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新乡市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它属于

A.酒器

B.食器

C.乐器

D.礼器

2.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

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

4.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A.晋文公B.秦穆公C.楚庄王D.齐桓公

5.在一遗址的出土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碳化稻谷、稻叶和稻杆的堆积,由此可推测此遗址为下列哪一项()

A.山顶洞人遗址B.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D.大汶口遗址

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下列关于“汉武”的评价最准确的是()

A.他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真乃盖世英雄

B.他为了做皇帝杀了很多人,是历史罪人

C.他虽然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但是他为了加强统治,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因此过大于功

D.他为了加强统治,虽然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但是他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因此应该充分肯定。

7.2018年3月,魏凤和出席中共十九大会议。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被任命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任国防部长。在秦朝掌管全国军事类似国防部长的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

8.小明正在探究我国古代在黄河流域通过推举的方式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现象,你能告诉他这种办法是()

A.选举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禅让制

9.《三字经》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齐桓公魏国B.晋文公齐国C.齐桓公秦国D.楚庄王秦朝10.“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材料所反映的教育方法是

A.以“德”教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11.小明查阅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在“战国形势图”中找不到晋国,这是由于战国初期发生了

A.三家分晋B.田氏代齐C.晋楚争霸D.国人暴动

12.歌曲《国家》中唱道:“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国早期国家产生于

A.约公元前2070年

B.约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1046年

D.公元前771年

13.电影《石器时代之百万大侦探》讲述了一个人类模拟新石器时代在原始森林中挣扎生存经受饥饿和苦难的故事,那么电影主角有可能遇到以下那些居民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4.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A.

B.

C.

D.

15.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主张是

①“仁者爱人”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④“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我们扬州市有一个宝应县,“县”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正式确立于何时

A.商朝B.战国C.秦朝D.汉朝

17.“功垂万代轩辕里,气壮千秋始祖山。”该诗歌颂的人物是

A.黄帝B.炎帝C.蚩尤D.帝尧

18.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材料描述的我国古代伟大工程是

A.大运河B.万里长城C.都江堰D.灵渠

19.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下列能反映这一进步的是

A.北京人采集狩猎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半坡人制作陶器D.炎帝教人通商交换

20.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B.商朝

C.西周D.东周

21.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A.考古发现B.文献记载C.神话传说D.调查问卷

22.齐世荣在《中国通史》里面说到,中国“学术思想最辉煌的时期是在先秦,封建专制的最高峰莫过于明清”。先秦“学术思想最辉煌”是指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B.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C.道家的《道德经》成书D.儒教、道教、佛教并立

23.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讲话中引用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A.老子B.韩非子C.孔子D.墨子

24.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上映时获得不错票房,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

A.云南

B.北京

C.浙江

D.陕西

25.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后被尊奉为华夏族祖先的是

A.炎帝、尧B.炎帝、黄帝C.黄帝、尧D.尧、舜

26.我们喜欢下的象棋棋盘上的分界线叫“楚河汉界”,与之战争相关的战争是

A.楚汉之争

B.涿鹿之战

C.长平之战

D.牧野之战

27.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28.著名作家余秋雨说:“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写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西汉的建立者和都城分别是

A.汉高祖、长安

B.汉高祖、洛阳

C.周武王、镐京

D.秦始皇、咸阳

29.“民以食为天”。世界上,由我国先民最先培育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稻、粟、黍

B.稻、麦、黍

C.粟、麦、黍

D.稻、栗、黍

30.西周已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政治体系,其中使西周拓展了疆域且维系了其长久统治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西周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是重要的礼器。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采取推恩令,让王国的国王将自己王国的疆土再次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形成侯国,而侯国归郡管辖,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使王国问题最终得以解决。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民贵君轻,这组搭配是正确的。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故A正确。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故排除B项。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故排除CD项。故选A。

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都是齐桓公之后称霸的霸主,不符合题意。故选D。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大量碳化稻谷、稻叶和稻杆的堆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的河姆渡人最早人工栽培水稻,故选C。

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是有名的皇帝,他为了加强统治,虽然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但是他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因此应该充分肯定,他功大于过,故D符合题意,C 不符合题意。A、B的评价均不全面,故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本题以汉武帝的评价为切入点,考查对汉武帝的全面认识。掌握,汉武帝虽然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但是他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因此应该充分肯定,他功大于过。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实行皇帝制度,下辖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太尉掌管军事国防,地方上设郡守,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部落联盟时期,首领推举方式是禅让制,体现了民主思想,故D符合题意。选举制是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分封制是周朝的一种制度,启创立了世袭制,故ABC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霸主;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最终灭掉东方六国、统一中国。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点睛】

识记春秋霸主的第一位霸主和战国七雄的“一强”是解题的关键。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可见材料所反映的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即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故C符合题意。以“德”教人是指重视品德教育;有教无类是指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类人都可以进行教育;当仁不让于师是指遇到做好事的机会,不用顾忌自己的老师怎么看;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战国七雄局面的形成过程中包括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两件大事,即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被大夫田氏取代,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2.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诞生。故A符合题意;约公元前1600年是夏朝灭亡和商朝建立的时间,故B不符合题意;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西周建立。故C不符合题意;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D

解析:D

【解析】

根据题文信息“新石器时代”结合所学知识,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①元谋人、②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属于新石器时代;由此分析ABC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新石器时代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但是容易和旧石器时代记混,记忆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属于新石器时代,得出答案。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过着定居生活。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①“仁者爱人”、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是孔子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主张,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反映的是贵贱有序,不符合题意。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也就是把乡、邑、聚合并成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以后历朝历代都保留了县这一地方行政单位,一直到现在,影响深远。“县”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7.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功垂万代轩辕里,气壮千秋始祖山。”该诗歌颂的人物是黄帝,黄帝号轩辕氏,是华夏族的祖先,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A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炎帝也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但是号神农氏,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A。

1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

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C符合题意。AB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本题考查都江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能反映这一进步的是河姆渡人种植水稻。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B符合题意。北京人不会种植农作物,A不符合题意。半坡人制作陶器反映的是手工业的发展,C不符合题意。炎帝教人通商交换反映的是经济方面的信息,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向人们展现了商朝的社会风貌,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考古发现。远古时代的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故A符合题意;文献记载、神话传说、调查问卷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2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和见解,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B符合题意。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是在西汉时期,A不符合题意。道家的《道德经》成书与题干“学术思想最辉煌”不符,C不符合题意。佛教在先秦时期还没有传入中国,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考查了百家争鸣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观点出自于墨子。墨家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墨子,他主张“兼爱”和“非攻”,D符合题意。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主张与题干反映的“兼爱”无关,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2019年)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应该去170万年前的云南,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2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涿鹿之战,炎黄联盟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故B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涿鹿之战的重大影响,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涿鹿之战,炎黄联盟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楚河汉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刘邦为了争夺帝位展开了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之争”,因此与“楚河汉界”相关的战争是楚汉之争,所以A 正确;涿鹿之战是炎黄部落与蚩尤之间进行的战争,与楚河汉界无关,排除B项;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的战争,与楚河汉界无关,排除C项;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战争,与楚河汉界无关,排除D项。故选A。

27.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各派就战争和统治者如何统治人民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秦朝实行“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春秋战国那种自由思索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打击,故B项符合题意,ACD 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应选B。

2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0.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