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工艺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工艺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工艺

施工组设计

1.1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1.1.1路基处理

1.1.1.1PHC管桩施工

1.1.1.1.1静力压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具体详见图1.4-1静压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1.1.1.1.2预应力管桩的进场检验

1.1.1.1.

2.1管桩的外观质量要求

管桩的外观质量要求见表1.4-1表

1.1.1.1.

2.2静压管桩允许尺寸偏差

静压管桩允许尺寸偏差见表1.4-2表

1.1.1.1.3管桩的吊装、运输和堆放

当管桩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起吊,吊点应系于设计规定之处,达到100%后才能运输和压桩。如提前吊运,必须采取措施并经验算合格后方可进行。桩在吊装和搬运时,应把桩扎牢塞紧,防止产生滑动或滚动,必须做到平稳提升,避免撞击和振动。

桩水平运输时,强度应达到100%,桩机和吊机应配合使用,运输可采用平板拖车或载重汽车,装载时应将桩装载稳固,并支撑、绑牢固。垂直运输靠桩机自身作业,配备两台30KW 的交流电弧焊机进行接桩处理。

图1.4-1静压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表1.4-1管桩的外观质量要求

表1.4-2静压管桩允许尺寸偏差

注:表内尺寸以预应力管桩设计图纸为准。

1.1.1.2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法

1.1.1.

2.1正式压桩前的准备工作

(1)压桩前必须处理架空(高压线)和地下障碍物,架空高压线距离压桩机不得小于10米,场地表面应平整,排水应畅通,并满足压桩所需要的地面承载力。

(2)压桩机运入现场安装就位后,应认真检查压桩设备各部位的质量和性能,施工前机械设备试行运转正常,并定期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3)定桩位,确定压桩顺序。根据现场地质勘察报告,桩基平面尺寸、桩的密集程度及深度,桩机移动方便等决定压桩顺序,对群桩基础先由中间向外方向施工或跳压。压桩机行走详见每栋的桩机行走线路图。

(4)由专职测量人员测量出场地内的压桩的位置,桩位偏差不得大于20mm;另外,在场地醒目位置设置水准点,数量不宜少于3个;设置标尺,用以观测桩身入土深度,桩机就位对中前用全站仪从新复核校正,确保桩位偏差缩小在施工规范之内,并绘制坐标、轴线、标高图报监理单位审核,并告知建设单位。施工完一条桩后应立即记录该桩的桩顶标高,待所有桩施工完毕后再检查桩顶标高,发现桩有上浮时应予以复压。

(5)记录员要认真观测桩的入土深度及该深度时的压力值,要准确做好记录。

(6)正式压桩前,按有关规定进行试压桩工作。

1.1.1.

2.2试压桩规定

本工程的地质情况显示,桩的长度相差比较大,有部分桩的持力层埋深较浅,在正式施工前,在持力层较浅的区域,较深的区域,先进行试桩,以检测单桩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达不到要求,则进行设计修改,如达到设计要求,则按照设计施工图进行施工。具体选试桩桩位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来定。试桩应符合以下要求:

(1)试桩在同一条件下试桩数量不少于点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2)试压桩的规格、长度及地质条件应具有代表性;

(3)试压桩应选在地质勘探技术孔的附近;

(4)施压方法及施压条件应与工程桩一致;

(5)试压桩宜按1%的工程桩数量进行静载试验。

1.1.1.

2.3液压式压桩机作业的施工要点

(1)压桩机应按有关规定配足重量,符合最大压桩力的要求;

(2)施工过程中,桩机就位后将桩吊放入压机内,启动液压夹头紧桩身对准桩位中心、调直、然后压桩:每位沉桩高度为一个压桩行程,反复往下沉桩,完成一节桩的沉桩过程;

然后用焊接接桩,再重复第三节、第三节等的沉桩过程,从而成一根桩的施工过程;

(3)由于本工程送桩后留下的桩孔会影响下一根的施工,施压时桩会向桩孔方向偏移,带有桩尖的第一节桩插入地面0.5—1.0m时,应严格调整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然后才能继续下压;

(4)压桩过程中应经常观测桩身的垂直度,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大于1%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较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机架等方法强行纠偏;

(5)压桩过程中应经常注意观察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一旦发现桩身裂缝或掉角,应立即停机,找出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6)每一根桩应一次连续压到底,接桩、送桩应连续进行,中间不得无故停歇,且尽可能避免在桩尖接近设计持力层时进行接桩;

(7)压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压桩施工记录表,并经现场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代表)验证签名后才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1.1.1.

2.4送桩的施工要点

(1)当桩顶被压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应测出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头质量合格后应立即送桩,压、送桩应连续进行;

(2)当场地上多数桩较短(L≤15m)或桩端持力层为风化软质岩可能需要复压时,送桩深度不宜超过2m。

(3)除本条第3款规定外,当桩的垂直度小于1%且桩的有效桩长大于30m时,静压桩送桩深度可根据需要送得比打入式桩深一些,但不宜超过8m;

(4)送桩的最大压桩力一般不宜超过桩身允许压桩力。

1.1.1.

2.5复压桩的施工要点

压桩终止前应连续10次满载复压,复压时每次都要注意贯入度,入土桩长小于30米时应满载复压10次以上,大于30米复压10次,总贯入度不得大于25mm。

1.1.1.

2.6接桩方法

本桩基工程接桩方法采用CO

保丝焊。当下节桩压入土层后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高度,须接

2

桩处理时,下节桩必须露出地面100cm以上。接桩时,用铁刷子清理好上下两节桩端头后,先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焊接,以确保焊缝质量和设计尺寸;焊缝应连续、饱满,且焊好的焊缝应在自然冷却大于1分钟后方可继续施压。为避免应力集中,应避免浇水冷却。接桩时上下段应顺直,桩中中心线偏差不大于1mm。

1.1.2桥涵工程

1.1.

2.1一般桥涵施工

1.1.

2.1.1钻孔桩施工工艺

桩基施工工艺流程图1.4-2。

1.1.

2.1.2承台、墩台及盖梁身施工

1.1.

2.1.2.1承台施工

(1)基坑开挖

系梁采用机械放坡开挖,人工配合,基坑有水时采用水泵及时抽水,大块钢模板浇注砼。

(2)承台浇筑

人工风镐凿除桩头,使基桩顶部显露出新鲜砼面,基桩埋入系梁长度及桩顶主筋锚入承台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1.1.

2.1.2.2桥墩

本标段墩身均为柱式墩。墩身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根据墩身高度采用分段浇筑到顶的方法。砼浇筑施工时采用混凝土泵车。桥墩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1.4-3。

1.1.

2.1.2.3盖梁施工

采用满堂红脚手架搭设,安放底模,盖梁钢筋在地面上绑扎,吊车就装就位,就位后安装侧模,安放预埋件(施工用),浇筑砼。盖梁砼采用砼输送泵泵送入模。

1.4-2桩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1.1.

2.2预应力空心板

预制空心板梁采用外购的方式解决。中标上场后,与附近有实力的预制场协商采购。

1.4-3桥墩施工工艺流程图

1.1.

2.3地面中小桥新建轨道桥部分施工方案及方法 1.1.2.

3.1旧桥桥面和预制空心板梁的拆除

座桥梁新建轨道桥部分拆除路面桥面铺装和空心板梁部分,利用原有桥梁部分的桩基墩柱和盖梁,在盖梁山安装钢梁,钢梁上再浇筑浇筑混凝土轨道板。沥青路面拆除时,利用切割机沿需拆除空心板湿接缝外50㎝处切割,保证空心板拆除时有足够的操作空间。然后利用风镐人工拆除沥青路面、桥面铺层和空心板湿接缝。用风镐破碎时防止损坏原有预制空心板梁。待预制空心板梁完全拆离后用大吨位吊车起吊运出场外。见1.4-4图

1.1.

2.

3.2钢梁的加工及安装

沈泾塘桥工程:分为20米、22米跨的钢梁,分段加工每段4米宽,总重量为240.8吨。文通桥工程:为16米跨钢梁,分段加工,每段4米宽,总重量41.6吨。龙兴桥:16米、20米跨,分段加工,总重量为158.2吨。白鹭桥为25米跨,总重量为132.6吨。

图1.4-4拆桥空心板梁切割图

1.1.

2.

3.3工工艺

施工工艺见图1.4-5。

图1.4-5 钢梁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1.1.

2.

3.4钢结构制作

1.1.

2.

3.

4.1原材料试验、检验、矫正

根据图纸要求购买的原材料,应送到已具备检验资格的公司试验室进行抽样检验,钢材的抗拉强度、屈服点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购买的原材料要有材料出厂合格证及材质说明。由于运输、装卸等原因,原材料可能会发生变形,给加工造成困难,故应对检验合格材料预先进行矫正,使之平直之后才能进行加工。

1.1.

2.

3.

4.2放样、号料、下料

制作时先在车间平台上按图纸要求放出1:1大样,在核对各方位尺寸准确后,然后用圆规、直尺、石笔等工具划出下料尺线,尺寸线要准确、细致;放样时,要考虑加工余量,焊接件要按工艺要求留出收缩量;下料用自动切割机切割,加工余量为1-2mm。切割前,应将钢材表面的铁锈、油漆等清除干净;切割后,断口上不得有裂纹和大于0.1mm的缺棱,并清除边缘上的熔渣和飞溅物,给切割好的半成品进行编号,分类堆放。

1.1.

2.

3.

4.3焊接施工及管理

(1)人员要求

①从事本工程施焊的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焊工合格证书,且从事与合格证书中内容相符的焊接工作。

②焊接质量检查人员,由专职焊接质检员担任,且有有效的岗位合格证书。

③无损检测人员由持有有效无损检测证书者担任。

④焊接技术人员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且能胜任技术和管理工作。

(2)焊接材料及管理

①梁部(主梁及梯道)采用埋弧自动焊,其焊剂型号为F4AO、焊丝牌号为HO8A。其他部位可采用手工焊,焊条采用E43系列。

②焊材管理

A.焊材由材料部门主管,质检员、专业技术人员配合。

B.建立焊材进场,验收、保管、发放制度,并严格执行。

C.焊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且具备有效真实的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D.焊材由专人保管、烘干、发放,建立台帐,以便跟踪。

(3)焊接工艺要求

①焊接工艺流程

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检查上道工序质量→坡口清理→焊接→焊缝外观检查→焊缝无损探伤→出具检测报告。

②施焊前,技术人员对焊工作好技术交底,焊工熟悉图纸,组织焊工学习焊接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程。

③焊前准备

A.焊条、焊剂按使用说明书烘干,焊丝宜采用镀铜焊丝,非镀铜焊丝作好除垢工作,焊剂不许含灰尘、铁屑和其他杂物。

B.焊接处两侧20-40mm范围内清除锈、油等污物。

C.对坡口尺寸(坡口角度、钝边、间隙、错边等)进行复查,不合格要进行返修,并作好复查记录,合格后方能进行施焊。

D.组对时的定位焊必须由合格焊工施焊,焊材与正式施焊相同,若有缺陷如气孔、裂纹等,必须彻底清除再施焊。

④焊接

A.先焊短,后焊长,先焊立,后焊平,先焊对接焊缝,再焊搭接缝,从中间到两边,从里到外。集中焊缝应跳焊,长焊缝采用分段退步焊和对称焊法。

B.焊工应确认所焊母材材质,然后按焊材选用表,使用相应焊条、焊丝、焊剂、保护气体施焊。

C.要求焊透的焊缝,若无垫板,一般需进行背面清根,具体情况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背面清根。

D.焊缝背面清根或焊缝缺陷清除的气刨工必须经培训合格方可操作,焊机采用直流反接。

E.中厚板采用多层多道焊时,应将前一道焊缝表面清理干净后才能继续焊接,焊缝接头

应错开≥20mm。

F.避免三向焊缝相交,要使次要焊缝中断,主要焊缝贯通。

G.严禁在母材上引弧。

H.矫正焊接变形,可采用机械矫正或火焰矫正法。

I.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应报告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等有关人员,待分析原因制定出修补方法时方可处理。

J.雨雪天气时,禁止露天焊接。构件表面潮湿应清干。四级以上风力应采用防风措施。

(4)焊接质量检查与检测

①焊接检查、检测设备和工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②焊缝按三检制检查,并作好记录,对焊接分项工程完毕后,组织监理、质检人员、项目经理、工长进行质量检验评定工作,并提出评定资料。

③焊缝外观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④焊缝内部探伤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外观自检合格,焊工在焊缝附近部位打上钢印号。

⑤应在焊完24小时后进行外观检查。

⑥焊缝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二次,超过二次,应制定返修工艺后返修。

1.1.

2.

3.

4.4涂装

涂装前钢结构表面的氧化皮、锈蚀、油脂、污垢以及焊渣等,必须清除干净,并达到规定的清洁度和粗糙度标准。钢材表面粗糙度Rz为40-80微米。钢结构外表面除锈等级达到Sa3.0级,内表表处理等级为Sa2.5。

钢箱梁外部、楼梯框架、楼梯、顶棚钢架的涂装方案为:

①环氧富锌防锈底漆35μm×2道;

②环氧云铁防锈中漆80μm×1道;

③环氧面漆40μm×2道;

总干膜厚度230μm。

钢箱梁内部为环氧富锌底漆35μm×2道。

1.1.

2.

3.

4.5构件运输

钢梁在工厂加工完毕后,必须经过试拼装、验收合格后方可出厂。钢梁的包装必须在涂漆干燥后进行。钢梁采用平板车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倾倒、碰装、支垫要平稳、多点、可靠;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变形及碰伤。

1.1.

2.

3.5钢梁的安装施工

钢梁安装前,在桥梁安装部位搭设施工拼装平台,平台采用φ300钢管桩作为支撑,上铺I30工字钢作为承重梁,I20工字钢作为分配梁,分配梁上铺设钢板。

拼装时,使用吊车在平台上将各段钢梁组装成一整体,然后进行焊接。焊接施工方法见本节钢梁加工章节,这里不再赘述。

1.1.

2.4天桥钢结构桥梁

1.1.

2.4.1概况

文汇路天桥长51.5m,宽6.4m,净高7m。主梁为双跨,双室箱梁结构,梁高1.2m;基础采用A类、B类两种形式,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基础:A类承台为3600×3600×1800,B类承台为3600×1600×1800。本桥基础构造是先将地脚螺栓焊在预埋钢板上,然后将预埋钢板埋入砼基础内,钢柱安装直接搁置在预埋钢板上,用螺栓固定。如图1.4-6柱脚连接图

墩柱:全桥共3组墩柱,立柱采用CZ-1φ1200×20、CZ-2φ800×16、CZ-3φ600×12。柱脚采用C20素混凝土包裹,略高于地面。

梯道:本桥共设三部梯道,三部电梯,梯道宽均为2.8m,梯道梁均为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形截面梁,每侧梯道均分为几段,每段直接搁置在墩柱上,每段梯道之间设10mm伸缩缝,并且两段梯道之间用螺栓连接起来。

图1.4-6柱脚连接图

1.1.

2.4.2施工方案

天桥主梁和梯道在厂内加工成型,运输至现场桥位,分段吊装就位,钢筋砼预制基础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基础钢筋在一冶北环基地院内加工成型,基础砼采用商品砼,栏杆在现场制作加工、安装就位。

1.1.

2.4.3钢桥制作顺序为

施工准备→钢柱制作→钢梁制作→钢梯道制作→除锈刷油→检查验收。

1.1.

2.4.4钢立柱施工工艺流程

进行桩基场地平整→搭设临时钢管支架平台→钢管立柱吊装→钢管立柱定位、焊接。

(1)进行桩基场地平整

对墩柱周围进行平整,然后压路机反覆压实。

(2)临时钢管支架平台

为了准确定位钢立柱,用规格为φ48×3.5 钢管搭设临时脚手架,形成整体,确定钢立柱在安装过程中稳定。

(3)待钢立柱运输到位,仔细检查钢立柱表面涂装情况,防止运输过程中磨损,如果发现缺陷,应进行补涂。用25T吊车进行吊装,吊装过程中专人进行指挥。

(4)用线锤仔细进行钢立柱竖直的校对,等定位准确后,钢管底用临时楔块将其撑起,钢立柱周边用钢管与脚手架形成整体进行定位,然后将桩基预埋筋与钢管壁按图纸规定要求焊接牢固。焊接过程中两侧连接钢筋进行对称焊接,钢筋采取跳焊,防止钢管局部受热产生变形,单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d,双面焊不小于5d。为了保证焊接质量,焊接过程中要擦去钢立柱预埋段涂装。

1.1.

2.4.5钢箱梁加工安装施工

本钢箱梁共两跨,主梁高1.2 m,箱梁顶宽6.4 m,下宽4.08m,两侧各设100mm宽栏杆基座,桥面净宽6.0m。顶板下设板形纵肋,横隔板开孔让纵肋穿过并与纵肋焊连。

根据本钢箱梁的结构特点,将钢箱梁节段划分为若干个板单元件,主要有顶板单元件(顶板和纵肋)、底板单元件(底板和纵肋)、横梁单元件(纵向隔板和纵肋)即先在板单元件生产流水线上进行板单元件生产,然后在总拼装胎架上(组装胎架按整跨设置)拼装成箱体并进行预拼装。钢箱梁的主要受力结构用钢采用Q345B钢,总重约116.56吨。

1.1.

2.4.6运输方案

钢箱梁成品节段在场内制作完成后,可利用大型平板运输车运输到吊装位置,构件的发运次序应满足工地安装的需要,以保证工地安装顺利进行。构件装车运输和存放时,采用木制垫块将构件垫平垫实,防止构件发生变形。吊装时,吊点处采用橡皮保护;堆放时,层间采用木质楔块隔离,且地面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以防涂层杯污染损伤。

1.1.

2.4.7安装施工工艺

钢箱梁安装工艺流程图1.4-7图。

图1.4-7钢箱梁安装工艺流程图

1.1.

2.4.8吊装顺序

(1)吊装顺序吊机就位→分段箱梁就位→式吊→检查→高空就位→复核标高→临时固定箱梁→复核检查→吊机落钩→下一箱梁分段准备。

(2)安装焊接顺序边腹板对接焊→边缘腹板焊缝无损检测→底板对接焊(同时中间向两头)→底板焊缝无损检测→顶板对接焊(同时中间向两头)→顶板与底板角焊→加劲肋与顶底板角焊→焊缝无损检测→割除临时施工铁件和封闭临时洞口→焊缝补漆→除顶板外进行最终涂层(面漆)。

1.1.

2.4.9吊装前检查

(1)吊装前,进一步检查桥墩及支架的轴线和支承标高;

(2)吊装前,进一步检查吊装机具、索具的完好性;

(3)吊装前,进一步检查其他各项准备工作,并对参与施工的操作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及安全交底,确保上岗人员都能对各自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4)吊装指挥和吊车司机明确统一指挥信号;

(5)现场安全专职管理人员已上岗就位(不少于2人),预定的安全预控措施已全部实施完毕;

(6)所有参与施工的操作人员(上高空人员每组不得少于3人)已全部就位。

1.1.

2.4.10起吊

(1)检查双根四点吊绑扎位置和质量,箱梁两端各绑扎缆风绳两根,由四个操作人员控制,每个支架顶部各安排二个引构作业人员,检查无误后方可起吊;

(2)首先起吊30公分,并停留10分钟,检查吊机和钢丝绳绑扎情况,箱梁平衡和变形情况,无异常后方可继续上升;

(3)钢箱梁底部超过安装标高后,停止吊钩上升,稍稍停顿,待箱梁稳定后,缓慢回转;

(4)回转至安装位置后,暂停回转并停顿片刻,待箱梁稳定后,缓缓下降,这时必须稳住箱梁并对准安装控制线,做到一次性准确落位;

(5)钢箱梁落位后,对箱梁的轴线及标高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落钩,如需调整,在吊机不落钩的前提下用二台千斤顶进行调整到位;

1.1.

2.4.11起吊注意事项

(1)起吊机回转半径严格控制在≤10米时方可准备起吊;

(2)起吊后箱梁在高空的平衡,由四根缆风绳控制;

(3)起吊速度应严格控制,第一段箱梁经精确调整就位后,吊机落钩并进行第二段箱梁的吊装,就位后不准落钩,由箱梁安装人员进行二个箱梁的临时对接定位,箱梁临时对接定位结束后,经现场技术人员检查、认可后方可落构

1.1.

2.4.12落位调整方法

(1)水平方向调整利用支架采用手拉葫芦进行调整;

(2)垂直方向调整利用千斤顶进行调整;

1.1.

2.4.13焊接方法

(1)确保防风措施到位后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半自动气体保护焊;

(2)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一律采用手工焊条;

(3)对接焊采用陶瓷衬垫封底,单面焊双面成型的焊接方法;

(4)角焊缝采用单坡单面熔焊的焊接方法;

(5)焊条采用结构钢焊条E5015、直流;

(6)焊接等级对接焊缝为一级,角焊缝为二级;

1.1.

2.4.14安全防护措施

除严格按操作规程及相关安全规程执行外,根据本工程安装特点,尚需注意以下事项,确保全过程的安全生产。

(1)吊装环境;吊装区域范围内用安全绳围栏,严禁外人进入;

(2)所以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戴安全帽,穿软底工作鞋;

(3)每日班组施工前都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作好交底记录。

(4)起吊时操作人员应与起吊构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起吊构件下方禁止站滞留人;

(5)起吊作业时,严禁借用起吊构件搭乘人员进行上下高空;

(6)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一切听从吊装指挥人员的指令;

(7)高空箱梁临边安装固定护栏,高1200㎜.

(8)焊接通风在箱梁内部施焊时,要保证通风良好,确保一个良好作业环境。

1.1.

2.4.15护栏施工

(1)栏杆柱、栏杆底梁、竖向钢管、木制栏杆扶手及附属钢板构件临时下料准备,材料进场时必须出具出厂合格证,并请监理工程师到场检验认可,下料前应对部分变形的材料进行校正,下料后材料编号分类放置。

(2)钢箱梁拼装到位,用全站仪放出护拦安装中心线,然后根据放样中心线量栏杆柱的位置,沿桥跨方向每2米一道。

(3)将栏杆柱准确与钢箱梁桥面板进行焊接,焊缝不饱满的要立即补缝,对安装时有弯曲或偏位的杆件应即时调整,焊缝打磨后应光亮平滑。施工完后将栏杆柱表面污清理干净。

(4)栏杆底梁与栏杆柱的连结,采用焊接方式,同时要控制好栏杆柱的位置和标高。

(5)竖向钢管的布置,先在栏杆底梁上定位出每根竖向钢管的位置。两栏杆柱之间用Ф30mm,壁厚2mm,长度1100的钢管沿桥跨方向每150mm(栏柱附近为115mm)加密布置,焊接时要反复对钢管竖直度进行校核,避免发生偏斜。

(6)待竖向钢管顶通长钢板焊接完毕,安装木制栏杆扶手,安装时注意变形缝两侧的扶手要平齐顺直,并确保木制栏杆扶手安装稳定、牢固。

(7)栏杆防腐及面漆涂装,具体涂装颜色由业主指定,涂装厚度满足规范要求。

1.1.

2.4.16桥面铺装

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1.1.3轨道工程

1.1.3.1短轨枕整体道床施工方法

绿色铺装地段整体道床断面图1.4-8图。

混合路权地段整体道床段断面图1.4-9图。

图1.4-8绿色铺装地段整体道床断面图

图1.4-9混合路权地段整体道床段断面图

1.1.3.2短轨枕整体道床工艺流程

短轨枕整体道床施工工艺流程1.4-10图

1.1.3.3短轨枕整体道床施工方法

1.1.3.3.1拼装轨排

在现场设组织轨排拼装台。轨排在拼装台上组装,拼装时按轨节表所列的钢轨长度、轨距、轨枕间距、扣件类型、接头相错量及短轨枕位置进行组装,每排轨排安设4根轨距拉杆,与钢轨一起形成轨道刚构。

图1.4-10短轨枕整体道床施工工艺流程图

(1)摆放轨枕

A在轨排拼装台位组装轨枕。

B按照配轨表规定的25m钢轨轨枕根数,摆放轨枕。

C根据组装台位上标注的间距线粗调轨枕间距。

(2)摆放钢轨

A摆放枕上橡胶垫板、铁垫板、轨下橡胶垫板。

B在轨排拼装台位摆放钢轨,全线轨道配设短轨需废除钢轨10~15根。

C道尺在使用前需校正,其精度允许误差为0.5mm。

(3)调整轨枕间距

A用白油漆在轨腰内侧(曲线在外股钢轨轨腰内侧)标注轨枕位置。

B方正轨枕。

C轨枕应与线路中轴线垂直。

D短轨枕间距及偏差允许误差为±10mm。

(4)紧固扣件

A弹簧扣件要与轨底扣压密贴,不允许有松动、吊板等现象。

B构件组装正确,螺母按规定值用测力板手拧紧,力矩一致。

1.1.3.3.2道床钢筋网铺设

整体道床钢筋网采取在铺轨基地下料、加工,现场绑扎焊接成型的作业方式,纵向钢筋按两相邻伸缩缝长度配料。钢筋通过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适量分散布置后,人工抬运钢筋

散布在道床底板上。人工绑扎固定,调整网格间距。道床钢筋网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加工、焊接施工。钢筋绑扎工序流程图1.4-11图。

图1.4-11钢筋绑扎工序流程图

1.1.3.3.3架立轨排并调整

拟采用下承式钢轨支撑架见图1.4-12图。下承式钢轨支撑架安装1.4-13图。

(1)轨排铺设

A钢轨支撑架立柱所在的基底应为平整坚硬面。

B为避免钢轨低接头,接头处支撑架间距应适当加密。

C钢轨支撑架如与预留管沟有矛盾时,必须调整支撑架位置

(2)初步调整轨道位置

A用特制的一字型道尺(或三角道尺)和万能道尺,并辅以目测调整钢轨的标高、轨距、水平及方向,其精度不超过±20mm。

B调整轨枕位置。

a当轨枕位置与轨道横穿设备位置发生矛盾时,可调整轨道横穿设备相邻的几根轨枕间距进行避让。

b轨枕承轨槽边缘距结构缝不小于70mm,如轨枕不能按设计位置布置时,可在相邻三根轨枕间调整。

图1.4-12下承式钢轨支撑架图

图1.4-13下承式钢轨支撑架安装图

C精确调整轨道位置见1.4-14图轨排精调图。

精确调整轨道位置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每一支撑架都要逐一调整,一个支撑架的调整往往对邻近支撑架的调整有影响,需要反复多次,逐次迫近,才能达到施工的精度要求。

利用钢轨支撑架将轨排架起后,以测量基标桩为依据,通过特制的一字型道尺(或三角道尺)和万能道尺(道尺在使用前应校正,其精度允许误差为0.5mm),旋转立柱支腿来调整钢轨的高度,并借轨卡

螺栓来调整钢轨左右钢轨方向,逐次

进行调整作业,直至达到要求标准。

按中线标桩的位置和高程,采用

特制道尺先调整左股钢轨(曲线为内

股);用万能道尺以初步调好的左股

钢轨为基准,进行右股钢轨轨道几何

图1.4-14轨排精调图

状态调整施工(曲线为外股)。

D轨道调整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1.1.3.3.4安装整体道床模板

整体道床混凝土侧模采用建筑钢模。安装模板前要复查道床标高及轨道中心线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预埋件及预留孔洞是否遗漏、位置是否准确,确保模板安装正确。

模板的内侧面要求平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如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修整加固。

1.1.3.3.5灌筑道床混凝土

在灌注混凝土前应用彩条布覆盖钢轨、扣件,防止被混凝土污染。灌注混凝土过程中,为严格防止混凝土灌注及捣固操作中碰撞已调好的轨排,并要随时进行复调。因此监视和复调工作安排有经验的线路工担任。为了使混凝土灌注后的轨道符合线路的验收标准,同时考虑混凝土的收缩以及扣件尺寸的可能误差等因素,因此,钢轨的调整精度要更为严格一些。

(1)施工方法

A检查内容

检查线路中线、钢轨位置、方向、水平、标高、轨距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模板、防迷流钢筋网、预埋件及管沟是否稳定牢固;检查防迷流钢筋网规格、尺寸、安装位置、点焊质量、导电要求等是否符合设计规定。

B灌注及捣固混凝土

a砼应分层、水平、分台阶灌注,浇注层厚度为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浇注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其间隔时间应符合有关规定。

b浇注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其自由倾落度一般不宜超过2m。应由专人监视、检查。当发现轨面尺寸(轨距、水平、高低、方向)超限、模板、支撑架、防迷流钢筋网片、预埋件、预埋管、沟、孔、洞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应在已浇注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c混凝土灌注因故中断应设垂直挡板,下一次灌注需在24小时之后,连续两次捣固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d在施工缝处继续浇注混凝土时,已浇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2.5Mpa,同时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浇注混凝土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还应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清除。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注混凝土时,要注意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c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e应加强轨枕底部及周围混凝土的捣实,使道床与轨枕结合良好。

f道床混凝土初凝前,表面需抹面平整。

g抹面平整度允许误差为±2mm,标高允许误差+5mm、-10mm。抹面时及时清理钢轨、轨枕、扣件等表面的灰浆。

(2)试件取样

混凝土抗压试件留置组数,同一配合比每灌注100m(不足者也按100m计),应取两组试件,一组在标准条件下养生,另一组与道床同条件下养生,其试件抗压强度评定,应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3)混凝土拆模与养护

拆除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拆模时不可用力过猛、过急。

在自然气温条件下(高于5℃)即用麻袋、草帘覆盖并及时浇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具

有足够湿润状态(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混凝土强度达到70%时道床上方可载重。

1.1.3.3.6竣工整理

①清刷钢轨:用铁铲或钢刷清刷洒在钢轨上的混凝土。

②整修道床表面:道床表面碰掉部分用1:1水泥砂浆修补填抹密实。

③扣件涂油:将覆盖扣件覆盖物拆除,清刷扣件表面及承轨槽内粘附的灰浆,然后将扣件涂油。

④道床整修工作完成后,对道床进行彻底清扫,并用水清洗,达到美观整洁。

⑤道床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对轨道状态进行测量,作好记录,并把测量控制基标完整地保护起来,作为竣工资料和竣工测量依据。

1.1.3.4道岔施工

1.1.3.4.1单开道岔

1.1.3.4.1.1单开道岔整体道床

整体道床道岔施工工艺流程图1.4-15图。

1.1.3.4.1.2单开道岔整体道床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施工前,先进行现场底板混凝土面复测,设置道岔控制基标及加密基标,并在铺轨基地进行道岔的试拼装,经检查确认零件齐全、位置正确后,方可分组装车,运至施工地点。运送时将尖轨与基本轨捆牢,避免尖轨损伤。

(2)基底处理

基底用人工以空压机配合进行密集凿毛,凿坑深5.10mm,坑距30.50mm,凿毛完毕后清扫杂物垃圾,并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将结构底板冲洗干净。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238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现状(正式版)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大,同时建设的城市多。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从1995年-20xx年6月,12年间共有10个城市20多条线路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730km,到奥运会开幕,北京、上海两城市运营线路分别达到220 km和236 km。 与此同时,全国共有15个城市、800 km的城轨线路正在施工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武汉、南京、重庆、长春、哈尔滨、沈阳、杭州、西安、成都、苏州等15个城市,城轨交通线网规划总长度达1700 km,总投资6000

亿元。这15个城市线网规划已于20xx年-20xx年得到国家的批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机动化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继续增加,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为了支撑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开始修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除上述15个城市之外,宁波、无锡、长沙、郑州、大连、东莞、贵阳、合肥、昆明、南宁、福州等10多个城市,也在筹建城轨交通,编制城轨交通线网规划,初步估计线网规划总长度为1000~1500公里。总之,无论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城市数量、规划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模,还是已经运营里程、在建里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模都非常庞大,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数量,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习题库

绪论 一、判断: 1、使运动物体减速,停车或阻止其加速称为制动。(×) 2、列车制动系统也称为列车制动装置。(×) 3、地铁车辆的常用制动为电空混合制动,而紧急制动只有空气制动。(√) 4、拖车空气制动滞后补充控制是指优先采用电气制动,不足时再补拖车的气制动(×) 5、拖车动车空气制动均匀补充控制是指优先采用电气制动,不足时拖车和动车同时补充气 制动(√) 6、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实行紧急制动时必须由司机按下紧急按钮来执行。(×) 7、轨道涡流制动能把列车动能转化为热能,且不受黏着限制,轮轨间没有磨耗。(√) 8、旋转涡流制动能把列车动能转化为热能,且不受黏着限制,轮轨间没有磨耗。(×) 9、快速制动一般只采用空气制动,并且可以缓解。(×) 10、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都可以反映列车制动装置性能和实际制动效果。(√) 11、从安全的目的出发,一般列车的制动功率要比驱动功率大。(√) 12、均匀制动方法就是各节车各自承担自己需要的制动力,动车不承担拖车的制动力。(√) 13、拖车空气制动优先补足控制是先动车混合制动,不足时再拖车空气制动补充。(×) 14、紧急制动经过EBCU的控制,使BCU的紧急电磁阀得电而实现。(×) 二、选择题: 1、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不包括(C)。 A.动力制动系统 B.空气制动系统 C.气动门系统 D.指令和通信网络系统 2、不属于制动控制策略的是(A)。 A.再生制动 B.均匀制动方式 C.拖车空气制动滞后补足控制 D.拖车空

气制动优先补足控制 3、直通空气制动机作为一种制动控制系统( A )。 A.制动力大小靠司机操纵手柄在制动位放置时间长短决定,因此控制不太精确 B.由于制动缸风源和排气口离制动缸较近,其制动和缓解不再通过制动阀进行, 因此制动和缓解一致性较自动制动机好。 C.直通空气制动机在各车辆都设有制动、缓解电空阀,通过设置于驾驶室的制动 控制器使电空阀得、失电 D.直通空气制动机是依靠制动管中压缩空气的压力变化来传递制动信号,制动管 增压时缓解,减压则制动 4、三通阀由于它和制动管、副风缸及制动缸相通而得名( B ) A.充气缓解时,三通阀内只形成以下一条通路:①制动管→充气沟i→滑阀室→副 风缸; B.制动时,司机将制动阀操纵手柄放至制动位,制动管内的压力空气经制动阀排 气减压。三通阀活塞左侧压力下降。 C.在制动管减压到一定值后,司机将制动阀操纵手柄移至保压位,制动管停止减 压。三通阀活塞左侧压力继续下降。 D.当司机将制动阀操纵手柄在制动位和保压位来回扳动时,制动管压力反复地减 压——保压,三通阀则反复处于冲压位。 5、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行过程中,乘客负载发生较大变化时,一般要求制动系统( B ) A.制动功率不变 B.制动率不变 C.制动力不变 D.制动方式不变. 6、下列不属于直通式空气制动机特点的是:(B) A.列车分离时不能自动停车B.制动管增压缓解,减压制动 C.前后车辆的制动一致性不好D.制动力大小控制不精确 7、下列制动方式中,不属于黏着制动的是:(C) A.空气制动B.电阻制动C.轨道涡流制动D.旋转涡流制动 8、下列制动方式中,属于摩擦制动的是:(A ) A.磁轨制动B.电阻制动C.再生制动D.轨道涡流制动 三、填空题: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保障安全运营,维护乘客合法权益,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有关活动的,均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市和区、县安全生产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实施行业监督管理,指导运营单位落实安全运营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予以纠正并提请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发展改革、规划、公安、消防、园林绿化、住房和城乡建设、市政市容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及时配合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第六条运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责任,加强运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运营责任制度,完善安全运营条件,确保安全运营。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运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法律规定和安全知识,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秩序,不得侵害国家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不得影响他人出行。 第二章建设与运营的衔接 第八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规划、建设,应当考虑安全运营的需求,并预留换乘和疏散空间。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中应当确定列车运行、调度指挥、运营辅助系统、安全防范和检查系统、维修保障系统、换乘和疏散系统、人员组织等内容,并经过运营安全评估,系统功能应当符合安全运营需要。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题库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 题库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 防滑控制系统主要由、和防滑动作机械部件组成。 2. 上海地铁基础制动装置采用制动机厂生产的。 3. BCU和BECU分别是和系统的缩写。 4. 上海地铁和广州地铁使用的电气指令制动控制系统为式电气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 5. 模拟转换阀是上海地铁车辆KNORR制动系统中使用的一个电磁阀,它由三部分组成:电磁进气阀、和组成。 6. EP阀又称阀,是SD数字式制动控制单元中的一个转换阀。 7. 空压机的驱动电机一般有电机和电机。 8. 经空气压缩机压缩输出的空气压力单位,一般用bar来表示,1bar等于MPa。 9. 空气干燥塔可以将从空气压缩机输出的高压压缩空气中的和分离出去,以达到各用气系统对压缩空气的要求。 10. 空气压缩机组一般由、、、等装置组成。 11. 上海地铁knorr公司的空气压缩机,在进行压缩空气时一般经过两级冷却,分别为冷却和冷却。 12. 除空气制动系统用气外,城市轨道列车还有以下部件需要用到压缩空气:、、、等。 13. 空气压缩机组一般采用方式进行润滑。 14. 空气干燥器一般做成塔式的,有和两种。 15. 电阻制动所采用的制动电阻,材料一般采用合金带钢条,这种合金带钢条不仅具有稳定的,而且具有相当大的。 16. 再生制动失败,列车主电路会自动切断反馈电路转入制动电路。 17. 直流斩波器按列车控制单元及制动控制单元的指令,不断调节斩波器的,无级、均匀地控制,使制动力和再生制动电压持续保持恒定。 18. 电动车组中既有动车又有拖车,拖车没有电动机,只能使用制动,动车带有电动机,可以进行制动。 19. 一般列车在高速时,常用制动都先从制动开始,最后在列车10km/h 以下低速时,由制动将车停止。 20. 动轮与钢轨间切向作用力的最大值与物理学上的最大静摩擦力相比要(大or小)一些,情况要更复杂一点,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的存在所导致。 21. 伴随着蠕滑产生静摩擦力,轮轨之间才能传递。 22. 一般城市轨道车辆的制动方式主要有三类:、和电磁制动。 23. 电磁制动有两种形式:和。 24. 轮对在钢轨上运行,一般承受载荷、载荷和载荷。 25.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有明确的车辆运行规程,对于列车制动能力,上海地铁规定,列车在满载乘客的条件下,任何运行速度时,其紧急制动距离不得超过米。 26. 现代城市轨道车辆的制动系统一般都应该具有以下组成部分:、和。 27. 城市轨道车辆制动技术正朝着、、和的目标不断前进。 28. 最近几十年来,制动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出现使电气再生制动成为可能,使制动防滑系统更加精确完善。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技术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 1、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是什么? 安全,快捷,准时,舒适,运量大,无污染,占地少且不破坏地面景观。 2、城市轨道交通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特点只列举了突出点) (1)地铁:单向运量3-7万人次/h ,建设成本最高 (2)轻轨:单向运量2-4万人次Ph (3)市郊铁路:单向运量6-8万人次/h ,建设成本最低,站间距大,速度最快。 (4)独轨:单向运量1.2万人次/h。无法与其他三种接轨 3、城轨供电系统的功能及要求是什么? 功能:全方位的服务,故障自救,系统的自我保护,防止误操作,方便灵活的调度, 完善的控制、显示和计量,电磁兼容。 要求:安全,可靠,调度方便,技术先进,功能齐全。 4、城轨供电系统有哪些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外部供电系统(中压环网供电系统) (2)牵引供电系统 (3)动力照明供电系统 5、城轨供电系统采用何种供电制式? (1)直流制式 (2)低频单相(少用) (3)工频单相 (4)交流制式(淘汰)6、迷流腐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护? 原因:钢轨和隧道或道床等结构之间绝缘电阻不是很大。牵引电流泄漏到隧道或道床等结构钢上,再流回牵引变变电的负极。 危害:(1)引起过高的接地电位,使某些含有电气接地装置的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2)弓I起牵引变电所的框架保护动作,进而使得牵引变电所的断路器跳闸,造成大范围停电事故。 (3)电腐蚀使得地下钢结构的寿命缩短 防护原则:堵,排,监测 防护措施: (1)降低走行轨的对地电位 (2)增加走行轨对地的过渡电阻 (3)敷设迷流收集网

第二章 1、城轨交通供电系统对电源有哪些要求? (1)2路电源来自不同的变电所或同一变电所的不同母线。 (2)每个进线电源的容量应满足变电所全部以、二级负荷的要求 (3)2路电源分别运行,互为备用,一路故障,另一路恢复供电 (4)电源点尽量靠近城轨交通路线,减少电缆通道的长度 (5)要求应急电源系统能够满足一定的牵引负荷,保证正常运输的动力照明负荷 2、城轨交通供电系统的电源电压等级有哪几种? 集中式一般为IOKV东北地区沈阳,哈尔滨为66KV 分散式为35KV或10KV 3、城轨交通供电系统为什么会产生谐波?如何治理? 因为城轨交通中广泛使用各种交直流换流装置以及双向晶闸管可控开关设备,这些设备均为谐波源。 治理:(1)增加牵引整流机组的脉波数 (2)安装滤波装置或谐波补偿装置 4、外部供电系统对城轨交通供电系统是供电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1)集中式供电,采用专用主变电所构成的供电方案,有利于城轨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各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由环网电缆供电,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2)分散式供电,在地铁沿线直接由城市电网引入多路地铁所需要的电源。 (3)混合式供电,以集中式供电为主,个别地段直接引入城市电网电源作为补充,供电系统更加完善可靠。 5、城轨交通主动变电所的位置应如何选择? (1)应尽量靠近城市轨道交通路线,接近负荷中心 (2)各主变电所的负荷平衡,两侧的供电距离基本相同 (3)靠近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4)考虑路网规划与其他城市交通路线资源共享,并预留电缆通道和容量6、什么是中压网络? 通过中压电缆,纵向把上级主变电所和下级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连接起来,横 向把各个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连接起来,便构成了中压网络。 7、中压网络有哪些电压等级? 35,20,10,6,3KV 8、中压网络有哪些结构形式? (1)树形(针对集中式供电) (2)点对点式(针对分散式供电) 第三章 1、城轨交通牵引变电所的类型有哪些?

城市轨道交通复习试题汇总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集多工种、多专业于一体的复杂系统。那么城市轨道交 通系统是由哪些基础设备和子系统所构成的 答: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由多个分别完成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所构成的,包括线路、车辆、车站三大基础设备和电气、运行和信号等控制系统。 2.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是城市轨道列车运行的道路设施,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 基本组成部分。那么轨道交通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进行分类答:可划分为①正线(用于运营线路,即乘客搭乘的线路)、②辅助线(用于辅助正线运营的线路,如渡线、临时停车线、折返线等)和车场线(主要在车辆段和停车库的线路,如检修线、出入库线、试车线、洗车线等)。 3.钢轨是轨道的主要组成部件。它的功用在于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承受 车轮的巨大压力,并传递到轨枕上。那么钢轨自身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答:轨道断面形状主要为工字形,由轨头、轨腰、轨底三部分组成。 4.城市轨道交通的轨枕置于钢轨之下,是轨道重要的组成部分。轨枕的需要量 较大,因此,原材料应资源丰富,价格适中。那么轨枕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按制造材料如何分类 / 答:轨枕是轨道的基础部件,其功能是支撑钢轨,保持轨距和方向,并将钢轨对它的各向压力传递到道床上。按制造材料可分为木枕、混凝土枕及钢枕3种。 5. 为保证行车安全,凡接近轨道的各种建筑物及设备,必须与线路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对在轨道上运行的机车车辆的断面尺寸,也有一定规定。为此,制订了限界。那么限界一般分为哪几种根据不同限界的要求,车辆受电弓限界属于哪种限界类型 答:①限界可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 ②受电弓限界或受流器限界是车辆限界的组成部分,接触轨限界则属于设备限界 的内容。 6. 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电源要求安全可靠,通常由城市电网供给。目前,国内各城市对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方式有哪些其特点 答:集中式:城市电网向轨道专用主变电所供电,主变电所再向牵引变电所供电;分散式:城市电网分别向轨道沿线各牵引变电所供电; 混合式:两种供电方式相结合。 7. 地铁区间隧道目前有多种设计方案,每种形式各有优缺点,在设计中需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线路埋深和周边环境加以选择。试说明主要有哪几种区间隧道结构 答:①明挖法隧道结构形式(方法简单、施工风险小、工程进度快、浅埋时造价费用低,但对城市地面交通及居民生活有影响、对环境有破坏) ②暗挖法隧道结构形式(即矿山法,适应城市地下复杂环境、对地面交通干扰少,但容易引起地下水流失而地面沉降,容易引起坍塌) ③盾构法隧道结构形式(施工进度快、无噪音、对地面交通影响少、质量容易控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方案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方案研究 Study on Scheme for Urban Track Transportatoin System Power Supply 东莞电力设计院欧阳慧林 Donggua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uyang Huilin 摘 要:城市轨道供电系统供电的高可靠性、多电源点接入、建设的周期长,成为轨道交通建设和规划中优先考虑的问题。以东莞市为例,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电压等级、中压网外部电源供电和运行方式等作分析比较,提出适合该市轨道交通的供电方案。 Abstract: High reliebility, multi-power-source connection,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are the first importance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the urban track transportatoin system. With Dongguan city as example, having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selection of rated voltage, the scheme for connecting the mid-voltage networks to power source and the running arrangement of the supplying networds, a proper scheme for urban track transportatoin system power supply is drawn.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方案 中压供电网络 Key words:Urban track transportatoin Scheme of power supply system Mid-voltage network 中图分类号:TM926 文献标识码:B 比较,提出东莞的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方案。 1.引言 2.轨道外部电源供电方式分析及比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安 全、高效、环保、舒适的城市交通运输方式引起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用电负荷呈线状分布,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很多城市正在建设或者把大量供电牵引整流机组的配电变压器沿轨道交通其纳入城市规划。轨道交通供电的特点是:供电线分散设置。对于这种负荷分布,通常有三种供 电方式,即集中、分散和混合供电方式。 可靠性要求高、接入电源点多;而轨道沿线地区 集中供电方式是:为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置经济发达,土地资源宝贵。所以,轨道交通供电 专用主变电所,将城市电网的电源(通常为系统的选址和落实成为轨道交通建设的重点和难 110kV等级)降压后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牵引、降压点,是规划和建设中首要考虑的问题。下面以东 莞市为例,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外部电源电压等变电所供电。集中供电方式特点是:城市电网提级、中压电网络的供电和运行方式等,进行分析供的电源点少、电压等级高、进线少、电源可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 (上接第63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9):74~76 [4] 王士彬,孙才新,姚陈果等.10kV配网内外过电压出,三相电网在开关操作的过程中出现高频振 在线监测系统及波形分析[J].高电压技术,2004,30 荡,随后都衰减至零。 (6):64~66 5.结论 [5] 周凯,张涛,董秀成等.基于电容分压的配电网过 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采用特制的电压传感电压在线监测.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 (21):86~89 器,体积小,暂态特性好。现场运行实践表明监[6] 张仁豫,陈昌渔,王昌长.高电压试验技术[M].北测系统性能良好,工作稳定可靠,能满足电力系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统内外过电压在线检测的要求。[7] 兰海涛,司马文霞,姚陈果等.高压电网过电压在参考文献:线监测数据采集方法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7, [1] 孙才新,司马文霞,赵杰等.特高压输电系统的过33(3):79~82 电压问题[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25(9):5~9作者简介: [2] 张危钹,何金良,高玉明.过电压防护及绝缘配合李露(1980-),女,硕士,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刘伟明(1980-),男,硕士,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规划 [3] 姚陈果,孙才新,米彦等.配电网过电压在线监测设计。

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跨座式城市单轨交通车辆 制动系统设计 专业城市轨道车辆工程 班级08级城轨1班 学生戴学宇 指导教师赵树恩 重庆交通大学 2012年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事故频繁、环境污染等交通问题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难题。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大运量、高速准时、节省空间及能源等特点,已逐渐成为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主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跨坐式单轨交通制式因其路线占地少,可实现大坡度、小曲率线径运行,且线路构造简单、噪声小、乘坐舒适、安全性好等优点而逐渐受到关注。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的同时,其运营安全保障已成为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车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载体,由于速度快、载客量大、环境复杂,其运行安全状况不容乐观——车辆故障不断出现、事故常有发生,这些故障不但严重的影响到正常运营,一旦引发事故将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制动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关键系统,直接影响其安全运行,为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对制动系统的设计便显得尤为关键。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基础制动装置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行车安全的措施之一。在分析城市轨道车辆运输特点基础上, 李继山,李和平,严霄蕙(2011)《盘形制动是城市轨道车辆基础制动装置的发展趋势》[1]结合城市轨道车辆基础制动装置具体类型,分析了城市轨道车辆踏面制动与盘形制动的优缺点, 用有限元模拟城轨车辆车轮 踏面温度场及热应力, 表明速度100 km/ h 及以上的城轨列车基础制动不适宜采用踏面制动, 指出盘形制动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制动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丁锋(2004)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特点及发展趋势》[2]一文中介绍并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形式、构成、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吴萌岭,裴玉春,严凯军(2005)在《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制动技术的现状与思考》[3]中较为详细地回顾了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我国新型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特点,并与我国自主研发适用于高速动车组的同类型制动系统作了技术比较。分析了我国自主研发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技术基础,指出国内技术与产品和国外相比存在着系统理念、设计经验和系统可靠性方面的差距,同时指出自主研发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邹金财(2010)《一种轨道车辆空气制动系统优化及仿真》[4]利用Simulationx 仿真软件对工矿窄轨土渣车的空气制动系统的改进前以及改进方案进行仿真,在与试验真实值对比后得到了正确的结论,通过对该空气制动系统优化中仿真手段应用过程的阐述,为机车车辆系统优化方法提供了参考。师蔚,方宇(2010)《城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共有地铁M线16条,分别为M1至M16线及其支线、延长线组成。 一、M1线:M1线包括1号线、八通线、M1(八通)支线和M1(八通)东延长线 1.M1线:已开通的线路,全长30.44千米,设23站。各站站名:黑石头、高井、福寿岭、苹果园、 古城路、八角游乐园、八宝山、玉泉路、五棵松、万寿路、公主坟、军事博物馆、木樨地、南礼士路、 复兴门、西单、天安门西、天安门东、王府井、东单、建国门、永安里、国贸、大望路、四惠、四惠东。其中黑石头、高井、福寿岭站为非运营车站。 附录.“北京地铁”:1950年开始规划北京地铁,名称为“北京地铁”。“一线”:历史线路名称。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于1965年7月1日开工建设,其线路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贯穿北京市区,连接西山的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预计在战时可以每天运送5个陆军整编师的兵力自西山运至北京市区。1971年1月15日公主坟至北京站 段开始试运行,1971年8月5日延长为玉泉路至北京站,1971年11月7日延长为古城路至北京站,1973年4月23日延长为苹果园至北京站。1969年开始修建北京地铁二期工程,为区分两条线路,前者称为 “一线”,后者称为“二线”或“环线”。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线路全长23.6 公里,设17座车站,分别是北京站、崇文门、前门、和平门、宣武门、长椿街、复兴门、南礼士路、木 樨地、军博、公主坟、万寿路、五棵松、玉泉路、八宝山、八角村、古城路、苹果园。 附3.“复八线”:历史线路名称。1992年6月24日开工建设,西起复兴门东至八王坟,全长13.5 公里,是贯穿长安街的一条地下交通大动脉。其中复兴门至西单近2公里段,于1992年10月投入运营。复八线设有西单、天安门西、天安门东、王府井、东单、建国门、永安里、国贸站、大望路站、四惠站、四惠东站11个车站。复八线1999年9月28日通车试运营。2000年6月28日复八线与一线全线贯通, 称为1号线,地铁1号线的运营区段由原来的苹果园至西单站,变更为苹果园直通四惠东站,线路全长 31公里,车站23座。“复八线”随之成为历史名称。 2.八通线:已开通的线路。2000年12月开始修建北京地铁八通线,八通线是北京地铁1号线的东段 延长线,西起四惠站东至土桥站,全长18.964千米,设四惠、四惠东、高碑店、广播学院、双桥、管庄、八里桥、通州北苑、果园、九棵树、梨园、临河里、土桥共13座车站。“八通线”之名起源于“复八线”的延伸,“复八线”原计划从复兴门到八王坟,在修建之前即确定了“八通线”之名,此后建设的“八

城市轨道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4 年 2 月 城市轨道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各大城市发展 的“瓶颈”。如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将严重影响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要有前瞻性,要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各大城市自身特点来确定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战略。通过近几年对轨道交通的亲自参与和了解认识,现分析一下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问题及原因,建设历程 1、前言 21世纪以来,具有节能、快捷和大运量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愈趋受到众多城市的

关注。城市轨道交通是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有轨电车、单轨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和磁浮系统。由于畅通、高效、可靠的交通出行不仅是出行者选择出行方式的基础,更是城市交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快速、便捷、安全、运量大和运输效率高等特性,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已经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乘坐轨道交通出行。 2、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历程 起步——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筹备北京地铁网络地铁建设,在1965-1976年建设了北京地铁一期工程(54Km)。随后建设了天津地铁(7.1Km,现已拆除重建)、哈尔滨人防隧道等工程。该阶段地铁建设以人防功能为指导思想。 发展——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仅有上海、北京、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该阶段地铁建设开始真正以城市交通为目的。 政府调控——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一批省会城市开始筹划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纷纷进行地铁建设的前期工作。由于要求建设的项目较多且工程造价高,199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办60号文,暂停了地铁项目的审批。同时,国家计委开始研究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政策。该阶段为政府通过研究制定相应政策来指导地铁的规划建设。 建设高潮——1999年以后,国家的政策逐步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全国己建有轨道交通的城市达10个,新申请立项准备建设的城市有8个。该阶段地铁建设速度大大超过之前的30年。 3、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全国现已有14座城市54条线1688公里轨道交通系统投入运营,而在上世纪80年代前,我国轨道交通只有北京的40公里地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进入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大运量、高效率、低污染等优势,迅速成为许多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首要选择,并在我国形成以地铁、城市快速铁路、高架轻轨等为主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目前还有1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正在建设,建设项目总长度1500多公里。据国内26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到十二五结束,我国计划新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长度将近2600公里,估计总投资约1.27亿元,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规划以每年40公里的速度建设轨道交通,如此速度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除里程增加外,我国的轨道交通也由地铁一种形式向多样化发展,如北京的地铁、大连的快速轻轨、重庆的跨座式单轨、上海的磁悬浮等。 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比较短、经验也不足,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独立自主的。 城市轨道交通制造产业,很多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通讯信号、控制等系统,以及盾构等设施、设备都是从不同国家引进的。标准不同制式不同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可能给建设和运营管理留下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为解决好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建设部将从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方面的法规、政策,继续完善有关安全标准体系、职业安全防护标准等方面加强工作,以进一步促进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合理性、安全性。 4、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进入21 世纪,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阶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分析 摘要: 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功能、构成、以及系统的外部电源方案等 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进行了简述。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 统中压网络的概念,中压网络有两大属性:一是电压等级,二是构成形式。轨道交 通配电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构成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提出变电所综合 自动化的重要性。 关键字: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压网络;配电系统;变电所综合自动化 0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是将电能从电力系统传送给电力机车的电力装置的总称。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担负着运行所需的一切电能的供应与传输,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 城市轨道交通的用电负荷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两大用电群体。一是电动客车运行所需要的牵引负荷,二是车站、区间、车辆段、控制中心等其他建筑物所需要的动力照明用电,诸如:通风机、空调、自动扶梯、电梯、水泵、照明、AFC系统、FAS、BAS、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等。 在上述用电群体中,有不同电压等级直流负荷、不同电压等级交流负荷;有固定负荷、有时刻在变化的运动负荷。每种用电设备都有自己的用电要求和技术标准,而且这种要求和标准又相差甚远。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就是要满足这些不同用户对电能的不同需求,以使其发挥各自的功能与作用。 保证电动客车畅行,安全、可靠、迅捷、舒适地运送乘客,是供电系统的根本目的。 1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主要功能 (一)、城市轨道交通电动车组运行所需电能供应;牵引用电。 (二)、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运转所需电能供应:风机、空调、自动扶梯、电梯、水 泵、加工设备等。 (三)、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运行所需电能供应。 (四)、城市轨道交通照明及其他生产生活用电供应。 2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电源一般取自城市电网,通过城市电网一次电力系统和城市轨道

202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

202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 状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90

202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大,同时建设的城市多。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从1995年-2008年6月,12年间共有10个城市20多条线路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730km,到奥运会开幕,北京、上海两城市运营线路分别达到220km和236km。 与此同时,全国共有15个城市、800km的城轨线路正在施工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武汉、南京、重庆、长春、哈尔滨、沈阳、杭州、西安、成都、苏州等15个城市,城轨交通线网规划总长度达1700km,总投资6000亿元。这15个城市线网规划已于2003年-2006年得到国家的批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机动化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继续增加,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为了支撑城市的发展和建

设,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开始修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除上述15个城市之外,宁波、无锡、长沙、郑州、大连、东莞、贵阳、合肥、昆明、南宁、福州等10多个城市,也在筹建城轨交通,编制城轨交通线网规划,初步估计线网规划总长度为1000~1500公里。总之,无论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城市数量、规划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模,还是已经运营里程、在建里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模都非常庞大,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数量,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快,同时开工建设的线路多。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分析,1995年-2008年12年间,中国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从1个城市增加到10个,运营里程从43km增加到790km。日本东京地铁,50年间建设286km,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 -1969年,10年间建设100.5km。按年平均建设里程比较,北京、上海比东京快3倍多。上海、北京两市政府都提出每年建设40~50km 的承诺,上海、北京、广州三大城市打破常规,4条线或6条线在同时开工建设,投资以每年100多亿速度在推进,中国城轨交通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是什么 安全,快捷,准时,舒适,运量大,无污染,占地少且不破坏地面景观。 2、城市轨道交通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特点只列举了突出点) (1)地铁:单向运量3-7万人次/h,建设成本最高 (2)轻轨:单向运量2-4万人次/h (3)市郊铁路:单向运量6-8万人次/h,建设成本最低,站间距大,速度最快。 (4)独轨:单向运量1.2万人次/h。无法与其他三种接轨 3、城轨供电系统的功能及要求是什么 功能:全方位的服务,故障自救,系统的自我保护,防止误操作,方便灵活的调度,完善的控制、显示和计量,电磁兼容。 要求:安全,可靠,调度方便,技术先进,功能齐全。 4、城轨供电系统有哪些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外部供电系统(中压环网供电系统) (2)牵引供电系统 (3)动力照明供电系统 5、城轨供电系统采用何种供电制式 (1)直流制式 (2)低频单相(少用) (3)工频单相 (4)交流制式(淘汰) 6、迷流腐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护 原因:钢轨和隧道或道床等结构之间绝缘电阻不是很大。牵引电流泄漏到隧道或道床等结构钢上,再流回牵引变变电的负极。 危害:(1)引起过高的接地电位,使某些含有电气接地装置的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2)引起牵引变电所的框架保护动作,进而使得牵引变电所的断路器跳闸,造成大范围停电事故。 (3)电腐蚀使得地下钢结构的寿命缩短 防护原则:堵,排,监测 防护措施: (1)降低走行轨的对地电位 (2)增加走行轨对地的过渡电阻 (3)敷设迷流收集网 第二章 1、城轨交通供电系统对电源有哪些要求 (1)2路电源来自不同的变电所或同一变电所的不同母线。 (2)每个进线电源的容量应满足变电所全部以、二级负荷的要求 (3)2路电源分别运行,互为备用,一路故障,另一路恢复供电 (4)电源点尽量靠近城轨交通路线,减少电缆通道的长度 (5)要求应急电源系统能够满足一定的牵引负荷,保证正常运输的动力照明负荷。 2、城轨交通供电系统的电源电压等级有哪几种 集中式一般为10KV,东北地区沈阳,哈尔滨为66KV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新编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新 编版)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新编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大,同时建设的城市多。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从1995年-2008年6月,12年间共有10个城市20多条线路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730km,到奥运会开幕,北京、上海两城市运营线路分别达到220km和236km。 与此同时,全国共有15个城市、800km的城轨线路正在施工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武汉、南京、重庆、长春、哈尔滨、沈阳、杭州、西安、成都、苏州等15个城市,城轨交通线网规划总长度达1700km,总投资6000亿元。这15个城市线网规划已于2003年-2006年得到国家的批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机动化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继续增加,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为了支撑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开始修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除上述15个城市之外,宁波、无锡、长沙、郑州、大连、东莞、贵阳、合肥、昆明、南宁、福州等10多个城市,也在筹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压网络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中压网络研究一、供电系统的简介及中压网络的概念 1、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功能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担负着运行所需的一切电能的供应与传输,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 城市轨道交通的用电负荷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两大用电群体。一是电动客车运行所需要的牵引负荷,二是车站、区间、车辆段、控制中心等其他建筑物所需要的动力照明用电,诸如:通风机、空调、自动扶梯、电梯、水泵、照明、AFC系统、FAS、BAS、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等。 在上述用电群体中,有不同电压等级直流负荷、不同电压等级交流负荷;有固定负荷、有时刻在变化的运动负荷。每种用电设备都有自己的用电要求和技术标准,而且这种要求和标准又相差甚远。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就是要满足这些不同用户对电能的不同需求,以使其发挥各自的功能与作用。保证电动客车畅行,安全、可靠、迅捷、舒适地运送乘客,是供电系统的根本目的。 2、供电系统的构成 根据功能的不同,对于集中式供电,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可分成以下几部分:外部电源、主变电所、牵引供电系统、动力照明配电系统、电力监控(SCADA)系统。对于分散式供电,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则可分成以下几部分:外部电源、(电源开闭所)、牵引供电系统、动力照明配电系统、电力监控(SCADA)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又可分成牵引变电所与牵引网系统。动力照明配电系统,又可分成降压变电所与动力照明。 但在进行初步设计与施工设计时,为便于设计管理,供电系统往往被划分成:系统设计;主变电所设计;牵引变电所(或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及降压变电所设计;牵引网设计;电力监控系统设计;杂散电流腐蚀防护设计(注:动力照明随同土建一起设计)。 3、外部电源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外部电源方案,根据城市电网构成的不同特点,可采用集中式、分散式、混合式等不同形式。 (1) 确定外部电源方案的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电网的特殊用户,一般用电范围多在10km~30km之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外部电源方案,主要有集中式、分散式、混合式等不同形式。究竟采用何种方式,应通过计算确定需要负荷之后,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城市电网构成特点、工程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确定。 (2) 集中式供电 在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根据用电容量和线路长短,建设专用的主变电所,这种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研究与设计

科研训练结题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研究与设计 指导教师:张俊芳 学生姓名:尹兆京梁华斌宁玉可学号: 1010190456 10101904

一.背景介绍 目前,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成共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环境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据。初步统计,国内目前已有十几座城市正在建造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已实现运营线路总长度近400。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大中城市,正在着手不同类型轨道交通建设的前期筹备工作,预计在未来中国城市发展中,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将会不断加快。 二、相关知识简介 1、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由电力系统经高压输电网、主变 电所降压、配电网络和牵引变电所降压、换流(转换为直流电)等环节,向城市轨道快速交通线路运行的动车组输送电力的全部供电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通常包括两大部分,即对沿线牵引变电所输送电力的高可靠性专用外部供电系统;以与从直流牵引变电所经降压、换流后,向动车组电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其大致的示意图如下: 图2-1 地铁供电系统 从发电厂(站)经升压、高压输电网、区域变电站至主降压变电站部分通常被称为牵引供电系统的“外部(或一次)供电系统”。 从主降压变电站(当它不属于电力部门时)与其以后部分统称为“牵引

供电系统”。它应该包括:主降压变电站、直流牵引变电所、馈电线、接触网、走行轨与回流线等。直流牵引变电所将三相高压交流电变成适合电动车辆应用的低压直流电。馈电线是将牵引变电所的直流电送到接触网上。接触网是沿列车走行轨架设的特殊供电线路,电动车辆通过其受流器与接触网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电力。走行轨道构成牵引供电回路的一部分。回流线将轨道回流引向牵引变电所。 2、供电制式主要包含电流制、电压等级和馈电方式,世界各国城市轨道 交通均采用直流供电制式,这是因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功率相对城际列车是很小的,其供电距离较短,对供电电压要求不高。其电压在6001500V之间,我国规定采用750V和1500V两种。牵引网馈电方式分为架空接触网和接触轨两种基本类型。一般750V采用第三轨馈电方式,1500V采用架空接触网馈电方式。采用哪种供电制式必须根据城市具体条件与要求,综合分析论证,经测算采用750V 与1500V供电方式单位工程成本接近,从经济上、运营维护的合理性以与备件的通用性等多方面考虑,选用1500V更有利一些。选择合理的供电制式要依据以下原则: 1.要与客流量相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的基础为预期乘坐旅客流量。根据预测客流量选择合适的电动客车类型,一般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多采用1500V电压,架空接触网馈电;中小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多采用750V和接触轨馈电方式。比如上海、广州和大连采用1500V接触网馈电;长春轻轨采用750V接触网馈电。 2.供电要求安全可靠。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脊梁,一旦发生故障,造成列车停运,就会影响市民生活,引起城市交通混乱。安全可靠是选择供电制式的重要条件之一。 3.牵引网使用寿命长,减少维修工作量,降低轨道交通运营成本。 4.根据城市人文景观、地理环境需要选择合适的牵引网。 5.便于安装和事故抢修。选用的牵引网应便于施工安装以与正常运营后的日常维修维护,一旦发生故障,尽快恢复运营。 3、接触网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占有非常重要的 位置,是传递能量的桥梁。接触网分为柔性接触网和刚性接触网,柔性接触网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四部分组成,刚性接触网是通过改革研制的新产品,相对柔性接触网来说具有整体结构简单、无需下锚装置、线叉与锚段关节安装调试方便等优点。柔性接触网暴露于空气,长期面临着外界温度应力变化,处于经常被受电弓抬升摩擦的工作环境中,其电可靠性、安全性与供电质量对城市轨道交通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柔性接触网分类大多以接触悬挂的类型来区分,在一条线路上,为了满足供电和机械方面的要求,把接触网分成若干一定长度且相互独立的分段,这就是接触网的锚段。根据每个锚段结构的不同分为简单接触悬挂和链型接触悬挂。简单悬挂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支柱高度低、投资小、施工检修方便;缺点是导线的张力、驰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导线弹性不均匀,不利于机车高速受流。单链形悬挂按下锚方式分为未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半补偿链形悬挂、全补偿链形悬挂。未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即下锚处不设补偿装置,又称为硬锚,其接触线、承力索张力驰度随温度变化大,我国很少采用;半补偿链形悬挂即接触线补偿下锚,承力索未设补偿装置;全补偿链形悬挂即接触线承力索都设有张力补偿装置。接触线、承力索张力恒定、弹性较均匀、受流质量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