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简答题整理(部分)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简答题整理(部分)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简答题整理(部分)

《环境保护法》中环境的概念、3内涵

我国《环境保护法》给环境下的定义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与乡村等。

内涵:

1、环境的范畴被限定在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影响的自然因素范围内

2、这种自然因素包括各种天然的环境因素也包括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

3、历史遗迹与自然状态也因其自然的本质属性而属于环境的范畴

环境利用行为的概念及3构成要件

环境利用行为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主体从事的、由立法所确认的对环境有影响的行为。包括积极的作为和消极的不作为。

构成要件:

1、环境利用行为的主体是人

2、行为在主观(目的)上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

3、行为的结果是获取环境要素或者从环境要素中谋取利益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念与4内涵

内涵: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调整对象是人类在从事环境利用行为中形成的环境利用关系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与资源,预防和治理人为环境破坏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范畴及包含直接确立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也包括其他部门法中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

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索要控制的对象是可事前预见的人为原因导致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概念及3特征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指受法律调整的环境利用行为主体之间发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环境利用关系

特征: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具有多种牵连性质的法律关系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以人类平等利用环境的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结合并体现自然生态规律的人类意志

环境法的科学技术性特征的3表现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制定必须遵循生态平衡等自然规律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内容以环境科学、生态科学为基础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实施必须依靠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等科技手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5基本制度

1、环境标准制度

2、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制度

3、环境费制度

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5、治理、恢复与补救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及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在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具有科学技术性、预测前瞻性、内容综合性等优点,是环境行政决策的主要科学依据。

环境费制度的概念及3形式

环境费制度是对所有环境收费的统称。指国家或者其他公法人团体以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为目的,依法向环境环境利用行为人收取的与其行为相对等的金钱。

形式:环境规费、环境公课、环境受益费

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的主要表现

1、妨害人类正常生活并导致人类心理和感官上对环境与自然舒适度认识的降低

2、导致人类生命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和自然环境破坏

3、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退化以及历史和文化遗产价值的逸失

4、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

环境污染的定义及3特征

环境污染指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向环境排放了超过环境容量的物质或能量,导致环境质量下降,进而对人体健康、财产、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特征:

1、环境污染必须伴随人类活动产生

2、环境污染须为物质或能量从一定的设施设备向外界排放或泄露

3、环境污染必须出现环境质量下降的结果

环境污染的分类(3种分类标准)

1、以产生污染的人类活动为标准,分为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2、以污染的环境要素为标准,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等

3、以污染物性质为标准,分为物质污染、能量污染

“三同时”制度的3主要内容及违反“三同时”制度的行政法律责任

内容包括: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1、同时设计:即在对建设项目主体工程进行设计时,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要求的设计程序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设计

2、同时施工:即对建设项目中有关的环境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施工

3、同时投产使用:在建设项目投产使用前,建设单位必须向审批的环保部门提交环境保护设计竣工验收的申请,经验收合格并发给相应的合格证后,方可正式投产使用。

违反时行政法律责任:对试生产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或者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超过3个月而未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由审批环评文件的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办理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手续,逾期不改正或者未办理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处以5万元以下罚款。

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3表现

1、通过质量体系认证或获得绿色标签认定

2、推行清洁生产

3、主动对外宣示企业环境保护守则

协调发展原则概念、3内涵3意义6制度措施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指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考虑到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使环境与资源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又能够使环境资源保持在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对适当环境质量要求的水平上,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内涵:

1、协调发展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统一

2、协调发展的实质是重视环境与资源保护,不能因为经济发展牺牲环境利益

3、协调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意义:

1、正确处理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有利于实现社会的长久繁荣与发展

制度措施:

1、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体化决策

2、通过“三同时”制度保障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3、通过循环经济制度将经济发展建立在环境承载力基础上

4、通过清洁生产制度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5、通过清洁能源制度解决环境对经济的制约

6、通过绿色GDP核算等经济政策促进和保障协调发展原则的实现

公众参与原则概念、4内涵、5制度措施

公众参与原则(环境民主原则、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原则),指公众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开发决策、建设项目有相应的知情、参与决策与监督的权利。

内涵:

1、参与的主体是公众

1、参与的对象主要是影响公众环境利益的建设项目

2、参与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法定的程序进行

3、参与的内容包括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决策权、监督权

制度措施:

1、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2、环境行政许可和环境行政处罚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3、建立环境信息公开与披露制度

4、鼓励各类非政府环保组织代表公众参与环境决策

5、建立公众参与的司法保障制度

公众环境权益的5内容

1、优美、舒适环境的享受权

2、开发利用环境决策与行为知情权

3、开发利用环境建言权

4、监督开发利用环境行为及其检举和控告权

5、环境权益侵害救济请求权

受益者负担原则概念4内容3意义3制度措施

受益者负担指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或者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和危害者,应当支付由其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损害费用,并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

内容:

谁开发谁保护

谁破坏谁恢复

谁利用谁补偿

谁污染谁治理

意义:

1、实现社会公平

2、降低环境保护成本

3、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质量

制度措施:

1、实行排污收费制度

2、实行生态补偿制度

3、征收环境税

固体废物转移的概念、法律制度

1、固体废物转移指将固体废物从某一地域搬运到另一地域的过程,但是不包括在同一固体废物产生源内部的转移。由于固体废物转移会导致环境污染转移,并可能导致新的环境污染产生,因此有严格的管制

2、将固体废物移出省级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应当商经接受地省级人民政府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批准该固体废物移出省级行政区域。未经批准的,不得转移。对违反者,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3、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或者不能以无害化方式利用的固体废物,对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实行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进口的分类管理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确立的“三化”原则

1、减量化:指在对资源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要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或能源,以尽可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2、资源化:对已经成为固体废物的各种物质采取措施,进行回收、加工使其转化成二次原料或能源予以再利用的过程

3、无害化:指对那些不能再利用,或者依靠当前技术水平无法予以再利用的固体废物,进行妥善贮存和处置,使其不对环境、人身、财产的安全造成危害

噪声污染的限期治理制度

1、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限期治理。

2、限期治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对小型单位限期治理,可以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内授权其环保部门决定。

3、噪声敏感建筑物:医院、学校、科研单位、机关、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4、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医疗区、文教科研区、以机关和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我国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环境的4措施

1、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点和保护标志

2、实行监测制度

3、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及时采取拯救措施

《水法》关于水事纠纷的处理

1、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发生水事纠纷的,应当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裁决,有关各方必须遵照执行。在水事纠纷解决前,未经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在行政区域交界线两侧一定范围内,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改变现状

2、单位之间、个人之间、单位与个人之间发生水事纠纷的,应当协商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水事纠纷解决前,当事人不得单方面改变现状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在处理水事纠纷时,有权采取临时的处置措施,有关各方和当事人必须服从

预防水土流失的4禁止性措施

1、禁止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从事取土、挖沙、采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

2、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地区,应当限制或者禁止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严格保护植物、沙壳、结皮、地衣等

3、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区开垦种植农作物

4、禁止采集发菜

我国开发利用水资源遵循的3原则

1、坚持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有关地区之间的利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2、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需要

3、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开源与节流相结合,节流优先和污水处理再利用

《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1、《海洋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也适用该法。

《海岛保护法》对领海基点所在海岛实行特别保护的措施

1、对领海基地所在海岛,应当由海岛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保护范围,报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备案。

2、禁止在领海基点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以及其他可能改变该区域地形、地貌的活动。违反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反行为,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的5情形

1、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以及虽遭受破坏但经过保护能够恢复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

2、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或者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海岛、湿地、海湾等

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

5、其他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区域

跨界环境损害赔偿3范围

1、人身伤亡。这是跨境环境损害赔偿的主要内容,通常由相关国家的国内法院根据本国的赔偿标准决定如何赔偿

2、财产损失。通常仅对直接财产损失进行赔偿

3、预防措施、应急措施、恢复措施的费用与支出

《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的信息通报与公众监督机制

1、省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根据促进清洁生产工作的需要,在本地区主要媒体上公布未达到能源消耗控制指标、重点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的企业名单,为公众监督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供依据

2、上述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相关部门的规定公布能源消耗、重点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对违反者,责令公布,可以处10万元以下罚款

《土地管理法》关于征收建设用地审批权限的决定

1、征收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必须由国务院批准

2、征收其他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务院备案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除国家机关用地、军事用地等依法以划拨方式取得外,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方式取得。

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建设单位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方可使用土地。

《渔业法》规定的关于禁止破坏性捕捞作业的5规定

1、禁止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

2、禁止在禁渔期、禁渔区进行捕捞

3、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

4、禁止制造、销售、使用禁用的渔具

5、禁止捕捞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苗种

行政处理机制在解决环境侵权纠纷方面的意义

1、行政处理制度能够正视当事人之间实质上的不平等关系,保障当事人权利的公平性

2、行政处理程序的费用主要由国库负担,减轻了当事人的负担

3、行政处理程序通常较为简便,有利于迅速妥善解决环境侵权纠纷

传统法律部门的救济手段和方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3局限性

1、传统法律部门的救济属于事后救济。这与公众要求预防环境污染和避免损害的预期差距较大

2、传统法律部门的救济属于个案救济。这与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大规模、连续性、潜伏性损害对公共环境利益的影响不符

3、传统法律部门的救济属于分散救济。这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不符。

实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的3步骤

1、确定总量控制区

2、确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3、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分配

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权限

1、国务院环保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2、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指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备案。

环境污染侵权的概念、特征、归责原则(含义)、3构成要件、2免责事由、2承担形式

概念:环境污染侵权指因向环境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进而对他人人身权、财产权、环境权造成损害的行为

特征:

1、主体的不平等性和不可互换性

2、加害行为在价值判断上的社会妥当性、合理性

3、侵害状态的间接性、继续性、反复性、广阔性和累积性

4、环境污染侵权兼有私害性和公害性

环境污染侵权是特殊侵权。

因环境污染造成他人损害的,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即在污染者因污染环境给他人造成损害时,无论其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都应当对其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损害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构成要件:损害后果、污染行为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损害后果通常表现为:侵害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环境权

污染行为通常表现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行为

因果关系通常通过举证责任倒置、因果关系推定来认定

免责事由:不可抗力和受害人过错

不可抗力:1、不可抗力事由必须是造成损害后果发生的唯一原因,才能据此免责。 2、不可抗力事由发生后,行为人必须及时采取了合理措施,仍不能避免损害的才能免责。

受害人过错:环境侵权是特殊侵权,实行无过错原则。因此不存在过失相抵,仅仅根据受害人过错大小判断加害人免责还是减轻责任。通常,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排污方不承担赔偿责任;损害是由受害人严重过失造成的,可以减轻排污方的赔偿责任。

承担形式:1、侵害排除 2、损害赔偿

《森林法》关于森林采伐管理的规定

1、实行森林采伐限额

2、年度木材生产计划

3、森林、林木的采伐方式

4、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行政责任概念、2分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行政责任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主体在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法规规范时,应当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

根据违反主体的不同类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行政责任分为:行政处分、行政处罚

行政处分:指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员违法的不利法律后果

行政处罚:指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相对人违法的不利法律后果

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5作用

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主要起平台的作用,具体表现:

1、为各国在环境事务方面的磋商和合作提供信息服务

2、收集和发布环境信息,为国家之间的环境合作提供信息服务

3、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或通过决议、宣言等方式推动国际环境法原则和规则的发展

4、协助实施和执行国际环境法和环境标准

5、为解决环境争端提供相对独立和中立的争端解决机制和场所

《斯德哥尔摩宣言》的3意义

1、宣言第一次阐明了国际环境法的原则和规则,其中部分原则和规则被后来的国际环境条约所采纳,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和规则

2、尽管宣言本身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它为国际环境保护提供了政治和道义上的依据

3、宣言为后来各国制定和发展本国国内环境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国际争端解决方法

1、政治方法:谈判、协调、调查、斡旋、和解

2、法律方法:仲裁、司法解决

国际环境法的7原则

1、国家主权与不损害管辖范围外环境的原则

2、国际环境合作原则

3、防止环境损害原则

4、谨慎原则

5、污染者负担原则

6、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7、可持续发展原则

国家管辖以外的环境与资源3种类

1、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分享的环境资源。如多瑙河、湄公河

2、人类共有物。如公海、大气层

3、受特定国际条约规范的区域。如国际海底、南极、外层空间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概念、体现(共同原则、区别原则)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指:各国应当共同承担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的责任,但各国承担的责任份额是有区别的。共同原则体现:

1、各国都应当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其管辖范围内的环境

2、各国都应当广泛参与有关的国际合作

3、各国都应当在环境方面相互支持、合作

然而,由于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不应当也不可能要求所有国家同时承担完全相同的责任。

在臭氧层保护方面,发达国家必须立刻和率先削减臭氧层物质,而发展中国家可以享受10年的宽限期。这是区别原则的具体体现。

区别原则是对共同原则的具体化和再分配,即发达国家对环境问题承担主要责任,发展中国家对环境问题承担次要责任。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4内容

1、代际公平:即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得妨碍和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2、代内公平:即本代内所有的人,不论其国籍、种族、性别、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方面的差异,都享有平等利用自然资源和享受清洁环境的权利。

3、要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4、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当相互协调、兼顾。

国际环境法5渊源

国际环境法的渊源通常指国际环境法的形式渊源,即它的表现形式。目前国际环境法的渊源包括:

1、国际环境条约。国际环境条约是国际环境法最主要的渊源。国际环境条约指国际法主体之间订立的,明确各主体权利内容的,以环境保护或者生态保护为直接目的的国际协议。国际环境条约包括全球性多边条约、区域性多边条约、双边条约。全球性多边条约通常采用“框架条约+议定书+附件”的模式

2、国际环境习惯。国际环境习惯与国际环境条约相比处于次要的地位。国际环境习惯指国际法主体在彼此交往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被各国所接受的,以环境保护或者生态保护为直接目的的国际习惯。

3、一般法律原则。一般法律原则的主要作用在于填补相关国际环境法渊源的空白

4、辅助性渊源。辅助性渊源包括司法判例和公法学家学说,这两者不是独立的国际环境法渊源,但是可以作为确定某项国际环境法原则与规则存在的证据。

5、“软法”。许多由国际组织或者国际会议通过的书面文件的法律效力不是十分明确,有的有拘束力,有的无拘束力。这些书面文件被称为“软法”。例如《斯德哥尔摩宣言》《内罗毕宣言》《里约宣言》

《京都议定书》的2成就

1、在附件A中明确列出了温室气体名录,产生温室气体的能源部门和类别

2、在附件B中列出了承诺减排的39个公约附件一缔约方的目录,这些缔约方可适用联合履约机制,缔约国家承诺平均减排5%

中国对全球环境问题的5立场

1、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明确国际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

3、认真履行国际环境保护义务

4、不应把保护环境作为提供发展援助的附加条件

5、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

土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土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用粒径级配曲线法表示土样的颗粒组成 情况时,若曲线越陡,则表示土的 ( )

A.颗粒级配越好 B.颗粒级配越差C.颗粒大小越不均匀 D.不均匀系数越大 2.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3.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A.方向向下 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 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4.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 )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 D.直线的 5.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 ) A.附加应力的变化 B.总应力的变化C.有效应力的变化 D.自重应力的变化6.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P用于矩1/4. 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 )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安全度不变 D.安全与否无法确定

7.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 A.β<φ B.β=φ C.β>φ D.β≤φ 8.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常用图表的是 ( ) A.钻孔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D.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9.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按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 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Z(注:距的大小规定为( ) A.e≤ι/30 B.e≤ι/10 .e≤b/2 DC.e≤b/4 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10. ( ) 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 是.减小液化的可能性A B.减小冻胀.消除湿陷性 D .提高地基承载力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1.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荷载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称为____。

自考操作系统简答题

操作系统简答题整理 1、进程与线程有什么区别? 答:从调度,并发性,系统开销,拥有资源等方面来比较线程和进程:⑴调度.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独立调度,分派的基本单位是进程.而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则把线程作为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⑵并发性.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而且在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亦可并发执行,因而使操作系统具有更好的并发性,从而能更有效地使用系统资源和提高系统吞吐量.⑶拥有资源.不论是传统的操作系统,还是设有线程的操作系统,进程都是拥有资源的一个独立单位,它可以拥有自己的资源.一般地说,线程自己不拥有系统资源(也有一点必不可少的资源),但它可以访问其隶属进程的资源,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共享其资源.⑷系统开销.由于在创建,撤销或切换进程时,系统都要为之分配或回收资源,保存CPU现场.因此,操作系统所付出的开销将显著地大于在创建,撤销或切换线程时的开销. 2、AND信号量集机制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它能解决什么问题? 答:AND同步机制的基本思想是,将进程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临界资源一次性全部分配给进程,待该进程使用完后再一起释放。只要尚有一个资源未能分配给该进程,其他所有可能为之分配的资源也不分配给它。亦即,对若干个临界资源的分配采取原子操作方式,要么全部分配到进程,要么一个也不分配。它能解决的问题:避免死锁的发生 4、试述分页和分段的主要区别。 答:区别:(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分页仅仅是由于系统管理的需要而不是用户的需要。段则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喊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分段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2)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决定,由系统把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是由机器硬件实现的,因而在系统中只能有一种大小的页面;而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通常由编译程序在对源程序进行编译时,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 (3)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即单一的线性地址空间,程序员只需利用一个记忆符,即可以表示一个地址;而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则是二维的,程序员在标识一个地址时,既需要给出段名,,又需给出段内地址。 5、什么是虚拟存储器,其实现方式有哪些? 答:虚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加以扩充的一种存储齐系统。 实现方式:1)分页请求系统2)请求分段系统 6.什么是临界资源?什么是临界区? 答:(1)临界资源是指每次仅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 属于临界资源有硬件打印机、磁带机等,软件在消息缓冲队列、变量、数组、缓冲区等。(2)不论是硬件临界资源,还是软件临界资源,多个进程必须互斥地对它进行访问。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 7.请说明SPOOLing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SPOOLing系统的组成:输入井和输出井、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输入进程和输出进程。 SPOOLing技术的特点:(1)提高了I/O速度. (2)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3)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多个进程同时使用一独享设备,而对每一进程而言,都认为自己独占这一设备,不过,该设备是逻辑上的设备. 8. 内存管理有那些功能? 1)内存分配2)内存保护3)地址映射4)内存扩充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简答题

是断 晃 1、零序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原则是什么?答躲过被保护线路末端发生接地短路时流过保护的最大零序电流;当系统采用单相重合闸时,应躲过非全相振荡时出现的最大 零序电流。 1、零序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原则是什么?答躲过被保护线路末端发生接地短路时流过保护的最大零序电流,躲过断路器三相触头不同期合闸所产生的最大零序电流;当系统采用单相重合闸时,应躲过非全相振荡时出现的最大零序电流。 2、方向性电流保护为什么有死区?死区由何决定?如何消除?答:当保护安装处附近发生三相短路时,由于母线电压降低至零,方向元件不动作,方向电流保护也将拒动,出现死区。死区长短由方向继电器最小动作电压及背后系统阻抗决定。消除方法常采用记忆回路。 3、何谓功率方向继电器90°接线方式?它有什么优点答:是指在三相对称的情况下,当时,加入继电器的电流如和电压相位相差90°。优点:第一,对各种两相短路都没有死区,因为继电器加入的是非故障的相间电压,其值很高;第二,选择继电器的内角后,对线路上发生的各种故障,都能保证动作的方向性。 4、与变压器纵差保护相比,发电机的纵差动保护有何特点?答:与变压器相比,发电机纵差保护不存在不平衡电流大特点,但在发电机中性点及附近发生相间故障时,发电机纵差保护存在有死区,因此,保护存在有如何减小死区提高保护灵敏度的问题 45、断流器失灵保护是答案:当故障线路的继电保护动作发出跳闸脉冲后,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能够以较短的时限切除同一发电厂或变电所内其它有关的断路器,以使停电范围限制为最小的一种更后备保护。 答案:纵连差动保护 4、发电机的故障类型。 答案:发电机的故障类型有定子绕组相间短路,定子绕组一相的匝间短路和定子绕组单相接地;转子绕组一点接地或两点接地,转子励磁回路励磁电流消失。 5、发电机的不正常运行状态。 答案:由于外部短路电流引起的定子绕组过电流;由于负荷超过发电机额定容量而引起的三相对称过负荷;由于外部不对称短路或不对称负荷而引起的发电机负序电流和过负荷;由于突然甩负荷而引起的定子绕组过电压;由于励磁回路故障或强励时间过长而引起的转子绕组过负荷;由于汽轮机主气门突然关闭而引起的发电机逆功率等 10、什么是励磁涌流。 答案:当变压器空载投入和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时,铁心中的测通迅速变为原来的2倍,铁心严重饱和,励磁电流剧烈增大,可以达到额定电流的6-8倍,这个电流就叫励磁涌流。 13、前加速的优点及适用场合。 答案:第一,能够快速地切除瞬时性故障。第二,可能使瞬时性故障来不及发展成永久性故障,提高重合闸的成功率。第三,能保证发电厂和重要变电所的母线电压在0.6—0.7倍的额定电压以上,提高电能质量。第四,使用的设备少,简单经济。 适用于35KV以下由发电厂和重要牵引变电所引出的直配线路。 14、后加速的优点。 答案:第一,第一次是有选择的切除故障,不会扩大停电范围,特别是在重要的高压电网中,一般不允许保护无选择的动作而后以重合闸来纠正。 第二,保证了永久性故障能瞬时切除,并仍然有选择性。 第三,和前加速相比,使用中不受网络结构和符合条件的限制,一般说来是有利而无害的。 18、什么是输电线的纵联保护? 答案:输电线的纵联保护,就是用某种通信通道将输电线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连结起来,将各端的电气量传送到对端,将两端的电气量比较,以判断故障在本线路范围内还是在线路范围之外,从而决定是否切断被保护线路,理论上具有绝对的选择性。 23、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是指什么,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有哪几种方式? 答案: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是指保护中电流继电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对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目前广泛采用的是三相星型接线和两相星形接线两种方式。 25、大电流接地系统中,为什么有时加装方向继电器组成零序电流方向保护? 答案:大电流接地系统中,如线路两端的变压器中性点都接地,那么当线路上发生接地短路时,在故障点与变压器中性点之间都有零序电流流过,其情况和两侧电源供电的辐射型电网

操作系统 简答题

操作系统 一、1、什么就是操作系统?从资源管理瞧操作系统的功能有哪些?答:(1)、操作系统就是一个系统软件,它能有效地管理与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硬件与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与数据的集合。 (2)、a、处理机管理:分配与控制处理机b、存储器管理:分配及回收内存 c、I/O(Input/Output)设备管理:I/O分配与操作 d、文件管理:文件存取、共享与保护(详见课本P2-3) 2、什么叫并发性?什么叫并行性? 答:并发性: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并行性: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3、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进行比较。 答:及时性:实时系统要求更高 [分时系统:秒级(一般情况)实时系统: 微秒级甚至更小] 交互性:分时系统交互性更强 可靠性:实时系统要求更高(详见课本P9与P11) 三、1、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的概念?它与程序的区别与联系就是怎样的? 答:(1)程序在并发执行方式下,运行时具有异步性的特征,“程序”这个静态概念已经不足以描述程序的执行过程。这样,就需要一个数据结构PCB来记录程序的状态,以及控制其状态转换所需的一些信息。因此,将PCB、程序、数据三者组成一

个完整的实体,就就是进程实体。进程就是程序的一次执行,引入进程的概念,便于操作系统对于程序的运行进行控制。 (2)区别:1)进程就是指令的有序集合,就是静态的,进程就是程序的执行,就是动态的。2)进程的存在就是暂时的,程序的存在就是永久的。3)进程的组成应包括程序与数据。除此之外,进程还应由记录进程状态信息的“进程控制块”组成。 联系:程序就是构成进程的组成部分之一,一个进程的运行目标就是执行它所对应的程序。如果没有程序,进程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从静态的角度瞧,进程由程序、数据与进程控制块三部分组成。 2、什么就是进程的互斥与同步? 答:进程互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由于竞争资源而形成的制约关系。 进程同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由于某种时序上的限制而形成的相互合作的制约关系。 3、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的调度原则就是什么? 答:①如果有若干进程要求进入空闲的临界区,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进入。②任何时候,处于临界区内的进程不可多于一个。如已有进程进入自己的临界区,则其它所有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③进入临界区的进程要在有限时间内退出,以便其它进程能及时进入自己的临界区。④如果进程不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则应让出CPU,避免进程出现“忙等”现象。 4、说明进程的结构、特征与基本状态。 答:进程就是程序在其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就是资源分配与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进程由程序、数据与进程控制块组成 进程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

最新土力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土力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用粒径级配曲线法表示土样的颗粒组成情况时,若曲线越陡,则表示土的 ( B ) A.颗粒级配越好 B.颗粒级配越差 C.颗粒大小越不均匀 D.不均匀系数越大 2.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B )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3.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D ) A.方向向下 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 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4.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D )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 D.直线的 5.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 C )

A.附加应力的变化 B.总应力的变化 C.有效应力的变化 D.自重应力的变化 6.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P1/4用于矩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 A )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安全度不变 D.安全与否无法确定 7.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A ) A.β<φB.β=φ C.β>φ D.β≤φ 8.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常用图表的是 ( C ) A.钻孔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D.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9.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按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距的大小规定为(注:Z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 ) A.e≤ι/30 B.e≤ι/10 C.e≤b/4 D.e≤b/2 10.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是 ( C ) A.减小液化的可能性 B.减小冻胀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简答题

第一章:操作系统 1.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它是一些程序模块的集合。他们能有效地组织和 管理硬件及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控制程序的执行,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功能,使得用户能够灵活、方便、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并使整个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运行。 2.OS的主要作用:(1)是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的管理者;(2)是用户使用系统硬件、软件的接口;(3)OS还 是扩展机和虚拟机;(4)合理组织工作流程。 3.OS的特征:(1)并发性: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段内发生;(2)共享性:多个进程共享有限的计算机资源;(3) 虚拟性:一个物理实体映射为若干个对应的逻辑实体;(4)异步性(也叫不确定性、随机性):进程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时间不确定。 4.OS的功能:(1)处理及管理;(2)存储管理;(3)设备管理;(4)文件管理;(4)用户接口。 5.* OS的分类: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 操作系统。 第二章: 1.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两种接口,一个是命令接口,一个是程序接口(系统调用接口)。(1)命令接口:用户通 过这些命令来组织和控制作业的执行。(2)程序接口:编程人员使用他们来请求操作系统服务。 2.使用操作命令进行作业控制的两种方式:联机方式(联机命令接口)、脱机方式(脱机命令接口)。 第三章:进程 1.进程的概念:进程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管理和分配资源的最小单位。 2.进程的特征:并发性;动态性;独立性;交往性;异步性。 3.进程的3种状态:运行态、就绪态、阻塞态。 4.3种状态的转化:【重要】 5.临界区:(解释一)把不允许多个并发进程交叉执行的一段程序称为临界区。(解释二)把系统中不允许同时多 个进程访问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而在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程序称为临界区。 6.信号量:信号量是一种特殊的变量,用于管理临界区的共有资源。 7.综述:PV操作,涉及计算题。 第四章:死锁 1.死锁定义:一组进程中,每个进程都无限等待被该组进程中另一进程所占有的资源,因而永远无法得到资源, 这种现象称为进程死锁,这一组进程就称为死锁进程。 2.死锁产生的条件:(1)互斥使用(资源独占);(2)不可强占(不可剥夺);(3)请求和保持(部分分配,占有 已分配);(4)循环等待(环路等待)。 3.*解决死锁的方法:(1)鸵鸟策略(忽略不管);(2)预防死锁(破坏其产生条件);(3)避免死锁(分配过程中 采取策略);(4)检测死锁(允许发生死锁);(5)解除死锁(与检测死锁配套使用)。 4.死锁预防:(1)破坏“不可剥夺”条件;(2)破坏“请求和保持”条件;(3)破坏“循环等待”条件。 5.死锁避免定义: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对进程发出的每一个系统能够满足的资源申请进行动态检查,并根据检查 结果决定是否分配资源,若分配后系统可能发生死锁,则不予分配,否则予以分配。(思索避免具有两种状态:安全状态和非安全状态) 6.死锁预防与死锁避免的区别:死锁预防是设法破坏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严格防止死锁的发生(根本就不会发 生死锁)。而死锁避免则没有这么严格,它是一种动态策略(允许发生死锁)。

2016继电保护重点及答案

2016继电保护重点及答案

2016年继电保护复习重点 2016继电保护试卷题型为填空题20*1’(20%)、简答题5*6’(30%)、论述分析题3*10’(30%)、计算题1*20’(20%)主要复习大纲如下: 1.继电保护装置的定义 答:继电保护装置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2.主、后备保护定义 答:主保护是指能以较短时限切除被保护线路(或元件)全长上的故障的保护装置。 考虑到主保护或断路器可能拒动而配置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 当电气元件的主保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起后备作用,称为近后备。 当主保护或其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上一元件的保护起后备作用称为远后备。 3.电力系统故障类型 答: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单相接地短路。 危害:三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

概率:三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 4.保护装置的构成 答: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和执行输出元件组成 5.继电保护四性及其含义 答:可靠性: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其主要取决于保护装置本身的制作质量、保护回 路的连接和运行维护的水平。 选择性:指保护装置动作时,在最小的区间 内将故障从电力系统中断开,最大限度的保 证系统中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 速动性:指尽可能地切除故障,以减少设备 及用户在大短路电流、低电压下运行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 行的稳定性。 灵敏性:指对于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6.返回系数定义 答: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系数。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一般取值为0.85-0.9 7.最大运行方式、最小运行方式

(完整版)操作系统简答题

1.操作系统的目标是什么? 答: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2.什么是计算机操作系统。 答: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控制程序的执行,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功能,使得用户能够合理、方便、有效地使用计算机,使整个计算机系统能高效运行的一组程序模块的集合。 3.操作系统的三种基本类型是什么。 答: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4.试说明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的优缺点。 答:优点是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 缺点是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5.试叙述多道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答:在多道批处理系统中,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首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成为“后备队列”;然后,按一定的作业调度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使它们共享CPU 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6.简述分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征。 答:(1)分时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法,将CPU 的访问时间平均分给每个用户,使每个用户都可以访问到中央计算机资源。 (2)分时系统的特性: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7.操作系统的五大管理功能是什么? 答: 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 8.操作系统的四个基本特征。 答:操作系统的四个基本特征分别是: (1)并发性: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并发性是指宏观上在一段时间内有多道程序在同时运行。但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每一时刻仅能执行一道程序,故微观上这些程序是在交替执行的。 (2)共享性:共享是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根据资源属性不同分为互斥共享方式和同时访问方式。 (3)虚拟性:在操作系统中的所谓“虚拟”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成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4)异步性: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允许多个进程并发执行,但由于资源等因素的限制,通常,进程执行并非“一气呵成”,而是以“走走停停”的方式运行。

(完整版)土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用粒径级配曲线法表示土样的颗粒组成情况时,若曲线越陡,则表示土的 ( B ) A.颗粒级配越好 B.颗粒级配越差 C.颗粒大小越不均匀 D.不均匀系数越大 2.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B )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3.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D ) A.方向向下 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 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4.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 D )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 D.直线的 5.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 C ) A.附加应力的变化 B.总应力的变化 C.有效应力的变化 D.自重应力的变化 6.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P1/4用于矩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 A )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安全度不变 D.安全与否无法确定 7.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A ) A.β<φB.β=φ

C.β>φ D.β≤φ 8.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常用图表的是 ( C ) A.钻孔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D.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9.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 按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距的大小规定为(注:Z 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 ( ) A.e≤ι/30 B.e≤ι/10 C.e≤b/4 D.e≤b/2 10.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是 ( C ) A.减小液化的可能性 B.减小冻胀 C.提高地基承载力 D.消除湿陷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1.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荷载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称为____。 12.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愈陡,其不均匀系数C u值愈____。 13.人工填土包括素填土、冲填土、压实填土和____。 14.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________和承压水三种类型。 15.在计算地基附加应力时,一般假定地基为均质的、应力与应变成________关系的半空间。 16.前期固结压力大于现有土自重应力的土称为________土。 17.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在室内通过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和________验测定。 18.无粘性土土坡的稳定性大小除了与土的性质有关外,还与____有关。 19.墙后填土为粘性土的挡土墙,若离填土面某一深度范围内主动土压力强度为零,则该深

继电保护简答题

1.具有制动特性的差动继电器能够提高灵敏度的原因:流入差动继电器的不平衡电流 与变压器外部故障时的穿越电流有关。穿越电流越大,不平衡电流也越大,具有制动特性的差动继电器正式利用这个特点,在差动继电器中引入一个能够反应变压器穿越电流大小的制动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不再是按躲过最大穿越电流整定,而是根据实际的穿越电流自动调整。 2.最大制动比:差动继电器动作电流和制动电流之比。 3.三相重合考虑两侧电源同期问题的原因:三相重合时,无论什么故障均要切除三相 故障,当系统网架结构薄弱时,两侧电源在断路器跳闸以后可能失去同步,故需要考虑两侧电源的同期问题。 4.单相重合闸不需要考虑同期问题的原因:单相故障只跳单相,使两侧电源之间仍然 保持两相运行,一般是同步的,故不需考虑同期问题。 5.输电线路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在系统振荡、非全相运行期间不会误动的原因:系统振 荡时线路两侧通过同一个电流,与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的情况一样,差动电流为量值较小的不平衡电流,制动电流较大,选取适当的制动特性,就会保证不误动作; 非全相运行时,线路两侧电流也为同一个电流,电流纵联差动保护也不会误动作。 6.负荷阻抗:指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保护安装处的电压(近似为额定电压)与电流 (负荷电流)的比值。正常运行时电压较高、电流较小、功率因数高,负荷阻抗量值较大。 7.短路阻抗:指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保护安装处电压变为母线残余电压,电流变为 短路电流,此时测量电压与测量电流的比值。即保护安装处与短路点之间一段线路的阻抗,其值较小,阻抗角较大。 8.系统等值阻抗:单个电源供电时为保护安装处与背侧电源点之间电力元件的阻抗和; 多个电源供电时为保护安装处断路器断开的情况下,其所连接母线处的戴维南等值阻抗。即系统等值电动势与短路电流的比值,一般通过等值、简化的方法求出。9.继电保护装置及其作用: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 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其作用:①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动作;②电力系统不正常运行时发出报警信号,通知工作人员处理,使其尽快恢复正常运行;③电力系统故障时,甄别出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并向故障点与电源点之间、最靠近故障点的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将故障部分与电网其他部分隔离。10.构成距离保护必须用各种环上的电压、电流作为测量电压和电流的原因:在三相电 力系统中,任何一相的测量电压与测量电流之比都能算出一个测量阻抗,但是只有故障环上的测量电压、电流之间才满足关系U m=I m Z m=I m Z k=I m Z1L k,即由它们算出的测量阻抗才等于短路阻抗,才能够正确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用非故障环上的测量电压、电流也可算出一个测量阻抗,但它与故障距离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能正确反应故障距离,故不能构成距离保护。 11.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中,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①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的计算 变比与实际变比不一致;②变压器带负荷调节分接头;③电流互感器有传变误差; ④变压器的励磁电流。

第二章windows7操作系统简答题答案知识讲解

第二章w i n d o w s7操作系统简答题答案

第二章windows7操作系统简答题答案注:(答案是我根据书上内容做来的不是百分之百正确的标准答案供参考哈)1.在windos 7系统的桌面创建“画图”的快捷方式,简述操作步骤。 单击桌面左下角的开始按钮,在菜单栏中左键点击所有程序,。在所有程序中我们可以看到附件,选中附件中的“画图”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2.利用搜索功能查找c盘上所有以map为扩展名的文件,并将找出的文件彻 底删除,简述操作步骤。 点击电脑桌面左下角的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在开始菜单中打开资源管理器,或者双击桌面上的“计算机”打开资源管理器。 在资源管理器中打开本地磁盘C盘,然后在资源管理器的右上角的搜索栏中输入“map”然后进入搜索 在搜索出来的结果中选择需要删除的文件,按delete键删除。 3.使用“计算机”按“FAT32”文件系统格式化一个新的优盘简述操作步骤。 首先把U盘插进电脑的USB接口,然后双击桌面上的“计算机”打开资源管理器,在资源管理器中找到我们插入的U盘,右键单击U盘,在弹出的快捷菜单栏中选择格式化打开格式化窗口。把窗口中的文件系统改为f a t32,然后单击开始。 4.使用“资源管理器”,在C盘根文件夹中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命名为“我的记事本”;将D 盘所有扩展名为.txt的文件复制到该文件夹,简述操作步骤。 1)双击桌面上的计算机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左键双击c盘进入c盘的根目录。然后,右键单击资源管理器窗格中的空白部分,在弹出来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文件夹并把文件夹的名字更改为“我的记事本”

《土力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土力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无粘性土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颗粒的粒径、级配 2、用三轴试验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的抗剪强度指标值最大的是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最小的是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3、评价粗颗粒土粒径级配的指标有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和。 4、τf表示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当土体中某点的剪应力τ=τf时,土体处 于状态;τ>τf时,土体处于状态;τ<τf时,土体处于状态。 5、桩按受力分为和。 6、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时,挡土墙墙背因、,墙后填土表面因。 7、桩的接头方式有、和。 8、建筑物地基变形的特征有、、和倾斜四种类型。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采用搓条法测定塑限时,土条出现裂纹并开始断裂时的直径应为() (A)2mm (C) 4mm(D) 5mm 2、《地基规范》划分砂土的密实度指标是() (A)孔隙比(B)相对密度(D) 野外鉴别 3、建筑物施工速度较快,地基土的透水条件不良,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宜选用() B)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C)排水剪切试验(D)直接剪切试验 4、地基发生整体滑动破坏时,作用在基底的压力一定大于()。 (A)临塑荷载(B)临界荷载(D)地基承载力 5、夯实深层地基土宜采用的方法是 ( ) (B)分层压实法(C)振动碾压法(D)重锤夯实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直剪试验存在哪些缺点? 2、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3、产生被动土压力的条件是什么? 4、什么是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定单桩承载力的方法有哪几种? 四、计算题(共50分) 1、某土样重180g,饱和度S r=90%,相对密度为2.7,烘干后重135g。若将该土样压密,使其干密度达到1.5g/cm3。试求此时土样的天然重度、含水量、孔隙比和饱和度。(10分) 1、解:由已知条件可得原土样的三相数值为: m=180g m s=135g m w=180-135=45g V s=135/2.7=50cm3 V w=45 cm3 V v=45/0.9=50cm3 V=50+50=100 cm3 土样压密后的三相数值为:V=135/1.5=90cm3 V v=90-50=40 cm3 V w=40 cm3 m w=40g m=135+40=175g γ=175/90×10=19.4 kN/m3 w=40/135×40%=30% e=40/50=0.8

操作系统简答题试题及答案

1.I/O软件一般分为哪几个层次? 从硬件层到用户层分为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 动程序;与设备无关的I/O软件;用户空间的 I/O软件等4层。 2.操作系统有哪些基本类型? 基本的操作系统类型有三种:多道批处理操作 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及实时操作系统。.各举 出一个实例?随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先 后出现了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 统、多处理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 式操作系统。 3.有几种I/O控制方式?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常用的I/O控制技术有4种:程序直接控 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DMA方式和通道控制 方式。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是由用户进程直接控制内 存或CPU和外围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送。这种方 式控制者都是用户进程。 中断方式被用来控制外围设备和内存与CPU 之间的数据传送。这种方式要求CPU与设备 (或控制器)之间有相应的中断请求线,而且 在设备控制器的控制状态寄存器的相应的中 断允许位。 DMA方式又称直接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方式。其基本思想是在外围设备和内 存之间开辟直接的数据交换通道。 通道控制(channel control)方式与DMA 方式相类似,也是一种以内存为中心,实现设 备和内存直接交换数据的控制方式。与之不同 的是,在DMA方式中数据传送方向、存放数据 内存始址以及传送的数据块长度等都是由 CPU控制,而在通道方式中这些都是由专管输 入输出的硬件——通道来进行控制 4.常见的文件物理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 点?各自与文件的存取方式的关系如何? 常见的文件物理结构有顺序结构,链接结构, 索引结构。 顺序结构以编号连续的磁盘块存储文件内容, 适合于顺序存取和直接存取; 链接结构将逻辑上连续的文件块存放到不连 续的物理块中、然后在每一个物理块保存一个 存放下一个逻辑块的物理块的指针,以保持逻 辑块的连续性,此类结构顺序存取;以索引结 构存储的文件,适合于顺序存取、直接存取。 索引结构是在文件目录中设置一张文件物理 块的索引表,表中依文件逻辑块的顺序登记各 个逻辑块所在的物理块地址。该方式适合于顺 序存取、直接存取。以顺序结构存储的文 件,适合于顺序存取和直接存取,以链接结构 存储的文件,适合于顺序存取,以索引结构存 储的文件,适合于顺序存取、直接存取。 5.给出两种I/O调度算法,并说明为什么I/O 调度中不能采用时间片轮转法。 答: I/O调度程序通常采用(1)先来先服 务调度和(2)优先级调度两种调度算法。 由于I/O操作中一般会涉及通道操作,而通道 程序已经启动就不能停止,直至完成。在它完 成之前不会被中断,即通道程序不接受从CPU 来的中断。因此I/O调度程序不能采用时间片 轮转调度算法。 6.何谓缓冲区?为什么要引入缓冲? 缓冲即是使用专用硬件缓冲器或在内存中划 出一个区域用来暂时存放输入输出数据的器 件。 引入缓冲是为了匹配外设和CPU之间的处理速 度,减少中断次数和CPU的中断处理时间,同 时。解决DMA或通道方式时的数据传输瓶颈问 题 7.何谓进程通信?常见的进程通信方法有哪 些? 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存储区,信息传 递,共享文件 8.何谓死锁?产生死锁的原因有哪些? 若系统中存在一组进程(两个或多个),它们 中的每一个进程都占用了某种资源而又都在 等待其中另一进程所占用的资源,这种等待永 远不能结束,这种现象称为死锁。 产生死锁的原因包括竞争资源和进程推进顺 序不当。 9.何谓死锁?为什么将所有资源按类型赋予不 同的序号,并规定所有的进程按资源号递增 的顺序申请资源后,系统便不会产生死锁? 所谓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争夺 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作用,这些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试题及答案

大学200 -200 学年第( )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3042100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考试时间120 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部分切除,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 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 2、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应动作时。 3、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的整定,其 灵敏性通常用 来表示。 4、距离保护是反应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的—种保护。 5、偏移圆阻抗继电器、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中,受过 渡电阻的影响最大, 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小。 6、线路纵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被保护线路首末端电流的和的原理实现 的,因此它不反应。 7、在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中,除有大量的直流分量外,还有大量的分量,其 中以为主。 8、目前我国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防止励磁涌流引起纵差动保护的误动, 即, 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是( )。 (A )单相接地 (B )两相短路 (C )三相短路 2、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sen K 要求( ) 。 (A ) 1sen K < (B )1sen K = (C )1sen K >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需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 )。 (A )提高保护的灵敏性 (B )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可靠返回 (C )解决选择性 4、三段式电流保护中,保护范围最小的是( ) (A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B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C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5、三种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 ( )既能测量故障点的远近,又能判别故障方向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 )偏移圆阻抗继电器 6、有一整定阻抗为860set Z =∠?Ω的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当测量阻抗430m Z =∠?Ω时, 该继电器处于 ( )状态。 (A )动作 (B )不动作 (C )临界动作 7、考虑助增电流的影响,在整定距离保护II 段的动作阻抗时,分支系数应取( )。 (A )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B )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大值 (C )小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8、从减小系统振荡的影响出发,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应采用( )。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 )偏移圆阻抗继电器 9、被保护线路区内短路并伴随通道破坏时,对于相差高频保护( ) (A )能正确动作 (B )可能拒动 (C )可能误动 10、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线路全部配置高频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k 点短路,若A-B 线路通道故障,则保护1、2将( )。 (A )均跳闸 (B )均闭锁 (C )保护1跳闸,保护2 闭锁 图1 11、变压器的电流速断保护与( )保护配合,以反应变压器绕组及变压器电源侧的引出线套管上的各种故障。 (A )过电流 (B )过负荷 (C )瓦斯 12、双绕组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应分别按两侧( )选择。 A B C D

海南大学土力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 学院 土木工程 专业《土力学》试题(A 卷)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 计算器 文具; 水的重度取10kN/m 3。 一、判断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说明:如果您认为下列说法是正确的,就在题号前的 ( )中打“√”,否则打“×”) ( × )1、土的相对密度D r 会出现D r >1或D r <1的情况。 ( × )2、在任何情况下,土体自重应力都不会引起地基沉降。 ( × )3、土中应力水平越高,土越易破坏,说明土的抗剪强度越小。 ( × )4、土的颗粒级配分析中,曲率系数是10 60230d d d C u ?=。 ( √ )5、边坡的安全系数在施工刚结束时最小,并随着时间的增长二增大。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指出下列何种土不以塑性指标I p 来定名( D )。 A.粘土 B.粉质粘土 C.粉土 D.砂土 2. 淤泥属于( B )。

A.粉土 B.粘性土 C.粉砂 D.细砂 3.某土层排水固结,达到90%固结完成的沉降量为18cm,则该土层 完全固结后,总沉降量为( C )。 A.18cm B. 19cm C. 20cm D. 21cm 4.地基沉降计算深度是指( B )。 A.主要持力层 B. 主要压缩层厚度 C. 持力层厚度 D. ≥5m 5.土中某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其破坏面与最大主应力σ1的作用面的 夹角为(B )。 A.45o-?/2 B. 45o+?/2 C. 45o+? D. 45o 6.现场十字板试验得到的强度与室哪一种试验方法测定的强度相当? ( A )。 A.快剪 B. 固结快剪 C. 慢剪 7.粘性土的抗剪强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颗粒间的粘结力,另一部 分是( A )。 A. 摩擦力 B. 水压力 C. 有效应力 D. 荷载 8.条形基础竖直均布荷载下附加应力计算时,附加应力系数的确定应根 据(D )比值查表确定。 A. L/B和z/B B. L/B和x/B C. L/B和z/L D. x/B和z/B。

操作系统简答题

操作系统 一、1.什么是操作系统?从资源管理看操作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答:(1).操作系统是一个系统软件,它能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 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2).a处理机管理:分配和控制处理机 b.存储器管理:分配及回收内存 c.1/0(1 nput/Output)设备管理:I/O分配与操作 d.文件管理:文件存取、共享和保护(详见课本P2-3) 2什么叫并发性?什么叫并行性? 答:并发性: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并行性: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3. 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进行比较。 答:及时性:实时系统要求更高 [分时系统:秒级(一般情况)实时系统:微秒级甚至更小]交互性:分时系统交互性更强 可靠性:实时系统要求更高(详见课本P9和P11) 三、1.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的概念?它与程序的区别和联系是怎样的? 答:(1)程序在并发执行方式下,运行时具有异步性的特征,“程序”这个静 态概念已经不足以描述程序的执行过程。这样,就需要一个数据结构PCB来记 录程序的状态,以及控制其状态转换所需的一些信息。因此,将PCB、程序、数 据三者组成一个完整的实体,就是进程实体。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引入进程的概念,

便于操作系统对于程序的运行进行控制。 (2)区别:1)进程是指令的有序集合,是静态的,进程是程序的执行,是 动态的。2)进程的存在是暂时的,程序的存在是永久的。3)进程的组成应包括程序和数据。除此之外,进程还应由记录进程状态信息的“进程控制块”组成。 联系:程序是构成进程的组成部分之一,一个进程的运行目标是执行它所对应的程序。如果没有程序,进程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从静态的角度看,进程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三部分组成。 2什么是进程的互斥与同步? 答:进程互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由于竞争资源而形成的制约关系。 进程同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由于某种时序上的限制而形成的相互合 作的制约关系。 3?—个进程进入临界区的调度原则是什么? 答:①如果有若干进程要求进入空闲的临界区,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进入。②任何时候,处于临界区内的进程不可多于一个。如已有进程进入自己的临界区,则其它所有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③进入临界区的进程要在有限时间内退出,以便其它进程能及时进入自己的临界区。④如果进程不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则应让出CPU,避免进程出现“忙等”现象。 4. 说明进程的结构、特征和基本状态。 答:进程是程序在其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资源分配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进程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组成进程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进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详细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 部分切除,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 。 2、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 ,不应动作时 。 3、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的 整定,其灵敏性通常用 来表示。 4、距离保护是反应 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 的—种保护。 5、偏移圆阻抗继电器、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中, 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大, 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小。 6、线路纵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被保护线路首末端电流的 和 的原理实现的,因此它不反应 。 7、在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中,除有大量的直流分量外,还有大量的 分量,其中以 为主。 8、目前我国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防止励磁涌流引起纵差动保护的误动,即 , 和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是( )。 (A )单相接地 (B )两相短路 (C )三相短路 2、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sen K 要求( ) 。 (A ) 1sen K < (B )1sen K = (C )1sen K >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需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 )。 (A )提高保护的灵敏性 (B )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可靠返回 (C )解决选择性 4、三段式电流保护中,保护范围最小的是( ) (A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B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C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5、三种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 ( )既能测量故障点的远近,又能判别故障方向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 )偏移圆阻抗继电器 6、有一整定阻抗为860set Z =∠?Ω的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当测量阻抗430m Z =∠?Ω 时,该继电器处于 ( )状态。 (A )动作 (B )不动作 (C )临界动作 7、考虑助增电流的影响,在整定距离保护II 段的动作阻抗时,分支系数应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