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其在IgA肾病中的运用进展

水蛭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其在IgA肾病中的运用进展
水蛭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其在IgA肾病中的运用进展

水蛭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其在IgA肾病中的运用进展

发表时间:2017-03-14T14:50:52.0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6期作者:农劭阳1 张前团1 史伟2

[导读] 水蛭能降低血胆固醇, 降低血小板聚集, 改善血粘稠度和高凝状态,扩张肾脏血管, 提高肾血流量。

(1广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 530200(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3)

【摘要】目的:探讨水蛭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其在IgA肾病中的具体运用,以指导临床中进一步运用水蛭治疗IgA肾病。方法:运用对临床文献搜集、整理和归纳的方法研究近年来中西医对水蛭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中治疗肾病的概况,并对水蛭治疗肾病做进一步展望。结果:水蛭能降低血胆固醇, 降低血小板聚集, 改善血粘稠度和高凝状态,扩张肾脏血管, 提高肾血流量, 改善微循环,从而调节了局部肾组织氧供应和功能状态, 促进肾功能恢复,对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有显著的消退作用。能显著地降低血肌酐、尿素氮以及减少尿蛋白的排泄率。

【关键词】水蛭;现代药理;IgA肾病

【中图分类号】R28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354-03

1.水蛭的古籍记载

水蛭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其疗效在古代《神农百草经》、《名医别录》和《本草纲目》等古籍中均有记载。《神农百草经》云:水蛭,味咸,平。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生池泽。《本草经百种录》中说:水蛭最喜食人之血,其性又迟缓善入,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自有利而无害也。张锡纯[1]谓凡破血之药,多伤气分,惟水蛭味咸专入血分,于气分丝毫无损,破瘀血而不伤新血。

2.水蛭的传统临床运用

水蛭入药自汉代起即有记载,如《金匮要略》抵当汤中用之治血结膀胱,少腹硬满。大黄螫虫丸中用之治虚劳腹满,内有干血。传统观念认为,水蛭入汤剂味劣难服,易反胃败胃。故水蛭一般不入汤剂,多以其干燥体研末为散而服。现代临床中也多运用于血瘀之症,如脑出血颅内血肿、脑溢血、脑栓塞、血管瘤、妇科疑难病证、前列腺肥大、久咳、流行性出血热、肺心病、冠心病心绞痛、周围血管病变、血小板增多症、急性结膜炎、肝硬化脾肿大、食道癌、胃癌、肝癌、癌痛等。

3.水蛭的现代药理研究

目前已证实了血瘀证的发生、发展与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异常有密切的的关系。凝血过程是由内源性途径、外源性途径和共同途径组成,通过多种酶原被相继激活而得到加强和放大的一种连锁反应。而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水蛭唾液中有一种抗凝血物质叫水蛭素,是凝血酶特效抑制剂,能阻止凝血酶对纤维蛋白的作用,水蛭还可分泌一种组胺样物质,有扩张毛细血管改善血液动力学的作用,增加外周血流量,改善缺血及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作用[2]。瞿新艳[3]认为水蛭中所含的抗凝血物质不一定只存在于新鲜唾液中,这样才能在经过干燥和长期的储存后保持良好活性。推测水蛭提取物中所含有的游离氨基酸可能是水蛭抗凝血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李天全[4]认为水蛭素可抑制凝血酶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凝血酶对内皮细胞的刺激,受凝血酶刺激的释放,并可使两者解离。诱导血管内血栓形成虽有多种因素,但凝血酶诱发的血液凝固是血栓形成的主要触发机理。由于水蛭素能有效地抑制游离的和凝血块上的凝酶可防止各类血栓的形成及延伸。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内皮功能减退等刺激因素引起血小板内钙离子增加,使血小板激活,最终使血小板通过凝血因子———桥联合作用凝聚成团,称之为血小板聚集。凝血酶是作用最强的促进血小板激活的物质。肖志坚[5]探讨水蛭注射液对大白鼠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的影响,用大白鼠24只,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给药,对照组以实验组同样的方法和剂量给予生理盐水。颈总动脉取血,做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试验,结果:水蛭注射液对大白鼠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综合各家观点,水蛭本身所具有的活血化瘀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水蛭素有显著的凝血酶特异性抑制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4.IgA肾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虽无IgA肾病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尿血”、“虚损”、“腰痛’、“水肿”等范畴。中医学认为,IgA肾病的发生是由人体先天禀赋不足,阴阳气血失调,加之毒邪侵入,导致毒邪内蕴于肾,血脉凝滞而致。邹燕勤教授[6]认为,IgA肾病多因风、寒、湿等因素,在正虚的基础上诱发,使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郑平东[7]提出本病当从急性发作阶段和慢性持续阶段来辩证,急性发作阶段主要以热为主包括风热、湿热、心火等,慢性持续阶段则以虚和瘀为主。孙建实[8]则认为IgA肾病的病因为禀赋不足、劳倦内伤,基本病机为肾脾虚弱、风热侵袭、气阴双虚、瘀湿热等。万廷信[9]认为,IgA肾病多热在下焦,但热有实热与虚热之分。石景亮教授[10]提出IgA肾病初期病在中焦,以气机郁结为主要临床表现,与病邪内郁于肺,郁而化热有关,IgA肾病缠绵不愈的因素乃为心经有热,同时IgA肾病患者多有肝肾不足之证,由于阴亏而火相对偏旺使肾络灼伤,血滋脉外而镜下血尿长期难消。胡仲仪[11]认为本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气虚为本,湿热癖血为标,湿热毒邪是IgA肾病发展的主要因素。黄文政[12]则认为IgA肾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患者素体阴虚、少阳三焦枢机不利影响到脾、肺、肾脏的功能而致水湿浊邪内壅,久之湿热瘀血等标实之证形成;其中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湿热瘀血为重。林启展[13]在总结国医大师张琪教授辨治肾病尿血证经验时指出,IgA肾病血尿的发生无非是热、虚、瘀与外感风热为标,而导致IgA肾病的内在因素是肝肾阴虚或气阴两虚;促发IgA肾病血尿的外在因素是湿热毒邪。张敏欧[14]认为本病主要因外感风热、湿热之邪循经扰肾;或水湿痰瘀内阻,肾微瘀积,血不归经所致。气阴两虚为本,风热、湿热为标,瘀血贯穿疾病始终。

5.水蛭在治疗IgA肾病中的运用

IgA 肾病(IgA nephropathy IgAN)是一种复杂的、免疫相关性的、以IgA等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并伴有各种病理损伤的肾小球肾炎,也称Berger病(Berger,s disease)[15]。IgA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6],其临床表现多样但以无症状性尿检异常或肉眼血尿为主。水蛭本身所具有的显著活血化瘀的效果在治疗IgA肾病中便起到了关键作用。研究表明,水蛭还具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原所贤[16]等人经过研究认为,IgA肾病慢性缓解期因湿遏成瘀,气虚不能行血和脾肾两虚导致的瘀血等,在活血化瘀药组方的基础上首选虫类药水蛭、地龙,利用其搜剔经络,走而不守的特性,常常收到活血化瘀和保护肾功能的疗效。李开龙等[17]通过观察水蛭素对IgA肾病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认为水蛭素在降低尿蛋白速率、Ccr上升速率方面均优于潘生丁,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TC、TG和LDL均显著下降(P<0.01),血浆白蛋白显著升高。郑素琴[18]等人通过观察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