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2020

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2020
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2020

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2020

1、 =-0.5 =2

2、略

3、略

4、-1.50062×10^4

5、-0.00203

6、-1/(1+2a) -3/(2ab ²(x-y)

7、<-2.5

8、扩大5倍

选择题 ABC

12、 (1)=b/(a+b) (2)=3/(x-1) (3)=【(x-y)²/xy】×【xy/(x+y)²】 = (x ²-2xy+y ²)/(x ²+2xy+y ²) (4)=(32x^7)/(9 y^3)

13、 x-12=2x+1 x=1

14、(1) x带入原式= (-2/5 – 2k)/-6/5k = 8/5 k=-5

(2)原式=x ²/(x ²+x) 当x=-1/2时,原式=-1

15、原式的倒数=3(x ²+1/x ²-1)=-9/4

16、原式=(a+ab+abc)÷(a+ab+abc)=1

17、设小李x,小王x+2。 60/(x+2)=48/x x=8 x+2=10

1、(1)右 4 下 5 下 5 右 4 点A′ 点B′ ∠C′ 线段B′C′

(2)相同距离

(3)相等相等相等

(4)形状

(5)距离

(6)略

2、图自己画啊

(1)一个定点这个定点

(2) 旋转中心相等相等相等

(3)大小形状

(4)略

3、图自己画

(1)180° 另一个图形两个图形这点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交点

(2)初始旋转中心旋转角0°<α<360°

(3)180° 初始图形对称中心

(4)略

4、图自己画

(1)成轴对称直线

(2)相等相等相同不变

(3)两对对应点中点的垂线

(4)相互重合轴对称图形直线

(5)过圆心的直线无数边中点的中垂线 3 4 2

(6)略

5、C 90° 点A 点E 线段CA 线段CE ∠A AC中点Q上等腰直角

1、画图全都自己画吧

2、画图略 (2)顺时针旋转119°或逆时针旋转241°

3、画图略 (1) 平移 AB与A′B′,AC与A′C′,BC与B′C′

(2)逆时针旋转90° 90 90

(3)绕点O逆时针(顺时针)旋转180° (点O自己在图上标出)

1、平移旋转翻折

2、位置形状、大小

3、90°

4、圆心

5、 8

6、是是

7、 H I O X

8、平移旋转翻折大小形状

9、 C

10、 D

11、 C

12、画图略

13、画图略

14、画图略

15、画图略

16、画图略

17、点C、点B、线段BC中点

18、设EC为x cm。8∶5=x∶4 x=6.04

1、2a^7 (y ²x ²)/x ²y ²

2、3/2m ²x -2/(x+3)

3、xy(y-x) (x+1)(x-1)(x+3)(x-3)

4、(-3y ³)/x ²z

5、6

6、等边三角形

7、169/4 π

选择题 CB

10、(1)=2a/(a-b) (2)=1/a²b ²

11、x=-1 x=5/4

12、画图略 S阴=8×10.04/2-5×6.04/2=25.06 cm ²

13、画图略

14、原式=2/(x+1)² 当……时,原式=8

15、 A-B=2 3A-2B=1 A=-3 B=-5

16、设有x克 x/(235+x)=6 % x=15

17、画图略

18、书上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完整 版 2020-12-12 【关键字】方法、问题、继续、整体、建立、规律、特点、位置、水平、关系、形成、保证、方向、实现、不改变、中心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1、∠2。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 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如:∠1、∠3。 3.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 2.内错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 四、平行线 (一)平行线 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a∥b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全部内容

????? ?????????? ? --?????---... 5.351...2.03121321.0...321.,,负分数:如,,,正分数:如分数,,负整数:如,,,正整数:如整数数理有????? ??? ???? ?? ????????与有理数的关有---画法 ---单位长度正方向原点定义---数轴第一讲 有理数 概念图 1、 像5,1,2,21 ,…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它们都比0大, 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前面加“+”号,如+5,+1.2 2、 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如-10,- 3,…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第二讲 数轴 概念图: 1、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2、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4、 相反数: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 ?? ??--???有理数大小比较非负性 性质代数意义几何意义 意义绝对值 1.2.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画数轴的步骤:一画(画一条直线并选取原点);二取(取正反向); 三选(选取单位长度); 四标(标数字)。 3、性质: ①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②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③ 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第三讲 绝对值 概念图: 1、 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 值,记作|a|.

七年级上册数学配套练习(带答案)

七年级上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家庭作业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学习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表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一.填空题: 1.立体图形的各个面都是__________的面,这样的立体图形称为多面体.; 2.图形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物体的形状似于圆柱的有________________,类似于圆锥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类似于球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各举一例) 4. 围成几何体的侧面中,至少有一个是曲面的是______________;(举一例) 5. 正方体有_____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_________条棱,这些棱都____________; 6. 圆柱、圆锥、球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假如我们把笔尖看作一个点,当笔尖在纸上移动时,就能画出线,说明了______________,时钟秒针旋转时,形成一个圆面,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三角板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锥体,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8. 圆可以分割成_____ 个扇形,每个扇形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 9. 从一个七边形的某个顶点出发,分别连结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七边形分割成__________个三角形; 10.在乒乓球、橄榄球、足球、羽毛球、冰球中,是球体的有 ; 11.将下列几何体分类,柱体有: ,锥体有 (填序号) ; 12.长方体由_______________个面_______________条棱_______________个顶点; 13.半圆面绕直径旋转一周形成__________; 二.选择题

(完整word版)部编教材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说明】1.有理数由“符号”和“数值”两部分组成.(符号问题是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忘记的问题.) 2.正数前面的符号可以省略,负数前面的符号不能省略. 3.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4.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正、负数通常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这些量包括:向东与向西;收入与支出;盈利与亏损;(温度)零上与零下;(水位)上升与下降;高于与低于(水平面);(出口)增长与减少……例如:向东走2米,记作:+2米;那么向西走3米,记作—3米. 6.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例如:①图纸上注明一个零件的直径是2.03.030+-Φmm , 表示零件的直径标准是30mm ,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存在的误差,因此直径可以比30mm 大0.2mm ,也可以比30mm 小0.3mm.即零件的直径在29.7mm~30.2mm 之间都合格.但在这个范围以外的就不合格了. 1.2 有理数 1.2.1 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分类:(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0????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0

(掌握分类方法应注意两点:①不重复:即同一事物不能归纳到两个类别中; ②不疏漏:即某一事物不能在所有类别中找不到.) 【说明】1.整数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 2.分数分为正分数、负分数. 1 3.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它可以化成分数.如0.333…= 3 阅读材料:教材95页《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4.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如:π. 5.没有最大的有理数,也没有最小的有理数. 6.最大的负整数是-1,最小的正整数是1。 7.几个常见的概念:非负数:指正数和零;非正数:负数和零; 1.2.2 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说明】1.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数轴的画法: ①先画一条水平的直线; ②在直线的右边画箭头,表示正方向; ③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表示数0; ④以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原点的左右两边分别标出刻度. 3.数轴的性质: ①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关系; ②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③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从左往右依次增大,从右往左依次减小。 ④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2个,一个在原点左边,一个在原点右边,他们互为相反数.

2019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答案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B 2.C 3.B 4.输1场 5.从Q 出发后退4下 6. 227,2.7183,2020,480 -18,-0.333…,-259 0 1.2 有理数 1.2.1 有理数 1.C 2.C 3.D 4.0,1 +1 3 -0.3,0,-3.3 5.正整数集合:{+4,13,…};负整数集合:{-7,-80,…}; 正分数集合:{3.85,…};负分数集合:{-5 4,-49%,-4.95,…}; 非负有理数集合:{+4,0,3.85,13,…}; 非正有理数集合:{-7,0,-80,-5 4 ,-49%,-4.95,…}. 1.2.2 数 轴 1.C 2.D 3.B 4.-2或0 5.-1,0,1,2 6.解: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1.2.3 相反数 1.B 2.D 3.-1 4.(1)-1 (2)3 (3)2 5.解:(1)-3.5的相反数是3.5.(2)35的相反数是-3 5. (3)0的相反数是0.(4)28的相反数是-28. (5)-2018的相反数是2018. 6.解:如图所示. 1.2.4 绝对值 第1课时 绝对值 1.C 2.B 3.B 4.-3 10

5.解:|7|=7,????-58=5 8 ,|5.4|=5.4,|-3.5|=3.5,|0|=0. 6.解:因为|x +1|+|y -2|=0,且|x +1|≥0,|y -2|≥0,所以x +1=0,y -2=0,所以x =-1,y =2.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C 2.B 3.(1)> (2)< (3)> 4.-17 5.解:如图所示: 由数轴可知,它们从小到大排列如下: -6<-514<-3 5 <0<1.5<2.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B 2.B 3.B 4.A 5.49.3 6.解:(1)原式=-26.(2)原式=-6.(3)原式=-2019. (4)原式=0.(5)原式=4.(6)原式=-5 9 . 第2课时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 1.D 2.交换 结合 -17 +19 2 3.解:(1)原式=[(-6)+(-4)]+(8+12)=-10+20=10. (2)原式=????147+3 7+??? ?? ???-213+13=2+(-2)=0. (3)原式=(0.36+0.64)+[(-7.4)+(-0.6)]+0.3=1+(-8)+0.3=-6.7. 4.解:根据题意得55+77+(-40)+(-25)+10+(-16)+27+(-5)+25+10=(55+77+10+27+10)+[(-25)+25]+[(-40)+(-16)+(-5)]=179+(-61)=118(kg).所以今年小麦的总产量与去年相比是增产的,增产118kg. 1.3.2 有理数的减法

七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人教版 篇一: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综合训练题 姓名 1.81的算术平方根是 ______,=________. 11.解下列方程组: 12.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表示: ? ?2x+5y=25,?2x-3b+5 B.3a>3b;C.-5a>-5b D.> 33 8.如图,不能作为判断AB∥CD的条件是() A.∠FEB=∠ECD B.∠AEC=∠ECD; C.∠BEC+∠ECD=180° D.∠AEG=∠DCH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4.作图题: A.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①作BC边上的高 B.两条直线相交,任意两个角都是对顶角 ②作AC边上的中线。 C.两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D.两角的两边分别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10.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3333± B. ; C. ±± 8 444 15.有两块试验田,原来可产花生470千克,改用良种后共产花生532千克,已知第一块田的产量比原来增加16%,第二块田的产量比原来增加10%,问这两块试验田改用良种后,18.已知D为△ABC边BC延长线上一点,DF ⊥AB于F交AC于E,∠A=35°, ∠D=42°,求∠ACD的度数.(8分) 各增产花生多少千克? 16.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a-b+c|+|a-b-c| 17.填空、已知∠1 =∠2,∠B =∠C,可推得AB∥CD。理由如下:(10分)∵∠1 =∠2(已知),且∠1 =∠4()∴∠2 =∠4(等量代换)∴CE∥BF()∴∠ =∠3() A E B 1 又∵∠B =∠C(已知)∴∠3 =∠B(等量代换) 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00972知识讲解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 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2.内错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3.同旁内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四、平行线 (一)平行线 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a∥b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最新数学初一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资料

初一(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华师大版) 数学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的倒数是_______;相反数是_______。 2、比较大小(用”>”或”<”表示)。 3、用代数式表示:(1)a与b的差的平方:__________________; (2)a的立方的2倍与-1的和:__________________。 4、若,则代数式=______;若,则代数式 =______。 5、用计算器计算=______。 6、如图,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1)用上述字母表示的不同线段共有_____条;(2)图中不同射线共有_____条。 7、22.5°=_____°_____′;12°24′=_______°。

8、已知点B在直线AC上,AB=8cm,AC=18cm,P、Q分别是AB、AC的中点,则PQ=______。 9、如图,是某晚报“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的热线电话的统计图,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最多,共有70个,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周“百姓热线”共接到热线电话______个; (2)有关交通问题的电话有______个。 10、右图是一个数值转换机的示意图,若输入的值为3,的值为时,则输出的结果 为: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1是最小的自然数B.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1 C.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D.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2、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 A.B. C.D. 3、若为有理数,则表示的数是()

A.正数B.非正数C.负数D.非负数 4、下列判断的语句不正确的是() A.若点C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则BA=AC-BC B.若点C在线段AB上,则AB=AC+BC C.若AC+BC>AB,则点C一定在线段BA外 D.若A、B、C三点不在一直线上,则AB

数学七年级教材下册变式题

七年级下册 · 课本亮题拾贝 5.1 相交线 题目 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EOC = 70,OA 平分∠EOC ,求 ∠BOD 的度数.(人教课本P 97题) 解 ∵ OA 平分∠EOC , ∴ ∠AOC =2 1 ∠EOC = 35 . 又 ∵∠BOD =∠AOC , ∴ ∠BOD = 35. 点评 由角平分线定义如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得∠BAD =∠CAD =2 1∠ BAC . 演变 变式1 已知直线AB 与CD 相交于O ,OB 平分∠COE ,FO ⊥AB ,∠EOF =120,求∠AOD 的度数.(答案:30) 变式2 已知直线AB 与CD 相交于O ,OE ⊥AB ,OF ⊥CD ,且∠BOF = 40,求∠EOD 的度数. (答案:140) 变式3 已知AB ⊥CD 于O ,直线EF 过点O ,∠AOE = 25,求∠COF 的度数. (答案 65) 变式4 已知∠AOB 是直角,且∠AOC = 40,OM 平分∠BOC ,ON 平分∠AOC ,求∠MON 的度数. 解 ∵ ∠AOB = 90,∠AOC = 40, ∴ ∠BOC = 130. ∵ OM 平分∠BOC ,ON 平分∠AOC , ∴ ∠MOC =21 ∠BOC = 65,∠AON =∠NOC =2 1∠AOC = 20, ∴ ∠MON =∠MOC -∠AON = 45. 变式5 在变式4 中,当∠AOB =,其它条件不变时,求∠MON 的度数. (答案: 2 1) 变式6 在变式4 中,当∠AOC =,其它条件不变时,求∠MON 的度数, A D O A B F C D E O A B E C D F C O M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b= b+ 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b)+ c = a +(b+ 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a?b = a +(?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

七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2020

七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2020 1、 =-0.5 =2 2、略 3、略 4、-1.50062×10^4 5、-0.00203 6、-1/(1+2a) -3/(2ab 2(x-y) 7、<-2.5 8、扩大5倍 选择题 ABC 12、 (1)=b/(a+b) (2)=3/(x-1) (3)=【(x-y)2/xy】× 【xy/(x+y)2】 = (x 2-2xy+y 2)/(x 2+2xy+y 2) (4)=(32x^7)/(9 y^3) 13、 x-12=2x+1 x=1 14、(1) x带入原式= (-2/5 – 2k)/-6/5k = 8/5 k=-5 (2)原式=x 2/(x 2+x) 当x=-1/2时,原式=-1 15、原式的倒数=3(x 2+1/x 2-1)=-9/4 16、原式=(a+ab+abc)÷(a+ab+abc)=1 17、设小李x,小王x+2。 60/(x+2)=48/x x=8 x+2=10 1、(1)右 4 下 5 下 5 右 4 点A′ 点B′ ∠C′ 线段B′C′ (2)相同距离

(3)相等相等相等 (4)形状 (5)距离 (6)略 2、图自己画啊 (1)一个定点这个定点 (2) 旋转中心相等相等相等 (3)大小形状 (4)略 3、图自己画 (1)180° 另一个图形两个图形这点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交点 (2)初始旋转中心旋转角0°<α<360° (3)180° 初始图形对称中心 (4)略 4、图自己画 (1)成轴对称直线 (2)相等相等相同不变 (3)两对对应点中点的垂线 (4)相互重合轴对称图形直线 (5)过圆心的直线无数边中点的中垂线 3 4 2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及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4.2 直线、射线、线段 4.3 角 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1.2 有理数 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4、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 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5 有理数的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2)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5.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倒数是本身的数是 ±1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b= b+ 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b)+ c = a +(b+ 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 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乘法交换律:ab= b a 4.乘法结合律:(ab)c = a (b c) 5.乘法分配律:a(b +c)= a b+ ac (六)有理数除法 1.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定符号,最后求结果。 2.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七)乘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全部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全部内容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 ?????????? ? --?????---... 5.351...2.03121321.0...321.,,负分数:如,,,正分数:如分数,,负整数:如,,,正整数:如整数数理有第一讲 有理 数 概念图 1、像5,1,2, 2 1 ,…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它们都比0大,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前面加“+”号,如+5,+ 2、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如-10,- 3,…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你能用所学过的数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吗 如果自行车车条的的长度比标准长度长2mm ,记作+2mm ,那么比标准长度短3mm 记作什么如果恰好等于标准长度,那么记作什么 探索【1】 下列语句:①所有的整数都是正数;②所有的正数都是整数;③分数都是有理数;④奇数都是正数;⑤在有理数中不是负数就是正数,其中哪些语句是正确的 探索【2】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内:15,-6,-, 21,0,,-411,5 1 ,8,-2,27,71,-4 3 ,,1358. 正整集:{ }; 负数集:{ };

正分数集:{ }; 负分数集:{ }; 整数集:{ }; 自然数集:{ }. 探索【3】 如果规定向南走10米记为+10米,那么-50米表示什么意义 轻松练习 1、下列关于0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是自然数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是偶数 既不是非正数,也不是非负数 2、某班数学平均分为88分,88分以上如90分记作+2分,某同学的数学成绩为85分,则应记作( ) A.+85分 B.+3分 C. -3 D.-3分 3、在有理数中( ) A.有最大的数,也有最小的数 B.有最大的数,但没有最小的数 C.有最小的数,但没有最大的数 D.既没有最大的数,也没有最小的数 4、下列各数是正有理数的是( ) A. - B. 3 2 D. - 1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包括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和图形认识初步四章内容,供七年级上学期使用全书共需约6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第一章有理数19课时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8课时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18课时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16课时 一、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 本册书在全套教科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主要内容是整个七~九年级教材体系的重要基础,书中的某些思想方法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一)从知识内容上来看,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是整个学段“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基础;整式的加减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内容也能为今后学好有关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打好基础;图形认识初步中所学习的如何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如何把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以及图形的表示方法,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应用等也都是整个“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

(二)从数学思想方法来看,整册教科书中体现的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化思想;许多性质、运算律呈现时体现的从特殊对象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想;“有理数”中利用数轴研究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中体现的数形结合思想;“一元一次方程”中解方程的化归思想和程序化思想等等。这些思想方法不仅在本册书中,而且在后面其他各册书也都是带有一般性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科书内容及学习目标 第一章“有理数”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要性、有理数的意义,能够从事有理数的运算,体会“数的扩张”的一致性,并能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首先,从实例出发引出负数,接着引进数轴、想反数、绝对值等关于有理数的一些概念,这样一方面加深对有理数(特别是负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学习有理数运算作准备,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律,这是本章的重点。在本章,有理数加法和乘法都是在介绍运算法则——着重是符号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基本运算,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引入运算律;减法和除法则是着重介绍如何向加法与乘法转化,从而利用加法与乘法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进行运算;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分散安排在相关内容中。本章的难点是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特别是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学生能认识到运算法则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可以了,重要的是用法则进行运算,并运用有理数运

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人教版) . ┏───────优先看───┓ ╭╮ . ┊ 只有作业题! ┊ ╭╯ . ┊ 好学生专属领地┊ 。声明:本答案不一定正确! . ┗───┰─────┰───┛ 第一章 ①计数:8、100测量:36、100标号:2008、5、1 ②B 种 ③(1) 98294=?(2)34394=?(3)3 8694=? ④<%)(%)(=-?+? 有变化了,便宜了⑤(1)元 (2)25元 ①(1)-200(2)运出吨运入吨(3)转盘沿顺时针方向转了6圈(4) -3m 0m ②正整数:15 ,+69负整数:-21正分数: 65,,+,+74,负分数:,-13 12正有理数:15,65,,+,+69,+74,负有理数:,-13 12,-21 ③自然数:1,2负整数:-1,-2正分数:21负分数:-21,-31 ④(1)收入512元支出4200元收入1200元 (2)805是甲店的收入 -150是甲店的输出(3)一周下来的结余 ③3 4 -a -34 ⑤是数是2 ④ ①丨-1丨=1 丨-12丨=12 丨0丨=0 丨丨= 丨437 丨=437 ②30 6 1 ③错对对 ④正数或0 负数或0 ⑤第一次是12第二次是4第三次是8 实际意义:这辆车总共行驶了24km ②〈〈〉〈〉 ③错对对 小结:

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互为相反数 0 两侧原点距离它本身它的相反数 0 大 0 0和正数负数大大 目标与评定: ①1.门牌号码2.邮政编码 ②小数:分数:5 3 ③长:15m 宽:7m 7÷15= 157 ④ 选择3 ⑥0 0 9 1 ⑨-100〈 12 5137〈-- ⑩-4,-3,-2,-1,0,1,2,3,4 ?(1)S=-1 (2)答:S 是正负数,Q 的绝对值最大,因为:它距离S 最远 ? -2 0 2 4 12 14 16 ?直径是是合格的是不合格的 第二章 ①-4 12 8 8 -14 -6 -6℃ ②5 -7 -3 0 ③ 0 -71 -6 1 34 ④(-150)+(+2060)=1910元 ⑤(-56)+(80)=24℃ ⑥小明在银行中存了200元,记为+200元,那他在银行中取100元,记为-100,现在还有多少 ①2 -2 -14 ② -2 11 ③收入元 ④330kg ⑤(1)(-1)+(-2)+(-8)=-11 (2)(-1)+(-2)+3=0 ①3 13 -3 -13 4 -4 ②8 3 -6 11 0 ③-2 -5 -9 -12 -17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教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教案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理解简单的空间几何棱柱、圆柱、圆锥、球等,掌握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水平: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实行简单分类。 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实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小学的时候学习了那些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在生活你还见到那些几何体? 2.学生设疑 让学生自己先思考再提问 3.教师整理并出示自探题目 ①生活常见的几何体有那些? ②这些几何体有什么特征 ③圆柱体与棱柱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④圆柱体与圆锥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⑤棱柱的分类 ⑥几何体的分类 4.学生自探(并有简明的自学方法指导) 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物体那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 说说它们的区别 二.解疑合探 1.针对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特征的理解不彻底 实行再探 2、对这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的分类 2.活动原则: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教师引领点拨 提升总结。 三.质疑再探: 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四.使用拓展: 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 请结合本节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生活简单基本的几何体,并说说其特 征 2.教师出示使用拓展题。 (要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要试题类型全面且有代表性) 3.课堂小结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高占明 七年级下册上接七年级上册4章内容,全书包括6章,共61课时,供七年级下学期使用。具体内容如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5课时) 主要内容: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及大小关系(邻补角、对顶角);2.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及性质;3.平移及其基本性质。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8课时) 主要内容:1.有序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七章三角形(9课时) 主要内容:1.三角形的边、高、中线和角分线,三角形的稳定性;2.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成立的道理,三角形的外角及有关结论;3.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内角和。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0课时) 主要内容:1.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通过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3课时) 主要内容:1.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2.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第十章实数(6课时) 主要内容:1.算数平方根与平方根;2.立方根;3.实数。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 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第七章和第九章,没有“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这6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三章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后三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1.“空间与图形”领域 关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七年级上册“图形认识初步”基础上,安排了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及三角形的内容。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有所接触,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两直线相交所成的邻补角与对顶角的关系;垂直作为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与它有关的概念和结论(如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等)是学习下一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直接基础;平行公理(教科书称“基本事实”)是研究两直线平行的出发点,教科书通过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并让学生初步感受推理的作用和意义;本章增加一节新内容“平移”,平移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平移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发现几何结论的有效手段。教科书将“平移”安排在本章最后一节,一方面是考虑将其作为平行线的一个应用,另一方面考虑引入平移变换,可以尽早渗透图形变换的思想,使学生尽早接触利用平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原教科书相比,本章在内容和要求上都有所变化。在内容选择上,增加了上面提到的有关平移的内容;删掉了原教科书中关于三维空间的内容,对于命题、定理、证明等逻辑知识不再单独设节,也不用大段文字介绍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B 2.C 3.B 4.输1场 5.从Q 出发后退4下 6.227,2.7183,2020,480 -18,-0.333…,-259 0 1.2 有理数 1.2.1 有理数 1.C 2.C 3.D 4.0,1 +13 -0.3,0,-3.3 5.正整数集合:{+4,13,…};负整数集合:{-7,-80,…}; 正分数集合:{3.85,…};负分数集合:{-54 ,-49%,-4.95,…}; 非负有理数集合:{+4,0,3.85,13,…}; 非正有理数集合:{-7,0,-80,-54 ,-49%,-4.95,…}. 1.2.2 数 轴 1.C 2.D 3.B 4.-2或0 5.-1,0,1,2 6.解: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1.2.3 相反数 1.B 2.D 3.-1 4.(1)-1 (2)3 (3)2 5.解:(1)-3.5的 相反数是3.5.(2)35的 相反数是-35 . (3)0的 相反数是0.(4)28的 相反数是-28.

(5)-2018的 相反数是2018. 6.解:如图所示. 1.2.4 绝对值 第1课时 绝对值 1.C 2.B 3.B 4.-310 5.解:|7|=7,??????-58=58 ,|5.4|=5.4,|-3.5|=3.5,|0|=0. 6.解:因为|x +1|+|y -2|=0,且|x +1|≥0,|y -2|≥0,所以x +1=0,y -2=0,所以x =-1,y =2. 第2课时 有理数的 大小比较 1.C 2.B 3.(1)> (2)< (3)> 4.-17 5.解:如图所示: 由数轴可知,它们从小到大排列如下: -6<-514<-35 <0<1.5<2. 1.3 有理数的 加减法 1.3.1 有理数的 加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 加法法则 1.B 2.B 3.B 4.A 5.49.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1、∠2。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 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如:∠1、∠3。 3.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 2.内错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 四、平行线 (一)平行线 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a∥b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外错角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