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月份的别称

古代月份的别称
古代月份的别称

古代月份、日期的别称

一.农历月份的别称:

1、农历一月太簇、陬月、肇春、孟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早春、月正、新正、 正月:正阳之月。

A、柳月:正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B、端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为“正”。后来,秦始皇当政,“正”和“嬴政”的“政”

谐音,所以正月便改为端月。端,顶也,仍是开端伊始的意思。秦始皇名“政”,秦人改“正月”为“端月”。

C、献春:《魏书·乐志》:“自献春被旨,赐令博采经传,更制金石。” 《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正月孟春,亦曰……献春。”

D、太簇:据《吕氏春秋通诠》记载,太簇,是古代音乐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清黄宗羲《答刘伯绳问律吕》:“太簇长八寸,积六百四十八分。”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太簇配正月,所以太簇也是农历正月的别名。

E、肇春:([zhào] :1.开始,初始:~始。~生。~端。~基

2、农历二月:杏月、花朝、如月、仲春、仲阳、酣月、大壮

A、杏月:二月,大地吐绿,万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丽的名称——杏月。“二月红杏闹枝头”,又称杏月。

B、令月:指夏历二月。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岁时·二月》引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二月曰仲阳,曰令月。”

C、大壮:《易》六十四卦之一。即乾下震上。为阳刚盛长之象。

D、花朝: 我国民间的岁时八节中,就有一个花朝节,也叫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它的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

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据明末

清初文学家、绍兴籍人张岱(1597—1679)在《陶庵梦忆》中所记载:“西湖香市,始于花朝(农历二月十二,即所谓‘百花生日’)。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

则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我国南北气候条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提早几天为节日是合理的。

 花朝节亦称“百花生日”。晋代在农历二月十五日,至宋以后,始渐改为二月十二日。花

朝节在全国盛行,据传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690-705年)。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夏

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花朝节活动。传说此日为百花之神生日。宫廷民间皆剪彩条为幡,系于花树之上,名叫“赏红”,表示对花神的祝贺。此日如天朗气清,

则预兆一年作物的成熟。与八月十五的中秋,分别称为“花朝”与“月夕”。

E、竹秋:宋·赞宁《笋谱》:“凡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若笋,以鞭行时分芽、露

白月为春……及乎外苞内实,冒土而生,当二三月为秋。”故称农历二月为“竹秋”。明·彭大翼《山堂肆考·时令·二月》:“二月为竹秋。”

3、农历三月:暮春、晚春、季春、桃月、蚕月、花月、姑洗、杪春、竹秋

A、桃月:三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到了三月,桃花怒放,绮丽芬芳,自然称“桃月”。

B、蚕月:夏历三月。三月,是养蚕的月份,所以叫“蚕月”。

C、暮春,春天最后一段时间,指农历三月。春末,农历三月。《逸周书·文傅》:“ 文王受命之九年,时维暮春。”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羣鸎乱飞。”《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三月季春,亦曰暮春。”

D、杪春:miǎo chūn暮春。唐李端《送友人游江东》诗:“ 江上花开尽,南行见杪春。”

E、姑洗:古代乐律名。古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第五为姑洗。

4、农历四月:乏月、槐月、梅月、初夏、孟夏、夏首、麦序、

A、乏月:农历四月的别称。其时青黄不接,故名。《太平御览》卷二二引《四时纂要》:“四月也,是谓乏月,冬谷既尽,宿麦未登。”

B、初夏:夏季的第一月,即农历四月。又称孟夏。 唐孙逖《奉和四月三日上阳水窗赐宴应制得春字》诗:“今日逢初夏,欢游续旧旬。”《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升》:“时值初夏,真人一日会集诸弟子,同登天柱峯绝顶。”

C、槐月:万物枝长叶茂青翠欲滴,槐树也绽开了黄白色的花瓣儿,有人称四月为“槐月”。四月:四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

D、梅月:.指农历四月。亦泛指梅雨季节。前蜀贯休《寄王涤》诗:“梅月多开户,衣裳润欲滴。” 南唐李廷珪《藏墨诀》诗:“避暑悬葛囊,临风度梅月。”

5、农历五月:仲夏、端阳月、榴月、蒲月、皋月、恶月、蕤宾、鸣蜩、芒种、吹喜月

A、仲夏:古语中有:孟、仲、季指代第一、第二、第三;或者也有用伯、仲、叔的。所

以,仲即为第二的意思,而仲夏就是指夏天的第二个月。一般来说,是指阴历五月份。《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北齐书·方伎传·宋景业》:“还至并,显祖令景业筮,遇《乾》之《鼎》。景业曰:‘《乾》为君,天也。《易》曰:“时乘六龙以御天。”《鼎》,五月卦也。宜以仲夏吉辰御天受禅。’”

B、皋月:皋,同高。谓五月阴生,欲自下而上,故称皋月

C、蒲月(旧俗于端午悬菖蒲于门,并用以浸酒,谓可辟邪,故称蒲月,又称蒲节、

D、榴月:因五月榴花盛开而来。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诗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枝

间时见子初成。”)、

E、恶月(古代迷信对五月之称。《太平御览》二二东汉董勋《问礼俗》:“五月俗称恶月。”

F、郁蒸:气压低,湿度大,气温高

G、蕤宾: 古乐十二律中之第七律。律分阴阳奇数六为阳律名曰六律;偶数六为阴律名曰

六吕。合称律吕。蕤宾属阳律。 《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 .古人律历相配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适应谓之律应。蕤宾位于午在五月故代指农历五月。晋·陶渊明《和胡西曹示顾贼曹》:“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飔。”

H、.指代农历五月端午节。《水浒传·第十三回》:“时逢端午,蕤宾节至,梁中书与蔡夫人

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

I、鸣蜩:诗经·豳风》中《七月》里写得可真是准:“五月鸣蜩”。字库里还真有这个字:蜩(tiao条)。鸣蜩:蝉鸣叫。蜩:蝉。有意思。

K、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的时候。芒种字面

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

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6、农历六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暮夏、杪夏、晚夏、季夏、溽暑、

A、荷月、伏月:六月三伏赤日炎炎,许多植物在酷夏的灼烤下无精打采,只有荷塘中的

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擞,因而,便称之“伏月”或“荷月”。

B、溽(rù)暑:犹言暑湿之气,指盛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四之气,溽暑至,大雨

时行,寒热互至。”

7、农历七月: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七夕月、巧月、初商、孟商、女郎花月、文月、夷则、兰秋、兰月、

A、孟秋:秋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七月

B、巧月:七月七日是我国妇女向天上的织女星“乞巧”的月份,乞求织女使她们心灵手巧。

所以,七月就叫“巧月”。

C、兰月:七月兰花清香溢,又称兰月。指农历的七月,因许多品种的兰花在七月吐芳,

馨香无比故得名

D、夷则:古代乐律名。古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夷则为其一也。各律制度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又,奇

数各律又称为“律”,偶数各律称为“吕”总称为“六律”,“六吕”,或简称为“正律”,乃对其半

调(高八度各律)与倍律(低八度各律)而言。

8、农历八月:仲秋、秋半、秋高、清秋、正秋、桂月、桂秋、获月、壮月、秋风月、仲商、雁来月、月见月、叶月、红染月、爽月、

A、桂月:八月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人们争相吟颂的佳景,八月美

名曰“桂月”,自然是名副其实了。

B、商吕:在民间,根据节气、农事、花期等将八月称为仲秋、中秋、仲商、桂秋、商吕。

C、壮月:指农历八月。《尔雅·释天》:“八月为壮。” 郝懿行义疏:“壮者,大也。八月阴大盛。”《金石萃编·唐阿史那忠碑》:“我壮月以控弦,候朔风以鸣鏑。”

9、农历九月:菊月、授衣月、红叶月、季秋、暮秋、晚秋、菊秋、残秋、凉秋、素秋、杪秋、秋商、暮商、季白、霜序、青女月、贯月、霜月、长月、戌月、朽月、咏月、玄月、A、青女月:《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后以“青女月”借指秋月。唐杜审言《重九日宴江阴》诗:“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B、朽月,中国古代对农历九月的一种别称。黄巢的《菊花》诗歌吟:“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陈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而把九月称为朽月,虽无处考证,

或许是因有的草木入冬后衰老、枯落之故。

C、玄月:夏历九月的别称。《国语·越语下》:“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问焉。” 韦昭注:“《尔雅》曰:‘九月为玄。’” 晋·郭璞《江赋》:“阳鸟爰翔,于以玄月。” 《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曰:“九月季秋……亦曰玄月。”

D、菊月:九月菊花傲秋霜,又称菊月。到了农历九月,万木萧瑟,落叶纷纷,独有那婀

娜多姿、热烈怒放的菊花给人们以活力和温暖,“菊月”被世人看作是九月的代称。

E、授衣月:.谓制备寒衣。古代以九月为授衣之时。《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

授衣。"毛传:"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马瑞辰通释:"凡言授者,皆授使为之也。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盖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非谓九月冬

衣已成,遂以授人也。"

10、农历十月:阳月、阴月、小阳春、亥月、吉月、良月、阳月、坤月、正阳月、神无月、拾月、初霜月、应钟、初冬、孟冬、上冬、开冬、玄冬、玄英、小春、大章、始冰、极阳

A、阳月:十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

B、阴月:十月叫成“阴月”的理由据说是源自古代阴阳学说,十月要“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之。”

C、 小阳春: 中国在较长时间里, 使用的“夏历”, 是把十一月作为一年之开始,叫“阳”, 习惯上,把十一月叫“小阳春”。 我国有些地方把这时节的气候叫做“十月小阳春”的习惯,指的是立冬至小雪节令这段时间,一些果树会开二次花,呈现出好似春三月的暖和天气。

D 、应钟是古代乐律名。古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古人以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每月以

一律应之。应钟与十月相应。

E吉月:指正月。《后汉书·马融传》:“乘舆乃以吉月之阳朔,登於疏鏤之金路。” 李贤注:“阳朔,十月朔也。”按,汉初以十月为岁首。。《论语·乡党》:“吉月,必朝服而朝。” 何晏集解引孔曰:“吉月,月朔也。” 邢昺疏:“‘吉月,月朔也’者,以《诗》云‘二月初吉’,《周礼》云:‘正月之吉’,皆谓朔日,故知此吉月谓朔日也。”

 11、农历十一月:仲冬、中冬、正冬、畅月、霜月、霜见月、子月、辜月、葭月、复月、天正月、一阳月、广寒月、龙潜月、雪月、寒月、黄钟、阳复、阳祭、冰壮、三至、亚岁A、辜月:十一月叫“辜月”,有吐故纳新的意思,正像古人所曰:“十一月阴生,欲革故取

新也。” 冬月:冬月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

B、畅月:《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郑玄的注解为“畅,犹充也。”

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孔颖达还注解为:“言名此月为充实之月,当使万物充实

不发动也。”而孙希旦的集解是,“畅,达也。时当闭藏而畅达之,故命之曰畅月,言其逆

天时也。”冬季之中,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此外还有幸月、葭月、龙潜月之说,无可考。

12、农历十二月:腊月、除月、涂月、严月、殷正、清祀、星回节、嘉平月、冰月、地正月、二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大吕

A、腊月: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梅花吐幽香,

又称腊月。腊月是农历十二月,因在十二月里要摘腊祭,这种称呼在秦朝时就已家喻户晓了。

B、除月:农历十二月的别称。《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十二月季冬,亦曰暮冬、杪冬、除月、暮节、暮岁、穷稔、穷纪。”

C、涂月:农历十二月的别称。《尔雅·释天》:“十二月为涂。” 俞樾《群经平议·尔雅二》:“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辜之言故,涂之言除也。一岁至此将除去故旧而更新矣,是以十一月谓之故,十二月谓之除也。”

D、严月:农历十二月的别称。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岁时·冬》:“《山堂肆考》:严月,季冬之月也。”

E、冰月:冬季。《晏子春秋·谏下四》:“ 景公令兵摶治,当臈冰月之间而寒,民多冻馁,而功不成。”《晏子春秋·谏下十三》:“古圣人製衣服也,冬轻而暖,夏轻而凊,今金玉之履,冰月服之,是重寒也。”

F、殷正:.殷历正月。相当于农历十二月。亦为殷历的代称。

G、清祀:古代十二月腊祭的别称。始于殷,后代因循未改。

H、星回节:“星回”一词,《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记载:“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孔颖达解释说:“谓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天一匝,早晚不同,至于此月,复其故处,与去年季冬早晚相似,故云星回于天。”

二.日期:

朔日——当月亮轨道上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朔,正是农历每月的初一。而在这个时候,我们是看不见月亮的,因此称为朔日。在朔月那天的

太阳称为朔日。《诗·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郑玄笺:“ 周之十月,夏之八月也。八月朔日,日月交会。”

二日月——阴历每月初二的月。也称为既朔。形如细眉。

三日月、眉月、若月、初月、虚月、蛾眉、织月、月之剑——阴历每月初三的月。细如镰刀,锐利得犹如寄宿着灵力。

七日月、上弦之月、弓张月、恒月、半月、破镜——从新月到满月之间的半月。月亮落下

的时候就像向上张起的弓弦,因而得名。又称为玉钩。

十日夜、十日月——阴历每月十日左右的月。阴历10月10日夜晚有收获祭。

十三夜月、十三日月——阴历每月十三的月、尤指阴历9月13日的月。其美丽仅次于十五

夜,吉祥的月。

小望月、待宵月、十四日月——望月前日,称为小望月。尤其中秋前夜称为待宵。

十五夜月、十五日月、望月、満月、三五月、名月、天満月——阴历每月十五的月,尤指8月15日的月。指待十五夜的词有三五、也叫三五之月。“中秋”来自7月初秋、8月仲秋、9月晩秋的说法。

十六夜、十六日月、既望、不知夜月——阴历十六的月。比十五夜的月晚出现,即月亮踌躇着升起的意思。

立待月、十七日月——阴历十七的月。日落后,站着等待月升起的意思。

居待月、十八日月——阴历十八的月。意为在屋内坐着等待,比十七日月出来得更晚。)寝待月、十九日月——阴历十九的月。比满月出来的时间迟了4小时左右,唯有躺着等待月的意思。

更待月、二十日月——阴历二十的月。到了打更的时候,月总算出来了的意思。于亥之正刻(午后10时)左右升起,因此又称亥中之月。

二十三日月、下弦之月——从满月到新月之间的半月、月亮落下时就如朝下的弓弦,因而得名。传说在阴历二十三日夜半过后等待月的出现,可以实现愿望。(二十三夜待)

二十六夜、二十六日月——阴历二十六的月。有夜半时等待月的出现、拜月的说法。

晦日月、三十日月——由“月隐”变化而来的。“晦”,即月亮隐居起来的意思,指毎月的最后一天。

中国古代对于各个年龄段的称呼

古代各个年龄段称谓! 初生:婴儿;一说婴为女,男则为孩。婴同膺,膺为胸,是指初生儿要抱在胸前喂哺。“嫛婗”:初生婴儿。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满月”: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为“满月”,也叫“弥月”或“诞月”。弥是满的意思,所以弥月即满月。诞月来自《诗经?大雅?生民》第二章的首句:“诞弥厥月。”这一章是写后稷诞日的情况的。诞是发语词,“弥厥月”是说满了怀孕应用的月数,后来就用“诞月”指出生满月。如苏轼《贺坤成节表》:“恭临诞月,仰祝圣期。” “晬”:小儿满月、满一百日或满一岁都称为“晬”。因为晬是满一周期的意思。满百日称“百晬”,满一岁称“周晬”。百晬、周晬本指一种风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中曾有记述:“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晬;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颜氏家训?风操》中也说:江南风俗,儿女一周年时为其制新衣,洗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这种习俗也称为试晬或抓周。因此,“百晬”和“周晬”也成为百日和周岁的别称。宋代人吴自牧《梦梁录?育子》:“(生子)至来岁得周名曰周晬。”李商隐《骄儿》诗:“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不满一周岁称“未晬”。如陆游《山村经行因施药》诗之一:“曩日见公孙未晬,如今已解牧鸡豚。”曩日即昔日。 襁褓:不满周岁。 “旬岁”:指小儿周岁。周岁还称为“旬岁”,旬也是满的意思,所以旬岁即满一岁。因“周”与“环”同意,古人又将满一岁称为“环岁”。 初度:指小儿周岁。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孩提:幼儿时期。小孩二三岁称“孩提”或“孩抱”。《孟子?尽心上》:“孩提之意,无不知爱其亲也。”赵歧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汉书?王莽传上》:“百岁之母,孩提之子,同时断斩,悬头竿杪。”《后汉书?李善传》:“(李续)虽在孩抱,奉之不异长君。” 鸠车之戏:五岁儿童。明代王志坚《表异录?人事》说:“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游,又抚尘而游。”晋代张华《博物志》说:“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鸠车是古代一种儿童玩具,抚尘是堆沙之类的游戏。这是用儿童爱作游戏的特点代指年龄。竹马之游、抚尘而游:七岁儿童。 七岁,换牙之期,称悼、龆龀、毁齿。另有冲龄、孩提、总角,角是孩子头上扎的小髻。十岁,古称“幼学”之年,典出《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髫年:女孩7岁。 龆年:男孩8岁。 总角、黄口、黄童:指童年。“角”指古时儿童头上的小髻,故名。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也叫“黄口”或“黄童”,雏鸟黄口,用来比喻人的年少,故名。《淮南子·氾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韩愈《元和圣德》诗:“黄童白叟,踊跃欢呼。”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髫童”、“毁齿”:儿童,叫“髫童”或“毁齿”。“髫”是下垂的头发,古时儿童未冠,头发下垂,所以叫髫童。又儿童到七八岁时乳齿脱落,更生新齿,所以又叫毁齿。柳宗元《南岳云峰寺和尚碑》:“元臣硕老,稽首受教;髫童毁齿,踊跃执役。”又合起来称“髫龀”(龀,换齿)。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之七:“方孝孺髫龀已善属文。”

中国古代现代各种颜色别称

中国古代现代各种颜色别称 玄色:赤黑色,黑中带红的颜色,又泛指黑色玄青:深黑色乌色:暗而呈黑的颜色 乌黑:深黑;漆黑 漆黑:非常黑的 墨色:即黑色 墨灰:即黑灰 缁色:帛黑色煤黑象牙黑:都是黑,不过有冷暖之分。 黧:黑中带黄的颜色 黎:黑中带黄似黎草色黝:本义为淡黑色或微青黑色。黝黑:(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而晒成的)青黑色黯:深黑色、泛指黑色赤金:足金的颜色 金色:平均为深黄色带光泽的颜色银白:带银光的白色红妃色:浅红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皆同义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 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樱桃色:鲜红色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 绛色:正红色。 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

绯红:艳丽的深红 胭脂: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 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 彤:赤色 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 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 赫赤:深红,火红。 嫣红:鲜艳的红色 洋红:色橘红。 炎:引申为红色。 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绾:绛色;浅绛色。 枣红:深红。 檀:浅红色,浅绛色。 殷红:发黑的红色。 酡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 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亦泛指脸红色。 黄 樱草色:淡黄色。 杏黄:成熟杏子的黄色(比较常用且有浓郁中国味道)。缃色:浅黄色。茶色:一种比栗色稍红的棕橙色至浅棕色。 驼色:一种比咔叽色稍红而微淡、比肉桂色黄而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黄而暗

的浅黄棕色。 昏黄:形容天色、灯光等呈幽暗的黄色。 栗色:栗壳的颜色。即紫黑色。 赭: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 赭色:红色、赤红色。 褐色:黄黑色。 枯黄:干枯焦黄。 秋色: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秋香色:浅黄绿色。 绿 竹青:竹子的绿色 绿沉:深绿 碧色:1,青绿色。2,青白色,浅蓝色。 碧绿:鲜艳的青绿色 青碧:鲜艳的青蓝色

月份别称

一月称“陬(zōu)月”、“正月”、“孟春”; 二月称“杏月”、“如月”、“仲春”; 三月称“桃月”、“寎月”、“季春”; 四月称“清和月”、“槐月”、“余月”、“孟夏”; 五月称“端月”、“榴月”、“皋月”、“仲夏”; 六月称“荷月”、“且月”、“伏月”、“季夏”; 七月称“桐同”、“霜月”、“相月”、“巧月”、“孟秋”;八月称“桂月”、“壮月”、“仲秋”; 九月称“菊月”、“玄月”、“季秋”; 十月称“小阳春”、“阳月”、“孟冬”; 十一月称“葭(jiā)月”、“辜月”、“仲冬”; 十二月称“嘉平月”、“腊月”、“涂月”、“季冬”。 一月 初春、初阳、初月、春孟、春浅、春梢、春始、 春首、春阳、春元、春王、春王月、春王正月、 春正、大蔟、登明、端春、端月、发春、发岁、 芳岁、甫岁、寒春、华岁、嘉月、建寅、建寅春、 建寅月、监德、谨月、开春、开岁、开元首正、 开正、客家节、孟春、孟春月、孟阳、孟陬、

孟陬月、青阳、青岁、人元、人正、三微月、三阳、 三阳开泰、三阳正泰、三阳月、三正、三之日、上春、 上阳、上月、韶月、十三月、始春、首春、首岁、首阳、 首正、岁初、岁始、太蔟、太簇、泰、泰蔟、泰簇、 泰月、王春、王春之月、王月、王正、王正月、夏正、 献春、献岁、新春、新阳、新正、杨月、寅孟月、 寅月、寅正、元春、元月、元正、月正、早春、 肇春、肇岁、肇月、征月、正岁、正月、周三月、 子春、陬月 二月 半春、不筮月、春半、春中、春仲、大壮、繁节、酣春、河魁、花月、花朝、华景、婚月、夹钟、降人、建卯、建卯月、橘如、丽月、令月、卯月、媒月、清明时节、如、如月、盛春、四阳、四阳月、四之月、桃李节、桃李月、桃月、天魁、跳月、兔月、小草生月、杏花春暖、杏花时节、杏月、阳春二月、阳中、殷月、榆火方新、震节、中春、中和、中和月、中阳、仲春、仲序、仲阳、仲钟、种瓜月、竹秋三月 寎、寎月、蚕月、残春、辰月、春残、春归、春枯、春阑、春老、春杪、春末、春暮、春三、春深、春晚、春余、从魁、稻月、殿春、沽

中国古代月份别称

古代月份的别称 1、农历一月:太簇、陬月、肇春、孟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早春、月正、新正、 正月:正阳之月。 A、柳月:正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B、端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为“正”。后来,秦始皇当政,“正”和“嬴政”的“政”谐音,所以正月便改为端月。端,顶也,仍是开端伊始的意思。秦始皇名“政”,秦人改“正月”为“端月”。 C、献春:《魏书·乐志》:“自献春被旨,赐令博采经传,更制金石。”《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正月孟春,亦曰……献春。” D、太簇:据《吕氏春秋通诠》记载,太簇,是古代音乐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清黄宗羲《答刘伯绳问律吕》:“太簇长八寸,积六百四十八分。”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太簇配正月,所以太簇也是农历正月的别名。 E、肇春::1.开始,初始:~始。~生。~端。 2、农历二月:杏月、花朝、如月、仲春、仲阳、酣月、大壮 A、杏月:二月,大地吐绿,万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丽的名称——杏月。“二月红杏闹枝头”,又称杏月。 B、令月:指夏历二月。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岁时·二月》引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二月曰仲阳,曰令月。” C、大壮:《易》六十四卦之一。即乾下震上。为阳刚盛长之象。 D、花朝: 我国民间的岁时八节中,就有一个花朝节,

也叫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它的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据明末清初文学家、绍兴籍人张岱(1597—1679)在《陶庵梦忆》中所记载:“西湖香市,始于花朝(农历二月十二,即所谓‘百花生日’)。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我国南北气候条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提早几天为节日是合理的。 花朝节亦称“百花生日”。晋代在农历二月十五日,至宋以后,始渐改为二月十二日。花朝节在全国盛行,据传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690-705年)。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花朝节活动。传说此日为百花之神生日。宫廷民间皆剪彩条为幡,系于花树之上,名叫“赏红”,表示对花神的祝贺。此日如天朗气清,则预兆一年作物的成熟。与八月十五的中秋,分别称为“花朝”与“月夕”。 E、竹秋:宋·赞宁《笋谱》:“凡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若笋,以鞭行时分芽、露白月为春……及乎外苞内实,冒土而生,当二三月为秋。”故称农历二月为“竹秋”。明·彭大翼《山堂肆考·时令·二月》:“二月为竹秋。” 3、农历三月:暮春、晚春、季春、桃月、蚕月、花月、姑洗、杪春、竹秋 A、桃月:三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到了三月,桃花怒放,绮丽芬芳,自然称“桃月”。

中国古代四大别称

中国古代四大别称 中国古代四大别称神州古圣人以中国神州,上当辰极,下正地心,俗称“神州大地”。神州即华夏、中国、中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古今通论》:“昆仑东南方五千里谓之神州,州中有和羹乡方三千里,五岳之域,帝王之宅,圣人所生也”;《混元圣纪》:“昔在神州,以神仙之道教化天下,上自三皇,次及五帝,修之皆得神仙”;《太清金液神丹经》:“但古圣人以中国神州,以九州岛配八卦,上当辰极,下正地心,故九州岛在此耳”。俗称“神州大地”。中土为神州,黄帝为中央天神。黄帝以土德王,相传黄帝领治的土地称为神州,赤帝统辖的土地称为赤县,赤县和神州合称“神州赤县”或“赤县神州”。神州雄屹九垓数千载,何以万古相冠?不亦谬哉!夫万古者,诚非精微象数也。实寄吾辈之情思,托区区之遐想,祈与太清同始兴而舍湮灭耳!春风放胆梳万柳,夜雨瞒人润百花。廿一纪,九天居士拟春风夜雨为标范;欲仙游而观万仞,骋翰逸而致神飞。腕下汩汩泻出“数泠清泉挟几多珠玉”,化文以成《万古神州赋》。记曰:寰宇裂而玄幽失,混沌开而光明至。孰知何纪?水波浩淼,盈漫田畴。紫微璀璨,布陈太空。经长年,五洲七洋遂成。越累月,八索九丘踵生。借奇硕金晴, 居苍穹俯瞰:亚细亚东端,太平洋西畔,状若“雄鸡”,内

蕴“龙体”。膏腴富庶者,神州之属也。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本义为周朝于西周时期的自称,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后复包举中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中国的古称。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族战败,并入黄帝族,炎黄联盟初具雏形。炎黄集团以炎帝族和黄帝族为主体,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并与山东境内东夷集团的其他部落组成更庞大的大华夏部落联盟,华夏族源流基本固定。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族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民族融合,华夏族正式形成了。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汉族于先秦时自称华夏,华夏族。从汉朝开始逐渐以汉族代替了诸夏、华夏等旧称。华夏文明亦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中华文明是这两种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九州“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方圆”是指范围。因此,“九州方圆”,即“中国这块地方”。即九州

别称大全

别称大全: 一讲月令: 一月:正月,孟春,初春,早春,上春,端春,端月,征月,初月,泰月,杨月,寅月,孟阳,春阳,初阳,首阳,新正,月正,开岁,献岁,芳岁,华岁,岁岁。 二月:仲春,中春,甜春,正春,仲阳,如月,杏月,丽月,令月,卯月,花朝,竹秋。 三月:季春,暮春,晚春,末春,嘉月,蚕月,花月,桃月,桃浪。 四月:初夏,首夏,孟夏,维夏,槐夏,仲月,梅月,阴月,乏月,麦月,余月,巳月,槐月,清和月,中吕,麦候,麦秋。 五月:仲夏,中夏,榴月,蒲月,午月,皋月,天中,端阳。 六月:季夏,晚夏,暮夏,暑月,季月,荷月,伏月。 七月:首秋,早秋,新秋,初秋,孟秋,上秋,兰秋,申月,兰月,巧月,相月,霜月。 八月:仲秋,正秋,桂月,壮月,酉月,获月,仲商,南吕。 九月:暮秋,晚秋,季秋,凉秋,菊月,戌月,玄月,秋白,霜序,暮商,季商。 十月:初冬,孟冬,上冬,开冬,吉月,良月,坤月,阳月,小阳春,亥月,应钟。 十一月:仲冬,中冬,子月,辜月,龙潜月,葭月,畅月,黄钟。 十二月:严冬,季冬,残冬,末冬,暮冬,穷冬,腊冬,严月,腊月,冰月,大吕。 二讲季令: 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如:孟春、仲春、季春。 春:阳春,三春,九春,芳春,青春,艳阳,阳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朱明,昊天。 秋:金秋,素秋,三秋,九秋,素商,高商,金天。

冬:寒冬,三冬,九冬,安宁。 三讲节令: 正月初一:正朝,三朝,元春,元旦,元日,无朔,元正,元春。正月初七:人日。 正月十五:元宵,元夕,元夜,上元,灯节。 二月初一:中和日。 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上除,令节。 四月初八:浴佛日。十九日: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午节,蒲节,午日。 六月初六: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星节,乞巧节。 十五:中元。 八月十五:中秋节,仲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菊花节,重九。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三十:除夕,守岁。 四讲婚龄: 第一年纸婚第二年棉婚第三年皮婚 第四年花果婚第五年木婚第六年糖婚 第七年毛婚第八年铜婚第九年陶婚 第十年锡婚第十一年钢婚第十二年丝婚 第十三年花边婚第十四年象牙婚 第十五年水晶婚第二十年磁婚

古代年龄的别称完整版

古代年龄的别称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中国古代年龄的别称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逾弱冠"——就是超过弱冠之年,换句话说就是二十出头了。"近而立"——就是接近而立之年,快要到三十岁了。顺便送你一些关于年龄的称谓: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2至3岁称孩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标梅之年。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50岁称知命之年。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70岁称古稀之年。80岁称杖朝之年。80至90岁称合鲐背之年,耄耄之年。100岁乐期颐。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古代年龄称谓小集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髫年:女孩七岁。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

岁数的别称

岁数的别称 我国古代对人的年龄岁数,有一个别称。如13岁叫“舞勺”,15岁叫“舞象”,20岁叫“冠岁”,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花龄”,50岁称“知命”,60岁称“花甲”、“耳顺”,70岁称“古稀”之年、“从心所欲”,80岁叫“耋”,90岁叫“耄”。称老人叫“耋耄”,100岁叫“期颐”、“龟年”,140岁叫“古稀双庆”。下面就对一些别称做一解说。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为“满月”,也叫“弥月”或“诞月”。弥是满的意思,所以弥月即满月。诞月来自《诗经·大雅·生民》第二章的首句:“诞弥厥月。”这一章是写后稷诞日的情况的。诞是发语词,“弥厥月”是说满了怀孕应用的月数,后来就用“诞月”指出生满月。如苏轼《贺坤成节表》:“恭临诞月,仰祝圣期。” 小儿满月、满一百日或满一岁都称为“晬”。因为晬是满一周期的意思。满百日称“百晬”,满一岁称“周晬”。百晬、周晬本指一种风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中曾有记述:“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晬;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颜氏家训·风操》中也说:江南风俗,儿女一周年时为其制新衣,洗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这种习俗也称为试晬或抓周。因此,“百晬”和“周晬”也成为百日和周岁的别称。宋代人吴自牧《梦梁录·育子》:“(生子)至来岁得周名曰周晬。”李商隐《骄儿》诗:“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周岁还称为“旬岁”,旬也是满的意思,所以旬岁即满一岁。因“周”与“环”同意,古人又将满一岁称为“环岁”。 不满一周岁称“未晬”。如陆游《山村经行因施药》诗之一:“曩日见公孙未晬,如今已解牧鸡豚。”曩日即昔日。 小孩二三岁称“孩提”或“孩抱”。《孟子·尽心上》:“孩提之意,无不知爱其亲也。”赵歧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汉书·王莽传上》:“百岁之母,孩提之子,同时断斩,悬头竿杪。”《后汉书·李善传》:“(李续)虽在孩抱,奉之不异长君。” 明代王志坚《表异录·人事》说:“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游,又抚尘而游。”晋代张华《博物志》说:“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鸠车是古代一种儿童玩具,抚尘是堆沙之类的游戏。这是用儿童爱作游戏的特点代指年龄。 古时说男孩生下八个月生牙,八岁换牙,女孩七个月生牙,七岁换牙,所以八岁称“龆齿”,七八岁称“龆龄”。(龆,tiáo音条,是换牙的意思。)唐代人杨炯所作《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说:“龆龄之际,羞言霸道。”陶潜的《祭从弟敬远文》说:“相及龆齿,并罹偏咎”罹指遭受不幸事故,偏咎指父母双亲中一方去世,此诗指八岁时母亲亡故。 十岁称“幼学之年”。语出《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学。”意思是说,十岁称幼年可以出外就学。后来就称十岁为“幼学之年。”陆游《社日》诗云:“幼学已忘那用忌,微聋自乐不须医。” 十三岁称“舞勺之年”。语出《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勺是一种管乐器。舞勺之年也用作童年的代称。刘允济《经庐岳想洛州有作》:“礼乐富垂髫,诗书成舞勺。”女子十三、四岁称“豆蔻年华”。豆蔻是多年生草木植物,产岭南,其花很美,尚未大开的花形如怀孕之身,南方人称为含胎花。诗文中常用以喻指少女,如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人们常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十四岁常称“二七”。取二七一十四之意,如南朝陈后主《车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鬟鬓低。” 十五岁称“志学”《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后来就以志学为十五岁的代称。 女子十五岁称“及笄”或“笄年”。笄,即女子束发用的簪子。《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未许嫁,二十则笄。”后因以“始

中国古代的别称

中国古代的别称 (一)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 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与河南省的东北部)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 夏一带) 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冀州(今山西省与河北省的西部与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与江苏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与安徽省的北部) 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与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与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天下共分八十一州,中国只就是八十一州中的一个州,名为“赤县神州”。 (二)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谷梁恒五年传》 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

(三)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四)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就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 外国叫海外。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五)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 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六)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七)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 “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八)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十)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十一)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十二)六合,即上下与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朝灭六国也说“秦王扫六合”此六合指六国合并。 (十三)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十四)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

别称大全

别称大全 一讲月令: 一月:正月,孟春,初春,早春,上春,端春,端月,征月,初月,泰月,杨月,寅月,孟阳,春阳,初阳,首阳,新正,月正,开岁,献岁,芳岁,华岁,岁岁。 二月:仲春,中春,甜春,正春,仲阳,如月,杏月,丽月,令月,卯月,花朝,竹秋。 三月:季春,暮春,晚春,末春,嘉月,蚕月,花月,桃月,桃浪。 四月:初夏,首夏,孟夏,维夏,槐夏,仲月,梅月,阴月,乏月,麦月,余月,巳月,槐月,清和月,中吕,麦候,麦秋。 五月:仲夏,中夏,榴月,蒲月,午月,皋月,天中,端阳。 六月:季夏,晚夏,暮夏,暑月,季月,荷月,伏月。 七月:首秋,早秋,新秋,初秋,孟秋,上秋,兰秋,申月,兰月,巧月,相月,霜月。 八月:仲秋,正秋,桂月,壮月,酉月,获月,仲商,南吕。 九月:暮秋,晚秋,季秋,凉秋,菊月,戌月,玄月,秋白,霜序,暮商,季商。 十月:初冬,孟冬,上冬,开冬,吉月,良月,坤月,阳月,小阳春,亥月,应钟。 十一月:仲冬,中冬,子月,辜月,龙潜月,葭月,畅月,黄钟。 十二月:严冬,季冬,残冬,末冬,暮冬,穷冬,腊冬,严月,腊月,冰月,大吕。 二讲季令: 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如:孟春、仲春、季春。 春:阳春,三春,九春,芳春,青春,艳阳,阳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朱明,昊天。 秋:金秋,素秋,三秋,九秋,素商,高商,金天。

冬:寒冬,三冬,九冬,安宁。 三讲节令: 正月初一:正朝,三朝,元春,元旦,元日,无朔,元正,元春。 初七:人曰。 正月十五:元宵,元夕,元夜,上元,灯节。 二月初一:中和日。 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上除,令节。 四月初八:浴佛日。十九日: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午节,蒲节,午日。 六月初六: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星节,乞巧节。 七月十五:中元。 八月十五:中秋节,仲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菊花节,重九。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三十:除夕,守岁。 四讲婚龄: 第一年纸婚第二年棉婚第三年皮婚 第四年花果婚第五年木婚第六年糖婚 第七年毛婚第八年铜婚第九年陶婚 第十年锡婚第十一年钢婚第十二年丝婚 第十三年花边婚第十四年象牙婚第十五年水晶婚第二十年磁婚第二十五年银婚第三十年珍珠婚第三十五年珊瑚婚第四十年红宝石婚第四十五年青玉婚第五十年金婚第五十五年绿宝石婚第六十年白金婚 五讲年龄:

古代雅称大全

1、“拜”字族: 拜读,读对方作品;拜会,和对方见面;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拜托,请对方帮忙。 2、“奉”字族: 奉告,告诉对方;奉还,对方的物品归还;奉送,赠送对方礼物。 3、“高”字族: 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高龄、高寿,指老人家年龄;高见,指对方的见解;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高堂,称对方父母;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 4、“贵”字族: 贵姓,询问对方的姓;贵庚,敬辞,问人年龄;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 5、“惠”字族: 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惠顾,商家称顾客到来;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6、“令”字族: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爱(媛),称对方的女儿;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亲,称对方的亲戚。 7、“宝”字族: 宝号,称对方的店铺;宝眷,称对方的家眷。 8、“呈”字族: 呈正,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别人批评指正;呈报,指用公文向上级报告;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 9、“垂”字族: 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企业事务的询问;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10、“光”字族: 光临,称对方到来;光顾,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1、“家”字族: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家父、家严,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兄长。 2、“舍”字族: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 舍侄,称自己的侄子;舍弟,称自己的弟弟;舍亲,称自己的亲人;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3、“鄙”字族: 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自己的意见;鄙见,自己的见解。 4、“愚”字族 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自己的见解。 5、“敝”字族: 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6、“拙”字族: 拙笔,谦称自己的父亲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7、“小”字族: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8、“敢”字族: 表示冒昧地请示别人:敢问,用于向对方询问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9、“见”字族: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古代年龄说法

古代年龄说法种种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垂髫: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于是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束发:束,捆,结 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中国古代各种代称

腰的代称 沈腰沈约是南朝著名诗人、《宋书》的作者。《梁书·沈约传》中引了沈约的《与徐勉书》,其中描述自己的病况时说:“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用现在话说就是:过几个月,裤腰带就得往里挪个孔;不到一个月,握一下胳膊,就缩了半分。后世文人常以“沈腰”、“沈郎腰瘦”、“沈约瘦”为典,代指腰围缩减,身体日渐消瘦。如宋范成大有《次韵虞子建见咍赎带作醮》:“莫嫌憔悴沈腰瘦,且喜间关秦璧归。” 黄庭坚《水龙吟》:“定是沈郎作诗瘦,不应春能生许愁。”沈腰,常与“潘鬓”连用。如李煜《破阵子》:“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潘鬓”指人头白年老。 楚腰《墨子·兼爱》中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饭为节,胁息然后带 ,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这是说,从前,楚灵王喜欢纤细的腰身。朝中的一班大臣们唯恐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饭,把一日三餐减为只吃一餐。每天起床后,先要呼气后屏住呼吸,再把腰带束紧;时间长了,一个个饿得头昏眼花,扶住墙壁才能站立起来。一年之后,满朝文武都成了面黄肌瘦的废物了。《韩非子·二柄》载:“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战国策·楚策》载:“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腰),楚士约食,凭而能立,式而能起。”类似的叙述还见于《墨子》和《管子》。请注意,这几处记载,有的明确指出“细腰”的主人为“士”或“臣”,有的只说“人”,应该肯定其为男性。 到了《后汉书·马援传》,其中引用了俗语:“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国中”已经演变为“宫中”, “细腰”的主人已经出现了女性化的倾向。李商隐更是明确地说:“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梦泽》)既是“满城娇”,“细腰”的主人必是女性无疑了。杨炎《赠薛瑶英》诗:“玉山翘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杜牧《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可见,在唐诗中,称女子的细腰为“楚腰”已经相当常见了。 “楚腰”的指代对象由男性到女性的变化,正反映了人们对两性外貌审美观念的演变及定型。小蛮腰唐孟棨《本事诗·事感》载:“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这里的“白尚书”是指白居易。他所蓄养的两个歌妓樊素和小蛮,一个善歌,一个善舞。樊素的嘴小巧鲜艳,如同樱桃;小蛮的腰柔弱纤细,如同杨柳。后来人们常用“樱桃口”来形容女子的口美,用“小蛮腰”、“杨柳腰”、“柳腰”来指代年轻女子的美腰。如宋陈允平《蝶恋花》:“舞彻东风,不减蛮腰秀。”无名氏《玉楼春》:“绿杨学舞小蛮腰,红药惜开菩萨面。”欧阳修《少年游》:“小蛮垂柳,都占洛城腰。”石孝友《点绛唇》:“杨柳腰枝,春来尚怯铢衣重。”华岳《瑞鹧鸪》:“梅花体态香凝雪,杨柳腰肢瘦怯风。”陆游《忆王孙》:“春风楼上柳腰肢。”欧阳修《阮郎归》:“玉肌花脸柳腰肢。” 怀孕生子的代称梦熊 古人以梦中见熊罴为生男的征兆。后以“梦熊”作生男的颂语。语本《诗·小雅·斯干》:“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莞是植物名,是一种用来编席子的草。罴是熊的一种,长头高脚,猛憨多力,能爬树,会游泳。虺即蜥蜴。大人指占梦之官,即太卜。这几句诗是说,这个人铺好席子睡觉,在睡梦里看到了熊、罴、虺、蛇等动物,醒来之后便让太仆给解释一下。太仆说梦到熊、罴要生男孩,梦到虺、蛇就生女孩。此词即本此而来。刘禹锡《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云:“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说自己和白居易交情非浅,希望他能够早生贵子。李群玉《哭小女痴儿》云:“平生未省梦熊罴,稚女如花坠晓枝。”是说自己还没有儿子,女儿却如花一样过早地凋谢了。

古代年龄

豆蔻一词,典出唐朝杜牧《赠别诗二首之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意思是说,姿态轻盈举止优雅正是十三年华,就像二月初枝头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看尽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人,卷起珠帘故作娇俏的美女没有人比得上她。 这是杜牧在扬州期间,写下了这首诗赠给一位歌女。诗中用早春二月初树梢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喻十三岁的少女。因此,豆蔻后来就被用来专以形容十三、四岁的年轻美少女。豆蔻,也可写作“豆蔻”。 另外,古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年龄都有不同的代称,女子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特殊叫法。女子十三、四岁称为“豆蔻年华”,典出唐朝杜牧诗中之意。十五岁称为“及笄”,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而束发加笄,表示成年,又称笄年。据《礼记·曲礼上》载∶“女子许嫁,笄而字。”是说,女子成年许嫁才能命“字”,故女子尚未有婚嫁之约,称为“待字”。 女子十六岁称为“二八年华”、“破瓜”、“瓜字初分”。二八是指“二个八的年纪”,又“瓜”字在隶书及南北朝的魏碑体中,可拆成二个八字,八加八就是十六。而女子到了出嫁年龄称为“摽梅之年”,取自《诗经·召南·摽有梅·序》:“摽有梅,男女及时也。”摽梅,原意是指梅子成熟后从树上掉落。 女子二十岁称为“双十年华”、“桃李年华”。双十就是二个十,即二十;又二十岁正如桃花、李花盛开时的艳丽动人。另女子二十四岁称为“花信”,每年春天,花开季节所吹的风称为“花信风”。小寒至谷雨,四个月共有八气二十四候,每气有三番,每候有一种花的信风,故又称为“二十四番花信风”。因此,古人认为要吹过“二十四番花信风”才会进入夏季。 “豆蔻年华”,出自唐人杜牧《赠别》诗。杜牧年轻时曾随丞相牛僧孺在扬州供职,后来离开扬州赵长安,临行时写了两首七绝给一位女子,其中一首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稍头二月初”之句。豆蔻,草木植物,春末开花,色淡红,极鲜艳。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另附: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中国古代年龄的别称

中国古代年龄的别称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 "逾弱冠"——就是超过弱冠之年,换句话说就是二十出头了。 "近而立"——就是接近而立之年,快要到三十岁了。 顺便送你一些关于年龄的称谓: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标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鲐背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古代年龄称谓小集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五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来稀 中国的先哲们喜欢用独到的视角审视人生百态,他们喜欢用概括性的表述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指点江山、世态。比如对人从生到死的概括莫过于那句中国人都喜欢引用古训: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九十是什么?九十老童呗。你看凡年逾九十的翁妪几乎都是五官缩蹙、须稀发疏、雌雄难辨,更常常遗东忘西、耳聋口拙、问南言北,上厕所忘拉裤子,出门不认儿女,令人忍俊不止。不是老童是老圣? 十岁不愁:玩是儿童的天性,喜玩者何愁之有。包括成年人因贪玩而无所事事者多是被称为没心没肺、游戏人生。正是:玩者不愁愁者不玩。真正有愁者去玩的,那不是玩,是闹,是发泄。 孩童喜玩不愁是天性,但过于贪玩,国人则称之为顽石劣性,因为他们认为玩物

中国农历月份的别称

农历月份的别称 1、农历一月太簇、陬月、肇春、孟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早春、月正、新正、正月:正阳之月。 A、柳月:正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B、端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为“正”。后来,秦始皇当政,“正”和“嬴政”的“政”谐音,所以正月便改为端月。端,顶也,仍是开端伊始的意思。秦始皇名“政”,秦人改“正月”为“端月”。 C、献春:《魏书·乐志》:“自献春被旨,赐令博采经传,更制金石。” 《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正月孟春,亦曰……献春。” D、太簇:据《吕氏春秋通诠》记载,太簇,是古代音乐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清黄宗羲《答刘伯绳问律吕》:“太簇长八寸,积六百四十八分。”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太簇配正月,所以太簇也是农历正月的别名。 E、肇春:([zhào] :1.开始,初始:~始。~生。~端。~基 2、农历二月:杏月、花朝、如月、仲春、仲阳、酣月、大壮 A、杏月:二月,大地吐绿,万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丽的名称——杏月。“二月红杏闹枝头”,又称杏月。 B、令月:指夏历二月。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岁时·二月》引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二月曰仲阳,曰令月。” C、大壮:《易》六十四卦之一。即乾下震上。为阳刚盛长之象。 D、花朝: 我国民间的岁时八节中,就有一个花朝节,也叫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它的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据明末清初文学家、绍兴籍人张岱(1597—1679)在《陶庵梦忆》中所记载:“西湖香市,始于花朝(农历二月十二,即所谓…百花生日?)。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我国南北气候条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提早几天为节日是合理的。 花朝节亦称“百花生日”。晋代在农历二月十五日,至宋以后,始渐改为二月十二日。花朝节在全国盛行,据传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690-705年)。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花朝节活动。传说此日为百花之神生日。宫廷民间皆剪彩条为幡,系于花树之上,名叫“赏红”,表示对花神的祝贺。此日如天朗气清,则预兆一年作物的成熟。与八月十五的中秋,分别称为“花朝”与“月夕”。

夏天的别称

夏天的别称 朱明、朱夏:《尔雅·释天》称“夏为朱明”,后人由此引申为“朱夏”。《汉书·礼乐志》 有“朱明盛长,敷于万物”句;夏傅咸赋云:“应青春而敷药,逮朱夏而诞英”;宋孔平仲诗 云:“中有清风发,能令朱夏寒”。三夏:古人以农历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合而称之“三夏”。古乐府《子夜四时歌·夏歌》中有:“情知三夏热,今日偏独甚”句。 九夏:夏季三个月共90天,故又称“九夏”。陶渊明《荣木》诗序有“日月推迁,已夏九夏”三句。 长夏:夏季白昼特别长,故称“长夏”。宋张来《夏日》诗:“长夏江村风日清,檐乐燕雀已生成”;明高攀龙《夏日闲居》诗:“长夏此静坐,终日无一言”。 炎节:《梁元帝纂要》说:“夏节曰炎节”,亦称“炎序”。 (陈昌火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06月14日第七版) 夏天别称 夏天的别称很多,朔其渊源,十分有趣。 三夏夏季三个月分为孟、仲、季,简称“三夏”。古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夏歌》云:“情知三夏热,今日偏独甚。” 九夏夏季三个月共90天,遂名“九夏”。陶渊明《荣木》诗序有“日月推迁,已复九夏”句。 长夏本指农历六月,亦泛指夏季,是说夏季白昼特别长。杜甫《江村》诗:“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朱夏《尔雅》以“夏为朱明”,后因称夏为“朱夏”。三国·魏·曹植《槐赋》云:“在季春以初茂,践朱夏而乃繁。” 朱明《尔雅·释天》称:“夏为朱明。”东晋训诂学家郭璞注:气赤而光明。《汉书·礼乐志·朱明》有“朱明盛长,敷与万物”之句。 昊天《尔雅·释天》说:夏为昊天。郭璞注:“言气皓旰,亦名‘中昊’、‘泰夏’。” 长赢《尔雅·释天》称:“春为发生,夏为长赢。”北齐·刘画《刘子·履言》释:“夏之得炎,炎不信,则草木不长;草木不长,则长赢之德废。”赢,通盈,谓使草木长盈者为夏。 槐序槐树夏季开花,故名夏为“槐序”。明·杨慎《艺林伐山·槐序》说:“槐序,指夏日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