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2014年01月MR诊断与手术后诊断符合率统计表

放射科2014年01月MR诊断与手术后诊断符合率统计表
放射科2014年01月MR诊断与手术后诊断符合率统计表

放射科2014年01月影像诊断与手术后诊断符合率统计表

合计16例,其中胃肠外2 例;肝胆两腺6 例;泌尿外3 例;神经外及骨科3 例;妇科及其他2例。符合率100%。

2014年01月

医学影像学 自测题 答案

§6.2 医学影像学一、X线成像 (一)透视【原理】 X线通过人体后,在荧光屏上形成明暗不同的荧光影像,称为透视,亦称荧光透视。荧光屏上的亮度较弱,故透视需在暗室中进行。如应用影像增强器,可显著地提高图像的亮度,故能在亮室内从电视屏上进行透视检查。【优缺点】透视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任意转动病人进行多轴透视,并可观察器官的活动功能;而且费用低廉,可立即得到检查结果。其缺点是影像的对比度差,对细小病变和厚实部位例如颅骨、脊椎等的观察困难,且不能留下客观性记录。【适应范围】 1.胸部的自然对比好,胸部透视应用最广泛。2.腹部透视适用于急腹症,较大的结石或钙化、金属异物、避孕环以及胃肠造影透视等。 3.骨折整复和异物摘取。 4.各种插管和介人性治疗操作。【注意事项】 1.掌握透视的适应证和限度,做到目的性明确,有的放矢。2,提供有关的病史资料,特别是以往X线检查情况,供诊断时参考。3.早孕妇女、婴幼儿应尽量避免盆腔和性腺区透视。(二)摄影【原理】普通X线摄影又称平片检查,即X线透过人体后,投影于胶片上,产生潜影,经过显影、定影及冲洗手续后,在胶片上产生不同灰度的黑白影像。【优缺点】照片的优点是对比度好,成像清晰,细微病灶或厚实部位显影清楚,并留有客观记录,供复查对比和会诊讨论用。缺点是操作较复杂,不便于观察器官的活动功能。【适应范围】应用广泛,包括四肢、脊椎、

骨盆、颅骨、胸部和腹部等。腹部照片因缺乏自然对比,限于急腹症及结石、钙化等观察。【注意事项】 1.认真填写照片申请单,包括简要病史、检查部位和目的要求等,供投照和 X线诊断时参考。复查照片应提供老照片号码或照片,以利对比。急诊照片标准掌握要适度。2.危重病人应作适当处理,待病情平稳后,再进行摄片检查3.作好必要的照片前准备如镇静、清洁灌肠等。 (三)造影检查【原理】 造影检查系人为地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造成人工的对比影像。对比检查可使平片或体层摄影不能显示的组织和器官对比显影,因而扩大了X线检查的应用范围。对比剂可分为两大类:高密度或阳性对比剂和低密度或阴性对比剂。阳性对比剂有钡剂和碘剂。钡剂用于胃肠道检查,钡胶浆用于支气管造影。碘剂的种类繁多:①无机碘剂如碘化钠溶液可用于逆行尿路造影、“T”管胆管造影、膀胱和尿道造影等。②有机碘制剂口服或血管内注射后,可使分泌脏器管道显影。也可采取直接穿刺或导管法将对比剂引入脏器内及其周围。非离子型对比剂如碘海醇(欧乃派克)、优维显等,其神经毒性很低,可用于神经系统的造影检查。③碘油类有碘化油用于支气管、瘘道、子宫和输卵管造影,碘苯脂适用于脑室和椎管造影。阴性对比剂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用于脑室、关节囊、胸腹腔等造影。使用时应防止气体栓塞。【优缺点】造影检查可使许多自然对比缺乏、平片上不能显影的组织器官显影,

放射科影像诊断质量保证控制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 1 / 8 放射科影像诊断质量保证控制方案 口腔放射科影像诊断质量保证方案及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加强 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保证放射科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卫生部《医用 X 射线放射卫生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 , 结 合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专业的实际情况, 制定口腔影像诊断质量保 证方案。 一、 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 管理组织和人员职责分工 1 、 影 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 成员包括影像诊断医师、 放射技师组成。 2 、 科主任负责制定质量保证管理制度和实施细节, 定期和不 定期的核查影像质量保证方案的全面实施。 3 、 影像技术组人员负责影像设备正常运行, 保证影像设备运 行稳定, 参数准确, 发生设备故障及时报修。 技术组负责 X 线检查扫描过程的质量控制。 4 、 影像诊断组医师负责影像诊断报告的质量控制。 二、 放射科工作人员准入要求 1. 从事影像诊断医师和放射技 师人员应上岗培训,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合格后, 需取得放射工作人 员证, 建立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档案。 2. 从事放射科诊断应有执业医师资格。 放射技术人员应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取得技师资格职称。 三、 影像质量保证管理制度: 放射科室负责人, 诊断组人员, 技术组人员等各司其职责, 做好影像质量管理。 1.

2.X线机器日常保养责任落实到人,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故障维修。 3.制定放射科符合口腔颌面影像诊断的标准。 4.定期组织放射科各组人员学习新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 四、影像质量评价制度1. 对X 线片的影像质量等级进行每 周定期的评价。 进行放射技术操作人员的技能质控,核查X 线牙片摄片患者体位、X 线投照垂直角度与水平角度,投照技术是否符合标准:牙片影像放大失真比例,不同时期检查,图像放大比例前后一致。 评价影像质量,提高甲级片率,分析不合格片和差级片原因,提出改进办法。 2. 影像诊断组医师负责影像诊断报告,从诊断角度,定期组织阅片,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发现图像质量不能满足影像诊断,诊断医师与技术人员沟通,提出改进建议。 3.技师或医师日常工作中遇到疑难病例,发现质量问题应逐级报告,向上级技师或医师处理。 如质量问题较多,或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由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研究解决。 4.定期进行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诊断跟踪随访对比,一般每年不少于6 次,统计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析误诊漏诊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影像诊断正确性。

放射科诊断报告的书写基本原则

放射科诊断报告的书写基本原则 呼吸系统 正常胸部平片 正常胸片: 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两肺 纹理 未见扭曲及聚拢。两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胸膜无增厚及粘连。气管居 1、 胸廓对称, 可见一类圆形囊状透亮区,壁较薄,其内未见气液平。气管居中,无增宽。心脏大小,形态 在正常范围内。双膈光滑,肋膈角锐利。 (与正常肺不同的是右肺下叶,为判断理由) 2、 支气管炎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两肺纹理 增多增粗,以右肺明显,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影形态大小在正 常范围。(以右肺纹理增多增粗为主要判断理由) 3、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胸廓呈捅状, 肋骨平举, 肋间隙增宽, 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大小, 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野透亮增强,肺纹理变细,双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胸膜无 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 京戏狭窄。 心脏呈垂位型, 心脏无扩大。 双侧膈肌变平, 肋膈变平, 肋膈角锐利。 4、 支气管扩张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两下肺纹 理增多、增粗、紊乱。并隐约可见多个囊状透亮区。余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胸 膜无增厚及粘连。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双侧膈肌 光滑,肋隔角锐利。 三、 肺部炎症 1、 大叶性肺炎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上肺大 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下缘清楚平直,上缘模糊,余肺野清晰,未见实性变及肿块影。胸膜无 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 纵隔居中, 无增宽。 心脏形态、 大小在正常范围内。 双侧膈肌光滑, 肋隔角锐利。 右侧位、肺门不大。病变位于右肺上叶,呈一扇形密度增高阴影,前后肋膈角锐利。 2、 支气管肺炎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两肺下野 纹理增多增粗, 模糊, 并可见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小片状或斑点状密度增高阴影, 边缘模 糊,以右肺明显, 气管居中, 纵隔居中, 膈肌光滑, 肋膈角锐利。 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 3、 炎性假瘤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左肺下野 近心膈角处见一核桃大小球形阴影, 密度均匀, 边缘光滑。 余肺野清晰, 未见实变及肿块影。 影像学诊断反告书写规范 第一部分 1、 胸廓对称, 走行自然, 中,纵隔居中,无增宽。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双侧膈肌光滑,肋 膈角锐利。 肋骨像: 肋骨走行自然。片中所示骨性肋骨骨质连续性完整,未见中断影像。 气管和支气管疾病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 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肺下野 2、 胸廓对 称,

放射科试题及答案

放射科试题及答案 1、下列各组织对X线衰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B A、空气--脂肪--肌肉--骨 B、骨--肌肉--脂肪--空气 C、骨--脂肪--肌肉--空气 D、骨--肌肉--空气--脂肪 E、空气--肌肉--脂肪--骨 2、关于X线防护原则,错误的是D A、合理降低个人受照剂量 B、缩短受照时间 C、建立屏蔽防护 D、缩短照射距离 E、合理降低全民X线检查频率 3、与X线本质不同的是C A、无线电波 B、微波 C、超声波 D、红外线 E、r射线 4、下列组合错误的是A A、听眶线与听眦线约成20° B、听眦线与听眶线约成12° C、听鼻线与听眦线约成25° D、听口线与听眦线约成35° E、听眉线与听眦线约成10° 听眦线与听眶线约成12°-15°角。 5、气胸的X线表现表述错误的是C A、患侧胸部高度透明气腔

B、肺组织向肺门处萎缩 C、患侧肋间隙变窄 D、横膈下移 E、纵膈向健侧移位 填空题 1、食道钡餐检查有三个生理性压迹(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心房压迹)。 2、X线防护原则中防护措施有(缩短受照时间)、(增加照射距离)、(采用屏蔽防护)、(优选摄影条件) 3、X线与医学成像有关的基本特性有(穿透作用)、(荧光作用)、(感光作用)、(电离作用/生物效应)。 4、肝癌CT增强扫描的特点是(快进快出)。 名词解释 1、骨质疏松: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和有机成分和钱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2、龛影:消化道型的溃烂使钡剂进入壁内,钡剂涂布的有限局性外突的影像,称为龛影。 3、充盈缺损:消化管腔内因隆起性病变而致使钡剂不能在该处充盈,该区域形成钡剂缺损表现。常见于消化道占位性病变或异物。 4、胸部X线片上的反“S”征象:发生在右上叶支气管的肺癌,其肺门部肿块与右上叶不张连在一起而成,他们的下缘呈反S状。 简答题 1、胸部X线片上的“三均匀”征象: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时(1分),胸片表现为“三均匀”,即病灶大小、密度、分布均匀(1分)。 2、5、胃癌的钡餐X线表现 答:1、充盈缺损、胃腔狭窄;2、粘膜中断、破坏;3、胃壁僵硬、蠕动消失; 4、胃腔内龛影、半月综合征。 3、胃肠道钡餐检查的X线基本病变有哪些? 答:1、轮廓的改变:①龛影;②充盈缺损;③憩室。

影像科报告诊断质量评价标准

诊断报告书写格式和质量评价标准 (一)诊断报告书写格式参照我科《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二)承诺出报告时间: 1、X线平片报告:急诊30分钟,普通2小时;胃肠等特殊造影:当日出片。 2、CT、MR报告:急诊30分钟,普通24小时内(隔日上午9点30分前)。 3、特殊病例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于48小时内发出。 (三)诊断报告质量评价标准 1、良好的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格式符合诊断报告书写规范。要求项目齐全,影像描写如实反映影像学改变,影像描述与诊断意见一致,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术语准确,字迹清析。 2、不符合影像诊断报告要求的:①影像描述与诊断意见矛盾;②书写过于简单;③用语不规范;④病灶主要象征未描述错误;⑤字迹不清。 (四)读片及随访质量控制 1、每工作日读片对疑难病例进行集中讨论,讨论意见及时作出记录。 2、每月及时登记病例随访结果并利用PACS及相关系统统计诊断符合率,结合诊断随访结果每月进行一次随访病例学习,并对重点病例进行讨论,提高医师诊断水平。 读片及报告书写制度 (1)每日集体读片,安排在上午晨会后,由当班医师选出疑难病例和典型病例进行讨论和示教,以便集思广益,提高诊疗质量。 (2)读片应密切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必要的检查资料进行充分讨论,遇有疑难问题时,可协同超声、核医学和各有关科室会诊解决。 (3)诊疗报告必须按要求逐项填写,描述和分析应符合规范要求,并作出诊断或提出参考意见。报告医师应签全名,并由主治医师或以上人员负责复审签发。 (4)诊疗报告发出:急诊检查于完成后半小时内出报告(从检查结束到报告时间),普通X线平片2小时内出报告,CT、MR普通检查当日出报告,CT、MR特殊病例及特殊检查48小时内出报告。特殊情况须应向患者说明原因,或与临床相关医师联系。 (5)报告修改由高级职称或高年资主治医师完成,并在PACS系统中留有修改时间及内容。 影像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影像诊断报告是一份重要的临床档案资料,必须认真书写。一份规范化的诊断报告书要求文字简洁,语句通顺,表达准确。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一. 一般项目: 1.病人姓名、性别、年龄;X线号、门诊号或住院号;申请科室、病室和床位号;检查设备、检查方法、造影剂种类用法和用量、检查部位和位置、照片序号;临床诊断、检查日期和报告日期等均应逐项填写清楚。 二.叙述部分: 1.应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分清主次,按顺序描述异常影像所见。阐明有否临床所疑疾病的表现或征象,如有则应对所出现的病变部位、形态和大小进行描述,描述应简洁、形象、贴切,并对该疾病应该或可能出现而未出现者说明“未见”。如:肺癌的毛刺征;骨、关节病变的死骨、钙化和骨膜反应、关节面及关节间隙等。

放射科练习题复习集汇总.doc

精品文档 放射科题库 中枢神经系统部分 1.以下哪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一般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A.DSA B.MRI C.CT https://www.360docs.net/doc/f510560928.html,G E.X线摄片 D 2.以下哪一种脑血管成像技术可以不使用造影剂() A.脑血管造影 B.DSA检查 C.MRA D.CTA E.以上均不是 C 3.以下脑肿瘤中最常见的是哪种?() A.脑膜瘤 B.星形细胞瘤 C.转移瘤 D.垂体瘤 E.颅咽管瘤 B 4.后颅窝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是() A.垂体瘤 B.听神经瘤 C.胶质瘤 D.脑膜瘤

E.颅咽管瘤 B 5.以下哪种病变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 A.急性期血肿 B.脑水肿 C.脑软化 D.脑囊肿 E.脑水肿 A 6.以下病变强化最显著的是哪种?() A.脑囊肿 B.脑水肿 C.脑萎缩 D.脑膜瘤 E.脑软化 D 7.最适用于脊髓的影像学检查的方法是哪种?() A.X线检查 B.CT检查 C.DSA检查 D.MRI检查 E.脊髓造影 D 8.脑挫裂伤不出现哪种影像学表现:() A.脑水肿 B.散在出血灶 C. 脑肿胀 D.钙化灶 E.以上均是

D 9.颅内出血病灶常呈梭形的是哪种?() A.硬膜外血肿 B.硬膜下血肿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室出血 E.脑内血肿 A 10.颅内出血病灶常呈新月形的是哪种?() A.硬膜外血肿 B.硬膜下血肿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室出血 E.脑内血肿 B 11.以下病变在T1WI、T2WI均可高信号是哪种?() A.脑水肿 B.脑梗死 C.慢性血肿 D.钙化 E. 星形细胞瘤 C 12.以下哪种病变不容易液化、坏死、囊变?() A.脑膜瘤 B.恶性胶质瘤 C.听神经瘤 D.垂体瘤 E.星形细胞瘤 A

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

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 一、质量管理目标 (1)从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方面入手,依法行医,规范管理,确保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优质以以医疗服务。 (2)加强放射医技人员“三基”培训,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放射防护工作,抓好常规X线、CT MRI、DSA及介入等各种检查技术质量。提高放射科各种诊断报告书写质量及诊断水平。 (3)以三级医师负责制为核心,建立诊疗责任原则,在病人来放射科检查全过程中的各环节、规范落实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对病人做到及时检查、认真检查,诊断做到正确、及时。 (4)减少放射科医疗质量差错及医疗事故。 二、质量管理制度 1、实行专家督导、主任监督下的组长负责制,诊断、技术组组长在科主任的指导下定期对全科医疗工作的检查、考核,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提高全科医疗质量。 2、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找出薄弱环节,对反馈意见有改进措施,有记录及效果评价。每季度定期按放射科的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对技术、诊断组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考核、评分,做好记录,及时分析、评价、总结、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并对改进结果追踪复查。 3、具体的医疗质量管理,包括技术组岗位责任制;诊断组岗位责任制;介入组岗位责任制;影像图像质控管理;诊断报告质量管理;疑难、少见病例处理规范;漏诊、误诊病例讨论读片制度。 4、制定具体的工作程序: ①、建立相关的医疗质量项目指标。

②、由科室主任和诊断、技术组长对技术、诊断各组进行 定期检查考核。 ③、定期进行的检查考核结果,要及时评定总结。 ④、对质量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进行研究,并做记录,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办法和对策,提出改进措施。 三、质量管理指标 1、技术:严格按常规操作,检查部位准确,无错项、漏项,做好防护工作。X线甲级片率40%以上,废片率<2% 2、诊断: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专业术语运用恰当,描述详细。描述与诊断结论符合,能准确回签临床提出的问题。报告签发制度完善并能落实,各种资料记录完整、准确。进修、实习医师、住院医师书写的诊断报告必须有上 级医师签名。普通X线检查诊断符合率》70% CT检查诊断符合率》70%核磁共振检查诊断符合率》70%大型检查诊断符合率不 达标者要有病例分析。 3、介入:检查诊断符合率》70%治愈、好转率应为同级 医院均值以上。 4、有读片、核对制度,诊断与技术组每周一次以上集体阅片解决疑难问题,提高诊断质量。 5、建立、健全审阅片制度并坚持执行。建立病例追踪制度并做好有关记录。每周进行一次疑难、少见病例、错漏诊病例的病例讨论读片制度。 四、质量管理计划与措施 放射科担负着全院各科室的放射、CT、MRI检查及DSA 检查报告工作,工作范围较大,涉及面较广,检查时间较紧促,医疗质量管理也较复杂。所以,我们必须统筹安排,建立科室质量控制管理组,由科室主任、及诊断、技术组长组成。从制度上把关,严格做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定期组织业务、政治学习,各级医务人员各施其责,严格强调在岗责任,不得擅自离岗,规范交接班

[放射科出科自我鉴定]放射科dr自我小结

[放射科出科自我鉴定]放射科dr自我小结 放射科出科自我鉴定AA篇一在结束的这一个月的临床放射科实习中,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医院各种规章制度,团结各院校实习同学;不迟到,不早退,勤奋学习,以身作则,积极进取。通过这一个月的认真工作,我学到了许多在其他科室不曾懂得的东西。在实习的日子中,我学会了应如何拍片。同时,也掌握了阅片的全过程。在每日的阅片中,同带教老师一起去询问病人的病况,同时观察病人的病容,认真做好记录,配合老师的知道。通过此次实习,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医生身上应有得职责,无论何时,应把病人放在第一,用最好的态度和最负责的行动去关心病人的疾苦。在以后的实习中,我一定会努力更多知识。 一、政治思想方面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看多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所以我时常想起,曾看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过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生应该这样来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所以我端正思想努力工作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二、在很多人的眼里只有临床医生的压力大,风险高,必须医术精湛,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现代化设备应用

到了医学上,绝大部分医生在给患者诊断前,要依据医技科室提供的各种报告、诊断,然后结合患者症状来下定论,这样看,医技科室才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风险系数才是最高的,生怕漏看,错看,而让自己的错误报告误导医生诊断。用如履薄冰,来形容我的工作心态丝毫不为过,对待每个患者的*光片,我不敢有丝毫懈怠。也正是因为压力大所以我不断要求完美,力求在技术上更精湛,不因为自己的水平低而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给医院抹黑。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拓宽视野,让理论辅助、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但理论与实践终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区别,很多时候面对新的病情我从书中找不到答案,一筹莫展,科室会诊大家的意见也莫衷一是,所以我就到东港中心医院求教,终于解开心中疑团,回到医院后很多同事对我的这种行为不理解,或许觉得讨教的行为不光彩吧,但我认为在学术领域里,只有无知才是可耻的,求知无罪。 AA篇二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领域发展最快、涉及范围最广的专业之一。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医学影像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它是以病理为基础,根据图像来进行疾病诊断的学科,以形象、直观为其特点。随着新的影像设备不断地出现,检查得到的影像也由结构形态图到功能图、从静态到动态、从二维到三维不断发展进步。 经过2个月的影像科规培,在各位老师的教导下,特别是陈志伟老师的教导,使我对影像诊断的认识有的进一步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一名影像医师应该具有的能力和责任。在放射科让我明白

放射科试题

放射科出科考试试题 学号姓名班级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题1.0分,共30.0分。以下每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四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要求考生从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放大扫描(靶扫描)与扫描后图像放大相比的优势是() A.密度分辨力增加 B.空间分辨力增加C.扫描时间缩短D.扫描范围增加 2. 急性颅内损伤宜选择() A.颅骨平片 B.脑室造影 C.血管造影 D.CT 扫描 3.腰椎正侧位片电脑登记时应选择( ) A.DR检查室 B.DR检查室 C.胃肠检查室 D.CT 检查室 4.冠脉CTA检查,患者心率应控制在()

A.80次/分以下 B.65次/分以下 C.70次/分以下 D.75次/分以下 5.肝胆脾CT检查前准备工作应( ) A.禁食、禁饮8小时 B.不用禁食、禁饮 C.禁食8小时 D.禁饮8小时 6. CT导引下非血管性介入治疗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 ) A.输卵管造影 B.支气管造影 C.穿刺引流术 D.鼻泪管造影 7.子宫输卵管造影电脑登记应选择() A.DR检查室4 B.DR检查室2

C.胃肠检查室 D.CT检查室 8.胃肠钡餐检查前应() A.禁食、禁饮8小时 B.不用禁食、禁饮 C.禁食8小时 D.禁饮8小时 9.下列哪种胸部检查,病人接受的X线量最大() A.胸部透视 B.支气管造影 C.胸部CT平扫 D.胸部MRI检查 10.CT增强检查前,留置针首选穿刺部位是() A.左手背静脉 B.右手背静脉 C.左肘正中静脉 D.右肘正中静脉

11.医学影像学除传统X线检查法,尚包括() A.CT、ECT、MRI B.DSA C.B超 D.以上均是 12.用于胃肠道造影的对比剂是() A.硫化钡 B.氯化钡 C.碳酸钡 D.硫酸钡 13.根据治疗领域分类,下列手术中不属于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的是() A.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 B.肝癌化疗栓塞术 C.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D.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 14.观察小儿发育情况,需摄取( ) A.腕关节轴位

放射科质控总结.docx

放射科 2017年1月份质控总结 本月质控小组主要针对图像质量、报告单书写质量、放射科申请单、危急值等进行检查和质控,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具体内容如下: 1、抽取普通门诊 P86840-P87072X 线片,检查 X 线片图像质量,分析影响 因素。 2、检查急诊 X 线照片质量,片号 P87122-P87369检查 X 线片图像质量并分 析影响因素; 3、随机抽取 X 线、 CT 诊断报告单及放射科申请单200 份( P87035— P87330 ),检查申请单、诊断报告单的一般项目书写、征象描述和诊断意见等内容 4、检查设备维护和保养情况; 5、检查危急值完成情况 6、召开科室质控小组会议 1 次; 一、主要质控指标完成情况 大型 X 线机照片检查甲片率: % , 大型 X 线机照片检查阳性率: % , 大型 X 线机检查诊断符合率: % , CT 检查阳性率: % , CT 检查诊断符合率: 100% 。 二、质控指标完成情况分析(重点图像质量、诊断符合率) (一)图像质量评价 1)、整体影响因素统计: 影响因素门诊急诊 技师摆位不正%%

病人不配合导致体位不正 % % 体外有阳性异物 % % 体外有半透光异物 % % 照片对比度差 % % 照片有运动伪影 % % 照片标志与被照肢体重叠 % % 影响 X 线图像质量因素统计图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正 . 物 物 差 影 . 不 异 异 度 伪 . . 位 . . 性 光 比 动 体 致 阳 透 对 运 照 摆 导 有 半 片 有 被 师 合 外 有 照 片 与 技 配 体 外 照 志 不 体 标 人 片 病 照 门诊 急诊 2) 、我科门诊、急诊图像甲片率分别为: %、%。 放射科 1 月份甲片率统计 % % % % % 系列 1 % % % % % 门诊 急诊

(完整版)放射科学习计划

放射科学习计划 篇一: 中医院放射科20XX年学习计划放射科为培养人才,提高业务素质开展业务学习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基本操作为主,另外举办专题讲座,以助知识更新。科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专业 专题讲课,建立业务学习记录。20XX年学习计划如下:1月份:学习放射科各项规章制度 2月份:学习放射科技术操作规范和图像质量评价 3月份:学习放射科诊断报告书写规 范 4月份:学习放射科辐射防护知识和安全事故条例 5月份:学习放射科三基训练6月份:学习危重病人的紧急处理和操作流程 7月份:学习重点病例随访8月份:学习疑难病讨论 9月份:学习x线机与ct机发展历程 10月份:学习特殊造影检查11月份:五官科的摄片要求和报告书写12月份:静脉肾盂造影的注意事项与流程篇二:20XX年放射科教育培训计划20XX年放射科教育培训计划 1、加强辐射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贯彻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环保监管部门相

关文件精神,不断提高辐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身预防放射损伤的能力。 2、加强对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的学习。 3、如本年度拟招聘的工作人员到位,及时安排新上岗人员参加岗前培训,争取尽快形成 工作能力。 4、切实加强对专业知识的自我学习,认真开展“三基三严”训练。 5、熟悉掌握各类应急预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不断完善各项制度,认真分 析可能发生的科内事故,做好事故应急准备工作。篇三:20XX年放射科工作计划文库 20XX年xxx医院放射科工作计划 20XX年我放射科在医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放射科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我们要以此为 契机,凝聚人心,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加强管理,提高医疗 服务质量,巩固并壮大人才队伍,实现放射科的又好又快发展。为切实加强科室建设,保证 我科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特结合我院 发展的实际需要与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如下:

放射科专业试卷及答案

2011年医学放射科三基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40分) 1.医学影像学除传统X线检查法外,尚包括、、、B超,热像图等。 2.血管性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和心脏介入性治疗。 3.使用聚焦滤线器时,注意不要将滤线器。 4.使用滤线器时X线中心线对准滤线栅中线,左右不能偏移 cm。 5.肢体离胶片越远,焦点胶片距离越近时,照片影象就被放大得越。 6.显影液的主要成分是 ;定影液的主要成分是。 7.骨囊肿最常见的合并症是。 8.右肺水平裂在侧位片上,起于① 的中部,向前行终止于② 。在正位,此裂一般起自③ ,位于④,④第4前肋或肋间,越过右肺野呈发线样阴影。9.左肺斜裂起点较右侧高,约在第后肋,沿第后肋向下,向前在锁骨中线上达到第6肋骨,走向较为垂直,约与横隔面成度角。 10.血源性肺结核临床和X线上可分二种类型: 、。11.支气管肺癌以其发生部位不同分三型、、。12.左侧膈肌升高可见于,,,脾肿大和膈下感染等疾病。

13.对心脏大血管的X线检查位置,常规应用、、、四个位置。14.法乐氏四联征的典型X线表现是: 、、。15.胃窦部狭窄十二指肠球部病变,良性者可见,恶性者可见或。16.肠结核可分为型和型,以溃疡型多见。二、单选题:(30题,共6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7.左肺下叶分为四段,与右肺下叶不同的是 A. 前外段 B. 外后段 C. 外内段 D. 内前段 E. 以上都不是18.中肺野是上肺野以下至 A. 第四肋骨下缘的水平线以上 B. 第四肋骨前端下缘水平线C. 第四肋骨下缘的最低点水平线 D. 第四肋骨前端下缘的最低点 E. 第四肋骨前端下缘的最低点水平线19.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的主要根据是: A. 临床病史 B. 胸部平片 C. 体层摄影 D. CT扫描 E. 支气管造影 20.关于“慢性支气管炎”,下列影像哪项不对A.X线表现常缺乏特征性 B.很少发生肺气肿 C.急性发作时,肺内可有斑片状影 D.病变多分布在中下肺野E.肺纹理增多呈“车轨征” 21.中年女性,因咳嗽、胸痛、胸闷1个月入院。立位胸片示右下胸边缘模糊致密影,阴影上缘位于第四前肋水平,外高内低,

放射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放射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一、医学影像学资料反映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和(或)功能改变。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是提供临床参考的重要诊断依据,对临床诊断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诊断报告的内容必须客观地反映其变化,符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应包括以下5 项:1)、一般资料。 2)、检查名称、检查方法或技术。 3)、医学影像学表现。 4)、医学影像学诊断。 5)、书写报告医师签名。二、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五个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定联系。每一项目应书 写的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报告书一般为表格式,各医院可根据各种不同设备设计各自的表格。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区、病床、门诊号、影像序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等。报告书写者应逐一填写。检查号可以统一编号或分成几项,如X线号(CR DR )。2.检查名称,检查方法或技术。对于常规检查要注明检查名称,特殊检查要注明检查方法或技术。 3.医学影像学表现 1)、临床对医学影像学诊断所要求的内容,即阐明有无临床疑似疾病的表现

或征象。如有,则应对所出现的病变部位、大小、范围、密度、形态及其与 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加以描述,并对该疾病应该或可能出现而未出现的征象说 明“未见”。 2)、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的阳性发现:①意外或偶然发现“临床所疑疾病” 以外疾病的征象,如骨外伤患者所摄骨骼片上偶然发现骨软骨瘤;②正常变异的表现;③成像伪影;④难以定性的或可疑的征象。 3)、对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征象应加以描述。 4.医学影像学诊断医学影像学诊断有其局限性。不同疾病可有类似表现, 同一疾病又可有不同表现,而且随时间改变,病变可发生变化。因此,医学影像学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必要时要亲自检查患者,以提高诊断符合率。医学影像学诊断为整个医学影像检查的结论,不少阅读报告的临床医师只阅读这一项。报告书写者必须根据医学影像学表现恰如其分地做出检查结论。诊断结论一般分为四种情况: 1)、正常或未见异常。 2)、病变肯定,性质肯定。 3)、病变肯定,性质不肯定。这种结论义可分两种情况:①以某一疾病为主但不典型:②病变征象无特征性。可有多种可能性,依次说明可能的疾病。4)、可疑病变,所见表现不能肯定为病变,可能为正常变异或各种原因造成的假象。需要病员补充检查,可在诊断结论后提出建议,如建议补加增强CT 扫描或加做MRI其他序列检查等。 5.医师签名签名医师即此份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的责任人。如只有一名医师签名必须由主治医师或主治医师以上医师签名。如书写报告者为住院医师,

放射科三基试题

放射诊断学 1.胸膜粘连最常见的部位是( B ) A.肺尖部胸膜B.肋膈角处C.心膈角处 D.纵隔胸膜E.以上都不是 2.正常成人心胸比值一般不超过( B )A.B.C.D.E. 3.肺原性心脏病主要表现是( B ) A.左心房右心室增大B.右心室肥大C.右心房增大D.右心房左心室增大E.左心室增大 @ 4.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常见组织类型( A ) A.鳞癌B.腺癌C.未分化癌D.混合癌E.以上都不是5.大叶性肺炎多见于( A ) A.青壮年B.老年人C.婴幼儿D.青少年E.以上都是5.中心型肺癌胸片不易发生征象是( B ) A.肺不张B.肺气肿C.黏液嵌塞征 D.阻塞性肺炎E.肺门纵隔肿块 6.血源性肺脓肿以双肺( B ) A.肺尖较多B.外围较多C.肺门周围较多D.膈上较多E.左心缘较多 | 7.过敏性肺炎的X线特征是( D )

A.密度较低的云雾状影B.病变可见与其重叠 C.病变不按肺段分布D.病灶具有散在性和游走性 E.呈结节状和粟粒状 8.中央型肺水肿典型X线征象是( D ) A.双肺大小不一的弥漫性片状模糊影B.双肺下野可见柯氏A和B线C.肺门阴影轻度大而模糊D.以肺门为中心的蝶翼状阴影E.局部的肺叶实变阴影 9.主动脉型心脏见于( E ) A.主动脉病变B.高血压C.主动脉缩窄 . D.引起左心室增大的疾病E.以上都是 10.肺淤血最早出现可靠征象是( C ) A.肺纹理增加、模糊B.肺水肿 C.上肺静脉扩张,与下肺野血管比例改变 D.胸腔积液E.以上都不是 11.肥胖病人心影呈( B ) A.靴形心B.横位心C.滴状心D.主动脉型心E.梨形心12.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时心脏呈( C ) A.靴形心B.主动脉型心C.梨形心D.横位心E.滴状心13.心包脂肪垫阴影的位置是( A ) ] A.左心膈角处B.右心膈角处C.心底部 D.心腰大血管角处E.左心耳处

(推荐)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2016年修订) 一、一般要求 1、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 3、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 4、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二、优质图像标准 1、密度合适 2、层次分明 3、摄影体位标准: 4、照射野大小合适: 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位,尤其是内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包括1个邻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 5、无体外伪影。 6、无运动伪影。 7、特殊检查体位应标注。 8、胶片无污片、划片、粘片、指纹。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内容及方法 项目评价内容和方法扣分 图像对比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5图像层次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层次欠分明 5 投照野控制投照野过大或包括不全 5 伪影不影响诊断的伪影,如内衣扣、金属线 5

有可能误认为病变的伪影50 伪影范围较大,掩盖诊断区。50 呼吸伪影或运动伪影5~10 抽查胶片,有污片、划片、粘片 5 图像标识不完整5 图像重要标识如左右、姓名、性别错误50 摄影体位不标准15~20 特殊体位无标注,如腹部立位位,水平侧位10 摄影部位错误对照申请单和摄影部位是否一致 50 图像放大比例抽查胶片,图像放大比例是否一致5 用片统一,尺寸合理抽查胶片 5 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DR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分,扣完为止。 优:≥90分良:80~89分合格:70~79分不合格:<70分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2015年放射科诊断组十月份三基考试试题

2015年放射科诊断组十月份三基考试试题 姓名工号成绩 1.下肢摄影时,应当适用下列哪项呼吸方式曝光() A.平静呼吸不屏气B.平静呼吸下屏气C.深吸气后屏气D.深呼气后屏气E.均匀连续浅呼吸 2.颈部摄影时,应当适用下列哪项呼吸方式曝光() A.平静呼吸不屏气B.平静呼吸下屏气C.深吸气后屏气D.深呼气后屏气E.均匀连续浅呼吸 3.肩关节摄影时,应当适用下列哪项呼吸方式() A.平静呼吸不屏气B.平静呼吸下屏气C.深吸气后屏气D.深呼气后屏气E.均匀连续浅呼吸 4.心脏摄影时,应当适用下列哪项呼吸方式() A.平静呼吸不屏气B.平静呼吸下屏气C.深吸气后屏气D.深呼气后屏气E.均匀连续浅呼吸 5.腹部摄影时,应当适用下列哪项呼吸方式() A.平静呼吸不屏气B.平静呼吸下屏气C.深吸气后屏气D.深呼气后屏气E.均匀连续浅呼吸 6.胸骨后前位摄影时,应当适用下列哪项呼吸方式() A.平静呼吸不屏气B.平静呼吸下屏气C.深吸气后屏气D.深呼气后屏气E.均匀连续浅呼吸 7.头颅后前位摄影时,应当适用下列哪项呼吸方式() A.平静呼吸不屏气B.平静呼吸下屏气C.深吸气后屏气D.深呼气后屏气E.均匀连续浅呼吸 8.为患者摄影时,不能够选择下列哪项放射防护措施() A.增加焦-肢距B.减小照射野C.缩短曝光时间D.减小肢-片距E.屏蔽非照射部位 9.手后前位摄影时,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第二掌骨头远端置于照射野中心B.手掌向下平放于暗盒C.手矢状面与暗盒边缘平行D.焦-片距为75cm E.选用小mA,长时间,平静呼吸不屏气曝光 10.下列摄影位置中,显示舟状骨的最佳位置是() A.腕关节前后位B.腕关节后前位C.腕关节轴位D.腕关节尺偏位E.腕关节侧位 11.肘关节前后位摄影时,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中点置于照射野中心B.肘关节伸直矢状面与暗盒边缘平行C.手掌向下,肘关节平放于暗盒D.焦-片距为75cm E.平静呼吸不屏气曝光 12.肩胛骨摄影时,中心线应对准下列哪项垂直暗盒射入() A.肩胛骨喙突B.肩峰C.肩关节D.肩锁关节端E.肩胛骨喙突下方4~5cm 13.下列摄影位置中,观察跟骨左右两侧的最佳位置是() A.踝关节前后位B.踝关节侧位C.跟骨底跟轴位D.跟骨侧位E.足部侧位

医学影像学重点及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医学影像学:一门应用医学影像学设备,观察病 人体内器官形态和功能,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2、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 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的影像,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 3、人工对比:人工导入某种物质,使原本缺乏天然 对比的组织、结构间形成明显密度差,从而提高显示率的方法就称为人工对比,导入的物质叫做对比剂或造影剂。 4、流空效应:存在于磁共振成像中,由于信号采集 需要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就叫做“流空效应”。如心血管内快速流动的血液。 5、骨龄:是指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 出现及骨骺和干骺端骨性愈合的年龄。(对诊断内分泌疾病和一些先天性畸形综合征有一定价 值) 6、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 的骨组织消失。(见于炎症、肿瘤、肉芽肿)7、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 称为死骨。形成死骨的原因主要是血液供应中断(多见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也见于骨缺血性坏死和外伤骨折后) 8、骨膜三角(Codman三角):恶性肿瘤累及骨膜 及骨外软组织,刺激骨膜成骨,肿瘤继而破坏骨膜所形成的骨质,其边缘残存骨质呈三角形高密度病灶,称为骨膜三角。是恶性骨肿瘤的重要征象。 9、Colles骨折:又称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 骨远端2~3㎝以内的横行或粉碎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动,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10、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大,外力不易使 骨质完全断裂而形成不完全性骨折,仅表现为 骨小梁和骨皮质的扭曲,看不到骨折线或只引 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 11、骨“气鼓”(骨囊样结核):骨干结核初期为骨 质疏松,继而在骨内形成囊性破坏,骨皮质变 薄,骨干膨胀,故称为骨“气鼓”或骨囊样结 核。 12、骺离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骨折时,由于骨骺尚 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可经过骺板达干骺端而 引起骨骺分离,即骺离骨折。

放射科试题

2012年上半年放射科“三基”考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伦琴发现X线是在() A、1895年 B、1795年 C、1695年 D、1885年 E、1875年 2、影像诊断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是() A、病史 B、体征 C、图像 D、病理结果 E、检验结果 3、不属于X线装置的是() A、X线管 B、变压器 C、操作台 D、检查床 E、光学照相机 4、X线管是() A、真空五极管 B、真空四极管 C、真空三极管 D、真空二极管 E、真空荧光管 5、在X线管内产生X线时,大部分转换为热能,其中转换为X线者仅为() A、1%以下 B、2%以下 C、3%以下 D、4%以下 E、5%以下 6、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A、X线不是电磁波 B、X线波长范围为0.0006~50nm C、X线居γ射线与紫外线之间 D、X线比可见光的波长短 E、X线具有强穿透力 7、不属于低密度的组织结构是() A、脂肪组织 B、呼吸道腔 C、胃肠道气体 D、乳突气房 E、膀胱尿液 8、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X线图像由不同灰度影像构成 B、X线影像不会发生形状失真 C、X线束是锥形整投射的 D、X线影像有一定放大效应 E、X线影像可产 生伴影 9、下列关于X线检查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顺官,可采有人工对比 B、自然对比和人工对比是X线检查的基础 C、软线摄采用钨靶管球发射X线 D、普通检查包括荧光透视和摄影 E、放大摄影属于特殊检查

10、下列关于对比剂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分高、低密度对比剂两类 B、钡剂为常用造影剂 C、碘剂为常用造影剂 D、水溶性碘对比剂只有离子型 E、低密度对比剂多为气体,如二氧化碳 11、关于X线分析与诊断方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X线诊断是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之一 B、对X线图像应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 C、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推理] D、应注意投照技术条件 E、强调观察异常征象,对正常征象可以从略 12、关于X线防护,哪种说法不正确() A、应重视防护,控制辐射量并采取有效措施 B、合理使用X线检查,保护患者与工作人员 C、尤其重视孕妇、小儿患者的防护 D、屏蔽防护是使用原子序数高的物质作为屏障的措施 E、距离防护是利用X线辐射量与距离成反比这一原理,增加X线源与人 体间的距离以减少辐射量的措施 (二)B型题(每题2分,共14分) 问题13~15 A、荧光效应 B、感光效应 C、电离效应 D、生物效应 E、穿透性 13、X线成像的基础基于() 14、透视检查的基础基于() 15、X线摄影的基础基于() 问题16~19 A、体层摄影 B、软线摄影 C、放大摄影 D、荧光摄影 E、普通摄影 16、平片难于显示重叠较多的部位,为了解病变内部结构,应用() 17、乳腺检查,应用() 18、显示细微病变,应用() 19、缩微摄片,集体体检应用() (三)C型题(每题2分,共14分) 问题20~23 A、密度高,X线照片呈白影 B、密度低,X线照乍呈黑影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