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城市化综述

中国人口城市化综述
中国人口城市化综述

中国人口城市化综述

摘要:在中国的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其中必定存在一些因素在对其起着影响作用,对一些因素的处理不正确,就会对人口城市化的进程造成显著性的影响。本文先简要介绍人口城市化的定义及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历史进程,最后对中国近几年一些学者对人口城市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一些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罗列。

关键词:人口城市化现状问题建议

“ 2 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城市文明高度发展的世纪。百年工业化加快了人类文明的步伐,也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人类越来越多地聚居于城市”。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城市化发展水平,对不发达国家来说,城市化更是促进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21 世纪,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相关问题,正在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人口城市化,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保障。

一.人口城市化相关概念

(一).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并不是同一概念。“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也即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的过程。“人口城市化”是指非城镇人口不断向城市转化和集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提高的动态过程。人口地域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城市化水平的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因而,“人口城市化”水平是比较各国城市化的基本尺度;有的学者认为,“人口城市化”即狭义上的“城市化”。目前,我国学者主要从以下三个层次上界定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的特征是农村人口比重相对减少,城市人口比重相对增加,第一产业人口相对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相对增加的过程;城市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地域结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非农化过程。

(二)人口城市化提高的途径

一般情况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 3种可能实现的形式:一是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快于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二是农村地区发展非农产业促使农村转变为城镇;三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实现城镇人口增加。

(三)城市化水平的测量

目前常用的两种测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是城市化率与非农化率。城市化率指一个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更多地反映人口分布的行政地域特征。非农化率指一定时期与地域内,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更加强调户籍非农的维度。两种统计口径各有优缺点。城市化率指标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市镇行政标准与建制的影响较大,城镇人口中农业人口的比重过高和城镇就业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较高,导致城市化水平被高估。而非农化率以户籍人口为依据,考虑了农村从事乡镇干部、教师、医生等职业的人群,但没有考虑长期在城市从事非农生产的农业户籍人口,同时也忽略了一些常住在城市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非农人口。整体上,非农业人口比重所代表的城市化水平既低于实际城市化水平,也低于城镇人口比重所代表的城市化水平。但多数学者倾向于使用非农人口比例,尤其认为这一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改革开放之前的城镇化水平。

二.中国城镇化的历史进程

由表一我们可以看出从1949年到2010年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起伏阶段(1949-1965年)。1949 ~1958年,中国刚刚经历过战乱,国家急需发展经济,为了保障城市工业发展所需劳动力的充分供给,政府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这一时期,城镇化率提高较快,城镇人口和城镇化率年均增长分别为455万人和0.46个百分点。1959-1965年,由于经济发展战略失误、自然灾害严重和周边政治局势紧张,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受到很大影响,其中1959 -1963年城镇人口缩减了1 427万人,城镇化率下降 1.6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停滞阶段( 1965-1978年)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城镇化进程基本停滞。城镇人口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导致城镇化率下降 0. 4 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城镇年平均增加人口323万人,但城镇化率年均下降 0.03

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稳步发展阶段( 1978-1995年) 。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将经济建设作为工作中心,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展顺利。这一时期,城镇化率共提高10.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 0.62个百分点,年均增加城镇人口1 055万人。第四阶段,快速推进阶段( 1995-2010年)。该阶段中国全面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成为城镇化的重要力量。这一时期是城镇化速度最快的时期。城镇化率提高超过20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城市人口年均增加 2120万人(张车伟蔡翼飞 2012)。

三.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现状

(一)中国现有城市分布

图1

(二)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数

表2 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数(2012年)

注:数据来自于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

表3

人口普查

据中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49.68%。

四.中国人口城市化所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化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最终能够实现城乡收入的趋同。首先, 城市化意味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更高的城市部门, 使得边际劳动力收益几乎为零的农民移民后能够获得可观的收入;其次,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 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现代化就有了可能,留在农村的居民其收入也会提高,这必然使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但中国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冲击效应,在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方差中占有较大比重。陆铭和陈钊( 2004)也认为, 城市化对城乡差距具有双向效应。虽然城市化对降低统计意义上的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 但地方政府实施的带有城市倾向的政策会扩大这个差距。同时, 城市化过程中支持农业的财政支出比重和农业贷款比重在各地均呈现下降趋势。因此, 总体上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并没有因城市化而得到有效控制, 这是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一些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可能在短期内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政绩并推动经济增长,但长期看, 可能会因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使整个社会付出更加昂贵的代价。

(二)本地城市化特征明显

中国的城市化是高度本地化的。在 20世纪 90年代,中国半数新增城市人口只是简单地通过当地政府重新规划,将农村划为城市而实现的,省外的长距离迁移相对较少。移民高度本地化的结果是分散的城市化, 使得中国大多数城市的规模太小而不能有效利用城市集聚经济, 限制了城市生产力的提高。

(三)城市规模与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

中国城市规模偏小, 特别是缺少 100万—1 200万人口的城市与城市人口规模偏小相伴的是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专业化程度不够。由于城市化需要不同规模城市在地理空间上进行大中小兼顾的合理配置, 除了关注总体上的城市化率, 新增城市人口和不断增长的工业经济如何在空间上合理分布的结构性问题也值得关注 (普雁翔, 2009)。

(四)城市偏向政策和对移民的政策性歧视

城市偏向政策使资源集中到一些主要的大城市,引致大量人口迁移到这些城市, 导致过度拥挤的超大城市出现,如上海, 北京和广州。与此同时, 城中村移民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住房质量普遍较差, 缺乏城市服务设施, 生活成本高而生活质量低。另外, 政府政策偏向于鼓励农地的开发而非城市土地的重新开发利用, 致使许多农业绿地被低价征用, 扭曲了土地价格和土地竞争机制并导致了土地的低效使用。进一步地,模糊不清的土地产权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农业和工业用地紧张,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这些不仅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也难以提高土地的配置效率和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增加了城市化的制度成本。显然, 简单将农地转为城市用地和建设用地从而以低成本支撑经济增长已经难以为继, 有必要考虑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的调整。

(五)人口城市化使得碳排放的增加

人口规模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是最大的,人口总量每增长1%会引起碳排放增加2 .473 %,但少儿人口与老年人口比重对碳排放的影响是负向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361%、 -0.0817%。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1961-2010的碳排放量年均增长5.92 %,总人口增长率平均为1.41%,城镇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456%,而少儿人口比重年平均降低0.416%、老年人口比重则年平均提高0.087%。根据计量模型估计的系数,人口因素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的贡献超过了 62 %。人口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促进作用得到了绝大多数的研究支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持续攀升,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逐年递增,在这种情况下人口总量的增长必然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增长,因而全球人口规模的扩张是导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的观点得到广泛认可。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并不是线性和单一的,其平方项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且系数估计符号与原变量相反,说明这两个变量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具有U形或倒U形的特征(王芳周兴 2012)。

(六)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的非均衡

随着中国人口的快速城镇化,城镇用地空间扩张十分迅速,针对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用地扩张是否合理,城镇化用地水平与人口城镇化水平相比是过度还是滞后,二者的关系如何,学界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已有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存在非均衡性,城镇化用地过度和人口城镇化相对滞后是主流观点( 戴中亮等,2010)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人,有些学者开始质疑这种观点,认为部分区域也存在城镇化用地滞后的情况

( 陈凤桂等,2010) 。还有学者从区域性的研究数据出发,认为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在部分区域呈现总体均衡的状况( 李明月、胡竹枝,2012) 。对于非均衡性问题,有学者认为原因在于土地的粗放利用、无序扩张,需要限制城镇化用地扩展速度,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姚士谋,2011) 。也有学者认为问题不在于城镇化用地扩展的过度,而在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滞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的人口导人机制,推动人口城镇化的合理健康发展( 范进、赵定涛,2012) 。还有学者认为其原因在于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解决失地农民的城镇化问题是关键( 戴中亮等,2010) 。已有研究多从定性的角度,在理论上探讨二者的关系及解决措施,这样的分析由于缺少计量支撑,缺乏说服力。有的研究从总体上评判中国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的关系,缺少对空间均衡性的分析,使研究结果局限化,忽视了区域的差异性。也有研究从城镇化率和城市建成区指标对比的角度去分析二者增长速度与均衡性问题,把人口城镇化和城镇化用地局限于人口的转移和土地的空间的扩张,不能完全反映人口城镇化和城镇化用地的内涵,出现“复合问题”单一化的问题。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的非均衡性与均衡性同时存在。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在宏观区域总体呈现均衡性,但由于其内部空间的异质性,使其具有尺度敏感性,总体往往不具备内部个体代表性,即国家内或省域的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发展的均衡性,并不意味着内部城市个体的均衡性。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关系的研究需要以单个城市( 或县域) 为基本单位进行才具有意义。不同城市均衡性发展阶段、滞后类型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城市和不同发展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张光宏崔许锋 2013)。

(七)中国城镇化发展对消费存在着“挤出效应”

2

从图2可以看出,第一,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而消费率越来越低;第二,城镇化速度越快,消费率下降速度越快。

中国城市化没有促进消费率提升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城镇化驱动消费需求有时滞。由于城镇化水平长期偏低,中国推动城镇化的方式主要是大规模投资。特别是在城市化前期,城市建设、工业、服务业需要大量资本投资,居民消费服从于资本积累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

需要,往往被人为压低。应该说,这种挤占在城镇化的特定阶段具有一定程度的必然性,因为经济发展初期需要更多资本满足经济起飞的积累要求。因此,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消费率下降。第二,“半城市化”难以启动消费。在人口普查数据中,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被列为城镇人口,其中包括大量农村户籍人口,他们只是统计意义上的城镇人口。虽然这部分群体的消费习惯和行为受到城市的影响,但大多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以“小农”方式进行消费。第三,城市高房价占用了居民过多收入,挤占最终消费支出。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最终消费包括了所有的消费性支出。如住房消费不是指购房费用,购房费用属于非消费性支出。在前几年流行的经营城市思路下,对城市的过度开发和土地制度的混乱,间接造成了以住房支出为核心的城市生活成本的非合理增长,从而大量挤占居民消费支出,造成流动性约束,当期消费受到较大影响(李通屏等,2013)。

(八)城市化水平受空间依赖

中国各地级市之间城市化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即相邻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高低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城市化的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也存在空间依赖,进而可能构成城市化水平空间聚集的内在要素。自然环境、政府角色与市场层面因素可能共同塑造了不同类型的聚集。在几个主要的经济要素中,GDP增长率对城市化水平无显著影响。工业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化水平,但受中国户籍制度的制约、长期“赶超战略”及工业化对城市化自身作用机制变弱的影响,工业化对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作用弱于开放程度。与此对应,开放程度因为全面反映了一个城市政策灵活性,直接或通过资金、知识与技术因素刺激经济发展,间接地提升各地级市的城市化水平。地级市城市化水平的空间依赖也可能会通过工业化与开放性两个维度来实现(王伟进陆杰华 2012)。

(九)过度依赖“人口红利”和农民工不彻底转移的“半城镇化”发展模式,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

中国当前的“半城镇化”突出表现为农民工既不能完全从农村和农业中退出,也不能完全融人城市,身份得不到确认,只是简单实现了职业转换和地域转移。这导致城市对农民工是“只用一时,不管终生”,“经济上接纳,社会上拒绝”,难以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权益(辜胜阻、杨威,2012)。调查显示,目前外出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仅为13.9%、23.6%、16.7%、8.0%和 5.6 %。同时,企业对农民工是“取而不予,用而不养”,与城市劳动者相比面临“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的不公平待遇,农民工多从事脏、累、苦、险性质工作,员工待遇差。如当前41.3%的农民工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这些农民工每人月均居住支出335元,占其月均收入的16.0%( 国家统计局, 2012) 。

(十)劳动力的不完全转移造成城市化率“虚高”

翟振武认为,由于农民工市民化的显著滞后,中国的城市化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是“注水城市化”。2000年,全国城市化水平为36.22%,但减去半年及以上流动人口后城市化水平仅为25.51%; 2 0 1 0年,统计公布的城市化水平为49.68%,但去

除流动人口影响后为33.77%。目前统计的6亿城镇人口中,至少有2亿人并没有享受到市民的权利,拖累了中国城市化的质量,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可以说是“半城镇化”、“浅城镇化”甚至“伪城镇化”。目前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例仅分别为18.2%、29.8%、38.4%和11.3%,公共服务不均等成为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最重要因素。朱宝树认为,当前城市中大量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没有保障的现象与其说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化,不如说是城市人口“农村化”(李玉柱 2012)。

(十一)超级城市畸形发展造成“大城市病”

在近 2 0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特大城市和超级城市开始涌现。10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从无到有, 2009年上海、北京两市的人口规模已占全部城市人口的5.8%和总人口的2.9%。当前中国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城市化发展规模的矛盾日益突出,造成了包括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垃圾围城、水资源紧缺、城市贫困在内的诸多大城市病的具体“病症”。对于大城市病的“病因”,辜胜阻认为,市场短期行为造成的市场“失灵”、决策者认识的局限造成的政府“失灵”及城市空间结构缺乏科学和长远的规划是其根本原因(李玉柱 2012)。

五.一些学者对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建议

(一)针对户籍制度

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消除城乡和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促进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和城乡融合,落实流动人口的权利。户籍改革比较成功的就数深圳市的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2010年 8月 12日深圳市发布了《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人户试行办法》,标志着积分制管理开始施行,目前积分制在探索过程中逐渐成熟。积分制的核心内容是积分表,深圳市的积分制计分标准由个人素质、纳税情况、参保情况、居住情况、年龄情况、奖励加分、扣减分7个一级指标组成,其中个人素质指标包括文化程度及技能水平、技能竞赛、发明创造与表彰荣誉4个二级指标;居住情况指标包括在深圳市居住时间和居住条件 2个二级指标;奖励加分指标包括社会服务和申报类型2个二级指标;扣减分指标包括违反计划生育、违法犯罪和不良诚信记录3个二级指标。积分制的三级指标则包括学历水平、技能水平、技能竞赛、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表彰荣誉、年龄、婚姻状况、投资纳税、固定住所、居住年限、慈善公益、计划生育、违法犯罪、个人信用等指标。流动人口的积分是上述分值的累计,只要达到人户要求的分值就可以申请人户,享受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对人口流动有着积极的影响。积分制可以引导流动人员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城市;不仅缓解了长期以来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比例“倒挂”的现象,而且改善了流动人口内部的年龄结构比重,城市人口结构逐渐优化。高学历、高技能人口向发达地区集中。积分制实施有利于流动人口居住长期化,有利于加快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步伐(陈景云、刘志光 2013)。

(二)针对环境城市碳排放

我们建议政府从调整产业结构、以低碳模式实现人口城市化发展等几个方面人手,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减少高能源消耗产业的比重,促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同时倡导低碳、节能、适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以减少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王芳周兴2012)。

( 三) 针对农民进城的公共服务体制

在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促进一批长期有稳定工作和稳定住所的农民工定居大中城市,引导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是城镇化配套改革的首要问题。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向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的过程中,尤其要加强对农民工“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等基本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在城市化过程中推进公共服务发展应注意“三个确保”。一是要确保“公共服务的自然增长”,以使“随收入上涨而提高的公共服务量”得到满足;二是要确保人均享有的公共服务质量不下降,以使民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不会降低;三是要确保新增人口能够享受到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带来的好处,使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跟上人口的增长速度,尤其要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进而实现公共服务的“全覆盖”,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人群。积极推进与人口因素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确保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速快于G D P的增速,是保障中国公共服务与城市化发展相适应的重要举措。由于社会保障与就业和人口因素在目前中国公共服务综合评价得分中占据最重要地位,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民众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要求的提高,这两个领域的重要程度会继续加大,因此国家政策和政府财力应向这两个领域倾斜。另外,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实现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以满足因城市化水平提高而带来的民众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蔡秀云等 2012)。

( 四 )针对改革成本的分担

建立多元化的改革成本分担机制和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解决城镇化钱从何处来的问题。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及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渠道分担市民化的改革成本。建立市场化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 五 ) 针对农村土地制度。

完善土地“确权、流转、征用”等一系列环节,确保进城农民工土地财产权。推动土地高效集约使用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农村土地制度是土地问题的核心。农民只有拥有离开土地的选择权和处置土地的自主权,才能拥有市民化的基础。为此,要深化土地制度的改革,对土地“确权、流转、征用”等一系列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赋能工作,完善农民工承包地、宅基地的流转或退出机制,控制征地规模和提高用地集约度,解决农民工进城的“后顾之忧”(辜胜阻等 2013)。

( 六)针对城市化空间布局

均衡城镇化要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通过城市群建设,以大带小,促进不同规模城市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应形成科学合理的新布局,不仅要优化城镇发展格局,改变

城市体系“头重脚轻”态势,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而且还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以产业转移与劳动力回流为主要内容的“双转移”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于中国产业和人口布局的必然结果,也是优化中国城镇体系和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机遇。东部地区要推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通过“腾笼换鸟”利用技术、资金等比较优势加快产业升级,并以此带动城市转型;要通过推进劳动力回流,减轻东部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带来的负面效应,有效缓解“大城市病”。中西部地区要基于地区特点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并有选择性地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中小城市的吸引力,为回流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城镇化,降低大规模异地转移和非家庭式迁移所带来的过高代价(张车伟蔡翼飞 2012)。城镇化要与当前产业转移相适应,进一步提高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引导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向内陆转移,以便充分发挥其就业创造潜力,促使流动人口就地城镇化,缓解沿海地区人口过度集聚的压力。内陆地区更应借助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机遇,改善投资和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及效率,积极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逐步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双重目标(郭东杰王晓庆 2013)。

(七)针对“大城市病”

1. 在思想上,明确城市定位,转变“高大全”的发展思路,改变多中心重叠的局面。

2. 在组织上,成立中央和地方政府组成的权威机构,协调中央、部门、地方的利益,制定政策,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3. 在调控方法上,通过转移不必要的城市功能实现人口的疏解,以北京为例,“首钢”的搬迁是一个良好的尝试,而各大高校、研究院所也应考虑学习日本建设筑波科学城的经验,尝试改变北京市科研教育中心的地位。

4. 在具体的人口控制手段上,要将调控对象由“人”转变为“单位”,根据不同行业,实行总量控制,资质准人。宁越敏认为,借鉴国外大都市的经验,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是解决大城市病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需要在理念上有所创新,利用空间结构的转型缓解大城市的交通压力,并借鉴法国巴黎在空间结构上的远期规划提出了上海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的构想(李玉柱 2012)。

六.总结

改革就像扣扣子,只要一步错就步步错。管理学中提出,错误的决策被十分有效的执行,就会使其蒙受更大的损失。所以在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中,要做到少犯错,多思考,快纠错,少损失。

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人口城市化将达到70%,目前中国还出现了少量的逆城市化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城市的环境太恶劣,像雾霾的影响会迫使一大批有严重呼吸道疾病的人远离城市,这些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会对城市化进程造成一定影响。另外,还有“城市二元化”现象,农民进城务工,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但农民的户籍很难转变,使得农民在城市的感觉始终是缺乏“根”的感觉,以至于农民工会寻“根”——回到农村。另外,还有农村户口转移到城市后,公共服务跟不上,使得农民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中国人口城市化进程。因此,可以说: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车伟、蔡翼飞,《中国城镇化格局变动与人口合理分布》,《中国人口科学》,2012,第6期:44-57

[2]陆铭、陈钊, 《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研究》,2004,第 6期: 50- 58

[3]普雁翔, 《中国农村城市化扩展趋势研究——基于空间视角》, 《农业经济问题》2009,第 12期:68- 74

[4]王芳、周兴,《人口结构,城镇化与碳排放》,《中国人口科学》,2012,第2期:47-56

[5]戴中亮等,《城市化与失地农民》,《城市问题》,2010,第 1 期

[6]陈凤桂等,《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人文地理》,2010,第 5 期

[7]李明月、胡竹枝,《广东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速率对比》,《城市问题》,2012,第 4期

[8]姚士谋等,《中国城镇化需要综合性的科学思维》,《地理研究》,2 0 1 1,第 1 1 期

[9]范进、赵定涛,《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经济学家》,2012,第 5 期

[10]张光宏、崔许锋,《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关系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3,第5期:96-104

[11]李通屏等,《中国城镇化的消费效应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3,第3期 :19-27

[12]王伟进、陆杰华,《城市化水平的空间依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2,第5期 :66-74

[13]辜胜阻、杨威,《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的五种偏向》,《中国人口科学》,2012,第3期 :2-8

[14]国家统计局,《2 011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国家统计局网站,2012,4月27日

[15]李玉柱,《“中国城市化的反思与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人口科学》,2012,第3期: 106-110

[16]陈景云、刘志光,《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效果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3,第6期 :91-101

[17]蔡秀云等,《公共服务与人口城市化发展关系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2,第6

期 :58-65

[18]辜胜阻等,《中国城镇化的转型方向和配套改革》,《中国人口科学》,2013,第3期: 2-9

[19]郭东杰、王晓庆,《经济开放与人口流动及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3,第5期:78-86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浅谈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未来 姓名:李里 摘要:在阅读多篇文章以后,总结出中国目前新城镇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追求快速城镇化,造成城市建设与城市空间都存在问题,同时建设时并没有考虑保护环境这一方面。目前,生态城市成为最新的城市改造建设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 关键词:城镇建设,生态城市,海绵城市,低碳城市 一、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城建设中突出的问题是:新城求洋求新,导致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特色危机;大拆大建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历史文脉隔断;部分新城人气不足,活力缺少,建设成效与期望差距甚远;过于关注形象和规模,新城认为不足,配套缺失;不够重视经济测算,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前期投入多,后期收效不大。 不少城市的领导为了追求任期业绩,既不尊重投入产出规律,也不考虑经济效果和创新,更不考虑资金的回收问题。对老城区部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到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的破坏,是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严重受损,甚至完全消失。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是城市的文脉收到认为的破坏和割裂。城市正在走向雷同,特有风貌消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运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是由于各地“追风”现象十分严重,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是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领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和灵魂。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保护建筑视为获得眼前利益的捷径,千方百计的肆意

城市化研究综述

城市化水平的研究综述 李楠楠1,刘淑娟1,李永胜2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2.中冶地集团西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目的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快城市化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发展战略。方法本文通过搜集2008年以来核心期刊以上的大量关于城市化的文献,结果总结出目前关于城市化的主流观点、主要研究方法和意义内涵。结论以期对城市化有一个更充分的了解。 关键词:城市化、综述、内涵、研究方法 Research review on city level LI Nan-nan1, LIU Shu-juan1, LI Yong-sheng2 (1,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710127, China;2. Northwest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Limited Company,Xi’an 710061China;) Abstract: Aim Urban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symbol of social progress, s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strategy. Methods In this paper, collected since 2008, more than a lot of core journals literature on urbanization. Results Summed up the current mainstream view,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and meaning on urbanization. Conclusion It shows a deep understanding on urbaniza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review; meaning; research methods 引言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中的老课题。卡尔·马克思1858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淡及城乡分离和城市发展时就使用了“乡村城市化”一词。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达在他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城市化的概念[1]。纵观当今的城市化研究,由于研究目标、角度和领域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对城市化一词存在各种各样的理解,以致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世界公认的城市化定义。 经济学家侧重从经济与城市的关系来定义城市化,认为城市是人类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中心,城市化是指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即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特别重视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2]。如英国有经济学家就称城市化是人口、社会生产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 地理学家主要研究地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非常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认为城市化过程除人口与经济的转换与集中外,特别强调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包括区域范围内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大[2]。 人类学家研究城市以社会规范为中心,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由乡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生活方式。虽然由于社会规范的概念十分抽象,难以度量,但城市化包

高校奖学金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综 合 一、高校奖学金的定义 学界对于奖学金的概念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奖学金和助学金是不同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奖学金属于助学金的一种。张丽芳和肖国超在《高校奖学金的合理评定发放研究》中指出,所谓的高校学生奖学金是高校自身、政府、团体或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的奖学金。奖学金不同于助学金、贷学金。奖学金的侧重点在于奖优,而助学金、贷学金的侧重点在于助贫;伍力、黄权标在《中美高校奖学金制度之比较研究及启示》中认为,奖学金也指助学金,设立的目的是激励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来获得经济上的资助。这两种观点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 二、高校奖学金的分类 高校奖学金有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吴春娥、王林清在《关于高校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的研究》中,把高校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综合奖学金、企业设立的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以及单向奖学金;纪佳妮在《论高校奖学金的奖与罚》中指出,高校奖学金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国家奖学金、各高校设立的奖学金和社会各界设立的奖学金。各高校自己设立的奖学金大致又分为校级奖学金、院级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和特长奖学金。对于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奖学金进行分类,笔者赞同上述第二种分类方法。 三、高校奖学金制度的含义 陈婉琳在《对高校奖学金制度问题的思考》中认为,奖学金制度包含奖学金设立、评定、发放等方面的制度和规定。欧阳曦、李宇红和欧阳球林在《高校奖学金制度合理性的浅见与探讨》中指出,奖学金制度作为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对学生进行奖励、激励的制度,是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高校奖学金制度的概念,笔者认为可以把学者们的观点综合起来,把高校奖学金制度定义为高校普遍实行的一种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和激励的制度,它主要包括奖学金设立、评定、发放等方面的制度,在各类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了应有作用,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制度。 四、高校奖学金作用的研究 对于我国现行高校奖学金的作用,学者们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从诸多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奖学金作用的观点还是比较统一,笔者也很赞同他们对于奖学金具有激励、导向和资助三大功能的观点。 五、高校奖学金制度的研究现状 1.对于奖学金制度的现状的研究 (1)高校奖学金设置的研究。杨晓雷在《高校奖学金工作“项目化”的设想》一文中认为,美国的奖学金按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对优秀清贫者的奖学金、对学业优良者奖学金和“限制性”奖学金(它要求接受奖学金的学生所学习的领域与提供奖学金的组织有特殊关系)。潘俊宇在《中外高校奖学金制度之比较研究及启示》中指出,我国的奖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定向奖学金,还有专门针对研究生的研究生奖学金等。学界对于奖学金设置的观点非常多,而且观点各异,笔者通过阅读各类文献资料,结合学者们的不同观点,认为奖学金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国家设立的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二是各高等院校自己设置的奖学金,包括综合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其中综合奖学金又分为校系两级通过综合素质测评得出的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包括文艺特长奖学金等某一方面的奖学金。三是社会奖学金,包括企业、组织或个人在高校中设立的奖学金。 (2)高校奖学金评定方式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冯变英、李霞在《奖学金计算方法的改进》一文,指出了奖学金评定中学习成绩的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将学习成绩的标准化处理以确定奖学金的归属。徐永生在《对我院学生奖学金评定方法的改革研究》一文,提出正态分布理论,采用标准总分方法,对该院奖学金的评定方法进行改进,使学生奖学金的评定工作更趋于科学化、定量化。以上种种研究表明,奖学金评定方法和评价体系趋势朝着自动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注意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高校奖学金发放的研究。陈瑶在《完善我国高校奖学金制度中的激励机制》一文中提出,奖学金的发放制度是奖学金制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将发放工作与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陈婉琳在《对高校奖学金制度问题的思考》中认为,奖学金的发放是奖学金发挥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该把奖学金发放工作的宣传制度化。从以上文献资料中可以得知学者们都认为高校对于讲学金发放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奖学金发放环节的重要性。所以笔者认为高校奖学金制度的完善不仅要解决奖学金的设置、评定等普遍关注的问题,还应把奖学金的发放正式纳入奖学金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奖学金制度。 2.对于奖学金制度存在问题的研究 (1)对于奖学金奖项设置存在问题的研究。陈瑶在《完善我国高校奖学金制度中的激励机制》一文中认为,奖学金的 高校奖学金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邓亮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187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经济发展助推了城市的大规模扩张,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化率不断攀升。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科学制定城市化发展规划,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中共“十八大”更是多次提及城市化发展战略,从局限于“区域协调发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体,再上升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见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小觑,健康的城市化发展必将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加快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政府和学界的共识,但如何正确选择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模式,协调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仍是各界需要关注的课题。围绕这一问题,国内外相关专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比国内外现有城市化模式,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联系,对我国更好的协调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现把各种观点分为国内与国外两部分综述如下。 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派利用二元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伴随着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人均产出将得到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增长课题组于2003年提出经济增长正从工业化的单引擎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进的 双引擎转变。 国内大多学者认为经济发展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随之增长,就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聚,形成城市化现象,与此同时,城市化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会反作用于经济增长。 周一星通过对1977年世界上157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之间存在一个十分明显的对数曲线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079。他还于2005年利用自己修补后的数据构造了中国城乡人口增长的logistic型曲线,对中国未来城市化水平做了一个预测,结论是:201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将为46.5%,2014年可能超

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作者:王琳等来源:城市化网添加日期:09年12月07日 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按照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多元变动的社会经济关系使得对于城市化的研究成为转型期发展的焦点之一。而其中,正确测度城市化是客观评价中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将为政府选择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拟重点在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上作相关探讨。 一、传统的单指标评价方法 传统的单指标评价方法,一般是指人口比重指标法,其具体计算方法可以用某一国家或地区内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用公式表示为: U=[PC/(PC+Pr)]*100% =(PC/N)*100% 式中,U表示城市化水平 (或称城镇化率),PC表示城镇人口,Pr表示农村人口,N表示地区总人口,即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之和。可见,在该方法中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数据尤为重要,不仅要区分不同人口统计口径的标准,更要注意人口统计口径的适用性、可比性和局限性。 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长期以来人口比重指标法在判断城市化水平中居于主要地位。但在现实的统计中,由于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多变,如行政区划的变更等,可能会使城镇人口突变;特别是当前城市人口流动性较大,传统意义上的城镇人口统计方法往往忽略占相当比重的外来务工人员,从而使得城市化水平表现出多样性。因此,传统的单指标评价方法存在较大的片面性,较难适应新的形式需求。 二、复合型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针对城市日益多元的综合性发展,协同考虑人口、土地、文化、环境等多因素的复合型指标体系构建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近来,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一系列复合指标的评价方法,以下主要从研究机构以及学者的代表性研究两方面展开。 (一)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 1、北京市农村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于2005年创建,从反映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出发,参考了国内有关城市的现代化指标体系,主要从5个方面选取了16项指标。5个方面分别是经济、社会、人口素质、

文献综述成绩评阅表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暂行规定 为了使本科生能更好地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所学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独立获取知识、进行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以及专业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根据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特规定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至少一篇专业文献综述(论文)。现对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作如下暂行规定。 一、课程设置及要求 专业文献综述为必修,记1学分,每篇文献综述要求3000字以上,参考文献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1篇(民语言学生不作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应用英文,其他专业学生可用中文完成。 二、文献检索 科技文献种类繁多,有著作、学术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和科技会议文献等原始文献,也有在此基础上经整理、加工、压缩、提炼后编制成的各种检索工具,如书目、题录、索引、文摘、百科、手册、年鉴和名录等。本科生在撰写专业文献综述之前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技文献检索。文献检索的要求是: 1、掌握科技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检索法和间接检索法; 2、了解常用文献检索工具的类型、结构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索引、文摘、书目、年鉴等; 3、了解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各种科技文献的名称、种类和级别

等。 4、检索后要列出检索结果,并作为指导教师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 三、专业文献综述 (一)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应论述某一主题提出的原因及主要历史背景、当前进展情况、各种观点及评述、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要求文献综述必须要有论点,要有有见地的分析对比,不能是简单的文献堆砌。 (二)步骤 1、选择题目:题目一般应是与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相近或相关的内容。 2、搜集资料和阅读文献:根据选定的主题,利用各种检索工具,采用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在阅读文献时要注意做好记录(卡片、笔记等)。 3、分析归纳和草拟提纲:对于查找和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要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取舍,然后按照专业文献综述对内容的要求草拟提纲,对文献综述的全文进行整体构思和结构设计。 4、撰写综述(论文):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主题进行综合论述,并撰写成文。 (三)格式及打印 专业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应参照本专业刊物登载的常规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应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总结和参考文献等部分。专业文献综述应由学生自己用计算机排版打印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来最具代表性的20篇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有关区域经济学关于城市化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并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从而进一步的探究了城市化理论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化与其它社会进程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在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这个研究方向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集中度 一、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 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是城市化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些论文中发现更多在关注城市化程度本身,以及对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我国城市化率是否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十分深入的探讨,但是对于城市集中度问题的研究上所提比较少了。 关于我国城市化是否滞后的问题,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也滞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郭克莎,2002;安虎森、陈明,2005)。由此引出的我国城市化发展应该因循何种道路,同样也是存在着颇多的争论(温铁军,2000;赵新平、周一星,2002).同时,许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论述了在我国提高城市化率具有许多积极影响,比如对于促进社会商品流通(晏维龙等,2004),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路铭,2000)等均存在十分显著的正面效应。洪银兴和陈雯(2000)指出我国存在严重的“城市供给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无疑对促进其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Malpezzi,2006;Henderson,2005)。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而言,提高城市集中度与提高城市化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口向着某些重要城市集中,会降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非农业人口比例,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而人口的集中会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应用,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Black and Henderson,1999)。 城市化率和城市集中度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比如对于区域或者国家内部的城市而言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中每一城市城市化率的提高,并不伴随着国家或者区域城市集中度的提高,这是不一定的。而区域或者国家城市集中的提高,就可能会导致区域或者国家中某些城市的城市化率偏高,而另一些城市城市化率就偏低乐的现象。Henderson(2003)通过跨国研究发现,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最优的城市集中度,这个最有水平又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的影响。单纯的城市化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只是作为一种结果存在的,而不是动力所在。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绝对紧密联系的,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段禄峰等(2009)认为中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与工业化水平,改革开放后这种差距趋于缩小。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中东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是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 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会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卢东斌等(2009)采取因子分析、横截面多元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从静态角度看,高城市化率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化;从动态角度看,初期城市化在一定范围内会导致这样的现象,超过某一个峰值城市环境质量会持续上升,呈现明显的三次曲线特征。 三、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与测度 蒋伟(2009)认为中国地区城市化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即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通过空间溢出促进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而教育发展滞后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推动城市化进程有负面的影响。张岩(2009)认为非均衡发展是城市化的普遍规律。王家庭等(2009)的研究表明中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的变化满足城市化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目前处于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缩小的阶段,但是缩小速越来越慢。 四、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及土地流转

城市化内涵综述

第9卷第4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9No.4 2009年7月Jour 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 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Jul.2009 城市化内涵综述 刘洁泓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069) 摘要:城市化的概念是城市化理论的灵魂,城市化的内涵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对于城市化概念的界定,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获得普遍认同的权威定义。分别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制度城市化以及从综合性的角度对现有城市化的定义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梳理和评论,并对城市化与城镇化、城市现代化等相近概念进行了辨析,以明确城市化的本质和目标。 关键词:城市化;内涵;城镇化;城市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4-0058-05 一、问题的提出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中的老课题。卡尔#马克思1858年在5政治经济学批判6中谈及城乡分离和城市发展时就使用了/乡村城市化0一词。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达在他的著作5城市化基本原理6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城市化的概念。纵观当今的城市化研究,由于研究目标、角度和领域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对城市化一词存在各种各样的理解,以致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世界公认的城市化定义。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除城市化之外,城镇化、城市现代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概念也都在城市化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笔者认为,学者们在城市化定义上的这种分歧,会相应地影响到他们各自对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城市化的发展战略等问题的认识,进而会影响到相应的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如果对其不加以区别,不仅不利于城市化理论研究,而且还可能延缓城市化的实践进程。因此,明确城市化的本质和目标,使城市化概念条理化、规范化、明朗化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搜集了多年来学术界论述城市化的一些主要论文和著作,并对其进行剔梳、整理,目的不在于形成权威的结论,而是希望能摆明分歧、归类分析,使大家对此有比较系统和明朗的了解。 二、学界主要代表性观点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有所不同。经济学家强调城市化是从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地理学家强调城乡经济和人文关系的变化,社会学家强调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人口学家强调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流动,等等。纵观各学科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人口城市化0观点 西方学者西蒙#库兹涅茨将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1]赫茨勒指出,城市化就是人口从乡村流入大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2]威尔逊将城市化理解为一种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3]持否定态度的托达罗也是从人口迁移的意义上定义城市化的。[4] 1收稿日期:2008212211 作者简介:刘洁泓(1972-),女,陕西澄城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经济学。

文献综述范文

xxx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标题) xx(作者) 摘要:XXXX (摘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简短概括你本文的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一般1,2句话即可。第二部分写:“国内学者对xx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以及“本文从xxx 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之类的总结性套话,最好能稍作总结。 其中第一部分,如果你不会写又或者懒得写,个人建议可以拷贝他人相关论文的摘要部分,然后做适当修改和调整即可。毕竟你研究的主题和你网上下载的相关论文的主题是基本一致的,故可以借鉴网上论文的摘要。但是请注意别一字不动的全拷贝,适当整合,修改。别让我发现你一个字都没改动过! 第二部分,如同我上面所说的写。若能简短总结下你接下来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综述,那是最好了;如果不能,我也不勉强了,写两句套话也行。 以下给出个摘要的例子,仅供参考。其中绿色代表我所说的第一部分;黄色代表第二部分。 例一: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他们的社会保障程度低, 近乎游离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近年来理论与实务界对此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 简要评析了总体研究现状, 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例二:我国当代大学生自杀问题文献综述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自杀率呈上升趋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自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主要对2003-2007 五年间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内容涉及自杀态度、自杀原因、自杀意念、自杀量表、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研究。 例三: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 摘要:自比较优势理论创立以来,该理论一直都是指导国际贸易活动的准则、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然而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时,比较优势理论也不断经受着其反对者理论和经验验证上的挑战。在其追随者们不懈地努力下,比较优势理论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使得即使在贸易理论辈出的今天它依然在国际贸易中保持着其毫无争议的主流地位。本文就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简单的梳理,勾勒了比较优势理论演进的大概脉络,最后简要讨论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实践意义。 ) 关键词:xxx (找几个关键词;3,4个差不多了。彼此之间用分号“;”隔开。) 前言(或称为导言) ( 前言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争论焦点,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前言分两部分写。 第一部分是介绍研究的主题,目的,以及相关概念,定义等。这部分我建议你们完全拷贝黏贴别人的论文的前言部分。比如你想写电力系统改革方面的文献综述,那么就在网上论文数据库中输入电力系统改革这几个关键字样后,会弹出许多的与此主题相关的论文。随便找其中的一篇,它的前言部分都会介绍电力系统改革方面的相关情况。这部分你们选择一

大学生文献综述3000字的范文

大学生文献综述3000字的范文 第一部分中阐述了集中注意力的定义,第二部分阐明了其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第三部分分析了学习注意力分散的原因,第四部分则指出了高中生如何集中注意力。 在小结中,我写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我根据此次文献综述而得出的培养自己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此次在做文献综述过程的收获、此次作业中留下的遗憾。 引言:我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注意到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所以在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以至于浪费了不少有用的时间。 所以此次文献综述作业,我选择了关于高中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研究的题目,并为此查阅了不少资料,希望对自己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集中注意力培养正文:一、良好注意力的定义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的能力。 判断注意力优劣主要看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 其中最重要的是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

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 注意总是伴随着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一旦注意中止,心理过程将偏离目标,甚至终止。 外界的一切信息,只有在注意的监控下才能进人人的大脑,离开了注意,就不能正确、清晰、全面的感知事物、记忆事物,就不能深刻、全面的思考事物。 因而注意是学生认识事物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条件,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 二、良好注意力的作用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智力因素对于他们正常地发展、稳步地进入史高一级学校去受教育固然很重要,但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牡意”的问题。 学生注意的稳定性与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1、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关键因素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城市化质量文献综述_柴文佳

现代 交际 49柴文佳 王立会 (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摘要]对于城市化质量问题在国外研究中并没有直接的提法,但是相关的研究非常丰富。主要有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环境、资源为侧重点的生态城市研究,以人为侧重点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都体现了城市化质量的内涵。 [关键词]城市化 质量 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49-02 城市化质量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国外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如Daly(1989)提出测评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的4项标准,即环境影响要小于环境的承载能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小于其再生速度;人类产生的废物要小于自然界的吸收能力;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小于其被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资源替代的速度,并以此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框架;Broat(1994)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设计应体现层次性、科学性、数字化的要求,用易测度的、便于分析、比较和预测的指标,分层次、按顺序、客观地表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Maclaren(1996)提出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设计应遵循综合性、前瞻性、分布性、广泛性的原则。其中综合性是指指标应综合反映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关联性;前瞻性即目标要指向未来的发展方向;分布性指考虑到人口、地理空间等分布特点;广泛性即评价过程应保证公平合理。 (二)生态城市的研究 生态城市的思想起源于霍华德(1898)的“田园城市”的理念。P?盖迪斯(1904)首次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城市研究。理查德?雷吉斯特(1984)使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以相对较小的城市规模建立高质量城市、就近出行、小规模地集中化和物种多样性有益于健康的四项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并针对美国城市低密度现状提出生态城市的改造措施。雅尼科斯特(1987)认为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即高效、和谐的人类栖境”,这是首次提出的生态城市的完整概念。 (三)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 加尔布雷思(1958)最早提出了生活质量的概念,认为“生活质量是人们在生活舒适、便利程度以及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或乐趣”。罗斯托(1971)把经济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以及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认为“追求生活质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之后,将会消除因经济增长带来的严重问题,平息社会内部的各种不满情绪,人们的生活丰富愉快,社会的发展稳定而和谐”,指出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古雷特(1971)指出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生活质量的改善,认为发展至少包括生存、自尊和自由三个方面。刘本杰 (1976)从经济学角度把生活质量观念综合到微观分析生产理论的一般框架之中。坎贝尔(1976)强调从心理学角度,将生活质量定义为生活幸福的总体感觉,强调主观生活指标对于生活质量的解释。埃德?迪安纳(1992)认为经济指标、社会指标以及主观指标均能反映社会生活质量,三种指标各有缺陷、相互补充。西奥多?舒尔曼(1994)侧重于人类发展投入方面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涉及经济、科技、教育、外交、安全、福利、卫生等领域。 二、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出现,城市化发展的质量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城市化质量的研究也逐渐出现。目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即对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理解、关于城市化质量的单项评价研究(如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文明城市评价、生态城市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等研究等)和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 (一)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涵义 对于城市化质量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刘传江、郑凌云(2004)认为城市化水平有双重涵义,即数量和质量。数量是指由于产业发展导致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质量则是上述转变所达到的程度。曾塞丰(2004)认为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程度是否相适应是城市化的质的问题。国家统计局福建省城市调查队课题组(2005)对城市化发展的质量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将城市化质量的内涵概括为四个基本要义:一是反映城市化进程中“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现状,评价城市人口的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状况;二是推进城市化系统发展的“动力强度”,即经济发展水平质量;三是要体现城市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和结构、分工的“协调性”,即社会、经济、政治领域的协调发展;四是城市化发展在不同阶段体现出的发展“公平性”,强调不能以牺牲农村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产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生产效率之间的差距应不断缩小,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应趋于一致,城乡差距应逐步被淡化和消除。孔凡文、许世卫(2005)把城市化质量的内涵概括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镇管理的加强等六个方面。袁晓玲、王霄、何伟炜、陈跃等人(2008)认为城市化质量的考量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物质文明的城市化、精神文明的城市化、生态文明的城市化。 责任编辑:张丽 柴文佳(1984-),男,河北唐山人,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 王立会(1982-),女,河北唐山人,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转48页)

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GROUPECONOMY 集团经济研究2006? 4下半月刊(总第196期)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向前推进的。我国1949年城市化水平只有12%左右。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在曲折中发展,至1978年城市化水平不超过17.9%。经过改革开放 20多年的发展,到2003年城市化水 平达到40.5%。由于经济过剩的压力和企业开工不足造成的下岗压力等原因,现在我们重新开始审视过去走过的城市化道路。与工业化程度相比较,我国的城市化已经滞后了,而且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提升,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所以,如何进一步推进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经济任务。 一、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我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新中国建国之初,毛泽东曾明确认识到需要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从1952年至1957年,我国城市人口增加了 3000万。接着,因“大跃进”而引起的 经济衰退,使我们在1962-1965年间进行了经济调整,在减少工业项目,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的同时,减少城市人口,并提出提高建制镇的标准,减少市镇数量。此后,至80年代初,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缓慢,甚至出现了城市数量减少的“逆城市化”现象,大城市由115个减少为105个,小城镇由5400个减少为2900个。由于建国以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图把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国家计划的范围,包括对于城市化问题上也是采取计划的方式。从50年代以后,一系列的政策如:户籍管理制度、城市劳动用工、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完全由国家计划,国家试图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城市化, 致使中国的城市化远远落后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我国城市化没能顺利推进、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从客观上看,我国推进的是以重工业体系为主的工业化,属资本密集型,虽然也能吸收劳动就业,但在这种模式下劳动所占的份额较少,存在着资本对劳动的替代问题。所以,当时虽然从表面上看是政府规定不允许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寻找工作,但实际上是因为城市并没有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如果城市里存在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政府就会号召人们进入城市就业。其二,从主观上看,舆论过度渲染了发达国家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城市化完成以后出现的人口逆向流动的趋势,也过度渲染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想通过人口的有计划迁移来避免城市化,特别是大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城市失业、贫困、犯罪问题和交通、污染等问题。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涉及到一个对城市化道路认识的方法论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尽管政府的力量是极其强有力的,但它也不能任意取消或者改变这个自然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推广,农业生产中新的激励机制实施后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中出现了更多的富余劳动力。本来,按照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将会引起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但因我国改革具有渐进性的特点,改革初期城市中计划经济仍然占有绝对地位,所以,从农村中走出来的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走了发展乡镇企业之路。 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殊的城市化道路—— —城镇化。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大约19000个建制镇。应当肯定,在城乡隔绝的社会结构体制下,在城市工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条件限制下,小城镇为依托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小城镇城市化的起点太低,乡镇布局星罗棋布,比较分散,有的城镇只有三四千人,城镇人口数量不足使商业和服务业难以发展。城镇虽小,但医院、学校都要五脏俱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投资效益低下,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城镇规模小的另一个方面,是难于进行有效的基础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公共物品难以积累,于是在不少地方,“村村象城镇,镇镇像农村”。各小镇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生产要素在城镇之间的流动壁垒,使企业之间难于合并和资产重组,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相互之间恶性竞争,削弱了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同时,小城镇缺乏现代大工业最基本的规模效益和最起码的交通、通讯、供电等社会生产条件,现代工业很难发展起来,也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在考察世界各国城市化道路时发现,城镇化仅仅是城市化的初始表现形态,而且,城市化在初始阶段与工业化相联系,当实现工业化以后,进一步的城市化又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现在在充分肯定城镇化的巨大历史和现实作用的同时,也明确我们应进入城市化的更高阶段。 二、当前阻碍进一步城市化的体制因素 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文/卢旭东 战略研究 47

大学文献综述格式

附件一 某某大学 某某学院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200 年月日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制

专业文献综述题目(3号黑体) 作者及指导教师(小四宋体) 摘要:××××××××××××××××××(200—300字,小四宋体)×××××××××××××××××……… 关键词:×××;××××;×××××;×××(3-5个,小四宋体) Title(3号Times New Romar) Name(小四Times New Romar) Abstract:××××××(小四Times New Romar,200—300个实词)×××××××××××××……… Key words:×××;××××;×××××;×××(3-5个,小四Times New Romar) 前言(引言):×××××(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 正文:×××××(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 结论:××××××(小四宋体)××××××××××××××××××××××××××××××××××××……… 参考文献: [1]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 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期数):起止页码 [2] 刘凡丰.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 . 高等教育研究,2003,(1):7-14 [3] 作者姓名.书名(,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五号宋体,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1篇,五号Times New Romar)××××××××××……… (说明:以上所有红色、蓝色文字仅供参考,学生在写作论文时请保留字体、字号,改写或删除掉文字,黑色文字请保留。每一页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分别留边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页眉和页脚为0。论文题目使用黑体三号字,小标题使用黑体小四号字,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为单倍行距,段前段后为0.5行,字符间距为标准。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例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指导教师尹力 学院法学院专业法学班级法学072班 学生姓名徐元媛学号074050428 开题日期2010年12月10日要求:一、说明材料来源情况;二、对课题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等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归纳并作出简要评述;三、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主张,阐述该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四、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可另附纸。 文献综述正文: 见附页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附页: 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的文献综述论文题目: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 法学072班 074050428 徐元媛 作为国际私法经典学说之一的“法律关系本座说”,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而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它们或以学术专著为载体,或以学术论文的面目示人,主要围绕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成因 萨维尼从根本上颠覆了冲突法主题的关注方式,而被公认为是冲突法世界的“哥白尼”。在实体法与超越实体法之间,萨维尼的独特身份、优雅节制的精神操守、先人的历史储备以及法律关系的格致工夫,这一切的风云际合为萨维尼奠定了重估一切价值所必不可少的历史机缘。因了这份缘分,冲突法革命在萨维尼的身上灿烂生发。①萨维尼对法律冲突问题进行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因而最终产生了“法律关系本座说”这一据说是他“其他著作都比不上的最高影响”的理论成果。②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成因,现有文献主要是从社会背景和哲学渊源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社会背景 在18世纪末期,德意志仍然处于资本主义手工业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非常微弱和缓慢。整个德意志处于封建农奴制和封建分裂割据局面。在德意志各邦国中,对历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是普鲁士王国,也就是萨维尼的祖国。在普鲁士王国的发展过程中,“容克”始终是中坚力量,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市民阶级在普鲁士的力量非常微弱。因此,从王权集中这个意义上讲,普鲁士君主专制要比西欧强得多。这里始终也没有出现像“三级议会”、“国会”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联盟的机构。因此,普鲁士资本主义因素相当薄弱。在政治上,普鲁士王国是几次反法联盟的中坚力量。由此,招致拿破仑沉重的军事打击和异族的政治统治。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是德意志民族觉醒的警钟,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民族团结的范例,宣告了各民族的自由、平等,拿破仑在德意志以“革命者”的身份出现,同时又充当了贪得无厌的掠夺者。这就从正反两方面启动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运动。从1800年起,德意志掀起了猛烈的民族运动。尽管这个时期民族主义是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结合,但目标是一致的:要求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压迫,恢复德意志的独立性。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位法学宗师萨维尼,也产生了这位法学家伟大的法学思想。③(二)哲学渊源 ①张春良:《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萨维尼冲突法革命发生学之究竟》,《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6期。 ②杜涛:《德国国际私法:理论、方法和立法的变迁》,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