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检测技术复习重点

入侵检测技术复习重点
入侵检测技术复习重点

选择题在书上,自己看

第一章

1P2DR模型指的就是:安全策略(Policy)、防护(Protection)、检测(Detection)、响应(Reaction)的缩写。

2 入侵检测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般来说,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监控、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

审计系统的配置和弱点;

评估关键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识别攻击的活动模式;

对异常活动进行统计分析;

对操作系统进行审计跟踪管理,识别违反政策的用户活动。

第二章

(1)一般来说,网络入侵的原理是什么?

答:黑客之所以能够渗透主机系统和对网络实施攻击,从内因来讲,主要因为主机系统和网络协议存在着漏洞,而从外因来讲原因有很多,例如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等等,而最主要的是个人、企业甚至国家的利益在网络和互联网中的体现。利益的驱动使得互联网中的黑客数量激增。

(2)拒绝服务攻击是如何实施的?

答:最基本的DoS攻击是利用合理的服务请求来占用过多的服务资源,致使服务超载,无法响应其他的请求。这些服务资源包括网络带宽,文件系统空间容量,开放的进程或者向内的连接。这种攻击会导致资源的匮乏,无论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多么快,内存容量多么大,互连网的速度多么快都无法避免这种攻击带来的后果。因为任何事都有一个极限,所以,总能找到一个方法使请求的值大于该极限值,因此就会使所提供的服务资源匮乏,象是无法满足需求。

第三章

(1)入侵检测系统有哪些基本模型?

答:在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历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集中式阶段、层次式阶段和集成式阶段。代表这三个阶段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型分别是通用入侵检测模型(Denning模型)、层次化入侵检测模型(IDM)和管理式入侵检测模型(SNMP-IDSM)

(3)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模式可以分为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

答: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模式可以分为4个步骤,分别为:从系统的不同环节收集信息;分析该信息,试图寻找入侵活动的特征;自动对检测到的行为作出响应;记录并报告检测过程和结果。

(5)异常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原理是什么?

答:异常入侵检测系统利用被监控系统正常行为的信息作为检测系统中入侵行为和异常活动的依据。在异常入侵检测中,假定所有入侵行为都是与正常行为不同的,这样,如果建立系统正常行为的轨迹,那么理论上可以把所有与正常轨迹不同的系统状态视为可疑企图。对于异常阈值与特征的选择是异常入侵检测的关键。比如,通过流量统计分析将异常时间的异常网络流量视为可疑。异常入侵检测的局限是并非所有的入侵都表现为异常,而且系统的轨迹难于计算和更新。

第四章

(1)入侵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答:入侵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除了检测入侵行为之外,人们通常还希望达到以下目标:重要的威慑力;安全规划和管理;获取入侵证据。

(4)联动响应机制的含义是什么?

答:入侵检测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检查主机日志或网络传输内容,发现潜在的网络攻击,但一般的入侵检测系统只能做简单的响应,如通过发RST包终止可疑的TCP连接。而对于大量的非法访问,如DoS类攻击,仅仅采用入侵检测系统本身去响应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响应机制中,需要发挥各种不同网络安全技术的特点,从而取得更好的网络安全防范效果。这就需要采用入侵检测系统的联动响应机制。目前,可以与入侵检测系统联动进行响应的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安全扫描器、防病毒系统、安全加密系统等。但其中最主要的是防火墙联动,即当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到潜在的网络攻击后,将相关信息传输给防火墙,由防火墙采取响应措施,从而更有效的保护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

第五章

1.基于主机的数据源主要有哪些?

答:基于主机的数据源主要有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

2.获取审计数据后,为什么首先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

答:当今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库的共同特点是存在不完整的、含噪声的和不一致的数据,用户感兴趣的属性,并非总是可用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分析数据的来源与数据结构的异构性,实际系统所提供数据的不完全相关性、冗余性、概念上的模糊性以及海量审计数据中可能存在大量的无意义信息等问题,使得系统提供的原始信息很难直接被检测系统使用,而且还可能造成检测结果的偏差,降低系统的检测性能。这就要求获取的审计数据在被检测模块使用之前,对不理想的原始数据进行有效的归纳、进行格式统一、转换和处理。

3.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哪几种?

答: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约简法、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离散化、属性的约简等。(需要对上述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掌握)

第六章

(1)简述交换网络环境下的数据捕获方法。

答:在使用交换机连接的交换式网络环境中,处于监听状态下的网络设备,只能捕获到它所连接的交换机端口上的数据,而无法监听其他交换机端口和其他网段的数据。因此,实现交换网络的数据捕获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通常可以采用如下方法:(1)将数据包捕获程序放在网关或代理服务器上,这样就可以捕获到整个局域网的数据包;(2)对交换机实行端口映射,将所有端口的数据包全部映射到某个连接监控机器的端口上;(3)在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连接一个HUB,这样数据将以广播的方式发送;(4)实行ARP欺骗,即在负责数据包捕获的机器上实现整个网络的数据包的转发,不过会降低整个局域网的效率。

(2)简述包捕获机制BPF的原理。

答:BPF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网络分接头(Network Tap)和数据包过滤器(Packet Filter)。网络分接头从网络设备驱动程序处收集数据包复制,并传递给正在捕获数据包的应用程序。过滤器决定某一数据包是被接受或者拒绝以及如果被接受,数据包的那些部分会被复制给应用程序。

第七章

(2) CIDF是怎样解决组件之间的通讯问题的?

答:CIDF组件间的通信是通过一个层次化的结构来完成的。这个结构包括三层:Gidos层、信体层、协商传输层。针对CIDF的一个组件怎样才能安全地连接到其它组件的问题,CIDF 提出了一个可扩展性非常好的比较完备的解决方法,即采用中介服务(Matchmaker)。针对连接建立后CIDF如何保证组件之间安全有效地进行通信的问题,CIDF是通过信体层和传输层来解决的。信体层是为了解决诸如同步(例如阻塞和非阻塞等)、屏蔽不同操作系统的不同数据表示、不同编程语言不同的数据结构等问题而提出的。它规定了Message的格式,并提出了双方通信的流程。此外,为了保证通信的安全性,信体层包含了鉴别、加密和签名等机制。

(5)评价入侵检测系统性能的三个因素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答:评价入侵检测系统性能的三个因素是:准确性;处理性能;完备性。

准确性指入侵检测系统能正确地检测出系统入侵活动。当一个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不准确时,它就可能把系统中的合法活动当作入侵行为并标识为异常。

处理性能指一个入侵检测系统处理系统审计数据的速度。显然,当入侵检测系统的处理性能较差时,它就不可能实现实时的入侵检测。

完备性指入侵检测系统能够检测出所有攻击行为的能力。如果存在一个攻击行为,无法被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出来,那么该入侵检测系统就不具有检测完备性。由于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得到关于攻击行为以及对系统特权滥用行为的所有知识,所以关于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完备性的评估要相对困难得多。

第八章

1.Snort的3种工作模式是什么?

答:Snort有以下3种工作模式:①嗅探器——嗅探器模式仅仅是从网络上读取数据包并作为连续不断的流显示在终端上。②数据包记录器——数据包记录器模式把数据包记录到硬盘上。③网络入侵检测系统——Snort最重要的用途还是作为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这种工作模式是最复杂的,而且是可配置的。用户可以让Snort分析网络数据流以匹配用户定义的一些规则,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一定的动作。

第九章

2.代表性的入侵检测的先进技术有哪些?

答:入侵检测的先进技术主要有:神经网络与入侵检测技术的结合、数据挖掘与入侵检测技术的结合、数据融合技术与入侵检测技术的结合、计算机免疫学与入侵检测技术的结合、进化计算与入侵检测技术的结合以及分布式的入侵检测框架等等。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计算机网络在给人类工作、生活、娱乐等带来极大便 利的同时,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入侵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受到了网络安全人员的青睐。本文对入侵检测技术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对当前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并对入侵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入侵检测 1 引言当前,计算机网络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工 作、学 习、生活、社交、娱乐等等各个方面几乎都离不开网络,然而,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也给人们造成了极大困扰,已经成为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御或解决措施,将严重制约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入侵检测技术作为一种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十分有效的技术之一,得到了网络安全人员的青睐。入侵检测技术能够有效检测来自网络内部和外部网络入侵,对网络提供实时保护。 2 入侵检测技术相关理?概述入侵检测技术能够及时检测 出当前系统中出现的异常 现象,该技术在系统中的关键节点收集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从中检测出系统当前是否遭到恶意侵袭或是否存在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出现。 入侵检测技术通常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和问题处理 等 3 个主要步骤。在信息分析部分,将收集到的信息传送给驻留在传感器中的检测引擎,利用统计分析、模式匹配等技术进行实时检测,利用完整性分析等技术进行事后检测分析,当出现误用模式时,将告警信息发送给控制台;在问题处理部分,

当控制台收到来自系统的告警信息时,根据事先定义的响应策略,采取终止进程、切断连接等措施。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应用中使用到的入侵检测技术主要 包括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两种入侵检测系统。其中,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的重点检测对象是计算机,通过预先对主机进行相应的设置,根据计算机的运行状态和相关参数来判断该主机是否收到非法入侵,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对当前的攻击是否成功进行判断,为主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基于入侵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通常通过设置多个安全点。 3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3.1 存在问题 3.1.1 入侵检测技术 相对落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张,尽管入侵检测技术 在不断

入侵检测课程设计1

甘肃政法学院 入侵检测课程设计题目:snort入侵检测系统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

摘要:本文使用抓包库WinPcap,入侵探测器snort,Web服务器Apache,数据库MySQL,入侵数据分析控制台ACID构建了Windows平台下基于snort的网络入侵系统。Snort对监控网络中的数据包进行规则匹配,检测入侵行为,并将日志保存至MYSQL数据库,ACID分析数据库数据,生成网络入侵事件日志图表。 关键词:入侵检测系统;网络安全;snort

基于windows平台的snort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防火墙作为主要的安全防范手段, 在很多方面存在弱点, 而入侵检测系统能够提供了对内部、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它能够自动的监控网络的数据流, 迅速发现攻击, 对可疑的事件给予检测和响应。因此, 入侵检测系统愈来愈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 并已经开始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入侵检测系统产品。但是它们大多比较杂, 比较难以掌握, 而且比较昂贵。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开源软件来自己构建一个入侵检测系统。 第一章入侵检测系统简介 入侵检测是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发现各种攻击企图和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入侵检测系统( Int rusion Detect ion Sy stem, 简称IDS)根据检测数据来源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从单个主机上提取数据(如审计数据等)作为入侵检测分析的数据源;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从网络上提取数据(如网络链路层的数据帧)作为入侵分析的数据源。入侵检测系统按检测方法分为:异常入侵检测根据异常行为和计算机资源情况检测入侵,并试图用定量方式描述可接受的行为特征,以区分正常的、潜在的入侵行为;误用入侵检测指用已知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弱点攻击模式来检测入侵行为。目前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现有IDS 误报警率偏高,很难确定真正的入侵行为;事件响应与恢复机制不完善,不适当的自动响应机制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IDS 缺乏国际统一标准,缺乏统一的入侵检测术语和概念框架;IDS 本身正在发展和变化,远未成熟,还存在对入侵检测系统自身的攻击;缺少对检测结果作进一步说明和分析的辅助工具,日益增长的网络流量导致检测分析难度加大。 第二章Snort 入侵检测系统的构建 2 Snort原理 2.1 入侵检测系统简介 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入侵检测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2.2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主机型和网络型 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往往以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作为数据源,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如监督系统调用)从所在的主机收集信息进行分析。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的一般是所在的系统。

浅谈网络安全中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

浅谈网络安全中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 摘要:信息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 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网络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的影响下,极大地促进了入侵检 测技术的应用与实施。通过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切实维护好计算机网络的 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个人信息出现泄漏、盗窃现象。本文主要阐述了入侵检测 技术,然后针对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相关人士的 借鉴。 关键词:网络;安全;入侵检测技术;应用 目前,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 用和优势,已经成为了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实际运行中,威胁网络安全 的因素比较多,带给了网络用户极大的不便。因此,必须要加强入侵检测技术的 应用,对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与处理,确保网络用户个人信息的完整性,创建良好的网络安全环境,更好地提升网络用户对网络的满意度。 1入侵检测技术的简述 1.1入侵检测的概述 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对计算机网络的程序进行入侵式的检测的先进技术, 它作为网络安全中第二道防线,起到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作用。入侵检测是通 过收集与分析安全日志、行为、审计和其他可获得的信息以及系统的关键信息, 以此检测出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受攻击的对象的一个工作过程。 它开展保护工作的过程具体可分为:监视、分析网络用户和网络系统活动;网络 安全系统构造和弱点的审查评估;认定反映已知进攻活动并作出警示警告;网络 系统异常行为的统计和分析4个步骤。入侵检测技术能够同时完成实时监控内部 攻击、外部攻击和错误操作的任务,把对网络系统的危害阻截在发生之前,并对 网络入侵作出响应,是一种相对传统的被动静态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提出的一种积 极动态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1.2入侵检测技术的特性 入侵检测技术基本上不具有访问控制的能力,这一技术就像拥有多年经验的 网络侦查员,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从数据中过滤可疑的数据包,将正常使用方式 与已知的入侵方式进行比较,来确定入侵检测是否成功。网络安全管理员根据这 些判断,就可以确切地知道所受到的攻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入侵检测系统是网络安全管理员经验积累的一种体现,减轻了网络安全管理员的 负担,降低了网络安全管理员的技术要求,并且提高了电力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 有效性和准确性。其功能有:①监视用户和系统的功能,查找非法用户合合法用户的越权操作。②审计系统配置的正确性和安全漏洞,并提示管理员修补后动。③对用户的非正常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入侵行为的规律。④操作系统的审 计跟踪管理,能够实时地对检测到的入侵行为进行反应,检查系统程序和数据的 一致性与正确性。 1.3入侵检测技术的流程 具体如下图1所示。现如今网络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如何在发挥计算机数据库功能的同时避免其遭受病毒的侵袭,需要技术人员 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了解入侵检测技术原理并实现技术 的合理使用,最为关键的是要严格按照应用流程进行操作,具体操作要点包括如 下几个步骤:①攻击者可以先通过某种方式在网络上注入网络攻击行为;②如果攻

入侵检测技术综述

河南理工大学 课程论文 (2014-2015第二学年) 论文题目:入侵检测技术综述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日期:2015.7.3

1引言 1 2入侵行为的概念、分类和演化 1 3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 3 3.1以Denning模型为代表的IDS早期技术 3 3.2中期:统计学理论和专家系统相结合 4 3.3基于网络的NIDS是目前的主流技术 4 4结语 5 参考文献 6

摘要:自从计算机问世以来,安全问题就一直存在着,使用者也一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大量连接到Internet上的计算机暴露在愈来愈频繁的攻击中。本文先介绍入侵行为的概念和演化,然后按时间顺序,沿着技术发展的脉络,回顾了入侵检测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今天的发展历程。文章以历史和实践的观点,透视入侵和入侵检测技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演进过程。 关键词:计算机安全;入侵检测;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的历史 1引言 自从计算机问世以来,安全问题就一直存在。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迅速扩张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发现保护资源和数据的安全,让他免受来自恶意入侵者的威胁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提到网络安全,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防火墙,防火墙作为一种静态的访问控制类安全产品通常使用包过滤的技术来实现网络的隔离。适当配置的防火墙虽然可以将非预期的访问请求屏蔽在外,但不能检查出经过他的合法流量中是否包含着恶意的入侵代码。在这种需求背景下,入侵检测系统(IDS)应运而生。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将电子数据处理、安全审计、模式匹配及统计技术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分析被检测系统的审计数据或直接从网络捕获数据,发现违背安全策略或危及系统安全的行为和活动。本文主要讨论入侵和入侵检测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今天的发展历程。这个概念出自James P.Anderson在1972年的一项报告,随后的30多年中,概念本身几乎没有改变。 2入侵行为的概念、分类和演化 从最早期的计算机安全开始,人们就密切关注恶意使用者破坏保护机制的可能性。早期系统多为多用户批处理系统。这个时期,主要的威胁来自系统的合法使用者,他们企图得到未经授权的材料。到了20世纪70年代,分时系统和其他的多用户系统已成气候,Willis H Ware 主持的计算机安全防御科学特别工作 小组提供了一项报告,为处理多级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这篇报告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70年代中期,人们才开始进行构建多级安全体系的系统研究。 1980年4月,詹姆斯·安德森(James P.Anderson)为美国空军做的题为《Computer Security Threat Monitoring and Surveillance》(计算机安全威胁监控与监视)的技术报告,第一次详细阐述了入侵检测的概念,并首先为入侵和入侵检测提出了一个统一的架构,这是该领域的开山之作。他在论文中给出了入侵和入侵检测技术方面的概念: 威胁(Threat)可能存在有预谋的、未经认可的尝试: ①存取数据; ②操控数据; ③使系统不可靠或无法使用。 危险(Risk)意外的和不可预知的数据暴露,或者,由于硬件故障、软件设计的不完整和不正确所造成的违反操作完整性的问题。 脆弱性(Vulnerability)已知的或可疑的硬件或软件设计中的缺陷;使系统暴露的操作;意外暴露自己信息的操作。攻击(Attack)实施威胁的明确的表达或行为。 渗透/入侵(Penetration)一个成功的攻击;(未经认可的)获得对文件和程序的使用,或对计算机系统的控制。 威胁概念中的③包括DOS(Denial Of Service)“拒绝服务攻击”。盗用计算资源也属于这个类别之内。 一般来说,外部入侵者的首要工作是进入系统。所外人,也可能是合法用户,但违规使用了未经授权的资源。另一方面,除了拒绝服务攻击外,多数攻击都需要入侵者取得用户身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网络计算已经相当普遍,渗透和入侵也更广泛。但许多厂商和系

入侵检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

入侵检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 【摘要】入侵检测能有效弥补传统防御技术的缺陷,近年来入侵检测系统已经成为网络安全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当前主流入侵检测技术及系统进行详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入侵检测系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基于Android平台的入侵检测系统、基于云模型和支持向量机的特征选择方法等新方向。 【关键词】网络安全;入侵检测;异常检测;智能技术 0.引言 目前,在网络安全日趋严峻的情况下,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所采用的防火墙、身份认证、数据加密、虚拟子网等一般被动防御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抵御入侵。此时,研究开发能够及时准确对入侵进行检测并能做出响应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即入侵检测技术(ID,Intrusion Detection),成为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地安全防护技术,已经成为网络安全领域中最主要的研究方向。 1.入侵检测概述 1.1入侵检测的基本概念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即是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入侵是指潜在的、有预谋的、未被授权的用户试图“接入信息、操纵信息、致使系统不可靠或不可用”的企图或可能性。它通过从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而入侵检测系统则是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 1.2入侵检测系统的通用模型 1987年Dorothy E Denning[1]提出了入侵检测的模型,首次将入侵检测作为一种计算机安全防御措施提出。该模型包括6个主要的部分:主体(Subjects)、对象(Objects)、审计记录(Audit Record)、活动档案(Active Profile)、异常记录(Anomaly Record )、活动规则(Activity Rules)。 2.入侵检测系统采用的检测技术 从技术上看,入侵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有特征的攻击,它是对已知系统的系统弱点进行常规性的攻击;另一种是异常攻击。与此对应,入侵检测也分为两类:基于特征的(Signature-based即基于滥用的)和基于异常的(Anomaly-based,也称基于行为的)。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姓名:杨瑞春 班级:自动化86 学号:08045009

实验一:网络命令操作与网络协议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网络基本命令的操作与功能。 2.熟练使用网络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分析应用协议。 二.实验步骤: 1. ping tracert netstat ipconfig telnet netcat Arp route nslookup Ssh 2.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的主要功能:设置流量过滤条件,分析网络数据包, 流重组功能,协议分析。 三.实验任务: 1.跟踪某一网站如google的路由路径 2.查看本机的MAC地址,ip地址 输入ipconfig /all 找见本地连接. Description . . .. . : SiS 900-Based PCI Fast Ethernet Adapte Physical Address.. . : 00-13-8F-07-3A-57 DHCP Enabled. . .. . : No IP Address. . . .. . : 192.168.1.5 Subnet Mask . . .. . :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 . : 192.168.1.1 DNS Servers . . .. . : 61.128.128.67 192.168.1.1

Default Gateway .. . : 192.168.1.1 这项是网关.也就是路由器IP Physical Address.. . : 00-13-8F-07-3A-57 这项就是MAC地址了.

网络安全技术习题及答案 入侵检测系统

第9章入侵检测系统 1. 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C 5)A 6)D 2、简答题 (1)什么叫入侵检测,入侵检测系统有哪些功能? 入侵检测系统(简称“IDS”)就是依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尽可能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网络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入侵检测系统功能主要有: 识别黑客常用入侵与攻击手段 监控网络异常通信

鉴别对系统漏洞及后门的利用 完善网络安全管理 (2)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入侵检测系统可分哪几种? 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混合型三种。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就是以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作为数据源。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的一般是所在的系统。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源是网络上的数据包。一般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担负着保护整个网段的任务。混合型是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结合,它为前两种方案提供了互补,还提供了入侵检测的集中管理,采用这种技术能实现对入侵行为的全方位检测。 (3)常用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技术有哪几种?其原理分别是什么? 常用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技术有两种,一种基于误用检测(Anomal Detection),另一种基于异常检测(Misuse Detection)。 对于基于误用的检测技术来说,首先要定义违背安全策略事件的特征,检测主要判别这类特征是否在所收集到的数据中出现,如果检测到该行为在入侵特征库中,说明是入侵行为,此方法非常类似杀毒软件。基于误用的检测技术对于已知的攻击,它可以详细、准确的报告出攻击类型,但是对未知攻击却效果有限,而且知识库必须不断更新。 基于异常的检测技术则是先定义一组系统正常情况的数值,如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文件校验和等(这类数据可以人为定义,也可以通过观察系统、并用统计的办法得出),然后将系统运行时的数值与所定义的“正常”情况比较,得出是否有被攻击的迹象。这种检测方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定义所谓的正常情况。异常检测只能识别出那些与正常过程有较

入侵检测技术现状分析与研究

学年论文 题目:入侵检测技术现状分析与研究 学院专业级班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日期

入侵检测技术现状分析与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及普及,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信息安全.小至个人用户的信息,大至公司企业重要的资料数据,一但在不知不觉中被盗窃,会给自己乃至公司带来利益的损失.入侵检测技在1980年由JamesP.Anderson在给一个保密客户写的一份题为《计算机安全威胁监控与监视》的技术报告中指出,审计记录可以用于识别计算机误用,他给威胁进行了分类,第一次详细阐述了入侵检测的概念 【关键词】IDS、协议、分析、网络安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入侵检测技术的背景 (1) 1.2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1) 第二章入侵检测技术 (1) 2.1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1) 2.1.1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2) 2.1.2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2) 2.2入侵检测技术 (3) 2.2.1异常入侵检测技术 (3) 2.2.2误用入侵检测技术 (3) 第三章校园网中的分布式入侵检测分析 (4) 3.1 分布式入侵检测的设计思想 (4) 3.2 校园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式的分析 (4) 3.3 采用的入侵检测技术 (5) 第四章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7) 第五章总结 (8)

第一章绪论 1.1入侵检测技术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离不开了网络的通信.网络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地球村的建设,让人们走进了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中心的高速传输,网络资源的高度共享,都离不开网络.网络使得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变得更加有效,网络带给人们学习、工作、娱乐的便利之余,也带给我们一些安全隐患.网络黑客可以轻松的取走你的重要的文件,盗取你的银行存款,破坏你的企业平台,公布你的隐私信函,篡改、干扰和毁坏你的数据库,甚至直接破坏用户的计算机,使你的网络瘫痪或者崩溃.所以,研究各种切实有效的安全技术来保障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网络安全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 美国韦式大辞典中对入侵检测的定义为:“硬闯入的行为,或者是在没受到邀请和欢迎的情况下进入一个地方”.当说到入侵检测的时候,我们是指发现了网络上的一台计算机有未经过授权的闯入行为,这个未经过许可的网络入侵或访问,是一种对其他网络设备的安全威胁或伤害.我们通常使用的网络安全技术有:防火墙、杀毒软件、虚拟专用网、数据加密、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技术等.这些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对保护网络的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们也存在不少缺陷.例如,防火墙技术虽然为网络服务提供了较好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但是它不能防止来自防火墙内部的攻击,不能防备最新出现的威胁,不能防止绕过防火墙的攻击,入侵者可以利用脆弱性程序或系统漏洞绕过防火墙的访问控制来进行非法攻击.传统的身份认证技术,很难抵抗脆弱性口令,字典攻击,特洛伊木马,网络窥探器以及电磁辐射等攻击手段.虚拟专用网技术只能保证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并不能防御诸如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等常见的攻击.另外,这些技术都属于静态安全技术的范畴;静态安全技术的缺点是只能静态和消极地防御入侵,而不能主动检测和跟踪入侵.而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动态安全技术,它主动地收集包括系统审计数据,网络数据包以及用户活动状态等多方面的信息;然后进行安全性分析,从而及时发现各种入侵并产生响应.、 1.2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在目前的计算机安全状态下,基于防火墙,加密技术等的安全防护固然重要;但是要根本改善系统的安全现状,必须要发展入侵检测技术.它已经成为计算机安全策略中的核心技术之一.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作为一种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从网络安全立体纵深的多层次防御角度出发,入侵检测理应受到高度重视,这从国外入侵检测产品市场的蓬勃发展就可以看出.在国内,随着上网关键部门,关键业务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具有自主版权的入侵检测产品;但目前我国的入侵检测技术还不够成熟,处于发展和跟踪国外技术的阶段,所以对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非常重要.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中一般采用传统的模式匹配技术,将待分析事件与入侵规则相匹配.从网络数据包的包头开始与攻击特征字符串比较.若比较结果不同,则下移一个字节再进行;若比较结果相同,那么就检测到一个可能的攻击.这种逐字节匹配方法具有两个最根本的缺陷:计算负载大以及探测不够灵活.面对近几年不断出现的A TM,千兆以太网,G比特光纤网等高速网络应用,实现实时入侵检测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适应高速网络的环境,改进检测算法以提高运行速度和效率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途径.协议分析能够智能地"解释"协议,利用网络协议的高度规则性快速探测攻击的存在,从而大大减少了模式匹配所需的运算.所以说研究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技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入侵检测技术 2.1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入侵检测系统按采用的技术分为:异常检测系统和误用检测系统.按系统所监测的对象分为:基于主

snort入侵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入侵检测系统(Snort)的安装与配置 一、实验目的 学会WINDOWS下SNORT的安装与配置 二、实验环境 WinXP虚拟机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 一.在“我的电脑”中C盘中建立文件夹“zhangxiaohong” 二.安装WinPcap,运行WinPcap_4_1_2.zip,默认安装。 三.安装mysql,运行mysql-5.0.22-win32.zip,选择自定义安装选择安装路径 C:\zhangxiaohong\mysql 下,安装时注意:端口设置为3306(以后要用到),密码本实验设置成123 四.安装apache 1.运行apache_ 2.2.4-win32-x86-no_ssl.zip,安装到c:\zhangxiaohong\Apache 2.安装Apache,配置成功一个普通网站服务器 3.出现Apache HTTP Server 2.0.55的安装向导界面,点“Next”继续 4.确认同意软件安装使用许可条例,选择“I accept the terms in the license agreement”,点“Next”继续 5.将Apache安装到Windows上的使用须知,请阅读完毕后,按“Next”继续 6.选择安装类型,Typical为默认安装,Custom为用户自定义安装,我们这里选 择Custom,有更多可选项。按“Next”继续 7.出现选择安装选项界面,如图所示,左键点选“Apache HTTP Server 2.0.55”,

选择“This feature, and all subfeatures, will be installed on local hard drive.” 8.即“此部分,及下属子部分内容,全部安装在本地硬盘上”。点选 “Change...”,手动指定安装目录。 9.我这里选择安装在“C:\zhangxiaohong\Apache”,各位自行选取了,一般建议 不要安装在操作系统所在盘,免得操作系统坏了之后,还原操作把Apache配置文件 也清除了。选“OK”继续。 10.返回刚才的界面,选“Next”继续。 11.好了现在我们来测试一下按默认配置运行的网站界面,在IE地址栏打 “.0.1”,点“转到”,就可以看到如下页面,表示Apache服务器已安装成功。 12. 五.安装和配置PHP53、安装winpcap 1.解压php-5. 2.5-Win32到c:\zhangxiaohong\php 2.添加gd图形库支持 复制c:\zhangxiaohong\php\php5ts.dll和c: \zhangxiaohong\php\libmysql.dll文件到 C:\Windows\system32 复制c: \zhangxiaohong\php\php.ini-dist到C:\Windows文件夹并重命名为php.ini, 修改php.ini,分别去掉“extension=php_gd2.dll”和“extension=php_mysql.dll”前的分号, 3.并指定extension_dir="c:\zhangxiaohong\php\ext", 4.同时复制c:\zhangxiaohong\php\ext下的php_gd2.dll与php_mysql.dll到C:\Windows\system32 在C:\zhangxiaohong\apache\conf\httpd.conf中添加 LoadModule php5_module c:/zhangxiaohong/php/php5apache2.dll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 .php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source .phps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 .html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 .htm 5.重启Apache服务 在C:\zhangxiaohong\apache\htdocs目录下新建webinf.php(文件内容为:)并使用访问测试是否能够显示当前Apache服务器的信息,如果能够显示表明Apache和php工作基本正常 六.安装snort 1.运行Snort_2_9_0_5_Installer.exe 安装在C:\zhangxiaohong\Snort下即可, 运行C:\zhangxiaohong\Snort\bin\snort.exe或者在DOS中找到该位置, 如果安装Snort成功会出现一个可爱的小猪 2.并按照以下修改C:\zhangxiaohong\Snort\etc\snort.conf文件

IDS入侵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IDS入侵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学生姓名:刘荣荣 学号:0908210124 所在院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届次:2014 届 指导教师:陈茅

目录 摘要 (1) 前言 (3) 第1章入侵检测技术的介绍 (4) 1.1 入侵检测基本模式的确立 (4) 1.2 入侵检测的相关概念 (5) 第2章入侵与网络安全 (6) 2.1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 (6) 2.2入侵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入侵的步骤 (8) 2.4网络安全产品 (8) 第3章防火墙技术 (9) 3.1防火墙的概述 (9) 3.2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10) 第4章入侵检测的方法 (12) 4.1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技术 (12) 4.2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 (14) 第5章 IDS的应用与发展 (16) 5.1 SNORT--免费的IDS (16) 5.2 对提高检测技能关键技术的分析 (17) 5.3 IDS的主要发展方向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IDS入侵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学生:刘荣荣(指导老师:陈茅) (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系) 摘要:入侵检测技术的全称为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目前,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安全体系结构的组成部分,已经被企业或机构广 泛采用,然而IDS技术产品化的时间相对来说并不长,多数企业或机构缺乏在 这方面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若无法完全防止入侵,那么只能希望如果系统受到 了攻击,则能够尽快,最好实时检测出入侵,从而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对应入 侵,这就是IDS的任务所在。入侵检测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阀门,对安全保 护措施采取的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防御策略,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能够对 网络进行检测,从而提供内部攻击,外部攻击以及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关键词:网络安全;入侵检测;防火墙 Analysis and design of IDS intrusion system Student:LiuRongrong(Faculty Adviser:ChenMao)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bstract: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call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referred to as "IDS". At present, the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as part of an overall system security architecture, has been widely used by enterprises or institutions, but the IDS technology products of the time is not long, the majority of enterprises or institutions lack of technical personnel with experience in this area. If you are unable to completely prevent intrusion, so can only hope that if the system is under attack,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best real time detect intrusion, an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the corresponding intrusion, this is IDS's mission. Intrusion detection is

入侵检测概念、过程分析和布署

入侵检测概念、过程分析和布署 入侵检测概念、过程分析和布署 1、入侵检测的基本概念入侵检测是指“通过对行为、安全日志或审计数据或其它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进行操作,检测到对系统的闯入或闯入的企图”(参见国标GB/T18336)。入侵检测是检测和响应计算机误用的学科,其作用包括威慑、检测、响应、损失情况评估、攻击预测和起诉支持。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募际酢=?腥肭旨觳獾娜砑?胗布?淖楹媳闶侨肭旨觳庀低常↖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 2、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历史 1980年JamesP.Anderson在给一个保密客户写的一份题为《计算机安全威胁监控与监视》的技术报告中指出,审计记录可以用于识别计算机误用,他给威胁进行了分类,第一次详细阐述了入侵检测的概念。1984年到1986年乔治敦大学的DorothyDenning和SRI公司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PeterNeumann研究出了一个实时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IDES(Intrusion Detection Expert Systems入侵检测专家系统),是第一个在一个应用中运用了统计和基于规则两种技术的系统,是入侵检测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系统。1989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Todd Heberlein写了一篇论文《A Network SecurityMonitor》,该监控器用于捕获TCP/IP分组,第一次直接将网络流作为审计数据来源,因而可以在不将审计数据转换成统一格式的情况下监控异种主机,网络入侵检测从此诞生。 3、系统模型为解决入侵检测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国际上的一些研究组织开展了标准化工作,目前对IDS进行标准化工作的有两个组织:IETF的Intrusion Detection Working Group(IDWG)和Common Intrusion Detection Framework(CIDF)。CIDF早期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赞助研究,现在由CIDF工作组负责,是一个开放组织。 CIDF阐述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IDS)的通用模型。它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以下组件:事件产生器(Event generators),用E盒表示;事件分析器(Event analyzers),用A盒表示;响应单元(Responseunits),用R盒表示;事件数据库(Event databases),用D盒表示。

“入侵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设计与研究

“入侵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设计与研究 目前,关于信息安全实验教学方面的书籍和论文已有相当的数量。特别是近一、二年,国内出版了近10本有关信息安全实验教程。但是,入侵检测实验内容所占篇幅很小,而且均是关于一些常见入侵检测工具的使用。这些内容对于“网络安全”或“信息安全”等综合课程中一个章节来说,应该说基本能够满足要求,但是对于“入侵检测技术”这门独立课程来说,远不能满足其要求。从国内外的有关论文来看,大多是关于信息安全实验教学研究的,比如,信息安全专门实验室的建立并在其中分组进行攻防实验;通过入侵、入侵分析和入侵检测实验项目将信息安全的研究和教育相结合的,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热情和学习效率;在不同操作系统下设计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信息安全课程实验,并通过不同途径评价实验教学的效果;建立远程在线实验系统,允许学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通过互联网完成信息安全的相关实验。这些内容对入侵检测的实验教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完全照搬过来。其原因如下: (1) 教学对象不同。“入侵检测技术”课程一般面向信息安全专业的大四学生。 (2) 实验条件不同。不同的学校在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方面差异很大。 (3) 教学目标不同。在设置信息安全专业时,不同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对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各自的侧重点。 (4) 课程特点不同。“入侵检测技术”课程在技术性、综合性、专业性方面特点显著。 我校第一批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入校时间是2004年。“入侵检测技术”这门课程在2007年作为大四学生必修课,共56学时,其中16学时是实验课。2008年作为大四的选修课,共40学时,其中8学时的实验课。“入侵检测技术”这门课不仅对我校,对国内其它各相关院校来说,都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实验教学的形式、内容、资料等方面不像其它经典课程那样有较多的选择和较成熟的模式。2008年本人申请的校级入侵检测技术实验教学的教改立项获得批准,对“入侵检测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本文重点讨论“入侵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从课程本身对实验教学的需求以及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需求、入侵检测实验教学的设计、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完善机制、最后提出入侵检测实验教学应当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内容。 2对实验教学的需求 “入侵检测技术”这门课程主要涉及到的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入侵检测的基本概念、入侵方法与手段、入侵检测系统数据源、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引擎、告警与响应、入侵检测系统的评估、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等。其中原理性、理论性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入侵检测的原理、检测算

入侵检测系统中两种异常检测方法分析【我的论文】_百度文库(精)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量迅速增长,网络安全问题日趋突出。入侵检测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功能、模式及分类,指出了当前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特别是针对异常入侵检测方法的研究,着重分析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和层次聚类的异常检测方法,并从理论和试验层次队两种检测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客观分析了两种算法的优缺点。同时预测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入侵检测;入侵检测系统;BP神经网络;层次聚类;网络安全。 在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应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网上黑客的攻击活动正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长,因此,保证计算机系统、网络以及整个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防火墙作为一种边界安全的手段,在网络安全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石控制对网络的非法访问,通过监视、限制、更改通过网络的数据流,一方面尽可能屏蔽内部网的拓扑结构,另一方面对内屏蔽外部危险站点,以防范外对内的非法访问。然而,由于性能的限制,防火墙通常不能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能力,为了弥补防火墙存在缺陷,引入了入侵检测 IDS(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技术。入侵检测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是对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通过对网络的检测,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一、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

入侵检测定义为识别为被授权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和有合法权利使用系统但却滥用特权的过程。即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入侵的迹象。进行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便是入侵检测系统(IDS)。一个入侵检测产品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传感器与控制台。传感器负责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并生成安全时间;控制台主要起到中央管理作用。商品化的产品通常提供图形界面的控制台,这些控制台基本上都支持Windows NT平台。 入侵检测系统的主要功能有:1、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2、核查系统配置和漏洞;3、识别已知进攻并向相关人员报警;4、统计分析异常行为;5、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的完整性; 6、操作系统日志管理,并识别违反安全策略的用户活动。 二、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SRI)的D.E.Denning于1986年首次提出一种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的检测方法就是建立用户正常行为的描述模型,并以此同当前用户活动的审计记录进行比较。如果有较大偏差,则表示有异常活动发生:这是一种基于统计的检测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后来人们又提出了基于规则的检测方法。通用入侵检测架构(CIDF)组织,试图将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标准化,阐述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以下4个组件:事件产生器、事件分析器、相应单元和事件数据库,同时将需要分析的数据统称为事件。事件可以是基于网络的数据包,也可以是基于主机的系统日志中的信息。事件产生器的目的是从整个计算机环境中获得事件,并向系统其他部分提供此事件;事件分析器分析得到的事件并产生分析结果;响应单元则是队分析结果做出反应的功能单元,它可以做出切断连接、修改文件属性等强烈反应;事件数据库是存放各种中间和最终数据地方的通称,它可以是复杂的数据库也可以是简单的文本文件。

入侵检测课程设计

计算机科学学院 入侵检测技术期末课程设计题目snort入侵检测系统 学号xxx 班级x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成绩 完成时间2012 年 6 月

snort 入侵检测系统 一、课程设计目的 (1)通过实验深入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2)熟悉入侵检测工具snort 在Windows 操作系统中的安装和配置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原理 1 引言 snort 是一个免费的基于libpcap 的轻量级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它能够跨系统平台操作,自带轻量级的入侵检测工具可以用于监视小型的TCP/IP 网络,在进行网络监视时snort 能够把网络数据和规则进行模式匹配,从而检测出可能的入侵企图,同时它也可以使用SPADE 插件,使用统计学方法对网络数据进行异常检测,这些强大的检测功能为网络管理员对于入侵行为做出适当的反击提供了足够的信息。 snort 使用一种易于扩展的模块化体系结构,开发人员可以加入自己编写的模块来扩展snort 的功能。这些模块包括:HTTP 解码插件、TCP 数据流重组插件、端口扫描检测插件、FLEXRESP 插件以及各种日志输入插件等。 同时snort 还是一个自由、简洁、快速、易于扩展的入侵检测系统,已经被移植到了各种UNIX 平台和Win98,Win2000上。它也是目前安全领域中,最活跃的开放源码工程之一。在https://www.360docs.net/doc/f415964022.html, 上几乎每天都提供了最新的规则库以供下载,由于snort 本身是自由的源码开放工程所以在使用snort 时除了必要的硬件外软件上基本上不需要有任何额外的开销。这相对于少则上千多则上万的商业入侵检测系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替代产品之一。 本文主要论述了snort 的背景知识以及它的基于规则的入侵检测机制,同时对于如何使用也作了概括说明。 2 入侵检测技术简介 入侵检测就是一个监视计算机系统或者网络上发生的事件,然后对其进行安全分析的过程。它可以用来发现外部攻击与合法用户滥用特权,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基于用户的当前操作,完成对入侵的检测,记录入侵证据,为数据恢复和事故处理提供依据。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如图A 所示: 入侵检测监测 作出响应攻击? 用户的历史操 作数据用户当前操 作的数据 否是 图A 入侵检测的原理图 大多数的入侵检测系统都可以被归入到基于主机、基于网络以及分布式三类。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早期的IDS 设计模型,它主要设计用来监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