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新闻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新闻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新闻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新闻知识。

1.新闻的定义: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是情况的消息。

2.新闻三个最基本的特征: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及时性和新闻的公开性。

3.消息的文体特征:

第一,用事实说话。

第二,篇幅短小精悍,概况性强。

第三,时效性最强。

第四,具有固定的结构方式(倒金字塔结构)。

第五,大多数消息有电头或是“本报讯”作为外在标志,有人因此称为“消息头”。

4.消息的语言特点: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

5.消息的结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6.新闻特写的主要特点:新闻性和文学性

7.通讯的三大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8.消息、新闻特写和通讯的区别:

二、习题讲解。

1.(2016.黔南中考)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6个字,包括标点)

人民网5月28日电 2016“数博会”( 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于5月25日在贵阳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他对贵州发展大数据给予肯定:贵州在这里把“无“生了“有”。在信息产业里,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背景下,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落后的地方甚至可以抢占先机。

参考答案:2016“数博会”在贵阳开幕,李克强总理发表演说。

解题思路:从导语中提炼关键词,紧扣关键词结合新闻“六要素”概况内容。

2.为下面的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中央电视台“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网络调查目前正在进行之中,奇瑞轿车在同类产品中名列第一。从4月开始,央视二套经济频道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大型消费者调查活动。从消费者的投票来看,截至4月13日中午,汽车摩托类中国名牌中,奇瑞以896015票暂居第一,超出第二名红旗近1个百分点。

参考答案:“央视网络调查奇瑞名列第一”或“央视中国品牌网络调查奇瑞暂列第一”

解题思路:谁(何时何地)做了什么结果如何——着重看导语内容,主体适当补充甚至可以不考虑主体内容。

3.根据下面一段话中的统计数据,请为这段话写一个结束句(不超过20字)。

最近,记者考察了某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对这条商业街的商业用字进行了调查,发现整个路段的747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多达118个,约占总数的16%。在这118个招牌中共有326个不规范字。

由此看来,

参考答案:商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非常严重。

解题思路:结合内容,概况评价。

三、巩固练习: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所透露出来的信息。 (不超过16个字)

据《英国医学杂志》网站报道,英格兰南部伯恩茅斯糖尿病和内分泌中心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含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会使人发胖。为遏制全球日益严重的儿童肥胖问题,应严格限制他们的泡沫饮料饮用量。

专家们鼓励儿童选择稀释过的果汁或者纯水为饮品,同时呼吁学校应采取措施避免儿童饮用泡沫饮料,各路明星也应停止为泡沫饮料做广告,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在全球5岁以下的儿童中,估计有1760万名超重。(湖南永州)

2. 将下面的简讯改为一句话消息。

据新华社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透露,“神舟”六号将于2005年发射,并将实现多人多天飞行,目前各项研究进展顺利。

王永志说,现在初步考虑,“神舟”六号准备上两个人。飞行5到7天,继续考验飞船的实际能力。他还透露,“神州”六号还将是三人三舱的设计方案,和“神舟”五号基本一致。而与“神舟”五号最大的不同是,两位航天员将首次进入轨道舱,在太空中进行对地观测等多种空间科学实验。同时,“神舟”六号还将继续进行空间科学的搭载实验,这些实验也将首次由两位航天员完成。 (湖北黄冈)

3.阅读下列简讯,请给这则简讯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5宇)

5月23日,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致信“雷锋车”组,热情支持该组发出的签名支持申请美猴王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倡议,并认真写出自己支持美猴王申吉的两大理由:“一、孙悟空为取真经,不怕千难万险,终于取胜,这是中国人的精神。我们希望中国运动员用孙悟空的拼搏精神,在奥运会比赛中多得金牌。二、《西游记》和孙悟空闻名中外,在中国家喻户晓。我赞同‘雷锋车’组的倡议,选孙悟空为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江苏连云港)

4.根据下面这则新闻内容,按要求答题。

南方网讯至6月4日,三峡工程蓄水进入第四天,越来越多的漂浮物,在库区水面成片聚集,给三峡大坝垃圾清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自秭归县凤凰山顶放眼望去,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垃圾带和一片片面积不等的漂浮物明显可见,形成一道道与峡江平湖美景极不谐调的“另类风景”,向库区上游延伸。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大坝蓄水后,江面的漂浮物日益增多,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和牲畜尸体等。这些漂浮物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将易使三峡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破损、破裂,威胁发电机组安全,降低发电效益。不少有识之士强烈呼吁:。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将这则新闻的结语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

1.“儿童远离泡沫饮料可防肥胖”或“儿童饮泡沫饮料过多会发胖(超重)”

2.“神舟”六号明年升空,并将实现两人5到7天飞行。

3.高玉宝两大理由支持美猴王申吉。

4.(1)三峡库区“清漂”任重道远。

(2)“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刻不容缓。”或“加大库区‘清漂’工作的力度”。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拼一拼,写词语。 jīròu pífūdào suìbái hóu géng zhòng júzi hèsè肌肉皮肤稻穗白喉耕种橘子褐色huòshìw?n jiùchén diàn diàn l?n dài l?n duòmáo dùn 祸事挽救沉甸甸懒怠懒惰矛盾 cítáng suìyuàn wéi qún duōsuōk?o équán tu? 祠堂遂愿围裙哆嗦烤鹅蜷腿 quán suōdòng jiāng hu?yàn li?ng sāi tōng hóng hu?ng 蜷缩冻僵火焰两腮通红明晃晃 qīn qi chàyìgào jiè 亲戚诧异告诫 二、常见词语 德高望重冷嘲热讽悉心照料熊熊燃烧兴高采烈喜出望外不屑一顾蹑手蹑脚不辞辛苦尽力而为以礼相待言而无信出其不意干瘪 无声无息 三、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守株待兔:比喻希图不努力而成功的侥幸心理。现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把事情办糟。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囫囵吞枣: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2014.09.24晚20.57)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1)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小数和的简便运算.如:2.5X3表示3个2 .5的和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为整数,再按照猫画虎整数乘法算出乘积,最后看小数中有几 位,点上小数点.(注意:小数点末尾有0要把0去掉.) (3)小数倍:一个整数的小数倍,可以化成一个小数的整数倍.如:3X2.5表示3的2 .5倍,可 以化成2.5X3表示2.5的3倍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 (1)意义:就是求一个小数的几分之几.如1.5X0.7表示1.5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 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时,积要比原来的数小. 3积的近似数 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数字,如果大于或者等于5,身前进一并舍去后面的小数;如果小于5,就直接舍去后面的小数. 4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如乘法交换律AXB=BXA;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乘法分配律AX(B+C)=ZXB+AXC 5常见题型 (1)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按照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小数加法算式可以与小数乘法算 式互换灵活运用.如:1.2+1.2+1.2=1.2X3. (2)数小数位.给一个小数乘法算式,数出积的小数位.如:3.6X2.4的积有几位小数. (3)小数乘法的计算.分为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两类.计算方法一样,先按整数乘法算 出积,再点小数点. (4)保留小数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乘法积的几位小数.如:2.35X4.56(保留两位小 数). (5)运算定律的应用.给一个算式计算过程,判断运用了什么定律。如:1.2X3=3X1.2运用 小数什么定律(乘法交换律)或者运用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如 2 .3X1.8+2.3X8.2进行简便计算.__(运用了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考试要点: 1.小数乘法应先按照( 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 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 两 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 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时,积要比原来的数( 大). 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时, 积要比原来的数( 小). 3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应按( "四舍五入法")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4整数乘法的( 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50.4+0.4+0.4改用乘法算式表示是(0.4X3) 63.57X3+7X3.57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0.25X(8.6X8)可以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7 2.5X(7X4)=7X(2.5X4),这是根据乘法结合律. 85个2.4的和,乘法算式是(2.4X5 ),36的2.8倍是( 36X2.8) . 90.37X0.05的积有(四)位小数.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生字: 挪[nuó] 蒸[zhēng ] 秧[yāng] 萎[wěi] 番[fān] 锻[duàn] 雅[yǎ] 勃[bó] 二、词语盘点: 挪移[nuóyí] 蒸融[zhēnɡ rónɡ] 游丝[yóu sī] 插秧[chā yānɡ] 枯萎[k ū wěi] 基业[jī yè] 幸而[xìnɡér] 一番[yì fān] 考验[kǎo yàn] 锻炼[duàn liàn] 转化[zhuǎn huà] 优雅[yōu yǎ] 赤裸裸[chì luǒ luǒ] 专心致志[zhuān x īn zhì zhì] 无缘无故[wú yuán wúɡù] 语重心长[yǔ zhònɡ xīn chán ɡ] 狂风暴雨[kuánɡ fēnɡ bào yǔ] 勃勃生机[b? b? shēnɡ jī] 邯郸学步[h án dān xu? bù] 哲理[zh? lǐ] 英俊[yīnɡ jùn] 惊羡[jīnɡ xiàn] 幅度[f ú dù] 慌乱[huānɡ luàn] 艰难[jiān nán] 喧哗[xuān huá] 附和[f ù ha] 冒险[mào xiǎn] 消受[xiāo sh?u] 机敏[jī mǐn] 堂皇[tánɡ huán ɡ] 名义[mínɡ yì] 薄弱[b? ru?] 附庸[fù yōnɡ] 刹那间[chà nà jiān] 座无虚席[zu? wú xū xí] 意想不到[yì xiǎnɡ bù dào] 惊心动魄[jīnɡ xīn d?n ɡ p?] 养尊处优[yǎnɡ zūn chǔ yōu] 三、多音字: 缴[jiǎo(缴纳) zhu?(弓缴)] 为[w?i(作为) wai(因为)] 将[jiāng(将来) jiàng(将领)] 藏[cáng(躲藏) zàng(宝藏)] 空[kōng (空虚) k?ng(空地)] 散[sǎn(散文) sàn(散会)] 种[zhǒng(种子)zh?ng(种树)] 倒[dào(倒退) dǎo(吹倒)] 喝[hē(喝水) ha(喝彩)] 和[h?(和平) ha(附和)] 乐[la(欢乐) yua(乐曲)] 曲

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与归纳

部编版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1.易读错的字 杂兴(xìng)供耕织(gēng) 银钲(zhèng)蚂蚱(mà) 蚌壳(bàng)铲地(chǎn)倭瓜(wō) 澄澈(chéng) 瑞士(ruì)虬枝(qíu)顷刻(qǐng) 2.易写错的字 耘田稚子蚂蚱拨草瞎闹锄地承认水瓢 旖旎无垠澄澈点缀巍峨 3.重点词语 蝴蝶蜻蜓蚂蚱圆滚滚樱桃瞎闹锄头承认随意徘徊浩渺萌动澄澈瑞士点缀无边无垠玷污顶天立地眷恋不可胜数恍然大悟乐此不疲背井离乡风欺雪压烟波浩渺 4.多音字 huàng(摇晃) zhòng(种花) 晃种 huǎng(黄艳) zhǒng(种子) āo(漂泊) yàn(燕子) gǔ(骨头) 燕骨 yān(燕山) gǔ(花骨朵) 5.近反义词

近义词: 闪烁——闪耀瞎闹——胡闹存心——故意陪衬——衬托澄澈——清澈旖旎——绮丽巍峨——雄伟训斥——叱责眷恋——留恋慈祥——慈爱分外——格外 反义词: 新鲜——腐烂漂亮——丑陋承认——否认随意——拘束澄澈——浑浊爱惜——糟蹋训斥——表扬欺凌——关爱郑重——轻率6.词语拓展 1.ABB式词语:明晃晃圆滚滚轻飘飘沉甸甸 胖乎乎白茫茫黑洞洞红彤彤 2.赞美梅花的词语:不畏严寒凌霜傲雪暗香疏影铮铮傲骨7.词语搭配 1.动词: (拼尽)力气(睁开)眼睛(钻出)地面(刮去)污迹(撩乱)银发 2.修饰词: (风光旖旎)的莱蒙湖(碧波万顷)的大海 (巍峨雄奇)的高山(缕缕幽芳)的梅花 8.课文主旨 1.《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诗意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男的女的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种瓜。 这首诗通写描写农家夏日繁忙的劳动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对农村儿童的赞美之情。 《稚子弄冰》诗意:一个小孩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串起来啊当钲来敲,敲出的声音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这首诗描绘了儿童在冬日弄冰的情景,表现了儿童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村晚》词意: 绿油油的水草长满了池塘边缘,澄碧的池水漫上了池塘,夕阳下,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水面上。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拿着一只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幅美丽的农村夏日晚景图,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2.《祖父的园子》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国子里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3.《月是故乡明》通过讲季羡林小时候在家多玩耍时所见美景,借离乡所见之月逊色于家乡之月来寄托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4.《梅花魂》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一一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以及送别时泪眼迷蒙,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

新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绪论: 1.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2)社会责任论 3)发展新闻学 4)党报理论 2. 1918年,蔡元培创立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3. 1919年,徐宝璜出版中国人写的第一本完整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 4. 1978年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的新闻学研究机构。 第二章 一、新闻起源 1、唯心主义的“生理本能”和“心理欲求”说 代表人物: 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 代表作品:《新闻学原理》 主要观点:人类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新闻欲的源泉。 2、唯物主义的“社会生产实践说” 主要观点: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在原始社会就已开始,人类通过传播新闻信息协调行动、趋利避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参考作品:恩格斯《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阐明好奇心源自于人类劳动过程 二、新闻传播发展过程(十个阶段) (一)、原始人的手势语交流:原始人智力低下,语言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手势语成为最初的表达手段。 (二)、口语新闻媒介:当有声语言完善到可以交流的程度,出现了原始新闻的传播,语言和说话器官构成口语新闻媒介。以上两方面都可称为新闻传播的人身载体。 (三)、实物媒介:以某些物体作为媒介,构成原始社会的实物新闻媒介。 (四)、声光媒介:原始社会的声光媒介,多指用鼓声,烽火和烟雾传播信息。需要事先对信号的含义进行约定,并在视听能力所及的限度内使用。这种传播的共时性和有限距离,制约了传播范围。 (五)、图示媒介:图示媒介用线条把事物的分布写下来,构成信息画面,是象形思维的产物。以上三个方面的传播媒介可通称为体外传播载体。 (六)、手抄媒体:标志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开始,传媒发展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跨跃。成果:1)文字 2)手抄新闻:如中国殷墟甲骨文;盛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中期; 3)手抄报纸:如唐代《邸报》;公元前59年,罗马议事厅《每日纪闻》;1550年至1566年间的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是最有名的手抄报纸。 (七)、印刷媒体:一种高效复制的媒介,开拓了辽阔的信息空间,标志着第二次新闻传播革命的出现。第一份以报纸形式出现的新闻传单,是1529年维也纳政府因土耳其的侵入而刊印的,其内容是向整个基督教世界要求援助这个被围困的城市。 1605年,英国第一位报人:奈森尼乐巴特出版了《约克郡谋杀案》新闻专刊; 1814年,《泰晤士报》和《晚邮报》采用了蒸汽印刷机,宣布了印刷新闻时代的到来。(八)、电子新闻媒介:电信号及其发射、接收装置传播信息,称作电子媒介。广播与电视成为新闻传播的第三、第四次革命。 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威斯汀豪斯公司的KDKA电台正式播音;1925年10月,苏格兰的约翰贝尔德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 1936年,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BBC电视台在英国伦敦建立; 同年11月20日,世界上最早的电视节目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展览厅内诞生,著名的女歌星艾德尔迪克森演唱了一首名叫《电视》的歌。 (九)、互联网传播媒介:20世纪70年代兴起,又称“第四媒体”,互联网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五次传播革命的开始。

新闻摄影学(主要知识点)

新闻摄影 第一章新闻摄影概论 一、新闻摄影定义: 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之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其构成形式包括画面形象和标题或文字说明两部分。 画面的基本要求:一个鲜明的新闻主题;有突出的主体;画面质量要高。 标题或文字说明: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简洁、画龙点睛。 二、新闻摄影具有以下属性: 1. 报道对象: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形象价值:新闻事实具有的足以值得和适用形象来表现的素质。 2. 拍摄方法:现场选择抓拍。 3. 技术手段:照相。进入21世纪后以数码摄影为主要技术手段。 4. 传播形态:附有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 5. 本质特征:新闻事实现场的瞬间形象纪实。 三、新闻摄影的特性 1. 新闻性:新、值、快 (1)新:新人、新事、新画面 (2)值:新鲜性、贴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 (3)快:反应快、动作快、拍摄快、处理快 2.真实性:真有其事,真有其人,新闻事件现场拍摄,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拍摄,防止制作中出错,真实准确的文字说明。 3.瞬间形象性: (1)画面形象要典型化,包含的信息容量大。 (2)视觉冲击力:新闻画面形象对读者视觉的刺激和心理的震撼能力。来自于: 画面的新颖程度;画面形象与正常状态的差异状况;画面的真情实感。 四、优势与不足 1.优势 (1)形象直观、便于理解、易于接受 (2)现场纪实,具有可信感 (3)瞬间定格,凝固动态,长久观看和保存 2.不足 (1)受众不便对新闻事件作全面了解 (2)需要借助文字补充 (3)数码摄影的运用使纪实性、可信度降低 (4)受记者主观因素影响大 五、作用与地位 1.作用: (1)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舆论导向作用 (2)传播形象信息,满足公众需求 (3)传播现代知识,弘扬先进文化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要求掌握的字词 双桨白塔四周红墙洒水悄悄愉快安排波浪轻轻飘荡倒映伙伴 悄悄环绕迎面凉爽亲爱幸福牧童歌声忽然踪迹浮萍鸣蝉佳节 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登高游玩天各一方 二、形近字 洒(洒水洒落)爱(亲爱爱好hào)异(异乡异客) 酒(美酒酒店)受(忍受受苦)导(导游开导) 桨(船桨,木桨)各(各国各个)偷(偷闲偷空) 奖(奖状,奖品)格(格外人格)愉(愉快愉悦) 萍(浮萍绿萍)环(环绕环保)倍(加倍倍加) 苹(苹果)怀(怀抱忘怀)陪(陪伴陪同) 三、近义词 环绕——围绕凉爽——凉快愉快——高兴尽情——尽兴 思念——想念忽然——突然异乡——他乡 四、反义词 凉爽——闷热愉快——悲伤尽情——扫兴热闹——冷清 五、词语积累 1、表示分离、思念的成语:远走高飞背井离乡兄友弟恭天各一方 牵肠挂肚朝思暮想一日三秋地久天长 2、秋天的成语:凉风习习秋高气爽秋色宜人一叶知秋天高云淡 金风送爽雁过留声 3、带颜色的词语:绿树红墙红墙黄瓦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白纸黑字 六、词语解释: 异乡:外乡,外地。异客:作客他乡的人。 忆:思念。山东:华山以东。 解:知道,懂得。樾:树荫。 所见:诗人所看见的事物。振:回荡。(说明牧童歌声嘹亮) 意欲:心里想要(欲:想要)。立:站立。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次遇到美好的节日就会加倍(更加)思念亲人。 七、填空: 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是影片《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词作者是乔羽,曲作者是刘炽。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党、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2、诗歌的第一节着重描绘了如画的北海风光。第二小节表现了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的少先队员的喜悦心情。第三节则表达了少先队员对党和祖国人民的感激之情。 3、“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其中“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红领巾迎着太阳”的意思是少先队员的心向着共产党,表达了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着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4、“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这句话是拟人的修辞方法,鱼儿不是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一)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本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这些作品强调真实性,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传达出时代的精神。 有两篇现场短新闻,记者在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它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记者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报告文学《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划时代的作品,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从“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史。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国人的喜悦和自豪显得更加凝重。 二、复习要点: 1、学习新闻作品:弄清新闻结构、新闻事实、新闻背景、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学会提取信息。 2、学习报告文学: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者倾向,鉴赏叙事技巧,学会关注社会。 3、读写结合:评论新闻事实,思考社会问题。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二) 一、语文基本知识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梳理: 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知识点一: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例题:求4个0.7是多少,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 . 知识点二: 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 应划去 例题:王老师带领全班49名同学去看电影.个人票每张8元,40人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便宜1.1元.王老师带了350元钱够吗? 知识点三: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 例题:竖式计算 23×0.036 0.036×14 25×0.03 知识点四: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例题:竖式计算 360×2.4 15.0×3.60 280×0.56 二、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例题:1、小凯做了几道题,忘记点了小数点,请你帮他点上小数点. 36×2.4=8 6 4 13×0.2 5=3 2 5 14.4×3.98=5 7 3 1 2. 2、8×0.2积是位小数,0.45×1.02积是位小数. 3、根据28×65=18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①0.28×65=____ ②28×6.5= ③28×0.65=____ ④2.8×6.5=____ ⑤0.28×0.65= ⑥2.8×0.65=____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没有特殊要求外,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例题:1、学校美术室的宽是5.4米,长是宽的1.2倍.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双休日,李叔叔开车去香山旅游,每小时行62.5千米,3.2小时可以到达.每升汽油可供汽车行驶6.8千米,汽车的油箱里有26升汽油.李叔叔中途需要加油吗? 知识点三: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 3、根据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检验 4、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检验 三、积的变化规律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点 1、P3 2003年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中,关于“非典”的病原和病源的报道,给予中国媒体极深的经验教训。 2、P5 媒体审判,即以媒体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3、P6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运行的伟大尝试。 4、P6 “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出来的。 5、P23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6、P24 大众传播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7、P26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案例整理) 8、P36 变动产生新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典型案例 9、P37 新闻五要素:谁、时间、地点、原因、事情

10、P41 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11、P44 信息分类:广义信息、一般信息、狭义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12、P45 信息特点:共享性(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13、P53 “魔弹论”就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宣传对象只是俯首帖耳的听众。 14、P55 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15、P57 舆论定义: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态度),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八年级下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1. fall v. come or go down from force of weight, loss of balance, etc; drop; become 落下;跌落;变成 fall用作动词时,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作为实义动词,可以和介词或副词搭配,表示“落下;跌落”,例如:I fell back in my chair. 我跌坐到自己的椅子上。另一种是作为系动词,与形容词连用,表示进入某种状态,如:fall asleep 入睡(进入睡眠的状态)。fall的动词过去式是fallen。fall用作名词时,表示“落下;降低”,例如:I sat listening to the fall of the rain on the roof. 我坐着听雨点落在屋檐上的声音。fall还可以表示“秋天”,与autumn意思相同。 词汇扩展 常用搭配:fall asleep 入睡fall behind 落后于(某人或某物) fall down 跌落fall in love with 喜爱;爱上 fall off 掉下fall over 跌落;被绊倒 2. alone adv. Without any companions 独自地;孤独地 用法 解析along 和lonely: (1)alone 既可用作形容词,又可用作副词,意思是“独自的(地);单独的(地)”,侧重于说明独自一人,没有同伴或助手。alone和on one's own,by oneself意思相近。alone用作形容词时,一般与be 动词连用,在句中作表语。例如:She is alone at home. 她独自一人在家。alone 用作副词修饰动词时,放在动词后面作状语。例如:I like to work alone. 我喜欢独自一人工作。alone 用作副词时,也可作定语,意思是“只有;仅仅”,但必须置于它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后。例如:This year alone, we've already planted ten thousand trees. 仅是今年,我们已经载了一万颗树。 (2)lonely只用作形容词,它在句中既可作定语,也可作表语,表示“孤独的;寂寞的”。该词带有“孤寂”的感情色彩。用作定语时,意思为“孤单的;荒凉的;偏僻的”等。例如:That's a lonely island. 那是一个荒凉的岛屿。Lonely用作表语时,可以表示“孤寂的;寂寞的”。例如:I was alone but I didn't feel lonely. 我独自一人,但我并不感到孤独。 词汇拓展 常用搭配:let / leave somebody / something alone 不干涉某人或某物;听其自然 let alone 不管;不必考虑 3. dress v. put clothes on yourself or someone else 穿衣 用法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二章)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二章) 第二章鸦片战争前后的新闻事业 中国近代报业产生于19世纪初,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创刊至1915年《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创刊,历时100年。最初的一批中文近代报刊由西方传教士创办,以后又有商人、政客加入。一、鸦片战争前(1815—1839):清政府严禁外国人传教,传教士只能在南洋或香港、澳门、广州等地创办报刊,宣传基督教教义,共创办六家中文报刊,八家外文报刊。 1、中文报刊影响较大的是《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1)、《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简称《察世俗》): ①第一家近代境外中文报刊,1815(—1821)年于南洋马六甲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创办,主编米怜、梁发(中国人); ②内容:a:以“阐发基督教义”为宗旨;b:以“灌输知识”、“砥砺道德”为教义之辅。 ③特点:a:尊重读者心理,引用孔孟语录等形式以适应中国读者;b:写作文体丰富多彩,刊登了近代中文报刊第一条消息《月食》。 (2)、《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①第一家境内近代中文报刊,1833年于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 ②内容:a:宗旨是宣传西方文化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思想,传播西方友谊消除中国人敌视心理;b:内容以传教、道德、科学为主,宗教退居其次,增加科学和时事政治性内容。 ③特点:a:首次刊登社会新闻、行情价目表(广告)和文学作品,首创“编者按”;b:刊载中文报刊史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新闻纸略论》。 2、外文报刊中较重要的有《中国丛报》(出版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影响最大)、《广州纪录报》(商业性质报刊)、《广州周报》(出了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第一张号外)。 (1)、1822年:中国境内第一张外文报纸:葡萄牙文《蜜蜂华报》在澳门创刊。 (2)、1827年:中国境内第一张英文报纸:《广州纪录报》。 (3)、1831年:中国境内第一份美国商人报纸:《中国差报与广东钞报》(广州)。 外文报刊创办者主要为商人,读者对象为在华的外国人,其宗旨主要是为西方殖民者提供有关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方位信息,为侵略中国搜集情报、摇旗呐喊。客观上,为当时国人了解外人意图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如林则徐、魏源等组织编译外文报刊。 二、鸦片战争后(1842—19世纪末): 外人获得任意办报的权利,数量激增,先后达170多种,逐渐形成了以香港、上海为中心的外报网络;传教士办报依然活跃,以中文报刊为主,且宗教内容退居其次,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商业性报刊迅猛发展,取代传教士报刊主导地位,成为这一时期报业发展的重要特点,六十年代后中文商业报刊崛起,《申报》、《新闻报》影响颇大;外文报刊最具代表性的是《字林西报》。 1、中文报刊: (1)、《万国公报》: ①传教士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中文报刊。 ②其前身是1868年于上海由美籍传教士林乐知创办的《教会新报》。 ③《教会新报》创刊时为宗教性报刊,1874年更名为《万国公报》,实际上演变成为

一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1、生字组词。 万(万一)(万全)(万岁) 丁(丁冬)(人丁)( 家丁) 冬(冬瓜)(冬衣)(冬天) 百(百花齐放)(百万)(百发百中) 齐(一齐)(百花齐放)(收齐) 说(说话)(说笑)(说书) 话(笑话)(说话)(回话) 朋(朋友)(亲朋好友) 友(朋友)(友人)(友好) 春(春天)(春雨)(春风) 高(高山)(高大)(高兴) 你(你们)(你好)(你的) 们(你们)(我们)(他们) 红(红花)(火红)(口红) 绿(绿草)(绿化) (绿叶) 花(百花齐放)(红花)(花生) 草(小草)(绿草)(水草) 爷(爷爷)(大爷)(少爷) 节(节日)(节气)(节水) 岁(岁月)(万岁) (年岁) 亲(亲人)(亲朋好友)(亲自) 行(不行)(行走)(飞行) 古(古人)(古文)(古巴) 声(笑声)(回声)(平声) 多(多少)(多用)(多心) 处(处处)(多处)(处长) 知(不知)(知了liǎo)(知心) 忙(不忙) (百忙) (连lián忙) 2、比一比,组词语。 低(低头)底(底下)邮(邮局)油(石油)轿(轿车)桥(大桥) 钱(花钱)线(线条)哥(哥哥)歌(歌声)直(一直)植(植树) 平(平常)评(评论)星(星星)醒(睡醒)齐(整齐)挤(挤满) 方(方法)访(访问)丁(丁冬)灯(灯火)鸟(小鸟)鸣(鸣叫) 滴(雨滴)(水滴)(汗滴)欢(欢笑)(欢乐)(欢喜) 题(题目)(问题)(数学题)诗(古诗)(诗人)(诗句) 闻(新闻)(见闻)(闻听)古(古人)(古代)(古往今来) 3、同音字、音近字。 冬(冬天)白(白云)声(叫声)只(一只)有(没有) 东(东西)百(百万)生(生气)知(知道)友(朋友) 4、加偏旁变成新字。 舌(话)月(朋)门(们)工(红) 早(草)卜(处)夕(多)(岁)亡(忙) 5、积累《识字一》和《语文园地一》中有关春天的四字词。 例:春暖花开春风拂面万里无云五颜六色百花盛开欢歌笑语 6、背诵P1识字1, P3~4《柳树醒了》,P6《春雨的色彩》,P12~13《古诗两首》,P16日积月累。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三章)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三章) 第三章戊戌变法前后的新闻事业 一、国人早期办报主张: 1、林则徐译报汇编《澳门新闻纸》。 2、洪仁玕《资政新篇》(近代新闻史上最早的新闻理论设计)、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王韬《论日报渐行于中土》。 二、国人早期办报活动: 1、《昭文新报》,1873年,汉口,艾小梅,国人在国内所办的最早的近代报纸。 2、王韬和《循环日报》: (1)王韬:①中国近代第一个报刊政论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循环日报》; ②早年游历欧洲诸国,是我国最早提倡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 ③提出了一系列办报主张,并撰写数百篇政论文章,直陈时弊,内容广泛,所著《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 ④确立了报刊政论文风,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循环日报》:①1874年于香港由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创办的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在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②其宗旨为“强中以攮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 ③首创以政论作为报纸的灵魂,对报刊政论文体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3)报刊政论文体:①是我国近代中文报刊出现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政论文体; ②其特点是:直陈时事,浅显通俗,不附典雅; ③在这一文体发展中著名政论家王韬作用最大; ④报刊政论文体对后代影响深远,尤其为梁启超的“时务文体”奠定了基础。 四、维新派报人报刊: 1、康有为与《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 (1)1895年8月17日,维新派第一家报纸《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强学会成立后(11月中旬)更名为《中外纪闻》(梁启超主编),成为其机关报。(康有为在《万国公报》上发表其生平第一篇政论文章《强学会序》) (2)1896年1月在上海创办《强学报》作为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 2、《知新报》,康广仁,1897年2月22日,创刊于澳门,是维新派在华南重要的舆论阵地。 3、《湘学报》,谭嗣同、唐才常,1897年4月22日创刊于长沙。特点:①言论最为大胆;②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报刊。《湘报》,谭嗣同、唐才常,1898年3月7日创刊于长沙,是华中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报刊,被成为全国最好的维新报纸。 4、《国闻报》,严复,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是维新派在华北重要的舆论阵地。特点:①维新党人第一张日报;②严复翻译的《天言论》发表于其旬刊《国闻汇编》;③注重翻译介绍外国报纸书刊,讲究斗争策略,报道了戊戌六君子事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新闻编辑知识要点

新闻编辑知识要点

新闻编辑知识要点 新闻编辑工作与媒介形态变化 1、新闻编辑作为一种职业,是在新闻媒介产生以后才出现的。随着新闻传播的发展,报纸,新闻性杂质,报道新闻的广播、电视、网站依次都有了专职的新闻编辑。 2、新闻编辑业务伴随着媒介形态的变化而发展,报纸新闻编辑的原理和规范为后来各类新媒介的新闻编辑业务奠定了基础,新媒介的编辑特点是总是在汲取传统媒介的编辑经验中衍生出来的,而且这种特点后来还会反过来影响传统媒介的编辑业务改革。 新闻编辑工作内容及其流程 1、负责新闻采访编辑工作的组织机构是编辑部,编辑部内有“采编合一”与“采编分离”两种不同的分工模式,也有媒介混合采用这两种模式。 2、新闻编辑的工作种类按管辖范围和责任大小划分,有总编辑、编辑部主任、版面编辑、版式编辑、新闻编辑、校对等;按业务程序划分,有日班新闻编辑、夜班新闻编辑、内务编辑;按编辑内容的专业划分,可分为政治编辑、文教编辑、经济编辑、体育编辑等。 3、新闻编辑工作是新闻编辑在新闻媒介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包括:新闻信息载体设计、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新闻作品的修正与

编辑方针的具体内容包括:媒介的受众对象、新闻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水准和媒介的风格特色。 新闻产品设计(重点) 1、新闻产品设计,是对媒介产品中以传播新闻为主要职能的组成部分的设计,包括确定新闻产品在整个媒介产品中的位置和比重,以及进一步设计新闻产品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 2、新闻产品设计是一种集体性的创造活动,也是一项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运行过程包括设计预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和方案试行阶段。 3、新闻产品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充分的占有信息并准确的分析信息,保证新闻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与超前性之间找到平衡点;产品设计应该与采编机制改革同步;正确处理借鉴与创新、变革与稳定的关系。新闻报道策划及其主要类型(重点) 1、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活动。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决策、报道方案设计、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接受反馈并修正设计方案。 2、新闻报道策划本质上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它应遵循的原则是:取信原则、创新原则、变通原则、实效原则、可行原则。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窃读记》作者:林海音 一、字音 (窃)读qiè(腋)下 yè贪(婪)lán (惧)怕 jù饥肠(辘辘)lù lù支(撑)chēng (踮)起脚尖 diàn 二、字形 辘(饥肠辘辘)檐(屋檐)腋(腋下)撑(支撑) 漉(湿漉漉)瞻(瞻仰)液(液体)掌(手掌) 三、词义 1、重点词。 贪婪:贪心而不知满足 饥肠辘辘: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依依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 2、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担忧——担心贪婪——贪心惧怕——害怕适宜——适合 反义词:担忧——放心贪婪——知足隐藏——公开暂时——长久 四、课文主旨把握(中心思想)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五、品味语句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句: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比作饿狼进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窃:在本文中指“只读不买。”快乐:“我”可以读到自己喜欢的书。惧怕: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作者在窃读中因学到了知识,获取了智慧,认识了书中的人物而感到快乐,惧怕的则是怕店员发现她只读书而不购买,而把她从书店里赶走,从此不让她来看书。) 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对比: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4、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窃读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5、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是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