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教版地理 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浙江人教版地理 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浙江人教版地理 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1.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有一定的界限;区域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还有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地区。

2.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其主要影响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3.一个区域大致可分为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乡村地域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但城镇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4.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则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5.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6.区域发展阶段可分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7.21世纪后,国家将全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差异方面我国具有“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基本特征,东部地区以轻型或综合型产业为主,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以重型工业为

主,中部地区则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8.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成功与周边国家进行的广泛的经贸合作。

9.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开放度高,有利于技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进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对外开放程度是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

10.开发西部的优缺点:西部自然资源丰富,太阳能,风能,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劣;人才,资金,技术匮乏。

11.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可以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西部社会环境良好可以开发边境贸易,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12.水能是否丰富取决于流域径流量,河流落差(流速)

13.资源跨区域调配影响:对于输出地可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对于输入地而言,可以缓解能源紧张,改善大气及环境的污染状况,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14.南水北调工程有利影响:因水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

提供基本保障,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不利影响:导致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长江径流量减少,影响下流水质,使航道淤塞加重沿线地区土壤盐渍化。

15.产业转移: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迁移;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聚集效应。

第二单元

1.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2.石质荒漠化——喀斯特地貌;土壤盐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红漠化(南方);水蚀荒漠化

3.我国西北荒漠化因素:气候干旱,多山地高原盆地,深居内陆,河流少,多季节性河流,物理风化,风力作用强,平地多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较多,西北地区人口的迅速增长即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核心),人为因素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4.荒漠化危害:会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破坏,使得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阻碍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荒漠化的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改进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牧区应减少水井数量,干旱的内陆地区应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结构,设置沙障,草方格;恢复自然植被防治沙漠化,调节农林牧之间的土地关系;解决农牧区

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生态移民。

6.湿地成因:纬度高,年蒸发弱;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平坦低洼,排水不畅,土壤中有冻土层,地表水难以下渗;初冬早春的河流凌汛,河水泛滥。

7.湿地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分布不均。

8.湿地作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序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教育科研价值。

9.洞庭湖萎缩的自然原因:全球变暖,降水减少,蒸发量大,长年累月的泥沙淤积。

10.洞庭湖萎缩的人为原因:长江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湖面减少(经济发展,人口增加)

11.洞庭湖萎缩的危害:调蓄洪水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影响航运,破环生物多样性。

12.围湖造田:可增加粮食,带来经济效益,但也会带来洪涝灾害,使环境恶化。

13.如何保护湿地?严禁开发湿地,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14.河流梯级开发:根据地势逐级降低特点,分级建筑大坝

15.河流梯级开发意义:可最大限度利用水能,实现水利资源的梯级开发,最大限度控制洪水,调节水坝下游的径流量

16.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启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种植农作物,充分当地资源,变废为宝,发展林业,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保护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

17.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经验: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18.美国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大部分属于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适宜栽培多种植物,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为黑土,有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水源充足,平原面积广大。

19.美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此外,交通运输条件,国家的政策与法规等都是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0.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实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在于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1.美国的乳畜带纬度位置偏北,气候湿冷,无霜期短,土地较贫瘠,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拥有巨大的牛奶和乳制品消费市场。22.美国小麦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降水量较少,北部以种植春小麦位置,中部以种植冬小麦为主。美国夏季高温多雨,交通便利,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国家政策及国际市场的需求使得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小麦出口国之一。美国玉米带实施玉米与大豆间种的模式。

2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美国政府尝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且制订了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补贴政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了大量农业新技术,采取了许多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

24.德国鲁尔区形成的区位条件:煤炭资源丰富,莱茵河提供工业用水及廉价水运,水陆交通发达,市场广阔;不利条件为缺乏铁矿石。

25.鲁尔区工业部门有采矿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工业。

26.鲁尔区的衰落原因:廉价的石油竞争,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业为主的单一重型工业经济结构,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世界性钢铁过剩,环境污染严重

27.鲁尔区的整治措施:对企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促进经

济结构趋向多元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新兴工业;治理污染,整治环境;调整工业布局,加强整治;调整工业布局,加强整治,发展科技,开展工业旅游。

28.辽中南工业区的整治措施:国家对其实施全面振兴战略,转变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生产方式,调整重化工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第三单元

1.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一般信息系统功能外,还可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

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地理数据,GIS软件,GIS人员,应用模型

3.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建立地理数据库,GIS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对GIS数据的操作与分析,是GIS应用的基础。

4.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城市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管理。

5.遥感(RS):即动态监测。

6.现代遥感技术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

7.根据遥感平台的高度,遥感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根据传感器是否主动向观测目标发射电磁波,遥感可分为主动式遥感和被动式遥感;按照电磁波的波谱范围,遥感可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等。

8.全球定位系统(GPS):运用领域有精准农业,工程施工,武器导航,精准计时。空间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三颗备用卫星组成,可获得准确的三维卫星(经度,纬度,高程)。

9.GPS接收机种类: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接收机

10.GPS可用来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从而帮助预报地震;与GIS,RS 结合,为资源调查,工程管理,精细农业服务等。

11.数字地球是信息化的地球——地球的虚拟对照体。涉及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高性能计算能力。

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地理核心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核心知识点 区域差异分析 分析区域差异要从分析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同时注意分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1)气候差异的形成 (2)地貌差异的形成 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的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 (3)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 (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人 类 活 动 差异成因具体表现 农 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 件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 差异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 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 异 工 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 政策等差异 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人 口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 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开 放程度等社会条件差异 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 差异 城 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 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 水平等差异 交 通 地形、位置、经济、人口等差异 交通方式、线网密度、通达度 等差异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类活动的主体结构不同,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如下所示: 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小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减弱,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减小,表现如下: (1)优势因素的效益放大。 如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科技的进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地优势得到更好发挥。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必修3提纲(文)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1.1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一、区域与区域差异 1、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 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限。 2、区域划分:从地域范围来说,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级别有高有低。 从区域划分的指标来看,有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等。 从划分指标,有单一指标,有综合指标。 从界限:有明确边界和过渡边界 3、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整体性);各区域之 间普遍存在差异(差异性);各区域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其它区域存在各种联系(开放性)。 4、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5、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 水文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南北差异①分界线: 秦岭—淮河 1月0℃等温线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结冰期和非结冰期 ②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2)四大亚区的差异(P10图)

(3)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 1、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差异 补充: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广西(110°E 以西地区)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变化性) 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复习学案+经典试题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 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不同:①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3、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例题:读“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 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

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地理环境对区域工业发展影响显著: 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GIS)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大众化应用 一遥感(RS)-----获取信息 1 概念: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 工作原理:不同地物或同种地物的不同性状,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不同 3 工作过程:目标物辐射和反射电磁波→传感器收集传输→遥感地面系统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4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 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效率高;受限制少;提高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 5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获取信息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1 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2 组成: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共24颗,其中21颗工作卫星, 3 颗备用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 作用和优点:为用户提供---三维坐标、速度、时间 优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边界,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可变性;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三、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不同发展阶段 1、开发早期:技术水平低。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发展时期 (1)技术水平: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2)克服限制条件 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三角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三角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一、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含义: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各种标准进行划分的,是农业、工业、交通业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的综合体。 2、区域的特点:⑴区域有一定的_____(如国界、气候区等)⑵区域内部表现出____和______,区域之间则有明显的______ ⑶区域有一定的____、____和____ ⑷区域之间是_______的,一个区域的发展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3、区域的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种要素的_______关系和_______形式,主要由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常见的空间分布形态:城市与工业—__状;交通运输业—___状、___状;农业—___状;城市群和工业区—___状 4、区域的产业结构:至三次产业及内部的比例关系。 产业的分类:第一产业:___业,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牧业;第二产业:___业和_____业;第三产业:除了一、二产业的其他各业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 一> 三> 二农业文明前期 一> 二> 三农业文明后期 二> 一> 三工业文明前期 二> 三> 一工业文明中期 三> 二> 一工业文明后期 5、区域发展阶段:总体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 常用指标:人均___________、人均________、________比值、 综合指标:人文指数即预期_____、_______程度、_______总值. 区域发展阶段:农业阶段;工业阶段;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二、区域发展差异 1、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129.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13.5% 。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自治区;面积为281.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29.3% 。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省、自治区;面积为541.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6.4% 2、经济地带的发展优势、问题和发展方向 东部:⑴优势:主要农业基地(黄淮平原、珠三角、长三角,水产丰富);主要工业基地(辽中南、沪宁杭、京津唐、珠三角);交通便利;国际化程度高;对外贸易发达;高科技文化水品(45%的大学、60%的科学家、工程师) ⑵问题:能源原料不足;北方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长江下游防洪问题严重 ⑶发展方向:发挥沿海优势,成为对外贸易、金融、海洋开发基地,增强竞争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优势,开拓高新技术产业,优化经济结构 中西部:⑴优势:能源矿产丰富,煤、石油等储量居全国首位;农业较发达,天然林场牧场;有色金属工业、重工业发达;对外贸易优势(国境线长) ⑵问题:运输能力不足,煤炭外运压力大;生态问题突出,水土流失、过度放牧、乱砍乱伐、洪涝、土地沙漠化…… ⑶发展方向:发挥资源优势,形成能源原料生产基地;改善生态,退耕还林还草保护草原;加强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边境贸易和旅游;发展农业基础,建设商品粮基地,发展林业等

(完整版)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定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的类型也不同。 二、区域的特点:有的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边界是过渡性质的(干湿地区);层次性 注:两个区域,按照不同的指标,地理界线是不同的。 三、地理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三角和松嫩平原的对比 长三角(华东地区、沪宁杭地区):读图和文字得到下列信息: 1、定位:30°N~32°N,120°E~122°E,东部沿海的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与日本隔东海相望。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暖时间长,作物的生长期长。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水稻土,耕地较为分散,多为水田,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长江、京杭运河、富春江、钱塘江、黄浦江 6、作物: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 7、矿产资源贫乏。 8、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发达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轻工业,利用交通优势进口矿产发展重工业)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构成东北平原) 1、定位:43°N~48°N,125°E附近 2、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大陆性稍强),温暖时间短,作物的生长期短。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黑土,耕地较为集中,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多,有利于机械化的推广,耕作方式相对粗放,亩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嫩江、松花江 6、作物: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辽南为冬小麦) 7、矿产: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8、工业:我国的重化工基地。 四、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是不同的。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为例来分析 1、开发早期:黏重的土壤和稠密的水系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 2、开发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化不利的自然条件为有利的条件。 3、农业时期: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和棉花、桑蚕的产地。(为什么) 4、工商业时期:稠密的水网再次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粮仓地位、棉花生产地位均让位于其他地区。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要熟悉中英文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区域的特征(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着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形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4)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 ①区别:地域范围大小,乡村大于城市; 产业活动,乡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市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②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会对乡村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5)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3.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产业的划分:①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②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③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产业结构的差异 1)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2)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3)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高; 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知识点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课标要求:l 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4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式、范围或界线,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一般,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面和网络四种形式组成。类型: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和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1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 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就会引起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这些产业和事物的变化也是引起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2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三区域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1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2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广义上的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2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区域方面要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人口、文化水平)、历史的基础等。来说明。 第二节区域的发展阶段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江三角洲多水而质地黏 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江三角洲人口 越来越稠密。(人口迁移)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 地。 现代社会: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江三角洲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 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汇总

高中地理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2.遥感(RS) ⑴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⑵应用: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完整版(鲁教版)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1.含义:指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例如: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①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②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③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类型:①均质区: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如:自然区、农业区、方言区等 ②功能区:某些方面具有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基地、浦东新区等 4.特征:①整体性: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②差异性: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性;但区域内部“求大同,存小异”。 ③开放性: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日本英国的区域差异: 1.自然环境比较 (1)相似形:岛国、面积、北温带,温暖湿润 (1)相似形:工业发达,均发挥岛国优势 ①.划分依据:地形、气候 ②名称: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B.青藏高寒区,C.东部季风区 ③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与我

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为界。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人对环境是依赖和恐惧;(地理环境决定论) 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恶化;(人类中心论) 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人类中心论) 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寻求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地伙伴论)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一、理解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和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3.可持续发展图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具有过渡性质。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1)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2)异:①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也是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江三角洲。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4、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 5、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6、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7、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1)早期: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人口越来越稠密。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3)农业社会后期:①工商业的发展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③今天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 2、遥感:(RS)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传感器(关键装置)→遥感地面系统→成果

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地理复习提纲PDF.pdf

模块三区域地理 专题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位置我国东部沿海中部,长江入海口我国东北地区中部。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不足。土地条件 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 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人类 活动 差异农业耕作方式水田旱地 主要粮食 作物 主要种水稻,还有油菜、棉花等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 甜菜等作物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 其他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其他生产活动工业 我国重要综合性工业基地①轻工 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②重工 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 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 工业,成为我国重化工业基地。商业 我国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口, 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结论: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4、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①为保证建筑物有较好的日照条件,街道宜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与子午线成300-600夹角;②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墙体严实厚重(防寒),屋顶坡度小(少雨),楼间距大(正午太阳高度小,楼影长);③南方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水),屋檐宽(遮阳挡雨),房屋进深高度大(防热),楼间距小(正午太阳高度大,楼影短)。 5、地理环境对交通的影响:为保证运行安全和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①公路、铁路设计,需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 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 水文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 1月0℃等温线经过 秦岭—淮河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冬季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界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旱地与水田分界线 ②南北差异(P9图) (2)四大亚区的差异(P10图)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 1、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补充:“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广西

1.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补充:地形:丘陵、平原 欧洲的三圃制条件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牲畜三圃制:把土地分成三快:一块植树、一块种田、一块放牧 1.3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 1、影响: 有利①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③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不利环境污染:水、土地和大气污染 生态破坏:①占据农田,浪费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②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 2、条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较便利(大秦线、黄骅线) 3、面临问题:资源枯竭、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运输力量不足

4、解决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提高综合利用:变煤为电、油、气(3)矿区复垦;矿坑发展水产养殖, 保护环境 (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1、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2、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 (1)地区: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农业:蔬菜、水果基地 工业:石油、电子、军事、航天航空、原子能飞机等新兴工业中心 (2)原因:北部:湿润、萨克拉门托河水量丰沛 (地中海气候)南部:地势平坦、光热充足,但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 (3)意义:增加水源、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 4、生物资源的利用 负面:森林的过度砍伐(热带雨林砍伐最严重):物种急剧较少 正面:运用科学技术(改良品种、灌溉、施肥、塑料大棚),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 1、部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 2、原因:(1)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2)区域之间总体水平的差异 3、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 内部交易成本 市场 其它(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原生产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 4、方向: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区域的特征(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着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形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4)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 ①区别:地域范围大小,乡村大于城市;产业活动,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非农业活动为主; ②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会对乡村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 5)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3.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产业的划分: ①第一产业:农业②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③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产业结构的差异 1)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2)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高;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5.区域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2)总体发展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 3)区域发展阶段 6. 东、中、西区域发展差异 1)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①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 ②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 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 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2)差异

必修三 区域地理发展问题归纳

中国区域地理复习资料 ●西北与青藏地区地理特征比较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主要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 盆地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独特的高原气候 植被类型自东向西由草原到荒漠高寒草场资源丰富 主要粮食作物小麦青稞、小麦、豌豆 主要经济作物棉花、温带瓜果 主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主要牲畜牛、马、羊、骆驼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畜牧业基地内蒙古、新、甘、宁广大草原青藏高原 农业区黄河沿岸平原及绿洲地区河谷地带(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 谷地) 主要生态问题荒漠化 ●南方与北方地区地理特征比较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 游平原、东南丘陵 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度,越向北气温越低高于0度,越向南越温暖 全年降水量低于800mm,向北向西逐渐减少高于800mm,向东向南逐渐增加气候类型暖温带和中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水文冬季结冰,越向北冰期越长 华北地区河流水量较少含沙量大 东北地区河流水量较大含沙量少冬季不结冰,水量丰富,含沙量不大 土壤东北地区为黑土,华北地区为黄 土四川盆地为紫色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水稻土,东南丘陵为红壤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热带常绿林主要矿产煤、石油、铁、有色金属 农业生产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至三熟 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棉花、甜菜、花生棉花、甘蔗、油菜、茶叶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破坏水土流失、酸雨、湿地破坏●我国农业区的气候资源特点和主要农产:

《地理必修三》复习资料 1、 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RS )——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全球定位(GPS ) ——定位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 )——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2、 资源跨区调配的原因:资源分布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3、 资源跨区调配的影响: (1)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国家层面的上看,平衡各地经济发展 对输出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对输入地:缓解资源紧张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输出地、沿线地区、输入地三个方面分析。 4、 产业转移的规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过渡 实行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 5、 产业转移的原因:①当地资源、环境问题(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②寻求新的 市场(台商的IT 企业迁至大陆)③实现区内产业布局均衡(珠三角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型的产业向山区转移) 6、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迁出区发展新产业腾出空间;促 地区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主要农产品 北方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 降水集中在7-8月,雨热同期。 热量有限,全年降水少,且季节变化大,水源有限。 黄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冬小麦、棉花、花生、谷子。 黑土地(东北平原):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 林海(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林业、人参、貂皮、鹿茸。 温带果园(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苹果、葡萄、梨。 南方地区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富且分配较均匀,水源充足;冬季气温在0°C 以上,作物生长期长。 夏季降水过多,易导致洪涝,伏旱天气又易造成干旱。 粮棉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水稻、小麦、油菜、棉花。 蚕丝产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 甘蔗产区(广东、广西、福建、台湾)。 天然橡胶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 热带、亚热带水果(南部沿海地区): 柑橘、香蕉、荔枝、菠萝、椰子。 热带、亚热带经济林木:茶、油茶、 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 西北地区 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降水不足,干旱严重,水源有限。 重要畜牧业基地:肉、奶、毛皮及其制造品 。 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绿洲农业(河 西走廊、高山山麓):小麦、水稻、棉花(长绒棉)、 甜菜、瓜果(葡萄、哈密瓜等)。 青藏地区 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 热量不足。 高寒牧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煌水谷地):青棵、小 麦、豌豆等。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文地理总结(二)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一、区域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自然与人文;单一与综合) 2.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 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3.划分意义: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4.区域类型:均质区、功能区 二.区域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并不是说区域内部就没有差异,只不过是求大同存小异。3、开放性: 区域作为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开放性的特点。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区域差异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二.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1 划分依据:气候和地貌 2 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区域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三种理论: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人地伙伴论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⑴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 ⑵内涵: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和生态持续发展。三者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复合系统。(教材33页图2-2-2) (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条件 (2)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3)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⑶原则:①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同代人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 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④阶段性原则 二.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基数过高,每年新增人口多,每年有高达1/4的新增产值被用 于养活新增的人口。)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优→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问题→a庞大的人口压力和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 b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的落后,导致资源利用率低,长期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深刻的环境危机(a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自然环境面临极大的危机。 b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环境污染在发展,并迅速向 农村蔓延。 另一方面,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 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