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理论

112019年3月27日星期三

高技术产业是影响国家战略安全和

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发达国家普遍将高

技术产业视为命脉,努力构建和维持其竞

争优势。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德国等

纷纷吸引高端制造业回流。如果追溯更

长的历史,荷兰、英国等更早的先发国家,

目前在一些高技术产业的高端环节仍保

持着较强竞争优势。通过观察和分析典

型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当前态

势,可以发现其主要特征,并从中得到启

发,更好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

高技术产业规模不大,但地位“关

键”。现实地看,高技术产业规模在经济总

量中比重不大。2016年,全球名义GDP为

75.15万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为

11.43万亿美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为1.62

万亿美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全球

GDP的2.16%。主要经济体中,高技术产业

增加值占GDP比重最高的是中国,占5%,

其次是韩国的4%、美国的3%,德国、日本

和英国的2%,其他大国都在1%以下。高技

术产业创造的就业人数也很少,2016年美

国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仅179万人,占就

业总数的1.3%,占制造业就业的15%。虽

然高技术产业规模不大,但它在国民经济

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通常是决定国家

竞争力的“关键”行业。在工业化和信息化

时代,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

因此,少数发达国家掌握了高技术产业的

高端环节,并严格限制技术出口和转让。

高技术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会随

经济增长而先升后降。高技术产业比重

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形”关

系,高技术产业比重峰值大致出现在人均

GDP20000美元左右,之后会逐渐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倒U形”的前半段反映了

经济从低技术向中高技术部门的转换,而

后半段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

走向衰落,相反,这恰恰是产业升级的过

程。因为在一国进入中高收入水平后,要

素成本提高将推动产业结构转向高精尖,

将高附加值环节留在国内,将低附加值环

节转移到低成本国家,这是转型升级提高

效率的过程。因此,虽然二战后全球制造

业中心经历了多次转移,但先发国家在高

技术产业的很多领域仍保持着较强的竞

争优势。

工业化高峰不一定是高技术产业发

展的高峰。高技术产业高峰是否出现在

一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时期?不一定。

很多迈入高收入社会的后工业化国家,其

高技术产业仍在制造业部门占很高比

重。美国、英国、日本、瑞典、丹麦、芬兰等

后工业化国家,高技术产业占制造业比重

仍高达20%左右。这体现了发达国家主

动收缩高技术产业战线、聚焦高端环节的

发展策略。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高峰

期,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40%左

右,高于大部分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从

国际经验来看,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高技

术产业已经到达峰值。未来随着我国进

入后工业化时期,高技术产业仍存在巨大

的发展潜力。

高技术产业波动远高于经济周期波

动。高技术产业具有很强的顺周期波动

性。从年度趋势看,高技术产业波动与

GDP波动大致同步发生。对比中美日德

韩五个国家2000年以来的高技术产业增

速和GDP增速可以发现,高技术产业波

动幅度远高于经济波动。经济周期向好

时,高技术产业增速更快,但经济危机出

现时,高技术产业下滑也更剧烈。

不同经济规模国家采取不同的高技

术产业发展战略。经济规模大的国家多

采取均衡战略,同时参与各类高技术产

业,突出优势,兼顾其他,如美国、中国、日

本。经济规模小的国家多采取专一战略,

有所取舍,只聚焦一至两类高技术产业,

如瑞典、荷兰、以色列、新加坡等。

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正面临重要的

战略机遇期,能否将市场规模优势和产业

配套能力转化为技术优势,是高技术产业

转型的关键。总结典型发达国家高技术

产业发展的特征,借鉴其经验,对促进我

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大有裨益。

首先,典型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会经

历先上规模、后提效益两个阶段。当前我

国高技术产业正处于两个阶段中间的转化

期。未来应持续强化技术创新,逐步从整

机组装、外围零部件制造等低附加值环节

转向核心零部件、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在

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其次,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适宜采取

重点突破战略,以局部带动全局,逐步增

强整体竞争力。发达国家大多根据比较

优势实现“术业有专攻”,一个国家难以在

高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占据全面优势。

在同一产业内,各国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

也各有分工,合作互补。因此,坚定不移

地扩大开放,更积极地融入全球分工体

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合

作格局,是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必

由之路。

最后,经济规模大的国家需要兼顾高

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有助

于增强国际竞争力,保障战略安全,但其

在经济总量中占比小,增速波动大,技术

更迭快。在经济周期下行时寄望于高技

术产业成为稳增长的动力,较难实现。大

多中低技术产业虽然属于传统产业,但规

模大,需求稳定,抗波动性强,就业人数

多,对稳增长至关重要。因此,推动传统

产业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对于促进经济

转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

究所研究室副主任)

总体上看,我国传统产业仍有较强的竞

争优势,这不仅体现在人力资本、产业发展

基础以及配套能力等方面,更体现在其拥

有规模巨大且联系紧密的内需市场。针对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我们应坚

持问题导向,尽快破除束缚产业转型发展的

各种障碍。其中,关键是做好制度安排。

一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营造良

好竞争环境。用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通过定期对清单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核,在

审批体制、监管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和激励

惩戒机制等方面,落实相关配套制度,把更

多监管资源投向对市场主体投资经营行为

的事中事后监管;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

务水平和专业化能力,把政府经济管理职

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

展环境上来;优化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使

用,提高使用效率。

二是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对中小微企

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减免力

度,继续清理和降低各种涉企费用,进一步

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有效降低企

业创新成本,推进政府创新管理制度改革

与规范,简化申报和审查流程,为创新主体

减轻不必要的负担;建立适应互联网环境

的生产许可数字证书管理系统,加强不同

区域间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结果互认,降

低获取生产许可审批的交易成本。

三是加大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

支持。提升金融供给质量,通过优化、完善

金融机构内部创新机制和管理理念,将金

融产品创新的系统性、技术性及合规性有

效结合,建立科学的创新产品监测与后评价

机制等措施,构建有效的金融体系,降低风

险;提升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建

立完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优化

金融生态环境,创建政银企对接合作平台,

完善重大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金融

对接机制,同时深化政策性担保体系改革,

建立企业数据共建共享平台,构建企业信

用档案,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四是加大行业共性技术供给。加强论

证和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通过编制

关键共性技术目录、建立行业关键共性技

术项目计划、加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布局,

更好地集中资金、人才、设施等各类资源开

展协同创新;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组织

建设,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

术,促进行业新型通用技术的转移扩散和

首次商业化应用,做好行业前沿基础性技

术的研发与储备;在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

区域,结合区域产业基础和产业规划以及

产业集群的特点,搭建区域共性技术服务

平台,发展质量检测、设计服务和市场信息

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区域产业集群转型

升级的进程。

五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拓宽知

识产权保护范围,促进创新资源在品牌运

营中的有效结合,使品牌运营各方的权益

与责任得到准确、有效的法律规范;加强司

法保护体系和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发挥司

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加大司法惩

处力度,提高侵权代价,将恶意侵权行为纳

入社会信用评级体系,同时降低企业维权

成本。(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

究所工业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促进高技术产业更好发展的国际经验

□石光

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刘勇

产业转型升级,是以创新

为基本驱动力,以适应竞争环

境、提升经济附加值水平、提高

竞争力为目标,以技术、市场、

管理、商业模式、企业形态、产

业联系等多维创新实践为具体

体现的产业演进和变迁过程。

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围

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

线,以技术改造、技术进步、

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加快新旧

动能转换,在推动高值化、品

牌化、服务化、平台化、绿色

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

展。但也要看到,传统产业在

转型升级进程中仍面临多方面

的挑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同时

就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

力、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

设备更新、拓展“智能+”为制

造业转型升级赋能等,都提出

了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

深入研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

程中面临的痛点难点,并采取

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面临的主要困难

观念相对滞后、相关配套不足、高素质人才短缺

本版编辑栾笑语

关键是做好制度安排

理顺各方关系、破除各类障碍、补足现存短板

随着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加

大以及后发国家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再工业

化的双重挤压,传统产业以往依靠要素驱

动和依赖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

继,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在此进程中,传统

产业发展存在的痛点难点、面临的一些主

要困难值得重视。

发展观念和战略思维滞后。产业转型

升级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的自我

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在企业家的带

领下实现的。企业或企业家的选择固然要

受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但企业家以什

么样的理念兴办企业,以什么样的方式获

取利润,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从某种程

度上说,企业家的视野和思维决定了企业

的远见。应该看到,传统产业的技术、工艺、

产品、市场都相对成熟,但经营理念相对固

化且不易改变。在不少传统行业,发展观念

落后、思维僵化的情况仍然存在,在客观上

导致企业发展的理念、标准、技术和管理等

方面的滞后。

发展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当前,不公平

竞争现象依然存在,挤压了中小企业的发

展空间,部分领域市场化改革不够深入,政

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与此同时,企业

经营负担较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

在,由于部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企业在经

济、时间和机会等方面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也较高。

共性技术供给不足。企业技术中心、企

业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

有力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但这些

技术支撑体系仍无法有效满足产业转型升

级对共性技术的巨大需求。随着各类科研

院所改制为企业并直接参与市场,作为竞争

前阶段的、介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之间

的、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的产业共性技术供

给体系缩减。在传统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集

中的行业,因大部分企业自身研发能力薄

弱,加上行业共性技术供给缺失,许多企业

实施技术改造较为困难,或者依靠购买设备

和引进生产能力,或者投入大量前期费用,

与研究机构合作研制设备。

高素质人才短缺。随着传统产业加快

转型升级和创新,企业生产一线的劳动力

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需求重点从一

般的操作工转向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管理

人员。从东南沿海地区的情况看,技能型和

管理型人才短缺对产业转型升级构成明显

制约。高加工度工业普遍面临高端人才匮

乏的窘境,特别是缺少企业急需的高端工

程、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及技术工人。

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不足。近年来,我国

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司法保

护力度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取得明显

成效,但总体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依然不

够强、保护能力依然不够高。不少企业反

映,企业创新投入巨大、历时很长,但关键岗

位人员跳槽后一旦相关技术遭遇泄密,后续

维权较为困难。即便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研发

出新产品,也面临其他企业低成本抄袭、复

制的隐忧。产业转型升级依靠创新驱动,而

核心技术的获取不仅需要研发投入,还要

有足够的产权保护。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

过程中,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法律

意识、商业机密意识也需同步跟上。

南开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

杜传忠提出:

加快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

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产业分工、协作与

融合进一步深化,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互动融合也

将加深、加快,凭借着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

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制造业服务化将有

效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

加快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有利于促进企业由单

纯提供产品和设备,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系统解

决方案转变,有利于解决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

的问题,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改善供给

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此外,要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

必须优化需求结构,加快需求升级,扩大内需市场,推

动制造业服务化将是一条重要途径。

推动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需要学界、企业以及相

关职能部门凝聚共识、协同发力。首先,要追踪国内外

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新趋势、新模式,加强研究,推动

企业和相关部门不断提升认识。其次,要突出重点。

在重点行业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发挥重点行业的

带动作用;加快集聚式发展,形成产业生态,发挥集群

效应;发挥大型企业的示范作用,加快组织管理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再造业务流程;加快推进创新设计、供

应链管理等重点环节的转型步伐。再次,要强化以互

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

撑作用,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时雨晴提出:

重视旅游业助力边疆发展的作用

旅游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助力边疆发展。

一方面,旅游业自身转型升级,可推动边疆地区经

济社会发展。我国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由景点竞争

逐步转变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全域旅游作为旅游业

发展的高级形态,可通过“旅游+”与健康、文化、教育、

农林、信息等产业融合,开辟旅游发展新空间,因而逐

渐成为边疆地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

长动力的新引擎。此外,乡村旅游是推进边疆地区乡

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在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

镇、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解决

“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

另一方面,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

建设,有利于推动边疆地区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边

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可以吸引人口

集聚、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出入境旅游便利化,有

利于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进而促进边疆地区与周边

国家的人文交流和共同发展。建议依托边境口岸城

市,在中国边境区域内建立以旅游业为主导的边境旅

游试验区;建议与相邻国家在边境共同划定的国土范

围内建立跨境旅游合作区,实施特殊政策开展物流交

通、住宿餐饮、金融商贸等方面的旅游合作。

还要看到,更好发展生态旅游、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等,可为边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途径。依托

边疆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

统,采取生态友好的方式,开展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

态认知的生态旅游活动,有利于促进边疆地区人与自

然的和谐发展,推进边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肖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魏际刚提出:

充分认识发展产业互联网的

广阔前景

产业互联网是一种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

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下一代信息技术,促进

企业内的人、物、服务以及企业间、企业与用户间互联

互通、线上线下融合、资源与要素协同的一种全新产业

发展范式。它既是新生产方式、组织方式、运营方式,

也是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服

务业、农业深度融合的产物。

构建强大、智能、安全的产业互联网,可有效推动

我国产业升级步伐。

一是有利于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围绕产品与服

务质量不高的突出问题,产业互联网可以有力地赋能

企业检验检测体系,根据先行指标判断产品与设备的

运行状态,预防故障的发生;实现产品自动检测、全程

追溯与可视,实现智能质检;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水平。

二是有利于产业创新。产业互联网能够推动企

业、产业结合自身情况,围绕国家战略、市场需求、未来

方向等,更高效地开展仿制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

和颠覆式创新,推动企业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国

家创新系统构建,推动政产学研用金有机结合的创新

生态体系建设。

三是有利于组织变革。产业互联网能够改变“大

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生产方式,按照专业化分工要

求,推动企业业务重组、业务外包、联盟、供应链合作

等,实现大范围的智能生产、柔性生产、精益生产、大规

模个性化定制等。

四是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是世界第

一人口大国、网民大国,是全球最大的传统产业市场

与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当前,我国产业互联网发展

尚处起步阶段,农业、工业和许多服务部门的数字

化程度并不高,数字化工厂的比例仅为欧美的一半

左右,装备设备的智能化也远低于欧美水平,数据

分析还处于追赶阶段,产业互联网平台更多侧重于

应用。这种状况表明,产业互联网在我国有极为广

阔发展前景,将催生万亿美元的市场,为我国经济增

长注入新的动力。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下)

型升级 1 【单选题】 本讲指出,()成为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的重要趋势,也是“互联网+”发挥作用的重要立足点。 (7.0分) ?A、 ?B、 ?C、 ?D、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得分:7.0分 2 【单选题】 ()是“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物质与载体,相当于这个系统中的神经网络。 (7.0分) ?A、 ?B、 ?C、 ?D、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7.0分 3 【单选题】

()是以信息物理系统为核心,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数据互连互通为主线,以产品生产管理与服务等产品生命周期的智能化为标志,以定制化、分散化生产方式为主要特征。 (7.0分) ?A、 ?B、 ?C、 ?D、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得分:7.0分 4 【单选题】 “互联网+”()就是要实现智慧环保、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等。 (7.0分) ?A、 ?B、 ?C、 ?D、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7.0分 5 【单选题】 ()是一种新兴的大众创新创业模式,其中有一个非常火的名词叫做“创客”。 (7.0分) ?A、 ?B、

?C、 ?D、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得分:7.0分 6 【多选题】 众包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愿自由的方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做法模式。以下属于众包模式的选项是() (8.0分) ?A、 ?B、 ?C、 ?D、 ?E、 正确答案:BE 我的答案:BE得分:8.0分 7 【多选题】 下面哪几项属于“互联网+”人工智能?() (8.0分) ?A、 ?B、 ?C、 ?D、 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ABCD得分:8.0分 8 【多选题】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试卷及答案(六)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业 转型升级试卷及答案(六)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长:60 分钟 正确答案以红色字体标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题) 1.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答案正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旧动能转换 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上均不对 2.我国创业活动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导向有待提高。与(二十国)集团相比,中国的创新型企业比例为25.80%,在效率驱动型经济体中排在前列,与创新驱动型经济体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答案正确 十八国 二十国 二十一国 二十三国 3.(2008)年以后,中国企业法人单位数有较大增长,明显的新开企业法人单位数增长较快,2015年新增企业法人单位数达218162个,而2006年新增的企业法人数仅有70353个,2015年是2006年

的3倍多,创业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引擎。答案正确 2006 2007 2008 2009 4.我国传统政府监管主要是依据(行业特征)设立,但“互联网+”经济下产业边界模糊,导致原有监管模式出现“要么多头监管,要么不知道谁来监管”。答案正确 行业特征 群众观点 政府通知 现有模式 5.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发布的《“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显示,在“一带一路”贸易中,(民营企业)也是主力军,出口额占比始终保持最高且逐年上升。答案正确 个体户 国企 事业单位 民营企业 6.根据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新设立企业27900家,比上年增长5.0%。答案错误

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分析

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 陆根尧发布日期:2010/8/17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浙江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简要分析了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含义和路径,并着重从产业、企业、市场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 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浙江新阶段经济发展之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以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为特色的浙江经济发展迅速,全省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增加到2009年的4433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已达到6490美元。工业是浙江国民经济的主体,而传统产业又占相当高的比重。当前,浙江已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传统产业,出现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产业集群。其中,皮革、化纤、纺织、服装等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和市场占有率都位居全国前列。 虽然浙江产业结构一直在优化之中,但传统产业在浙江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007年浙江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总额的80%,而其中纺织业占了10.5%,位居第一,传统产业的投资规模依然较大。2007年,全国纺织服装等10个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的产值比重是18.3%,而浙江是28.2%,比全国高9.9个百分点。《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

见》(浙政办发[2009]72号)中所确定的产业集群试点20个行业中,也有12个属于传统产业。毫无疑问,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 1、国内外发展环境迫使浙江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当前国内市场已经国际化,国际竞争的影响也蔓延至国内市场,这迫使浙江企业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具体而言,一方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日益深化,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并且低碳经济将加快发展,这对浙江对外贸易都将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直接影响了浙江对外贸易的进程。以出口为主的浙江企业也往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国际市场的压力从客观上要求浙江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才能继续保持出口增长的良好态势。尤其是金融危机使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也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发展水平的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出现变化。以纺织产业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世界纺织产业生产中心转移到中国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纺织生产地和出口地。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很可能会加速中国沿海地区的纺织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或东南亚、非洲等地转移。 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将普遍实现小康,更多的居民群体由“小康型”向“富裕型”消费结构过渡。以服装消费为例,居民消费总体上将从满足生活需要向重视服装质量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同时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随着消费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转化,一般品牌服装在总

调研报告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f5265808.html,)/公文写作/调研报告 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既是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盐城顺应经济发展形势、重构经济发展格局、奋力进位争先的必然途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以科学发我展观为指导,坚持快增快转相结合,通过抓项目推进、抓新特产业、抓招商引资、抓三服务、抓千百十工程等一系列举措,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工业经济总体呈现运行平稳、增长较快、转型提速、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一、我市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取得的主要成效和亮点 1、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20**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4亿元,增长17.3%;开票销售2771亿元,增长8.9%。增加值、开票销售两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二,增幅排名为近十年新高。工业投资在登上千亿台阶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237.4亿

元,同比增长20.6%。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4%,居全省第一。20**年,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八成,工业提供的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六成,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在推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2、重点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对区域经济引领拉动作用明显。 全市重点培育的30户大企业(集团)实现销售773.21亿元,占全市的27.9%,同比增长9.53%,较定报企业面上高出4.93个百分点,增长面为66.67%,高出全市面上25.27个百分点。其中,东风悦达起亚公司全年共生产汽车48.86万台,销售48.06万台,实现开票销售458.48亿元,同比增长9.87%,高出全市面上1个百分点;响水德龙镍业20**年新增开票销售21.26亿元,占全县新增开票销售的51.7%;大丰博汇集团和北大荒油脂两家企业新 增开票销售15.2亿元,占该市增量的30%以上。 3、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引领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全市共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4家,列苏北第一。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6个,省著名商标151个,省名牌产品130个。东方一号创意产业园被省认定为苏北唯一一家工业设计示范园,中恒宠物被认定为省工业设计中心。25户企业获批20**年度首批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列全省第一。

河北省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附件: 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为加快建筑业大省向强省跨越,全面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建筑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增长数量型向效益型、发展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全省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重要性的认识 建筑业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全省建筑业保持了较快发展,不仅改变了城乡面貌,完善了城镇功能,提高了城镇居民居住水平,而且大大增强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浙江、江苏等建筑强省相比,我省建筑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差距,突出表现为发展方式仍很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低,企业市场竞争严重趋同,基础设施和专业工程领域施工能力不足;科技进步与创新滞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高素质科技型人才紧缺,缺乏科技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有效激励机制;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效能和创新能力差,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质量安全管控水平不高,精品意识不强,品牌工程和精品工程少等。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我省建筑企业不转型升级, -1-

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各地和建筑企业必须清醒认识这种残酷的市场竞争形成的倒逼机制,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同时,也要看到机遇与挑战共存。我国已进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高峰期,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不断加大基础投资建设力度,不仅为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难得机遇,也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这是各行各业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2010年初,温总理再次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新时期,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建筑业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对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各地和各企业要抢抓转型升级的先机,做到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 二、加强政策支持,为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创造良好条件 (一)深入推进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 1、紧紧围绕国家重点投资方向支持建筑企业拓展业务结构。各地要抓住国家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契机,加强资质审批服务,合理放宽审批条件,支持本地大中型建筑企业,加快业务结构调整,拓宽业务范围,积极进入主营施工业务以外的房屋建筑、公路、水利、市政、铁路、机场、地铁、轻轨、港口、码 -2-

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以下是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我市机械制造、印刷装订、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四大传统产业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步发展而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曾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看,从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看,我市四大传统产业竞争优势逐步弱化,发展后劲相对不足。如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我市科学协调发展,是推进繁荣幸福新**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此,市政协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基层,采取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具体调研与建议如下: 一、传统产业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 据统计,截止到“十一五”末,全市共有传统产业1153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安置就业人员59736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纳税32098万元,占当年全市税收的%。分析“十一五”期间传统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企业规模偏小。我市1153家传统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XX万元以上)仅为47家,占总数的%。这表明传统产业中具有龙头带动作用、较大规模企业少,应适时转型升级。二是

纳税贡献不够大。XX—XX年我市传统产业纳税分别为27454万元、26344万元、28948万元、30968万元、32098万元,分别占当年全部税收的%、%、%、%、%。总体看“十一五”期间传统产业纳税贡献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占当年全部税收比例呈逐年递减之势。与高新技术产业相比较而言,以XX年为例,XX年118家高新技术产业纳税52769万元,而1153家传统产业纳税额仅为32098万元,仅占传统产业个数10%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创造了传统产业倍的税收,这表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三是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我市四大传统产业遍布城乡,截止XX年底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近60000人,为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景可期。我市四大传统产业均属民营性质中小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但是正所谓“船小好调头”,中小企业应对个性化、多样化、快速变化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比较强。加之,四大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对稳定的市场,相对成熟的经营模式,有了比较坚实的发展基础,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根本条件。 通过全面分析传统产业发展现状,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科技投入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我市绝大多数传统产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原始资金不充裕,在市场行情

关于加快我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关于加快我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大力发展优势传统产业,初步建立了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家具制造、家用电器、金属制品、轻工造纸及中成药制造等8个行业为支柱的优势产业体系,为推动我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省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提升我省优势传统产业竞争力,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以企业为主体,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各类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等为载体,大力推进技术改造、研发设计、品牌提升、渠道拓展和产业链整合,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走上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道路,加快做大、做优、做强。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我省优势传统产业发展实现以下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8%,开展技术改造企业达到90%以上;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 9%,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达到600家,产品技术含量国内领先,技术出口占产品出口比例进一步提高;形成5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建成10个左右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打造一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品牌;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2-3家,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5万元/人以上;信息技术应用率达到90%以上;节能技术进一步应用,“十二五”优势传统产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0%。 到2020年,我省优势传统产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2%,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达5家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8万元/人以上。广东成为引领全国传统产业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和全球传统产业研发、设计、制造、采购和营销的中心之一。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鼓励优势传统产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抓好核心技术产业化、先进装备更新、信息技术应用、品质提升、工业设计等主要环节的升级突破。制定发布《广东省鼓励进口产品和技术目录》,鼓励传统产业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国内短缺资源和节能环保等产品进口,落实《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内资项目进口设备免关税,以

加快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路教学提纲

加快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路 加快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路 发布处室:重项办发布日期:2011-08-10 点击数:3339 【字体:大中小】保护视力色: “十二五”时期是宁波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既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也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抢抓机遇,破解难题,实现宁波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牢牢抓住经济转型升级这条主线。对宁波而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任务。“十二五”时期,宁波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行动起来,走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一、今后三年是决定宁波转型升级命运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时期宁波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必须转型升级,而未来五年关键在前三年。当前,宁波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经受着市场格局既有国外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又有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双重考验,要素资源既有供给瓶颈又有价格上升导致成本不断推高的双重困扰,节能减排既要完成硬指标又要保证城乡居民生态权益的双重压力,产业升级既要压“旧”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又要上“新”发展新兴产业的双重任务。宁波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经受住这一系列挑战与考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次转型升级不

能是局部性、策略性、缓慢性的转型升级,而是要全局性、战略性、紧迫性的转型升级。 (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倒逼和机遇 宁波经济出口比重大、外贸依存度高、国际市场依赖性强。“十二五”时期,假如我们不提高制造业附加值和服务业比重,GDP要保持10%左右的年均增长,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则分别要达到年均20%以上增速才能实现。在主要发达经济体消费模式改变、失业率居高不下、主权国家债务危机持续恶化和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今后5年外贸要达到年均20%的增速非常困难。 上述情况对高外贸依存度和货物贸易占主体的发展方式形成倒逼。宁波必须要抢抓国家实施扩内需战略的新机遇、国际市场新变化孕育的新机遇,从简单地卖低附加值的“仿制品”走向卖拥有专利、标准、品牌的高附加值“智造品”转变,从主要做“有形的货物贸易为主”向“有形的货物贸易与无形的服务贸易并重”转变,从主要面对国外生产向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生产转变。 (二)劳动力对象、利益等形成的成本倒逼和机遇 长期以来,宁波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了低成本竞争型和低附加值型的产业体系。现在这种比较优势越来越成为劣势,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困境。一是土地资源难以支撑。二是人口承载力难以支撑。三是生产要素价格难以支

最新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主导地位逐步确立。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充分利用饲草种植面积广、特别是旱作农业缓解饲草压力地有利条件,把养牛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广科学喂养技术,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目前,共发展养殖示范户900户,养牛5头以上地30户,占养牛总户数地3%;存栏2500头。养殖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8%。 (二)龙头企业取得一定发展。长期以来,全乡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前桃村回乡创业能人靳浩林紧紧抓住全县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地历史机遇,在县、乡政府地大力支持和业务部门地帮助指导下,公司于2008年4月成立,2009年4月投产运营,总投资100万元,占地面积11亩,总体建成饲养存栏肉牛100头,年育肥出栏肉牛300头地肉牛养殖基地。现已建成暖棚式牛舍5栋850平方米,青贮窖1个960立方米,饲料专用棚1座140平方米,现存栏肉牛120头,采取调供优良基础母牛与育肥出栏相结合地方式,已出售肉牛470头,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 (三)小区养殖模式取得突破。养殖小区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地主要载体和必然趋势。2009年建成车李村养殖小区1座,计划2011年建成杨岔村养殖小区。养殖小区地建成,既有效解决了人畜混居、卫生条件差、畜舍面积小地问题,又有利于饲养户互相借鉴饲养方式、方便防疫灭病、利于进入市场,对全乡肉牛产业发展模式起到典型引路地作用。 (四)肉牛品种不断优化。先后引进优良基础母牛300 多头,加强了基础母牛群建设,目前优良基础母牛存栏占肉牛存栏地26%。建成了黄牛冻配改良点1个,引进南德温、西门达尔、皮尔蒙特等优良肉牛品种细管冻精,开展了肉牛冻配改良,肉牛良种化程度达到45%,品种结构明显改善。

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促进我省建筑业转型升级,转变建筑业生产方式,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益和施工效率,实现建筑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加强统筹规划,将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纳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配套,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市场资源、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要结合地质结构、自然条件、区域经济水平、技术状况、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路径,有计划、分阶段推进预制混凝土(PC)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龙骨结构、木结构等的应用。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基地建设,鼓励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形成科学合理布局。 (三)完善体系,整体推进。住房城乡建设厅要加快建立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和评价认定体系。遵循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规律,在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实现装配式建筑与成品住房、绿色节能建筑联动发展。 (四)示范引领,推动发展。以培育试点城市和产业基地、示范项目为引领,促进重点领域和优势区域率先发展。 二、发展目标 2016—2017年,成都、乐山、广安、西昌四个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化基地。同时,住房城乡建设厅建立完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成都、乐山、广安三市的产业化基地要形成15万立方米部品构件的年生产能力,可提供项目装配率30%、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并在新建政府投资工程和保障性住房中采用装配式建筑100万平方米以上、项目装配率30%以上。西昌市建立钢结构产业化生产基地,到2020年,扶持2家钢结构建筑龙头企业。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采用钢结构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 到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市场机制和发展环境,在房屋、桥梁、水利、铁路等建设中积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装配率达到30%以上的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新建住宅全装修达到50%。 到2025年,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方式成为主要建造方式之一,建筑品质全面提升,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

加快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对策

加快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对策 自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海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渐趋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但竞争力还有待增强、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有效供给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些“成长中的烦恼”困扰着海南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特色优势不明显。海南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海洋渔业、海洋植物资源,但海南省海洋渔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很低;海南省发展羊牛畜牧业潜力巨大,但总体发展水平离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强海南畜牧业”的目标还很远;海南在热带经济作物、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生产和南繁育种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但各自为战、分散经营、耕作技术落后、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亟待解决。 第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短板,尚未形成一条具有紧密联系、门类齐全的主导产业链。第三产业根基薄弱,关键性的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研、咨询、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领域发展相对滞后。 海南省产业转型路径 海南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应将工作重点放到具有潜在发展优势的特色产业上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

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低耗低排的绿色发展道路。 农业转型路径: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应从推进技术进步、加快土地流转以及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考虑。要加快产业融合,以第一产业为主体,将第二、第三产业附着其上,使原本单一的农业变成集种植、加工生产、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热带特色产业。这对促进产业集聚融合,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有着积极作用。工业转型路径: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和以海洋油气和深海生物资源的深加工工业和海洋生物制药业。服务业转型路径: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转型发展互联网、康体、会展、休闲养生医疗旅游、保险、教育、现代金融服务业等高端产业。 海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促进海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需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海南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发展热带果蔬、热带花卉、南

6个转型升级成功案例 (2)

6个东莞转型升级成功案例转型升级现状:东莞成功案例逐步显现 2013年01月29日00:54来源:? 主持人:已经取得成效了? 徐建华:获得浴火重生。转型升级对于企业来讲也是发展所需。这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之后,随着国际和社会的进步,可能又是一轮的转型升级。这次落实省长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结构调整的工作部署,按照全会分析到的广东转型升级、爬坡跃槛阶段,也是总结过去四年的转型升级工作的情况,现在就是要把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能够转化为一种制度。 主持人:现在有没有一些成功的案例? 1、徐建华: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港资企业。东莞的加工贸易企业现在有一万多家,其中港台企业接近一万家,最早的加工贸易企业就是香港的企业。有一个在厚街的叫做“创科”的企业,原来加工贸易是做代工,没有品牌,没有市场的话语权,但它走了一条利用金融危机去收购国际知名品牌的路,迄今为止收购了八到十个国际的知名品牌,包括北美、日本的百年老品牌。有了品牌以后,把研发再集中过来,在厚街组建一个研发中心,一手抓品牌,一手抓研发,现在的市场主导权、定价能力、附加值都大大提升了。 2、另外一个是外国企业,在寮步的“高伟”电子。 这是一个韩资企业,最早是做玩具的,后来就做一些电子产品,同样也是制造业。制造业分高端和低端,一开始是做低端的制造,后来发现做这么便宜的东西不行,就搞研究院,和研究院一起搞新产品,就是做手机里面的摄像头,可以很薄手机的厚薄程度取决于摄像头

的厚薄程度这就是高端制造了。原来的厂是分布在两个地方的小厂,通过“三旧”改造,整合成一个大厂,产值提高了,纳税额也提高了。 3、东莞举行加工贸易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现场会 昨日,加工贸易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现场会在常平晶苑工业城举行。现场会上,通过分享晶苑集团的转型升级经验,聆听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辅导计划,与会服装企业代表形成了创建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抢占“微笑曲线”两端的共识。200余名镇街企业代表参加现场会,副市长贺宇出席现场会。 转型经验:不断提高附加值 昨日下午,200余名企业代表参观了东莞晶苑毛织制衣有限公司,分享了晶苑集团转型升级经验。 晶苑集团执行董事、晶苑毛织制衣有限公司总裁黄星华介绍,作为典型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晶苑毛织的转型路径就是坚持从过往单纯的加工制造,逐步向集高端研发设计、先进生产制造和品牌营销于一体的企业转变。正是不断按照“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中间提高”的思路深化推进,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晶苑毛织才取得了高速发展。去年,晶苑毛织进出口额达到2.1亿美元,增长24.3%;今年1-5月,公司进出口额近1亿美元,增长20.2%。 据了解,东莞不少服装企业已经在贴牌代工的基础上,尝试建立自主品牌,建立自己的销售团队发展内销市场,比如以纯服装、小猪班纳等。

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

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 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一 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南靠祁连山与青海毗邻,北依巴丹吉林沙漠和XX区毗邻。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130万人,耕地380万亩,园地41万亩,林地560万亩,草地3034万亩。滋润张掖的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干流全长928公里,流域面积14.3万平方公里。地处黑河中游的XX市集中了全流域95 %的耕地、91 %的人口,黑河水造就了金张掖的辉煌。201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71.55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XX市沙漠化土地面积108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7.2%,其中流动沙丘222万亩,半固定沙丘202万亩,固定沙丘71万亩,戈壁503 万亩,风蚀残丘53万亩,潜在沙丘31万亩。XX市60个乡镇中有43个乡镇、50多万农民分布在沙漠沿线。土地沙漠化、沙尘暴、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对农牧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很大。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XX市上下按照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沙产业理论,以构建生态经济大市为统领,把防沙治沙与发展沙产业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统筹生态建设与现代农业相生相伴的耦合体系,南保青龙涵水源,中护湿地建绿洲,北锁黄龙固风沙,大力发展沙产业,沙产业开发成果丰硕。 一、成果及特点

(一)坚持规划先行,稳步发展沙产业。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XX市沙产业开发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并把发展沙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80年代以来,市上领导先后带领市、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分赴内蒙、宁夏和武威等周边地区,学习借鉴沙产业开发的先进经验,广开视野,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了XX区石岗墩、民乐六坝、山丹清泉和东乐、临泽新华和板桥、高台骆驼城、肃南许三湾为代表的14个沙产业开发典型。昔日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XX区石岗墩滩,目前有年金龙、甘霖、飞龙等10多家企业进行开发建设,形成了集高效节水示范、生态防护林建设、优质牧草种植、苗木繁育、综合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经济开发区;XX县骆驼城是新开发的移民乡,过去这里大部分是沙漠戈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进行了移民和农业综合开发,全部村民都是从本县外乡和外地迁移而来,1984年建乡,全乡农户来自5省8区26县市,辖13个村80个合作社3561户,12432人,可用耕地面积5.8万亩。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778.6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45元。特色产业有玉米制种、油料、苹果、葡萄、梨、加工番茄、辣椒干以及孜然、柴胡、黄芪、甘草等中药材;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肃XX县明花乡许三湾,上世纪80年代末打出了第一口深水井后,肃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明花区许三湾荒漠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90年正式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开发。20多年来,来自肃XX县南部干旱山区

推进建筑产业转型-促进住宅品质升级

推进建筑产业转型,促进住宅品质升级 一、装配式建筑概念 (1) 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意义 (1) 三、装配式国家政策与企业推进 (2) 四、装配式建筑对行业的影响 (2) 五、聊建集团装配式施工的探索与发展 (3) 六、聊建集团装配式发展与规划 (5) 七、装配式发展建议——“三个取代”与“六个措施” (5) 八、企业装配式推进经验总结——“六个研发”与“八个加强” (6) 一、装配式建筑概念 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部件部品,在施工现场以可靠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等特征。装配式建筑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以及混合结构等多种类型。目前我国建筑产业正处于由传统建筑模式向追求高品质,低能耗,低污染建设的转型阶段,传统建设方式较为粗放,生产效率低,建设周期长,能源消耗高,建筑质量通病难以根除,建筑垃圾和扬尘对环境破坏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建筑结构构件、建筑构件及部品、机电设备等通过可靠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工业化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等特征。 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意义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要求推动建造方式创新的重要体现,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重要手段,对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深远的意义。装配式建筑绿色、节能、环保,较传统建筑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它的优势在于生产标准化使得质量可控,构件生产全部采取机械自动化、信息化,避免了质量的人为因素,生产的过程全部由自动化程序控制,解决了传统建筑方式普遍存在的渗漏、不隔音、不隔热、精度差等“质量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导读: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工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全球产业格局面临重构,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方兴未艾,锁定在全球产业链低端的中国工业也站在了一个转折点上,“转型升级”便成为了中国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传统支柱产业作为中国工业经济的“中流砥柱”也必将寻求自己发展之路。现实中,各地纷纷报道了传统支柱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但综合各区域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的现实,中国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过程并不顺利,其中各类资源纷纷从实体经济中逃离,表明产业发展缺乏新的投资机会和利润增长点,而个别成功的案例并不能形成中国整体工业转型的主力支出。为了适应常态的发展形势,中国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然成为一项重点工程。当前,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的支撑力明显弱化,支撑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亮点明显缺乏。为此,中国传统支柱产业需要向创新化、集群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 一、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当前学界并没有非常严格地对产业转型升级进行完整定义,通常认为,所谓产业转型升级就是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低污染低能耗产业升级,从粗放型产业向集约型产业升级。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关键是技术进步。不仅仅是引进先进技术,而且需要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对其进行改进,并实施技术创新从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 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两个概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产业转型更多地强调的是“转”,包括由低附加值产业转向高附加值产业,由投资驱动型产业转向创新驱动型产业,由粗放型产业转向集约型产业,由资源消耗型产业转向资源节约型产业,由环境污染型产业转向环境友好型产业;产业升级更多地强调的是“升”,包括产业链条升级、产品升级、工艺升级、功能升级。产业转型实际上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类似,而产业升级其实质就是提升产业在价值链上的地位。当然,转型与升级不可分割,相辅相成,以转推升,以升促转。 ★工艺升级: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提升生产效率; ★产品升级:推出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功能升级:向上下游价值链延伸,主要是由加工环节向研发、设计和营销、品牌等环节延伸,提升产业附加值;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是提升区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形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紧紧抓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这一战略重点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一、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市坚持走规模带动、集聚发展、集约发展之路,已逐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通用设备、金属制品五大行业为龙头的重点支柱产业。2008年,全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达244.77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达87.94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达69.83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达70.31亿元、金属制品业产值达65.02亿元,五大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37.8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9.6%。

沿江一带区域正在加快建设船舶、金属、建材、粮食、能源五大临港产业,着力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业基地。靖江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造船年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拥有具有较强实力的新世纪造船、新时代造船、新扬子造船、东方造船、长博造船、南洋船舶等造船主体企业,其中三家造船企业进入全球手持船舶订单50强企业,生产任务排至2012年。总投资12.8亿元的万林木业项目,带来的不仅是万林木业本身年吞吐量600万立方的的木材物流基地,而且投资方会引来几十家木材制品加工企业落户,很快销售及加工产值就会不少于100亿元。沿江建材产业以万林木业为依托,会跃然而起。粮食产业园工地港堤上,从南到北布局3个5万吨级长江泊位及作业区,内河码头作业区,公共仓储区,粮油饲初级加工区,市场交易区,生物级能源生产区,粮油、食品深加工区,粮食机械设备制造区等。通过现代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将带动一系列的粮油加工企业集聚。沿江金属产业主要有投资超亿美元的江苏锡钢集团搬迁项目、扬子江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废钢加工项目等沿江重大项目。沿江的能源产业目前正在建设和准备建设的项目有总投资150亿元的国信靖江电厂、总投资9440万美元的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化工储运及码头工程项目等,加上已经投产的江苏中石油储运项目、计划投资的中海油成品油库项目,能源产业前景看好。金属、能源等这些产业也属于产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州委、州人民政府在我县召开的**州核桃产业发展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及县委领导的安排,为加快我县核桃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对全县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一次专题调研。为搞好专题调研,县政协由经科委牵头于5月30日召集了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专题讨论确定了调研提纲。并以政协办发(20xx)13号文件,向有关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发送了《通知》和《调研提纲》。并组成了专题调研组,于6月10—30日对我县的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了专题调研,本次主要调研了河西镇、太平乡、龙潭乡,随机抽查了9个村、21个社、37个核桃生产农户、3个核桃加工企业。并走访了县级各有关部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全县核桃产业现状据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对县境内出土的核桃化石的鉴定表明,早在公元前16世纪漾江流域就有大量核桃生长,漾濞是核桃原产地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历届县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把培育核桃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支柱财源的大事来抓,在全县上下已基本形成了“发展经济和脱贫致富的潜力在山,希望在山,优势在林果,重点是核桃”的共识,通过多年

的努力,取得了较大成效。然而,在20多年的核桃产业发展进程中,有坦途也有曲折。在调查中群众反映,群众积极性最高,种 植数量最多的是三个时期:一是1981年至1982年的农业生产承 包责任制到户时期;二是1991年至1992年县、乡村大办以核桃 为主的林果基地时期;三是20xx年由于核桃嫁接苗滞销和偷采滥购核桃枝条得到扼制,核桃价格最高时期。1995年以后,随着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各地投入大 量资金兴办以核桃为主的绿色企业,核桃嫁接苗的市场需求量巨增。加之管理工作跟不上,群众性的盲目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20xx年仅县内生产嫁接苗就达1000万株左右),致使河谷和半山区的很多核桃树林遭到严重破坏,这是我县核桃产业发展史上的 一大“劫难”。因此,虽然全县核桃面积和株数都在逐年递增, 但核桃产量却增长甚微。 根据1998年核桃普查数据:全县11个乡(镇)都有核桃分布,65个村中种植核桃的有64个村,占65个村的98%(现65个村都已有核桃种植)。种植核桃的农业生产合作社588个,占全 县636个生产合作社的92.5%,种植核桃的农业户有14788户,占全县农业户20xx9户的73.7%,全县有泡核桃17.26万亩(172.6 万株)。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到20xx年底,根据统计全县共有泡核桃24.86万亩(248.6万株),占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466.7万亩的5.3%,占大理州核桃种植面积70万亩的35.5%,人均占有25株.在248.6万株漾濞大泡核桃中,幼树204.3万株,占82.2%,初果

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为加快建筑业大省向强省跨越,全面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建筑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增长数量型向效益型、发展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全省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重要性的认识 建筑业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全省建筑业保持了较快发展,不仅改变了城乡面貌,完善了城镇功能,提高了城镇居民居住水平,而且大大增强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浙江、江苏等建筑强省相比,我省建筑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差距,突出表现为发展方式仍很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低,企业市场竞争严重趋同,基础设施和专业工程领域施工能力不足;科技进步与创新滞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高素质科技型人才紧缺,缺乏科技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有效激励机制;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效能和创新能力差,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质量安全管控水平不高,精品意识不强,品牌工程和精品工程少等。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我省建筑企业不转型升级,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各地和建筑企业必须清醒认识这种残酷的市场竞争形成的倒逼机制,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同时,也要看到机遇与挑战共存。我国已进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高峰期,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不断加大基础投资建设力度,不仅为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难得机遇,也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这是各行各业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2010年初,温总理再次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新时期,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建筑业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对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各地和各企业要抢抓转型升级的先机,做到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 二、加强政策支持,为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创造良好条件 (一)深入推进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 1、紧紧围绕国家重点投资方向支持建筑企业拓展业务结构。各地要抓住国家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契机,加强资质审批服务,合理放宽审批条件,支持本地大中型建筑企业,加快业务结构调整,拓宽业务范围,积极进入主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