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常识

紫外线常识
紫外线常识

紫外线常识

紫外线的分类: 根据生物效应的不同,将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波段:

UV A波段,波长320~40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长波紫外线有超过98%能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UV 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360nm波长的UVA紫外线符合昆虫类的趋光性反应曲线,可制作诱虫灯。300-420nm波长的UV A紫外线可透过完全截止可见光的特殊着色玻璃灯管,仅辐射出以365nm为中心的近紫外光,可用于矿石鉴定、舞台装饰、验钞等场所。09年10月德、意科学家发现【虾青素】能有效地消除【紫外线UV A】对皮肤细胞的伤害。

UVB波段,波长275~320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长较短的部分会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达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会特别强烈。UVB紫外线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脱皮。紫外线保健灯、植物生长灯发出的就是使用特殊透紫玻璃(不透过254nm以下的光)和峰值在300nm附近的荧光粉制成。

UVC波段,波长200~275nm,又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无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线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短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会造成皮肤癌。紫外线杀菌灯发出的就是UVC短波紫外线。

UVD波段,波长100~200nm,又称为真空紫外线。

UVA波段波长320~40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长波紫外线,有超过98%能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UV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

UVB(英文全称:ultraviolet radiation b)是根据生物效应的不同,将紫外线波长划分出来的一个波段,UVB是户外紫外线,人们在室外活动时直接射入皮肤。没有被臭氧层吸收掉的UVA和UVB会照射到地球表面,给我们的肌肤带来伤害。UVB的伤害和防护已经得到彻底的研究,它可以使皮肤在短时间内晒伤、晒红(对一般人来说是25分钟左右),SPF就是UVB防护能力的标志。 UVB波段,波长275~320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长较短的部分会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达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会特别强烈,UVB紫外线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脱皮

根据1932年第二届理疗和光生物学大会的建议,将紫外线光谱三波段:

长波紫外线(UVA):波长400~320nm,其生物学作用较弱,有明显的色素沉着作用,引起红斑反应的作用很弱,可引起一些物质(荧光素钠、四环素、硫酸奎宁、血卟啉、绿脓杆菌的绿脓素和某些霉菌产生的物质等)产生荧光反应。还可引起光毒反应和光变态反应等。

中波紫外线(UVB):波长320~275nm,是紫外线生物学效应最活跃部分。红斑反应的作用很强,能使维生素D原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和黑色素产生以及抑制变态反应等作用。

短波紫外线(UVC):波长275~180nm,红斑反应的作用明显,对细菌和病毒有明显杀灭和抑制作用

紫外线简称UV,包括UVA和UVB。UVA是生活紫外线,可透过窗户玻璃和云层射入人的肌肤;UVB是户外紫外线,人们在室外活动时直接射入皮肤。没有被臭氧层吸收掉的UVA和UVB会照射到地球表面,给我们的肌肤带来伤害。

夏天阳光中UVB的含量是四季中最高的,经常在户外作业的人应选用SPF 值为30至40的防晒霜,办公室人员选用SPF值为18的产品就足够了。冬天,UVB的含量是四季中最低的,所用防晒品SPF值不用太高。阳光中UVA的含量随季节变化不大,所以一年四季使用的防晒品中都应含有防护UVA的成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已经研制出UVA和UVB均可防护的防晒产品(如日本KOSE的兰皙欧美白防护系列),它们既可以防止晒伤又可以防止晒黑。

需要说明的是,阴天尽管UVB被云层阻隔,但UVA仍能深入真皮层。千万不要被阴天迷惑,认为紫外线不存在了。撑伞、戴帽子、穿长袖衣服都能能遮挡阳光,但无法隔离紫外线

紫外线辐照强度监测方法

紫外照度计紫外辐照计紫外线强度计(产品型号:TN-UV254 产品产地:江苏)简要说明:数字式紫外辐射照度计是测量波长为253.7nm紫外线辐射强度的仪表。使用专用的盲管紫外线传感器技术,不受阳光、灯光等其它射线干扰、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具有自动电池欠压指示及数据保持功能。 详细介绍:相关产品名称:数字式紫外辐射照度计数字式紫外照度计数字式紫外辐照计,该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是测量波长范围为254nm紫外线辐射强度的仪表。使用专用的盲管紫外线传感器技术,不受阳光灯光等其它射线干扰、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具有自动电池欠压指示及数据保持功能。整机设计紧凑,使用非常方便。适用于医院、卫生防疫部门、化工、电子、食品加工厂、娱乐场所等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的监测。与目前常用的紫外线辐射照度计相比,该仪表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是目前常用紫外线辐射照度计的升级换代产品。具体表现在: 盲管技术紫外线辐射照度计不受阳光灯光等其它射线干扰、测量精度高,专测254nm紫外辐射强度。目前大家常用的辐照仪开机后都不指示为零,而且指示值每次开机都变化不定,因为它受到了可见光和其它波长杂紫外光的干扰,不能真正反映灯管的实际辐照强度,为紫外灯消毒效果留下隐患。 平衡电路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性能稳定,数据不漂移。目前大家常用的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数据的重现性通常都不好,特别是随着使用时间增加,同样强度的光

源,每年的读数都不同,这样给经销商带来大量的麻烦,同时用户业觉得疑惑和苦恼。 一、概述 TN-UV254紫外线辐照仪型数字式紫外辐射照度计是测量波长为253.7nm紫外线辐射强度的仪表。使用专用的盲管紫外线传感器技术,不受阳光、灯光等其他射线干扰、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具有自动电池欠压指示及数据保持功能。整机设计紧凑,使用非常方便。适用于医院、卫生防疫部门、化工、电子、食品加工厂、娱乐场所等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的监测。 本使用説明书包括有关的安全信息和警告提示,请仔细阅读有关内容并严格遵守所有的警告和注意事项。 二、开箱检查 打开包装箱取出仪表,仔细检查下列附件是否缺少或损坏: TN-UV-254型数字式紫外辐射照度计一台 拉杆定位器一支 使用説明书一份 护目 镜 一付 校正 仪 一台 如发现有任何缺少或损坏,请即与您的供货商进行联系。 三、紫外线辐照仪技术指标 位液晶显示器显示,最大读数为1999 显示方示:31 2 测量原理:双积分式A/D转换 采样速度:约3次/秒 存储环境:室温、干燥的环境中存放 工作环境:温度10~30℃ 温度30℃,≤85%RH 电池欠压指示:LCD上方显示+++ 超量程指示:最高位显示“OL”或“1” 数据保持功能:LCD上方显示“H” 测量波长:254±10nm 测量角度:以垂直于传感器感应面的垂线为轴心,围绕轴心±10° 量程:0~2000ūw/Cm?,0~20000ūw/Cm?、LCD下方显示“×10” 分辨率:1ūw/Cm? 供电电池:9V碱性或碳锌电池6F22

紫外线防护知识

紫外线防护知识 1 什么是紫外线(UV) 紫外线(ultraviolet light),又称紫外辐射,是波长为100~400nm的电磁辐射。它分为长波紫外(UVA)、中波紫外线(UVB)、短波紫外线(UVC)。 波长范围在100~400nm的太阳光紫外线辐射, 紫外线A段波长范围为315~400nm,这部分生物作用较弱,主要是色素沉着作用; 紫外线B段波长范围为280~315nm,此部分对人体影响较大,主要作用是抗佝偻症和红斑作用,是引起皮肤癌、白内障、免疫系统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紫外线C段波长范围为100~280nm,几乎被臭氧层吸收而不能到达地面。只有在人工环境中会制造出来,如激光设备以及电磁设备。 2 紫外线的危害 过度照射紫外线辐射: 作用于皮肤是造成晒伤、肌肤老化增加皱纹、患皮肤癌。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体温升高、脱水、中暑等。 作用于眼部,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称为光照性眼炎,还有可能诱发白内障, 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会使焊工患上电光性眼炎。 3 紫外线辐射强度 波长范围为280~400 nm的太阳照射在2π立体角内,所接收到的直接辐射量和太阳散射辐射量之和,单位为:W/m2。 4 紫外线指数(UVI) 紫外线指数是衡量某地正午前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的皮肤、眼睛等组织和器官的可能损伤程度的指标。紫外线指数取值范围为1~15。 5 紫外线指数等级(Grade of UV Index) 分为一级~五级,分级方法见附表 6 紫外线照射强度等级(UV Radiation Categories) 中国气象局按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大小把紫外线照射强度划分为五级,依次表示为最弱、弱、中等、强、很强,分级方法见附表。 紫外线预报等级划分表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溶度的实验步骤

用紫外分光度计测定溶液的浓度 一、实验材料与仪器 罗丹明B,蒸馏水,紫外分光度计,10ml比色皿(2个),250ml容量瓶,烧杯,移液管,比色管(若干) 二、实验步骤 ①用称量纸称取0.0025g的罗丹明B,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然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贴上标签待用(此时的溶液的溶度为10mg/L)。 ②取5支25ml的比色管,用量液管分别加入1.00,2.00,3.00,4.00, 5.00ml的已配好的罗丹明B溶液。然后加入蒸馏水稀释至10ml, 此时的比色管中溶液的浓度分别为1,2,3,4,5mg/L。 ③打开紫外分光光度计,预热30分钟,让机器稳定下来,然后以蒸 馏水作为参比溶液,加入比色皿中(适量),然后用吸水纸把比色皿表面的溶液吸干,放入五联池中,盖上盖,在电脑界面上点击,“基线”图标,进行消除基线,由于罗丹明B的最大吸收峰为554,故把波长扫描范围定在400~650nm。 ④消除基线后,取出盛参比溶液的比色皿,把未知浓度的溶液加入 比色皿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 三、数据处理与matlab绘图 x=1:5; y=[0.242 0.507 0.788 1.044 1.254] p=polyfit(x,y,1);

xi=0:6; yi=polyval(p,xi); plot(x,y,'ob',xi,yi,'r') ylabel('吸光度值') xlabel('罗丹明B 的浓度(mg/L)') 01234 56-0.20 0.2 0.4 0.6 0.811.2 1.4 1.6 罗丹明B 的浓度(mg/L)吸光度值 实际值点拟合曲线

防紫外线纺织品

防紫外线纺织品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自我防护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皮肤是人体的一个薄弱环节,它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伤害,也易成为各种有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通道,因此是一道必须注意的防线。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紫外线辐射增加,致使人类皮肤病发病率递增。由于臭氧层厚度的减少,太阳光中辐射到地面的短波长紫外线部分增加。虽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人体内合成维生素并杀灭一些微生物或病毒,但紫外线量增加和短波化,对人(包括生物界)产生重大危害和影响。保护人体避免过量紫外线辐射成为当今许多行业开发新产品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防紫外线服装及纺织品的问世,就是为了适应上述情况而产生的,有些国家已有商品出售,如女衬衫、长袜、运动服、帽子、太阳伞等。 一、防紫外线织物的作用机理 光线与物体的作用有透射、反射和吸收3种,相应的紫外线遮蔽剂有反射剂(或散射剂)及吸收剂两类。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两者混合使用。 紫外线反射剂主要是利用无机微粒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可起到防紫外线透过的效应。常用的紫外线反射剂是不具活性且在紫外光谱区透射率很低、散射率很高的金属氧化物的超细粉体或陶瓷粉末、金属化合物,如二氧化钛、氧化锌等,利用这些无机物微粒子对入射光的反射、散射作用,可起到防止紫外线透过的效果。另外可以将这些材料制成纳米级的超细粉体,再与纤维材料共混结合后,可以增强纤维材料对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防止和减少紫外线透过纤维材料。 紫外线吸收剂,主要利用有机物质吸收紫外光,并进行能量转换,以热能形式或无害低辐射将能量消耗或释放。在纤维、纱线和织物中添加了此类紫外线遮蔽剂而制成的防紫外线纺织品,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显著提高,其紫外线遮蔽率一般可达90%以上,有的甚至在99%]1[以上。常用的紫外线吸收剂有水杨酸酯类化合物、金属离子化合物、苯酮类以及苯并三唑类等。金属离子化合物,常作为螯合物使用,旨在提高染色物的耐光性;水杨酸酯类由于熔点低、易升华,且吸收波长分布在短波一侧,应用不多;苯酮类则价格偏高,所以紫外线吸收剂较多采用苯并三唑类。 防紫外线织物,可以防止紫外线透过织物而照射到人体皮肤,同时还可以减轻纤维和染料所受到的紫外线作用,且织物各项服用性能如强力、透气性、刚柔性等应未受到不良影响,能满足使用要求。 二、防紫外线的方法 1 紫外线屏蔽剂:紫外线吸收剂,无机紫外线屏蔽剂。 2 防紫外线纤维:抗紫外线纤维是指本身具有抗紫外线破坏能力的纤维或含有抗紫外线添加剂的纤维。 2.1 天然抗紫外线纤维::腈纶为优良的抗紫外线纤维,此外,大麻纤维、竹纤维本身也有优良的防紫外性能。 2.2 纤维的防紫外加工:不同的纤维应采用不用的加工方法:锦纶抗紫外线的能力较差,在制造锦纶的聚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添加剂(如锰盐和次磷酸、硼酸锰、硅酸铝及锰盐2 铈盐混合物等),即能制得抗紫外线锦纶。抗紫外线涤纶是采用在聚酯中掺入陶瓷紫外线遮挡剂的方法制成。对棉纤维而言,可采用浸渍有机系(如水杨酸系、二苯甲酮系、苯并三唑系、氰基丙烯酸酯系等)紫外线的吸收剂来制作]2[。 一般来说,在纺丝时掺入紫外线屏蔽剂(有机或无机物),用共混纺丝、芯鞘纺丝等方法纺丝。这种纤维织成的织物在风格、耐洗方面都比后整理法好。 3 织物后整理 防紫外线织物开发伊始,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可在原设备上进行,易于实现。整理工艺可根据用途不同有所差别,如作为夏季服装面料,对柔软性、舒适性要求高,以采用吸尽法、印花法或浸压法为好;作为装饰、家用或产业用纺织品可选用涂层法。利用后整理方法仍存在耐洗性、耐候性问题,有待提高。

紫外分光光度计——蛋白质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技术。 3.掌握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二、实验原理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以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和可见光谱区辐射能的选择性吸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紫外光:10-400 nm 可见光:400-780 nm(可被人们的眼睛所感觉) 特点:带光谱、分子光谱 应用:定性分析 最大吸收波长; 定量分析:朗伯-比尔定律(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 a.定性分析原理: 吸收曲线:吸收峰的数目、位置、相对强度以及吸收峰的形状 b.定量分析原理: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 A=εbc,当入射光波长λ及光程b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 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是标准曲线法即只要绘出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的含量。 c. 仪器组成部件: 各种类型的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如下图所示,从总体上来说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 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显示记录装置。 2.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原理: (1)蛋白质可作定量分析的原因: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所以蛋白质溶液在275--280nm具有一个吸收紫外吸收高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蛋白质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服从朗伯-比耳定律,因此可作定量分析。该法测定蛋白质的浓度范围为0.1—1.0mg/mL。 (2)此种方法测量的准确度差一点的原因:由于不同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不同,所处的微环境也不同,所以不同蛋白质溶液在280nm的光吸收职也不同。据初步统计,浓度为1.0 mg/mL的1800种蛋白质及蛋白质亚基在280nm的吸光度在0.3—3.0之间,平均值为1.25+/-0.51。所以此种方法测量的准确度差一点。 (3)有嘌呤、嘧啶等核酸类干扰时的经验公式:若样品中含有嘌呤、嘧啶等核酸类吸收紫外光的物质,在280nm处来测量蛋白质含量时,会有较大的干扰。核酸在260nm处的光吸收比280nm更强,但蛋白质却恰恰相反,因此可利用280nm及260nm的吸收差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常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蛋白质浓度(mg/mL)=1.45A280-0.74A260 (A280和A260分别为蛋白质溶液在280nm和260nm处测得的吸光度值) 还可以通过下述经验公式直接计算出溶液中的蛋白质的含量: 蛋白质浓度(mg/mL)=F* A280*D*1/d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测定。 1.仪器与测定条件:室温:____℃相对湿度:____% 分析天平编号:;水浴锅编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编号:;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西贝母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_______mg的溶液,即得。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______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浓氨试液3ml,浸润1小时。加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40ml,置80℃水浴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用适量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洗涤药渣2~3次,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至刻度,摇匀,即得。 4.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1ml、0.2ml、0.4ml、0.6ml、1.0ml,置25ml具塞试管中,分别补加三氯甲烷至10.0ml,精密加水5ml、再精密加0.05%溴甲酚绿缓冲液(取溴甲酚绿0.05g,用0.2mol/L氢氧化钠溶液6ml使溶解,加磷酸二氢钾1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ml,即得)2ml,密塞,剧烈振摇,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放置30分钟。取三氯甲烷液,用干燥滤纸滤过,取续滤液,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 5.测定法: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ⅤA),在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西贝母碱的重量,计算,即得。 6.结果与计算 6.1 标准曲线制备:

对照品批号 纯 度 S 对照品来源 干燥条件 对照品称重W 对(mg) 各浓度点稀释倍数f 对 溶液浓度C 对(ug/ml) 吸光度A 对 线性回归方程 A=( )C +/-( ) r =( ) 计算公式: W S C f ?= 对对对 C 对= 6.2 样品测定: 水分Q 取样量W 样(g ) 样品稀释倍数f 样 样品吸光度A 样 样品平均吸光度A 样 浓度C(ug/ml) 含量X (%) 平均含量X (%) 计算公式:() %100Q 110W f C X 6 ?-???= 样样 样 X 1= X 2= 7.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生物碱以西贝母碱(C 27H 43NO 3)计,不得少于0.050%。 结果: 规定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紫外线强度测定法

4.4紫外线强度测定法 4.4.1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 4.4.1.1适用范围:监测紫外线灯管在垂直1m处的照射强度。 4.4.1.2使用方法: (1)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化学卡置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 (2)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图案正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 (3)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4.4.1.3结果判定: (1)30w新灯管,不低于90μW/cm2为合格。 (2)使用中的旧灯管不低于70μW/cm2为合格。 4.4.1.4注意事项: (1)紫外线照射时应严格控制时间,否则测定结果不准确。 (2)指示卡为光敏材料制成,应避光保存。 每支灯管重复测定 3 次。各次数据均达标准可判辐照强度合格。 3.1. 4.2 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 (1)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nm~275nm ,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nm~270nm ,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3)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4) 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 、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 紫外线强度( 使用中的强度) 不得低于70 μW/cm2 ( 普通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 m 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且在有效期内)。 (5)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 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6)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 μW/cm2的时间( 功率≥ 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紫外灯生产单位应提供实际使用寿命。 (7) 目前我国使用的紫外线消毒灯有下述几种: 1) 普通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灯管采用石英玻璃或其它对紫外线透过率高的玻璃制成,功率为40W、30W、20 W、15 W等。要求出厂新灯辐射253.7nm 紫外线的强度(在距离1m 处测定,不加反光罩)为:功率>30W 灯,≥90μW/cm2;功率>20W灯,≥60μW/cm2;功率15W 灯,≥20μW/cm2。由于这种灯在辐射253.7nm 紫外线的同时,也辐射一部分184.9nm 紫外线,故可产生臭氧。 2) 高强度紫外线消毒灯:要求辐射253.7nm 紫外线的强度(在距离1m 处测定)为:功 率30W 灯,>170μW/cm2;11W 灯, >40μW/cm2。 3) 低臭氧紫外线消毒灯:也是热阴极低压汞灯,可为直管型或H型,由于采用了特 殊工艺和灯管材料,故臭氧产量很低,要求臭氧产量<1mg/h 。 4 )高臭氧紫外线消毒灯:由于采取了特殊工艺,这种灯产生较大比例的波长184.9nm 的紫外线,故臭氧产量较大。

BSEN13758-1防紫外线测试中文版

1、范围:规定了一种在标准条件下测试透过紫外线的红斑效应,来评价服装织物的抗太阳 紫外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 本测试方法不适合测试远距离保护的织物(因为是近距离测试防紫外线的方法),比如雨伞,遮阳物或人工源类似物。 注本标准可能不适合测试小颜色小的织物结构不均匀的织物。 2、相关文献:EN 20139:1992 –标准平衡和调湿大气(ISO 139:1973) 3、定义术语和简写: 3.1.1 波长(λ):一定范围的辐射,用nm表示;3.1.2紫外线(UVR), 波长在180-400nm的电磁辐射。UV-A:315-400nm;UV-B:280-315nm;3.1.3太阳辐射度(E(λ)):在地球表面单位波长和面积接受的太阳释放的能量。用W.m-2.nm-1表示。 在地球表面测量的太阳光紫外线光谱范围是290-400nm;3.1.4红斑:由各种物理或化学试剂导致皮肤泛红。 3.1.5光谱的红斑效应(ε(λ)):一定波长λ辐射产生的相关的红斑效应;3.1.6光谱透过率T(λ):一定波长的辐射,其透过的辐射与发射辐射的比例; 3.1.7积分球:内表面为非选择性漫反射的空心球体; 3.1.8荧光:吸收特定波长的辐射 然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再次发射较大波长的光辐射。 3.1.9光谱带宽:指从单色器射出的 单色光谱线强度轮廓曲线的二分之一高度处的谱带宽度。用来表征仪器的光谱分辨率。 3.1.10 样品接受误差:仪器接口和积分球之间的误差(比如在接口和样品之间用滤波器)。 在这种情况,部分扩散光没有进入到积分球。这个误差由样品的结构,样品与接口的距 离,和照明装置的尺寸; 3.1.11 Shade:特别是色调,色深或颜色的明亮度; 3.1.12 construction:描述织物的一套参数,比如材料,交织,纹路等。 3.1.13 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UPF):这个标准描述的方法,来表达的保护的水平。 4、原理:纺织材料的UPF用总的光谱透过量来计算, 计算公式见右边: E(λ):日光的辐照度;ε(λ):光谱红斑效应; Δλ:波长的区间段;T(λ):波长λ的透过率 总的光谱透过率,通过测量UV发射器的辐射量和接收到的透过的辐射量。如果用的多 色入射辐射,透光率收集的是单色。仪器的辐射可以用平行光辐射样品,然后用积分球 接收投射光,也可以用半球辐射,然后接收平行光。 5、仪器:测试仪器由以下部分组成: 5.1 UV光源,提供290-400nm波长的紫外辐射。合 适的UV光源包括弧灯,氘灯和太阳模拟器。 5.2 一个积分球,总的开口不能超过整个 内部表面的10%。内表面衬高反射性哑光材料,比如硫酸钡颜料。需要在样品接口的地方安装挡板保护内部检测器和内部源。如果适用,在球面上测量入射的辐射量。 5.3 单色器,用于测量290-400nm范围的光谱带宽,带宽为5nm或更小。5.4 紫外发射滤波器,只明显透过波长小于400nm左右的光,而且不发荧光。在用平行入射光的时候, 光束的面积至少25mm2,至少需要覆盖重复组织结构至少3次。此外,单色入射光束,减少接收误差,接口的最小尺寸和光源尺寸比值,需要大于 1.5倍。光束通常与面料在±5°,光源偏离光束主轴要小于5°。这些情况需要用在入射光为平行光源的情况。 合适的紫外滤光器,放在样品和接口之间。如果是单色光。当不能操作时,需要放在样 品接口出,在样品和积分球之间。滤光器的厚度在1-3mm之间。 6、样品准备和调湿, 6.1准备,对于均匀材料,至少准备4个样品。样品尽量均匀分散。 离布边5cm,离布头和布尾至少1m;如果材料有不同的形状和/或结构,每个颜色和组织至少测试2个样品;样品的尺寸需要能足够的覆盖仪器的孔径。 6.2 平衡调湿,按EN 20139:1992进行。如果测试仪器不在这个环境,需要10min内测试完毕。 7、测试:7.1将样品放在仪器的接口处,让原离皮肤的那面接触紫外光源;7.2 如果仪器 是单色光,检查是否有荧光,如果有荧光剂存在,放置一个紫外滤光器,并检查有效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物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物 1.仪器 1.1紫外分光光度计(UV-1801型);配石英比色皿(1cm)2个 1.2容量瓶(100mL):10个;容量瓶(250mL)1个 1.3吸量管(10mL、5mL):各1支 1.4移液管(20mL、25mL、50mL):各1支 2.试剂 2.1标准溶液(1mg/mL):维生素C、水杨酸、苯甲酸、山梨酸、邻二氮菲分别配成1mg/mL的标准溶液,作为储备液。 2.2未知液:浓度约为(40~60ug/mL)。(其必为给出的五种物质之一) 3.实验操作 3.1比色皿配套性检查 石英比色皿装蒸馏水,以一只比色皿为参比,在测定波长下调节透射比为100%,测定其余比色皿的透射比,其偏差应小于0.5%,可配成一套使用。 3.2未知物的定性分析 将五种标准储备液均稀释成10ug/mL的试液(配制方法由选手自定)。以蒸馏水为参比,于波长200~350nm范围内扫描五种溶液,绘制吸收曲线,根据所得到的吸收曲线对照标准谱图,确定被测物质的名称,并依据吸收曲线确定测定波长。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考考考考附图附图附图附图。。。。 3.3未知物定量分析 根据未知液吸收曲线上测定波长处的吸光度,确定未知液的稀释倍数,并配制待测溶液3份,进行平行测定。 推荐方法 3.3.1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准确吸取1mg/mL的维生素C标准储备液50.00mL,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此溶液的浓度为200ug/mL)。再分别准确移取1、2、4、6、8、10mL上述溶液,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浓度分别为2、4、8、12、16、20 ug/mL)。准确移取20.00mL维生素C未知液,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于

紫外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蒋贤森临床52 2152001037 摘要 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在药物分析工作中经常出现含复杂成分的药物或复方药物,对此经典的容量分析,重量分析等化学分析方法往往难于处理,一般都要借助于仪器分析方法,我国在药物分析方法上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用于药品质量控制的分析方法日益增多,使用的仪器类型日趋先进,并且仪器分析所占的比率越来越大,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有紫外红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质谱法热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紫外分光光度法由于具有方法简便灵敏度和精确度高重现性好可测范围广等明显优点,加之其仪器价格相对低廉易于维护因而越来越为分析工作者所重视,发展成为仪器分析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以我国历版药典为例,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在其中占据很大的比例,高居各种仪器分析方法之首。虽然不断有新的分析方法出现,但紫外分光光度法因为具有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等特点一直是制剂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可广泛应用于分析合成药物,生物药品以及中药制剂等各种药物。 对紫外分光光度法,在飞速发展的现代药物分析领域中的可靠性

和作用作了总结,以大量的文献和数据说明紫外分光光度法仍然是有效可行的一种药物分析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方法,衍生出许多种具体的应用方法如:双波长和三波长分光光度法差示分光光度法导数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紫外光谱法光声光谱法热透镜光谱分析法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速差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以及化学计量学辅助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等等。 这些方法大都可用于药物分析的含量测定之中。 在此仅介绍其中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双波长三波长分光光度法差示分光光度法导数分光光度法 双波长三波长分光光度法 普通的单波长分光光度法要求试样透明无浑浊,对于吸收峰相互重叠的组分,或背景很深的试样分析往往难以得到准确的结果,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简称双波长法,是在传统的单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使用二个单色器得到二个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它取消了参比池,通过波长组合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浑浊背景和重叠谱图的干扰,双波长法一般要求有二个等吸光度点,而三波长法,则只需在吸收曲线上任意选择三个波长 1 2 3 处测量吸光度,由这三个波长处的吸光度 A1 A2 A3计算 A A 与待测物浓度成正,因而可通过 A-C

防紫外线材料的应用

抗紫外线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1、概述 理论上来说,短波紫外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不能达到地球表面,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是近年来, 随着人类使用大量的氟利昂等含卤素化合物日益增多,且不断的向空气中排放,致使出现臭氧层空洞。因此,到达地球的紫外线量增加,人类也意识到了的紫外线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报告指出,自从1979年以来,中国大气臭氧层总量日益减少,至1999年臭氧层减少了14 % ,而臭氧层每递减1 % ,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 3 %的几率。研究证明,紫外线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深度伤害遗传因子,导致皮肤癌、白内障、色斑癌的发病率增加等危害。 表1-1 不同波段的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 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紫外线对人类健康可能会造成的各种伤害。人们研制出的各种各样的防晒霜和抗紫外线化妆品,受到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因为此类产品的防护能力和作用时间有限,且其产品成份含有的各种重金属会在人体积累,长时间的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人们把目光投向了防紫外线纺织品的研究,研制出具有防紫外线性能的遮阳伞、窗帘,帽子等等。人们发现,防紫外线纺织品能够更有效的,更大面积的阻挡紫外线对人体的过度伤害。

早在20世纪 90年代,国外就开始对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开发研究。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对防紫外线纺织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其中,日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虽然国内对防紫外线纺织品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但是最近几年,国内的防紫外线纺织品研制开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的许多公司已开发出具有优异防紫外线功能的纤维和织物。但是,相比较外国而言,我国对防紫外线纺织品的研究和生产都相对比较落后,商品种类较少,商品化程度较低。因此,我国的防紫外线纺织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还是有待提高,其防紫外线性能和服用性能的改善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按照国标GB/T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测定》规定,当样品的UPF>40, <5%时,该种才具有较好的防紫外线性能。 且T(UVA) AV 2、抗紫外线的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情况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防紫外线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各不相同,在一些发达国家纺织界对开发研究紫外线防护产品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化的生产。处低纬度日照较强的国家,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率先开发研究抗紫外线纺织品对人体进行防护,而且使抗紫外线纺织品进入了商品化阶段。在开发抗紫外线织物中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日本,相继推出具有抗紫外线辐射功能的衬衫、帽子、运动服和太阳伞等制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对紫外线防护比较重视。他们已制订了防紫外线整理织物的测试标准及评价方法。在1996年已用UPF值来表示衣服的紫外线屏蔽性能。我国有必要在参照有关国际、国外标准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标准,以便与国际接轨,有利产品出口。紫外线防护剂可分为紫外线吸收剂和紫外线屏蔽剂。前者大多是有机化合物,后者则多为无机化合物。 近年来,日本对抗紫外线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其防紫外线产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消费,并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例如,日本可乐丽公司产品]埃斯莫]纤维应用了日本住友水泥公司开发了超细氧化锌粒子(n-100,n-200)来获得防紫外线的性能。因为超细氧化锌粒子可以单分散状态吸附在织物上,所以用它整理后的产品]埃斯莫]纤维有较高的透明性。超细氧化锌粒子性能优异,为

防紫外线纺织品概述

第4期(总第144期)化纤与纺织技术 2009No .42009年12月 Che m ica l Fiber &Textile Technology D ec .2009 收稿日期:2009-09-02 作者简介:徐杰(1985-),男,河南商丘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新产品与新工艺的开发。 综述与专论 文章编号:1672-500X(2009)04-0026-05 防紫外线纺织品概述 徐 杰 (五邑大学,广东江门529020) 摘 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一大批保健的功能性纺织品在市场上很走俏,其中包括防紫外线纺织品等。本文主要对防紫外线纺织品的防护机理、影响因素、制造方法、测试方法及应用前景作了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防紫外线;纺织品;机理;影响因素;制造方法;测试方法;前景中图分类号:TS1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近年来,由于大量的氟利昂等含卤素化合物的排放,导致臭氧层被破坏,出现臭氧层空洞, 到达地球的紫外线量增加,致使人类皮肤癌的发病率成倍的增长。据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报告显示,1979年以来中国大气臭氧层总量逐年减少,至1999年臭氧层减少了14%,而臭氧层每递减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3%。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开发最早出现在国外,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的佼佼者当属日本。最近几年,国内的防紫外线纺织品也可谓是蓬勃发展,目前在上 海、天津等地的许多公司已开发出具有优异防紫外线功能的纤维和织物。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发展 方向是提高其质量和技术含量,使其不仅具有防紫外线作用,而且看起来要美观,穿起来要舒适 [1~3] 。 2 紫外线辐射及评定参数 紫外线约占全部光线的6%,主要由长波紫外线UV A (315~400n m )、中波紫外线UVB(280~315nm)和短波紫外线UVC(100~280nm )三部分组成。如表1所示。 表1 UV 射线对人类皮肤的作用 射线类型波长/n m 作 用 UVC 射线100~280含有的能量最多,但不能到达地面,因为它可以被臭氧层完全吸收。 UVB 射线280~315长时间辐射可导致皮肤变成棕褐色,引起红斑疹,严重的可灼伤皮肤,增加癌变的风险。 UVA 射线 315~400 制造维生素D ,直接导致皮肤变褐色,还可以进入到皮肤深层的真皮部分,引起皮肤过早老化。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药品质量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标准操作。 2. 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 3. 围:本标准适用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的检测。 4. 责任人: QC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QC主管负责检查监督。 5. 容: 5.1定义: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紫外光区的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围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法在药品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5.1.1. 定量分析通常选择在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出吸收度,然后用对照品或百分吸收系数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 5.1.2. 对已知物质定性可用吸收峰波长或吸光度比值作为鉴别方法;若化合物本身在紫外光区无吸收,而杂质在紫外光区有相当强度的吸收,或在杂质的吸收峰处该化合物无吸收,则可用本法作杂质检查。 5.2 原理:物质对紫外辐射的吸收,是由于分子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因此,紫外吸收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电子结构,故紫外光谱又称电子光谱。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如含有共轭体系、芳香环或发色基团,均可在近紫外区(200~400nm)或可见光区(400~760nm)产生吸收。通常使用的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围为190~900nm,因此又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吸收光谱为物质对紫外区辐射的能量吸收图。朗伯·比耳(lambert-Beer)定律为光的吸收定律,它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 A=lg 1 =ECL T

式中:A 为吸光度 T 为透光率 E 为吸收系数 C 为溶液浓度 L 为光路长度 若溶液的浓度(C)为1%(g/ml),光路长度(L)为1cm,相应的吸收系数为百分吸收系数,以E1% 表示。若溶液的浓度(C)为摩尔浓度(mol/L),光路长度为1cm时,1cm 则相应吸收系数为摩尔吸收系数,以ε来表示。 5.3. 仪器: 5.3.1. 紫外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记录仪、显示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5.3.2.为了满足紫外—可见光区全波长围的测定,仪器备有二种光源,即氘灯和碘钨灯,前者用于紫外区,后者用于可见光区。 5.3.3.单色器通常由进光狭缝、出光狭缝、平行光装置、色散元件、聚焦透镜或反射镜等组成,色散元件有棱镜和光栅二种,棱镜多用天然石英或熔融硅石制成,对200~400nm波长光的色散能力很强,对600nm以上波长的光色散能力较差,棱镜色散所得的光谱为非匀排光谱。光栅系将反射或透射光经衍射而达到色散作用,故常称为衍射光栅,光栅光谱是按波长作线性排列,故为匀排光谱,双光束仪器多用光栅为色散元件。 5.3.4.检测器有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二种。 5.3.5.紫外分光光度计依据其结构和测量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光束和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二类。单光束分光光度计有些仍为手工操作,即固定在某一波长,分别测量比较空白、样品或参比的透光率或吸收度,操作比较费时,用于绘制吸收光谱图时很不方便,但适用于单波长的含量测定。双光束分光光度计藉扇形镜交替切换光路,使光分成样品(S)和参比(R)两光束,并先后到达检测器,检测器信号经调制分离成两光路对应信号,信号的比值直接用记录仪记录,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操作简单,测量快速,自动化程度高,但作含量测定时,为求准确起见,仍宜用固定波长测量方式。 5.4.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检定:

紫外线强度测定法

4.4.1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 4.4.1.1适用范围:监测紫外线灯管在垂直1m处的照射强度。 4.4.1.2使用方法: (1)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化学卡置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 (2)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图案正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 (3)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4.4.1.3结果判定: (1)30w新灯管,不低于90μW/cm2为合格。 (2)使用中的旧灯管不低于70μW/cm2为合格。 4.4.1.4注意事项: (1)紫外线照射时应严格控制时间,否则测定结果不准确。 (2)指示卡为光敏材料制成,应避光保存。 每支灯管重复测定 3 次。各次数据均达标准可判辐照强度合格。 3.1. 4.2 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 (1)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 200nm~275nm ,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 250nm~270nm ,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3)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4) 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 220V 、环境相对湿度为 60%、温度为 20℃时,辐射的紫外线强度( 使用中的强度) 不得低于 70 μW/cm2 ( 普通 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 1 m 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且在有效期内)。 (5)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6)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 μW/cm2的时间( 功率≥ 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 70%(功率 <30W)的时间,应不低于 1000h。紫外灯生产单位应提供实际使用寿命。 (7) 目前我国使用的紫外线消毒灯有下述几种: 1) 普通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灯管采用石英玻璃或其它对紫外线透过率高的玻璃制成,功率为 40W、30W、20 W、15 W等。要求出厂新灯辐射紫外线的强 度(在距离1m 处测定,不加反光罩)为:功率 >30W 灯,≥90μW/cm2;功率 >20W灯,≥60μW/cm2;功率 15W 灯,≥20μW/cm2。由于这种灯在辐射紫外线的同时,也辐射一部分紫外线,故可产生臭氧。 2) 高强度紫外线消毒灯:要求辐射紫外线的强度(在距离 1m 处测定)为:功 率 30W 灯,>170μW/cm2;11W 灯, >40μW/cm2。 3) 低臭氧紫外线消毒灯:也是热阴极低压汞灯,可为直管型或H型,由于采用了特殊工艺和灯管材料,故臭氧产量很低,要求臭氧产量 <1mg/h 。 4 )高臭氧紫外线消毒灯:由于采取了特殊工艺,这种灯产生较大比例的波长的 紫外线,故臭氧产量较大。 (8) 紫外线消毒器:

防紫外线

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种光稳定剂,能吸收阳光及荧光光源中的紫外线部分,而本身又不发生变化。塑料和其他高分子材料在日光和荧光下,因紫外线的作用,产生自动氧化反应,导致聚合物的降解而劣化,使外观及机械性能变坏。加入紫外线吸收剂后可选择性地吸收这种高能量的紫外线, 使之变成无害的能量而释放或消耗。 紫外线吸收剂的原理 紫外线吸收剂大多是含有苯环之芳香族化合物.可吸收紫外线.吸收剂因苯环的共振作用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并转换成热能或无破坏作用的光能放出.之后回复成原来的分子构造.如此可以反覆使用此吸收剂.并不会损害到吸收剂本身.为一种化学性的抗紫外线原理. 聚合物的种类不同,使其劣化的紫外线波长也不相同,不同的紫外线吸收剂可吸收不同波长的紫外线,使用时,应根据聚合物的种类选择紫外线吸收剂。 紫外线吸收剂应该具备以下条件:①可强烈地吸收紫外线(尤其是波长为290-400nm); ②热稳定性好,即使在加工中也不会因热而变化,热挥发性小;③化学稳定性好,不与制品中材料组分发生不利反应;④混溶性好,可均匀地分散在材料中,不喷霜,不渗出;⑤吸收剂本身的光化学稳定性好,不分解,不变色;⑥无色、无毒、无臭;⑦耐浸洗;⑧价廉、易得。紫外线吸收剂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类: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和 其他类。 紫外线吸收剂用于塑料、涂料、染料、汽车挡风玻璃、化妆品、药物、防晒剂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紫外线吸收剂 商品名水杨酯苯酯 成分邻羟基苯甲酸苯酯 性能及用途无色结晶粉末。具有令人愉快的芳香气味(冬青油气味)。密度1.250g/cm3,溶点43,沸点(1.6kPa)173。易溶于乙醚、苯和氯仿,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水和甘油。含 量99%。 本品为一种紫外线吸收剂,用于塑料制品,但吸收波长范围较窄。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 接触食品的丙烯酸树脂用品。 包装及贮运纸桶内衬塑料袋包装。按一般化学品规定贮运。 商品名紫外线吸收剂UV-P 成分邻硝基苯胺、对甲苯酚的反应产物 性能及用途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结晶。能溶于汽油、苯、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在水中溶解度极小,不被浓碱、浓酸分解。它可以和重金属离子化合成盐。能吸收270~280nm波长的紫外 线。溶点130~131。 本品主要用于聚酯、含氯聚酯、醋纤、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有机玻璃、聚丙烯腈等树脂中。在透明制品中的稳定性较在着色制品是更好。在制品中的用量为0.%~0.5%。 商品名紫外线吸收剂UV-O 成分 2,4-二羟基二苯甲酮 性能及用途本品为淡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粉末。水分<0.5%。灰分<0.5%。熔点136~149℃。溶于丙酮、甲醇、乙醇、甲乙酮、二恶烷、N-甲基吡啶酮和醋酸乙酯,极难溶于水,正庚烷和

便携式紫外线强度计使用方法

深圳市林上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紫外线强度计使用方法 紫外线的UVC波段,又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紫外线杀菌灯发出的就是UVC短波紫外线。 LS126C紫外辐照计专业用于测量UVC紫外线强度,即单位面积的UVC紫外线辐射能功率。一:LS126C的结构和参数 1. 光谱响应:λ:(230nm-280nm);λp = 254nm 2. 量程范围:0 - 200000 uW/cm2 3. 分辨率:0.1 μW/cm2 4. 测量精度:±10 % 5.主机尺寸:长130mm ×宽70mm ×高28mm 6. 探头尺寸:直径45mm×厚16mm 7. 探头线长:1米 8. 仪器重量:约250克 9.电池:4节AAA碱性干电池 二:按键操作 1.参数设置 在关机状态下,长按“”,进入设置模式。 选择是否自动关机( AUTO OFF : ON/OFF):短按“”选择ON/OFF。 选择ON,仪器10分钟无操作,自动关机。 选择OFF, 仪器需要手动关机,不会自动关机。 确认设置:短按“”设置完成,仪器进入到测量模式。 2.开机/关机 短按“”键执行开机/关机操作。 自动关机和手动关机时,都会自动保存关机时刻的界面测量数据到历史记录中。开机显示的界面就是上次关机时刻记录的数据(NO.1,即最后一个被记录的数据)。 3.“”按键 ●开机后,进入记录查询模式,显示最后一个记录数据,短按“”键进入测量模式。 ●在测量模式,短按“”键,所有数据在LCD上保持,LCD上显示“HOLD”、标志, 并且将当前数据保存到历史记录中。再次按“”键,取消HOLD功能,进入实时 数据测量状态。

●在测量模式,长按“”键,清除最大值和当前值,开始新的测量。 4.“”按键 记录查询键,查询存储的历史保持数据。 记录组中可以存储9组数据,超过9组数据时,自动删除最旧的记录值。 在“记录查询”状态下,长按“”,清除所有记录值。 记录数据关机不丢失(更换电池时清除所有记录值)。 三:测量及注意事项 1. 仪器探头接收窗口正对紫外光源,即可获得当前测试点的紫外线辐射能功率密度, 同时显示最大值(MAX)和当前值(RT)。 2. 仪器探头背部自带磁铁,可以吸附在铁板上,方便固定。 3. 不使用时,请按“”键关机。 4. 避免与腐蚀性物品接触、远离高湿的环境。 5. 关机后请将其放入专用包装箱内,妥善保管。 6. 校验周期:建议校验的周期为一年。 7. 由于紫外线探头对湿度变化很灵敏,所以保存的环境很重要。长时间不用本仪器时, 请务必把探头保存于低湿度环境。 四:国家标准 ●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P15,附录A.3 紫外线消毒的效果监测。 ●2009年版本《医院消毒技术规范》P9 ,2.3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杀菌灯GB19258-2003 P4, 紫外线辐射照度额定值。 以上的标准规定了如下内容: 1.开启紫外线灯管5分钟以后,才能比较稳定测量灯管的紫外线强度。 2.仪器放置于紫外灯管下垂直1m的地方测量。 3.新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大于100uW/cm2为合格。 4.使用中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必须大于70uW/cm2 为合格。 5.紫外线杀菌灯管的峰值波长为253.7nm, 此波长(UVC)的紫外线灯管才有杀菌功能。 6.不同功率的紫外线灯,辐照额定值不同。 五:紫外标尺挂钩 为了符合国家标准,测量保证UVC紫外辐照计位于灯管中间垂 直向下1米处。我公司也生产了紫外标尺挂钩供选购,此挂钩为1m 长。如下图放置仪器,直接挂到灯管上,以方便现场的紫外强度测 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