题 【答案】 C 【解析】升降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在加速阶段,所需时间,通

2018年山东高考试题及答案-理综.doc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 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6.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 B.1 molN2与4 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 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