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学知识点

育种学知识点
育种学知识点

品种:指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人工培养的、经过一系列实验表现优良的、通过品种审定的某种作物的一种群体。品种的特性(DUS):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品种混杂:指在某一品种群体内混有其他作物杂草或同一作物其他品种的种子或植株。

品种的褪化:指品种群体经济性状(产量、质量)发生劣变的现象。

自交系品种: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多代的自交,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杂交种品种: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杂交组合F1植株群体。

品系:来自共同祖先,基因型相对一致,表现型相对整齐一致,这样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称作品系。

近等位基因系:遗传背景相同,只在个别性状上有差异的一系列品系。

异附加系:在某物种染色体组型的基础上增加一对或几对其他物种的染色体,形成一个具有另一个物种特性的新类型。

异代换系:指某物种的染色体组中,一对染色体被其他物种同源的染色体取代的类型。

异位系:某物种的一段染色体和另一物种相应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后,基因连锁群也随之发生改变而产生的类型。

一环系:从品种群体或品种间杂种品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种品种选育的自交系品种。

自交系: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型纯合的、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

纯系: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系统群、姊妹(姐妹)系:采用系谱法出席杂种后代时,来自同一F3株系的不同单株在F4形成的诸系成为系统群,而F4内各系统间互称姊妹系。

育种目标: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或遗传学研究利用的生物类型的总称。

配合力:指一个亲本与另外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的生产力或其他性状指标的大小,或亲本与其他亲本结合时产生优良后代的能力。

一般配合力:指某一纯系(自交系)亲本和其他若干品种(自交系)杂交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表现的平均值,由基因加性效应决定。

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的亲本系所组配的杂交种的产量水平或某一特定组合F1实测值与其双亲一般配合力得到预测值之差,由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决定。

种质资源:可为遗传育种和遗传研究利用的各种作物品种和类型材料。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以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测交\测验种\测交种:测验自交系配合力所进行的杂交成为测交;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称为测验种;测交所得后代称为测交种。

诱变一代(M1):指在诱变育种中,经过诱变处理的种子或营养器官所长成的植株或直接处理的植株。

节段异源多倍体:指不同染色体组间有很高的部分同源关系的异源多倍体。

同源异源六倍体:

组合育种:将分属于不同品种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随机结合后形成各种不同的基因组合,通过定向选择育成集成双亲优点于一体的新品种。其遗传原理是基因重组和基因互作。

超亲育种: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于一个杂种个体中,形成在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其遗传原理是基因累加和基因互作。

高光效育种:以提高光和效率为主的遗传改良。

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或单株选择方法选育新品种,其基本原理是自然变异现象和纯系学说,其基本方法有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

轮回选择:指从某一群体选择理想个体,进行互交,实现基因和性状重组,从而形成一个新群

诱变育种: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诱发产生变异,对后代进行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杂交育种:用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为亲本,通过有性杂交,使符合育种目标的性状在杂种后代中组合在一起,经过对对杂种后代的选择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倍性育种:人工诱发植物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以其所产生的遗传效应为根据的育种。

单倍体育种:通过人工获得单倍体,并且进行染色体加倍,加倍后在进行选育的育种方法。

杂种优势:一般指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繁殖力、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亲本的现象。

生物技术育种:在离体条件下,在细胞、染色体或分子水平上创造变异的育种方法。

纯系育种:根据纯系学说,对自花授粉作物的品种群体,进行单株选择、单株脱粒种成株系,经过一系列产量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选育品种的方法。

群体改良:对变异群体进行周期性选择和重组来逐渐提高群体中有利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以改进群体综合表现的育种方法。

复交:指三个或三个以上亲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

原原种:由育种单位提供的该品种纯度最高、最原始的优良种子。

原种: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有性繁殖:通过游行过程产生两性细胞的结合,新生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方式

生态因素:指对作物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或被作物直接吸收的因素。

生态环境:各种生态因素的综合体。

生态区:对某种作物来说,具有大致相似的环境区叫做生态区。

生态型:在一定环境内,形成具有相似生态特性的品种类型。

选择:从群体中根据个体的表现型挑选符合育种目标的基因型。

杂种优势:两个遗传性不同的品种品系或自交系进行杂交所产生的杂交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方面超越其双亲的现象

远缘杂交:指在植物分类上种或种以上不同植物之间进行的杂交。

垂直抗性:指寄种品种对病原菌对某个生理小种免疫或高抗,对另外的生理小种高感的特性(小种特异性抗病性,专化性抗性)。

水平抗性:只寄主的某个品种对所有小种的反映一致,对病原菌的普通小种没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飞小种特异性抗性,非专化抗性)

轮回亲本(受体亲本):在回交育种中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

非轮回亲本(供体亲本):在回交育种中,只在第一杂交时应用而以后的回交中不再利用的亲本。

同质杂合群体:指个体间的基因型相同,个体内等位基因间是杂合的群体。

抗侵入:当病原菌侵入寄主前或侵入后,寄主可以凭借固有的或诱发的组织结构障碍,阻止病原菌的侵入或侵入后建立寄生关系的过程。

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自花授粉:雌蕊接受同一种朵或同一株花朵的花粉。

异花授粉:雌蕊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

常异花授粉作物:以自交为主,偶尔进行杂交的作物。

杂交方式:在一个杂交组合中用几个亲本以及各个亲本的先后顺序。

三年三圃制(三级提纯法):第一年种株行圃;第二年种株系圃;第三年优良株系混收,种原种圃。

孢子体(雄性)不育:指花粉育性的表现有孢子体的基因型控制,与花粉本身基因无关。

配子体雄性不育:指不育系花粉败育发生在雄配子体阶段,花粉的育性受配子体本身基因型控制。

知识点

PCR反应分为变性、复性(退火)、延伸三步。

按照花粉败育过称,雄性不育可分为配子体不育和孢子体不育。

杂交育种包括组合育种和超亲育种两种指导思想。杂交育种中,单交组合F2代分离最大,复交组合中F1代分离最大。

区域试验目的是测定新品种的适应区域,一般进行2~3年。

转基因植株鉴定包括利用标记基因鉴定;利用PCR、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Wertern 杂交、蛋白质分析鉴定;利用表型鉴定。

同二倍体相比,同源多倍体的育性下降。同源多倍体植株、器官、细胞最大的特点是巨型性。普通小麦六倍体,42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构型为AABBDD(水稻的为AA);玉米是二倍体,20条染色体。

顶交法测定某自交系的配合力,一般只能测出一般配合力。

由未分化的组织再生植株的方式:胚胎发生系统、组织发生系统。

作物的主要育种目标(即现代农业队作物品种的要求):高产;产量因素;稳产;优质;适应机械化;生育期适宜。

优良自交系的基本要求: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遗传纯合度高;一般配合力高;具有优良的繁殖与制种性状。

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在育种中的作用:指导特异种质资源的收集;在起源中心收集抗性材料和不育材料;指导引种。

无性繁殖作物育种特点:无性繁殖作物通过营养体繁殖,后代在表型上与母体相同,没有分离现象;同一个无性系内植株遗传基础相同;无性系是杂合的,可采用自花授粉作物一样的选择方法进行系统育种;通过选择固定演变培养新品种;在适宜的自然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可进行杂交育种。

无性繁殖作物杂交育种程序:诱导植物开花、进行有性繁殖、从杂交F1代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实生苗;通过无性繁殖培育品种。

三系制种:不育系(A)、保持系(B)、恢复系(R),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得不育系,保持系自交得保持系,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得F1,恢复系自交得恢复系。

品种

作物品种类型: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异花授粉作物,综合品种)。群体品种有自花授粉的地方品种。

品种包括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品种的不育系和保持系互为同核异质体。

品种和植物分类学上的亚种的主要差别在于经济性。

作物品种间杂交第一代是否分离:小麦(否)、甘薯(是)、烟草(否)、玉米(是)、棉花(是)、黑麦(是)。

品种混杂的原因:机械混杂、自然杂交、自然变异、微效基因分离重组、自然选择、不正确的人工选择、病毒性退化。

作物分类

异花授粉作物遗传特点:天然异交率高;品种遗传基础复杂;自交衰退严重。代表作物:玉米,黑麦,甘薯,向日葵。育种方法: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育种。

自花授粉作物遗传特点:育种方法:系统育种,杂交育种。代表作物:大豆,小麦,水稻,烟草,马铃薯。

常异花授粉作物:代表作物:棉花,高粱,群体。基因型包括:品种基本群体的纯合同质基因型;杂合基因型;非基本群体的纯合基因型。

自交遗传效应:纯合型保存,杂合型变得纯合;杂合型通过自交基因重组性状分离;对异花授粉自交引起后代生活力衰退。

异交遗传效应:创造杂合基因型;产生杂种优势。

远缘杂交

远源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的分离特点:分离规律不强;分离类型丰富并有向双亲分化的趋向;分离世代长、稳定缓慢。

远缘杂种夭亡或不育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系统的破坏,包括核质互作不平衡、染色体不平衡、基因不平衡、组织不协调。

克服远缘杂种夭亡或不育的方法:杂种胚立体培养、杂种染色体加倍、回交法、延长杂种生育期、嫁接法、诱导单倍体。

远缘杂交育种容易出现的障碍是杂交不孕、杂种夭亡、杂种异型、杂种不实、后代疯狂分离。

远缘杂交作用(重要性):培育新品种和种质;创造新作物类型;创造异染色体系;诱导单倍体;利用杂种优势;研究生物的进化。

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原因:双亲受精因素的差异;双亲基因组成的差异。克服方法:亲本选择与组配;染色体预先加倍法;桥梁法;采用特殊的授粉方法;外源激素处理;植物组织培养。

杂种后代分离的控制: F1染色体加倍;回交;诱导单倍体;诱导染色体易位。

群体改良

群体内遗传改良的方法:混合选择;改良穗行法;半同胞轮回选择;全同胞轮回选择。

半同胞轮回选择实质上是对一般配合力的轮回选择,全同胞轮回选择实质上是对特殊配合力的轮回选择。

群体间遗传改良的方法:全同胞相互轮回选择、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

种质资源

我国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工作的重点:广泛收集、妥善保存、深入研究、积极创新、充分利用。

种质(品种)资源工作内容:收集(考察,征集,转引,交换),保存,研究,创新及利用。

种质资源保存方法:种植保存;贮藏保存;离体保存;基因文库技术。

种质资源在作物育种中的作用: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稀有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有决定性作用;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所拥有的种质资源;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

引种

引种的原理:(1)生态条件和生态型相似原理: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引入品种是易于成功的,不同生态型之间相互引种有一定困难,相同生态型之间相互引种则较易成功(2)气候相似原理:原产地区与引进地区之间,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应尽可能相似。

引种遵循的规律:(1)低温长日性作物:由北向南,温度升高,日照下降,生育期缓慢变长;由南向北,生育期变短,成熟期提前,产量降低,容易发生冻害。(2)高温短日作物:由北向南,生育期缩短,早熟,产量低;由南向北,生育期延长,不能保障安全成熟。

系统育种的特点

优点:利用自然变异,不通过人工创造变异,较简单,适合开展群体性育种;一般在比较优良的群体品种中选择,起到优中选优的作用;从育种年限上来说,比其他育种途径相对较短。

缺点:自然变异频率较低,产出优良变异的频率更低;不能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出优良的基因型。

系谱法的特点:从F2进行严格的选择;对质量性状可以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可以集中力量掌握少数的优系。

杂种优势

杂交优势利用的三个基本条件: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异交结实率高;繁殖与制种技术简单易行;要有纯度高、配合力好、性状优良的亲本。

亲本选配原则:纯度高;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亲本自身产量高,开花习性符合制种要求。

杂交优势利用的途径:利用人工去雄、利用化学杀雄、利用自交不亲和性、利用雄性不育性、利用标志性性状、利用雌性系。

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有中亲优势(相对优势) [(F1-MP)/MP*100%;MP=(P1+P2)/2]、超亲优势[(F1-HP)/HP*100%]、超标优势(竞争优势) [(F1-CK)/CK*100%]、杂种优势指数 [F1/MP*100%]。

杂种优势的表现特点:复杂多样性;杂种优势的强度与亲本亲缘关系有关;纯度越高杂种优势越大;杂种优势的衰退,杂合位点越多衰退的越慢。

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原则

双亲都具有较多的优点,没有突出的缺点,在主要性状上优缺点互补;亲本中最好有当地品种;亲本的亲缘关系较远,性状差异较大;选配合力高的材料作为亲本。

杂交方式

单交:两个亲本进行杂交。适用条件:两亲本优点多、缺点少,优缺点可以互补,A×B,A | B。

复交: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亲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适用条件:单交杂种后代不完全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在现有亲本中找不到符合条件的亲本时;亲本具有明显优点也有缺点,F1代还有缺点。

三交:三个亲本进行两次杂交,A | B|| C.

双交:三个或四个亲本可以配成双交,三个亲本配成双交的性状优良一些。

四交:四个亲本先后进行杂交。

聚合杂交:不同亲本先配成单交,单交之间再杂交。

杂种后代的处理

选择与鉴定的方法:(1)混合选择:从具有变异的品种群体中选择性状相似而优良的个体,混合脱粒,下一年混合种植,并与原品种进行比较。效果:使整个群体性状变的相对优良,不良的性状不容易被剔除掉,优良的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得到提高。适用于各种类型品种(2)单株选择:在具有自然变异的品种群体中选择性状优良的个体,分别脱粒和保存,下一年种成株行,选优良株行与原品种或对照进行比较,经过进一步实验,性状优良的经过审定就可以成为品种。系统育种采用此法,用于自花授粉,常异花授粉,无性繁殖的作物,异花授粉在选育自交系时用单株选择。

系谱法

系谱法:从杂种第一次分离后代选择单株,下一年种成系统,选择优良的系统,在优良的系统内选择优良的单株,一直到系统的性状相对稳定,进行产量鉴定为止,每一代进行编号,经过几代选择编号形成系谱,以便考察株系历史和亲缘关系。(连续进行单株选择)

系谱法优点:及早分离出优良的材料,能早进行示范繁殖;对遗传力较高的性状连续,进行单株选择有定性选择的作用;每一代均进行编号,系统间亲缘关系较清楚,可作为选择的参照。

系谱法缺点:早代就进行选择,可靠性相对较小;连续对单株选择,工作量大,复杂。

混合法

混合法:指从杂种F1代开始,按组合混合种植,选择直到杂种形状基本稳定,选一次单株再一次种成系统,对优良性状进行产量鉴定。

混合法优点:与系谱法相比较简单省工;在性状稳定后选单株,群体中能保持较多的优良基因混合法缺点:混合群体太大,不可能全部种植,容易丢失优良基因;在性状稳定之前,不进行人工选择,由于自然选择与生长竞争,使某些人们所需性状被削弱;只有性状稳定了,才进行选择,只依据性状表现,因群体数量大,增加了工作量。

衍生系统法

衍生系统法:从杂种第一次分离世代选单株,下一次种成系统,系统混合收获,分成系统,在混合种植中可对衍生系统淘汰,优良的衍生系统一直种到性状稳定后再选优良单株再种成系统。

优点:两次单株选择能较早分离出优良类型;可保留较多优良基因;分系种植克服了混合法存在的生长竞争的缺点。

缺点:第一次单株选择可能丢失优良基因。

单粒传法

单粒传法:从杂种第一次分离世代,每个单株只收一粒种子,按组合种植,直到性状基本稳定,下一次种成系统。

优点:每个单株只收一粒种子,保存较多的单株间变异;群体比混合法小而且不对单株选,通过其他方法加速世代进程;不同类型在群体中均有一定比例,克服了不同类型生长竞争问题。

缺点:第一次分离世代;留一粒种子,保留了株间变异,却失去了株内优良基因;没一代没有对单株选择,群体内有不良类型。

回交育种特点

优点:增添非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控制育种发展方向;有利于打破基因链锁;小群体便于加代;便于生产上推广利用。

缺点:通过回交,育成的品种除目标性状外,其他性状与轮回亲本相似,因此难以超越轮回亲本;回交育种对所改良的性状有一定的要求;回交育种的后代均是通过人工杂交的种子获得,工作量大。

回交育种的程序:选择亲本(轮回与非轮回);回交;自交;鉴定。

轮回亲本选配原则:在当地适应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较好、只有个别缺点;最好是经数年推广仍有发展前途的品种。非轮回亲本选配原则:目标性状经多次回交后仍保持足够强度;目标性状最好不要与不利基因连锁;目标性状最好是简单显性基因控制;鉴定目标基因是否转入方法简单。

优良三系

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系或自交系。雄性不育度要高而且稳定;不育性能稳定遗传;要求其不育性容易恢复;雄性不育的细胞质不具严重弊病;配合力较高,农艺性状较好;抗性好。

不育系选育的主要方法:远缘杂交核置换、回交转育、人工制保。

保持系:用来给不育系授粉,保持其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系或自交系。对不育系的雄性不育系应具有良好的保持性;保持系具有配合力高,农艺性状好;保持系花药发达,花粉量要求多。

恢复系:能使雄性不育母本的育性得到恢复的品系或自交系。对不育系的后代育性恢复力要强,恢复程度要高;配合力高;农艺性状好;花药发达,花粉量大;植株稍高于不育系。

恢复系选育方法:测交筛选法、杂交选育法、回交转育法、人工诱变法。

隐性核不育的恢复品种很多,但保持系品种没有;显性核雄性不育的遗传不能得到稳定的不育系。

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特征主要反映在花粉败育过程和花药组织结构异常两方面。

诱变育种

优点:通过人工诱变可以提高突变率,扩大突变谱;对改良单一性状较有效;性状稳定快,育种年限短;诱变育种通过打断染色体可以打破有利与不良基因的连锁。

缺点:诱变的方向和性质难以控制;一般情况下在同一次处理中同时改良的几个性状很难。

诱变育种的程序:材料的选择(选择杂交品种,对单倍体材料进行诱变处理或对多倍体材料进行诱变处理);诱变剂量的选择(半致死剂量、剂量率、临界剂量。);处理群体的大小(既能保证M1代有一半存活,又能保证M2代有足够的群体);对诱变后代进行处理。

单倍体育种

优点:加速育种材料的纯合,克服杂种分离,缩短育种年限;提高选择效率与准确性,克服杂种优势的干扰;单倍体育种可以与其他育种方法相结合使用;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提高诱变育种效率;合成新的育种材料。

缺点:产生新基因型的机会较少,尤其不利于打破优良基因与不良基因的连锁;目前利用花药培养诱导技术还不完善,对花药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频率较低,愈伤组织分化出幼苗的频率也低。

单倍体育种的主要优点:后代系统迅速纯合;缩短育种进程;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

获得单倍体(人工诱发单倍体)的途径:细胞和组织离体培养(花药或花粉离体培养、未受精子房培养);远缘杂交;染色体消失;异质体;孪生苗;半配合生殖;辐射诱导;化学药物诱导。

单倍体的鉴定:细胞学鉴定(体细胞、花粉母细胞)、表型鉴定(小型化:细胞器官变小、植株矮小)、花粉育性鉴定。

育种程序:诱导材料的选择;单倍体材料的获得;单倍体材料染色体加倍;二倍体材料的后代的选育。

转基因育种

特点:深入到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定向的改良生物个体;扩大种质资源的利用范围,打破物种之间遗传物质交流的障碍;提高选择效率,缩短育种年限;为培育高产优质、高抗、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提供了新途径。

程序:目的基因的获得;目的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受体材料的选择;转基因方法的确定和外源基因的转化;转化体的筛选或鉴定;转化体的安全性评价和育种利用。

转基因育种目标制定原则:依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和生产发展前景;依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栽培条件,抓主要矛盾;落实具体性状目标;品种的合理搭配;充分考虑外源目的基因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影响。

分子标记

分子标记:指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反应。

分子标记特点:直接以DNA形式表现,在植物体的各个组织发育时期均可检测,不受时间限制,不存在是否表达的问题;数量多,编辑整个基因组,检测位点近乎无限;多态性高;表现为中性,对目标性状表达无不良影响;部分标记遗传方式为共显性,能鉴别出杂合与纯合基因型;成本不是太高。

分子标记种类:以分子杂交为基础的DNA分子标记: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扩增长度多态性AFLD、序列STS、序列特异性扩增区域SCAR、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以串联充足的DNA序列为分子基础的DNA标记(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扩增多态性)。新型分子标记:SNP(单核苷酸多态性)、EST(表达序列标签)。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

作物MAS育种必备条件:分子标记一目标基因共分离后紧密连锁(遗传距离﹤5cM);具有在大群体中利用分子标记进筛选的有效手段(PCR);筛选技术在不同实验室间重复性好、经济、易操作;应有实用化程度高并能协助育种家做出抉择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

MAS育种方法:回交育种、SLS-MAS、MAS聚合杂交。

提高分子标记的筛选效率:多重PCR方法;用相斥分子标记进行育种选择;克服连锁累赘;降低MAS育种成本。

重要农艺性状基因连锁标记的筛选技术:遗产图谱的构建;近等基因系的培育、群体分离分析法;数量基因的定位。

抗病虫育种

抗病虫育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抗病虫性与高产、优质等农业性状相矛盾:从抗病虫育种技术或方法本身尽量使抗病性与高产、优质相协调;适当的放宽抗性的标准。

主要病害与次要病害兼抗性的问题:选育多抗性品种(一般找除了抗主要病虫害以外,对别的不感病)。

抗病性的保持问题。原因:抗病菌变异产生其他类型的小众(主要原因),生产上大面积种植抗性单一性的品种(次要原因)。方法:抗原多样化;抗原轮换;抗原聚集;抗原的合理布局;培育多系品种;选育具有综合抗性的品种。

水平抗性的遗传特点:对各小种抗性接近一个水平;多基因控制;抗性不易丧失。

垂直抗性的遗传特点:小种特异性;多基因控制;抗性易丧失。

遗传学规律:

纯系学说:自花授粉作物的原始品种群体内,个体选择是有效的;同一纯系内不同个体的基因型是相同的,继续选择是无效。

英文缩写

QPM(quality protein maize):优质蛋白玉米

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总结知识点

1、品种:经人类培育选择和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的遗传上相似而稳定的植物群体。 2、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3、种质;决定生物性状遗传,能把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4、种质资源(遗传资源);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 5、无性繁殖:生物不是通过有性生殖,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或体细胞等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 6、有性繁殖;生物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的雌雄胚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繁殖后代,有完整的个体发育周期 7、无融合生殖:指一种近似有性繁殖由无融合生殖胚发育成植株的无性繁殖方式。 8、自花授粉;在自然条件下,雄蕊的花粉一般不借助外力即可直接授到本花雌蕊的柱头上,一般自然异交率在5%以内。 9、异花授粉;在天然授粉情况下,雌蕊主要依靠异株或同株异花的花粉完成授粉、受精。天 然异交率50%以上。 10、品质性状;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与品质有关的性状为品质性状。 11、目标性状;各类作物品种都具有一系列性状,其中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这些性状又各有其组成因素及生理生化基础。 12、育种目标: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 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13、选择差;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群体与原始群体平均值将有一定差距为选 择差 14、饰变;由环境条件(土壤、气候、栽培措施)变化引起的变异 15、芽变:指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16、选择育种;利用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17、芽变选种;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使之性状固定,通过比较鉴定,选出 优系,培育成新品种的选择。 18、实生选种;针对实生繁殖的群体为改进其经济性状,提高品质而进行的选种育种 19、引种驯化;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的迁到其它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与品种。 21、分子标记;基于DNA水平多态性的遗传标记,它通过检测基因组的一批识别位点来估测基因组的变异性或多样性。 22、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借助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基因分析鉴定分离群体中含有 目标基因的个体,以提高选择的效率,即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手段,减少育种 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加速育种的进程。 23、自交不亲和性;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花期自交不能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特性。 24、自交不亲和系;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选择,可育成自交不亲和性特点且能稳定遗传的自交系 25、杂交不亲和性;远缘杂交表现不能结籽或结籽不正常的现象 26、自交系;由一个单株经过连续数代自交和严格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基因型纯合,遗传性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27、自交衰退;异化授粉植物在进行连续多代自交后会出现生理机能的衰退,表现为长势弱,抗性差,产量低。 28、体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相互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在经过人

动物繁殖学题库

动物繁殖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1隐睾;2副性腺 21生殖激素;2神经激素;3长反馈;4短反馈;5超短反馈;6外激素;7大神经内分泌系统;8小神经内分泌系统;9动物的化学通讯;10动物的物理通讯;11局部激素;12神经内分泌; 31性成熟;2体成熟;3行为系列;4精子发生;5精子发生周期;6果糖酵解;7外源性呼吸;8精子冷休克;9呼吸商;10精子成熟;11精子的趋流性; 41母畜初情期;2发情周期;3季节性发情;4排卵率;5产后发情;6安静排卵;7卵泡期;8黄体期;9自发性排卵;10发情鉴定;11初配适龄;12诱发性排卵; 51人工授精;2精子活率;3精子密度;4精子畸形率;5精液稀释;6变温保存;7液态保存;8冷冻精液;9精液平衡; 61受精;2精子获能;3透明带发应;4卵黄封闭作用;5妊娠识别;6妊娠的建立;7胎盘;8怀孕脉搏;9附植;10精子顶体反应;11卵裂;12子宫拴; 71分娩预兆;2产道;3胎向;4胎位;5胎势;6子宫复原;7产后期;8分娩;9牛胎衣不下;10破水;11努责;12产力;13恶露;14前置; 81发情控制;2同期发情;3诱发发情;4胚胎移植;5超数排卵;6诱发分娩;7核移植;8胚胎分割;9卵子培养;10排卵控制; 91繁殖力;2正常繁殖力;3情期受胎率;4不返情率;5配种指数;6产犊指数;7窝产仔数;8繁殖成活率;9第一情期受胎率;10繁殖率;11总受胎率;12总情期受胎率;13公羊效应; 二、填空题 11家畜的睾丸为()形; 2成年未孕母牛卵巢的形状为()形; 3公畜的交配器官是(); 4母畜的交配器官是();

5精子在()中最后成熟; 6原始卵泡位于卵巢的()部; 7对分子宫二角基部之间的纵隔有一纵沟,称(); 8胎儿的发育场所是(); 21各种家畜孕酮的含量,在卵泡期都低于(); 2前列腺素是()分泌的局部激素; 3催产素分泌的调节一般是()性的; 4调节松果腺激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 5PMSG是由马属动物子宫内膜的()组织所分泌; 6HCG主要来源于孕妇胎盘绒毛的(); 7在调节家畜繁殖机能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前列腺素是(); 8在所有的家畜中,发情周期内雌激素的含量以()期最高; 9对生殖活动有间接调节作用的激素称(); 10控制LHRH分泌调节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基底部的中枢神经();11低等动物中的松果腺是(); 31雄性动物的性成熟一般比雌性动物(); 2精子的头部呈()形; 3精子的呼吸主要在()进行; 4精子的正常运动型式是(); 5精子的发生是在睾丸内的()中进行的; 6对精子起营养、支持作用的细胞称作()细胞; 7精子蛋白质的分解往往表示精子品质已(); 8精子的比重比精清略(); 9新采出的牛、羊精液偏()性; 10新采出的猪、马精液偏()性; 11早期幼畜的性腺对微量促性腺激素缺乏(); 12培育品种的性成熟比原始品种(); 13公畜的初配年龄主要决定于(); 14大家畜的性成熟时间比小家畜(); 15精子向附睾内运行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 16精子最脆弱的部分是(); 17精清中的磷脂主要来源于();

潘绍伟第三版学校体育学(体育课教学)考研知识点

体育课教学 一、名词解释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是指通过理论讲授、讨论等形式学习体育文化知识、体育科学知识、卫生与健康知识及方法的一类课。 2、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是指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安排教学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在体育场馆进行身体练习或健康保健操作的一类课。 3、新授课:是指以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为主的课。 4、复习课:是对所学过的动作、练习、技战术等进行复习、改进和巩固提高的课。 5、综合课:是指既有新授内容,又有复习内容的体育课。综合课可以是同一教学内容(如篮球)的新授与复习的组合,也可以是 不同教学内容(如篮球复习与武术新授)的结合。 , 6、考核课:是指以检查学生阶段学习或学期学习成果,并给予学生综合性评价考核的一种课,主要是对运动技能、体能、体育 与健康知识的全面考核。 7、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几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组织工作安排的顺序与实践的分配等。 8、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教与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 项教与学活动之间的合理比例。 9、练习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各项练习之和)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它直接反映一节课中学生实际进行身 体练习的时间。 10、体育实践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量和强度对机体刺激以及机体反应的程度。 11、生理测定方法:是指通过测定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吸氧量、血成分、体温、心电图、肌电图等)来确定和测出学生生理负荷的手段或方式。运动负荷的测定一般采用手测脉搏或遥测心率方式进行。 12、心率测定法:是在一节体育课中按时间间隔或活动前后多次测定学生的心率,掌握与分析学生在课中心率变化情况的方式或手段,以此推断生理负荷是否合理。 13、心率指数的计算公式:心率指数=课中安静心率/课前安静心率 / 14、备课:是指体育教师在课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15、集体备课:是指体育教研室(组)或同年级的体育教师在学年、学期或单元教学前集中起来,共同研究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的备课形式。 16、个人备课: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对课的思考、设计和实际准备的过程。 17、体育课的分析:是指根据学习目标.对体育课的教与学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8、健康: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状态,才算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19、健康教育:是指以预防控制疾病,促进健康作为主要出发点,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人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20、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是为使课堂教学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和正常秩序,保证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它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 21、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作为学习领域的的这会领域,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 二、简答题 1、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这一类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论讲授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和体育人文素养,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 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掌握增进健康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并将所学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1)体育知识包括体育文化知识,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方法,运动项目的价值、功能、特点、规则、技术与战术、比赛的 组织与观赏等。体育与健康理论课主要采用讲授与讨论的形式。 2)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习目标,具体选择安排课程教学。高中阶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在三个学 年专门安排健康教育的学时与内容,另外应根据学生所选学的运动项目,讲授相关的体育文化知识以及如何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等。 (2)体育与健康实践课。一般包括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4种类型。 2、简要说明确定体育实践课结构的依据。 ^ (1)学生生理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一是由相对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即集体工作能力上升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准备部分; 二是机体工作能力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相对高的水平,这一阶段称为基本部分;三是机体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机体在进行比较长时间 的身体活动,承担比较大的运动负荷后机体的工作能力下降,这一阶段称为结束部分。 (2)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规律:学生在体育实践课中注意、情感、意志等心理变化的规律。在体育课准备部分,学生体力比较 充沛,其注意往往比较容易集中。随着学生承担运动负荷时间的加长、集体活动能力的下降,其注意力也开始出现下降。 (3)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以及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对体育实践课的结构具有十分重 要的影响。合理地确定与安排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使学生的机体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稳定、适宜的工作水平,从而为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的学习目标、完成各种身体练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3、简述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园艺植物育种学 (自己整理 复习题)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胡老师) 第二章选择育种 实生选种:对实生繁殖群体进行一次或多次定向选择,达到改善品种群体的遗传组成或获得优良新品种的一种选育种途径。 意义:野生植物的驯化、优良品种和类型的培育 遗传力:指植物某性状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能力 1、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 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 混合选择法的优点: (1)简单易行,不需要很多的土地、劳动力和设施。 (2)对异花授粉植物避免强迫自交,不会产生后代生活力的衰退现象。 (3)一次就可以选出大量植株,获得大量种子。 混合选择法的缺点: 不能根据后代性状表现对亲本单株进行基因型优劣鉴定,所以选择效果较差。 单株选择法的优点: 可以根据后代性状表现鉴定当选植株进行遗传优劣鉴定,提高选择效果。 单株选择法的缺点: (1)需要隔离,成本较高,技术要求较为复杂。 (2)异花授粉植物因强迫自交会导致后代生活力衰退。 (3)单株选择一次所留种子数量有限,不易将所选的的优良单株后代立即应用于生产 2、适合异花授粉作物的选择方法有哪些? 单株-混合选择法:用于株间存在较明显差异的群体 混合-单株选择法:用于株间不存在明显差异的群体 母系选择法:用于以营养器官作为收获对象的种类 集团选择法:集团内相对一致,避免自交衰退。 3、选择的实质是什么? 选择的实质是差别繁殖(造成植物群体中个体有差别的繁殖率,从而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 选择作用的基础:遗传与变异; 4 选择为什么有创造性作用? 杂种优势 4、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选择差(Sd)与入选率(影响选择强度) (2)遗传力(直接影响) (3)性状的变异幅度(基础) (4)选择方法 选择效果(当选植株后代性状的平均表现值,与原群体性状平均表现值得差值)与入选率成反比,而与选择差以及原始群体该性状的变异幅度呈正相关。 6 株选的方法有哪些? 分项累进淘汰法:根据经济性状的重要性顺序进行淘汰 分次分期淘汰法:根据目标性状出现的先后进行淘汰 多次综合评比法:进行初选、复选和决选

初中生物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基础知识巩固 一、昆虫的生殖 雌雄________,________受精,卵生。 二、昆虫的发育 1.昆虫的发育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________,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如:蝗虫、蟋蟀、蚱蜢、蝼蛄等的发育就是这种类型。 2.昆虫的发育经过了、、和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如:菜粉蝶、果蝇、棉铃虫、松毛虫等的发育就是这种类型。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雌雄_______,_______受精,卵生。受精必须在_______完成。 二、两栖动物的发育 青蛙的发育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阶段,其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许多差异,幼体生活在_______,用_______ 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______________呼吸。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的生殖和发育 一、鸟的生殖 具有明显的_______性。筑巢后,雄鸟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_______行为,如仙鹤跳舞、孔雀开屏等,然后,雌雄鸟交配,精子与卵细胞在_______结合成受精卵。 二、鸟卵的结构 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室、系带、卵黄膜、卵黄(功能是______________)、胚盘(内有_______,是_______的部位)组成,其中后三部分结构构成了鸟卵的_______ 。 三、鸟的发育 鸟的受精卵在_______就已经开始发育,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胚胎

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8讲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一、选择题 1.(2019广东梅州适应考试)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配对。在含有5-Bu、A、G、C、T五种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突变体大肠杆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体大肠杆菌体内可能发生了多个基因的突变 B.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分子中氢键数目减少 C.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 D.在此培养基上至少繁殖3代,才能实现DNA分子某位点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 答案 B 根据题干信息,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 配对,使得碱基对发生改变,所以突变体大肠杆菌体内可能发生了多个基因的突变,A正 确;T—A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则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 分子中氢键数目增加,B错误;根据题干可知,DNA复制时,5-溴尿嘧啶可与碱基A互补配对,也可与碱基G互补配对,所以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C正确;5-溴尿嘧啶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和G配对,T—A碱基对复制一次时有A—5-溴尿嘧啶配对,复制第二次时有5-溴尿嘧啶—G配对,复制第三次时可出现G—C配对,所以需要经过3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D正确。 2.(2019广东佛山段考)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同源染色体上具有重复的同源序列,则可能出现错配(图1)。图1细胞中染色体发生错配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的两个如图2所示。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出现联会现象 B.图1中同源染色体的部分区段未能准确对位 C.图示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移接 D.其余两个子细胞染色体含有的片段分别是FBBBd、FBBD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学校体育学历史演变 一、学校体育学的历史 1.西方体育发展 1632年夸美初斯《大教学论》 1693年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 1760年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思想,首先使用了“体育”一词2.古希腊:苏格拉底—对活法、产婆术 柏拉图—《身心调和论》、《理想园》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二、我国学校体育发展 夏—(学校名称):校、序、庠目的:为政尚武内容:礼仪教化商—大学、序 西周—国学、乡学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为体育) 1903年从洋务运动开始近代学校体育形成(因为开设了体操课) 1917年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1923年将“体操科”一词改为体育课 1951年强调增加人民体育 1952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

1954年【劳卫制】公布了《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制度》国民体育标准 1956年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56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材 1957年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1979年粉碎了“四人帮” 在江苏扬州召开学校体育教育会议,里程碑《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1990年,改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001年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年级——(改为)水平小学每两个年级为一水平,初中为水平四,高中为水平五 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二章学校体育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身体发展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 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 (2)提高身体机能能力,促进健康水平提高; (3)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全面发展体能; (4)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和身体抵抗力。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的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3)根据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身体练习。

植物育种学知识点汇总

植物育种学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10个,每个2分,共计20分): 0.进化,植物品种,植物育种学; 1. 育种目标,经济产量,收获指数,株型育种; 2. 种质资源; 3. 生态型; 4. 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临界温度、春化过程、驯化; 5. 选择育种、系统育种、芽变; 6. 回交,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回交育种; 7. 自交系、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测验种、测交、测交种,一环系,二环系; 8. 营养系杂交育种,童期,童性; 9. 远缘杂交; 10. 倍性育种、多倍体、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单倍体; 11. 诱变育种; 12. 胚珠培养、子房培养、植物离体授粉、原生质体、体细胞杂交、同核体、异核体; 13. 逆境,植物抗病性; 14.品质,品质性状; 15.原原种,原种,良种。 二、填空题(20个空,每空1分,共计20分): 0.达尔文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概括生物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是:,和。1.植物品种,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要求或属性,即,和。 2.按照来源分类,种子资源可以分为那四类:,,和。3.引种时要综合分析不同地区,,和,土壤及其他生态因子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植物品种的遗传和发育特征。 4.杂交育种中常用几种杂交方式有:,,和。 5.在自然界中,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胁迫因子很多,可以分为三类,即,以及。 6.抗病性有很多类型,从抗病程度上可分为,,和四种类型。7.我国通常将种子生产程序划分为,和三个阶段。 8. 目前把遗传标记区分为形态标记,,和四种类型。 9.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中,遗传检测主要有,和三种常用方法。 10.高等植物的繁殖方式,一般分为和两大类。 11.有性繁殖中根据参与受精的雌雄配子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12.杂交育种中依据杂交时通过性器官与否,可分为和;依据杂交亲本亲缘远近不同,可分为和。 三、简答题(6个,每个5分,共计30分): 1.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有哪些? 2.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4.保存种质资源的方法? 5.简述低温长日照植物的引种规律? 6.简述高温短日照植物的引种规律? 7.试述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及程序?

学校体育学考研知识点汇总

学校体育学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体育测试制度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2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1)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拖至门外;2)竞技体育进入学校的途径是竞技体育项目教材化 3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结构:1)学前教育阶段体育2)初等教育阶段体育3)中等教育阶段4)高等教育阶段;功能:1)教育功能(德育、智育、美育)2)健身功能3)娱乐功能4)文化功能5)辐射功能6)经济功能7)竞技功能;目标:1)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A学校体育基本功能;b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c社会发展的需要;d学校体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e学校体育的环境条件。 2)学校体育的目标;a)学校体育的目标b.效果目标①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②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知识,以及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使学社具有一定的体育化素养③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基础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⑤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4体育课程:指在学校的指导下,以身体练习主要手段,以身体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以及情感与社会矛盾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5体育课程的特征:1)实践性: 体育课程必须通过身体实践活 动,并承受适量的运动负荷,以 促进身体器官、抗能的发展,提 高身体质量,并通过实践活动掌 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培养对体育 的兴趣及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等。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 惯。2)整体法:根据体育锻炼 的规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时无 法实现课程目标的只有课内向 课外的合理眼神与有机结合才 能收到预想效果。3)社会性: 体育教学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小 集体小社会、随时会出现好多适 应社会问题。4)差异性:体育 教学受学生身体条件和性别的 制约较之其他课程更为显著,更 要讲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而 且地理气候办学条件,体育传统 等因素对课程的影响,也比以室 内教学为主的深程更为明显。5) 非阶梯性:体育课程的许多内 容和手段在教学安排中没有明 显的阶梯性,本身很难分出先 后顺序,因此,体育课程体系必 须从小学到大学进行通盘研究, 以免顾此失彼。6)复合法:体 育课程融知识,技能,身体,精 神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一 体,既要提高身体质量,又要提 高“智商”,这与其他课程相比 也具有鲜明的特色。 6体育课程的目标:1)增强体能, 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 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兴趣 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 出人际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4)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 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 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7体育课程的内容的分类:1) 体育知识与技术:主要是指间接 的,传统的,科学的体育文化内 容评价,按传统运动方式项目, 可分为球类,体操,田径,游泳, 冰雪等内容,按运动与外界的关 系,可分为开放式运动和封闭式 运动,按运动结果的判断标准, 可分为评分式,计数式,计时式, 测量式。2)运动参与类:主要 指学生实际进行体育活动的状 态。按人体参与活动的解剖部位 分类。可分为上下肢运动,躯干 运动,合身运动等,按人体参与 活动的基本方式分类,可分为 走,跑。跳,跃,投掷,攀登, 爬越,悬垂支撑和平衡,脚力等; 按参与活动的人数分类,可分为 个人运动和集体运动等内容;按 参与活动的情感分类,可分为接 触与接受,爱好与兴趣,自愿与 自觉,自信与表现等内容。3) 体育活动经验类:主要指学生在 体育活动过程中或结束后机体 及心理的反应。按体育活动过程 中学生素质发展情况分类,可分 为速度,灵敏,力量,耐力,柔 韧等内容;按体育活动过程中防 病治病的效果分类,可分为养 生,健康,防病,治病,康复等 内容;按体育活动对人体新陈代 谢的影响分类,可分为有氧和无 氧运动。 8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1) 完善课程体制,增强体育课程方 案的适应性;2)课程的教学功 能与育人功能紧密联系;3)开 发课程种类,优化课程结构;4) 课程教材多样化;5)课程内容 组织现代化,生活化;6)课程 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发展 9体育教学活动的要素:1)三要 素说:体育教师,学生,教育教 材;2)四要素说:体育教师,

作物育种学复习重点

◆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的某种群体。 ◆良种: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有性繁殖:凡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统称为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天然异交:区别于人工杂交,是指同作物不同品种间的自然杂交。 ◆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雄性不育性:植物的雌蕊正常而花粉败育,不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 ◆Hardy-Weinberg法则:在一个封闭体系内,即没有选择、突变、遗传漂移等影响的体系中,经过若干代群体内个体间的随机交配,群体内各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不再发生改变,即保持遗传平衡状态。 ◆杂种优势:指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种质:亲代遗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是控制生物本身遗传和变异的内在因子。 ◆种质资源:凡是能够用于作物育种的生物体,包括地方品种、改良品种、新选育的品种、引进品种突变体、野生种、近缘种、人工创造的各种生物类型,无性生殖器官、单个细胞、单个染色体、单个基因等,也称为育种的原始材料、品种资源、基因资源。 ◆原生境保存:在原来的生态环境中,就地进行繁殖保存种质。 ◆非原生境保存:指种质保存于该植物原生态生长地以外的地方。 ◆育种目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优良性状的指标。或者说对育成品种在性状上的具体要求。也可以说对选育品种进行生物好俄经济目标的设计。 ◆引种:泛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从生产角度来讲,引种系指从外地引进作物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本地推广种植。 ◆驯化:指人类对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能力的利用和改造。 ◆杂交育种: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 ◆回交育种:把供体的目标性状通过回交导入受体的育种方法。【(a*b)*a】 ◆轮回亲本: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也是有利性状的接受者,又称受体亲本。 ◆非轮回亲本:只有第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也是目标性状的提供者,又称供体亲本。 ◆逐步回交法:在同一回交方案中同时转移几个目标性状基因(独立遗传的)。 ◆聚合回交法:在几个不同的回交方案中分别转移不同的基因,最后将它们组合于同一个体。 ◆诱变育种: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成就:育成大量植物新品种;提供大量优异的种质资源。 ◆远缘杂交:通常将植物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所进行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倍性育种: ◆高光效育种:通过提高作物本身的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来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杂交种品种: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的F1植株群体。 ◆孢子体不育:指花粉育性的表现由孢子体(母体植株)的基因型控制,与花粉(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无关。特点: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所获得的杂种一代,花粉全部正常,结实亦正常,但杂种二代不育基因分离重组,将有不育株产生。 ◆配子体不育:指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在雄配子体阶段,花粉的育性受配子体本身基因型控制。特点: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所获得的杂种一代,花粉有不育和可育两类,且各占一半。 ◆主基因不育:指一对或两对核基因与对应的不育胞质基因决定的不育性 ◆多基因不育性:指由两对以上的胞质基因与对应的核基因共同决定的。 ◆生态型:同一物种变种范围内,在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等方面均与当地的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遗传结构也基本相似的作物类型。 ◆选择:对育种材料选优去劣,对人工和自然产生的变异群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和表现型,选择优良的基因型,固定优良性状 ◆配合力:指一个亲本与另外的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的生产力或其他形状指标的大小。 ◆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纯系亲本与其他若干个品种杂交后,其杂种一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有基因的加性效应决定的)。 ◆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亲本系所组配的杂交种的产量水平,又称为某一特定组合F1的实测值与其双亲一般配合力得到的预测值之差。 ◆测交:测验自交系配合力所进行的杂交。 ◆测验种:指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 ◆测交种:测交所得的后代。 ◆核质杂种:具有来源于不同种或不同系统的核与细胞质所形成的杂种。 ◆雄性不育:雄性器官发育不良,失去生殖功能,导致不育的特性。有质核互作不育和核雄性不育两类型。 ◆质核互作不育(胞质不育):受细胞质不育基因和对应的细胞核不育基因共同控制的不育类型。 ◆剂量强度:指受照射的物质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能量,即物质所吸收的能量/物质的质量。

动物繁殖学知识点整理

1.繁殖(生殖):是指有生命的个体以某种方式繁衍与自己性状相似的后代来延续生命的过程。 2.动物繁殖学:是研究动物生殖活动及其调控规律和调控技术的科学,是加强畜禽品种改良、保证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动物科学或畜枚科学中研究最活跃的学科之一。研究内容涵盖了繁殖生理、繁殖技术、繁殖管理、繁殖障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既包括发情鉴定、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妊娘诊断等用技术,也包括动物克隆、胚胎干细胞转基因等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技术,具有内容丰富、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等特点。动物繁殖学的研究意义: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畜种质量; 减少生产资料的占有量; 3.雄性生殖器官分化:①生殖腺发育形成睾丸,生殖腺内上皮细胞排列形成精细管索一睾丸网②中肾管、附争管和输精管一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③生殖结一阴茎④缪勒斯管退化,形成未发育的子宫台 雌性生殖器管的分化:①生殖腺发育形成卵巢,生殖腺表面部分形成皮质索,中央部分形成髓质索②皮质索一原始卵泡③缪勒斯管一子宫、输卵管、阴道。 4.雄性的生殖器官及机能:组成,睾丸、附睾、输精管、副性腺、尿生殖道、阴茎、阴囊。 睾丸:是雄性动物的生殖腺。卵圆形或长卵圆形,分为游离缘和附着缘(附睾附着侧) 隐睾: 动物出生或成年后睾丸未能进入阴囊,仍留在腹腔内,该动物不做种用。 睾丸的组织结构:睾丸表面被以浆膜,即固有鞘膜,其内 为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睾丸白膜,睾丸白膜从睾丸头向 睾丸实质部伸入结缔组织索,构成睾丸纵隔,向四周伸 出的放射状结缔组织小梁,为中隔,将睾丸分成许多睾 丸小叶,每个小叶内由2-3条精细管组成,精细管在 小叶顶端汇合成直细管,形成睾丸网,盘曲成附睾头。 精细管:是精子产生的场所,其内充满液体,精细管的管 壁由外向内为结缔组织纤维、基膜和复层的生殖上皮 (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 睾丸的功能:①合成并分泌雄激素:精细管之间的间质细 胞分泌雄激素,精细管管壁的支持细胞分泌抑制素、激活素等;②精子生成:由精细管生殖上皮的生殖细胞生成; 睾丸支持细胞的主要作用:①参与形成血睾屏障,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生精环境。②支持生精细胞,促进生精细胞转位及精子释放;③分泌蛋白质及细胞因子;④营养生精细胞 附睾:附着于睾丸的附着缘,分为头、体和尾;附睾头由13-20条睾丸输出管组成。机能:①促进精子成熟②吸收作用③运输作用④贮存作用(微酸环境(pH=6.2-6.8)、高渗透压(400)、低温) 阴囊:具有温度调节能力,保护精子正常生成。 输精管:参与形成精液;射精时其强有力的收缩作用使精子射出。 副性腺:由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组成。精囊腺和输精管共同开口于尿生殖道骨盆部精阜。前列腺由体部和扩散部组成。犬无尿道球腺。副性腺的机能:①冲洗尿生殖道(尿道球腺的分泌物先排出,冲洗残留的尿液)②稀释、营养、活化和保护精子③运送精子④形成阴道栓,防止精液倒流(尿道球腺分泌物的凝固作用,形成阴道栓,防止精液倒流。) 尿生殖道:尿生殖道是精液和尿液的共同通道。由骨盆部和阴茎部组成。其中的精阜是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的共同开口。 阴茎和包皮:阴茎为粗细不等的长圆锥形,主要由海绵体组成,内有纤维组织和毛细血管,勃起时可增大数倍。包皮是双层鞘囊,分为内包皮和外包皮,猪有包皮憩室. 5.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及机能: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阴部

18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专插本考试大纲

2014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学校体育学)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又称专插本)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总体要求:要求考生在了解和掌握学校体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学校体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与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的本质;正确理解体育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正确认识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与具体组织;正确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能充分地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正确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竞赛;了解现代体育教师具备的条件与优秀体育教师的成长。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⒈考试内容 ⑴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教育化。 ⑵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⑶各种体育教育思想的实质及对我国学校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⒉考试要求 ⑴理解与掌握各体育教育思想的内容。 ⑵了解原各体育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年代、社会背景与发展标致及代表人物。 ⑶了解20世纪后期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体育课程的新特征。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⒈考试内容 ⑴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的发展。 ⑵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的发展。 ⑶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 ⑷掌握基本概念:体质、个性、社会健康。 ⒉考试要求 ⑴掌握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机能发育及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 ⑵了解学校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与要求。 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⒈考试内容 ⑴学校体育的结构:运动教育、健康教育与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 ⑵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本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4种取向与依据要求。 ⑶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基本要求。 ⑷掌握基本概念:我国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育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与社会健康目标、课外体育目标。 ⒉考试要求 ⑴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目的、目标了解,掌握学校体育内容的构成及种层次目标的定义。 ⑵理解与掌握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基本要求。

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1.人类面临的三大威胁: ⑴粮食安全问题⑵能源危机⑶环境恶化 2.粮食产量降低的原因: ①耕地面积减少;东中部,西北部②农民种粮意向减弱;③气候因素; ④水资源短缺 3.生物进化的三要素: 遗传、变异和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和动力,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外因,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植物育种就是适当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 4.遗传改良: 指植物品种改良 5.品种: 植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经过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某种植物的某种群体 6.品种的特性: 品种的三性(DUS): 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7.植物育种学: ⑴性质: 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植物优良品种理论与方法的科学。⑵特点: 综合性;实践应用性⑶任务:

①选育优良品种;②繁育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 8.现代植物育种学的特点: ①育种目标提高;②育种基础理论研究加强;③种质资源工作得到重视与加强;④性状鉴定手段现代化,选育效率高;⑤开拓许多育种的新方法与新技术。 第1xx育种目标 1.作物的育种目标(breeding objective): 在一定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选育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2.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机械化。 3.高产 (一): 产量的形成: ⑴生物产量(biomass): 作物整个生育期间,通过光合作用和生产积累有机物的总量(有机物质90%~95%,矿物质占5%~10%。经济产量(economicyield)栽培目的所需要的经济价值的那部分产量(子粒、块根、块茎等)。经济系数(coefficient of economics)或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 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⑵高产品种的重要特征特性: “源、流、库”学说:

动物繁殖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6个) 1、红体 成熟卵泡破裂、排卵后,由于卵泡液排出,卵泡壁塌陷皱缩,从破裂的卵泡壁血管流出血液和淋巴液,聚积于卵泡腔内形成血凝块,称为红体。 2、黄体 卵泡内膜分生出血管,布满于发育中的黄体,卵泡内膜细胞也移入黄体细胞之间,由于吸取脂类而使颗粒细胞变成黄色,称为黄体。 3、睾丸下降 睾丸在胎儿期存在于腹腔内,在动物出生前或出生后,睾丸才由腹腔沿腹股沟管进入阴囊内。 4、隐睾 动物出生或成年后,一侧或双侧睾丸未能进入阴囊,仍留于腹腔或腹股沟内的现象。 5、卵泡发育波 雌性动物在一个发情周期中,卵巢上有群体卵泡发育到三级卵泡及少数卵泡发育到成熟卵泡大小时,发生闭琐退化或排卵的现象。 6、皮质反应 卵子激活后,胞质内皮质颗粒向卵质膜下移动,并且与卵质膜融合,释放内容物的过程。 7、透明带反应 透明带在皮质酶作用下,糖蛋白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精子无法识别和穿过透明带的现象。 8、卵黄膜反应 精子进入卵黄膜时,精子质膜与卵黄膜融合,卵黄膜立即发生变化,表现为卵黄紧缩,卵黄膜增厚,并排出部分液体进入卵黄周隙。 9、顶体反应 获能后的精子,在受精部位与卵子相遇,顶体结构的囊泡形成和顶体内酶的激活与释放的过程。

10、情期受胎率 即妊娠母畜头数占配种情期数的百分率。 11、卵丘 随着卵泡液增多,卵泡腔扩大,初级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及部分卵泡细胞突入卵泡腔内形成卵丘。 12、精子获能 哺乳动物精子离开雄性生殖道时,还不能立即与卵子受精,必须在雌性生殖道内经历一段时间,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某些变化,机能进一步成熟,才具备获得受精的能力。 13、适配年龄 根据品种、个体发育及繁殖能力等,确定适用于配种的公畜年龄。 14、胚胎附植 胎在子宫中定位后结束游离状态,开始同母体建立紧密的联系,这个过程称为附植 15、胚胎分割 是指利用特制的玻璃针或显微刀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显微分割成2、4、8或更多等分,人工制造同卵双生或同卵多生的技术。 16、妊娠识别 在妊娠初期,孕体发出信号(类固醇激素或蛋白质)传递给母体作用于母体,母体随即产生反应,以识别孕体的存在。由此,母体和孕体建立密切联系,促进孕体进一步发育,这一生理过程叫妊娠识别。 17、同期发情 采用外源生殖激素等方法使一群母畜在同一时期发情并排卵的技术。 18、超数排卵 是应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诱发卵巢多个卵泡发育,并排出具有受精能力的卵子的方法,称为超数排卵,简称“超排”。 19、繁殖力 家畜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

《学校体育学》题目

简述应试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反映 (1)只抓学校代表队的尖子运动员 (2)忽视学生个人兴趣 (3)以达标技评为目的 (4)以考试内容为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简述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1)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 (2)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需要 (3)社会发展的需要 (4)学校教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 (5)学校体育的环境和条件 简述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 (1)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理论基础 (2)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 (3)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

简述我国古代六艺教育的主要内容。 (1)礼指礼节,主要是道德教育 (2)乐指指音乐、诗歌、舞蹈的教育 (3)射指射箭技术的学习。 (4)御指驾车技术的学习。 (5)书指书法的学习。 (6)数指算数知识的学习。 请简要回答什么是体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2)一个学科知识点在整个学科知识中的地位,及通过相关知识的教学能给学生发展带来的贡献决定了它是否为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一方面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4)“教学难点”另一方面指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 简述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1)教育功能,即促进智力发展;形成优良品德;培养审美情趣

(2)健身功能,即养成正确身体姿势,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机能水平;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3)娱乐功能,即调节感情、丰富生活,缓解神经紧张和疲劳;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简述体育教学目标表述应包含的要素。 (1)行为主体 (2)行为动词 (3)行为情景或条件 (4)表现程度 简述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1)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和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3)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4)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简述体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1)改造现有的竞技运动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