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尔的信息化物流管理

浅析海尔的信息化物流管理
浅析海尔的信息化物流管理

浅析海尔的信息化物流管理

【摘要】信息系统是连结各项物流作业的纽带,通过信息纽带,各种物流作业被视为物流信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21世纪的竞争是是速度、质量、成本、服务等的综合较量,物流是是决定这几项把关键绩效指标的最重要力量之一。所以,海尔推动了物流的信息化发展,值得各企业借鉴和推广。

为此,我通过网上搜集资料和在图书馆里寻找相关书籍如:《海尔市场链与信息化》、《企业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了解到海尔信息化物流的过程,让我受益匪浅。我想,任何一个跨国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会只是产品技术上的革新,同时,在物流创新管理上,必须有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关键字】ERP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 JIT模式 BBP采购平台

一、引言

(一)、写作的意义:

21世纪,我国企业必须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挑战。故此,各大企业的竞争也将从各个方面着手,而物流也是重中之重。海尔,在物流方面大胆革新,形成了一套与传统完全不一样的运营模式,值得所有的企业借鉴。

(二)、理论综述:

21世纪,企业之间不再只是存在单纯的竞争,物流的竞争也成为了一种趋势。

海尔,曾经物流的管理水平与国外先进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整合前,整个集团共有26万种物料,不同型号的产品,每天进出几千笔仓库业务,如此大的物流量完全由人工管理方式,造成人员工作效率低下。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IT 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企业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今海尔实行了现代物流管理,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ERP的概念: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 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於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JIT的概念:JIT指的是,将必要的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到生产线,并且只将所需要的零件、只以所需要的数量、只在正好需要的时间送到生产。这是为适应20世纪60年代消费需要变得多样化、个性化而建立的一种生产体系及为此生产体系服

务的物流体系。

BBP采购平台:通过BBP系统可以实现网上招标、投标、供应商的自我维护、订单跟踪等业务流程,它的实施使海尔电子商务扩展到包含客户和供应商在内的整个供应链管理。

(三)、本文介绍: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海尔的背景介绍,问题的提出与分析,策略,小结,来充分的了解海尔在实行现代物流管理所给企业带来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找出海尔在物流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或意见。

二、海尔的背景介绍

1984年1月1日四年前由青岛东风电机厂和工具四厂合并成的青岛日用电器厂改名为“青岛电冰箱总厂。

1985年从德国引进的技术和设备(生产能力30万台冰箱/年)当年投产。6月份第一台琴岛——利勃海尔四星级双门冰箱问世,是中国最早生产的高质量、节能型产品。

1988年12月“海尔”电冰箱获得中国电冰箱史上第一枚国产金牌。

1989年在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以定向募集方式成立“琴岛海尔电冰箱股份公司”。

1990年电冰箱通过美国UL认证(中国首家),开始大批量进入国际市场。获全国企业管理最高奖一一金马奖,“海尔”成为家电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

1991年12月 20日,以海尔公司为主体,合并青岛电冰柜总厂、空调器厂组建琴岛海尔集团公司。

1992年4月,海尔冰箱通过ISO900认证,国内同行首家,其后空调、冷柜也通过。 1993年9月,集团正式更名为“海尔集团”,有关的商标、名称全改为“海尔”.

1994年,与日本三菱重工合资的空调器厂投产,返销日本;与意大利梅洛尼公司合资的洗衣机、热水器厂投产;推出国内第一代变频式空调。

1995 年7月将全国三大洗衣机厂之一的青岛红星电器公司(亏损1亿多元)合并,三个月扭亏、五个月赢利。成立香港海尔公司,进行融资及进出品业务。

1996年2月,初始海外直接投资:海尔莎保罗(印尼)有限公司成立,生产冰箱、空调、洗衣机。6月获美国优质服务协会最高奖:五星钻石奖。

1997 年3月出资60%在广东合资建顺德海尔电器公司。

2001年海尔现代物流起步。

······

三、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1)海尔为什么采用了EPR系统实施物流信息化管理?它的实施有何限制条件?

答:EPR系统总共包括五大模块:MM(物流管理),PP(制造与计划),SD(销售与订单管理),FI/CO(财务管理与成本管理)。

采用了ERP物流信息化管理:

①总体规划,信息化建设贯穿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所有环节。

②EPR系统与商流CRM系统的无缝结合,同步将信息传到销售,仓库,采购部门,打破了原有的“信息孤岛”,提高了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保证了所有部门同步以订单为中心展开工作,加快了顾客的响应速度。

③实施了各部门“一把手”工程与全员的参与,保证了物流信息化的实施效果。

ERP实施所存在限制之处:

①EPR是海尔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它涉及企业的各项业务,所以任何一环有问题,整个信息物流链就无法持续下去。

②系统对企业的硬件和软件的要求都相当高。倘若无法使用企业现有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则会造成很多重复劳动和不必要支出。

③EPR的运行依赖数据的准确、及时和完备。可以说数据准备工作是整个系统实施过程中头绪最多、工作量最大、耗时最长、涉及面最广、最容易犯错误且错误代价极大的一项工作。

④实施EPR时,首先要了解客户,有些客户可能在专业管理水平较低或者对企业需求不清等方面,导致购进EPR系统,却无法使用。

⑤ERP的实施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相当高。

2)物流促使海尔实现三个零目标,增加海尔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零库存就是三个JIT:JIT采购,JIT配送,JIT送料。但是JIT在实施的过程中又有什么缺陷呢?

整个模式实施过程的缺陷:

①在实行JIT采购的过程中,企业面向的是极少的供应商,若供应商因意外中断供货,企业就不能及时交货,而且企业无法获得多个供应商竞争后的采购价格。

②JIT采购一般都是小批量的,所以在减少库存成本的同时,它也增加了运输次数和成本。

③物流配送部门实施“五定送料”的JIT配送模式即“订单”,“定点”,“定时”,“定量”,“定人”以保障订单执行的可靠性,及时性,提高订单的可操作性。但这些必须源于基础管理基础信息的准确性。

④“五定”的实施都强调及时性,倘若中间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误差,或者因意外事故无法保证迅速可行,则整个配送过程很难持续下去。

⑤同样JIT地配送也采用了多频率,少批量的送货方式,所以,在减少库存,降低浪费的同时也增加了运输次数、费用。

⑥JIT是按订单及时生产的,因此整个供应链都按照JIT的要求进行运转,当订单发生变化时,就会无法适应,造成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人力、设备资源、仓储等等的浪费,因此jit不能用作可能发生频繁变动的订单生产。

⑦JIT都是实时的,对物流、场地、运输失效、原料、成品、半成品、工具供应、工位送料取货等等的时序、节拍等都有很高要求,针对柔性化生产,需要在以上方面满足要求,否则jit就会因为各种原因达不到应有的生产率、合格率。

3)海尔为什么搭建了BBP采购平台?

通过搭建与企业内部ERP紧密集成的B2B采购平台,可以实现与供应商之间的协同商务,是信息JIT变成现实,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形成以订单为中心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信息互通达到双赢目标。

①供应商可以及时的获得企业的各种需求信息,提高了生产及配送的即时有效性,并且网上开通业务,降低成本。

②通过信息化对管理的提升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采购和控制,获得更好的的质量,较低的采购价格。

四、对策:

针对ERP系统所存在的限制之处有如下对策:

①重视构建企业信息管理的角色与关注点对应模型。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面临着信息与知识管理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在实践中从不同层面的关注点出发,充分考虑到企业不同类型角色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充分调节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任何

决策做到及时,完善,让每个部门都了解到,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

②关于企业的硬件和软件问题:硬件就是固定资产与设备,软件比如技术,专利等。只有企业通过投资大量的资金运用于引进最新的设备和招聘大量的优秀人才开发软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③一方面可以通过选拔一些有耐力,细心地人员处理复杂的数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代码解决一些数据问题。

④只能通过了解一些客户,然后知道客户的专业管理水平,从中选出一批拥有先进专业管理水平的客户和企业合作。

⑤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渠道招揽大量的人才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具备精湛的知识,他们看问题必须给客户更加的专业,更深入,对ERP软件产品有全面地了解,清楚软件所具有的功能,能利用这些功能更好地为客户,用户服务。

针对JIT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缺陷的对策:

①对于供应商方面:可以由一个供应商供应多种原料和外购件或者也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专门运输小批量物料。对于价格方面:与供应商建立长久合作的关系,签订合同,保证原料购进按市场价格。

②通过第三方的运输公司进行运输,减少成本。

③通过对企业加强信息化管理使整个企业实现高度信息共享,提高企业的科学技术,寻找新的方法对数据处理的准确性进行处理。

④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在各方面完善的条件下对不能及时传达信息和及时将货物送于用户的工作人员进行惩罚,同时对积极性高,工作负责的工作的人员进行奖赏。

⑤JIT的配送也可以通过相关的物流公司进行配送,减少成本。

⑥制定相关制度,让订单不变,从而生产计划不变,从而物流模式也不变。

⑦协调各个物流供应商和企业内部物流部门生产部门协同作业。

五、总结

海尔认为在网络的经济时代订单就是现代企业运作的驱动力。要执行订单,就要订单去采购,为订单去制造,为订单去销售。如果要完全实现为订单去采购,制造,

销售,那么支持它最重要的一个流程就是实现现代化物流。而现代化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两个最大特点就是“网络化”和“信息化”。而信息化贯穿整个物流过程。

实现海尔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化的高度共享不仅仅需要企业拥有一直强大的科研队伍,而且企业必须拥有专业的管理水平。然而海尔做到了,实现了企业的高度信息化,使企业真正的做到了“三零。即:零库存,零距离,零资本运营,同时也促进了海尔走向国际化。

海尔物流案例分析

海尔物流案例分析 海尔物流在当初的物流重组阶段,整合了团体内疏散在28个产物行状部的购买、原原料仓储配送、制品仓储配送的职能,并率先提议了三个JI丁(Just in time)的治理,即JIT 购买;J1丁原原料配送、JIT制品分派物流。议决他们,海尔物流形成了直接面临市场的、完好的以信息流支撑的物流、商流、资金流的同步流程体系,得到了基于时间的竞争上风,以时间毁灭空间,到达以最低的物流总本钱向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代价供职。 在提供链治理阶段,海尔物流创新性地提议了"一流三网"的治理模式。海尔团体自1999年开始,实行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动员物流、商流、资金流的运转。海尔物流的"一流三网"充裕表示了当代物流的特性:"一流"因而定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环球提供链资源网络、环球配送资源网络和打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滚动,为定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海尔物流的信息化技能不停处于陆续维新、改革的经过之中。创建ERP编制是海尔实现高度信息化的第一步。在胜利施行ERP编制的基本上,海尔创建了SRM(招标、提供商相干治理),B2B(订单互动、库存融合)、扫描编制(收发货、投入产出、货仓治理、电子标签)、定价支持(定价方案的审批)、模具生命周期治理、新品网上流转(新品开拓各个枢纽的控制)等信息编制,并使之与ERP编制相连起来。这样。用户的信息可同步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实现以信息替换库存,零资金占用。 在基本方法方面,以强盛的网络技能为依托,自2002年开始逐渐推广条码扫描和RF 技能在物流中的利用,以办理制品物流经过中面对的准确率、及时性、高效性和题目可追性的要求。2003年海尔推广全程扫描后,物流业务的准确率有了昭着升高。发货的准确率到达100%,升高了客户的满足率。同岁暮,海尔物流开始实行进步先出索统闸口的试点,并于2004岁首在世界42个配送中心实行推广,全面执行严厉的进步先出治理,加速了库存的周转效果。 好的企业餍足需求,宏大的企业创造市场。海尔物流在拥有了三个JIT的速率、一流三网的资源和信息化平台的支持,在陆续圆满内部业务运作的同时,主动成长品牌集群和社会化物流业务:其一是品牌集群,打造搭建一条完好的家电资产链。其二是构建社会化的购买平台。海尔现在在环球有10个产业园,30个外洋工场及制造基地,这些工场的购买全部议决团结的购买平台实行,环球资源团结治理、团结设置装备摆设,一方面实现了购买资源最大的共享,另一方面环球工场的范围上风增强了海尔购买的本钱上风。

海尔集团库存管理分析

海尔集团库存管理分析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有价值品牌。1984年创立于青岛。到目前为止,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戏,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海尔集团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市场链为纽带,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和用户资源,逐步向“零库存、零距离、零运营资本”的终极目标迈进。 零库存管理是对企业的采购、生产、配送各个环节进行合理计划和安排,使物料处于不断运动,不停周转的状态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同时,存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联系产品和销售的重要纽带,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关系着存货控制或管理效率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存货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占用资金量大,存货管理的目的就在于既要满足需要,又能在不同情况下使相关总成本最低,因而在整体投资决策中居于举足轻重的主体地位,如何有效降低存货,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一直都是企业在发展中首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实行零存货管理成为了企业最理想的存货管理办法。 海尔以前和现在的库存管理情况对比 以前的库存管理:在以前,对于海尔这样的大企业来讲,所有的商品都是一起生产,然后再一起销售,然而对于这样的销售方式,厂家生产难免有大量库存,产品如果卖不出去就要折价销售。 现在的库存管理:新的合作模式下,厂家可以实现成品“零库存”,仓库内库存的不再是成品,而是模块,顾客需要什么产品。厂家就利用这些模块快速组装为成品,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顾客手中。 海尔的库存管理 海尔集团过去是基于传统观念的库存管理认识,认为库存在功能上仅仅相当于纯粹意义上的仓储,确立了新的重组战略,对集团内组织做了相应创新之后,就可以对具体的物流层面进行创新了。这在海尔集团来说,最主要可以体现在库存作业的现代化和库存管理方法的创新上。 1990年,海尔在青岛海尔信息园建立了一座立体仓库;2000年,海尔在青岛海尔开发区工业园建造了国际化全自动物流中心;海尔开发区工业园国际化全自动物流中心将全部实现自动化,高效率,通过物流和大型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包括销售、生产、采购供应、售后服务过程中的成本。 海尔库存管理方法的创新 1.ERP(企业资源规划)。海尔在整个物流的供应链过程中实施的ERP。海尔在实施过程 中采取了分步进行的方法:第一步,应用在库存管理;第二步,应用在车间的生产计划管理;最后,逐步应用在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实施ERP,采购计划的制定,采购过程的控制和跟踪,物流的存取和配送,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大大降低了重复简单的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JIT(及时生产模式) 3.3PL(第三方物流) 4.物流标准化 零距离、零库存——零运营资本 传统管理下的企业根据生产计划进行采购,由于不知道市场在哪里,所以是为库存采购,企业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水库”。海尔现在实施信息化管理,实现三个JIT。JIT采购就是按照

海尔信息化案例分析

企业信息化案例分析报告 分析对象:海尔集团 班级:信息121班 学号:19112110 姓名:杨韵寒

目录: 一、海尔集团简介 (1) 二、案例来源 2.1案例一 (1) 2.2案例二 (2) 2.3案例三 (3) 2.4案例四 (4) 2.5案例五 (5) 三、近期资讯 3.1资讯一 (6) 3.2资讯二 (6) 3.3资讯三 (6) 3.4资讯四 (6) 3.5资讯五 (6) 3.6资讯六 (7) 四、分析总结 4.1海尔在信息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7) 4.2威胁和劣势 (8) 4.3总结 (8) 五、本学期收获 (8)

海尔信息化案例分析报告 信息121班 19112110 杨韵寒 一、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整套家电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虚实融合通路商。 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5大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7万人。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509亿元,品牌价值962.8亿元,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集团援建了164所希望小学和1所希望中学,制作212集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电赞助商。 二、案例来源 2.1案例一: 海尔信息化:三个阶段上三个台阶 信息来源:豆丁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5251575.html,/p-736679705.html 海尔的信息化建设从最初起步到现在,大致经历了基础应用、总体构架和优化调整三个发展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会根据当时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有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个阶段是基础应用阶段:企业自发地提出了信息化应用的需求,搭建海尔集团的骨干网络和基础的办公应用,主要代表是构建的基础网络和OA应用。从1997年到现在,海尔集团已经构建了千兆为骨干的企业内部网,覆盖40多个销售公司和30个电话中心,实现数据、视频、IP电话三网合一。 第二个阶段是总体构架阶段:进入WTO之后,由于在中国市场上国际化竞争对手的大量进入,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挑战,海尔开始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同时改造海尔集团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从1998~2003年,海尔内部进行了40多次结构调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业务流程再造的最佳模式。为了适合集团的战略发展需求,突出了流程再造成果,加速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海尔集团系统地设计和建立了信息化应用框架和系统,配合业务管理的需求,主要实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建成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以信息流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业务应用平台,使海尔的供应链运行在信息化高速公路上。2000年,海尔成为国内首家企业发布和建立B2C电子商务平台,并实现网上支付。 (2)建立全球领先的网上协同交易平台(B2B):2000-2001年,建立了海尔集团的电子协同商务平台,2005年1-4月份实现网上交易250亿元。 (3)集成的同步供应链管理平台:2000年,在集团范围内实施了销售、生产、采购、仓储、财务与成本等应用。 (4)生产的跟踪与控制:2000-2004年,在集团各产品事业部实施了MES全程跟踪生产质量。 (5)一站到位的顾客服务系统:从1998-2005年分四期,构建了集中的海尔顾客服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覆盖全国超过500个坐席的呼叫中心、超过10000个服务网点和全国

案例分析实施报告--海尔物流管理运作模式分析

. ... . 大连大学 题目:海尔物流管理运作模式分析 姓名: 学号: 教师: 时间: . word ..

容提要 文章通过对海尔自营物流的分析,分析了海尔自营物流的优势: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整个资源,优化供应链;打造物流核心竞争力,社会化物流显成效。同时也指出了海尔物流的缺陷:海尔的物流没有社会化,还在延续“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和经营观念,使货运呈现货源封闭状态,增加了营运成本;海尔采取工厂(或各地生产基地)——各地区域配送中心——销售商(或海尔形象店)的物流线路使得运输价格居高不下;对于不同特点的产品,物流模式单一。 针对以上缺陷,对此进行分析,提出来建议以及实施建议的预期效果 转化经营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在目前第三方物流已经成为行业趋势下,海尔物流要想继续保持公司在物流消减成本方面的竞争了,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扩展服务围,提高服务质量。 改变传统的运输和车辆调配管理制度---改善配送中心的辐射围,缩短配送半径,同时可以尽可能的降低配送成本。 根据产品的不同特性组织物流行为---根据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价值高、物流周转率高、批量小、多品种、速度快、个性化的特性,海尔不应放入统一的家电成品配送渠道,而是将该类产品物流外包给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这样不仅可以减产产品的物流成本、缩短运达时间,同时也能够提高用户对海尔服务的满意度。

. word 专业资料目录 容提要 (2) 1 现状简介 (3) 1.1 海尔企业物流模式——自营物流 (3) 1.2 海尔对整个集团物流业务进行了重新组合 (4) 1.3 在物流运作中海尔实施了供应链管理 (4) 2 问题综述 (4) 2.1 海尔自营物流的产业化 (4) 2.2 海尔自营物流的优势分析 (5) 2.3 海尔自营物流的问题分析 (5) 3 可选择改进方案 (6)

海尔集团的采购管理创新.docx

谢谢你的观赏 谢谢你的观赏海尔集团的采购管理创新 2000年以来,海尔在全集团范围内由物流推进本部统一协调和管理全集团的物流改革工作,本部下设采购、配送、储运三个事业部,使得采购、生产支持、物资配送从战略上实现了一体化。 改革后的采购事业的职业责主要是负责向供应商采购产品所需要的零部件,并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供应商的优化,招标,下达采购计划,零部件的选购以及全球网络资源。海尔物流整合开始后、第一步就是整合采购,将集团的采购活动全部集团。开展规模化经营,全球化经营,全球化采购,并纳入了国际化的供应商,在全球范围内采购质优价廉的零部件。其战略是在最低总成本条件下通过及时的购买来支持制造系统,大到几百万元的设备,小到一些办公用品诸如圆珠笔,订书机等都按统一采购进行操作。利用整合后的集团优势,大宗物料实现了大规模采购,从而获得国内同行业内最优的性能价格比。例如采色显像管,整合前只能拿到生产商二、三类用户的价格,统一采购后,就可享受生产商一类客户价格,平均每台至少可便宜10元,而且供贷服务得到保证。仅此一项。海尔全年至少节约580万元,海尔一年的采购费用是100多亿,大约15000个品种,供应商有2000多家海尔通过整合采购,加强采购管理,使供应商的数目减少到1000多家,集团采购人员减掉了1/3,并且集中采购,招标竞价使成本每年降低5﹪以上,一旦实施网上采购,采购价格更会大幅下降。但海尔认为优化供应商比单纯降价更重要,因此,海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让供应商与有关零部件设计,海尔美高美彩电的开发过程就是同供应商进行联合开发,并行开发的典型事例。美高美彩电的开发周期一般需要6个月的时间,但海尔与使供应商成为合作伙伴,让其参与开发过程,同供应商不断进行技术交流,并且让供应商成提前进入了模具设计,通过联合开发使美高美彩电开发周期大大缩短,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世界500强企业有许多已成为海尔的供应商,如GE就是与海尔建立战略联盟,并且为了方便供贷,有许多企业在青岛设厂,满足海尔JIT 运作的要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尔采购事业的主要职责着手,简说明海尔采购流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基本特点。 2、海尔采购管理创新还有哪些值得借鉴的重要内容? 3、结合海尔经验,说明采购方式和供应管理改革的重要。

海尔集团的跨国发展战略(海外,国际化)

海尔集团的跨国发展战略 1.产品出口与海外投资状况 可以说,即使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作为十分具有超前意识的企业家,张瑞敏就在为企业向国际市场发展,进行准备工作。在他到青岛电冰箱总厂仅4年后,当产品在国内小有名气之时,他便将企业发展的视野扩大到海外。出口创汇是必要的,但只是目的之一,另一目的就是要在国际上创造驰名品牌。 (l)出口经营状况 从1986年青岛电冰箱总厂第一次出口产品并取得3O0万美元出口额这一不俗战绩算起,海尔集团的出口额逐年增加。尽管从1997年起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企业出口受阻,但真正类似海尔产品这样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受影响并不大,而且由于海尔集团出口的重点是在欧美,因此,它的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势头。1998年,海尔出口创汇达到7675万美元,比1997年增长了36%。 出口的主要品种为冰箱、洗衣机、冷柜等。 在出口地区的分布上,基本上,欧美国家占6O%,日本占20%,东南亚占16%,其他地区占4%,共计87个国家(地区)。出口到欧美国家的以冰箱、空调为主,其中在美国18O升以下冰箱市场份额中,海尔冰箱占到2O%。 截止到1998年年底,海尔集团的海外经销商共有49家,经销网点11004多个。

(2)海外投资状况 海尔集团从1995年起,就着手在海外投资建厂。经过洽淡和协商,终于在1996年2月6日,在印尼雅加达建立了海尔在海外的第一家以生产电冰箱为主的合资生产企业—一海尔莎保罗(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 (PT.Haier Sapporo Indonesia)。它标志着海尔集团的国际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之后,1997年6月,菲律宾海尔LKG电器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8月,马来西亚海尔工业(亚细亚)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11月,南斯拉夫海尔空调生产厂成立;1999年2月,海尔中东有限公司成立。 以上这些不过是海尔集团海外投资事业的“牛刀小试”,而其企业国际化的真正重心则是在美国,在美国进行投资建厂。这一计划1999年将进人战略性的实施与发展阶段,即在波士顿建设设计中心,在纽约建设营销中心,在南卡罗莱那州建设制造中心。 2.跨国发展战略的成因 促成海尔集团积极向海外发展跨国经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 在国内市场中,由于家电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价格战在各种家电领域中,此起彼伏,俞演愈烈。海尔集团尽管作为国内家电知名品牌的

海尔集团使用物流信息技术案例浅析

海尔集团使用物流信息技术案例浅析 作者:班级:113101 姓名:任艳荣学号:111307 前言: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海尔集团作为一个大型的家电、电器购物网站在物流方面应该更具有它独特之处。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管理的基础,海尔集团在使用物流信息技术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我国家电物流的主要运作模式 1.自营物流 2.家电企业剥离物流业务,组建专业物流公司 3.家电企业与物流服务商共同组建家电物流平台 4.全面外包物流业务 海尔集团简介:公司1984年创立于青岛。创业以来,海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 创新体系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2012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1631亿元,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7万多名员工,海尔的用户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5大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7万人。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509亿元,品牌价值962.8亿元,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集团援建了164所希望小学和1所希望中学, 海尔集团持有多个与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品牌。其中,按品牌统计,海尔已连续四年蝉联全球销量最大的家用电器品牌。在互联网时代,海尔打造开放式的自主创新体系支持品牌和市场拓展,截止2011年,累计申报12318项技术专利,或授权专利8350项;累计提报77项国际标准提案,其中27项已经发布实施,是中国申请专利和提报国际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在全球白色家电领域,海尔正在成长为行业的引领者和规则的制定者。 海尔实网即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覆盖全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和农村市场,海尔在全国建设了7600多家县级专卖店,2.6万个乡镇专卖店,19万个村级联络站,可以保证农民不出村知道家电下乡,不出镇买到下乡产品;海尔在全国建立90余个物流配送中心,2000多个二级配送站,可以保障24小时之内配送到县,48小时之内配送到镇,实现即需即送、送装一体化;海尔在全国共布局17000多家服务商,其中在一、二级市场建立了3000多家服务商,三级市场建立了4000多家服务商,四级市场建立1万多家乡镇服务站,可以保障随叫随到,为用户提供及时上门、一次就好的成套精致服务。海尔的虚实网融合的优势保障了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_海尔公司的信息化1.doc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_海尔公司的信息化 1 海尔公司信息化案例分析报告 小组介绍 1.小组成员 组长: 组员: 2.小组分工 PPT制作:PPT演示: 资料收集: 资料整理: 案例分析报告: 讲稿制作: 准备过程 1.案例讨论 (1).第一次讨论在4月30日进行。该次讨论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工作。第一点是进行分工,以保证整个准备工作顺利。第二点是对整个PPT的结构以及所要讨论的两个问题尽心初步的判

断,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我们将整个PPT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简介海尔以及对案例的分 析。第二部分是海尔的价值链及应用的信息技术。第三部分是斜坡球体论。 第四部分是对小组的介绍。 ②根据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我们都同意第一个问题就用价值链模型。 然后主要是讨论该企业的价值链到底是什么。 ③在这次会议结束之前,我们明确了各自回去后需要做些什么。从而 对下次的讨论内容作初步的准备,方便下次会议的进行。 (2)第二次讨论在5月2日进行。本次讨论解决了两方面的问题。 ①首先承接上次的价值链模型进行细致讨论,对价值链模型的具体内 容以及以及运用信息技术的部分进行填充分析。 ②第二部分则是决定在案例分析那部分内容中运用SWOT 模型。并通 过讨论列出SWOT模型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然

后根据案例的内容以及我们收集的关于海尔的资料讨论出海尔相关的ST,OS,WT,WO策略。 (3)第三次讨论我们主要是对该案例的第二个问题斜坡球体轮进行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我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首先大家先用10分钟对收集到的斜坡球体论以及案例中的的相关部分进行阅读。 b.阅读后大家依次谈论谈论自己对斜坡球体论中的止动力,动力,中心,手段,名牌的理解。 c.对大家的理解进行整理,然后统一意见。 d.从案例中找寻在这五方面运用信息技术的例子,然后对其相应的归类。 e.组织语言描述信息技术如何支持斜坡球体论的。 (4)第四次讨论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讨论,该次讨论我们主要进行了三项主要任务,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准备好了星期一的案例分析。 a.首先,大家对制作的PPT,WORD报告,讲稿进行评审并加以完善。 b.其次,我们小组进行模拟课堂演示,从而控制时间。并提出演讲中 出现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海尔的营销网络 案例分析

《海尔的营销网络》案例分析报告 提交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00MBA-P2班第一组 刘煜(009078)曹小京(009147)黄小明(009148) 洛炬(009149)袁亚彬(009150)张晴(006976)执笔人:曹小京 2001年3月28日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 一、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的前身是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1984年引进德国利渤海尔电冰箱生产线后,改组成立海尔集团公司。 在不到16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到海外的卓著的业绩。在中国,海尔每年有1000万台各种家用电器进入人们的家庭;在海外,海尔产品已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了400多万台海尔家电。 海尔16年的发展之路可以浓缩在下面这组数字中: ----营业额:2000年实现全球营业额406亿元,而1984年只有348万元,2000年是1984年的11600多倍; ----利税:1984年资不抵债,2000年实现利税30亿元,自1995年以来,累计为国家上缴税收52亿元; ----职工人数:2000年职工人数达到3万人,而1984年只有800人,2000年是1984年的37.5倍; ----品牌价值:2000年海尔品牌价值达到300亿元,是1995年第一次评估时的7.8倍,是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名牌; ----产品门类:1984年只有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目前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 ----出口创汇:已在海外建立了38000多个营销网点,产品已销往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实现出口创汇2.8亿美元,自1998年以来,出口创汇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是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在山东省,海尔超过专业外贸公司成为进出口额第一的企业。 从1984年至今的16年间,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海尔却始终保持了高速稳定发展的势头,奥秘只有两个字:创新。创新是海尔文化的核心。 二、海尔的经营理念: 经营理念是海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尔集团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实用性的新理念。 市场观念: "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 "卖信誉不是卖产品"、"否定自我,创造市场"。 创名牌方面: 名牌战略: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 国门之内无名牌。 质量观念: 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 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售后服务理念: 用户永远是对的。 海尔发展方向: 创中国的世界名牌。

海尔企业ERP实施案例分析

一 ERP定义: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简称,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IT公司根据当时计算机信息、IT技术发展及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预测在今后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发生变革,而提出了这个概念。一种ERP系统ERP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一个由 Gartner Group 开发的概念,描述下一代制造商业系统和制造资源计划(MRP II)软件。它将包含客户/服务架构,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除了已有的标准功能,它还包括其它特性,如品质、过程运作管理、以及调整报告等。特别是,ERP采用的基础技术将同时给用户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独立性从而更加容易升级。ERP的关键在于所有用户能够裁剪其应用,因而具有天然的易用性。 二海尔企业: 简介: 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截至2009年,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2009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品牌价值812亿元,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129所希望小学,制作212集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

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电赞助商。美国天文学家海尔(Georage Ellery Hale,1868-1938)著有《新的星空》《宇宙的深度》等。 三分析海尔企业ERP: 1ERP的使用适合于海尔集团的发展现代化战略,对整个物流,供应链,企业现代化管理有着重大改革意义: 名牌战略阶段多元化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发展内向物流发展外向物 促进管理一体化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思想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2 海尔企业选择了强大的ERP软件 国际ERP软件A3 协同工作套件W3 管理软件金色快车GE

海尔集团的采购管理创新

海尔集团的采购管理创新 2000年以来,海尔在全集团范围内由物流推进本部统一协调和管理全集团的物流改革工作,本部下设采购、配送、储运三个事业部,使得采购、生产支持、物资配送从战略上实现了一体化。 改革后的采购事业的职业责主要是负责向供应商采购产品所需要的零部件,并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供应商的优化,招标,下达采购计划,零部件的选购以及全球网络资源。海尔物流整合开始后、第一步就是整合采购,将集团的采购活动全部集团。开展规模化经营,全球化经营,全球化采购,并纳入了国际化的供应商,在全球范围内采购质优价廉的零部件。其战略是在最低总成本条件下通过及时的购买来支持制造系统,大到几百万元的设备,小到一些办公用品诸如圆珠笔,订书机等都按统一采购进行操作。利用整合后的集团优势,大宗物料实现了大规模采购,从而获得国内同行业内最优的性能价格比。例如采色显像管,整合前只能拿到生产商二、三类用户的价格,统一采购后,就可享受生产商一类客户价格,平均每台至少可便宜10元,而且供贷服务得到保证。仅此一项。海尔全年至少节约580万元,海尔一年的采购费用是100多亿,大约15000个品种,供应商有2000多家海尔通过整合采购,加强采购管理,使供应商的数目减少到1000多家,集团采购人员减掉了1/3,并且集中采购,招标竞价使成本每年降低5﹪以上,一旦实施网上采购,采购价格更会大幅下降。但海尔认为优化供应商比单纯降价更重要,因此,海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让供应商与有关零部件设计,海尔美高美彩电的开发过程就是同供应商进行联合开发,并行开发的典型事例。美高美彩电的开发周期一般需要6个月的时间,但海尔与使供应商成为合作伙伴,让其参与开发过程,同供应商不断进行技术交流,并且让供应商成提前进入了模具设计,通过联合开发使美高美彩电开发周期大大缩短,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世界500强企业有许多已成为海尔的供应商,如GE就是与海尔建立战略联盟,并且为了方便供贷,有许多企业在青岛设厂,满足海尔JIT运作的要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尔采购事业的主要职责着手,简说明海尔采购流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基本特点。 2、海尔采购管理创新还有哪些值得借鉴的重要内容? 3、结合海尔经验,说明采购方式和供应管理改革的重要。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分析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分析 14市场营销1班朱琪 1441412010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海尔集团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试试了国际化战略,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更广大的发展空间。接下来将对海尔集团国际化的背景,思路及战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其前身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工厂——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发展壮大成为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跨国企业。从单一生产冰箱到现在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3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模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四大主导产品的市场份额均达到30%左右;在国外市场,海尔产品进入欧洲15家大型连锁店的12家、美国前十大连锁店。海尔取得的这些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海尔实施的国际化战略。 二、海尔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动因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海尔已经在国内竞争中站稳脚跟,树立了自己在国内的品牌,占据了国内家居市场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是海尔是领导者张瑞敏并没因此放松自己,他清醒的认识到海尔同外国同类企业相比较起来,还不具备与国际大企业抗衡和竞争的能力,海尔要想获得长期的生存,就必须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实现企业的迅速成长。于是,海尔于1998年开始了国际化战略的全面化实施,其目标是:实现三分之一国内生产国内销售,实现三分之一国内生产国外销售,实现三分之一国外生产国外销售,充分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完成由“海尔的国际化到国际化海尔”的跨越。

三、海尔国际化战略的要点 (一)市场进入战略 1.目标市场的选择 1997年,海尔首先选择的是美国和欧洲,尽管欧洲人对中国感到很陌生,而且一直对中国产品存在偏见,但这并没有成为海尔前进的羁绊石,海尔不仅在产品设计上满足了欧洲人的需要,而且显示了其他大公司无法做到的快速反应。经过三年的努力,海尔终于打开了欧美的市场,2001年,海尔在美国的销量达到了2亿美元,在欧洲达到1.1亿欧元,海尔欧美市场的销量已经占到海尔海外总销量的60%以上。 2.市场进入方式 1995年,海尔以OEM的方式向美国出口冰箱,然后再开始打自己的品牌,再积累了近五年的有关美国市场知识后,海尔才在美国设立贸易中心和生产中心。海尔的产品策略是先易后难。 (二)、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战略 为了实现海尔开拓市场的三个三分之一的目标,海尔在海外设立了10个信息站和6个设计分部,专门开发适合当地人消费特点是家电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三)、创造本土化国际名牌战略 (四)、整合全球资源战略 海尔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真谛,在于有效的利用分布在世界不同地区的资金资源,研发资源,优惠政策和客户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海尔采取全球范围融资,融智,融文化的方法,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资本,在全球范围初步整合了企业资源。

海尔物流管理运作模式分析

毕业论文(设计) 海尔物流管理运作模式分析 姓 名 : 黄惠婷 专 业 : 物流管理 班 级 : 09高职物流1班 指导教师 : 郑月琴 学 号 : 09620505060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2012年3月1日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https://www.360docs.net/doc/f5251575.html,

海尔物流管理运作模式分析 摘要 运作模式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实现物流服务定位而建立的一整套运作体系。适合的运作模式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获得稳定的客户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有效地加强物流管理,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众多企业纷纷寻求适合自身的物流运作模式。而海尔物流在此期间一枝独秀,成为中国物流业界关注的亮点。文章通过对海尔物流的分析,指出了其在运作过程中的优势和缺陷,从而得到海尔物流对我国企业在物流运作模式选择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企业家电企业 物流 海尔 运作模式

目 录 引言 (1) 1我国家电企业的情况 (1) 1.1我国家电企业的市场环境 (1) 1.2我国家电企业的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3我国家电企业主要的物流运作模式 (2) 2 海尔物流的运作模式分析 (2) 2.1海尔的物流运作模式 (2) 2.1.1海尔对整个集团物流业务进行了重新组合 (3) 2.1.2在物流运作中海尔实施了供应链管理 (3) 2.1.3物流产业化 (4) 2.2海尔的物流的利弊分析 (5) 2.3海尔的物流未来发展和目标 (6) 3改进海尔物流运作模式的建议 (7) 3.1转变经营观念、提高服务水平 (7) 3.2改变传统的运输和车辆调配管理制度 (7) 3.3根据产品的不同特征组织物行为 (8) 3.4大力发展新型配送服务 (8) 3.5加强对物流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8) 4海尔物流对我国家电企业的启示 (8) 4.1物流再造要充分考虑自身条件 (8) 4.2物流改革首先应当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8) 4.3重视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 (9) 4.4以供应链管理思想充分整合社会资源 (9) 结论 (9) 参考文献 (11)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论海尔的管理信息系统

摘要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海尔集团一直都以非凡的管理系统和超群的企业文化走在中国乃至世界电器行业的前沿,而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与世界接轨的海尔集团当然也少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辅助。“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海尔集团“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创新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所以本文将展示海尔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增进对海尔集团的了解。 【关键字】: 管理信息系统、海尔集团、世界化、成功运营

Summary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 haier group has been to speci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outstanding enterprise culture walk in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the forefront of the industry, and along with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management of an increasing depth and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as been gradually implemented technically mature, connecting with the world of haier group of course also withou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support. "Use informationization to promote industrialization" is a very practical research subject, the haier group "implementation by the market as a link to a chain of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innovation enterpris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uccessful experience gave us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So this paper will show haier'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haier group. [Keywords] : management operating system、Haier Group、Welten、 Successful operation

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与海尔的国际化生产战略

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与海尔的国际化生产战略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农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而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其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场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为了便于区分,费农把这些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发展china家。 费农还把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费农认为,在新产品阶段,创新国利用其拥有的垄断技术优势,开发新产品,由于产品尚未完全成型,技术上未加完善,加之,竞争者少,市场竞争不激烈,替代产品少,产品附加值高,国内市场就能满足其摄取高额利润的要求等,产品极少出口到其他国家,绝大部分产品都在国内销售。而在成熟产品阶段,由于创新国技术垄断和市场寡占地位的打破,竞争者增加,市场竞争激烈,替代产品增多,产品的附加值不断走低,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成本的下降,较低的成本开始处于越来越有利的地位,且创新国和一般发达国家市场开始出现饱和,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抑制国内外竞争者,企业纷纷到发展china家投资建厂,逐步放弃国内生产。在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及产品本身已经完全成熟,这时对生产者技能的要求不高,原来新产品企业的垄断技术优势已经消失,成本、价格因素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这时发展china家已经具备明显的成本因素优势,创新国和一般发达国家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开始大量地在发展china家投资建厂,再将产品远销至别国和第三国市场。 由介绍得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支之一的直接投资理论而存在的,它反映了国际企业从最发达国家到一般发达国家,再到发展china家的直接投资过程。 但是,在成为直接投资理论的同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某一具体企业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它直接影响单一企业的国际化的生产战略。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生产战略的影响 我们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生产战略的影响也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新产品阶段,由于某一或几个企业拥有技术垄断优势和市场寡占地位,竞争者很少,市场激烈程度远不充分,替代品很少且附加值高,企业对产品的成本关注不是很大,技术或产品可以通过出口源源不断地输向全世界各地。 第二阶段,即成熟产品阶段。由于创新企业的技术垄断和市场寡占地位的打破,一批国际化的跨国企业开始把握此技术,于是,竞争者增加,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替代产品增加,为了摄取更多利润,更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产品成本的下降,较低的成本开始处于越来越有利的位置,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各跨国公司开始从成本出发,在有较大需求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工厂,推行国际化生产战略,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第三阶段,即标准化产品阶段,由于产品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及产品本身已经完全成熟,趋于标准化,这时对生产者技能要求不高,加入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原产品的技术垄断优势已经完全消失,成本、价格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这时,作为具有技术先导力的跨国公司,对此产品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因此,其有可能自己尽量少生产,甚至不生产,把生产直接给那些更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OEM或ODM,然后再贴自己的牌,利用自己的品牌影响,直接投放市场。

信息管理学案例分析海尔

信息管理学案例分析海尔1《信息管理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1、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 A 香农 B 霍顿 C 钟义信 D 哈特莱 2、20 世纪初,法国工业家( )在其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管理具有五种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A 达文波特 B亨利?法约尔 C 斯特洛特曼 D 瑞克斯 3、按计划的明确性分类,计划可以分为:综合计划和() A 具体计划 B 中期计划 C 指导性计划

D 专题计划 4、( ),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服务和技术支持等与客户有关的领域。它既是一种概念,也是一套管理软件和技术。 A CRM B SRM C SCM D BPR 5、( )是组织中的最高信息管理者,直接对CEO 负责。 A CSO B CIO C CAO D CRO 6、管理中的控制信息可以来自系统的输出结果,也可以来自过程中,或者来自系统的输入及主要扰动量的变化,我们把第一种称为( );第二种称为( ) ;第三种称为( )。 A 后来控制,同期控制, 前馈控制 B 返回控制,同期控制, 提前控制 C 反馈控制,同期控制, 前馈控制 D 反馈控制, 同期控制,提前控制

7、EDI 系统包括( )三部分构成。 A 计算机、人、通信网络 B 软件、硬件、通信网络 C 操作系统、硬件、通信网络 D 操作系统、CPU 、通信网络 8、上个世纪末,我国从国际信息化发展态势和基本国情出发,确立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即( )——“三金工程” A “金农”、“金关”、“金卡” B “金桥”、“金税”、“金卡” C “金网”、“金税”、“金卡” D “金桥”、“金关”、“金卡” 9、BPR 是一种( ),IT 是一种( ) A 思想,技术 B 技能,技术 C 技术,思想 D 技术,技能 10、电子商务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一种。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经历了从( )的发展历程。

海尔集团项目分析

海尔集团项目分析 一、企业现状 根据调查,海尔公司一直都是走多元化发展的路线,以多元化战略来谋求企业的高速增长,从过去的产品多元化的经营格局到现在的产业多元化的经营格局,都是丰富产品路线。丰富产品路线跟海尔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利润,但其在整个市场中的竞争力仅仅能使“海尔”处于第二集团军阵营。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广泛被大部分企业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海尔集团主要发展冰箱、空调、冷柜、洗衣机产业,四大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集团有技术工程师人员3705人,致力于集团的产品研究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由于企业的发展,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 二、开发原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原因是为了使开发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和质量顺利完成,根据管理科学的理论,对需求、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管理及控制,并利用工程化开发方法所进行的系统活动。 对于海尔现状的分析,坐到“在变化的环境中,系统要做要素,甚至结构的改变才能适应生存”的系统环境来说,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是必须的。 海尔集团认为,现代企业运作的驱动力只有一个:订单。没有订单,现代企业就不可能运作。围绕订单而进行的采购、设计、制造、销售等一系列工作,最重要的一个流程就是物流。离开物流的支持,企业的采购与制造、销售等行为就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可预知性。建立高效、迅速的现代物流系统,才能建立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海尔需要这样的一套信息系统,使其能够在物流方面一只手抓住用户的要求,另一只手抓住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全球供应链。海尔实施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主要特征是速度,而海尔物流信息化建设需要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使供应链上的信息同步传递,能够实现以速度取胜。(2)海尔物流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能够向客户提供竞争对手所不能给予的增值服务,使海尔顺利从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变。 三、系统目标 (一)业务与技术目标: 1、改变目前主数据管理流程不规范、数据源不统一、平台不统一的现状建立海尔集团主数据管理的基础平台和数据模型,梳理与优化主数据管理流程。 2、新的主数据管理系统应当具备良好的易用性、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3、规范用户身份和安全处理,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响应周期,快速应对外部市 场变化。 4、消除信息孤岛,形成公司统一的主数据信息平台。 5、利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原则,全面地建设集团全方位、覆盖广的管理 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与使用人员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