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消除剂包装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乙烯消除剂包装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乙烯消除剂包装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关于《乙烯消除剂包装》论文调查报告

-----乙烯消除剂包装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包装在对食品提供保护、防止食品受外界微生物或其它物质的污染、防止或减少食品氧化和其它反应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食品保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食品包装虽然能够起到保护食品的作用,但其在延长食品货架期、有效地保持食品的营养和风味等方面存在着不足。活性包装却可以通过采用去氧剂、抗菌剂、异味(腐味剂)、水分和二氧化碳控制剂、乙烯消除剂等来改善传统包装的这些缺点。因此活性包装必将成为早在1864年,乙烯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Grirarden曾报道气灯产生的气体对树木有害,导致落叶(Abeles,1973)。1901年,Neljuboy鉴定出气灯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乙烯,1908年,Clocker和Knight报道乙烯和照明气在花中诱导同样的反应。1912年,Severs和True指出煤油加热器产生的气体可促使柠檬色的发育。1934年,Grane表明这种加热器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乙烯。食品包装的发展趋势。这其中乙烯消除剂包装是活性包装一大重要分支。

乙烯是一种挥发性有机物质.在低浓度(如 2.1MOL/L)下,乙烯即可引起一系列对植物或组织有益或有害的生理性反应,如偏上生长,脱落、成熟、衰老和生理性紊乱。不论是跃变型果蔬还是非跃变型的果蔬都产生一定量的乙烯。果蔬对乙烯的敏感程度与果蔬种类以及成熟度密切相关。许多幼果对乙烯的敏感度很低,要诱导其成熟,不仅需要较高的乙烯浓度,而且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随着果蔬成熟度的提高,对乙烯的敏感度越来越高。此时浓度过高的乙烯环境,反而对果蔬的保鲜造成了不利影响。所以在产品实际运输与销售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乙烯对果蔬保鲜的影响。

当前乙烯消除剂包装是降低果蔬等产品在运输与销售过程中早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有效手段。而为了实现果蔬的长贮与外运,各国都将这项技术推向了世界性前沿技术领域。

通过查询大量的出版图书和报刊杂志等文献资料,对乙烯消除剂包装这一食品包装的新概念进行全面的了解。主要了解乙烯消除剂包装的定义、各种包装技术的特点及其所适用的食品类型,了解其优点与缺点,并对各种乙烯消除剂包装技术的发展现状作一个了解,进而对乙烯消除剂包装的发展作出预测。

二、文献检索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况和发展趋向)

活性包装是食品包装的一个新概念,是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更高需要和食品市场的

不断发展而开发出的新技术。

乙烯消除剂包装是指采用化学和物理等一系列方法将包装环境中多余的乙烯气体加以吸收,控制其乙烯气体浓度,以得到保证被包装物的鲜度与寿命,延长其货架期。

现已开发了以下几种脱乙烯剂:

(1)、含高锰酸钾的硅胶,高锰酸钾能将乙烯氧化成CO2和H2O而除去。由于高锰酸钾不能与果蔬直接接触,因此应将其放入小包装内待用。小包装膜采用对乙烯具有高透过性的材料,果蔬释放出的乙烯透过包装材料被高锰酸钾氧化,以达到脱除乙烯的目的;实际应用中常把表面积较大的惰性支持物(如矾土、硅胶、硅石、硅藻土、活性炭等)在浓度为4%~6%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后,装入能透过乙烯的袋中,制成乙烯脱除包放入包装内。

(2)、活性炭也可将乙烯吸附,随后将其降解。以Pdc1作为金属催化剂的活性炭,在20℃时可有效抑制乙烯的蓄积。此外,也可将分散均匀的矿物质,如沸石、黏土等聚合入包装膜内以脱除乙烯。这种聚合包装膜大多不透明,吸附乙烯的能力不强。但聚合后膜的通透性会改变,袋内乙烯和二氧化碳通过膜向外扩散的速度加快,二氧化碳向膜内进入的速度也大于纯聚乙烯膜,这种通透性的改变也能降低包装内乙烯的浓度,从而延长货架期。由于乙烯用脱除剂的吸附能力不强牞因此应用并不十分理想,每年仍有大量水果蔬菜在采后由于生理失调而腐烂,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因此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在日本,用活性陶土(沸石或加入塑料膜中的土)吸收乙烯,这些物质究竟是从内部包装环境驱除乙烯,还是极大地增加了乙烯的转移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迄今为止,尽管这些物质在亚洲国家被广泛使用,但在包装材料中,矿物质是否真正有效仍在研究中。

(3)、多孔性的无机矿物质(如沸石),将粉末状或多孔性无机物质直接混入聚乙烯或聚丙烯的塑料材料内挤压成薄膜,就具有吸收乙烯气体的功能。最近已有把乙烯脱除剂作为添加剂加到包装膜或托盘中,做成含有乙烯脱除剂的包装膜和托盘。目前此类产品存在的缺陷是不能直观显示包装中的乙烯脱除剂的使用程度及何时已用完。

(4)、气调库包装法

气调库又称气调贮藏是当今最先进的果蔬保鲜贮藏方法。它是在冷藏的基础上,增加气体成分调节,通过对贮藏环境中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氧气浓度和乙烯浓度等条件的控制,抑制果蔬呼吸作用,延缓其新陈代谢过程,更好地保持果蔬新鲜度和商品性,延长果蔬贮藏期和保鲜期(销售货架期)。通常气调贮藏比普通冷藏可延长贮藏期0.5—1倍;气调库内储藏的果蔬,出库后先从"休眠"状态"苏醒",这使果蔬出库后保鲜期(销售货架期)可延长21~28 天,是普通冷藏库的3~4 倍。特别是在欧洲市场应用特别广泛。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方案、技术路线等)和可行性论证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筛选信息,通过阅读文献,整理资料,大致了解乙烯消除剂包装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同时比较同类技术的可行性、市场推广性,个人认为气调库包装法市场前景最广阔。传统的乙烯消除剂是通过在包装内加入化学物质吸收乙烯,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是存在辐射及化学残留污染,除乙烯效率低,且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会灼伤皮肤,不是所有的果蔬都能应用。

而气调贮藏能在适宜低温条件下,通过改变贮藏环境气体成分、相对湿度,最大程度地创造果蔬贮藏最佳环境,其效果表现在以下方面:气调贮藏营造的低氧(一般O2含量为l%—5%)、适当CO2浓度能有效地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果蔬中营养物质的损耗,同时抑制病原菌的滋生繁殖,控制某些生理病害的发生;清除贮藏环境气体中的乙烯,以抑制其对果蔬的催熟作用,延缓后熟和衰老过程;增加环境气体中的相对湿度,以降低果蔬的蒸腾作用,从而达到果蔬长期贮藏保鲜的目的。

气调库一般由气密库体、气调系统、制冷系统、加湿系统、压力平衡系统以及温度、湿度、O2、CO2,乙烯等气体自动检测控制系统构成。

经过气调贮藏的果蔬所具有的特点:

(1)、很好地保持果蔬原有的形、色、香味;

(2)、果实硬度高于普通冷藏;

(3)、贮藏时间延长;

(4)、果实腐烂率低、自然损耗(失水率)低;

(5)、延长货架期。由于果蔬长期受低02和高C02的作用,当解除气调状态后果蔬仍有一段很长时间的“滞后效应”或休眠期;

(6)适于长途运输和外销。果蔬质量明显改善,为外销和运销创造了条件;

(7)许多果蔬能够达到季产年销周年供应,创出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同时气调库的乙烯脱除系统具有以下有点而为人们接受;

(1)除乙烯效率高,可除去库内气体中所含乙烯量的99%,可将贮藏间内乙烯浓度控制在l—5μL/L;

(2)减少水果霉变,在去除乙烯同时,能对库内气体进行高温杀菌消毒;

(3)一机多用,去除乙烯同时,还能除掉水果释放的芳香气体,减轻这些气体对水果产生催熟作用的不良影响。

注:除对乙烯敏感的水果(主要为亚热带、热带水果):猕猴桃、香蕉等外,苹果、梨等温带水果不需要乙烯脱出设备。

目前较为先进的臭氧除乙烯技术正逐步取代高温催化型乙烯机,这种除乙烯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在低温状态下工作,不会引起库温的波动,同时耗电仅为500瓦,是高温催化型乙烯机能耗的1/10。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气调库包装法是一种既有开发、推广价值的保鲜法,开展该领域具有很大的工程价值和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气调库包装的优越性已为世界范围内大量研究和应用所证明,成为许多国家主要的果蔬保鲜包装手段。其应用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十几年,技术较为成熟,在中国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建立了一批又使用价值的数学模型。起步较晚,早起研究以实验为主,重在探索和验证其可行性,筛选设计参数。近年来一批现代化气调库在我国相继出现,为苹果、梨、猕猴桃等蔬果进行较大规模贮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同时我国的气调库包装仅占果蔬包装的1/10弱,这与发达国家还是存在不小差距,同时这也反映了气调库包装在中国海存在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从国内果蔬行业气调库包装的建设来看,这个行业正处于成长上升期,这种技术正逐步推向全国。但是也应该看到在理论研究方面、实验条件方面,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这主要表现在果蔬品气调贮藏这一领域内,可供人们使用的规程和标准相对较少,窝火自行开发研制的气调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还有待提高,能耗还比较高,某些设备目前还是空白,自动化程度不高。所以这一切都将是摆在我们未来从事包装行业人员面前新的课题和奋斗目标。

四、主要参考文献

1、吴光斌,吴用沛.食品活性包装的现状及研究进展[A].集美大学学报.2004(6)

2、刘丽.张剑锋.吕强.刘照利.乙烯脱除剂与1_MCP处理鳄梨果实贮藏期间脂肪酸和糖含量的变化[B].食品工业技术.2004(6)

3、崔爽.果蔬保鲜包装[A].包装工业2007(4)

4、张文英.牛春艳.包装方式对金红苹果贮藏特性影响的研究[A].食品工业2009(12)

5、田世平,汪沂,徐勇,范青.不同包装和药剂处理对冬雪蜜桃贮藏性的影响

6、朝兆让,许小江.果蔬保鲜包装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7、徐庆磊.我国气调库建设的现状及建设气调库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01(8)

8、王向阳.新技术在贮藏包装中的应用. [A].2004(8)

聚四氟乙烯

1.聚四氟乙烯 聚四氟乙烯是用于密封的氟塑料之一。聚四氟乙烯以碳原子为骨架,氟原子对称而均匀地分布在它的周围,构成严密的屏障,使它具有非常宝贵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表14—9)。聚四氟乙烯对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有很高的抗蚀性,即使温度较高,也不会发生作用,其耐腐蚀性能甚至超过玻璃、陶瓷、不锈钢以至金、铂,所以,素有“塑料王”之称。除某些芳烃化合物能使聚四氟乙烯有轻微的溶胀外,对酮类、醇类等有机溶剂均有耐蚀性。只有熔融态的碱金属及元素氟等在高温下才能对它起作用。 聚四氟乙烯的介电性能优异,绝缘强度及抗电弧性能也很突出,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很低,但抗电晕性能不好。聚四氟乙烯不吸水、不受氧气、紫外线作用、耐候性好,在户外暴露3年,抗拉强度几乎保持不变,仅伸长率有所下降。聚四氟乙烯薄膜与涂层由于有细孔,故能透过水和气体。

聚四氟乙烯在200℃以上,开始极微量的裂解,即使升温到结晶体熔点327℃,仍裂解很少,每小时失重为万分之二。但加热至400℃以上热裂解速度逐渐加快,产生有毒气体,因此,聚四氟乙烯烧结温度一般控制在375~380℃。 聚四氟乙烯分子间的范德华引力小,容易产生键间滑动,故聚四氟乙烯具有很低的摩擦系数及不粘性,摩擦系数在已知固体材料中是最低的。 聚四氟乙烯的导热系数小,该性能对其成型工艺及应用影响较大。其不但导热性差,且线膨胀系数较大,加入填充剂可适当降低线膨胀系数。在负荷下会发生蠕变现象,亦称作“冷流”,加入填充剂可减轻蠕变程度。 聚四氟乙烯可以添加不同的填充剂,选择的填充剂应基本满足下述要求:能耐380℃高温即四氟制品的烧结温度;与接触的介质不发生反应;与四氟树脂有良好的混入性;能改善四氟制品的耐磨性、冷流性、导热性及线膨胀系数等。常 用的填充剂有无碱无蜡玻璃纤维、石墨、碳纤维、MoS 2、A1 2 3 、CaF 2 、焦炭粉及 各种金属粉。如填充玻璃纤维或石墨,可提高四氟制品的耐磨、耐冷流性,填充MoS 2 可提高其润滑性,填充青铜、钼、镍、铝、银、钨、铁等,可改善导热性,填充聚酰亚胺或聚苯酯,可提高耐磨性,填充聚苯硫醚后能提高抗蠕变能力,保证尺寸稳定等。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填充后的聚四氟乙烯其抗压强度(表 14-10)、压缩弹性模量(表14-11)、抗弯强度(表14-12)、硬度(表14-13)、摩擦系数和耐磨耗性(表14-14)、热导率(表14-15)均比纯四氟乙烯高。但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则有所下降,线膨胀系数(表14-15)也减小。 表14-10不同温度下加填充剂前后聚四氟乙烯的抗压强度① (Pa)

我国造纸行业现况分析及前景展望

我国造纸行业现况分析及前景展望 [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造纸行业2011年度发展情况,对造纸行业供需现况进行了总结分析。针对造纸行业整体赢利状况差、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以及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弱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产业集中化和林纸一体化的解决途径。最后对未来我国造纸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造纸行业;供需现况;问题建议;前景展望1 2011年度我国造纸行业发展回顾 受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及自身产能偏大的影响,201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造纸行业生产销售持续回落,虽然四季度为传统旺季,但2011年四季度生产销售却是环比、同比均处于下滑状态,并出现了全行业亏损。从目前情形判断,2011年第四季度应该是我国造纸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并可能是行业未来两三年的低点。 1.1 2011 年我国造纸行业产销状况 2011年1~12月份,我国纸及纸板累计产量为11034.3 万吨,同比增长13.2%。分纸种来看,除新闻纸下降外,涂布类印刷纸、卫生纸、纸制品等增长依然迅猛。但就12月份来看,单月产量946.8 万吨,环比下降5.5%,主要品种纸张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显示行业景气较低。 我国商品纸浆2011年1~12月份累计产量为2276.4 万吨,同比增长12.1%,12 月份当月产量170万吨,同比下降4.5%,环比下降7.4%。可以看出2011年年底行业处于景气低谷,主要产品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受价格与成本的影响,纸浆产量下滑更多。 1.2 2011年我国造纸行业进出口概况 从累计数据看,2011年1~12月份累计进口纸浆1446万吨,同比增长27.3%,进口平均价格825.20美元/吨,同比上涨6.32%;累计进口废纸2730万吨,同比增长约12.1%;进口纸及纸板328万吨,同比下降0.6%。从进口纸浆的大幅增长来看,一方面是我国国内造纸行业产能增长所致,另一方面在目前浆价大幅下跌国内浆厂已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减少自产增加进口是明智选择,甚至有逐渐加大库存囤积木浆的倾向。从成品纸出口看,2007年出口量首次超过进口量后一直保持相对的稳定,可能预示着国际市场的容量已相对有限或趋于饱和。 1.3 2011 年我国造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011年1~12月造纸及纸制品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18.72 亿元(包括纸包装的投资),同比增速为31.1%,较2010年有明显的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预示着一年后产能的增加。 2 我国造纸行业供需现况分析 当前纸张种类至少有几百种,大致可以归为四类子行业:文化用纸、包装用纸、生活用纸和特殊用纸,下游需求涵盖食品饮料、印刷、机械、医药等众多行业。由于造纸行业原材料价格由浆价决定,尽管子行业间的原材料结构有所差别,但是原材料价格对子行业价格的影响基本相同,子行业间赢利差异主要反映在产品价格上。产品的价格是由供需决定的,因此对子行业间的差别分析,只需要从各行业的产品供需入手。 2.1 文化用纸:需求不振 虽然期刊、图书和报纸在短期内并不会被网络等新媒体所完全替代,但是增长速度放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印刷品的生产情况来看,

中国PVC(聚氯乙烯)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PVC(聚氯乙烯)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PVC行业发展现状 尽管近年来pvc产能增速放缓,落后产能进一步淘汰,2015年PVC产能仍然突破了2300万吨。2015年上半年由于各种原因,计划投产的PVC装置均陆续推迟,也暂无新增产能投产。而2015年下半年,受市场行情及传统检修季影响,内蒙、山东多地大装置PVC企业进行了为期较长的装置检修,短时间出现部分牌号货源难寻的局面。截止2015年9月,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9月份PVC累计产量为1212.1万吨,累计同比下降0.5%。2015年1-7月我国进口聚氯乙烯树脂仅在1.58万吨,出口在1.46万吨,预计2015年全年PVC产量在1800万吨左右,供需缺口正在逐渐缩小。 PVC制品大体分为硬质、软质两类,PVC在片材、型材、管材、薄膜等方面的应用均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2014年PVC表观需求量为1631.42万吨,照此预计,2015年PVC过剩率为10.42%。近期国家出台的降息降准、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使得房地产行业迎来再度回春,刚需型购房、改善型住房量都将大量上升,我国的PVC消费空间巨大,PVC行业仍处于上升期。至2021年,全球对PVC的需求量将以3.2%的年增长率上涨。其中亚太区迄今为止仍是最大的PVC销售市场,占全球总消费量的近56%,在未来仍是PVC需求增长率最快的地区。北美和西欧市场在前几年遭受重大损失后,现已重返增长轨道。而这些地区大多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国。另一方面,PVC价格遵循四年一个周期,上一个价格高位出现在2011年,2015年经济形势相对低迷,临近年底的政策鼓励,或将促使PVC在2016年迎来新一季的价格高位。 图表702009-2015年PVC产品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桥梁工程发展史

桥梁工程发展史 姓名:董楠 学号:150298 班级:测控151班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摘要: 桥梁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每当运输工具发生重大变化,对桥梁在载重、跨度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便推动了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桥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形状、结构、功能上都越来越贴近人们对桥梁的需求。随着新世纪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型桥梁将会更加为人类社会的交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 关键词:古代桥梁、现代桥梁、桥梁发展前景 正文: 在19世纪20年代铁路出现以前,造桥所用的材料是以石材和木材为主,铸铁和锻铁只是偶尔使用。在漫长岁月里,造桥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但现今使用的各种主要桥式几乎都能在古代找到起源。在最基本的三种桥式中,梁式桥起源于模仿倒伏于溪沟上的树木而建成的独木桥,由此演变为木梁桥、石梁桥、直至19世纪的桁架梁桥;悬索桥起源于模仿天然生长的跨越深沟而可资攀援的藤条而建成的竹索桥,演变为铁索桥、柔式悬索桥,直至有加劲梁的悬索桥;拱桥起源于模仿石灰岩溶洞所形成的“天生桥”而建成的石拱桥,演变为木拱桥和铸铁拱桥。 在有了铁路以后,木桥、石桥、铁桥和原来的桥梁基础施工技术就难于适应需要。但到19世纪末叶,由于结构力学基本知识的传播、钢材的大量供应、气压沉箱应用技术的成熟,使铁路桥梁工程获得迅速发展。20世纪初,北美洲曾在铁路钢桥跨度方面连创世界纪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公路钢桥和钢筋混凝土桥的跨度记录又都超过了铁路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被破坏的桥梁急待修复,新桥急需修建,而造桥钢材短缺,于是,利用30年代以来所积累的关于高强材料和高效工艺的经验,推广了几种新型桥──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箱形截面钢实腹梁桥,预应力混凝土桥和斜张桥。 60年代以来,汽车运输猛增,材料供应缓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桥梁工程又在提高质量、降低造价、降低桥梁养护费等方面获得了很大改进。下面我们来细数一下中国桥梁工程的发展:

聚四氟乙烯膜的制备及性能

第26卷第5期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Vol.26,No.5  2010年5月 POL YM ER MA TERIAL S SCIENCE AND EN GIN EERIN G May 2010 聚四氟乙烯膜的制备及性能 黄庆林,肖长发,胡晓宇,边丽娜 (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60) 摘要:以聚乙烯醇(PVA )为成膜载体,由聚四氟乙烯(PTFE )分散乳液制得PTFE 疏水膜,分析和讨论了膜烧结后的组成、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观察了膜表面形貌。结果表明:(1)制备的PTFE 膜较PTFE 在组成上无明显变化;(2)经定长和松弛状态烧结的PTFE 膜,其DMA 谱图的α转变较PTFE 未发现较大变化;(3)经定长状态下烧结后所得PTFE 膜中原纤网络结点之间构成了较为疏松的微孔结构,而在松弛状态下烧结所得膜的微孔结构较为致密。 关键词:聚四氟乙烯;聚乙烯醇成膜载体;平板膜;性能 中图分类号:TB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555(2010)0520123204 收稿日期:2009204207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课题“高性能聚烯烃中空纤维超/微滤膜制备关键技术” (2007AA030304)通讯联系人:肖长发,主要从事功能纤维材料研究, E 2mail :cfxiao @https://www.360docs.net/doc/f517908457.html, 聚四氟乙烯具有极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强酸、强碱和耐多种化学产品的腐蚀以及宽广的耐温性能,因此,在特殊的分离环境中,PTFE 是一种理想的分离过滤材料[1,2]。PTFE 的表面张力为(22~33)×10-3N/m ,极好的疏水性使其成为膜蒸馏以及防水透气材料的首选材料[3]。但PTFE 的缺点是无合适的溶剂使其溶解,而且即使加热到分解温度也很难流动,因此PTFE “不溶不熔”的特性使其加工性能很差[4]。目前 制备PTFE 微孔膜的主要方法为双向拉伸法[5],即通 过将PTFE 树脂预压膜,烧结成型后再经双向拉伸形 成具有裂隙孔结构的微孔膜,而采用PTFE 分散乳液 制备薄膜的方法专利和文献尚未见报道。本文以PVA 为成膜载体,采用PTFE 分散乳液制备PTFE/PVA 共混膜,经烧结处理除去共混膜中的PVA 而制 得PTFE 膜。1 实验部分1.1 实验材料 PVA :2099型,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TFE 浓缩分散乳液:型号FR301B ,上海三爱富新材 料有限公司,性能参数如Tab.1所示。 T ab.1 Characteristics of PTFE suspension Solid content (%)Nonionic surfactant content (%) Average particle size ( μm )Viscosity (Pa ?s )Density (g/cm 3)p H 60 5 0.19 25×10-3 2.20 9 note :typical values 1.2 样品制备 将PTFE 分散乳液破乳后得到的PTFE 粒状树脂 压制成膜,将所得膜在380℃烧结2min ,得到的样品记为PTFE 膜。按一定配比将PTFE 乳液和PVA 均匀溶解分散在去离子水中配成铸膜液,在洁净玻璃板上刮膜后在0℃的无水乙醇中固化成膜,得到PTFE/PVA 共混膜。将PTFE/PVA 膜烘干后分别在松弛和 定长状态下在380℃烧结2min 制得PTFE 膜,记为P 2PTFE 膜。1.3 测试与分析1.3.1 结构及性能测试:用德国Bruker 公司Ten 2sor37型傅里叶红外光谱(F T 2IR )仪,采用衰减全反射(A TR )技术对膜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用德国N ET 2ZSCH 公司DMA 242C 型动态粘弹谱分析(DMA )仪

中国造纸业市场调研报告示范文本

中国造纸业市场调研报告 示范文本 After completing the work or task, recor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results, inclu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中国造纸业市场调研报告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报告资料应用在完成工作或任务后,对整体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内容包含整体情况,进度和所取得的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对应策略与解决方案。,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造纸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尤其是近几年,造纸行业生产能力逐年提高,保持着快速 的增长态势。未来几年,我国造纸行业发展前景如何?国 外企业的纷纷涌入,如何应对更为严峻的市场竞争? 年我国造纸及纸制品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44亿元, 较XX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增幅达到24.77%,其中造纸行 业的工业总产值比XX年增长了23.22%.工业总产值快速增 长的同时,行业利润总额也大幅度增长,XX年我国造纸及 纸制品行业共实现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20.42%.数据 表明,XX年我国的造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行业发展前景 良好。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80%的人对行业发展前景

持乐观态度,认为未来三年我国的造纸行业将会快速发展或平稳发展。 在各种纸品行业中,胶版纸和铜版纸的发展前景最被人们看好,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胶版纸和铜版纸的发展前景是最好的。 此外,新闻纸和包装用纸行业也是被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分别有28.7%和11.6%的受访者认为新闻纸和包装用纸是最具发展前景的纸品行业。 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既给我国造纸企业带来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良好机会,同时也面临着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严峻挑战。 入世以后,我国的关税税率逐年下调,许多国外大型造纸企业瞄准了中国的巨大市场,参与到了国内市场的竞争。我国造纸企业和国外造纸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桥梁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2.1桥梁设计的现状 2.1.1 梁式桥 1. 简支体系梁桥 实心板桥,空心板桥,T 梁桥,工字型梁桥, 箱型梁桥等 特点:受力简单;标准设计;预制吊装;20~50m;中小桥;引桥 组合式梁桥有两种型式: Ι形组合梁桥____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 箱形组合梁桥____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梁桥。 优点:显著减轻预制构件的重量,便于集中制造和运输吊装。 2. 简支变连续体系梁桥 T 梁桥,工字型梁桥, 箱型梁桥等 特点:先简支(预制吊装),后连续;连续体系受力;预应力20~50m;中小桥;引桥3. 连续梁桥 箱型截面,连续体系受力,支座 20~30m:普通钢筋混凝土,中小桥;引桥;高架桥; 立交桥;支架现浇较多 40~60m:预应力混凝土,大中桥;次主桥; 等截面,顶推施工 >60m: 大桥,特大桥;变截面, 悬臂施工(现浇或拼装) 4. 刚构桥 门式刚架桥 T 型刚构桥(带挂孔的或不带挂孔的) 连续刚构桥 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桥 斜腿刚构桥 刚构桥特点: 箱型截面,连续体系受力, 墩梁刚接(不需支座) >60m,大桥,特大桥;变截面, 悬臂施工(现浇或拼装)-不需体系转换 2.1.2 拱桥 简单体系拱桥(上承式拱) 组合体系拱桥(中承式拱、下承式拱、系杆拱等) 1. 石拱桥 我国现存的石拱桥最早已有1500多年历史, 常用跨度:8~60m;

1991年,120m,湖南凤凰县乌巢河桥 2001年,146m, 山西晋城丹河大桥, 世界最大跨度。 2. 混凝土拱桥 分箱形拱、肋拱、桁架拱 常用跨度:30~200m 世界已建成跨径超过240M拱桥共15座,中国4座 跨径大于300m的拱桥共5座,中国占3座 1997年,重庆万县长江大桥(主跨420m),为世界最大跨度。 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混凝土箱形拱:以钢管混凝土作为劲性骨架,再外包混凝土形成箱形拱,是修建大跨径拱桥十分好的构思,除了方便施工外,还避免了钢管防护问题。 3. 钢管混凝土拱桥 钢管混凝土是一种钢-混凝土复合材料具有支架、模板二大作用,自架设能力强极限状态下发挥套箍作用,极限承载能力高常用跨度:100~300m。 4. 钢拱桥 ?适用于大跨径 ?我国钢拱桥修建正在较快增加 2.1.3 斜拉桥 特点:组合体系,比梁式桥有更大的跨越能力 200~800m的跨径范围内占据着优势 由于拉索的自锚特性而不需要悬索桥那样巨大锚碇 在800~1100m的跨径范围内,斜拉桥也扮演重要角色 1600m跨径都是可行的 斜拉桥主要由主梁、索塔和斜拉索三大部分成: 主梁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结构或钢和混凝土混合结构; 索塔-采用混凝土、钢-混凝土组合或钢结构;大部分采用混凝土结构; 斜拉索-则采用高强材料(高强钢丝或钢绞线)制成。 2.1.4 悬索桥 世界已建成跨径大于1000米的悬索桥17座;日本于1998年建成了世界最大跨径的明石海峡大桥,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座丰碑。 特点:悬索桥是特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之一 受力明确,造型优美,规模宏伟,“桥梁皇后” 跨径大于800m的桥梁,悬索桥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400~800m也有可比性 抗风稳定性问题突出 2.2桥梁设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材料、机械、设备工业相应发展,这为我国修建大跨径斜拉桥和悬索桥提供了有力保障。再加上广大桥梁建设者的精心设计和施工,使我国建桥水平已跃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以下是桥梁发展得趋势:

聚氯乙烯的发展前景

聚氯乙烯的发展前景 一、选题介绍 1、选题名称 聚氯乙烯的发展前景 2、选题来源 学习选题 3、为什么选择上述课题 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单体(VCM)聚合而成。也可由乙烯、氯和催化剂经取代反应制成。因为其分子中57%的质量是氯元素。所以它与其它的塑料相比,相同的质量中所耗用的石油较少,由于其防火耐热作用,聚氯乙烯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各式各样产品:电线外皮、光纤外皮、鞋、手袋、袋、饰物、招牌与广告牌、建筑装潢用品、家俱、挂饰、滚轮、喉管、玩具、门帘、卷门、辅助医疗用品、手套、某些食物的保鲜纸、某些时装……等。其应用之广泛。 4、希望文献检索达到的目的 通过文献检索,了解聚氯乙烯的结构特性与用途。 5、选题过程中是否遇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在选题的过程当中,我想到了很多的题目,其中包括与人成长、健康有关的,我选了一个最贴近人的生活的课题,聚氯乙烯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不仅应用广泛,与人生活息息相关,在环保方面也受人关注。 二、文献检索过程 1、所用的数据库名称,说明选库理由。 中国专利数据库(知网版),万方数据库,维基百科。 选库理由:中国专利数据库(知网版)主要看现在国内近些年都有哪些有关聚氯乙烯方面的新材料的专利申请,可以了解国内近些年来在这方面的发展;万方数据库是由万方数据公司开发的,涵盖期刊,会议纪要,论文,学术成果,学术会议论文的大型网络数据库。也是和中国知网齐名的中国专业的学术数据库。它是国内第一家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是在互联网领域,集

信息资源产品、信息增值服务和信息处理方案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商;维基百科是一个自由、免费、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它始终就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包含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而不是一本词典,在线的论坛或其他任何东西。 2、所用的检索词,说明选词过程。 检索词:聚氯乙烯环保 选词过程:从题目“聚氯乙烯的发展前景”可以看出题目的主干是聚氯乙烯,而聚氯乙烯也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更与环境有关。 3、利用查全率和查准率两个指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 查全率=检出的相关文献数/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总数x100%=25% 查准率=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检索出的信息总量x100%=54% 结果分析:通过几个数据库的检索,查准率比查准率更精确一点 三、资料阅读 1、提供所阅读的资料列表 2、阅读笔记 聚氯乙烯(PVC)工业在塑料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电力、汽车、家电、包装及公用事业等行业。PVC制品具有开发早、应用范围广、产品品种多、性能好等特点,在市场上占有相当重要份额。 1、PVC农膜中国农用薄膜首先是在广东省三江流域的农村推广的,1961年前后,采用从日本进口的塑料薄膜(俗称尼龙膜)用于水稻育秧,取得了增产1~3成的效果,到1965年农膜应用普及到28个省、市、自治区,生产和使用量都逐步上升。我国从开始使用农用薄膜到1976年一直是PVC农膜单一品种。

桥梁工程学习心得

桥梁学习心得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桥梁工程概论》这一门课程。在当下房地产市场前景不容乐观的情况下,道桥无疑成为了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们心之所念的就业方向。这一门课程就是在教我们有关桥梁设计、施工和发展历史知识。 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桥梁工程一词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桥梁建筑的实体,二是指建造桥梁所需的科技知识,包括桥梁的应用基础理论,以及桥梁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和养护维修等专门技术知识。 在我们的理解中,桥梁是我们跨越江河、湖泊、峡谷等人类难以通过的地区的一种媒介。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而行。当原始人类不知道怎么建造桥梁的时候,便会利用自然界的物体来跨越障碍。人类生存的需求、学习和创造能力,使得人们逐渐在遇到溪流、山涧和峡谷时自己动手建造简陋的桥梁。这些原始桥梁建造材料不用加工,搭设方便,使用时间不会很长,但却可以在人们急需的时候带给我们便利。 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到现在,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建立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交通网,对于促进交流、发展经济、提高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发展到现在21世纪,桥梁已经成为了跨域承载工程结构,开放公共的大众建筑,造型多样的人工景观,沟通交流的社会通道。 我国幅员辽阔,大小山脉纵横,江河湖泊众多。至今,我国

已建成七十余万座、延长越3.7万千米的公路桥梁,以及6万余座、延长约1.1万千米的铁路桥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仍然需要大力加强包括公路、铁路和城市道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桥梁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按照工程规模划分,桥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等。按照桥梁的用途划分,有铁路桥、公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城市桥等。 我们的祖先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曾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当代的桥梁工作者正在创建桥梁建筑新的篇章。宋代木虹桥、赵州桥、安平桥,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先辈们杰出的智慧结晶。到了现代,桥梁更在我国的人才手中建设的与世瞩目。我的家乡宜宾,有着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金沙江、岷江、长江在我的家乡汇合。桥梁自然是我这个土生土长宜宾人最深刻的回忆。 从我记事起,桥梁就是沟通我们全家的枢纽,居住在市区不同范围的我们一家人,每次串门访友都会跨过不同的桥梁,感受着江面上的风混合着淡淡的鱼腥味,整个人就像是融入了这座城市,融入了这一片山水。

我国大跨桥梁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大跨桥梁现状及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了相应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大跨径桥梁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最辉煌的时期,一大批结构新颖、技术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大和科技含量高的大跨径桥梁相继建成,标志着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水平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近几年建成的特大桥梁,不少在世界桥梁科技进步中具有显著地位。诸如正在建设的重庆朝天门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度钢拱桥,并创造了该类型桥梁十余项世界第一;苏通大桥以主跨1088m为世界第一跨度斜拉桥,同时成为世界上连续长度最大的双塔斜拉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以1490m跨度为世界第三大悬索桥;刚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世界第一长跨海大桥;万县长江大桥为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混凝土拱桥;此外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香港青马大桥,其跨度分别在悬索桥中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五位;南京长江二桥、白沙洲长江大桥、荆沙长江大桥、鄂黄长江大桥、大佛寺长江大桥、李家沱长江大桥等特大桥的跨度名列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世界前十位。 一座座桥,实现了天堑的跨越,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美化了秀美山川,为我国疆域的沟通和经济的腾飞起着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在桥梁设计阶段采用高度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有效的快速优化和仿真分析,运用智能化制造系统在工厂生产部件,利用GPS和遥控技术控制桥梁施工。目前,我国桥梁建设正在与国际接轨,开始向大跨、新型、轻质和美观方向发展。 (1)跨径不断增大 目前,世界上钢梁、钢拱的最大跨径已超过500m,钢斜拉桥为890m,而钢悬索桥达1990m。随着跨江跨海的需要,钢斜拉桥的跨径已经突破1000m,钢悬索桥将超过3000m。至于混凝土桥,梁桥的最大跨径为300m,拱桥已达420m,斜拉桥为530m。 (2)桥型不断丰富 本世纪50~60年代,桥梁技术经历了一次飞跃:混凝土梁桥悬臂平衡施工法、顶推法和拱桥无支架方法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桥梁的竞争能力;斜

PVC管材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PVC管材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硬质PVC管材、管件在众多PVC制品中,在我国呈快速增长之势,也是各种塑料管道中消费量最大的品种。我国PVC管材经过近几年的宣传推广,特别是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PVC 管材生产和应用取得了长足发展,PVC管材产量已占塑料管材总产量的50%以上,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农业等许多行业。 1PVC管材发展情况 1.1PVC管材优势 在通用树脂生产中,以PVC树脂耗乙烯量最低,生产成本也最低。国内生产每吨PVC 需耗乙烯0.5314吨,而每吨聚乙烯平均耗乙烯1.042吨,国内每吨PVC树脂的乙烯耗量比聚乙烯少消耗约50%。而生产PVC用的原料氯气,是平衡生产烧碱产生氯气的重要途径,烧碱是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十分重要原料。另外,从塑料制品角度看,PVC与各种助剂相容性好,在生产管材中可加入大量低廉的填料,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PVC管材与金属管材相比,生产每立方米PVC和生产每立方米钢及铝计算,钢的能耗为316KJ/m3,铝的能耗是619KJ/m3,PVC的能耗为70KJ/m3,即钢的能耗是PVC的4.5倍,铝的能耗是PVC的8.8倍。而生产PVC管的加工能耗也仅为同口径金属管材的三分之一。同时由于PVC管壁光滑,不结腐蚀瘤,输水效率高,用于输液可节电20%左右。 PVC管材有很好的力学性能,且具备极好的耐腐蚀性,使用过程中重量轻,安装方便,不需维护,而使用钢铁作公用工程的下水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易腐蚀,必须经常涂敷涂料,维护费用高。一般建筑及公用工程用金属管道20年左右就需更换,而作用加工良好的PVC管道,使用寿命长达50年等。因此,PVC管材是一种生产成本低、强度高,耐腐蚀的良好塑料制品。 一般来讲,在排污、废水和通风管道方面,PVC管道比使用铸铁管节约安装和劳务费用约16-37%;作导线管比使用金属导线套管节约费用30-33%;而作用氯化聚氯乙烯(PVC)管在冷热水方面,比使用相同尺寸的铜管节约费用为23-44%。因此,由于PVC管材的优势,各国均在积极发展和推广PVC管材。 1.2PVC管材生产及消费情况 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引进不同型号的PVC管挤压生产线上千条,涌现出象大连实德、浙江永高、上海汤臣等较大的管材生产厂家。目前,我国UPVC(硬质PVC)管材、管件生产厂有600余家,总生产能力110万吨/年以上,生产规模在1万吨/年以上的厂家有30多家,规模在0.5-1万吨/年的厂家有60余家,UPVC管材、管件的生产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 在我国,PVC管较PE管和PP管开发早,品种多,性能优良,使用广,在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到1999年底,全国塑料管生产线约有2000余条,其中引进设备约占15%。1999年我国各种塑料管材的生产能力超过165万吨/年,实际产量100万吨左右,而其中UPVC 管材占50%以上。

力学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力学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桥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可以说一直是一种社会文明的代表,纵观世界桥梁建设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桥梁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水平的提高,施工技术的改进,数学、力学理论的发展,计算技术的改革都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力学理论的应用在桥梁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l9,20世纪,随着力学理论及应用研究的长足进步,促使桥梁建设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飞跃.本文从力学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这个角度,作简要的回顾、分析、评述和展望. 1 力学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及主要成就 l8世纪以前,虽然当时人们对力学中的许多机理尚不了解,但已经在实践中摸索出诸如,土、石、砖、木等材料主要适合于受压的场合,因此所采用的桥梁建筑结构较为简单,如举世闻名的赵州桥(跨度为37.02m,公元605年),它既发挥了土、石等圬工材料的优点,又减轻了桥身的自重,节约了用材,且便于排洪,还增加了美观,它集中体现了世界古代桥梁的伟大成就,同时也代表了古代中华文明,在今天看来,它应是力学在当时材料条件下的最佳发挥. 18世纪前后,人们开始使用生铁,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类材料是优于土、石等圬工材料的一类新材料,但是由于材料本身的缺昭以及人们对其力学机理、物理性质尚不清楚,其应用仍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19世纪中叶,由于欧洲率先进入了工业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社会近千年的文明,特别是在这一时期伴随Newton力学的形成、微积分学的发展及欧洲工业化格局的形成,使得力学的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与土木工程建筑有关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形成,造就了桥梁工程建设的第1次飞跃.英国的不列颠尼亚箱粱桥(跨度为141.00m,1850年),美国的布鲁克林悬索桥(跨度为486.00m,1883年)及英国的福斯悬臂桁架桥(跨度为520.00m,1890年)等桥梁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20世纪初期,由于西方工业社会的空前发展,力学研究的进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导致高强度钢材、钢筋混凝土乃至预应力混凝土等材料的出现,实现r桥梁工程发展史上的第2次飞跃.根据初等材料力学的结论,混凝土抗拉强度很低,但其价格却远低于钢材,人们为了增加其抗拉能力,设计了钢筋混凝土这类复合建筑材料,使其既能承受拉力,又能承受压力,但限于混凝土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力学性能,将其作为粱式桥结构用材,跨度仍远逊色于传统的拱桥结构.在进一步实践过程中,人们又发现尽管有受力钢筋在承载,但在受拉区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裂缝,若对钢筋施加一定张力作用,可以克服此弊端即通过张拉预应力筋,使得受拉区事先储备一定数值的压应力当外荷载作用时,混凝土可不出现拉应力或不超过某个临界值的拉应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丁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刚度和承载能力,进而导致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出现,扩展了其应用的范围,使之成为了2O世纪桥梁工程中的一类主要结构.我国自70年代末期起,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建设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特别在近几十年的城市道路桥梁、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其中诸如预应力混凝土T构、连续梁桥、桁架粱桥、大跨度简支梁桥等桥型都是在这一结构基础上的派生.由于初等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的发展,导致了跨越能力较强的悬索桥、斜拉桥的出现.在30年代美国就掀起过大跨度悬索桥的高峰,如美国纽约华盛顿桥(跨度为1067.00m,1931年),旧金山金门大桥(跨度为1280.00m,1937年)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日本曾一度赶上了美国;50年代起,斜拉桥结构在德国初见光芒,并很快波及世界各地;60年代,在日本、丹麦等地出现了兴建跨海工程的先例. 随着桥梁工程建设的不断进步,出现了诸多困扰人们的力学难题,桥梁空间结构的受力分析,结构复杂的次应力计算,主梁、横隔粱、桥面板、支座、墩台及基础的设计、计算分析等都

2018年造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目录 1 造纸景气上行周期,行业盈利能力增强 (3) 1.1 造纸行业仍处于主动补库存周期 (3) 1.2 新产能投放缓慢,行业周期属性或逐渐消失 (5) 1.3 短期行业ROE 或高位震荡,长期看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呈上 升趋势 (6)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监管趋严基调不变 (8) 2.1 排污许可从严执行,龙头企业从容应对 (8) 2.2 进口废纸标准趋严,混杂类废纸已暂停进口 (10) 2.3 环保税于2018 年正式实施,不同省份确定各自的税额方案 (14) 3. 2018 年原材料废纸及木浆价格波动或收窄 (17) 3.1 废纸价格中枢上行趋势明确,2018 年价格波动或收窄 .. 17 3.2 全球木浆市场产能逐步投放,国内浆价不具备持续上涨基础 (19) 4. 龙头纸企产能投放及兼并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 (25) 4.1 供给端:2017-2019 年纸企新增产能投放主体以龙头纸企为 主 (25) 4.2 需求端:消费结构升级,总量变化幅度较小 (27) 5 风险提示 (37)

1 造纸景气上行周期,行业盈利能力增强1.1 造纸行业仍处于主动补库存周期 从2004 年下半年至2016 年初,造纸行业经历了一个完整周期,作为偏周期行业,造纸行业也同样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而这五个阶段的核心点在于对行业整体库存的把握。结合造纸行业PPI 和行业整体库存数据,我们认为目前造纸行业仍处于主动补库存周期。 1、2004 年-2008 年,经济形势整体快速发展,造纸产业供需两旺,量价齐升,行业向好发展,价格同比快速攀升,社会库存不断提高,行业处于主动补库存阶段; 2、2008 年-2009 年,造纸行业下游需求断崖式下降,纸企库存积压,行业库存处于高位,纸价骤降,行业进入被动补库存阶段; 3、2009 年-2010 年,随着四万亿计划实施对需求进行

2020-2024年中国造纸行业前景分析预测

2020-2024年中国造纸行业前景分析预测 造纸业产销量规模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造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2700家,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10765万吨,较上年增长3.16%。消费量10704万吨,较上年增长2.54%,人均年消费量为75千克(14.00亿人)。2010-2019年,纸及纸板生产量年均增长率1.68%,消费量年均增长率1.73%。 图表2010-2019年纸及纸板生产和消费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造纸协会 全国包装纸产量 快递业务的收入规模和快递数量都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即便近年来增速有所下滑,但是也还是维持在20%以上的超高增长速度,属于行业从初期的野蛮式增长到逐渐成熟阶段的自然过渡。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配的线下物流和快递配送,受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快速发展的拉动。包装用纸从2014-2017年一直是上涨趋势,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造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包装用纸产量690万吨,2019年包装用纸产量为695万吨,同比增加0.7%。

图表2014-2019年中国包装用纸产量及增速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造纸协会 全国纸浆进口规模 我国国内纸浆产能的不足直接导致了严重的进口依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纸浆进口国,全球化学商品浆新增需求约一半来自中国市场。同时,中国进口纸浆来源国较为集中,从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纸浆,前十大进口国的总量占93%以上,其中加拿大是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其次是巴西和印尼。 2013年以来,中国纸浆消费结构持续变化,进口纸浆消费占比持续提升,2013年,我国纸浆消费量中进口纸浆占16.5%,到2019年,纸浆消费量中近2409万吨位进口而来,占比提升至25.1%。

我国道路与桥梁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道路桥梁工程概论论文 ——我国道路与桥梁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姓名:宿凌飞 班级:2011级房建5班 学号:201110703059 任课教师:汪杰

我国道路与桥梁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的发展,公路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可以说是我国公路桥梁的建设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交通运输是现代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生产要素之间的快速交换是保障和维护生产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交通运输规模的大小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基本标识之一,而交通运输的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的经济的发展。道路与桥梁的发展又占交通运输发展的很大部分,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我国道路与桥梁发展现状及展望。 关键字:基础设施道路桥梁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正文: 交通运输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既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又为商品流通和人员流动提供基本条件。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点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政府和人民都认识到“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业要先行,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一、我国道路发展现状 由于之前200年中国经济科技相对于西方工业革命的落后以及战争的影响,中国和平发展的时间非常短,造成了中国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据统计,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为8.07万公里,且缺桥少涵,路况极差。全国有1/3的县不通公路,整个西藏的公路交通还是一片空白。从建国到改革开放,由于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不被重视,导致了对基础交通设施的投资严重不足,交通发展长期滞后。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同时期公路交通设施在快速发展,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仍然偏低,且由于改革开放前几十年的历史欠账太大,城市出入口和交通干线严重堵塞,交通事故频频发生,运输效率低下,基础设施的落后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央政府开始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修建,交通运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表现在公路交通方面。进入21世纪后,交通运输的发展速度进一步提高。 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自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后中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一路突飞猛进。进入2000年之后,国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家经济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高速公路等国民基础设施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投资。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实施,中国西部相对于东部沿海的落后地区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开始大力兴建,交通网络的形成加快了各省各地区的物资交流,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十一五”规划期间,房地产行业的兴起更是带动了全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重点建设的“五射两纵七横”14条线路中,已建和在建路段达到95%以上。从1988年的100公里一路飙升至2012年的9.62万公里,中国高速公路实现了从无到有,

1、PVC-O发展前景

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管材及其发展 很多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取向加工(或称定向)使其分子规整排列,可以明显的提高其性能。事实上,有不少塑料制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就依靠取向加工带来的卓越性能,例如纤维、双向拉伸薄膜、容器等。取自加工工艺一方面可以提高管材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材料的消耗,是顺应可持续发展大方向的前沿技术。 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管材是通过特殊的取向加工工艺制造的管材,这一加工工艺是把采用挤出方法生产的PVC—U管材进行轴向拉伸和径向拉伸,使管材中的PVC长链分子在双轴向规整排列,获得高强度、高韧性、高抗冲、抗疲劳的新型PVC管材,性能远优于普通PVC—U管材。 研究开发PVC—O管材,可以大大节约原材料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性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PVC一0最早是英国Yorkshire Imperial Plastics(现在昀Uponor)在1970年领先开发的,后来澳大利亚Vinidex(1986)、美国Upomor—ETl(1990)、荷兰Polva和法国Seperef也相继生产[1]。早期都是采 用“离线”(off-line)加工工艺(两步加工法),把挤出成型和已经冷却的PVC—U 管材段(厚料胚)在模具内通过加热和加压膨胀到要求尺寸来实现取向。试验研究和实际应用证明PVC—O具有非凡的性能,但是“离线”加工工艺生产速度低,设备投资高,很难推广。 后来研发出在挤出加工过程中“在线”(in—line)进行取向,连续生产PVC 一0。其生产工艺为一步加工法,就是在管材挤出生产线上,把已经挤出成型的PVC—U管材(厚料胚)通过径向的扩张和轴向的拉伸实现双轴取向,然后冷却定型成为PVC一0管材。“在线”双轴取向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制造成本,增强了PVC一0和其他管材的竞争力。目前,PVC—O管材已经在英国、法国、荷兰、葡萄牙、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和日本等国家应用多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发布了PVC—O的产品标准,国际标准组织也发表了PVC一0标准—— ISO/DIS 16422--2006。表2列出了国际市场上部分PVC一0管材和生产企业的资料。近年来,国内已经有一些科研院所和大企业集团在探索开发。如北京化工大学和四川大学等相继发表了PVC—O研究报告[2],亚通集团和宝硕管材开展了试验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进入商品化生产。

桥梁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桥梁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摘要:本篇从桥梁入手,简单概述了桥梁的意义;它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桥梁的基础构造,特点及流程;它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和它的发展前景。说明了桥梁事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因此身为土木学子的我们更应该从现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以后跻身土木事业而奋斗! 关键词:石桥,木桥,浮桥,石拱桥,索桥,钢架桥,主跨径,支座,桥墩,桥台,平梁,悬臂梁。 交通事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发展国民经济,促进各地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和巩固国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桥梁又是公路,铁路,农村道路以及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上,桥梁的造价平均仅占公路总造价的10%~20%左右,在国防上,桥梁是交通运输的咽喉,在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上,每当运输工具发生重大变化,对桥梁在载重、跨度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便推动了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在公路施工中,桥梁往往是全线通车的关键。桥梁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的生活及发展必离不开衣食住行.而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出行逐渐成为人们的必然行为.这就自然地要求道路和桥梁的建设要跟上历史的脚步.下面我就单纯地分析一下桥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桥梁本身只是人类用于跨越障碍的建筑物.古代,用于民称"梁"用于战称"关梁".<<诗经-大-大明>>中"亲迎于渭,造舟为梁"意即用船架了一个浮桥."梁"字左为水之形,右为刃示刀身,木示材质.梁以"刀"为形,以木搭建,跨水而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的作用也与时俱进,增添了不少功能,而且对它的基础作用以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自然也就承担了不少以往的责任.比如景观,人文等及反映科技经济水平等.下面单纯地就的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从古代的木桥,秦汉以后的石拱桥兴起,则古代匠人创了千姿万态的石桥,构成和谐绚丽的景色.除使当时人们通行之外,平添了不少美景以供行人欣赏.可知,忆古诗中常有飞桥,虹桥,曲桥之喻,《清明上河图》中的木虹桥,结构巧妙,景观更绝. 我国古代在桥梁建筑上,可谓起步早且集功能,美观,艺术与一体,这跟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是世界我们古国之一有非常的关系。单就桥梁讲我们的祖先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曾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根据历史记载远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宽阔的渭河上就曾出现过浮桥。鉴于浮桥的架设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常被用于军事,汉唐以后,浮桥的运用日趋普遍。在拱式木桥中,宋代虹桥(1032-1033)构造奇特。宋代画家张端在其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的虹桥。该桥梁采用两套木拱(一套由3根按样形布置,另一套由5根短木组成)并配以横木形成稳定的拱架。后这一桥式又被广泛借鉴,如始建于明庆隆四年(1570年,1745年重建,1986年重修)的浙江泰顺县泗溪东桥,以及建于1802年的浙江云和梅桥(跨度为33.4米)等。尽管历经风雨,至今仍保持原貌,其他造型的桥数不胜数,下面仅列举数个典型的。例如,甘肃魏源灞凌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全长约40米,从两岸向跨中以四层悬臂梁伸出,跨越12米;兰州握桥(又名卧桥)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清代两次重建现已不存),此桥由两岸向内斜上伸出重叠的悬臂梁各五层,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