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池常见问题

曝气池常见问题
曝气池常见问题

曝气池常见问题

好氧池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分为两方面:泡沫问题和污泥问题。以下就针对这两个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表现方式、主要原因和影响,以及应对策略和预防措施。

泡沫问题

白色泡沫

1、表现:好氧池表面出现大量白色泡沫。

2、主要影响:泡沫带出部分污泥上浮,影响出水水质,影响氧的传递,减少氧的利用率。

3、主要原因:进水中含有大量洗涤剂(白色不粘泡沫)。

4、解决办法:用自来水冲洗,泡沫特别多的时候,可以适量投加消泡剂

5、预防措施:控制好进水,防止大量洗涤剂废水进入

茶色或灰色泡沫

1、表现:好氧池表面出现大量茶色或灰色泡沫。

2、主要影响:泡沫带出大部分污泥上浮,影响出水水质;

3、主要原因:诺卡氏菌群、微丝菌、放线菌的过量增值,负荷过高,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曝气量过大;

4、解决办法:减小曝气量,通过喷洒水或水珠以打碎浮在水面的气泡来减少泡沫,严重时适当投加消泡剂。

5、预防措施:控制好进水负荷,避免过高,防止泥龄过长,及时排泥

污泥问题

污泥膨胀问题

1、表现:活性污泥质量变轻,结构松散,体积膨大,沉降性能恶化,丝状菌膨胀。

2、主要影响:污泥沉降性能差。

3、主要原因:营养不均衡,溶解氧不足,pH值偏低,负荷过高,泥龄过长。

4、解决办法:控制好C:N:P的质量比例为100:5:1,控制溶氧在2-4mg/L左右,调节好pH为6.5-8.5,增加进水 COD浓度,及时排泥。

5、预防措施:及时补充进水中的N、P;溶氧控制在2mg/L左右;当pH在5以下时,及时投加NaOH稀释液进行调节至6.5以上;当进水COD<300mg/L时,及时补给C源(工业葡萄糖或工业酒精);当好氧池SV>50%时,要及时排泥。

污泥老化问题

1、表现:做沉降比时上清液浑浊,好氧池污泥耗氧量增加,曝气停止时,溶氧突然下降,出水悬浮物增加。

2、主要影响:出水COD 不达标,浑浊。

3、主要原因:营养不足或不均衡,泥龄过长。

4、解决办法:及时补给营养,保证C: N: P=100:5:1,污泥浓度较高时,要排泥;

5、预防措施:及时排泥,控制好C:N:P的比例

污泥上浮问题

1、表现:好氧池成块污泥上浮。

2、主要影响:厌氧菌增多,COD 去除率下降。

3、主要原因:好氧池污泥龄过长,底层污泥厌氧所致。

4、解决办法:及时排泥,并投加N、P营养;

5、预防措施:控制好溶氧水平,及时排泥;

污泥发黑问题

1、表现:污泥颜色发黑。

2、主要影响:产生大量厌氧污泥,造成COD去除率下降。

3、主要原因:好氧池曝气不足,溶氧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析出H2S,与Fe生成FeS。

4、解决办法:增加供氧或加大污泥回流量;

5、预防措施:控制好氧池溶氧在2-4mg/L左右;

污泥发白问题

1、表现:污泥颜色发白,颜色很淡;

2、主要影响:污泥活性下降,对COD去除率下降;

3、主要原因:曝气过量;

4、解决办法:减小曝气量,控制好溶氧;

5、预防措施:控制好氧池溶氧在2-4mg/L的范围;

污泥细碎问题

1、表现:污泥细碎,漂浮于水面,测SV时,沉降污泥细碎,污泥结构松散;

2、主要影响:对菌胶团生长不利,不能使污泥形成很好的絮体,不利于污泥的沉降;

3、主要原因:曝气过量,污泥自身氧化分解;

4、解决办法:减小曝气量,控制好溶氧;

5、预防措施:控制好氧池溶氧在2-4mg/L的范围;

各种问题表现:

1、好氧池溶解氧长期过高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①好氧污泥会自身氧化,污泥颜色变会白。②好氧污泥逐渐老化,结构松散,菌胶团瘦小,丝状菌增多,轮虫大量繁殖。③上清液细碎污泥多,处理效果变差,出水变浑浊。

2、好氧池溶解氧长期不足会出现怎徉的情况?

①污泥颜色变黑,处理效果变差。②污泥负荷增大,丝状菌容易繁殖,会出现污泥膨胀的现象。③镜检污泥发现轮虫大量繁殖,钟虫纤毛虫等消失,菌胶团不透明。

3、好氧池污泥老化的解决方法?

①增加营养料的投加(尿素和磷酸二氢钾)②多排放好氧池污泥③加大污泥回流④减少污泥在好氧池的停留时间⑤适当减少好氧池进水量,待污泥活性好转再慢慢提高水量

4、好氧池污泥膨胀的原因

①可能为好氧池溶解氧长期偏低或者长期偏高。②好氧池污泥的泥龄过长,耗氧量增加导致溶解氧不足。

③好氧池负荷长期偏低或偏高。④好氧池水温偏高(在夏天出现概率比较大) 。⑤营养料不均衡或缺乏营养(N、P偏低)。⑥进水pH 值问题。

5、好氧池上清液细碎污泥较多,难沉降的原因?

①好氧池污泥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②好氧池污泥负荷过高(出水混浊,COD高,好氧池泥水沉淀后上清液后细碎污泥,混浊)。③好氧池污泥负荷过低,曝气过度,污泥自身氧化后产生的细碎污泥(好氧池COD去除率低,出水COD高)。④好

氧池污泥负荷过低,污泥停留时间长,曝气过度导致污泥絮凝性差(污泥结构松散但COD去除率高或不低)。

6、好氧池COD去除率低的原因?

①好氧池污泥老化,泥龄长。②好氧池污泥负荷高,泥龄短,回流量大,停留时间短。③好氧池污泥负荷低,溶解氧长期偏高导致污泥自身氧化(去除率低,溶解氧高),细碎污泥多,活性好的污泥少。④好氧池溶解氧不足。⑤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

⑥水解酸化池COD去除率低,水解效果差,出水COD浓度过高。⑦原水含有有毒物质,污泥中毒。⑧好氧池冲击负荷大或者好氧池出现污泥膨胀现象。

7、好氧池含有大量泡沫的原因?

①原水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成分(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物质所至,洗涤剂、清洁剂等产品所导致,泡沫为白色,气泡细小,轻且不带粘性)。②微生物繁殖中产生大量脂类物质或微生物(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活动所至,泡沫为泥色,气泡大,带粘性)。

污水处理场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污水处理厂安全操作规程 目录 一、总则 二、工艺流程及主要装置概况 (一)工艺流程简述 (二)主要装置概况 三、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中控室安全操作规程 (二)二氧化氯发生器安全操作规程 (三)带式脱水压泥机安全操作规程 (四)提升泵安全操作规程 (五)细格栅安全操作规程 (六)水区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七)电动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 (八)铲车安全操作规程 (九)COD在线监测仪器安全操作规程 (十)氨氮在线监测仪安全操作规程 (十一)配电室安全操作规程 (十二)D型滤池安全操作规程 (十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一.总则 1、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规程。 2、厂领导、职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思想,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3、厂领导对厂内安全生产负责,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4、坚持安全教育制度,对新入厂职工实行厂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对变换岗位人员及时进行变岗安全教育。 5、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的发生。 6、所有作业必须做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7、发生事故坚持“四不放过”(找不出事故原因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广大员工受不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的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原则。 8、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过考试合格凭特殊工种操作证操作,不合格和学徒工不能独立操作。 9、厂领导组织每周一次安全自检活动,并做好记录。 10、各岗位必须保持清洁,门口、楼梯和平台等不许放置杂物,确保安全通道顺畅无阻。 11、消防设施及器材应定期检查试验,保证完好可靠。 12、机械的转动部分必须装有防护罩或其它防护设施,露出的轴端必须有护盖。

污水处理异常指标的分析及控制方法

污水处理异常指标的分析及控制方法 导读: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指标,可以从pH值、进水温度、原水成分、食微比(F/M)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及控制。 一、pH值 在实际调节过程中pH值宁愿偏碱而不要偏酸,主要因为偏碱更利于后段絮凝沉淀效果提升。 pH值与其他指标的关系: 1.与水质水量的关系:工业排水中pH的波动主要由生产中使用的酸碱药品带来的,需要在运行中逐步熟悉企业排水情况,积累经验通过颜色等物理性质判断水质偏酸或偏碱。 2.与沉降比的关系:pH低于5或高于10都会对系统造成冲击,出现污泥沉降缓慢,上清液浑浊,甚至液面有漂浮的污泥絮体。 3.与污泥浓度(MLSS)的关系:越高的污泥浓度对pH的波动耐受力越强。在受冲击后应加大排泥量促进活性污泥更新。 4.与回流比的关系:提高回流比以稀释进水的酸碱度也是降低pH波动对系统影响的方法之一。 二、进水温度 水温高则影响充氧效率,溶解氧难以提高经常是由于这个原因;温度过低(一般认为低于10℃影响明显)则絮凝效果变差明显,絮体细小、间隙水浑浊。 3、原水成分 原水成分变化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如下

4、食微比(F/M) 食微比就是反映食物与微生物数量关系的一个比值。运行管理中需要明白:有多少食物才可以养多少微生物。 通常需要控制食微比在0.3左右,经常利用实验数据代入公式计算以确定适合的进水流量。BOD值按COD值的50%进行计算,并在日常化验的数据对比中找出适合该处理站水质的COD、BOD比值。计算方法为: NS=QLa/XV 式中: Q—污水流量(m3/d); V—曝气池容积(m3); X—混合液悬浮物(MLSS)浓度(mg/L); La—进水有机物(BOD)浓度(mg/L)。 1).与污泥浓度的关系:根据有多少食物可以养多少微生物的原理,污泥浓度的调整要与进水浓度相适应,在系统进水水质频繁变化的情况下,以日平均浓度作为调整污泥浓度的参考依据较为合理。实际操作上,调整污泥浓度的直接方法就是控制剩余污泥排放量,如能根据排泥数据制作出适合该处理站的排泥曲线,对日后运行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与溶解氧的关系:食微比过低时,活性污泥过剩,过剩部分污泥的呼吸消耗的氧量大于分解有机物需要的氧,但总需氧量不变,氧的利用率降低,形成

曝气池中的指标控制

曝气池中的这些数值怎样控制为好? 1曝气池MLSS或MLVSS数值怎样控制为好? 曝气池混合液须维持相对固定的污泥浓度MLSS,才能维持好处理效果和处理系统稳定 运行。每一种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都有其最佳曝气池的MLSS,比如普通空气曝池活性 污泥的MLSS最佳值为2g/L左右,而AB法工艺A段的MLSS最佳值为5g/L左右,两者差距很大。一般而言,曝气池中MLSS接近其最佳值时,处理效果最好。而MLSS过低时 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当MLSS过高时,泥龄延长,维持这些污泥中微生物正常活 动所需的溶解氧数会增加许多,导致对充氧系统能力的要求增大。同时曝气池混合液的密度 会增大,阻力增大,也就会增加机械曝气或鼓风曝气的电耗。也就是说,虽然MLSS偏高时,可以提高曝气池对进水水质变化和冲击负荷的抵抗能力,但在运行上往往是不经济的。而且有时还会导致污泥过度老化,活性下降,最后甚至影响处理水质。在实际运行时,有时 需要通过加大剩余污泥排放的方式强制减少曝气池的MLSS值,刺激曝气池混合液中的微 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活性污泥分解氧化有机物的活性。 2什么是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沉降比(SV)?有什么作用? 污泥沉降比(SV)的英文是Settling Velocity,又称30min沉降率,是曝气池混合液在量 筒内静置30min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比例,以%表示。一般取混合 液样1000m1 ,用满量程1000m1量筒测量,静置30min后泥面的高度恰好就是 SV的数值。由于SV值的测定简单快速,因此是评定活性污泥浓度和质量的常用方法。 SV值能反映曝气池正常运行时的污泥量和污泥的凝聚性、沉降性能等。可用于控制剩 余污泥排放量,SV的正常值一般在15%-30%之间,低于此数值区说明污泥的沉降性能好, 但也可能是污泥的活性不良。可少排泥或不排泥或加大曝气量。高于此数值区,说明需要排泥操作,或应采取措施加大曝气量,也可能是丝状菌的作用使污泥发生膨胀,需加大进泥量或减少曝气量。 3观测SV值时污泥的表观现象说明了什么 (1)污泥沉淀30-60min后呈层状上浮且水质较清澈。说明活性污泥反应功能较强,产生 了硝化反应,形成了较多的硝酸盐,在曝气池中停留时间较长,进人二沉池中发生反硝化,产生气态

曝气接触氧化池操作规程

编号:SM-ZD-11717 曝气接触氧化池操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曝气接触氧化池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曝气生化系统主要是在有氧的情况下,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还原过程,把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1.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曝气量,通过控制各阀门,调整进气量。 2.曝气池应通过调整污泥负荷、污泥泥龄或污泥浓度等方式进行工艺控制。 3.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宜为2mg/L。 4.应经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时测试和计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项目。 5.因水温、水质或曝气池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在沉淀池引起的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并针

对具体情况,调整系统运行工况,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正常。 6.当曝气池水温低时,应采取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泥龄或其它方法,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曝气池水温不能高于38℃,过高时,应在采取降温措施后,方可继续进水! 7.曝气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时,应根据泡沫颜色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正常。视情况开启消泡水泵,撒淋消泡剂。 8.根据污泥情况向生化池内加营养剂,一般按BOD5:N:P=100:5:1比例投加营养源。N源为尿素,P源为磷酸钠或磷酸氢二钠。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题目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一般规律,对于性颗粒易与气泡粘附。 2、在常温、稀溶液中,离子交换树脂对Ca2+、Cr3+、Ba2+、Na+的离子交换势高低顺序依次为> > > 。在离子交换过程中,上述离子最先泄露的是。 3、反渗透膜是膜,反渗透的推动力是___,反渗透膜透过的物质是。 4、根据废水中可沉物的浓度和特性不同,沉淀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5、过滤机理主要包括、、三种形式。 6、加Cl2消毒时,在水中起消毒作用的物质是。 7、测定废水的BOD时,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是。 8、稳定塘按塘内微生物类型、供氧方式和功能来分类,主要类型有、、 和。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为什么竖流式沉淀池常作为二沉池? 2、如何提高滤池的含污能力? 3、简述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4、简述SBR工艺的工作原理,并说明该工艺具有哪些特点。 5、简述UASB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形成条件。 三、论述题(共36分) 1、在20℃时,亚硝化细菌的世代时间是多少天?为什么污泥龄太短的曝气池氨的硝化作用不完全。(8分) 2、如何通过废水的BOD5和COD判断废水的可生化性?某工业废水水质为COD 650mg/L,BOD5 52mg/L,问该工业废水是否适宜采用生化处理。(8分) 3、在电渗析操作过程中,工作电流密度超过极限电流密度会出现什么现象,如何消除?(8分) 4、某企业以废箱板为主要原料生产箱板纸,其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废水,主要

污染物为SS和COD,其水质为pH 7~8、COD900~1100mg/L、SS800~1100mg/L。请制定一废水处理工艺,使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pH 6.0~9.0;COD ≤100mg/L;SS ≤100mg/L,画出工艺流程简图,并说明各处理单元功能。(12分) 四、计算题(共14分) 1、某种生产废水中Fe3+浓度为2.0mg/L,要使Fe3+从水中沉淀析出,废水应维持多高的pH值?(K spFe(OH)3= 3.2×10-38) (4分) 2、有一工业废水,废水排放量为180m3/h,废水中悬浮物浓度较高,拟设计一座平流式沉淀池对其进行处理。沉淀池的设计参数为:停留时间1.5h、有效水深为3.0m、池宽为4.5m,请计算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和长度。(4分) 3、拟采用活性污泥法建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参数为:设计处理水量12000m3/d,进水BOD5为200 mg/L,出水BOD5为20 mg/L,MLSS为3000mg/L,污泥负荷率N S为0.18kg BOD5(去除量)/kgMLSS·d,污泥表现合成系数Yobs为0.36mg/mg。试求:(1)生化曝气池的有效容积;(2)曝气池的BOD5去除效率;(3)曝气池每日的剩余污泥排放量(kg干重)。(6分)

曝气池操作规程

曝气池操作规程 1、认真检查设备、管道阀门是否通畅。 2、曝气时观察池内曝气是否均匀,射流泵、风机运行是否正常,曝气池面水花是否均匀。 3、曝气池池要连续曝气,连续进水,无特殊情况下不得停止曝气。 4、进水COD控制在500mg/L以下,出口溶解氧2-4mg/L。 5、曝气池温度要控制在15℃-31℃之间,pH6.5-8.5。 6、曝气池活性污泥沉降比控制在20-60%之间,根据曝气池内污泥浓度控制回流污泥量的多少。 7、每天要注意观察曝气池内污泥的情况,发现污泥有异常,应分析产生异常的原因,及时解决。 8、操作人员做好报表、交接日志的填写工作。

◆每日检查油位高度,主、副油箱及轴承温度,排出压力, 电机负荷,并做好记录。 ◆如果发现风机温度、压力、或电流异常,应立即停机并检 查排出故障。 ◆每3天轮流开启风机,单台风机运行时间不要过长。 ◆三个月检查:更换主油箱润滑油,清洗空气滤清器。 ◆半年检查:更换副油箱润滑油,检查风机管道支撑情况。 ◆一年检查: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叶轮及机壳内部,检查各 部件间隙;检查齿轮。 ◆检查拆卸时零件不能损伤,要清洁干净。

一、起动 (1)起动时,应在机泵连接前确定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泵的转动是否灵活(严禁泵内无水空转)。 (2)打开污水泵的排气口,当水泵灌满水后关闭。 (3)接通电源,泵达到正常转速后,检查污水泵的运行情况(在 关闭出水管路闸阀的情况下,泵连续工作不得超过3分钟)。 二、停止 (1)切断电源。 (2)如环境温度低于0℃,应将泵内的水放出,以免冻裂。 (3)如果长期停止使用,应将泵拆卸清洗上油,包装保管。 三、运转 (1)在开车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泵的振动和杂音等是否正常, 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2)轴承温度最高80℃,轴承温度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 (3)轴承油位应保持在正常位置上,不能过高或过低,过低时应及时补充润滑油。 (5)当密封环与叶轮配合部位的间隙磨损过大时,应更换新的 密封环。 (6)污水泵应在铭牌规定的性能参数附近运转。

工艺指标异常的分析控制方法

工艺指标异常的分析控制方法 1、pH值:在实际调节过程中pH值宁愿偏碱而不要偏酸,主要因为偏碱更利于后段絮凝沉淀效果提升。 pH值与其他指标的关系: (1)与水质水量的关系:工业排水中pH的波动主要由生产中使用的酸碱药品带来的,需要在运行中逐步熟悉企业排水情况,积累经验通过颜色等物理性质判断水质偏酸或偏碱。 (2)与沉降比的关系:pH低于5或高于10都会对系统造成冲击,出现污泥沉降缓慢,上清液浑浊,甚至液面有漂浮的污泥絮体。 (3)与污泥浓度(MLSS)的关系:越高的污泥浓度对pH的波动耐受力越强。在受冲击后应加大排泥量促进活性污泥更新。 (4)与回流比的关系:提高回流比以稀释进水的酸碱度也是降低pH波动对系统影响的方法之一。 2、进水温度:水温高则影响充氧效率,溶解氧难以提高经常是由于这个原因;温度过低(一般认为低于10℃影响明显)则絮凝效果变差明显,絮体细小、间隙水浑浊。 3、原水成分:原水成分变化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如下: 4、溶解氧:运行中的溶解氧监测主要依靠在线监测仪表,便携式溶解氧仪和实验测定,3种方法监测,仪器需要经常对比实验测定结果以确保仪器准确。在出现容氧异常时,应在曝气池中采取多点采样的方法通过测定曝气池不同区域的溶解氧浓度,来分析故障原因。 (1)与原水成分的关系。原水对溶解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水量和高有机物浓度都会增加系统的耗氧量,因此运行中曝气机全开之后,要再提高进水量就要根据溶解氧情况而定了。另外,如原水中存在洗涤剂较多,使得曝气池液面存在隔绝大气的隔离层,同样会降低冲氧效率。 (2)与污泥浓度的关系。越高的污泥浓度耗氧量也越大,因此运行中需要通过控制合适的污泥浓度,避免不必要过度耗氧。同时应该注意,污泥浓度低时应调整曝气量避免过度冲氧引起污泥分解。 (3)与沉降比的关系。运行中要避免的是过度曝气。过度曝气会使污泥细小的空气泡附着在污泥上,导致污泥上浮,沉降比增大、沉淀池表面出现大量浮渣。 5、食微比(F/M) 食微比就是反映食物与微生物数量关系的一个比值。运行管理中需要明白:有多少食物才可以养多少微生物。通常需要控制食微比在0.3左右,经常利用实验数据代入公式计算以确定适合的进水流量。BOD值按COD值的50%进行计算,并在日常化验的数据对比中找出适合该处理站水质的COD、BOD比值。 计算方法为:N S=QLa/XV 其中 Q—污水流量(m3/d);V—曝气池容积(m3); X—混合液悬浮物(MLSS)浓度(mg/L);La—进水有机物(BOD)浓度(mg/L)。

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1

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使污水、污泥处理工艺在受控的条件下得以有效控制和管理,保证生产过程的有效性,特制订本工艺规程。 2.适用范围 2.1 本规程适用于徐州创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睢宁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污泥处理的工艺控制。 2.2 当进水水质COD cr≤150mg/l、BOD5≤60mg/l、SS≤150mg/l时,将导致工艺负荷过低,使工艺流程在低于正常负荷状态下运行,后续处理过程失去负荷基础,本规程规定的工艺过程控制不再适用,不能完全按本规程控制相应过程指标,仅需控制最终出水相应指标的处理质量达标。 1.职责 1.1生产部负责实施及现场的操作、记录。 1.2化验室负责化验分析各项项目、指标。 2.工作程序 4.1 工艺规程基本要求 1. 在工艺过程和结果的监控中,所要求的进水、曝气池、出水、脱水前污泥、脱水后污泥化验分析项目、指标及结论由化验室记录在<徐州 1

创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水质监测记录表>。 2. 在工艺过程和结果的监控中,所要求的仪表指示值由运行人员在本规程规定时间从现场仪表读取瞬时值并记录在相应工艺记录表格中。 3. 在工艺过程和结果的监控中,本规程所要求的其它项目由相应人员按要求记录在指定表格中。 4.2 工艺调整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进行工艺调整: (1) 工艺过程和结果中出现了不合格品时; (2) 关键工艺设备出现故障超过本规程允许限度,影响工艺有效性时; (3) 有特殊要求时; (4) 工艺过程出现明显异常时; (5) 停电时。 4.3 工艺调整应填报<工艺调整单>,按要求调整并作好记录。工艺设备的启停、工况调整、备用设备更换等操作由运行人员按<设备操作规程>执行。 4.4 工艺规程工艺概述 A2/O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生物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三个部分。 预处理系统是借助物理法作用原理,采用机械阻隔及重力沉降方式来去除污水中大块漂浮物和可沉固体物。相应构筑物及处理设备有粗、细格栅及其设备、原水泵房及原水泵、曝气沉砂池及其设备。 生物处理系统是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由曝气池及其设备、污泥回 2

污水处理异常指标的分析及控制方法

污水处理异常指标的分析及控制方法 一、pH值 在实际调节过程中pH值宁愿偏碱而不要偏酸,主要因为偏碱更利于后段絮凝沉淀效果提升。 pH值与其他指标的关系: 1.与水质水量的关系:工业排水中pH的波动主要由生产中使用的酸碱药品带来的,需要在运行中逐步熟悉企业排水情况,积累经验通过颜色等物理性质判断水质偏酸或偏碱。 2.与沉降比的关系:pH低于5或高于10都会对系统造成冲击,出现污泥沉降缓慢,上清液浑浊,甚至液面有漂浮的污泥絮体。 3.与污泥浓度(MLSS)的关系:越高的污泥浓度对pH的波动耐受力越强。在受冲击后应加大排泥量促进活性污泥更新。 4.与回流比的关系:提高回流比以稀释进水的酸碱度也是降低pH波动对系统影响的方法之一。 二、进水温度 水温高则影响充氧效率,溶解氧难以提高经常是由于这个原因;温度过低(一般认为低于10℃影响明显)则絮凝效果变差明显,絮体细小、间隙水浑浊。 三、原水成分 原水成分变化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如下:

四、食微比(F/M) 食微比就是反映食物与微生物数量关系的一个比值。运行管理中需要明白:有多少食物才可以养多少微生物。 通常需要控制食微比在0.3左右,经常利用实验数据代入公式计算以确定适合的进水流量。 BOD值按COD值的50%进行计算,并在日常化验的数据对比中找出适合该处理站水质的COD、BOD 比值。 计算方法为:

NS=QLa/XV 式中:Q—污水流量(m3/d); V—曝气池容积(m3); X—混合液悬浮物(MLSS)浓度(mg/L); La—进水有机物(BOD)浓度(mg/L)。 1.与污泥浓度的关系:根据有多少食物可以养多少微生物的原理,污泥浓度的调整要与进水浓度相适应,在系统进水水质频繁变化的情况下,以日平均浓度作为调整污泥浓度的参考依据较为合理。实际操作上,调整污泥浓度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控制剩余污泥排放量,如能根据排泥数据制作出适合该处理站的排泥曲线,对日后运行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与溶解氧的关系:食微比过低时,活性污泥过剩,过剩部分污泥的呼吸消耗的氧量大于分解有机物需要的氧,但总需氧量不变,氧的利用率降低,形成功率的浪费。食微比过高,系统需氧量上升造成供氧压力,超过系统供氧能力时造成系统缺氧,严重的将引起系统瘫痪。 3.与活性污泥沉降比的对应关系:

曝气生物滤池(BAF)操作规程..

曝气生物滤池(BAF) 操 作 规 程 马鞍山市华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工程调试部

目录 1 总则 (3) 2 一般要求 (3) 2.1运行管理要求 (3) 2.2安全操作要求 (3) 2.3维护保养要求 (4) 3 各系统操作规程 (5) 3.1曝气生物滤池的操作规程 (5) 3.2运行控制 (7) 3.3风机安全操作规程 (8) 3.4水泵安全操作规程 (9)

1总则 1、为加强污水处理的设备管理、工艺管理和水质管理,保证污水处理安全正常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处理和处置污泥、保护环境的目的,制定本规程。 2、污水处理的运行、维护及其安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一般要求 2.1运行管理要求 1、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厂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 2、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厂处理工艺,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和技术指标。 3、各岗位应有工艺系统网络图、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应示于明显部位。 4、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检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行情况。 5、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应按时做好运行记录。数据应准确无误。 6、操作人员发现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主管部门。 7、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漏水、漏气等。 8、水处理构筑物堰口、池壁应保持清洁、完好。 9、根据不同机电设备要求,应定时检查,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 2.2安全操作要求 1、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启动设备应在做好启动准备工作后进行。 3、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4、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5、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6、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7、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进,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

污水处理站操作规程完整

污水处理站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站操作规程 一、总则 1、本规程是用于指导污水处理、正常运行的技术文件和依据,它包括职责、管理范围、运行原理、操作守则、化验检测、维护管理等相关内容。企业还应按企业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和岗位职责,作为本规程的细化和补充。 2、本规程适用于污水处理站的水处理操作运行员工及管理、化验、技术和维护检验人员。 3、污水处理营运人员,应进行相关岗位的培训,应达到懂原理、会操作、能诊断、可排故,同时还可进行简单的维护管理,保证处理效果。 4、特别提示:不认真阅读本规程或违规进行操作,将可能造成事故或损失。 二、职责 1、污水处理站员工应保证站内所有设施的完好,并处于良好的运行工作状态,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不得带病工作,不得违章作业。 2、严格执行本规程和企业相关规定,尽职尽责搞好本职工作,实现安全运行,达到废水处理要求效果。 3、做好营运工作记录和水质检测报表,接受企业相关部门的检查。 三、管理范围 从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起,至污水流经污水处理站的各个单元,实现达标排放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的全部建(构)筑物、设备、仪表、控制系统和绿化、安全系统。 四、工艺过程和功能原理 1、工艺 本工艺采用物化和生化相结合的方式。废水首先通过格栅去除废水中的大粒径颗粒物,以保证后续工段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乳化油,故先加入适量的PAC (聚合氯化铝)对其进行破乳,产生细小矾花,再加入PAM充分混合产生更大的矾花,再气浮池内利用涡轮搅拌产生的大量细小气泡的吸附、顶托、裹夹作用使矾花浮上水面,与污水分离。水面上的浮渣通过刮渣机刮渣进入污泥池中,预处理后的生产废水排入厂区污水管网中,然后与管网中的生活污水一同进入调节池中,停留足够长时间使污水的水质得到均化,同时在24小时内调节污水的水量,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的连续稳定的运行。调节池中的废水通过提升泵提升进入生化池。在生化池中,通过生长在填料上的微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吸收分解利用,从而使污水得到进化,老化的生物膜在水流冲刷作用下脱落并随水流进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利用泥、水重力的不同使泥水分离开,上清液排放进入城市污水管网中,下层污泥通过空气提升所用部分回流到生化池中,剩余部分排入污泥池中。污泥池中的污泥在加药调理改善其脱水性能后通过螺杆泵泵入压滤机中,通过压滤机的作用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使污泥能够便于外运处置。在生化池中不断通入空气曝气,以保证污水中溶解氧的浓度,使微生物能够正常的生长。 2、工艺流程框图

曝气池设计

曝气池设计计算..

第二部分:生化装置设计计算书 说明: 本装置污水原水为石油炼制污水、生活污水,要求脱氮。污水处理时经隔油、LPC除油、再进行生化处理,采用活性污泥工艺。根据处 曝气池设计计算备注 一、工艺计算(采用污泥负荷法计 算) 理要求选用前置反硝工艺——缺氧(A)、一级好氧(O1)、二级好氧(O2)三级串联方式,不设初沉池。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一级好氧装置的曝气池、二沉池及污泥回流系统。 曝气池设计计算部分

曝气池设计计算部分 1.处理效率E %100%100?=?= La Lr La Lt La E - 式中 La ——进水BOD 5浓度,kg/m 3, La=0.2kg/m 3 Lt ——出水BOD 5 浓度,kg/m 3,Lt =0.02kg/m 3 Lr ——去除的BOD 5浓度,kg/m 3 Lr=0.2-0.02=0.18kg/m 3 %90%1002 .002.02.0=?-=E 2.污水负荷N S 的确定 选取N S =0.3 kgBOD 5/kgMLVSS ·d 3.污泥浓度的确定 (1)混合液污泥浓度(混合液悬浮物浓度)X (MLSS) ()SVI 110 3 R r R X +?= 式中 SVI ——污泥指数。根据N S 魏先勋 305页 BOD 去除率 E = 90% N S =0.3 三 废 523页

值,取SVI=120 r——二沉池中污泥综合 指数,取r=1.2 R——污泥回流比。取 R=50% 曝气池设计计算备注 曝气池设计计算部分

曝气池设计计算部分 () 3 .35.01120102.15.03=+???=X kg/m 3 (2)混合液挥发性悬浮物浓度X ' (MLVSS) X '=f X 式中 f ——系数,MLVSS/MLSS , 取f =0.7 X '=0.7×3.3=2.3 kg/m 3 (3)污泥回流浓度Xr 3 33 kg/m 102.1120 10 10=?=?=r SVI Xr 4.核算污泥回流比R ()R R X Xr += 1 R R )1(3.310+?= R =49%,取50% 5.容积负荷Nv Nv =X 'Ns =2.3×0.3=0.69 X = 3.3kg/ m 3 魏先勋 305页 X ' =3.3kg /m 3 高俊发 137页 Xr =10 kg/m 3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课剖析

1 污水主要分哪几类?城市污水的排放为什么会使水环境恶化?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被污染的雨水 城市污水排放所产生的危害: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直接排放水体后由于有机物的分解需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中的溶解氧大大降低,最终导致鱼虾死亡,水体发臭,使水体失去原来的平衡净化能力,使水体恶化 2反映污水污染程度的指标包括哪三大类?每大类各有哪些指标? 反映污水污染程度的指标: 物理指标:水温,色度,臭味,固体含量 化学指标:无机物包括酸碱度,氮,磷,无机盐及重金属;有机物包括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总有机碳 生物指标:大肠菌群指数,大肠菌群总数,病毒及细菌总数 3污水中含氮化合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转化及关系如何?含氮有机物的好氧分解分两个过程,氨化和硝化,生活污水的BOD与哪个阶段相配?氨化与硝化能否同时进行? 污水中含氮化合物有: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 有机氮不稳定容易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其他三种。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为氨氮,在有氧的条件下分解为氨,再分解为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 生活污水的BOD与氨化过程相匹配。氨化与硝化不是同时进行,一般在碳化阶段5到10天才产生一定数量的硝化菌 4简述BOD,COD,TOD,TOC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氧化分哪两个阶段?各有何特点?这两阶段与BOD的关系? BOD:在水温20度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 COD:用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所消耗的氧量。 TOD:有机物主要元素C,H,O,N,P等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水,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所消耗的氧量。TOC:在900度高温下,将有机物所含的碳氧化成二氧化碳并折算成含碳量。 TOD>COD>BOD>TOC。 可生物降解的过程:第一阶段:碳氧化阶段,在异氧菌的作用下,含碳有机物被氧化成氨气,第二阶段:硝化阶段,在自养菌的作用下,氨气被氧化成亚硝酸根离子和水,再在自养菌的作用下亚硝酸根离子被氧化成硝酸根离子。两个过程都能释放出微生物活动所需的能量。碳化过程与BOD有关。 5什么是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发生改变,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坏。 6水体的热污染会造成什么后果? 水体的饱和溶解氧与水体的温度成反比,水体的温度升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体的亏氧量也随之减少,故大气中的氧向水体传递的速率变慢,此外,由于水温升高,水生生物的好氧速率加快,加速水体溶解氧的消耗,造成鱼类和水体生物的窒息死亡,使水质迅速恶化。导致水体化学反应加快可引发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臭味加剧。使水体的细菌繁殖加快。加速藻类的繁殖。 7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富营养化导致水体藻类大量疯长,隔绝水面与大气之间的富氧,加上藻类自身死亡和腐化,消耗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迅速降低。藻类堵塞鱼鳃和缺氧,造成鱼类窒息死亡。死亡的藻类和鱼类不断沉积于水体底部,逐渐淤积,最终使水体演变为沼泽和旱地。 形成原因主要是: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 8什么是水体自净?水体自净过程按机理可分为哪三大类? 水体自净: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水体部分或完全恢复原貌。

污水处理厂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WORD文档可编辑 污水处理厂安全操作规程 编制: 初审: 审核: 批准:

目录 一.总则 (1) 二.工艺流程及主要装置概况 (2) (一)工艺流程简述 (2) (二)主要装置概况 (3) 三.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 (一)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3) (二)机动车驾驶员安全操作规程 (4) (三)起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5) (四)井下及地下构筑物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6) (五)460提升泵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7) (六) 473综合泵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8) (七)生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9) (八)压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2) (九)鼓风机安全操作规程 (13) (十)刮泥机安全操作规程 (15)

一.总则 1、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规程。 2、车间干部、职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思想,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3、车间领导必须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4、坚持安全教育制度,对新入厂职工实行车间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对变换岗位人员及时进行变岗安全教育。 5、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的发生。 6、所有作业必须做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7、发生事故坚持“四不放过”(找不出事故原因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广大员工受不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的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原则。 8、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凭特殊工种操作证操作,不合格和学徒工不能独立操作。 9、全体员工必须坚持每周一安全活动制度。 10、各岗位必须保持清洁,门口、楼梯和平台等不许放置杂物,确保安全通道畅通无阻。

曝气池设计计算

曝气池设计计算

第二部分:生化装置设计计算书 说明: 本装置污水原水为石油炼制污水、生活污水,要求脱氮。污水处理时经隔油、LPC除油、再进行生化处理,采用活性污泥工艺。根据处 曝气池设计计算备注 一、工艺计算(采用污泥负荷法计 算) 理要求选用前置反硝工艺——缺氧(A)、一级好氧(O1)、二级好氧(O2)三级串联方式,不设初沉池。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一级好氧装置的曝气池、二沉池及污泥回流系统。 曝气池设计计算部分

曝气池设计计算部分 1.处理效率E %100%100?=?= La Lr La Lt La E - 式中 La ——进水BOD 5浓度,kg/m 3, La=0.2kg/m 3 Lt ——出水BOD 5 浓度,kg/m 3,Lt =0.02kg/m 3 Lr ——去除的BOD 5浓度,kg/m 3 Lr=0.2-0.02=0.18kg/m 3 %90%1002 .002.02.0=?-=E 2.污水负荷N S 的确定 选取N S =0.3 kgBOD 5/kgMLVSS ·d 3.污泥浓度的确定 (1)混合液污泥浓度(混合液悬浮物浓度)X (MLSS) ()SVI 110 3 R r R X +?= 式中 SVI ——污泥指数。根据N S 魏先勋 305页 BOD 去除率 E = 90% N S =0.3 三 废 523页

值,取SVI=120 r——二沉池中污泥综合 指数,取r=1.2 R——污泥回流比。取 R=50% 曝气池设计计算备注 曝气池设计计算部分

曝气池设计计算部分 () 3 .35.01120102.15.03=+???=X kg/m 3 (2)混合液挥发性悬浮物浓度X ' (MLVSS) X '=f X 式中 f ——系数,MLVSS/MLSS , 取f =0.7 X '=0.7×3.3=2.3 kg/m 3 (3)污泥回流浓度Xr 3 33 kg/m 102.1120 10 10=?=?=r SVI Xr 4.核算污泥回流比R ()R R X Xr += 1 R R )1(3.310+?= R =49%,取50% 5.容积负荷Nv Nv =X 'Ns =2.3×0.3=0.69 X = 3.3kg/ m 3 魏先勋 305页 X ' =3.3kg /m 3 高俊发 137页 Xr =10 kg/m 3

2008级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卷模板A附答案版

试卷编号: (2011 至2012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考试时间: 110 分钟 课程代码: 8707150 试卷总分: 100 分 考试形式:闭卷学生自带普通计算器: 不允许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1分,总计33分) 1、Q/A是反映沉淀池效率的参数,一般称为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或称沉淀池的溢流率,是指单位时间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在数值上与沉速u0相同。 2、TOC是总有机碳; OC是指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常被用于地表水、饮用水和生活污水的测定。 3、BOD5/COD是衡量污水可生化性的一项主要指标,比值越高,可生化性越好,该值大于0.3,即为可生化。 4、斜流式沉淀池根据浅层理论,在沉淀区加斜板或斜管而构成,将沉降区高度分隔为n层,把处理能力提高了n倍。 5、在污水生物处理中,以单位时间里底物减少量、最终产物的增加量或细胞的增加量来表示生化反应速率,生化反应S→YX+ZP,反应系数Y等于dX/dS,又称产率系数。 6、加压溶气气浮是目前常用的气浮处理方法,使空气在加压的条件下溶解于水,然后通过将压力降至常压而使过饱和溶解的空气以细微气泡形式释放出来。 7、吸附是利用多孔性固体物质,使废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被吸附在固体表面而被去除的方法。 8、污泥含水率从99.5%降到96.5%时,污泥体积为原来的1/7。 9、影响生物滤池净化污水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滤池高度、负荷、回流和供氧。 10、衡量污泥脱水性能指标过滤比阻抗性、毛细吸水时间。 11、空气扩散装置在曝气池中的作用是搅拌、充氧,曝气设备主要分为机械曝气和鼓风曝气两大类。 12、两相厌氧消化是将产酸和产甲烷分开在两个反应器内进行。 13、Fenton试剂是由H2O2和Fe2+盐混合而成的强氧化剂,而金属还原法铁碳法的机理主要是原电池作用。 14、生物接触氧化法又称浸没式曝气生物滤池,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BAF工艺即曝气生物滤池,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于欧洲的一种生物膜法处理工艺。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电渗析的分离对象是(A) A、离子 B、大分子 C、微粒 D、小分子 2、下列关于生物转盘的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生物转盘不具有硝化功能 B、通常不需要污泥回流 C、不产生污泥膨胀 D、适合小水量处理 3、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中的再生池内,活性污泥进入(D)阶段,使活性污泥的吸附活性得到充分

曝气池中的指标控制

1曝气池MLSS或MLVSS数值怎样控制为好 曝气池混合液须维持相对固定的污泥浓度MLSS,才能维持好处理效果和处理系统稳定运行。每一种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都有其最佳曝气池的MLSS,比如普通空气曝池活性污泥的MLSS最佳值为2g/L左右,而AB法工艺A段的MLSS最佳值为5g/L左右,两者差距很大。一般而言,曝气池中MLSS接近其最佳值时,处理效果最好。而MLSS过低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当MLSS过高时,泥龄延长,维持这些污泥中微生物正常活动所需的溶解氧数会增加许多,导致对充氧系统能力的要求增大。同时曝气池混合液的密度会增大,阻力增大,也就会增加机械曝气或鼓风曝气的电耗。也就是说,虽然MLSS偏高时,可以提高曝气池对进水水质变化和冲击负荷的抵抗能力,但在运行上往往是不经济的。而且有时还会导致污泥过度老化,活性下降,最后甚至影响处理水质。在实际运行时,有时需要通过加大剩余污泥排放的方式强制减少曝气池的MLSS值,刺激曝气池混合液中的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活性污泥分解氧化有机物的活性。 2什么是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沉降比(SV)有什么作用 污泥沉降比(SV)的英文是Settling Velocity,又称30min沉降率,是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比例,以%表示。一般取混合液样1000m1,用满量程1000m1量筒测量,静置30min后泥面的高度恰好就是SV的数值。由于SV值的测定简单快速,因此是评定活性污泥浓度和质量的常用方法。 SV值能反映曝气池正常运行时的污泥量和污泥的凝聚性、沉降性能等。可用于控制剩余污泥排放量,SV的正常值一般在15%-30%之间,低于此数值区说明污泥的沉降性能好,但也可能是污泥的活性不良。可少排泥或不排泥或加大曝气量。高于此数值区,说明需要排泥操作,或应采取措施加大曝气量,也可能是丝状菌的作用使污泥发生膨胀,需加大进泥量或减少曝气量。 3观测SV值时污泥的表观现象说明了什么 (1)污泥沉淀30-60min后呈层状上浮且水质较清澈。说明活性污泥反应功能较强,产生了硝化反应,形成了较多的硝酸盐,在曝气池中停留时间较长,进人二沉池中发生反硝化,产生气态氮;使一些污泥絮体上浮。可通过减少曝气量或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来解决。

曝气池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曝气池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版

曝气池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 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 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根据工艺要求和运行情况打开进水启闭器,利用启闭器开启度控制进水水量。 二、进水槽两旁的1号、2号方闸进水闸是为改变工艺流程而设计,开启顶端的闸进水是标准运转法;开启中间方闸是运用阶段法;开启尾端方闸,关闭其它方闸是吸附再生运转法。并利用闸的开启度控制进水水量。 三、曝气池两端底部各有一组阀主要是为曝气池放空用,如要检修或降低水位可以打开此阀。曝气池放空时,要注意观

察地下水位。以防池体上浮。 四、曝气池通气之前,必须打开风管放空阀,以免曝气板受压力过大而碎裂空气阀门,空气从曝气板通出后,即关闭风管放空阀。 五、风管两旁的蝶阀是调节进气量,为使各方池混合液翻混,充分曝气。 六、根据工艺要求,开启污泥回流阀,并起动螺旋泵,使污泥回流进曝气池。 七、每二小时对混合液做溶解氧、温度、沉降比测定,根据所测数据调节进水量、污泥回流量和进气量,以使运行正常。 八、每2小时对地面和各阀门管道进

曝气池设计

某居住区人口10000人,每人每日平均排污水量300L。每人每日排出BOD5量60g,SS为75g。 则此区的日平均污水量为3000m3/d 即125m3/h 0.035m3/s 污水的BOD5浓度=60/300=200mg/L 污水的SS浓度=75/300=250(mg/L) (3)采用推流式曝气池,曝气池BOD负荷按下式计算:根据书本表12-1,取污泥负荷0.3kgBOD5/(kgMLSS·d) SVI=353Ls0.983=108 取X=2000mg/L,则回流比r为: 代入数据约为0.28 回流污泥量: Qr=r×Q=3000×0.28=840m3/d 回流污泥浓度: Xr=10^6/108=9259.3mg/l

(4)曝气池容积计算: V=3000×150/(0.3×2000) =750m3 曝气池有效水深取3m ,则曝气池表面积为: F=750/3=250m 2 宽取3.5m ,则池长L =250/3.5=71.4(m)。采用4廊道,则每廊道长=71.4/4=17.9(m)。所以,曝气池尺寸为: 17.9×(3.5)×3=187.9(m 3),共三个为750 m 3。 (5)曝气时间 对原废水: T=V/Q=750/3000=0.25(d )=6h 对混合液: T1=750/(3000+840)=0.195d=4.7h (6)污泥量 二沉池去除的SS 量为: 3000×250×(1—0.3)×0.8×10-3=420(kg/d ) 曝气池因去除BOD5而增殖的污泥量根据下式计算: Y r d X QS k VX ?=-

取Y=0.73,kd =0.075,MLVSS /MLSS =0.8,则 : =0.73×3000×(200*0.75*0.9)×10-3—0.075×750×2000×0.8×10^-3 =295.6 -90=205.6(kg /d) 污泥最大增量为:420+205.6=625.6(kg /d) 由于回流污泥浓度Xr =9259mg /L ,则产生污泥体积为: 625.6/9259*1000=67.6m3/d (7)曝气系统平均需氧量 平均需氧量按下式计算: 取a ’=0.5,b ’=0.12,则: =0.5×3000×0.135+0.12×750×2×0.8=346.5(kg/d )=14.4(kg/h ) 设计参数: ①穿孔管距池底0.3m(淹没水深2.7 m); ②工作水温20℃,Cs =9.2mg /L ; Y r d X QS k VX ?=-''2r O aQS bV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