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南京明城墙风光带保护开发中的步行系统构建策略研究

041、南京明城墙风光带保护开发中的步行系统构建策略研究
041、南京明城墙风光带保护开发中的步行系统构建策略研究

南京明城墙风光带保护开发中的步行系统构建策略研究

疏唐昊 孙世界

摘要:在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城墙的性质由古代的防御职能变为了城市地标,对城墙的保护开发成为热门话题,在城墙周边设置步行系统是主要方式之一。本文首先对南京明城墙风光带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并对风光带现状开发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接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总结出国内外城墙周边步行系统设置的主要手法,为南京明城墙风光带的步行系统规划提供思路。然后从车行穿越交通、公交系统、开敞空间三个方面通过分析南京明城墙风光带周边步行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确定明城墙风光带的保护要素、改善车行系统、增加步行道路三点策略。最后,选取明城墙风光带中有代表性的三段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前文提出的策略对其周边步行系统提出具体优化建议。

关键词:南京明城墙风光带;保护开发;步行系统

0.引言

在诸侯割据、战争频繁的城市形成的早期,城墙具有重要的御敌、巩固政权的作用,它也曾是中国城市文明的象征,城墙文化有着深厚的社会根基。 在近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强烈的政治职能己经大为削弱,经济的发展以及建设浪潮的掀起使城市空间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更广阔的地域推进,象征着高度物质文明的城市边界和以防御功能为主的城墙此时已经名存实亡,人们已经将城墙视作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道路上的绊脚石。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国内甚至出现过大范围的拆城墙活动,各地的城墙均受到了严重破坏,幸存下来的城墙也是千疮百孔,完整保存的已经不多。直到近些年,古城墙的价值得到重新认识和肯定,一时间对古城墙的保护和开发成为研究热点课题,而以城墙为依托设置步行系统则是其中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之一。

1.研究背景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公元1366年,建成于1386年,历时21年。城墙由内城和外郭组成,其中内城总长 35.676公里,目前保存较完好的有21.35公里。

为了对明城墙实施保护开发,南京市政府于 1998 年通过了《南京明城墙风光带规划》。规划中对南京明城墙风光带的定义是城墙本体和其所依附的风景资源总和。南京明城墙的特

色是依山傍水,城墙与山水已浑然一体,因此,光对城墙本体的保护是不够的,应当对城墙本体、城墙遗址、护城河以及周边的山林水系实施全面保护。按照这个规划,结合城墙的抢险维修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南京市政府搬迁了城墙两侧 15 米保护范围内的居民约 3770 户及工矿企业单位占用的 646 万平方米用地,在此基础上,在城墙段落两侧和护城河两岸营造 15—20 米宽的绿化带,形成一个绿色生态长廊。

如今,南京明城墙外侧步行系统已经基本贯通,主要方式是修建环城墙绿道。而城墙内侧,玄武门至解放门、东水关至武定门、中华门两侧部分区域、清凉门、华严岗门至挹江门、狮子山等区段已基本贯通,神策门至玄武门段正在进行景观改造,内侧步行系统仍有很多空白地段,尚未贯通的约有十几公里。

2.国内外城墙周边步行系统建设概况

结合城墙及遗址建设步行系统,给行人提供休闲游憩空间的案例不在少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典型案例的实际做法,以期为南京明城墙风光带的步行系统提供参考。

2.1国外建设概况

国外利用古城墙建设步行绿带的实践很多。有些国家利用城墙与城市道路之间的空间来营造带状步行廊道。如维也纳的多瑙河沿河绿带,是奥皇在1857年拆除古城墙的基础上沿多瑙河与沿岸道路修建的绿带,其中包括了大大小小不同形态的公园、广场、小品等。意大利在改建罗马时沿奥勒利安城墙外修建一条城市道路,依托城墙和城市道路修建步行绿带。此外,有些国家利用城墙遗址和周边地带开辟步行绿带,如德国明斯特城墙已经只留下遗址,但是他们沿着城墙原址建造了带状花园,沿路有其独特的自行车道,强调出曾经古城墙的存在。沿路有如法国巴黎一共有五道城墙,虽然大部分已经被拆除,但在原有城墙遗址上结合周边环境形成绿带、林荫大道等,为行人提供步行游憩的良好环境。还有荷兰的纳尔登、西班牙的塔拉戈纳等,也是直接利用城墙遗址营造景观形成带状步行廊道。

2.2国内建设概况

国内有些城市通过对城墙及遗址进行修复,并环绕城墙修建体验型步行道路。如西安环城公园就是一处结合了西安城墙、护城河、环城林带一体的综合性公园,通过对城墙本体的修复和部分改建、护城河的治理、修建环城绿带三种方式,来为城墙周边营造良好的步行环境。此外,还有苏州城墙、荆州城墙等,也是在城墙及遗址周边设置步行系统。有些城市通过建设城墙遗址公园来设置步行系统。如开封城墙,整个城墙只开发了大梁门、南城墙西段

和北城墙三段,公园以城墙遗址为依托,结合绿化带、休闲区等城市景观来设置步行道路。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结合城墙遗址建设带状公园,并建立两套道路系统:与城市道路相交的车行道路、沿护城河的滨水步行道路。

2.3案例总结

在步行系统的设置方面,国内和国外有着相似性与差异性。相似性表现在整体的规划中,多是通过依托城墙设置绿带来布置步行道路,绿带中多结合游园、广场、公园等开敞空间。差异性表现在国内多在城墙遗址上附着多样化的设计,设置多样化的步行区,国外则在绿带周边配置简单的植物。

城墙周边的步行系统构建,不单单是设置步行道路,我们需要将其放在大环境中审视,要将它与整个城墙周边现状的开敞空间、护城河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系统。

3.明城墙风光带保护开发中的问题总结

3.1车行穿越交通与城墙保护的矛盾

在明城墙风光带的规划中,按照道路与城墙的平面关系,与风光带有关系的道路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与城墙成纵向的道路,这类道路又可分为穿越城墙和不穿越城墙两种,另一类为横向道路,在平面关系上是与城墙平行的。

城墙穿行交通示意图

穿越城墙的纵向道路较多,是因为旧城集中了主城大部分工作单位,新区以居住功能为主,为解决日益紧张的新旧城区交通,客观上需要加强新旧之间交通通道的建设,明城墙作为旧城区的界限,故有很多纵向道路通过。在现有和规划的纵向道路中,有很多与风光带之间有着冲突或不相协调,而这些矛盾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另外,在风光带地区的横向道路仅仅起着交通作用,与城墙风光带并无内在联系,甚至离城墙较近的路段会因为车辆行驶带来的震动对城墙本体有着不利影响。

3.2风光带周边公交系统不够完善

步行交通作为短距离的出行方式,在中长距离的出行中与公共交通的接驳换乘也是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因此,城墙周边的公共交通系统是否完善对步行交通影响很大。

城墙风光带周边公交站点较多,分布较为平均,相对其他地段而言,老城南站点分布较少。整体来说,通过搭乘公交的方式与步行交通接驳比较方便,即公交可达性比较好。南京现有地铁1、2号线与风光带联系并不多,设置在风光带周边的轨道交通站点也很少。在未来,这一情况将有所好转,已规划和在建地铁线路覆盖面较广,与风光带的联系较多,其周边也将设置有较多地铁站点。从远期来看,公交系统不够完善这点问题将得到改善。

3.3风光带周边开敞空间较为零散

风光带周边开敞空间资源丰富,主要形式是以公园和风景区,且分布较为均质。其位置

城墙穿行交通示意图

以处于城墙外侧居多,城墙内侧也有分布,主要是在西段和南段。

开敞空间本身也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步行系统,但风光带周边的开敞空间分布较为零散,没有连贯的步行路径将它们串联起来,无法在城墙周边形成一个完整的步行系统。

明城墙风光带周边开敞空间统计表:

编号 风光带周边开敞空间

1 狮子山风景区、刘伯承广场、护城河滨水绿带

2 神策门公园、护城河滨水绿带

3 鸡鸣寺、玄武湖、北极阁公园、玄武湖前广场、九华山公园、花卉公园、白马公园

4 明故宫遗址、钟山风景区、琵琶湖景区、植物博览园、梅花谷

5 月牙湖公园东水关遗址公园、夫子庙商业步行区、白鹭洲公园、瞻园

6 东长干公园、西长干公园、中华门瓮城、老门东、胡氏花园、内秦淮滨水景观带

7 西水关、东湖公园、莫愁湖

8 清凉山公园、石头城遗址公园、乌龙潭公园、汉中门广场

9 小桃园、古林公园、八字山公园、绣球公园

城墙穿行交通示意图

4.明城墙风光带周边步行系统的构建策略

4.1确定明城墙风光带的保护要素

风光带的保护开发原则是把明城墙和周围环境看成是一个整体,依据城市的历史选择延续明城墙风光带基本要素,并保留它们之间的必要联系。明确风光带的保护要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评价风光带周边的步行系统。

1)全面保护城墙本体。明城墙是国家级文物,对其本体的保护是风光带一切开发建设的前提,要完整的保护明城墙,不仅要保护其现存实体部分,还要保护其遗址部分。

2)保护好与城墙有密切关系的城河山体。在古代它们与城墙主要是军事意义上的联系,今天,它们体现了南京的“山水城林”特色,是明城墙风光带的组成要素。

3)重点保护城墙的关键“点”。“点”指的是城门、水关,这些“点”是城墙建筑艺术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墙的步行交通节点,保护好其周围的空间环境,将是风光带步行系统上的点睛之笔。

4.2改善车行交通系统

车行交通是提升风光带周边可达性的一个主要交通方式,但不代表到达风光带周边的道路适宜越多越好,过多的穿行道路和过近的平行道路反而会对城墙本体有着不可挽回的破坏,对构建一个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也不利。

1)调整风光带地区干道路网,尽量减少城市干道的大量车流通行对城墙本体造成的不利影响,原则上不在城墙周边设置交通干道,而是通过完善周边地区的干道系统,适当加大通行能力来缓解此地区的交通需求。

2)废弃交通流量承载不大的,而又对风光带影响较大的道路。在未来规划中,原则上禁止设置穿城的城市支路,对于城墙周围的干道,尽量采用对城墙风光带影响较小的替代方案。

3)在建筑密集的风光带地区,增加必要的沿城墙道路。据南京市文物局调查,在建筑密集的城南地区,那些保护的较好的城墙段,往往在其周围辟有道路。在城墙边开辟道路,一方面,道路本身的空间特征和市政功能有利于城墙及其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避免了其它用地对城墙15米保护范围的不利侵占。

4.3合理增加风光带周边步行道路

风光带周边已建设有相当丰富的开敞空间、绿带等,在风光带设置周边步行道路的目的是将整个风光带的现有步行系统串联起来,针对不同类型的风光带地段,步行道路的设置原

则也将因地制宜。

1)当城墙风光带周边有绿地、公园、广场等开敞空间或步行街区的时候,步行道路可结合其设置,加强现有慢行节点与风光带步行系统的联系。

2)当城墙风光带周边有护城河或其他水系时,慢行路径可结合滨水步道设置,达到较好的景观收益。

3)在周边慢行可达性较差的城墙风光带,可沿城墙设置步行道路。新规划的慢行道路应该于纵向现状城市道路或支路相连接,增加风光带周边的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的联系,从而改善风光带的可达性。

4)在没有实体的城墙遗址部分,可沿着遗址设置体验型慢行步道或采用遗址公园的形式进行展示。在紧邻交通干道的城墙遗址地段,建议在城墙两侧15米保护范围内清空建筑物,在此基础上,在城墙两侧和护城河两岸营造绿化带,形成绿色生态长廊。

5)对于现状用地紧张、保护范围内拆迁困难的城墙风光带段,慢行道路可依托现状城市道路设置,并适当改变其功能,如降低道路等级、单向行驶等,用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进行适当拓宽。

5.实例研究

针对前文提出的策略,选择风光带中不同类型的三段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步行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

城墙分段研究区位图

5.1东水关至武定门段

本段研究范围从东水关起到武定门止,整体城墙保存较为完好,城墙外环绕秦淮河,整体环境较好。

5.1.1现状评估

1)车行交通分析

地块周边纵向道路有三条: 长乐路、小石坝街、东关头路,其中长乐路为穿行道路,道路等级为城市干道。横向道路有两条:东关头路、武定门北巷,均为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度较小,通行性不佳。

2)步行交通分析

地块城墙外侧被东水关遗址公园和武定门公园覆盖,公园内部步行系统相对完整,整体步行环境良好。地块城墙内侧步行交通主要依托城市支路,步行环境相对较差。

5.1.2步行系统构建

地块周边车行交通可达性良好,加上城墙内侧为白鹭洲公园和小区用地,周边用地相对紧张,城墙外侧为开敞空间,因此车行道路不建议新增或调整线性。

城墙外侧被东水关遗址公园和武定门公园覆盖,整体步行环境较好,但公园之间缺乏步行道路衔接,因此新增一条步行道路来沟通公园内部步行系统,并将原有城市支路武定门北巷北延,并将其改为步行道路。城墙内侧用地相对紧张,东关头路与城墙之间距离较近,没有办法实现沿城墙设置步行道路,因此将东关头路往西侧拓宽,增加其人行道的步行空间,并建立步道与白鹭洲公园内部的步行系统相衔接。

东水关至武定门段步行系统规划图

5.2长干门至集庆门段

本段研究范围从长干门起到集庆门止,整体城墙保存较为完好,城墙全部为实体部分。城墙外侧为秦淮河,滨河地段设有环明城墙绿带,城墙内侧为老门西古建筑群落,整体环境较为杂乱。

5.2.1现状评估

1)车行交通分析

地块周边纵向道路有三条:中山南路、集庆路和鸣羊街,其中中山南路和集庆路为穿行道路,道路等级为城市干道;地块周边横向道路有一条,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主要功能为过境交通,对城墙周边车行可达性影响不大。

2)步行交通分析

城墙外侧西部靠凤台路段步行道路几乎完全缺失,步行空间只能依托快速路的人行道。外侧南部则步行系统较为完整,主要形式是以明城墙绿道结合滨水步道。城墙内侧为老门西地区,建筑低矮杂乱,且大部分建筑侵占了城市15m保护范围,沿城墙步行道路几乎完全缺失。

5.2.2步行系统构建

地块周边横向车行道路较为不足,需沿城墙内侧15m保护范围设置城市道路,一方面改善地块周边车行可达性,另一方面可避免建筑对城墙15m保护范围的不利侵占。

城墙外侧西部为快速路,不适宜直接沿城墙设置步行道路,建议沿护城河对岸设置滨水步道,并将其与现状滨水步道相衔接,可通过架桥的方式与护城河对岸的明城墙绿道相连。城墙内侧可在城墙与新设置的车行道路之间布置步行道路,并通过步道将其与周边的胡氏花园相连接,增强整个地块步行交通的系统性。

长干至集庆门段步行系统规划图

5.3集庆门至西关头段

本段研究范围从集庆门起到西水关止,城墙北部靠近西水关部分为遗址部分,其余部分城墙保存完好。

5.3.1现状评估

1)车行交通分析

地块纵向道路有两条:集庆门大街、中山南路,均为城市干道;横向道路有两条:凤台路、来凤街,其中凤台路为城市快速路,以过境交通为主要功能。地块整体车行可达性较好。 2)步行交通分析

城墙外侧靠凤台路部分步行道路几乎全部缺失,步行空间只能依托快速路的人行道。内侧被建筑侵占15m保护范围较多,步行道路几乎全部缺失。

5.3.2步行系统构建

地块周边车行交通可达性良好,加上城墙内侧为小区用地,周边用地相对紧张,因此车行道路不建议新增或调整线型。

城墙外侧为快速路,不适宜直接沿城墙设置步行道路,建议沿护城河对岸设置步行道路,并通过集庆门桥与城墙内侧的步行道路相衔接。城墙实体部分内侧在拆除侵占15m保护范围的建筑的基础上,沿城墙设置步行道路;城墙遗址部分在城墙原来遗址处设置步行道路,并与北侧的西水关遗址公园(在建)内的步行系统相连接。

集庆门至西水关段步行系统规划图

6.结语

步行系统建设是明城墙风光带规划的重要部分,认识明城墙风光带保护开发中步行交通所存在的问题,确定具体的规划对策,将有力促进风光带的保护和开发。

注释

文中出现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1)杨新华.南京明城墙[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陈绪东.南京明城墙风光带保护开发中的道路规划[J].规划实例,2001,25(4).

(3)刘正平.南京明城墙风光带规划[J].城市规划,2001,25(4).

(4)邓芳岩.南京明代城墙保护初探[D〕.南京:东南大学,2003.

(5)何婷.城墙遗址保护中的展示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6)潘琴.荆州城墙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与更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7)陈峥.南京明城墙环城绿带的游憩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作者简介:疏唐昊,研究生,东南大学;

孙世界,副教授,东南大学。

商业街设计说明

商业街设计说明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和创天地步行街项目 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则 项目背景 项目地处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建设用地紧邻新宁河,拥有绝佳的地理环境和休闲娱乐氛围,城市道路交错于此,交通十分便利,地型所处位置极佳,属于典型的主城开发核心片区。 地块一为不规则多边型,红线范围内南北最长约371米,东西最宽约356米。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04320平方米。规划建设为商业、住宅、市民广场等配套一体的新型住宅区。地块为不规则条形,小区地块外用地你建地面积为33960平方米.湿地公园带、晨练步道、音乐广场、两条桥为一体的沿河景观带,长约2公里。 设计依据 (1)四川省开江县和创天地步行街项目规划、建筑设计任务书以及甲方要求。 (2)用地红线图 (3)甲方提供的该区域地形图及相关电子文件。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67—97) (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3)《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2005) 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人居的环境空间。 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 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推广新技术。 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 建设场地及自然条件 ⑴该项目地处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拥有绝佳的商业氛围,城市道路交错于此,交通十分便利。 第二章总体规划设计 项目背景

(完整版)大唐不夜城总体景观设计说明要点.doc

西安大唐不夜城总体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和现状 西安是闻名中外的四大古都之一,俗话说:“一千年中国看北京 , 两千年中国看西安”。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到唐朝,西安大部分时间 都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 甚至是当时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中心 , 中国历史上两个最强大的王朝汉朝和唐朝都将都城建在西安。特殊的 历史文化背景,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旅游商业开发和城市经营创 造了特色鲜明的资源优势。西安曲江围绕大雁塔打造的重现大唐盛世 的大唐不夜城,将是世界上最长的文化商业步行街。 2、区位分析 大唐不夜城项目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举世闻名的大雁塔南面, 东边与西安著名的旅游景点大唐芙蓉园相邻。是西安打造大雁塔为核 心的旅游商业服务圈的重点工项目,曲江新区发展的北大门。 3、设计范围 大唐不夜城总体景观规划设计范围由文化交流广场、庆典广场、 商业步行街及唐城墙遗址公园组成,总面积约 19.17 万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原则和目标 1、设计依据 (1)大唐不夜城总体景观设计招标文件 (2)大唐不夜城总体规划平面图 (3)地形图等基础资料 (4)大唐不夜城基础资料汇编 (5)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

2、设计原则 1、以盛唐文化为主线的原则: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大唐不夜城不仅是唐文化的现代演绎,且是兼有现代文化,世界各国文 化互通、交流的多样化集合形态。 2、唐文化的多样性与现代商业活动内容相结合的原则:大唐不夜城总体景观规划要充分体现出盛唐文明的多样性,包括政治、经济、 文化、民生等。运用盛唐文明的元素与现代展示手法相结合的方式突 出她在现代商业中的地位,强调经济效益。 3、贯彻执行相关政策、法规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和有关规范、规定,以及西安市规划委员会为本工程下 达的规划设计条件与要求。 4、整体性原则:满足分区规划设计条件的同时,应注重总体景观规划的整体性、协调性。开放空间重点考虑步行街、文化交流广场及 庆典广场的景观处理,加强中央景观与周边建筑环境的联系。 5、差异性原则:景观总平面布局上,各地块应根据功能特性不 同,分区做相应的设计,并充分考虑人流的引导及疏散。 6、经济性原则:工程造价合理,工程技术经济可行,充分考虑远期经营需要,运营和维护费用合理,具备有效的节能和环保措施。 7、实用性与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8、技术工艺的先进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9、讲求故事性序列的原则:规划遵循“开端(大雁塔南广场)衔接大唐不夜城项目——高潮(文化交流广场)——收局(活动庆典广场)”这样一种故事性的序列。 __3、设计目标 “融古托今”吸取汉唐文化的精髓, 将其融入景观。将其建设成为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融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钦购物、

商业街景观方案设计

商业街景观方案设计 商业街景观设计是在狭小的空间里面进行创意,一个好的商业街景观设计可以带活这里的商业业态,聚集人气的。下面是商业街景观方案设计,为大家提供参考。 **商业街项目商业业态以娱乐和综合商业为主,服装购物为辅,项目业态布置中缺乏美食布置,缺乏美食的吸引力,导致现状人气不足,在二期项目中建议增加美食比例,打造吃喝游玩购物一体的多重消费体验式的商业街,本次为商业街景观设计的文化和环境营造策划。 1、项目位于**省**市沙坝地,东靠开化北路,北临盘龙河,南到沙北路,总用地面积为6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面积3万平方米,二期面积3万平方米,均为底层商业,高层公寓或者住宅的建筑布局。 2、**概况:**市是多民族聚居市,世居**的各民族在悠悠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独具特色文化,形成了“壮族能歌、苗族能跳、彝族善舞”的独特民族文化体系;此外还有各少数民族的婚俗、葬礼、歌舞、服饰、食品、习俗等,更是风趣奇异,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年**市域总人口规模在62万人左右,城镇化率为%左右。**年市域总人口规模在73万人左右,城镇化率为70%左右。**年域总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规模在605万人左右,城镇化率为81%左右。**年中心城区城镇人

口规模为70万人。 1、项目的优势 项目位于**城的传统商业区心,地理位置优越,其中**市城市总体规划把包括项目所在地范围内的**城市中部建设成为商贸的空间载体。 项目紧依盘龙河——景观优越。 **中心城区是典型的“两山夹一河”的城市格局,盘龙河九曲十八弯穿城而过。**应因地制宜,全力打造“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的绿色家园。形成以盘龙河沿河绿化为重点,广场公园绿化为节点,道路绿化为纽带,小区绿化为补充,面山绿化为屏障的生态绿网。 项目紧依开化路,交通便捷: 开化路为**城南北主要通道,人流车流繁忙,项目东侧紧靠开化路。沙中路和沙北路都紧靠项目地,为项目的交通便捷性提供了方便。 2、项目不足 项目周边环境杂乱,特别是沙北路以南,还有大量传统民居,居住人群参差不齐。盘龙河河水浑浊,河岸脏乱,特别是烤鸡商业街一侧,垃圾遍野,岸边还有垃圾房和公测。 在项目地周边未形成有效的商业景观,城市高端消费水平总体不高。 项目内部环境未进行系统的景观设计,环境暗淡无光,

古北黄金城道步行街景观设计说明

古北黄金城道步行街景观设计 这是一个需要仔细阅读的设计!每次看到它的图片都想再次转发,希望精品的设计能得到后续精品的管护!中国时下管护应当要提到和设计同等重要的层次上了 上海古北(集团)委托SWA在繁华的上海市设计一条步行街(古北黄金城道步行街)。步行街跨越三个城市街区,两侧是20楼层高的住宅大厦,大厦的第一层是零售商店。步行街的两端是SWA设计的公园。新的步行街带动附近地区的活力,是上海市的新亮点所在。步行街上有广场、喷泉、咖啡店、饭店、零售商店、剧场和一个四周环树的阶梯平台。 步行街位于人口密集的古北新区,它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露天场地,它是这座繁忙城市的一处桃源胜地。古北路是一条大型的商业街,和步行街道西口交叉。交叉处有一个雄伟的广场,上面有一个大型喷泉,这个广场是步行街和商业街之间的缓冲区。 步行街的景观设计中融入了现代元素和法国古典风格。高大的银杏树沿着商店前的街道排成一排,让住宅大厦自然地过渡到街道花园;四季常青的樟树和城市的硬边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树木组成了一个全年的迎客“天篷”;而每年落叶的樱树能让你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为了能刺激人们的各种感觉,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也采用了一些芬香植物,如桂花树,细小的黄色花朵能散发出成熟桃子和杏子的香味。 古北新区拥有一个快速发展的华侨社区。这个发展地区的社会生态也对设计有着巨大的影响。带有微笑的室外区别,商店、画廊和饭店的室空间和30英尺宽的人行道融合在一起。铺石路面和定制的户外座椅加强了大厦和露天场地之间的联系。 距离大厦一楼商店不远处是步行街的中央广场,上面大量的长凳和浓密的树荫为住户提供了一个社区交流场所。家长们坐在长凳上,看这他们的孩子滑旱冰,而老人们则在小的花园区打太极。 这次景观设计也非常注重细节,铺路材料使用了中国庙宇的屋顶砖。一些华丽的建筑像玻璃宝石一样座落在每一个区域的中央——这些地方不仅实用,而且美丽。设计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摩天楼群中的舒适之地。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对成绩评定(百分制填写) 毕业设计作品阐述毕业论文 分值: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内容摘要:城市商业景观往往是市民和游客集中的场所,是城市文化的具体体现,通过商铺和街道围合成线形空间,融城市文化景观和现代商业气氛为一体,对市民和外来游客都很有吸引力。它既是市民放松、休闲、娱乐、购物场所,也是游客感受当地文化、体验风味小吃和购买地方旅游纪念品的最佳选择。商业景观设计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文明程度等方面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与人工环境建设系统交融的公共开敞空间。科学的、合理的、艺术的商业景观设计是平衡生态系统、改善环境、创造区域文化特色、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城市文化;商业景观;自然;人工 Abstract:city commercial landscape is often the public and tourists centralized place,is the embodiment of city culture, the shops and streets around the synthesis of linear space, into the city cultural landscape and modern commercial atmosphere as a whole, are very attractive to the public and visitors. It is not only the people to relax, leisure, entertainment, shopping,but also tourists feel the local culture, experience the local snacks and souvenirs to buy the best choice. The commercial landscap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gree of civiliz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is a blend of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and the artificial environment of public open space. The scientific, reasonable, art in commercial landscape design is the balance of ecological system,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create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o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important way. Keywords: city commercial culture; landscape; nature; artificial

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灰汤紫龙湖南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一、设计背景 1、本广场用地狭长,位于灰汤国际温泉度假区紫龙湖核心景区的南入口。也是灰汤健翔综合商业开发项目的南入口。需要同时满足核心景区入口广场的要求和商业地产开发项目南入口的要求。 2、东边蒋琬路将来是步行街,场地内部需要增加一条机动车道,并结合布置40个停车位供游客使用。 3、广场南端正对着长花灰韶高速路的连接线路口,是未来灰汤度假区的门户位置。 4、广场东临紫龙湖,湖岸线较长。对岸是紫龙湾温泉大酒店。 二、设计思想 1、设计目标:打造大气、优美、温馨、引人入胜的文化景观休闲广场 2、设计理念:“三带迎宾” 设计绿青黄三条景观带连接南端主入口的沸玉广场和北端商业区的紫龙广场。 “绿带”指蒋琬路东边的机动车绿道,夹在两侧的绿化当中,引导游客驾车进入生态停车区。“青带”指中间由青石板和青砖地面为主的步行景观道,是游客从入口广场进入商业区的主要道路,种植带和微地形隔离机动车道,可横向进入滨水带。 “黄带”指滨湖的木质栈道,是游客休闲观光和亲水活动的场所。 三、总体设计 1、空间结构 三条纵轴一条横轴、两个广场 三纵轴就是三带 一横轴联系停车场到滨水区的木平台 南北两个广场:沸玉广场和紫龙广场 2、交通分析 人车分流 “绿带”是车行道,包括停车场、南端车行出入口、北端度假别墅区专用出入口; “青带”是主要人行流线,主要流向北端的商业区,有三个人行出入口; “黄带”是休闲观光的人行流线。 3、种植设计 绿道两侧种植香樟、栾树等较为高大荫浓的乔木。 车道与人行区的隔离带选用斑竹、凤尾竹、红枫绣线菊、金桂等色彩丰富和四季变化的树种,并配以景天、甘野菊、八角金盘等地被植物。 滨水区种植水杉、垂柳、荷花、鸳尾等亲水植物和水生植物。 四、具体景观设计 南广场八景 1、灰汤沸玉 沸玉广场中石阵喷雾景观,寓意温泉形成的“灰汤沸玉”景观。

南京明城墙的保护与开发

南京明城墙的保护与开发几千年的历史沧桑给悠悠中华留下一份深沉的底蕴,在璀璨的中华文明中,南京以其独特的视角吐呐着那份繁华与稳重! 早时吟诵“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这首《石头城》时,南京就让我有了无限暇想。长大后更觉其与众不同。 十朝金粉给南京的气质抹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浓厚的历史积淀更增添了它的韵味。南京不同于其它古都:别的古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则是把历史溶解于自然。它依山傍水,气势开阔,有“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等种种胜景。而我认为最负胜名的当首推南京古城墙。 南京明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定都南京的产物和象征,是中国历史上唯—建造在江南的统一全国的都城城墙。 它始建于元末至正二十六年(即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6年),历时21年之久。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墙构成。其中,南京京城墙,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3.676公里,比首都北京

的古城墙还长出0.776公里。而南京古城墙的外廓城周长则为60公里。 数百年的沧桑,宫城、皇城、外廓三圈城墙已毁坏殆尽,惟有高大的京城墙,除城门等木构建筑不复存在,城墙依然屹立。所以,现在通常所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即指京城墙。 南京的城墙,为我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我国秦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 早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之后,企图进一步吞并楚国,他看中了位于现在南京中华门的长干里一带,召见他的谋士范蠡监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当时的“越城”很小,城周只有1公里又80步,占地面积也只有6万平方米,称作“越台”。到了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又在南京清凉山(又叫石头山)筑城,称为“金陵邑”,这也是南京又称“金陵”、“石头城”的来历。到了公元前211年,孙权又在金陵邑故址构筑“石头城”,即今日南京的重要历史遗存“鬼脸城”,这是当时的军事要塞,它依山为城,因江为池,地势十分险要。 当然,南京十朝建都史中最辉煌的一页当数元末至正二十六年,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开始建造的明城墙。它东连石头城,南贯秦

浅析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设计

浅析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设计 摘要:上海市南京路是极富历史文脉和商业价值的著名传统商业街。全面介绍了南京路步行街建设实施方案,并结合实践经验和现代商业步行区的规划理论,提出了步行街区的发展构想,以及对目前“步行街热”的看法。 关键词:南京路步行街设计 南京路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是上海的城市标志之一,是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为促进中央商务区的完善,适应人民群众消费水平和要求的提高,重塑和强化“中华商业第一街”的形象和地位,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98年8月正式宣布了关于建设南京路步行街的决定,对南京路现有的商业、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其购物、旅游、商务、展示和文化等功能,把南京路建设成集购物、餐饮、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环境优雅、文化层次高、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步行商业街。 南京路步行街由黄浦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黄浦区城市规划管理局组织牵头该项目的规划设计。通过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设计方案、专家组评审的方式,确定法国夏氏建筑师联合事务所和法国拉德芳斯公司合作设计的方案为中选方案。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黄浦区城市规划管理局共同承担总体方案的深化和施工图设计。 一、历史沿革及建设背景 南京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派克弄”,1865年正式命名为南京路。1908年,南京路开通有轨电车,路面采用铁藜木铺设,其后

的20~30年间,南京路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发展高潮,即由原来的小商摊、小商店转向大型百货商厦,相继建成了和平饭店、四大公司、国际饭店等建筑,为南京路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90年代,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南京路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纷纷建起新型的综合性商业楼,使南京路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5年7月15日,南京路实施周末步行街,拉开了南京路功能开发的序幕。 南京路步行街的设想已经形成了多年,但由于南京路是上海市主要的东西向交通干道,其周围又没有相应的道路取代其交通功能,因此该设想一直未能实现。1997年,黄浦区人民政府斥资完成了九江路 河南路—西藏路 的拓宽工程,继而于1998年拓宽辟通了天津路 四川路—浙江路 ,1999年又将九江路辟通延伸至南京西路 黄河路口 ,另外大容量公共交通地铁二号线当时也即将竣工通车,步行街正位于地铁河南路站和西藏路(人民公园)站的区间段上,这些都为南京路步行街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二、设计简介 1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和设计原则 1 指导思想学习借鉴国外商业街建设的成功经验,充分展现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特色,继承和延续南京路商业街的历史文脉,以人为本,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城市商业环境。 2 功能定位南京路步行街的建设要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要把南京路建成集购物、旅游、商务、展示和文化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全天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大连乾豪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总体概念的主题定位 延续甲方提出的楼盘开发理念: “自然,阳光,人文,健康,运动” “移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 “开放式公共绿地,封闭式组团管理” “各组团的公共绿地应有良好的识别性” 根据上述的主题想法,设计师将此一一融入整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 设计将总体规划分为三部分去着手深入。分别为:开放式公共绿地的景观规划;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居住区组团中的公共绿地设计。以下逐一介绍。 开放式公共绿地景观规划 开放式公共绿地贯穿于整个楼盘的南北,因楼盘按三期开发销售,设计为使每期开发时都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公共绿地,考虑在每一期设计一处公共活动的广场,并以广场为景观核心向四周辐射,这不仅充分考虑了整盘在公共绿地设计中的均好性,同时也满足了每一期楼盘在开盘时都有自己的核心景观内容。 设计在考虑了公共绿地均好性的同时,还注意到绿地在三期建成时,整体的连贯性。并能始终融入“移动的森林”的主题。景观将常绿及色叶乔木有规律的由北到南成组成团的布置在中心开阔的常绿草坪中 ,从而寓意森林在流动的概念主题。在“流动的森林”下方设计师考虑布置常绿及开花色叶灌木,灌木按优美的 S 型布点种植。根据灌木不同的色差及开花时期的不同布置,小区居民在四季变化时将会欣赏到宛如流水图案般变化的灌木种植,从中寓意“花海在流动”的概念主题。乔木与灌木的种植理念反映设计师想表达“流动”的主题概念,将植物引喻为流动的水。 设计在分析了基地规划图后( 04-12-28 ),认为规划在公共绿地中设计的两条消防紧急路过为浪费,也使绿地东西两侧的组团间距离过于狭窄。景观考虑尽可能的将消防要求的扑救场地设计结合到各个组团中,使中心公共绿地的宽度加大,从而能使景观有更好的发挥空间。为此景观提出将一条 4 米宽具有景观意义又兼消防要求的路 S 型环绕点式小高层布置,在 S 形路两侧布置寓意“流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主题的植物,使单调的消防路具有设计的生动性。

西乡樱花湖步行街景观设计说明

西乡樱花湖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说明 一、公园概况 西乡樱花湖位于西乡县城北席家沟,因盛产素有果中“玛瑙”之称的樱桃而得名,距今已有200多年。沟内樱桃树以天然形成,经人工种植,逐渐形成规模,面积约20多公顷。樱桃树每年3月初为开花季节,4月下旬至五月上旬为果实成熟期。鉴于樱桃花期、挂果期较长,气候适宜,是休闲旅游的最佳时期。 二、设计理念 我的设计的区域为樱花湖的步行街景观设计,思路是现代简约风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设计成交通便利和景观美化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景区。 三、场地分析 场地优势: 樱花湖的樱花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初步形成了覆盖湖面的格局。 存在的问题: 1、人工开发过重,造成了湖岸周围地表裸露,严重使湖的面积减 少。 2、自然植被过分单一,环境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3、植物种植缺乏规划,茶叶种植和樱桃种植属于人们自发混合种 植。使得景观效果受到影响,不能形成很好的观景效果;在 坡度大的区域种植茶叶从而造成水土流失。

四、设计原则 1、生态性的设计原则: 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气候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围绕以樱花湖的水体景观为主,和岸边造景相结合,充分运用乡土树种,植物配置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使景观与当地自然风景相和谐,形成一条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生态景观”,成为自然景观的补充和完善。 2、亲水的设计原则: 水,对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园林的亲水性设计就是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樱花湖作为中心水体也是整个景区的主景,因此,水景布置在这里体现的重点就是“借景”,铺装硬地,布置园路,点缀景观建筑小品,所有的铺装小广场、园路、景观小品均依樱花湖展开,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惬意,同时,又可从立面上丰富景观效果。 3、休闲的设计原则: 休闲性是现代生态度假景区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生活性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又是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人本主义”原则的重要标志之一。任何设计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生活,给人的生活带来欢乐、悠闲、幽雅的感受,所以在设计中精心设置了园路,休息观景亭等,达到道路线型流畅、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效果。

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景观分析评价

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景观分析评价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在城市生活中,步行街已成为城市的窗口和名片,它的发展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时尚和进步。

?用地环境分析:南京路步行街的规划范围为东起外滩,西至黄河路,全长约1.9公里。南北分别以九江路、天津路为界,纵深200米左右。

?河南中路至浙江中路段:该路段原有建筑质量较差,并已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建。新建的建筑尺度不宜过大,强调沿街立面的竖向分割,以减小体量,建筑的形式、风格不宜作太多的限制,以形成丰富、活跃、色彩缤纷的商业气氛。店招、广告形式可以多彩,但应与建筑立面统一设计,建筑立面也可以经常变化,强调动态效果。 ?浙江中路至西藏中路段:强调以“四大公司”为中心的建筑风貌上的统一和谐。该路段沿街立面以人的尺度进行设计,色彩以明度稍高的中性色为宜。保护建筑的店面广告应严格控制,尺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建筑立面。?西藏中路至黄河路:该路段沿街以基本形成。南京东路步行街应保持其传统街道空间形态的魅力。重点包括:沿街建筑高度的控制,保持1 :1左右的街道空间高宽比。

?景观分析:步行街位于市中心的核心区域,因此周边临街建筑多是商业用途,要扩散到更外围才有居住用地。它的客流量主要以外地游人为主,兼顾本地人。 ?景观空间形态,节点及活动内容均以表现城市的活力繁华为特征“简洁、明快、富于动感”是景观的主格调。建筑小品大多采用简洁的木结构,树池、座椅等,地面铺设的灯光很好的衬托出夜景的繁华,与商业步行街景观环境特征相协调。硬质广场满足了游人聚集、休憩、社会活动的需求。步行街中间的休息座椅的间隔,保证了购物时人流穿越的可达性。

商业街设计说明

和创天地步行街项目 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则 项目背景 项目地处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建设用地紧邻新宁河,拥有绝佳的地理环境和休闲娱乐氛围,城市道路交错于此,交通十分便利,地型所处位置极佳,属于典型的主城开发核心片区。 地块一为不规则多边型,红线范围内南北最长约371米,东西最宽约356米。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04320平方米。规划建设为商业、住宅、市民广场等配套一体的新型住宅区。地块为不规则条形,小区地块外用地你建地面积为33960平方米.湿地公园带、晨练步道、音乐广场、两条桥为一体的沿河景观带,长约2公里。设计依据 (1)四川省开江县和创天地步行街项目规划、建筑设计任务书以及甲方要求。 (2)用地红线图 (3)甲方提供的该区域地形图及相关电子文件。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67—97) (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3)《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2005) 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人居的环境空间。 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 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推广新技术。 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 建设场地及自然条件 ⑴该项目地处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拥有绝佳的商业氛围,城市道路交错于此,交通十分便利。 第二章总体规划设计 项目背景 而本案位于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区域位置好。而且地块紧邻新宁河,有着极佳的地理环境和休闲娱乐氛围,随着县城的开发进程的日益加紧,城市化建设的日益加快,就要求有新型的住宅区形式的出现,综上几点,无疑也大大的推动了本案的大力发展。

某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说明

莱茵苑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说明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护城河,通过形式丰富的驳岸处理手法将吧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环境,化为独特的地理优势,将商业街区的建筑形式与沿河绿化带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了一幅和谐优美的景观画面。 形式丰富——沿护城河250米的河岸处理分成多种类型。 下沉式的河边散步道——比地面标高低90㎝的河边散步道,夹于绿树成荫的两边,既是沿河公共环境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该街区独有的散步环境。 木制观景平台——结合地形将原本较为局促的空间扩大为观景平台,通过平台挑出低矮的驳岸,伸出水面,将商业空间融合到舒适的水面环境,不但解决了交通问题,同时也成为沿河风光带的一处亮点。 亲水码头——街区中心广场与河岸的交接处,设计了下沉的亲水码头,结合中心旱喷广场、下沉小广场及河边散步道,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形式,为人们创造了不同的空间感受。 特色景观链——通过狭长的地下光带贯穿整个商业街区,作为景观联系带,串联各个景观节点。设计时,青石板铺装中夹毛面玻璃,玻璃覆盖暗藏灯光的凹槽,局部还注入流动的水,这样的组合既形成了材质上的多种对比,又使整个商业街区内的“发光水系”与护城河的水系并列穿行,在夜晚结合音乐喷泉,无形之中为商业气氛注入了无限活力。 人文特色——再现扬州民俗风情为整个商业街区的文化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概念,运用具像的雕塑、生动的浮雕等景观元素来体现了扬州地方文化色彩,为整个商业街区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底蕴。情趣性雕塑主题:民间艺人、街头评书、市井再现等,让人们与这些栩栩如生的“扬州人”亲密接触,增加了商业街区的人情味和情趣性。 功能与景观紧密结合——商业街区的设计充分考虑使用需求,结合景观设置了小型表演舞台、儿童活动空间、购物休憩空间等,将该街区打造成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场所。街区中心广场的设计,结合了水景幕墙为视觉焦点,同时也是小型舞台的背景,提供了市民多种娱乐活动的场所。同时在街区东侧较为开阔的地方,设置了以花坛堆砌的儿童滑梯、沙坑、趣味景墙、景观架等系列设施,为孩子们创造了活动场所。 人性化设计——绿色停车场的设置:机动车停车场与非机动车停车场分街区两侧设置,保证整个商业街内的步行系统。且设计以绿色大乔木和低矮灌木围合停车场,将停车空间隐于绿色之中,保证了商业街的美观。 休息空间的组织:配置姿态优美的景观树组,围合较为安静的休息小空间,人们在树下可坐可憩,并可与铜像雕塑亲密接触。在整条商业街中,有秩序地排放了花坛、街灯和座椅组合的街道小品,既美观且实用,有效的解决了街区休息功能的需求。 街道家具的设置:组织多种街道家具如:景观树池、座椅、标识牌、街灯、电话亭、彩旗、垃圾桶、情趣雕塑、花坛、喷泉等,充分体现人性化的尺度、视觉感受及使用便利性等。

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

Forum学术论坛 2402012年10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f511667130.html, 浅析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 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 朱少华 摘 要:商业步行街是在延续历史脉络和原有的商业集散地上形成的,其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在商业步行街设计中要注重整体性和连续性、功能性和艺术性、人性化和生态化、注意保护传统风貌,尊重历史,注重空间界面、建筑边界、步道设计,同时要关注非建筑元素对人的影响。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 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F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0(c)-240-02 步行街又称步街或步步街,各地的步行街常在前面加一个“某”字,叫“某步街”。如广州的旺步街、南充的三步街、张家界的溪步街、北京的法步街、南京的户步街等。步行街包括文化步行街、休闲步行街和商业步行街、特色步行街等。其中商业步行街以商业设施为主,同时注重街道的环境质量,街道上设置有绿地、花坛、雕塑和艺术化处理的街道路面等,使人们在购物之余,增加了休闲的空间和时间,增长了人们在街道上的停留时间。是一种现代的户外购物形式。把商业和文化、休憩、娱乐和艺术欣赏结合起来。从而步行街上形成多元的活动空间和多元的活动内容。商业步行街往往是在延续历史的脉络和原有的商业集散地上形成的,多位于老城中心区或是城市的区域中心。这种区域是历史的积淀和城市人们的集体无意识的空间,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历史的惯性力。它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体现城市曾经繁荣,业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酵母地”。因其具有的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成为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商业资源的综合性的核心地带。商业步行街具有专业的商品特点和具有较强的民族和民俗特色和休闲的特征。 1 商业步行街的设计原则 1.1 整体性和连续性原则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不同于居住环境设计。整体性是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很重要的一个特点。首先,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的空间范围比较大。其次,它更是增加了对历史文化内涵的表现和挖掘。这种整体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城市的宏观角度看商业步行街的设计。可以说商业步行街是一个城市文脉的延续,是城市形象的表达,它用线性的空间体现出城市的整体形象和个性,它是城市的一个名片。另一方面从微观角度而言,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是各种景观要素的一个综合,它包括了建筑设计、植物绿化、雕塑小品、招幌广告、地面铺装等,是一个具有完整景观意义的综合体。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的连续性包括空间的连续和时间的连续。空间的连续是指商业步行街上建筑风格、植物绿化、雕塑小品、招幌广告、地面铺装等方面的和谐性和连续性。时间的连续是指商业步行街对历史文化内涵的延续。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它的设计特定和景观特征要与城市的文化相一致和匹配。所以在设计上要体现时代特征,同时也要传承历史,表达文化。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要从步行者的心理角度出发,从四维空间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的、可认知的线形空间。 1.2 功能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原则 景观设计是一种环境设计。总是要依附于特定的功能体,体现出特定的功能性。商业步行街首先是以追求商业利润为目的。具有商品交易和流通的功能。商业景观是景观环境中的一种,其设计方法与一般意义的景观设计相比,除了具有一般特征外,又因其使用属性的定位,显得更具有鲜明目的性和经济特性。其最终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促成商业活动的进行和商品交换的最终达成。这一性质与目的决定了商业景观设计与一般环境空间景观设计相比,呈现出特有的特殊性和矛盾性。 毫无疑问,商业景观的属性定位与经济学上的商业活动具有很紧密的联系,这是与一般意义上的景观设计最显著的区别所在。商业街的这种商业属性,理应成为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上的功能定位和追求的目标。所以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必须具备商业的功能性。同时,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在满足商业需求的前提下,也应该讲求艺术性。如果一个商业街的设计不注重其艺术性的体现,那么不可避免会落于俗套,从而不能为城市打造美好的景区了。 1.3 人性化和生态化结合的原则。 商业步行街是城市空间体系种重要元素之一。这种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它的线性物理空间的形态上,而且商业步行街被看成是人们进行公共交往的重要的活动场所。所以,从人的活动心理出发,商业步行街要在空间尺度、路面铺装、小品设施、植物选择等方面都应讲求具有人性化。 生态化倾向是21世纪的一个主流。生态设计,也称绿色设计或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设计,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之中,从而帮助确定设计的决策方向。生态设计要求考虑环境因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引导产生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系统生态设计活动。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从商业角度考虑,降低成本、减少潜在的责任风险,以提高竞争能力。商业步行街中首先要注重绿色环境的营造,通过对绿化的重视,有效地降低噪声和废气污染。最大限度保持自然形态,避免大填大挖,因为自然形态具有促进人类美满生存与发展美学特征。 1.4 善于利用和保护传统风貌,尊重历史的原则。 许多商业步行街很多都是在历史传统的街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些久负盛名的老店,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会使商业步行街增色生辉。在这些地段设计商业步行街时,要注意保护原有风貌,不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如南京夫子庙商业街、天津古文化街西安的书院门等都属于这种性质。 2 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要点 2.1 空间边界的设计 作者简介:朱少华(1975-),河北邯郸人,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园林景观艺术设计研究。

(完整版)南京明城墙

南京明城墙 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重城墙,现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明洪武廿六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28府,152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历时达27年,终完成国都应天府四重城垣的格局。南京明城墙现完整保存25.1公里,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城市城墙。1956年10月,分多段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全段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南京明城墙(京城城墙)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城市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3]南京明城墙在城墙的结构、瓮城的创新、护城河水源的利用、水关涵闸及桥梁的设计建造等诸多方面,汇集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是元末明初劳动人民用心血筑成的一座丰碑。 粘和材料:南京明城墙在砌筑中,对不同地段采取了不同质地墙体的处理方法和特殊的粘合 材料。有的地段用石灰岩和花岗岩的条石,作为城基、勒脚和部分城墙内外壁的主要材料;有的地 段全部用城砖垒砌;还有的地段以条石、城砖砌筑墙面,中间填以片石、城砖、黄土混合夯筑等。 粘合墙体的材料十分坚固,以至留下了用糯米汁加石灰等灰浆建造的说法。 排水系统: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科学适用,功能包括城垣自身防、排水和对城区的防、排水两部分。城墙填层上部,采用桐油、石灰、黄土拌合的灰浆封顶夯实,厚约1~2米,在其上面和沿墙体两侧直至墙根用灰浆砌筑5~10余层城砖;墙体顶面设置了石质排水明沟,在其明沟约50米距离设置石质出水槽将水排出墙体。城基部分每隔一 定距离也设有排水洞,将城墙内侧的积水排出城外。 城区的防、排水系统,主要是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在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 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有闸门3道,前后2道为木闸门,中间设铁栅门以防潜水入城之敌。东 水关内侧还设有33座瓮洞,分为3层(上面两层为藏兵洞),下层(中洞可通船)通水。此外,还设有金川河闸、玄武湖的“通心水坝”(即武庙闸)、前湖的半山园闸与琵琶湖的琵琶闸等多处涵闸。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能进水不可进人,设计巧妙、结构合理。[3] 因地制宜:南京明城墙的建造因各段所处地形和位置不同,所采用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南京城南城及东西城的南段与北城及西城的大部分地段分别采用不同建造方式。 南城及东西城的南段,面临平原和河流,无坚可守,除以河为堑外,城墙建筑最为坚固。墙 内外壁表层用大块条石砌筑,里层填以巨大的块石,形成各厚3米左右的内外墙体,均用糯米汁加 石灰灌浆。内外墙之间再填以黄土、片石,隔层夯实。某些地段,也有在条石砌筑的内外墙体之间 全部用砖砌筑,或以砖、黄土、乱石夯填的做法。 北城及西城的大部分地段,倚山临湖,地形复杂,城墙结构比较简单。或者全体用城砖砌筑, 墙体较为单薄,或者在砖筑的内外墙体中间夯填黄土块石。东城的部分地段,城墙外壁用条石砌筑,内壁用砖砌筑,中间夯填黄土、乱石或碎城砖。一些特殊地段又有特殊作法,朝阳门(今中山门)附近及狮子山地段,依山而建,仅在外侧修筑砖石墙体。石头城一带,下部利用原有的陡峭石壁,仅在山顶上加筑很矮的砖墙。城墙顶部的一般作法是在厚1~2米的由桐油和黄土拌和的夯土层上面再平砌数层城砖。顶部边沿设有石质流水槽和伸出墙外的滴水槽。 城砖铭文:南京城墙的实名制城砖铭文 南京明城墙,据初步估算共耗费了数亿块城砖。城砖一般长40~45厘米,宽20厘米,厚10~12厘 米。由于城砖来自全国各地,故其城砖材质的土性也呈多样性(有粘土、沙土、高岭土等等)。大多数城砖 留有铭文,少则一字(或一个符号、记号),多则70余字,这不仅是南京明城墙的一大特点,也是南京明 城墙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呼应天象:南北聚合南京城墙东南角的通济门至西北角钟阜门与仪凤门之间作一划分,南为“南斗 六星”,北为“北斗七星”。“南斗星”的六颗星座以聚宝门、三山门、清凉门、石城门、定淮门、仪凤门六座城门隐喻;“北斗星”的七颗星座以通济门、正阳门、朝阳门、太平门、神策门、金川门和钟阜门七座城门隐喻。

商业街景观设计也可以很惊艳

商业街景观设计也可以很惊艳! 商业街景观是街道路面,街道设施和周围环境的组合体,如今商业街不再只是狭义的买卖商品进行货物流通的场所,而是更注重综合,使商业街成为人们社交、娱乐和休闲的公共场所。在现代的商业街设计中更强调空间的体验性,使人们在享受购物快感之时更重要的是享受这种现代商业空间所带来的新奇有趣的体验。 景观是自然和人类社会过程在土地上的烙印,它不是纯粹的自然空间,而是复合的。步行商业街景观别于其他的景观,它是动态的四维空间景观,具有时空连续性的韵律感和美感。步行商业街把街内外不同的景点组成了连续的序列,同时本身又成为景观的“视线走廊”和“生态走廊”。景观设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技巧、充足的市场信息及跨学科知识,研

究人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及心理等要求,从形式美感、空间美感、时空美感和意境创造中去进行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 01 设计分析 【交通分析】1.运动与通路: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运动心理,把紧张的运动与放松的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沿河散步道给人们提供一个可以曲折,延长的运动线路,放松休闲的观赏景观。采用坡道设计,提供带轮的步行交通,使设计更加人性化。确定适当距离的关键不仅是实际的自然距离,更重要的是感觉距离,通过景观节点的设置,景观设施来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单调平直呆板的街道虽然很短,人的心理感受距离却很长。 2.人车分流:通过竖向的变化,使行车道路与人行处于不同高差,人在商业街的购物会感觉安全,真正营造一个休闲,自由徜徉的街道环境。 【空间分析】

商业街的主要特点是因商业店铺的集中而形成了室外购物、休闲、餐饮等功能空间,基于商业街的店铺特色,决定了其设计的核心就是让空间有用而舒适。根据调查,一般商业街的尺度,都控制在8-12m左右,而这又是针对两侧都是店铺的商业街,单侧式商业街则是在商业建筑前约19m宽的范围内,要满足停车,行车,还有步行的功能,所以商业街前面的步行街尺度定为5m宽,又考虑到车行对人流的影响,利用竖向高差的变化将其划分成两个不同的空间。在根据建筑的轴线在相关节点上设置种植坛形成景观序列,根据建筑的收放控制台阶的收放。 【景观节点】 以景观意境为线索,按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及功能的不同,大小设置三大景观区,它们既相互联系又具统一性,通过轴线的控制来实现。三大景观区为:入口广场与商业街区,旱喷泉广场区,邻水大草坪区,分别满足人们的购物娱乐,休闲的功能,动静分区的过渡功能,人们交流休息思考冥想的静态活动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